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旅游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4 21:2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拉萨市旅游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拉萨市旅游管理办法》。

第一篇:拉萨市旅游管理办法

拉萨市旅游管理办法

(2013年8月21日拉萨市人民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13年9月4日拉萨市人民政府令第47号公布,自2013年11月1日起施行)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三章 旅游经营管理 第四章 旅游安全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本市旅游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旅游消费者、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保护国家资源,促进本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根据国家、西藏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编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保护与开发旅游资源、实施旅游管理、建设旅游设施、从事旅游经营、开展旅游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市发展旅游产业应当遵循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相结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

第四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将旅游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旅游产业综合协调机制,推进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第五条 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旅游管理工作,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监督指导本市旅游产业的发展。

县(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旅游业的日常管理工作

—1—

以及授权后的相关业务。

发展和改革、公安、工商、卫生、交通、税务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做好相关旅游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六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七条 本市开发旅游资源,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开发、严格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八条 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市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县(区)人民政府根据市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制定本行政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经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评审后,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九条 市人民政府和旅游资源富集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旅游发展需要,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逐步增加。

旅游发展专项基金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专款专用,财政、审计部门负责审核监督。

第十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与周边地区和旅游城市的协作配合,互通信息、客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旅游合作。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对旅游培训的投入,拓宽培训渠道,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第十一条 本市旅游宣传促销工作采取政府牵头、行业组织、企业参与、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的方式。

市人民政府统筹领导本市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本市中、长期旅游市场开发战略和年度旅游宣传促销计划,并组织实施。

政府旅游宣传促销所需经费从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好政府旅游宣传促销资金的拨付、使用和监管工作。

第十二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小额信贷、贷款贴息等优惠措施,鼓励农牧民以多种形式参与旅游产业,扶持农牧民开发具有当地特

—2—

点的旅游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第十三条 市、县(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旅游信息网络,完善服务功能。

市、县(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督促和指导旅游经营者开展标准化、规范化服务,并向社会公布达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并取得相应服务质量等级的旅游经营者名单。

市、县(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旅游资源的普查和评估,建立旅游资源档案,指导重点旅游区域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建设。

第十四条 本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应当统筹安排旅游景区(点)交通干线、停车场、旅游交通标示牌、旅游景区(点)指示牌等旅游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

第十五条 开发旅游资源可以采取承包、租赁等形式,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度分离,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取得旅游资源经营权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批准的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开发和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并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第三章 旅游经营管理

第十六条 在本市从事旅游经营的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点)、旅游购物场所、旅游演艺场所、旅游产品经营企业、旅游运输企业、旅游中介企业等向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时,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征求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上述从事旅游经营者,应当自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到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

在本市从事导游服务并取得自治区导游上岗证的导游,其所在的旅行社、旅游中介企业应当在其取得自治区导游上岗证之日起30日内,到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

本市旅游景区(点)实行专职导游讲解制度。申请从事专职讲解的人员,由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考试,合格后发给《拉萨市旅游景区(点)专职导游讲解证》。未取得《拉萨市旅游景区(点)专职导游讲解证》的,—3—

本市旅游景区(点)经营管理单位不得安排其在旅游景区(点)内从事导游讲解服务。

第十七条 旅游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服务态度恶劣,威胁、谩骂、殴打旅游者;

(二)强行滞留旅游团队,或者擅自终止旅游行程;

(三)假冒其他旅游经营者的注册商标、品牌、质量认证标志,或者擅自使用其他旅游经营者的名称;

(四)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旅游产品;

(五)高于票面价格销售景区(点)门票、旅游车(船)票或者高于合同价格销售客房;

(六)制售假冒伪劣旅游商品;

(七)宣传发布虚假旅游信息,对服务范围、内容、标准等作虚假宣传;

(八)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十八条 旅游经营者在从事旅游经营活动时,应当使用规范的业务往来和结算凭证。

第十九条 申请设立旅行社的,应当按照国务院《旅行社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

旅行社在本市设立分支机构的,应当依法到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条 旅行社应当按照国家、自治区和本市的有关规定,与所属分社、服务网点(门市部、营业部)从业人员、导游人员、外联人员、领队人员订立劳动用工合同,办理相关社会保险,支付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报酬。

导游管理服务机构应当与所属导游人员订立劳动用工合同,办理相关社会保险,支付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报酬。

旅行社向导游管理服务机构聘请导游人员,应当与所聘的导游人员签订合同,并支付合理的劳动报酬。

第二十一条 旅行社的经营活动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通过内设部门、承包挂靠、签订目标责任书等方式从事招揽、组织、接待旅游团队的活动;

(二)使用具有旅游车辆营运许可证的车辆运送旅游者;

