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物医学展望论文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BME)是一门生物、医学和工程多学
科交叉的边缘科学,它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新材料、新技术、新
仪器设备,用于防病、治病、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医学水平的一门新兴学科。
生物医学工程在国际上做为一个学科出现,始于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随着宇
航技术的进步、人类实现了登月计划以来,生物医学工程有了快速的发展。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做为一 个专门学科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国协和医科大学原院校长、我国著名 的医学家黄家驷院士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
科最早的倡导者。1977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 医学工程专业的创建、1980年中
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成立,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生物医学工 程的发展。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科研单位均设有生物医学工程机构,从事着生物医学的科研 教学工作,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科学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显微镜的发明 “解剖”一词由希腊语“Anatomia”转译而来,其意思是用
刀剖割,肉眼观察研究人体结构。17世纪Lee Wenhock发明了光学显微镜,推动了
解剖学向 微观层次发展,使人们不但可以了解人体大体解剖的变化,而且可以进
一步观察研究其细胞 形态结构的变化。随着光学显微镜的出现,医学领域相继诞
生了细胞学、组织学、细胞病理 学,从而将医学研究提高到细胞形态学水平。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只能达到微米(μm)级水平,难以分辨病毒及细胞的超微细结构、核结构、DNA等大分子结构。而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电子显微镜,使人们能观察到纳米(nm)级的微小个体,研究细胞的超微结构。光学显微镜和电
子显微镜的发明都是医学工程研究 的成果,它们对推动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影像学诊断飞跃进步 影像学诊断是20世纪医学诊断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领域
之一。50年代X光透视和摄片是临床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而今天由于X线CT技
术的出现 和应用,使影像学诊断水平发生了飞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断水
平。即计算机体断层 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即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人
体组织器官的切面显像。X线CT 片提供给医生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普通X线照片观
察所得的信息。目前,螺旋CT(spiral CT 或helicalet CT)已经问世,能快速扫描
和重建图像,在临床应用中取代了多数传统的CT,提高了诊断准确率[1]。医学
工程研究利用生物组织中氢、磷等原子的核磁共振(nu clear magnetic resonanc
e)原理。研制成功了核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MRI),它不仅 可分辨病理解剖
结构形态的变化,还能做到早期识别组织生化功能变化的信息,显示某些疾 病在早期价段的改变,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可以认为MRI工程的进步,促进了医学诊
断学 向功能与形态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向超快速成像、准实时动态MRI、MRA、FM
RI、MRS发展。根据核医学示踪,利用正电子发射核素(18F,11C,13N)的原理,创造 的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是目前最先进的影像诊断技术。美国新闻媒体
把pET列为十大 医学生物技术的榜首。pET问世不过30年历史,但它已显示出对肿
瘤学、心脏病学、神经病 学、器官移植,新药开发等研究领域的重要价值[2]。
影像学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与20世纪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介入医学问世 介入医学是一种微创伤的诊疗技术。Dotter和Judkin(1964 年)是最早使用介入技术治疗疾病的创始人,他们用导管对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进行
扩张治 疗取得成功。1967年Margulis首先使用过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
diology),这是医 学文献出现“介入”一词的最早记载。1977年 Gruenzing成功
地进行了首例冠状动脉球囊扩 张术获得成功以后,介入性诊疗技术由于其创伤小、患者痛苦少,安全有效而倍受临床欢迎。20世纪80年代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的发
展,高精度计算机化影像诊查仪器、数字减影血管造 影(DSA)、射频消融技术以及
高分子(high-polymer)新材料制成的介入技术用的各种导管相 继问世,使介入性
诊疗技术发生了飞速进步,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心血管、脑血管、非血管
管腔器官到某些恶性肿瘤等都具有使用介入诊疗的适应证,并使诊疗效果明显提高,患者可减免许多大手术之苦。有人把介入诊疗技术视 为与药物诊疗、手术诊疗
