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图书流通过程
图书流通过程
有了图书需求,又有了市场,就有可能组织起图书流通。图书流通过程,是由图书流通组织者的市场活动组成的。
图书流通组织者又分为出版社发行机构(即出版社方)和作为专门图书流通组织机构的书店(书商)两类基本形式。
研究图书流通过程,就是研究两类图书流通组织者的活动基本规律。
6.1 图书流通组织的一般过程
图书商品流通活动,由商流(包括图书商品交易与货款结算,也即资金流通)、物流(按照图书商品交易的要求组织相应的图书实体运动)、信息流等组成。要组织一项完整的图书商品流通活动,大体要经历信息流通与市场沟通过程、图书商品交易过程、物流组织过程和货款结算过程等四大过程。
1.信息流通与市场沟通过程
这是一个图书流通前的准备过程,主要任务是传播商品信息、诱发读者需求、沟通供求关系、形成潜在市场。
信息流通与市场沟通过程主要分两部走:选择图书流通组织者(书店)、图书的宣传征订。
1)流通组织者(书店)
书店选择,主要分批发与零售,以及新华书店系统和非新华书店系统。 新华书店系统:批发的,主要不能造成业务范围重复(比如省店已经对某个地区批发的);零售的,一是看该地区有没有批发的,免得对已经有批发的地区直接发零售;二是看该书店经济运转情况如何(兄弟社结算情况如何)。 非新华书店系统:批发的,基本是看信誉(以往交易情况,以及兄弟社发书情况);零售的,基本是现金交易,经常有关系的才通过期限付款交易。 其他渠道,因图书而异处理情况也有不同。
如何建立图书销售业务关系
图书销售业务关系的建立,同其他行业建立商业关系一样,主要有以下途径: 会展:比如各类书展,各类图书订货会,一般可以增加商业联系 调查:通过各种途径的调查,比如行业内调查(通过书店间的询问或出版社间的询问),读者调查(了解购书渠道) 直接去市场察看 按行业名录电话或邮件联系 通过朋友介绍
图书的宣传征订
宣传是为征订创造条件,征订具有宣传功能。图书宣传的三大基本方式为:(1)文字图片宣传(海报宣传、媒介宣传、目录与订单等)(2)实物宣传(橱窗宣传、门市图书陈列宣传、展销宣传等)(3)口头宣传(广播宣传、读书报告会宣传、日常口头宣传等)
图书商品交易过程 图书商品交易过程的具体任务: 实现图书商品的价值 直接满足读者需求 图书商品交易的三个阶段 批发 零售 调剂
批发:由出版者或批发商向零售商或批发商成批转移图书商品所有权以供其继续转售或直接销售所进行的交易过程。
我国的出版物批发交易大致通过四种方式进行: 目录征订交易 订货会现场交易 现货交易 网上电子商务交易
零售:经营商直接向图书市场的消费者销售图书的商品交易过程。与批发比较,零售有以下特点: 最终实现图书商品价值的任务 直接满足读者消费需求 销售对象是读者 基本按定价销售 流通的结束
零售的方式:
门市销售、日常流动销售、团体销售、预订销售、书展销售、邮寄销售、上门直销、网上销售、目录销售(大型运输商组织)。
资料6.2 批发与零售 批发:出版物商品交易的方式之一,是指按照宣传征订的意向,由出版社或批发商向零售商成批转移出版物商品所有权以供其继续转售的商品交易过程。 零售:出版物商品交易的方式之一,是指零售商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出版物,实现出版物商品价值的方式。
批发与零售两者具有以下区别: 就销售功能而言,批发是为零售商供货,间接满足读者需求;零售是直接满足读者的消费要求。 就销售对象而言,批发对象是零售商;零售对象是出版物的直接消费者,即读者。 就销售价格而言,批发是按一定的发行折扣发货;零售一般是按出版物定价销售。 就销售数量而言,批发是成批销售出版物商品;零售时一般都是每种书仅限一本,但有时也向少数团体读者一次销售每种书数册的情况。 就商品运动形态而言,经批发后的出版物仍处于流通状态,而零售后的出版物则脱离了流通领域进入了消费过程。
调剂:中间商之间互相调整余缺图书的商品交易活动。 调剂的意义:对调出者是降低库存、增加销售;对调入者是进货过程、补充货源;对市场是协调过程,平衡市场,提高交易过程的整体效益。 调剂的方式:重印征订时报调、印发调剂书目调剂、举办调剂会进行展调、刊登广告调剂
物流组织过程
指图书流通组织者按照图书交易的要求组织相应的图书实体运动,使图书商品位移至目的地的图书流通活动。物流组织的作用: 物流是保证图书商品交易畅通进行,实现图书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物质基础。 物流是图书生产过程的延续,能追加生产过程所形成的图书商品价值。 物流是解决图书商品供求之间在时间、空间上所存在的矛盾,实现图书市场供求平衡的重要手段。
物流组织工作,主要包含仓储和运输两大流通环节。
货款结算过程
指在图书流通过程中,由于图书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而在出版社、书店、读者单位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款项收付行为。 现金结算:以现金直接结算,不过多用于小额、同城的书款结算,民营书店除外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要求双方有开户银行。转账结算又有多种方式:托收承付、支票结算、委托收款、汇兑、商业汇票。 托收承付:收款单位在货已发运后,按照有关规定填写“托收承付结算凭证”,委托银行向付款单位收取货款,付款单位依据合同验单或验货后承付货款的结算方式,同城和异地均可使用。
支票结算:指银行的存款人签发给收款人办理结算或委托开户银行将款项付给收款人的票据,适用于同城结算业务。 委托收款:收款人向银行提供收款依据,委托银行向付款人划收款项的结算方式,同城、异地均可使用。 汇兑:付款人委托银行将款项汇给外地收款人的结算方式,分信汇和电汇两种,适用于异地间各种款项的结算。 商业汇票:指收款人或付款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备书人支付款项的票据。
货款结算的原则 双赢是经营之本,结算不能单方面考虑自己的资金运行情况,还要考虑协作方的经营,互惠互利的协作才是长胜的经营。 确定业务前要多考虑细节,订明结算条件与期限,执行时要多考虑对方的难处。 不熟悉的合作伙伴要多方面调查信誉,宁愿少做业务,也不要因失察而货款难结。 要遵守货款结算的国家法律和规定,不要因私交而犯法。
