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

时间:2019-05-14 21:3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

第一篇: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

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 上海市凌桥中学杨毅

一、问题提出

㈠开展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是时代发展、教育发展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创新人才的需求日渐扩大,人们逐步迈入信息时代的社会大背景下,我国的教育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个矛盾,关键在教师,因此,教师的继续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起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英美等国的“校本培训”概念也于1999年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中。所谓的校本培训,是指在专家的指导下,由学校发起组织、规划的,以指导教师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的能力、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通过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来培训教师的一种全员性继续教育形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具体来说,校本培训包含三方面的涵义:⑴“为了学校”。即校本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学校和教师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⑵“在学校中”。即校本培训的计划、方案由学校校长和教师共同讨论制定并加以有效实施的。学校领导和教师是校本培训的关键,也是校本培训的主体。⑶“基于学校”。指校本培训的内容、方法、模式等,都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并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和潜力,激活全体师生的创造力和学校整体组织的生命活力。校本培训的内涵决定了这种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多样性的特点,作为一种未来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比较符合我国地域分布广,培训任务重,经费短缺,保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等实际情况,成为一种与离职培训优势互补的运作方式,一经提出就受到广泛重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的青睐。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专业精神,更新教育观念,扩展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提高教育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及时有效的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新课改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的完美结合,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化发展。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培养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教师队伍的优质平台。

因此,进行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课程实施对我们教师的要求。

㈡开展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我们凌桥中学是一所公办郊区初级中学。为了把学校办成浦东新区优质初级中学,几年来,我们抓住上海市加强初中建设工程的契机,在优化学校办学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凌桥中学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为适应形势,学校在“以学生为本,以校为本”的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不断积极探求主体性、内涵性、可持续发展的新路。2004年,学校明确提出了今后三年的办学总目标:切实贯彻学校的办学理论;提升队伍质量,提高管理效能;积极推进以二期课改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抓好学校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合理配置并不断优化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争取在三年后成为校园环境优美、硬件设施完善、师资素质优良、教学质量逐步提高、社会声誉良好的学校。

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关键在教师队伍的素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办学条件等问题,师资的数量和质量一直是我校发展的突出矛盾。2006至2007两年时间内,学校有12位专任教师将陆续退休(其中包括两名高级教师和一名骨干教师)。截止2006年3月为止,学校共有45名专任教师,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占62.2%,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仅有3名,占6%,被聘为区骨干教师的仅有1名,占2%。另外,我们在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调研和学校进行的教师队伍现状调查中发现,学校不少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能力等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能否提高学校现有教师队伍的素质成为学校能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

前几年,学校为了提高当前师资的质量,曾采取过许多措施。如给参加本科学历进修的青年教师和参加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的骨干教师报销全部学费、学习单科成绩良好以上的给予一定奖励等,鼓励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但是,学历进修等一般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虽然可以扩充教师的学科知识,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一定作用,但它们往往和学校教育教学的联系不够紧密,不能迅速解决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依托这些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对改变我校的教师队伍现状效果并不明显。再加上学校地处偏远郊区,出行很不方便,一般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也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一定的工学矛盾和经济负担。近几年来,随着对校本培训理论的深入学习和实践的不断探索,我们认识到,校本培训不仅能解决工学等矛盾,而且能够有效地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诸多实际问题,提升我校师资队伍的素质,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开展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另外,我校是偏远地区初中,在这类学校中开展校本培训研究的还不多,我校开展这方面研究可以为其他同类学校提供很好的借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校本培训的理论。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又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研究概况 ㈠研究目标

⒈通过有效的校本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使他们深入理解和把握二期课改的精神和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丰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学科知识,不断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效能,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我校的师资质量。

⒉探索和研究适合薄弱初中的校本培训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效果,形成相关经验。㈡研究内容

⒈调查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现状,尤其是调查中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现状; ⒉研究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学校环境; ⒊研究校本培训的目标和内容; ⒋研究校本培训的途径和方法; ⒌研究校本培训的效果; ⒍研究校本培训的经验。

以上6个方面即6个子课题,由相关课题组人员分工负责研究。㈢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实施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先调查教师队伍的现状,作出诊断,制定研究计划,然后按计划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反思;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再调整实施计划,继而进行新一轮的研究,直至完成培训工作任务,实现研究目标,同时,以3-5名中青年教师为对象,进行校本培训的案例研究。㈣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05.9-2005.10):准备阶段。主要工作:

⒈调查本校教师队伍现状,完成《凌桥中学教师队伍现状调查报告》。⒉收集资料,了解当前国内外校本培训研究的动态。

⒊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确定课题组人员,召开课题组会议,落实子课题负责人。

⒋针对我校教师队伍的现状制定校本培训方案。培训方案包括:培训指导思想、目标;培训领导小组;培训对象、时间、内容、形式;负责培训的人员及分工。第二阶段(2005.11-2006.8):实施阶段。主要工作: ⒈创设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环境,以提高教师对校本培训的重要性的认识,激发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⑴请专家作形势报告,增强教师的职业危机感;

⑵组织学习先进教师事迹,激发教师岗位成“才”的热情; ⑶建立校本培训的规章制度; ⑷建立校本培训的激励机制; ⑸建立校本培训的评价机制; ⑹建立校本培训的保障机制。

⒉根据教师的不同类型确定校本培训的分层目标和内容。⑴分析学校教师的年龄、教育教学能力分布状况 ⑵调查分析不同层次教师需求。⑶制定分层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⒊研究校本培训的途径和方法。

组织课题组人员学习当前校本培训的有关经验,总结以往校本培训的成效和不足,探索校本培训的途径和方法。⒋研究校本培训的效果。

⑴加强教师个案研究,分析不同层次教师的学习效果; ⑵收集教师各类学习成果,包括学习体会、反思记录、经验总结、案例、教案、上课实录等,总结校本培训的实效。

⑶对校本培训的目标达成情况作出评价。⒌研究校本培训的经验。

⑴分析、归纳、总结校本培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制定改进措施。⑵撰写有关经验总结。第三阶段(2007.1-2007.7):总结阶段。主要工作: ⒈整理归纳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⒉总结研讨; ⒊撰写研究报告。⒋组织课题汇报活动。

二、研究实施

凌桥中学的校本培训起步于2003年。当时为了完成“十五”师训任务,针对我校地处偏僻之地,交通不便的实际情况,我们取得了区教师进修学院的支持,根据学校需要,采取自培的方式,先后为教师开设了“学生发展性心理辅导”、“走向二期课改”、“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等校本教师培训课程。2005年7月,我们在已有实践的基础上,在教师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开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校本培训,探索校本培训的一般规律,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促进学校的发展。我们从校本培训的环境创设、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等几个方面组织实施。㈠创设学校环境

环境造就人。这里的“环境”,指的是有利于校本培训开展的条件,包括教师动机需求、学校舆论氛围、学校制约激励机制。我们试图通过环境的创设,建设一种动力场,使教师在内力和外力的双重推动下,在校本培训中不断提升专业发展水平。⒈介绍教改形势,构建共同愿景 课题启动前,我们曾采用调查问卷、观察、谈话等方法对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意愿进行调查,有63%的教师表示迫切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有33%的教师表示无所谓,有4%的教师表示不需要。从这些调查数据我们分析了解到,学校有一部分教师存在职业危机感,具有发展需求,他们期望通过校本培训能学到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能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难,从而能取得自身的持续发展,因而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校本培训,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本身缺乏职业危机感,没有自我发展的需求,因而对校本培训持无所谓态度,而有的教师则认为工作任务繁重,校本培训是在浪费时间精力,因而对校本培训持消极的态度。

我们认为,凌桥地处偏僻城郊,与外界信息不通畅,教师缺少对教育发展形势的认识,缺少竞争和自我发展意识,这是影响校本培训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学习动机理论,要取得校本培训的预期效果,首先要解决教师的动机、态度问题。因此,我们采取以下措施,以提高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迫切性: ⑴开设专家讲座。我们曾先后约请了区教发院5位专家作有关教改形势的报告,并结合全员培训活动组织教师认真观看有关讲座,让教师不断接受教改新信息,了解教改新动态,促使教师产生投身教改的紧迫感和主动性。⑵学习学校规划。我们组织教师学习和讨论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了解学校在高桥小城镇建设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感受凌桥地区老百姓对享受优质教育的渴望,认识学校和自身存在的不足和潜在的危机,明确学校和自身应该努力的方向,以不断提高教师对参与校本培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

