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高校共青团2007—2010年建设规划(修改压缩后)[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21:45: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高校共青团2007—2010年建设规划(修改压缩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高校共青团2007—2010年建设规划(修改压缩后)》。

第一篇:大学高校共青团2007—2010年建设规划(修改压缩后)

共青团武汉理工大学委员会 2007—2010年建设规划

一、当前我校共青团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学校跨越式发展赋予团组织光荣而艰巨的历史责任,更要求我校共青团组织必须全面推进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大力开发青年人力资源,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拔尖专门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学校跨越式发展培养和举荐后备青年人才;必须努力培养团员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团员青年的思想统一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上来,协助党委维护好学校稳定和社会稳定;必须加强青年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校园文化的繁荣,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学校跨越式发展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激发精神动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给当代青年和青年工作带来了直接而显著的影响。传统的联系动员青年的渠道在弱化,而依据自身兴趣爱好组建的青年组织却不断涌现。特别是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深入,青年精神文化需求和服务诉求日益增长,要求共青团把握新形势、研究新问题、探索新规律、开拓新思路、做出新业绩,反之将落后于时代,失意于青年,有负于党和国家的重托与期望。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共青团建设的外部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推进,学生公寓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交流、娱乐的重要园区,团组织的覆盖面成为新的课题;素质教育的推进,高校共青团在第二课堂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不能仅仅限于简单的活动层面,而应当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共青团工作,将素质拓展工作上升到科学、规范的职能建设的层次上;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和成才需求多样化的发展,以团组织为主导进行主题设计的人才教育模式受到挑战,因而必须积极探求以青年发展为中心,适应青年成才多样化需求的新的人才教育模式,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把共青团工作置于高等教育的大背景下进行积极思考,开拓创新。

在武汉理工大学组建以来的建设和发展基础上,在校党委、团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广大团干部的艰辛探索,我校共青团事业积累了一定的工作思路、有效资源和思想理论基础。尤其紧密结合学校“两个一流”的奋斗目标,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团员青年特点的新变化,秉承了共青团“朝气蓬勃,开风气之先;锐意进取,拓发展之路”的优良传统,以“育人为本、服务为基、创新为魂”为工作理念;努力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有效推动了团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的新发展,初步形成了团的工作内容体系化、组织管理项目化、方法手段信息化、人才培养社会化的新格局;进一步规范了团的工作内容,初步形成了思想育人、科技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四轮驱动”的工作模式,这些为我校共青团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我们还必须与时俱进,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我校共青团事业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永远走在时代的最前沿。

二、我校共青团必须应对的突出问题

1、团的组织设置仍然与高等教育体制的发展不能完全适应,团组织提供的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青年成长成才的需求,团的工作方式方法不能完全切合当代青年学生的个性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深入程度和有效性。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有效性和覆盖面,发展理念和思想观念还必须不断创新。

2、以活动为中心的第二课堂建设模式缺乏系统性、有序性和持续性,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始终未能真正进入或未被完全纳入整个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用于“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资源极为有限。从主观上分析,有三个原因:其一,与“第一课堂”相比,“第二课堂”的教育内容和组织程序规范性差,长期以来又未能形成成熟的教育体系;其二,由于在教育效果和人才素质评价上缺乏科学的评价尺度,“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得不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其三,我校“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存在各自为阵,各自为难的状况,缺乏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协作机制。因此加强团的工作科学化程度,促进我校共青团工作与学校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相符合,推进以课程化的项目建设为特点的素质拓展计划,解决共青团极为缺乏的活动场所是当务之急。

3、在整个团的工作格局中,基层活则全团活。我校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规模大,青年学生的专业类别多、学历层次多,要推动我校共青团事业必须激活基层团组织,充分发挥二级团委的作用和创造性,我们还必须努力探寻团的工作重心下移的有效运行机制。

4、目前,我校团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专职团干部队伍建设还缺乏科学规范 的选拔、培养、使用和分流机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团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潜力的发掘,影响到共青团事业的持续发展。按照新时期党对干部的要求加强团组织的能力建设,为团干部的成长创造优良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团干部成长为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全面推进我校共青团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2007—2010年我校共青团工作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以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意见》等精神,紧密围绕学校建设与发展中心工作,坚持育人为本,服务于青年学生的全面成才;坚持党建带团建,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进团的各项事业长足发展。

(二)基本思路

始终坚持一个宗旨,即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认真抓好两个结合,即把配合学校中心工作与做好团的工作有机结合,把竭诚服务青年与教育管理青年有机结合;准确把握三个规律,即准确把握新时期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规律,准确把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准确把握社会文化和时代发展的规律;努力实施四个育人,即思想育人,文化育人,科技育人,实践育人;完善“第二课堂”青年人才培养“五大”体系,即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课外文化素质教育体系、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体系、志愿服务实践教育体系、社会工作能力培养体系;拓展服务青年的工作平台,推进共青团自身建设,力争服务大局有新贡献,服务青年有新作为,团的建设有新发展。

(三)总体目标

构建体系、拓展平台、突显特色、强化建设、树立品牌

进一步总结经验,整合资源,通过构建“第二课堂”青年人才培养“五大”体系,做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工作,推进共青团工作系统化;通过拓展思想教育、科技创新、校园文化、实践锻炼四项平台,做好服务青年的工作,推进共青团工作阵地化;通过突显学校文化、青年文化、创新文化等特色,凝练理工精神,推进学校共青团的文化建设;通过强化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民主建设,做好共青团建设的科学化,推进青年工作的有效覆盖;通过树立青年典型、工作品牌,增强典型引路作用,推进共青团工作整体发展,为学校发展做贡献。

(四)主要任务和措施

1、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

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意见》,坚持不懈地组织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把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育落实到大学精神的凝练、理工大精神的培育、和谐校园的构建上,落实到团员青年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并与爱校、爱岗有机结合起来,树立“理工青年”的教育品牌。

(1)研究教育规律,不断拓宽学习载体,积极探寻新形势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载体和方法。推行分层教育,坚持在新生中开展“双基”教育,提高新生的团员意识;加大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建设,开展学生理论研讨会,支持办好理论学习刊物《求索》,鼓励建设理论学习网页;加大特色团日的建设,倡导以青年为本,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设立特色团日基金,支持学生组织开展自我教育活动;积极推广团支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经验。

(2)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牢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每学期进行团员青年思想状况调查和共青团工作调研,及时把握青年中的的热点、工作中的难点、关注的兴奋点,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3)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建设好“理工青年”网站、报刊。找准定位,贴近学生、增强沟通,发挥作用,切实把“理工青年”网、《理工青年报》办成工作宣传、信息传递、成才所需的又一“青年之家”。

(4)加大青年示范群体建设,发挥典型引路的教育作用。加强优秀团员的培养,认真做好团内的“推优”工作,每年的推优比例确保为党组织输送高质量的新鲜血液;推荐挖掘、培养、推荐、宣传青年教工和学生中的先进典型,开展好“理工青年十大风云学子”评选、“我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评选等活动;加大我校共青团工作对外宣传力度,把优秀的先进青年、集体和先进做法推广到社会,增强学校的荣誉,辐射先进的榜样作用。

2、课外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提高学生深厚的文化素养、努力培植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学校校训精神和办学目标相符合的校园精神。着力建设以“塑造文化精品,砥砺理工大精神”为内容的和谐创新校园文化。

(1)坚持校园文化的先进性,积极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和大学生艺术团的建设。联合国家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做好专业文艺团体到学校演出,每年安排2~3场,提高学校艺术活动的水准和品位;努力建设校大学生艺术团,突出艺术团的专业化方向,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效运行课程体系,稳定活动场所,落实奖惩机制等,为艺术团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有重点地建设舞蹈、戏剧、合唱、民乐等队伍,积极参加校内外大型活动和校外比赛,加强国际交流,在活动中锻炼队伍,为学校赢得良好的声誉。

(2)坚持校园文化的群众性,校内优秀的传统文化项目要积极面向广大基层组织和学生,做到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形式新颖、喜闻乐见、寓教于乐,引导、贴近学生的成长需求。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品牌化,建设好“金秋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合唱比赛”“迎新晚会”、“毕业歌会”、“辞旧迎新”两年联欢以及“理工杯”体育比赛等传统的品牌活动,增强活动的文化内涵,扩大活动的参与面。

(3)坚持校园文化的层次性,统筹规划校、院、学生社团等文化艺术活动,鼓励学院文化的建设,支持各学院联合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活动力求少而精,覆盖面广;鼓励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突显个性、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每年重点扶持10个学生社团。

(4)积极推进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建设,合理调配、整合活动资源,努力解决活动资源缺乏的现状。

