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

时间:2019-05-14 21:4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

第一篇: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

【发布单位】国家卫生计生委 公安部 【发布文号】国卫办医发〔2013〕28号 【发布日期】2013-10-12 【生效日期】2013-10-1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卫办医发〔2013〕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卫生计生委)、公安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公安局:

近年来,各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协作配合,指导医院逐步构建了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三防系统,有效提升了医院安全管理水平,维护了医院秩序总体的持续稳定,取得了良好工作成效。但是,扰乱医院诊疗秩序、伤害医务人员的各类案事件仍时有发生,反映出当前涉医违法犯罪活动在一定范围内仍较为突出,暴露出医院安全防范工作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为进一步提高医院安全防范能力,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现就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任务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创建“平安医院”活动为载体,按照“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预防和减少发生在医院内部的案事件,及时消除医院安全隐患,有效维护正常诊疗秩序,创造良好的诊疗环境,促进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主要内容

(一)组织制度建设。

1.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医院应当形成法人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具体抓,专职保卫机构组织实施,医疗投诉、新闻宣传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

2.完善安全防范制度。医院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医院安全防范系统日常管理制度和医务人员安全防范制度,健全门卫值守、值班巡查和财务、药品、危险品存放等安全管理制度。

3.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完善重大医疗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预案,实现警医联动,做好信息上报,加强舆情引导,规范舆情发布,密切监测舆情,防止恶性突发事件升级,确保恶性突发事件的及时、有效处置。

4.建立教育培训和定期检查制度。医院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对重点岗位和新进员工加大培训力度,确保培训效果。建立定期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及时发现隐患,并切实整改。

(二)人防系统建设。1.保卫队伍建设。医院要按照《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的规定设立专职保卫机构(保卫处、科),根据医院工作量、人流量、地域面积、建筑布局以及所在地社会治安形势等实际情况,配备专职保卫人员和聘用足够的保安员,确保安全防范力量满足工作需要。保安员数量应当遵循“就高不就低”原则,按照不低于在岗医务人员总数的3%或20张病床1名保安或日均门诊量的3‰的标准配备。专职保卫机构的设置和保卫人员、保安员的配备情况要报当地公安机关备案。

2.保卫、保安人员培训。医院要加强保卫人员和保安员的培训、管理,要向正规保安公司聘用保安员,每年至少开展2次专门培训和考核。培训内容应当包括必要的法律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应急处置能力,并根据岗位实际需要,掌握安全防范系统操作和维护技能,切实提高保卫人员、保安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3.守护巡查管理。医院要建立门卫制度,严格各出入口的管理,加强对进出人员、车辆的检查,及时发现可疑情况,医院内发生案事件后,要立即报警,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实施违法犯罪的人员进行堵截,防止其逃跑。医院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供氧、“毒、麻、精、放”药(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库房等重点要害部位、夜间值班科室要实施24小时值班守护制度,安排专人值守。医院要加强安全防范动态管理,组织保卫人员、保安员定时和随时巡查,第一时间掌握安全总体情况。其中,医院出入口、停车场、门(急)诊、住院部、候诊区和缴费区等人员活动密集场所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巡查,夜间巡查时应当至少2人同行,并做好巡查记录。巡查中发现可疑人员、可疑物品要进行先期处置,对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制止,并立即报警,做好现场保护措施,配合公安机关开展相关工作。

4.安全宣传教育。医院要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医院出入口、门(急)诊、住院部、候诊区和缴费区等人员活动密集场所,张贴有关维护医院秩序的法律法规和文件,悬挂加强医院安全防范工作宣传标语。针对医务人员不同岗位,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

(三)物防系统建设。

1.防护器材装备。医院要为在岗保卫人员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和防护器械。通讯设备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对讲机等,对讲机为必配设备。医院规模较大、周边治安情况复杂的,可视情在医院重点部位配备安检设备,加大对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医疗机构的查缴力度。

