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监督理论研究论文定稿

时间:2019-05-14 21:3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会计监督理论研究论文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会计监督理论研究论文定稿》。

第一篇:会计监督理论研究论文定稿

X X 大 学

毕 业 论 文(设计)

题 目: 会计监督理论研究 学 号: 姓 名: 年 级: 学 院: 系 别: 专 业: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会计监督理论研究

摘要

我国企业会计监督中存在各种问题,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有增无减,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难点和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会计监督职能的弱化,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削弱了会计工作为经济管理服务的职能,严重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干扰了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秩序。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必须从企业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三个方面构造完整的会计监督体系,才能解决我国目前会计监督弱化的问题,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会计环境和会计报告质量。

关键词:会计监督;内部监督;外部监督;监督弱化;完善机制

会计监督理论研究

目 录

一、会计监督概述„„„„„„„„„„„„„„„„„„„„„„„(4)(一)会计监督的概念„„„„„„„„„„„„„„„„„„„„(4)(二)会计监督的要素„„„„„„„„„„„„„„„„„„„„(4)1.监督主体„„„„„„„„„„„„„„„„„„„„„„„(4)2.监督客体„„„„„„„„„„„„„„„„„„„„„„„(4)3.监督内容„„„„„„„„„„„„„„„„„„„„„„„(4)

(三)会计监督的特点„„„„„„„„„„„„„„„„„„„„„(5)

1.合法性„„„„„„„„„„„„„„„„„„„„„„„„(5)2.合理性„„„„„„„„„„„„„„„„„„„„„„„„(5)3.综合性„„„„„„„„„„„„„„„„„„„„„„„„(5)4.及时性„„„„„„„„„„„„„„„„„„„„„„„„(5)5.双重性„„„„„„„„„„„„„„„„„„„„„„„„(5)

(四)会计监督的构成„„„„„„„„„„„„„„„„„„„„(6)

二、内部监督„„„„„„„„„„„„„„„„„„„„„„„„„(6)

(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概述„„„„„„„„„„„„„„„„(6)

(二)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目标„„„„„„„„„„„„„„„„(6)

(三)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本要求„„„„„„„„„„„„(7)

三、外部监督„„„„„„„„„„„„„„„„„„„„„„„„„(8)

(一)社会监督„„„„„„„„„„„„„„„„„„„„„„„„(8)

1、社会监督的基本概述„„„„„„„„„„„„„„„„„„„(8)

2、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8)

(二)国家监督„„„„„„„„„„„„„„„„„„„„„„„„(8)

1、国家监督的基本概述„„„„„„„„„„„„„„„„„„(8)

2、国家监督的主要形式„„„„„„„„„„„„„„„„„„„(9)

四、会计监督现状„„„„„„„„„„„„„„„„„„„„„„„(9)

(一)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不力„„„„„„„„„„„„„„„(9)

(二)企业管理体制不全,内部控制制度失调„„„„„„„„„„„(10)

(三)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较低„„„„„„„„„„„„„„„„„(10)

五、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10)

(一)利益驱动,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10)(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不全,内部控制制度失调„„„„„„„„(10)

(三)单位负责人的约束机制不全,阻碍了会计的有效监督„„„„„(10)

(四)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11)

六、完善监督机制„„„„„„„„„„„„„„„„„„„„„„(11)

(一)加快法律法规建设,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律体系,为会计监督提供法律保障„„„„„„„„„„„„„„„„„„„„„„„„(11)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实施会计委派制度, 强化法人会计责任„(11)

(三)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12)

七、总结„„„„„„„„„„„„„„„„„„„„„„„„„„(12)参考文献„„„„„„„„„„„„„„„„„„„„„„„„„„(13)致谢„„„„„„„„„„„„„„„„„„„„„„„„„„„„(14)

会计监督理论研究

一、会计监督概述

(一)会计监督的概念

会计监督,是指单位内部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享有经济监督检查职权的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成立的社会审计中介组织,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善性以及本单位内部预算执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

(二)会计监督的要素

1、监督主体

会计监督主体是指会计监督行为的具体实施者,任何有权对会计活动施加影响的机构和人员都属于会计监督主体的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六条规定:“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这一规定明确了会计人员是会计监督的主体。在中国,会计人员作为会计监督的主体,有其特殊性。一方面,会计人员是国家财经法规的维护者;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又是本单位的经济管理人员,要维护本单位的经济利益。会计人员的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会计监督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这主要表现在,当国家利益与单位利益不一致时,会计人员坚持原则、维护国家利益,往往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有很强的政策性和原则性。

2、监督客体

会计监督的客体是指会计监督行为的具体承受对象。在实践中,可将会计监督客体分为组织机构、工作人员和会计行为三个方面。

3、监督内容

(1)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进行监督,以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合法;

(2)对各种财产和资金进行监督,以保证财产、资金的安全完整与合理使用;

(3)对财务收支进行监督,以保证财务收支符合财务制度的规定;(4)对经济合同、经济计划及其他重要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以保

会计监督理论研究

证经济管理活动的科学、合理;

(5)对成本费用进行监督,以保证用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6)对利润的实现与分配进行监督,以保证按时上交税金和进行利润分配,等等。

(三)会计监督的特点

1、合法性

会计监督是法律赋予会计的权力。它要求会计在法律法规范围内,监督各项经济活动严格按照国家的财经制度进行,每一步骤、每一重大决策必须符合法律规范。这是社会主义会计社会属性的重要表现,也是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会计监督受法律保护。

2、合理性

所谓合理,就是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任何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经济活动,会计都有权而且应当及时加以制止和纠正。会计人员必须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准确,对不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支出也有权予以拒绝。会计把好这一关,是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

