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我国债券信用评级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时间:2019-05-15 09:5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当前我国债券信用评级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当前我国债券信用评级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第一篇:浅谈当前我国债券信用评级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浅谈当前我国债券信用评级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 要:当前我国债券信用评级还处于发展初期,存在评级质量不高、无序竞争等问题,难以为投资者提供高质量、权威性的服务,阻碍了信用评级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防范信用风险、增强资本市场运作效率等作用的有效发挥。必须究其根本原因,解决相应问题:一是加快征信立法进程,协调强化监管,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债券市场评级外部环境;二是评级机构自身应完善内部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自律合作,努力树立行业公信力。

关键词:信用评级;债券信用评级;银行间债券市场;评级质量

一、引言

信用评级是指独立的专业化机构对影响评级对象的各类信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就其偿还债务的能力及其偿债意愿进行综合评价,并且用简单明了的符号进行表示的经济行为。债券信用评级主要指信用评级机构以发行人及其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为对象进行的信用评级。发达国家实践表明,债券信用评级通过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防范信用风险,增强资本市场运作效率,帮助政府部门增强资本市场有效监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债券信用评级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目前信用评级已成为企业进行债券融资的必经程序之一。但是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债券信用评级还处于发展初期,存在着评级质量不高、评级行业存在无序竞争等问题,阻碍了债券信用评级作用的发挥。我国债券市场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和凭证式国债市场三个部分,银行间债券市场是其中的主要部分,债券的存量、交易量、企业主体债券发行量均占90%以上,本文拟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例,分析债券信用评级存在的问题,为充分发挥信用评级揭示发债企业的风险,保障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提供参考。

二、评级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开展情况

(一)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概况

2000~2008年,评级机构为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主体债券发行(包括企业债券、非政策性金融机构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不含资产支持证券)共承做了1323期债项的信用评级,仅有16期债券发行未进行评级。其中,累计发行335期企业债,发行规模6935亿元;108期非政策性金融机构债券。规模4537.6亿元;39期中期票据,规模1737亿元;857期短期融资券,规模12024.1亿元(见图1)。

(二)所评级别分布情况

评级机构对发债主体及债项做出的评级结果分布(1)主体信用等级:除中期票据均为AAA外,级别自A-至AAA(仅2008年出现了两期短期融资券的长期主体信用等级为BBB+);

(2)债项信用等级:除中期票据均为AAA、短期融资券均为A-外,级别自AA-至AAA,具体级别分布情况见图

2、(三)当前银行间债券市场监管概况

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以发文认可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等9家评级机构从事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4]第22号及中国人民银行令[2008]第1号进一步明确,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应由在中国境内注册且具备债券评级资质的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于2005年重新认定了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信用评级结果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使用的全国性评级机构,相继发布了

《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规范》以及《关于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作业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加强了对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工作的管理。根据上述制度要求,评级机构在执业中应遵循规

三、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评级质量不高

一是评级报告质量不高。根据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对评级报告、跟踪评级报告的修改意见,部分报告中存在企业经营、行业、银行授信等数据陈旧,对企业所在地国民经济发展及财政情况的分析不够透彻,未能充分反映宏观经济运行对企业的影响,对发债企业接受担保及对外担保情况揭示不够等问题。

二是评定级别偏高。根据评级机构历年的评级结果分布可以看出,主体信用等级以及债项信用等级在AA-以上(含AA-)的债券项数及规模比重较大,而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低信用等级的比重则逐年下降。以短期融资券为例,主体信用等级为AAA的企业发行笔数占总量比例由2006年的14.69%增加至18.28%;发行规模占比由43%增加至52.2%:AA-以下(不含AA-)的发行笔数占比由2007年的25.19%下降至18.29%,发行规模占比由10.16%下降至4.83%(见表1)。

三是评定级别与利差一致率偏低。由于债券市场缺乏违约数据,业内通常运用债券利差对评级质量进行检验,即假定债券利差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受评对象的信用风险。根据风险越大、收益越高的原理,若信用级别与债券利差呈严格的单调递减关系,则说明信用评级质量较高。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10月到2009年3月期间,经中诚信国际、大公国际、联合资信三家机构(当前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市场份额前三强)评级的短期融资券发行利差和交易利差均值与其信用级别总体呈递减关系(见图

6、图7);但是,评定级别与利差呈严格单调递减关系的交易日占总交易日的比重(即一致率)不高,三家机构评级结果与发行利差的一致率为84.13%。与交易利差的一致率仅为31.27%。综上可见,目前债券信用评级的风险揭示、信用定价功能尚未得到有效发挥。部分机构投资者反映,评级报告、评定级别对于投资决策的参考度不高。

(二)评级行业出现无序竞争苗头

随着债券市场的兴起,债券信用评级行业一度出现激烈的价格竞争,为此,2007年人民银行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形成了《评级收费自律公约》,并发布了《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作业管理的通知》,要求评级机构在开展评级业务前必须将信用评级协议、信用评级收费凭证复印件等向人民银行报备,使得价格竞争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以变相降价及级别竞争为代表的竞争形式。特别是级别竞争,已逐步由评审阶段走向合同签署之前,出现了所谓的“预评级”行为,即评级机构在与企业签订评级合同前,仅依据企业的部分书面资料便承诺给予较高信用等级,甚至有个别评级机构在洽谈业务时出具加盖公章的预评级报告来争夺市场。变相降价以及级别竞争违反了信用评级规范,使得债券评定级别日益趋高,影响了债券评级的独立性、公正性;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其较为隐蔽、难以有效监管的特点,严重扰乱了评级市场秩序。

