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TCDS地面专家系统的应用和存在问题
TCDS地面专家系统的应用和存在问题
摘 要:简单介绍客车运行安全监控系统的组成,呼和浩特铁路局TCDS系统运行的现状,并针对地面专家系统数据下载率不足100%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
关键词:客车;专家系统;数据下载率
中图分类号: U27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1-149-2
0 引言
客车运行安全监控系统(简称TCDS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铁路局,对客车上轴温、防滑器、车下电源、火灾、空调、供电、车门、基础制动系统和转向架、车辆动力学的全面监测。TCDS系统主要由车载安全监测诊断子系统、地面联网应用子系统、车地无线数据通信子系统和车地无线数据通信子系统4个子系统组成。而地面联网应用子系统包括WEB 网页查询、电子地图和TCDS地面专家系统(简称专家系统)。现如今专家系统已成为TCDS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目前,TCDS 专家系统主要配置在段级TCDS 服务器中。
呼和浩特铁路局(以下称呼铁局)TCDS系统设备建设工作自2009年6月开始实施至今已有6年。截至2016年7月,数据下载率达77.74%。2016年8月中旬,该段对TCDS地面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并将客列检TCDS服务器合并到客整所TCDS服务器中,通过这次改造有效提升了该段地面设备设施的性能,减少设备故障,使大部分客车数据不需要通过手动下载,有效地提升数据自动下载率。TCDS地面专家系统的主要功能
①TCDS地面专家系统通过WLAN天线或U盘的方式将列车运行过程中记录的各个系统工作状态的大量数据下载上传至服务器中,下载的过程数据由于数据量大,是经过压缩和编码的,在导入的过程中对数据进行解码和解压缩,同时对数据的正确性进行校验。
②TCDS地面专家系统能够将列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自动汇总为图表。
③对每次运行的过程数据可完成相邻车的对比分析、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不同车次之间数据的对比分析,能够对故障进行二次统计并进一步跟踪和定位。
④对每日入库的所有列车的报警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对各种故障率进行统计。TCDS地面专家系统的应用
列车的车载系统记录了客车运行过程中的制动、轴温、转向架、供电、车下电源、空调数据,这些数据中包含了每辆车的列车管压力、制动缸压力、速度和车载系统的报警信息,车辆入库后,通过WLAN(或USB存储器)将记录的报警事件和大量过程数据下载到地面数据库,经专家系统分析处理后,上传至专家系统网页中,为用户提供客车过程数据的查询回放、故障确认、事件分析和打印报表。TCDS地面专家系统的优点就在于能存储和查询的数据量大,结合几天甚至几个月的列车运行的过程数据能够简单有效地对车辆故障进行合理诊断。
在列车入库后,TCDS相关监测人员通过TCDS地面专家系统(见图1),对车辆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事件有详细的了解,可以进一步对客车故障、火灾事故、供电故障及制动系统故障进行定性和定位,指导维修和质量控制。地面专家系统数据下载率不足100%原因分析(以七月份为例)
3.1 程序问题
该段地面专家系统存在程序问题,diagnose.exe总是报错(见图2),导致部分车次自动下载后延时上传,超出有效时间。例如,K895/896A次,7月15日就通过WLAN天线自动下载过程数据到服务器,但专家系统分析软件由于应用程序错误,未能对数据进行分析。
3.2 车载设备的问题
在改造过程中发现我段部分车次WLAN、CPU、馈线、车载天线由于长期使用,导致作用不良,WLAN天线无法正常接收车载数据,导致无法自动下载。
3.3 未打开TCDS车载设备电源
该段部分车次入库后不打开TCDS车载设备电源。例如,Z316次入库时间晚并且出库时间较早,在库内并有时不打开TCDS车载设备的电源,使WLAN天线无法正常接收车载数据,导致无法正常自动下载数据。
3.4 自然因素
由于天气等原因,该段部分列车晚点,个别车次到站时间晚于出库时间,并且列车在运行到终到站后至入库间的时间过长,数据下载时间超出统计时间段,造成部分车次所下载的数据记为无效数据。整改措施
①该段严格按照车辆处下发的《关于加强TCDS系统整改措施的通知》进行整改,并下发了《客车(TCDS)检修、运用管理实施细则》和《关于TCDS专家系统下载流程》,要求呼包两地车间及时对未自动下载的过程数据及时进行手动下载和上传。虽然包头库检车间、呼和运用车间积极配合下载和上传数据。但由于车间人手不足,无法每天对终到的列车全部进行数据下载。
②按照铁总文件要求,对包头、呼和地区TCDS地面及车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7月12日开始对包头地区TCDS升级改造工作。
③严格落实检查。每半月按分管范围检查一次TCDS设备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刘瑞扬,杨京.铁路客车运行安全监控系统(TCDS)原理及应用[J].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165-166.[2] 孙铭,刘峰,黄志平.TCDS地面专家系统的深入应用研究,2009,29(4):62-63.[3] 黄志平,陈朝发,刘峰,等.客车运行安全监控系统(TCDS)的应用与发展[J].铁道机车车辆,2008,28(5):25-27.
