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婷的鲁子问教授的教学评价体会
有关鲁子问教授的《小学英语教与学的评价》心得体会
李婷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建议”中强调: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技术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更加重视质的分析: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方式更多地采取诸如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项目活动报告等开放的及多样化的方式,而不仅仅依靠笔试的结果,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
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而无论是形成性评价或终结性评价,采用多元评价则能在最大限度上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多元评价是为指导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而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的评价。多元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少数优秀学生,而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也为个人提供有益的反馈,为学生所在的社区提供有用的资料,这样有利于学校,家长和社区的合作,帮助学生进步。多元评价重视从学生的日常表现中提取信息的技术,通过收集学生日常的情况和教师指导的情况,以及课堂教学气氛的信息,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的需要,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元评价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不仅是教师对学生或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是学生对自己、学生对学生、家长对学生、家长对教师等诸方面的评价。
为了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质量,小学英语教师可以从小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就对教和学进行多元评价,以培养“全人”的理念来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和教学评价。通过多元评价在小学阶段的实施,初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策略,将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合纲要的学习,我试着采用以下一系列评价手段来评价自己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等方面。
一、课堂评价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个人进行记录与评价。记录的方式(形式)及材料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的年龄特点而不同。我对五年级学生进行记录的方式一般是盖小印章,我有三个不同图案的小印章,小印章所给的奖励也不同,印着“Yes!”的印章表示1分,印着“Super!”的印章表示 3 分,印着“Love!”的印章则表示 5 分,学生们通过不同的活动可以盖不同的印章(印章盖在我的荣誉本上)也就标志他们得到了不同的分,如果有同学的总分累计到了 150 分,那么这名同学就是本班的“英语小能手”,可以得到一份小纪念品,评选“英语小能手”没有时间限制也没有名额限制。
通过这样的课堂评价,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它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英话这门课的学习效果,对其它课程的学习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教师观察
观察是评价人类技巧和行为的基本方式,所有语言信息收集的方法都可以被理解为:在特定情况下,用以了解学生学习行为、态度的具体工具。观察是评价学生行为的方式之一。教师可以观察学生日常学习的诸多方面。比如,观察学生课堂上的反应,在小组活动中如何与其他同学交流与合作,如何有效地展开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通过观察,教师可了解学生学会了什么,哪些学习策略对学生有帮助,学生喜欢哪些活动和材料等,可以采用记录表的形式。
三、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用于收集学生作业,通常为学生的较好作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从他们所完成的作业中,选出比较特殊的几份,并且对他们所学到的东西和学习的方法加以反思。学习档案可以展示学生在努力学习后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同时学生也可以思考他们学到了什么和他们是如何学习的这一过程,学生增强了对自己能力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学习档案也为老师,家长提供了学生进步的记录。
学生本人是建立学习档案的主要参与者,教师指出要求并给予适当指导,使学生在建立学习档案的过程中对自己学习情况及努力方向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因而自觉把握进步,体验点滴成功,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与技能,亦可产生对自己成果的拥有感,掌握反思学习的技能以及决策技能。上学期,实验班学生档案袋里有以下内容。
