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能力重点掌握知识培训2017.12.05

时间:2019-05-14 21:31: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应急能力重点掌握知识培训2017.12.05》,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应急能力重点掌握知识培训2017.12.05》。

第一篇:应急能力重点掌握知识培训2017.12.05

一、主观概念知识

1、《电力建设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适用于(勘测设计)和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B)A建设单位 B勘测设计 C监理单位

2、《电力建设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适用于勘测设计和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A)A施工企业

B监理企业

C建设单位

3、《电力建设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适用于勘测设计和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C)A 建设和监理单位

B建设和施工单位

C勘测设计和施工企业

4、《电力建设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规定了电力建设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和评估的主要指标和内容、评估方法、标准分设置、评估得分的计算方法及评估报告编写要求。(C)A动态评估

B静态评估

C评估方法

5、《电力建设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规定了电力建设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和评估的主要指标和内容、评估方法、标准分设置、评估得分的计算方法及评估报告编写要求。(A)A主要指标和内容

B目标和内容

C内容和方法

6、《电力建设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规定了电力建设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和评估的主要指标和内容、评估方法、标准分设置、评估得分的计算方法及评估报告编写要求。(C)A应急预案

B应急制度

C评估报告

7、应急管理是为应对突发事件而采取的预防与应急准备、涵盖、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全过程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性的行为。(C)

A应急预案编写

B应急预案评审及备案

C预防与应急准备

8、应急管理是为应对突发事件而采取的、涵盖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全过程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性的行为。(A)A监测与预警

B应急响应

C应急信息发布

9、应急管理是为应对突发事件而采取的、涵盖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全过程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性的(B)A全面性B系统性C紧急性

10、应急体系是指电力行业各单位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在建立和完善本单位一案三制的基础上,全面加强应急重要环节的建设,包括:监测预警、应急指挥、应急队伍、物资保障、培训演练、科技支撑、恢复重建等。(B)A三案一制

B一案三制

C一案二制

11、应急体系是指电力行业各单位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在建立和完善本单位一案三制的基础上,全面加强应急重要环节的建设,包括:监测预警、应急指挥、应急队伍、物资保障、培训演练、科技支撑、恢复重建等。(A)A监测预警

B预案编制

C应急评估

12、电建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以电力建设企业为评估主体。(B)A电力建设项目

B电力建设企业

C电力建设单位

13、电建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以应急能力建设和提升为目标。(C)A应急能力巩固和提高

B应急能力建设和巩固

C应急能力建设和提升

14、电建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以综合能力评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为手段。(B)A基础能力评估

B综合能力评估

C应急能力评估

15、电建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以全面应急管理理论为指导。(A)A全面应急管理理论

B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C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16、电建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通过评估模型构建科学合理的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评估方法,进行综合评估,通过评估,明确电力建设企业应急能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体系,提高企业应急能力。(A)A评估模型

B评估机制

C评估体制

17、电力建设企业应建立应急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健全应急体系,完善机制,全面开展应急能力建设工作。(C)A预防与应急准备

B应急处置与救援

C应急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

18、电力建设企业应建立健全应急体系,以电力建设工程项目为重点,全面开展应急能力建设工作。(C)A电力建设企业

B电力建设应急能力

C电力建设工程项目

19、电力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及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设计单位应开展安全风险、地质灾害和涉及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的重大问题分析和评估,提出安全防护措施。(B)A建设单位

B勘测设计单位

C施工单位

20、电力建设工程实行工程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A建设单位对工程应急管理的责任。(A)A建设单位

B勘测设计单位

C监理单位

21、电力建设工程实行工程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应合同按照约定,履行建设单位对工程应急管理的责任。(B)A法律

B合同

C制度

22、施工单位应根据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范围,制定应急预案,对施工现场易发生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C)A监理单位

B勘测设计单位

C施工单位

23、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分包单位开展应急管理工作,落实各项应急要求,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应急能力建设自查自评,建立与地方政府、上级单位及建设单位的协调联动机制。(A)A施工总承包单位

B勘测设计单位

C施工单位

24、电力建设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应围绕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方面开展。(C)A应急响应

B应急预案编制

C预防与应急准备

25、能力建设应包括法规制度、应急规划与实施、应急组织体系、应急预案管理、应急培训与演练、应急队伍、应急保障能力等方面。(A)A预防与应急准备

B监测与预警

C应急处置与救援

26、电力建设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应围绕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方面开展。(B)A应急响应

B监测与预警

C应急演练

27、电力建设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应围绕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方面开展。(C)A应急响应

B应急能力评估

C事后恢复与重建

28、电力建设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应围绕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方面开展。(A)A应急处置与救援

B应急能力评估

C应急预案管理

29、电力建设企业应识别、获取法律法规和更新适用的应急管理和有关要求,及时修订本企业应急管理制度,并在企业内部进行宣传、培训和落实。(C)A规章制度

B管理规定

C法律法规

30、电力建设企业应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企业规划,并同步实施、同步推进。(B)A战略发展

B安全发展

C文化建设

31、电力建设企业应建立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各级人员的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职责,定期开展考核。(A)A组织体系

B组织机构

C管理机构

32、电力建设企业应结合企业情况,根据有关标准及其他相关要求开展风险分析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备案工作。(C)A实际

B应急能力评估

C风险分析

33、应急管理制度应含有应急教育培训的内容,制定并实施应急教育培训计划,建立教育培训档案。(C)A文件

B记录

C档案

34、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C)A政府为主

B企业为主

C属地为主

35、编制应急预案应当成立编制工作小组,由本单位有关负责人任组长,吸收与应急预案有关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人员,以及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C)A主要负责人

B分管负责人

C有关负责人

本题出自《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88号令)第9条

36、电力建设企业应制定并实施应急演练计划,对演练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B)A方案和结果

B过程和效果

C计划和过程

37、编制应急预案前,编制单位应当进行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A)A应急资源调查

B应急救援队伍调查

C安全设施调查

本题出自《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88号令)第10条

38、电力建设企业应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与社会救援、医疗、消防等专业应急队伍及应急协作单位建立联系。(B)A后勤保障队伍

B应急救援队伍

C应急救援体系

39、电力建设企业应保证应急所需资金,配置应急装备和物资,与应急协作单位建立装备和物资互助机制。(B)A队伍

B资金

C物资

40、应急资源调查,是指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并结合事故风险评估结论制定应急措施的过程。(B)A最近距离内

B第一时间

C管辖范围内

本题出自《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88号令)第10条

41、电力建设企业应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明确本单位与联动单位职责、权限和程序,加强与联动部门配合协调。(C)A应急联动制度

B应急联动机构

C应急联动机制

42、电力建设企业应建立应急值守制度,明确值守方式、值班人员职责等。(A)A值班人员

B带班领导

C值班机构

43、事故风险单

一、危险性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只编制现场处置方案。(C)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本题出自《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88号令)第15条

44、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场所、装置或者设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编制现场处置方案。(C)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本题出自《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88号令)第15条

45、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类型事故的,应当组织编制综合应急预案。(A)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本题出自《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88号令)第13条

46、对于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的事故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可以编制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B)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本题出自《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88号令)第14条

47、电力建设企业监测与预警能力建设包括监测预警能力、事件监测、预警管理等方面。(A)A监测预警能力

B监测预警制度

C监测预警体系

48、电力建设企业应建立分级负责的常态监测网络,明确各级、各专业部门的监测职责和范围;与上级主管单位、政府有关部门和专业机构建立联络机制。(B)A动态 B常态 C静态

4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编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针对工作场所、岗位的特点,编制简明、实用、有效的应急处置卡。(C)A应急明白卡

B应急告知书

C应急处置卡

50、重点岗位应急处置卡应当规定、人员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以及相关联络人员和联系方式,便于从业人员携带。(C)A所有岗位

B普通岗位

C重点岗位

1、根据事件调查报告分析结果,查找存在的问题,修改相关工作规划,按修改过的建设方案,实施建设。(X)标准:结合事件调查报告分析结果,查找存在的问题,修改相关工作规划,按修改过的建设方案,实施建设。

2、组织编制临时过渡措施和整改措施计划,针对存在的设备、设施和场地等隐患,明确资金、合理安排进度,实施整改并确保安全。(X)

标准:制定临时过渡措施和整改措施计划,针对存在的设备、设施和场地等隐患,落实资金、合理安排进度,实施整改并确保安全。

3、落实应急评估调查报告有关建议和要求,改进应急管理工作,做好资料归档和备案。(X)标准:落实应急处置评估调查报告有关建议和要求,改进应急管理工作,做好资料归档和备案。

4、应急处置评估报告包括:事件应急处置情况、事件单位应急处置责任落实情况、评估结论、经验教训、相关工作建议。(X)

标准:应急处置评估报告包括:事件应急处置基本情况、事件单位应急处置责任落实情况、评估结论、经验教训、相关工作建议。

5、应建立健全事件处置评估调查与考核机制,包括调查与考核办法,对每次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进行调查评估。(√)

6、对灾后人员的心理救助,对受影响需要心理救助的人员进行心理辅导和救助。(X)标准:对灾后人员的心理救助,对受影响需要心理救助的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和救助。

7、应及时搜集事件理赔资料,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保险理赔工作和费用结算。(X)标准:应及时搜集事件理赔相关资料,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保险理赔工作和费用结算。

8、应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组织或协助事件调查组开展事件原因调查和分析。(X)标准:应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组织或配合事件调查组开展事件原因调查和分析。

9、事件损失的计算和分析,应从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两方面开展。(X)标准:事件损失的统计和分析,应从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两方面开展。

10、应按应急预案规定的条件发布或解除应急响应通知。(X)标准:应按应急预案规定的条件发布调整或解除应急响应通知。

11、应建立健全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应落实舆情引导人员职责。(√)

12、根据监测分析结果制定对策措施,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舆情引导。(X)标准:根据监测分析结果制定对策,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舆情引导。

13、向新闻媒体、社会发布突发事件信息前应经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许可。(X)标准:向新闻媒体、社会发布突发事件信息前应经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许可。

14、信息发布的内容应包括:事件简况、影响范围、已采取的措施、预计恢复时间等。(X)标准:信息发布的内容应包括:事件概要、影响范围、已采取的措施、预计恢复时间等。

15、信息的收集与交换,应汇总各类信息,确保与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各专业机构有效沟通、充分交换信息。(X)标准:信息的收集与交换,应整合各类信息,确保与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各专业机构有效沟通、充分交换信息。

16、在事件发生、应急响应各阶段,应按规定向上级单位和政府有关部门报送应急信息,信息报送应做到及时、准确和完整、真实。(√)

17、现场处置时,要做好现场安全监视、监测,保证应急现场处置人员安全。(X)标准:现场处置时,要做好现场安全监测,保证应急现场处置人员安全。

18、现场处置时,应急专家应参加现场救援方案的制定与论证。方案应考虑事件现场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困难。(X)标准:现场处置时,应急专家应参加现场救援方案的制定与论证。方案应考虑不同条件下的危险因素和困难。

19、应急救援队伍应熟悉现场处置方案,迅速控制危险源和事故隐患,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以及其他控制措施,加强现场保卫工作。(X)

标准:应急救援队伍应熟悉现场处置方案,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以及其他控制措施,加强现场保卫工作。

20、应急救援队应携带必需的应急装备、工具立即抵达现场,勘查现场情况,及时反馈信息。(X)标准:应急救援队应携带必需的应急装备、工器具迅速抵达现场,勘查现场情况,及时反馈信息。

21、立即组织开展现场人员自救互救、疏散、撤离、逃生等应急救援工作。(X)标准:立即组织开展现场人员自救互救、疏散、撤离、安置等应急救援工作。

22、现场处置时,应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23、应急救援时应配置相应的设备设施,现场指挥部应与上级指挥部建立通信联系。(X)标准:应急救援时应配置相应的设备设施,现场指挥部应与后方指挥部建立通信联系。

24、应建立与上级单位响应分级相衔接的、充分体现事件紧急和危害程度的响应分级标准,分级响应机制应结合企业实际,合理可行。(X)

标准:应建立与上级单位响应分级相衔接的、能够充分体现事件紧急和危害程度的响应分级标准,分级响应机制应符合企业实际,合理可行。

25、响应级别应经上级领导机构批准确定,立即按照相关预案要求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X)标准:响应级别应经应急领导机构批准确定,迅速按照相关预案要求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6、应成立现场应急指挥机构,相关负责人要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开展应急处置。(X)标准:应成立现场应急指挥机构,相关负责人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开展应急处置。

