黑龙江教育知识更新培训2014初级教师思考题答案

时间:2019-05-15 09:44: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黑龙江教育知识更新培训2014初级教师思考题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黑龙江教育知识更新培训2014初级教师思考题答案》。

第一篇:黑龙江教育知识更新培训2014初级教师思考题答案

1、四、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新态势:走向理解

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的未来发展态势是理解,其任务是以理解为基础,对已有的教学评价进行全面改造和重组,即要重视评价标准的生成性、强调教学过程的评价、注重多样化的结果信息和在理解中开展教学评价。

(一)重视评价标准的生成性

评价标准在教学评价中居于核心地位,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信息的收集、评价结论的得出都与评价标准密切相关。长期以来,预定的评价标准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特征,使教学评价体现出管理主义一元论特征。以理解为基础的教学评价首先应对评价标准的预定性发出质疑,要拒绝一元的、僵化的评价标准。

强调评价标准的生成性,一方面要在评价标准形成时,需要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商讨而成;另一方面,评价标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在教学评价开始前,可以有个大致的标准,但不是具体的标准。具体标准的确定应根据教师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况确定,所确定的标准不应是面面俱到的标准,而应是体现教师课堂教学特点的期待性评价标准,且评价标准的生成性并不是使教学评价标准走入相对主义,即使以理解为方向的评价标准也是存在“客观底板”的。

(二)强调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CIPP模式的创始人斯塔弗尔比姆就将过程评价作为四类评价中的一种提出来,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过程评价。在以理解为视角的教学评价中,主要强调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强调评价者对师生行为的理解,师生在教学中出现某一特定的行为,不是简单地把它与既定的标准相对照,看其有无差异或差异程度如何,更重要的是要发现外在行为背后的原因,要注重分析典型或异常行为背后的原因。评价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经验去理解评价对象,不只是把评价对象看作孤立实体,而是应把它放在教育这一整体中来解释,且不只看评价对象的表面,还要试图理解现象背后的意义,重视问题背后的原因分析。

(三)注重多样化的结果信息

以理解为研究视角的教学评价,在开展结果评价时,强调评价方式方法的多元,注重开放式地收集评价信息,全面了解教学效果。如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时,可通过多种笔试形式,如班内的课堂测试、单元结束时的阶段测验、学期末的年级考试、跨学校的统考等获得划一的信息,也可通过对学生日常作品的收集,如作文、读书报告、日记、小制作、绘画等反映学生学习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信息,也可通过教师的课堂观察和日常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结果。

(四)在理解中开展教学评价

以理解为基础的教学评价,理解至少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对评价对象文本的理解。评价对象文本是指教学评价中收集到的评价对象的静态资料,如教师教案、学生试卷、作业及其他小设计、小制作、小发明等。评价者应以开放的心态理解评价对象文本,尽量使其内在的意义得以展现。评价者从文本中体会作者的创造过程,则是对评价对象文本理解的升华。第二,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相互理解。这种理解本质上也是一种双向建构、双向整合的过程。评价者通过对被评价者的理解,使评价的价值倾向更加符合实际,使教学评价更具针对性。被评价者通过对评价者的理解,可据此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使自己的学习和教学更具合理性。通过二者相互理解使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共同达到“视界融合”。第三,多元评价主体以评价对象为中介的理解,在理解中形成共识。现代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在评价过程中的多元主体,以理解为基础的教学评价使多元评价主体显得更加合理,它使教学评价成为以评价对象为中介联结而成的多元主体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如何协调多元主体间的关系,在评价中体现多元主体的价值需要是个重要的课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在多极主体间建立沟通的渠道,形成规范化的交往结构,通过主体间的横向交往,形成对评价对象意义的认同,达成共识,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协调一致的行动。

2、叙事研究报告包括三类:教学叙事、生活叙事、研究叙事。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包括三个要素:第一,典型事件:包括人物、事件、情境对话和氛围的现场情境。第二,问题叙事,有关与问题的产生、解决方法与结果。第三,反思,对教育事件的理性思考,以阐述某种教育理论、观点、方法或策略。