—4—

(三)在与旅游者签订旅游合同时,应当提示旅游者自愿购买旅游意外保险;

(四)遵守《旅行社条例》、《西藏自治区旅游条例》等相关规定。第二十二条 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本市旅游服务质量考核体系和旅游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向社会发布旅游管理信息和企业信誉记录。

第二十三条 本市旅游饭店是指依法取得评定星级的宾馆(酒店)和取得评定等级的家庭旅馆。

未取得评定星级的宾馆(酒店)和未取得评定等级的家庭旅馆禁止使用星级、等级标志或者称谓,不得接待旅游团队。

第二十四条 旅游饭店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擅自取消预订合同,哄抬物价,牟取暴利;

(二)擅自终止旅游服务;

(三)违规向旅游者收取额外费用。

第二十五条 旅游景区(点)经营管理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自治区的有关规定设置旅游服务设施、安全设施及其标识,并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未在旅游景区(点)醒目位置公示门票价格;

(二)在旅游厕所、停车场等旅游服务设施收取额外费用;

(三)未按照有关规定对现役军人、残疾人、老年人、全日制在校学生等特定对象减免门票;

(四)出售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商品;

(五)向旅游者强行兜售商品,敲诈旅游者。

第二十六条 导游人员应当按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从事旅游服务接待活动。

第二十七条 旅游运输企业及其旅游车辆司机应当按照国家、自治区的有关规定制定收费标准,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安全管理。

旅游车辆司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私自招揽旅游者,从事旅游团队接待活动;

(二)服务态度恶劣,威胁、谩骂、殴打旅游者;

(三)违反合同约定,擅自更改旅游路线、减少或者增加旅游项目、向旅游者收取额外费用。

—5—

第二十八条 旅游购物场所和旅游演艺场所应当按照国家、自治区的有关规定为旅游者提供合格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出售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商品;

(二)价格欺诈,以次充好,销售假冒伪劣商品;

(三)与导游、旅游运输车辆司机串通,欺骗旅游者购买高价、假冒伪劣产品;

(四)未使用本市统一的价格标签,未明码标价。

第二十九条 在本市从事旅游经营的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点)、旅游购物场所、旅游演艺场所、旅游产品经营企业、旅游运输企业、旅游中介企业等通过开办互联网网站为旅游者提供游览、旅行、住宿、交通、餐饮等旅游服务的,应当在网站设立后15个工作日内到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

第三十条 本市成立旅游行业协会,组织旅游市场开发、促销,开展行业交流、行业培训,完善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竞争,维护协会会员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 旅游安全

第三十一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统一负责旅游安全工作。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拟定本市旅游产业有关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组织具有行业特点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在职责权限范围内督促、检查旅游产业重点单位落实有关旅游产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组织制定旅游安全应急预案,建立旅游突发事件应度怔制,消除事故隐患,依法查处违反旅游安全规定的行为;对相关安全事故及时处理、及时报告,并依法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市、县(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履行旅游安全监管职责。

第三十二条 旅游经营者应当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设置内部安全管理机构或者专门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设施,切实保障旅游者的人身、财产安全。

发生旅游安全事故,旅游经营者应当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并向旅游、公安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所在县(区)人民政府报告。

—6—

第三十三条 经营涉及人身安全的特种旅游项目和客运索道、大型游乐项目,其设备、设施应当符合国家、自治区有关安全标准,并定期检测。

旅游经营者应当加强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保证其安全运转,对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应当立即组织消除。

第三十四条 旅行社组织旅游应当保证所提供的服务符合保障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的事宜,应当向旅游者做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采取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

导游在引导旅游者游览过程中,应当就可能发生危及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的情况,向旅游者做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按照旅行社的要求采取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

第三十五条 旅游景区(点)应当根据接待需要,设置地域界限标志和游览导向标志等;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区域或者项目,应当设立明显的提示或者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防护设施。

第三十六条 旅游景区(点)应当根据旅游安全、环境保护、文物保护以及服务质量等要求,确定旅游接待承载能力,实行旅游者流量控制。

旅游景区(点)达到或者接近旅游者流量控制标准时,旅游景区(点)的经营管理者应当及时进行疏导,并采取分时进入或者限制进入等措施。

第三十七条 旅游者应当自觉遵守有关安全规定,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倡旅游者参加人身意外伤害险。

第三十八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建立健全旅游执法检查、旅游投诉和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办事机构设在市、县(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旅游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第三款、第十九条第二款、第二十九条规定,未到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熟办理相关手续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旅游景区(点)经营管理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四款规定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3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7—