3、综合性

会计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从经济活动的计划到实施,从资金的使用到经营成果的分配,都需要进行会计监督。同时,会计监督又是全方位的,国家的经济、物价、税收、财务、金融和劳资等政策执行情况,最终都反映在会计工作中。其他经济监督多带有专业性,而会计监督既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又涉及到经济活动的各方面,所以具有综合性。

4、及时性

会计人员直接参与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控制、预测和决策。实行有效的会计监督,发现问题早,监督比较及时,有利于问题的迅速解决,避免造成损失。

5、双重性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人员以参与者的身份直接

会计监督理论研究

进入经济活动之中,进行核算反映、控制和监督,这是其他经济监督所办不到的。因此,会计人员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参与者,又是监督者。这就决定了会计监督具有双重职能,不仅为了本单位的微观经济事业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实行会计监督,也是为了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而实行会计监督。

(四)会计监督的构成

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经济逐步与国际接轨,会计监督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会计法》的修订和实施,形成了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在监督形式、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比以前有了较大的突破和创新,而且三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内部监督是基础,具有自律性;社会审计监督是补充,具有鉴证性;政府部门监督是主导,具有权威性、强制性。

二、内部监督

(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概述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实际上是一种微观层面的监督形式,具体由企业内部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以及企业经营管理者、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等对企业的会计工作、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经营成果等各方面进行核算监督和制度监督。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指单位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及单位经营管理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避免或降低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效果,实现单位经营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二)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目标

1、保证单位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和单位各项经济活动在法定范围内进行。

2、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账面资产与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

3、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保证资产与记录的接触、处理均经过适当的授权。

4、保证所有交易和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于

会计监督理论研究

适当的会计账户,使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

5、保证会计记录的可靠性和及时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三)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本要求

1.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或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1)经济业务事项的办理、记录以及资产的维护保管等应该指派给不同的个人或者部门。

(2)办理经济业务事项各个步骤应该指派给不同的人员或者部门承担。

(3)会计工作的责任应该划分。

2.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应当明确

(1)单位的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范围应该划定。除了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以外,所有对单位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有重大影响或者产生风险的借贷、交易、担保、往来等经济业务事项都应该纳入重大业务事项的范围。

(2)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人员和执行人员应该实行分离。不允许决策人同时又是执行人,应该使决策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透明度,使决策在监督之下作出和执行。

(3)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应该有固定的程序。每一步骤要有一定的条件,并办理相应的手续,留有文字记载和依据,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此办理所发生的会计事项。

3.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根据本单位的性质和经济业务范围,对本单位的财产清查作出规定,明确多长时间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一般应该一年至少一次。

4.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对于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而对本单位的经营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会计监督理论研究

三、外部监督

(一)社会监督

1、社会监督的基本概述

社会监督主要是指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依法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并据实做出客观评价的一种监督形式,它是一种外部监督。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社会监督包括了法定监督和非法定监督两种类型:法定监督主要是由注册会计师依法实施的监督,监督目标由审计准则来设定;非法定监督的典型表现是群众监督。此外,单位和个人检举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行为,也属于会计工作社会监督的范畴。

社会会计监督的主体主要是注册会计师,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注册会计师是指依法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接受委托从事审计和会计咨询、服务业务的执业人员。注册会计师进行会计监督不像国家监督那样由国家各监督部门主动去执行,而是受委托被动地执行监督,并且注册会计师不能以个人名义承接业务,而必须由会计师事务所统一接受委托,并与委托人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2、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

(1)依法承办审计业务,包括审计企业财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等,并出具有关的审计、验证报告。承办审计业务是注册会计师的主要工作内容。

(2)承办会计咨询、服务业务,包括设计会计制度,担任会计顾问,代理纳税申报,拟订合同,培训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人员等业务。

(二)国家监督

1、国家监督的基本概述

国家监督也称政府监督,也是一种外部监督,主要是指政府部门代表国家对各单位和单位中相关人员的会计行为实施的监督检查,以及对发现的违法会计行为实施行政处罚。这是中国经济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单位内部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实行的会计监督是相辅相成的。

会计监督理论研究

2、国家监督的主要形式(1)审查监督

我们知道国务院以及各级人民政府都有审计机关,审查监督也就是政府审计监督,是国务院审计机关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审计机关依据我国宪法和法律对“各级政府的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各单位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接受审计监督,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

(2)财政监督

中央有财政部,下面各个地区有财政局、财政所等财政部门,财政监督是指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资金积累、分配和使用过程中,对行政事业单位、部门、企业的经济活动和业务活动及其成果所行使的监督。

(3)税务监督

主要是各级税务机关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对各单位的纳税和影响纳税的事项所实行的监督。税务机关有权检查纳税人的账簿、记账凭证、会计报表和有关资料等。

(4)金融监督

金融监督主体主要有银行体系、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这些部门利用信贷监督、结算监督、现金管理、工资基金监督等形式,促进各单位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帮助各单位提高资金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国家财政监督除了这些主要形式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监督形式,例如工商部门对工商企业的监督,对于那些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的企业不予办理登记注册或年检。

四、会计监督现状

(一)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不力

许多企业为了局部或少数人的利益,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欺上瞒下,随意利用会计程序进行技术处理,会计报表严重失真。例如,编造假账,挤占生产成本;随意核销费用,偷税漏税;隐瞒收入,私设小金库;虚报

会计监督理论研究

盈余,欺骗国家。

(二)企业管理机制不全,内部控制制度失调

我国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不全,主要体现在有的单位是根本就缺乏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有的单位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以致会计秩序混乱,徇私舞弊现象经常发生。

