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搞好质量体系工作
实践证明,即使企业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其质量体系在实际运行中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自我改善的机制,就会产生各种障碍性因素影响质量体系运行,从而逐渐使企业管理滑坡,最终导致质量体系名存实亡。
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管理和经济实力才能通过质量体系认证。有的企业为了拿到质量认证证书而参与质量认证,到头来功亏一篑,不但没有拿到证书,反而造成人力与物力的巨大损失。也有的企业以拿到证书为目的通过了认证,但并没有规范管理,从而大大增加了企业内耗,使领导和员工对质量体系产生抵触情绪,证书也形同一张废纸。
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只能表明这个企业的质量体系符合标准中某一质量保证模式的基本要求。那么,如何搞好质量体系认证,并使之有效地运行下去?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企业领导者的态度
企业领导者的观念、态度会直接影响到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的进程,可以说,领导的重视是一个企业质量体系创建、保持并规范运行的基石和后盾。很多经验证明,企业质量认证半途而废或认证后质量管理滑坡都与领导重视不够有关。认证工作伊始,企业的管理者十分重视,把质量体系认证工作作为全年工作计划的头等大事,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对质量体系文件加深理解,以身作则。同时,也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在整个企业内营造了积极的认证氛围,这也是企业能一次性通过认证注册的重要原因。取得认证证书后,很多企业最高管理者往往对认证工作的关注日趋减弱,这主要是由于对建立质量体系的重要性及目的性认识不够。只有企业的管理层从思想上重视,从人、财、物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质量认证工作才能顺利开展,质量体系运行工作才能有所保证。因此,企业领导者要把质量体系认证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来抓,变传统企业质量管理单一的“管结果”为“管过程、管因素、管结果”三管齐下,将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和企业的实际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
管理层的重视只是质量体系认证运行的基础,如果质量体系认证只有领导重视,没有基层工作人员的认真执行,那么,质量体系将形同虚设。如何提高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与合作性是质量体系是否有效运行的关键。体系认证伊始,公司领导全面负责,正确引导,为质量体系认证工作掌舵领航;而公司各部门人员也要一丝不苟,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尤其是在不合格项控制和纠正预防措施控制上,要一改过去的老方法、老传统,采用符合质量体系认证标准要求的管理程序,使运作程序规范、合理。从某种层面上看,全体员工队伍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左右认证的效果。因此,企业必须抓好全体员工的队伍建设,从组织上为质量体系认证得以有效运行提供基础性保障。
质量体系运行的贯彻落实
很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都会有同样的感触:文件好编执行难。我们一开始就应该重视程序文件的可操作性,在编制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时,要进行反复的论证和探讨,方方面面进行有效沟通,使质量方针简洁、易记;质量目标要尽可能量化,对质量记录尽量采用表格形式,在设计表格时,要突出重点,做到不漏项,无多余项,保证在记录过程中便于操作,为日后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的贯彻落实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在保证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符合质量体系认证标准的前提下,还要突出其实用性,尽量达到执行顺畅。
加强内部审核工作
内部审核是企业通过自查发现质量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促使有关职能部门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推动和实现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使质量体系形成良性循环,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笔者认为,内部审核工作必不可少,且必须严谨务实,富有成效。
现场审查是整个内部审核工作的关键性环节。现场审查获取的客观证据和相关信息,将是评价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和充分性的重要依据。在现场审核中,审核人员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严格按照体系运行要求审核,更需要正确掌握并运用好审核的技巧和策略。现场审核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是收集客观证据,二是对客观证据进行分析。因此,审核必须掌握好切入点,选择好审核的路径,运用好审核方法,发挥好专业判断,从“听、看、问、查”四个环节进行现场审查。“听”主要是听受审部门有关人员的介绍;“看”主要是查阅受审部门有关资料,其中包括制度、计划、规范、程序和原始记录等;“问”主要是在听取介绍情况时提出问题,问清情况,掌握现状;“查”主要是为立论有据,将收集到的情况和问题,采取顺藤摸瓜的方法,到现场查证核实。在现场调查中,审核人员会遇到各种情况,并要面对较为复杂的人和事。这就要求审核人员要发挥自身所长,充分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判断,尤其是对不符合项的界定,除了深刻理解标准的要求外,还要掌握一些技巧,要贯彻“以事实为依据,以标准为准绳”的判断理念,通过对审核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对不符合项提出整改措施和要求。
