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办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令
第166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3月23日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自治区主席 努尔·白克力
二○一一年四月四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机构编制工作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事业单位,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并纳入机构编制管理范围的社会组织。
第四条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坚持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和精简、效能、规范的原则,实行总量控制、分类调控、动态管理的方针。
除法律、行政法规授权或者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将行政职能转由事业单位承担;不得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第五条 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工作;县级以上机构编制委员会分级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工作。
县级以上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具体承担本行政区域内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日常工作,受上一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的指导和监督。
第六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依照国家和本办法的规定,审批事业单位的设立及编制的核定。经批准的机构编制是公开招聘人员和核拨经费的依据。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检举、控告违反本办法的行为。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受理检举、控告,并及时调查处理。
第二章 机构设立和编制核定
第八条 设立事业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
(二)有明确的举办单位;
(三)有明确的职责任务;
(四)有合法、稳定的资金来源;
(五)有必要的工作场所;
(六)有资质要求的,应当依法取得相应资质;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事业单位的设立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公益服务的需要合理布局,平衡发展。第九条 事业单位机构名称应当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名称相区别,一般称院、校、所、台、站、馆、社、中心等。
事业单位一般只核准使用一个名称;确因工作需要的,经原批准设立的机关审批,可以同时使用其他名称。
第十条 事业单位的经费形式分别为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自收自支管理。
事业单位的经费形式,根据其承担的职责任务、经费来源等确定或者调整。
第十一条 事业单位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确定机构规格。为党政机关行使职能直接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不得高于同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或者工作部门内设机构的行政级别。第十二条 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应当符合其专业特点,并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
第十三条 事业单位之间对职责划分和工作衔接有异议的,应当分别或者共同提请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协调。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及时做出明确答复。
第十四条 机构规格相当于副县(处)级以上,或者编制较多、工作任务较重的事业单位,可以设置内设机构;规模小、编制少的,不设置内设机构。机构规格相当于科级的事业单位,一般不设置内设机构。
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内设机构的设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事业单位的编制员额,依据国家和自治区的编制标准核定。无编制标准的,依据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单位规模、任务轻重、业务特点及服务对象等核定。
规模较大的事业单位,可以分期核定编制。
事业单位领导职数的核定,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执行。第十六条 事业单位应当在核定的编制员额内,按照下列规定,设置工作岗位:
(一)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二)社会事务管理岗位占主体的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
(三)技能操作、服务保障等岗位占主体的事业单位,技能操作、服务保障等岗位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
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岗位,应当保持合理的结构比例。
第十七条 事业单位应当有明确的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应当从总体规划、政策引导、行业规范、监督检查等方面对事业单位进行管理。
第十八条 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主管部门向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变更申请:
(一)名称、隶属关系、机构规格、职责任务、内设机构、编制员额、人员结构、领导职数、经费形式需要变化或者发生变化的;
(二)机构合并或者分设的;
(三)因其他事由需要变更的。
第十九条 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主管部门向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申请撤销:
(一)主管部门决定撤销的;
(二)职责任务消失的;
(三)机构性质改变的;
(四)法律、法规和国家、自治区规定应当予以撤销的。
具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的事业单位,其主管部门未申请撤销的,由机构编制管理机关予以撤销。第二十条 事业单位设立、变更、撤销后,应当及时到机构编制、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第三章 审批权限和程序
第二十一条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行专项报批制度。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
第二十二条 事业单位的设立、变更、撤销,应当向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申请内容应当包括设立、变更、撤销机构的原因、目的、机构名称、隶属关系、机构规格、职责任务、内设机构、编制员额、人员结构、领导职数、经费形式及相关依据材料等。
撤销事业单位的,应当说明人员分流、债权债务清理和资产处置等情况。第二十三条 事业单位的设立或者机构编制调整,按照下列程序审批:
(一)自治区区属事业单位的设立和机构编制调整,由自治区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批,或者报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批。
(二)州、市(地)所属相当于副县(处)级以上和县(市、区)所属相当于副科级以上事业单位的设立和机构编制调整,由本级机构编制委员会提出方案,报上一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批。
(三)其他事业单位的设立和机构编制调整,由本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或者机构编制委员会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审批管理权限的规定执行。事业单位的撤销,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十四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事业单位的设立和机构编制调整进行调查研究和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必要时应当举行听证。
