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消防管理办法(最终5篇)

时间:2019-05-14 21:41: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消防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消防管理办法》。

第一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消防管理办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消防管理办法

(2007年11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第4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7年11月3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50号公布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棉花消防安全管理,保护单位和个人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棉花收购站、加工厂、仓库、露天堆场、转运站以及棉纺企业堆放棉花的场所(以下统称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适用本办法。

临时储存棉花的代收点、代储点等场所,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棉花消防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 棉花消防安全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棉花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棉花生产加工季节,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督促有关部门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组织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第六条 新建、改建、扩建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的选址,消防设施以及收购、加工和储存区的设置,应当遵守国家消防技术规范的规定。其消防设计应当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合格,方可施工;竣工后应当经公安消防机构消防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第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的棉花堆垛布置和消防给水系统,应当符合本办法附件《棉花堆垛布置和消防给水系统消防安全规范》的规定。

本办法实施前已建的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的棉花堆垛布置和消防给水系统不符合前款规定的,应当进行改造;确实难以改造的,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机构应当指导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八条 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应当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改善消防安全环境。

第九条 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由职工组成的义务消防队,定期进行消防技能演练,提高灭火自救能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的,从其规定。

第十条 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应当制定消防安全教育计划,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新上岗的人员(包括固定、临时、季节性工人及其他人员)应当经过单位内部消防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十一条 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消防机动泵、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器材以及其它灭火工具,并指定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验、维修,冬季采取防冻措施,保证正常使用。

第十二条 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的生产车间、仓库、配电室等重点部位禁止使用明火;其他部位需要动用明火的,应当按照本单位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准用手续,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棉花收购、加工、储存区外设置的维修工房、装卸人员休息室安装和使用火炉,应当符合防火要求,并经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批准,进行严格管理。

第十三条 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应当严格执行门卫和夜间巡逻制度。棉花堆场区、仓库区和加工厂区应当设置明显的防火安全标志牌和禁止吸烟的警示牌。

禁止携带火种进入棉花堆场区、仓库区和加工厂区。机动车辆进入棉花堆场区、仓库区和加工厂区前,应当进行检查,严防带入火种。

第十四条 装卸棉花的机动车辆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配装符合国家标准的排气火花熄灭器,排气管一侧不得靠近棉垛;

(二)在固定地点停车,不得在库区内加油或者修理车辆;

(三)进入棉花堆场区、仓库区和加工厂区作业的电瓶车、铲车、叉车及上垛用的吊车,应当采取防止打出火花的安全措施。

第十五条 棉花加工生产应当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对机器设备的传动、转动部分应当设置安全架、安全罩或者采取其他防护措施,防止机器运转中摩擦起火。

第十六条 棉花加工厂区、车间应当定期清扫,保持环境清洁,防止落棉、尘杂缠绕设备运行。管线与电缆沟槽应当采取遮挡、封闭措施,防止落棉、尘杂进入。

第十七条 露天、半露天籽棉堆垛和靠近场(库)区围墙、铁道旁的皮棉堆垛,必须使用阻燃蓬布苫盖。

第十八条 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电气线路的消防用电应当按二级负荷供电,用电线路应当采用地下电缆,内部敷设的配电线路必须穿金属管或者阻燃管。

堆放籽棉的电动机械应当采用防护型开关,移动式电缆应当采取防止碾压的措施,设专人进行现场看护,并定期进行绝缘性能检验。

棉花加工车间应当采用防爆型或者防尘型照明灯具和开关;用于堆场户外照明的灯具,应当采用防护型灯具。

第十九条 电线和电器设备应当由持《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电工安装、检查、维修和保养。电工应当严格遵守各项电器操作规程,每年应当对电气设备定期进行绝缘检测。

第二十条 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防雷设计规范要求,装置避雷设施,定期检测,保证有效使用。

第二十一条 气象部门预报风力达5级以上的,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应当加强防火、消防警戒,必要时应当停止收购、加工活动。

气象部门预报风力达7级以上的,当地人民政府可以对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及相邻的厂矿企业、居民区发布实施禁火令,并组织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机构、安全生产等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应当组织专门人员实施24小时不间断巡查。

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棉花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机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1997年12月5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75号发布实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附件:棉花堆垛布置和消防给水系统消防安全规范

