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蓝桥社区房屋出租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蓝桥社区房屋出租管理 实 施 方 案 蓝桥社区是叶城县委、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叶城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叶城县人口最密集、流动人口最多的乡镇。社区辖区面积约0.9平方公里,下辖6个责任区,人口4557人,其中流动人口1316人,主要是外来务工的民工和到叶城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以及往返西藏在叶城逗留的外来人员。为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把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要不断的探索流动人口管理的新办法,新措施,并结合社区建设,把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医疗保健、劳动保障等服务列入社区建设工作当中,抓紧抓实。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党委、政府要把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务求实效上添措施,在巩固提高上下功夫,不断探索流动人口管理的措施,成立社区居委会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流动人口管理办法》、房屋出租许可制度、流动人口档案管理办法、与出租户签订流动人口管理责任书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居民小组长、十户长流动人口监督管理制度,形成以党委、政府牵头,各社区负责实施的一级向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在调查摸排的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分类、分层次面对面思想教育。第一步:首先对全镇的党员干部、社区集体干部进行教育,明确流动人口管理对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引导干部自觉的站在流动人口管理上来,发挥干部的积极性和带头作用;第二步:对居民小组长、十户长进行强化教育,定期培训,加强他们对流动人口管理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明确他们的工作职责,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第三步:与居民、房屋出租户签订流动人口管理责任书,并向他们宣传相关法规,用曾经发生的大量实例向广大居民摆事实、讲道理,以现实说法、强化居民思想认识,引导他们自觉地配合社区居委会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
三、不断改进和完善各项制度措施,形成良好的长效机制
1、为全面管理好流动人口,形成“网络”化管理,综治办,社区居委会要联合行动、相互配合,对辖区内的流动人口定期清查,严格检查流动人口的“三证一本”,并对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坚持做到流动人口的来去情况清,日常活动情况明,时刻掌握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遏制流动人员犯罪的情况发生。
2、居民小组长、“十户联防”组织是我们最基层的群众组织,他们对辖区内的流动人口情况最清楚,要充分发挥这一组织的直接作用,时刻与社区居委会相互联系,对流动人口的行踪进行监督管理,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要推选一名责任心强、政治可靠的居民为居民小组长和“十户长”,保证这一管理“细胞”的作用发挥。镇综治办定期与各社区治保委共同审核,对每一位十户长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把那些责任心强,为民服务意识强,发挥作用明显,热爱本职工作的居民推选为居民小组长、“十户长”,从人员定位上保证了这一组织的作用发挥。并把他们的政治教育列入社区干部政治思想教育上来,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各社区要制定严格的措施,定期对“十户长”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法律知识培训等,让他们及时准确的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指导他们的实际工作,增强他们在基层工作中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他们辨别是非、分清真伪的能力,从源头开始,保证信息的畅通。
3、严格落实出租房屋许可制度。出租户必须向社区居委会申请房屋出租,填写房屋出租申请表,签订流动人口管理责任书。社区干部对房屋出租户的房屋情况进行调查,是否适合居住条件(主要看房屋是否属危房),并向出租户宣传社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出租户有义务对流动人口在计划生育,保持环境卫生、社会稳定、“两费”的收取等社区管理体制向流动人口进行解释以及社区能向流动人口提供的再就业、医疗保健、劳动保障,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服务,出租方在接受承租方的房屋承租后在一个星期内将承租方的“三证一本”报到社区登记、造册。当承租方请求解除出租关系离开本地之前,出租方应到社区说明承租方离开的原因,注销租赁登记。把出租户、承租户和社区紧紧联系在一起,时刻掌握流动人口的动向,并把房屋出租户也纳入了管理流动人口当中,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使流动人口来得清、走得明。
4、承租方租住房屋必须向社区居委会提供户籍所在地的单位证明,否则,要求承租方在居住半个月内将原户籍所在地的单位证明寄过来,复印后送到社区居委会。
5、对在社区内居住的重点监控对象采取不定期走访的措施,密切关注与其交往的流动人口,对怀疑有问题的流动人口,社区居委会要派人调查,调查确认没有问题后方可出租。
6、采取联合行动,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居民、流动人口的管理。对结合部中部分居民、流动人口“脚踏两只船”,不服从管理的现象进行彻底整顿,对城乡结合部一一入户调查,让每一户居民明确他们的管理归属,改善结合部的社会稳定、环境卫生、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
7、针对部分居民、流动人口不服从社区居委会管理的现象,将这些人报到县政法委,由政法委牵头,联合镇综治办、派出所、社区治保委组成专项组,统一行动,对不服从管理的居民、流动人口进行专项整治,为进一步开展好社区的各项工作打下了基础。
8、想方设法改善流动人口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条件。流动人口对促进我县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城市建设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保护好他们的权利、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在推进社区建设进程中,要把流动人口纳入社区建设同普通居民一样,享受社区在医疗保健、劳动保障、计划生育、就业与再就业优惠政策、子女就学、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服务,给流动人口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后顾之忧,也为创造优美、整洁、安全的社区环境奠定了基础。