四、原因分析

(一)评级机构内部因素

1.信用评级机构对市场、对投资者高度负责的职业操守有所缺失。债券信用评级只有提供高质量的、权威的信息,才能得以生存及发展,具备以市场、投资者为重的职业道德是评级机构的必备素质之一。评级机构的素质决定评级质量。然而目前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却是以利益、市场为根本目标,进而一切以发行方、承销商的意志为重,在执业过程中以发行方、承销商不配合为理由,以牺牲规范来获取市场的短期行为屡见不鲜。例如,有的机构评级作业时间不足,有的跟踪评级采取电话访谈形式进行,有的甚至配合发行方进行“预评级”,在尚未采集完整、充足、可靠的基础信息资料时,就仓促做出符合发行方需要的评级结果,素质有待提高。

2.信用评级机构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以确保独立性。由于市场经济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需要由独立的专业性机构进行信用评估,为投资者和监管者提供信息服务,因而独立于任何一方不受干预是评级机构存在的前提。我国信用评级机构之所以独立性不强,除职业操守缺失外,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也是重要原因,一方面评级机构自身未对影响独立性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识别;另一方面评级机构的组织结构、内部制度尚不健全,信息披露也不充分,很难确保不受被评对象、承销商等债券发行相关利益主体的影响。

3.信用评级机构尚不具备加工高质量评级信息的科研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风险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等特征,信用评级机构作为揭示风险的专业机构,应在行业风险、地区风险、专题研究、数据研究、评级体系、违约统计等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提高分析人员的分析研究能力上加大投入,加强自我积累及提高,为识别信用风险、判断信用违约率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而目前我国的多数评级机构还是以片面追求业务拓展、获取眼前利益为目标,缺乏对评级的基础投入,没有形成突出的技术优势,这将从根本上制约其发展。

(二)债券信用评级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

1.缺乏对评级机构的统一监管,多头管理与无人管理并存。目前,发改委、人民银行、证监会分别在企业债、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主体债券、交易所债券的发行规定中认可对信用评级机构评级结果的使用,三个部门认可的评级机构有交叉也有不同,监管的理念、内容和力度有较大的差别。如仅人民银行制定了《信用评级规范》,对评级机构执业行为提出详细要求;而同时,企业债可以跨市场分销,缺乏统一的协调的监管,将难以对评级机构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具体比较见表2。目前《征信管理条例》已面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虽然其中明确“人民银行为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赋予了人民银行管理征信业的法定职责,但同时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征信机构有关业务接受其他监管部门监督管理的,依照其规定”,三个部门在信用评级监管实践中的权限还有待进一步界定。

2.评级行业的发展缺乏良好的信用环境。一是征信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有关信息公开的法律规定及制度安排尚未出台。评级机构难以从工商、税务、法院等政府部门、征信机构、银行、媒体等多渠道、全方位收集企业信息,对企业提供的信用信息无法进行比对及验证,评级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公开披露的企业破产、违约的数据较少,难以借助违约率统计加强评级的基础研究等。二是债券市场有关参与主体的信用意识不强。企业及承销商仅关注信用评级在债券发行中降低发债成本、保证发债成功的“许可证”作用,忽视揭示企业真实的信用风险、反映企业未来偿债能力等功能,对评级机构规范的执业行为支持不够。

3.评级行业的发展缺乏良好的市场环境。由于我国债券市场尚不成熟,债券发行、利率等尚未实现市场化,难以形成对债券信用评级真实的市场需求。债券发行者多为大型国企或地方政府公共项目,且大多得到高资信等级机构(通常为政府或金融机构)担保,信用评级揭示风险、评价优劣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无担保短期融资券定价虽然趋于市场化,但开展债券评级的时间较短,缺乏足够的样本,评级机构还无法通过违约率、利差检验等统计数据来验证评级结果的准确性,也无法向社会披露自身的评级表现。

五、对策建议

(一)加快征信立法进程,协调强化监管,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债券市场评级外部环境

1.推进征信立法,建立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法律框架。尽快出台《征信管理条例》及相关司法解释,在明确赋予人民银行管理信用评级机构法定职责的同时,对发改委、证监会的管理权限进行界定;并将评级机构的准人条件、人员素质、执业规范、信息披露、独立性及

利益回避安排、退出机制、监管部门的具体监管措施纳入法律监管框架。应借鉴欧盟强化信用评级机构管理的思路,进一步细化关于加强独立性、避免利益冲突的有关规定,强制扩大信息披露范围。加强对评级机构内部管理的指导,实现对评级机构的有效约束。

2.协调、强化对债券市场相关主体的监管。一是要加强对相关中介机构的监管。协调有关监管部门加强对债券承销商及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的监管,保证其出具文件的客观、真实及完整性。二是应加大对发债主体的制度性约束。应对发债企业提出信息披露要求,并以公开批评、将违规情况录入征信系统等方式,约束企业协助完成跟踪评级。三是强化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加大对评级机构执行制度情况的检查力度,对于违规的评级机构,应采取公开批评、责令退出市场等手段进行强制性约束,净化市场竞争环境,促进评级机构规范执业及提高执业水平。

3.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应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适时推出“低信用等级债券”等产品,引入成熟的多元化投资主体,使信用评级识别风险、判别优劣、解决信息不对称、债券定价的作用得到发挥,通过市场的需求,为债券信用评级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4.推动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一是进一步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包括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的采集及共享机制,完善守信激励及失信惩戒机制,健全破产机制等,创造良好的信用制度环境。二是加强对债券市场各参与主体信用知识的宣传及教育,提高其对评级作用的认识,创造良好的信用文化环境。

(二)评级机构自身应完善内部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自律合作,努力树立行业公信力