1.露天堆场棉花总储量超过5000吨的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应当分设堆场,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15m。堆场之间相邻的棉花堆垛应当分别用篷布进行苫盖。2.露天、半露天棉花堆场内的棉垛与场区围墙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0m。

露天、半露天籽棉堆垛与皮棉堆垛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35m。3.堆垛布置

3.1.露天籽棉堆垛每垛占地面积不大于340m2、垛高不高于6m、垛与垛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8m。3.2.露天皮棉堆垛每垛占地面积不大于240m2、垛高不高于8m、垛与垛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4m。

3.3.仓库内皮棉堆垛之间应当留出必要的通道,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2m,其它通道的宽度不小于1.5m;堆垛与墙壁的距离不小于0.5m、与柱的距离不小于0.2m、与梁的距离不小于1m。

4.给水系统

4.1.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的消防给水系统应当采用高压或者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管道的供水压力应当保证用水总量达到最大,水枪在最不利地点时,其充实水柱不小于10m。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直径不小于DN100。

用于高压或者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水泵,应当设置备用电源。

4.2.消火栓在室外设置的,应当采用地下式消火栓或者具有自排水功能的地上式消火栓。

地下式消火栓可以选用具有2个DN65的消火栓,配备2盘水带、2支多功能水枪。

室外消火栓应当设置醒目标志。

4.3.消防水池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消防技术规范的规定,并设置供消防车取水的取水口或者取水井口。

第二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消防安全管理办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消防安全管理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令150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棉花消防安全管理,保护单位和个人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棉花收购站、加工厂、仓库、露天堆场、转运站以及棉纺企业堆放棉花的场所(以下统称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适用本办法。临时储存棉花的代收点、代储点等场所,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棉花消防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棉花消防安全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棉花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棉花生产加工季节,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督促有关部门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组织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第六条新建、改建、扩建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的选址,消防设施以及收购、加工和储存区的设置,应当遵守国家消防技术规范的规定。其消防设计应当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合格,方可施工;竣工后应当经公安消防机构消防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第七条新建、改建、扩建的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的棉花堆垛布置和消防给水系统,应当符合本办法附件《棉花堆垛布置和消防给水系统消防安全规范》的规定。本办法实施前已建的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的棉花堆垛布置和消防给水系统不符合前款规定的,应当进行改造;确实难以改造的,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机构应当指导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八条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应当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改善消防安全环境。

第九条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由职工组成的义务消防队,定期进行消防技能演练,提高灭火自救能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的,从其规定。

第十条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应当制定消防安全教育计划,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新上岗的人员(包括固定、临时、季节性工人及其他人员)应当经过单位内部消防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等消防设施、器材以及其它灭火工具,并指定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验、维修,冬季采取防冻措施,保证正常使用。

第十二条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的生产车间、仓库、配电室等重点部位禁止使用明火;其他部位需要动用明火的,应当按照本单位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准用手续,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棉花收购、加工、储存区外设置的维修工房、装卸人员休息室安装和使用火炉,应当符合防火要求,并经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批准,进行严格管理。

第十三条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应当严格执行门卫和夜间巡逻制度。棉花堆场区、仓库区和加工厂区应当设置明显的防火安全标志牌和禁止吸烟的警示牌。

禁止携带火种进入棉花堆场区、仓库区和加工厂区。机动车辆进入棉花堆场区、仓库区和加工厂区前,应当进行检查,严防带入火种。第十四条 装卸棉花的机动车辆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配装符合国家标准的排气火花熄灭器,排气管一侧不得靠近棉垛;(二)在固定地点停车,不得在库区内加油或者修理车辆;

(三)进入棉花堆场区、仓库区和加工厂区作业的电瓶车、铲车、叉车及上垛用的吊车,应当采取防止打出火花的安全措施。

第十五条棉花加工生产应当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对机器设备的传动、转动部分应当设置安全架、安全罩或者采取其他防护措施,防止机器运转中摩擦起火。第十六条棉花加工厂区、车间应当定期清扫,保持环境清洁,防止落棉、尘杂缠绕设备运行。管线与电缆沟槽应当采取遮挡、封闭措施,防止落棉、尘杂进入。第十七条 露天、半露天籽棉堆垛和靠近场(库)区围墙、铁道旁的皮棉堆垛,必须使用阻燃蓬布苫盖。