(三)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会计监督职能的实施最终要靠会计人员来完成,因而会计人员素质也就成为影响会计监督职能发挥的重要因素。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对于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和生产经营中不符合效益原则的行为不能及时发现,使会计监督职能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些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弱,不能依法进行会计核算,日常核算工作不符合规范,平时出了问题还不知道,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而会计人员思想素质不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法制观念淡薄,则会出现知情不举、串通舞弊、监守自盗等违法行为,使会计监督职能失效。

五、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

(一)利益驱动,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

在市场经济情况下,效益往往是事业单位追求的的惟一目标。单位管理者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账,伪造会计凭证,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从而使得会计工作受制于企业管理者,不能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破坏了正常的会计工作。

(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不全,内部控制制度失调

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不全,主要体现在有的单位是根本就缺乏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有的单位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以致会计秩序混乱,徇私舞弊现象经常发生。

(三)单位负责人的约束机制不全,阻碍了会计的有效监督

目前,在一些单位中管理者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权会

会计监督理论研究

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账,伪造会计凭证,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从而使得会计工作受制于企业管理者,不能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破坏了正常的会计工作。

(四)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会计人员监督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不学法、不守法、不执法,以不知情为由,有意无意地制假,不能真正完成会计监督的使命。会计人员缺乏执业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弱,往往是根据领导的意思来办事,没有根据事实说话;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六、完善监督机制

(一)加快法律法规建设,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律体系,为会计监督提供法律保障

充实和完善以《会计法》为龙头的一整套会计法规体系,抓紧制定和颁布《会计法》实施细则,明确违法处罚的定量、定性标准,加强会计监督的“刚性”;同时,对会计人员职权条例、会计工作规则等会计法规要加以修改完善;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准则,满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要;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职责和权限;加强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加大处罚和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纪的企业及其连带责任人予以曝光并给予处罚;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向全社会大力宣传财经法规,使绝大多数公众了解、掌握国家的有关法规,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各单位领导要带头执行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做懂法、守法的表率。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实施会计委派制度, 强化法人会计责任

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使会计监督落到实处。实行会计委派制度,将执行会计监督的会计人员与被监督企业分离;制定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明确财产清查制度,严格、定期进行

会计监督理论研究

财产清查;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单位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为会计工作者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保障。

(三)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的建设,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强化会计监督的根本途径。通过多种形式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使会计人员在国家会计法律体系下真正履行其职责;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实事求是和依法办事的思想,培养客观、真实、公正的工作作风,这是会计职业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并为之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及时更新知识,适应新形势;提高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人员面临的经济事项将会越来越复杂,这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在保持职业的谨慎性和规范性的同时,能从整体的角度,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准确的判断力,找出解决的办法和思路。只有熟练掌握会计知识,及时了解最新法规,充分把握风险,才能做出理性判断,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做好会计监督。

七、总结

会计监督是一项涉及面极其广泛的经济基础工作,只有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协同一致,才能将会计监督落到实处,才能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确保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促进我国经济迅速、健康地发展。

会计监督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赵玉民,《加强会计监督的措施》,《林业财务与会计》,2002年第10期; [2]湖州市财政局课题组,《加强我市会计监督工作的对策建议》,《浙江财税与会计》,2003年第2期;

[3]周丽君,《浅议会计监督及其运作要求》,《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7期; [4]顾建平,《试论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财会研究》,2001年第10期 [5]高一斌.《我国〈会计法〉的制定与发展》[J].《会计研究》,2005:(8).[6]陈留平.《对〈会计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5:(12).[7]张敦力.《论我国〈会计法〉的进一步修订与完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5)[8]《经济法学》(第二版):潘静成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二版:

[9]赵玉民,《林业财务与会计》,《加强会计监督的措施》,2002年第10期; [10]《浙江财税与会计》,湖州市财政局课题组,《加强我市会计监督工作的对策建议》,2003年第2期;

[11]周丽君,《财经理论与实践》,《浅议会计监督及其运作要求》,2001年第7期; [12]顾建平,《财会研究》,《试论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2001年第10期 [13]郑胜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福建财会》,2003、2 [14]宋昕:《内部会计监督弱化的成因及预防对策》,《山东建筑》,2000、3 [15]蒋燕辉,《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2002年6月第1版。

会计监督理论研究

致谢

行文至此,我的这篇论文已接近尾声;岁月如梭,我三年的大学时光也即将敲响结束的钟声。离别在即,站在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上,心中难免思绪万千,一种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生我者父母。感谢生我养我,含辛茹苦的父母。是你们,为我的学习创造了条件;是你们,一如既往的站在我的身后默默的支持着我。没有你们就不会有我的今天。谢谢你们,我的父亲母亲!

育我成才者老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杨成双,这篇论文是在杨老师的悉心指导与鼓励下完成的。杨老师在我撰写论文过程中提供了很多专业性的指导。杨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都将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

感谢会计2013级的同学们。两年来,是同学让我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们一起亲历了大学的别样生活,愿同窗友谊之树长青。

第二篇:会计监督论文

会计监督论文

会计监督论文:会计监督弱化成因分析及对策

[摘 要]针对我国企业会计监督弱化的成因,提出了以下建议:加强内部审计力度,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健全企业法制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重视政府监督,加强外部监督建设;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完善企业考核体系,实行激励约束并行机制;改进企业组织结构,实施审计委派制度.[关键词]企业会计监督;成因;对策

