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十二五规划指导意见(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4 21:39: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公路十二五规划指导意见(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公路十二五规划指导意见(范文模版)》。

第一篇:农村公路十二五规划指导意见(范文模版)

关于“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

交通运输部文件 交公路发[2011]7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

为加强“十二五”时期全国农村公路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建设能力和发展质量,更好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现对“十二五”时期全国农村公路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重要意义

农村公路是广大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的先导性、基础性、服务性设施,是我国公路网的主要组成部分。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公路总量不断攀升,结构持续优化,管理不断加强,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发展不均衡、附属设施不完善、建设能力和管理水平亟待提升等问题。“十二五”时期国家将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提出了新要求。加强“十二五”时期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建设管理能力,既是农村公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交通运输行业支持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农民群众便捷出行,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按照“扩大成果、完善设施、提升能力、统筹城乡”的基本要求,深化前期工作,提升建设能力,消除薄弱环节,提高发展质量,构筑安全、耐久、便捷、畅通的农村公路网络。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强化地方政府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导向作用,健全农村公路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工作运行机制和责任考核体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鼓励引导全社会参与,调动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继续保持和营造有利于农村公路发展的社会环境。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资金、政策向薄弱地区倾斜,缩小地区差别。统筹城乡发展,路网形成与城乡辐射功能相结合,加快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健全农村公路协调发展机制,在协调中促发展,在发展中促协调。

——坚持以人为本,惠及民生。加快构筑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络,提供安全、耐久、便捷、畅通的农村交通保障条件,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更广泛、更完善的公路交通服务。加大安全设施投入,改善安全状况,让人民群众走上安全路、放心路。

——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合理制定发展目标,既立足实际,避免资源浪费,又坚持适度超前,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经济社会需求和路网功能定位,因地制宜确定发展目标、路网规模、建设重点、技术标准,坚持发展与财力相统筹、速度与能力相匹配、需求与民意相结合。

——坚持深化改革,探索创新。探索完善适应新时期农村发展的公路建设模式,着力健全符合农村公路特点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建设管理机制,完善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和培育建设能力的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工程实体质量和管理能力。注重典型示范,注重经验总结,以深化改革

调整完善制度,以制度创新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

(三)发展目标。

——提高通达深度和通畅程度,增强网络覆盖能力。到“十二五”末,农村通行条件明显改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90万公里。

——提高建设管理能力,改善工程质量状况。到“十二五”末,农村公路建设体制更加完善,管理措施更加规范,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使用政府投资的农村公路项目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工程实体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县道、乡道建设项目优良率稳定在85%以上。

(四)建设重点。

——西部地区重点实施以乡(镇)、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的通达、通畅工程。

——东中部地区重点实施县道、乡道改造和县、乡、村连通工程。

——实施危桥改造和渡改桥工程,基本完成县道、乡道中桥及以上现有危桥改造,在此基础上启动村道中桥及以上危桥改造工程。

——完善安全保障等附属设施,改善安全运行状况。

三、政策措施

(一)注重源头管理,优化前期工作。

1.科学编制和实施规划。农村公路区域规划编制应综合考虑国土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当地山、水、林、田的综合治理,根据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程度、资金供给、交通需求等因素,区分重点地区、一般地区,合理确定规划目标和数量,防止因盲目追求规划数量而导致建

设资金的不足,影响耐久性。应与村镇规划和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相结合,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注重与其他路网和运输方式的衔接互补。坚持统筹编制规划、按轻重缓急实施,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调查研究,对因村镇规划、农经社情发生变化或其他特殊原因确需调整规划的,在履行必要的审核程序后可作适度调整。规划一经确定,应保持严肃性和稳定性,严格执行。

2.加强计划管理。充分发挥计划调控作用,促进农村公路建设均衡、协调发展。在项目计划安排上,既要兼顾公平,重视农民群众诉求,优先安排未通公路地区的通达工程,加快实施对出行需求迫切、交通条件急需改善地区的项目,确保有一条出行通道,又要注重效益,优先安排对区域经济促进作用大、交通量增长快的项目和断头路项目。要提高年度计划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项目库,做好项目排序和储备,纳入计划的项目须符合规划要求且能够保证完成前期工作,并对社会公布。协调好项目实施与资金的关系,确保项目资金最大程度地满足,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益。协调好农村客运站(亭)等配套设施建设和农村公路建成后的管理养护问题,把管养工作作为年度计划安排的重要依据,对管养主体不明确、管养责任不落实的地区应减少计划项目安排和资金支持。