6.2 书商图书流通具体操作过程 书商 书商的定义:即指专业图书销售商(教材中的专营图书发行机构),在我国专指新华书店系统,以及非新华书店系统的其他书店,或图书销售公司、机构等。但不包括主营非图书的超市或其他专业店,比如户外用品商店(销售户外运动类图书)、旅游用品店(销售各地旅游指南类图书)或化妆用品店(销售美容化妆类图书)。 书商的特点:自己不生产图书,而只是专门经营图书流通业务,包括批发、零售等。
书商基本工作环节
书商基本工作有进货、销售、仓储、运输、调剂等环节: 进货:经营者为图书销售而组织货源的活动。 销售:发行者将自己购进的图书商品进行价值转移的经济活动。 仓储:经营者为解决图书生产和读者消费之间在时间上存在的矛盾而主动使部分图书在流通领域暂时停留的经济过程。 运输:经营者为解决图书生产和读者消费之间在空间上存在的矛盾而按销售需要组织的图书实体位移活动。 调剂:图书市场中间商之间相互调剂余缺图书的商品交易活动。
书商进货工作
书商进货工作要考虑进货的原则、进货的依据、进货的渠道和进货的方法。 进货的原则 按照市场的有效需求进货:客观市场需求方面的要求 按照自身的销售能力进货:主观销售能力方面的要求 按照一定时期企业的经营策略进货:主客观相互结合的要求
进货的依据 读者资料 出版社资料 书店内部各种业务资料 征订单 宣传品 本店销售计划 本店销售数据等
进货的渠道 专职批发机构的进货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是从出版社或其代理进货 零售书店的进货渠道类型 新华书店发货店 其他国有图书流通机构:如古旧书店、外文书店、国有图书批发公司、国有图书外贸机构等 其他具有批发资格的公司:一般是民营的,批发对象多为集体书店或个体书店 出版社 其他总发行单位:如邮局批发期刊,报社批发报纸,杂志社批发杂志,电视台批发声像资料等 零售店相互调剂
进货的方法 整批书的进货 征订进货:根据出版社或发货店印发的征订目录填报订单,购进图书。 看样订货:根据样书来决定订数,购进图书,分看样订货会、出版社专人送样书、样品展览会和出版社寄送样书几种。 分配进货:按发货店的有关业务通知及分配目录购进图书,适用小数量图书(科技图书)和计划分配图书(出版时间较急的学习资料) 零散书的进货 添货:根据订货后的图书销售情况,追加的图书订单 调货:一般是某个系统内进行的调剂,或者是出版社组织的调剂
书商图书销售工作 图书零售机构的类型: 按经营图书类别分:综合书店、专业书店、图书超市 按经营管理形式分:独立书店、连锁书店、特许经营书店 按图书价格竞争策略分:特价书店、仓储书店、精品书店等 按资产构成分:国有书店、集体书店、个体书店、股份合作书店、中外合资书店等
图书超市经营(superstore)非超市书柜,是图书超级市场,又称“自助书店”或“自选书店”。其特点是: 出版物品种丰富 自选图书、集中结算 营业面积大 计算机收款 有促销优惠 购书环境比较好
杭州博库书店、杭州图书大厦、庆春路新华书店购书中心都是。
图书连锁经营(train bookstore)指经营同类图书、使用同一店号的若干门店,在同一总部的管理下采用统一进货或授予特许权等方式开展经营活动,实现规模效益的经营组织形式。其类型有: 正规连锁店:同一资产、统一经营、集中管理、分散经营,实现进货、价格、库存、核算、管理、店号、服务规范等统一。 自由连锁店:产权独立,自愿联合,合作经营,协商管理,其总部可以是批发企业,也可以是大型零售企业。 特许连锁店:又称加盟连锁店、契约连锁店,产权独立,经营管理权集中,其统一程度低于正规连锁,高于自由连锁,成员的独立性则相反。
6.3 出版社图书流通的具体操作过程 出版社图书流通是由出版社的发行部门组织的,主要工作分宣传征订和批销图书。 根据流通工作分类的不同性质,出版社将流通职能部门分为宣传征订、外省大区销售、本省书店、本省学校机构、邮购、仓储和运输等。 有些出版社是将网络图书销售单独划分一个部门的,有的则是归属发行部。 有些出版社专门配备发行财务,负责票据和书款的管理。
出版社图书发行一般步骤
出版社图书发行一般有宣传征订、批发图书、发运图书、零售图书和结算货款等步骤。 宣传征订:图书正式付印前,出版社通过适当的方式向书商或者直接向读者宣传图书、征求订数的过程,是出版社组织本版图书流通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最为关键步骤。 批发图书:是按征订推销的意向,由出版社向书商成批转移图书商品所有权以供其继续转售的商品交易活动。
发运图书:根据图书流通的具体要求组织相应图书实体转移的活动。 零售图书:利用自设门市部或以邮寄方式,以及其他方式直接向读者销售图书。 结算货款:在图书商品价值转移与实体位移完成后一定时间内,向书商收回货币。
出版社宣传征订工作 征订目录 征订目录的类型:分全国性(社科新书目、科技新书目、标准新书目、大中专教学用书汇编、农村新书目等)、省市型(如浙江新书目、湖北新书目等)和社内自编书目(教材目录、中小学图书目录、外语书目等)三类。 征订目录的选择: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书目,根据种类进入不同的书目。 征订目录中内容提要的撰写:分多个层次(介绍这是什么性质的书,主要内容是什么,该书的价值与特点是什么,该书适合哪些读者)
征订方式的种类 寄目录征订:将书目寄给书店或机构,一般新出目录都要按时寄给书店,这样便于书商了解书讯。 发样征订:出版社先印一批样书寄书店,由书店按样书确定订数。这主要用于销售量大、价格特别高或季节性强的图书。 上门征订:出版社派员上门征订,携带图书或书目,供书店选择。 会议征订:邀请书店代表参加订货会,根据样书和书目直接订货。 展样征订:一般用于年历、挂历等。 委托征订:委托读者向同事、单位征订。
图书征订方法 系统征订:通过社会关系,在某个社会系统内开展图书征订,比如教育系统征订教辅图书,在公交系统征订交通法普法类图书等。 定向征订:根据图书特点针对特定读者对象专门进行宣传征订,如光学技术类图书定向光仪科研单位和厂家征订。 交叉渗透征订:结合到其他活动中进行图书征订,比如在大学生新生报到时,在报到处开展外语类考级图书和大学生活类图书征订。 库存书附类复订:将相关库存图书与新出书一起征订,比如出版新出奥数九年级,将以前出版的奥数七年级和奥数八年级一起征订。
出版社图书批销工作