叙事研究报告的标准有:第一,所叙事件具有研究意义和可借鉴性。第二,反映了教师的心路历程,并提供其他教师反思自己;第三,叙述对叙述事件的认识、看法、判断、理解。写好叙事研究报告的诀窍在于重在思考、注意观察、能够提出问题、注意学习、研究过程、交流与讨论。

3、(一)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

1.学业压力

目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三多和三少的现象,即作业多、考试多、补课多;睡眠少,体育活动少,课外活动少。严格的课堂纪律、高负荷的学习压力、激烈的升学压力使很多学生时刻处于应激状态。学习压力大是中学生产生学习倦怠感的最大因素。学生多数时间在学校度过,时刻感受到学业的压力。学业负荷越大,学生所体验到的学习倦怠就会越多。

2.人际支持的缺失

包括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家庭内部等人际关系不良。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在社会、情绪和学业方面的调整。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引发学生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老师经常批评、讽刺、挖苦、处事不公等,导致学生对其缺乏信任,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倦怠心理。当学生认为教师不喜欢他们时,他们不太可能向教师求助。另外,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很少能够获得来自教师的鼓励和支持他们学习的诱因。因此,增加教师的无条件积极关注能够降低学习倦怠、提高学习投入。

家庭中亲子关系失调,家长对子女不理解、不尊重、冷漠、过分地严格限制,不正常的家庭环境等,使子女对家庭产生失望、厌倦、对立和无助感,从而导致厌倦学习。研究发现,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均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学习成绩优良组的学生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学习成绩不良组的,因此,当子女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父母应多从子女角度考虑,给予理解,使其能感到父母的鼓励与安慰;面临困难时,使其能感到来自父母的支持。并且对于学习不良的学生,许多家长采取的教育方式多为埋怨、放弃、不管不问或严厉惩罚的态度,这样这些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不易赶上,而且极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同学之间关系不良,在班级中受到孤立或排挤,缺乏归属感,也往往是学生产生学习倦怠的重要原因。

3.环境支持的缺失

一方面,校园生活环境单调,缺乏适当的文体活动和课外生活,特别是农村中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学环境简陋,教学方法单一,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倦怠。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电脑迅速普及,网络文化已进入人们的生活,网上世界的精彩丰富和网络文化的简单快捷,对学生具有极大吸引力。不少学生经常光顾网吧,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和交友。长时间的上网,易导致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神经衰弱、精神萎靡等身心疾病,进而容易引发学习倦怠心理。此外,在农村,由于新的打工潮的冲击,一些学生看到不少读书不多的人也能赚大钱。而近年来随着将人才推向市场,现行的劳动用工制度不配套,大学生不包分配,就业难问题严重,这些对正在求学的中学生影响颇大,他们的头脑中极容易产生新“读书无用论”思想,进而导致学习倦怠。

4.教育教学方法不当

在教学方面,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和单一,是中学生形成学习倦怠心理的重要原因。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特别是一些农村中学教师,常常是一讲到底,教学手段简单,粉笔加黑板成了唯一的教学工具。单调的教学氛围,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使学

生学起来索然无味。与此同时,在升学率的驱使下,不少教师大搞题海战术和模拟战术,使学生对学习越来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加重了中学生的学习倦怠心理。在教育方面,教师教育方法不当,不能用客观、发展的观点来处理学生中的问题,也是中学生学习倦怠心理形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有些教师在评价学生时,特别是在评价“差生”时,往往带有“光环效应”,只看到他们的缺点,忽略他们的优点;或带有“定势效应”,只看到学生过去的劣势,忽略学生现在的进步,一味地贬低,一味地责备。其结果是使他们积累越来越多的负性情绪,进而产生学习倦怠心理。

5.人格因素缺损

影响中学生学习倦怠心理形成的人格因素主要有:内外控信念、情绪稳定、焦虑和意志力等。如果学生形成情绪不稳定、焦虑、意志薄弱、自信心不足等不良的人格特征,一旦学业出现波折,就容易产生学习倦怠心理。