3.强化资金保障。完善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社会各界参与的资金筹措机制,中央补助资金应全额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严格用于备案的项目,不得挪作他用或分解使用。在中央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时,地方要积极落实主体责任,同步加大财政投入。按照责权统一的原则,统筹项目计划和资金安排,实现事权和财权统一、权利和责任匹配。推动建立和完善多种方式筹资和资金多元化的机制,鼓励地方投资实行奖补结合的政策,发挥补助资金的激励杠杆作用,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二)严格控制,提升建设能力和工程质量。

1.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结合农村地区生产生活、农业经营开发、客货运输、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因素合理确定,对交通量增长快的地区应适当考虑提高建设标准,预留发展空间。东中部地区县道、重要的乡道和西

部地区的县道新改建工程宜采用三级及以上公路标准,西部地区通乡公路宜采用四级(双车道)以上公路标准。通村油(水泥)路除受到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限制外,应采用等级公路标准。

2.深化设计管理。农村公路设计应遵循“安全、实用、经济、环保、耐久”的原则,在具体技术指标选择时,既要立足当前需要,又要考虑远期改造升级的需要。要加强经济技术论证,禁止超越经济条件追求高指标和高标准,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交通安全、排水防护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农村公路改造扩建应充分利用原有线位资源和道路设施,减少征地拆迁和土地占用。穿越场镇、学校等人员、交通相对密集的路段,可适当增加路基、路面宽度,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提高安全性。桥涵等构造物宜采用施工简便、经济适用、适合养护的型式,提倡采用标准跨径,路面结构应选择当地耐久的材料。

3.规范招投标工作。符合法定招标条件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公开招标,对采用施工图一阶段设计的简易项目可适当简化招标程序。为便于施工组织和减少招标工作量,对工程规模不大、技术相对简单的同区域或临近项目,可采用多项目捆绑式招标。加强招投标监督指导和基层招标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各地可根据《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和《简明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编制符合当地实际的简易招标文件范本。对于由乡(镇)组织的农村公路招标活动,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派人现场监督和指导。鼓励在施工和监理单位中开展“优质优价”、“优监优酬”活动,发挥激励引导作用。

4.严格建设管理。农村公路除规模较小的村道外,应按国家规定履行基本建设程序。要增强质量意识,加强建设管理,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参建单位责任。建设单位应具备与项目管理相适应的机构和人员,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强化过程管控,促进参建各方认真履约。施工和监理单位应配备必要的人员、机械设备和试验检测仪器,优化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强化过程控制和中间验收,确保施工质量。要全面推行信用管理,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建立市场清退机制和“黑名单”制度。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实行公示制度,工地现场应设置公告牌或采用媒体刊登等方式公布项目名称、责任单位、工程规模、建设工期、投资额等项

目信息及举报方式,接受社会监督。

5.鼓励专业化施工。稳步提高农村公路机械化、专业化施工水平,加强技术、人员保障,推动农村公路建设向精细化方向转变。东中部地区农村公路和西部地区的县道、乡道建设应主要由专业化队伍承担,采用机械化方式施工。西部地区的通村油(水泥)路建设,除路基改建或简易的附属工程可在技术人员指导下由当地村民实施外,也要逐步由专业队伍实施。鼓励农村公路路面和桥梁采用标准化方法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和耐久性。认真实施工程质量责任登记制度,落实岗位质量责任,做到各工作环节、各分部工程有管理措施、技术要求和人员责任,使各工序衔接不断档、不缺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构筑安全管理网络,落实岗位安全职责,增强防范意识,把安全生产工作抓实、抓好。

6.强化质量监管。坚持和完善农村公路“政府监督,专群结合”的质量监督模式,县道、乡道建设以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的政府监督为主,村道建设继续坚持“专群结合”模式,在政府监督的基础上发挥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形成重点突出、控制有效、全面覆盖的质量监督机制。每个县级单位宜建立或指定一个具有相应资格的工程试验室,开展工程质量抽检和检验评定工作,使质量监督工作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强化巡查和重点抽检,严格原材料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7.加强项目验收。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交付使用前应履行验收程序,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开放交通。县道和投资额较大的乡道原则上按项目进行验收,其他项目可通过以乡(镇)为单位分批捆绑验收,技术简单的小型农村公路项目可将交工验收和竣工验收合并进行。地市级和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通过验收工作认真总结项目建设的经验和不足,落实管养主体和责任。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应责令整改。技术简单的小型农村公路项目的具体标准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结合本地情况研究提出。

