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模块八案例分析
1、邹老师提出应使学生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你怎么看待这个想法?
答:我认同邹老师的想法,因为学生才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很多时候学生是脱离老师的视野和指导的,他们需要独立自主地思考和调研,他们才最清楚整个学习过程,最清楚自己的收获与进步。我觉得研究性学习评价的这四个特点,也决定了应使学生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去。
2、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采用了哪些评价工具?
答: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主要采用了评价量表的评价工具,共用了三种量表:教师评价表、学校对学生评价表和课题评估表。
3、方案中的评价表格多以量化形式出现,有的老师提出要加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你怎么看待这个想法?在写评语时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答:我同意这些老师的提法,在评价中加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将等级和评语结合起来,等级给出学生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参照,评语则更为详尽地指出学生的优缺点,是对学生更具体的建议,对他们有很好的指引性作用。在写评语时,应该考虑以下这些问题:一方面参考在这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表格量化,另一方面还要参考学生团队的自评量化。
4、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哪些方面进行了评价?你觉得是否全面?还需要补充哪些?
答: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如下方面进行了评价:
教师评价:
① 开题报告:要求教师从课题的来源、选题的原则、研究的方案三个角度对开题报告进行
评价,评价的详细指标见量化评价表。
② 研究过程:要求教师从课题目标(态度、能力、方法)的角度对学生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进行评价。在量化表中,又将此细分为五个评价要点。
③课题报告(论文):要求教师从论文的结构、内容、拓展等方向对学生的研究论文进行全面的评价。
(2)学校鉴定:
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和教师评价的结果,按照表中规定的权重计算出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总评分值
课题评估表:学校研究型课程学术委员会在评定学生的成绩时,将对其中的优秀课题进行初选,并将初选出的课题交给研究型课程学术委员会作进一步的评定。
5.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需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每个阶段,你认为在学生探究的不同阶段各应该对哪些内容进行评价?有哪些收集信息的来源?
答: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需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每个阶段,我认为在学生探究的不同阶段各应该对如下内容进行评价:(1)开题报告中课题的提出、评审、立项;(2)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情况;(3)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研究成果的表述等。
信息的来源渠道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与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体验、实践能力等;平时的观察,判断学生的研究精神与态度;建立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表;中期评价结论;(2)评审学生的结题报告及论文的答辩等。
第二篇:模块八案例二分析
模块八案例二分析
1、邹老师提出应使学生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你怎么看待这个想法?
答:邹老师提出应使学生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我十分赞同这个想法。研究性学习本身就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的特点要求评价过程全程性、评价主体多元性、评价内容丰富性、评价手段、方法多样性。邹老师让学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恰好体现了评价主体多元性,不仅仅依靠教师的单方面制定的评价方式来进行,评价让学生的参与可以使得评价结果更真实和全面。
2.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采用了哪些评价工具?
答: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采用了“评价量表”这一工具,具体包括了教师评价表,学校对学生评价表,课题评估表。
3.方案中的评价表格多以量化形式出现,有的老师提出要加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你怎么看待这个想法?在写评语时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答:评价表格多以量化形式出现对于评价结果来说能更加精确的评价学生使结果更直观,两种评价方式各有优缺点,定性评价要覆盖各评价点,如果使用了定性的描述性评价就能使评价更加全面和完善。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在实践中,通常采用“等级分+评语”的方法,学生能更清楚的知道自己哪些方面还做得不足,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对于今后的学习更加有帮助效果。在写评语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应该肯定学生的积极性,体现鼓励性评价。(2)注重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表现,(3)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4)参与者在事件过程中的创新精神,(5)学习结果的评价,在评价中,评语应考虑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以及在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评语要具体,客观,要特别注意语言措辞,要详尽地指出学生的优缺点,要有指引性作用。
4.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哪些方面进行了评价?你觉得是否全面?还需要补充哪些?