第四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旅游经营者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对旅游从业人员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对旅游经营者以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对旅游从业人员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六)项、第(七)项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处罚。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依法给予处罚。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旅行社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违规使用星级、等级标志或者称谓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违规接待旅游团队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并处3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旅游饭店经营者处3000元以上1OOOO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旅游景区(点)经营管理单位处3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处罚。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旅游运输企业处3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处罚。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责令

—8—

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对旅游购物场所、旅游演艺场所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第(四)项规定的,由价格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罚。

第四十八条 对发生重大投诉和重大安全事故的旅游经营者,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旅游经营者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法律、法规、已有相应处分、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违反本办法侵害旅行者人身权利以及国家、集体或者旅行者财产权利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构成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从其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条 本办法所称旅游产业,是指利用旅游资源和设施,为旅游者代办出入境和签证手续,招徕、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化娱乐等有偿服务的经营活动。

本办法所称旅游资源是指可以为发展旅游产业而开发利用,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旅游经营者,是指从事旅行社、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景区(点)、网络旅游、旅游车、旅游产品、旅游购物等经营活动的单位和含人。所称的旅游消费者,是指按照旅游活动合同约定项目参与旅游活动并接受有偿服务的个人和单位。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所称旅游从业人员,是指与旅游经营者建立劳动关系,为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务的人员。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即旅游目的地向旅游者提供一次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的总和。

第五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3年11月1日起施行。

—9—

第二篇:拉萨市停车场管理办法

拉萨市停车场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本市停车场的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停车资源,满足市民停车需求,保障市区交通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停车场的规划、配建、使用以及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放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危险化学运输车辆除外。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停车场,是指供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的露天或者室内场所,包括公共停车场、专用停车场和道路停车场。

本办法所称公共停车场,是指根据停车场专项规划单独建设或者为公共建筑配套建设的,以及通过临时占地等方式设置的为社会车辆停放提供服务的场所。

本办法所称专用停车场,是指单位和住宅区内按照规定配套建设主要供本单位或者本住宅区车辆停放的场所。

本办法所称道路停车场是指在城市道路上设置的供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临时停放的场地和泊位。

第四条 市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停车场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制定本市停车场相关政策并会同相关部门对停车场管理进行综合协调、检查指导、督促考核工作。

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停车场相关手续的办理和对停车泊位进行施划的指导以及监督管理。

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停车场的项目规划管理和核准工作。

市物价行政主管部门在职责权限范围内负责制定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收费标准,并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收费标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市财政、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城乡规划、交通、水利、工商行政管理、税务、林业绿化、人防、公安消防、城市综合执法局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停车场管理相关工作。

第五条 本市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应当遵循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合理布局、方便群众、规范使用和依法管理的原则。

第六条 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按区域和时段划分。具体收费分类以及收费标准由市物价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市政市容、财政、公安机关交通管理等部门制定。

本市公共停车场和道路停车场按照停车场收费标准收费,在停车场醒目位置标明价格,并按规定使用票据。

专用停车场和住宅区的停车场向社会提供经营性停车服务的,应当遵守本办法对公共停车场的相关规定。

第七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开发建设公共停车场,鼓励建设立体式停车场,鼓励利用广场、绿地、公园等地下和地上空间建设停车场,鼓励专用停车场向社会开放,鼓励推广应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管理停车场。

第八条 市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财政、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等部门根据停车场建设的需要,适时提请市政府调整对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的优惠政策。

第二章 停车场的规划与配建

第九条 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市政市容、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公安机关交通管理、交通、林业绿化、人防、公安消防等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要求,编制停车场专项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停车场专业规划经批准后,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按法定程序报批。

第十条 停车场专项规划确定的停车场用地,未经法定程序调整,不得改变用途。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涉及停车场建设方案时,应当征求市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意见。

确需改变用途的,应当按照停车场设置标准就近置换用地,合理配建停车场。

第十一条 新建、改建、扩建大(中)型公共建筑、商业街区、旅游景区、住宅区的,应当按照规定标准配建、增建停车场和停车泊位。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划要求建设停车场或者留备专门场地,供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

配建停车场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经批准建成的停车场的使用功能或者将停车泊位挪作他用。

建筑物改变使用性质的,应当按照改变使用性质后的规定标准配建停车场。配建停车场不能达到规定标准的,应当按照市市政市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城乡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的要求增建停车泊位或者易地就近补建停车场。

第十三条 停车场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审查的停车场设计图纸组织施工,不得擅自改动;确需改动的,应当由原设计单位出具变更设计通知书以及变更设计图纸,经原审查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但停车泊位的数量不得低于配建标准。

第十四条 本市企事业单位、对外窗口服务行业应当自设停车场供前来办理业务的外来人员停放车辆。

第十五条 公共停车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

(二)在公共停车场出入口的显著位置设置统一的停车场指示标志以及监督电话;