2.安全防护设施。医院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供氧中心,计算机数据中心,安全监控中心,财务室,档案室(含病案室),大中型医疗设备、血液、药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存放点等区域,应当按照《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17565-2007),安装防护门等安全防护设施。

3.安全保险装备。医院要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严格落实“毒、麻、精、放”药(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和财务安全管理制度,将“毒、麻、精、放”药(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在符合安全防范标准的专用库房。无法及时送交银行的现金要存放在符合行业标准的保险柜。专用库房和保险柜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四)技防系统建设。

1.完善四个系统建设。医院要充分发挥技防在构建动态安全防范系统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按照《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及《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GA/T644-2006)等行业规范,建立完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和电子巡查系统,实现四个系统的互联互通。

2.设置安全监控中心。医院要设置安全监控中心,对本单位技防系统的安全信息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安全监控中心要实行双人全天值班制,具备条件的,应当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网。同时,应当设定视频监控图像监视查看权限,设置内部视屏和医患隐私图像遮挡功能。要配备通讯设备和后备电源,保证断电后入侵报警系统工作时间不少于8小时,视频监控系统工作时间不少于1小时。视频监控图像保存不少于30天,系统故障要在24小时内消除。

3.加强重点部位监控。医院的供水、供电、供气、供氧中心,计算机数据中心,安全监控中心,财务室,档案室(含病案室),大中型医疗设备、血液、药品及易燃易爆物品存放点,各出入口和主要通道均要安装视频监控装置。可视情况在医务人员办公室等区域的出入口安装视频监控装置。门卫值班室和投诉调解室要安装视频监控装置,投诉调解室要安装声音复核装置。

4、安装一键式报警装置。医院门卫室、各科室、重点要害部位要安装一键式报警装置,并与医院安全监控中心联网,确保发生突发案事件时能及时通知保卫、保安人员,迅速处置。

(五)医患纠纷调处机制建设。

1.做好投诉管理工作。医院要认真落实《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设立医患关系办公室或指定部门统一承担医院投诉管理工作,通过开设接待窗口、席位等形式,建立畅通、便捷的投诉渠道,认真落实“首诉负责制”,在第一时间受理患者投诉,疏导理顺患者情绪,从源头上妥善化解医患矛盾。

2.定期梳理医患纠纷。医院要明确牵头部门定期对医患纠纷进行摸排,拉出清单,及时研判,特别要认真梳理未解决的医疗纠纷,做到逐件回顾、逐件分析、逐件解决、逐件总结。对摸排梳理中发现的有可能引发涉医案事件的相关人员要主动接触,充分发挥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作用,及时化解纠纷或矛盾。

3.建立涉医案事件防范联动机制。医院的院长办公室、医务、保卫等部门要建立涉医案事件联动机制,对尚未化解的医患纠纷要及时会商研判,对可能发生个人极端行为、风险程度高的科室要布置保卫力量重点值守、巡控,严防发生案事件。医院在工作中发现的有可能造成现实危害的情况和可疑人员要及时报告属地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公安机关要与医院建立联系机制,及时会同医院有关部门梳理排查可能影响医院安全的案事件苗头,指导医院落实预警防范措施。对发生的各类案事件,要迅速出警,依法予以查处。

三、工作要求

(一)各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公安机关和各级各类医院要把进一步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作为保障群众安全有序就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努力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要按照《关于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的意见》(卫办发﹝2007﹞118号)要求,紧密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任务,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地方各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院安全防范工作的指导、检查与考核,积极协调地方财政,加大对医院安全防范能力建设的投入,及时装备、更新、完善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确保安全设施设备规范、正常运行。对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要协调相关部门研究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及时报告当地党委、政府,着力推动问题解决。

(三)公安机关要切实加强对医院安全保卫工作的指导、检查,指导、督促医院做好安全防范系统的建设。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根据需要,可提请本级人民政府将医院纳入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加强对医院及周边的治安防控,切实净化医疗机构及周边环境。