第二篇:农业专家系统应用实例分析
农业专家系统应用实例分析
摘要: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领域中较为成熟的一个分支。本文阐述了专家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要素,介绍了专家系统在我国农业中的应用和我国农业专家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农业专家系统;应用
农业专家系统也可叫农业智能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农业专门知识与经验的计算机系统。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依据一个或多个农业专家提供的特殊领域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农业专家就某一复杂农业问题进行决策。典型的农业专家系统主要由知识库、数据库、模型库、推理机、知识库管理系统、解释器、用户界面7个部分组成。其中,知识库和推理机是农业专家系统最核心部分,这是任何一个农业专家系统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知识库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农业专家系统质量及可信度;推理机是农业专家系统的运行动力。而知识库管理系统则是对知识库中的知识进行检查和检索,还可以把推理过程中使用知识的实际情况显示出来,这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所没有的。知识获取是农业专家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瓶颈,其主要任务是完成领域知识的收集与整理.解释器是用来向用户,特别是专用户,解释推理的结果和在推理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
专家系统有四个特点,即:启发性,能运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透明性,能解决本身的推理过程,能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灵活性,能不断地增长知识,修改原有的知识。综合性,能解答种子、土肥、植保、农经等多专业问题,克服了单个农业专家的专业局限。研发农业专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使计算机在农业领域中起农业专家的作用,对那些需要专家知识才能解决的难题提供相关专业权威专家水平的解答。
专家系统在世界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20余年发展,应用已遍及作物栽培管理、设施园艺管理、畜禽管理、水产养殖、植物保护、育种以及经济决策等各方面。专家系统在灌溉、施肥、栽培、病虫害的诊断与防治、作物育种、作物产量预测、畜禽饲养管理和水产养殖管理等方面,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农业专家系统在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根据以往的研究和病虫害综合治理的过程,专家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 1.1病虫害诊断 在病虫害诊断中,如果人工开具病虫处方,工作人员必须有牢固的植物保护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需要查询大量资料,无法及时满足农户的需要。专家系统把这些资料编制成简单的程序,达到迅速确定目标的目的,从而得到最佳防治时期和方案。
1.2预测预报 病虫预测预报需要的基本信息是:病虫害的生物学参数(如发生虫态、分布范围、空间分布状况等)、发生环境状况(如经纬度、作物品种等)和气象条件资料。这些数据的获得需要通过繁琐的计算,人工操作费时费工,易出错。专家系统可根据输人的原始资料自动选择模拟和计算方法来预测或预报目标信息,快速得出预测预报模型,以掌握其防治时期。
1.3管理决策 管理决策型专家系统为病虫害综合管理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由于影响病虫害发生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复杂,不确定因素很多,同 时在治理中既要保护作物的正常生长,又要使防治措施不危害环境,需要进行全面的考虑。专家系统采用模块化方式解决了这一难题。
1.4专家咨询 专家系统可帮助用户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提供计算机专家咨询服务。系统内容涵盖十分全面,根据用户不同的要求,分别由相应的条件触发相应的动作,实现模拟专家咨询的过程。
1.5方案设计 设计型专家系统就是按照给定的要求,为待确定的问题构造模式。组建病虫害模拟模型的专家系统,也就是将组建模拟模型的一般过程用专家系统的形式表达出来,其目的是为那些缺乏建模经验的测报或研究人员提供方便。
1.6人员培训大多数专家系统能够解释“为什么?”和“怎么样?”之类的问题,也可以很好地充当培训工具。人员培训专家系统有良好的推理机制,它能够根据用户提出的不同问题分别予以解答。2 存在的问题
2.1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完备由于病虫害管理本身的复杂性、动态性、模糊性导致专家对其经验描述的困难和缺乏各种现代化技术的运用,许多专家系统并不具备完备、详尽、动态的知识库和数据库,只能向用户提供一些基本的或常识性的解释、判断,无法详尽、准确地解决用户提出的问题。
