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最干净城市思考
关于打造“最干净城市”的思考
一个城市的环境好坏,既是一个“面子”问题,更是一个“里子”问题,不仅代表一个城市的对外形象,更能说明这个城市管理能力的高低,甚至对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都有深层次的影响。王咏书记在深刻分析我区城市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打造“最干净城市”的目标和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近日,区委研究室围绕打造“最干净城市”工作,对环卫、城管、园林、环保、城建等单位进行了广泛调研,同时借鉴国内部分先进城市的工作实践,对我区如何打造“最干净城市”进行了初步思考。
一、我区城市管理的现状和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五个率先”,不断完善城市管理职能,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深入实施碧水蓝天计划,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一)环卫工作成效明显。新建、改造垃圾中转站27座,新建公厕25座、改造安装果皮箱、垃圾房4000个,购臵各种机械车辆71台,环卫设施承载能力大幅提高。
造420户,市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五)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高标准完成了四宝山生态恢复、淄博植物园、张店儿童公园、东大门等园林绿化工程,新增城区绿地面积1026.3万平方米,全区造林1.9万亩,林木覆盖率达32.1%。高标准完成了孝妇河生态提升工程,清水进城工程以及猪龙河、涝淄河、玉龙河改造工程,有效改善了辖区水源、水质,形成了贯穿全城的优美风景水系。
二、国内部分先进城市的工作实践与启发 目前,苏州、杭州、深圳等城市也都提出了打造“最干净城市”的目标,其中有很多好的经验与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对我区打造“最干净城市”的启发:
(一)打造“最干净城市”要有明确的标准。我们要打造“最干净的城市”,那什么样的城市才是“最干净”的呢?环境卫生什么标准,空气质量什么标准,园林绿化什么标准,水域清洁什么标准,都应明确可行。例如杭州围绕打造“最清洁城市”,提出了“清洁、清净、绿色、亲水、无视觉污染”的五句话标准,苏州对城市卫生提出了“六净六无”的标准,我们也可以把影响我区环境质量的问题、因素分类梳理,分别制定水、路、空等治理
市场等问题时,也可以考虑这种双赢模式加以疏导。
(四)打造“最干净城市”要树立联动配合、全民参与的公众意识。城市环境的维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环卫、城管、园林、环保、城建等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同时也离不开广大市民的支持参与。沈阳创新提出的“出门就上班”工作机制、北京设立的城市管理广播电台、厦门在报纸上开设的城市管理专栏等极大的推动了城市管理工作。我们也要树立“大城管”的意识,加强各职能部门间的相互配合联动,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建立有奖举报热线,调动广大市民的积极性,激发市民打造“最干净城市”的主体意识,努力形成“张店是我家、干净靠大家”的良好氛围。
三、目前我区打造“最干净城市”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制约因素
紧紧围绕打造“最干净城市”目标,综观我区城市管理工作现状,以苏州、杭州、深圳等国内部分先进城市为标杆,我们工作整体上还有不小差距。一是工作统筹还不够有力。打造“最干净城市”工作涉及环保、环卫、城管、市政等多个部门,难协调、难统一的问题比较突出,不易形成合力;各级各部门职能分工相对明确,条块管理纵横交错,联合执法缺乏长效机制。二是
应。从绿化工作看,园林绿化在规划设计、树种选育、林相结构、层次搭配等方面缺乏品味和内涵;老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三项指标均小于全区平均水平;绿地养管技术人员不足,配套设施老化问题普遍,养护经费十分紧缺,制约了绿化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从城管工作看,城管执法人员努力工作、辛勤付出,却普遍缺乏社会认同感与工作荣誉感,精神压力较大;在城乡结合部和市区部分大街小巷,乱搭建、乱摆卖、乱堆放等现象较普遍,存在城市管理的真空地带;由于缺乏有效思想政治教育、业务技能培训和严格有序管理,协管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在极个别协管员身上存在以罚代管、不文明协管等现象。从市政工作看,市政设施总量大增,养管区域更加广泛,急需增加养护人员;城区部分小街道的众多市政设施已严重老化,不敷使用,急需更换、维修;为适应养管作业方式的变化,急需配备部分养管设备和机械。
四、打造“最干净城市”的思路、标准和工作重点
(一)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做大做强做美做畅中心城区为目标,以塑造城市形象为重点,按照“巩固、提升、精细化”的要求,坚持“高标
183天,2012年良好以上天数达到85%以上,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创建要求。
(三)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 一是打造“整洁有序”的卫生环境。认真落实省、市和谐城乡建设行动要求,按照和谐城市、和谐乡镇、和谐村庄三个层次,组织开展以治脏、治乱、治污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提升管理标准,改善人居环境。按照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成片治理、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切实抓好城乡结合部、城市出入口、重要“窗口”区域以及交通干道沿线可视范围内的环境综合整治,促进中心城区环境总体上档次、上水平。逐步扩大机械化作业范围,新购臵2辆大型洗扫车,对城区主干道实行“一日两扫”和“两洒一冲”作业,节假日和重点时段全天上路,降低扬尘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逐步提高环卫设施承载力,新建加水点3处,一类公厕5处,大型生活垃圾中转站3处,实现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深入推进镇村环卫城市化管理进程,抓好村镇硬化、绿化、净化、亮化,彻底解决镇村环卫管理弱化等突出问题。今年每个镇都要高标准完成辖区1条道路两侧建筑物外立面的综合整治工作,有条件的镇力争多整治几条。
的整治任务。组织实施好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综合整治,重点抓好管理用房等软硬件建设,配齐相应的工作人员和必要的技防设施,切实解决老旧小区“脏、乱、差”问题。全面启动数字化城市管理,抓紧完成市、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和“12319”城管服务热线系统联网工作,确保7月前投入运行。对乱设摊点、占道经营实行分类分区域管理,主次干道禁止摆摊设点和占道经营,居民小区和背街小巷适当规划保留一部分便民市场。坚决取缔清理各类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等行为,加强农贸市场、劳务市场以及修车、洗车等专业市场规划建设,维护良好市容。全面实施背街小巷及开放式小区路灯维护工程,安装路灯1023盏、维修改造453盏,确保 “五一”前具备条件的先亮起来,6月底前全部亮起来。