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评价是形成学习责任感、形成个人独特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要求学生分析自己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况、对自己的学习方法策略进行反思,并提出自己的努力的方向。
五、家长观察
家长也是教育评价的主体,因为家长既是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也是教育结果的重要责任者。家长对学生,对学校以及对整个教育都会经常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并直接对子女做出经常性的评价,以下是我参考课程标准解读里的一张观察记录表。
六、阶段性评价
一个学期进行到一半,需要对前半个学期进行总结检验,总结取得的成绩和查找存在的问题,以利师生共同调整教学。所以,阶段性的综合评价也是必要的。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口头作业、书面作业、节目表演、基本学习策略等,可采用自评、小组评、教师评、家长评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几个方面的综合评价,全方位地了解一个学生。
七、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通常与区别优劣,分出等级联系在一起,容易引起评价对象的焦虑,因而备受人们批评。但有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可以起到提高学习的质量的动机作用,更何况终结性评价也是检测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较好地反映出教学的效果,所以,终结性评价还是十分必要的。在实际操作中,我通常采用“口试、听力和笔试等形式”。
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动态评价过程,学生的成长才会不断跟进,我以教师评英语试卷,小组评词汇量,家长评家庭作业为三条主线,通过面评、书面评价两种方式相结合,让学生的成长评价无时不在,实施纸笔测试,小组竞赛榜、教师、家长联系卡、成长记录袋,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在约束与激励同行的评价体验里,教会学生悦纳、欣赏,努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关注评价结果——多维化。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关注每位学生发展,因此评价结果不可能单
一、机械、模式化,我以分数、等级加评语素质报告、学生个性评选、英语口语及才艺展示为主要呈现方式给每个孩子一个合适的说法,让他们在不同的维度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让评价无缝隙,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自我认同、自我提升、自主发展的内动力更加强烈。
第二篇:听鲁子问教授报告有感(定稿)
高度决定水平培训引领成长
——听鲁子问教授报告有感
褚洪静(小学英语班学员 枣庄市立新小学)
登高眺远说得确有道理,每一次培训和学习都让我有一种又上新台阶的感觉,又让我抛弃了一些“井底之蛙”的自卑,同时又增添了一份前进的勇气和自信。这都来自于专家的高度给我们扬起了一面有效教学的旗帜,让我们豁然开朗,原来高处还有如此美景没有畅游过。以下是听鲁教授报告的几点深切的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一、文化背景的渗透要再深入些。
比如鲁教授谈到给学生渗透关于Christmas这一西方重要节日的文化素养时,不能只局限于告诉孩子圣诞节的一些习俗,诸如准备圣诞树,在树上挂上礼物,让孩子们准备好长筒袜等着圣诞老人来送礼物呀,是鲁教授给我们指点迷津:这些一切都是家长用来哄孩子早睡觉,第二天好早去教堂做弥撒而准备的,Christmas可以分解成Christ和mas,前者是耶稣,后者是弥撒,两者合成了Christmas圣诞节,而这一天恰恰是耶稣诞生的日子,香港那边叫它为耶诞节,这就是圣诞节的宗教含义。他告诉我们如果给孩子讲了这些,圣诞节也不至于被商家炒作如此厉害。
又如鲁教授谈到Pep Grade 4 Unit 1 My Classroom B的Let’s talk涉及的是一个孩子们打扫教室的活动情景,内容为Let’s clean the classroom.Good idea.Let’s clean the desks and chairs.Let me clean the window.等,我们教师除了要解决好本课的知识目标,还要给孩子讲到这是我们中国孩子进行的打扫教室活动,西方国家的孩子不打扫教室卫生,打扫卫生由老师来做。
通过这些年的教学实践和与本次同学间的交流得知,还真没听过和见过周围的老师这样操作过。在第二个例子上,我们的老师能把握到的高度就是让学生学会分工与合作,让学生学会主动担当,主动打扫卫生。鲁教授说的以上两点涉及的都是西方的文化背景,这正是我们要努力填补的空白。在这一点上我们领导也要加强对老师的培训与指导,对于老师自身来说,也要多方面拓宽学习渠道,增强终身学习的意识。
再如鲁教授提到高中的一篇课文My first ride on a train.里面涉及的知识项目是ed 的形容词用法。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会发现文章前后不搭调,前面是说中学生在火车上看到的美景和享受的美食,后面却提到澳大利亚火车的由来,表面上看是一个中学生的旅游故事,可实则是通过一个中学生的口吻来做的一个软广告,广告实则是为了宣传他们的一条旅游线路。这就是西方广告的特点,绝对不会像我们国家的硬广告的风格,开门见山,没有更多的深度。这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和思维差异深深的思考!