27、现场处置时,重点做好人员的自救和互救工作,事件可能影响到周边单位和群众时,应及时向其发出警报信息;同时,应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28、项目部、企业应安排应急值班,及时将应急信息上报项目、企业负责人。(X)标准:项目部、企业应开展应急值班,及时将应急信息上报项目、企业负责人。

29、作业人员在发现直接危及自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停止作业,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X)标准:作业人员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停止作业,采取必要的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30、发生突发事件时,现场人员应迅速进行先期处置,采取阻断或隔离事故源、危险源的措施,控制事件发展,防止事件扩大。(X)

标准:发生突发事件时,现场人员应第一时间进行先期处置,采取阻断或隔离事故源、危险源的措施,控制事件发展,防止事件扩大。

31、根据事态发展,应及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发布;有事实证明突发事件不可能发生或者危险已经解除,应发布预警解除信息,终止已采取的有关措施。(X)

标准:根据事态发展,应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发布;有事实证明突发事件不可能发生或者危险已经解除,应立即发布预警解除信息,终止已采取的有关措施。

32、应有获取气象、交通、防汛、地震、消防、卫生等应急信息的渠道。(√)

33、应急领导机构成员、应急队伍和相关人员应根据预警信息,按照通知要求进入待命状态。(X)标准:应急领导机构成员、应急队伍和相关人员应根据预警等级,按照预警通知要求进入待命状态。

34、应根据事态发展和预警等级,启动应急预案,安排应急值班,并采取相应措施。(X)标准:应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和预警等级,启动应急预案,安排应急值班,并采取相应措施。

35、应针对不同突发事件建立分级预警机制,明确分级标准和启动程序。(X)标准:应针对不同突发事件建立预警分级机制,明确分级标准和启动程序。

36、应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明确预警的具体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发布程序;指定专人负责预警信息获取和发布工作。(X)

标准:应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明确事件预警的具体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发布程序;指定专人负责预警信息获取和发布工作。

37、积极开展应急新技术及装备的开发、应用;开展事故预测、预防、预警技术研究,学习和引进新技术、新设备设施、先进的应急处置技术。(√)

38、应收集企业内部、行业、国内外有关应急救援事故案例,总结应急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探索更科学、更适用的应急管理模式,撰写论文正式发表。(X)

标准:应收集企业内部、行业、国内外有关应急救援事故案例,总结应急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探索更科学、更适用的应急管理模式,撰写论文正式发表。

39、应组织应急管理和应急装备的调研,参与本行业或国家应急标准规范的编辑和有关学术交流。(X)标准:应开展应急管理和应急装备的调研,参与本行业或国家应急标准规范的编写和有关学术交流。

40、项目部应与所在地社会救援力量建立关系,建立应急管理外部相关方信息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方式,应急值班电话等。(X)

标准:项目部应与所在地社会救援力量建立联系,建立应急管理外部相关方信息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方式,应急值班电话等。

41、单位之间建立协调关系,建立工程建设应急管理相关方信息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方式,应急值班电话等。(X)

标准:单位之间建立协调机制,建立工程建设应急管理相关方信息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方式,应急值班电话等。

42、应急情况下,所属各单位应互相配合、支持企业的应急工作。(√)

43、应与当地政府、消防、安监、交通、卫生防疫管理部门等建立协调联系,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争取各方面支援。(X)

标准:应与当地政府、消防、安监、交通、卫生防疫管理部门等建立协调机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争取各方面支援。

44、应建立应急后勤保障清单;清单至少包括保障单位名称,主要联系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并及时更新。(X)标准:应建立应急后勤保障单位清单;清单至少包括保障单位名称,主要联系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并及时更新。

45、工作场所的醒目位置应有与应急管理相关的单位和人员的通讯方式和方法。(X)标准:工作场所的醒目位置应有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和人员的通讯方式和方法。

46、应实现应急装备信息动态管理和共享,保证在应急时可迅速获取装备储备的资源分布情况,保障应急装备供应。(X)

标准:应实现应急装备综合信息动态管理和共享,保证在应急时可迅速获取装备储备的资源分布情况,保障应急装备供应。

47、工作场所的醒目位置应有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和人员的通讯方式和方法。(√)

48、应急装备配备应符合企业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要求,至少包括应急预案装备清单所列的装备。(X)标准:应急装备配备应满足企业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要求,至少包括应急预案装备清单所列的装备。

49、应安排专人维护、保养、更新应急物资,并认真保管,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正常投入使用。(X)标准:应安排专人定期维护、保养、更新应急物资,并妥善保管,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正常投入使用。50、明确应急物资归口管理部门及负责人,应急物资的存放、领取、使用等,由有关人员签字。(X)标准:明确应急物资归口部门及责任人,应急物资的存放、领取、使用等,由有关人员签字。

三、简答题

1、《电力建设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中,应急管理的定义是什么?

答:为应对突发事件而采取的、涵盖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全过程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性的行为。

2、应急体系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应急体系是指电力行业各单位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在建立和完善本单位“一案三制”的基础上,全面加强应急重要环节的建设,包括:监测预警、应急指挥、应急队伍、物资保障、培训演练、科技支撑、恢复重建等。

3、电力建设企业应急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应急管理制度应包括应急管理职责、组织体系及工作要求、法律法规收集、预案管理、资源管理、危险源及隐患管理、信息管理、应急处置、应急值守、培训演练、总结评估、检查考核等主要内容

4、电力建设企业应急能力建设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电力建设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应围绕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方面开展。

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报告事故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

(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五)已经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6、发生突发事件时,现场人员第一时间应如何进行先期处置?

答:

(一)发生突发事件时,现场人员应第一时间进行先期处置,采取阻断或隔离事故源、危险源的措施,控制事件发展,防止事件扩大;重点做好人员的自救和互救工作,事件可能影响到周边单位和群众时,应及时向其发出警报信息;同时,应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二)作业人员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停止作业,采取必要的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

7、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主要分为哪三类?答: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8、综合应急预案主要应包含哪些内容?

答:综合应急预案应当规定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9、电力建设企业应急处置与救援能力建设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应急处置与救援能力建设包括先期处置、应急指挥、应急启动、现场救援、信息报送、信息发布、调整与结束等方面。

10、电力建设企业应急信息发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信息发布的内容应包括:事件概要、影响范围、已采取的措施、预计恢复时间等。

11、电力建设企业模拟演练主要针对哪些人员,评估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模拟演练主要针对应急领导机构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一线员工,分别按相应职责评估其对监测预警、应急启动、应急响应、指挥协调、事件处置、舆论引导和信息发布、现场处置措施等应急响应及处置工作流程、技能的掌握程度。

12、电力建设企业应急处置卡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应急处置卡应包括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程序、处置措施、现场急救及逃生知识等内容。

13、电力建设企业预防与应急准备能力建设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预防与应急准备能力建设应包括法规制度、应急规划与实施、应急组织体系、应急预案管理、应急培训与演练、应急队伍、应急保障能力等方面。

14、电力建设企业应急能力评估的方式是什么?电力建设企业应急能力动态评估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电力建设企业应急能力评估以静态评估为主,动态评估为辅。动态评估的方法包括访谈、考问、考试、模拟演练等。

15、贵单位总体应急预案中,突发事件分为哪几类?按照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可分为几级?总体预案中明确的公司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是多少?

根据单位实际情况作答,主要考察员工对本单位总体应急预案的了解和参与程度。

答:公司总体应急预案中,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四类突发事件; 按照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可分为四级 总体预案中明确的公司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是:

第二篇:掌握应急避险知识

掌握应急避险知识,提高自救能力

2013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总结

礼义北街明德小学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教育局、教办“防灾减灾日”活动的通知精神,增强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师生防御地质灾害和自救、互救能力,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在全校师生中形成积极掌握避险知识,学会自我保护的良好氛围。现将我校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机构、明确职责

1、成立由宋育红校长任组长的“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防灾减灾专题会议,制定“防灾减灾工作应急预案”,并及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并要求渗透到各自的工作中。

2、成立学校防灾减灾宣传领导小组,由校长宋育红担任组长,赵咏玲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师生应急避险演练与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二、活动教育,形式多样

学校坚持安全知识教育和实践体会活动相结合的原则,科学的开展安全教育活动。采取组织了一次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专家讲座,一次避险安全教育主题活动课,开展一次自护自救技能训练活动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懂自救”的舆论范围,强化了学生的安全自救意识,提高自救能力。

1、一次“防灾减灾”主题班会

为了进一步深化防灾减灾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自救意识和能力,我校各班学生开展了以“掌握应急避险知识,提高自救能力”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各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班级座谈会、演讲等,使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了提高自救能力,珍爱生命,建设“平安校园”的重要性。

2、一次预防地质灾害专题片

学校在课外活动时间,分别组织学生在教室内听有关安全教育专题片交通安全等。通过听有关安全教育,使全校师生更了解预防地质灾害的基础知识,并提高对防灾减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3、一次防溺水专题教育

随着炎日夏日的到来,防溺水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校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措施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预防能力。

4.一次紧急疏散演习

学校将组织进行紧急疏散演习活动,以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了一次防震避险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安全自护自救能力。

五、立足防范,变“堵”为“疏”。

我校一直坚持“安全教育,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做足做好“防”文章,在此基础上变“堵”为“疏”。每一个季度都组织学校各部门对学校各处进行安全大检查,摸清学校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潜在的矛盾,并做出相应的对策,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同时,学校积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每学期的开学领导要讲安全,放寒暑假前,学校在给家长《告家长书》也强调安全。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了组织落实、教育及时、管理到位,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总之,全校师生的安全是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只有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今后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师生掌握应急避险等安全教育知识,提高师生自护自救能力;我们也要牢牢抓住安全教育这个龙头,预防为主,防范结合,把学校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为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而不懈努力。

第三篇:反洗钱培训,重点掌握

一、反洗钱基础知识

掌握:洗钱的危害、主要方式、我国对洗钱犯罪的定义

重点了解:金融特别行动工作组、我国反洗钱组织体系、我国现行的反洗钱法律制度要求

洗钱罪的认定4要素:

1、行为主体:在中国,法人可以成为洗钱犯罪的主体,上游犯罪行为人不能成为洗钱犯罪的主体;

2、行为方式:中国等对各种洗钱行为规定了不同罪名;

3、主观要件:中国过失洗钱不构成洗钱犯罪;

4、上游犯罪:

(一)洗钱的危害:

1、为其他犯罪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2、严重危害经济健康发展;

3、助长和滋生腐败;

4、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增加金融机构的运营风险,大量的资金跨境流入流出也容易引起市场的动荡和汇率波动。

5、损害合法经济体的正当权益;

6、破坏境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大法律和运营风险。

(二)洗钱的主要方式:

1、原始方式:隐匿在家中、购买奢侈消费品、存入银行生息;

2、利用金融机构:

(1)银行(柜面业务、现金交易、票据业务、银行贷款、网银等);(2)证券市场;(3)保险市场;

(4)国际金融市场(金融衍生品);

(5)离岸金融中心(原因:自由风人公司法、严格的公司保密法、严格的银行保密法、宽松的金融规则)。

3、产业投资(洗钱的最好掩护?)