3、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体系

着眼于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点与面相结合,普及性科技创新活动与专业性学术活动相结合,组织实施“理工学子学术科技创新工程”,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以“两赛一节”为抓手,形成“长期化、阵地化、规模化、成果化”的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特色。

(1)积极构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体系,争取学校各部门的支持与协 作,搭建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技工作的平台。推动实施“理工学子科技创新训练计划”,组织开展好“挑战杯”和“创新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2)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以“两赛一节”为抓手,推动各层面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举办“创新杯”科技文化节,做好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的组织工作,组织管理好“大学生课外科研基金”的使用,做好中期检查和结题检查工作;鼓励支持学院依托“大学生课外科技基地” 持久地开展特色科技竞赛活动,并出成果;支持学生科协开展各类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3)认真组织全国、省“挑战杯”竞赛。争取学校对“挑战杯”竞赛的进一步重视和支持,继续持久地做好“挑战杯”的宣传和推广,做好专家评审团、教师指导团的组织工作,努力在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4、志愿服务实践教育体系

紧紧围绕“开展知识化实践,力行专业化发展,推动课程化建设”的思路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工作,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的就业见习、专业实习和科技活动紧密结合。

(1)建立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努力推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朝着制度化、规范化和基地化发展。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走与社会实践、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成才道路。完善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竞标制”,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价;继续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暨实践基地”的建设,每年增加3~5个文化素质教育与实践基地,到2010年,增加10~15个校外社会实践及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依托基地长期有效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推进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开设《大学生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课程,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组织好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强化对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

(3)加强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持久开展,形成品牌。日常的社会实践活动以青年志愿者活动为主体,创建党政关注、社会需要、青年能为,立足校内,面向社区,辐射社会的特色品牌;广泛招募青年志愿者,建设特色服务队,完善青年志愿者的登记、注册、管理等自我运行机制。争取将学生的志愿服务情况纳入德育考核,积极推动德育教育的有形化。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工作。(4)大力开展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和假日实践活动。每年重点组织各级社会实践队50支,立足湖北,面向全国,在乡村、街道、社区、企业、政府、学校,广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做好社会实践的信息交流、成果宣传、论文评审成集、评比表彰等工作。

5、学生骨干队伍培养体系

学生骨干队伍是学校教育、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在学生中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执行者,是学生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不断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素质全面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

(1)建立健全选拔机制,采取民主选举、组织推荐、公开招聘等多种方式,把政治素质好、品学兼优、组织领导能力较强的学生选拔到学生干部岗位上,保证学生干部的高素质;做好学生干部的推荐、选拔、培养、考核等工作,从各个环节对学生干部进行全过程培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培养方式,强化学生干部的表率意识、模范意识、自律意识,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

(2)充分依托各级团学组织和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加强对学生骨干的培养、管理和使用。完善《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干部管理条例》,制定《学生干部守则》。坚持普遍培养与重点培养相结合,教育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组织培养与自主教育相结合,阶段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加强指导,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实现自我发展。

(3)加强业余团校建设,推动实施“理工才俊学生骨干培训计划”。做好团校的组织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有计划有安排地选拔优秀学生干部到校院两级业余团校进行培训,推行学生干部持证上岗。

(4)加强学生会、学生社团的建设。鼓励支持学生会依据《章程》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充分发挥他们示范、桥梁作用,推行“学生信息交流制度”;不断推动实施“星级学生社团建设计划”,按照“加强引导、规范管理、鼓励创新、打造品牌”的原则,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

6、加强和改进团的自身建设,为构建五大体系提供保障

“党建带团建”是推动团的自身建设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始终坚持“党建 带团建”这一原则,加强共青团组织的自身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共青团的服务、凝聚、学习、创新能力。我校团组织要坚持团建创新,在拓展新阵地、新载体,完善工作机制等方面做文章,努力提高凝聚能力、自身的服务能力。

(1)加强团的组织体系建设。在巩固现有组织体系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团建创新,灵活设置基层团组织,实现组织体系的优化和完善,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改善基层团建评估指标体系,夯实基础,强化特色,鼓励创新;做好基层团支部“十佳百优”创建工作,激活基层团组织的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创新团的基层组织形式,探索团组织与团员青年的新型联系方式,如建立并运作好“青年发展咨询与服务中心”、“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心”。

(2)加强团的运行机制建设。逐步建立适应小康社会发展和青年工作新特点、自我运转能力更强、团员青年参与程度更深、社会化水平更高、更加富有效能的运行机制。形成基层团建整体推进机制,抓大放小,强化上级团委对基层团组织的指导、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建立以学院为主体的团建新模式。坚持和完善团内民主制度,按照团章规定积极稳妥地推进团内民主,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团员对团的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健全团的社会化运作机制,进一步推进团的组织管理项目化、方法手段信息化、人才培养社会化。

(3)加强团干部的教育和培养。积极争取党组织把团干部的培训纳入干部培训和人才培养规划,严格按照学校文件做好专职团干的选拔、配备、教育;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团干部的自身素质,使基层团干部熟悉团的岗位、掌握团的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完善基层专职团干考核制度,努力造就一支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团干部队伍。

(4)加强青年工作理论建设。加强青年理论研究,提高我校共青团工作层次和深入程度。努力加强青年研究中心的建设,组建由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教授组成的研究员队伍和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新老专职团干组成的调研员队伍,积极争取课题立项,努力推动一批青年理论研究成果的产生和发表。

(5)加大投入,保障和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贯彻《共青团中央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和《中共湖北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领导的意见》,进一步推动学校共青团事业的发展,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对共青团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阵地的投入,尤其是要解决学生活动场地、团的工作阵地紧缺的瓶颈问题,合理规划现有资源,用好现有资源,同时争取在不同校区,在凡是有团员青年集中学习工作生活的区域都有共青团工作、活动的阵地。

第二篇:中美高校图书馆职员任职资格比较(2013修改压缩)

中美高校图书馆职员任职资格比较

姜光辉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南京市,浦口区,210031)

摘要:高校图书馆的性质在于高等教育性质、校园性质。中美高校图书馆也有许多公共性,比如服务本校师生,支持本校师生从事学科学习、科学研究。在馆员的职业准入的要求上,美国高校图书馆主管和专业职员历来要求硕士以上学历,专业要对口,最好是图书与信息专业硕士。而我国高校图书馆主管和专业职员历来要求高中以上学历,不要求专业对口。通过比较,我国高校图书馆亟需提高员工招聘门槛

关键词中美高校图书馆职员任职资格比较

Comparing University Library Staff Qualifications in China with America.Jiang guang-hui;Shi Gui-fang

(College of Engineering,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Pukou District, 210031),Abstracts: Chinese and American university libraries hold public features, such as serving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promoting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disciplines learn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In the requirements of professional librarians, the U.S.university library directors and professional staff need master's degree as well as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master's degree.In China, the university library directors professional staff need specialist education, do not require professional degrees.By comparison, China's university libraries need to lift staff recruitment threshold:.Keywords:ComparingUniversity LibraryStaff Qualifications

前言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知识的宝库,是寻求知识,追求理想的净土,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在高校中,图书馆使广大教师、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继续进行综合性和持续性的学习和研究。师生借助图书馆的丰富藏书,参考工具书和各种报刊资料,以及各种有利条件,不断提高自学能力,通过自学来获得新知识,补充课堂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扩展自己的认知视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培养初步的独立科研能力。

1.图书馆工作人员学历层次及专业要求

2012年,全国523所高校图书馆的在编职工总人数为2.61万人,馆均在编职工人数约为50人,略高于往年。中位数是37人。在编职工人数排在第一位的是武汉大学图书馆,有职工332人,排在最后一位的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1

图书馆,只有在编职工2人。449所高校图书馆中,295所拥有合同制职工,总数为3584人,平均到449所,馆均大约8人。排在第一位的是:浙江大学图书馆,有合同工72人。

488所高校图书馆中,442所拥有获得硕士学位的职工,共4194人,平均到488所,馆均9人。排在第一位位的是中山大学图书馆,75人,第二位是武汉大学图书馆,74人;第三位是浙江大学图书馆,71人,第四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60人。527所高校图书馆拥有本科学历职工12338人,馆均23人;518所高校图书馆拥有大专学历职工6330人,馆均12人;487所高校图书馆的大专以下学历职工人数为2996人,馆均6人。