四是打造“精益求精”的城建工程。高水平规划设计城建重点工程,瞄准一流水平,聘请高水平的设计机构、专家进行设计工作,提高规划设计的档次和品位,建设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百年工程。实施商场路东延、王舍路、莲池路、老杏园路、洪沟路等道路建设改造工程,完成西六路、共青团路、联通路、兴学街等部分路段、道路交叉口积水点改造工作,抓好中心城区管道清淤工程。突出抓好“两区三村”住房建设改造,“两
200mg/m3。抓好张店污水处理厂建设,巩固提升孝妇河、猪龙河、涝淄河等重点流域的水污染综合治理成果,确保主要河流水质长期稳定达标。加大对扬尘污染综合治理力度,抓好6家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关闭、搬迁大外环以内的所有混凝土搅拌站、沥青加热站,实施已关闭矿山生态恢复工程,全面完成生态区建设各项指标任务。
第二篇:2009年杭州市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
2009年杭州市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
工 作 总 结
2009年,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契机,根据《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五年规划》“清洁、清静、亲水、绿色、食品安全、无视觉污染”的要求,围绕“城市上水平、百姓得实惠”总目标,把 “最”字的理念、标准和要求贯穿工作的全过程,坚持齐抓共管、标本兼治、形成合力,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目标、更严的要求、更大的力度深入推进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使全市城乡环境更加优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长效管理更加精细、文明素质更加凸现,为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着眼增强合力、坚持齐抓共管
2009年,我市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五年规划和指标体系,按照“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的要求,建立健全了上下一心、部门联动、条块结合、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组织协调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领导重视。市委、市政府将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 1
提到全面改善环境生活品质、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城市首位度和核心竞争力的高度,予以高度重视。年初,市委、市政府召开了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工作再动员大会,对打造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会后市四套班子领导带队,分8路对各地贯彻落实全市会议精神进行督查,层层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分解任务、落实举措。市清洁办、市城管办、市爱卫办、市城管执法局、市环保局等拉高标杆,学先进、找差距,先后多次赴上海学习考察“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和城市管理经验,认真学习借鉴上海在“严管严罚、克难攻坚、真抓实干、注重长效”等理念、举措、体制、机制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紧迫感。各区、县(市)和市有关部门按照部署要求,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把各项任务分解到基层各单位,把“最”字标准要求落实到各单位,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把我市打造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部门联动。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深入推进过程中,各成员单位结合本职工作,齐抓共管,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如,在实现“清洁”、“清静”、“亲水”、“绿色”、“无视觉污染”方面,市城管办、市园文局、市林水局、市爱卫 2
办、市城区绿化办、市运河集团等部门从“城市上水平、百姓得实惠”总要求出发,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健康城市为抓手,根据《杭州市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指标体系》目标要求,坚持理念创新,落实长效管理,显著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人民群众的环境生活品质。在“五乱”现象整治过程中,市建委、市城管执法局、市环保局、市交通局、市公安局交警局等部门从切实解决市民群众反映强烈、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根据专项整治计划,按照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目标考核要求,以“垃圾乱扔”、“摊点乱摆”、“广告乱贴”、“车辆乱停”、“工地乱象”等“五乱”违法行为为整治重点,坚持严管重罚,不断加大执法力度,有效遏制了“五乱”违法现象。在“八小”行业整治过程中,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工商局、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市公安局等部门,针对“八小”行业单位数量大、经营规模小、区域面广、流动分布、经营者法制和卫生意识薄弱、经营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将“八小”行业整治纳入工作计划和综合目标管理。进一步加强领导和管理,制定相应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不断强化“八小”行业卫生监督管理。以卫生整治为突破口,积极开展以食品、公共场所“八小”行业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和“八小”行业示 3
范街的创建工作,努力推进卫生规范管理,提升行业卫生管理水平。