(四)各医院要按照本意见的要求,加强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目前暂不能达到本意见有关要求的医院,应当增加保卫力量,配置必要防护装备,健全制度,严格管理,并制定工作计划,逐步建立运转高效的安全防范系统。

(五)二级以上医院安全防范工作按照本意见执行,其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照执行。消防、信息、后勤等工作的安全管理内容和要求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及标准执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公安部办公厅

2013年10月12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开展

2011年生殖健康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的

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计生委,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口计生委:

为加快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职业化建设,国家人口计生委决定面向全系统组织2011生殖健康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试级别、时间及科目

考试级别:生殖健康咨询员(四级)、生殖健康助理咨询员(五级)。

考试时间:2011年12月24日上午(星期六)。考试科目:基础知识考试(9:00-10:30)、咨询技能考试(10:40-12:00)。基础知识和咨询技能考试均采用闭卷方式进行,满分均为100分。

二、考试报名流程

(一)预报名。考生可自愿申请报名,县级及以上人口计生部门进行审核后,将考生报名信息统一报省级人口计生委,省级人口计生委负责汇总本省考生信息(至少要含“考生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并填写《2011年生殖健康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信息表》,于2011年10月13日前电邮至hwkszxwd@yahoo.com.cn。吉林大学考试中心负责将各单位的《2011年生殖健康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信息表》数据上传至预报名数据库。凡未列入预报名数据库的考生将不能进行网上报名。

10月14日至27日,各省(区、市)人口计生委应及时通知考生。考生可凭“姓名”或“身份证号码”登录生殖健康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报名网站(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 报名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 附件:1:2011年生殖健康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信息表 2:甘肃省考生信息统计表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七日

下载1:2011年生殖健康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信息表 下载 2:甘肃省考生信息统计表

第三篇: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强产科安全管理十项规定的通知

加强产科安全管理的十项规定

一、严禁医疗机构未取得相应资质非法开展产科诊疗活动。

二、严禁医疗机构使用未取得相应资质人员非法从事产科诊疗服务。

三、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控制剖宫产率。加强孕产期健康教育,促进自然分娩。规范孕产期保健服务,全面加强产科质量管理。

四、严禁违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规定。健全医院感染防控体系,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减少医院感染。

五、严禁医疗机构及其人员接受母乳代用品生产者、销售者为推销产品而给予的馈赠和赞助,严禁参与各种形式的母乳代用品推销和宣传。严格执行母乳喂养相关规定。

六、严禁危害新生儿人身安全的行为。医疗机构要建立新生儿身份识别、交接制度和流程。新生儿交接时须由交接双方的医护人员和家属签字确认。新生儿检查、治疗离开原病区的,必须有家属陪同。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产科、新生儿科等关键区安全防范能力建设,并建立严格的24小时监控和管理。

七、严禁医疗机构及其人员违反新生儿出生缺陷报告制度。出生缺陷新生儿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联系公安、民政等部门妥善处理。

八、严禁医疗机构及其人员买卖或非法处置胎儿附属物。胎儿附属物归产妇所有。产妇放弃或捐献胎盘的,可以由医疗机构进行处置。如果胎盘可能造成传染病传播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告知产妇,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消毒处理,并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置。脐带血采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规范。

九、严禁按医疗废物处理死胎、死婴。对死胎、死婴,必须经产妇或家属在医疗文书上签字后,方可由其自行处理。委托医疗机构处理的,应当按照《殡葬管理条例》处理。可能存在感染性、传染性疾病的,不得自行处理,产妇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后,由医疗机构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进行处理

十、严禁任何医疗机构及其人员伪造、倒卖、转让、出借、私自涂改或使用非法印刷的《出生医学证明》。严禁倒卖和泄露产妇和新生儿相关信息。

第四篇: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嘉峪关疾控中心(范文)