第二十五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对事业单位设立、变更、撤销的批复内容应当包括机构名称、隶属关系、机构规格、职责任务、内设机构、编制员额、人员结构、领导职数、经费形式及其他需要明确的事项。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事业编制核定后,由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发《编制使用通知单》。事业单位凭《编制使用通知单》在编制限额内办理新增人员事宜。
第二十七条 事业编制不得与行政编制混合使用。国家机关和其他组织不得占用事业编制。事业单位不得超编制、超职数、超比例配备人员。
上级业务部门不得要求下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所属部门设立与其业务对口的机构,不得对下级的机构编制事宜作出具体规定。
第二十八条 事业单位应当在每年第一季度向同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交机构编制管理和执行情况报告,并提供机构编制相关统计资料。
第二十九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结合事业单位登记、机构编制统计和日常监管,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进行调整。第三十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在管理权限内可以会同监察等有关部门,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被检查单位应当配合机构编制管理机关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被检查单位对检查出的问题有义务做出说明,并享有陈述、申辩和对处理决定提出申诉的权利。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由有关部门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擅自设立、撤销、合并事业单位的;
(二)擅自变更事业单位机构名称的;
(三)擅自改变事业单位隶属关系的;
(四)擅自提高事业单位机构规格的;
(五)擅自调整事业单位职责任务的;
(六)擅自调整事业单位内设机构的;
(七)超出编制限额调配工作人员,或者为超编人员核拨经费、办理社会保障手续的;
(八)不按规定的人员结构比例配备人员的;
(九)超出领导职数配备领导人员的;
(十)申报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情况时弄虚作假的;
(十一)干预下级业务部门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
(十二)违反本办法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二条 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施行前设立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以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其机构编制管理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规定执行。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新疆制定出台地方政府规章 依法规范管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
2011-04-27 19:08
为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日前颁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范围与原则、机构设立和编制核定、审批权限和程序、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作出规定,从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坚持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和精简、效能、规范的原则,实行总量控制、分类调控、动态管理的方针。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主要包括九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机构名称。事业单位的名称应当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的名称相区别;二是隶属关系。事业单位应当有明确的主管部门,其主管部门主要从总体规划、政策引导、行业规范、监督检查等方面对事业单位进行管理;三是机构规格。事业单位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确定机构规格,其中为党政机关行使职能直接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的机构规格不得高于同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或者工作部门内设机构的行政级别;四是职责任务。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并符合其专业特点;五是内设机构。机构规格相当副县(处)级以上及编制较多、工作任务较重的事业单位,可以设置内设机构;六是编制员额。事业单位的编制员额依据国家和自治区的编制标准核定,无编制标准的,依据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单位规模、任务轻重、业务特点及服务对象等核定;七是人员结构。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编制员额内设置工作岗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应当保持合理的结构比例;八是领导职数。事业单位领导职数的核定,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执行;九是经费形式。事业单位的经费形式根据其承担的职责任务、经费来源等,确定为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和自收自支。
为强化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管理办法》确立了以下六项具体制度:一是调研论证制度。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调整进行调查研究和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必要时应当举行听证;二是编制使用核准制度。事业单位必须凭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发的《编制使用通知单》,在编制限额内办理新增人员事宜;三是报告制度。事业单位应当在每年第一季度向同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交机构编制管理和执行情况报告;四是评估制度。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结合事业单位登记、机构编制统计和日常监管,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进行调整;五是监督检查制度。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在管理权限内可以会同监察等有关部门,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六是举报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检举、控告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行为。
为进一步严肃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纪律,《管理办法》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行专项报批制度。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二是不得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不得将行政职能转由事业单位承担;三是事业编制不得与行政编制混合使用。国家机关和其他组织不得占用事业编制,不得超编制、超职数、超比例配备人员;四是上级业务部门不得要求下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所属部门设立与其业务对口的机构,不得对下级的机构编制事宜作出具体规定。《管理办法》规定了十二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行为,主要包括擅自设立、撤销、合并事业单位,擅自变更机构名称、改变隶属关系、提高机构规格、调整职责任务,超编制配备人员、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机构编制统计中弄虚作假,干预下级业务部门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等。对上述违法行为,《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由有关部门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管理办法》填补了新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立法空白,必将有力提升全区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制化水平。
扎实推进机构编制管理法制化进程