1.1馆长的职业资格

根据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馆员职位描述工作组的描述,19个大学图书馆的馆长都具备图书馆学或相当的硕士学位,这些学位是经美国图书馆协会认证的, 还要有至少5 年以上在大学图书馆从事行政或管理工作的经历。据美国Hagerstown社区学院的馆长James Feag in介绍,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具有图书馆学的背景之大学图书馆馆长还是十分少见的,馆长尽管多是教师身份,但通常既不从事教学也不从事研究工作。20 世纪60年代初,开始要求馆长具有图书馆学硕士学位,如今几乎找不到没有图书馆学硕士学位的大学图书馆馆长,通常他们还具有一个或几个其他学科的硕士或博士学位。现职的纽约州立大学奥巴尼分校大学图书馆馆长:纽约州立大学奥巴尼分校大学图书馆馆长(Dean & Director)玛丽 卡瑟林(Mary F.Casserly),是乔治敦大学国际事务学士、德雷赛尔大学硕士、罗格斯大学图书与信息博士。

我国内地高校图书馆馆长中,绝大多数为专职、非图书馆学背景、正高职称、男性,本科学历馆长占一半,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馆长占47%。513所高校图书馆中,专职馆长466位,兼职馆长47位。510所高校图书馆中,正高职称馆长288位,副高职称馆长180位,中级职称馆长28位,其他职称馆长13位。517所高校图书馆中,男馆长386位,女馆长131位。503所高校图书馆中,图书馆学背景的馆长93位,非图书馆学背景的馆长410位。515所高校图书馆中,98位馆长拥有博士学位,145位馆长拥有硕士学位,257位馆长拥有本科学历,15名馆长拥有大专及以下学历。

我国教育部的《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对馆长的要求只是高级职称,没有规定是否一定要有图书专业技术系列职称,也没有对是否有图书馆学教育学历。江苏省高校图工委网站各高校馆长的职称数据显示,61%的图书馆正馆长拥有的是非图书与信息专业职称,在高层次的高校中非图书与信息专业学历、职称任馆长的比例更高。

1.2 馆员的职业资格

美国大学图书馆里的图书馆员一般必须有美国图书馆学会(ALA)承认的图书馆学或信息学硕士以上学位。根据199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的Readex数据库提供的信息,美国高校图书馆中拥有学士学位的信息服务人员占总人数的3%;拥有硕士学位的人员占62%,其中ALA认证的图书馆学或信息学硕士占57%,非ALA认证的图书馆学或信息学硕士占5%;拥有双硕士学历的人员占到37%,他们既是图书馆学或信息学硕士,又是其他学科的硕士;博

士学位人员占5%。图书馆员即专业馆员,相当于我国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图书馆员必须有美国图书馆学会认可的图书馆与信息学硕士以上学位,如果要终生受聘还需要有第二硕士学位,在最初受聘的五年内必须参加有关的培训和学术会议、或工作有突出贡献、或在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才能长期聘用,若在五年之内得不到长期聘任就会被辞退或要自动辞职。

国内大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一般按学历和职称统计。根据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系的肖希明所做的调查:中国110家各类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为 11825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50%,而在现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中, 有图书馆学教育背景的22%,2006年新增本科及以上工作人员223人,其中具有图书馆学专业背景的仅占15.8%。我国图书馆职工接受过图书馆学教育的比例均远低于美国大学图书馆。

根据教育部高校图工委高职高专工作组的统计,198所高职高专图书馆有职工4554人。学历上,硕博士占4% , 本科占51%,专科占29%。

187所高职高专图书馆有职工4315人,职称上看正高级职称占0.254%,副高级职称占14%,中级职称占33%,中高级职称的比例超过47.25%。

而2011年,美国同类图书馆中馆员占30.3%,其他专业人员占7.5%,其他有薪人员占38.9%,学生助理人员占23.2%。美国馆员的对应比例为39.5%。

2.中美大学图书馆职业准入制度比较给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启示

2.1中国内地大学图书馆人员的学历水平有待提高

2012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公布,419所高校图书馆中,162所拥有获得博士学位的职工,共340人,平均到419所,馆均0.8人。488所高校图书馆中,442所拥有获得硕士学位的职工,共4194人,平均到488所,馆均9人。各馆的硕士学历职工人数并非单纯增长,出于退休或调转等原因,也有流失,如复旦大学图书馆就比2009年减少6人。

我国527所高校图书馆拥有本科学历职工12338人,馆均23人;518所高校图书馆拥有大专学历职工6330人,馆均12人;487所高校图书馆的大专以下学历职工人数为2996人,馆均6人。

2.2 中国内地大学图书馆人员的专业期待更对口

据美国图书馆情报学教育协会(AL ISE)2004年统计报表, 2011年美国共招收图书馆情报学学生26500人,各类硕士及硕士后占71.4%, 其中ALA认可的硕士有63.6%, 另外学士占总体的11.0% ,博士为3.5%。综合2009的情况,美国招生总人数增加120.7% , ALA认证的硕士学位占招生人数的比例在60%--69% 之间摆动,而博士的比例在3.3%13.6% 之间。美国的图书馆学教育主要为硕士层次的, 美国的图书馆情报学教育发展较快。如此一来,美国高校图书馆就可以容易招收到具有图书信息硕士以上的职业图书馆员工。

2012年,110家图书馆中新增本科以上人员中受过图书馆学教育的比例不过才15.8%,而美国馆员接受过图书馆学教育的比例接近100%。在美国,尽管馆员必须拥有硕士学位已实施了几十年,图书馆学教育博士层次所占的比例却一直在低位徘徊。美国教育部的大学图书馆调查,没有统计博士总数量及其所占比例。相比之下,国内大学图书馆界非常关注学历的层次。教育部高校图工委201

2年首次公布了大学图书馆中的博士人数340人, 获得硕士学位的职工,共4194人。但是,他们中绝大部分获得的是非图书情报、信息管理的对口专业。我们既要要注重学历的层次,更要看重学历的对口性。

结语

相比之下,我国大学图书馆忽视应聘人员的图书馆学教育背景,甚至有的大学图书馆以新进工作人员的本科和硕士学位是非图书馆学的两个不同学科而作为跨学科人才感到自豪,这实际上是图书馆职业的悲哀,反映出我国目前图书馆学教育的苍白。我国大学图书馆应该将复合型要求作为招聘的主要条件提出来,影响更多的求职者学习图书馆学知识,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水准。

参考文献

[1 ] 顾建,中美大学图书馆员职业资格的比较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5).[2] 邓珞华.中美两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之比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1)

[3] 白瑞芳.论我国图书馆职业资格制度建立所面临的问题[J].内蒙古图书馆工

作,2009(2)

[4] 孔丹.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1(9)

[5] 2012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2012-1-20]

[6] The ALA Committee on Accreditation.Accreditation Process Policies &

Procedures.[2011-4-18]

http://

第三篇:高校共青团能力建设的研究

高校共青团能力建设的研究

内容摘要

能力建设是共青团的一项根本建设,也是高校共青团组织长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华东理工大学共青团组织一年来的工作实践,总结出了当前加强高校共青团能力建设的“五项修炼”,即以“倡导团队学习、建设品牌项目”为基础,以对工作“进行系统思考”为动力,以“自我持续超越、推进成果显现”为推动,有效提升共青团的各项能力。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 能力建设 五项修炼 实践创新

共青团的能力,就是共青团组织按照党的要求,紧密结合青年和青年工作特点,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促进青年一代健康成长,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祖国和人民作贡献的本领。近年来,华东理工大学团组织在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基础上,结合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实际,对加强高校共青团的能力建设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思考和实践创新的尝试,这就是以“进行系统思考、自我持续超越、倡导团队学习、建设品牌项目、推进成果显现”等五项修炼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工作内容,探索“满足青年学生需求最大化基础上的广泛认同”的多种实现路径,努力增强我校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持续推进我校共青团组织的能力建设。

第一项修炼:进行系统思考

进行系统思考就是要整体、动态、本质地思考问题,改善思维方式,这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加强能力建设的核心,是“发动机”。

(一)整体思考,合理规划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

2004年11月,我们启动了三年行动计划,并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实施“奋进工程”。“奋进工程”的目标就是通过三年的努力,把我校共青团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研究型的共青团组织,持续注入发展动力,不断提升战斗力、吸引力、凝聚力和服务力。“奋进工程”对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思想教育引导、素质深化拓展、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成才服务和团的组织建设”等五个工作领域进行了合理规划,确定了“以思想教育引导为核心,以素质深化拓展为重点,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以学生成才服务为平台,以团的组织建设为保障”的整体工作思路。