4、(一)改进教学实践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学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和试金石。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们的教学已经开始逐步转向素质教育,并且出现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但从整体上看,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单

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均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认识我们的教学,转变我们的观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仅要注重教学的结果,而且要注重教学过程;不仅要强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而且要强调教学方法的伦理性;不仅要关注学科,而且要关注人;不仅要衡量学生的终结性结果,而且要衡量终结性结果的合理性。唯有如此,才能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教学,展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从而使我们的课堂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境;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增加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多维有效的互动;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探索教学实践过程的规律、原则、方法以及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的科研活动。教研论文能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职业取向、教育观、知识观、学生观等重要问题,教研论文也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表达水平。通过教学研究,可以架起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行为之间相互转化的桥梁。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基础教育改革是常议常新的话题,空有行政指令性推动机制,缺少理论到实践的转换机制,会使改革陷入困境。改革有其理想,更要有其手段。改革需要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学校层面在改革理念及具体行动上的默契合作。改革强调权力的下放,积极开展自下而上的改革实践,国家授权给地方,地方授权给学校,学校授权给教师,这需要教师很强的专业能力。真实的教学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是预设的而是生成的,不是必在的而是偶在的。所以,教师面对真实的教学,要想避免单调和重复,要想过一种有意义的教学生活,除了智慧还是智慧,教学研究是教师获得教学智慧、形成教学理论、提升教学境界、实现教学意义的重要保证。教师对教学研究存在着一些消极认识,例如:一是无需论。认为教学研究都是理论工作者的事情。二是无用论。认为理论是好的,但它对教师的实践却起不到指导的作用,因而是无用的。三是无暇论。认为科研需要大量的时间,教师除了教学,还要从事大量的无间隙的事务性的工作,根本没有时间搞科研。四是无能论。认为进行教学研究需要专门的方法技能,而教师对这方面全然是一个门外汉,不是不想为,而是不能为。

通过教学研究可以突进先进教学理念的传播,促进提炼先进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师改进教学,促使教师的角色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使教师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认识自身价值、体现自身价值、体验教学工作的收获和乐趣。如果一个教师不重视研究,或许他可以成为一个经验型的教师,但一定难以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应该说,教学研究理应成为现代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教学研究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的因素。

第二篇:2014年黑龙江中小学教师知识更新培训思考题答案

2014年 中小学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的新态势如何?

答:当前,架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评价模式是必然趋势。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了我国基础教育评价发展的新态势

1、倡导发展性评价目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第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 的教学水平,为学习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

2、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全员性和整体性。根据评价对象的思想文化身心发展水平,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内容和标准。由此决定了对学生、教师和学校评价内容的多元性。

3、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发展性评价重视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和多渠道地交流信息,强调评价者要对评价对象的过去、现在做全面了解,根据评价对象过去的基础和现实表现,预测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目标。

4、突出评价对象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评价应当是一种双向性的评价,人人均是评价者,人人均是被评价者,教育评价应当由单一方向的评价形式转化为双向的交流形式,这对双向改进工作或学习,提高教育质量是大有裨益的。

2.简述叙事研究报告的类型、要素、标准。

答:叙事研究报告包括三类:教学叙事、生活叙事、研究叙事。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包括三个要素:

第一,典型事件:包括人物、事件、情境对话和氛围的现场情境。第二,问题叙事,有关与问题的产生、解决方法与结果。

第三,反思,对教育事件的理性思考,以阐述某种教育理论、观点、方法或策略。叙事研究报告的标准有:第一,所叙事件具有研究意义和可借鉴性。第二,反映了教师的心路历程,并提供其他教师反思自己;第三,叙述对叙述事件的认识、看法、判断、理解。

3.简述学习倦怠的产生原因。

一般地,学习过分紧张,破坏生命节律,学习和升学上的压力过大,学习上的挫折与归因不当,缺乏自信心等都是学习倦怠的根源。

1、学习强度过大,身心过度疲劳。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下,一些学校和学生总是加班加点,延长学习时间,加大学习强度,学生自己常常违背生理变化规律,该休息时不能休息,该学习时只能是强打精神,结果让学生疲惫不堪,学习效率下降。