——自治区编办主任刘晓延就贯彻实施《自治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答记者问
http://www.xiexiebang.com 天山网
2011年04月22日 16:15:36
天山网讯(记者林庆霞报道)2011年3月23日,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二十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4月4日,努尔•白克力主席签署自治区人民政府第166号令,发布《管理办法》,自2011年7月1日正式施行。近日,自治区编办主任刘晓延接受记者专访,就《管理办法》的制定及贯彻实施等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请您谈谈制定实施《管理办法》的重大意义。
刘晓延:事业单位承担着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共产品和公益服务的重要职责,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对优化事业单位布局结构,有效满足社会公益服务需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管办不分,公益服务职能不清晰,布局结构不合理;机构编制调整主要依靠传统经验和简单类比的方法,缺乏有效规范的调控手段;现有的管理制度仍局限于政策层面,效力层级低,权威性不高。因此,加强法制建设,发挥法制的引导、规范作用,推动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走上法治化轨道,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加强机构编制法制化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贯要求。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实现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十七届二中会会强调,“加快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制化进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对地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立法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区曾于1990年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暂行办法》(新党发〔1990〕28号),在当时对加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范围、对象、内容、程序等发生了较大变化,该规定已不适应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需要,迫切需要修订完善。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先后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政策文件,我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在实践中也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因此,有必要结合目前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实际,将好的政策规定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并通过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以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权威性和约束力。《管理办法》是我区第一部规范机构编制管理的自治区人民政府规章,填补了我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立法空白,必将有力提升全区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制化水平。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刘晓延:《管理办法》共34条,包括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范围与原则、机构设立和编制核定、审批权限和程序、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内容,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明确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基本原则;二是完善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各项管理制度;三是规范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审批权限;四是强化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配合制约机制;五是规定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律责任。
记者:根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刘晓延:《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坚持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和精简、效能、规范的原则,实行总量控制、分类调控、动态管理的方针。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就是事业单位在职责定位、机构设置、编制管理、举办主体、运行方式等方面要与政府机关、企业组织区分开来,体现公益性。精简、效能、规范,就是事业单位要做到布局合理,保持规模适度,实现高效运转。总量控制、分类调控、动态管理,就是要根据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特点实施管理,对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情况实行动态调整。
记者:设立事业单位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刘晓延: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并纳入机构编制管理范围的社会组织。对于事业单位这一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载体,《管理办法》规定其设立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
(二)有明确的举办单位;
(三)有明确的职责任务;
(四)有合法、稳定的资金来源;
(五)有必要的工作场所;
(六)有资质要求的,应当依法取得相应资质;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管理办法》同时规定,事业单位的设立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公益服务的需要合理布局,平衡发展。
记者: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刘晓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主要包括九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机构名称。事业单位的名称应当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的名称相区别;二是隶属关系。事业单位应当有明确的主管部门,其主管部门主要从总体规划、政策引导、行业规范、监督检查等方面对事业单位进行管理;三是机构规格。事业单位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确定机构规格,其中为党政机关行使职能直接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的机构规格不得高于同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或者工作部门内设机构的行政级别;四是职责任务。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并符合其专业特点;五是内设机构。机构规格相当副县(处)级以上及编制较多、工作任务较重的事业单位,可以设置内设机构;六是编制员额。事业单位的编制员额依据国家和自治区的编制标准核定,无编制标准的,依据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单位规模、任务轻重、业务特点及服务对象等核定;七是人员结构。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编制员额内设置工作岗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应当保持合理的结构比例;八是领导职数。事业单位领导职数的核定,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执行;九是经费形式。事业单位的经费形式根据其承担的职责任务、经费来源等,确定为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和自收自支。
记者:《管理办法》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体制和审批权限是如何规定的?