2.2应用与开发脱节我国农业专家系统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至今仍未深人到农村。有些系统要求使用者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很难在农业基层普及,另一方面与领域知识结合不够,停留于科普性知识介绍,先进性和实用性不够。2.3信息获取困难、存储方式落后我国农业信息网络和数据库的建设严重滞后,缺乏有序管理,使专家系统的知识来源比较单一。信息大多以纸为存储介质,不但精度和数量受限,更新也不方便,影响其时效性。二. 我国农业专家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1 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1.1 农业专家系统的应用与开发脱节 我国的一些农业专家系统只强调应用,缺乏进行二次开发所需的专家系统开发工具,使用者无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创建知识库和模型库,限制了专家系统的进一步应用。有些农业专家系统虽提供了开发工具,但缺少通用的模板和模型,要求使用者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技术,缩小了专家系统的应用范围。因此,农业专家系统应该同时注重开发与应用两个方面。农业专家系统适用对象狭窄。一些农业专家系统追求所谓先进性,要求高档次的硬软件,也要求使用者有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基础,很难在农业基层普及;一些农业专家系统与领域知识结合不够,停留于科普性知识介绍,其先进性和实用性不高。2.1.2 人工智能技术还不成熟 至今为止,在农业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中,由专家整理出来的知识大多属于这个领域的浅层知识,形式上也主要是条件规则型知识。因为知识种类、数量可能很多,难于详细检验,待到专家系统具体使用这些知识时,机械死板的计算机程序就有可能推导出一些错误的结论。另外,目前各种专家系统在收集、整理专家知识时并没有把专家是如何学习、获得这些知识的知识整理出来,这样开发的专家系统并不具有真正的学习能力,结果导致系统的表现只能处理人类专家见过的各种情况,不能“随机应变”,人工智能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研究和开发面向基础科技人员、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群众三个层次的农业专家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农业专家系统多是静态的系统。农业专家系统要解决的是农业生产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具有四维特性,这就要求系统的知识库、数据库、模型库必须是动态的,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更新。而我国目前的农业专家系统多是静态的,时效性差,实用性不高,因此,在农业专家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其动态性。农业专家系统源于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并取得成功。但农业生产要求系统要不断有新技术的支持,以适应农业生产的发展,新技术包括“3S”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2.2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2.1 知识获取困难、存储方式落后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信息资源极其丰富,但农业信息网络和数据库的建设严重滞后,缺乏有序管理,使专家系统的知识来源比较单一。另外,我国已完成了农业普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等基础性工作,取得了大量的属性数据图和形数据,这是农业专家系统的基础数据。但这些数据大多以纸为存储介质,不但信息的精度和数量受到限制,信息的更新也不方便,影响其时效性。以软盘、光盘和CCT磁带为存储介质的数据仓库技术,在“GPS”等技术支持下,不但能存储属性数据,还能通过数字化存储图形数据,通过地理编码实现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的对应连接。农业专家系统应采用这些存储手段。2.2.2 没有通用的知识表示方法 在我国专家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对精确性知识多采用产生式规则方法,但每一种知识表示方法只能适用于表示某种或某些类型的知识,至今还没有通用的知识表示方法。农业领域知识的复杂性,要求多样性的知识表示方法,例如基于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人工神经元网络等。2.2.3 推理策略比较单一 我国农业专家系统的推理策略比较单一,三种推理方式基本上是针对规则型知识的,而实际生产中的许多事实、概念并不能精确描述,不能使用精确推理规则,而需借助于概率论、证据理论、模糊理论等数学方法。2.2.4 开发工具不完善 我国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工具在应用国外较成熟的开发工具,如PC、SHELL、EX2PORT等的同时,也自主研制了一些开发工具。但目前国内开发的农业专家系统生成工具大都在处理文字描述的定性知识方面功能较强,而在处理用数学模型描述的定量知识方面很少涉及。多功能、高效的专家系统开发工具壳(Expert System Shells)的研制开发,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三.发展前景
根据我国农业的现有水平、农业生产的实际状况以及农业专家系统的应用特点,其未来发展趋势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3.1注重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根据我国国情,强调农业专家系统的应用推广,逐步将通信网络技术、“3S”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数据库、信息网络、优化模拟、多媒体等众多高新技术应用到系统的开发、建模等方面,是农作物病虫害类专家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3.2实现网络化、数据共享作为信息技术的良好载体—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信息和专家系统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通道。未来社会需要的是网络化的专家系统,能够成功地在网上运行、成功实现数据共享的系统才真正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实用性。