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壮大,会计监督逐渐形成以内部会计监督、政府会计监督为主要形式的监督体系.但是,现阶段企业会计监督呈现出低效率、弱化势态,监督职能弱化,会计信息失真、编制虚假报表、偷税漏税等屡见不鲜[1].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保证会计工作依法有序地进行,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体系是我国企业的重要任务.1 会计监督机制弱化成因分析现阶段企业会计监督职能的弱化主要表现在企业经营者受个人利益驱动、钻制度不完善的空子等,导致企业组织结构不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失调,不能有效地实施监督职能,严重危害国家和企业的利益.1.1 企业内部审计力度不够,独立性差会计监督机制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审计制度.我国内部审计职责定位较模糊,既要求企业管理当局配合审计人员工作,又要求内部审计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服务,这种职责不明的工作性质使内审人员进退两难,使审计工作质量因资源被严重浪费而大打折扣,极大地限制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准确定位.由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严重不足,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和组织形式以及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缺乏专业素质,使得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受到影响[2].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是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的基本前提,内部审计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是否具备充分独立性有关.企业内部独立性的缺乏进一步使内部审计丧失了应有的地位和职责权限.1.2 会计法制体系不健全,内部监督力度不够新实施的《会计法》虽明确了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和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法律地位,但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却迟迟没有跟上,致使新《会计法》在执行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之已出台的法律制度执行力度不足、监管与惩罚力度不足、惩罚对象不明确、执法效果不明显等,共同导致体系监管制度上的缺陷.另外,由于保护财会人员合法权益的规定过于笼统,监督者与被监督者间职责模糊、监督者监督效力低等症结并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使执行会计控制制度的合理性和监督性大为削弱.1.3 政府监督力度弱、监督形式化政府监督是企业

监督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国已形

成了包括财政、审计、税务、证券监管等部门的政府监督机制,但如此庞大的监督体系其监督效果却不尽如人意[3].监督部门之间缺乏横向信息沟通,管理分散,未能有效形成监督合力.多年工作中形成的惯性和政府职能转换时72期对新政策把握不准,使政府会计监督弱化.政府监督相互作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部门自律监管程度不高,部分缺乏相应的职业道德,使得社会监督力不能充分体现出来.1.4 企业财会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由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力度小,稽查范围有限,奖惩缺乏制度化,致使部分会计人员对于会计监督执行力度不够,以偏概全的情况屡见不鲜,编制假帐、报表和税目等现象时有出现.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直接导致会计监督软弱无力.网络技术在财务体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现任会计人员由于自身专业素质等难以驾驭复杂的网络技术,造成会计监督弱化、工作秩序混乱.1.5 企业法制观念淡薄,单位领导人易于越权会计信息逐渐被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也是政府部门进行统计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很多企业为了躲避政府监督,篡改会计数据,假造账目账表,进行假审计、假评估,偷税漏税、业绩作假等,严重影响正常社会经济秩序[4].企业单位领导人自我约束意识不强,现行会计机构的设置和领导体制还不完全具备会计人员监督企业管理者所必需的独立性.管理者为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乱提费用、成本,虚报收入等,使得会计工作受制于人,不能独立行使会计监督职能,导致会计监督机制失效.1.6 企业组织结构不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失调公司会计控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是管理控制和交易控制的基础和前提.企业组织机构设置往往忽视内部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重核算轻管理,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及与现行核算的不配套,使决策层、管理层和业务层间前后不衔接,缺乏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导致内部控制失调,最终影响到企业整体管理效益的发挥.2 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对策

2.1 加强内部审计力度,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内审机构和人员的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实现其职能,发挥其作用的前提条件[5].企业内部必须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使其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在领导层次选择上要提高内审机构的直属领导层次.直属领导层次越高,其独立性就越强.通过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改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明确内部审计责任.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这不仅决定内部审计的科学性与合 理性,也直接决定审计报告的质量.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是将审

计风险降到最低的最根本保障,应当要求审计人员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精通财务知识和审计技巧,具备一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2.2 健全企业法制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制度和体制创新,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入手,建立操作性强的内部会计监督、法制体系,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有效制衡的治理结构.同时,建立适应企业的法制体系,为强化会计监督创造条件,加强董事会对企业财务的监督作用,通过完善的法制制度保障,为财会人员实施有效监督提供一个良好的操作环境,使监督行为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运用制度的约束和体制的权力共同制约,实现企业会计监督目标.内部管理松弛、控制弱化是内部控制失调的主要表现之一.企业应加强内部监督及与会计相关的控制,考虑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沟通、监督检查等因素保证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业务层的控制完全独立.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强化有赖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政府监督力量、上级单位会计检查力度的增强,从而提高内部会计监督的推动力,通过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2.3 重视政府监督力量,加强外部监督建设政府部门应尽快落实审计、税务机关和金融、证券、保险等行业监管部门的监督,实施会计监督检查,进行宏观调控.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对社会监督力量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给以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对依法公开披露的单位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进行检查与审核,提高会计监督的外部基础.在实践中将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行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将外部监督的能力范围及监督权限有机注入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的范畴中.2.4 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在企业内部监督和内部管理的过程中保持与员工顺畅的沟通渠道,积极听取员工的意见,在管理中及时纠正工作误差,使企业文化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形成为全体成73员遵循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基本准则.同时,建立企业内部继续教育体系,通过对企业内部财会人员开展内部继续教育,结合每年定期的财政部门的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和外出培训,不断更新、补充、拓展财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完善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在提高业务素质方面,要求财会人员严于律己、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忠于职守,不断提高思