二、小学英语课堂拒绝无意义的操练。
现在同仁们都能注意到要针对知识目标进行有意义的操练,可这话说起容易,做起来却要颇费一番心思的。鲁教授谈到讲现在进行时What are they doing? They are …ing.如果老师单纯地让两个孩子在讲台前表演跳舞,其余同学自问自答,What are they doing? They are dancing.这简直是明知故问,是无意义的操练。我们可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基础,拿学生不常见的少数民族舞蹈比如竹竿舞来说事,这才叫真正意义的操练。还有鲁教授提到的拿中国的竹简对外国人说:It’s a book.这是因为外国人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这种介绍是绝对有必要的,也是恰到好处的。或者我想到在操练What’s this? 或Is this a …?时,可以用学生不认识的四不像的麋鹿来进行趣味的操练,或者以一个妈妈陪孩子逛动物园问妈妈他不认识的动物来操练,亦或是教师边画抽象的一个物体让学生来发问What’s this? Is this a …? 这些都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金钥匙,比起课件上简单的遮盖效果和魔术袋里的隔皮猜瓜岂不更有实际意义和生活价值。
三、站在学生的角度,面向全体,备学生的认知风格、知识基础、语言
学习心理顺序和兴趣爱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孩子在众多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差异,有的孩子是听觉学习者,有的是视觉学习者,就如鲁教授说的那样,有的孩子对实物敏感,有的则对文字敏感,这就需要教师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做好全方位的周全的准备,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往细处说,比如我们老师应该抛开师生间的代沟,真正走到孩子中间去,了解现代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和业余生活,孩子们都在学什么、玩什么和做什么。比如他们爱看的《淘气包马小跳》、《阿衰》杨红樱和郑渊洁的一些书籍,虽然《阿
衰》不是我们多么提倡的东西,但我们却可以借用里面的素材来丰满我们的课堂,比如用《淘气包马小跳》里面的人物讲friends, short hair, long hair等。还有我们现在有很多孩子都喜欢玩卡,有的是大战僵尸卡,虽然不提倡孩子们疯玩,但卡上面的信息也非常丰富,有三国人物等,孩子们在娱乐中也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大班的孩子竟然通过玩卡认识了许多课外的生字,所以说这也是学习的一种渠道。生活处处皆教育,就看你看问题的视角在哪儿,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试试看,你的课堂会吸引住孩子们的眼球。
所以所高度决定水平,培训引领成长。开班第一天就给了我们第一场精神的洗礼,也打开了我们思想的大门。
关于英语教学的几点困惑:
为何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费时低效?
如何落实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如何在中国孩子身边创设英语学习的大环境?
大班额的情况下,如何取得良好的操练效果并进行尽量全面的形成性评价?
2011.10.10
第三篇:鲁子问:小学英语语音教学
鲁子问:小学英语语音教学
前面有博友“小学老师”要求介绍小学英语教学的方法,也有紫陌博友问到小学英语语音教学问题,这里把一个成熟的材料放上来,供参考。
1.小学生英语语音学习中的主要问题小学生在学习英语之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汉语语音体系,而英语语音与汉语语音有很多差异,小学生学习英语语音往往受到他们已经获得的汉语语音的严重影响,经常出现如下主要问题:
(1)英语元音不准确。受汉语语音影响,学习英语元音时容易出现单元音不饱满、不到位,双元音被单元音化,因为现代汉语的双元音基本已经被单元音化,而没有真正的双元音。
(2)英语词尾辅音后附加元音。汉语没有真正的词尾辅音,几乎都是以元音(韵母)结尾,而英语的大多数单词是以辅音结尾。很多小学生经常出现在英语词尾辅音后附加元音的错误,如把book读成booker,把name读成namu等。(3)英语辅音学习受方言影响。我国很多方音的辅音都存在这样那些的混淆,如很多地方存在的卷舌音错误,南方广泛存在的l/n不分的错误。
(4)语调错误。英语的语调与汉语的语调有很多差异,比如英语的特殊疑问句一般都使用降调,但汉语的特殊疑问句一般都使用升调;英语有一些句中升调,但汉语没有句中升调,对这些语调学生容易出现错误。