持续改进确保质量体系良性循环
企业的质量体系也是与时俱进的。只有通过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才能推动企业业务运作的规范化,从而提升企业整体质量管理平台,使企业更好地拓展业务,参与市场竞争。因此,对内审工作所揭示的问题,要加强后续跟踪;对不符合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要进行后续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加以改进。
八项基本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管理的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最重要的还是领导作用、全员参与,然后利用过程与管理的系统的方法,达到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不能为了“贯标”而贯标,那样就只能是“面子工程”。
第二篇:浅谈如何搞好质量体系认证工作
浅谈如何搞好质量体系认证工作
林茂雪
二0一0年五月五日
我公司是从事轿车等速万向节用精化毛坯生产的锻造企业,公司于1996年开始贯彻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并于1998年11月通过了GB/T19002-1994质量体系认证; 2002年11月通过了QS-9000《质量体系要求》(第三版)及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认证; 2005年11月通过了ISO/TS16949:200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每年公司都通过了认证公司的监督检查/体系复评。为了保持质量体系持续稳定的运行,公司一直在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更新,持续改进。
我亲身经历了公司十几年的质量认证过程,并有幸参于其中管理,从中收获到一些感触,实践证明,即使企业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其质量体系在实际运行中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自我改善的机制,就会产生各种障碍性因素影响质量体系运行,从而逐渐使企业管理滑坡,最终导致质量体系名存实亡。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管理和经济实力才能通过质量体系认证。有的企业为了拿到质量认证证书而参与质量认证,到头来功亏一篑,不但没有拿到证书,反而造成人力与物力的巨大损失。也有的企业以拿到证书为目的通过了认证,但并没有规范管理,从而大大增加了企业内耗,使领导和员工对质量体系产生抵触情绪,证书也形同一张废纸。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只能表明这个企业的质量体系符合标准质量保证模式的基本要求。那么,如何搞好质量体系认证,并使之有效地运行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企业领导者的态度
企业领导者的观念、态度会直接影响到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的进程,可以说,领导的重视是一个企业质量体系创建、保持并规范运行的基石和后盾。很多经验证明,企业质量认证半途而废或认证后质量管理滑坡都与领导重视不够有关。认证工作伊始,企业的管理者十分
重视,把质量体系认证工作作为全年工作计划的头等大事,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对质量体系文件加深理解,以身作则。同时,也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在整个企业内营造了积极的认证氛围,这也是企业能一次性通过认证注册的重要原因。取得认证证书后,很多企业最高管理者往往对认证工作的关注日趋减弱,这主要是由于对建立质量体系的重要性及目的性认识不够,怕麻烦。只有企业的管理层从思想上重视,从人、财、物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质量认证工作才能顺利开展,质量体系运行工作才能有所保证。因此,企业领导者要把质量体系认证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来抓,将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和企业的实际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企业员工的意识
管理层的重视只是质量体系认证运行的基础,如果质量体系认证只有领导重视,没有基层工作人员的认真执行,那么,质量体系将形同虚设。如何提高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与合作性是质量体系是否有效运行的关键。体系认证伊始,公司领导全面负责,正确引导,为质量体系认证工作掌舵领航;而公司各部门人员也要一丝不苟,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尤其是在不合格项控制和纠正预防措施控制上,要一改过去的老方法、老传统,采用符合质量体系认证标准要求的管理程序,使运作程序规范、合理。从某种层面上看,全体员工队伍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左右认证的效果。因此,企业必须抓好全体员工的队伍建设,从组织上为质量体系认证得以有效运行提供基础性保障。