想觉悟,自觉抵制不法行为[6].2.5 完善企业考核体系,实行激励约束并行机制通过建立完整的考核指标体系,让各项监督指 标真正落到实处.对企业内部各单位和财会人员的执行情况实时实地进行检查和考核,对成效显著的单位、机构和人员给予表彰,对违反考核制度的进行批评和处理.同时,单位管理层应重视并强化会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通过法律法规的学习,明确单位领导人是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履行好会计监督的领导责任,并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7].在激励和约束机制方面,应使管理者利益与所有者利益协调发展,相互约束与激励,避免管理者因利益驱动而干预会计信息.2.6 改进企业组织结构,实施审计委派制度组织结构是企业针对组织机构设置、职权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调整[8].企业强化组织结构调整,可从决策层着手,通过成立总经理领导下的专业执行委员会实施合理有序的流程设置,使企业的各项流程程序化、透明化;然后部署实际工作任务,通过高层人员设计企业总体组织机构,按照不相容职权分离原则将权限进行分离,避免多头领导,确保会计信息资料的治理质量范围,提高工作效率.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不少企业财会人员由于长期隶属于固定岗位或部门,有一定的人际关系.为了杜绝会计信息失真,便于人员的统一监督,财务领导人应实施派驻制、对审计人员实施分片委派制.被委派至子公司的主管会计其所有人事关系由母公司管理,母公司又对子公司会计人员参照母公司管理办法条例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考核,实行交叉管理.这不仅可以分离会计人员与子公司之间人事及经济利益关系,而且可以强化审计监督职能,真正发挥会计委派制度的监督作用,进一步强化企业会计监督力度.[参考文献] [1]刘巨钦,王小文,李树丞.中国企业集团发展模式[M].武汉: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1: 45-53.[2]王光远,瞿曲.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受托责任视角的内部治理机制观[J].审计研究,2006(2):29-37.[3]王萍.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 2008(22): 67-68.[4]何明霞,刘晔.浅析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J].经济问题, 2007(3): 116-119.[5]程琳.我国会计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J].财会研究(甘肃), 2006(10): 32.[6]杨慧荣.会计监督问题及其对策[J].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9(9): 150.[7]黄元元.社会管理者视野下的会计监管[J].生产力研究, 2007(12): 132-134.[8]朱永永.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9, 30(5): 607-609.

第三篇:交通理论研究论文(定稿)

交通理论方面的研究对于交通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交通理论研究论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交通理论研究论文一

[摘要]

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针对交通行业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及流动频繁等特点,就农村公路资金监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操作过程和手段,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监管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论文关键词: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监管措施

一、规范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管理,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农为邦本,农业是关系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战略产业。德州是农业大市,“三农”工作在全局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可以说,没有农村和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实施农村公路改造,是巩固基层政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实施,使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可以大大提升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监管,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途径。通过农村公路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可以强化财务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保障农村公路资金的健康安全运行,及时有效的防范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切实把农村公路财务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直接把资金支付给施工单位,减少了资金拨付环节,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有效防止了项目单位层层截留、挤占、挪用项目资金,杜绝了施工单位拖欠施工款的问题。

农村公路建设必须加强财务管理,改进管理手段通过管理出成效、促发展,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佳的使用效果,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同时,我市也形成了独特的“德州模式”,既有效确保了工程质量,又有效确保了工程建设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营,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一、延伸发展项目法人制度,为加强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奠定制度基础

德州市属平原地区,在公路建设中基本没有就地取材的优势,砂石料、石灰、沥青等主要原材料都依赖长途运输,按照四级路的路面结构标准,平均每公里的路面工程造价在12至14万元左右,除了省交通厅每公里补助的7万元(德城区每公里4万元)外,需地方每公里再配套5至7万多元。三年内实现村村通油路目标,全市需改造建设13600公里农村公路,平均每个县(市、区)每年需筹集配套资金2000多万元。为了充分调动各县(市、区)建设农村公路的积极性,确保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并保证资金安全高效使用,我们根据农村公路的建设实际和工程资金管理的特殊要求,延伸发展了项目法人制度,独创了市县两级建设业主负责制度,即由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市级业主,负责省补资金、市政府“以奖代补”资金的落实和发放;由县(市、区)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领导小组为县级业主,负责地方配套资金的筹措和落实,支付全部工程造价中除省补资金以外的一块资金。签订合同时,两级业主的法人代表共同作为甲方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工程计量支付时,两级业主同步按照计量支付文件,将省补助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足额支付到施工单位。这项制度的确立,不仅解除了施工单位“干完活拿不到钱”的后顾之忧,有效保证了施工单位的稳定性,提高了施工单位继续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而且达到了专款专用、专户存储、专人管理的资金管理要求,防止了截留、挤占和挪用工程建设资金问题的发生,确保了工程建设资金的安全运营。

二、多措并举,筹集落实地方配套资金

为了确保不加重农民负担,落实配套资金,我们从实际出发,采取了六条扎实可行的筹资措施。

一是列入市县财政预算。每年由市财政列支12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年底由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考核评比指标,将资金发放到各县(市、区)。同时,市政府要求各县(市、区)每年从财政列支不少于200万元,再从车船使用税、农业税及其附加中每年列支10%的资金,作为地方配套资金,用于工程建设。

二是对施工单位营业税实行即征即返。按照有关法律确定的税率标准,要求施工单位上缴营业税。所征营业税由市县两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投资比例分别代征,统一上缴同级财政,财政部门对所征税额即征即返,作为市县两级政府的财政投入,用于农村公路建设。

三是用足用好农村“两工”。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经市减负办审批,把“两工”适当集中使用,并与全市各项工作统一考虑,优先用于路基土方和小桥涵工程。

四是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动员广大农民群众,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看作是自家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大机遇,关心、支持工程建设,并鼓励单位、企业投资和个人捐资。另外,积极督促引导各县市区设立农村公路养护基金,将社会捐助和拍卖公路桥梁冠名权、路树所有权、路边资源开发权所得资金及“一事一议”所筹资金等纳入基金,专项用于农村公路养护。

沿路土地经营权等市场化运作方式,筹集了2000多万资金,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建设。