2、学习压力过大,心理负担重。学生感到的压力主要是学业压力和与学业有关的压力,比如学科名目繁多,学业难度大,教学速度快,跟不上老师的步子,就会产生压力;各种考试尤其是升学考试压力太大;

3、挫折过多,归因不当。学习困难、作业错误、考试失败都是学生学习中常常遭遇到的挫折。应该说,一个人受点挫折并不是什么坏事,但如果经常遭受挫折

就可怕了。偶尔受到一点挫折,可能有助于学生养成知难而进,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精神,有助于意志的磨砺。而经常性的挫折则会使人沮丧、烦恼、厌倦、气馁、绝望。不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体验可能不会一样。

4、自信心缺乏,自我评价消极。有心理学家认为,不相信自己的价值与能力,缺乏自信是诸种不良性格的根源,几乎所有心理病症,如恐惧症、强迫症、抑郁症、焦虑、口吃、神经衰弱等,从本质上讲都可以归结为没有自信心所致。

5、学习环境不适。环境对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素雅整洁的房间,光线明亮、色调柔和的环境,会使人产生恬静、舒畅的感觉,阴暗、狭窄、肮脏的地方,会给人带来憋闷和不快的感觉。学习环境不适,也容易引起学生倦怠。

4.教学研究的意义何在?请联系实际加以分析。

(一)改进教学实践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学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和试金石。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们的教学已经开始逐步转向素质教育,并且出现了很多的研究成果。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认识我们的教学,转变我们的观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仅要注重教学的结果,而且要注重教学过程;不仅要强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而且要强调教学方法的伦理性;不仅要关注学科,而且要关注人;不仅要衡量学生的终结性结果,而且要衡量终结性结果的合理性。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基础教育改革是常议常新的话题,空有行政指令性推动机制,缺少理论到实践的转换机制,会使改革陷入困境。改革有其理想,更要有其手段。改革需要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学校层面在改革理念及具体行动上的默契合作。改革强调权力的下放,积极开展自下而上的改革实践,国家授权给地方,地方授权给学校,学校授权给教师,这需要教师很强的专业能力。

真实的教学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是预设的而是生成的,不是必在的而是偶在的。应该说,教学研究理应成为现代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教学研究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的因素。

15.请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阐述一下新型课程文化都有哪些特质。

1.合作文化

新课改不是追随时代变化的脚步,而是“应对”时代发展的需要,时代的发展需

要竞争,但竞争并非目的,如何在竞争中寻求发展才是时代的精神所在。发展离不开合作,当下的教育理念大多着重“竞争”,如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区别,名校排名等。

2.对话文化

从课程制定的层面来看,新课改中的对话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民主性。课程本身就是一种对话,是所有与课程利益有关的人员或部门之间的对话。由于儿童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儿童的发展是全社会的焦点,把什么样的课程交给儿童,或者说儿童需要什么样的课程,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对话与协商,特别是在国家标准的制定上。

3.探究文化

(1)新教改中课程结构的探究。新课改根据基础教育课程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原则,重建新的课程结构。(2)课程实施过程中情境的探究。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3)课程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新课改鼓励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热情,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要求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与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6.试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相关教师职业的相关规定。

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1995年3月18日通过,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是我国的教育基本法。在《教育法》第四章“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明确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教师的教书育人天职,即“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同时明确“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工资报酬、福利待遇,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对于教师的专业技术职业认定,《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同时,也关注到学校的其他教育工作者,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教学辅助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第三篇:黑龙江2013知识更新中小学教师思考题经典答案

黑龙江2013知识更新中小学教师思考题经典答案

第一次作业:

1.简述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环节。

2.请结合实际谈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1.简述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环节。

一是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通过建立学校联盟等措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整体提升区域内各学校办学水平。委托有关机构开发丰富优质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供全国学校免费下载使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二是均衡配置办学资源。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薄弱环节、重点领域的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努力解决县镇“大校额”、“大班额”问题。

三是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改善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倾斜。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教师编制标准。合理配置各学科教师,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