第十八条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电气线路的消防用电应当按二级负荷供电,用电线路应当采用地下电缆,内部敷设的配电线路必须穿金属管或者阻燃管。堆放籽棉的电动机械应当采用防护型开关,移动式电缆应当采取防止碾压的措施,设专人进行现场看护,并定期进行绝缘性能检验。棉花加工车间应当采用防爆型或者防尘型照明灯具和开关:用于堆场户外照明的灯具,应当采用防护型灯具。

第十九条电线和电器设备应当由持《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电工安装、检查、维修和保养。电工应当严格遵守各项电器操作规程,每年应当对电气设备定期进行绝缘检测。

第二十条 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防雷设计规范要求,装置避雷设施,定期检测,保证有效使用。

第二十一条 气象部门预报风力达5级以上的,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应当加强防火、消防警戒,必要时应当停止收购、加工活动。气象部门预报风力达7级以上的,当地人民政府可以对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及相邻的厂矿企业、居民区发布实施禁火令,并组织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机构、安全生产等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应当组织专门人员实施24小时不间断巡查。

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棉花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办法规定,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机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1997年12月5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75号发布实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同时废止。附件:棉花堆垛布置和消防给水系统消防安全规范

1.露天堆场棉花总储量超过5000吨的收购、加工、仓储单位,应当分设堆场,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l5m。堆场之间相邻的棉花堆垛应当分别用篷布进行苫盖。2.露天、半露天棉花堆场内的棉垛与场区围墙之间的间距,不小于lOm。露天、半露天籽棉堆垛与皮棉堆垛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35 m。3.堆垛布置

3.1露天籽棉堆垛每垛占地面积不大于340㎡、垛高不高于6m、垛与垛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8m。

3.2露天皮棉堆垛每垛占地面积不大于240㎡、垛高不高于8m、垛与垛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4m。

3.3仓库内皮棉堆垛之间应当留出必要的通道,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2m,其它通道的宽度不小于1.5 m;堆垛与墙壁的距离不小于0.5 m、与柱的距离不小于0.2m、与梁的距离不小于1m。4.给水系统

4.1棉花收购、加工、仓储单位的消防给水系统应当采用高压或者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管道的供水压力应当保证用水总量达到最大,水枪在最不利地点时,其充实水柱不小于10m。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直径不小于DN100。用于高压或者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水泵,应当设置备用电源。

4.2消火栓在室外设置的,应当采用地下式消火栓或者具有自排水功能的地上式消火栓。地下式消火栓可以选用具有2个DN65的消火栓,配备2盘水带、2支多功能水枪。室外消火栓应当设置醒目标志。

4.3消防水池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消防技术规范的规定,并设置供消防车取水的取水口或者取水井口。

第三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条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条例

作者: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消防工作,预防和减少火灾,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防火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第四条 消防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公安机关依法实施监督。

第五条 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矿井地下部分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部门负责,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予以协助。

生产建设兵团和铁路、民航、石油等系统应当加强本系统的消防工作,并接受自治区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

森林、草原的消防监督工作分别按照国家《森林防火条例》和《草原防火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 预防和扑救火灾,维护公共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对危害公共消防安全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检举、控告和制止的权利。

第七条 每年11月9日为自治区消防宣传日。

第二章 管理与监督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做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其职责是:

(一)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实施消防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将消防事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国家规定的标准配备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队(站)的装备;

(三)组织制定消防工作方案,建立主要领导负责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完善消防安全承包管理机制;

(四)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协调解决消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五)组织指挥重大火灾扑救,及时处理火灾事故。

第九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本单位防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依法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负责,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实施有关消防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

(二)制定防火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防火灭火工作方案;

(三)把消防工作列入工作、生产、经营管理内容,实行防火责任制;

(四)对职工进行消防知识教育;

(五)组织防火检查,消除火险隐患,改善消防安全条件,完善消防设施;

(六)组织、管理专职或义务消防队;

(七)发生火灾时,及时报警,并组织扑救,保护火灾现场,协助调查火灾原因。

第十条 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消防安全工作,由其主要负责人负责。对村(居)民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开展防火检查,制止消防违法违章行为,消除火险隐患。