第二篇:房屋出租管理实施方案
**县房屋租赁摸清排查工作
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强居住房屋出租管理,防范和消除居住房屋出租隐患,规范居住房屋租赁市场,全面做好居住房屋出租服务管理工作,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贵州省打传销反欺诈保平安集中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府办发电[2014]162号)的要求,决定从2014年12月至5月,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居住房屋租赁摸清排查工作专项行动。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平安**、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面推进居住房屋出租管理工作,促进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明显好转。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居住房屋出租管理工作,居住房屋出租治安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居住出租房纳管率、登记备案率大幅度提高;努力实现居住出租房底数清、情况明、服务好、管控严的目标。
三、组织领导
按照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县、镇、村(居)三级居住房屋出租管理工作领导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县成立居住房屋出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 担任,副组长 担任,成员由公安、工商、卫生、国土、城管、劳保等部门及各乡镇分管领导组成。各镇也要根据县里的要求,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工作组,安排和部署全镇个村(居)管辖区域的居住出租房排查登记工作。
四、工作任务
(一)全面调查出租屋数量。按照行政区域,以镇为单位,开展地毯式普查,全面准确地进行信息登记,做到无一遗漏。
(二)认真整治居住出租房消防和安全隐患。对各类居住出租房,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逐栋、逐户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凡属房中房或被鉴定为危房的,坚决予以清拆;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一律不得出租。
(三)坚决查处违规租赁行为。按照《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建设部)、《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24号)有关规定,对不符合出租条件、未办理租赁合同登记或备案的出租屋和承租人无合法身份的,不得出租。对拒不接受管理的,予以严肃处理。
(四)认真清理违规经营行为。对在居住出租房内的黑网吧、黑诊所、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窝点及其无证照、违规经营行为,依法进行查处,该取缔的予以取缔。
(五)全面做好租住人口信息采集工作。对在出租屋居住的所有人员,按照来有登记、走有注销的原则,全面准确地采集信息,建立管理档案,录入计算机系统,实行有效的动态管理。对在登记和普查中发现可疑人员和违法犯罪人员,应及时报派出所。
(六)切实搞好计划生育工作。依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国家计生委第1号)有关规定,对租住人员的计生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承租人,依法进行查处。
(七)严厉打击居住出租房内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加大对居住出租房内黄、赌、毒及传销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始终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社区治安防范措施,积极开展群防群治,降低发案,减少犯罪,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
五、工作步骤
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要求,居住房屋出租管理工作专项行动自2014年12月至9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1、制定方案,动员部署。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全县开展居住房屋出租管理工作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居住房屋出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动员大会,进行统一部署安排。
2、健全队伍,强化培训。各乡镇要及时组建一支以居住房屋出租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服务管理队伍。公安、劳动、计生、工商等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职能,抓紧对居住房屋出租管理队伍进行强化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为开展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搞好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横幅、标语、公开信等有效途径,大力开展居住房屋出租管理工作的宣传教育,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使居住房屋出租管理工作,努力形成居住房屋出租管理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4、建立两级联席会议制度。镇里建立每月一次的由居住房出租管理工作组办公室牵头,各相关人员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对全镇居住房屋出租管理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交流,分析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及时布置落实下阶段工作任务,适当时候要邀请辖区内企业、房东和外来务工人员代表参加,共同为开展好居住房屋出租管理工作建言献策,并及时向县房屋出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进展情况。