3、健全网络。按照“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了市、区两级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的组织协调机构,进一步形成了党委、政府统筹,领导小组牵头,部门和城区负责,社会各界和市民参与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着力完善了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工作网络,进一步配强了城区、街道(乡镇)和社区(村)环卫保洁力量,真正落实“有人管事”的要求。加大了市、区财政的投入力度,市本级从市区土地出让金中提取2.5%作为城管专项资金,并将经费下拨与工作落实挂钩,有力激发了各级各部门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着眼全面推进、突出工作重点
2009年,打造工作以五年规划和指标体系为指导,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全面督查,强化城管执法,开展中期评估,以更高的目标、更严的要求、更大的力度,把贯彻落实“最”字的理念、标准和要求贯穿工作的全过程。
1、加强督查。一是领导带头督查。市四套班子领导、市各分管副秘书长等多次带队,对各区、县(市)的打造工 4
作、各示范点的创建工作以及各城区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调研和面对面的指导,有力推动了全市打造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加强重点督查。根据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的总体要求,对市民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立面保洁”、“出租车”、户外广告、建筑工地、河道整治等专项督查。截止目前,共督查发现重点问题、日常问题及媒体曝光问题492个,及时整改率达99.39%。三是加强日常督查。每天组织面上督查,做到一天一督查一抄告,督促整改落实存在不足。发挥市清洁办的牵头、组织、协调、指导作用,下发工作重点和职责分工,召开每月一次的办公室例会,掌握面上情况,加强沟通协调。四是加强社会监督。聘请了20名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为城市文明督导员,对清洁工作示范点进行复查,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反馈和回访,落实长效管理。继续组织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爱国卫生监督员,每季度对全市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进行暗查,聘请群众义务监督员,加强日常监督举报,2009年共收到投诉1295件,全部落实整改。五是加强责任追究。市纪委(市监察局)进一步加大对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的监督检查力度,并进一步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加大对相关部门和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力度。
2、强化执法。一是加大执法力度。按照“依法、从严、文明、理性、规范”的执法理念,集中推出了治理“五乱”违法现象,加强“八小”行业和农贸市场、城郊结合部、河道、再生资源行业综合整治等10项重点整治专项行动,并对残疾车非法运营、西湖景区“野导”等进行了联合整治,均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2009年,对“垃圾乱扔”行为教育劝导40339人次,实施处罚2604件,发放宣传资料11841份。立案查处“摊点乱摆”行为8527件,实施处罚12391件。查处人行道违法停车38.84万起,车行道违法停车10.14万起,查处罚款金额1521万元。拆除违法户外广告9121块,面积16.34万平方米。“12319”城建城管热线转办件及时回复率、及时办结率、处置满意率均达到100%。二是完善数字城管。坚持“量质并举”,全年共上报各类信息111.9万件,其中立案交办问题67.2万件,解决问题67.1万件,月均解决问题5.6万件,问题解决率为99.98%,问题及时解决率达95.11%。围绕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重点,开展全市城郊结合部地区卫生死角、户外广告、渣土偷倒、夜市、道路开挖、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和防汛低洼积水点等专项普查33次,共普查广告达31359块,渣土偷倒比整治前减少85%以上。按“严管重罚”的要求,加大违停采集交办力度,全年共处 6
置24.5万余件,比“严管重罚”前下降38.1%。积极实施数字城管向区、县(市)的推进,已完成向余杭区、萧山区、淳安县的推进工作,数字城管覆盖面积达319.58平方公里。打造“12319”热线品质服务,全年共受理市民关注问题40791件,其中咨询24886件,建议429件,表扬84件,投诉15392件。及时回复率达100%,及时办结率为99.47%,处置满意率为99.80%。
3、科学评估。一是开展社会调查。根据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五年规划和中期评估实施意见,为全面了解市民对我市打造工作的评价和意见建议,市清洁办和市统计局联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民意调查,调查对象涉及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人群,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市民对我市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工作的认知和认可程度。二是组织部门自查。根据打造工作五年规划目标要求和各部门职责分工,召开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下发专门文件,明确中期评估工作标准,组织各组成部门,进行全面的工作绩效自查。三是进行全面评估。综合各方情况,并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我市近年来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进展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形成《杭州市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中期评估报告》。结果显示,目前我市已有79.85%的指标和任务达 7
到了2011年的规划目标水平。
三、着眼营造氛围、强化宣传教育
2009年,打造工作围绕提升城市整体文明程度,以教育广大群众为目的,广泛开展群众性清洁活动,扩大市民参与面,加强新闻报道和宣传力度,为打造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1、扩大群众参与。全市各区、县(市)、街道、社区、乡村联动,以擦洗城市家具,清除卫生死角,开展文明劝导为主要内容,广泛组织开展了“干干净净迎动漫、迎五一”、“清洁杭州、喜迎国庆”百万市民清洁大行动和以“清洁城乡、消灭四害、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爱国卫生月活动”,共清理垃圾6473余吨,清除卫生死角(楼道)38913处,擦洗城市家具、清除“牛皮癣”13万余处,清除杂草42余万平方米,清除露天粪坑和棚厕1000余只(座)。开办《民情热线》、《市民议事厅》、《环保之窗》、《城管在你身边》等节目,邀请广大市民就“文明祭奠”、“倡导拼车”、“文明出行”、“淘汰黄标车”、“停车新政”等进行讨论。邀请市城管办、市环保局、市贸易局等单位负责人走进直播室,倾听市民呼声,对广大群众投诉的环境污染,无序停车,农贸市场、河道整治等问题,给予现场解答,并第一时间派出人员进行核 8