五是积极争取金融部门支持。对按期优质完成计划而省补资金暂不到位的,我们积极协调金融部门,贷款将省补资金提前到位。各县(市、区)政府针对财力相对较弱的实际,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贷款筹集了大量配套资金,保障了工程顺利实施。

三、加强资金监管,保证建设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

为确保建设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把各项建设资金全部用到刀刃上,并保证工程资金专款专用,向人民群众交个明白账。我们从建立完善严格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入手,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根据山东省交通厅《农村公路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我们结合德州市农村公路建设实际,制定了《德州市农村公路资金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把资金管理纳入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切实杜绝了用农村公路改造资金建设县城、乡镇外环路、出口路和新规划的开发区街道的苗头和做法。

二是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构。为了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我们从市局财务审计科和直属单位抽调了三名具备从业资格的会计人员,组建了德州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计划财务科,负责对中央、省补助资金和市政府投入的各项资金实行统一管理,并负责对各县(市、区)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的财务部门进行管理、审计、监督和业务指导。各县(市、区)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也抽调当地财政、审计部门的专业财会人员,组建了计划财务科,负责地方配套资金的统一管理。通过建立健全上下统一的财务管理机构,实现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专项管理,为确保工程建设资金安全运营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三是按项目设立专户,对资金划拨和使用进行规范化管理。在资金拨付时,严格规范了资金审批程序和手续,根据施工单位完成的工程量和监理、业主及施工单位三方签字认可的计量支付证书进行拨款;工程完工后,经省市验收合格,除扣留质量保证金后,将中央和省补资金全额拨付到施工单位;缺陷责任期满后,按合同支付剩余的质量保证金。

四是进行严格审计。

项目建成后,我们从各县交通局的财务审计部门抽调专业人员,对所有项目以县为单位进行交叉审计,保证了中央和省补助资金全部用于工程建设,有效防止了套取补助资金和从补助资金中提取管理费的做法,同时,也督促地方政府及时将配套资金拨付至施工单位,维护了施工单位正当的经济利益,提高了施工单位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有效防止了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也有力杜绝了建设单位拖欠农民征地拆迁费问题,切实做到了“两不拖欠”。

五是严格进行考核。为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建设速度,及时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把省奖励资金和市政府“以奖代补”资金发放得公开、公正、公平、合理,我们制定了《德州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奖励考核办法》,对各县(市、区)的工程组织管理、规划设计、工程质量、计划执行、资金管理、养护管理、综合管理等七方面工作,按千分制进行考核,其中,资金管理占200分,重点对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和地方配套资金支付到施工单位的实际到账率进行考核。《办法》规定,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和地方配套资金支付到施工单位的实际到账率各占100分,其计算公式为:实际到位资金数额/应到位资金数额×100%、实际支付到施工单位的资金总额/应支付到施工单位的资金总额×100%。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实际到账率乘以考核分数,即为资金管理工作的实际得分。就某一县(市、区)而言,尽管其他工作得分较高,但如果因资金“两率”较低,其总分将会大受影响,排名甚至跌至最后几名。各县(市、区)为在年终评比中获得好名次,最大限度的争取上级奖励资金,不得不加大地方配套资金筹措和落实力度,从而在客观上有效保证了工程建设需要,推动了工程顺利实施。

六是建立以审计监督为主体的立体化监督网络。为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党政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监督作用,我们在积极邀请各级审计、监察部门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进行审计监察并向社会公布资金使用情况的同时,也积极邀请各级党政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记者到各工地进行检查、巡视和督导, 检查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工程建设建言献策。这种立体化的监督网络,不仅使各项建设资金处于“阳光化”的监督之中,也有效保证了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健康稳定发展。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富民工程。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我们决心不断改进工作,强化管理,提高水平,继续推动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铺路架桥。

交通理论研究论文二

摘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公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高速公路建成和投入运营,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勃勃生机。伴随这一事物的出现,给公路建设者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高速公路的管养护问题。

论文关键词:

高速公路,养护,分析

一、高速公路路面和桥梁结构外露在地表,直接感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温度和湿度两方面。

特别是路面体系的温度和湿度状况随周围自然因素而变化,这些变化使路面体系的材料性质和状态发生相应的改变。材料力学性质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将使路面设计时材料计算参数的选择复杂化。而物理状态的不断变化,则会使路面结构即使没有受到车轮荷载的破坏作用,也会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逐渐损坏;或者在车轮荷载的迭加影响下加剧和加速损坏的出现。

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是水,造成路面破坏的关键因素也是水。所以恶劣天气出现之时,就是路基、路面和桥面大量病害出现之际;也就是养护工作应该全力以赴、紧急抢险,保障高速公路安全畅通之时。而且冰、雪、雾、雨恶劣天气条件下事故发生率高,并且很容易由一起事故引发另外一起或一连串的事故。路面上有冰、雪时,路面的摩擦力小;雾天、雨天、夜晚,能见度低,这都是事故发生的原因所在。恶劣天气因素客观上属于不可抗力,只能通过人为的防范措施来避免或减少交通事故。

因此按照气温的周期性变化,加强预防性养护,建立全面有效的应对办法。

①必须强调平时将各种设备保持在完好的技术状态,注意各种异常天气情况进行定性分析后提出和制定控制方案,以备急时之需;

②在制定的控制方案中应该与其他部门全力配合,以保证各方面的安全;

③在作业时尽量避免在过冷和过热环境中长时间连续工作,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④在养护工作中要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深入研究、探讨公路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结构寿命和植物的生命的养护