3.3普及化现阶段我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与田间管理的人员主要是农民。随着社会的发展、微机的普及、软件产品价格的下调、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农民将成为未来专家系统的主要用户之一。
3.4注重市场国际化我国已加人WTO,农业专家系统的建造不应忽视国际市场的需求,开发既适宜我国需要也适宜国际需要的农业专家系统是有必要的。四.结束语
农业专家系统在我国方兴未艾。它是农业决策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甜菜专家系统,可以对传统的育种技术改善和综合栽培技术推广发挥巨大作用。由于它能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符号处理和数值处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因而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前景。参考文献
[1]张国权.计算机在农业中的应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2] 赵春江,杨 刚.农业专家系统现状与未来[J].计算机农业应用,1992,(2):1~81 [3] 刘晓燕.回顾与展望————专家系统在我国农业上应用情况概述[J].计算机与农业,1997,(1):1~31 [4]吴信东.专家系统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1988.[5]熊范伦,等.农业专家系统及开发工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6]王金宝.农业专家系统应用技术展望[J].计算机与农业,2002,(5):3~7. [7]马文杰,等.专家系统在我国农业中的应用进展[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5,4.[8]马玉祥,武波.专家系统.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第三篇: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随着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及新型自动气象站的投入应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质量得到了很大也提高,降低了测报人员工作强度,但也对地面测报整体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标准。当前,由于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制度不完善、测报员新技术掌握不到位、测报技术设备日常维护管理不到位等,致使其存在着如数据记录不一致、台站参数设置、长Z文件替代等问题,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地面测报业务人员应认真执行地面观测让业务工作规章,通过业务学习提升业务能力,并做好观测仪器及设备日常维护管理,减少业务故障,提高地面测报工作质量。
关键词:新型自动气象站;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问题;处理对策
引言
地面气象观测是开展气象工作的基础,为气象部门开展天气预报、气候预测、气候研究及气象服务工作提供重要决策依据,因此做好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是气象事业发展的前提。2012年4月1日,孟津县气象局实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改变了基层台站传统的观测业务运行模式,减轻了人工器测观测任务,调整云能天观测时次,取消天气报和加密天气报编发报任务,并加强台站和省级的观测资料质量控制等任务。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及新型自动气象站的投入应用,对地面测报整体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观测仪器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受外界影响及自身损耗等,再加上测报人员操作技术等问题极易使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工作中出现故障、问题等,进而影响地面测报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文章就当前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关处理对策,以期为做好地面测报业务工作、提高地面气象测报质量提供参考依据。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降水量记录不一致
地面气象测报自动监测到的降水量记录为“有”,观测降水时出现了分钟降水量与小时降水量不符的问题,即存在分钟降水观测记录,却无小时降水量记录,导致分钟降水量与小时降水量累积值不一致,出现这种情况时要结合实际降水情况,由人工更改小时降水量记录,完成小时降水量的质控。正点观测时,自动站观测设备可自行分析、处理相关要素数据,此时黄色显示灯亮;自动气象站正常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分析、处理显示绿色灯,方便分辨自动站运行情况,有利于提高地面气象观测质量。
1.2 台站参数设置
台站使用的观测仪器参数设置错误或不完整也是影响地面观测业务工作质量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动气象站出现故障需要改由人工观测时,就会导致观测数据出现异常。由于很多台站使用的数据审核库由测报业务系统默认获取,这样就极易漏审台站出现的错误数据,每个台站可制定出自己台站相应的数据审核规则库,可避免这一错误问题的出现。