实、查处。开通“清洁杭州大行动”报名热线,组织大批市民前往各城区参与清扫活动。开展“我是文明人”评选活动,评选具有典范意义的“文明人”并举行颁奖活动。
2、深入教育群众。为进一步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风尚,组织开展了“学雷锋示范点”评选活动,召开“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座谈会,命名表彰了杭州雷峰纪念馆、湖滨街道东平巷社区等14个学雷锋示范点。围绕赞颂祖国60周年辉煌成果、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等中心工作,组织开展了“祖国颂”墙景美化大赛评选活动,为建国60周年营造了浓厚的环境氛围。围绕增强乡土感情和爱国情感,组织编发了10万余册《生活品质之城》系列乡土教育读本。围绕增强全社会文明素质,加大对商贸学校、的士学校和民工学校的指导力度,推进市民学校在全市各区、县(市)、各行业的延伸拓展,进一步扩大教育覆盖面。面向全体经营业主,组织开展了第三届“八小”行业经营业主教育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八小”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3、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加强正面宣传。加大打造“国内清洁城市”的新闻报道力度,强化正面宣传,挖掘典型报道,营造浓厚氛围。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杭州 9
网推出《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专题报道》等栏目,对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五年规划、指标体系和工作重点进行政策解读,对“五乱”整治、“八小”治理、庭院整治等集中整治工作进行连续的跟踪报道,并宣传报道打造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西湖明珠频道、生活频道,杭州电台新闻广播、西湖之声、交通经济广播等,共刊发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的报道500多条。二是加强舆论监督。加大新闻媒体曝光力度。如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60分》栏目对发生在杭州与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不相符的事件进行电视曝光;杭州电视台明珠频道《阿六头说新闻》和《明珠新闻》推出了不文明现象曝光台,鞭笞了各种不文明现象和市民陋习。三是增设公益广告。在城市入城口、主要道路和广场设置了公益广告,并通过电子荧屏滚动播出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杭州市市民守则和市民“六不”行为规范,创意制作相关公益广告在各点位播出,进一步营造人人参与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的良好氛围。
四、着眼全面提升、凸显工作成效
2009年,围绕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清洁、清静、亲水、绿色、无视觉污染”的目标,创新工作载体,深入开 10
展群众性清洁创建活动,促进了工作的全面提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凸显成效。在“清洁”方面,以“垃圾不落地、垃圾不暴露”为目标,探索建立“垃圾直运”的杭州模式,将建筑工地出入口路面污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路面油污、出租车车容车貌等热难点问题纳入考核范围,将偷倒建筑垃圾等热难点问题纳入“两保”(保洁、保序)考核范围,城市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善。在“清静”方面,加强治理企业噪声,控制道路交通噪声,降低施工作业噪声,加强运河船舶噪音监督管理,控制社会生活噪声。到2009年底,市中心城区噪声声级为56.6分贝,交通干线噪声未68.4分贝,与08年相比,分别下降了2分贝和1.2分贝。在“亲水”方面,着眼体现“五水共导”城市特色,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推进滨水地带生态修复和开发建设,做好运河配水工作,推进运河水面垃圾中转站建设,提高运河水质。2009年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90%,集中式引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8.1%,市区城市供水综合合格率达99.95%。在“绿色”方面,以生态市建设为载体,加大生态绿化系统建设。到2009年底,市城区绿地面积达137.7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7.2平方米,城区绿地率达35.82%,绿化覆盖 11
率为39.14%。在“无视觉污染”方面,实施强弱电线杆“上改下”,提升“亮灯”品位,规范户外广告管理,完善城市标志标识。2009年,道路照明亮灯率为98.89%,景观照明率为99.53%,户外广告亮灯率达100%。
2、创新载体。着眼“最清洁”要求,深入开展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示范点、最清洁单位和“清洁乡村”先进单位等评选活动,2009年成功创建21个示范点、32家最清洁单位和20个“清洁乡村”先进单位,覆盖全市各区、县(市),推动了全市各地各部门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工作的不断深入。着眼提升各专项整治工作水平,继续深入开展“八小”行业示范街(社区)、城区公共场所A级单位和卫生乡镇(村),生态乡镇、国家级和市级生态村,“清洁工地”、“绿色工地”、“文明工地”等群众性创建活动,明确创建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和重点内容,督促创建单位自查自纠,提高工作水平。着眼提升重点行业服务水平,广泛开展出租车行业“大拇指行动”、“千名的哥斑马线前评的士”活动,“最佳最差”农贸市场评比、创建“样板农贸市场”和评选“十佳”街道、“十佳”经理、“百佳”诚信规范经营户等评选活动。通过这些创建和评选活动,使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工作真正深入全市各地各行业,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你追我赶、整体 12