城乡居民应当学习消防知识,懂得安全用火、用气、用电和其它防火、灭火常识。

学校、幼儿园、家长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防火常识教育。

第十一条 两个以上单位使用同一建筑的,由产权单位负责消防安全工作;从事经营的,由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防火负责人组成防火领导小组,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签订防火安全责任书,统一管理消防工作。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城市、乡(镇)建设总体规划,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规范。

城乡建设规划部门规划城乡建设,包括各类开发区、工矿区、边贸口岸、铁路枢纽站、大型物资集散地等建设时,应当会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制定消防队(站)、消防供水、消防通讯以及消防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的规划和具体建设方案,并将其纳入城市、乡(镇)建设总体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经济发达的乡(镇)、村,也应做好消防规划,同步建设相应的消防设施。

第十三条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含装饰、装修)的防火设计,应当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重点工程在20日内、一般工程10日内审核完毕,遇有特殊情况,审核时限可以延长10月。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核准的设计图纸组织施工。建设工程使用的装饰、装修材料和配备的消防设备必须符合有关消防安全规定。工程竣工后,应有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参加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由承建单位负责,建设单位协助。

第十四条 消防工程设计、施工,必须由取得消防工程设计、施工资格的单位承接,承接单位不得转包。第十五条 企业事业单位在研制、采用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时,必须采取消防安全措施,并报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备案。

第十六条 生产、维修、经营消防产品和防火建筑材料,须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查批准,取得消防许可证后,方可办理营业执照。

安装、使用进口消防产品、防火建筑材料必须经国家消防质检部门复检,并持有关手续到自治区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登记。

第十七条 生产防火建筑材料,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产品燃烧性能进行测定,产品说明书必须注明测定的数据。

销售、使用防火建筑材料,必须有产品燃烧性能等数据的产品说明书。

第十八条 生产、储存、经营或运输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必须符合有关消防安全规定,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领取《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许可证》或《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准运证》。

第十九条 集贸市场的消防安全工作由主办者负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协助,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监督。

第二十条 各级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应当对所在地区单位和个人遵守消防法律、法规、规章情况依法分级实施监督。其职责是:

(一)监督单位和个人执行消防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安全规程;

(二)参与编制城镇建设规划,监督检查城镇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和维修;

(三)监督指导单位的消防工作,发现火险隐患,及时向有关单位或个人发出《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责令整改。在紧急情况下,有权责令其危险部位停产、停业,并责令其限期改正;

(四)监督检查单位消防安全制度、计划和措施的执行;

(五)组织所属队伍的教育和业务训练,指导企业事业单位专职、义务消防队的业务训练;

(六)组织推动消防宣传、教育,普及消防知识;

(七)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含装饰、装修)实施建筑设计防火审核、施工质量检查和工程竣工验收;

(八)对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生产、储存、经营、运输等单位的安全条件进行审核;

(九)监督消防产品和防火建筑材料的生产、维修和经营;

(十)组织指挥灭火,参加抢险救灾;

(十一)调查火灾原因,对火灾事故责任者依法进行处罚或者提出处理意见、建议;

(十二)统计火灾;

(十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职责。

第二十一条 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生产建设兵团和铁路、民航、石油等系统设在城镇的对社会开放的医院、学校、俱乐部、商场、宾馆、饭店、招待所等公共场所和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工作,应当接受当地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监督。

第二十二条 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工作人员可以对单位和个人住所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询问,可以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提供相关的情况、资料,有关单位不得拒绝。

公安消防监督人员检查指导消防工作时,应当主动出示证件。

第二十三条 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执法,秉公办事,文明礼貌,主动服务,恪守职业道德,不得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营私舞弊。

第三章 火灾预防与扑救

第二十四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集贸市场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根据防火、灭火需要,配置相应种类、数量的消防器材、设备和设施,并负责维护和管理。

客货运输机动车辆应当配备小型适用的灭火器材。

第二十五条 举办大型文化、娱乐、体育、展销、展览或焰火等活动,主办单位必须制定消防安全方案,并报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批。

第二十六条 高层建筑、地下工程、配变电所、图书馆、档案馆和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以及容易引起火灾的场所,禁止焚烧可燃物品、存放易燃易爆化学物品。