5、深入开展出租房屋排摸登记。以乡镇的管理队伍为依托,在积极发动出租房屋房东、业主进行主动登记备案的基础上,集中一段时间,落实专门工作力量,按照分类分层次和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工作要求,深入到每家每户开展信息采集、钉牌编号、登记备案,认真排摸出租房屋隐患和外来务工人员高危对象,有效提高出租房屋备案率、外来务工人员登记做证率和人户一致率,真正做到情况明,底数清,此项工作在2015年5月15日前完成。
6、适时开展出租房屋隐患处理。积极配合公安、工商、卫生、国土、城管、劳保等部门,适时开展联合集中整治,对排查出的居住出租房内违法犯罪活动、无照经营等违法行为、非法改变土地用途和非法占用土地建造的出租房屋、违法建设的出租房屋及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等行为,加大查处打击力度,净化房屋租赁市场。
7、建立居住房屋出租管理考核奖惩机制。县房屋出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将进行专项考核,对此专项工作开展好的乡镇给予通报表彰,对组织领导,工作开展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同时,考核成绩直接计入本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总成绩,与年终先进评比直接挂钩,促使居住房屋出租管理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
8、建立居住房屋出租管理长效机制。各乡镇要按照先纳轨,后规范的要求,不断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巩固工作成效。以积极开展文明安全出租屋(户)创建活动为载体,进一步落实村(居)和房东、业主管理出租房屋的责任,研究建立加强居住房屋出租管理的长效机制,形成与社会管理相适应的居住房屋出租管理体制、机制和模式,加强居住房屋出租规范化管理,从根本上解决好居住房屋出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工作是我县全面推进建设平安**,加快创建文明城镇步伐的重要举措。各乡镇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把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工作当作改善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主要领导要负起责任,分管人员要专抓专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努力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经费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二)明确职责,搞好协作。出租房屋服务管理是一项全县性的重要工作,涉及面广,阻力多,难度大,尤其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和协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各乡镇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整体作战的观念,各相关部门要明确分工,细化责任。
(三)规范管理,依法行政。在居住房屋出租管理工作专项行动中,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权限开展工作,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注意工作方法,严肃工作纪律,坚决杜绝随意执法、徇私枉法现象;要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的原则,积极为房东、业主和承租人做好服务工作,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四)认真考核,严格把关。以乡镇为单位,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研究采取措施解决,推动整体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每一阶段结束,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将书面总结材料报镇居住房屋出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因工作不力,失职渎职,造成出租屋出现重大问题和租房人、出租房屋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的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通报全县。
第三篇: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范文模版]
兴顺社区网格化” 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创新社区管理与服务方式,健全服务网络,激活社区资源,强化服务功能,提高工作效能。按照社区单位化、网格化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原则,为建立快速有效的社区单位化、网格化管理有效机制,现结合社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健全单位化、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建立区、街道、社区的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通过单位化管理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重要平台,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社区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网格化、精细化和科学化。
二、基本原则
按照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在社区内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格,构建“纵横交错、分片包干、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责、网格到底”的长效管理体系,建立一岗多职,一专多能的监管网络,以及权职明确,任务清晰,流程规范,运转灵活的工作机制。
三、划分网格,明确网格责任人。
按照“地理布局、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依据社区实际情况,将社区划分为8个网格,联络各小区
物业及单位负责人,通过由物业提供服务,社区辅助的方式为居民提供各项服务。
四、总体目标
通过创新社区管理机制和实践,建立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规范的监督考核机制,实现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扁平化、精神化、信息化、全覆盖化和全天候零距离的服务。
五、人员力量配备