认清了形势和任务,教师们感受到,我们原有的“一桶水”已远远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活到老学到老”在我们教师将不再是理想和苛求。没有与时俱进的心理准备和精神状态,无论学校和教师,都将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遭受淘汰。在争取学校和个人发展方面达成共同的愿景后,教师产生了内心发展的需求,变“要我”为“我要”参加校本培训,为培训取得实效打下了基础。⒉加强舆论宣传,创设环境氛围

校本培训要成为大家的共同需求,必须营造一个有利于培训实施的舆论氛围。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⑴利用集中学习时间向教师介绍有关校本培训的理论和进行实践研究的思路,让大家进一步明确校本培训的意义和研究的价值;组织各级各类研讨会,分析和解决在校本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号召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校本培训和相关研究,并在各类相关活动中起模范带头作用。⑵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参与校本培训方案的规划制定和实施,尽可能把校本培训变成“大家”的事、教师“自己”的事。

⑶通过评优、骨干教师评选等活动,宣传在校本培训中努力寻求自身发展的优秀教师事迹,使大家对优秀教师的内涵有新的认识。

舆论宣传,为校本培训的开展,创设了良好的氛围,为校本培训的实施起了导向和支持、激励作用。

⒊建立制约机制,加强培训管理 校本培训的实施,需要学校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对教师参与培训的内、外部各因素起到约束、监督、平衡、调节等制约作用,使校本培训朝预期目标正常运行。⑴规定学校有关的教师培训政策。我们建立了《校本培训制度》,明确了校本培训的目标,可供利用的资源,设计、实施的要求与程序,校领导、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的职责,教师的时间安排,培训的奖励政策等。让所有教师全面了解学校的培训政策,尤其是那些负有重要责任的教师明确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学校主管领导对学校政策的具体实施作出合理安排。⑵提出学期计划。对教师培训的需要作出分析,说明学校、教研组和教师个人三方面的需要。预先计划培训的时间、对象、内容、途径等,避免了培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⑶建立相关的制度。我们建立了《带教制度》,明确了带教双方的责任义务和利益保障,规范了该项工作的操作流程,加强了对带教工作的过程管理;制定了《校本研修制度》,规定了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明确了校本研修的形式和要求,为提高校本研修的效果提供了保障;建立 《凌桥中学教师考核条例》、《凌桥中学班主任考核条例》,将校本培训成绩列入教师业绩考评。

各种校本培训管理机制的建立和运行,规范、指导、制约、激励了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行为,确保了校本培训有序、有效的开展,加速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㈡确定校本培训的目标、内容 基于对校本培训“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内涵的理解,我们认为,校本培训要取得实效,在确定校本培训的目标和内容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学校发展的整体需要和教师发展的个体需要。因此,我们分析了学校和教师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采取全员培训和分层分类培训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培训的目标和内容。⒈全员培训目标和内容 在如火如荼的教改形势下,学校教师所共同面临的共性问题是如何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教师角色,如何掌握和应用新的教育信息技术、如何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因此,我们确定了以全校所有教学人员为对象的培训目标和内容;

⑴目标:提高师德修养,理解二期课改精神,明确自己的教师角色定位;掌握最基本的多媒体应用技术;了解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拓展学科知识。

⑵内容:新时期教师修养,二期课改精神,新课程标准;上网检索、课件制作、多媒体设备运用等基本技能;新课程背景下好课的标准,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基本要求。⒉分层分类培训目标和要求

一般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和以往我们的校本培训,其最大的特点是“一刀切”,即培训不顾学校教师间专业需求、能力的差异,对全校教师采用相同的没有区别的培训措施——给他们提供相同的培训内容,采用同样的培训方式,要求完成同样的培训任务。这样的培训因为没有顾及教师个别化的需求,缺少针对性,因而调动不起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其培训的结果往往和理想效果相距甚远。

在学习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理论,考察了我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后,我们认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属于不同类型、具有不同优势的教师,他们的专业发展的需求是不同的。校本培训只有充分考虑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校本培训才能真正取得实效。⑴教师的分类

从纵向来看,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一般都至少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①1——4年教龄段。在这个阶段的老师,他们最需要的是熟悉学校工作流程,了解教育教学常规要求、掌握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教材。

②4——10年教龄段。在这个教龄段的老师,他们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也知道了自己的困惑,对自己的工作有突破的期望,这一个教龄段的教师最需要的是专家引领、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和实践反思能力的提高。

③10年以上教龄段的教师。这部分教师开始在专业发展水平上出现明显的分层。一部分教师具有职业倦怠的倾向,甚至个别教师得过且过,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持无所谓的态度,这部分教师最需要的是观念上的转变、竞争意识的增强、职业危机感的培植。另一部分教师则在专业上日趋成熟,教学成果丰硕,成为学校教育教学骨干能手,有较强的成就感和进一步发展的欲望,这部分教师最需要的是教育科研的引领和能力展示舞台的进一步搭建。⑵培训的目标和内容

根据不同教龄段教师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不同的培训目标和内容: ①4年以下教龄段 培训目标:明确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熟悉学校规章制度;掌握备课、课堂教学、学生管理、课外活动组织等常规要求,能“站稳讲台”。

培训内容主要有:教师师德规范;学校规章制度;学科教学常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撰写教案;设计板书;组织教学、撰写教学后记;课外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等等。②4——10年教龄段

培训目标: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实践和反思能力、班级文化建设能力、学生心理辅导能力等,能“站好讲台”。

培训内容主要有:现代教育理论,学科教学设计、教育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师的语言艺术、强化和反馈教学信息、优化组合教育资源、学生发展性心理辅导等。③10年以上教龄段 a、一般教师

培训目标: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竞争意识和反思能力,提高课堂设计和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

培训内容主要有:新时期教育观和学生观、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评价、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等。b、校、区级骨干教师

培训目标:掌握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教育科研的方法,开展课题研究;一部分教师能形成教学风格,尽快由“经验型”向“专家型”的角色转变,成为校级及以上学科骨干。培训内容有:课题研究、教学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编写、青年教师的带教等。从学校面临的实际共性问题和教师专业发展各阶段特点、发展需求以及所存在的特定问题来设定校本培训的目标和内容,保证了校本培训活动和学校发展、教师心理需求之间的一致性,为校本培训取得成效奠定了的基础。㈢探索校本培训的途径和方法

探索校本培训的途径和方法是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的核心问题。课题成立以来,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本着务真求实的原则,对校本培训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努力寻找能充分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的、适应学校和教师发展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校本培训的方式。经过实践研究,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实施培训: ⒈开设讲座 ⑴校长讲座 这里的“校长”,是以校长为首的学校最高领导层人员。他们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领导者,也是校本培训的直接规划者和负责人,他们自身非常重视学习,既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教师的状况了如指掌。因此,他们以讲座形式组织教工的学习,对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两年来,我们学校的校级层面领导曾先后开设了《谈教师反思》、《教学工作常规要求》、《好课标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班主任工作常规》、《班集体建设》等讲座,把以前传达上级精神、批评教师不足的教工学习变成有主题、有理论指导、有实践针对性的讲座,对教师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直接点拨,教师们通过学习可以马上付诸实践。我们的教师就此养成一个习惯:参加教工学习必带一个记录本,以往教工学习“你讲你的、我想我的”、“你做你的、我做我的”的状况得到很大的转变。⑶专家报告

浦东新区有许多教育研究专家,他们有高深的教育理论水平,对许多教改的热点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研究。我们先后请了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的副院长闵德铃作了《新区基础教育发展解读》和《教师队伍专业化是实现现代教育的关键》、唐水明主任作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好课标准》和《改进案例的撰写》、教科室的贺耀荣老师作了《为了美好的明天——谈可持续发展教育》、化学教研员曹礽祥作了《谈课程和信息技术的整合》、新区资深校长俞敦华作了《教育改革和教师发展》等报告,这些专家的报告使教师们了解了教改形势,开拓了视野,解开了在工作中遇到的许多迷惑,既站在一定的理论的高度又切合我们教师的实际需要,取得了非常好的培训效果。⑶骨干、特长教师辅导