(三)消除薄弱环节,提高服务能力。

1.推进危桥改造和渡改桥、渡口改造工程。加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渡改桥、渡口改造的

实施力度,逐步减少危桥数量。加强桥梁巡查,及时更新病危桥梁数据库,对仍具有一定使用能力但受制于资金等因素暂时不能改造的,应进行技术检测评估并采取加固措施。科学实施渡改桥、渡口改造工程,统筹考虑,优先改造有安全隐患和交通流量大的渡口,努力解决农村水网地区、江河两岸和岛屿居民的过渡难和渡运安全问题。

2.完善农村公路安保等附属设施。新改建农村公路应根据需要同步实施安保等附属设施。已建成的农村公路应按照“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原则,逐步完善安保等附属设施,实施前应科学分析,认真排查安全隐患点,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分期分批整治。总结推广既有的安保等附属工程建设经验,鼓励探索既能够节约成本又能有效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提升安全防护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农村公路绿化工程。

3.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灾害易发地区农村公路的环境特点分析,制定符合实际的防治标准和技术指南,加大防护、排水等设施建设,加强组织抢修和保通工作,提高农村公路基础设施防灾抗灾能力。

(四)坚持科学发展,提高发展质量。

1.重视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农村公路建设应贯彻集约节约用地的要求,尽可能利用原有路基,避让基本农田和经济作物区。积极采用符合当地实际的路面结构型式,科学选择筑路材料,注重与沿线环境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协调。山区农村公路建设要做好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排水和防护设施建设,避免大挖大填、扰动山体、破坏植被。

2.强化技术支撑保障。加强农村公路宏观政策、战略规划、法规制度、标准体系的研究,及时总结建设经验,归集工作亮点,把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规章制度或标准规范。发挥科学技术对农村公路发展的支撑作用,注重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应用,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技术含量。加强基层人才的培养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一线人员的业务素养和责任心,带动整体素质提高。

3.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应主要由公共财政解决,避免增加乡村债务和农民负担,规范使用“一事一议”政策,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不强制参与建设。农村公路立项、计划、实施等工作要广泛征求农民意见,使农村公路适合农村地区,贴近农民需求。工程建设中应尽可能使用当地劳动力和运输工具,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公路建设不得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积极争取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构建由地方人民政府领导、交通运输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农村公路联合发展机制。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领导,县级地方人民政府要将其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纳入单位绩效考核,以效能推动农村公路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要逐级分解建设目标,完善工作制度,落实相关执行机构和人员,细化责任,建立以单位和个人为责任主体的考核体系,形成管理硬约束和良性循环。

(二)强化指导协调。要按照职责分工,明确发展重点,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对本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情况的跟踪分析和调查研究,重视发展差异性,做好分类指导和示范引导。要加强业务指导,通过组织培训班、发放技术指南、实地技术指导等方式,培养基层人才,普及基本常识,帮助基层和农村解决建设中的技术难题,提高工作水平。

(三)强化宣传引导。农村公路建设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在政府门户网站开辟农村公路专栏,重点报道本地区农村公路工作动态,宣传先进经验,加强政策引导。各地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横幅、村务公告等,通过集中宣传、专题报道的方式,分阶段、有重点地宣传农村公路,让基层政府、社会各界和农民群众了解农村公路发展的重要性和有关政策措施,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监督检查。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考核监督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和协调,定期对农村公路年度建设目标完成情况、实体质量及实施效果等进行综合督查,重点督查农村公路项目在质量、安全、资金、廉政等方面的制度执行情况,及时协调

解决问题。要构建多层次的监督体系,采取明查暗访、重点督办、公示举报等方式,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监督检查力度,使监督检查常态化。

“十二五”时期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行职责,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和措施,狠抓落实,推动“十二五”时期农村公路建设再上新台阶。各地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的意见和建议,请及时报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章)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五日

第二篇:十二五农村公路规划会议纪要

九龙坡区“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

专项规划审查会议纪要

2009年11月4日,在九龙坡区交通局6楼会议室召开了《九龙坡区“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专项规划》审查会议。