(5)节奏错误。汉语是音调语言,一个字只有一个音,在多字词组中,音的轻重是字本身规定的,所以汉语不存在因为重音而出现的语流音变的节奏。但英语大多是多音节词,一个词大多只有一个重读音节,其他都是非重读音节,在语句中更是存在语句重音。在口语中,英语的语句一般以重音计算时间,每个重读音节之间的时间应该大致相等,所以一个重读音节与其前后的非重读音节一般构成一个完成的节奏群(rhythm group,与意群基本相同)。而汉语中没有这一现象。所以,学生经常出现非重读音节被拉长,导致语句失去节奏。如:(⁇ 表示非重读音节 ◎表示重读音节)语句1: Can you come tomorrow? ⁇ ◎ ⁇ ⁇ ◎ ⁇ 语句2: Can you come tomorrow afternoon? ⁇ ◎ ⁇ ⁇ ⁇ ⁇ ◎ ⁇ ⁇ 在这两个语句中,语句1的节奏与汉语比较相同,两个节奏群都是“弱强弱”的形式,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而语句2的第一个节奏群是“弱强弱”三个译介,而第二个节奏群是“弱弱弱强弱弱”六个音节,一般要求说每个节奏群的所用时间
基本相等,比如各两秒钟,也就是要求用两秒钟说完第一个节奏群的三个音节,同样用两秒钟说完第二个节奏群的六个音节。学生往往出现拖长第二个节奏群的现象,导致听者以为第二个语句到tomorrow就结束了,真正重要的afternoon的信息却被忽略。节奏群直接制约着学生在口头表达中运用节奏群进行表达的能力,以及学生在听力理解中把握节奏群提高理解效果的能力。因为节奏群与意群基本相同,所以,节奏群的学习还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中对运用意群提高阅读效果的影响非常大。
2.小学阶段英语语音教学方法与技巧语音教学需要进行很多的操练,因而往往很枯燥,稍不注意就可能有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对英语学习产生焦虑感。因此,语音教学尤其需要注意方法和技巧。基于以上问题,小学阶段的英语语音教学可以采取以下主要方法:
(1)字母音标一体的音标教学这一方法是在英语字母教学的同时,将字母读音的音标形式同时教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英语字母的读音的同时学习基本的英语音标的读音。英语字母中包含了绝大多数的英语音标,在教授字母读音后实际上就教授了大多数的音标教学。
(2)字母音标单词一体的音标教学 这是在字母音标一体教学的同时,把一些与字母读音相同的单词、或符合英语发音基本规则的拼写比较简单的单词同时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字母读音和音标读音的同时,学习一些基本词汇。(3)音标词汇归类的音标教学这是将符合同一读音规则的词汇归类进行教学,这些词汇可能是本册教材中的单词,也可以是整个小学阶段应该学习的单词,甚至可能是小学教材之外的单词。归类通常可以多次重复,将一个单词在元音、辅音、重读音节、非重读音节多次归类。归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单词的读音。
(4)重音规律总结教学 对英语单词重音的规则进行总结,同时提醒已学的单词和应学的单词中有哪些不符合重音规则的单词,特别是常用的重点单词。
(5)语调规律总结教学对英语句子的语调规则进行总结,并将常用语调规则的运用及语义内涵,分类总结,进行教学。
(6)强化节奏教学 正如前面提到,英语节奏非常重要,而学生又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应该明确、直接地强化节奏教学,让学生熟悉节奏群,并学会通过节奏群的学习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听力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
(7)用绕口令进行语音教学 绕口令是语音辨别区分的好方法。绕口令宜用于学生在基本掌握语音的准确读音之后进行近似相似音辨别区分之时,而不宜用于一开始的语音教学中。绕口令对相似近似元音的辨别区分有很大帮助。来自英语国家的传统的绕口令含有很多不常用的词汇。这些词汇对于英语国家的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已经能听懂、也会说这些词汇,只可能不会认写,相似近似音的辨别区分上存在一些困难。因此英语国家的幼儿教师和家长才创造了这些英语国家传统的绕口令。笔者建议,教师花一定时间和精力编制一些针对本地学生语音辨别存在困难较多的语音的绕口令,这些绕口令应该尽量用简单一些的比较常用的甚至以后会学到的要求学生掌握使用的词汇。如用Kate plays eight games.这类带有/ei/的简单的绕口令教学生操练/ei/的发音,学生可以同时掌握/ei/的几种发音规则。用Peter picks a piece of picture.这类简单的绕口令教学生辨别区分/i:/ 和/ɪ/的读音。这种简单的绕口令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而且还可同时接触一些以后要学习掌握的词汇和语法现象,可能比英语国家传统的绕口令更适合于我国小学生。同时老师们要注意根据自己任教学生的动态真实的语音困难编写这类绕口令。另外,老师们编写的句子最好是能够真实地运用在真实的英语语境具有真实的语用功能表达真实的语义真实的英语语句。
(8)用歌谣进行语音教学 诗歌是语音的艺术,歌谣不仅铿锵有力,节奏鲜明,而且韵律本身就是语音的艺术,既可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语音,又可帮助学生辨别区分相似近似音。歌谣易学好记,朗朗上口,是语音教学的好形式。不过传统的能直接用于我们的学生的语音教学的歌谣不是很多,而歌谣的编写难度比绕口令更大。因此,用歌谣进行语音教学需要一定的条件。我们老师在语音教学中可以使用传统的优秀的像Good, better, best这类的歌谣,也可以从杂志上选一些比较好的歌谣进行语音教学。笔者编制了一些可以用于语音教学的歌谣,可参考鲁子问(2004)《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理论与实践》。歌谣也可用于其他内容的英语教学。