1.遵守评级行业职业操守,规范从业人员职业行为。评级机构应切实遵守适应行业发展特点的职业操守,规范从业人员职业行为,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切实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应建立健康的评级业企业文化和信用文化,维护评级业的良好信誉。促进评级业的健康发展。

2.加强内部管理。有效增强独立性。评级机构为确保客观独立公正地出具评级结果,一是要有效识别可能影响独立性的各种行为及情形,如,评级机构与法人或其他组织存在资产关联或其他利害关系,评级人员从事信用咨询或顾问业务、参与评级价格谈判、兼职从事与评级业务有利益冲突的工作,等等。二是要完善各项内部控制机制以避免上述利益冲突。如,评级机构应向社会公开披露其评级原则、方法和流程,提高评级结果的透明性;应完善组织结构,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应细化评级人员操作守则、“防火墙”制度、独立的评审机制等确保各项评级业务符合规范要求,杜绝影响信用评级客观独立性的因素。

3.提高评级行业的技术水平。评级机构应站在整个行业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加强违约率统计、利差检验,分析目前评级表现的不足;积极学习先进的评级技术,同时加强自身技术研发、技术积累。提高人员素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用评级体系,促进评级技术的发展。

4.加强评级行业的自律合作。评级机构应从维护行业公信力的角度出发,加强评级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完善自律守则,落实自律公约,避免不正当竞争,减少以市场、利益为中心的短期行为,共同树立评级行业公信力,促进评级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篇:浅谈我国当前环境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当前环境问题及对策

姓名: 学院: 专业: 学号:

摘要:环境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时代问题。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环境恶化这个难题。本文在对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并根据我国环境问题形成原因的特殊性,对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法制建设、政府干预、环境保护产业化

前言:

环境保护就是通过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措施,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还要依据人类的意愿,保护和改善环境,使它更好地适合于人类劳动和生活以及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消除那些破坏环境并危及人类生活和生存的不利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环境资源问题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目前,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 不断加剧,并正向农村蔓延,在一些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环境污染尤为突出。环境恶化己严重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因此,深刻认识我国所面临的环境形势,深入探索切实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1.1环境问题的产生

环境,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概念。它不仅被单独使用,也常和其他词组合成复 合词,如人文环境、生活环境、投资环境、地理环境等。不同的学科对其涵义有不同的界定。本文所研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 过 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中华人 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问题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环境问题也不相同,依据历史时期的不同,我们可以把环境问题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意义的环境问题,这主要是指在工业革命以前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导致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即由于过分开垦荒地,滥伐林木、过度放牧,掠夺捕捞等而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水生物资源日益减少,旱涝灾害频繁等等。另一种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它是指在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工农业迅速发展和城市化,除了上述自然资源的破坏加剧外,也引起了“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农药污染等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其污染的广度深度已大大超过了从前所引发的大量的“环境公害”事件(也称环境公众受害,指人们对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社会性危害,包括环境破坏)。

1.2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均物质资源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国家,随着与全球化的经济体系“接轨”的步伐加快,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日益激烈化和外显化,尤其是环境污染十分突出。我国的环境状况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2.1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一次能源中煤占70%以上,燃煤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大气污染物都将增加。我国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的第三大酸雨沉降重点地区之一。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大城市中,我国占7个。全国600多座城市中,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为数很少。此外,汽车尾气污染突出。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已经成为我国大城市的重要流动污染源。

1.2.2水体污染形势严峻

由于任意排放工业废水和污染物使得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 染,造成水质恶化。七大水系中,1/3以上的河段的水质不能达到使用功能要求,各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为中度污染。我国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仅占10 %,基本符合标准的占20%,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达 70%。以地下水为饮水的城市,90%以上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污染逐年加重。

1.2.3土壤状况不断恶化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5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不仅使我国失去了大 片宝贵的土地,还使河床升高,湖泊、水库淤积,因而洪涝灾害频繁,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峻的威胁。建国以来,我国沙漠面积已由15 亿亩扩大到 2 5亿亩,全国已有66.7万公顷耕地、235万公顷草地和639万公顷林地变成流沙。荒漠化年均扩展速率达4%以上。

1.2.4噪声和固体废物加剧

全国有2/3的城市居民生活在超标的噪声环境中。又由于我国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率均较低,多数垃圾只是露天放置。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污染了耕地及地表水和地下水。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已累积7O亿吨,垃圾“围城”现象十分普遍,受污染耕地达1.5亿亩以上。危险废物大多未得到有效处置,随意堆放形成重大环境隐患。

1.2.5植被破坏更加严峻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0%。尽管建国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更为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管理不善,造成了13 亿亩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二、我国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的中央型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在此过程中,各种市场主体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所呈现的矛盾也愈发加剧。由于政府(环境治理的供给者)和生产厂商(环境治理的消费者)目标函数的差异以及预期收益——成本大小的不同,决定了环境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我国环境问题固然有其国情、历史、技术、伦理等方面的原因,但造成我国目前环境状况不断恶化的原因主要有:

2.1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个阶段正是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因而我国在这一时期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会更为沉重。

第一,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恶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这种解放刺激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对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和各行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会随之高速增加。然而,由于国民经济尚处在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转型时期,人们只关注于经济增长的数字,却往往忽略了其背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造成环境的极大破坏;我国近年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呈几何级数增长。

第二,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市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是高额利润,是相对少数人的利益,而环境保护则是多数人的利益,二者是对立状态,法律对这种显性冲突的社会关系,比较容易做出规范。而我国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经济利益的主体和环境利益的主体具有统一性。但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恶化尤为明显,一些乡镇企业的农民为“脱贫致富”,宁肯容忍环境污染对国家、所在集体和本人的损害。对此,国家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关闭“十五小”企业。但在一定意义上,政府既是冲突调解者,又常成为冲突的一方(地方利益),违法阵营庞大,法律执行的难度极大。