推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3、广泛认同。近年来,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的工作成效得到了全市上下越来越广泛的认可。2009年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工作的知晓率达92.7%,支持率达95.8%,满意率达92.7%;同时,城市环境也得到了境内外游客的高度评价,有92.8%的游客认为好或较好。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工作扎实有效的推进,进一步改善了我市的城乡环境面貌,有力提升了市民的环境生活品质。
第三篇:关于“打造最清洁城市”示范点工作的探讨
关于“打造最清洁城市”示范点工作的探讨
近几年,杭州市在‚打造最清洁城市‛工作基础上,推出了‚打造最清洁城市‛示范点,一批又一批经过精心打造的示范点相继命名。对全面提升环境品质,提高杭州‚美誉度‛发挥了积极作用,积累了经验。为深入开展创建示范点工作,本文试就近年来打造工作实践做一探讨和简析。
一、‚打造最清洁城市‛示范点的意义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民对‚民生‛的要求,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衣食住行‛,而是追求更高质量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和环境生活品质。开展‚打造最清洁城市‛和推出示范点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抓手。自开展三年以来,已显示出良好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打造最清洁城市‛示范点发展了‚环境立市‛理念。环境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外在体现,是城市管理者执政能力的体现,更是市民文明素养的体现。当前,在各地各级环境意识普遍增强,环保观念深入人心,环境质量大幅提高情况下,如何做到‚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开展打造示范点工作就是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开展‚打造最清洁城市‛示范点,城区环境面貌不断优化,绿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改善。良好的创业环境又反哺和促进推动了本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环境立市‛理念。
2、‚打造最清洁城市‛示范点推动了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向纵深发展。‚打造最清洁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区上下热烈响应,积极行动。围绕打造清洁、清静、亲水、绿色、食品安全、无视觉污染等六项具体目标,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杭州环境卫生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开展‚打造最清洁城市‛示范点工作,就是在已有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现状的打造工作提供经验,树立榜样,以点带面,以点扩面,宣传推广。进而延伸拓展,使‚打造最清洁城市‛工作覆盖城市,辐射乡村,遍地开花,处处结果。实践也证明,三批示范点涵盖了‚窗口‛、街道、社区、农贸市场、纪念馆等方方面面,较好发挥了领跑示范带头作用。
3、‚打造最清洁城市‛示范点丰富了打造‚繁华时尚之区‛内涵。下城区是杭州中心城区,坐拥我省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黄金商业圈――武林商圈,是我市目前较繁荣时尚区域。打造‚繁华时尚之区‛,就是要打造‚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繁盛之区和引领发展潮流、和谐幸福、高品质的百姓乐居之地。‛(引自区委书记赵敏的讲话)。赵书记的讲话立义深刻,表述完整,科学全面。‚繁华时尚‛既有经济活动评价体系,又有环境面貌评价标准,而其中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是重要的基础。为此,区政府将‚提升城区环境品位,夯实‘繁华时尚之区’环境基础‛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而‚打造最清洁城市‛示范点,就是适应其需要,顺应其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打造最清洁城市‛示范点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打造最清洁城市‛示范点工作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打造工作的开展、巩固和提高,主要表现在:
1、市民群众文明意识欠缺。‚打造最清洁城市‛示范点工作开展以来,市、区先后开展声势浩大的‚百万市民清洁大行动‛,积极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展集中整治。广大干部职工和市民群众热烈响应,积极参与,取得实效。但总体来看,市民文明素质不齐,参与率不高,参与面不广。特别是市民群众的日常行为如何自觉服从服务于‚打造最清洁城市‛工作还远远不够。部分市民群众公德意识欠缺,不能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秩序,乱穿马路、大声喧哗时有发生;有的市民群众环境卫生意识丞须提高,乱吐乱扔、乱刻乱画屡见不鲜;有的市民群众参与不够,‚评论‛有余,对打造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冷嘲热讽;有的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闻不问;更有甚者个别不法人员无视法律法规,随意黏贴‚牛皮廯‛,严重影响城市面貌。凡此种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打造工作的深入开展、巩固和提高,也无形当中增加了打造成本,浪费了资源,减弱了效果。
2、社会单位配合度不够大。‚打造最清洁城市‛示范点工作开展以来,绝大多数社会和辖区单位能积极配合,大力支持,但也有一些单位对开展打造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有的单位本位主义严重,单位利益至上,只考虑眼前利益,缺乏大局观念,不能很好地投入到打造工作中;有的单位强调客观因素多,主观努力少;有的单位明白道理,缺乏行动,存在侥幸心理。至使机动车停放不规范、自管区域保洁不到位、设施破损修复不主动、装修垃圾清理不及时等问题时有发生,甚至同一个问题反复出现,需要主管部门多次出面沟通协调。造成政府部门孤军奋战,辖区单位袖手旁观。延误时间,降低效率,影响了大局。
3、方法措施不够细。‚打造最清洁城市‛示范点,就是要在‚最‛字上下功夫,在‚精‛字上做文章,在‚细‛字上想方法。近年来,虽然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总结了许多先进经验和做法,但仍存在方法不细,措施不力,点子不多等问题。如:偷倒渣土现象,行为恶劣,影响不好,多数是职能部门代为清理。如何查找原因,源头防治特别是加强渣土市场监管,显然措施不力;又如: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建构筑物用材越来越高档。如果采取有效方法及时清除不同材质上的污物、招贴、涂写,确保物显本色,光洁如初,还没有一套有效的方法,有时甚至束手无策;再如:沿街店面违规出店经营、街巷无证摊贩等‚最清洁城市‛中最头疼的老大难问题,也一直处于整治——反复——再整治——再反复状态,并没有更有效方法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至使一些基层城市管理人员要求被管理者‚检查了,你们配合一下‛,这种无奈的语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措施不力,办法不多,值得深思。