学校有一些骨干教师,平时非常注重学习和研究,我们充分利用这部分资源,让他们开设专题辅导讲座,既为这些教师搭建了展示的舞台,也为其他教师树立了榜样。如我校历史区级骨干教师姜蓓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讲座,既有理论的阐述,又有详实的案例示范,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际操作层面,都给其他的教师以很大的启发;我校信息区中心组的张珍妮老师,利用自己的学科特长,为教师们辅导了网上检索功能的利用技术和上海教育资源库的资源利用技术,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网上资源利用能力;物理区级骨干教师张志刚老师,对我校资深化学老教师黄慧珠的工作作了详细的观察和分析,从课堂教学五个基本环节去概括她成功的原因,作了《细节决定成败》的报告,给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很好的教育。⒉自主学习

校本培训区别于一般教师继续教育形式的特点之一,除考虑学校整体教师群体的学习需求,在培训的目标、内容和形式上还必须充分考虑教师个性化的因素,即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专业水平起点、不同教学风格、不同个性兴趣、遇到不同的教育教学问题等的教师的个体需求,因而教师的学习必然具有个性化的特点,这是校本培训要取得实效的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另外,教师是成人,而且他们所受的高等教育使他们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自己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能根据学习环境条件的变化不断调适自己的学习方法、能自行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因此,开展自主学习是校本培训必不可少的一条途径。如何进行自主学习?我们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⑴自主读书

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或为解决自己当前遇到的教育教学难题,或为充实自己的学科知识,或为提高自己驾驭教育教学的技能,或为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自己选择需要的书籍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是我们采用的最主要的自主学习的方式。

近几年,我们为教师们添置了五千多册有关教育教学、教师人文素养的书籍,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还提倡教师开展基于网络的阅读。每学期开始,学校开出菜单,要求教师根据自己发展的需要,根据正在执行的课堂改进计划、正在研究的专题或课题,自主选择一本作为自己的选读书目,期末交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读书笔记。每学期我们举办一次读书交流会。从教师们的读书笔记和读书交流情况来看,教师所读的内容涉及教育教学各个方面,有《新时期教师素养》、《我的理想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爱的教育》、《给教师的新建议》、《美的课堂》等有关教育思想的书籍,有《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等有关新课程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书籍,有《老师怎样和学生讲话》、《课堂组织艺术》、《课堂教学行为创新》、《最佳课堂教学案例》、《班主任兵法》、《班主任多重角色定位》等有关教育教学技能和艺术的书籍。从教师们的读书心得和教育教学实际来看,这些书籍在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如已有近27年教龄的老教师陈艳雯在她的读书笔记《与〈新世纪教师素养〉握手》中写到:“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作为一个新世纪的教师,应该有新教育观,即坚持育人为本,让学生生活在希望之中,坚信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反思自己以前的教育,总是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好差,总是给学生以‘你搞不好了’的评价,许多学生总是生活在我的批评之中,现在想想,我其实是忽略了对学生生活世界、心灵世界的给予,是在亲手扑灭学生的希望之火,我这不是在育人,而是在摧残人哪!”。现预备年级的沈韵老师在读了《爱的教育》后,自觉地把爱的教育融入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融入自己的英语教学,学生在她的教育下,懂得了体贴关心自己的父母老师,也懂得了关心和帮助自己的同学,在2006学年第二学期学校为资助本校贫困学生而举办的“共享蓝天下的阳光”爱心捐赠活动中,他们班的捐款数达到了七百多元,远远超过了其他班级。数学组的王萍老师在学习了《心理学新论》后,把学到的心理学新知识应用到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细节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关心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控能力,分析学生的气质差异,因材施教,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张珍妮老师在读了《最佳课堂教学案例》后,在自己的教学中自觉地应用整合性单元、小组活动、呈现式学习、课堂工作室、真实体验和反思性评估等六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她撰写的教学活动案例被评为上海市EPD教育项目案例评比三等奖。

自主读书活动,给了教师们很大的学习自由度,丰富了教师的业余生活,也给教师们带来了可喜的思想和教学业务上的收获。⑵学历进修

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参加有关专门的教育机构组织的学历进修,不但能解决教师评职称、加工资等问题,对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甚至是跨学科的知识,提高教师的学科研究能力,具有不小的作用,近几年,学校参加学历进修的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学历达标进修,先后有3位教师参加了专升本学历进修;一种是根据学校工作的需要,跨学科进修第二本科学历,有一个历史老师,转行英语教学后,参加了英语本科学历的进修;一种是进修自己喜欢的第二专业,有3位教师参加了该类进修。还有3个教师,先后参加了教育管理和中文学科的硕士课程学习,并以良好的学习成绩拿到了结业证书。对这些自主学习的行为,学校都抱积极支持的态度,有的还给予了政策上的优惠。

另外,教师自己为评职称而参与校外的外语、计算机培训,学校认为对提高教师的素质也有意义,因而也给予时间上的保证和支持。近年,学校作为偏远初中,在评高级职称和一级职称时可在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上享受免考或降分优惠,但我们大多数老师都达到了一般学校的要求,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参加学历进修还是职称考试,作为教师的自主学习,都成了我们进行校本培训的有效形式之一。⒊短期课程培训

利用职业技术部门资源来校办短期课程培训班,以考证为手段激励教师掌握有关技术,这也是校本培训的很好的途径。我们曾针对学校多媒体设备进教室,而教师的使用能力亟待提高的现状,联系了有关职业培训部门,开设了数码技术的培训课程,利用假期对45岁以下教师进行专项培训,结果有90%的老师拿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发的中级技术证书,教师使用现代技术的能力又提高了一层。⒋师徒结对

⑴利用本校资源结对带教

学校有一部分教师既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又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我们充分利用这部分教学资源,通过师徒结对,使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和一部分已在岗位上工作几年但还不成熟的青年教师在优秀教师手把手的指导下,尽快胜任岗位工作。我们的结对带教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同教材带教。同备课组结对带教是最主要的结对带教形式。我们让同备课组结成对的教师能经常共同备课、互相听课、共同商讨解决一些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使青年教师在常态工作环境中学到优秀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技能。

②跨年级的带教。学科骨干教师是我们的优质校本培训资源。让学科骨干教师带多个徒弟,同时带动了几个年级的教学工作,解决了有些年级缺少学科把关教师的矛盾。

③退休教师带教。我们把已退休的优秀教师请来,做几个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顾问,通过共同管理班级、共同备课、经常性地听课评课,全面地带动这些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④集体带教。最近一年,我们改进了带教模式,提倡“个人指导,集体带教;以个人带教为主,年级组、教研组共同带教为辅”,为青年教师创设了更多学习的机会。

近几年里,我们共结成12个对子,培养了9位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迅速成长。如高莉华、邵建国、张蕾蕾、李艳萍等青年教师,在几个学校优秀教师连续几年带教下,顺利完成整个初中学段的教学任务,在几年的中考中,都取得较好的成绩。其中张蕾蕾、李艳萍等教师还多次在国家级、市级、区级等有关教学的比赛中获奖,迅速成为学校教学的骨干。

⑵利用校外资源结对带教

近几年,浦东新区实行了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制度,为我们的校本培训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区教研员下基层学校蹲点,也给我们一些老师带来了提高的机会。我们让一部分学校骨干教师和区学科带头人、区教研员结对,促进学校骨干教师向更高的专业发展水平迈进。成为这类被带教对象的老师共有6个,其中有两位评上了高级职称,有两位被评为区级骨干教师,有5个已成为学校中层以上干部。我们还让一些正在走向成熟的青年教师和区骨干教师结对,参加这类带教的共有9人次,这些青年教师很快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崭露头角,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骨干,在学校各个领域发挥带头作用。校内外的师徒结对,让刚走出大学校门的青年老师很快熟悉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流程,迅速站稳了讲台;让在教育教学方面暂且还显得不够成熟的教师逐步提高了教育教学操作水平,渐渐地站好了讲台;让教育教学方面小有成绩而具有发展潜力的老师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把讲台站出了特色、站出了光彩。⒌合作校本研修 所谓的校本研修,“研”是教育教学研究,“修”是就是教师的进修。无数优秀教师经验证明,基于实践的研修,是增加教师的默会知识,使一般教师走向专家教师的必经之路。几年来,我们针对学校实际,立足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探索能较快促进教师成长的校本研修方法,逐步摸索出了以下几个较稳定的校本合作研修模式: ⑴个人改进集体参与式