(三)保持公共停车场内交通标志和标线的清晰、准确、醒目、完好,按照规范配置照明、消防等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制定并落实车辆停放、安全保卫、消防等管理制度;

(四)对进入公共停车场停放的车辆发放停放凭证,并在车辆离开时收回;

(五)停车场内发生火警、抢劫及交通事故等情况,应当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六)定期清点停车场内车辆,发现可疑车辆,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

公共停车场应当在出入方便的位置设置残疾人车辆停车专用泊位和明显标志,配备必要的无障碍设施,其他车辆和人员不得占用。

第十六条 停车场建设项目竣工后,市市政市容、城乡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公安机关交通管理、公安消防等部门应当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工程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三章 道路停车场的设置

第十七条 设置道路停车场应当由市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位置、时间设置道路停车场。

未经市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城市道路内设置道路停车场。

第十八条 设置道路停车场应当遵循下列规定:

(一)不得影响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

(二)不得占用绿地;

(三)不得占用消防通道;

(四)符合区域道路停车总量控制要求;

(五)与区域停放车辆供求状况、车辆通行条件和道路承载能力相适应;

(六)区别不同时段、不同用途、不同车型的停车需求;

(七)符合国家、自治区和本市有关停车场的设置标准和设计规范。

第十九条 在道路上施划的停车泊位不得影响行人、车辆通行,不得影响其他公用设施的使用。

第二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城市道路和公共广场设置临时停车场。确需占用城市道路、公共广场设置临时停车场的,报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后,告知市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一条 市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城乡规划和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根据停车需求状况,在停车矛盾不突出的路段设置适当的免费临时停车泊位,在停车矛盾较突出的路段划定机动车道路临时停车泊位。

第二十二条 禁止下列区域、路段施划道路停车泊位:

(一)市区主干道、主城区;

(二)消防通道、盲道;

(三)交叉路口、宽度不足4米的窄路、桥梁、隧道以及距离上述地点50米以内的路段;

(四)学校出入口、公共交通站点、加油站、消防栓或者消防队(站)门前以及距离上述地点30米以内的路段;

(五)机动车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之间设有隔离设施的路段;

(六)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共用道。

施划停车场应当留够1.5米的人行横道通道。

第二十三条 市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每年对本市道路停车场进行一次评估,并根据道路交通状况、周边停车场增设情况,会同市城乡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对道路停车场进行及时调整和配建。

第二十四条 道路停车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及时予以撤除,并将撤除道路停车场的情况在显著位置进行公告。

(一)道路交通状况发生变化,道路停车场已影响车辆、行人正常通行的;

(二)道路周边的公共停车场已能满足停车需要的。

第四章 停车场的经营与管理

第二十五条 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道路停车场和其他停车场由市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相关企业统一经营和管理。

各县(区)、柳梧管委会和经济开发区等按照属地管辖进行统一经营和管理。

第二十六条 停车场经营单位和个人应当到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市工商行政管理、市物价等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后告知市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

从事道路停车场经营的单位和个人还应当到市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占道手续。

第二十七条 停车场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配备适量工作人员;

(二)工作人员应当佩戴工作证,穿着统一制服;

(三)停车场实行计时收费,使用由税务部门监制的统一发票收取停车费;

(四)停车场内有专人指挥车辆有序进出和停放,维护停车秩序;

(五)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

(六)在醒目位置设置价格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监制的停车场收费标价牌;

(七)经营者应当保持停车场周边环境卫生整洁;

(八)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其他规定。

第二十八条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驾驶人在停车场停放车辆,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停车场的管理制度,听从停车场管理人员的引导,有序停放车辆;

(二)不得损坏停车场设施、设备、标志、标线;

(三)不得停放装载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或者其他违禁物品的车辆;

(四)按照规定支付停车费用。

因工作需要进入城区的大型汽车、工程机械车不得在道路停车场停放。

第二十九条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利用储备土地以及其他闲置待建土地设立临时停车场的,应当征得市国土资源、城乡规划、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向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办临时停车场手续,并告知市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十条 举办大型活动需要设立临时停车场的,举办者应当制定车辆停放和管理方案,向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办临时停车场手续,并告知市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

经批准允许临时占用道路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向社会发布公告。大型活动结束后,举办者应当将临时停车场恢复原状。

第三十一条 申办临时停车场手续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填写设置停车场审批表;

(二)停车场设计方案、停车场设置平面示意图(经城乡规划部门确认同意);

(三)停车场交通组织方案;

(四)停车场交通标志、标线设置方案或者交通影响分析评价报告。

第三十二条 本市举行重大活动或者在节假日期间,公共停车场不能满足社会停车需求时,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协调专用停车场在满足自身停车需求的条件下,向公众开放。