出版社图书批销工作是出版社自办发行的核心内容,出版社图书批销工作的特点有: 全品种本版书销售 批销图书全是本版书 批销对象既有批发商又有零售商,甚至有读者(直销) 自销利润空间大,批销折扣灵活
要搞好出版社图书批销,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为出版社图书批销创造良好的内部条件 建立与完善出版社的批发机构:完整的设置基本上有宣传科、销售科(分外省与本省,或大区、大片)、邮购部、储运部、财务部等 业务人员:很多出版社已经要求新编辑去发行和校对室实习了,以培养选题感觉 仓储条件:一是仓库面积,二是仓库堆码管理,三是软件(发行管理软件) 资金:发行开支比较大的,除了人员日常费用,还有仓库租金、运输费用等
建设专有的批销网络 每个出版社都有自己的批销网络,这是经过多年业务来往培养的,要珍惜这些网络,充分发挥这些网络的威力。 对于新的图书销售领域,要听取同行的意见,在积极大胆开拓的同时,也要避免走弯路。信誉好的,就及时归入自己的批销网络,反之要排除出自己的批销网络。 要以诚信感人,要追求双赢。不要为了一时利益坑人,这样会丢失一大批批销客户的。
出版社批销活动要点 一是热情对待新老客户:老客户固然要重视,新客户也要当作未来的老客户来培养。 二是灵活掌握批销条件:不要一报价就是最低价,也不要搞得不平衡,客户有想法。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批销条件。 三是做好成交后的辅助工作:包括包装、捆扎、送货。
四是做好回访工作:现在的发行人员很多忽视售后回访工作,这样非常容易丢失添货机会的,要知道创建一个业务关系很难的,最容易的是在已经成为业务关系处挖掘潜力。 五是经常做好客户批销情况统计:要搞清他们的进货规律,以及时做好客户因工作忙忘记添货的提醒工作,或者客户要货太多的提醒工作等。
6.4 我国图书流通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图书流通主体地位不明晰
所谓图书流通主体,主要指图书流通过程中的经营者,包括批发商、零售商、中间商、生产者流通组织、图书物流商、消费合作流通组织等。近年来图书流通市场虽然逐步形成了流通主体多元化,但主体地位不明晰,主体市场定位模糊、产权模糊和经营理念模糊,导致其缺乏市场观念,经营效率低下和无序竞争。 新华书店虽经过股份制改造,但各省的新华书店在产权关系上并不是一家,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因而也不是一个市场竞争主体,虽然在本省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流通体系甚至处于垄断地位,但实际上是把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分割开来,成为若干个各自封闭的小市场,加上地域分散、行政因素干扰和地方保护主义,限制了扩张和发展。
出版行业转企改制,目标是重塑市场主体,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和经营活力的出版发行企业,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现代企业制度,彻底改变过去行政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身份。然而社办发行部门不是独立的市场流通主体,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而是隶属于出版社的一个发行部门,由于其自身体制和机制的束缚,再加之行政化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不可能进行自主经营和自我发展,也不能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理念,因此成为图书流通体制改革的一个瓶颈。
市场集中度低 产业经济学理论认为,判断一个行业的市场结构,卖方集中度低于10%,企业众多,产品差异很小,无明显的规模经济而自由进入的行业,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卖方集中度介于10%-50%之间,企业数目相对较少,存在较显著的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中等或较大,又有一定进入壁垒的行业,为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卖方集中度大于50%,有显著的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大,又有较高进入壁垒的行业,为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在我国图书市场中,新华书店拥有教材独家发行权,教材流通占各省级新华书店销售总额的60%-90%,从教材流通角度看是垄断的;但各个省级新华书店对全国新华书店系统来说,都没有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市场在全国呈分散性竞争,市场集中度不高。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先驱贝恩对产业垄断竞争类型的划分,我国图书业是典型的原子型产业,市场相当分散,多年的CR4、CR8值(市场集中度指标)有逐年递减趋势,其他民营和个体流通商的销售额远低于新华书店,靠市场竞争取胜的一般图书占市场份额较少,市场集中度低,数量众多的小规模图书批发商、零售商流通网点分散、规模小、储运落后、营运水平低,存在过度分散性竞争,由此形成了我国图书市场是垄断性与过度分散性竞争并存的局面。
市场行为存在无序竞争,交易秩序混乱
我国图书流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中盘管理上,渠道混乱、资源分散、过度竞争、新型流通技术未能普及、缺乏现代流通意识、人员素质亟待提高、供给与需求脱节、库存积压严重、图书退货现象普遍、回款期限长、销售行为处在初级水平、创新能力不足,集中表现就是价格战。由于图书定价脱离供求实际,一些民营书商为了扩大销售,营销观念落后,往往采取低价折扣策略,批发形式和折扣多种多样,大打价格战,形成无序竞争。图书盗版盛行,低俗伪劣图书充斥市场。这种现象不仅扰乱了市场,降低了行业平均利润率,而且必将影响整个行业的科学发展。 市场需求信息渠道不畅,存在买难卖难现象