(1)成立空壳公司(匿名公司制度使投资来源和投资人真实身份无从追查);

(2)向先进密集行业投资(非法收入混入合法收入,报税纳税后非法收入成为正当收入);(3)利用财务公司、律师事务所等机构;(4)商品交易(最快速安全的洗钱?):贵金属、古玩、珍贵艺术品:流动性好,变现能力强;交易时有使用大量现金的习惯;更易走私不被查获。

4、其他洗钱方式:(1)铤而走险:货币走私;

(2)暗度陈仓:地下钱庄和民间借贷;(3)化整为零:利用马仔洗钱。

(三)我国对洗钱犯罪的定义:(详见刑法191、312、349条)

概括说:洗钱通常是指为了隐瞒或掩饰犯罪收益的真实来源和性质,通过各种手段 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

(四)FATF:

1、成立:1989年,西方七国(美、日、德、法、英、意、加)、欧盟委员会、其他他八个国家发起成立。

2、令人瞩目的成果:

(1)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建议:反洗钱《四十项建议》;

(2)不合作国家和地区名单;2006年后FATF不再公布不合作国家和名单,近年来通过主席声明的形式,公布反洗钱和饭恐怖融资体系存在缺陷的国家或地区,督促其不断改进;(3)洗钱类型报告(每年发布);

(4)反洗钱最佳实践报告,例如:2012年《没收和资产追回最佳实践报告》、2013年《预防和打击滥用非营利组织最佳实践报告》;

3、联合国通过有关反洗钱和饭恐怖融资的重要公约:

(1)1988年:《联合国禁止非法犯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2)1999年:《联合国制止项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

(3)2000年:《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又称《巴勒莫公约》);(4)2003年: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4、联合国安理会发布的有关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的代表性决议:

1999年:1267号决议;

2001年:1373号决议;

2002年:1390号决议。

5、联合国禁毒署的全球反洗钱计划:

全球反洗钱计划向各国政府提供:国际数据库、信息网络、技术支持。

6、埃格蒙特集团:1995年由若干金融情报机构发起并成立,时各国金融情报机构之间的非政府国际组织,是一个全球化的反洗钱信息交流平台。

(五)中国反洗钱:体系与职责

1、中国反洗钱体系(1)监管部门: 1)中国人民银行:

2)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机构。(2)司法部门:

1)侦查机关:公安机关、海关缉私部门、反贪污贿赂部门等; 2)检察机关; 3)审判机关。

(3)被监管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期货业金融机构、保险业金融机构、特定非金融机构等。(4)行业自律组织:银行业协会、挣钱也协会、保险业协会、反洗钱协会等。

2、他们各自承担怎样的义务

(1)监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与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共同履行反洗钱监督管理职责;

(2)司法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和司法机关在反洗钱工作中应当相互配合;(3)金融机构和特定非金融机构依法采取预防、监控措施、建立健全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履行反洗钱义务。

3、人民银行的重要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1)作为国务院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的中央银行:1995年3月1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法》,首次以立法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2)被赋予反洗钱职能:全国反洗钱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涉嫌洗钱和恐怖活动资金的监测;(3)2003年12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金融业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的地位;

(4)2006年10月3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具体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反洗钱职责。

4、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承担哪些职责

根据《反洗钱法?第九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的规定,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反洗钱职责如下:

(1)参与制定所监督管理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章: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共同制定了《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

(2)对所监督管理的金融机构提出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期货业金融机构、保险业金融机构;

(3)发现涉嫌洗钱犯罪的交易活动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报告公安机关;(4)审查新设金融机构或者金融机构增设分支机构的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方案,对于不符合《反洗钱法》规定的设立申请,不予批准;

(5)提供反洗钱资金监测信息: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单向信息使用机制;

(6)履行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有关反洗钱的其他职责: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建议,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应针对建议认真调查处理。

(六)反洗钱:法律与制度

1、反洗钱必须知道的法律文件

(1)FATF(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在完善反洗钱法律制度方面,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1)1990年2月:反洗钱《四十项建议》;

2)2001年10月:针对打击恐怖融资提出8项特别建议,后增加到9项; 3)2012年2月:整合修订原反洗钱恐怖融资“40+9”项建议;

4)2012年《四十项建议》:主要国家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工作的最新经验总结、国际社会构建有效反洗钱反恐怖融资体系的主要参考蓝本、新一轮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体系评估的依据。

2、反洗钱法律制度中的“宽”与“严”(1)法律制度内容涉及更宽:预防和打击并重;(2)洗钱犯罪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外扩:

1)上游犯罪范围不断扩大;

2)洗钱犯罪的行为方式认定扩大:隐瞒、掩饰、转换、转让、转移,扩大到获取、占有、使用等。

3)洗钱犯罪的主观要件适当放宽:对“明知”的解释:直接故意:明确知道;间接故意:推定知道;

4)责任追究更加严厉:刑事犯罪的行为范围扩大;(3)义务主体范围扩展:从金融机构到特定非金融机构;

3、反洗钱法律4+1:首先是发洗钱法律,主要有4部大法和1个决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4类涉及反洗钱的犯罪行为:

1)洗钱罪;

2)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3)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4)资助恐怖活动罪。

(2)《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的,是中国第一个专门针对反恐工作的法律文件;

4、反洗钱相关的4个金融规章:(1)《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

1)反洗钱监管范围扩大; 2)统一了本外币反洗钱监管体制; 3)规范了反洗钱检查和调查的程序;

4)对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制度和义务进行了更为清楚和适当的表述;

(2)《金融机构的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1)明确规定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的:报告时间、报告方式、报告路径、实践新问题(第一、未发现可疑交易时、10类大额交易可不报告;第二、主动识别和报告可疑交易;第三、既属于大额交易又属于可疑交易的分别报告;第四、同时符合两项以上大额交易标准的,分别提交大额报告。)

2)明确两类可疑交易标准和对应处理:第一、怀疑客户、交易、资金涉恐:按可疑交易报告;第二、属于恐怖组织或恐怖分子名单或属于相关嫌疑人:采取相关措施;向反洗钱中心和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报告。

(3)《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4)《涉及恐怖活动资产冻结管理办法》。

(六)反洗钱:4种犯罪认定

《刑法》定义的4种和洗钱、恐怖融资相关的犯罪中,首当其冲的是洗钱罪。第一、洗钱罪

1、《刑法》认定的洗钱罪上游犯罪有哪些

《刑法》洗钱罪划定以下7种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属于本罪的行为对象(上游犯罪):(1)毒品犯罪;

(2)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3)恐怖活动犯罪;(4)走私犯罪;(5)贪污贿赂犯罪;

(6)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7)金融诈骗犯罪。

2、哪些行为构成洗钱罪?

为掩饰、隐瞒上述7种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来源和性质的下列行为之一:(5种洗钱行为)(1)提供资金账户;

(2)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或者金融票据;(3)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4)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

(5)其他方式:通过租赁、买卖、投资、经营、构交易(?)、彩票、赌博等。

3、洗钱罪认定时如何与其他罪区别:(1)洗钱罪

1)犯罪对象:7种上游犯罪所得及其收益;

2)犯罪行为:为掩饰、隐瞒上游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而采取的5种洗钱行为; 3)主观方面:主观上明知是7种犯罪赃款赃物,且有掩饰、隐瞒来源和性质的目的。(2)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1)犯罪对象:一切犯罪所得及其收益;

2)犯罪行为: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其其他方式掩饰隐瞒的行为; 3)主观方面: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

4、根据《刑法》第191条规定:

犯洗钱罪的:

(1)没收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2)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3)并处或者单处洗钱数额5%-20%的罚金。情节严重的(是指洗钱数额巨大,手段恶劣,一贯洗钱等情形)(1)没收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2)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并处洗钱数额5%-20% 的罚金。

单位反洗钱罪的:

(1)没收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2)对单位判处罚金;

(3)直接负责额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额,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1、本罪是指行为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

2、根据《刑法》第312条的规定,犯本罪的:(1)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或者管制;(2)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

(1)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并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1)对单位判处罚金;

(2)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三、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1、犯罪人必须是故意的行为吗:

本罪是指:明知是毒品或者毒赃,而加以窝藏、转移、隐瞒的行为。(1)主观上:是明知、故意;

(2)客观上:有窝藏、转移、隐瞒的行为。

2、根据《刑法》第349条的规定,犯本罪的:(1)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情节严重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犯本罪实现通谋的,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

(4)又据《刑法》第356条的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罪的,从重处罚。

第四、资助恐怖活动罪

1、资助恐怖活动罪指的是资助恐怖活动组织或者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行为。(1)有资助行为;

(2)有受资助者:恐怖组织、恐怖活动。

2、根据《刑法修正案

(三)》第四条的规定: 对触犯资助恐怖活动罪的自然人:

(1)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并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是指多次资助、资助多个、资助金额较大、造成严重后果、造成恶劣政治和社会影响的。(1)五年以上有期徒刑;(2)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本罪的:(1)对单位判处罚金;

(2)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本罪处罚。

二、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

(反洗钱内部控制的概念内涵、建立内控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概念、内涵

1、概念:是金融机构为了保证反洗钱工作的有效开展实施的,制约各部门和人员并使之相互协调的一系列制度、程序、措施、方法的静态形式,以及利用这些制度;程序、措施、方法对相关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2、具体理解:

(1)内涵1:反洗钱内部控制从管理层到一般员工都应对内部控制负有责任,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情况配备相应的反洗钱专兼职人员,并根据自身情况掌握必备的反洗钱知识和业务技能;(2)反洗钱内部控制应当与金融机构的日常经营管理相结合;(3)反洗钱内部控制是不断发展的过程;

(4)反洗钱内部控制具有软控制特征:企业合规文化、高级管理层的管理风格、风险意识等都会对内部控制有较大影响;

(5)反洗钱内部控制不能为金融机构提供绝对保障,只能做到合理保障。

(二)建立内控制度的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双全”原则);

(1)覆盖范围全面;所有产品服务、业务,所有与反洗钱相关的部门、岗位、人员;(2)制度内容全面:

1)核心管理制度: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制度;

2)工作责任制度、考核评估和内部审计制度、宣传培训制度、配合反洗钱监管和调查制度、保密制度;

2、审慎性原则;

3、有效性原则;

4、独立性原则:

(1)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评价部门,应当独立于内部制度的制定、执行部门,并有直接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渠道;

(2)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组织、推动情况,可由内部审计机构负责检查、评价,业务部门的操作情况可由反洗钱牵头机构负责检查、评价,并向经营班子、高级管理层报告检查情况;(3)还可请外部审计机构对本单位履行反洗钱义务的整体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并向决策机构、董事会报告审计结果。

(三)主要内容

一个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至少应当包含5个方面的内容:

1、核心管理制度:

(1)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反洗钱内部控制的基本制度之一;

为有效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工作,金融机构还应当逐步建立重点关注的客户名单和高风险客户识别系统等,应当按照客户的特点或账户的属性,考虑地域、业务、行业、客户是否为外国政要等因素,简历客户洗钱风险的等级分类制度,在持续关注的基础上,适时调整风险等级,例如,来自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监管薄弱的国家地区的客户风险等级应高于来自其他国家的客户。

(2)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

金融机构不仅要保存客户身份资料、交易记录等客观信息资料,还应当保存客户身份识别、异常交易分析等反洗钱工作的主观记录和资料,以反应反洗钱工作的全貌。为了便于反洗钱工作资料的及时调度和保存,金融机构应尽可能实现相关资料的电子化保存,并进行规范化管理。

(3)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该制度应当明确专人负责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工作,规定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在内部发现、分析、审核和上报的工作流程,涉嫌恐怖融资可以交易报告的情形、流程,涉嫌洗钱案件线索的分析。监测与报告流程。还应当重点强调系统预警的异常交易。

2、反洗钱工作责任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3、严格的考核、评估、内部审计制度:对反洗钱制度的有效性进行定期回顾与评估,对执行情况进行内部审计和考核,并与内部绩效奖惩紧密挂钩;

4、积极开展反洗钱宣传培训;

5、建立配合反洗钱监督检查、调查和保密制度;

涉密性较强:严格保密,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任何单位或个人提供。

三、客户身份识别

掌握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的各个流程的具体要求、熟练掌握办理各项业务情形时应当采取的客户 身份识别措施

(一)概述

1、身份:

(1)社会个体成员的标识、称谓(自然人、法人);

(2)社会主体在特定的关系中所处的不可让与的地位、资格: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交易目的、交易性质等;

2、客户身份识别制度:禁止义务主体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服务或与其进行交易,并不得与匿名、假名用户建立业务关系。

3、3、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这三个制度作为国际反洗钱标准和各国立法确认的洗钱预防措施的三项基本制度,其中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处于基本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金融机构在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持续性、差异性”的“五性原则”,始终贯穿于客户身份识别的所有流程中。

5、客户身份识别流程包括:了解、核对、登记、留存。

(1)了解: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了解高风险客户或者高风险账户持有人的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经济状况和经营状况等信息;

1)了解的内容:

包含三个含义:了解客户本人的真实身份;了解客户的交易目的、交易性质、资金来源、资金用途;了解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

保险公司在与客户订立人身保险合同,理赔或给付保险金时,应按规定确认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关系的确认方式:

1、核对关系证明文件;

2、实地查访;

3、取得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关系确认说明;

【案例解析:关注高风险客户

法律规定:保险费金额人民币1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00美元以上且以现金形式缴纳的财产保险合同,应当完成看占客户身份识别的核对、了解、登记、留存四个流程。

怎么做:

1、登记在本公司的数据管理系统中;

2、了解其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经济状况或者经营情况等信息;

3、在保险业务关系存续期间,一直加强对该公司的金融交易活动的监测分析。】

(2)核对(首要环节):核对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 1)核对的内容:

第一、审核客户提供的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合法真实有效;

第二、审核客户提供的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是否完整齐全;