三、质量体系运行的贯彻落实
很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都会有同样的感触:文件好编执行难。我们一开始就应该重视程序文件的可操作性,在编制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时,要进行反复的论证和探讨,方方面面进行有效沟通,使质量方针简洁、易记;质量目标要尽可能量化,对质量记录尽量采用
表格形式,在设计表格时,要突出重点,做到不漏项,无多余项,保证在记录过程中便于操作,为日后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的贯彻落实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在保证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符合质量体系认证标准的前提下,还要突出其实用性,尽量达到执行顺畅,当运行过程中遇到新的问题时,及时的对文件进行更新,确保文件运行的有效性。
四、加强内部审核工作
内部审核是企业通过自查发现质量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促使有关职能部门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推动和实现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使质量体系形成良性循环,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我认为,内部审核工作必不可少,且必须严谨务实,富有成效。
现场审查是整个内部审核工作的关键性环节。现场审查获取的客观证据和相关信息,将是评价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和充分性的重要依据。在现场审核中,审核人员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严格按照体系运行要求审核,更需要正确掌握并运用好审核的技巧和策略。现场审核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是收集客观证据,二是对客观证据进行分析。因此,审核必须掌握好切入点,选择好审核的路径,运用好审核方法,发挥好专业判断,从“听、看、问、查”四个环节进行现场审查。“听”主要是听受审部门有关人员的介绍;“看”主要是查阅受审部门有关资料,其中包括制度、计划、规范、程序和原始记录等;“问”主要是在听取介绍情况时提出问题,问清情况,掌握现状;“查”主要是为立论有据,将收集到的情况和问题,采取顺藤摸瓜的方法,到现场查证核实。在现场调查中,审核人员会遇到各种情况,并要面对较为复杂的人和事。这就要求审核人员要发挥自身所长,充分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判断,尤其是对不符合项的界定,除了深刻理解标准的要求外,还要掌握一些技巧,要贯彻“以事实为依据,以标准为准绳”的判断理念,通过对审核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对不符合项提出整改措施和要求。
五、持续改进,确保质量体系良性循环
企业的质量体系也是与时俱进的。只有通过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才能推动企业业务运作的规范化,从而提升企业整体质量管理平台,使企业更好地拓展业务,参与市场竞争。因此,对内审工作所揭示的问题,要加强后续跟踪;对不符合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要进行后续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加以改进。
第三篇:质量体系工作的感受
ISO9000 的评审人员在对某公司进行评审时发现:这家公司的制度非常完善,工作程序也完全符合ISO9000年版标准的要求,程序文件所规定的表单记录的填写非常完整。这家公司因此获得了ISO体系的认证。半年后进行追踪时发现,报表记录依然填写得非常完整,符合程度相当高.又过了半年,当评审小组再次来到这 家工厂进行考察时,公司老板却要求将评审稍微延期,因为他们要完成的数据报表实在太多,还没有填完。在后来的交谈过程中,老板抱怨报表太多,认为实施 ISO体系没有什么真正的实际意义。在没有实施ISO之前,公司的流程非常顺畅,每天吃完早饭就在工厂里面到处走走,凭着多年的经验就能发现公司存在的问 题;自从实施ISO后,他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由于要填写大量的报表,公司的管理人员从原来的5人增加到了15人。老板每天起床后,来不及吃早饭就匆匆忙 忙地签报表,到工厂里转一圈,发现工厂里的人也都在忙着写报表。由于整天都忙于制作报表,根本没有时间去了解公司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ISO9000 一方面在我国发展得如火如荼,一方面却遭受到绵绵不绝地谩骂声,有时候连企业自己也搞不清楚,企业实施ISO9000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证书?还是规范基础管理?还是先是证书,再希望规范管理,其实无论是哪一种目的,ISO9000只是一种基本工具,工具使用的好坏,全在于企业本身,与ISO9000实在没有多大关系。其实ISO好不好?抛开谈论条条款款。ISO是什么?质量管理体系。那么什么样的质量管理好呢?合理的质量管理就是好。关键是合理。在美国车靠右行驶,就是合理,到了英国,车靠左行使,合理。我们能不能说车靠哪一便算是合理呢?不一定。美国有美国的合理,日本由日本的合理,中国又有中国的合理。为什么质量管理标准,在国外推行的那么好,而到了中国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有些西方的东西并不适合中国:这样你才了解,你跟美国人打交道是一套,跟中国人打交道是一套。你跟美国人讨价还价,全世界的人都在讨价还价,不仅仅是中国人讨价还价。那是错误的观念,全世界都在讨价还价,Bargain.