附件1

甘肃省暴洪泥石流灾害灾区传染病

暴发疫情调查与控制要点

暴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由于供水系统毁损、食物安全难以保障、居住条件受到破坏、人群与病媒生物的接触机会增多、人口流动性加大、人群抵抗力降低以及卫生服务可及性降低等因素影响,极易发生各类传染病疫情,特别是肠道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疫情的暴发和流行。

暴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应重点关注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流行性出血热、炭疽、乙型脑炎(乙脑)、流感、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黑热病等传染病。

灾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临时医疗点要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适时开展症状监测,一旦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和聚集性疫情,灾区的疾控和医疗机构人员要及时赶赴疫情发生地,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原则和方法,迅速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暴发现场处置流程见图1-1传染病类暴发疫情现场调查处置流程图。

一、主要调查步骤

(一)开展现场工作沟通。

调查组到达灾区现场后应当立即与当地有关部门进行工作沟通或召开现场工作会议,了解事件最新进展和相关背

景信息,商定现场工作计划(含流行病学调查)和实施方案,制定和实施初步控制措施。

(二)核实事件信息。

通过访谈临床医生,访视病例,收集和分析临床资料,收集和分析可疑样品或环境标本的检测数据;综合临床信息、检测信息、流行病学资料,对事件性质做出初步判断。

(三)确定病例定义,制定调查方案。

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建立病例定义。在调查早期或搜索病例阶段可采用疑似病例定义或临床诊断病例定义,在病因确证阶段可采用确诊病例定义。调查方案应当根据现场特点设计。

(四)搜索病例。

按照确定的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列出病例信息清单。搜索时通常还应当了解事发地周边有无类似病例。必要时可开展应急监测,收集新发病例相关信息。

(五)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对发现并核实后的病例,应及时进行详尽的流行病学调查,同时还应当根据现场需要开展专题调查,如污染范围调查、暴露程度调查、宿主与媒介调查、基线调查、实施效果评价等。

(六)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

根据调查情况,尽早采集患者标本、可疑样品、环境标本等,并组织开展现场快速检测或转运后方开展相关实验室检测。采集、保存、运输和检测标本应当严格遵循安全、及

时、有效的原则,并符合有关实验室检测的管理要求。

(七)描述性分析,提出病因假设。

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选用恰当的统计图表,以形象、直观、明了的方式展示疾病三间分布特征。必要时,建立和提出病因假设。病因假设应具有合理性,可解释各种分布的特征,可被调查事实所验证,能够解释大多数的病例情况。

(八)开展应急监测。

根据调查处置工作需要,及时提出应急监测计划,对新发病例或疑似病例、高危人群健康状态、传播媒介、污染载体、防控措施落实等开展监测,系统收集、汇总和分析监测数据,为事件发展趋势研判和防控效果评估等提供依据。应急监测计划应明确监测范围、信息收集内容、启动和终止条件等。

(九)采取防控措施。

对病因比较明确的,应当及时向当地政府提出防控措施建议,在其职责范围内组织落实对现场采取控制或消除致病、中毒、污染因素的措施;对病因仍不明的,应当根据调查研究进展,依据边调查、边控制的原则,随时调整防控策略和措施。

(十)深入调查研究和防控效果评估。

针对可能的危险因素、暴露途径和暴露人群,可考虑应用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病因假设、暴露途径等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

(十一)撰写现场工作报告。

在调查与处置过程中,应当及时总结工作进展,完成现场调查处置报告,现场调查处置报告包括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等。

二、调查控制要点

(一)肠道传染病。

积极查找危险因素,采取以隔离治疗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三管一灭一宣传(即管理食品、水、粪便,灭蝇、健康教育)、消杀、预防服药和应急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按照“早、小、严、实”的工作原则,即“时间要早、范围要小、措施要严、落在实处”,在最短的时间将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1.调查要点。