并列的临床三大诊疗技术之一,也有人把介入诊疗技术称之为20世 纪发展起来的临床医学新领域--介入医学[3,4]。
人工器官的应用 当人体器官因病伤已不能用常规方法救治时,现代临床医
疗技术有可能使用一种人工制造的装置来替代病损器官或补偿其生理功能,人们
称这种装置 为人工器官(artificial organ)。如20世纪50年代以前,风湿性心脏
瓣膜病的治疗,除了应 用抗风湿药物、强心药物对症治疗外,对病损的瓣膜很难
修复改善,不少患者因心功能衰竭 死亡。而今天可以应用人工心肺机体外循环技
术,在心脏停跳状态下切开心脏,进行更换人 工瓣膜或进行房、室间隔缺损的修
补,使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恢复健康。心外科 之所以能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主要是由于人工心肺机的问世和使用了人工心脏瓣膜、人工 血管等新材
料、新技术的结果[5]。
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愈后不良,而人工肾血液透析技术已挽救了大量肾病
晚期患者的生 命,肾病治疗学也因此有了很大进步。
现代生物医学工程中人工器官的发展也非常迅速,除上述人工器官外,人工关
节、人工心脏 起搏器、人工心脏、人工肝、人工肺等在临床都得到应用,使千千
万万的患者恢复了健康。可以说,人体各种器官除大脑不能用人工器官代替外,其余各器官都存在用人工器官替代的 可能性。
此外,放射医学、超声医学、激光医学、核医学、医用电子技术、计算机远程
医疗技术等先 进的医疗技术和仪器设备都是现代医学工程研究开发的成果,综上
可见,20世纪生物医学工 程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医学诊断和治疗水平,有力地推
动着医学科学的进步。
21世纪生物医学工程展望 纵观医学新技术诞生和发展的 历史,从伦琴发现
X线到今天X射线诊疗技术的发展,从朗兹万发现超声波到今天B超诊断的 广泛应用,从布洛赫和伯塞尔发现核磁共振到今天MRI的问世,从赫斯费尔德发明CT到今天
C T成像系统的应用,都是以物理学工程技术为基础、医学需求为前提发展起来的医学新技术。循着20世纪医学发展的轨迹,我们有理由预测21世纪新的医学诊疗
技术可能在以下10个方 面有重大突破和创新:
(1)各种诊疗仪器、实验装置趋向计算机化、智能化,远程医疗信 息网络化,诊疗用机器人将被广泛应用。[6]
(2)介入性微创,无创诊疗技术在临床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激光技
术,纳米技术 和植入型超微机器人将在医疗各领域里发挥重要作用。
(3)医疗实践发现单一形态影像诊查仪器不能满足疾病早期诊断的需要。随着
pET的问世和应 用,形态和功能相结合的新型检测系统将有大发展。非影像增显剂
型心血管、脑血管影像诊 查系统将在21世纪问世。
(4)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将有较大发展,生物机械结合型、生物型人工器官将
有新突破,人 工器官将在临床医疗中广泛应用。
(5)材料和药物相结合的新型给药技术和装置将有很大发展,植入型药物长效
缓释材料,药 物贴覆透入材料,促上皮、组织生长可降解材料,可逆抗生育绝育
材料、生物止血材料将有 新突破。
(6)未来医疗将由治疗型为主向预防保健型医疗模式转变。为此,用于社区、家庭、个人医 疗保健诊疗仪器,康复保健装置,以及微型健康自我监测医疗器械
和用品将有广泛需求和应 用。
(7)除继续努力加强生物源性疾病防治外,对精神、心理、社会源性疾病的防
治诊疗技术和 相应仪器设备的研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开发,研制精神分析、心理安抚、生物反馈型诊 疗技术和设备将是生物医学工程的新起点。
(8)创伤是造成青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研制新型创伤防护装置、生命急救
系统是未来生 物医学工程的重要课题。
(9)即将迎来的21世纪是分子生物学时代,有关分子生物学的诊疗新技术将快
速发展,遗传、疾病基因诊疗技术,生物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DNA芯片、雪
白芯片和诊疗系统将被 广泛应用。
(10)空气污染、环境污染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研究和开发劳动保护、家庭保
健、个人防护 用的人工气候微环境是未来不能忽视的问题。
1997年我国发布了关于卫生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奋斗目标:“到
2000年,基本实 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到2010年国民健康的主要指标在经济
发达地区达到或接近世界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欠发达地区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
进水平。1999年国家科技部召开了“ 发展生物医学工程技术战略研讨会”,国家
工程院开展了有关发展我国医疗器械工业战略研 究等,对推动生物医学工程产业
发展、落实创新工程战略布置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人类与 疾病做斗争,在医学
诊疗技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面向21世纪的巨大挑战,我们要动员起 来,调整
政策,制定规划,改革医学研究教学的旧模式,发挥现代科学多学科交叉合作的优
势,创建全新的生物医学,为人民造福。
第二篇:生物医学材料研究进展论文
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进展
生工092班 范秋苹 090302219 生物医学材料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四大支柱之一。就学科研究的内容而言,涉及到化学、物理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学、无机材料学、金属材料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基础与临床医学、药物学、药剂学等多门学科。为了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还涉及到许多新的工程学和管理学的问题。生物医学材料在医学上的应用为医学、药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反过来这些学科的进步也不断地推动生物医学材料的进步发展。生物医学材料学正是多门学科的共同协作、互相借鉴、互相渗透、突破旧有学科的狭小范围而开创的一门新学科。这门学科作为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枝,对于探索人类生命的奥秘、促进人类的文明发展,对于保障人类的腱康与长寿,必将作出重大的贡献。更可喜的是,随着生物医学材料的发展将诞生一系列崭新的高科技产品,一个新兴的产业——生物医学材料与制品业正在形成和发展之中,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世人的瞩目和重视。