刘晓延:关于管理体制,《管理办法》规定,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工作,县级以上机构编制委员会分级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工作。县级以上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具体承担本行政区域内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日常工作,受上一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的指导和监督。在审批权限方面,《管理办法》调整上收了部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强化了上一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的责任,规定州(市)、地所属相当副县(处)级以上、县(市、区)所属相当副科级以上事业单位设立和机构编制调整,由本级机构编制委员会提出方案,报上一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批。同时,考虑到当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即将启动,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方式处于调整变动之中,《管理办法》同时规定其他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调整,由本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或者机构编制委员会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审批管理权限的规定执行,为机构编制管理机关适时调整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和审批方式提供了空间。
记者:《管理办法》在强化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确立了哪些具体制度?
刘晓延:为强化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管理办法》确立了以下六项具体制度:一是调研论证制度。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调整进行调查研究和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必要时应当举行听证;二是 编制使用核准制度。事业单位必须凭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发的《编制使用通知单》,在编制限额内办理新增人员事宜;三是报告制度。事业单位应当在每年第一季度向同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交机构编制管理和执行情况报告;四是评估制度。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结合事业单位登记、机构编制统计和日常监管,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进行调整;五是监督检查制度。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在管理权限内可以会同监察等有关部门,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六是举报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检举、控告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行为。
记者:《管理办法》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纪律提出了哪些要求?
刘晓延:为进一步严肃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纪律,《管理办法》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行专项报批制度。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二是不得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不得将行政职能转由事业单位承担;三是事业编制不得与行政编制混合使用。国家机关和其他组织不得占用事业编制,不得超编制、超职数、超比例配备人员;四是上级业务部门不得要求下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所属部门设立与其业务对口的机构,不得对下级的机构编制事宜作出具体规定。
记者:《管理办法》规定了哪些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行为,对这些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刘晓延:《管理办法》规定了十二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行为,主要包括擅自设立、撤销、合并事业单位,擅自变更机构名称、改变隶属关系、提高机构规格、调整职责任务,超编制配备人员、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机构编制统计中弄虚作假,干预下级业务部门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等。对上述违法行为,《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由有关部门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记者:自治区编办将采取哪些措施贯彻实施《管理办法》?
刘晓延:为保证《管理办法》有效贯彻实施,自治区编办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宣传。采取召开新闻发布会、编印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管理办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强化培训。举办不同层面的专题培训班,使全区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工作人员、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以及各级领导了解掌握《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三是细化措施。围绕《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研究制定具体配套政策和细化措施;四是组织实施。将《管理办法》各项规定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并加强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推动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
新疆出台《自治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严惩超编配人
时间:2011-04-25
来源:新疆电视台网站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由有关部门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日前,新疆出台的《自治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事业单位擅自提高机构规格、超编调配工作人员以及增加领导等行为将给予通报批评和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于4月1日起施行。