四是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均人数拨付教育经费,对符合基本条件的随迁子女实行“全覆盖”。把关爱留守学生纳入社会管理创新范畴,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重视发展特殊教育,让残疾儿童残而不废,受得特别呵护。

五是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符合教育规律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帮助家长形成正确教育观念。

六是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及时掌握学生流动情况,切实防控义务教育学生辍学。规范招生办法,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的比例,切实缓解部分大城市仍然存在的“择校热”问题。

2.请结合实际谈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一)对课程评价的理解比较宽泛。

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研究与实践状况来看,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占了绝大部分,对课程评价本身的研究和关注程度在下降。对课程评价的理解比较宽泛,导致人们对课程评价研究的不足。

(二)大多为单项的课程研究活动,缺乏系统的课程评价组织。

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开展的课程评价研究活动主要是专项课程评价活动,各种评价活动之间没有相互协调与配合。

(三)国家层面的课程评价为主,地方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缺失。

从课程评价的层次上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活动非常有限。从实际的课程评价活动来看,课程评价在课程开发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四)评价主体单一,过于强调行政意义上的评价。

从当前我国开展的课程评价活动来看,目前的课程评价方式更多的是一种单向式的评价方式,缺乏双向或多向的沟通与对话。

第四篇:黑龙江大学中小学教师知识更新培训2013年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共20题)

1、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将传统的班级管理手段冠之以班级文化建设之名,这属于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哪种误区:(B)(单选题)

概念化

庸俗化

理论化

短期化

2、下列选项不属于教育反思的注意事项的是:(C)(单选题)

秉承新教育理念,形成反思参照标准

具有问题意识

建构理论

对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持续的不间断的系统化思考

3、从(1996)年7月开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开始组织六所高等师范院校的有关专家制订了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的调查方案。(单选题)

4、传统的课程,突出(C),忽视学习者的心理组织协调,人性化课程则强调整体形态和模式,以促进整合经验。(单选题)

人文性

结构性

内容的逻辑结构

学科的逻辑结构

5、由他人的期望和热爱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被称为:(C)(单选题)德西效应

延迟满足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

蝴蝶效应

6、行动研究的适用范围不包括:(D)(单选题)

在教学过程中将新的改革措施引入固有的体系中,使之得到创新

提高教师的职业分析能力和自我意识

对课程进行中小规模的研究和改革

实现教学理论建构

7、美国评价改革的重点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D)。(单选题)

高级心智技能

认知技能

动作技能

研究技能

8、“转型的课程领导”强调(C)的领导,不仅重视效果、效率和绩效责任等技术性的概念,更强调重塑新的学校组织和文化,以支持合作探究,实施有想象力的教学,加强批判反省的能力,提高学习品质。(单选题)

行政

道德

科学

绩效

9、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被称为:(A)(单选题)

南风效应

德西效应

詹森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

10、欧用生认为,以往台湾课程标准的修订和实施是(A)的,由学者专家发展出新课程。(单选题)

由上而下

由下而上

自主的自发的11、学校要弄清楚留守儿童的底数以及家庭状况、父母的一些基本情况等,要能够与父母保持有效联系和(A)。(单选题)

沟通

问责

咨询

竞争

12、根据调查的结果,提出结论和解释,并对后续研究的问题作进一步说明和考虑:(D)(单选题)

问题的提出

研究内容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结论与思考

13、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出来的自制能力被称为:(C)(单选题)

习得性无助

南风效应

延迟满足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

14、对于公共交通难以满足的地区,要创造条件提供(B)服务,加强安全管理,保障留守儿童优先乘坐。(单选题)

房间

校车

走读

教学

15、教材评价标准有(D)个维度(单选题)

616、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掌握学生流动情况,切实防控义务教育学生(B)。(单选题)

就学

辍学

任用

流动

17、有安全卫生的饮用水,确保每名寄宿生有一个(A)。(单选题)

标准床位

房间

教室

卫生间

18、在课程改革前后,在(A)的总体安排下,我国已经开展多种形式的课程评价活动(单选题)