在前款所列场所明火作业时,须经单位防火负责人或安全保卫机构批准,并采取严密的防火措施。

第二十七条 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和宾馆、饭店、商场、体育馆、俱乐部、影剧院、歌舞厅等公共场所的通道、安全门、疏散楼梯,应当设置火灾事故照明和明显安全指示标志,并保持疏散通道畅通。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生产)场所、集体宿舍的疏散通道,应当保持畅通。

第二十八条 使用电、火、油、气必须符合有关规定。使用、安装、维修电气设备和线路或进行电焊、气焊、气割等作业,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临时增加用电设备,必须符合消防安全规定和电器设备、线路等安装规程。

第二十九条 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及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以及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从事消防工程设计和施工、固定消防设施操作、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保管、消防产品检验维修等特定工种人员,必须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培训,持证上岗。

电工、锅炉工、焊接工等特殊工种人员,在安全培训时,必须有消防安全内容,并经劳动行政部门考核合格,方可持证上岗。

第三十条 高层建筑、构筑物和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安装防雷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测,保证性能完好。

第三十一条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场所,必须设有明显的消防安全标志。可燃气体、蒸气、粉尘不得超过允许浓度。电气设备和工具必须符合防火、防爆有关规定,并采取有效的防静电措施。

第三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擅自拆除、停止使用消防器材和设施,不得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影响消防设施的使用,不得擅自填埋、圈占消防水源。

第三十三条 农作物收获季节,农业、电力、公安等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消防安全检查,督促落实消防安全措施。

粮棉加工、储存地和使用农机具作业的麦谷场地必须采取防火安全措施,做好灭火应急准备。

农村场院、柴草堆垛位置应设在离房屋、火源和电力架空线较远的安全地带。

第三十四条 下列区域或单位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

(一)火灾危险大,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站)较远的大中型企业;

(二)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生产经营单位;

(三)大中型专用仓库区,储存易燃可燃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基地;

(四)铁路、机场、矿井、大型车站、货物集中的边贸口岸;

(五)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认为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的其他单位或区域。

专职消防队可由一个单位建立,也可以由几个相邻单位联合建立。专职消防队的建立或撤销,必须经自治区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查批准。

第三十五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或兼职消防人员,建立义务消防队(组)。

县以下城镇和农牧团场,根据经济发展需要逐步建立专职消防队。

有条件的乡、村可以建立乡、村自办、政企联办或几个乡、村联办的消防队(组),也可以建立由志愿人员轮流执勤的志愿消防队。第三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火灾都有义务迅速报警,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给报警人提供方便,不得收费。

邮电部门应当优先传递火警、火灾信息,不得延误。

发生火灾的单位或地区必须迅速组织力量扑救火灾。

第三十七条 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接到火灾报警或上级命令后,必须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各种车辆和人员必须避让执行任务的消防车。

第三十八条 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火场的扑救工作,火场总指挥员有权采取紧急处置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阻拦和拖延。

禁止组织未成年人参加灭火。

第三十九 发生火灾的单位或个人,对参加扑救火灾的外单位专职、义务消防队(组)所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器材装备,以及对火灾原因的技术鉴定费用,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核准后予以补偿。

第四章 奖励与处罚

第四十条 在消防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或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模范遵守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制止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事迹突出的;

(二)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和进行消防宣传教育,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健全消防组织、制度,改善消防设施,及时发现消防火险隐患,预防火灾事故成绩突出的;

(三)及时扑救火灾,抢救公民生命、财产有显著贡献的;

(四)发现火灾及时报警或对查明火灾事故原因有突出贡献的;

(五)对消防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革新做出显著成绩的;

(六)在消防工作其他方面有突出贡献的。

第四十一条 违反消防管理规定构成治安处罚的,由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没有规定的,由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按照本条例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对有关负责人、责任人员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一)防火责任人不履行消防工作职责的;

(二)未按规定配置安装消防器材、设备和设施,或者管理不善,影响正常使用的;

(三)从事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等特种作业人员,未经消防业务培训,上岗作业或者违反安全规程操作的;

(四)损坏、擅自拆除、停用消防器材设备,占用、堵塞消防通道、防火间距或其他影响消防设施使用的;

(五)未按规定采取防火、防爆、防雷和防静电等安全措施的;