会议首先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重庆交通大学编制组关于该规划编制工作的汇报,随后就有关情况进行了讨论。会议认为,该规划较全面地反映了九龙坡区农村公路的现状,并通过横向比较、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九龙坡区农村公路“十二五”期间的建设做出了合理的安排,能够指导“十二五”期间九龙坡区农村公路建设,符合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开展“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专项规划的规定并达到相应的深度要求,会议原则同意该规划通过审查,同时提出如下修改建议:

1.协调相关部门,收集九龙坡区最新数据资料,与主城其他区的公路网进行对比,以确定九龙坡区农村公路在本市的水平。

2.九龙坡区农村公路网现状的问题要突出铺装率低的问题,“十一五”期间通村通畅率100%的目标即将达到,“十二五”期间要努力提高农村公路的铺装率和等级水平。

请规划编制组根据会议提出的建议对该规划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参加人员:

九龙坡区交通局:胡新国 殷 艳 陈代新 刘永涛

徐秀霞 胡 志

重庆交通大学:刘 伟

主题词:文秘工作 会议纪要

重庆市九龙坡区交通局办公室 2009年11月24日印发(共印5份)

第三篇:省局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意见

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市农业资源开发局(办):

为切实做好江苏省“十二五”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编制工作,省局制定了《江苏省“十二五”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现将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参照执行。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各地要与财政等相关部门做好衔接,提高规划的可行性。

执行过程中如有建议和意见,请与省局产业处联系。

联系人:阎海伦,83277861;卜士金,83277834。

附:江苏省“十二五”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编制指导意见

江苏省“十二五”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编制大纲

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 二○一○年七月二十日 江苏省“十二五”农业综合开发规划

编制指导意见

一、编制 “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按照发展现代农业要求,以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以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为原则,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二、编制规划的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国家和省级各类农业综合开发建设任务,明确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内容,加大对农业大县(市)的支持力度。

(二)因地制宜、科学布局。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和主导产业特点,因地制宜,优先选择扶持潜力较大、配套能力较强、农民积极性高的地区。

(三)彰显特色、效益优先。各地要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优质粮油业、设施园艺业、规模畜牧业、特色水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加大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农产品市场体系等主要载体的建设力度,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三、编制规划投资估算

各地规划的建设任务以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任务为基数,按照每年递增10-15%测算。国家土地治理项目与产业化项目财政投资比例按照7:3控制。

土地治理类项目建设财政投资估算按照1200元/亩测算。产业化项目建设突出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农产品市场体系等主要载体建设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

四、规划编制的时间及材料要求

(一)时间安排。第一阶段,2010

年8月30日前完成编制大纲中的附表的填制并报省。第二阶段,2010年9月15日各市上报市规划草案。第三阶段,2010年10月底前,省完成规划汇总工作,形成全省规划初步成果。

(二)材料要求。

1、8月30日前编制大纲中的附表以电子版发送省电子信箱YHL602@163.COM。

2、2010年9月15日前各市上报市规划方案并将电子版发送省电子信箱 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

一、“十一五”回顾

(一)主要成效

(二)主要经验做法

二、农业开发基础和面临的形势

(一)开发现状

(二)发展机遇及面临挑战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目标任务

四、主要建设任务和扶持重点

(一)主要建设任务

1.改造中低产田 万亩(包括开发黄河故道、高沙土、丘)。

2.建设高标准农田 万亩。

3.围垦沿海滩涂 万亩,改造滩涂 万亩。4.建设高效农业生产基地 万亩。5.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目标。

(二)扶持重点 1.重点产业 2.重点区域 3.重点项目 陵山区、采煤塌陷地等

五、投资估算与效益

(一)投资估算

(二)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3.生态效益

六、环境影响评价

七、实施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二)资金投入

(三)规范管理

(四)机制创新

重点阐述优化市场主体、强化科技支撑和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等。

(五)队伍建设

附图

1.××市、县(市、区)农业资源开发现状图

2.××市、县(市、区)“十二五”农业资源开发规划图

附表

1.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项目区基本情况表 2.××市、县(市、区)“十二五”农业资源开发规划任务及投资情况表 3.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重点产业及区域规划情况表

4.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表 5.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项目预期效益表

第四篇:婚育新风十二五指导意见

XX县人口与计生领字„2011‟22号

关于“十二五”期间全面推进 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意见

县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办、各乡镇党委政府、人口计生局、教育局、民政局、文化局、卫生局、广播电视处、新闻出版局、工会、团委、妇联、计生协:

全县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自1998年开展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已成为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知名品牌,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在“十二五”期间(2011年—2015年)全面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根据自治区计生委《关于“十二五”期间(2011年—2015年)全面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意见》(桂人口发„2011‟20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宣传倡导,大力传播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家庭人口文化建设,为做好新时

— 1 — 期人口计生工作,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二、活动目标

“十二五”期间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目标是:面向基层、面向大众、面向家庭、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倡导和科学、文明、进步婚育观念的传播为重点,努力建设以“婚育文明、性别平等、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家庭幸福”为主要内容的家庭人口文化;我区人口计生宣教工作“大宣传、大融合、广覆盖、出精品”的局面基本形成;“和谐、健康、负责、环保”的家庭人口文化蔚然成风,为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提升家庭发展能力,促进家庭成员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基本原则

(一)立足基层,面向家庭。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在联系、服务群众方面的独特优势,关注家庭需求,着眼家庭发展,服务家庭成员。

(二)统筹协调,群众参与。发挥相关部门、机构的指导协调作用,注重活动的统筹设计,科学安排。动员人民群众和广大家庭广泛参与,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

(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家庭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指导帮助,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工作力度,注重从实际出发,强调实际效果。

四、主要任务

(一)广泛开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宣传倡导。要围绕稳定— 2 — 低生育水平,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应对人口老龄化等中心任务开展宣传倡导。增强人们的人口意识、人均观念和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思想共识,形成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社会主流意识。

(二)大力传播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在婚育方面的理念需求,有针对性地传播健康科学的婚育知识,深入宣传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知识,积极预防性病、艾滋病的传播,开展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全面提高全社会的婚育文明程度。

(三)着力建设新型家庭人口文化。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各方面力量推动家庭人口文化建设,形成“婚育文明、性别平等;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家庭幸福”的共同价值观,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提升家庭发展能力。

(四)大力倡导社会性别平等。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推广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加强对我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影响较大的重点乡镇跟踪指导,加强监管和调查研究力度。进一步深化关爱女孩青年志愿者行动,充分发挥志愿者生力军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关注女孩成长,促进女孩家庭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趋向于自然平衡。

(五)加强婚育新风进万家项目建设,主要有:

1、积极拓展宣传阵地。要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宣传阵地。特别是基层的宣传阵地,要整合各部门资源,— 3 — 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建设城镇人口文化公园、人口文化活动中心、人口文化大院、社区人口计生宣传栏、农村计生服务站(所)、人口学校、妇女之家、新家庭文化屋等,增强宣传教育功能,为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为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提供阵地支撑。

2、广泛开展社会活动。将婚育新风进万家宣传教育活动与国家、自治区重大经济社会活动、文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拓展工作空间,筹划开展具有广泛影响的大型社会活动,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增强全社会对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关注和支持。

3、充分发挥媒体作用。高度重视和善于运用互联网、手机、现代远程等新兴媒体覆盖广、受众多、传播快、影响大等特点,做好新媒体条件下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加强与主流媒体的交流合作,加强广播电视栏目建设,围绕工作重点加大宣传力度,精心筹划针对性强的专题宣传,开展阶段性主题宣传活动,形成声势,扩大覆盖面,提高时效性。

4、积极推动宣传品开发。加大婚育新风进万家的宣传品开发制作力度。努力改进宣传品设计、制作、发放各个环节,要出精品、上档次、有规模,要善于借助社会力量,引用最新开发理念,总结推广优秀宣传品,提升宣传品整体水平,推出符合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高质量的文化音像制品。

5、大力扶持艺术创作。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影视作品、文艺作品的扶持力度。组织优秀团队深入基层,掌握实践范例,努力打造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优秀作品。— 4 — 在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专项,吸引更多的文艺人才关注、参与相关创作,鼓励多出作品、出好作品。

6、加强设施设备建设。各地要因地制宜,整合土地、设备、资金等资源,发挥相关部门职能作用,建设城乡“依法、便民、优质、温馨”的婚育综合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免费婚检、婚姻登记、优生优育和计划生育指导等“一站式”婚育综合服务。充分发挥其作用,更好地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服务。

(六)充分发挥示范单位的示范作用。各地可以确立一批示范单位,发挥其典型示范、规模辐射和引领发展的作用。示范单位要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示范水平,不断创新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方法和途径。