1.3 重要天气报
当测站夜间出现大风、雷电等重要天气报现象时,而且可以准确的判断出这些天气过程的起止时间,天气现象可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定编发处理相应天气报。如果台站在整点半小时内观测到重要天气现象,或者是已超出发报标准时,可将该重要天气报与长Z文件一起编发并发布,而无需再另外重新拍发重要天气报。当整点后出现重要天气过程且该天气达到了重要天气报标准,天气现象并持续超过30min,需要再次发报重要天气报现象,应于整点前32min内拍发。导致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出现问题的因素
2.1 地面测报员新技术掌握不到位
随着台站不断投入应用新的气象观测新设备和技术,对地面测报业务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与当前测报业务人员实际技能出现了很大冲突,业务人员在较短时间内不能熟练掌握新技术及新设备应用技巧,如果不加强这些方面的学习,就很难适应地面测报改革调整后的业务工作。再加上基层台站地面测报业务人员较少,岗位竞争不严重,而且缺乏必要的岗位激励机制,业务人员普遍存在着敬业精神和积极向上心态的缺乏;而且,地面测报业务人员参与学习培训机会较少,缺乏专业技能水平,一部分年龄结构偏大测报人员对新知识、新理论和操作技能接受慢,反应能力差,常出现不规范操作错误,这种测报队伍整体素质较低现象直接影响着测报质量。
2.2 测报技术设备日常维护管理不到位
观测仪器设备是开展地面气象观测的硬件条件,现代化的地面气象测报对设备的依赖性较高,一旦出现问题,将造成较大损失。但由于基层测报人员往往忽视观测日常维护管理,不熟悉新设备正常保养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致使仪器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或缩短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地面气象测报质量的对策
3.1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观测员队伍业务能力
业务调整改革及新型自动气象站的投入使用,降低了测报人员工作量,测报人员有充裕的时间进行业务知识和技能学习,熟练掌握新业务规定和操作流程,熟悉新型自动气象站观测仪器构造及工作原理,具备测报业务软件操作技能,严格遵守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规章制度,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做好每一项工作。同时,还要掌握自动气象站观测仪器设备故障判断维修技能,能在第一时间内判断出故障发生部位并有效解决处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建立健全故障应急处理预案,定期开展地面观测业务应急演练,保障自动站正常运行。
3.2 加强观测仪器及设备日常维护管理
严禁在台站业务计算机上随意安装与业务无关的软件、应用程序,也不能在业务计算机上保存自动气象站数据以外的资料;在业务计算机上安装杀毒软件及防火墙并及时更换新升级杀毒软件,建议安装360安全卫士定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检测,修补漏洞,升级病毒库,对计算机进行病毒、木马查杀,防止恶意插件入侵,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保证业务软件的正常运行。还要加强新型自动气象站防雷安全保护,做好气象观测场及观测仪器和值班室内设备的直击雷和雷电电磁脉冲防护,并做好年检工作,避免自动气象站遭受雷击。严格执行地面观测业务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工作制度,根据台站业务岗位人员结构及地面测报工作现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站的在国家标准要求范围内的相关规范规定,要求测报人员严格遵守业务工作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并要求测报人员值班期间做好监控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异常并快速确定故障部位,针对存在的故障问题做出有效处理,如果出现了较大故障难以在较短时间内解决的,要马上向上级部门报告请求帮助。建立健全业务人员考核制度,从制度上有效约束,确保观测业务工作规范、合理开展,提高地面测报业务工作效益。
参考文献
[1]白林.浅谈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4(5).[2]石晓鑫.浅谈地面气象观测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环境与生活,2014(16).作者简介:焦国辉(1983,10-),男,汉族,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气象地面观测工作。
第四篇:地面测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地面测报工作的基础是做好管理工作,随着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不断增强,在气象领域中不断引入高新技术,原来的运行模式以及业务流程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开放式规范管理的需要。就该业务改革后如何做好地面测报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仅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
关键词 地面测报;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p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232-01 地面气象测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