2.2 环境立法的滞后

我国的环境立法大多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立法指导思想多少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兼顾环境保护,基本上是建立在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要求的基础上, 90 年代开始注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但并未从根本上发生转变。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而长期遵循“成熟一条制定一条”的原则,这一原则使环境立法只注重经验性而忽视先导性,许多条款明显滞后,甚至与现实脱节,使得市场经济带来的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新措施无法可依。同时,我国环境法律制度创设时间短,且是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的不稳定因素大量存在的条件下产生的:一是尚未经过、也未有成熟的市场考验;二是有些制度援引或借鉴西方法律体系的内容,很难在短时期完全吻合我国特定社会经济的现实条件。

2.3 环保部门执法监督职能不到位

在现行体制下,环保法律几乎未授予环保部门任何直接强制执行权力,尤其是无工商、税务等部门所拥有的查封、冻结、扣押、没收、强制划拨等手段,使得环保部门对层出不穷的违法行为常感力不从心或束手无策,难以有效地进行监督管理。环保部门只能通过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方式迫使不履行环保法律义务的相对人履行义务。在实际工作中,环保部门普遍感到缺乏必要的直接强制执行权力来保证执法的权威性、严肃性。这就决定了环保执法目前在很大程度上呈现软弱的状态,它不仅影响了执法部门的执法积极性,降低了执法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环境违法行为的滋生。

2.4政府干预的失灵

在我国赶超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各级地方政府无论是从地方利益还是政治前途出发都会选择经济利益至上的战略,甚至为此牺牲环境利益。原因很简单, 环境质量的改善通常要很长一段时间才可以显现,而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更为直接和明显。地方官员的任期通常比较短,在此前提下,忽视环境而发展经济就成为地方政府的一种理性的选择。再者,地方政府与其所辖的污染企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使得地方政府往往维护企业的发展,在制定和执行污染控制任务时敷衍、搪塞;况且,环境质量具有很强的外溢效应,不仅表现在一个地区对公共环境的污染会损害相邻地区的利益,而且一个地区政府治理本地区环境的好处肯定会被其他地区所获得,这就削弱了地方进行环保投资的积极性。这种政府负责环境治理与发展经济的矛盾存在是导致我国环境污染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对策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起环境保护部门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管理体系以及 相应的环境监测、监理、统计、科研、宣传、教育体系,环境保护已经从末端治理转变到源头控制。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因此,必须寻找与所有者利益兼容的治理机制,实现生态环境的宏观治理,建立并健全干预机制,才能使生态环境的治理长期、有效地开展。

3.1 加强教育,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我国环境保护的开展,环境保护法律的执行需要全国的共同参与与支持。因此,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宣传、监督作用,广泛普及和宣传环境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切实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促进全社会形成自觉爱护环境、遵守环境法律法规的良好风尚。特别是要加强环境保护执法人员的教育,以提高环保执法水平。

3.2 强化法律手段,切实落实环境保护

我国虽然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但是,在法律的执行中问题题还很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很普遍。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和可 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在很多方面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环境 保护的客观需要。因此,环境保护要进一步强化法律手段,修订与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不相符合的法律、法规;要努力填补环境法领域的空白,尽早出台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有毒化学品管理法以及与单行法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加强地方 环境资源立法,使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相互配套,使法律对环境的保护更具有 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理顺和明确我国的环境执法体制及各执法机构的职责。避免由于执法机构的职责不清、多头执法而影响执法效力的问题。

3.3 改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要使环境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分离的误区,确立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可分的理念。我们再也不能沿袭过去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型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从传统的发展模式改变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即从资源消耗型的发展转变为 资源节约型,从破坏环境型的发展转变为环境友好型,从技术落后型转变为技 术先进型,从管理粗放型转变为管理科学型;要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建立环境保护市场化机制,运用市场和科技的力量,大力推进环境保护产业化发展。

3.4 推进环境保护产业化

加强环境保护,必须发展环保产业,使之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环保产业,要通过观念更新,创造环保产业的需求。要在决策体系中增加和突出环保评价程序,依法采取环境评价一票否决制,从而确立环保在经济活动中 的根本地位和权威,由此创造环境保护产业的需求。

要通过体制创新,引进环保市场化机制,大力推进环保产业化。要通过调节税收政策。优化推进环保产业化的政策体制;要通过转化和应用环保科技成果,提升环保产业的科技含量与水平;要加大对生态建设的财力投入,积极探索多元 化的投融资机制,采取政府引导、社会投入的方式,鼓励企业、社会和民间资金投入生态建设。

四、结语

进入21世纪,人类对自身的不良活动及不良后果的认识更加深刻,大气的污染、环境的破坏、地球的升温等一系列突出的生存危机问题,已摆在人类的面前,人类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好是前提,把发展放在好的基础上前进,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今天困扰我们的各种环境问题如果不好好解决将会遗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虽然今天在我们的努力后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这样的进度是远远不够的,是一个长远的问题,正所谓任重道远。只要我们真正认清环境形势,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环境的措施,全社会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遏制住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使我们的经济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徐辉.我国当前环境保护问题的几点思考[J].经济论丛,2010,(17):197.[2]雷家骕,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J].1998(03).[3]黄敬宝.莫小红.中国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R}2.11:48~50.[4]洪大用.当代中国环境问题[J],教学与研究.1998(8).[5]朱德明.城乡统筹发展的环境保护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5(71).[6]魏菊梅.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对策[J],建设论坛.2010(8).