生物医学材料:用于与生命系统接触和发生相互作用的,并能对其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诊断治疗、替换修复或诱导再生的一类特殊的,而对人体组织、血液不致产生不良影响的材料。
生物医学材料取得实质性进展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
不锈钢:
1926 含18%铬和8%镍,首先应用于骨科治疗,随后应用于口腔科; 1934 研制出高铬低镍单相组织的AISI302和304,在体内生理环境下的耐腐蚀性显著提高;
1952 开发出耐蚀性更好的AISI316不锈钢,逐渐取代AISI302;
20世纪60年代 为解决不锈钢晶间腐蚀问题,研制出超低碳不锈钢AISI316L和317L;
钴镍合金:铸造钴镍合金首先在口腔中得到应用; 20世纪30年代末 应用于制作接骨板、骨钉等内固定器械; 50年代 成功制成人工髋关节;
60年代 研制出锻造钴铬钨镍合金和锻造钴铬钼合金,提高力学性能,并应用于临床;
70年代 研制出锻造钴铬钼钨铁合金和具有多相组织的MP35N钴铬钼镍合金,改善钴基合金抗疲劳性能,应用于临床;
钛、金属钛:具有优异的耐蚀性、生物相容性、密度低; 20世纪40年代 制作外科植入体; 50年代 用纯钛制作接骨板和骨钉;
70年代 Ti6A14V合金(强度比纯钛高,耐蚀性和密度与之相似)、TiSAl2.5Sn合金和钛钼锌锡等合金获得应用从而使钛和钛合金成为继不锈钢和钴基合金之后的又一类重要医用金属材料;
70年代后 NiTi系为代表的形状记忆合金逐渐在骨科和口腔科得到应用,并成为医用金属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陶瓷 :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应用于生物材料,例如:
多晶氧化铝陶瓷;低温各向同性碳;生物玻璃;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陶瓷);生物陶瓷复合材料; 引入活体细胞或生长因子的生物陶瓷构架等。生物医用高分子 : 始于20世纪50年代有机硅聚物的发展,例如: 有机硅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脂(骨水泥);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制作了人工心瓣膜、人工血管、人工骨、手术缝合线等。
20世纪90年代后,借助于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的发展,由无生物存活性材料扩展到具有生物学功能的材料领域,其基本特征是具有促进细胞分化、增殖、诱导组织再生、参与生命活动等功能。
生物医用材料是研制人工器官及一些重要医疗技术的物质基础,综观人工器官及医疗装置的发展史,每一种新型生物材料的发现都引起了人工器官及医疗技术的飞跃。生物惰性医用硅橡胶:人工耳、人工鼻、人工颌骨等;血液相容性较好的各向同性碳被复材料:碟片式机械心脏瓣膜;血液亲和性及物理机械性能较好的聚氨酯嵌段共聚物:促使人工心脏向临床应用跨越;可形成假生物内膜的编织涤纶管:人工血管向实用化飞跃。
医用材料品种繁多,尤其是临床使用的要求多种多样,因此无论对于系统地研究医用材料的制备,还是对于开发已有医用材料的新应用,或是为了对医用材料进行安全性评价及质量管理,都涉及到对生物医学材料的分类问题。
按材料的属性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
包括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合金等,广泛应用于人工假体、人工关节、医疗器械等 ;
生物医用无机材料:
主要是生物陶瓷:分为惰性生物陶瓷,如氧化铝生物陶瓷;表面生物活性陶瓷,如磷酸钙基生物陶瓷;可降解生物陶瓷,如β-磷酸三钙陶瓷等;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天然的如多糖类、蛋白类合成的聚氨酯、聚乙烯、聚乳酸、聚四氟乙烯等,用于人体器官、组织、关节、药物载体等 ;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不同种材料的混合或结合,克服单一材料的缺点,获得性能更优的材料;
按材料功能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硬组织相容性材料: 主要用于生物机体的关节、牙齿及其他骨组织; 软组织相容性材料: 主要用于人工皮肤、人工气管、人工食道等; 血液相容性材料 :
主要用于人工血管、人工心脏、血浆分离膜、血液灌流用吸附剂、细胞培养基材等 ;
生物降解材料: 主要用于吸收型缝合线、药物载体、愈合材料、粘合剂以及组织缺损用修复材料
按材料来源分类,可以分为下列几类:
自体组织:如人体听骨、血管等替代组织
同种异体器官及组织:如不同人体之间的器官移植 异种器官及组织:如动物骨、肾替换人体器官 天然生物材料: 如动物骨胶原、甲壳素、珊瑚等 人工合成材料: 如各种人工合成的新型材料
按材料使用部位分类:
硬组织材料: 骨、牙齿用材料
软组织材料: 软骨、脏器用材料 心血管材料: 心血管及导管材料 血液代用材料 :人工红血球、血浆等
分离、过滤、透析膜材料: 血液净化、肾透析以及人工肺气体透过材料 目前被详细研究过的生物医用材料已超过1000种,被广泛应用的有90多种材料,1800多种制品。西方国家每年耗用生物医用材料量以10~15%速度增长,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研究起步晚(20世纪50年代),目前我国医用生物材料研究现状:我国生物材料和制品所占世界市场份额不足1.5%;产品技术水平处于初级阶段,且产品单一;同类产品与国外产品比,基本上属于仿制,自主知识产权较少;生物医用材料与制品70-80%要依靠进口;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由于生物医学材料以其独有的医学应用特性推动了一个新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的新的增长点。通过对生物材料特性的分析,把握生物医学材料产业的现状和动态,有助于制定相关的措施形成我国生物医学材料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篇:生物医学SCI论文的写作方法
生物医学SCI论文的写作方法