答: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来源、选题原则、研究方案、科学精神、研究态度、学习习惯、价值观、研究方法、论文结构、论文内容、论文拓展等方面进行了评价。我觉得比较全面,但缺乏评价主体多元性,评价应让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共同参与,可以加入教师定性的描述性评价和学生评价,补充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增加学生的自评、互评、小组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5.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需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每个阶段,你认为在学生探究的不同阶段各应该对哪些内容进行评价?有哪些收集信息的来源?
答:我认为评价的内容分阶段应该体现在这些方面:(1)开题报告阶段:选题内容,研究方案的可实施性;
(2)课题研究阶段:在研究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处理情况,知识的获取,技能的掌握等;(3)结题阶段: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研究成果展示,结题报告等。上述信息有静态的文字,也有动态的实践;有外在的形象描述,也有内在的体验感受;还包括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鼓励等。
收集信息的渠道是非常广泛的,主要有:
开题报告,研究实施方案,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表现,结题报告,总结材料,成果回报等。
第三篇:模块八《关注光污染》案例分析
模块八《关注光污染》案例分析
1、学校先给一个“人与自然”的大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自主选题,你是否认同这种做法,为什么?
答: 我认同这种做法。
因为它符合课题选择的原则——具有可操作性,具有开放性和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并且联系实际。研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紧密联系社会和生活当中的事。案例中李全这位学生把从报纸上看到的消息与他爸爸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而确定了小组的研究课题,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家庭生活选取的,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这个课题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2、学校的“亮灯工程”是否必要?你认为学校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支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
答:学校的“亮灯工程”是必要的。学生每天晚上上机房、图书馆、实验室,学校为学生提供一切便利的条件是应该的,学校在为学生能顺利完成这次研究性学习课程奠定基础。
我认为学校还可以多开展专家讲座,给学生讲解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社会及科学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开展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等活动提供一些引导,拓展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空间。还要配备不同学科的社会知识和专业知识比较丰富的老师实施指导,使学生的研究活动能顺利进行。学校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对开展实施好的小组要有一定的奖励,来提高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3、在寒假里“团队之星”小组成员是怎样交流的?他们与专家是怎样交流的?信息化工具为教学交流带来了哪些好处?各有什么优点?
答:寒假期间,为了联络方便,“团队之星”建立了一个QQ群,充分利用QQ群的实时聊天、群邮件、群共享等功能传阅资料,开展在线讨论交流活动。
“团队之星”与专家的沟通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专家们给了他们很多在图书馆和网上找不到的信息。还有李全的父亲是建筑设计师,夏林的母亲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他们也成了“团队之星”经常拜访的专家。在他们那里得到了建筑材料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的指导。
可以说,现在的人没有通讯的信息化就没法生活下去,现代通讯工具给大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①利用QQ群聊天,达到了相互交流得目的,让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素材。②通过国外的网站找了一些关于课题的信息。③利用与专家的电子邮件沟通,找到很多在图书馆和网上找不到的信息。
总之,信息化时代,即方便又快捷,网络资源丰富,网络的资源更新更快、内容多,网上查询可以找到在图书馆找不到的资料,扩大了搜索的空间,获得更大的信息量。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充足的信息,也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4、案例中,“团队之星”小组的研究性学习经过了哪些步骤?