(9)用歌曲进行语音教学 歌曲教学可以在英语教学的多个方面使用,也同样可以用于语音教学。但由于歌曲存在自身的音的高低,对语音辨别区分可能形成一定影响,笔者建议老师们在辨别区分比较难的语音时有选择地使用歌曲,旋律比较复杂的歌曲则可能不宜用于语音辨别区分的教学。歌曲教学通常使用的是传统的小学生歌曲的曲谱。笔者建议老师根据学生的真实兴趣选择曲谱。在英语语音教学中,我们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尽量减少汉语和方言的负迁移作用 对汉语和本地方言与英语读音、语调等可能发生负迁移作用的教学点在教学中重点把握,反复练习,指出差异,提醒学生注意区分。英语中有些语音与汉语中的一些语音相似而不同,小学生在学习有些英语语音时可能会有特别的困难,我们应该重点进行练习,让学生掌握。我们在纠正学生的不准确的语音时,要多鼓励,多表扬其进步,不要从第一次读音就横鼻子竖眼地挑毛病,更不要嘲笑讽刺和挖苦学生的错误。千万不要让学生在一开始学习英语语音时就形成英语学习的焦虑感。
(2)树立以运用为中心的大语音观,从一开始就要教学生按照真实的交际形式读英语、说英语有的老师在教英语语音时,使用的语音和语调不是在真实交际中应该使用的语音语调,而是唱读或其他形式的语音和语调。这可能使学生形成错误的语音语调习惯。因此,我们从语音教学的一开始就要注意按照真实的交际中语音语调进行教学。
(3)坚持长期正确输入 语音学习往往存在一些特殊的现象,如J.Berko和R.Brown在研究中发现的fis现象。当一个成人和一个儿童交谈时,这个儿童把他的充气塑料鱼叫做‘fis’(fish)。于是,这个成人模仿这个儿童的错误发音问:“Is this your fis?” 这个儿童说:“No,my fis.” 接着,成人继续模仿,而儿童一直坚持纠正成年人的模仿。后来,这个成年人问:“Is this your fish?” 这个儿童才说:“Yes, my fis.” 一段时间之后,这个儿童能正确地说出“my fish”。这一事实表明,即使儿童存在一定的语音错误,但儿童能通过感知辨别语音的正确与错误;若坚持长期正确的输入,儿童就能达到正确的输出。这同时说明,儿童对于自己的语言错误无意识,但对他人的语言错误有意识。这还说明,儿童对语音的学习是感知性的学习,而不是认知性的学习,即使成人清楚地让他认知到自己的语音错误,儿童仍然可能不能马上纠正。所以语音教学
必须坚持长期正确输入,即使学生不能马上把握,但只要坚持长期正确输入,学生就有可能最终获得正确的语音。
第四篇:中学英语教学设计案例 鲁子问
中学英语教学设计案例 鲁子问
这是为全国首届中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大赛编写的案例,现在大赛已经结束,特将案例发在这里,以作参考。表格只能以图片形式发,请谅解。
三、教学设计说明1.学习者分析鉴于教学对象是县级中学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小学阶段可能英语学习并不系统,而本课是第一次学习be doing的用法。因此,学生几乎没有任何be doing学习的基础,不过学生在初一上学期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很多动词,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学习了动词be的用法,尤其是否定句、疑问句形式。由于be doing的否定句、疑问句形式与动词be的否定句、疑问句相同,而教学前已经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这些用法,所以本课不把句型问题作为重点,而把语言知识重点放在动词ing变化形式上。同时,学生对于be doing的用法可能并不熟悉,所以本课需要教会学生在所给语境中正确地使用be doing进行口头表达。2.教学方法设计本课主要采用任务教学方法,同时采用发现式语法学习法、学生中心教学法,以及有语境的操练教学、游戏教学等方法。鉴于学生真正运用英语的机会不是很多,所以本课设计为电视节目配英语解说以便让外国朋友了解我们的春节活动这一任务,让学生在这个指向真实的任务的驱动下,认真学习be doing的用法,同时通过操练、游戏等,了解be doing的其它用法。本课用发现式语法学习法,让学生总结动词加ing的变化形式,因为这一内容不是很难总结,比较容易发现基本规律。同时初一学生正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这样的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3.管理策略设计县城的学生比较难以管理,尤其是初一学生,他们不像农村学生那样朴实,知识面比较广,生活阅历比较丰富,可能见过电视采访这类活动。而且初一学生还在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比较好动,自我监控能力还比较弱。在电视节目配音、以及watch and catch这样的警察抓小偷的活动中,很可能出现场面失去控制的现象。为此,教学管理上一定要做到收放自如,若学生的活跃程度影响了教学活动开展,教师可以采取具有更强吸引力的活动来控制教学过程,比如更好看的电视节目(足球比赛现场解说等、动画片或动作片现场配音等)。4.媒体设计本课需要呈现动态的画面,所以必须使用视频媒体。教师事先拍摄春节活动,或者找出本地电视台春节新闻片,让学生进行电视节目解说。本课还需要PPT幻灯媒体,以便更快捷、更直接、更明晰地呈现动词加ing的变化。