(六)违反粮棉加工、储存和农机具作业消防安全规定的;

(七)建筑施工现场作业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负责人、责任人员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产停业整顿:

(一)堵塞、圈占、封闭疏散通道,或者应当设置火灾事故照明和明显安全指示标志的场所而未设置的;

(二)举办大型文化、娱乐、体育、展销、展览或焰火等活动,未制定消防安全方案,或未报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批的;

(三)在高层建筑、地下工程、配变电所、图书馆、档案馆和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以及容易引起火灾的场所,随意使用明火的;

(四)使用电、火、油、气或储存、堆放易燃可燃物品,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

(五)未经批准生产、储存、运输和经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

(六)研制、采用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未采取消防安全措施或未报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备案的;

(七)生产防火建筑材料,未测定产品燃烧性能,产品说明书未标明测定的数据,或销售、使用没有产品说明书的防火建筑材料的;

(八)生产、维修、经营消防产品和防火建筑材料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进口的消防产品、防火建筑材料未经国家消防质检部门复检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登记,擅自使用的;

(九)谎报火警,发生火灾不报警,造成严重后果或擅自勘查、清理火灾现场的;

(十)拒绝、阻碍消防人员依法行使监督职权的。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负责人、责任人员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5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罚款,并责令其停产停业整顿或查封:

(一)存在火险隐患,经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指出,并下达整改通知书后,拒绝、拖延整改的;

(二)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含装饰、装修)的防火设计未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擅自施工的;

(三)施工单位不按防火审核要求施工或安装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和防火建筑材料的;

(四)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未按消防技术规范进行消防设计,经指出不改的;

(五)未取得消防工程设计、施工资格的单位,承接消防工程设计、施工的;

(六)建筑工程(含装饰、装修)未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第四十五条 对无证生产、维修、经营消防产品和防火建筑材料的,依法予以取缔,没收其全部产品、设备和非法收入,并处以生产无证产品价值和经销无证产品销售额15%至20%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 对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本条例,以致发生火灾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按火灾的直接损失金额处以5%至15%的罚款。对造成火灾事故的责任人员和事故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分别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其他违反消防管理规定的行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罚。

第四十八条 罚款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罚没款一律上缴财政部门。

对个人所处罚款,不得用公款支付。

第四十九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又不执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十条 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给单位和个人造成损害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予以赔偿;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履行消防监督职责的;

(二)因消防监督工作失误给有关单位和个人造成侵害或重大损失的;

(三)索贿、受贿,包庇火灾事故者或者借机打击报复的;

(四)在火灾原因调查中不负责任,致使调查工作有重大疏漏的;

(五)其他玩忽职守的行为。

第五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自治区公安厅负责解释。

第五十二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下水管理办法

SQSJ-XJ-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下水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地下水资源勘查管理,提高勘查效果和勘查工作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水法>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地下水资源勘查的,必须遵守本办法。地热和矿泉水资源勘查管理,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地下水资源勘查实行行业管理。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是地下水资源勘查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地下水资源勘查登记,颁发勘查许可证,对勘查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第四条 地下水资源勘查是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重要基础工作,应当坚持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服务的原则。

地下水资源勘查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评价的方针,逐步实行区块登记管理制度。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地下水资源勘查计划,经自治区计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施行。

第二章 勘查登记管理

第五条 勘查单位必须按规定办理勘查资格审批手续,取得勘查资格证书后,始具有从事相应地下水资源勘查活动的资格。

第六条 勘查单位必须按本办法的规定申请办理登记手续,领取勘查许可证,方可从事地下水资源勘查活动。

国家地质勘查计划的一、二类勘查项目和中外合资(合作)项目的登记申请,由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进行初步审查,报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核发证。其他地下水资源勘查项目的登记审核和发证,由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办理。批准文件应当抄送项目所在地的地质矿产

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

第七条 下列各项地下水资源勘查应当办理登记手续:

(一)区域水文地质普(调)查;

(二)为城市、农牧区规划服务的供水水文地质调查;

(三)为城镇、厂矿、农田、牧业基地供水水源地水文地质勘查;

(四)盐渍土改良沙漠化防治水文地质勘查;

(五)单独立项的矿区水文地质勘查;

(六)组建、扩建地下水动态监测网;

(七)与地下水资源有关的环境水文地质调查或勘查;