第三篇:规范发展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政策建议

到本世纪初,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开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同时,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信用失缺现象仍然相当严重,恶意逃债、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商业欺诈等经济失信现象日益增多,严重制约了信用功能的发挥,大大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降低了市场效率和经济的活力,恶化了市场信用环境和市场秩序,直接影响到市场体系的完善和资源配置效率。因此,整顿市场经济秩序,重建社会信用体系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资信评级行业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协助银行提高信贷质量、提高证券发行的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资信评级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金融中介服务。为此,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分析总结我国资信评级行业10余年来发展的经验教训,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对于促进资信评级行业的规范发展、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和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信评级的功能和作用

资信评级(credit

rating,也称为信用评级、信用评估、资信评估)是在信用关系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企业、债券发行者、金融机构等市场参与主体,就其将来完全、按期偿还债务的能力及其可偿债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的业务。由于资信评级是对经济活动中的借贷信用行为的可靠性和安全程度进行独立客观的分析,并提供有关信用风险程度的信息,因而有助于投资者(授信人)判断某一固定收入的投资发生损失的相对可能性。自20世纪初美国穆迪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资信评级机构以来,资信评级行业经过百年来的发展,在揭示和防范信用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以及协助政府进行金融监管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被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所认同。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

(一)揭示债务发行人的信用风险,降低交易成本

信用评级的目的并不是向市场的参与者推荐购买、销售或持有一种证券,而是信用评级机构根据债务发行者提供的资料,或从它认为可靠的其他途径获得的资料对发债人的信用风险作出准确、客观、公正的评价。由于资信评级机构掌握大量、详实的信用资料,并坚持“利益中立”的原则,且具有专业优势,因此评级结果日益被发债人和债券市场投资者所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发债者与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起到防范并降低投资者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协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和提高证券发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双重作用。

(二)协助政府部门加强市场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一般来说,监管对评级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根据信用级别限制被监管机构的投资范围,如许多西方国家都规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不得购买投机级(即bbb级以下)债券;二是根据信用评级制定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三是有关发债机构的信息披露和最低评级的要求。各国的监管经验表明,政府监管部门采用评级结果的做法,有助于提高信息透明度,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三)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急剧扩张,资本市场的全球化日益受到重视,跨国公司、各国金融机构等对国际性资信评级公司的业务需求日益增加,以防范跨国交易(投融资)所面临的信用风险。为了保护本国投资者,各国监管机构进一步加强了对跨国融资主体或品种的评级要求。如今包括穆迪、标准普尔在内的几家

全球性信用评级公司的评级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决定了各国金融机构发行外债的筹资成本。国际性资信评级公司的存在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二、资信评级行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一)资信评级行业发展的基本模式

从资信评级业发展的历史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种模式:一是“市场驱动型”模式,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主要包括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这一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监管部门不直接对资信评级机构的设立、业务范围等进行监管,资信评级机构的生存和发展主要由市场决定。监管部门作为资信评级结果的使用者之一,一般都根据资信评级机构在市场中的表现,作出认可某些资信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的规定。如美国资信评级业在70年代加快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监管部门在有关规定中广泛使用资信评级结果,特别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1975年对标准普尔、穆迪、惠誉三家资信评级机构评级结果的认可,使这些公司的业务迅速发展,并迅速成为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的跨国机构。二是“政策法规驱动型”模式,在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发展资信评级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基本上属于这一种模式,监管部门对资信评级机构和评级业务的推动和有效监管成为评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比如,不仅很多国家对资信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资格核准和认定,以及资信评级业务范围的核准等作出明确的规定,而且有的国家的监管机构(主要是中央银行)还直接参与发起设立资信评级机构。从国际经验看,不论是哪一种模式,资信评级行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对评级结果的使用情况,而不是被评级对象是否愿意接受评级。其中,监管部门对评级结果的使用对评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通过政策法规支持资信评级业的发展,是发展培育资本市场的一个途径,同时,资信评级机构作为向公众提供风险信息的中介服务机构,在其发展的初期对其加强监管,也有利于资信评级业的健康发展。

(二)信用评级的基本方法

国际上的信用评级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主观评级方法,另一种是客观评级方法。主观评级更多地依赖于评级人员对受评机构的定性分析和综合判断,客观评级则更多地以客观因素为依据。随着评级行业的不断发展,各评级机构认识到单纯依靠主观评级或客观评级都不能很好地反映受评企业的资信状况,因此目前许多评级机构都强调主观评级与客观评级相结合,但不同的评级机构在评级程序和具体的指标体系方面仍存在差别。在评级业的发展中,各评级公司不断总结自身经验,评级指标不断细化,评级程序也日益严谨。以穆迪公司对银行业的评级为例,对信用风险的分析评价不仅对5类共37个指标进行定量分析,而且对受评银行的经营环境、所有权与公司治理结构、业务价值、盈利能力、风险状况与风险管理、资本充足率和管理策略与管理质量等7个方面进行定性分析,并经过严格的评级程序最终确定受评银行的资信等级。由于美国的资信评级业务开展最早、最为发达、影响最大,美国的评级方法、指标体系和评级程序目前居于主流地位,并被许多国家借鉴。