长期以来,我国图书市场一直存在经销商卖书难、读者买书难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供需脱节,出版社不真正了解市场需求,与市场处于隔离或半隔离状态。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以产品为导向,还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两种发展方式问题。计划经济以产定销,而市场经济要求以销定产。固然,图书经营的核心是内容,是文化,本身确实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但它终究还是一种商品,尽管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殊性,但仍然存在着如何卖出去、如何满足读者需求的问题。任何商品,都需要有好的质量与内容,同时也都存在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是有共性的。出版社转企改制的目的,关键在于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转变经营理念,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才能真正解决卖难买难问题,实现出版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流通体制与经营业态面临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图书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但是我国国民阅读率较低,图书消费水平不高。根本原因,是出版业正处在转企改制过程中,传统图书流通体制的约束与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新的流通体制还没有真正建立,从流通模式到流通渠道还没有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体制机制。在管理体制上,行政化管理的格局并没有真正打破,以市场为导向的格局也没有形成,导致地方割据,市场缺乏活力,公平性竞争不足,产业内没有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流通模式与流通渠道由于市场条块分割,造成渠道不畅。直销模式中社办发行部门由于受以产定销发展方式影响,决策权在编辑部门,其职能仅仅是将图书推向市场,只能被动地卖书,其了解读者需求、贴近市场的优势得不到发挥。在寄销制或代销制模式中,经营业态老化,经营方式落后,信息化程度低,不能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信息,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等,都严重制约了流通现代化发展。
第二篇:图书流通借阅管理制度
图书流通借阅管理制度
1.图书借阅应实行与日常教学作息时间错时开放,便于师生在课余时间借阅。
2.凡本校教职员工、学生凭本人借书卡(证)在图书室借阅区借阅图书。借书卡(证)限本人使用,须妥善保管,不得转借、代借。
3.在开架借阅图书时,每次限取一册翻阅,图书阅毕后应放回原处。如找不到原处请交送管理老师处,不得自行乱放。
4.学校根据本校图书资源实际情况,确定教师和学生可借的图书类别、册数及借期。到期需要继续阅读的图书,应办理续借手续。续借的具体办法由学校规定。
5.图书室所藏工具书、画册、特藏本、孤本及当年的杂志一般只供在室内查阅,不外借。
6.爱护图书。遗失、损坏图书者,按图书室《图书遗失、损坏赔偿制度》处理。
7.办理外借手续时应当面检查图书有无破损、缺页和圈画等问题,如果发现有问题应当场确认,否则将视为由借书人损坏。
8.归还图书时图书室管理人员应当场检查归还图书是否有破损、缺页和圈画等损坏情况。如有损坏,应当场提出。
9.归还的图书应及时整理上架。
10.借还图书要讲文明,讲礼貌,并保持室内整洁。进入借书区域,不得吸烟、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大声喧哗,保持室内安静、整洁、有序。
11.学生毕业、教职工调离学校前,必须将借阅的图书资料全部还清,由学校收回或注销借书卡(证)后,方可办理离校手续。
藏书剔旧管理规则
一、剔旧工作的实施
1.剔旧工作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2.剔旧工作实行专人负责制,先由图书室工作人员根据剔除范围初选,再征求相关专业学科老师的意见,报学校分管领导或馆长批准后执行。
3.有收藏价值的文献资料,下架后要妥善保存,做好室藏积累工作。
4.剔旧工作可结合学校实际进行,应做好总结工作。
二、剔旧的具体范围
1.内容陈旧已无参考价值的书刊。
2.长期以来流通率很低,无室藏价值的书刊。3.复本量大且实用性差,造成积压的书刊。4.内容重复的图书资料。
5.凡有关部门明文规定,内容不健康应停止流通的书刊。6.经过长期借阅周转,残破不全,无法修复(补)的书刊。
三、剔旧图书的处理
1.凡被剔旧的书刊,都应在财产登记薄和目录上予以注销,并及时造好清册,一式二份,分别由图书室留底和总务处备案。图书作为学校固定资产还要财务核销。
2.对被剔除的书刊可视实际情况,并根据相关规定,采取调拨、交换、折价出售或报废等相应方式进行处理。
徐大小学 2017.2 2
图书室资料遗失、损坏赔偿规则
一、赔偿原则
1.凡向图书室借阅的图书、期刊等资料,须妥善保管,不得卷折、圈画、涂写、污损、剪裁、撕页或遗失。如发生以上情况,应进行赔偿。
2.读者借阅书刊资料时,应仔细检查所借书刊资料是否受损,如有污损应当场由管理人员确认,否则视由本人造成损坏。
3.凡污损图书者,除进行经济赔偿外,还要填写一式二份的“损坏书刊登记表”存档备案。