思想教育引导方面实施“明德项目计划”,重点建设“正心诚意”、“润德修身”和“诚信校园”三个子项目,分别用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诚信修身教育等三个方面工作。素质深化拓展方面实施“格致项目计划”,重点建设“博学笃志”、“慎思笃行”、“四位一体”和“腾飞基地”四个子项目,分别用来加强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科技学术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和素质深化拓展等四个方面的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实施“冶性项目计划”,重点建设“开卷有益”、“悦目爽心”、“引经据典”、“商业精英”、“精品社团”和“青春驿站”六个子项目,分别用来加强校园读书文化、校园娱乐文化、校园高雅文化、校园商业文化、校园社团文化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学生成才服务方面实施“导航项目计划”,重点建设包括“创业导航”、“职业导航”、“心理导航”和“满园芬芳”四个子项目,分别用来加强学生创业辅导、学生就业辅导、学生心理素质优化和学生育优评优推优等四个方面的工作。团的组织建设方面实施“务本项目计划”,重点建设“根深本固”、“解疑释惑”、“爱岗有为”、“秀外慧中”、“一体两翼”、“百花齐放”和“研深覃精”七个子项目,分别用来加强班级团日活动、学生团校建设、团干部队伍建设、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社团社区团工委建设、基层共青团工作促进和青年工作研究与促进等七个方面的工作。

(二)改善思维方式,坚持活动、建设、研究、服务四位一体综合推进

当前,高校共青团“五强五弱”的工作局面仍然没有改变,影响和制约着高校共青团组织进一步提高自身能力的建设。这“五强五弱”分别是:在服务的对象上群众性强、先进性弱;在工作性质上教育性强,服务性弱;在工作内容上活动性强、研究性弱;在开展工作的形式上封闭性强、开放性弱;在工作实效上个体效应强、整体组合弱。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活动、建设、研究、服务四位一体综合推进,贴近、互动、凝聚、引领四点一线递进深化。既重视大型活动的开展,又重视共青团制度建设(如专职团干部的360度考评制度等);既重视活动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又重视研究和把握工作的前瞻性和规律性(如开展团员和团支部现状的调查分析等),既重视活动的教育性,又重视各项工作对学生成才的服务性(如各类成才报告会等)。在工作路径上,既重视贴近党政中心任务、贴近学生团员需求、贴近青年工作实际,又重视供求互动、社会互动和网络互动;既重视对对青年的思想凝聚、组织凝聚、服务凝聚和情感凝聚,又重视对学生团员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的引领。

第二项修炼:倡导团队学习

重视青年学习、组织青年学习、自觉坚持学习、积极引领学习,构成了共青团的学习特质,是共青团的一项重要政治使命和鲜明特征,决定了共青团具有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内在动力和独特优势。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团的十五大也向全团明确提出了按照建设学习型组织和服务型组织的要求,加强团组织的学习能力和服务能力建设的任务。倡导团队学习是高校共青团能力建设的基础环节之一。

(一)团队学习机制:个人学习是基础、深度会谈是关键

个人学习是团队学习的基础,深度会谈是实现团队学习的关键。个人学习要出自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需要,深度会谈是在无拘无束的探索中自由交流自己心中的想法,交流经验教训,反思、探询、相互支持与启发,从中得到超过各自个人认识的认识。一年来,我们将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建立了“四个一”的学习机制,即:每周一次深度会谈,校团委每周组织专职团干部进行座谈和讨论;每月一次的学习交流,团委每月组织团干部以各种形式进行学习交流;每学期一篇工作论文,团委将团干部的工作论文进行交流和评比;每学年一次工作研讨,结合本学年的工作实际和工作经验,开展工作研讨。

(二)团队学习方法:六步学习法

为了使学习机制更进一步完善,我们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六部学习法”,即:学、听、议、做、写、评。“学”即是要进行自学,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广泛学习;“听”即是要向他人学习,听取专业的报告,学习先进性理论知识和经验;“议”即是将自己的学习与研讨结合起来,每周的工作交流,每学期的工作研讨都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的良好机会;“做”就是要在学习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实践,将学习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写”即是将自己的学习体会用工作论文的形式落实到书面上,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借鉴基础,为广泛的交流提供条件;“评”即是建立评价机制,将学习的效果和实践的经验总结归纳,得出更进一步的改进措施。在每步教育中,要结合青年特点,创新教育形式,引导团员青年和团干部在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

第三项修炼:建设品牌项目

建设品牌项目就是重点建设若干活动项目,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活动品牌,这是高校共青团加强能力建设的第二个基础环节。

(一)建设品牌项目的目的是强化精品意识

活动项目是共青团工作的主体,实现项目化推进已经成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共识。但是高校共青团项目面大量广,就我校而言,全年面向全体学生团员正常开展的活动项目就达到52项。在这些项目中,如果每一项都追求卓越,显然对资源极其稀缺的共青团组织来说,必然力不从心,而如果每一项都平均分配资源,则往往又会导致工作的平淡无奇,影响战斗力和吸引力。因此,对高校共青团组织来说,必须对所有的项目进行常规项目、重点项目和品牌项目的区分。建设品牌项目也就是要强化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这也是形成各高校比较优势(或者说学校特色)的关键所在。2005年,我校在梳理共青团所有活动项目的基础上,确定了要重点建设的十大品牌项目,一是“校园文化社区行——社团进社区”;二是“名家走近青年”;三是“生存模拟实践大赛”;四是“华理制造校园文化之星”;五是“经典华理”;六是“新生导航——新生展示季”;七是“杰出青年校友论坛”;八是“大型团日观摩”;九是“思想学术节”;十是“团队行为训练”。

(二)建设品牌项目关键是构建三个体系

建设品牌项目的关键是要构建三个体系,即组织领导体系、物质支撑体系和技术保障体系。构建组织领导体系是投入组织资源,构建物质支撑体系是投入物质资源,而构建技术保障体系则是投入技术资源。三项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是建设品牌项目的三个重要支点。我们在建设品牌项目活动时,既有学校主管领导担任组长的校级领导小组,又有分项目的项目组织协调小组,并实现校院合理分工、充分互动。在物质投入上,对于品牌项目活动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充分的倾斜,确保品牌项目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另外,对于学术性较强的品牌项目,努力争取学校专业老师的学术支持,聘请了一批工、理、商、文、法等领域的专家担任工作顾问和学术指导。

第四项修炼:自我持续超越

组织行为学理论告诉我们,个人和组织在发展中始终面临两个重要的极限,即自我极限和常规极限。自我极限即自我认为个人和组织的能力是有限的,一项工作别人不能解决,自己也不能解决;常规极限即过去是怎样做的,现在就应怎样做,别人怎样做的,自己就应怎样做。加强共青团能力建设就是要鼓励团干部和团组织向自我挑战,向极限挑战,实现自我持续超越。它是高校共青团能力建设的重要张力之一。

(一)自我持续超越的核心就是要把工具型工作观转变为创造型工作观

由于种种原因,一部分共青团干部的工作观是工具型的,他们的工作只满足于上传下达,应付各种任务,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够,缺乏思考和总结,造成了工作的僵硬化、程式化,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先进性。近年来,我们为建设一支“党放心、青年满意”的共青团干部队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的新机制,激发团干部成为始终“自我持续超越”的创造型干部。一年来,学校团委开展多次专题研讨会,加强对各级团干部的思想教育,强化转变工具型工作观为创造型工作观的意识。2005年,学校团委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专职团干部360度考核制度》,对校院两级团干部的工作职责、工作要求、选拔程序、绩效考核和业绩激励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考核制度中的各项指标在确定指数时加大了各项工作创新性的权重;同年建立的《红旗分团委360度考核制度》、《红旗团支部考核制度》也遵循了以上的原则。另外,在每期团日活动主题确定上,注重给予团支部更灵活的组织空间,在每月“十佳团日活动”中,更加突出创新性指数。2005年校部对学校各部门进行业绩考核时,我校团委在所有部门中,创新指数排名第一。

(二)自我持续超越的动力是共青团干部的使命感

如果目标一直能在组织中鼓舞人心,那就是拥有一种能够凝聚并坚持实现的能力。共同愿景的整合,便是组织的全体成员的使命。只有当全体成员致力于实现共同的理想、愿望和共同关注的愿景时,才会产生自觉的创造和超越的意识。近年来,我们逐步明确了我校共青团组织的大愿景是“满足学生需求最大化基础上的广泛认同”,各学院团组织的小愿景是“特色+精品的比较优势”,各级团干部的个人愿景是“学习型、创造型、研究型,有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党政后备干部”。三个愿景的结合促进了使命感的形成和强化,也促进了共青团的“自我持续超越”。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各级团干部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从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实现的方式方法上都能够大胆探索,如理学院在2005年就首次组织公推直选学生会主席;每年的思想学术节、文化艺术节、社团节的组织都能够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自我持续超越的关键是坚持激励相容的原则

自我持续超越关键是要实现共青团组织和共青团干部的“双赢”,也就是要始终坚持激励相容的原则。激励相容就是要做到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的统一。一年来,我们在组织各项活动时坚持激励相容的原则,制定和实施各项激励政策。如为活跃班团组织实施主题团日竞标制度(竞标成功给予全额资助),学院承办校级活动实施答辩制度,此外还有学生干部岗位动态转换制度、红旗分团委流动红旗制度等。