第三十三条 专用停车场的管理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停车场所有权属建设单位的,建设单位可以自行管理,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

(二)停车场所有权属业主共有的,由业主共同决定管理方式和管理人;

(三)停车场所有权属业主个人所有的,业主可以自行管理,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

(四)国家对专用停车场的其他规定。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照改变功能、挪作他用或者停止使用的停车泊位数量,每个泊位处以1000元罚款。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三)项不按规定使用由税务部门监制的统一发票收取停车费的,由税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七)项规定的,由市城市综合执法部门按照《拉萨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进行处罚。

第三十七条 对违反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其驶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八条 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不按规定停放车辆的,由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九条 市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者不履行本办法规定职责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责任人员和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各县(区)停车场管理工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5年 7月15日起施行。2010年9月7日拉萨市人民政府发布的《拉萨市停车场规定》同时废止。

第三篇:拉萨市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

拉萨市人民政府令

第39号

《拉萨市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已经2012年5月18日市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1—

市长:多吉次珠

2012年5月31日

拉萨市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旅馆业治安管理,保障旅馆业的正常经营和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根据国务院《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旅馆治安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旅馆包括各种宾馆、家庭旅馆及提供住宿服务的饭店、招待所、客货栈、洗浴场所和其他经营场所。

第三条 公安机关是本市旅馆业治安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

旅游、卫生、工商、税务等部门应当依法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旅馆业治安管理相关工作。

第四条 旅馆经营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治安管理工作。

第五条 开办旅馆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对经营场所享有合法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

(二)旅馆与其所在建筑物中的非旅馆部分之间有隔离设施;

(三)客房区为独立区域,与旅馆内的娱乐、商业等附属服务设施分隔;

(四)符合公安机关要求的出入口、通道、电梯及其他公共区域有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

(五)有符合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要求的设备设施;

(六)有旅客财物、行李保管室或者保险箱(柜)以及其他治安防范设施;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 本市对旅馆业实行特种行业许可制度。

申请开办旅馆的,申请人应当向开办旅馆所在地的县(区)公安机关申办《特种行业许可证》。

申请人未取得《特种行业许可证》的,不得擅自从事旅馆经营;

—2—

取得《特种行业许可证》的,应当在许可范围内从事旅馆经营。

第七条 申请人申请开办旅馆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

(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或者《企业名称变更预先核准通知书》;

(三)经营场所的产权证明或者租赁使用证明;

(四)旅馆客房数量、床位数量,旅馆方位图及其内部平面图;

(五)公安消防部门出具的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明;

(六)旅馆治安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七)旅馆治安保卫负责人、治安保卫人员、登记验证人员的基本情况;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八条 申请人申办《特种行业许可证》应当向辖区公安机关派出机构提交申请材料。公安机关派出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形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将审查报告和申请材料一并报送所在县(区)公安机关;不符合条件的,说明理由并一次性告知需要补足的材料。

县(区)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审查报告和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审查,并对旅馆的开办条件进行实地勘验。对符合条件的,应当予以核发《特种行业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县(区)公安机关在20个工作日内不能做出许可决定的,经本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延长期限的理由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九条 旅馆的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主要负责人等许可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并自决定变更许可事项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到原作出许可决定的公安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因翻修、改造、扩建、合并等原因改变原有开办条件的,应当到

—3—

原作出许可决定的公安机关办理变更手续,原作出许可决定的公安机关应当重新进行实地勘验。

第十条 旅馆迁移地址的,应当向新址所在地公安机关重新申请《特种行业许可证》。

第十一条 旅馆停业、歇业的,应当在停业、歇业的3个工作日前向原作出许可决定的公安机关备案。

第十二条 申请人办理许可手续时,应当如实向公安机关提交有关材料。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特种行业许可证》的,由原作出许可决定的公安机关予以撤销,并在3年内不再受理其申请。

禁止涂改、倒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特种行业许可证》。

第十三条 旅馆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落实治安管理制度和治安防范措施,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二)落实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组织工作人员接受治安防范知识和技能培训;

(三)建立旅客验证登记制度,按照规定设专人查验旅客身份证件,并录入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

(四)建立会客登记制度;

(五)及时制止违反旅馆治安管理制度的行为;

(六)保证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在旅馆营业期间正常运行,不得中断;图像信息资料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30日;

(七)对旅客遗留的财物妥善保管;无法归还原主的,送交公安机关;

(八)接受公安机关的指导、监督和检查;配合公安机关执行公务;

(九)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四条 具备涉外接待资格的旅馆,应当按照要求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入住的外籍人员及港、澳、台人员的信息情况。