生命科学类医学研究工作文件记录和生命科学研究工作的总结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医学研究论文主要报道医学领域;是科学家的努力工作的结晶,是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医学科学。特别是生物医学SCI论文,使结果为后人对人类有益的参考文献研究国际社会的结果,为科学研究的利润。因此,一个更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从事医学研究工作的同志,经常医学论文写作,不仅可以扩大视野,掌握国内外各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也是提高研究设计和研究的能力,专业技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研究能力和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成绩显著,但也能写出高质量的生物医学SCI论文。论文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后,但项目也可以是认证的社会和有关部门提高科学研究机构的重要途径。
因此,医学论文像一面镜子,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省,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医学科学水平和工作作风,更好地反映了多少人才和水平。如何编写高质量的医学论文,广大医务工作者应掌握的基本技能,而且还获得教育,学位,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
作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工作者,我个人认为写生物医学SCI论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个主要元素:中心突出,揭示思想论文探索性很强的项目总结,其目的是探索未知,特别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即那些前人没有提出的问题,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为了体现党和国家卫生政策的同时,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反映医学科学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界的学术交流。在医学科研工作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尊重科学,强调道德,反对欺诈,反对抄袭。让经济发展医疗技术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所以一个好的文章必须有好的思想结论好的题目后的好文章。
第二个主要因素: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人类社会将医学的进步也不例外。
所谓的创新是提出了前人没有实现的意见,以前的发明至今发现的结果,而不是简单地重复他人的研究工作。所谓的新指的是提供生物医学SCI论文是鲜为人知的信息,非公开的公共知识,非剽窃,指的是医疗的研究课题,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领域的三边。
此外,研究所谓的提升:在这样的研究中,如果它是模仿和重复他人或研究课题应在打的模仿,淘汰新。作者应该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新思路,产生一个新的理论或技术,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的创新,一个新的视角,将反映新的成就。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等的推广和应用,以及新与旧的药物,古老的康复与其他项目,还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等交叉领域的推广和应用的三个主题。
第三大因素:科学论文的前提下测量的第一个条件是论文的科学水平。在论文评价,主要是看是否严谨的科学研究和合理的设计方法是正确的,是否全面、可靠的信息,根据精度和满足统计要求,是否科学严谨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适当的和充分的依据等。学术论文的写作,具体包括三严格、五体现两个方面。
第四大因素:实际的生物医学SCI论文发表,人类生命科学事业具有使用价值,是劳动的社会识别。发表的论文的最终目标是同行参考效仿使用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与方法提供读者,那么肯定有效的,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从现代需求看,医学论文和一些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在疾病的预防具有实用价值;其他显示为重点,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如果一个中空的,言之无物会导致误导性的医学研究和阻碍生物医学研究的过程。
医学信息技术发展的员工经常发现编辑这些文件时,如在一些常见的疾病,治疗的报道,事实上,非常详细,但包和案例描述的组合物是非常清楚的,事实上,这篇文章是不做,很实用,为什么?你发表的文章,人们看到它,敢用你的结果吗?因为你的原始数据描述清楚,也表明你文章的实用价值下降。
第五元:可读写为医学论文交流,传播,存储,新的医疗信息,使更少的时间和脑力别人能成功的读取,以减轻本文的内容和实质。这不仅要求进行结构化,层次清晰,语言准确;并要求流利的语言文件,风格清新可读。
通常在摘要写生物医学SCI论文的时候在300到500字之间,英文摘要是相对更具体的(600的名义左右),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这是高度集中的一章内容和精炼;精华也和
整个论文的灵魂。摘要只有请读者去确定它的价值,只看到更多的细节,更进一步的应用,所以总结与文字同样重要。
文本的句子结构是主谓句的基础,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实体;同时,我们必须让读者感受的文章和灵气的脉冲,欣赏观念和主题的论文,有很强的可读性。
更多关于SCI影响因子查询、SCI论文翻译润色、生物医学SCI论文写作发表等专业知识,请打开 【辑文编译】 高质量的SCI论文发表网,主要提供SCI论文专业母语编辑、SCI影响因子查询、基金申请咨询/标书修改、医学科研设计咨询、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医学论文写作发表、学术会议培训等服务。