(三)资信评级的主要业务及其来源

从国际经验看,资信评级的业务主体大体包括三部分:即主权国家、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其中,对受评对象的评级可划分为两部分,即发债人评级和各种债务工具的评级。发债人评级是对受评对象自身偿付能力的评价;各种债务工具的评级则是在发行人信用等级的基础上,考虑每一种债务工具的特点和受保障的程度,来确定其最终信用等级。从评级机构的业务来源看,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委托评级,即资信评级公司接受评级对象的委托对受评对象进行资信评级并收取评级费用;二是评级公司对某些机构进行的自主评级。行,内部掌握,也可由有关部门批准的评估机构进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证管理办法》规定,“资信评估机构对企业所作资信评定结论,可作为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贷款的参考依据。”一系列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的出台,为资信评级行业制度框架的初步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我国资信评级机构的国际合作与市场开放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逐步深入,国内资信评级机构与国际著名资信评级公司的合作也不断加深。1999年7月30日,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与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宣告双方正式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合作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穆迪向大公提供信用评级与管理技术,为大公培养评级分析人员,联合开发适合我国资本市场的信用风险分析评价体系;第二阶段由大公穆迪共同出资组建合资公司,在我国和国际资本市场独立开展资信评估业务。同年8月,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与惠誉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共同组建了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信用评级机构。与国际著名资信评级机构的合资与合作,有利于直接吸收国际最先进的资本市场信用风险分析与管理的核心技术,快速提高国内信用风险分析、评价与管理水平,推进我国资信评估业的国际化与规范化进程。

(三)我国资信评级市场发展趋势

1.债券评级市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由于财务杠杆的存在,优秀的企业往往倾向于以债券而不是股票筹资,实力不足的企业也能利用较高的债券利率来吸引激进的投资者,所以债券市场的规模远远大于股票市场。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债券市场的发行规模还很小,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我国证券市场融资额达6400多亿元。其中,国债融资4800多亿元,股票融资1400多亿元,而企业债券融资仅100多亿元。沪深两地股市交易中的股票已过1000只,而交易中的企业债券只有10几只。这表明我国的债券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资信评级的市场需求也将很大。

2.证券市场将成为未来资信评估业发展的市场领域。目前,我国大大小小的证券公司有100多家,证券投资基金30多只,再加上未来将大力发展的开放式基金和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等证券品种,投资者将会越来越面临选择的难题。由于资信评级机构能对证券中介机构和证券品种的市场风险、获利能力、市场地位、风险程度等方面作出独立、专业的考察,又能用清晰简洁的符号及文字来概述评价的结果,有利于投资者以较少的时间,获得较为全面的信息。因此,资信评估将会成为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中对投资机构、投资品进行选择的重要辅助工具。

3.金融市场对资信评级业务的需求会稳步增加。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市场对内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进行有效监管成为中央银行面临的新课题。巴塞尔委员会于1999年6月发布了《新资本充足框架(征求意见稿)》,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内容是通过外部信用评级与其风险权重计划相结合,以便将外部评级引入风险管理的框架。《新资本充足框架(征求意见稿)》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提供了有益启示,我国可以借鉴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先进经验,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内评级制度,金融监管部门可以通过采用资信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结果,提高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标准和增强透明度。同时根据信用级别限制被监管机构的投资范围,以更好地控制风险。在此基础上,利用信用评级监测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率,提高监管效率,保障金融业的健康运行。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开始高度重视,金融机构的评级工作有望成为资信评级市场的新热点。

4.加入wto有利于推动我国资信评级业的发展。资本市场全球化将用级别挂钩,仍然采取行政性管理,规定不能超过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的40%。这样就不能有效区分不同债券的内在风险,实质上将债券信用级别的基本功能给淡化了。失去了债券评级的基本用途,评级工作也就很难得到人们的重视,其发展自然就要受到限制。同时不同级别债券的无差别利率也降低了发债企业及投资者对评级机构评级质量的要求,使评级机构的规范发展失去了有利的外部激励与监督。

(五)资信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公正性有待增强

按照国际惯例,资信评级机构本身是一个中介性组织,必须独立于企业、有价证券发行者、投资者之外,必须是不受政府控制的独立法人。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评级机构都不是真正意义的独立法人,大都直接或间接依附于某级政府机构或属于事业单位,在开展信用评级过程中受到行政干预较多,缺乏客观独立性。此外,由于地区封锁、行业封锁现象十分严重,信用评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为地分割和垄断,这又对真正独立的评估机构开展业务设置了巨大障碍,直接影响到信用评级业务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六)缺乏客观、可信的评级资料

资信评估机构评级所需的资料一般主要来自受评企业,但在目前社会信用状况不佳的大环境下,受评企业提供的资料常常缺乏客观性和可信性,评级人员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受评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等资料进行核实,这不仅为资信评估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多困难,而且直接影响到资信评级的准确性。

五、促进我国资信评级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对资信评级行业的发展给予足够重视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紊乱,社会信用缺失的严峻形势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将不断加快,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透明性,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又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社会信用制度,正是解决上述难题的根本措施之一。因此,迫切需要包括资信评级行业在内的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加快发展。政府要在充分认识资信评级行业的作用基础上,对资信评级行业的发展给予足够重视,进一步明确其发展方向与发展模式,以充分发挥资信评级业在防范信用风险、维护良好的信用秩序、降低全社会的信息成本和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

对资信评级机构的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建立资信评级业务的许可制度和“退市”制度。根据资信评估机构的业务特性及国际资信评估业的经验,资信评估市场的业务量不可能太多,少数资信评估机构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建立起信誉,在资本市场中发挥作用。由于我国目前信用环境尚不具备完全市场化运作的条件,为避免社会信用服务机构尤其是信用评级机构一哄而起、恶性竞争,有必要在资信评级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实行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并对资信评估机构保留一定的垄断性。建议参考下列方式建立我国资信评估业务许可制度。一是有关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向资信评级机构核发进行某类评级业务的许可证。二是有关监管部门或机构作为资信评估结果的使用者,认可某些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

为有效监督资信评级机构,必须建立对评级结果的复审、评价等制度,并建立相应的“退市”制度。建议通过对评级结果违约率等指标的考察,一方面对违规操作、评级结果的违约率过高的评级机构,取消其评级业务资格;另一方面鼓励那些评级质量较高的评估公司尽快成为全国范围的大型评级公司,确保评级市场的相对集中是建立在高质量的评级结果基础上。综合考虑两方面因素,建议在我国建立对资信评估机构