三、进一步开展‛打造最清洁城市‛示范点工作的对策建议。
针对前几年开展示范点工作状况,结合当前打造工作要求,为深入推进创建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结合日常工作实践体会,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切实增强自觉性。‚打造最清洁城市‛示范点,要求严,标准高,难度大,涉及面广。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增强工作自觉性。一是提高认识,进一步调动打造责任主体的工作积极性。市委、市政府推出‛打造最清洁城市‛示范点,体现了为民、务实、创新精神,是改善民生,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对推动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工作有着积极的现实作用。相关部门特别是打造责任主体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清形势,增强创建的责任感。自觉克服‚畏难情绪‛和‚厌倦思想‛,客观分析创建的基础和条件,对比积极因素和不利因素。化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创建为我要创建,切实增强创建的信心和勇气,积极投入到打造工作中来。二是加强宣传,进一步发挥已有示范点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推广已被评为示范点的经验做法,防止和避免评过即过。要跟踪考核,不断督查,示范点本身也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完善,不断提高。要加强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取经,取长补短,确保已有示范点的活力,让一家经验广为传播,开花结果。三是发动群众,进一步提高市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人民群众既是最清洁城市的受益者,更是打造最清洁城市的主力军。要坚持清洁为人民、清洁靠人民、清洁城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认真做好宣传发动,提高市民群众对‛打造最清洁城市‛示范点工作的认同感,发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全民动员、全民行动、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在这方面,我们认为市民文明行为不仅进《守则》,而且还要进社区、进单位、进楼道、进班组,使公民意识成熟壮大,使文明行为遍地开花。
2、加强领导,进一步形成合力。‚打造最清洁城市‛示范点需要上下一心,部门联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不断将创建工作向更深层次推进。一是左右联动,形成部门合力。‚打造最清洁城市‛示范点工作千头万绪,要求高,涉及面广。城管、街道、公安、环保、规划、财政等各部门既要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又要积极沟通,加强合作,形成相互支持、齐抓共管的格局。强化部门合力,特别是归属条条管理的事项,诸如盲流、噪音、流动摊贩、违章建筑、违规遛犬等。职能部门更应首当其冲,勇挑重担,采取措施,加强管理。二是内外联动,形成社会合力。辖区单位是创建工作的重要力量,其态度如何直接影响到创建成效。辖区单位多数具有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实力。如果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争取辖区单位的密切配合,会使创建工作事半功倍,否则会事倍功半。同辖区单位形成合力途径多种多样,如开展服务活动,积极帮助辖区单位解决实际困难;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宣传打造精神,介绍工作情况,使他们了解创建工作;开展联谊活动,密切双方关系都是可取的方法。三要上下联动,形成内部合力。团结出智慧,团结出成绩,团结就是力量。当前打造责任主体内部形成合力的关键是切实改善队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据初步调查,城市管理部门基层工作人员中,不少是外来务工者和城镇‚4050‛人员。他们当中绝大多数爱岗敬业,工作勤奋。但也有些人存在无‚力‛可用,有‚力‛不会用等情况。需要通过加强教育,提高素质,增进共识,形成合力。才能有效解决‚上急下不急,你急他不急‛等现象,齐心协力投入到创建工作中去。
3、完善措施,进一步提升示范点工作成效。示范点打造靠付出,巩固靠措施,提高靠制度。一是创建工作常态化。街道(管委会)对辖区内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彻底的摸底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要认真总结梳理,分类解决共性化问题,专项整治个性化难题,发现一处解决一处,解决一处巩固一处,使创建工作常态化。二是考核制度化。继续完善和落实考核制度,加大考核评价力度。围绕‚打造最清洁城市‛示范点,细化考核,综合考评,兑现奖罚,充分发挥检查考核的威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还要落实督查制度。建立政府部门、社会单位、市民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多位一体‛的督查体系,定期不定期开展督查。对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监督整改。三是巡查长效化。正确处理‚管‛与‚干‛的矛盾。环境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是由于管理不严、管理缺位造成的。而事后只能通过苦干来解决,正应了一句话,‚管不住,干弥补‛。因此打造工作要得到巩固和提高,必须落实长效管理,明确责任人,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四是处理严格化。十几年前,杭州出台了《城市广场管理办法》[简称市长令],为加强城市广场管理提供了依据,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时隔十几年,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办法》已不大适应和满足现在广场的管理,需要修改完善。同时,在处臵有悖‚打造最清洁城市‛行为时,也应该正确理解和把握‚人性化‛与‚严格化‛的关系。该管则管,该罚则罚,不能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强调‚人性化‛,忽视‚严格化‛。用重典治脏,铁腕治乱,进一步巩固提高打造成果。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第四篇:社区创建全县最干净社区