总之,这些五要素是我们撰写生物医学SCI论文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的核心要素,医学论文写作。总之,论文写作,你必须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完成过程中,试图反映在我们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医学界为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真正使医学发现真理,真理的检验医学,医学实践真理,确认真相和医学科学医学真理的发展。
第四篇:生物医学材料
如何发展广东省的生物医学材料
[摘要]广东省发展生物医学材料从“确立重点开发产品;构建生物医学材料产业的新技术体系;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4方面进行培育。同时开展相关研究使我省生物材料的研究水平有较大提高。
[关键词]广东省;生物医学材料 ;发展;纳米生物材料领域;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材料领域;材料的制备方法学和质量控制体系研究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 foshanuniversity , student ID :2009234110)Abstract: Guangdong Province the development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from the established focus on developing products;build a new technical system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industry;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capital marke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funds “four aspects of nurturing.Related studies of biological materials in the province level has improved greatly.Key words:guang dong province;Biomedical Materials;developing;The field of nano-bio materials;Tissue engineering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materials in the field;Preparation of methodological materials and quality control system
生物医学材料是指一类具有特殊性能、特种功能,用于人工器官、外科修复、理疗康复、诊断、治疗疾患,而对人体组织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的材料。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生物医学材料领域这片“热土”引起国际上一些主要研究机构和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企业的关注,日本和韩国的生物医学材料领域近年来也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有人预言,未来10年,生物材料将步入“亚洲世纪”。生物医学材料的发展历程世纪初,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所使用的材料为第一代生物医学材料。代表材料有石膏金 属、橡胶以及棉花等物品。这一代的材料大都已被现代医学所淘汰。第二代生物医学材料的发展是建立在医学、材料科学(尤其是高分子材料学)、生物化学、物理学以及大型物理测试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 研究人员也多由材料学家和医生来担任。代表材料有经基磷灰石、磷酸三钙、聚经基乙酸、聚甲基丙烯酸轻乙基醋、胶原、多肤、纤维蛋白等。这类材料与第一代生物医学材料一样, 其研究思路仍旧是从改善材料本身的力学性能和生化性能, 使其在生理环境下能够长期地替代生物组织。第三代生物医学材料川是一类具有促进人体自身修复和再生作用的生物医学复合材料。它是在生物体内各种细胞组织、生长因子、生长抑素及生长机制的结构和性能的基础上建立的叫, 由具有生理“ 活性” 的组元及控制载体的“ 非活性” 组元构成, 有较理想的修复再生效果。它通过材料之间的复合、材料与活细胞的融合、活体组织和人工材料的杂交等手段, 赋予材料特异的靶向修复、治疗和促进作用, 从而使病变组织大部分甚至全部由健康的再生组织取代。骨形态发生蛋白材料是第三代生物医学材料中的代表。
我国生物医学材料的发展前景
我国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等各类科技计划和产业发展规划都对生物医学材料研究给予了支持。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生物医学材料、生物人工器官、临床诊断治疗设备,建设若干国家工程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加强自主创新,在一批关键技术或部件上实现重点突破,实现产业化。《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生物医学材料、组织工程和人工器官、临床诊断治疗康复设备。
但是,国内大约70%的生物医学材料市场仍然被国外产品占据,在更高端的生物医学材料产品领域,国外产品甚至占据95%以上的市场份额。如果要要发展广东的生物医学材料,要改变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省在生物医学材料核心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除产品创新外,应特别关注材料制造技术。
国内生物医学材料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 存在4 个突出的问题:1.仿制品多,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2.销售价格低, 但档次和质量也低;3.企业生产规模普遍偏小, 难以形成规模效应;4 研发投入少, 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与此同时, 外商的大批涌人, 不仅带来了大量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同时还展开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方面的竞争。