结构是有使用寿命的。高速公路的行车道受大车、重载和超限车辆的长期作用,路面结构已达到“临界状态”,路面病害将随时出现。桥梁方面的伸缩缝、小桥涵的油毛毡支座,路面标线,以及一些防护设施如隔离栅等容易损坏。如何对这些设施进行更新改造,需要尽快研究安排,否则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安全隐患问题。因此合理的维护费用是必须的。

植物是有生长周期的。特别是中央分隔带植物的生长受环境因素的制约,随着植物地上部分的体积增大,需要更厚的土壤供其生长。因此,除了进一步加强管理外,应有计划地对不适应的品种进行更新,逐步完成对不适应品种的更替,达到整体上不影响防眩效果。

高速公路养护的同时必然带来风险,假如哪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影响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这方面的养护必须做到:①应该建立各种结构的养护费用的正常比例关系,如绿化投资总额与合理维护费用的比例关系等,否则一些工作必然难以为继;②尽量减少高速公路中的非永久性结构,以减少因结构维修对车辆通行的社会影响;③对非永久性结构在其使用寿命内要合理安排资金进行维修改造,以保证结构的使用性能;④加强对各结构的实际使用寿命研究,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组合它们的合理维修费用,从而达到合理安排养护周期计划和养护资金;⑤要建立路面结构、桥梁生命期内风险评估机制,以便对路面和桥梁是否能继续正常运营、加固、维修还是拆除做出科学决策。

三、技术标准的养护思维定势

我们无论是在高速公路的工程建设期间,还是在高速公路的管理运营期间都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但是我们知道:高速公路在使用过程中,其路面及桥梁设施、交通工程设施、监控设施、通讯设施、服务设施及养护设备等,会因行车荷载及环境因素的作用而逐渐损坏,这将造成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的逐步下降。目前从高速公路的使用情况看,可以很清楚地认识到这个问题。从一年四季的变化,我们在养护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路面出现的病害与施工季节的矛盾问题。

路面病害的出现往往是不利季节,如冬季和雨季是大量病害出现的季节。此时路面维修养护施工满足不了要求,只能是临时性处理,造成养护质量满足不了使用要求。同时也是造成当年养护维修,当年发生破坏的主要原因。

当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施工气温低于10℃,不宜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就这一条我们就很难做到。如果再加上一条“车辙”问题,规范规定车辙深度大于1.5cm时就应该对路面进行维修;还有路面结构强度、抗滑等其它主要技术指标问题。因此,在高速公路交付使用后,仍需继续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各种设施进行维护,使它们始终保持一定的稳定使用性能,以使高速公路提供可接受的水平。

应加强这方面的养护定势研究,建立危机监控和处理机制。我处在这方面的养护思维定势是:①根据调查的路面检测技术资料和病害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下一的路面维修计划和技术方案;②根据维修计划和技术方案,按照《招投标法》的要求认真做好招投标工作,要求中标单位认真做好施工准备;③保证在每年的施工最好季节集中处理中修或专项工程范围以上的路面维修,确保路面的维修质量;④对雨季出现的路面病害进行补充调查,争取在9-10月份的施工最好季节进行彻底治理;⑤其它时间及时修补路面小坑槽和裂缝病害,保证路面技术状况达到常年可接受的服务水平;⑥根据科学的发展,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目前凝固快、寿命久的铺路材料已经研究出来了,不能总是喜欢使用便宜的材料。

四、交通安全健康的养护

道路交通安全是人们关心的永恒话题,有文章称“中国已经进入安全生产事故的多发期”。这方面的养护思维定势是:①高速公路在养护维修作业时应尽量减少养护作业点或断面;②施工时作业点附近所有的路面病害等应同时施工,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施工质量和加强工序衔接,避免因施工质量达不到规范要求产生重复破坏;③在进行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设置:警告区、上游过度区、缓冲区、作业区等,且警告区的长度不得小于1500米,还要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有关标志,夜间施工时必须要有齐全明显的灯光标志;④应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养护设备,保证养护工程质量,减少养护职工在高速公路上的维修时间;⑤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方面的规定,保障职工的生产安全,满足其心理和生理要求。

第四篇:会计监督

强化会计监督的对策

5.1 加大宣传学习《会计法》的力度,从思想上重视企业制度建设的意义。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建设,是会计工作依法进行的有效保障。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实行会计监督必须要有会计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做保障,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没有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会计核算的质量难以保证。会计监督如果脱离了会计核算过程,也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应当将会计监督寓于会计核算中,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实行有效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加强内部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紧迫性,建立、健全会计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明确会计工作相关业务的程序和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在机制上、制度上达到规范行为、控制风险、防范舞弊、纠正差错的效果,切实保证会计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5.2 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步伐,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随着我国加入WTO,必将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步伐,促使企业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因此,借着我国“入世”的东风,有利于企业管理体制方面实现政企分开,弥补法人治理结构的漏洞,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经营机制等。所有这些,都要求企业内部要有高度的组织和严格管理,这也是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重要基础。

5.3 制定制度标准体系,以利完善制度建设。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内容比较广泛,为了使各单位建立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有章可循,首先是在遵守《会计法》原则规定的基础上,国家要组成有关专家研究制定比较详细的适合不同规模企业,又便于建立和操作的会计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以供企业选择制定,这样就避免了完整系统的企业内部监督制度因企业人员素质等条件的制约而难以完成的困难。其次是企业在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的同时,还要尽快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因为内部控制制度是“纲”,而内部监督制度是“目”,纲举才能目张。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只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全部内容,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要真正得以贯彻实施,就必须有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来支持和保障。