教育部

各省教育厅

各市教委

各学校

19、台湾九年一贯课程内容方面强调课程统整、协同教学和(D)等。(单选题)课程规划

课程评价

课程活动

多元评量

20、美国的课程与教学评价采用(B)。(单选题)

百分制

等级制

学分制

------------------

二、多选题(共5题)

21、通过(AD)等措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整体提升区域内各学校办学水平。(多选题)建立学校联盟

集团化办学

学区化管理

对口帮扶

22、书写教育叙事时教师的注意事项包括:(ABCD)(多选题)

多项收集资料

把握事件主线

注重事件细节

关键事件的分析阐释

23、台湾原本没有“多元文化课程”概念,但先后出现了与“多元文化课程”内涵相关的课程,如(BC)等,代表了台湾多元文化教育早已以各种形式现身。(多选题)

“乡土教育/课程”

“原住民教育/课程”

本土族群的“语言教育/课程”

综合课程

24、十七大以来,国家实施了(ABCD)等一系列重大措施。(多选题)

国培计划

农村初中工程

特岗计划

营养改善计划

25、班级文化的规范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BC)(多选题)

班级组织建设

班级成员的行为规范

班级硬件配置

班徽设计

------------------

三、判断题(共25题)

26、各部门要推进保护留守儿童的法制建设,及早发现和纠正个别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判

错误

27、倡导邻里互助,认真选择有意愿、负责任的家庭,采取全托管或半托管的形式照料留守儿童。(判断题)

错误

28、蝴蝶效应是一点点积累的结果。(判断题)

正确

29、系类位置效应告诉我们,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判断题)

正确

30、教师在奖励和表扬学生时,应该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的原理,使学生更关注自己的成长,引导他们朝自我成长的方向发展。(判断题)

正确

31、教师的教育研究要遵循专职教育研究者的研究路线、方法、技术(判断题)

正确

32、南风效应中,南风之所以达到了目的,就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判断题)

正确

33、用于教材评价的工具分两大类:一类是用于进行静态分析的记录表,另一类是动态的调查工具。(判断题)

错误34、1953年,考瑞出版的《改进学校实践的行动研究》,书中详细介绍了教育领域开展行动研究的特点、原则、程序和方法(判断题)

错误

35、优秀的班级文化具有一些共同的本质和特点。(判断题)

正确

36、加强留守儿童受教育全程管理,提高工作技巧性,避免将留守儿童标签化。(判断题)正确

37、系列位置效应研究发现学科之间会相互抑制,材料性质越相似,抑制越严重,不同性质的材料之间,抑制就会少些。(判断题)

错误

38、美国的心理学家米卡尔做过一个著名的“糖果实验”,该实验发现了习得性无助效应。(判断题)

39、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判断题)正确

40、在延迟强化的过程中,可以变化间隔的时间,使学生找不到变化的规律,避免学生专心地等待强化。(判断题)

正确

41、课程改革并非教育改革的轴心。(判断题)

错误

42、必须对课程评价进行系统的研究和组织,并有专门的机构统筹课程评价活动,才能使课程评价真正成为促进课程不断完善的活动。(判断题)

正确

43、实施普雷马克原理的关键一个环节就是预先确定在情境中哪个强化物可能最有效。(判断题)

正确

44、台湾在课程设计上,中、西、印三大哲学传统影响显著。(判断题)

错误

45、在课改背景下,基于对课程本身的评价活动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开展起来。虽然取得很大的成绩,但从整体上审视当前的课程评价研究与实践活动,仍存在问题。(判断题)正确

46、有条件的地方,要利用寒暑假组织开展冬令营、夏令营等活动,创造机会让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判断题)

错误

47、从学校或学科发展中确定问题是教师发现问题的方式之一(判断题)

正确

48、简单地把班级文化等同于各种班级文化要素的符号,这属于班级文化建设中活动化的误区。(判断题)

正确

49、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是教育反思的分类之一(判断题)

正确

50、对课程评价的宽泛理解导致人们对课程评价研究的不足。(判断题)

正确

第五篇: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2013中小学教师思考题(带答案)