《管理办法》共规定了11条违法违纪行为,包括擅自设立、撤销、合并事业单位的;擅自变更事业单位机构名称的;擅自改变事业单位隶属关系的;擅自提高事业单位机构规格的;擅自调整事业单位职责任务的;擅自调整事业单位内设机构的;超出编制限额调配工作人员,或者为超编人员核拨经费、办理社会保障手续的;不按规定的人员结构比例配备人员的;超出领导职数配备领导人员的;申报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情况时弄虚作假的;干预下级业务部门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
按照新规,事业单位应当在核定的编制员额内,按照下列规定,设置工作岗位。比如,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社会事务管理岗位占主体的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技能操作、服务保障等岗位占主体的事业单位,技能操作、服务保障等岗位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岗位,保持合理的结构比例。
自治区编办主任刘晓延说,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坚持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和精简、效能、规范的原则,实行总量控制、分类调控、动态管理的方针。在审批权限方面,《管理办法》调整上收了部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强化了上一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的责任,规定州(市)、地所属相当副县(处)级以上、县(市、区)所属相当副科级以上事业单位设立和机构编制调整,由本级机构编制委员会提出方案,报上一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批。
据悉,随着新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管办不分,公益服务职能不清晰,布局结构不合理。机构编制调整主要依靠传统经验和简单类比的方法,缺乏有效规范的调控手段。新疆曾于1990年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暂行办法》已不适用现实需要。
《管理办法》共34条,包括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范围与原则、机构设立和编制核定、审批权限和程序、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内容。
第二篇:事业单位编制
1.编制的分类
编制通常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确定,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根据编制调配人员,财政部门据此拨款。编制通常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都是行政编制。
2.事业编制
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适用单位主要有: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列入事业编制的单位,其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活动经费的开支渠道除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采取自收自支,差额补贴等办法。
3.事业单位待遇中公教育
一般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体分为编制人员和非编制人员(非编制人员就是本单位自行外聘的人员,就象企业聘用一样,由单位自行规定其待遇,付给其工资,与地方财政没有关系)。所以,非编制人员的待遇不一定比编制人员差。目前多数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对新进的人员,包括事业编制的人员在审查档案后,交给人才中心保管。另外国家也在积极推行事业单位人员雇佣制这将逐渐改变事业单位编与企业编的差距。
第三篇:事业单位编制
来源:安徽事业单位招聘网(www.xiexiebang.com/anhui/)
事业单位编制
1.编制的分类
编制通常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确定,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根据编制调配人员,财政部门据此拨款。编制通常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都是行政编制。
2.事业编制
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适用单位主要有: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列入事业编制的单位,其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活动经费的开支渠道除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采取自收自支,差额补贴等办法。
3.事业单位待遇
一般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体分为编制人员和非编制人员(非编制人员就是本单位自行外聘的人员,就象企业聘用一样,由单位自行规定其待遇,付给其工资,与地方财政没有关系)。所以,非编制人员的待遇不一定比编制人员差。目前多数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对新进的人员,包括事业编制的人员在审查档案后,交给人才中心保管。另外国家也在积极推行事业单位人员雇佣制这将逐渐改变事业单位编与企业编的差距。
微信:ahsydw
更多详情:安徽事业单位招聘网 新浪微博:安徽中公事业部
第四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下水管理办法
SQSJ-XJ-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下水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地下水资源勘查管理,提高勘查效果和勘查工作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水法>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地下水资源勘查的,必须遵守本办法。地热和矿泉水资源勘查管理,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地下水资源勘查实行行业管理。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是地下水资源勘查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地下水资源勘查登记,颁发勘查许可证,对勘查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第四条 地下水资源勘查是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重要基础工作,应当坚持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服务的原则。
地下水资源勘查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评价的方针,逐步实行区块登记管理制度。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地下水资源勘查计划,经自治区计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施行。
第二章 勘查登记管理
第五条 勘查单位必须按规定办理勘查资格审批手续,取得勘查资格证书后,始具有从事相应地下水资源勘查活动的资格。
第六条 勘查单位必须按本办法的规定申请办理登记手续,领取勘查许可证,方可从事地下水资源勘查活动。