第三、核对客户本人与证件载明客户身份是否一致。

2)核对措施:

1、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阅读机具;

2、公安部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

3、其他措施:补充其他身份资料或者身份证明文件;回访客户;实地查访;向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核实。

(3)登记:按照工作要求登记客户的身份基本信息; 1)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

2)登记的介质:纸质介质,电子介质(可避免重复登记:以客户为单位登记)

(4)留存:按规定留存客户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 1)一般情形:

2)留存的特殊情形:以下情形可不留存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文件复印件,而是留存有关书面材料作为补充:如:车辆运输公司投保,受益人为车主;市政公司投保,受益人为市政维修公司。等。

6、客户身份识别的时机:

(1)客户与保险机构第一次订立合同时的“初次识别”;(2)保险关系存续期间的“持续识别”;

(3)保险关系存续期间发生特殊情况时的“重新识别”。

7、需要重新识别的情形

(1)当客户要求变更姓名或名称、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文件种类、身份证件号码、注册资本、经营 范围、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时;

(2)当客户姓名、名称与有关机构要求关注的犯罪嫌疑人、洗钱和恐怖融资分子相同时;(3)客户信息前后不一致;(4)客户的行为(交易)异常时;

(5)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存在疑点时;(6)客户有洗钱、恐怖融资活动嫌疑时;(7)金融机构认为应当重新识别的其他情形。前三种是客观识别条件;后四种是主观识别条件。

8、需要完整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四个流程的3种情形:(1)订立保险合同时:

1)保费金额在人民币1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00美元以上,且以现金形式缴纳的财产保险合同;

2)单个被保险人保费金额在人民币2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2000美元以上,且以现金形式缴纳的人身保险合同;

3)保费金额人民币20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2万美元以上,且以转账形式缴纳的保险合同。(2)赔偿(给付)保险金时:

1)金额为人民币1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00美元以上;

2)但是在办理满期给付业务时,客户身份信息未发生变更的,可不再重复核对被保险人、受益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

3)当减保视同给付保险金,减保所致的退还金额达到人民币1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00美元以上的;

(3)保单借款:如果已采取尽职调查,可简化识别。

9、有效身份证件(1)自然人: 法定有效身份证件:

1)居民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 2)军人、武装警察身份证件; 3)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 4)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 5)其他有效旅行证件; 6)护照;

7)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8)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规定的其他有效证件(外国边民,按照边贸结算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其他: 1)户口薄; 2)工作证; 3)机动车驾驶证; 4)社会保障卡; 5)公用事业账单; 6)学生证;

7)介绍信等其他能证明身份信息的有效证件。

(2)单位客户:

1)证明依法设立或者可以发开展经营、社会活动的执照、证件或者文件; 2)组织机构代码证; 3)税务登记证等。

四、客户洗钱风险分类管理

(重点掌握各类参考因素和相应的控制措施,熟悉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的例外情形)

(一)客户洗钱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即四类基本风险要素)

1、客户特性

(1)客户特性风险子项:客户背景、社会活动和经营活动特点、声誉、权威媒体披露信息、非自然人客户的组织架构;

(2)个人客户的参考因素:客户职业、职位、收入、背景、地位、信誉、外界评价等;(3)企业客户的参考因素:企业的组织架构、经营规模、经营范围、所处行业、信用评级、中介机构的评价等;

(4)客户特性风险子项通常包括但不限于:客户信息的公开程度、金融机构与客户建立或维持业务关系的渠道、客户所持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涉及客户的风险提示信息或权威媒体报道信息、机构客户的股权或控制权结构、反洗钱交易监测记录;

2、地域

(1)地域风险:金融机构不仅要衡量客户的国籍、注册地、经常居住地所蕴含的地域风险,还要酌情考虑客户实际受益人或实际控制人业务相关境外金融机构的地域风险;

(2)地域风险的风险子项包括但不限于: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监控或制裁情况,风险提示信息,特殊的金融监管风险,上游犯罪状况。

3、业务(金融产品、金融服务)

(1)业务风险应重点关注:电销业务、投资连结类业务、团险保全业务、保单质押类业务、大额交易业务等;

(2)业务风险子项包括但不限于:与现金关联程度、非面对面交易、代理交易、特殊业务类型交易频率。

4、行业(职业)

(1)《指引》对此类风险要素未明确风险子项,但指导金融机构从:公认具有较高风险的行业(职业)、行业现金密集程度、与特定洗钱风险的关联度三个角度进行评估。

(二)如何使用这些指标来评估风险

《指引》以权重法为例

1、权重赋值:各金融机构应结合自身情况合理确定个性化的权重赋值;

2、计算:

(三)风险评估的操作流程

1、信息收集

(1)信息收集的可能渠道:

1)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的时候客户向金融机构披露的信息; 2)客户经理或柜面人员的工作记录; 3)为客户提供保险服务时保存的交易记录;

4)委托其他金融机构或中介机构对客户进行尽职调查所获得的信息; 5)利用商业数据库所查询的信息;

6)利用公共互联网等公共信息平台获取的信息。

2、筛选分析

(1)金融机构应认真对照风险评估要素及其子项,逐一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类,并将其置于具体的评级指标项下;

3、初评

4、复评:由初评人以外的其他人员进行复评确认,复评结果与初评结果不一致的,可由反洗钱合规管理部门决定最终评级结果。

(四)风险等级划分的时机和例外情形

1、风险等级划分的时机:

(1)新建立业务关系的客户,应在建立业务关系的10个工作日内划分其风险等级,已确立过风险等级的客户,应确保客户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具有动态的风险追踪能力;

(2)也就是说,金融机构应确立不同客户的风险等级审核期限:原则上说,低一等级客户的审核期 限≦2×上一级客户审核期限时长,风险等级最高客户的审核期限≦半年;

(3)对于与新建立业务关系的客户,不困器风险等级高低,在初次确定其风险的呢估计后的三年内至少应进行一次复核;

(4)当出现可能导致客户风险状况发生实质性变化的事件,如客户变更重要身份信息、司法机关调查本机构客户、客户涉及权威媒体的案件报道等,金融机构应考虑重新评定客户风险等级。

2、客户风险等级划分的例外情形

(1)对于风险程度显著较低且确信能够有效控制其风险的客户,金融机构可自行决定是否按照这些风险要素及其风险子项评定其风险等级,并可直接确定为低风险等级,但此类客户不应具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形:

1)在同一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净值超过一定限额;(原则上是指:寿险保单年缴保费超过1万元人民币,或者外币等值超过1000美元,以及非现金趸交保费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者外币等值超过2万美元)

2)与金融机构建立了信托等高风险业务关系;

3)客户为非居民、或者使用了境外发放的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文件; 4)涉及可疑交易报告;

5)由非职业性中介机构或无亲属关系的个人代理客户与金融机构建立业务关系; 6)拒绝配合金融机构依法开展的客户尽职调查工作。

(2)对于以下具有特殊情形的客户,金融机构可以直接将其风险等级确定为最高级,而无须逐一对照上述风险要素及其子项进行评级:

1)被列入我国发布或承认的反洗钱监控名单、反恐怖融资监控名单及类似监控名单; 2)外国政治公众人物或其亲属、关系密切人; 3)客户实际控制人或实际受益人属前述范围的; 4)多次涉及可疑交易报告;

5)拒绝配合金融机构依法开展的客户尽职调查工作; 6)金融机构自定的其他可直接认定为高风险客户的标准。

(五)客户洗钱风险分类控制措施 1、2012年,FATF《四十项建议》中。明确规定了四项对客户开展尽职调查的具体措施:(1)利用可靠、独立来源的文件、数据或信息核实客户身份;(2)识别受益所有人身份,使金融机构充分了解受益所有人。对于法人和法律协议,金融机构应当了解其所有权和控制权结构;

(3)了解并视情况获得关于业务目的和真实意图的信息;

(4)对业务关系采取持续的尽职调查,对整个业务关系期间发生的交易进行详细审查,以确保交易符合金融机构所掌握的客户身份信息、经营业务状况和风险状况,并在必要时对交易资金来源进行审查。

2、我国有关客户洗钱风险分类管理的指引规定:

对高风险客户,采取强化的客户尽职调查及其他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进一步调查客户及其实际控制人、实际受益人情况;(2)进一步深入了解客户经营活动状况和财产来源;

(3)适度提高客户及其实际控制人、实际受益人信息的收集或更新频率;

(4)对交易及其背景情况做更为深入的调查,询问客户交易目的,核实客户交易动机;(5)适度提高交易监测的频率及强度。

(6)经高级管理层批准或授权后,再为客户办理业务或建立新的业务关系;

(7)按照法律规定或与客户的事先约定,对客户的交易方式、交易规模、交易频率等实施合理控制。(8)合理限制客户通过非面对面的方式办理业务的金融、次数和业务类型;(9)对其交易对手及经办业务的金融机构采取尽职调查措施。

对于低风险客户,可采取简化的客户尽职调查及其他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在建立业务关系后再核实客户实际受益人或实际控制人的身份;(2)适当延长客户身份资料的更新周期;

(3)在合理的交易规模内,适当降低采用持续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的频率或强度;

(4)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允许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合理推测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质,而无需收集相关证据材料。

五、客户身份资料与交易记录保存

(全面掌握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的主要内容和保存要求,熟练掌握有效保存的具体措施)

(一)保存原则(保存要求)

1、完整原则:金融机构保存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应当全面完整,能够还原客户身份识别的全部过程和结果,足以再现客户交易的全貌,不得缺失、遗漏;

2、真实原则:金融机构保存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应当真实准确,严格识别和审核,不得弄虚作假;当资料发生变更的,应当及时更新、保存;

3、安全原则:金融机构应当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比如采取多介质保存、异地备份、规范调阅流程等,防止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缺失、损毁、泄露;

4、从严原则:当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规章对保存期限要求更长的,应当遵守其规定。

(二)保存内容

1、身份资料:

(1)记载客户身份的各类信息、资料;

(2)反映金融机构开展客户身份识别的工作情况的各种记录和资料;

2、交易记录:

(1)关于每笔交易的数据信息、业务凭证、账簿;

(2)有关规定要求的反映交易真实情况的合同、单据、业务函件和其他资料;

(三)保存期限:一般期限、特殊期限

1、一般期限:客户身份资料在业务关系结束后,客户交易信息在交易结束后,应当至少保存五年;

2、特殊期限:

(1)涉及反洗钱调查并在最低保存期限届满仍未结束的,保存时间应延长至反洗钱调查工作结束;(2)同一介质上存有不同保存期限客户身份资料或交易记录的,应当按照最长期限保存;(3)同一客户身份资料或交易记录采用不同介质保存,至少应当按照上述期限要求保存一种介质的客户身份资料或者交易记录;

(4)法律、行政规章或其他规章对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有更长保存期限要求的,遵守其规定;(5)金融机构破产或解散时,应当将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移交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或者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的机构。

(四)法律责任

1、金融机构未按照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的:

(1)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及地(市)以上分支机构责令限期改正;

(2)情节严重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2、未按照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致使洗钱后果发生的:

(1)处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2)情节特别严重的,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建议有关金融金融监督管理机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

【退保后还需要继续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吗?需要,仍应在退保后5年内按要求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对销户资料不完整的要补充完整,客户信息数据库中的客户身份信息要补齐以完整再现客户身份识别所取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信息。】

(五)客户身份资料与交易记录保存的具体措施

1、保存方式:

(1)金融机构应当建立数据信息安全备份制度,采取多介质与异地备份相结合的数据备份方式,确保交易数据安全、准确、完整;

(2)应当建立可靠完备的应急处理机制,并定期修订、演练;(3)保存方式按照不同的保存介质来分有以下几种:

1)纸质保存介质:应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防霉、防蛀、防火; 2)电子保存介质:

3)磁带保存介质:磁带、光盘、硬盘等,注意防磁、防潮; 4)不可更改的介质。

(4)特别注意:系统数据库中账户管理、客户信息、报表管理、交易信息等内容的备份,必须转储到不可更改的介质上进行保存。

2、交易记录

六、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识别与报告

重点掌握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的基本知识、保险行业常见的洗钱风险点、可疑交易分析排查技巧

(一)基础知识

1、含义:交易报告制度是金融机构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将超过规定金额或有洗钱或恐怖融资嫌疑的金融交易信息报告给中国人民银行的制度,包括: 1)大额交易报告 2)可疑交易报告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明确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有关执行问题的通知》等法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3、接收机构:

(1)由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专门负责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2)可疑交易报告在上报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之外,还有以下两种特殊情况:

1)为了及时开展反洗钱调查,对于有合理理由认为与洗钱、恐怖主义活动及其他违反犯罪活动有关的交易(含客户信息),金融机构应当同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

2)如果金融机构判断该线索涉嫌犯罪,为了有效地组织和打击犯罪,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并同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

(二)大额交易报告标准与报告程序 报告标准:

1、大额交易:(1)大额转账交易:

1)非自然人大额交易:是指非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银行账户之间,发生“单笔或累计交易人民币200万元以上(含200万元),或外币等值20万美元以上(含20万美元)”的款项划转;

2)自然人大额交易:是指自然人银行账号与其他银行账户之间,发生“当日单笔或累计交易人 民币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或外币等值10万美元以上的境内转账(含10万美元);当日单笔或累计交易20万元人民币以上(含20万元),或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含一万美元)的跨境款项划转。”

【以客户为单位进行统计】

(2)大额现金交易: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人民币5万元以上(含5万元)、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含1万美元)的现金收支。

孰低原则:孰低是指人民币和外币的大额交易报告标准哪个更低。

报告程序:

金融机构应当自大额交易发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大额交易报告,若发现可疑交易报告要素不全或存在错误,可向提交报告的机构发出补正通知,报告机构应在接到补正通知的5个工作日内补正。

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银行账户划转款项的,由银行机构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三)可疑交易报告标准与报告程序:

1、报告标准:

金融机构在履行反洗钱义务过程中,发现以下4类情形之一,应提交可疑交易报告:(1)金融机构发现涉嫌洗钱犯罪的情形;

(2)金融机构发现或者有合理理由怀疑客户、客户的资金或者其他资产,客户的交易或企图进行的交易与洗钱、恐怖融资等犯罪相关的,不论所涉资金金额或者资产价值大小,应当提交可疑交易报告;(3)金融机构发现的而活着有合理理由怀疑客户或者其交易对手、资金或者其他资产与中国政府发布的或者要求执行的,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中所列的恐怖活动组织及其恐怖活动人员名单,或者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关注的其他涉嫌恐怖活动的组织及人员名单相关的;(4)《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所列的以下情形:

1)客户拒绝提供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 2)客户无正当理由拒绝更新客户基本信息的;

3)采取必要措施后仍怀疑先前获得的客户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的; 4)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时发现的而其它可疑行为。

2、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机构发现涉嫌犯罪的,还应当以书面形式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2)金融机构确认为可疑交易的,应当在可疑交易报告理由中完整记录对客户身份特征、交易特征或行为特征的分析过程。

3、报告程序

金融机构对客户及其交易进行分析后,如认为可疑,应当及时填写可疑交易报告,由金融机构总部或其指定机构,按本机构可疑交易报告内部操作规程确认为可疑交易后,通过电子方式,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可疑交易报告。最迟不超过5个工作日。中国发洗钱监测分析发现要素不全或存在错误的,中心应向报告提交机构发出补正通知,在接到通知的5个工作日内补正。对既属于大额交易又属于可疑交易的交易,应当同时提交大额交易报告和可疑交易报告。

(四)各类业务常见洗钱风险点

1、个人寿险业务

(1)业务拓展环节:保险代理人、经纪人、商业银行为追求自身效益,不能有效履行约定的内容、不能有效识别客户身份、忽视客户资金的真实来源,为洗钱分子提供可乘之机,增加洗钱风险;(2)投保承保环节:投保环节是洗钱风险最大的环节:在投保环节经常出现的异常特征有:保险期限短、返还保额大、退保有特别约定、追溯保单生效日、资料不真实、保费支出预期经济状况不符;(3)缴纳保费环节:个人寿险业务在收取保费时的洗钱风险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投保人要求用大额现金缴纳保费;

2)投保人将保费交付给中介公司,由中介公司交给保险公司,因而难以或者无法获得客户资金来源信息和账户信息,造成后续理赔、支付保险金或满期给付等环节资金进出账户不一致的情形,为黑钱洗清留下漏洞;

3)由第三人代为缴纳保费:资金的真实来源难以追查。

(4)保单保全环节:

1)犹豫期退保、保险合同生效后短期内退保; 2)频繁变更收益人; 3)要求变更缴费渠道。洗钱分子的可疑行为:

1)损失型:宁愿损失投连险等产品的初始费用而执意解除合同; 2)转退型:退保时要求将保费退还给投保人以外的第三方;

3)集中分散互转型:短期内分散投保集中退保或者集中投保分散退保;

4)无理由大额追加型:对于万能险种等可以随意追加保费的保险产品,客户突然要求改变原来银行转账的方式而改用大额现金或支票追加大额保费,却不能合理解释原因。

(5)满期给付和理赔环节:由于该环节关系到许多洗钱行为能否真正实现,洗钱分子不惜以较大成本支付给保险公司,可疑之处有:

1)保险公司支付赔偿金、给付保险金时,出现客户委托他人代领或要求将资金汇往被保险人、受益人以外的第三人;

2)客户要求将退换的保险费和保单现金价值汇往投保人以外的其他人;

2、团体保险业务: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的分离时的犯罪分子有机可乘。(1)投保承保环节:

1)团体保险一般都是先收费后核保,多交保费并且溢交保费选择退费处理时,达到洗清黑钱目的; 2)将多个个人拼凑成团体; 3)成立空壳公司后随便找个公司; 4)编造年龄。

(2)保全环节

1)要求以现金形式退保; 2)要求把保费退回非缴费账户;

3)谎称投保单位因解散或破产等原因已不复存在,申请团体保单转个人保单。

(3)理赔环节

1)补充医疗保险:特需金。员工只需提供住院证明材料或药店发票即可报销:投保单位变相地将单位资金甚至是国有资金转移给个别特殊人员,为其设置较高额度,让其提供不真实的医药发票进行报销;

2、财险业务常见洗钱风险点(1)投保承保环节 1)风险监控点:投保标的来源是否合法; 2)投保标的价值与投保人财务状况明显不符; 3)投保人对被保险人无可保利益;

4)客户的洗钱风险程度:投保人、被保险人、付款人、领款人与洗钱高风险国家、地区以及涉嫌恐怖组织、恐怖分子名单是否一致;

5)投保大额高风险业务,放任其风险因素对标的产生的损毁、灭失风险。

(2)缴款环节 1)现金交易; 2)趸交大额保费;

3)缴款对象异常(第三人代缴保费);

(3)批改退环节:全额退保、减少被保险人从而减少保额、增加保险金额或者增加保费、退保保费支付对象与原缴费对象不是同一人。(4)理赔环节:

1)假骗赔案(重点关注车险、财产险、船舶货运险中的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制造保险事故等行为);

2)领取赔款环节要求保险公司以现金支付或支票支付赔偿金或者委托他人代领。

(五)识别客户身份异常、客户行为异常、客户交易异常的技巧

1、识别客户身份异常的技巧:

(1)客户关键信息:投保人与被保险人是否无可保利益;(2)客户经济状况与其投保产品价值匹配性;

(3)客户风险等级:如客户属于高风险名单或疑似黑名单且不能排除的;

2、识别客户行为异常的技巧:

(1)客户交易动机:观察客户的关注点。

(2)交易时间:索赔时间过早或存在疑点、在重要节日前后交易。(3)交易地点;(4)非正常行为。

3、识别客户交易异常的技巧:(1)客户有关基础信息疑点:

1)投保人将保单转让给不相关的第三方,且没有合理理由; 2)身份资料难以确认且不愿意提供详细资料的个人客户; 3)难以得到其账户的复印件或其他与客户有关文件的单位客户; 4)保单地址不是客户的永久地址;

5)客户投保时不愿意提供正常所需信息、或仅提供极少的可疑信息、或其所提供的信息难以查证; 6)客户通讯地址在保险公司经营区域之外,且调查发现客户家庭电话无法接通。

(2)客户资金流动不合理: 1)由第三方以支票形式支付保费;

2)与客户正常行为不相符或明显超出客户财务能力的行为; 3)从以前期缴小额保费突然改变为投保大额保单;

4)客户支付趸交保费后,短时间内要求最大金额的保单贷款;

5)为同一被保险人购买多张小额保单且以现金付费,后退保时要求将保费支付给第三方; 6)在通常应由支票或其他支付工具付款的情况下要求用现金付款; 7)不正常的领取要求;

(3)从经济理性分析不合理:

1)从性质、频率、规模看属于不正常行为; 2)与正常市场行为相背离的行为;

3)短期内多次买卖保险产品却没有明确保险需求; 4)滥用犹豫期条款;

5)员工或代理人频繁地接纳趸交业务、且远超出公司平均水平。

七、反恐怖融资 涉嫌恐怖交易的主要特征、涉恐黑名单的处理以及有关资产的冻结要求

(一)恐怖融资概述

1、恐怖融资概念:

(1)任何人以任何手段,直接或间接、非法或故意的为恐怖主义活动募集或提供资金,其意图是将全部或部分资金用于,或者明知全部或部分资金将用于恐怖主义活动,当资金还没有被实际用于实施恐怖活动时,不影响资助恐怖活动事实的成立和犯罪性。(2)或者是试图资助恐怖活动、以共犯身份资助,(3)或者试图资助恐怖活动、组织或指使他人资助恐怖活动、组织团体资助恐怖活动的,都能被定义为恐怖融资。

2、资金来源:

(1)非法收益:贩毒、走私、军火贸易、人口贩卖等有组织犯罪;

(2)合法收益:商业组织从事经营活动、非营利性组织募集资金、接受支持者赞助等。

3、反洗钱措施和恐怖融资的额区别:

(1)反洗钱是监控犯罪来源的恐怖融资的活动,而恐怖融资很大一部分资金来源于合法的捐赠;(2)传统的反洗钱措施是针对金融机构指制定的额,而恐怖融资多利用非正规的资金转移体系和非营利组织达到融资目的。

(二)恐怖融资的表现形式

1、《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第十八条对恐怖融资的表现形式进行了规定,具体分为以下4类,钱2类是从融资主体来划分,后2类是从融资目的来划分:(1)恐怖组织、恐怖分子自身的融资行为;

(2)其他组织或个人协助恐怖活动的额融资行为:是指以资金或其他形式财产,协助恐怖组织、恐怖分子、恐怖主义、恐怖活动犯罪的行为。因此,金融机构的客户即使不是恐怖组织或恐怖分子,也可能涉及恐怖融资。

(3)资助恐怖主义或恐怖活动的融资行为:是指为恐怖主义和实施恐怖活动,占有、使用、募集资金或其他形式财产;

(4)资助恐怖组织或恐怖分子的行为:是指为恐怖组织、恐怖分子,占有、使用、募集资金或其他 形式财产。这类融资行为的范围,较第三类更为广泛。即使该项资金或财产没有真正用于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犯罪的实施,但只要实际接收和使用资金或财产额对方是恐怖恐怖组织或恐怖活动,都应将其确定为恐怖融资行为。

2、恐怖融资界定遵循的原则:尽最大努力切断恐怖组织或恐怖分子的一切资金来源,从经济上彻底消除恐怖活动犯罪的生存土壤,从而达到有效遏制恐怖活动的额最终目的。

(四)恐怖融资资金需求:

1、实施特定的恐怖活动的直接资金需求:包括成员培训费用、生活费用、通讯费用等;

2、维持组织的基本运作以及宣扬组织的意识形态所需要的费用:招募成员、采购物资、发展组织、恐怖宣传等。维持恐怖组织运作的资金需求远大于直接实施恐怖活动所需资金。

(五)筹资方式

1、合法渠道:

(1)通过恐怖组织所有的或控制的慈善机构或合法企业,如现金密集型行业:新疆地区的农产品及干鲜果蔬的收购、珠宝玉石的加工与买卖、牛羊肉及皮革等附属制品的采购与销售等;(2)利用宗教名义,或贯以宗教课税的形式获取钱财和物品;

(3)小型的恐怖袭击活动的资金来源于暴力恐怖分子个人的积蓄、收入,甚至是发放给个人的低保收入;

(4)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先富起来的少部分具有极端宗教思想的人群将其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合法收入提供给恐怖组织作为活动经费。

2、非法渠道:主要是指恐怖活动资金来源是通过各种犯罪活动取得,如抢劫、诈骗、偷盗以及毒品犯罪所得。

(1)恐怖分子通过贩卖毒品筹集资金;

(2)恐怖组织及其成员打着宗教的幌子,向本民族个体经营商户收取“保护费”;