答:(1)选择课题。李全根据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消息:由于大楼外层反光导致一
位驾驶员的一场车祸。确定研究城市光污染。
(2)成立课题小组——“团队之星”。
(3)写开题报告。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为了联络方便,“团队之星”建立了
一个QQ群,充分利用QQ群的实时聊天、群邮件、群共享等功能传阅资料,在线讨论。
(4)修改“开题报告”。“ 团队之星”小组接受了专家的建议,将研究课
题改成“玻璃幕墙的光污染与预防”。
(5)收集资料。在图书馆、国外的网站上、以及与专家联系等方式收集重要
资料。分发调查问卷,拍照片,访谈行人,观察人流量、车流量等收集第一手资料。
(6)写结题报告。
(7)成果展评并获奖。“团队之星”的《玻璃幕墙的光污染与预防》获得了
最佳科研创新奖。
5.请谈谈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作为老师应在哪些方面给予指导?答:作为老师,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给予学生指导:
(1)选题指导。因为学生缺少社会知识与经验,不知该从何处下手,刚开始
做会感到迷茫,这时急需老师进行指导。
(2)对分组的指导。小组的人员组合,直接影响小组的工作效率,“首先,小组成员要对研究的问题都感兴趣;其次,小组成员要各有专长,优势互补。选一个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同学来做组长,要一个擅长使用电脑的同学来搜索网上信息„„”
(3)开题报告的指导。报告格式对于高中生来说都不是很懂,让其掌握一些
必备的制作报告的技巧,要对学生的表达能力、答辩能力进行简单辅
导。
(4)课题实施阶段的指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研究信息的引导
者、组织者和建议者。教师还要监控课题的进展,指导学生选择最佳的研究方法、快捷有效地获取有价值的课题信息,及时了解学生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等。
(5)结题阶段的指导。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报告,将他们的研究
过程、成果和体会有条理地体现在研究报告和答辩中,另一方面,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尽可能给学生客观公平的评价。
第四篇:模块八必选案例(上)分析
《关注光污染》案例分析
1、学校先给一个“人与自然”的大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自主选题,你是否认同这种做法,为什么?
答:我认同这种做法。学校这种做法符合课题选择的原则:具有可操作性、开放性和综合性,且联系实际。
研究性学习是学校正常教育的一部分,不同于学生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所以学校先给一个大问题,便于教师在探究过程进行指导。又因为“人与自然”这一课题比较宽泛,涉及到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也会从电视媒体,阅读材料,课本等方面了解人与自然的知识。“团队之星”小组在指定范围内确定主题为“玻璃幕墙的光污染与预防”,这个选题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家庭背景,从生活、社会和自然中自由提取的,同时他们还对所选问题的社会价值和研究的可能性进行判断论证,选题还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探究空间,允许学生融会贯通,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问题。所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更能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
2、学校的“亮灯工程”是否必要?你认为学校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支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
答:(1)我觉得学校的“亮灯工程”有必要,它的目的很明确:“为了方便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学校特别开展了亮灯工程——除周末外,每天晚上机房、图书馆、实验室全部对学生开放。”这不仅体现了学校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也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支持。这也为学生每天晚上上机房、图书馆、实验室提供了便利条件,还方便学生查资料、上网搜索、发送邮件、网上联络和交流等研究性活动,为学生能顺利完成这次研究性学习课程奠定了基础。
(2)、学校还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支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第一,可以多开展专家讲座、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研究性的学习中来,第二,可以配备更强的指导老师实施指导和跟踪,使学生的研究活动能胜利进行。并且,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第三,建立激励机制,对开展实施好的研究团队进行一定的奖励,刺激他们的研究热情。第四,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和考核,使研究性学习健康成长。
3、在寒假里“团队之星”小组成员是怎样交流的?他们与专家是怎样交流的?信息化工具为教学交流带来了哪些好处?各有什么优点? 答:(1)、在寒假里“团队之星”小组成员为了加强联络,便于小组成员交流协作,建立了一个QQ群,充分利用QQ群的实时聊天、群邮件、群共享等功能传阅资料,开展在线讨论等交流活动。
(2)、“团队之星”通过网络查到了一些这方面专家的联系方式,因为专家都比较忙,所以沟通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专家们给了他们很多在图书馆和网上找不到的信息。从案例中了解到,李全的父亲是建筑设计师,夏林的母亲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他们也成了“团队之星”经常拜访的专家,从他们那里,“团队之星”得到了建筑材料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的指导。
(3)、信息化工具具有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为教学交流带来很多方便:可以在线讨论,即时通信,方便资料、信息收集。
利用QQ群的在线聊天、群邮件、群共享等功能,可以充分共享资源;通过电子邮件,可以在线时间短、成本低、传输速度快,交流方便,图文并茂。这些都为我们的教学交流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4、案例中,“团队之星”小组的研究性学习经过了哪些步骤? 答:案例中,“团队之星”小组的研究性学习经过了以下步骤:
(1)、动员和培训阶段。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在研究性学习开始之前,对学生进行培训,使其了解课题选择的技巧、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相关的研究方法,并预习相关材料、做好准备。
(2)、课题准备阶段。包括提出和选定研究课题、成立课题组、制定小组实施方案以及开题报告和评审四方面的内容。
(3)、课题实施阶段。小组成员按照实施方案开始课题研究,制定实施阶段的学习目标,了解、收集课题所需的各项信息。
(4)、评价、总结和反思阶段。包括撰写研究报告、进行结题和答辩以及评定成绩、总结和反思三部分内容。
5、请谈谈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作为老师应在哪些方面给予指导?