新华社区创建全县最干净社区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汪清县创建全省最干净县级城市工作实施方案》,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全面提升市容环境卫生质量,为把新华社区建成全县最干净社区,把我县建成全省最干净县级城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汪清县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实施细则》(汪政办发[2 009]2 3号)精神,发动全社区力量,迅速改变市容环境卫生脏乱局面,为创建最适宜人居的生态山水园林城市奠定基础。
二、创建目标
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动员全社区居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稳步推进,全面提高辖区环境质量,力争2011年6月20日前实现创建目标.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全方位整治的工作思路。发挥社区“综合执法、综合救助、综合服务、平安创建”四位一体工作职能,使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形成一盘棋,社区的任何一名工作人员都是环境卫生工作员、监督员,进一步提升辖区环境卫生质量,消除背街背巷、卫生死角“脏、乱、差”现象,治理视觉污染,规范道路交通秩序,提高公共设
施管护水平,实现辖区城市环境面貌的根本性改观。
(二)、坚持集中整顿、标本兼治、重长效管理的运行机制。加快各类环境卫生污染源的治理,尽快扭转市容环境卫生脏乱状况,深化管理体制和作业机制改革,保证市容环境卫生质量不断提档升级。
(三)、坚持以社区环卫处、综合执法为主、各部门协作、全员参与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社区环卫主体作用和综合执法在城市管理中的监督检查作用,强化协调配合,动员驻社区21家单位和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市容环境卫生的各项整治,形成共驻共建、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四、方法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4月1日至4月14日)
要积极开展创建“全省最干净县级城市”和 “全县最干净社区”宣传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创建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为创建全县最干净社区,达到我县成为全省最干净县级城市目标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重点整治阶段(4月15口至6月20日)
1,整治区域环境,消除环境卫生管理死角和盲点。
对辖区汪清路、大川路、新民路、温州路、南山路、滨
河公园及其他各巷路和所有居民小区的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清除残存的垃圾杂物,按照每日清扫、全天保沽作业标准,不断提高清扫保洁作业质量。加强对绿化带,空闲地的管理,确保绿化带内无缺株,无缺块,无垃圾,空闲地无杂草、元杂物堆放。加强物业住宅小区环境卫生管理,重点整治陈旧小区环境,取缔违章搭建、随意堆放装修垃圾、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实现居民庭院与城市街面环境有序衔接。
2、治理难点问题,逐步消除市容环境卫生污染源。
治理各类违章占道行为,取缔辖区主干街路和重点区域无照商贩等占道经营行为,对其他街路的商贩进行疏导规范,做到不乱扔垃圾、不随地便溺,不堵塞交通。严格查处露天烧烤、占道加工作业现象。整顿售车、修车行业,对违章占用道路售车、修车的予以取缔。未经批准,严格限制在城市杆体、楼体、公共设施和树木上设置宣传条幅和广告,清理沿街商家乱设牌匾、招牌、落地灯箱(牌),清除沿街两侧和居民小区庭院乱堆乱放杂物。规范整理依附建筑物、设施和杆体上设置的各类线缆,清除各类废弃线缆及相关设施。及时清除建筑物、公共设施、地面、树木上的办证、刻章、招聘等各种乱贴乱画现象,清理沿街商家门脸、橱窗上乱张贴的各种文字、图画等招贴。辖区汪清路、大川路、新民路、温州路等重点区域随时发现随时清理,不留死角,原色涂刷,杜绝二次污染。同时,将清理工作向其他街路和居民小区庭院延伸,解决背街小巷和居民小区庭院乱贴乱画多、清理不及时的问题。
3、加强日常管理工作,提高环境秩序管理精细化水平。在坚持“两扫全保”的基础上,提高作业标准,每周组织驻区单位实行全员清扫工作机制,对辖区共驻共建环境卫生包保责任区进行整治,使背街背巷和居民庭院实现专业化清扫,搞好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装卸、运输各环节工作的衔接,杜绝垃圾长时间堆放,减少环境污染。实行黎明清扫作业方式,早6时30分时前完成清扫作业;延长保洁时间,春夏秋季到晚9时,冬季到晚8时。搞好广告灯箱式果皮箱、筒、公共照明和灯饰亮化等城市设施的日常管护,每月定期清洗蒙尘、污垢,及时维修各类破损公共设施,确保设施整洁、完好。如强建筑工地管理,建筑施工工地出入口实行硬铺装,安排清扫人员,防止车辆将泥土带入街路,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到指定地点消纳,不得随意倾卸。要加强交通秩序管理,主要街路限制大型重载车辆通行,严禁畜力车辆驶入城区,规范车辆秩序,禁止机动车随意占压人行道、乱停乱放等行为。
4、完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城市管理成果不断巩固和提高。
充分发挥综合执法人员、社区监督员的作用,探索与清扫保洁人员及物业管理单位相互配合的联动机制,及时发现、劝阻和上报违法违章行为。创新现代管理模式,形成快速反应、量化考核、监督与社会评价到位的日常问题指挥、调度、处置和反馈体系,积极推进网格化管理,消除交叉管理和无人管理的现象。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全社区上至班子成员,下至普通群众,要充分认识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的重要意义,真正把城市市容市貌管理工作做为当前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使全社区上下形成一个目标就是:把新华社区建成全县最干净社区。
(二)精心部署,科学组织。社区各部门、各居委要进行专门动员和部署,通过层层发动,把思想统一到社区党委、工委会的工作要求上来。找准工作差距,明确工作目标,确定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和措施,打破常规,立即行动,迅速掀起各项整治工作的高潮,力争取得明显成效。
(三)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方针,发动全社区力量投入创建“全县最干净社区”活动中。组织辖区各单位、物业小区、个体工商户及居民群众管好门前窗下、房前屋后、小区庭院容貌和秩序,为尽快实现我县成为全省最干净县级城市而努力。附:
1、新华社区环境卫生监督主要内容;
2、新华社区综合执法大队环境卫生监管街路分配表;
3、新华社区委主任环境卫生监管小区分配任务表
第五篇: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的几点思考
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的几点思考