(八)单独立项的水文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勘查;

(九)需要勘查施工的有关地下水资源的科研项目;

(十)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应进行勘查登记的其他项目。

第八条 办理勘查登记手续时,勘查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应当提交下列文件和资料:

(一)主管部门批准的勘查计划或者承包合同等有关文件;

(二)勘查登记申请书;

(三)标有经纬度坐标和区块编码勘查工作区范围图;

(四)勘查单位的勘查资格证书。

第九条 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对申请登记的勘查项目,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审核,并在收到登记申请之日起四十天内作出准予登记或者不准予登记的决定。

第十条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单位申请同一地区的同一工作对象,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下列原则进行审核,择优予以申报或者登记,但横向联合或者协作的项目除外:

(一)地质工作国家订货市场一、二类项目优于其他项目;

(二)以往在该地区做过勘查工作,掌握实际资料较多、研究程度深入的;

(三)勘查方案比较合理、投资少、预期效果好的;

(四)勘查资格证书等级高的;

(五)登记申请在先的。

第十一条 申请登记的勘查项目,已经做过同一勘查阶段或者相同比例尺工作的,应当提出新的认识和科学依据,或者采用新的技术方法,并能够提高勘查程度。

第十二条 勘查项目的工作内容、程序,应当与勘查单位资格等级相适应。

第十三条 勘查单位应当在领取勘查许可证后的六个月内实施勘查作业,并将作业开工情况报告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逾期未实施勘查作业的,按自动放弃勘查权处理,由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注销其勘查许可证。

第十四条 勘查单位变更批准的勘查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到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换领勘查许可证:

(一)变更勘查工作区范围的;

(二)变更勘查工作内容的;

(三)变更勘查工作阶段的;

第十五条 勘查单位因故要求撤销已登记的项目或者已完成勘查项目任务的,应当向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报告项目撤销原因或者填报项目完成报告,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第三章 施工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 勘查单位依法施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干预或者扰乱其正常作业。

勘查作业期间和勘查作业结束后建立、保留在地下水动态监测设施及其他水文地质监测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坏。

第十七条 勘查单位必须接受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勘查作业区所在地的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在进行地下水资源勘查时,应当保护水资源,防止地下水污染或者水质恶化。

第十九条 在地下水资源勘查过程中发现其他矿产资源的,应当予以保护,并及时通报地质矿产主管部门。

第四章 勘查成果管理

第二十条 供大型水源地建设使用的勘查报告,由国务院矿产储量审批机构审批。供中型、小型水源地建设使用的勘查报告,由自治区矿产储量审批机构审批。矿产储量审批机构应当自收到勘查报告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批复。

第二十一条 未经矿产储量审批机构审批的勘查报告,不得作为建设项目立项和设计依据。

第二十二条 勘查单位完成勘查工作后,应当按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向自治区地质资料管理机构汇交勘查报告和有关资料。

第二十三条 勘查单位可以依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向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申请登记勘查成果。

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四条 勘查单位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可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停止作业、吊销勘查许可证的处罚。可以并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领取勘查许可证擅自进行勘查的;

(二)不按规定报告有关情况或者虚报、瞒报的;

(三)已经登记的勘查项目,满六个月未开始施工或者施工后无故停止工作满六个月的;

(四)有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之一,不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的;

(五)勘查许可证有效期满,不办理延续登记手续继续施工的。

未按规定汇交勘查报告和有关资料的,除按前款规定给予警告外,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自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六条 地质矿产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勘查单位或者个人有权举报和反映,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具体适用中的问题,由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批准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名管理办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名管理办法

(2011年7月2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第十一届2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11年8月1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71号公布 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加强地名管理工作,实现地名标准化、规范化,适应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地名管理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地名包括:

(一)州、市(地)、县(市、区)、乡(镇)等行政区划名称;

(二)山、河、湖、泉、冰川、沙漠、戈壁、盆地、草原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

(三)自然村、农牧点、集镇、城镇、街路巷、居民区、片区等居民地名称;

(四)门(院)、楼(幢)、单元、户等门楼牌号名称;

(五)台、站、场、口岸、铁路、公路、桥梁(立交桥)、隧道、水库、渠道、堤坝等具有地名意义的专业设施、市政设施、基础设施名称;