国家地质勘查计划的一、二类勘查项目和中外合资(合作)项目的登记申请,由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进行初步审查,报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核发证。其他地下水资源勘查项目的登记审核和发证,由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办理。批准文件应当抄送项目所在地的地质矿产
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
第七条 下列各项地下水资源勘查应当办理登记手续:
(一)区域水文地质普(调)查;
(二)为城市、农牧区规划服务的供水水文地质调查;
(三)为城镇、厂矿、农田、牧业基地供水水源地水文地质勘查;
(四)盐渍土改良沙漠化防治水文地质勘查;
(五)单独立项的矿区水文地质勘查;
(六)组建、扩建地下水动态监测网;
(七)与地下水资源有关的环境水文地质调查或勘查;
(八)单独立项的水文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勘查;
(九)需要勘查施工的有关地下水资源的科研项目;
(十)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应进行勘查登记的其他项目。
第八条 办理勘查登记手续时,勘查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应当提交下列文件和资料:
(一)主管部门批准的勘查计划或者承包合同等有关文件;
(二)勘查登记申请书;
(三)标有经纬度坐标和区块编码勘查工作区范围图;
(四)勘查单位的勘查资格证书。
第九条 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对申请登记的勘查项目,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审核,并在收到登记申请之日起四十天内作出准予登记或者不准予登记的决定。
第十条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单位申请同一地区的同一工作对象,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下列原则进行审核,择优予以申报或者登记,但横向联合或者协作的项目除外:
(一)地质工作国家订货市场一、二类项目优于其他项目;
(二)以往在该地区做过勘查工作,掌握实际资料较多、研究程度深入的;
(三)勘查方案比较合理、投资少、预期效果好的;
(四)勘查资格证书等级高的;
(五)登记申请在先的。
第十一条 申请登记的勘查项目,已经做过同一勘查阶段或者相同比例尺工作的,应当提出新的认识和科学依据,或者采用新的技术方法,并能够提高勘查程度。
第十二条 勘查项目的工作内容、程序,应当与勘查单位资格等级相适应。
第十三条 勘查单位应当在领取勘查许可证后的六个月内实施勘查作业,并将作业开工情况报告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逾期未实施勘查作业的,按自动放弃勘查权处理,由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注销其勘查许可证。
第十四条 勘查单位变更批准的勘查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到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换领勘查许可证:
(一)变更勘查工作区范围的;
(二)变更勘查工作内容的;
(三)变更勘查工作阶段的;
第十五条 勘查单位因故要求撤销已登记的项目或者已完成勘查项目任务的,应当向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报告项目撤销原因或者填报项目完成报告,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第三章 施工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 勘查单位依法施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干预或者扰乱其正常作业。
勘查作业期间和勘查作业结束后建立、保留在地下水动态监测设施及其他水文地质监测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坏。
第十七条 勘查单位必须接受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勘查作业区所在地的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在进行地下水资源勘查时,应当保护水资源,防止地下水污染或者水质恶化。
第十九条 在地下水资源勘查过程中发现其他矿产资源的,应当予以保护,并及时通报地质矿产主管部门。
第四章 勘查成果管理
第二十条 供大型水源地建设使用的勘查报告,由国务院矿产储量审批机构审批。供中型、小型水源地建设使用的勘查报告,由自治区矿产储量审批机构审批。矿产储量审批机构应当自收到勘查报告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批复。
第二十一条 未经矿产储量审批机构审批的勘查报告,不得作为建设项目立项和设计依据。
第二十二条 勘查单位完成勘查工作后,应当按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向自治区地质资料管理机构汇交勘查报告和有关资料。
第二十三条 勘查单位可以依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向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申请登记勘查成果。
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四条 勘查单位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可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停止作业、吊销勘查许可证的处罚。可以并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领取勘查许可证擅自进行勘查的;
(二)不按规定报告有关情况或者虚报、瞒报的;
(三)已经登记的勘查项目,满六个月未开始施工或者施工后无故停止工作满六个月的;
(四)有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之一,不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的;
(五)勘查许可证有效期满,不办理延续登记手续继续施工的。
未按规定汇交勘查报告和有关资料的,除按前款规定给予警告外,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自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六条 地质矿产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勘查单位或者个人有权举报和反映,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具体适用中的问题,由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批准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名管理办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名管理办法
(2011年7月2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第十一届2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11年8月1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71号公布 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加强地名管理工作,实现地名标准化、规范化,适应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地名管理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地名包括:
(一)州、市(地)、县(市、区)、乡(镇)等行政区划名称;