—4—

不具备涉外接待资格的旅馆,不得接待外籍人员及港、澳、台人员住宿。

第十五条 旅馆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强迫他人接受住宿服务;不得为违法犯罪行为提供条件;不得为违法犯罪行为人通风报信、包庇、纵容或者隐瞒违法犯罪活动。

第十六条 旅馆及其工作人员发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一)住宿旅客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器具、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的;

(二)有违法犯罪嫌疑人和被公安机关通缉的人员住宿的;

(三)住宿旅客携带反动宣传物品、淫秽物品、毒品等违禁物品的;

(四)旅客使用已过期的身份证件或者有伪造、涂改身份证件等情形的。

第十七条 旅客住宿时应当按照规定持合法有效证件办理住宿登记手续,遵守旅馆的治安管理规定。

第十八条 县(区)公安机关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指导、监督旅馆建立并落实治安管理制度和治安防范措施;

(二)对旅馆进行治安检查;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责令其限期改正;

(三)建立旅馆治安管理档案;

(四)建立旅馆业治安不良信息记录制度;

(五)查处刑事、治安案件,对突发治安灾害事故和事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六)宣传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七)依法履行其他职责。

第十九条 公安执法人员到旅馆执行公务时,应当两人以上,并出示执法证件,严格依法办事,维护旅馆的正常经营和旅客的合法权益。

—5—

公安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旅馆工作人员和旅客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条 未取得《特种行业许可证》擅自从事旅馆经营的,超出《特种行业许可证》许可范围从事旅馆经营的,旅馆工作人员发现犯罪嫌疑人员、被公安机关通缉的人员后不向公安机关报告的,由县(区)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一条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特种行业许可证》的,涂改、倒卖、出租、出借《特种行业许可证》,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特种行业许可证》的,未依照本办法规定办理变更手续的,由县(区)公安机关处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并责令停业整顿。

第二十二条 旅馆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区)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并视情节轻重对旅馆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责令停业整顿;对直接责任人员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一)不落实治安管理制度和治安防范措施,发现安全隐患不及时进行整改的;

(二)不落实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不定期组织演练的;

(三)不落实旅客验证登记制度,未按照规定设专人查验旅客身份证件,并录入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的;

(四)不组织工作人员接受治安防范知识和技能培训的;

(五)不建立值班巡视制度,客房区无人值班巡查,服务台、监控室不设专人全天值班的;

(六)不能保证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在旅馆营业期间正常运行,或者图像信息资料的保存期限少于30日的;

(七)未按照要求建立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的;

(八)对违反旅馆治安管理制度的行为不及时制止的。

第二十三条 旅馆不按照规定落实会客登记制度的,旅馆工作人员明知住宿的旅客将危险物品带入旅馆不予制止的,由县(区)公安

—6—

机关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的其他行为,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已有规定的,依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7—

第四篇:拉萨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4-12-29 【生效日期】2005-03-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拉萨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

《拉萨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已经2004年11月18日拉萨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

市长:罗布顿珠

二OO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拉萨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自治区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非本市常住户口、现居住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的已婚育龄人员(以下简称流动人口)。

第三条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第四条第四条 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市计生部门)负责全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具体工作。各县、区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县、区计生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具体工作。

第五条第五条 市公安、工商、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民政、建设等主管部门应当积极配合计生部门,共同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第六条第六条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履行以下职责:

(一)进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二)查验流动人口的婚育证明,组织有关单位向育龄夫妇提供避孕节育措施技术服务;

(三)定期查验流动人口的生育证,并建立登记制度;

(四)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协调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措施;

(五)向上级计生部门反馈流动人口生育情况。

第七条第七条 流动人口在本市生育子女的,应当持有户籍所在地的县级计生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生育证。

流动人口在本市生育子女需要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向女方或者男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计生主管部门申请办理。

第八条第八条 流动人口申请务工就业证等证、照前,应当先到现居住地县级以上计生部门交验原籍出具的生育证或者婚育证明,经签章后在现居住地生效。无生育证明或者证明不完整的,应当限期补办。

第九条第九条 与流动人口形成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应当负责协调其接受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监督、检查。

第十条第十条 向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协助计生部门检查流动人口的计生情况,发现不符合生育政策的生育情形应当及时报告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所在单位计生负责机构。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流动人口节育手术应当在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或者县级以上妇幼保健医疗机构,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施行。