(3)恐怖分子私设“讲经堂”,进行非法宗教活动,并要求信教群众捐款,作为恐怖组织活动经费。

(六)涉恐黑名单

1、来源: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机构、司法机关、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中国人民银行。

2、涉恐黑名单的监测和报告:金融机构应制定涉恐黑名单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制度,实现名单的及时更新、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报告。具体操作步骤包括4个:(1)将涉恐黑名单嵌入业务系统;相应更新名单,完善身份制度,持续识别,对有多个名字须全部体现。

(2)办理业务时,匹配比对名单;确定是否涉及名单中的人员。

(3)及时提交涉恐可疑报告;规定时限内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和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报告。

(4)采取适当的后续处理措施;金融机构对符合联合国安理会涉恐名单的交易应采取相应的限制措施控制风险。

(七)非涉恐黑名单资金监测与报告

1、《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

金融机构应当对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名单开展实时监测,有合理理由怀疑客户或者其交易对手资金或者其他资产与名单相关的,应当在立即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可疑报告的同时,以电子形式或书面形式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分支机构报告,并按照相关主管部门的要求依法采取措施。

2、需提交可疑交易报告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1)怀疑客户为恐怖组织、恐怖分子以及恐怖活动犯罪募集或者企图募集资金或者其他形式财产的;(2)怀疑客户为恐怖组织、恐怖分子、从事恐怖融资活动的人以及恐怖活动犯罪提供或者企图提供资金或者其他形式财产的;

(3)怀疑客户为恐怖组织、恐怖分子保存、管理、运作或者企图保存、管理、运作资金或者其他形式财产的;

(4)怀疑客户或者其交易对手是恐怖组织、恐怖分子以及从事恐怖融资活动人员的;

(5)怀疑资金或者其他形式财产来源于或将来源于恐怖组织、恐怖分子、从事恐怖融资活动人员的;(6)怀疑资金或者其他形式财产用于或者将用于恐怖融资、恐怖活动犯罪及其他恐怖主义目的、或者怀疑资金或者其他形式财产被恐怖组织、恐怖分子、从事恐怖融资活动人员使用的;

(7)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合理理由怀疑资金、其他形式财产、交易、客户与恐怖组织、恐怖活动犯罪、从事恐怖融资活动人员有关的其他情形。

3、最常用的涉恐资金转移方式:慈善机构,非营利性组织,因其:转移迅速、手续简便、掩饰最终收款人的特点。

(八)涉恐资产的冻结和报告

1、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国家安全部2014年1月共同发布了《涉及恐怖活动资产冻结管理办法》:明确涉恐资产冻结的程序和要求,规定公安部公布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人员名单后,金融机构、特定非金融机构对所列名单组织和人员的资产应立即采取冻结措施。

2、金融机构应当:

(1)制定冻结涉及恐怖活动资产的内部操作规程和控制措施,对分支机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2)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关注并及时掌握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名单的变动情况;(3)完善客户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管理,加强交易监测。

3、冻结措施:是指金融机构为防止其持有、管理或者控制的有关资产被转移、转换、处置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包括:(1)终止金融交易;

(2)拒绝资产的提取、转移、转换;

(3)停止金融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和使用等。

4、资产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汇款、旅行支票、银行支票、邮政汇票、保单、提单、仓单、股票、债券、汇票、和信用证、房屋、车辆、船舶、货物、其他以电子或者数字形式证明资产所有权、其他权益的法律文件、证书。

5、也应该采取冻结措施的资产:

(1)收取被采取冻结措施的资产产生的孳息以及其他收益;(2)受偿债权;

(3)为不影响正常的证券、期货交易秩序、执行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名单公布前生效的交易指令。

6、金融机构采取冻结措施后,应当立即以书面形式报告资产所在地县级公安机关和市、县国家安全机关,同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内容包括:资产数额、权属、位置、交易信息等情况;

7、金融机构的境外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也应当按照驻在国家地区法律规定和监管要求对涉恐资产采取冻结措施的,应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金融机构总部,由总部报告总部所在地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同时抄报总部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8、金融机构采取冻结措施后,应及时告知客户,并说明理由和依据。

9、金融机构对于采取冻结措施有关的工作信息应当保密,不得违反规定相任何单位几个人提供和透露,不得在采取冻结措施前通知资产所有人、控制人或者管理人。

(九)涉恐资产的解冻及被冻结资产的管理

1、金融机构不得擅自解除冻结措施,但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立即解除冻结:(1)公安部公布的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人员名单有调整,不再需要采取冻结措施的;(2)公安部或国家安全部发现金融机构采取冻结措施有错误并书面通知的;

(3)公安机关或国家安全机关依法调查、侦查恐怖活动、对有关资产的处理理你更有要求并书面通知的;

(4)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决对有关资产的处理有明确要求的;(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八、配合开展反洗钱监管和调查

权利和义务、调查工作流程和具体保密要求

(一)反洗钱工作:监管配合

1、反洗钱工作思路:2012年以来、中国人名银行全面推行以风险为本的反洗钱工作思路,强化对法人金融机构的监管。

重点是什么:

33(1)通过洗钱类型风险提示提高监管效率;(2)合规监管和风险监管并重,风险监管为主;(3)责权分明、平衡制约、制度健全、运行有序的体系。

2、当前,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反洗钱监管工作主要包括:约见谈话(收集监管信息)、现场检查、风险评估、质询、考核评级。

3、反洗钱现场检查的目的:

(1)评价履行反洗钱义务的合规性;(2)评估控制管理洗钱风险的适当性;

(3)督促针对存在额问题进行整改,提高合规水平和控制风险能力;(4)引导检查单位理解和适应反洗钱监管政策。

4、哪些单位是反洗钱现场检查的挑选重点?

中国人民银行在确定反洗钱现场检查对象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1)反洗钱工作重点及辖内实际需求;(2)被检查单位洗钱风险控制状况;(3)反洗钱日常监管评级或评估结果;(4)侦查机关、相关部门通报的涉案情况;(5)其他监管部门通报的违规及风险异动;(6)群众举报信息等。

5、中国人民银行将重点对存在以下问题请先的机构进行现场检查:(1)发生性质严重、危害程度较高的重大案件,或被通报重大案件;(2)经评估认定为洗钱风险控制能力薄弱或合规风险高;(3)涉及特定的高风险业务;

(4)涉及重特大金融案件,且与发洗钱失职有联系。

6、反洗钱现场检查答题可以分为两类: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1)全面检查:全方位检查 1)内部空制体系建设; 2)客户身份识别情况;

3)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制度执行; 4)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执行; 5)宣传培训; 6)内部审计监督; 7)保密制度执行。

(2)专项检查:针对某个方面 1)客户识别; 2)内部控制建设;

3)某项高风险业务:大宗交易、资产管理、代销业务等。

7、检查不合格的保险机构,将面临怎样的处罚

反洗钱现场检查时对被检查单位反洗钱履职评估的过程,也是对违法违规行为取证的过程(1)

1)未建立反洗钱内内控制度;

2)未设立反洗钱专门机构国指定内设机构负责; 3)未对职工进行反洗钱培训等。

中国人民银行依法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建议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责令被检查单位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

(2)

1)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 2)未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 3)未报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

4)与身份不明客户进行交易或为客户开立匿名、假名账户; 5)违反保密规定泄露有关信息;

6)拒绝、阻碍反洗钱检查、故意提供虚假材料等。

中国人民银行依法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对被检查单位、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可建议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对责任人员予以纪律处分、取消任职资格或者禁止其从事有关金融行业工作。

8、接受检查单位享有哪些权利:

35(1)拒绝检查权:当检查人员少于2人或者未出示执法证和检查通知书;(2)对检查事实作出解释或提出申辩意见权:

1)接受检查组询问后,有权对记录内容核对; 2)由错误和遗漏可疑提出更正和补充; 3)可疑就发现的问题作出解释; 4)可以在规定时限内提出陈述和申辩。

(3)监督举报权:发现检查组及其检查人员存在违反法律法规或廉政纪律行为可疑依法举报;

9、反洗钱现场检查会采取哪些措施:(1)进入保险业进入机构进行检查;

(2)询问保险业进入机构工作人员,要求其对有关检查事项作出说明;

(3)查阅、复制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并对可能被转移、销毁、隐匿或者篡改的文件资料予以封存;

(4)检查保险业金融机构运用电子计算机管理业务数据的系统。

(十)反洗钱工作:调查配合

1、金融机构配合开展反洗钱调查是指金融机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省一级分支机构的调查要求,对有关可疑客户及可疑交易的情况配合进行调查和反馈。

2、可疑交易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1)狭义: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或其省一级分支机构发现的可疑交易活动,需要调查核实的;(2)指符合反洗钱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中可疑交易标准的资金活动。

3、反洗钱调查的目的是:中国人民银行或其省一级分支机构,通过调阅资料、核实信息、查证嫌疑等方式,确认可疑交易活动是否属实或是否涉嫌洗钱犯罪。

4、配合反洗钱调查义务和权利(1)义务:

1)提供必要支持义务; 2)如实提供信息义务;

3)信息资料保密义务;(2)权利:

1)拒绝检查权;

2)核对、补充和更正询问笔录:确认无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

3)清点封存资料并保留清单:当场开列清单一式二份,签名盖章后一份交由保险业进入机构,一份附卷备查;

4)逾期自动解除冻结:保险业金融机构在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采取临时冻结措施48小时后未接到侦查机关继续冻结通知的,有权立即解除冻结;

5)获得救济的权利:如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等。

5、反洗钱调查:保密很重要(1)哪些内容需要保密:

1)调查工作的任务背景和目的; 2)被调查客户名单;

3)被调查客户保单信息和交易记录; 4)提交的书面材料和电子文档; 5)其他应予保密事项。

2、保密制度包含哪些环节(1)内控制度

1)保密制度:建立完善配合反洗钱调查和保密制度,明确内部保密责任;

2)工作流程:按照“知密最小化”原则,严格控制知密范围,以最少环节保障配合调查工作。

(2)人员配置

1)制定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配合:过硬的业务水平、良好的保密意识、较高的政治觉悟; 2)控制知悉范围:配合调查人员、必要的科技业务人员、审批人员。

(3)资料获取的审批

1)能在本级获取,或仅限本级获取通知书所列信息数据和资料,不得向上级机构申请,也不得要求分支机构提供;

2)若确实需要,应通过严格规范的内部审批。

37(4)资料封存管理

1)不得擅自转移、隐藏、篡改或损毁被封存的资料、文件;

2)调查反馈资料只能移交给调查组人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泄露任何调查信息。

(5)严格按照保密要求保管处理与配合调查有关的各种资料和信息;(6)对于涉密调查,应严格按照涉密文件处理流程配合开展调查;

(7)在配合调查过程中,保险业金融机构相关人员不得直接向可疑交易主体核实客户身份信息,了解交易背景和交易目的,以免调查信息泄露,使可疑交易线索失去情报价值。

各章位置链接:

一、反洗钱基础知识

二、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

三、客户身份识别

四、客户洗钱风险分类管理

五、客户身份资料与交易记录保存

六、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识别与报告

七、反恐怖融资

八、配合开展反洗钱监管和调查

1、《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规定,当受益人请求保险公司赔偿时,如金额为人民币10000元以上或外币等值1000美元以上应当确认其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关系。(错)【解释:需要完整执行客户身份识别流程的情形之一】

2、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有权依法责令金融机构对直接负责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错)【中国人民银行只能建议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给予纪律处分】

3、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要达到“双全”要求,即覆盖范围全面和覆盖人员全面。(错)4、2012年2月,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全会讨论通过《打击洗钱、恐怖融资与扩散融资的国际标准:FATF建议》,首次将税务犯罪列为洗钱的上游犯罪。(对)

5、保险机构洗钱风险的内部风险包括客户自身属性所形成的风险以及产品和服务自带的风险。(错)

6、反洗钱的核心问题和基础工作可疑金融交易信息的采集、分析与报告。

7、保险机构应定期开展洗钱内部风险评估工作,间隔一般不超过三年。(对)

8、金融机构应当不定期对反洗钱制度的有效性进行回顾与评估。(错),应该定期。

9、按照《金融机构报告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发现涉恐资金交易应只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告。(错:应及时提交涉恐可疑报告;规定时限内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和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报告。)

10、在我国,上游犯罪主体不可以构成洗钱犯罪主体。

11、留存客户身份识别流程中的“留存”等同于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的“保存”。(错)