你跟美国人讨价还价,他拿计算机出来算,如果他告诉你这样我不够成本,我不能卖给你,他的结论就是“我不卖给你”。中国人不是,中国人你跟他讨价还价,他拿计算机算了半天,嘴巴上讲“这样我不行,这样我不够成本,我没有办法卖给你。”把计算机一收,结论是什么?“卖给你算了”。中国人不是口是心非,他有另外一套思维方法。这套方法,你没有搞清楚你没有办法跟中国人打交道。一个美国小姐,她100块美金买个东西回来,你问她多少钱买的?她马上告诉你“100块美金买的,100 dollars”,这是美国人。中国人你看,我们这里小姐、女士很多,你花800块人民币去买个东西回来,你这样问“你多少钱买的?”你会说800块钱买的吗?不会的。你只有一个答案:“你猜猜看”。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有没有中国式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国人如果观点和领导不一致,做法与美国人和日本人是不一样的,美国人会怎么样,我们经常看美国的一些电影,美国人争论时,两个人各说各的,看谁说得快,突然一下,都不说话了,一个人 说,SORRY,争论结束,达成一致意见,如果还没有取得共识,继续说,想尽办法说,而日本人如果观念不一致,日本人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把观点说出来,中国人呢?中国人观点不一致,不吭气,然后把领导活活气死,日本领导和美国领导都是累死的,而中国呢?是把领导气死。据个例子:有一笑话,说某航空公司,规范服务用语,航空小姐在送餐时问一顾客“请问您要鸡肉面还是牛肉饭?”,顾客答“牛肉饭”,答曰“对不起,牛肉饭没有了”。顾客十分不悦,要了一分鸡肉 面;接着,航空小姐问下一位顾客“请问您要鸡肉面还是牛肉饭”? 顾客“牛肉饭”,答曰“对不起,牛肉饭没有了”,此顾客大怒“没有了你刮适裁础贝鹪弧罢馐俏颐荌SO9000的要你说我们的空中小姐,气不气人,你说她智商高不高,每天在天上,肯定高,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要气领导。为什么要起领导呢?因为她不服气?为什么不服气?因为她讨厌那么多规章制度,条条款款,你让我按规章,好,我就按规章,看看会怎么样。因此说,实施ISO在美国容易,在欧洲容易,在中国就比较难。美国人头脑很简单的,都是按规章办事,只要有了法律,规定,我按规章按法律办就行了,错了是法律规章的事,因此,在西方有恶法胜于无法。中国人会不会接受这一观点,我们在座的各位会不会接受这一观点。西方人会说,这个法律虽然不好,总比没有法律要好。中国人呢?不好,不好就要改嘛。中国人更厉害的是只做规章制度没有制定的,一旦你制定了,他就再做新的规章制度所没有制定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嘛。西方人研究管理,研究来研究去,最后成了权变理论,不同的情况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权变到了中国可谓如鱼得水。同样一句话,在中国10个人解释就有10种不同的说法,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说不能迟到,中国人马上会解释,当然不能迟到,只不过我有特殊原因,权变理论嘛,不能迟到是一般情况,不适合于特殊情况。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会找理由的人,可谓理由专家。最后实在找不到理由,哎呀,不好意思,我忘记了。不好意思,在中国也应该是使用的最多的词语之一 了。只要中国人不服,就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事实上我们知道,ISO9000:2000版是相当灵活的,我们也已经讲过从94版的20个要素变为现在的8 项原则。然而为什么会搞出那么多事,老板会忙得不可开交呢?道理很简单,不是老板忙得不可开交,而是气得不可开交,就像我们前面所举的空中小姐的例子,员工并没有真正接受ISO,因此会找出各种方法来气你,你说我不对,我按规章办事,条款上怎么写,我就怎么做,你该怎么办。规章制度永远都不可能所处所有情况的,例如空中小姐那例,我们可以写新的要求:如果没有牛肉饭,那就只问顾客要不要鸡肉饭。那下一次配餐中心配出排骨饭来,空中小姐会怎么问?中国人最厉害的就是会脑筋急转弯了,你看赵本山,每次在春节联欢晚会上,都是用脑筋急转弯来娱乐大家。我们现在就规章制度试举一例。也可以算作谜语: 1,乌龟的**股 规定 2,乌龟倒立 上面有规定 3,乌龟翻跟头 一个规定又一个规定 4,大乌龟背上背着小乌龟 上面又有新规定.我们考虑一下我们的规章制度会不会让人接受,我们再试举一例,中国人不看规章制度。如果你问一人,规章制度重不重要,他一定会说,规章制度当然很重要。那你为什么不看呢?那还用看,我一想就明白了,合理就是合法。如果你告诉他,合理不一定合法,他会反问,合理不一定合法吗?如果合理却不合规章制度,那么 表示这个规章制度根本不合理,那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你还让我遵守吗?更厉害的是,他会告诉你,规章制度每天在变,看的规章制度也是过时的规章制度,过时的规章制度当然不需要看了。为什么过时?因为不合理。过时了也就不符合现在的制度?既不合理有不合法,看它又有何用。任何东西到中国来都会变,ISO也不例外,中国的文化最有包容性,佛教在国外跟其它较大的不可开交,到了中国变了,佛教和中国的道教,融洽的很好,许多和尚和道士关系很好,例如:金庸的书中就 经常写到少林的和尚与武当的道士关系甚佳。ISO9000作为西方传来之物,到中国一定会变得,到底会变成什么样,我也不知道,但是只要变得合理就行
第四篇:质量体系
合规性可以根据自身组织需要进行划分,一般分为体系文件和外来文件两大类
体系文件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大致结构:
1、质量手册
2、程序文件
3、作业指导书
4、记录及表单
任何质量管理体系都是以以上4种文件呈金字塔型结构组成,记录用来表明组织在实施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所作的工作。
外来文件包括:国家、行业、地方与组织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条文、国标、行标、地
方标准等。
3.1 一层文件:质量手册
3.2 二层文件:程序文件
3.3 三层文件:作业指导书(设备操作规程、作业标准(规范)、工作职责等)。