本课也使用黑板、卡片等传统视觉媒体,呈现新语言。对于课文内容,由于本课是对话课文,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准确的发音,我需要采用录音机这样的听觉媒体。阅读与写作教学一直以来就是困扰老师们的一个很大问题。尽管省市教研室在组织优质课评选时一再选用读写课,旨在引起老师们对于读写课的重视,从而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模式,但是总体效果还不是很尽如人意。众所周知,阅读与写作结合是提高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英语的读写能力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读写课在教学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下面结合视频学习,我的My New Neighbor的读写教学设计如下。【学习目标】1.语言知识目标:①掌握词汇lonely, fill, basket与neighbor;了解词汇fold与attach。②学会正确使用first, then, next, finally, after that 等连接词。③掌握单词能够在图片提示整体感知整片文章,并学习和应用一般过去时。2.语言技能目标:能够运用一般过去式介绍自己或者他人的经历。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要主动帮助别人,拥有积极,阳光的人生态度,这样比其他人更容易收获友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敢于开口用英语记述自己的经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习过程】Step1.Pre-reading1.Talk about friends with the class.Dou you have friends? How did you make friends with him or her?(引导学生尽量用过去时描述交友的过程。)2.引导学生先看图片,老师问问题,让学生预测文本内容。Ask the students.Who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What’s the relationship(关系)between them, do you think? Who wrote the card?Who is reading the card?Why did she write the card?(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想自由回答。)Why did the girl hide behind the tree?When the girl got the basket, How did she feel?(可以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一下。)【设计意图】通过读前活动,1.明确阅读目的。2.熟悉相关话题。3.预测文本内容,激发学生兴趣。4.激活与本话题相关的语言。Step2.While-reading1.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give the passage a better title.My New Neighbor, My New Friend(期间加入阅读指导,关键信息往往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怎样通过略读和跳读抓住关键信息。)2.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Para1,2(1)
What did the girl look like?(2)
Why did Lucy say the girl felt lonely?Para.3,41.To make friends with the girl, what did Lucy do?2.When the girl got the basket, why did she smile?3.Fill in the blanks with first, then, next ,finally.Lucy had a good idea, ________ she folded a piece of paper into a shape of basket._________, I picked some grass and put it inside.__________ I filled the rest of the basket with candy and flowers.____________, I attached a card.【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相关信息。学习怎样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过去的一件事。同时让学生注意其中连词的用法,为后面的写作做准备。Step3.After-reading.1.通过给出Key words动词顺序:moved-----had---looked----saw----folded----picked---became让学生四人一组用第三人称简单的转述整个小故事。2.四人一组讨论续写故事。