浦东新区课堂改进计划的实施,是我们进行校本研修的一个很好的抓手。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基本的操作流程是:①教师个人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制定改进的目标和措施;②同教研组老师以以往该教师的随堂课和研究课为课例,分析该教师自我反思的准确性,提出对该教师的改进方案的改进意见;③该教师上教研组内或备课组内公开课;④组内教师根据该教师预设的改进目标进行评课;⑤该教师写出改进案例,反思自己的改进效果;⑥教师在日常随堂课中继续改进;⑦分管领导和教研组长听随堂课,指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⑧教师反思,写第二个改进案例。

这样,一学期内,每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至少有三次自我反思的过程,并至少得到三次来自同伴的帮助。在改进的过程中,我们也始终强调,学习书本理论知识和学科教学实践经验应该是每一个教师改进自己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的一条重要策略,教师在改进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加强自我的学习,而其他教师包括领导在参与该教师改进活动的过程中,也要加强相关的学习。比如,有教师的改进目标是“提高板书设计的能力”,这个教师在改进的过程中,首先自己要学习关于板书设计的一般知识,要观摩优秀的示范课板书,然后再在自己的课上进行实践。而其他老师在参与该教师的改进之前,也要学习关于板书设计的知识,也要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如何提高板书的有效性、艺术性提出自己的见解。因此,个人改进集体参与的校本研修模式,可以达到个人和集体共进的双赢效果。⑵观课评课式

二十多年来,管课评课一直是我校进行教学研究的主要手段。近几年,随着对校本研修的认识和研究的深入,我们将观课评课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地发挥了它在教师发展中的作用:①规定五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每个学年必须至少在教研组层面开设一次有研究专题的研究课,教龄三年以上不满五年(含五年)的教师必须每学期开设一次组内公开课,教龄不满三年的教师必须每学期开一次校级汇报课,学校每学期落实两个教研组各开设一次校级研究课或示范课,区级骨干教师必须每学期至少在教研组层面开设一堂示范课;②每学期每个老师必须至少听满五节各种类型的公开课,听满四节同教研组的随堂课,教研组长、学科分管领导每学期必须至少听组内每个老师一堂随堂课和所有本组的公开课;③不管是示范课、研究课、汇报课,每次开课都要经过“个人备课、拿出教案初稿——集体参加备课、提出改进意见——教师试教、组内评课——教师改进设计、正式上课——集体评课,教师写教后反思”等5个环节;④所有听课评课活动或和教师的课堂改进计划的实施结合,或和教研组的校本研修专题结合,或和教师的课题研究结合,或和学校研究的核心问题结合,做到有主题、有目标。

在观课评课活动中,如有专家介入备课、听课、评课,教师再进行第二次实践,达到反思后的行为跟进,这样的观课评课活动效果最佳。⑶专题研究式

我们要求每个教研组一学期确立一个研究的专题,围绕专题进行学习和实践活动。学期初,每个教研组根据各自的教学特点,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的共性问题,确立研究专题,由教研组长执笔,共同制定研究方案,然后大家分头查找有关学习资料,共同分享学习资源,并在组内公开课中进行实践,大家在评课中进行反思、总结,探索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落实教研组长写出专题研究总结。有的研究专题较复杂需要作长期的研究,我们也要求每个教研组每学期制定一个阶段研究方案,学期结束进行阶段的总结。最近两年,我们所有教研组都确立了研究的专题,绝大多数教研组都做到了有方案、有总结,有学习、有实践,教师在专题研究中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实践、共同研究,创设了良好的校本研修的合作氛围,促进了组内教师的共同提高。例如,我们的语文教研组,曾确立了“语文课堂导入艺术”的研究专题,老师们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首先分析了在本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决定先从课堂导入入手进行研究,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益。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先自学了《初中新课程•语文优秀教学设计与教案》等书,从网上收集了有关的资料,在具体的教学课例中归纳了“问题情景导入”、“课题导入”、“作家介绍导入”、“故事导入”、“谈话导入”、“实物导入”等方法,然后由汪慕、乔国兴、邵伟等老师先后执教,最后老师们达成一个共识:教无定法,导入也无定法,教学中,能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一个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带动整堂课的学习的,便是好的导入设计。在以后的听课评课活动中,我们也观察到,语文组的老师在课堂导入上都下了工夫,能充分关注课堂导入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整堂课设计上的实际效果,改变了以往在这个方面或单纯追求形式、或轻描淡写带过的现象,整个语文组的专题研究是非常成功的。

除了教研组层面的专题研讨,每学年,我们还要就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问题,组织由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参加的教育教学研讨交流会。我们曾先后研讨了“班集体文化建设”、“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两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等涉及学校工作重点的问题,并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有些研讨活动,我们还邀请了专家的参与。2005学年至2006学年的“好课标准的讨论”,学校先组织了教研组讨论,由各教研组根据自己的学科的特点制定好课的标准,然后由校长室根据课题组听课的情况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解说好课的一般标准,最后,我们请来了区教研室的唐主任作了题为“新课程背景下的好课标准”的报告,从课改要求的高度为教师阐释了好课的标准,为教师们的课堂改进实践提供了有效的参照。⑷课题研究式

围绕教科研课题组织合作研修,也是校本研修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对教师教科研意识和能力的生成具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

以前,我们学校校级的教科研课题一般都是一些教师个体的研究,随着校本培训的兴起,基于对合作校本研究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学校大力提倡建立群体合作研究课题。近两年里,学校大多数校级课题是同年级组或同教研组老师的合作研究课题。如语文组的《提高初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探索》,课题下设六年级的《以读带写,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探索》、初一的《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初二的《以日记随笔为载体,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实践研究》、初三的《精心设计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实践研究》等四个子课题,这个课题的研究做到了语文组人人都参与,个个有任务。再如,我们的理化教研组曾确立了教研组所有人员都参加的“理化课堂教学中开展‘学习策略’教学的研究”。课题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研究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的,以所有成员能基本掌握课堂教学中实施学习策略教学的基本技能为直接目标,用任务驱动形式,积极开展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相关研究。研究的过程中,每位教师自学有关学习策略的理论,观摩相关研究课的录像,结合本学科教学,通过学习、分析研究、设计、实践、反思小结,对学习策略教学过程中学习策略的分类、教学环节、教学策略、教学途径和教学评价,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获得比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较深刻的体验,随后通过组内研究课进行交流探讨,最终将之转化为所有教师的教学技能。整个教研组的老师经过这个课题的研究成长特别快,所有老师以后几年的教学成绩都非常出色,一个教研组5个老师中先后出了两个区级骨干教师,三个教龄不满十年的老师先后在署、区、市乃至全国级的有关教学的竞赛中获奖,他们所辅导的学生也多次在区“白猫杯”化学竞赛、初中物理竞赛中获等第奖,三个兼任综合课程教学的老师的课在06年区科学学科调研中得到区教研室的很高评价。一个化学青年教师还独立承担了区级青年教师研究课题和市级青年教师研究课题两项研究,迅速成长为学校教科研骨干。

教师合作进行课题研究对科学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共性问题是非常有效的,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提高了整个团体的研究能力,促进了团体性研究型教师的生成,提高了整个团体的教学质量。

⑸校际联动式

随着浦东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兄弟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正方兴未艾,其对外开放活动也非常频繁。我们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环境条件,一方面组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加兄弟学校的研修活动,以打开教师的眼界,拓展教师们的视野,让教师们看看外边精彩的世界,另一方面,我们每学年也至少有一次对外开放我们的教学研究活动,以借助兄弟学校的骨干资源推进我们的校本研修工作。如2005学年第二学期我们曾开设“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署内展示活动,2006学年第二学期还将举行这方面的青年教师教学评比和署内展示活动,让署领导和本署骨干教师参与我们的听课评课活动,以借助署内优质资源推进学校这方面工作向前进一步的发展,提高教师们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⒌开展比武活动