第四篇:当前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建议

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年大约有1800万来自农村地区的人口进入城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背井离乡到城市打拼,子女不在身边的留守老人正成为日益庞大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新农村建设中,留守老人问题日益突显。

一、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

随着子女纷纷外出务工,农村留守老人群体的不断扩大,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

1、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差。目前除部分享受低保的户得到扶助外,绝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没有养老保障。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贴补。随着孝道观念的不断淡化及子女在外务工谋生压力加大,子女贴补缺乏稳定性,农村老人的经济收入更是少得可怜,由于无稳定的经济来源,个别连三餐基本的油、盐、柴都无法保证。

2、生活缺少照料,安全隐患多。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诸如理发、换电灯泡等都成为难题。特别是老人身体不好,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看病治疗时,子女不在身边,老人更是觉得孤苦无靠,感到很失落。有的老人生病了,连饭都做不了。此外,老年人发病往往具有突然性,家中无人或抢救不及时,可能会错过治疗时机,导致严

活上,锻炼自己的自立能力;并且注意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寻找精神寄托的方式有许多,如:和邻居聊聊天,下下棋;参加村里的公益事业活动,帮助村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把自己融入社会之中。

2、强化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在农村社会化养老机制尚未形成之前,传统式家庭化养老仍是农村养老的唯一形式。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加强农村年轻人的孝道教育。架起亲情时时沟通的桥梁,在外子女要经常与自己父母保持联系,按时给老人寄钱送物。家中大事多征求父母意见,即使没有事也要经常与老人通通话,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3、逐步建立农村老年人自愿者服务队。为留守老人提供诸如理发、环境卫生清理、房屋修缮等日常服务,可由民政或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组织牵头,尽可能在各乡镇都成立农村老年人自愿者服务队,建立一支常年服务的队伍,以缓解留守老人存在的困难。

4、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留守老人大多数身体虚弱,小病不断,门诊费用大。按照目前农村医疗保险规定,只有住院才能报销,且报销比例较低。因此要在逐步提高住院费报销比例的同时,对60岁以上的农村参保老人门诊费给出报销标准,以减轻这部分弱势群体医疗费用。

5、逐步建立农村养老制度,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生活

第五篇:浅析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范文)

索 引 号: 008534461/2012-00007 2012-04-27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04H审计 发布机构: 县审计局

发布日期:

号:

主 题 词: 机关,建议,制度,调整,管理

浅析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实施,对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现代化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不可讳言,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是笔者结合今年的社会保障审计所发现的问题,试图从宏观层面进行粗浅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保障体制不够完善,产生体制性障碍。

由于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尚处在建设过程,特别是受城乡二元结构分割的影响,还很不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也呈二元分割状态,社会保障各项目间在保障模式、管理体制及保障水平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些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诸多体制性障碍,导致其结构严重失衡,功能严重扭曲,成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大桎梏,而且这些差异和障碍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因此,政策制度性缺陷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应保未保、选择性参保、多头参保等问题,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难以解决的问题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就在所难免。由于中央、地方、企业等各方利益格局难以调整,各级政府责任承担机制不健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社会保障统筹级次难以提高。如目前在某县的几项社会保障项目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实行市级统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关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属于县级统筹。这些市级、县级统筹项目自行运行、自负平衡,由于受地方财力制约和影响,保障标准低,保障能力弱,互济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有限。

(二)社会保障体系不全,存在制度性缺陷。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时间短,是一个无到有、逐步完善的过程,许多制度还在探索过程中,还很不完善,不仅总体的制度架构还不完善,而且许多项目的制度建设还很不足,尤其是各个项目之间的制度性协调性还不够。如城市居民社会保险还刚刚起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尚在试点,农民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还很有限,尤其是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问题还没有解决。又如城市居民社会保险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同类保险之间缺乏制度衔接,在保障模式、缴费比例、享受待遇方面存在很大差异,造成部分人群应保未保或重复参保、新农合筹资成本大等问题的产生。由于社会成员收入隐性化,加之对收入核定的办法不够科学、低保标准与物价的联动机制未有效建立等,由此造成保障标准低与资金大量结余并存、城乡低保对象确定不够准确等问题产生。同时,因为社会保障管理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偏低,社会保障事项一直由政府部门承管,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支付、运营由政府部门经办,还谈不上按经济规律办事,也还远未实现社会保障管理的专业化、社会化。由于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过于分散,基金增值渠道和方式过于单一,造成社会保障基金的增值速度极为缓慢,增值率很低。大量社会保障基金结余后,按国家现行政策只能存进银行和购买国债两条投资渠道,加上因各种原因未充分利用现有投资运营政策,未严格执行国家的优惠利率政策,致使基金保值增值乏力、效率低下。

(三)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不顺,致使机制不灵活。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现状是管理分散、政出多门,未能完全形成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如养老保障、医疗保险归人社部门负责,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归民政部门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归卫生部门负责。由于众多机构共同行使社会保险管理职能,容易造成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各部门对基金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管理渠道衔接不够紧密,对基金的基础管理不够专业,对基金使用的监管不完全到位,容易造成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过程不够规范的局面。如社会保障管理部门以及经办机构间信息系统分割,业务数据分散,信息共享机制还未形成,信息化建设滞后等,为征缴不到位、重复参保、不符合条件参保、统计数据不完全准确等问题的产生以可乘之机。