答: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作为老师应在以下方面给予学生指导:
(1)选题指导。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指导学生拟定科学的研究步骤;鼓励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选择问题;预测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确定研究课题;重视思维方法的指导,初步查阅课题文献资料的指导等。
(2)对分配小组的指导。教师在分组上要做好协调和指导工作,要
让学生构建结构合理的学习小组,首先是人数要合理;其次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平衡、组内存异、优势互补”的原则;同时要改变“优生”和“差生”的传统观念,根据对学生的学习风格的了解,引导、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小组中来进行研究,小组长的产生尽量避免“任命”的方式,而要鼓励民主选举产生;最后,要明确课题组成员的职责。
(3)对实施方案和开题报告的指导。一是对课题实施方案的撰写进行指导,二是对开题报告和评审进行指导。
(4)实施阶段的问题和对策的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监控课题的进展,指导学生选择最佳的研究方法、快捷有效地获取有价值的课题信息,要及时了解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应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议者。
(5)结题阶段的策略指导。在结题阶段,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报告,将他们的研究过程、成果和体会有条理地体现在研究报告和答辩中,另一方面,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尽可能给学生客观公平的评价。
第五篇:模块八《关注光污染》案例分析
《关注光污染》案例分析
安阳市二中 李永丰
1、学校先给一个“人与自然”的大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自主选题,你是否认同这种做法,为什么?
答:认同。环境污染在现在生活中比较普遍,关注环境污染也是现在的一个热门话题。学生比较容易选题,同时研究起来比较有实际意义,学生应该比较喜欢。
2、学校的“亮灯工程”是否必要?你认为学校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支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
答:(1)我认为有必要。学校的亮灯过程给学生查询资料提供了方便,为学生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2)还可从以下方面来支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
1、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进行必要指导;
2、每个小组提供一个专门的老师提供指导;
3、加强学生研究的监管,让学生真正把精力用在研究学习上;
3、在寒假里“团队之星”小组成员是怎样交流的?他们与专家是怎样交流的?信息化工具为教学交流带来了哪些好处?各有什么优点? 答:小组成员交流方式:①用QQ、邮件等传阅资料,在线讨论进行交流。②通过电子邮件方式与专家交流。
信息化工具为教学交流带来了好处:方便、快速、费用低廉、不受时空限制。
优点: ① QQ群可聊天、发群邮件、群共享等,可方便地传阅资料和在线讨论。② 电子邮件有在线时间短、成本低、传输速度快,保存功能比较完善等优点。③ 网上查询可以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4、案例中,“团队之星”小组的研究性学习经过了哪些步骤?
答:选研究课题——组建课题小组——查阅资料——专家指导——开题报告——具体组织实施(搜集相关资料、问卷、实地调查)——整理资料——统计分析——结题报告——展示成果
5、请谈谈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作为老师应在哪些方面给予指导?
答:①选题的时候给予指导,让选题可行。②研究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③收集资料过程中给予帮助、提供资料收集的方法和途径。④写报告的时候给予写作指导,提供格式、范文,并提出修改意见。⑤整个过程中提供监督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