2000 年底国内公司在我国注册生产的生物医学材料及制品只有53 种,而国际医疗器械生产公司在我国注册生产、销售的品种多达30 多种。因此, 建议从以下几个4个方面培育,发展广东省的生物医学材料。
.确立重点开发产品
复合材料作为硬组织修复材料的主体, 有效地解决了材料的强度、韧性及生物相容性的问题, 是生物医学材料新品种开发的重点, 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哪〕。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合金、碳纤维、无机材料(生物陶瓷、生物活性玻璃)、高分子材料的复合以及血液净化剂的开发。这些生物医学材料应该作为广东省今后重点开发的产品。构建生物医学材料产业的新技术体系
生物医学材料产业的新技术体系必须以生物医学材料企业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带头作用, 实行产、学、研结合, 成立学科齐全、队伍精干、人才结构合理的生物医学材料科研队伍, 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学高新技术产品。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
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必须积极参加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及时掌握生物医学材料技术在国际上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强化“ 产品国际化” 的意识, 在新产品开发上要紧紧跟随甚至超越国际潮流, 增强我国生物医学材料产品的竞争力, 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与我国大多数高新技术产业类似, 生物医学材
料产业也面临着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通常可采取下列措施解决: 充分利用股票市场帮助我国生物医学材料企业筹集资金;º 鼓励生物医学材料企业发行企业债券;» 创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吸引国外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生物技术领域;通过其他风险资本筹集资金。
期待突破
广东省发展生物医学材料首先应有所突破的是生物医学材料先进制造技术领域。据相关专家表示,生物医学材料制造技术的高低既制约着生物医学材料的产品精度和质量,也控制着产品生产成本,决定了产品的竞争力。其次是生物医学材料表面/界面科学与工程领域。生物医学材料的表面性质直接关系到材料与体内组织的反应及其相互作用,决定着植入或替代产品在体内修复的成败。对于复合生物医学材料而言,界面既是核心问题,又是热点前沿,界面特征决定着材料最终的整体力学性能。令人兴奋的是,经过两代生物材料工作者的努力,我国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在医用金属材料表面改性领域,尤其是在发展生物活性涂层技术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其他课题组和团队通过对各类复合生物材料的界面设计和构建,显著提高了生物材料(尤其是无机—有机复合生物材料)的整体力学和生物学性能。此外,一些课题组在构建智能或仿生生物材料表界面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第三是纳米生物材料领域。纳米生物材料一直是生物医学材料的前沿和重要领域,作为医用植入和修复材料,其在力学及细胞生物学性能上具有优势。预计在完成安全性评价后,纳米生物材料将首先在硬组织修复材料领域获得应用。这主要是因为人的骨组织本身就是纳米结构的材料(由纳米级羟基磷灰石和有机高分子物质构成)。而作为纳米生物材料的另一个应用途径,诊断检测试剂正显示出重要前景。第四是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材料领域。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临床应用离不开生物材料科学和技术的突破。目前组织工程领域面临暂时的困境,这与科学问题有关,如种子细胞、生长因子及体外构建问题等;更与研究发展生物相容性好的细胞特异性材料及支架的先进制造技术密切相关。只有在上述领域取得整体突破,组织工程才有望在未来5~10年内造福大众。
再者是组织诱导材料领域。组织诱导材料是我国科学家首先提出并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材料,其广泛应用和被国际接受有赖于相关机理的进一步阐明。
最后是医学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和产品标准领域。随着基于新原理的产品的不断涌现、大众对产品质量的深度关切,人们对材料生物相容性、安全性、有效性及时效性等的评价方法和产品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并期待突破。
在产业化方面,生物医学材料及其制品占世界市场的份额不足2%,主要依靠进口,产品技术结构和水平基本上处于初级阶段。结合我国国情和学科发展趋势,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突破"的原则,我们建议,应在五个方面开展重点研究。
一是生物结构和生物功能的设计和构建原理研究。着重研究具有诱导组织再生的骨、软骨及肌腱等基底材料和框架结构的设计及其仿生装配;
二是表面/界面过程-材料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深入研究材料与特定细胞、组织之间的表面/界面作用,揭示影响生物相容性的因素及本质。
三是生物导向性及生物活性物质的控释机理研究。研究可自控或靶向释放蛋白、基因等特异性生物活性物质的材料的设计以及生物导向性原理;用于组织细胞和基因治疗的半渗透聚合物膜的设计、自装配及特异性细胞密封技术。
四是生物降解/吸收的调控机制研究。研究生物降解/吸收材料的分子结构和生物环境对其降解的影响、降解/吸收速度的调控、降解/吸收及代谢机制,以及降解产物对机体的影响。其目标是为组织工程化人工器官生物材料及药物控释材料的自成、改性方法提供理论基础,实现材料参与生命过程和构建生命组织的目的。