五、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经费投入。要进一步加强对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制度,制定发展规划,确保活动扎实、有效、持续地开展。要进一步完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将活动经费纳入经费预算,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强部门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要进一步完善部门协调机制,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工作,互相配合,形成合力。要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沟通情况,研究问题,制定具体措施。要积极引导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参与到活动中来,使他们成为推动活动的重要力量。

(三)加强载体建设,吸引群众参与。要指导好示范建设,— 5 — 抓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手机等现代传媒广泛传播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成果。要进一步抓好城乡各种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和志愿者广泛参与。进一步加大对相关影视作品、文艺作品的创作扶持力度,鼓励多出作品、出好作品。

(四)加强督导检查,做好总结评估。各地要加大对基层开展活动的指导与检查的力度,不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推动工作。要制定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做好对活动的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每年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深入开展专题调查研究,进一步指导实践,增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发展能力。市级人口计生部门每年要对活动进行总结并上报,确保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附件:部门职责

XX县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日

— 6 — 附件:

部 门 职 责

党委宣传部门:把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纳入本部门总体工作规划和工作计划,指导家庭人口文化建设,列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安排,协调区直主要媒体,做好相关的宣传报道工作。

精神文明建设部门:把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指导家庭人口文化建设,把活动开展情况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总结和评比内容。

人口计生部门:协助党委宣传部门和精神文明建设部门,制定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指导家庭人口文化建设,落实活动项目,组织示范单位开展工作。开展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咨询服务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在基层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教育部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利用相关课程和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了解我国的人口国情,正确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自我保健能力,增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民政部门:在民生工程和社区建设中,发展社会福利,提供社会保障和社区服务,优先照顾和扶持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做

— 7 — 好老年人服务和养老保障工作。

文化部门:把家庭人口文化建设列入文化建设总体规划,组织相关的文化指导、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组织创作、编排、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组织文艺团体、文化馆(站)送戏下乡。在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为城乡家庭提供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

卫生部门:开展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妇幼保健和性别平等的宣传教育、咨询与技术服务,做好预防出生缺陷、性病、艾滋病的宣传和干预,查处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

广电部门:组织制作以婚育新风和家庭发展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专题片、科普片等文化产品和宣传品,办好广播电视中人口和计划生育专题栏目,并组织对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重点宣传。

新闻出版部门:组织出版以婚育新风为题材的图书、音像制品等出版物,加大包括人口和计划生育图书在内的农家书屋的普及和推广力度。

工会:把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纳入工会组织的宣传教育工作,发挥工人文化宫、俱乐部、报刊、网络等宣传教育阵地作用,推进职工书屋建设,倡导婚育新风,在职工中普及家庭人口文化。

共青团:把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纳入共青团组织的宣传工作,教育广大团员、青年自觉实行晚婚晚育、计划生育、优生优育,— 8 — 普及新型家庭人口文化。

妇联:把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纳入妇联组织的宣传工作,结合基层妇女工作,组织妇女积极参与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将其与“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计生协:发挥基层计划生育协会的组织作用,动员协会会员和群众广泛参与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与“生育关怀行动”相结合,在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等方面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第五篇: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指导意见

发改委印发“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信委、工信委)、墙体材料革新主管部门:

为贯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深入开展“十二五”时期墙体材料革新工作,有效保护耕地和环境、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委组织编制了《“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指导意见》,研究提出了“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工作以及政策措施。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指导意见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固体废弃物大量排放和堆存占用宝贵土地,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城乡建设发展对建材产品需求急剧增加,资源环境的约束矛盾日益突出。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是保护耕地,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措施。为了深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制订本指导意见。

一、“十一五”墙体材料革新取得显著成效

(一)城市城区“禁实”任务基本完成。截至2010年底,全国600多个城市已基本实现城市(城区)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以下简称“禁实”)。部分地区在完成城市“禁实”的基础上,开始向县城推进,已有16省(区、市)的487个县城实现“禁实”。部分地区已经开展禁止生产和限制使用粘土制品(以下简称“禁粘”)工作。

(二)新型墙体材料快速发展。2010年全国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已占墙体材料总量的55%,比2005年提高11个百分点,以新型墙体材料为主的生产和应用格局基本形成。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新建节能建筑累计面积48亿平方米,比“十五”末增加3倍多。新型墙体材料年产能6000万块标砖以上的企业达到5000多家,比“十五”末增加50%以上,改变了传统墙体材料企业以砖瓦窑为主小而散的局面。