第五篇:搞好巡防工作
20012年工作总结
2010年以来,区巡防队在区政法办的正确领导下,以 “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的工作目标,紧紧围绕“打造一支素质高、形象好、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治安防范主力军,通过抓保障打基础,抓训练强素质,抓管理求实效,取得了明显效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领导重视,为搞好巡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区治安巡防队是维护全区治安防范的一支重要力量,它的存在,解决了高新区警力不足、防范力量薄弱等问题。因此区政法办领导高度重视区治安巡防工作,始终把城区巡防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性工作来抓,区政法办领导多次听取巡防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巡防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方面加大了投入,配齐了办公设施。区里在办公用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为区巡防大队调配了两间办公室和两间宿舍,购置了办公用品,并在配备了一辆工作用车的同时,又拨出专项资金购置了10辆巡逻自行车用于日常巡防工作。另一方面关心其生活。为进一步提高队员的工作积极性,区政法办领导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
全体队员的基本工资进行上调,并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失业保险”等“四金”给予了重大支持和倾斜,为巡防工作顺利开展,夯实了组织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巡防队伍的管理。强化管理、教育,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战斗有力的巡防队伍,是搞好区巡防工作、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的前提和保证。为了打造一支过硬的巡防队伍,区巡防队办公室在严格执行市区制定的规定的同时,重新完善充实了《高新区治安巡防大队管理办法》、《高新区治安巡防大队量化考核细则》等制度。强化了办公室人员的工作责任,做到有序、高效办公;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末位淘汰制,增强队员工作责任心。各项措施使区巡防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的轨道。
(三)加大巡逻防范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今年来,巡防队三个分队在正常上班期间、节假日期间都能做到正常工作,每天正常巡逻,为巡防队树立了良好形象。巡防队采取徒步巡逻、自行车巡逻与车辆巡逻相结合24小时不间断巡逻的方式,在繁华路段、案件高发部位加强巡逻力度,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保证了全天全方位巡防,保证了全区的治安稳定。目前,全区各类治安案件
大幅下降,治安环境明显好转。
(四)围绕重点工作,深化巡防工作任务。
(1)全力支持重点项目施工建设。在搞好日常巡逻的同时,先后支持重点项目施工建设26次,出动人员800余人次,车辆200余辆次,为支重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2)全力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临时任务。先后配合公安、土地、城建、工商等有关单位开展“百日严打严防会战”、“土地综合整治”、“拆迁”、“城市综合提升”、“打假”等临时指派任务,较圆满地完成了工作目标,受到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的好评。今年共出动人员1300余次,出动车辆300余辆次,捣毁传销窝点一处,配合公安机关扭送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31名。
总之,虽然在过去一年以来,在区政法办区综治办的领导下,在全区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上级交派的各项工作任务,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全区治安依然严峻,巡防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力度,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主要存在问题:
(一)工作纪律松懈。一些队员不能严格要求遵守队伍各项规章制度,我行我素,有令不行,有令不止,自由主义和侥幸心理严重。
(二)工作主动性差。一些队员在工作中,“等靠思想”严重,不善于总结工作经验教训,缺乏了解相关的犯罪心理常识,穿新鞋走老路,工作方法简单。
(三)政治思想不稳定。一些队员缺乏正确的政治思想教育,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观念,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在队伍中造成不好的影响。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提高治安防控能力,提高群众安全感。
(二)加大维护稳定力度与巡逻力度,确保全区社会大局稳定。
(三)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四)进一步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努力提高队伍素质。
高新区治安巡防大队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