五是材料的制备方法学和质量控制体系研究。主要研究生物医用材料及修复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通过上述研究的开展,将使我省生物材料的研究水平有较大提高,为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科学及其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uhan Bioengineering Institute,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3期
[2]应用科技,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编辑部邮箱 2002年 07期
[3]孙雪, 奚廷斐.第三代生物医学材料与再生医学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与发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6):105-110
[4]王正平, 叶贤富.生物医学材料的应用及进展[J].应用科技,2002,29(7):69-72
[5]黄传勇, 孙淑珍, 张中太.生物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9,19(3):23-25
[6]师昌绪.跨世纪材料科学技术的若干热点问题[J].自然科学进展,1999,9(1):25-28
[7]贺亚敏, 黄培林, 吕晓迎.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类金刚石膜的研究进展仁[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2,25(2):73-77
[8]孙越, 郭贤权, 何炳林.血液灌流级吸附剂[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20(2):189一193.[9]孙雪,奚廷斐.生物医用材料和再生医学的进展[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20
(2):189一193.[10]袭迎详, 王迎军.可降解生物医用材料的降解机理「J].硅酸盐通报,2000,19(3):4一45.[11]顾其胜, 侯春林, 徐政.实用生物医用材料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 005:11一22.[12]郑学斌.人体硬组织替代材料的研究进展[J〕.物理,2003,32(3):159一164.[13]詹亚歌, 蔡海文, 向世清, 等.高分辨率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的研究[J〕.中国激光,2005,32(1):53一56.[14]李玉宝.生物医学材料学[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80.[15] 李世普.生物医用材料导论[ M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16]何天白,胡汉杰.功能高分子与新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17]奚廷斐.生物材料进展
(一)B.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4,8(3):184-189.[18] 傅远飞.羟磷灰石类生物材料研究进展[ 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00, 9(1): 35-37.[19] 陈克正, 刘兴斌.纳米微粒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2000,21(1):39-42.[20] 曾晟宇, 赵乃勤.金属生物材料表面改性研究的进展[ J].材料保护,2000,33(1):5-7.[21] 师昌绪.跨世纪材料科学技术的若干热点问题[J].自然科学进展, 1999, 9(1):25-28.[22] 陈贻瑞, 王建.基础材料与新材料[ M].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9.[23] 于思荣.生物医学钛合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18(2):131-134.[24] 于思荣.金属系牙科材料的应用现状及部分元素的毒副作用[J].金属功能材料, 2000,7(1):1-6.[25] M ITSUO N.Mechanical proper ties of biomedical titanium alloys[ J].Materials Sciencend Engineering A, 1998,243:231-236.[26] MATTHEW D.Biomedical alloys [ J ].Advanced Matterials & Processes , 1998, 154(1):63-65.[27]Reis R I , Roman I S.Biodegradable system in tissue engineering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M].Florida : CRC PRESS ,2005:509-548
[28]Hang J ,Xu X Y, chenX S, teal.Biodegradable electeospun fibers for drugdelivery [J].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2003,92(3):227-231
[29]Hench LL.J Am ceram soc 1998,81:`705
第五篇:生物医学材料
钛及钛合金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摘 要:简单介绍了钛及钛合金和其作为生物医学材料的优点,简述了钛及钛合金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同时阐明了其生物相容性原理。综述了国内外生物医学钛合金材料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关键词: 医用钛合金;生物医学材料;生物相容性;应用和发展 引言
金属材料是最早用于临床的生物医学材料,可用于传统的人体硬组织缺损、创伤、骨科、牙科疾病等的各种修复,矫形及内、外固定治疗等。从20世纪中叶以来,以钛合金为主的生物医学金属材料开始在人体硬组织植入,特别是在人体软组织的介入治疗方面显示出独特而神奇的疗效。极大地促进医用了钛合金材料在外科植入物和矫形器械产品中的应用和推广。近年来钛及其合金以其与骨相近似的弹性模量、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在生物环境下优良的抗腐蚀性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医疗器械产品的问世,无疑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3]