5.4 加大监管力度,促进企业建立并认真贯彻执行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建立有效的企业内外监管机制和制度,这对一个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与执行需要单位内外部形成合力予以监督方能奏效,外部由财政部门、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上级主管单位及企业资产管理部门对企业进行监管检查;内部由单位审计部门负责监管,只有建立了内外结合的监管机制,并通过审查和评价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合法性、合理性、全面性及有效性,才能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以保障企业有序、健康地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第五篇:新股配售政策理论研究论文

[摘要] 5月下旬,中国证监会决定恢复和完善向二级市场配售新股的政策。这项政策为许多市场人士所看好,如认为它可以将一市场的资金部分分流到二级市场、以及因为中签而直接提高二级市场的投资收益等,虽然市场同时还面临着一些政策的不确定性,如配售的比例、其余配售的方向、以及是否会同步扩容或减持国有股等。笔者认为,在充分肯定新股配售政策之与稳定市场、公平收益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新股配售政策的实施,在理论上仍然存在着未经充分论证的三大悬念、或盲点。

5月下旬,中国证监会决定恢复和完善向二级市场配售新股的政策。这项政策为许多市场人士所看好,如认为它可以将一市场的资金部分分流到二级市场、以及因为中签而直接提高二级市场的投资收益等,虽然市场同时还面临着一些政策的不确定性,如配售的比例、其余配售的方向、以及是否会同步扩容或减持国有股等。

笔者认为,在充分肯定新股配售政策之与稳定市场、公平收益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新股配售政策的实施,在理论上仍然存在着未经充分论证的三大悬念、或盲点。即:

一、目前二级市场的市盈率是否合理?

2001年下半年中国股市的持续下跌,目前有两种主要的分析观点:一是认为当时的股价存在着很大的泡沫,因此在加入WTO之际,为了防范更大的金融风险,政府通过种种手段、政策之意不在“酒”地努力挤压股市泡沫的结果;二是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的质量较差、回报率低,因此在国内外资本市场日益接轨之际,国内投资者纷纷抛售A股,以规避风险,并期待或寻找更富有投资机会的市场等。

因此,无论是哪种原因或分析思路,其核心要义都是当时中国二级市场的平盈率可能是偏高所引起的。

但是,当前的股价指数与2001年中相比,虽然有了30%左右的下跌或回调,但是由于上市公司的业绩也有了相近的缩水,因此二级市场的市盈率仍然保持相当的甚至是更高的水平。

因此我们的问题也就同时产生,即目前二级市场的市盈率是否同样偏高?!

这一问题在理论上似乎还没有确定的结论或解释。因为2001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学界的论争,因为种种原因而逐渐趋于欲言又止的暂停或沉默。

因此目前新股配售政策的再度实施,如果不存在道义的诱导问题的话,那么它无疑是表明目前管理层对当前的市盈率的合理认可。而这在理论上,无疑是需要或期待着强力、艰难和明确的论证的!

二、行政调控手段的暂时复归是否必要?

在一级市场中签、二级市场上市的传统模式下,虽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一级市场风险小、收益稳定丰厚等,因而长期积聚了约5000亿元的沉淀资金,而二级市场却独自承担着相应的扩容压力,同时,国内投资和消费的动力也相对不足等。但是,与国内其它市场相比较,一、二级市场分别来看,都是市场化的运作程度相对较高、科技手段也较现代化的市场。因此解决其既有的问题,常规的思路无疑是应当通过更深入的市场化改革来实现。如一级市场通过竞标来缩小与二级市场的股价差异;二级市场通过国有股的合理减持来降低股价、以及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等。然而实际政策的推出,却是依据二级市场的市值来配售新股,这从某种程度上看,似乎带着一定的行政调控手段的暂时复归的色彩搭配销售!

虽然我们也知道,有如“四渡赤水”的“以迂为直”,常常是解决“艰难险阻”等复杂问题的最佳途径,但是在博奕程度相对较弱的体制改革问题上,或许社会公众、都还是希望能够更清楚地看到,方案选择结果的更加公平、合理及充分的论证!

况且,依照二级市场的市值来配售新股,这似乎也隐含着管理层对二级市场风险的忧虑,以及希望通过一级市场的中签来予以相应补偿的认可等。然而我们同样可以看到:

一、新股配售是把双刃剑,投资者一方面是获得了一级市场的中签收益,另一方面却要承担二级市场的扩容风险。同时,风险与收益的比较结果无疑仍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二、如果出现中石化等跌破发行价的情况,那么投资者更将面对双重的风险或损失。

下载会计监督理论研究论文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会计监督理论研究论文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论文题目2009级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9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课程论文选题 一、论文选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和历史地位。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时代背......

    第四节会计监督

    第四节会计监督 一、单选题 1.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情况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表彰或惩戒。这种机制属于() A自律机制 B行政管理机制 C他律机制 D服务机制 2......

    浅谈会计监督

    第一章前言 会计监督是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而对会计信息进行的各种监督。会计监督被看作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体系。会计监督是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防范......

    第四节会计监督(★)

    第四节会计监督 【例1·多选题】会计监督分为。A.单位内部会计监督B.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C.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D.单位和个人的监督【例2·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我......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管理理论研究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管理理论研究 文献综述一、引言财务会计是指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动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以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

    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研究论文

    摘要:教育理论应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方向的指导,在面向国际化的同时,反观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突出基于中国特色的民族本土化特色教育,以民族本土化教育的文化核心竞争力......

    学校体育管理思想理论研究论文

    摘要:现代高校的体育管理思想理论,是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探索总结出的体育管理原则和相关理念。高校体育管理工作的理论基础建立在体育教职人员的日常工作和实践活动之上,同时,思......

    会计监督检查自查报告

    会计监督检查自查报告 会计监督检查自查报告1 县财政局:根据x财办〔20xx〕153号文件《关于开展20xx年度会计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我单位立即开展自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