中小学教师思考题(带答案)

中小学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简述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环节。

2.请结合实际谈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3.试述系列位置效应的内涵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4.请结合工作实际举例说明班级文化具有哪些功能。5.分析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 6.谈谈你对课程本质的理解。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简述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环节。

一是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通过建立学校联盟等措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整体提升区域内各学校办学水平。委托有关机构开发丰富优质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供全国学校免费下载使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二是均衡配置办学资源。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薄弱环节、重点领域的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努力解决县镇“大校额”、“大班额”问题。

三是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改善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倾斜。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教师编制标准。合理配置各学科教师,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

四是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均人数拨付教育经费,对符合基本条件的随迁子女实行“全覆盖”。把关爱留守学生纳入社会管理创新范畴,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重视发展特殊教育,让残疾儿童残而不废,受得特别呵护。

五是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符合教育规律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帮助家长形成正确教育观念。

中小学教师思考题(带答案)

六是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及时掌握学生流动情况,切实防控义务教育学生辍学。规范招生办法,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的比例,切实缓解部分大城市仍然存在的“择校热”问题。

2.请结合实际谈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一)对课程评价的理解比较宽泛。

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研究与实践状况来看,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占了绝大部分,对课程评价本身的研究和关注程度在下降。对课程评价的理解比较宽泛,导致人们对课程评价研究的不足。

(二)大多为单项的课程研究活动,缺乏系统的课程评价组织。

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开展的课程评价研究活动主要是专项课程评价活动,各种评价活动之间没有相互协调与配合。

(三)国家层面的课程评价为主,地方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缺失。

从课程评价的层次上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活动非常有限。从实际的课程评价活动来看,课程评价在课程开发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四)评价主体单一,过于强调行政意义上的评价。

从当前我国开展的课程评价活动来看,目前的课程评价方式更多的是一种单向式的评价方式,缺乏双向或多向的沟通与对话。

3.试述系列位置效应的内涵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系列位置效应的内涵:1962年,加拿大学者默多克给被试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词,请被试按照一定顺序学习这些词,然后,让他们进行自由回忆,想到哪个词就说出哪个单词。研究结果发现,最先学习的单词和最后学习的单词,其回忆成绩最好,而中间部分的单词回忆成绩最差。基于此,心理学家描绘出了关于记忆的“系列位置曲线”,并将这种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的应用:第一,教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要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课堂中会发生很多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事,但是要谨记,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据最重要的时间。第二,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上课前准备好相关学习用具,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钟在找练习本的过程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耍中度过。第三,背诵文章、单词时变换开始位置。学生在背诵单词或材料时,要适当的从中间开始背,克服由系列位置效应引起的中间部分记忆率低的问题。第四,每次学习的时间不宜过长。学习时间过长,中间部分就相应增多,学习效率就会下降。第五,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同一学习材料学习时间不要过长,前后两段时间中,要学习不同的材料,这样可以避免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

4.请结合工作实际举例说明班级文化具有哪些功能。

(一)教育功能: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中小学教师思考题(带答案)

(二)导向功能:班级文化以其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引导着学生将个人的学习生活与班级目标相结合,学生受班级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也就能深刻地认识到自身行为对于整个班级组织的意义。

(三)规范功能:班级文化正式通过从众行为的作用来影响整个群体,这种不成文的规章管理功能也可以称之为舆论或者群体气氛的压力。

(四)激励功能: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往往能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使班级成员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且也能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五)凝聚功能:良好的班级文化必然可以使每个学生的个体目标和群体目标形成一致的合力,进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六)协调功能:班级文化使全体成员有了明确的努力目标和奋斗方向,在朝目标前进的过程中,班级文化促使成员之间不断对照、模仿和调整自己,从而向更高的要求迈进。

(七)美育功能:班级文化中存在大量美的因素,这些美的因素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使班级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逐渐形成美的思想、美的言行、美的情操,也必然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5.分析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

1.从实践中来:研究问题的确定。教育行动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首先要对问题进行确认,进而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提出问题是研究的第一步,没有问题就不会有研究的冲动,没有研究的冲动就不会有研究的行动,没有研究的行动就不会有问题的真正解决。