4.对未照章赔偿的借阅人,暂停提供借阅服务。
二、赔偿办法
1.遗失图书,原则上以相同版之原书偿还。如不能偿还原书者,由图书室出具赔偿通知到财务室支付现金,持收据到图书室注销。
(1)图书、工具书和使用价值高,不易购得而本室又无复本的书籍,赔偿价格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2)成套多卷本图书,书店不单册出售的,如遗失或损坏其中一册或一册以上,应由读者购买后赔偿遗失的书,或者以整套图书赔偿。如果该书已购买不到,学校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确定赔偿金额。
(3)精装书刊以平装书刊赔偿、原版书刊以影印书刊赔偿时,须赔偿精装与平装和原装与影印之间的差价和加工费用,复印书刊须加一定数额的复印成本。
2.污损图书、期刊等按下列情况分别处理:
(1)损坏严重,影响图书内容完整及使用保存的,应购买原书偿还,无法偿还原书,按本规则遗失图书处理。
(2)图书封面和内容污损、注字、划线,但不影响阅读和保存的,学校视情合理确定赔偿金额。
(3)书刊资料上的条码弃失、污损,视情合理赔偿。3.损坏图书以原版书偿还者,被损图书经图书室注销后,归偿还者所有。损坏图书后损坏者赔偿了现金,被损图书归图书室处理。
三、赔偿后又找回原书
读者履行赔偿手续后,在学校规定期限内找回原书且无损污,可持原书刊和赔偿收据到图书室申请退回赔偿费。
徐大小学 2017.2
图书室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需要,按本校实际制订好图书室发展规划;严格掌握采购原则和标准,有计划、较系统地采购、征集、补配各类书刊资料,建设好本校藏书体系。
2.负责图书查重、验收、盖章、编号、登录等工作;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图书分类细则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相关规则,对所有图书资料准确分类、编目,组织并管理好分类目录和书名目录;及时做好图书的上架、借阅工作;认真仔细做好查重工作,避免同种书不同号的错误。
3.注意调查研究,了解读者需求。积极创造条件,做好新书推荐和阅读指导课工作,坚持“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宗旨,熟悉馆藏结构,认真解答读者咨询。
4.认真做好书刊的修补、装订等工作,便于读者使用。
5.充分发挥图书室作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书活动。
6.爱护图书资料,认真做好防火、防盗、防晒、防潮、防尘、防霉、防蛀等工作,保持图书室安静、整洁、有序。
徐大小学 2017.2
班级图书角管理办法
1.图书角旨在丰富同学们课余文化生活,培养热爱读书、自觉读书的行为习惯。
2.图书角由班级语文老师负责,由班级设立图书管理员,主要实行自主管理。
3.图书管理员对所有书刊要及时清点、整理、登记,负责图书的日常借还。
4.本班图书角只限于本班同学借阅,不得以他人名义借书,或将图书转借他人。
5.凡在图书角借阅图书者,均由图书管理员填写“班级图书借阅登记册”,借书时要检查原书,如有污损、缺页等情况应及时说明,否则由借书人负责。
6.借阅图书者应爱护图书,不得撕页、折页、剪裁、折卷图书,不得在图书上画线、批注或涂写,如有发现者,视其情节轻重进行相应赔偿。
7.借阅图书每人每次只限1本,借期最长为二周。归还图书时,要及时消除记录,并摆放整齐。未归还前,不得借阅它书。
8.借阅的图书只能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上课时未经老师同意,不允许看课外书。
9.借阅人应及时归还书刊,以方便他人借阅。
10.借阅人应积极撰写阅读体会,做好读书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11.班级定期开展阅读评比活动,每月评选一次“阅读之星”。对认真读书且有所收获的学生,学校每学期要予以奖励。
12、班级图书角的图书应定期流转,从学校图书室借出的图书应按《图书流通借阅管理制度》及时办理借阅、退还手续。
徐大小学
2017.2 6
图书管理员岗位职责
一、图书管理员应严格执行图书管理规章制度。
二、图书管理员要树立为职工服务的思想,钻研业务,掌握图书管理业务的基本技能,制定和执行书屋的管理工作。
三、具有完善的出版物进出登记台账,做好读者的图书出借和阅读工作,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简化借阅手续,提高图书流通率。
四、有计划、有原则地选购图书,订阅期刊,及时添购新书籍,书柜,保证图书经费的合理使用。
五、按照图书编目的要求,对藏书分类编目,新买的书刊及时分编上架,投入流通,不无故积压。
六、经常宣传新书内容,开展读书活动,做好书刊鉴别工作,严禁内容不健康的书刊出借和阅览。
七、爱护图书财产,定期查库账物要清,经常保持图书馆、阅鉴室和资料整洁通风,做好防虫、防潮、防灾、防盗等安全保护工作。
八、定期做好报纸、杂志的装订和保管工作,及时修补损坏的书籍杂志。
九、对读者做好爱护图书和遵守阅览室制度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建立培养一支读者管理图书的服务队伍。
徐大小学
2017.2
第三篇:图书出版过程[最终版]
图书出版过程
一本书从选题、组稿、编著或翻译、编辑审读、加工到出版发行,要经过许多环节和一系列的具体手续。
出版社一般根据长远和近期的选题规划以及当前和潜在的市场需求提出选题,物色合适的著(译)者,并与著(译)者签订图书出版合同。著(译)者根据与出版社协商同意的内容及图书出版合同中的约定进行编写或翻译工作。
除出版社主动向著(译)者组稿外,著(译)者也可以主动与出版社联系,自荐欲著(译)书稿或自投已写(译)好的稿件。我们希望著(译)者先与出版社联系并列选后再进行写作。著(译)者在联系信件中,除将本人简历和主要情况做一简要介绍外,应讲明撰写或翻译该著作的价值和意义,该著作的主要内容和特色,并提出简要的编写提纲,以供出版社研究是否列选。对于翻译著作,除介绍翻译价值、原著作主要内容和特点外,还应提供该书目录中译文和版权页复印件。对于著(译)者的自投稿,出版社根据稿件质量和读者需求情况,决定是否采用。