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社区书记宋秋为组长,社区主任为副组长,社区成员为网格管理员。负责对网格管理的总体协调和系统管理工作,总体实施及各网格综合事务的调处。在科学合理的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为了落实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维护辖区的稳定,兴顺社区建立健全了网格化模式管理制度并细化网格化管理模式,让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根据辖区特点,社区对划分的八个单元分管组长和片区民警共同负责片区的工作开展。从而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无缝隙、全覆盖。
各网格人员名单如下: 第一网格:王秀丽 李新华 信息员: 霍凤芹 侯桂琴 第二网格:于丽娜
信息员:刘振荣、孙淑仁、闫淑媛、尹文章、张树学
第三网格:朱丽莉
信息员:张淑凤、方杰、李福友 第四网格:刘爽
信息员:张艳 第五网格员:方丹
第六网格元:郭俊成信息员:郭玉琴
第七网格员:赵大勇 杜红梅
信息员:王凤顺
第八网格元:母丽娜
信息员:尹环云
六、各级职责任务
根据网格化管理工作人员配备及划分,明确各级人员工作职责及任务。
(一)书记职责
社区书记负责各职能职责,制定维稳工作网格化实施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向社区分管组长及包户干部传达街道相关文件,向分管组长安排相关具体实施方法,召开研判分析会,听取各包户工作开展情况,了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
(二)网格组长职责
网格组长为网格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落实社区书记工作安排,协助书记开展各项工作,依据维稳工作网格化实施管理方案,科学合理安排。分别对各包户片区进行管理,对包户
干部反馈的问题及辖区情况及时解决,解决不了,及时上报社区书记研究解决。
(三)民警职责
(1)收集掌握信息。社区民警要建立一本社情民意手册,记录辖区当中的社情、民情和警情。通过各种渠道主动搜集各类涉及稳定、治安等方面的动态信息,为领导机关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2)加强人口管理。社区民警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台帐,其中包括常住人口登记手册、暂住人口登记手册、重点人口登记手册、出租房屋登记手册全部纳入管理视线,特别是加强暂住流动及重点人口的管控,对暂住人口实行集中清、普遍建、分类管,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辖区内的违法犯罪嫌疑人能及时发现、有效控制。
(3)组织治安防控。带领社区巡逻队加强巡逻,树立超前防范的意识,针对社区当中治安复杂部位和区域,挖掘社区防范资源,将社区各方面力量有效组织起来,开展群防群治工作,预防和减少各类案件的发生,确保辖区治安秩序良好。
(4)抓好阵地控制。对社区内公共复杂场所与地段、特种行业、企事业单位和要害部位及居民,实行属地治安管理,协助辖区内的大型单位搞好保卫工作,预防、减少违法犯罪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
(四)包户干部职责
(1)负责组织楼栋长和居民小组长队伍开展好群防群治
工作,做好安全防范和社会治安工作;
(2)负责网格内的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3)负责组织网格居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
(4)负责落实医疗卫生、劳动保障、文化体育教育、弱势群体救助、双拥工作等各项服务工作;
(5)负责网格内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6)负责收集各类敌情、社情、舆情信息,并及时上报,定期研判。
(7)负责网格内小型加工厂、经营场所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消除辖区内火灾隐患。
七、联络通信
社区工作人员按要求通讯工具保持24小时畅通,发现问题由各网格组长第一时间与社区书记通报,社区书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置并上报街道。各网格间信息互通形成联动机制,某一网格发生情况相邻网格在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赶到协助处理。在通信管制期间,无线通信无法使用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派专人负责信息报送工作。
兴顺社区
第四篇: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XXX社区“单位化,网格化”
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创新社区管理与服务方式,健全服务网络,激活社区资源,强化服务功能,提高工作效能。按照社区单位化、网格化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原则,为建立快速有效的社区单位化、网格化管理有效机制,现结合XXX社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健全单位化、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建立区、街道、社区的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通过单位化管理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重要平台,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社区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网格化、精细化和科学化。
二、基本原则
按照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在社区内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格,构建“纵横交错、分片包干、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责、网格到底”的长效管理体系,建立一岗多职,一专多能的监管网络,以及权职明确,任务清晰,流程规范,运转灵活的工作机制。
三、划分网格,明确网格责任人。
按照“地理布局、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依据社区实际情况,将社区划分为两种类型7个单位体,1
两种类型为自管型和单位型,其中自管型为(原六道湾村一队、五队自建房片区)由社区单元组长,社区民警负责网格内各项工作的开展。单位型为(龙润锦城、卧龙A、B区、丽云小区、君悦大厦),由单位组长和社区民警牵头,联络各小区物业及单位负责人,通过由物业提供服务,社区辅助的方式为居民提供各项服务。
四、总体目标
通过创新社区管理机制和实践,建立科学的分工协作机
制,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规范的监督考核机制,实现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扁平化、精神化、信息化、全覆盖化和全天候零距离的服务。
五、人员力量配备