(1)对病例调查,重点考虑饮食因素。对于个体病例,重点应调查其饮食史;对于暴发流行,应调查病人的共同饮食饮水史(一种或几种共同暴露的食物、饮水),同时要考虑个体反应因素。

(2)调查食物因素时,需考虑食物供应范围。污染食品可能被分布在不同居住地区的人群购买、食用,则病例分布较散在,从而呈现出不同地区和时间的散发、多点暴发或流行。因此发现污染食品要尽快追踪来源和供应范围,发现更多的病例并建立起流行病学关联。

(3)考虑环境水体因素。水体一旦受到污染再加上不安全的饮水习惯,会造成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在调查时,环境尤其是与人群生活密切接触的水体,为调查的重点。

2.现场控制要点。

(1)隔离治疗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2)确定疫点和疫区:根据监测信息,迅速确定暴发的影响范围和波及人群。

(3)加强环境消杀:结合污染来源、范围的流行病学判断和环境标本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指导开展灭蝇和对疫区水井、自来水、池塘等进行严格消毒。

(4)加强人畜粪便管理与消毒:对厕所粪便进行消毒或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饮水水源和其他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水体。严格管理疫区家禽、家畜,实行圈养。

(5)食品安全监管:加强食品卫生知识宣传,配合食药监部门加强集市贸易、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的监督管理,禁止大型聚餐活动。

(6)开展动物检疫和管理:对于通过动物传播的肠道传染病,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及时向政府报告,协调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动物检疫与管理措施。

(二)自然疫源性疾病。

多数自然疫源性疾病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因此处理此类疫情时重点为发现和救治病人,病人是否需要隔离取决于当地是否存在传播该疾病的媒介生物。自然疫源性疾病往往是以宿主动物作为传染源,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因此媒介生物和宿主动物的控制是现场处置中的关键性环节。

1.调查要点。

(1)自然疫源性疾病早期往往原因不明,应强化病因调查:应尽可能以实验室检测结果为依据,明确病原微生物的种属甚至型别。

(2)注重调查自然界中病原微生物存在情况:从事件最初发生的地点开始调查人群实际感染地点的动物疫情流行情况和媒介及宿主动物的病原携带情况。

2.现场控制要点。

(1)加强病媒生物控制。采取防蚊灭蚊、防鼠灭鼠、清理蚊蝇孳生地(猪圈、马厩附近的蚊虫孳生地)等措施,可采用杀灭、防止侵袭、驱避、改造生态环境等策略。

(2)加强家畜的管理,减少染疫牲畜接触机会。管好家畜传染源(猪、羊和牛等)。提倡圈养猪,搞好猪舍的卫生。将家畜用水池塘与人用池塘分开等。不私自屠宰不明原因死亡牲畜(牛、羊等)。暴洪泥石流灾害时,土壤中若存在炭疽芽孢,被洪水冲刷后暴露于地表,也可能引起炭疽发生甚至流行。

(3)疫苗接种和预防性服药,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乙脑、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在疾病流行的高发期间,要深入灾区群众点,对高危人群、特别是要参加抗洪救灾的人员和部队官兵开展疫苗应急接种。

(三)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多分布在传染源周围,呈聚集性,离传染源越近,接触越密切,被感染机会越大,发病率越高。暴洪泥石流灾害期间,由于居住拥挤,易在灾民安置点发生

暴发。

1.调查要点。

调查对象主要是病人和密切接触者。调查时必须同时采集病人的呼吸道标本和血清标本。由于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通常涉及面广,个案调查难度较大,常用登记一览表形式开展个案调查,有时需开展健康人群带菌率和人群免疫状况调查为决策服务。

2.现场控制要点。

(1)隔离治疗病人:是控制流行的有效措施。(2)追踪密切接触者:根据监测、调查信息,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有效观察,及时发现新病例。

(3)病原携带者服药:对于细菌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可考虑服用敏感的抗生素。

(4)保护易感人群:在暴发时对重点人群,特别是少年儿童和老人开展应急接种和预防性服药。

(5)做好环境的清洁和消毒:结合可能污染来源和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环境进行必要的消毒。