[1]。
2钛及钛合金作为生物材料的优点
2.1钛及其合金的物理性能
纯钛有4个牌号,还有20余种合金,为临床选择使用提供了余地,钛熔点1668士4℃,沸点3553℃,具有α、β俩种同素异形体,882℃转变时伴随5 %的相变体膨胀。导热系数0.036cal/cm.s.k,接近牙釉质导热系数0.002cal/cm.s.k,作为口腔修复体时可保护牙髓。钛的强度比不锈钢高,且有较高韧性和抗疲劳能力,即使在有裂纹和缺陷时也需要用极高的载荷才能使其断裂。合金化虽然可以提高其强度,但降低其断裂韧度(Klc)2.2钛及其合金的化学性能
钛在空气中或氧化条件下其表面生成一层钝化膜(主要由TiO2、Ti3O2=TiO组 成),温度升高,时间延长使钝化速度增大,膜厚度增加,而且该钝化膜有自修复功能。通过生化试验,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均证明钛对于血液、体液等有极好 的耐腐蚀性能[4,8]
[4-7]
[4]。
。2.3生物相容性
普通金属材料力学性能优良、易加工,但组成与人体组织成分相距甚远,因而很难与生物组织亲合,一般不具有生物活性。作为生物医学材料的钛及钛合金满足了2个基本条件:①无毒性;②耐生理体液腐蚀。
钛及钛合金的缺点是硬度较低,耐磨性差。如果将钛制品表面进行高温离子氮化处理,纯钛及钛合金硬度分别提高 7倍和 2倍,氮化后钛材的年腐蚀率仅 为非氮化的三分之一。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生物组织对表面渗氮处理钛材反应轻微且无毒性。[9]3钛及其合金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近年来,钛及其合金以整形外科、牙科及各种医疗器械为中心,在医学领域得到空前的快速发展。3.1人体矫形
钛合金弹性模量比不锈钢更接近于人体骨骼,因此钛合金肘关节、踩关节等被广泛用于人体矫形手术中。每年世界上大约有1亿病人由于臂关节和膝关节 炎症而进行替换治疗。钛制膝盖板比用不锈钢膝盖板轻许多且腐蚀问题得到了 改善。德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了钛合金精铸假肢,推动了钛功能假肢的发展,从此,钛合金精铸假肢在各国很快得到了推广应用。目前,钛制假肢正在逐渐取代钢制假肢[10]。
3.2介入性治疗
介入性治疗是近几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的一种先进的非手术临床诊疗技术。该技术通常是在X射线图像监视下,几利用穿刺插管技术将特制导管、支架等沿血管或体内其它管腔输送到体内病变处,就地治疗
[11]
。过去支架通常以316L不锈钢制成,但这种支架的纵向柔韧性不太令人满意,而钛镍形状记忆合金支架具有偏置式力学效应和形状记忆效应,目前正被广泛研究并投人临床湘瓜合金制成的血管支架,不仅与316L不锈钢有相当的强度,而且具有良好的冷加土成形性、更适合人体要求的纵向柔顺性3.3牙科
从钛合金植入人体那一刻起 ,牙齿种植用金属材料就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
[12]
。钛与人体骨骼上皮组织、结缔组织都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力学性能也可与其它各种类型牙科用合金相媲美,且密度小,制成的义齿体感舒适义齿通过表面处理,还可满足人们对义齿美观的要求。3.4循环系统医疗器械
钛通常被用在制作心率调节器和除颤器,它可以作为载体工具替代心脏本身某些功能,如心脏瓣膜。美国活性金属公司提供了一种钛材,用以制造主动脉瓣膜,外科医生把这种心脏瓣膜放在适当位置而不必进行缝合。在心脏起搏器中,密封的钛盒能有效防止潮气渗入密封的电子元器件
[14]
[13]
。不仅如此,钛
。人工肺关键部位使用的微孔钛片作为气体扩散元件将氧气扩散到体外循环的病人血液中,将静脉血变成动脉血。3.5 面部治疗
当人体面部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时,局部组织修复需要用外科植入件进行。钛合金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所需强度,因此,是人体面部组织修复的理想材料。纯钛网作为骨头托架已用于颗骨再造手术3.6手术器械
钛医疗器械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反复的清洗、消毒表面质量不受影响;无磁性,能够排除对微小、敏感植入电子器械的破坏威胁;质轻、用来替代不锈钢重量大为减轻,使医生操作过程中更加灵活,降低医生的疲劳程度。因此,目前已用来制作手术刀片、止血钳、剪刀、电动骨钻、镊子等。
[9]
[15]。
参考文献:
[1],张玉梅,郭天文,李佐臣.钛及钛合金在口腔科应用的研究方向[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0,17(2):206-208 [2] 汶建宏,杨冠军,葛鹏,毛小南,赵映辉.钛合金的研究进展[J].钛工业进展,2008,25(1):33-40 [3] 徐雄.生物医用钛合金应用及发展
[4] Eylon.D著.张祖光,李湘杰.译.钛在能源与工业中的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9.[5] 郭天文.口腔科铸钦理论与技术.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1997.[6](英)邓肯著,周光爵,译.钛的应用与选择.冶金工业出版社,1988.[7] 钛科学与工程.第七届学术会议(上、下册),1991:1.[8] 范德辉,莫宣学,翁润生,秦飞.钛及钛合金在医学上的应用研究[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1998,8(1):46-48 [9] 黄甫强.牛金龙.钛合金在医学领域的应用[J],稀有金属快报,2005,24(1):33-34 [10] 李世普.生物医用材料导论[M].湖北: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程奎;翁文剑;葛曼珍;生物陶瓷涂层[J].材料科学与工程,1998.16(3):8-12 [11] 顾汉卿,许国风.生物医学材料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3 [12] 高敬,姚丽.国内外钛合金研究发展动态[J].世界有色金属,2001,(2):4-7 [13] 杨遇春译.世界铁的应用趋势[J],现代材料动态,2002,(2):1-2 [14] 宁兴龙.钛工业进展[J],1996,(3):1-3
[15] 张新平,等.钛及钛合金在牙科领域中研究现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2,31(4):246-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