第五项修炼:推进成果显现

工作成果显性化是共青团工作的一个鲜明的特征。成果显现往往被狭窄的理解为共青团的活动场面。我们认为,共青团工作成果显现的方式是多维的,是活动场面、总结宣传、经验提炼、学术探讨和服务对象素质的提升等多种方式的统一和结合。推进成果显现是高校共青团加强能力建设的第二项重要的张力。

我们在推进成果显现工作中,借鉴海尔集团的企业管理“OEC”模式,强化薄弱环节建设。

O(overall),全面规划,即对成果显现要做全面的计划和要求,对于一项活动的开展要重点关注能够给予服务对象什么样的体会和感受,达到怎样的实效,通过何种途径显性成果。我们基于“以往很多工作只完成了三分之二”的判断,提出“完善三分之一”的要求,这三分之一就是总结、宣传、提炼部分。

E(everyone,everyday,everything),即人人有要求、天天有记录、事事有总结。人人有要求,就是校院两级团组织和从事共青团工作的团干部都要有推进成果显现的意识,在工作中建立成果显现的方法体系,如确立了四大发展报告系列(社团发展报告、校园文化发展报告、青年学生发展报告、社会实践发展报告)。天天有记录,就是要求每一天的工作要有大事记。事事有总结,就是每一项活动开始时有计划、结束时有总结,并努力通过媒体加以宣传报导。

C(control),过程控制,也就是活动结束后的两周内检查活动总结,每学期检查一次学期总结,每学年整理出版学校共青团工作年鉴。

在推进成果显性化建设的一年中,我们开展的各类活动被校外媒体报道了近120次,其中包括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著名新闻媒体。同时,还编辑了《2005年华东理工大学社团发展报告》、《2004年华东理工大学团日活动精品集》等出版物,有力展示了共青团在服务学生团员方面的风采和成果,得到学校党政和广大学生团员的积极评价。

能力建设是共青团的一项根本建设。以“进行系统思考、自我持续超越、倡导团队学习、建设品牌项目、推进成果显现”为内容的能力建设“五项修炼”,是一种工作思路的创新,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它以“倡导团队学习、建设品牌项目”为基础,以对工作“进行系统思考”为动力,以“自我持续超越、推进成果显现”为推动,对有效提升共青团的各项能力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四篇:高校共青团工作汇报

篇一:高校共青团工作汇报 在示范院校建设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2010年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共青团工作汇报

周天一

(2011年1月7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迎来了全省高校共青团工作考核组。在此,我谨代表学院团委对考核组各位专家莅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2010年,我院共青团事业在学院党委、共青团江苏省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学院各有关部门大力配合和帮助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新时期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加强自身建设,以?魅力校园育英才行动?为统揽,以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共青团引导、组织、服务、维权四项基本职能,全面深化团的各项重点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下面我从六个方面作简要汇报。

一、学院概况与团组织情况

我院前身为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清末状元张謇先生于1912年采取?厂中校、校中厂?形式创办的我国第一所纺织职业学校——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历经?南通纺织企业纺织专科学校?、?江苏省南通纺织工业学校?等办学阶段,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独立升格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现设有纺织、染化、服装、经贸、机电、信息、艺术、外语、建工等9个系和社会科学、体育与军事2个教学部以及国际合作学院、堪培门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3个二级学院,教职工698名,全日制在校生1万多名。

我院团委目前有4名专职团干部,一名副书记主持工作,团委委员9名,下辖10个系(院)团总支,1个教工直属团支部,共有243个学生班级团支部,全院共青团员近万名。本届团委是经2007年3月第三次学院团代会选举产生的,现已届满,将于今年上半年按期换届。

二、坚持统筹兼顾,“团建强基”工程扎实有效

2010年,我们从履行共青团?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根本职能出发,紧紧围绕团省委?青春燎原计划?这项重点工作,全面部署,扎实推进,确保成效。

1、定期向党委汇报,党政支持共青团工作。院团委在年初,年中,年末分三次专题向党委汇报团学工作,平时不定期向党委分管领导汇报工作,经党委同意,3月份召开了三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11月份召开了共青团?双争先?动员大会,分管领导到会讲话,在青年共产主义学校培训班中邀请党政领导给团员青年作报告,在学生组织办公场所搬迁、校园广播台新建、大学生活动中心建设、增加团学活动经费、落实团干部相应职级待遇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争取党政支持,成效明显。2010年10月,我院党组织接受了省委教育工委的党建考核,成绩优秀,院团委根据党建带团建的要求,认真回顾总结近三年的工作,整理相关台账资料,较好地配合了考核工作。

2、以?基层团建示范点?为契机,抓好队伍建设。2010年3月,在团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上我院团委喜获?江苏省基层团建示范点?命名。此次命名的高校团委全省共19家,其中高职院校团委8家。我院团委撰写的《牢记?两个全体?,全力推进?团建强基?工程》的材料在大会上印发交流。2010年,我院团组织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团干部队伍建设,院团委新增加1名工作人员,建工系、堪培门学院于上半年分别召开了首次团学代表大会,成立了团总支、学生分会,选拔优秀辅导员担任团总支书记。我院还注重做好团干部转岗输送工作和挂职锻炼工作,2010年共有2位团总支书记(纺织系团总支书记王谦、外语系团总支书记夏蕾)得到转岗,向学生管理和教学一线输送。我院认真贯彻团省委和省委教育工委52号文件精神,在年底前考察选派青年干部1人挂职港闸团区委副书记。院团委结合?双争先?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团学工作请示汇报制度,团委联系点制度、?三会两制一课?制度,以?团支部工作手册?为龙头,印发《团支部宝典》,规范了团的组织生活,巩固了团支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3、继续加强?推优?和?评优?工作。2010年,院团委共推荐了669名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继续以团委向各系党总支致函的形式规范了推优程序,严格审核,团员经推优入党率100%。与此同时,积极开展表彰工作。五〃四期间共表彰了167名优秀团干、298名优秀团员、100名优秀学生会干部和28个先进基层团组织。院团委副书记周天一同志经团市委推荐,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干部?,3名学生获评省、市优秀共青团员。此外,开展了?六个一小时?团日活动评选,优秀社团活动、社团活动积极分子等评选表彰工作,激发青年学生追求进步,开拓创新的热情。

4、建立纺院团学骨干舆情观测网络。院团委以学生会干部为主体,聘请了我院首批舆情信息员,在班级、宿舍、食堂、校园周边等场所设立观测点,关注网上舆情动态,安排专人及时将《江苏省大学生社会观察导航》发放给普通同学,在食堂价格波动、中国船长被日扣留事件等热点问题中,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

5、开展与港闸区团委结对共建工作。我院团委与港闸区团委是经团省委确定的结对共建单位,2010年,双方团组织密切合作,在大学生骨干培训、社会实践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我院团组织为港闸区团委?大学生村官?文艺演出的节目提供师资支持,周天一副书记受聘港闸区首批团情观测员。港闸团区委为我院学生骨干参观考察工作提供便利。

6、教工团支部喜获?江苏省青年文明号?。2010年,我院教工直属团支部以创建?青年文明号?为抓手,联合关工委老干部、老教师共同加强青年教工师德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活动,经团省委考核通过,我院青年教工群体获得?江苏省青年文明号?命名授牌。我院团委同时还获得南通市?青年岗位能手?优秀组织奖,教工团支部书记徐磊同志被评为南通市?青年岗位能手?。

7、认真指导学生会、学生社团开展工作。院团委十分重视发挥学生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职能和学生社团凝聚各方面青年学生的作用。指导学生会开展了主席团公开竞聘、学生社团招新等工作,支持学生组织独立开展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帮助学生组织办公场所进行搬迁,对学生会新干事进行培训,加强宿管会和伙管会建设,通过学生组织维护学生权益,促进?一体两翼?和谐大团建格局构建。

三、坚持开拓创新,实践育人工作彰显活力

1、办好青年共产主义学校,加强团学干部培养。2010年,院团委共举办青年共产主义学校培训班三期,从党团理论、学生干部的工作方法、素质拓展等方面对广大团、学干部进行了系统培训,与此同时,各系(院)也举办团校培训班,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培训课程。我院还选派学生会主席邓丁成同学参加了全省大学生菁英人才学校第四期培训班,他本人经选拔,有幸赴四川绵竹实地考察。南通《江海晚报》以?使命引领青春?为题,对邓丁成同学的绵竹之行给予了报道。