(六)大厦、花园、别墅、山庄、商业中心等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名称;

(七)文物古迹、纪念地、历史遗产保护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公园、广场、体育场馆,以及墓地、教堂、清真寺等具有地名意义的公共场所、文化设施名称;

(八)其他具有地名意义的名称。

第四条 县(市)以上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名管理工作。

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工商、语言文字、文化、新闻出版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地名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 地名的命名、更名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二)反映当地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

(三)尊重历史沿用名称和当地群众意愿;

(四)统一管理,分类、分级审批。

第六条 地名命名、更名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行政区划名称,按照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的规定审批,乡(镇)名称,由州、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提出意见,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二)国内外著名的或者涉及国界走向、省级界线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意见,报国务院审批;自治区内著名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由所在地州、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提出意见,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其他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由所在地县(市)民政部门提出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跨州、市(地)、县(市、区)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由有关人民政府或者地区行政公署提出意见,报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三)居民地名称、门楼牌号名称,由县(市)民政部门提出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

(四)具有地名意义的专业设施、市政设施、基础设施、公共场所、文化设施名称,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向同级民政部门备案。

第七条 新建居民区以及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名称,建设单位在办理项目规划审批前,应当向所在地县(市)民政部门办理地名登记审核手续。

第八条 禁止命名下列情形之一的地名;已经命名的,应当更名:

(一)同一城镇内的居民区、片区和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名称,以及自然地理实体名称重名或者同音的;

(二)随意简化少数民族语地名的;

(三)以外国地名命名地名的;

(四)以国家领导人姓名命名地名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命名的其他情形。

除满足社会公益事业或者公共资源特许经营需要外,不得以企业名、产品名、商标名或者人名命名地名。

第九条 依照本办法审批、登记的地名为标准地名。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对地名进行命名、更名。

因自然变化、行政区划调整或者城乡建设等原因而消失的地名,按原审批权限和程序予以销名。

标准地名由县(市)以上民政部门向社会公布并负责编纂出版。

第十条 标准地名的书写、译写,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书写汉字地名,应当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汉字;

(二)书写少数民族文字地名,应当使用自治区规定的少数民族语言正字正音法;

(三)公共场所书写地名,应当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和汉字;

(四)汉字译写少数民族语地名,应当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及其标准语音为基础,按照汉语普通话读音,使用规范汉字译写;

(五)不同民族在同一聚居区有不同地名且无统一汉字译写的,应当选择当地通用的语种进行汉字译写。

拼写、转写地名,应当遵守《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

第十一条 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在公文往来、信息发布、对外交往中应当使用标准地名。

公开出版与地名有关的各类图(册)、音像制品、书籍或者发布与地名有关的信息,出版或者发布单位应当使用标准地名。

第十二条 行政区划界位、居民地、专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公共场所、文化设施以及重要自然地理实体等,应当按照国家统一标准设置地名标志。

第十三条 地名标志的设置由所在地县(市)以上民政部门统一组织,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和职责负责设置和管理。

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涂改、损毁地名标志。

确需临时移动地名标志的,应当征得批准设置该地名标志的部门同意,采取措施确保地名标志有效设置,并在事后及时恢复原状。

第十五条 县(市)以上民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地名档案,并为需要查询地名档案有关内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便利。

第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十一条规定的,由县(市)以上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分。

第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由县(市)以上民政部门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恢复原状;逾期未恢复原状的,可以处该地名标志造价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

第十八条 县(市)以上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主管部门或者行政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其他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1989年9月6日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名管理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下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消防管理办法(最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消防管理办法(最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规划管理办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规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提升全区旅游规划设计水平,加强我区旅游规划市场监管工作,根据《旅游规划通则》、《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租房屋管理办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租房屋管理办法 (试行) 新社综办〔2012〕17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部《房屋租赁治安管理规定》、《新疆维吾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仓库消防安全管理办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仓库消防安全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仓库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仓库火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条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办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办法 【法规标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办法 【颁布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令2011年第167号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探矿权采矿权管理办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探矿权采矿权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探矿权采矿权管理,维护自治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根据《中华人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办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令 第166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3月23日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11年7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产品新技术管理办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产品新技术 开发推广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自治区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推广资金的决定,规范企业申报及使用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