手术人员应当执行节育手术常规,确保手术者的安全。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任何医疗机构不得随意取出皮埋、节育环等节育器。确需取出的,需凭有关证明,经现居住地县级以上计生部门查验后方可取出。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流动人口应当定期到现居住地妇幼保健医疗机构接受节育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医疗机构应当出具落实节育措施的证明。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流动人口违反生育政策生育的,由现居住地县级计生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流动人口因违反生育政策,已受现居住地或者户籍所在地县级以上计生部门处理的,应当出示相关证明。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流动人口施行节育手术的费用,有用工单位的,由用工单位负担;无用工单位的,先由本人支付,后可在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计生部门申请报销。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本市住有流动人口的单位,应与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不负责任,导致流动人口违反生育政策的,由县级以上计生部门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处以200元的罚款。

向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房主,不履行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监督义务,发现流动人口有违反生育政策的情形不报告的,由县级计生部门对其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不按规定办理婚育证明,经现居住地计生部门通知后,限期内仍不补办,或者拒不交验婚育证明的,由现居住地县级计生部门予以警告,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医疗卫生机构未经计生部门同意,擅自给流动人口取出皮埋、节育环等节育器的,由县级计生部门予以警告,或者向相关部门建议吊销其证、照,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伪造、出卖或者骗取婚育证明的,由县级以上计生部门对直接责任人予以警告,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拒绝为流动人口办理婚育证明或者出具虚假婚育证明的,由上级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市计生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拉萨市农牧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办法

拉萨市农牧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农牧产品的监督管理,提高农牧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牧产品,是指产品质量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经认证合格允许使用无公害农牧产品标志,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种植、养殖形成的,可供人类食用的蔬菜、水果、水产品及畜产品。

本办法所称农牧产品市场准入,是指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经认证的无公害农牧产品和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要求的农牧产品准予销售,对未经认证或者经检测不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的农牧产品禁止销售的管理制度。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外进入本市及本市行政区域内生产、销售的农牧产品。

第四条 生产、销售的农牧产品应当安全、卫生。禁止生产、销售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残留量超过规定标准的农牧产品。

第五条 农牧产品的生产、销售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加强监督和检测。

第六条 农牧产品批发市场应当设立或者委托农牧产品质量安全速检机构,对进入市场销售的农牧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抽查检测。

第七条 市农牧主管部门应当成立由有资质人员组成的速检机构。

所有进入本市行政区域内生产、销售的农牧产品必须到本市速检机构进行检测。

第八条 鼓励和支持开展对农牧产品生产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对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应用工作。

第二章 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九条 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和下列分工,做好农牧产品市场准入的监督、管理工作:

(一)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协调有关部门,指导农牧产品市场食品安全监督工作。

(二)市农牧主管部门负责农牧产品进入市场前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制定并指导实施检测流程;指导市场、超市建立健全入市农牧产品的检测、标识及公示制度;对本市行政区域外进入本市的农牧产品、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农牧产品生产基地进行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对

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农牧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市食品药品监督主管部门负责对进入餐饮业的农牧产品进行卫生安全抽查和监督。

(四)市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市农牧产品生产执行标准,配合农牧等部门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五)市工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流通领域农牧产品交易秩序的监督管理工作。

(六)市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商品流通领域行业管理,指导乡镇市场建立健全农牧产品质量安全自检机制。

(七)市水利主管部门负责本市生产的水产品水源环境监管工作。

(八)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对影响农牧产品质量的生产环境及污染源进行监督管理。

(九)拉萨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负责入境农牧产品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

第十条 农牧产品市场经营单位应当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农牧产品监督、检测等工作并建立规范的台账追溯制度。

第三章 农牧产品生产基地管理

第十一条 县(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农牧产品生产中长期规划和计划,鼓励开发、建设农牧产品生产基地。

第十二条 农牧产品生产基地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基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牧产品产地环境的标准、要求;

(二)基地应远离工业区、远离公路、远离污染源;

(三)生产过程符合无公害农牧产品生产技术的标准、要求;

(四)有与生产规模和生产种类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五)有健全的质量控制措施。

第十三条 农牧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农牧产品基地可以按《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的规定,申请无公害农牧产品产地、产品认证,经认证的可以使用无公害农牧产品专用标识。

无公害农牧产品的产地、产品认证条件、认证程序由农牧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逐级上报。

未经认证,不得使用无公害农牧产品专用标识。

第十四条 经过国家、自治区认证的无公害农牧产品生产基地,必须建立无公害农牧产品生产记录。

第十五条 农牧产品生产基地、生产示范园区管理单位应当按照要求配备相应技术人员,负责生产技术和田间检测工作,确保生产的农牧产品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残留量不

超过规定标准。

市、县(区)农牧主管部门应当对农牧产品生产技术人员和生产者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牧产品生产单位和个人的生产技术和检测水平。

第十六条 市农牧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组织推广安全、高效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监督、指导农牧产品生产单位和个人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及时公布农牧产品生产中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目录。