举行各种教育教学比武活动,是校本培训的很好的途径。立题以来,我们组织了学校青年教师教学评比、教学设计评比、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评比、全校教师案例分析评比等活动,教师们在这些活动中自主钻研有关的知识,自觉投入相关的实践活动,既明确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等的基本要求,又提高了实际操作和研究的能力。我们还把在校本培训中取得较好成绩的老师推出学校,参加署级、区级乃至市级的各类竞赛。一部分青年教师就是在这些比赛活动中增长知识,得到锻炼,提高能力,迅速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并且取得很出色的比赛成绩。各类评比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平台,也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充分展示专业发展水平的舞台,它对激发教师自主发展意识,积极投身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起到极为有益的作用。

四、研究的效果和结论 ㈠研究成效

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过程,是课题组老师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学校发展的过程、学生发展的过程。立时近两年的研究,无论对教师个人还是学校,其收效都是明显的,意义都是极大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⒈课题书面成果

⑴制定以下制度和方案:①凌桥中学校本培训制度;②凌桥中学校本研修制度;③凌桥中学青年教师带教制度;④凌桥中学骨干教师评审制度;⑤凌桥中学2005—2006学年校本培训方案;⑥本课题研究方案;⑦本课题研究结题总报告。⑵写出相关调查报告、论文、经验总结、体会文章若干篇。⒉课题研究效应

⑴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①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有所增强。

长期以往,凌桥中学的老师有一个共性,即工作勤奋,整日埋头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教学生,但很少能主动抽空学习、研究一些问题,甚至有的老师连评职称都不上心,学校举行什么学习活动,便会有不少人叫苦连天,上级组织的一些竞赛活动我们往往是缺项。缺少进取、竞争的意识,只求眼前的一点分数,只满足于工作不出差错,疏于学习、怠于思想、懈于追求,这样的人在学校不是少数。现在,我们的通过调查了解到,有92%的教师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研修等校本培训活动,有62%的教师还愿意参加外校和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校本研修活动,有12%的教师愿意得到学历进修和其他培训的机会,这些数据说明,绝大多数教师都有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欲望。另外,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竞赛活动我们基本上没有缺项,有6位教师个人在署级以上教育教学相关竞赛中获奖,有9位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署、区、市级竞赛获等第奖。有4位教师还跨学科进修本科学历,有一个历史教师还同时进修两门外语,一个语文老师考出了英语六级和英语高级口译证书。多渠道获取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已成为许多老师努力的方向。

②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发生转变。

从教师们的公开课、随堂课、教学改进案例、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来看,“以学生为本的”等新的教学理念已渗入教师的课堂,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正沿着二期课改方向逐步迈进。担任班主任工作的邵伟老师以前一直抱怨自己班上的几个“捣蛋鬼”给自己带来无数的麻烦。通过学校的一些校本培训活动,他认识到,“特殊学生是自己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成长的财富”,因而在特殊学生的教育上多了一点耐心,多了一点攻心术的研究,班级里的“捣蛋”现象有了明显的好转。数学组的王萍老师充分关注学生在学习时的情感、态度对数学学习效果的影响,加强了课堂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引导,在教学初一第一学期教学第十一章“圆形的运动”内容时,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体验相结合,并在教学时遵循“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规律来组织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语文组的青年教师汪慕在执教第一次的汇报课时,只考虑课堂气氛,在课上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组织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学生活动,忽略了语文学科本身的教学要求。经过自己的学习、钻研和语文组老师们的集体指导,在一个学期后第二次汇报课上,她正确地处理教材和学生、教师和学生、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等的关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一致好评,她的课被学校用作课例,组织学校老师进行“二期课改精神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案例分析。③各层次教师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两年的校本培训实践研究,首先是加快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例如2006学年进校的三位青年教师通过带教活动,短短一学期时间,已经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上独当一面,他们的教学成绩不在老教师之下,他们的班级各项工作也开展得井井有条。其次,一些教师迅速成长为学校或区级骨干。例如,物理组的李小青老师,积极参加理化组开展的课题研究、专题研究,在本校区骨干教师和外校区骨干教师、区教研员的带教下,不但教学取得很好的成绩,在所有物理考试中成绩都名列前茅,在历次区物理竞赛中都指导学生获等第奖,自己也在2006学年被评为区级骨干教师;化学组的李艳萍老师,参加工作不过6年,在区化学教研员、本校资深优秀教师的带教下,在理化教研组学习、研究的氛围的影响下,向教科研迈开了可喜的步伐,独立建立了两个市区级教科研课题,成了学校教科研骨干,被学校送至区教科所办的教科研培训班学习,成为学校教科研骨干。两年里,我们有3位老师的5篇论文刊登在区级以上论文集和刊物上,有两位教师被评为区级骨干,有两位教师评上了高级职称。教师在校本培训中的发展是可喜的。⑵推动了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 ①充实了“凌桥精神”的内涵。

2001年,区督导室曾组织对我校的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活动,在督导评估报告中将我校教师刻苦工作的情况概括为“认真负责、勤奋踏实、刻苦钻研、团结奋进”十六个字的“凌桥精神”。随着学校教改的深入,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单凭埋头苦干的精神,已远远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教育的需要,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跟上形势,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因此,我们通过研讨会、演讲比赛、评选“一讲二比”积极分子等活动,使教师们达成一个共识,即除“勤奋”、“刻苦”等内涵外,“凌桥精神”必须注入“善于学习、勇于进取”等新的内涵。在新的“凌桥精神”的感召下,以对学生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追求主动发展的教师队伍不断扩大,学校的文化建设和精神面貌得到进一步的改观。

②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的氛围。

开展校本培训实践研究以来,在学校的大力宣传下,在教改形势的感召下,教师们对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已成为大多数教师的自觉行为。就像现已退休的老教师沈惠龙在他2005学年的读书笔记中所说的:“„„忙了一天,晚上只想坐下来看看电视、聊聊天,放松放松,哪有时间读书。可冷静下来一想,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老本’够用吗?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吗?„„只有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东西可教’的尴尬境地!„„请记住,每天一问‘今天,我读了吗’。”,确实,有不少老师已把看书学习当作是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欣喜地观察到,学校图书馆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渐渐“飞”向教师们的案头,有些和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贴近的书籍甚至被不少教师传阅。学习的氛围日显浓厚,研究的风气也日渐兴起。预备年级的一个数学老师开设研究课,不仅同教研组的教师参加了从备课到试教到正式开课的全过程研究活动,连同年级组的其他学科的老师也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参加了对该老师的课的听课评课研究活动。这样一人开课研究、集体自觉参与的情形在我们学校实在不是个别。现在,可以这么说,学习和研究在我校已经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学校大多数教师的行为。③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

两年多来,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06年中考,我们的及格率、优秀率都达到了历史最高,得到各级领导的表扬;我们的德育研究走出校门,德育管理经验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应邀参加署级多次交流会,得到教育署领导、区督导室的表扬;我们在这两年分别取得国家级2项、市级3项、区级48项、署级8项教师和学生奖项,建立3个区级及以上课题。这些成绩的取得,和这几年我们大兴校本培训之风,走研训一体之路,绝对是分不开的。㈡研究结论

⒈激发教师的内心需求,遵循教师发展规律,方能取得培训实效

同所有学习行为一样,校本培训要真正取得实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满足教师自尊、自我实现等需要是基础,尊重教师工作特点,遵循教师发展规律是关键。我们在课题实施之前也开展过一系列校本培训活动,但这些活动都以寒暑假的集训为唯一形式,没有照顾到教师在一个学期的辛苦工作后需要调整等心理,也缺少对教师在工作中学习的规律的研究,再加上只以宣传“不学习可能下岗”等简单甚至粗暴的手段对待教师的消极态度,教师参与培训活动时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甚至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校本培训的效果可想而止。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把校本培训重要性和意义放在社会变革、教育改革的大趋势背景下,联系教师个体的发展需求进行阐释,并充分发挥群生效应,形成一个动力场,激发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热情。另外,我们根据教师在工作中学习的规律,针对教师的需要确定学习的内容,针对教师工作的特点组织多种形式灵活的培训活动,让教师在培训中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提高,让教师品尝成功的喜悦,体验自我价值实现的幸福,校本培训因此才发挥了它应有的效益。