2、牵头承办了团省委?我的青春故事?优秀大学生成长报告会南通片区的工作。我院团委从6月份开始着手准备,牵头协调兄弟高校选树了一批先进典型,丰富?学兄学姐讲故事,学弟学妹听故事?宣讲形式,较好地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感染青年学生。10月-11月,报告会分别赴纺院、通大、航院、职大、农院、紫琅学院等六所在通高校进行宣讲,受到师生欢迎,近3000名学生聆听了报告会。与此同时,我院团组织还积极参与团中央举办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寻访活动,机电系陈兵同学获得?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这也是我院学生连续第二年获此荣誉。

3、指导开展好基层团日活动。2010年,我院团组织继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构筑团员青年的精神支柱。抓住?五四?、?七一?、?十一?等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的有利契机,加强对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动员组织班级团支部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和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引导全院团员青年在国家示范院校建设进程中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在上半年支持西南省份抗旱救灾以及为玉树地震灾区募捐活动中我院共青团员踊跃捐款,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

4、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为龙头,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上半年,举办了?青春接力〃助推示范?院第八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本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共举办?艺术歌曲比赛、校园舞蹈比赛、法制情景剧(小品)比赛、‘拥抱世博’手抄报(海报)设计比赛、大学生形象设计比赛、艺术作品征集展示等10多项活动。各系(院)团学组织精心组织,广大同学积极参与,充分展现了我院大学生奋发昂扬的精神风貌;10月份,我院团委举办了?纺院情?大型迎新生文艺晚会,一台晚会连演三场,覆盖到全体3000多名新生。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和迎新晚会经过多年的传承,现已成为我院团学文化建设中的两个特色品牌。与此同时,支持各系(院)团总支广泛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5、按照?放量扶优?的原则,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截止2010篇二:共青团工作汇报材料 加强团的阵地建设 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镇共青团汇报材料

*****镇团委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和团县委的大力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各级会议精神,以“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为宗旨,积极探索团工作的新思路、新措施,按照四好四带头的工作要求,在渗透中求实效,在发展中求创新,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奋发进取,在促进我镇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下辖团组织23个,其中村团支部14个、镇直团支部1个、学校团总支1个,团支部7个。全镇现有团员539人。镇团委委员9人,均达到本科以上文化程度,2名是中共党员。团支部班子54人,其中女团干23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7%,中共党员17人,占31%。

二、以“党建带团建”为统揽,全面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

1、领导重视,总揽共青团工作 镇党委高度重视团建工作,定期不定期地听取镇团委的工作汇报,及时指导、关心团委的工作开展情况,党委一把手经常亲自过问团的工作,针对不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同时大力推进“党建带团建”,把镇基层团组织建设纳入党建的总体格局,统一部署实施,把团建考核纳入党建考核,按照《*****镇党建带团建工作检查目标任务一览表》来进行考核检查,检查结果将列入党建考核的重要内容。每逢共青团的大型会议、纪念活动等,党委领导都亲临现场给予指导,先后参与了贫困青少年的关心慰问、青年干部的演讲比赛,团的代表大会等。近日,给镇团委解决了团员活动场地问题,并为团员活动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在平时的一些重要工作中,让共青团参与进来,锻炼团干部。在组织建设的规范化上,先后以党委的名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意见》(勉新发[2010]80号),《关于印发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兼任村团支部书记的通知》(勉新发[2010]81号)《关于印发*****镇镇团委组成人员的通知》(勉新发[2010]82号)。

2、加强团的组织和队伍建设

在团组织建设上不断加强村级组织的建设,让团的村级组织焕发出了青春的活力。镇团委按期换届,民主选举,把一批有思想、有能力、有知识的年轻人充实到团干队伍中,尤其是让到村任职的五名高校毕业生兼任村团支部书记,来培养“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高素质的团干队伍,同时对照检查我镇农村团组织建设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各基层团组织的团支部书记进行调整,选拔年轻优秀的青年人充实到团干部的队伍中来。在镇团委建设上,率先按照团县委的要求实行“1+1+x”的乡镇团委建设模式,按照镇党委提名推荐,团员代表举手表决,选举产生了9名委员,由年轻实干的镇党委副书记兼任团委书记,下设专职副书记1名和委员7名,我们广泛吸纳乡镇优秀干部、站所青年、大学生村官充实到委员会当中来。同时不断深化推优入党工作,坚持贯彻28周岁以下青年入党一般应在团员中发展,把推优工作的立足点放在加强团员的培养和教育上,特别注意推荐那些思想素质好,在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做出显著成绩的优秀团员和团干部作党的发展对象,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今年以来我镇推优入党了2人。目前,村团支部书记14人,平均年龄为35岁。其中新上任团支书7人,占50%;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5人,占36%。在非公企业及两新组织建团工作上,我们已经做了前期的摸底工作,今后将继续深化这一方面的努力。

3、加强团的阵地建设

农村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匮乏,基层团组织活动阵地缺失已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团组织凝聚力的发挥,为此,我镇积极寻求多方支持,合理整合资源,先后投资5000余元,对团的活动阵地进行建设,从读书育人,健身强体,舆论宣传三个方面作为抓手,将农村青少年文化阵地和团组织阵地建设巧妙结合,务求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功效。活动室以广大团员、团干部和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除了拥有适合青年阅读的书报外,还配备了棋类、羽毛球、乒乓球等文体用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丰富活动项目,最大限度发挥团员活动中心的综合作用,以团员活动室为纽带,进一步提升团组织凝聚力和影响力。

4、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力量

去年至今,先后有5名高校毕业生到我镇个别村上任职,为了落实党建带团建,更有利于团组织引导青年,发挥服务青年的作用,我镇先后将这几名大学生村官以党委任命的形式充实到我们的团干部中来,让他们兼任村上的团支部书记,为了更好的发挥这股生力军的作用,促进他们在基层综合锻炼、加快成长,今后我镇团委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日常管理:(1)针对共青团的业务和当前的重点工作进行全面辅导,帮助他们拓宽视野、更新观念、提高能力。

(2)建立定期交流制度,至少每月开一次工作交流会。

(3)结合县情、镇情、村情,为这些大学生村官制定详细的任期目标和规划,并将他们作为评选先进、推优入党的对象,重点考察培养。

三、广泛开展教育引导青少年工作

四、全面引导、抓好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新农村建设 镇团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竭诚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为主要任务,积极整合团内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努力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

1、全面落实农村青年职业技术培训计划,鼓励青年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镇团委与镇劳动保障部门联合,积极开展农村领头雁及订单式培训,以*****镇中学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以食用菌生产技术为重点培训内容,开展农村青工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同时,还与茶店余家湾页岩砖厂积极联系,了解企业用工情况,从实际情况出发促进劳动力需求信息与供给信息的对接,为用人单位和41名就业人员之间建立了一条互动的纽带。09年12月6日在镇中学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班,有100名农村户籍的富余劳动力参加培训学习,培训时间为18天,考试合格者分别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并根据参训人员的就业意愿,启发带动大部分人自己发展,安排部分人进厂生产。另外,根据我镇企业的用工需求建立上岗前职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将新镇米业等企业列为我镇安臵农村富余劳动力接收基地,加快农民工培训、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2、积极开展活动,拓展引导、服务青年范围 每年4月16日(农历3月初3),在我镇要举办一年一度的庙会及物资交流会,每当此时都吸引来大批的群众到镇政府前的街道上来赶会,我们团委抓住这次机会,联合镇劳动保障所,镇司法所在镇政府门前的街道上开展服务青年,引导青年、教育青年为目的的宣传活动,通过展板、宣传画、宣传单、宣传卡等形式为广大青年推荐就业岗位,宣传法律知识,防灾减灾常识及平安创建等内容。通过这些活动,来拓展了我镇团委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范围。

3、建立优秀青年、致富能手备案制度

目前镇团委已对辖区内青年能手进行了摸底和统计,并将他们的专长,能力,发展意向进行了归纳,今后在有适当的项目,合适的资金,优惠的政策出现的情况下,我们将积极主动的同这些优秀青年、致富能手进行衔接,通过整合团内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来帮助、服务广大青年朋友就业创业,实现更大的发展。篇三:2014年学校团委工作总结

乌鲁木齐市八十三中学 2014年团委工作总结 2014年12月

乌鲁木齐市八十三中学2014年团委工作总结

2014年是我校团学工作突飞猛进向前发展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中,校团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工作,本着“巩固基础,强化职能,突出重点,着力拓展”的工作方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思想教育为主线,就业为导向,活动为载体,活化机制为动力,团学组织为抓手”,坚持服务大局与服务青年相统一,较好地发挥共青团组织在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下面就一年来的工作做一总结:

一、基层团建工作有方法

1、规范团建和学生会工作。

我校团委高度重视和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创新,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通过每周一次的团干例会、有针对性地组织团干学习团的有关知识和使用《团支部工作手册》,保证了基层团支部工作班子应有的活力和吸引力;把团的组织建设的着力点放在活跃基层、打牢基础、狠抓落实上,不断深化基层团组织建设,强化团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努力实现全校共青团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2、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发挥学生组织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作用为了提高我校学生干部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工作能力,使之能够更好的适应我校学生工作环境,创新学生会竞选,真正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规范校学生干部选拔和培养,在学生干部的定位和工作的流程、思路及方法等方面给学生干部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培训。为学生会制作了胸牌挂牌,规范了学生会挂牌上岗制度,真正起到“示范一批,带动一片”的正面效果,规范校学生干部选拔和培养,努力营造一个健康、高雅、文明、进步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校建设发展、为良好校风学风形成做出积极贡献。

3、注重宣传阵地建设,开展多项活动,营造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广播台、晨会、班级板报、学校板报是我校的主要文字宣传阵地。团支部和德育处一起对学校各处的文明宣传进行了指导。树立民族团结观念。为喀什达布达尔乡小学捐款捐衣活动,同学们深受启发,感受到互帮互助、团结一心的社会大风气。切实做好升旗仪式工作,利用晨会讲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晨会宣讲的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的困惑,内容也丰富有心意。每周校团委学生会都认真准备讲话稿,围绕“安全、卫生、文明守纪、学习,感恩教育”等方面开展对学生教育。从思想到品质、从安全到卫生、从守纪到常规等多方面,强化学生认知,营造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氛围,我们改变以往单一的说教模式,让优秀学生作国旗下发言,提高晨会讲话的教育效果。

4、为鼓励先进,报送牵手活动优秀辅导员先进事迹、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上报区委。并宣传先进事迹,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我校共青团工作的发展,调动广大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当中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创先争优活动开展过程中,及时发现、挖掘典型和先进,针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评选并授予“优秀团干、团员”等荣誉称号,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凝练活动优秀成果,提升团支部及团员的创先争优积极性。

二、常规工作有发展。1.2014年我校向团区委报送信息57篇,远远超过全年报送6篇的要求,我校在职教职工118人,教师志愿者50人达到40%以上超过了要求人数,今天校团委拓展工作思路,走出校外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开拓了志愿者服务社会、服务青少年的新思路。树立爱心观念,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的先锋作用,全年多次组织社团开展爱心志愿活动,牵手行动一对一帮扶、慰问困难户、与爱同行30公里徒步、参加公益助学、敬老院献爱心等等,使同学切身感受到互帮互助、团结一心的社会大风气,也取得了良好的关怀回馈社会带动作用。

2、抓热点、抓时代脉搏,开展行之有效的主旋律教育,分别举办学雷锋活动月、五四活动月、民族团结系列活动和12.9红色爱国系列活动。

4、阵地建设工作,团的自身建设、章程建设、新团员选拔、团校、常务会议等常规工作更多的依托学生会完成,解放了教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常规建设更加科学、规范、有序,升旗仪式要求全校师生始终参与,对主持升旗仪式的升旗手进行队列训练、规范“国旗下讲话”内容,逐步培养并提高同学们的爱国热情。通过长时间的坚持,我我校升旗仪式已形成良好氛围,已使其成为我们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加强了广播站建设,选拔了一批新广播员,使广播站更加专业,更加喜闻乐见。在学校的体育艺术节上,我校广播站出色高效完成了宣传组工作认为。

三、重点工作有跨越

1、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活动以“我的梦 中国梦”为主题,共分为四个部分: 一是“点亮青春梦想”理论学习活动。

利用各宣传阵地、新媒体、理论学习等有效载体,依托团校专题教育和团课讲座,创新主题团日活动内容和方式,发挥红色理论类社团作用,面向全体团员青年大力宣讲“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二是“放飞美丽梦想”社会实践活动。

由校德育处安排,团委组织七八年级全体师生,赴青湖御园开展户外拓展活动。活动以体验学习为主要形式,强调感悟与自我教育,体现综合性、挑战性、融合趣味性和教育性、个体与团队相结合等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爱心、责任心以及合群意识。三是“弘扬中国精神”品格塑造活动。

开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主题教育,我校第三届体育艺术节以畅想“我的梦 中国梦”为主题,切实落实好当前主题教育。艺术节分为开幕式、美术作品展、文艺汇演三个部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心设计、精彩纷呈。学校学生齐上阵、同登台、献技艺、展风采,宣传落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圆“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教育,同时展示了我校素质教育下的学生风采和精神风貌。在团员青年中着重培育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

四是“凝聚青春力量”素质提升活动。以“书法展示”为载体践行我们的“中国梦。我的梦”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抒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加强校园文化建设,83中举办了以主题为“中国梦,我的梦”书法展示。

师生创作的书法作品,字体各异,结构严谨。每幅作品无不散发着浓郁的墨香,显示出扎实的功底。近两年来,83中小学二至六年级中开设了每周一节的书法课,社团活动中开设了书法社,对于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次现场书法展示,不仅是对我校书法教育成果的一次检阅,也为有书法才能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更为学校营造了一种浓厚的书法艺术氛围。

2、“去极端化”宣传教育活动

为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近日,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三中学积极开展“去极端化”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内容主要围绕地区印发的《“去极端化”宣传材料》进行。学校任小平书记带领团员学生学习了肃清“圣战殉教进天堂”毒瘤,抵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有关材料,在释放民族感情和“去极端化”宣传教育中,必须把握分寸、注意方式方法,要反思自身及亲属和身边人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在释放民族感情和“去极端化”宣传教育中发挥一面旗帜作用,做示范表率,主动发声,敢于“亮剑”,坚决肃清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3、“牵手行动”建设一支帮教队伍一对一帮扶

乌鲁木齐市第83中学,是一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较为集中的学校,这些孩子,也正是“牵手行动”所要帮扶的9类人群中的一个重要群体。按照团区委的安排,学校团委书记,在全校层面的帮扶关爱进城务工人员跟随子女工作中,与学校“三博”办学理念相结合,让进城务工人员跟随子女在学校得到“博爱”、践行“博爱”、传承“博爱”,在处处充满爱的校园里发扬“博学”品质,培养“博雅”行为,提升个人素养。积极发挥学校团委的号召、组织作用,全校教师积极响应并主动参与到志愿帮教辅导员队伍。学校各个年级都成立了“学业帮教辅导、品德帮教辅导、心理健康帮教辅导、生活困难帮教辅导、同伴成长帮教辅导”五支“牵手行动”帮教服务队。帮教辅导员利用课间、午休及下午放学后的学生空

第五篇:高校共青团2011工作总结

高校共青团2011工作总结

我院团委在学院党委的领导和关心下,本着 “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综合提高”的原则,在2011开展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意义深远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把落实学院党委和校团委的工作方针同我院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不断深化开展共青团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了本学年的工作。不仅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建设,积极开展新型团支部建设和志愿者服务工作,还组织了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学术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同时,更起到了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增加学院文明风尚的作用。

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学生思想问题

按院党委要求制定团委的“创先争优”实施方案并部署实施。召开学生工作研讨会、本科生团学工作联席会议、研究生学生代表到呈贡参加研究生和本科生交流会,并留有会议记录存档。党政领导、院团委书记走访学生宿舍,关心学生。还举行了“关爱贫困生”肯谈会,“端午节送粽子 送温暖”活动,迎新系列活动以及“感恩的心”教师节送花献礼等。

2.丰富多彩的团日活动,组织学生干部学习时政

组织了一系列关于“激励自我,奋起进步”的团日活动。以“感动云大,感动呈贡”为主题,以“走在时代前沿”为宗旨,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极富特色的活动。以“艰苦奋斗、与时俱进”的宗旨,开展“艰苦奋斗”主题文化系列活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及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组织学生干部学习时政,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大政方针。积极参加学校团委的工作以及各种培训,也为响应十七届五中全会开展了一系列极具特色的活动。

二、完善宣传工作,加强宣传力度

1.定期制作《《东陆法苑》、《团学工作简报》,及时了解学生动态;

2.建设学院门户网站,及时上传学院团委的各项工作动态; 3.注意扩大学院宣传,积极在校报、学校新闻网、学校团学网和校外媒体上报道我院团学工作动态;

4.设立信息宣传中心专人负责上传信息和制作简报,完成好信息报送工作;