第四章 农牧产品生产和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农牧产品生产单位和个人应当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兽药,并按照规定的用量、次数、用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施药,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兽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农牧产品生产单位和个人应当科学、合理施用化肥,提倡施用有机肥料、复合肥料、生物肥料,逐步减少土壤污染,降低有害物质残留量。

第十八条 禁止在农牧产品生产基地、果园、菜田使用剧毒、高毒和高残留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

禁止在农牧产品生产基地、果园、菜田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施用过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兽药的地块在药物残效期内不得用于种植、养殖农牧产品。

禁止向农牧产品生产基地、果园、菜田排放废气、废水、废物;在农牧产品生产基地、果园、菜田内,禁止利用污水、废水进行灌溉。

第十九条 建立农牧产品销售检测制度。

市、县(区)农牧主管部门应当督促农牧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建立进货检测、登记制度。

经检测不符合标准的农牧产品,不得贩运和销售。

第二十条 被抽查单位或者个人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测结果时起四小时内申请复检。复检不得采用快速检测方法。复检机构为上一级农牧主管部门所属的检测机构。

因检测结果错误给当事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一条 农牧产品批发市场、超市、零售商户销售农牧产品应当在摊位显著位置悬挂农牧产品标示牌,并在农牧产品标示牌上如实标明农牧产品品种、产地、进货时间及合格证明等内容。

第二十二条 禁止销售下列农牧产品:

(一)施用过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的;

(二)未过农药安全间隔期的;

(三)施用过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的地块,在药物残效期内种植、养殖的;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禁止销售的其他农牧产品。

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伪造、冒用、转让、买卖农牧产品产地认定证书、产品认证证书和标志的,由市农牧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

第二十四条 农牧产品市场经营单位未建立规范的台账追溯制度,对当事人造成伤害,情节轻微的,由市农牧、商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成其限期整改;对当事人造成伤害,情节严重的,由农牧产品市场经营单位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农牧主管部门建议自治区农牧主管部门撤销其无公害农牧产品生产基地认定证书:

(一)不符合农牧产品生产基地条件的;

(二)生产不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要求的农牧产品的;

(三)用非本基地生产的农牧产品以本基地名义对外销售农牧产品的。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规定,对经检测的农牧产品,发现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由市农牧主管部门增加对该基地生产的农牧产品的抽检次数,连续三次抽检不合格的,由市农牧主管部门予以查封、扣押,并进行无害化销毁。

第二十七条 向农牧产品生产基地、果园、菜田排放废气、废水、废物对农牧产品造成污染的,由县(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照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处罚。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农牧产品销售企业、农牧产品批发市场经营单位允许无有效合格凭证、未经检测及检测不合格的农牧产品销售和未建立公示制的,由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对农牧产品销售企业、农牧产品批发市场经营单位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农牧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经营单位未建立进货检测、登记制度的,由市农牧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对市场经营单位处10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条 生产、销售有害农牧产品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一条 农牧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

所在单位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有犯罪嫌疑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0年8月1日起施行。

下载拉萨市旅游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拉萨市旅游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拉萨市户外广告牌匾标识设置管理办法

    拉萨市户外广告牌匾标识设置管理办法 拉萨市人民政府(颁布单位) 20120216(颁布时间) 20120401(实施时间) 拉萨市人民政府令第37号(文号) 拉萨市户外广告牌匾标识设置管理办......

    拉萨市房屋租赁暂行管理办法(5篇范文)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拉萨市房屋租赁暂行管理办法 (2017年6月7日拉萨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17......

    2011年拉萨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2月18日拉萨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文章作者: 文章来源:市政府办公厅 责任编辑: 更新日期:2010年12月21日 拉萨市市长:多吉次珠 各位代表:......

    拉萨市项目说明书

    拉萨市项目说明书 一、 项目简介1.项目名称:拉萨旅游业2.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拉萨市行政辖区,包括境内的7县1区,即当雄县、林周县、墨竹工卡县、达孜县、堆龙德庆县、曲水县、......

    外出旅游管理办法范文

    团体外出旅游规范办法 公司为使员工在外出旅游时能够安全旅行,提示旅行风险,合理安排员工出游,丰富公司企业文化,增进员工之间的团结协作,增强公司凝聚力,特制订本规范办法。 第......

    克什克腾旗旅游管理办法

    克什克腾旗旅游管理办法 (2005年6月24日克什克腾旗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规范旅游经营......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国家旅游局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0-11-08 【生效日期】2000-11-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

    拉萨市引进人才优惠政策规定(定稿)

    拉萨市引进人才优惠政策规定 拉萨市引进人才优惠政策实施细则(试行) 为了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拉萨施展才华和创新创业,根据《拉萨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