⒉专家是否介入影响培训效果 有专家、骨干教师介入的校本培训活动,其效果比仅有同层次教师合作的校本培训活动要好得多。近两年,我们的理化教研组前进的步伐很快,得益于近几年该组不断得到区教研员的直接指导,再加上我们原教研组长张志刚老师德高望重,是区级层面物理教学和研究的能将,他掀起了全组的教学研究的热潮,在研究中也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数学组,有学科知识扎实、教学水平高超、又善于开拓和创新的数学高级教师、教研组长顾守良老师领军,在专题研究和课堂改进工作、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竞赛中,数学组一直是全校展示和获奖最多的一个组。而我们个别学科的校本培训活动,由于缺少骨干教师,其校本培训的效果就明显不如人意。在某一种程度上,学科是否有骨干教师,也决定了校本培训的质量。⒊教师间的差异是施训的主要资源

如上所述,偏远地区学校的校本培训活动,很大程度上受人力资源的影响。要经常性请专家来校讲课、参与校本培训活动,这是奢望,如果让同层次教师合作进行研修,又无异于“萝卜炒青菜”,在同一个水平上反复。鉴于学校骨干教师不足的现状,我们认为充分挖掘教师某一方面的潜力,取其之长补他之短,是解决人力资源困难的一条出路。例如,有的教师在课堂组织等教学能力上有欠缺,但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当强,就让他负责这方面的学习;有教师在情景创设上有研究,就让他做这方面研修活动的主讲;有老师的教学案例写得很规范,就让他作一个案例示范。要发掘教师的特长,需要领导要做有心人,善于发现教师的长处,并且要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不以分数论英雄,而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教师,如果能这样做,那么我们身边就有无数的资源可挖。

4、个体和集体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校本研修是校本培训的主渠道 校本培训是一种教师在岗位的培训。从在岗位培训的要求看,必须使培训成为教师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使培训与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即教育教学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意味着校本培训要使教师根据工作的需要不断自主学习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思想,自主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不断自主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并且自觉地在实践中不断实现和验证一些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思想,在特定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增加个体化的默会知识。因此,教师在工作实践中的学习、研究是校本教师培训的显著特征。另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个体的工作和他所处的团队氛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教师个体的学习和实践研究必然离不开他所处的团队的作用。根据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校本培训应该做到两个“结合”,即个体和集体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要做到这两个结合,校本研修是一条极为有效的核心的校本培训渠道。

五、问题和讨论

开展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坚持不懈的探索,解决许多方面的问题: ⒈校本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确定校本培训的内容时,我们更多考虑的是学校和一般教师的当前需要。学校的远期发展目标、教师的远期发展目标是什么,需要哪些方面的培训,哪些培训形式效果最好,我们没有进行专门的科学的论证。另外,教师的个体情况不尽相同,我们在安排校本培训的内容时很难完全顾及到不同学习能力、不同专业水平、不同情趣爱好、不同心理状态的个别化的发展需求,到底每个教师在达成培训目标上的最近发展区在哪里,我们缺少相关科学的分析,因而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多少受到一定的影响。培训内容和形式如何更好地满足学校、教师长期发展的需要、如何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科、不同个性特长的教师的需要,在这些方面有待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

⒉校本培训的科学评价体系有待建立

校本培训研究要进一步深入,必然要考虑培训的评价问题,而至今为止,我们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评价的内容是什么,评价的标准是什么,评价的方法是什么,谁去评价,评价的结果起何作用,这是一个需要科学、系统地思考的大问题,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非一人所能,非一时所成,需要学校领导高瞻远瞩,从学校整体利益出发,从学校已有条件出发,协调各方因素着力研究。同时,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要涉及一定的教育评价、教师评价理论,我们也非常需要来自于专家的指导,学校要积极争取区教发院的技术力量的支持。⒊校本培训的研究组织需要进一步调整 校本培训的培训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但学校现在真正研究这项活动、能研究这项活动的人手并不多。要扩大研究的组织,增加参与的人员,除学校干部以外,可以让学校一些其他具有教科研能力的教师加入到研究中来,可以以项目研究、任务驱动的方式来组织研究活动。另外,学校要加紧对教科研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校本培训中加大培养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力度,充实教科研骨干队伍。我们也极希望有关专家来加入我们的研究,以充分保证研究的质量,使我们的研究具有成果推广的价值,为同类兄弟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提供有益的借鉴。

⒋校本培训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校本培训的内容、形式、人员随着学校人事的变动、环境条件的变化、新问题的呈现等因素而不断在变化,我们制定的各项制度也需要不断的更新。在更新制度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制度对教师行为的约束作用,但更要考虑制度对教师的激励作用,尤其要使我们的制度激发起教师进一步自我发展的欲望。给取得优秀学习成绩的教师以更多的学习机会,给承担校本培训任务的教师以相应的报酬,能有效地激发教师的热情,但都需要资金的支撑。而学校由社发局财政统一拨款,每一项资金都是专款专用,给学校课题研究的经费极为有限,学校也很难再改变原有的奖金分配方案。现有校本培训的奖励政策对教师的激励程度不大,只能靠“事业”激发人,终是不足,而要进一步完善,资金来源是一个横在我们面前的大困难。⒌学校教师队伍需要稳定和结构的优化

多年来,凌桥中学的教师队伍一直不稳定,现在又面临退休高峰,学校人员严重缺编。由于各种原因,上级给我们的招聘名额有限,我们无法及时补充缺额,只能大量返聘退休教师。而现在在编在岗合同期满的教师,有不少由于学校离家较远、凌桥地区交通不便等因素,急着要调离。教师队伍很不稳定,教师队伍建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给我们的校本培训工作也带来极大的影响。我们需要稳定的教师队伍,我们需要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期望能通过我们的校本培训打造更多的骨干教师(但现有教师富有教学和研究智慧、具有充分的发展潜力、能朝骨干教师方向发展的老师并不多),我们也期望新生的骨干力量能充实到我们的研究队伍中来。因而,我们实在期望上级领导能给予更多的支持,在教师招聘上能为我们这样的师资薄弱学校打开一扇方便之门,那样,我们的研究也许会更上一层楼。参考资料

顾泠沅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中国校本研修网,2006年4月。

第二篇:校本二级培训实践计划

参加“农村学校骨干班主任培训”

二级培训方案(校本)

龙场镇中心学校:徐 慧

2013年5月13—17日,我有幸在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参加了第二期“农村骨干班主任培训”学习,首先我要感谢上级教育 部门给了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感谢学院培训中心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培训的平台,同时周密安排了我们的生活。我认真聆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对我触动非常大,收获颇丰,受益匪浅。为了将本次学习的成果与同仁分享,将在本镇进行二次培训,我特制订本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学原则。《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和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二、培训目标:

1、如何用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职业作比较,体会教师这个职业的荣誉感。通过授课与交流,让老师们明白怎样才能演绎好自己的职业角色。

2、让教师感受自己的待遇与地位,能用正确而有效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

三、培训时间安排:2013年9月

四、培训对象:龙场镇中心学校任职不满3年的班主任。

五、培训方法:

1、召集任职不满3年的班主任,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困惑和平时班级管理办法。

2、把自己多年来取得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向他们推广,形成讲座。

六、措施落实:

1、如何用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职业作比较,体会教师这个职业的荣誉感。通过授课与交流,让老师们明白怎样才能演绎好自己的职业角色。

第一、由参训教师相互交流,力求实践的实效性,主抓优点,体现教师是是快乐、幸福的职业,体会职业的荣誉感。

第二、把我们的职业和医生、警察、官员及农民等职业相比,我们每天与天真的孩子在一起,看到的是快乐和健康,没有什么大的风险,收益也不错,所以,我们要珍惜,要知道我们是幸运的、是幸福的,认真努力的工作,善待每一个学生,善待我们的每一天。这就是我们老师这个职业的荣誉感。

第三、我们怎样当好老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爱心、良知、责任的角度去遵循自己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要善于去了解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敢于向学生示弱、尊重家长、关注差生等等,对待学生要平等、宽容、博爱。