(二)山、河、湖、泉、冰川、沙漠、戈壁、盆地、草原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
(三)自然村、农牧点、集镇、城镇、街路巷、居民区、片区等居民地名称;
(四)门(院)、楼(幢)、单元、户等门楼牌号名称;
(五)台、站、场、口岸、铁路、公路、桥梁(立交桥)、隧道、水库、渠道、堤坝等具有地名意义的专业设施、市政设施、基础设施名称;
(六)大厦、花园、别墅、山庄、商业中心等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名称;
(七)文物古迹、纪念地、历史遗产保护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公园、广场、体育场馆,以及墓地、教堂、清真寺等具有地名意义的公共场所、文化设施名称;
(八)其他具有地名意义的名称。
第四条 县(市)以上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名管理工作。
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工商、语言文字、文化、新闻出版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地名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 地名的命名、更名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二)反映当地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
(三)尊重历史沿用名称和当地群众意愿;
(四)统一管理,分类、分级审批。
第六条 地名命名、更名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行政区划名称,按照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的规定审批,乡(镇)名称,由州、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提出意见,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二)国内外著名的或者涉及国界走向、省级界线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意见,报国务院审批;自治区内著名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由所在地州、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提出意见,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其他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由所在地县(市)民政部门提出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跨州、市(地)、县(市、区)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由有关人民政府或者地区行政公署提出意见,报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三)居民地名称、门楼牌号名称,由县(市)民政部门提出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
(四)具有地名意义的专业设施、市政设施、基础设施、公共场所、文化设施名称,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向同级民政部门备案。
第七条 新建居民区以及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名称,建设单位在办理项目规划审批前,应当向所在地县(市)民政部门办理地名登记审核手续。
第八条 禁止命名下列情形之一的地名;已经命名的,应当更名:
(一)同一城镇内的居民区、片区和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名称,以及自然地理实体名称重名或者同音的;
(二)随意简化少数民族语地名的;
(三)以外国地名命名地名的;
(四)以国家领导人姓名命名地名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命名的其他情形。
除满足社会公益事业或者公共资源特许经营需要外,不得以企业名、产品名、商标名或者人名命名地名。
第九条 依照本办法审批、登记的地名为标准地名。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对地名进行命名、更名。
因自然变化、行政区划调整或者城乡建设等原因而消失的地名,按原审批权限和程序予以销名。
标准地名由县(市)以上民政部门向社会公布并负责编纂出版。
第十条 标准地名的书写、译写,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书写汉字地名,应当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汉字;
(二)书写少数民族文字地名,应当使用自治区规定的少数民族语言正字正音法;
(三)公共场所书写地名,应当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和汉字;
(四)汉字译写少数民族语地名,应当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及其标准语音为基础,按照汉语普通话读音,使用规范汉字译写;
(五)不同民族在同一聚居区有不同地名且无统一汉字译写的,应当选择当地通用的语种进行汉字译写。
拼写、转写地名,应当遵守《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
第十一条 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在公文往来、信息发布、对外交往中应当使用标准地名。
公开出版与地名有关的各类图(册)、音像制品、书籍或者发布与地名有关的信息,出版或者发布单位应当使用标准地名。
第十二条 行政区划界位、居民地、专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公共场所、文化设施以及重要自然地理实体等,应当按照国家统一标准设置地名标志。
第十三条 地名标志的设置由所在地县(市)以上民政部门统一组织,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和职责负责设置和管理。
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涂改、损毁地名标志。
确需临时移动地名标志的,应当征得批准设置该地名标志的部门同意,采取措施确保地名标志有效设置,并在事后及时恢复原状。
第十五条 县(市)以上民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地名档案,并为需要查询地名档案有关内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便利。
第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十一条规定的,由县(市)以上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分。
第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由县(市)以上民政部门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恢复原状;逾期未恢复原状的,可以处该地名标志造价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
第十八条 县(市)以上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主管部门或者行政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其他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1989年9月6日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名管理实施办法》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