2.实践尝试行动。这是教育行动研究最为关键、最核心的环节。在行动中,既尝试可能方案与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也尝试问题的解决改善教育教学的可能性。

3.反馈与评价行动结果。按照研究计划有策略地采取了行动后,收集行动过程的相关的资料,以备后续的反思、改进之用,是教育研究过程的第三个步骤。4.归纳总结。行动研究的总结应该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抽象。虽有理论上的概括,但更重要的有鲜活的、真实的、富有感情、感悟和灵性火花的描述。这是教师自己的成果,充满了教师自己的“行动”、“研究”的味道。

6.谈谈你对课程本质的理解。

(一)课程的本真面目——不息的旅程。

课程是一个旅程,是整体的生活经验,是每个人的生活的实现,社会、政治的境遇和主体形成,使人成为能决定自己生活的自觉的主体。

(二)课程的存在方式——故事的叙说。

欧用生倡导课程研究的叙事探究方法,将课程视为多种不同的“文本”,通过“复杂的多元文本对话”达到课程理解的目的,并通过说故事的方式,积极关注多元课程中不同意识型态领域的声音。

(三)课程的活力之源——生活的统整。

中小学教师思考题(带答案)

藉由课程设计的统整,达成知识的统整、经验的统整和社会的统整,这才是统整课程的本质理解。

(四)课程的精神归属——美学的理解。

为了理解教育的经验,教育者必须去除现代性的盲点,以不同的万花筒的透镜重新看课程,加强现象学的、自传的、隐喻的教育动态的理解。

(五)课程的魅力所在——混沌的唱和。

后现代课程强调以不可预测的、较有创发性的观点来诠释文本,显现文本的不合理、暧昧和不均衡,以产生没有预期的结论。这是一种开放系统的课程理论,与主流的封闭系统的课程理论迥然不同。

(六)课程的永生之路——反省和批判。

反省和批判是学术领域活力的源泉,因此要加强相互对话和合作,放弃“特殊主义”和“地方主义”,从各种“中心”的立场走向独立的“中途”,脱离母学问的资料发展课程文献,使课程概念和方法论更成熟,以迈向独立和自主。

下载黑龙江教育知识更新培训2014初级教师思考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黑龙江教育知识更新培训2014初级教师思考题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高校教师思考题

    高校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1.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答:(一)以“分类指导、特色发展”引领高等教育结构优化 首先,在设计理念上要明确分类体系和标准的指引性、多元......

    2014年黑龙江大学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第一次作业答案

    2014年黑龙江省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第一次作业: 中小学教师思考题(中高级参考答案) 1. 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的新态势如何? 答: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的未来发展态势是理解。应注......

    东北农业大学知识更新农艺专业思考题答案

    一、 专业课思考题1、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有哪些?答:各类作物品种都有一系列性状,其中特别需要改良的性状称为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其主要目标性状有以下几条:(1)产量性状;(2)品质......

    培训教师知识更新试卷

    培训管理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试卷 一、单选题 1、《煤矿安全培训规定》已经2017年12月1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 )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C) A、14次 B、15次 C、16次......

    继续教育知识中小学教师思考题答案

    。 2011年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中小学教师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3.如何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4.......

    公务员更新知识培训试卷答案

    公务员更新知识培训试卷答案 一、单选:1.B2.B3.A4.A5.A6.C7.C8.B9.D10.A 二、多选:1.AB2.BCD3.BCD4.ACD5.ABCD6.AC7.ACD8.ACD9.BC 10.ACD 三、判断题: 1.错2.错3.对4.对5.对6......

    高级职称知识更新培训作业答案

    土地工程专业思考题(高级)一、专业课思考题1、简述土地政策的意义? 答:土地政策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内的政治和经济任务,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和管理方面规定的行动准......

    2014级中小学初级教师思考题1234题答案

    1. 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的新态势如何? 答: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新态势:走向理解 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的未来发展态势是理解,其任务是以理解为基础,对已有的教学评价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