2、让教师感受自己的待遇与地位,能用正确而有效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

第一、由参训教师相互交流,与其它的职业比较,我们的待

遇比他们高出好多,但他们的风险、压力比我们老师还要大。

第二、怎样与学生家长沟通

1、让家长知道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教育孩子。让家长主动参与教师做好对学生的教育。

2、平等、互相信任:营造平等感。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平等,是不折不扣的合作者之间的平等。通过消除各种诱发心理障碍的因素,营造一种平等的氛围,使双方在心理、感情上接近和融洽,这是合作的基本前提。所谓平等,实质上是对合作伙伴的一种高度尊重。

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做到文明礼貌,尊重对方。班主任通常比家长更熟悉教育知识和教育手段,懂得教育规律。决不能以教训式口吻与家长谈话,特别是当其子女在学校“闯了祸”的时候,班主任仍要在谈话时给对方以尊重。

3、了解学生基本情况、了解家长态度。

4、切记不可向家长告状与批评家长。

第三篇:新课程下中学英语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

新课程下中学英语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

文静 米占东

宁夏彭阳县第一中学 邮编756500 电话 *** 【摘 要】新课程对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赋予了新的内涵,对教师的培训提高途径和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力开展校本培训,继续深化校本培训研究是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也是提高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实效的重要举措。促进教师的最大发展,适应未来教育的需求,有力的推动素质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才,本文主要探讨新课程下中学英语教师校本培训的方式、途径、主要内容等。

【关键词】新课程;校本培训;方式;途径;内容;

一、背景

2001年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试点实验、扩大实验,到现今的全面推广。无论是从世界课程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还是从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师的实际看,进入课程实施阶段,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只有建设好一支能够胜任新课程的师资队伍,新课程才能在学校、在课堂得到最终的落实。尤其是 2004年9月,我校新学年开始使用新教材,采用新的课程标准。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教师将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促进学生发展,并不断适应教育的发展需求,这就给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运用怎样的方式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当前的教师教育从整体来讲还存在重学历培训,轻教师专业水平提高,重理论构建,轻实践探索的局面;就教师个体而言,还存在教师被动发展、单一发展、自由发展以及教师发展缺少主动性、系统性等问题。

新课程对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赋予了新的内涵,对教师的培训提高途径和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力开展校本培训,继续深化校本培训研究是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也是提高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实效的重要举措。我国地域辽阔,教师队伍十分庞大,这使得专业的教师培训部门对教师,特别是一线教师长期性、经常性、连续性的培训工作受到制约。以“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基本特征的校本培训,已经证明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教师培训形式。这也将是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重要任务。而目前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多为培训理论或培训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而在实践操作层面的研究较少,而实践操作又是决定校本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的专业培训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而校本培训以其较强的全员性、针对性和实践性成为了众多培训中的重要形式。它立足于学校、教师实际,能够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来实现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二、价值

我们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领,遵循教师发展内在需求,以人为本,发挥优势,完善制度,健全系列,丰富内容,学校通过恰当、有效的系列化校本培训活动的实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师队伍整体攀升,打造一流的专业教师队伍,研究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推进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适合我校英语教师以及周边域情的校本培训方式,促进教师的最大发展,适应未来教育的需求,有力的推动素质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才,使学校处于不败之地,促进学校可持续性发展,这在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有着极强的应用价值和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也是深化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适合我国中学英语教师校本培训的操作方法、内容和途径,为提升我国中学英语教师专业水平提供借鉴。

三、研究的思路

在学习国内外中学教师校本培训的有关理论基础上,广泛征同行的意见,认真总结学校在过去校本培训的经验和教训,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力争提高我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具体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调查英语教师发展需求、衡量其发展情况,找准教师心理需求与培训形式、专业成长的需求与培训内容的结合点。探索适合教师终身发展的校本培训方法、形式与内容。

(二)以教研组为依托的校本学科培训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教研组建设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研组建设是一个学校素质教育的支点;教研组建设是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窗口;教研组建设是一个学校教师成长的通道。同时,教研组也是校本学科培训组织者、实施者和重要阵地。我们也可将正规化、制度化的教研活动纳入校本培训体系中。

(三)以备课组为阵地的教师合作

在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之下,专业取向的思想越来越受到推崇和关注。在同一备课组内,骨干教师可以将其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设计练习的成果与其他成员分享,更重要的是将其钻研方法、设计思路、治学经验等隐性知识传递给其他成员,使之成为组内的共享知识,从而实现学校各学科教学优秀传统的传递;另一方面,英语备课组内新老教师间可以“拜师结对”的形式对青年教师实施传、帮、带,有利于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熟,同时英语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对教材的认识、对教学方法的设计等为备课组知识结构的更新和完善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教师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实现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促进整个教师队伍的成长。因而,结构合理的备课组有利于教师之间分享教学经验,以致共同发展。

四、研究的目标

(一)研究适合中学英语教师教育教学实际需求的教师培训内容、新方法和新途径,推动校本培训的深入、可持续性开展;

(二)不断提高中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完善中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同时,利用反思教学,促进自我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推动新课程下中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在课题研究中注重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的适应与提高,帮助教师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④构建教师培训工作的保障机制,保证校本培训的规范性、科学性;

五、研究具体内容

(一)中学英语教师校本培训途径的研究

培训方式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既要实现教师群体性的培训,也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形式:个体性培训、群体性培训、分层式培训;以及,不同的校本培训方式:英语教师专业知识、教育理论、新课标知识综合考试;优质课大赛;专题讲座;优秀课件、教案展评;经验交流会;高级教师一对一帮扶青年教师等等。

(二)中学英语教师所必备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科学知识。

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现行的中学英语课本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历史地理知识、名人传记、神话故事、小说、社会问题、国外习俗等方面的题材。

(三)中学英语教师所必备的语言技能

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中学教师在新课程环境下,应确保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高超。首先语音纯正、语调清晰,自然、语流顺畅。其次语言规范正确、语法无错误、交流无障碍。针对本课教学内容和话题,可随意发挥,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让学生感到清新、亲和、乐听、乐学。

(四)良好的个性品质

它包括教师的兴趣、态度、情感、意志、性格、求知欲等方面的内容。,良好的个性品质是使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教师只有具备了积极的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才能安平乐道,将教育真正当作一种事业来做,奉献自己的全部身心;教师只有具备了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才能不断进取,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不断发展自己的智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专业水平,积累广泛的、广博的知识,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也只有具备了积极的情感和令人愉悦的性格特征,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平等对象,包容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某些不恰当的表现,(五)驾驭教材、学生、课堂的能力

(六)跨文化学习、交际能力

英语教师综合语言能力同样是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基础上。跨文化学习是英语教师终身学习,提高综合语言能力的必由之路。因此英语教师在学习语言知识时要特别重视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表达习惯,避免出现“Chinglish”之类的语用错误。在教学时同样应重视这一问题,以便学生能够学习和运用地道的英语。此外,跨文化学习还需与外语教学理论结合起来。教师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新课程英语的学习要求,使分析设计板块内容、驾驭课堂教学、开展课外活动、测试及评估的水平和能力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英语教师应具备灵活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能力通常是指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在语言学界,交际能力则是指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包括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及交际策略(即根据情况应变的能力)。

(七)课程开发与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不是高校教师的专利,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也应在教学科研上得以体现。但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数中学英语教师不重视教研或不会搞教研。很多英语教师把自己当成教书匠,对科研不感兴趣。其实,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科研是教学活动和成果的总结和概括,同时又指导和促进教学。教学的创新、教学成果的推广,教学艺术的探讨都离不开科研。教研能力低下,教学理论的肤浅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深化。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教研水平较高的教师,其业务能力较强。这说明科研能力也是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标志。

(八)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能力

(九)合作能力: 我们要充分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并能主动提出意见、建议;能有意识地征求、采纳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很好协调与教育活动相关的各方面的关系。尤其是新教材的教学内容,知识容量极大,这就要求我们更应学会合作,仅仅靠个人力量单枪匹马只能让自己感到累而且学生所得甚少。依靠集体的力量才会很好的完成大量教学任务。我们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优良传统集体备课的优势,把它真正落到实处。一个教研备课组内几个人分工合作,每人负责几个话题,分头查找资料,课前汇总时,老师可根据各班具体情况,有所取舍,有机的运用到自己课堂中去。另外我们教师也还可以和学生合作,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把他们调动起来,大量开发课程资源。