(三)技术水平大幅提升。新型墙体材料装备产业得到壮大,全国年产值过亿的新型墙体材料装备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30多家。新型墙体材料的产品质量和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呈现出系列化、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和应用,满足了城乡建设对墙体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的成套技术装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出口到80多个国家。

(四)节能减排成效明显。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企业技术改造、建筑应用,共实现节约标准煤约25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5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50万吨。全国共关停粘土砖瓦企业1.4万家,淘汰落后产能1000多亿块标砖。

(五)利废节地效果突出。新型墙体材料发展消纳煤矸石、粉煤灰、尾矿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约15亿吨,减少毁田烧砖、堆存占地、关停企业腾退、淘汰粘土砖产能,合计节约耕地300多万亩,为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作出了积极贡献。

“十一五”期间墙体材料革新工作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实心粘土砖在城镇和农村居民建房中仍有较大市场;新型墙体材料品质需进一步提高;墙体材料革新推进能力有待加强。随着“十二五”时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大宗固体废弃物产生和堆存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的问题仍相当严重。同时随着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居住水平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大量品质优良的新型墙体材料,满足绿色节能建筑发展的需求,墙体材料革新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为重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建筑、保护耕地、资源综合利用为目标,强化政策调控,发挥市场导向,深入推进“城市限粘、县城禁实”工作,大力发展节能、节地、利废的新型墙体材料,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完善法规政策,依法推进;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新型墙体材料的市场需求。

坚持因地制宜与区域特色相结合。统筹兼顾各地资源状况、气候条件以及建筑结构等因素,积极发展适合当地实际的新型墙体材料;综合考虑区域经济水平、文化风俗,打造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

坚持技术创新与节能环保相结合。加强共性和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引进、吸收、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促进先进装备生产的国产化;适应建筑使用功能和绿色节能建筑的新要求,不断提升新型墙体材料节能环保等性能。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国30%以上的城市实现“限粘”、50%以上县城实现“禁实”;全国实心粘土砖产量控制在3000亿块标准砖(折合)以下,新型墙体材料产量所占比重达65%以上,建筑应用比例达75%以上;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生产能耗下降20%;新型墙体材料技术装备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重点工作

(一)深入推进“禁实”工作

在巩固城市城区“禁实”成果基础上,向广度和深度推进。新型墙体材料能够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地区开展城市城区限制使用粘土制品(以下简称:“限粘”)工作,限制使用粘土成分在20%以上的墙体材料,分批发布“限粘”城市名单;推动县城“禁实”,分批发布“禁实”县城名单,确保2015年全国半数以上县城实现“禁实”目标;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禁粘”,有序推进乡镇、农村“禁实”工作。

(二)加快新型墙体材料发展步伐

鼓励新型墙体材料向轻质化、高强化、复合化发展,重点推进节能保温、高强防火、利废环保的多功能复合一体化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应用。大力发展以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等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在大宗固体废弃物产生和堆存量大的地区优先发展高档次、高掺量的利废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在人均耕地少、沙石资源比较丰富地区优先发展混凝土制品;在自然资源匮乏、粘土资源比较丰富地区适当发展空心化、多功能的粘土砌块制品。各地区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区域主导产品,提高产品档次,促进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推动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升级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适时调整发布鼓励、限制、淘汰的墙体材料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及产品目录。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建立墙体材料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快落后产品、技术和设备的淘汰,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重点做好烧结制品企业的整合改造提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大力推广大断面隧道窑、节能变频技术、窑炉余热利用等先进生产工艺技术,提高企业节能减排水平。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从源头减少污染排放。积极推进品牌战略,引导企业争创品牌产品,鼓励规模企业、优质产品走品牌经营之路。鼓励企业多元化发展,支持各种形式的重组联合,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新型墙体材料产业规模化、管理现代化、装备自动化、生产标准化。

(四)组织新型墙体材料示范

组织实施示范工程,强化生产和应用示范,提升新型墙体材料整体水平。一是实施利废新型墙体材料示范工程,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通过技术研发,支持企业利用建筑废弃物、城市污泥、尾矿、磷石膏等固体废弃物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提高综合利用效率。二是实施新型墙体材料推广示范工程,在县城及周边加大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力度,结合安居工程、保障房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节能环保、阻燃防火的新型墙体材料;在有条件的乡镇农村,引导农村自建房使用节能环保的新型墙体材料,加大在新农村示范工程的应用。三是实施多功能复合一体化新型墙体材料示范工程,选择若干中心城市,有重点、有目标地培育建设多功能复合一体化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基地,推动多功能复合一体化新型墙体材料在城市建筑中的应用示范。四是实施龙头企业示范工程,选择骨干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采取扶优扶强政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具有技术优势、品牌优势、管理优势、文化优势的10家装备制造、100家生产示范龙头企业。