著(译)者完成初稿交出版社后,出版社要对稿件进行全面审读。必要时,出版社将请相关专家或召开审稿会审查书稿。翻译稿一般要请人校订,必要时还要看试译样稿。决定采用的书稿,即由出版社进行编辑加工及复审和终审,这一阶段会对书稿提出需要修改、补充或删减等意见,著(译)者应予以配合,认真修改。著(译)者如有不同意见也可以提出,经协商一致后定稿。如果稿件不符合出版要求,并经反复修改后仍达不到要求,出版社可按合同约定退稿。
完成编辑审稿和加工工作的书稿经装帧设计后发送排版,在按规定进行校对后,经印刷、装订,正式出版。为了保证书稿质量,除需要出版社内各环节密切配合外,特别希望著(译)者交付符合“齐、清、定”要求的稿件并在著(译)和出版过程中与出版社很好地合作。
第四篇:浅谈大学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创新
浅谈大学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创新
摘要:大学图书馆是学校的图书信息资料中心,是为教学、专业服务,为生产实践服务的具有一定学术性的机构,是办好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柱。学校要出人才、出成果都离不开图书资料的研究和利用,教学和科研都与图书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图书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流通部门的工作在图书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做好大学图书馆图书流通的工作,充分发挥图书馆“窗口”的作用呢?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关键字:图书馆;流通;管理;窗口作用;
一、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提速,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特别是高校合并后的内部管理为适应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出现了崭新的变化。就高等学校图书馆来说,作为社会和学校的公共服务机构,作为为各大产业发展和科研教学服务的学术机构,已经成为文化与学术建设的主阵地之一,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能源的策源地。高等学校合并以后,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科技含量的提高,图书馆工作也相应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在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应用,图书馆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图书馆的计算机管理模式替代了传统的管理模式.使图书馆的系统管理效益有了新的提高,也使图书馆图书流通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就图书流通管理而言,不但缩短了图书借阅时间,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图书的周转率,而且大大提高了流通工作的服务质量,直接为高校科研工作的增益显效做出了贡献。但是,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的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因素制约了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的发展,离高校发展的规模、师生需求的量度和科研服务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二、制约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的原因
2.1 图书质量
在出版业走向市场后,出版商普遍看好教辅书市场,纷纷约请相关人员编写教辅资料,使得教辅书的编写队伍良莠不齐。这些人员编出了质量低劣、内容低俗、品位低下、语言失范、逻辑混乱等不合格图书。没有严格审查供货书店的营运资格,采购了书商出售的盗版书,降低了图书质量。一旦进入高校图书馆,可想而知,就不会得到读者的青睐,极大地浪费金钱,也影响着图书的流通。
2.2 服务方式
有些图书馆员不能够尊重每一位到图书馆的读者,并一视同仁地以过硬的工作技能、高尚的职业情操,提供热情、尽职、专业的服务;不注重“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以及“为人找书,为书找人”的服务宗旨;不能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读书活动,促进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这样怎能吸引来读者,激发他们的读书积极性,以至于提高图书流通。
2.3 读者状况
从读者规模的扩大看,随着高校扩大招生规模,读者规模扩大和读者群变化要求藏书量越来越多。从读者的层次看,读者群从普通的大学生为读者主体,逐步扩大到以研究生、教师科研人员,一大批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将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读者。读者群体参差不齐,对图书的需求也各不相同。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量又是有限的,因此,很难满足读者的需求,直接导致了图书的流通。
2.4 借阅期限.