小姑娘在收到Lucy的花篮后会怎样做呢?例如: The girl picked up the basket and smiled.In the afternoon, she rang my doorbell.After talking I knew her name was Christina.She moved here three days ago because her father found work here.We played games and listened music together.We talked happily.We became good friends after that.【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复述打单个的句子串成一篇简单的小文章。通过续接故事使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一般过去时。Step4.Discussion.老师提出问题讨论。Why could Lucy and the girl become friends?
If you are Lucy, will you do that?【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本话题,引导学生引在生活和学习中要主动帮助别人,拥有积极,阳光的人生态度,这样比其他人更容易收获友谊。老师进一步总结:A friend is a present which you give yourself.朋友是你送给自己的一份礼物。——R.L.StevensonStep5.Writing.Write a short passage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and the words.Try to use “first, then ,next ,finally”
写完后在投影仪上给予展示。注意,应以鼓励为主,不要只挑毛病,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设计意图】1.课标解读中四级目标是能用词组或者简单句为图片写出说明。学生可以通过图片和主要单词的提示用所学过去时写出简单的文章,同时运用文中所学的连词first, then.next ,finally, after that.2.进行写作展示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写后的自我反思,形成自主的写作能力。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每位教师认真的钻研教材,认真的设计教案,我相信每位老师都可以大声地说:“英语读写教学,想说爱你也容易。” 点评:(鲁子问)您的设计丰富多彩,读写结合,很有想法。不过,这样的读写教学要求学生使用多种读写技能,但没有真正聚焦训练任何技能,没有真正聚焦到课程标准要求的读写技能上,不像真正进行“读写技能”训练的活动,而是类似于一个巩固复习的读写综合活动。作业说明中清楚说明这是“八年级上学期”的教学内容,对应于课标“四级”要求。作业说明同时清楚指出,要求我们设计“读写技能”教学活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四级阅读理解技能有明确的技能要求,其中有一项很适合在本课教学中专项训练:四级阅读技能2.能理解简易读物中的事件发生顺序和人物行为;因为本篇课文是一个故事,故事自然有着发展线索,有着行为顺序,而且还有first, then, next, finally这样的顺序关联词,故事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都有非常清楚的行为顺序。所以,本课是一个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事件发生顺序”的技能的难得机遇。因此,本课的阅读技能训练应该聚焦到这一技能上。那么,对于写作技能的训练,本课读故事,显然可以要求学生写故事,不过,四级的写作技能中并没有故事写作,所以,我们可以定位为小组写作故事,这样既培养了故事写作能力,有适当降低了难度,更适合八年级的学生。所以,本节课的写作技能训练应该聚焦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下面这一项“四级写作技能”上:四级写作技能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或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起草和修改作文。如果这样,整个设计应该调整为:Step 1 Lead-inDo you have friends? How did you make friends with him or her?(引导学生尽量用过去时描述交友的过程,用And then, what happened? Finally, you became good friends, right? 有意识引导学生关注first, and then, after that, finally等。)Step 2 First reading引导学生先看图片,预测故事结局。What’s the end of the story?让学生读全文,说出故事结局。Step 3 Second reading让学生读整个故事,选择恰当的段落大意,把相应字母填入表格中。A.Then, she had a good idea.B.A girl moved in next door.C.Finally, we became good friends.D.At first, I saw she looked lonely.E.After that, I did what I planned to do.Paragraph 1 Paragraph 2 Paragraph 3 Paragraph 4 Paragraph 5