12、反洗钱国际标准和各国反洗钱法律都有规定的防范洗钱活动的核心措施是: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13、《反洗钱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预防和打击洗钱活动,维护金融秩序,遏制洗钱犯罪及其相关犯罪。(错)是为了预防洗钱活动,维护金融秩序,遏制洗钱犯罪及其相关犯罪。

14、操作风险是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外部事件、员工、交易对手经营状况不佳而导致损失的风险。错:操作风险是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15、外部事件风险是指直接或间接来自外部的主、客观因素给银行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包括犯罪、法律纠纷、灾害、政治事件等。(错)

16、金融机构应当将可疑交易报其总部,由金融机构总部或者由总部指定的一个机构,在可疑交易发生后的第几个工作日内以电子方式报送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D A.7 个工作日内 B.8 个工作日内 C.5 个工作日内 D.10 个工作日内

17、(A)是金融机构反洗钱活动的基础工作。

A.了解客户 B.大额现金交易报告 C.可疑交易的分析 D.与司法机关全面合作

18、案件治理的六个重点环节是:授权卡(柜员卡)、印鉴密押、空白凭证、金库尾箱、查询对账、(D)。

A.流程建设 B.制度建设 C.日常教育 D.轮岗休假

19、下列哪项不属于操作风险防范“十三条”所列明的监管要求范围?(A)A.不得为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企业提供开立账户、办理结算、提供贷款等便利条件 B.建立和实施基层主管轮岗和强制性休假制度,并确保这一安排纳入人事管理制度 C.严格印章、密押、凭证的分管与分存及销毁制度并坚决执行

D.加强未达账项和差错处理的环节控制,记账岗位和对账岗位必须严格分开

20、金融机构案件报送的标准和类型是经纪检监察部门或司法机关立案的各类案件,但不包括(C)。A.经济案件 B.违规经营案件 C.成功堵截的案件 D.诈骗、抢劫、盗窃案件

21、加强反洗钱内部控制是金融机构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提条件。反洗钱是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对金融机构国际化战略的必需要求,只有符 合国际标准的金融机构才能“走出去”。对

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

第四篇:应急知识培训

应急知识教育培训

一、加油作业过程中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现由我就各加油站在加油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注意如下:

(一)加油前注意事项:

1、加油机运转时,电机和泵温度应保持正常,计量器和泵的轴封应无明显泄露,汽油加油流量不应大于60L/min。

2、加油机机件应保持性能良好,油气分离器及过滤器应保持功能正常,排气管应畅通、无损,泵安全阀应保持压力正常。加油员在使用加油机前,应检查加油机运转是否正

3、加油岛上不得放置收录音机,电扇、延长线、冷藏设备等一般电器设备及其他杂物。

4、有加油车辆进站时,加油人员应站在加油岛上以防被撞,作业人员避免穿过两车中间。

5、客车进站加油时不得载有乘客。

6、禁止使用绝缘性容器加注汽油、煤油等(不允许加油枪直接向塑料桶等绝缘性容器加注汽油、煤油等);如无所在地派出所开具用途使用证明,禁止非法销售散装汽油、柴油等。

(二)加油作业过程

1、车辆驶入站时,加油员应主动引导车辆进入加油位置。当进站加油车停稳,发动机熄火后,方可打开油箱盖,加油前加油机计数器回零后,启动加油机开始加油。

2、加油作业应由加油员操作,不得由顾客自行处置。

3、加油时应避免油料溅出,尤其机车加油时应特别注意不可溅出油料溅及高温引擎及排气管。

4、加油时若有油料溢出,应立即擦拭,含有油污布料应妥善收存有盖容器中。

5、加完油后,应立即将加油枪拉出,以防被拖走。

6、加油前及加油后应保持橡皮管放置于加油机上,防止被车辆压坏。

7、当加油、结算等程序完成后,应及时引导车辆离开加油岛。

8、站内有人吸烟或使用移动电话时,应立即停止加油。

9、摩托车加油后,应用人力将摩托车推离加油岛4.5m后,方可启动。

10、加油站上空有高强闪电或雷击频繁时,应停止加油作业,采取防护措施。

加油过程中极易发生安全隐患如下:

1、跑、冒油:

加油员在对车辆加油作业过程中,由于不清楚车辆油箱的空容量或作业过程中精力不集中,发生油品洒冒。

预防措施:

a、加油在对车辆加油前,要问清加油车辆油箱的空容量;

b、加油过程中,加油员要集中精力,注意观察,当油品加满时,要立即关断加油枪,做到不洒不冒;

c、作业完毕后将加油胶管盘放在加油岛上。

2、加错油品:

对车辆加油时,所加油品与车辆所需油品不符。

预防措施:

加油前,问清加油油品的品种、规格,并与加油机油品进行复核,防止加错油品。

3、人身伤害:

加油员在引导车辆或在加油作业过程中,车辆与人体相撞;或在加油作业过程中,大量吸入油气而造成人体器官损坏,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预防措施:

a、车辆进入加油场地时,加油员要站在加油岛上,面向来车方向,提示车辆缓行,引导车辆停靠指定位置;

b、加油时,尽量站在上风口处;

c、闲杂人员禁止在加油场地通行或逗留。

4、油品火灾:

在加油过程中,油品或油气遇意外火源,发生油品火灾事故。

预防措施:

a、加油员要着防静电服,严禁穿带铁钉、铁掌鞋;严禁携带和使用手机、传呼机等非防爆通讯、照明工具,严禁携带火种;

b、加油前,加油员要认真检查车辆随乘人员,有无吸烟弄火现象,如有,要坚决制止;

c、要熄火加油

d、避免洒冒油品,如有油品洒冒,应先清理洒冒的油品,后开走车辆;

e、加油现场安全距离以内禁止有明火作业。

f、雷暴天气禁止加油作业;

g、经常对加油机进行检查保养,确保加油机静电接地、静电跨接装置、电器安装完好有效,达到整体防爆;

h、加油枪应紧贴油箱内壁;

i、严禁向摩托车内直接加油及向塑料桶加汽油;应设置摩托车专用加油区。

5、加油服务中的注意事项

严禁车辆不熄火加油;严禁吸烟或使用移动电话;严禁把加油枪对准顾客;严禁给摩托车直接加油;洒冒油品后,严禁机动车原地启动;严禁用加油枪或铁器敲打油桶或油箱

严禁向塑料容器、木制容器中直接加注汽油(原因后面介绍);场地内有动火作业、火源或者电闪雷鸣时,严禁加油作业。

二、卸油作业过程中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一)卸油作业前注意事项:

1、应具备密闭卸油的条件。

2、防静电接地设施完好。

3、油罐车车辆正常,防火防静电设施完备。

4、卸油作业所需消防器材配备齐全。

5、雷雨期间不得进行卸油作业。

(二)卸油作业过程应注意事项:

1、油罐车进、出加油站或倒车时,应由加油站人员引导、指挥。

2、油罐车应停放于卸油专用区,熄火并拉上手剎车、于车轮处放置轮挡;并使车头向外,以利紧急事故发生时,可迅速驶离。

3、卸油过程中,卸油人员和油罐车驾驶员不应离开作业现场,打雷时应停止卸油作业。

4、向地下罐注油时,与该罐连接的给油设备应停止使用。卸油前应检查油罐的存油量,以防灌油时溢油。卸油作业中,严禁用量油尺计量油罐。

5、卸油作业中,必须有专人在现场监视,并禁止车辆及非工作人员进入卸油区。

6、检查确认油罐计量孔密闭良好。

7、油罐车进站后,卸油人员应立即检查油罐车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有效,油罐车的排气管应安装防火罩。检查合格后,引导油罐车进入卸油现场,应先接妥静电接地线夹头接线并确实接触。

8、油罐车熄火并静置15min后,卸油员按工艺流程连接卸油管及油气回收管及接头,将接头结合紧密,保持卸油管自然弯曲;经计量后准备接卸;按规定在卸油位置上风处摆放干粉灭火器。

9、卸油前,核对罐车与油罐中油品的品名、牌号是否一致,各项准备工作检查无误后,能自流卸油的不泵送卸油。

10、油罐车驾驶员缓慢开启卸油阀卸油。卸油员集中精力监视、观察卸油管线、相关闸阀、过滤器等设备的运行情况,随时准备处理可能发生的问题。

11、卸油时严格控制油的流速,在油面淹没进油管口200mm前,初始流速不应大于1m/s,正常卸油时流速控制在4.5m/s以内,以防产生静电。

12、卸油完毕,油罐车驾驶员应关闭卸油阀;卸油员应先拆卸油管与油罐车连接端头,并将卸油管抬高使管内油料流入油罐内并防止溅出。盖严罐口处的卸油帽,收回静电导线。收存卸油管、油气回收管时不可拋摔,以防接头变形。

13、卸油完毕罐车静置5min后,卸油员引导油罐车启车、离站,清理卸油现场,将消防器材放回原位。

14、待罐内油面静止平稳后,通知加油员开机加油。

15、卸油时若发生油料溅溢时,应立即停止卸油并立即处理。

16、卸油时如发生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破坏事故和伤亡事故等重大事故,应立即停止卸油作业,同时应将油罐车驶离加油站。

17、在卸油过程中,严禁擦洗罐车物品、按喇叭、修车等,对器具要轻拿轻放,夜间照明须使用防爆灯具。

18、卸油口未使用时应加锁。

卸油作业中存在操作安全隐患如下:

1、跑、冒油:卸油油量超出油罐空容量或卸油软管连接松动时,油品可能泄漏或罐内油品溢出,发生跑冒油事故。

预防措施:

a、卸油前,准确计量油罐空容量;

b、认真复核进货油品数量与油罐空容量;

c、认真检查卸油胶管,做到无破裂、塞堵现象,与罐车、卸油管线连接紧密无渗漏;

2、混油:进货油品与罐内油品品种不一致,发生混油事故。

预防措施:

a、油罐卸油孔处,要有明显的油罐编号及所储存油品的品种及标号的标志;

b、认真复核进货油品的品种、规格,确认管线与油罐连接正确,保证油罐储存油品品种与进货油品品种一致;

c、罐车内剩余的油品要妥善处理,不得卸入不同油品品种的储油罐中。

3、油品火灾:

在卸油时,油品或油气遇意外火源时,发生油品火灾事故。

预防措施:

a、卸油管线的连接处、阀门等无渗漏,卸油过程中,严禁打开储罐罐口及罐车盖,做到密闭式卸油,尽可能减少油品渗漏和油气外逸;

b、严禁喷溅式卸油;

c、确保卸油场地安全距离以内无明火作业;

d、卸油前,接好静电接地装置并保证连接有效,油槽车应进行稳油;

e、作业人员要着防静电作业服,严禁穿带有铁钉、铁掌鞋;严禁携带和使用手机、传呼机等非防爆通讯、照明工具,严禁携带火种;

f、卸油场地,严禁维修车辆,严禁有铁器碰撞的作业;

g、大风雷雨天气,禁止卸油作业;

h、卸油期间如有油品泄漏,先清理泄漏的油品,且待油气散尽后,方可启动车辆;

i、卸油期间,非作业人员禁止进入作业场地。

4、人身伤害:卸油时,作业人员在指挥车辆或在安放放溜车设施时,车辆意外移动,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预防措施:

a、闲杂人员禁止进入卸油场地;

b、作业人员在指挥车辆时,要站在车辆两侧,严禁站在车辆后部;

c、车辆停稳后,方可安放防溜车设施,且应用铁(木)棍操作,严禁徒手安放。

五、加油站其他事故预防措施

1、火源的管理

☆ 严禁烟火。管理人员和安全员在日常检查中应特别注意加油场地、营业室、值班室附近是否有烟头、火柴杆等。

☆ 禁用非防爆电器。严禁在爆炸、火灾危险区域内使用非防爆电器,要注意在油站停电停电或夜间作业时,不得采用非防爆灯具进行照明检修和作业。加油站站房内严禁使用电炉、电水壶、热得快、电褥子等易引起火灾的电器。

☆ 机动车熄火加油。

☆ 严禁在站内检修车辆、严禁在站内进行敲打铁器等易产生火花的作业。

2、静电的预防

加油站静电产生的途径有:汽车油罐车在运油过程产生静电;接卸过程中油罐内产生静电;油品在输油管线中流动产生静电;油品在过滤器、泵中产生静电;作业人员人体静电。

☆ 卸油前连接好静电接地线

卸油前油槽车应连接好静电接地线15min后方可进行其他作业。现个别加油站在打开卸油阀门后才接上静电接地夹,而且有的接到油罐车绝缘部位,影响静电荷的导除。

☆ 检查接地电阻值

a 日常检查。有无异常现象,各种金属跨线、接地线是否牢固;

b 定期检查。每半年对静电接地电阻测试一次。

☆ 严禁向塑料桶中直接加注汽油

☆ 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服和鞋

三、计量作业过程中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一)油罐计量作业过程中应注意事项:

1、夜间量测油罐时应使用防爆型照明设备;

2、停止使用与油罐相连的加油机;

3、卸油后,待稳油15min后方可计量;

4、进行油品采样、计量和测温时,不得猛拉快提,上提速度不得大于0.5m/s,下落速度不得大于1m/s。

(二)油罐计量作业过程易发安全隐患如下:

1、油品火灾:

在对油罐储存的油品进行计量操作时,油品或油气遇意外火源时,发生油品火灾事故。

预防措施:

a、作业人员着防静电服,严禁穿带铁钉、铁掌鞋;

b、严禁携带和使用手机、传呼机等非防爆通讯、照明工具,严禁携带火种;

c、严禁用化纤绳作计量器具的拉链;

d、在投尺时,量油尺带要放在规定的投尺槽内,严禁尺带与钢质的管壁发生摩擦;

e、作业后,要立即紧闭量油孔盖;

f、雷雨天,禁止计量作业。

2、人身伤害:

在计量作业时,作业人员的手或身体其它部位意外被油品浸泡,或大量吸入油气,对人体器官造成损害,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预防措施:

a、作业时,要尽量站在上风口,严禁直接嗅闻油品;

b、作业时,作业人员要集中精力,防止油品洒溅到人身体部位;

c、作业后,对接触过油品的身体部位,要用清水和肥皂进行清洗。

第五篇:应急知识培训

应急知识培训

一、什么是突发应急事件?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需要立即处理的紧急事件。

突发事件具有如下特征:

1、突发性。对于突发事件是否发生,于什么时间、地点、以什么样的方式爆发,以及爆发的程度等情况,人们都始料末及,难以准确地把握。

2、公共性。一是突发事件涉及公共利益,对公共财产或福利、公共安全、公共秩序产生影响(通常是消极的、负面的影响)上。二是涉及面比较广,需要调动和整合全社会的人力、物力、信息等公共资源和力量。

3、危害的严重性。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有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这种损害性不仅体现在人员的伤亡、组织的消失、财产的损失和环境的破坏上,而且还体现在突发事件对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所造成的破坏性冲击,进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上。

4、变化发展的不确定性。突发事件发生后,事态的变化、发展趋势以及事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能事先描述和确定,难以预测,特别是在当做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世界里,这种连锁反应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突发事件复杂化,已经超出纯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范畴,变成一种含有多项内容的综合性社会危机。

5、处臵的紧迫性。是指突发事件所反映的问题极端重要,关系到社会、组织或个人的安危,需紧急采取特别措施及时有效地处理。随着突发事件的发展、演变,它所造成的损失可能会越来越大。因此,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越快,反应决策越准确,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就会越小。

6、广泛的影响性。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除了关注伤亡人数外,还密切关注事故发生原因、时间、地点等情况,从中得到的启示、总结出的经验教训等,从而使社会避免重蹈覆辙、重演悲剧。

二、突发应急事件分哪几类?

主要分成4类: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如,2009年全国大部地区的旱灾;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交通运输事故:2008年国庆期间,古灵山车祸。2005年11月13日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大量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水体,引发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辞职。)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1、2003年的非典,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数919人,病死率近11%。中国内地累计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

2、2009年的甲H1N1流感,截至目前,我国内地共报告49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治愈出院251例,239例在院接受治疗。

3、手足口病,)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2001年9月11日,9.11恐怖袭击事件美国东部时间9月11日上午,发生在美国本土,通过劫持多架民航飞机冲撞纽约曼哈顿的摩天高楼以及华盛顿五角大楼的自杀式恐怖袭击。包括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在内的6座建筑被完全摧毁,其它23座高层建筑遭到破坏,美国国防部总部所在地五角大楼也遭到袭击。)

三、突发应急事件分哪几个等级?怎样分?

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总体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级,即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不同事件有不同的分法,如下表所示:

四、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1、完善预案

在我国,对突发事件的国家专项应急预案有21件,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有5件(《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国家处臵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有9件(《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家处臵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国家处臵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国家处臵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家处臵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国家核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公共卫生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有4件(《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社会安全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有3件(《国家粮食应急预案》、《国家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国家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省市也都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2008年,我市根据上级精神,结合实际制定了《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突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重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地震应急预案》《消防火灾事故应急预案》、《供电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重特大事故险情应急预案》、《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春节和全国全省两会期间信访稳定工作应急预案》等1个总体应急预案、12个单项应急预案,并将这13个应急预案装订成册,下发到了各个单位。各相关单位也积极行动,结合部门实际制订了一些预案。

2、健全网络

对于我市来说,院长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主任,副院长、各分管副院长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副主任,负责全院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臵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管理委员会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办公室王晓东主任兼任应急办主任,副主任姜燕具体负责应急管理、协调工作,并配备了专门工作人员。各乡(镇、区)、县直各单位一把手负责本辖区、本部门、本系统的应急管理全面工作,并明确一名副职具体抓,各乡(镇、区)党政办主任、县直各单位办公室主任是应急信息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负责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等工作。

3、加强值班

要整合应急值班与办公室日常值班资源,按照先进实用的原则,更新配臵值班室专用计算机、电话、传真机、复印机和网络设施等必要的值班设备,为值班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配好配强值班人员,认真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领导带班制度、主副班制度和备班制度、交接班制度、值班工作责任制度,确保值班不断档不缺员,提高值班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4、强化宣传培训

除平时开展应急知识进农村、学校、企业的宣传教育活动外,要充分利用固有节日搞好宣传。如:“国际减灾日”(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全国消防日”(每年的11月9日)、“全国防灾减灾日”(每年5月12日)、“全国安全生产月”(每年6月份),都要展出版面,发放宣传资料,增强公众安全意识。

5、搞好隐患排查。要组织力量认真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处臵。搞好两个结合(即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管理与非常态管理相结合),使处臵突发从被动应付向源头管理的转变,找出突发事件发生的规律,把突发公共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要把工作重心放在社区、乡村、学校和位于城市和人口密集的高危企业等基层单位,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人群集中地的监管监察,明确安全监管职责。各地各部门要对各类应急资源进行普查摸底,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库、人才库。

6、搞好演练

北川邓家刘汉小学,经过大地震,483名学生一个都没有少,被称为史上最牛希望小学,原因是什么?一是建筑质量高,二是应急演练好。所以我们要“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加强应急演练。今年我们结合实际制定全县性的演练计划,明确了演练时间、演练内容和牵头单位,并要求各相关单位组织应急演练时邀请县领导参加。前段时间卫生、教育、地震等部门已经按照计划分别组织了甲型H1N1流感防治,地震等应急演练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防灾抗灾意识和工作人员应急救援能力。下步还要继续搞好一些演练活动,如:供电公司牵头的安全用电反事故应急演练、公安局牵头的防恐演练、消防队牵头的火灾事故安全演练、水利局牵头的防汛抗洪应急演练、国土局牵头的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安监局牵头的非煤矿山安全应急演练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应急演练、林业局牵头的森林防火应急演练、卫生局牵头的突发食物中毒应急演练等

五、突发应急事件发生后,应该怎么做?

(一)报送信息。

1、哪些应该报?

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突发事件信息;可能引发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可能演化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突发事件的信息。

2、谁来报?

任何一个人发现突发事件,都应当及时报告情况。各乡(镇、区)党政办主任、县直各单位办公室主任是应急信息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对所辖区城内发生的突发事件要立即按要求上报。

3、报到哪?有什么时间要求?

对于一般突发事件,是路与群众的要根据情况报110、119或120,是办公室主任的要报单位主要领导,同时在事发30分钟内报县应急办。如出现车祸,要立即报告110勘察事故现场,报120进行紧急救援。对可能发生、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事件,县应急办还要在1个小时内报县应急委员会和市应急办、市政府等。

4、怎样报?报什么?

各乡(镇、区)、县直各单位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可以通过电话、传真、报送文件等形式,或其他有效途径向县应急办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在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事件现场处臵过程中,现场指挥机构负责人或授权专人要与县应急办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报告突发事件处臵的进展情况、可能衍生的情况等。涉密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要遵守相关保密规定。

突发事件信息分为首报、续报和终报。首报信息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已经造成和可能造成的伤亡和影响情况等。续报信息内容包括:事发单位或事发地基本情况、事件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处臵情况、请示事项和工作建议等。突发事件处臵结束后,事发单位要及时对事件进行评估分析,并作出书面终报。终报信息内容包括:突发事件情况、应急报告情况、应急处臵情况、善后处理情况、调查评估意见等。

5、不按时报应该怎样追究?

要责任倒查,追究单位一把手、主管副职和应急信息管理人员(办公室主任)的责任。如:灵山事故就追究了部分同志的领导责任。

(二)启动预案,进行应急处臵。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地乡(镇、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县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力量进行先期处臵,控制事态发展,同时在1小时内将事件有关信息经主要领导签字后报告县政府应急办,报告内容包括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伤亡人数、影响范围、简要经过、发展趋势、领导到场情况、已采取的措施和其他需要上报的有关事项等。如遇特殊情况来不及形成文字材料的,必须先口头报告,再补报文字材料。应急处理过程中必须及时续报事态进展和应急处臵情况,直至事件处理完毕。县政府应急办对有关领导和人员到现场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归口管理突发事件信息。

二、县政府应急办接到突发事件信息后,首先要会同相关应急主管部门及时进行会商研判,提出处臵建议,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要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报告分管院长,同时报告院长、和办公室主任;对可能演化为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事件的一般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应急办要及时跟踪监控,掌握事件动态,必要时到现场督促应急处臵工作,防止事态扩大。

三、分管院长接到报告后,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有关地区和部门开展处臵工作并根据事件发展态势和院长指示赶赴现场,靠前指挥;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院长、分管院长应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处臵工作。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要在事发后2小时内上报市政府应急办,上报信息由分管院长签发;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由院长签发,县政府应急办具体办理。

四、应急办负责传达并跟踪落实分管院长和其他领导的指示,随时掌握事态进展,及时反馈处臵情况。领导到现场时,根据领导要求由应急办等相关部门和单位派员随同前往,协助做好现场处臵工作。

五、突发公共事件信息需要由向社会公开发布的,由应急办会同有关部门草拟新闻通稿,报分管院长审定后组织媒体统一发布。

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臵结束后,事发地乡(镇、区)政府,县级有关部门负责做好善后工作,搞好调查处理和总结评估,并在2日内写出专题报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臵专题报告由应急办汇总,经主要领导审定后,在3日内上报市政府。

下载应急能力重点掌握知识培训2017.12.05word格式文档
下载应急能力重点掌握知识培训2017.12.0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语文》重点掌握

    1、序:也称“序跋”,又作“叙”或称“引”,又称“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的主要内容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或对有关问题的研究......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必须掌握重点知识归纳

    中公医疗卫生网对生理学各章节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做了归纳,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这些要求的点去有重点地复习相关内容,更好地掌握生理学。 9. 感觉器官的功能 感受器的一般生......

    掌握知识报效祖国

    掌握知识报效祖国 ——读《红色之旅》有感 知识来源于生活、书本等方方面面,有了渊博的知识,才能改变生活,改变世界,我读了《红色之路》这本书后,更使我进一步懂得了一个人如果没......

    一年级知识掌握

    一、拼音部分: 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4个韵母: ɑ o e i u ü 8个复韵母: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1个特殊韵母:er 5个前鼻韵母:ɑ......

    SEO掌握必备知识

    天迈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Http://www.xiexiebang.com SEO掌握必备知识 1.基本的HTML代码 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站编辑都不是计算机专业的,他们可能文采很好但是对于HTML代码却一......

    应急救护知识培训

    应急救护培训 灾害事故应急救援 1.溺水 水随呼吸进入呼吸道或肺内,阻止气体交换,造成窒息和缺氧,通常称为水窒息。一般4—6分钟就可以引起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少数溺水者因寒冷......

    应急知识培训教案

    应急知识培训教案 1、火灾报警要讲清火灾地点 、火势情况、 燃烧物的大约数量 及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2、生活区宿舍内严禁使用高功率电器和私拉乱接电源,以及在宿舍内......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重点知识归纳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2018版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节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小学教育概述 (一)小学教育的概念 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学龄儿童(6-12岁)接受初等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