一是地面测报的工作人员岗位变动比较频繁,部分台站为了谋取经济利益,召集一部分地面测报人员来进行科技服务工作,或者是将测报业务人员分别与行政和财务人员等进行轮换,这种现象很容易影响地面测报工作的质量。二是测报人员的老化现象比较严重。地面测报工作人员大多年龄超过了45岁,这部分人员在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过程中明显力不从心,虽然能吃苦,对于测报工作具有极大的责任心,但是其精力和体力已经远不能适应现代化测报工作的要求。三是部分气象部门中的非气象专业测报人员的比例急速上升,不仅影响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还会降低地面气象观测质量[1]。
1.2 人员编制少
大部分台站中的地面测报人员比例较少,而且一人多职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从事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工作的同时,还要承担人影、财务、行政、天气预报等方面的工作。这就使测报人员外出学习先进技术以及休假的时间大幅度缩短,地面测报人员连续值班的现象很常见,在实际的地面测报工作中,测报人员的精神状态不佳,很容易在测报工作中出现漏测或者缺测现象[2]。
1.3 业务知识培训未形成常态化
气象系统中最基本的业务管理就是地面气象测报管理,地面气象测报管理工作的任务量大,一人承担多项工作任务的现象很常见。尤其是在县级的业务管理中,地面气象测报管理工作任务量更大,随着对技术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的业务管理人员要做好具体的工作,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则会减少,对业务改革后的新知识以及新技术掌握的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面测报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1.4 规章制度执行存在薄弱环节
近些年来,各个气象站都根据本单位测报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新的规章制度,但是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还是存在违背规章制度的情况。例如:工作人员对观测仪器设备的维护不及时,经常蒙混过关;观测场内的杂草高度超过20 cm;没有定期对虹吸雨量计进行维护,常常出现故障问题;值班人员在守班时没有按照规定要求进行等。
对策
2.1 积极开展特殊天气不定期学习活动
在各种季节转换之前,需要地面测报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对业务规范进行再学习,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季节变化需要注意的事项、对云加强观测、熟练处理各种故障问题等。对可能出现的特殊天气以及复杂的天气形势要进行正确处理,对于各种操作规范以及发报标准要进行熟练掌握。例如汛期来临之前,应事先学习重要天气报中容易在汛期出现的大风、冰雹等的观测和发报规定;另外还要对各类报文重叠时的处理方式进行正确掌握。
2.2 加强业务学习
加强业务学习可以使地面气象观测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只有将业务学习制度化,将学习制度经验化,才能使值班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得到提升,进而才能提升测报业务质量。如何提升观测人员的业务水平,首先是要有针对性地积极参加集体业务学习,观测人员可以在集体学习中快速提升业务理论知识水平,同时还能掌握新的业务技术;其次气象部门要不定期开展观测质量分析会,对于观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让全体观测人员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仅可以分析错情,同时还能借助于集体的力量使测报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得到解决,从而提升测报工作质量。其次是要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气象部门应在值班室内安装书架,并在书架上摆放一些与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有关的书籍。对于测报管理人员来说,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在做好学习服务、学习安排以及疑难问题答疑等工作的同时,还要多收集一些与观测工作相关的学习文件,并汇编成册,从而为测报工作人员提供方便[3-4]。
2.3 制定奖惩机制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是气象业务工作的基础也是最为艰辛的,一部分工作人员在观测业务岗位上工作几十年,很容易降低对测报工作的热情,由于没有相关的奖惩机制,很容易使观测工作缺少动力;其他部分岗位的工作人员承担的责任和压力都比较少,再加上台站中的分配以及相关的奖惩机制还不甚完善,很容易使气象岗位的观测人员向往其他岗位的工作,从而影响气象测报的整体工作质量。因此,气象部门应结合地面气象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断建立健全相关的奖惩机制,在岗位晋升、职称评定、福利奖金、工资待遇等方面应多向地面气象观测岗位倾斜,在提拔干部时应根据选拔任用干部条例的相关要求进行。另外,还要始终确保测报队伍的稳定,如果频繁地轮换岗位,很容易影响测报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
结语
为了提升地面测报的整体质量水平,需要依靠全体从事地面测报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在工作过程中认真仔细,负有责任心。加强地面测报管理工作,使地面测报业务工作朝着稳定、高效的方向发展。