第五篇:人教版新目标英语 初三 鲁子问-听课感想
高中英语教学观摩
听课感受
---鲁子问 Cultural Corner
马力维
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2010年3月
高中英语教学观摩听课感受
---鲁子问 Cultural Corner
2010年3月16日,这是我期盼已久的特殊日子,也是一个令我十分难忘的日子----我成为了市教研中研班的一名成员。带着好奇与兴奋、探究与期待,作为一个从教不久的年轻教师来说,我能够参加中研班,在这里与太原市的优秀教师们探讨学习,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这里凝聚着对新课程改革实践的一种向往与追求,这里有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领军人物,有勇于尝试的先行者,而我则是怀着热爱之情的学习者。
此次中研班活动的一个主要内容便是邀请了著名的鲁子问教授前来展示一节公开课并就进行讲座----中小学英语学习成效提升策略系列讲座之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反思。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决定认真学习,用心体会,做好记录,好好把握这次学习的机会。
鲁教授讲授的是Book 3, Module 2的Cultural Corner部分。起初对于这部分文本的讲解属于基本流程:以图片,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及大量有层次性的问题的形式导入;之后进入阅读材料,通过提问及补充讲义的辅助使学生针对此阅读材料能够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信息的处理转换应用。鲁教授提问环环相扣,逻辑缜密,具有启发性,使得学生具有自己思考的能力,整堂课行云流水。但这还不是最精彩之处。
在接下来的读后活动中,他展示了词汇教学新模式:以例句引出 词汇,通过设问使学生仿造句式回答问题,之后再加以强化自己造句运用。整个过程不过几分钟,语言的具体语境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语言活学活用的真实性,听后受益匪浅,令人感慨。
按照常态课,课已至此本可结束。但恰恰相反,这才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鲁教授并没有停止教授,而是将书本知识一再挖掘,给出了Questions, More questions, Discussion, Group-work等任务,协助学生深入思考,不断深化,使得My best wish to you: Twinning with the world的情感升华水到渠成。在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将情感目标加以呈现,展示,而是费尽心思作了大量铺垫,启发、引导。我们往往只关注了文本及语言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文化及情感教育,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渗透才是我们英语教师该关注的。鲁教授以他流利的英语口语,风趣的讲授风格,扎实的教学功底,稳健的教学手段,循序渐进的有力引导,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能力训练得法,落到了实处,效果突出。
一堂好的英语课,必定突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不仅仅在于它热闹与好看与否。就个人而言,喜欢听阅读教学课。它不仅在所有课中占据着显要的位置,也更考验教师个人的教学素质与课堂操控能力。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堂课,既要有基础知识的灌输,又要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既突出重点,升华文章的主旨,又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形成一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无定法,殊途同归。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感受到了鲁教授展示了独特的教学风格,也为我们以后的教学提供的参考模式与反思。之后鲁教授做了精彩干练的讲座并热情回答了在场一线教师提出的问题,使每一位老师都收获颇丰。
这次听课,我感觉自己在理论上有了清晰的认识,产生了行动的意愿,我要感谢中研班给了我这次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机会,我会更加努力,虚心向各位优秀的老师学习,积极投入教学实践活动中,为提高我市的英语教学水平而努力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