(五)强化基金和税收政策引导

充分发挥专项基金和税收政策的引导作用。严格执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07]77号)规定,进一步加强专项基金征缴工作管理,确保应缴尽缴,不得随意减免,杜绝挤占、挪用专项基金。加大专项基金对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支持力度,提高专项基金投入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和科研开发的比例。进一步研究完善和落实有关税收政策,引导企业,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新型墙体材料发展领域。

(六)增强能力建设

健全墙体材料革新工作管理机制,形成管理、监察、服务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加强行业管理能力建设,强化基础管理。加强墙体材料革新工作队伍建设,确保机构稳定,人员充实,完善目标管理机制。强化人员培训,培养一批高水平墙体材料革新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提高执法能力,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技术、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统计制度,完善统计体系。构建墙体材料革新工作信息化平台,提升管理水平。建立科学规范的墙体材料革新工作评价机制。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协调机制,指导和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要将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制定发展规划,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墙体材料革新的发展目标、政策措施等,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各地墙体材料革新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墙体材料革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机构,落实责任,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考核机制。

(二)完善政策措施

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有关要求,研究制定促进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法规政策,加快依法“禁实”,依法“推新”的步伐,依法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工作。适时修订《新型墙体材料目录》,促进优化产业结构。制定和完善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发展的有关财税激励政策,研究出台取用粘土资源烧砖课以较高资源税的限制性政策。逐步拓宽财政、金融、投资支持渠道,加大对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支持力度。各地要完善墙体材料革新的相关配套政策。

(三)强化技术支撑

鼓励产学研、生产应用的结合,加强共性和关键性技术的研发,组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研究、开发科技含量高、利废效果好、节能效果显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技术和装备。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支持骨干企业设立技术研发中心,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先进装备生产的国产化。

(四)健全标准体系

进一步加强新型墙体材料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标准,提高标准的技术水平,研究制定多功能复合一体化新型墙体材料技术标准。加快完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应用的技术标准、规程和图集,满足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施工对新型墙体材料提出的更高要求,促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拓宽新型墙体材料应用范围。

(五)加强监督管理

加强对粘土砖生产用地的监督管理,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严格控制粘土砖生产企业取土范围和规模,严禁占用耕地建窑或擅自在耕地上取土;加强对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的监管,规范新型墙体材料的认定管理,加大监督检查

力度,对无照生产经营、销售使用国家明令淘汰产品的行为,要坚决依法严肃处理;加强对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的环境监督执法,依法处罚污染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据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严格监督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的销售行为,禁止质量未达标的墙体材料产品出厂销售。

(六)加强交流合作

研究出台相关措施,加快各地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在管理、标准、检测、应用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开展新型墙体材料国际技术交流,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合作机制,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拓展新型墙体材料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七)加大宣传力度

进一步加大对墙体材料革新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墙体材料革新有关的政策、法规和措施,普及新型墙体材料相关知识,宣传新型墙体材料节约能源资源,保护耕地和环境,维护人民权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宣传新型墙体材料优越性能、种类、标准、特点和正确的使用方法。推动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和支持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努力营造墙体材料革新工作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下载农村公路十二五规划指导意见(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公路十二五规划指导意见(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

    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 前 言 “十二五”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是我国工业化向现代工业化发展、经济社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

    “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

    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对于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缓解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日趋强化的资源......

    “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评审意见

    《****“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评审意见2011年12月8日,****环境保护局在*主持召开了《****“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论证会。****水利局、发经委、科技局、......

    十二五规划意见和建议[合集五篇]

    对XX学校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一、进一步引入、确立和完善淘汰机制。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办学应呈现动态的危机意识;在学校的管理、教学、科研中,完善科学的竞争和......

    “十二五”编制规划实施意见

    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简称“十二五”规划),对推动我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切实做好“十二五......

    “十二五”期间促进典当业发展指导意见

    商务部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典当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商流通发[2011]481号 为进一步发挥典当业在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和居民应急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 篇一: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免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

    十二五规划

    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