第五篇: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应用与推广
1、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应用与推广
项目执行情况汇报
海南省科技厅科技服务110指挥中心
2006年3月
一、项目的概况
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开发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的863计划项目,是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的高新技术项目,由海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实施(简称电脑农业)。是一项适合农业科技服务的科技成果。
农业科技服务“110”是我省在科技服务“三农”、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制的新内容、新形式,是我省农业科技服务的品牌。自2001年在我省部分市县试点实施以来,全省22个市县区设立农业科技服务“110”服务站(点)210个,覆盖全省22个市县区120个乡镇,辐射全省农村大部分地区,每年全省农业科技服务“110”服务服务站(点)接到求助、咨询电话近10万人次,提供现场服务3万多人次,受益农民达50多万人,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服务站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服务设备、人员数量等限制,影响服务效果,因此实施《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应用与推广项目》,将这项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在服务站配备电脑,安装可视系统,安装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对提高服务站服务水平和力量,为技术人及农民提供咨询服务,将进一步提升我省农业科技服务“110”的服务手段和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应用与推广项目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
(一)、项目立足于我省农业科技服务“110”系统工程建设;
(二)、在我省农业科技服务“110”服务站推广应用已开发的辣椒、龙眼、胡椒、香蕉、芒果、橡胶栽培技术和 1
对虾养殖专家系统;
(三)、为农民提供品种选择、栽培管理、节水灌溉、化控技术、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服务。
二、项目执行情况
2005年实施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应用与推广项目以来,全省共新增农业科技服务“110”服务站22个,服务站总数达到74个,服务点136个,并进行完善建设。在农业科技服务“110”服务站推广应用了已开发的辣椒、龙眼、胡椒、香蕉、芒果、橡胶栽培技术和对虾养殖专家系统,为农民提供品种选择、栽培管理、节水灌溉、化控技术、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服务。一年来全省农业科技服务“110”系统共建立五个示范基地,接到求助、咨询电话近50万人次,提供现场服务23万多人次,受益农民达100多万人次。农业科技服务“110”已经成为我省农村科技服务的有效形式,成为聚集市县与乡镇农技人才资源的重要平台。具体已经实现的目标:
(一)、进一步完善和更新农业专家系统的内容,丰富农业专家系统的品种,使其与我省市县农业需要相适应。
(二)、与农业科技服务“110”相结合,在全省农业科技服务“110”74个服务站配备的电脑,安装智能农业专家系统,使农业专家系统在全省推广应用。
(三)、通过智能农业专家系统的应用,为全省农民提供服务50万人次以上,与省农业科技服务“110”可视化系统结合开展远程技术培训4万多人次。
(四)、建立和完善推广应用示范点的建设,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新建和完善文昌永青农资超市等10个示范点,示范推广13500万亩。
三、组织管理经验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110”工作的指挥管理机制是项目实施的有力保障。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是实施“科教兴琼”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国家科技部、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科技服务“110”工作,省科
技厅把农业科技服务“110”工作作为推动市县科技进步的重点工程,加强指导与支持,配置电脑,安装了远程视频系统,实现了省、市(县)和服务站三者之间的可视联系,快捷交流。省农业科技服务“110”指挥中心加强对各市县指挥中心、服务站的联系、指导和协调,组织省级专家团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编写和印发农业科技服务“110”信息快报130多期、动态17期、各类材料100多份,及时地反映全省农业科技服务110工作的进展情况,有效地推动了项目和全省农业科技服务“110”工作的共同发展。