高校图书馆的借阅期限规定的不是很合理。例如,有的高校图书馆要求读者借阅图书,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后可以还书,如果一位读者借了一本书,三天就阅读完了,可是图书馆规定一周之后才可以归还,这样就不能把借阅的书还回图书馆。还有的读者延期不还书。这样都影响了图书的流通。
三、制约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的相应措施
3.1 提高图书质量
广泛征求教职工及学生的意见,发动各院系教师向图书馆推荐书目。严格审查供货书店的营运资格,要求各书商承诺决不出售盗版书。保证图书质量,如违约,要承担全部责任。要求采购人员充分了解本校各院系教学计划及学科发展方向,有重点,有计划地选购图书。在选书时,不仅充分考虑专业学习需要,还要重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对于需求量大的图书,还要增加复本量。确保中文图书采购质量,多渠道采集、获取馆藏资源。在中文图书采购中,注重收集图书出版信息,并将新书书目通过图书馆主页的书目荐购系统,实行网上荐购。
3.2 注重服务方式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和前沿。高校图书馆馆员工作中的服务语言,在其内容构成和表现形式上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作为一个称职的图书管理员,应当提倡使用规范、礼貌的语言,强调重视语气、语调的使用艺术,还要根据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服务对象运用语言。同时,也要重视宣传工作。宣传工作是图书馆客观现实和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是图书馆充分发挥文献信息价值、提高自身社会地位、增强活力、使自己走上良性循环轨道的主要因素之一。图书馆员在工作中树立着自身的形象,直接影响着读者。服装整洁、对读者和蔼可亲、工作耐心细致、有良好敬业精神的图书馆员必然给他(她)的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也将影响着他(她)的读者的成长,甚至终生。
3.3 区别对待读者
由于读者的文化素质结构不同,对阅读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只有科学地配置图书才能有效地满足读者需求。在调研中,许多读者反映配置的图书不尽适应需求,而且更新缓慢,很难获得所需的图书。迄今为止,大多高校图书馆没有固定的经费添置新书,图书的价格又特别高,如何去满足读者需求。因此,要满足读者的需求,就必须经过与读者交流,了解教职工或学生学习用书需求、借阅倾向、学校学科专业变更情况,举办新书新刊展览、专题书刊展览、书评、学术报告活动等,才能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需,把读者最关切、最需要的文献及时展现在他们面前,加大购书的经费投资,使图书馆的图书从采购、编目到流通向高质量迈进。
3.4 制定借阅期限
加强书库借阅管理工作。对书库实行责任到人、分区管理的方式,保证库内整洁有序。实行借阅一体化模式,提高图书利用率。严格执行图书赔罚款制度,认真做好图书催还工作,定期将图书逾期未还的教师或学生名单送往有关系部,并在图书馆主页上予以告之。才有利于提高图书的流通。除此之外,还要对教职工和学生分别对待,规定各自的借阅期限等等。
四、解决图书流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其他问题的方法
4.1 实现图书流通管理的人本化
更新观念,以人为本,树立一切为师生服务的理念,通过管理理念和方式的根本变革,实现观念、行动、方式和环境的全方位优化,变被动工作为主动服务。图书馆应组织广大馆员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化服务意识,高扬敬业精神,改变传统服务模式,变被动服务为主服务,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服务体系,变封闭服务为开放服务,变一般服务为针对性服务,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要深人到教师、学生中去,听取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并及时整改,从而改善服务方式。例如大力开展馆际互借和预约工作。通过预约借书,提高图书利用率,减少拒借率,满足读者的特定需要,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良好的外借形式,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应引起图书馆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同时做好新书通报工作,每一批到馆的新书,都要及时做好新书报道,做好新书陈列和新书展览工作,使读者尽快了解新到图书信息。又比如,目前,流通部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在对本馆馆藏文献的了解,文献的借还、整架、统计等日常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具有以下观念:
(1)多种载体文献关联—— 印刷型文献与电子版文献的相互使用。工作人员既要了解纸质图书,也要了解电子版图书;当图书全部借出后,可向读者推荐电子版图书。
(2)新书推荐—— 网络化的新书报道。新书报道不只是组织新书上架,张贴新书目录,网上广播式发布,还要根据特殊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借助网络主动为读者发送相关书目。
4.2 实现图书流通管理的规范化
调整组织机构,优化服务模式。借鉴外国大学图书馆组织机构模式,进行以职能重组为目标的机构改革,按功能设置机构,按岗位配备人员。目前图书馆流通管理通行的业务形式应该做如下调整:建立读者服务系统,把流通、报刊、情报服务部门改编为集信息检索、报刊管理、书刊借阅、参考咨询为一体的承担文献外借内阅、报刊整理、藏书管理、电子阅览、信息检索、参考咨询等全方位的读者服务工作;建立技术服务系统,负责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信息检索系统、网络查询系统、电子阅览系统以及其他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的安装、维护、安全工作,为全馆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其他部门也要相应调整,按功能需要设岗,按岗位职责定人员,全馆实行公开竞聘上岗,按岗定酬。健全科学、便于操作的考核制度,推行岗位目标管理,强化激励机制,尽量做到人尽其才,优工优酬,消除大材小用、人浮于事、分配不公等弊端。图书馆及其流通管理机构实行职能重组的好处在于简化流程,优化组合,突出职能作用,资源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节省人力、物力,实现图书流通管理的规范化,提高服务效率和办馆效益。
4.3 实现图书流通管理的优质化
馆员的业务能力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开展信息网络环境下优质的图书流通管理服务的关键在于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必须加强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服务队伍,扎扎实实提高图书流通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现实告诉我们,从馆藏文献及网上信息的有效组织到信息服务,都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能胜任文献信息资源重组和深化信息服务工作的新型专业人才队伍。
五 结语
当前形势的发展迫使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流通管理必须努力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而其重要使命就在于,以人为本,提供信息资讯,加快信息资源集散利用,满足高校广大师生的阅读与科研需要,为广大科技人员、学校师生和各界读者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
高校图书馆流通管理必须贴近现实、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才能提高管理质量,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实现图书流通的管理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罗秋君.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3):48—49.
[2] 王晓宁.网络环境下的馆藏信息资源建设EJ].情报资源工作,2008(3):3O一3l_ [3] 杨立.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J]1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7(2): [4] 赖晓云.在图书馆管理中引进人性管理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8(4):20—21.