反思能力: 我们应能够不断反思自己,能够主动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教训、提炼新经验,适时写一些反思日记,向课堂回顾,包括每堂课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时间分配等等。

创新能力:我们必须具备较强的求异思维,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有独立见解,具有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种能力。例如,有的农村教师的英语课上,由于条件所限,并没有先进的教学手段,只有几幅图片,但是经老师“化腐朽为神奇”的巧妙运用,使这几幅图片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作用,学生也得到了充分的练习,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评价能力:中学英语教师应能设计出科学性强、反映教学实际、体现学生能力的质量较高的练习、试卷;评卷过程中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对知识的疏漏要适时追加纠正措施,对学生评价同时也对自己对他人进行评价

(十)校本教材开发与使用的研究

六、研究的方法

(一)问卷访谈法: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需要,从而各阶段、各教师群体研修的专题或课题,增强校本培训和课题研究的针对性。

(二)实践反思法:通过边学习边实践、边培训边反思、边研究边调整的方法,不断总结培训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调整培训方法和培训内容。

(三)调查反馈法:通过调查问卷,召开英语教师座谈会,对成长快的教师进行跟踪调查,了解教师对各种形式和内容培训的需求,意见和建议。

(四)经验总结法:探索新的培训手段、途径和方法是一件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并非闭门造车、冥思苦想出来的,也不是纸上谈兵、凭空推理得来的,而必须在具体的培训实践中发现、归纳、总结,并不断地加以修正,改进。

(五)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一些先进地区教师培训的相关理论,不断指导我们的研究理论,改进我们的培训实践。

(六)行动研究法:这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重在校本培训的实践中研究校本培训的新思路,新方式,重在校本培训中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重在校本培训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

七、研究的过程

(一)研究时间:两年(2008年5月——2010年5月)

(二)研究程序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年5月——2008年8月

⑴根据课改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学校特色和教师实际需要,提出课题研究设想,明确本课题的指导思想,收集相关资料,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⑵邀请教科研专家、教学研究专家,对课题进行论证,并作出修改,同时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学习。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8年9月——2009年12月

⑴总结反思第一阶段的工作,及时调整完善校本培训的内容、方法和形式。

⑵在实践中提炼总结成功经验,评价每一项培训的效果并致力于文本的收集与整理。

⑶通过的一定段落的实践,在适当的时候面向全区公开展示阶段性研究成果。

⑷作好参与式校本培训的个案追踪工作。⑸分阶段对课题做好阶段性小结,并不断解决课题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5月

⑴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

⑵收集整理各类课题研究的资料、个案分析、论文等。

⑶尝试编制一套寓理论、实践、思考于一体的参与式校本培训活动的指导材料。

⑷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成果鉴定。

八、课题研究的反思及对今后课题研究的建议

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在梳理反思中发现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培训过程原始资料的惧整理有待加强。我们还缺乏惧过程原始资料的意识,资料不够齐全,归类还不规范,不善于对资料进行分析,并从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

(二)校本培训课题分解意识不强,我们还学能根据本校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师发展的需要制定切实的校本培训项目,使培训工作较为盲目,没有针对性。

(三)校本培训的方式还比较单一。目前,开展校本培训的方式仍然是单一的讲授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参与培训研究的积极性。

今后,我们要克服各种困难,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与日俱进,探索校本培训的新思路、新形式、新内容,为建设一支合格的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德伦《以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http://haijiangxiao.njjy.hhjy.net/wenzhang.files/zhangnianjie.htm [2] 罗伟 论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http:// [ 3 ] 王蔷.行动研究课程与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外语教师的培养[J].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外语系学术论文集, 2002.[ 4 ]

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第四篇:校本培训(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

独田中心学校《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培训实施方案与要求

一、组织机构:

成立独田中心学校《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培训领导小组。组长:苏剑波

副组长:戈国军杨志远李怡华

组员:各备课组长

成立独田中心学校《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培训专家组。组长:苏剑波

副组长:戈国军杨志远

组员:李怡华苏明杨仕如谭自红

负责指导和验收工作。

二、职责

组长:全面负责本次培训的指导和监督工作。

副组长:落实校本培训的具体工作;戈国军副校长负责指导初中部的工作;杨志远副校长负责指导小学部的工作;李怡华主任负责总体培训工作。

组员:谭自红、苏明负责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各备课组组长负责收集、检查本组成员的各项材料。

三、培训时间及安排

1、培训时间:2011年10月17日——12月24日

2、学校组织不少于10学时的讲座,具体由到昆明参加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培训和鄂嘉中学参、大庄小学观学习的教师主讲,分别是:苏

剑波李怡华戈国军杨志远谭自红杨仕如苏泽东 杨军才王存梅普文生苏明彭发昌李秀芝彭发明戈国艳余艳郭兴宇等教师。

3、学习时间的安排:(1)、集中培训时间:利用教师例会和晚自习时间集中培训。(2)、培训形式:a、外派教师经验交流;b、各备课组组观看杜郎口教学光碟(4次)。

4、自学阶段:2011年10月17日——12月24日;各教师完成计划、读书笔记(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设计。

5、检查验收:

各备课组第一次:2011年11月5日——11月11日;第二次:2011年11月25日——30日;第三次:2011年12月20日——24日。专家组:2011年12月25日——28日。

6、整改提升:2012年2月——4月

四、培训要求:

1、每位教师要写1份不少于1000字的学习培训计划。

2、完成5000字学习培训的读书笔记。

3、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培训总结或心得、反思。

4、完成一个1课时的教学设计。

5、各备课组在学习期间对本组教师进行三次督查并进行批注和评定。

6、专家组对每位教师进行三次总体评价。

独田中心学校教科处

2011年10月10日

第五篇:校本培训实践计划-袁江

校本培训实践计划

在两次的小学教务培训中,众多专家的讲座都渗透了以下三点:要促进有效教学,促使学校发展,一是要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知识文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二是要开展校本专题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己;三是要创新,打出自己的一套模式。因此,特根据学校和自身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抓紧时间自学,提升自身素质。

在这次培训中,我感觉到自己与这些专家真是天壤之别,不管是知识文化水平,还是教育教学能力和业务素质,都相距甚远。我甚至连教务的基本工作都还不太熟悉,根本就没有资格当教务主任。因此,我至少要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加紧自学,尽快提升知识议论素质、教育能力和小学教务素质,为老师们做出表率,以实际行动带动大家学习。

二、开展校本培训,逐步提高老师们的整体素质。

结合小学教务培训心得和小继教学习,组织老师开展们以校本培训和老师们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促进老师专业提升。

三、制定激励机制,鼓励老师积极学习。

老师学习纳入业务考核内容,没完成学习任务的给予扣分,并与当年评优晋级无缘。

四、结合上级部门指示和本校实际,开展教研活动,让老师们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五、制定奖励机制,鼓励老师们在校刊上交流学习。

寨乐乡寨落小学

2012年3月20日

下载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校本研修实践研究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校本研修实践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 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依靠原来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在继承传统教......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校本研修实践研究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校本研修实践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 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依靠原来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在继承传统教......

    小学英语校本课程实践与研究

    农村小学英语校本课程实践与研究 张店乡岳楼小学 马京国 [内容摘要]: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逐步引起了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践研究(模版)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践研究》 课题准备阶段研究小结报告 通渭路小学 彭雅莉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践研究》课题自申报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组成员采取了切实可行......

    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工作方案(共5篇)

    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随着基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主要依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业务部门及区教师进修学校来组织实施的教师集中授课培训的继续教育模式,已不能......

    以课题研究引领校本培训向纵深发展

    以课题研究引领校本培训向纵深发展 澧县地处湘西北,是一个有90余万人口的农业大县,虽然在省内位置偏远,经济也欠发达,但自古即有尊师重教、崇尚斯文的优良传统,教育基础一直很好......

    校本研究总结

    校本研究总结 超越梦想一起飞 ——清水坪学校“教师专业成长”过程展示 地处湘西八面山麓、酉水之滨的湖南省保靖县清水坪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它位于湘西......

    校本研究总结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给学校和教师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给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学生发展的根本。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认为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