(四)责任职责不清,造成投入力度不够。

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力度不够问题,社会保障改革中所遇到的资金不足问题,国有企业破产、改制后的社会保障遗留问题难以解决的问题,中央、地方、企业在社会保障投入利益上存在搏弈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责任不清、职责模糊特别是基金投入的财政主体责任不明是其最主要因素。由此形成财政投入不足、企业欠缴保费与社保资金大量结余并存的矛盾,社会保险基金高缴费率与低社会保障收支的缺口越来越大的矛盾,特别是现实存在的社保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将会在未来若干年后造成养老保险金的支付危机甚至信用危机。

二、几点对策建议

(一)优化社会保障模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优化社会保障模式,关键是要增强政府财政责任,提高社会保障能力。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社会保障投入分担机制和转轨成本偿还机制,在充分考虑市县财力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各级政府在社会保障投入上的责任。在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费的基础上,中央和省财政应对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

现行新型农村养老待遇标准低、城镇居民医疗补助标准低、五保供养标准低、失业保障功能弱,应提高保障标准和水平,使保障对象特别是困难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得以保证。要建立专项社保支出转移支付制度,促进社保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公平建立。中央和省级财政在考虑转移支付时应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人口大县、农业大县、财政穷县给予充分的政策倾斜。

应提高各项社会保障项目的统筹层次,逐步使现有社会保障项目中的县级统筹向市级统筹过渡,市级统筹向省级统筹过渡,省级统筹向国家统筹过渡,增强统筹调剂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缩小社会保障水平差距。

(二)完善社会保障法律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国家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顶层设计,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进程,完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在督促检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同时,应抓紧研究制定与《社会保险法》相适应的涉及社会保障各个项目上的相应法规制度建设,妥善解决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碎片化”问题,实现制度的衔接统一。

如同类保险制度因人员身份差异,而政策不统一、人员待遇不一致,且城乡保险差距较大,不符合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应制定全国或者全省统一的养老保险和城乡医疗保险政策,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一是要统一养老保险政策。应将城镇企业职工、机关事业职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归并整合为统一政策,统一待遇支付标准;要设置不同的缴费档次,城乡居民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不同的参保缴费比例,同时,待遇享受与个人选择缴费档次和缴费年限挂钩,全面调动社会成员的参保积极性,解决因身份差异造成只能选择某种保险和各个保险待遇差异较大问题。二是要统一城乡医疗保险政策。应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三项医保政策进行调整归并。要统一资金筹集政策,包括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政策;要统一城乡医保基本用药范围和报销比例,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一致,缩小城乡居民医疗待遇差距。三要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尽量缩小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差距,逐步统一各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计算办法,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层次,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央、省市与县区的三级财政分担机制。

长远来看做实基金个人账户是必须的,但个人账户的做实取决于“老人”和“中人”账户的资金来源。作为改革转轨成本国家应对过去国企“老人”和“中人”这部分劳动者予以历史贡献的补偿。应建立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补贴下的做实个人账户机制,通过加大保费征缴力度、变卖国有资产、增加财政补贴等方式,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尽早解决国有企业破产、改制后的社保历史遗留问题。

(三)优化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专业化水平低,管理层级过多,部门分割比较明显,基层管理水平和效率较低。为此,应该优化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首先,应该建立和发展专业性的管理机构。其次,要按照效能政府建设的要求,理顺关系,整合机构归并职能,明确和强化相关部门职责,推动建立自下而上、统一高效、规范有序的社会保障综合性管理体系,如可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合并运行,建立城乡统筹的医疗运行机构;社会保障经办机构要调整职能,优化工作流程,减少社会保障在登记、征收、核实等重点环节的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在专业化和综合性的基础上,减少管理层级。建立以县级为基础的中央--省--县三级管理体制,县以下的管理机构为派出机构。要加强县乡两级社会保障基层平台建设和公共服务窗口的建设,为城乡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均等服务。

(四)强化基金监督管理,提高管理运用效率。

要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全过程的监督,确保基金安全完整和效益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是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根本途径,需要在立法上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予以规范,尽早确定征缴模式和征缴主体,特别是要严厉制裁拖欠和逃避社会保障基金的行为。在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上,要在确保其安全性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地使社会保障基金增值;要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决算管理,每年的社保收支预算和决算必须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各级各部门之间社保资金管理渠道要保持紧密衔接和通畅。对资金的管理应选择专业水平强的人员,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必须要有严密健全的资金监管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对资金收入应一律上缴当地财政部门,设立专账,每一项支出要有逐级审批。对于通过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在银行设立的社会保障基金专户,由经办机构负责专门发放与管理。要研究实施新的基金投资运营管理办法,确保专款专用和基金保值增值,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通过规范的制度来监督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防止挤占挪用,确保资金安全。要提高社会保障基础管理水平,切实改变基层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的局面,形成信息共享机制,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完整可靠。

下载浅谈当前我国债券信用评级的问题及对策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当前我国债券信用评级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前我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随着近年来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的频繁发生,应急管理工作对事故的处置显的尤为重要,然而目前我国目前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中......

    信用评级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成县辖区经济环境差异较大,偏远山区人口较多,农户思想普遍落后,加之我们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宣传不够,造成对信用度的认识不够重视。所以很大一部分人不......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要务之一就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保障体系,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很健全,社会......

    当前春耕备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春耕备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今年我县春耕备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去冬以来,气温异常偏高,降雪极少,根据气象部门资料:去年12月份平均气温较历年偏高2.2......

    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根据市文明办课题调研安排,我们设计了“XX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查问卷”,组织人员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专题调研,现......

    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构建和谐农村的重要内容。近日,XX县组织有关单位,设计了“XX县农村精神文......

    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马占潮内容提要:本文叙述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关键词:农村精神文明......

    当前户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户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事业的迅猛发展和移民工作的稳步推进。开县这个拥有150余万人的大县,其人口数量、结构、素质等时刻在发生着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