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社区书记张宏国为组长,社区主任为副组长,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为成员的社区单位化、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网格管理的总体协调和系统管理工作,总体实施及各网格综合事务的调处。构建了“书记(主任)——片区组长——包户干部——、楼栋巷道长”四级管理机制。在科学合理的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为了落实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维护辖区的稳定,X六道湾建立健全了网格化模式管理制度并细化网格化管理模式,让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根据辖区特点,社区对划分的七个单元分管组长和片区民警共同负责片区的工作开展。每个小组分配多名工作人员,统一归组长调度,由组长安排每日的工作,即
“小组组员向组长负责、组长向社区书记负责”从而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无缝隙、全覆盖。
各网格人员名单如下:
第一网格:六煤小区12栋楼
网格组长:张平珍
成员:吾日古丽、热孜万、玛依努尔
第二网格:煤建小区27栋楼
网格组长:罗金霞
成员:许宁、史燕英、杨曦、玛尔哈巴、王媛、艾力江、阿曼古丽
第三网格:丰收小区6栋楼
网格组长:马秀花
成员:阿曼古丽
第四网格:映像南湖小区17栋楼
网格组长:邹戎
成员:杨亚萍、柳睿、安蕊、潘媛媛、吾日古丽、、朱虹
六、各级职责任务
根据网格化管理工作人员配备及划分,明确各级人员工作职责及任务。
(一)书记职责
社区书记负责各职能职责,制定维稳工作网格化实施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向社区分管组长及包户干部传达街道相关文件,向分管组长安排相关具体实施方法,召开研判分析会,听
取各包户工作开展情况,了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
(二)网格组长职责
网格组长为网格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落实社区书记工作安排,协助书记开展各项工作,依据维稳工作网格化实施管理方案,科学合理安排。分别对各包户片区进行管理,对包户干部反馈的问题及辖区情况及时解决,解决不了,及时上报社区书记研究解决。
(三)民警职责
(1)收集掌握信息。社区民警要建立一本社情民意手册,记录辖区当中的社情、民情和警情。通过各种渠道主动搜集各类涉及稳定、治安等方面的动态信息,为领导机关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2)加强人口管理。社区民警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台帐,其中包括常住人口登记手册、暂住人口登记手册、重点人口登记手册、出租房屋登记手册全部纳入管理视线,特别是加强暂住流动及重点人口的管控,对暂住人口实行集中清、普遍建、分类管,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辖区内的违法犯罪嫌疑人能及时发现、有效控制。
(3)组织治安防控。带领社区巡逻队加强巡逻,树立超前防范的意识,针对社区当中治安复杂部位和区域,挖掘社区防范资源,将社区各方面力量有效组织起来,开展群防群治工作,预防和减少各类案件的发生,确保辖区治安秩序良好。
(4)抓好阵地控制。对社区内公共复杂场所与地段、特种行业、企事业单位和要害部位及居民,实行属地治安管理,协助辖区内的大型单位搞好保卫工作,预防、减少违法犯罪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
(四)包户干部职责
(1)负责组织楼栋长和居民小组长队伍开展好群防群治工作,做好安全防范和社会治安工作;
(2)负责网格内的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
(3)负责组织网格居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
(4)负责落实医疗卫生、劳动保障、文化体育教育、弱势群体救助、双拥工作等各项服务工作;
(5)负责网格内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
(6)负责收集各类敌情、社情、舆情信息,并及时上报,定期研判。
(7)负责网格内小型加工厂、经营场所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消除辖区内火灾隐患。
七、联络通信
社区工作人员按要求通讯工具保持24小时畅通,发现问题由各网格组长第一时间与社区书记通报,社区书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置并上报街道。各网格间信息互通形成联动机制,某一网格发生情况相邻网格在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赶到协助处理。在通信管制期间,无线通信无法使用情况下,根据实际
情况,派专人负责信息报送工作。
XXX社区居委会二〇XX年X月X日
第五篇:社区房屋出租治安责任书
XXXXXX房屋出租治安责任书
为加强辖区内租赁房屋的治安管理,做好治安防范,保护租赁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根据公安部<<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及通知精神,XXXXXX警务室特与辖区货场、院落、房屋出租人、房屋承租人签订以下治安责任书:
一、房屋出租人治安责任:
(一)不准将房屋出租给无合法有效证件的承租人;
(二)与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承租人是外来暂住人员的,应当带领其到派出所申报暂住户口登记,并办理暂住证;
(三)对承租人姓名、性别、年龄、常住户口所在地,职业或者经济来源,服务处所等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并向XXXXXX警务室备案;
(四)发现承租人有违法犯罪活动或者有违法犯罪嫌疑的,应当及时报告公安机关或社区警务室;
(五)对出租的房屋经常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不安全隐患,保障承租人居住安全;
(六)房屋停止租赁的,应当到社区警务室办理注销手续;
(七)房屋出租单位或个人委托代理人管理出租房屋的,代理人必须遵守有关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二、房屋承租人的治安责任:
(一)必须有本人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合法身份证件;
(二)租赁房屋住宿的外来暂住人员,必须按户口管理规定,在三日内到XXXXXX警务室申报暂住户口登记;
(三)将承租房屋转租或者转借他人的,应当向社区警务室申报备案;
(四)安全使用出租房屋,发现承租房屋有不安全隐患,应当及时告辞出租人予以消除;
(五)承租的房屋不准用于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
(六)集体承租或者单位承租房屋的,应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三、违反本责任书有关规定的行为,XXXXXX警务室将根据公安部<<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和<<暂住证申领办法>>依法给予处罚。
四、本责任书一式两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社区警长(签字): 院落负责人(签字):
鉴证单位: XXXXXX XXXXXX
2009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