(二)规范建设,使项目实施与农业科技服务“110”工作向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方向发展。我省将规范化建设作为2005年农业科技服务“110”的十大重点工作之一,不遗余力地进行推进。通过规范化建设,把项目列入标准化建设的范围,使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在我省农业科技服务“110”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三)提升手段,智能化专家系统使农业科技服务“110”的服务质量与水平不断提高。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是我省农业科技服务“110”工作的一条成功经验。一是完善农业专家系统。利用国家863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把星火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国家863计划智能化农业项目的实施与农业科技服务“110”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组织专家开发了橡胶、胡椒、香蕉、芒果、辣椒、对虾等9个专家系统,建立实用农业知识库与数据库,农业专家系统覆盖了我省的主要农作物,从种植业扩大到种植、养殖、水产等领域。全省各服务站的电脑都安装了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把电脑农业的咨询点建在服务站上,农民可以在服务站里通过电脑上网了解、咨询技术信息,既方便了农民,又普及农业技术和科学知识,提升了农村科技服务水平。二是强化信息网络功能。今年我省以星火信息网为骨干网,进一步整合农业信息网、渔业信息网等专业网,逐步将智能网络建设延伸到各市县政府网和服务站,利用网络通讯技术、信息资源和数据处理技术等,构建完善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服务“110”的服务能力。三是充实科技专家服务团。省指挥中
心、各市县充分挖掘与组织社会各类农业科技人才参加农业科技服务“110”活动,壮大我省农业科技专家团的力量。目前我省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专家技术人员1463人,其中省级专家团专家53人,市县级专家团专家450人,服务站技术人员960人,另外还拥有一支包括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科技人员、科技志愿者和农村科技能人在内的近万人的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四是建设远程视频系统。2005年,在省指挥中心安装了远程视频系统,实现省指挥中心与25个服务站终端远程可视,最近又开通了27个终端,便捷了省、市县指挥中心与服务站之间可视交流和沟通。省指挥中心运用远程视频系统,邀请省农业专家服务团专家,远程解答各市县指挥中心和服务站提出的技术难题和疑问。农民就近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视频系统由专家团专家进行远程指导。
目前,我省农业科技服务“110”的技术服务手段,已由原来单一的电话求助,发展到现在拥有统一电话服务系统、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星火信息网络系统、远程视频系统等多种手段支撑的立体技术服务体系。
四、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
存在问题:
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应用与推广项目的实施与农业科技服务“110”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一些市县领导与科技管理部门对农业科技服务“110”工作重视不够,工作不到位,局面没有打开,发展不平衡,一些市县建设服务站10多个,一些市县只有1-2个,中西部市县服务站的建设,服务范围、服务质量与东部市县还有一定差距;三是资金投入比较少,政府搭台工作力度不够,也影响本项目的实施。
解决方案: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把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应用与推广与农业科技服务“110”工作结合起来,促成农业科技服务的“大合唱”,(二)加大投入,加快建设
省政府已将农业科技服务“110”工作列入“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并将在资金上予以重点支持。省科技厅将继
续在省重点科技计划中设立专项,用于农业科技服务“110”的服务平台建设,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应用与推广将成为农业科技服“110”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重要渠道。
(三)完善平台,提升手段
建立智能农业专家系统、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与知识库、网上专家咨询与培训等在内的多手段、多功能的智能网络系统,开发推广面向农民和农业的信息网络系统和网络终端设备,搭建农业科技服务“110”的技术平台,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服务“110”的服务能力,为农民提供快速有效的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加强以指挥中心与服务站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系统建设和可视系统网络建设,逐步完善各指挥中心和服务站的设备装置,实现省指挥中心与市县指挥中心和服务站之间的可视联系,快捷交流。
总之,2006年,要积极推进项目示范推广工作和农业科技服务“110”工作的有机结合,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快指挥管理、智能网络、技术服务、基础设施等四大系统建设,不断增强农业科技服务“110”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立起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推进市县科技进步,推动农村和谐发展。
实现2006年的项目推广目标。
(二)、2006年1-6月:全省新增开发2-3个农业专家系统,在新增10个农业科技服务“110”服务站中配备电脑,安装农业专家系统,进一步完善15个推广应用示范点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专家系统应用技术的培训,开展技术培训班20期,培训技术骨干和农民7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