第五篇:图书采购 编目 流通制度
学校图书采购 验收 登记 分类 编目 加工 流通
制度
一 图书采购
1工作目的:根据国家教育部要求、学校专业设置,逐步构建符合本校教学,科研需要,并具有中学特色的科学合理的文献保障体系。
2、采购工作职责
(1)图书采购的职责范围包括中外文图书采购及非书资料的采购。
(2)调查研究本校教学、科研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本馆馆藏及国内外出版发行动态,研究制订藏书补充规划。
(3)根据文献出版发行信息,广泛征求读者及有关部门意见,进行圈选。
(4)根据圈选书目数据进行查重,因失误造成的订重率不超过5%。
(5)按采购数据,按时、准确、清楚地填写并发出预订单。
(6)根据封面要直接选购、邮购,此时应作详尽记录,并及时按款、按量收索。
(7)严格遵守财务制度,按时、如实、准确进行请款报销工作。作为本馆固定资产的一切文献,必须履行登记手续,报销凭据必须由采购人员、验收人员和馆长签名及填写固定资产单后,方可向校财务处报销,缺一不可。采访人员应建立帐目,内容包括日期、项名、款数、发票号及备注。
(8)非书资料的验收及财务报销同“图书采购”,非书资料移交使用部门时,必须办理签收手续。保留已购非书资料的介绍资料,为编目提供依据。
(9)完成好每次的采购任务。
二 图书登记细则
1、是入藏的文献,都应进行登记,做到完整、准确、及时、一致。
2、图书和装订后的过刊应分别设立总括、个别、注销、登记账;现刊应设个别登记帐。
3、登记人员了解和掌握全馆藏书发展的总动态、总册数、总价值、来源与去向等。
4、献登记时应规范用字,做到清楚、正确、字迹工整,项目齐全,帐帐相符。
三 图书馆分类细则
1、在分类之前,首先要查看准备分类的图书,本馆是否已入藏,进行查看工作。
2、要分析图书的学科属性、主题范围、作者意图等,从而确定该书的学科性归属。
3、根据图书的内容,将其归入最恰当的类目中去,并将代表该类目的标记符号记录下来,作为该书的分类号。
4、图书分类号和书次号给定后,应当进行核对。
四 图书验收、加工细则
1、工作目的:
对采购入馆的图书进行确认、核实及财产登记,确保到馆
图书的品种、册数、价格与采购图书收据的一致。
2、工作职责:
(1)拆包:核准图书单位、每种册数;核算总价额、总种数、总册数;核对供方发货凭据,做出记录。
(2)根据采访数据逐本验收,剔出非我馆所订图书,剔出缺页倒装的图书。
(3)对已验收的图书盖馆藏章、加磁条、贴条型码。
(4)打印验收单,将图书移送编目人员,由编目人员签收验收单。
(5)填写验收误差记录,向采购人员移交退换图书。
(6)为验收入库的图书签收报销凭据。
(7)完成馆长布置的其它任务。
五 图书分类和编目细则
1、采编原则:根据本馆的性质、任务及校内课程的设置情况,广泛、多渠道地采集教学和教研所需要的以及能反映馆藏特色的文献资料。对文献的选购应遵循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原则,同时以实用性为基本原则,体现中学馆藏文献特点。
2、分类原则:中学馆原则上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逐本进行图书分类;编目原则以图书内容的科学属性为主要标准,编著形式、体裁、地区、时代等作为辅助标准。并运用。《中图法》第四版所编列全部类目及七个辅助表,对图书进行归类和标记;期刊分类应使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
3.著录原则:图书著录应以国家标准《普通图书著录规则》、《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为依据。
4、组织目录原则:
分类目录组织规则:分类目录的排列方法是与《中图法》分类体系相一致的,首先按二十二大类排列起来,同一个基本大类再按阿位伯数字逐个排列。小号在前,大号在后。如类号相同,再按书次号顺序排列。
六 图书加工细则
(一)藏书组织
1、签收图书:按文献分配入库单所报种册门类清点核实后,签收入库。
2、典藏登记:每次新书入库,均需作好入库登记,并在学期末累积统计。
3、新书介绍:每次入藏新书,均应及时推荐。
(二)藏书管理
1、藏书防护:书库内需常保持通风、干燥、并做好防尘、防盗、防虫、防湿工作。
2、清尘擦扫:库内积尘须每日擦扫一次,书架每月一次下架清尘。
3、检索辅导:遇有读者查书困难,要主动辅导助检和接受咨询。
4、赔书管理:外借图书发现人为丢损,须严格按有关规定索赔。
5、修整破书:回收的破皮、开线、散页图书须及时修补,订固、糊好。
6、藏书注销:对剔旧下架破书和丢失的图书,须每学年一次列出种、册、价款清单,向主管领导申请注销,并办好典藏财产锁帐登记。
七 流通外借
1、验核书证:根据持证人所报的内容和各项记载内容,验核无误后,准办理借书手续。
2、借书手续:认真核对书条形码所记书名、责任者、出版社是否与所选书相符,再扫描借阅。
3、还书手续:认真核对条形码所记书名、责任者、出版社等是否与书相符,并检查有无破损、划痕,进行确认再办理签收手续。
4、图书上架:归还图书应及时上架,不得拖延。
5、流通咨询:在流通现场,要随时对个别读者提出的借阅和检索方面的问题,作出解答。遇所借书不在架时,应主动推荐同类图书供读者选借,努力降低拒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