摘要: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各级纪委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纪检监察干部,保持队伍纯洁。”同时,全会报告将“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作为七项重点任务之一加以部署。如何学透悟深全会要求,持续加强国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真正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
?P键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思考;提高
一、加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在加强党组织能力建设方面担负着双重任务和责任。作为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努力提高纪检监察部门工作水平和能力。
二、当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纪检监察队伍总体上是一支立场坚定、态度坚决、行动有力的队伍,是一支值得信赖、敢于亮剑、能打硬仗的队伍。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国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个别单位纪检监察队伍力量比较薄弱
部分单位纪检监察干部受人员编制的限制,力量明显不足;纪检监察岗位部分存在安置性进人和照顾性进人现象,有的把年纪大、其他岗位安排有困难的干部安排搞纪检监察工作,有的没有任何纪检监察工作经历和专业水平,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单位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是兼职,精力分散。
(二)纪检部门上下级协作不够到位
按照现行管理体制,国企纪检监察部门实行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和本单位党委双重领导。但是在实际运作上,本单位党委对纪检监察部门享有绝对支配权,纪检监察部门在组织人事、工作经费等方面对本单位的依附性很强,而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对下级纪检监察部门的领导则仅局限于业务指导层面。由于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致使上下级纪检监察干部之间在工作上特别是在案件查处上,意见不一致、配合不默契、协作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部分纪检监察干部思想观念、能力素质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思想上,部分纪检监察干部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认识不够深刻,有的干部在新形势下履职能力不足,对把纪律挺在前面、运用“四种形态”的认识不深、办法不多;有的工作中抹不开面子,对监督畏首畏尾,有的干部遇到问题绕着走,不想干、不作为,没有按照“三转”要求转变工作思路和方式。能力素质方面,违纪案件广泛涉及到招投标、物资采购等经济领域,违纪人员作案手段越来越诡秘。而很多国企纪检监察干部知识结构相对单一,懂金融、懂市场、懂财会、懂法律的综合性人才为数不多,执纪能力相对落后。
(四)执纪违纪、腐败现象在纪检监察队伍中同样存在要清醒地认识到,纪检机关不是“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有的干部社会交往不慎重,交友过杂过滥,生活中被腐化;有的干部在问题线索清理、处置和查办案件过程中,不守规矩、擅做取舍、选择性办案,甚至胆大妄为,无视审查纪律和保密纪律,跑风漏气,打探消息,甚至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利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以案谋私,严重败坏纪检监察机关形象。
三、加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途径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做党的忠诚卫士
要深刻认识终身学习对于自身建设的意义,通过持续学习,用理论上的成熟,坚定理想信念,做党的忠诚卫士。把握好学习与思考、与创新的关系,以能力树形象,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营造学习的氛围,要学业务,做到业务精;要学政策,做到吃透政策;要学习相关知识,做到多岗懂。营造研究交流的氛围,可以列出专题进行研讨,也可以就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座谈讨论,内部要研究交流,也要注重与外部进行交流。
(二)加强作风建设,严格监督管理,自觉守住干净底线
“己不正,焉能正人。”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监督者更应该自觉接受监督。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契机,切实加强纪检监察干部作风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干部的日常行为,增强自律意识。二是纪检监察干部要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加强品德修养,增强宗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进一步树立和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三)增强责任意识,在深化“三转”中强化担当
立足本职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是每一位纪检监察人员的天职。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特殊使命和职责,要主动严格要求,严格自律,牢记责任与担当,在深化“三转”中不断提升能力,以能力提升带动工作创新和转型。要切实加强对企业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着力解决贯彻落实上级要求不及时、不认真和打折扣等问题,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违反政治纪律的问题;要积极开展执法监察,重点检查有关单位部门项目审批和建设管理不严格的问题,坚决纠正工程建设领域规划计划、项目审批、招标投标、质量安全、资金使用等违反规定和纪律的行为。
四、结束语
肩负助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使命,国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以忠诚、干净、担当为标准和方向,着力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夯实人才基础、提供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