图1-1 传染病类暴发疫情现场调查处置流程图

第五篇: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养老机构医务室基本标准(试行)》

【发布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 【发布文号】国卫办医发〔2014〕57号 【发布日期】2014-10-31 【生效日期】2014-10-3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养老机构医务室基本标准(试行)》

和《养老机构护理站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

国卫办医发〔2014〕5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指导养老机构作好医务室、护理站的建设和管理,促进医养结合,我委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组织制定了《养老机构医务室基本标准(试行)》和《养老机构护理站基本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2014年10月31日

养老机构医务室基本标准(试行)

养老机构医务室是设置在养老机构内,为养老机构患者提供老年保健,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护理,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急诊救护等服务的医疗机构。

一、人员

(一)至少有1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后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执业满5年,身体健康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执业医师人数≥2人的,至少应含有1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二)至少有1名注册护士。养老机构床位达到100张以上时,每增加100张床位,至少增加1名注册护士。护理员按需配备。

(三)其他药学、医技人员按需配备。

二、房屋

(一)整体设计应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二)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

(三)至少设有诊室、治疗室、处置室。

(四)每室独立且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治疗室、处置室的 使用面积均不少于10平方米;如设观察室,其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如设康复室,应增加相应建筑面积(增加的建筑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

(五)应当设医疗废物存放点,与治疗区域隔开。

三、设备

(一)基本设备。

诊桌、诊椅、诊床、诊察凳、方盘、纱布罐、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注射器、身高体重计、视力卡、视力灯箱、压舌板、药品柜、紫外线消毒灯、高压灭菌设备、处置台、器械柜、便携式心电图机、血糖测定仪、雾化吸入器、出诊箱、轮椅、输液椅、候诊椅、医用冰箱、污物桶。

设置康复室的,至少配备与康复需求相适应的运动治疗、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设备。

开展中医药服务的,还应当配备脉枕、针灸器具、火罐、电针仪、艾灸仪等等。

(二)急救设备。

心电监护仪、心脏氧源(氧气瓶/制氧机)、供氧设备、吸痰器、开口器、牙垫、口腔通气道、简易呼吸器。

(三)健康教育及其他设备。

健康教育宣传栏、健康教育影像设备、能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及打印设备、电话等通讯设备,健康档案管理等有关设备。

(四)有与工作需要相应的其他设备。

四、具有与功能任务相适应的转诊制度、药品登记分发制度、健康教育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急救流程、技术操作规范,制定人员岗位职责。

养老机构护理站基本标准(试行)

养老机构护理站是设置在养老机构内,为养老机构患者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护理、慢性病护理、康复指导、心理护理、根据医嘱进行处置、消毒隔离指导、健康教育等服务的医疗机构。

一、人员

(一)至少有2名具有护士以上职称的注册护士,其中有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养老机构床位达到100张以上时,每增加100张床位,至少增加1名注册护士。

(二)至少有1名康复治疗人员。

(三)按工作需求配备护理员,注册护士与护理员之比为1:2.5。

二、房屋

(一)整体设计应当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二)建筑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

(三)至少设有治疗室、处置室。每室独立且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

(四)应当设医疗废物存放点,与治疗区域隔开。

三、设备

(一)诊桌、诊椅、诊察凳、方盘、纱布罐、听诊器、火罐、刮痧板、血压计、体温表、身高体重计、血糖测定仪、体外除颤设备、治疗车、药品柜、紫外线消毒灯、高压灭菌设备、处置台、轮椅、输液椅、医用冰箱、污物桶。

(二)有必要的健康教育、办公和通讯联络设备,有诊疗护理记录及文件保存条件。

(三)有与工作需要相应的其他设备。

四、具有与功能任务相适应的转诊制度、药品登记分发制度、健康教育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急救流程、技术操作规范,制定人员岗位职责。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