5.按时参加校团委共青团宣传例会,并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

6.及时向校团委网站提供共青团工作信息。

三、创新组织体制改革,促进组织精进工作 1.深化体制机构改革,提高工作效率

我院团委通过部门合并、裁剪和单列使原有的机构设置更加合理,并在北学楼以及呈贡法学楼设立独立学生会和研究生会办公室。

2.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确保工作透明公正 制定了《法学院团委团学规章制度》,不仅确立了团学例会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办公室使用制度、学院团委印章使用制度等一系列紧紧围绕提高服务能力这条主线来展开的工作制度。保持学期伊始和结束之际召开“工作策划会议”、“工作总结会议”、“每周例会制度”以及 “团学联席会议制度”,以此提高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内部以及与各年级班委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还建立了干部考评制度、团学换届竞选制度、学生干部培训制度。

3.做好“推优”入党工作、组织参加校团委五四表彰

在“推优”过程中,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全院共772名学生团员,2010共向学院各学生党支部推荐294名团员。法学2008级二班团支部荣获云南大学“十大红旗团支部。邓道婷同学在云南大学2010年“五四表彰”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十大团干部标兵”;刘璐同学在云南大学2010年“五四表彰”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团员”。

四、新型团支部建设

法学院团委学生会严格秉承《关于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文件的精神,着重加强新型团支部的建设。以小班为单位组建新的新型团支部、以学院特色、成员发展和团支部团员组成实际情况(如司法考试、研究生考试、少数民族)为标准,将新型团支部建设逐渐发展起来,建立有3个禁毒协会团支部、2个学术实践团支部、2个文体团支部。就团支部建设过程中的目的意义、创建方式、具体组织、实施步骤、管理方法、团支书选举、档案管理、活动计划等细节做出了详实的规划,制定了《云南大学法学院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试点实施方案》形成了方案指导行动,实践完善计划的科学结构。

为加强禁毒协会团支部的特色建设,特邀请外籍教师进行专项教育,并投入专项资金。在此基础上,以座谈会、飞信等方式,深化院团学同各个新型团支部的联系。不但及时掌握了新型团支部的基本信息,而且为院团学对各新型团支部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文体活动

1.2010年4月27日,洋浦校区多功能厅举办了法学院“十佳歌手”大赛。

2.2010年5月法学院07、08、09级各班组建篮球队,举行“天平杯”篮球赛。

3.2010年9月28日我院团委参加云南省第二监狱建监60周年文艺庆典,与服刑人员以及狱警共同文艺联欢。

4.2010年10月27日,由法学院组织和英伟达公司主办了“街霸”游戏大赛。

5.参加云南大学本科生“迎新杯”篮球赛,取得了女子第四名,男子第三名的好成绩。

6.荣获冬季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三名,消防运动会第三名的好成绩。

7.于2010年12月开展了第一届法学院“天平杯”足球赛。8.2010年11月,法学院研究生在2010年研究生迎新篮球赛中女篮勇摘季军,男篮直闯决赛并取得冠军的骄人成绩。

9.12月19日法学院研究生会选送的舞蹈啦啦操拉开了云南大学迎新晚会的序幕,另一集体合唱曲目《让世界充满爱》成为迎新晚会的压轴曲目。

10.2010年12月26日,法学院研究生会举办了“迎新年元旦晚会”,主要由09、10级研究生参与组织和表演,包括独唱、舞蹈、吉它弹唱、小品等节目。

11.2010年10月开始,我院团委即开始筹备与云南省第二监狱帮教罪犯喜迎新春文艺演出事宜。共准备了包括舞蹈、歌曲、乐器、小品、啦啦操、诗朗诵、合唱等18个节目。

六、学术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

(一)积极举办学术讲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1.2010年1月24日

在昆明世纪金源大酒店国际会议厅以及6月11日在北学楼201室中国著名民法学家梁慧星教授举办了“法治云南名家讲坛”关于《侵权责任法》的讲座。

2.2010年3月至6月,著名的民法学家王泽鉴先生在云大北学楼举办了关于教学方法经验座谈会。

3.北京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Per Sevastik于2010年4月19日—20日在北学楼202室举办关于“人权”的学术讲座。

4.2010年6月28日在北学楼202室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生导师、著名反腐专家林喆开展了关于《权力与权利之辩》讲座。5.2010年7月,在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台湾政治大学法学院联合主办,云南大学承办的,云集了海峡两岸众多知名学者(包括王泽鉴、王利明、苏永钦、王轶等教授)的 “新世纪民法典的新元素——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中,法学院研究生会起到了服务主力军的作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的会务组,包括资料整理、接待嘉宾、会场准备等等,研究生会礼仪队还参加了研讨会的主要会议服务和后勤保障工作。7月13日还举办了由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利明,云南大学校长何天淳与台湾地区司法现法院大法官、台湾大学名誉教授王泽鉴等人一起讲演的关于民法典与部门民法的发展走向问题的研讨会。

6.《就赵作海一案论中国刑事司法漏洞讲座》于2010年10月18日在力行楼1202室举行。主讲人是云南大韬律师事务所主任。

7.吉林大学博士,我院教师杜健荣于12月3日在力行楼1202室举办了关于“平等权的法律保护”的讲座。

8.我院与越南河内法律大学于2010年5月间互派老师讲学关于越南合同法、越南民事诉讼法和越南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对策。

9.2010年12月3日晚7:00在北学楼201室西山区检察院丁玉检察官为同学们开展了一场涉检刑事诉讼程序的讲座。

10.2010年10月19日,研究生组织了以“定位自我,规划人生”为主题的新老研究生经验交流会。11.研究生会举办了司法考试经验交流会。

12.2010年12月4日晚7:00在北学楼201室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系教师叶晓川举办了司法考试法理学的命题特点及趋势的讲座。

13.加强和真善美书家的联系,举办常规的学术活动。

(二)法学院特色活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1.2010年3月17日在洋浦校区开展了以“争创卫生城市,构建和谐社会”为口号的校园卫生死角清扫工作。

2.3月至4月1日,研究生会组织到楚雄市武定县进行野外素质拓展运动。

3.2010年10月研究生会组织了农民工法律援助暨法制宣传活动,以“践行法律,学以致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主题。

4.2010年10月25日在呈贡校区楠苑、梓苑食堂门口,举办了校园安全知识宣传活动。

5.2010年10 月参加了西南政法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金融法知识竞赛西南赛区初赛,我院在比赛中荣获西南赛区第二名。

6.我院参加了2010年9月—12月于北京清华大学举办的第八届“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比赛,获得了评委老师和兄弟院校的一致好评。张琪同学荣获“最佳辩手”称号。

7.2010年11月至12月我院举办了云南大学第二届“法学之光杯”模拟法庭比赛。8.12·4——法律关怀系列活动意义深远

12月3日至4日研究生会在盘龙区法律援助中心、翠湖广场、校园举办了12·4法律关怀系列活动:走访盘龙区法律援助中心――学习全国先进典范;围绕“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的主题,携手五华区司法局在翠湖公园开展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法制宣传活动。本科生在呈贡校区以发宣传单,看展板,签名,留言等方式组织了12·4法制宣传。

9.我院举办了云南大学法学院杯在昆高校辩论邀请赛,并在此后还与公共管理学院举办友谊辩论赛。

10.2010年 5月29日、11月25日、26日、12月3日分别在官渡区人民法院、呈贡县人民法院、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本科生参加了法院的现场旁听。

11.在第三届云南大学研究生科研课题资助立项中获准立项项目两项:张青同学的《民族法文化背景下刑事和解问题研究---以鄂西南土家族,苗族习惯法为例》获得6000元重点项目。尹兆书同学的《昆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运行的实效分析--以政府监管为切入点》获得3000元一般项目。在云南大学本科生科研立项中获准立项项目一项:鲁潇同学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研究》获得一般项目,戴琳为指导老师。

七、加强志愿者爱心奉献,法律服务遍社会

1.2010年3月,法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生活部组织爱心夕阳行——法学院青协敬老院之行。2.2010年3月,学生会主办以“抗旱救灾,温暖人间”为主题的活动,研究生会组织参与了云南青基会、云南信息港、云南希望工程润土工作组等单位联合发起的社会公益活动——“我为乡亲送瓶水”活动。

3.2010年3月15日,面对全校师生组织进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制宣传活动。

4.2010年4月,研究生会参加了由真善美文化传播中心发起,由昆明各高校联合参加的清明扫墓活动,活动主题为“缅怀英雄,凝聚力量”。

5.5月14日,法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青少年(初中学生)普法活动,进行了禁毒防艾宣传。

6.12月1日—4日,开展了“遏制艾滋,履行承诺”的主题系列活动。

7.研究生会于11月19日组织同学到盘龙区法院旁听刑事案件的审判。

8.2010年4月至6月,研究生会举办了“2010在昆高校模拟法庭比赛”。此次活动得到学院党政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法学院全体师生和昆明六大高校法学院系的全力配合和鼎力相助。参赛队为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昆明医学院和云南警官学院五所昆明高校之法学院(系)。

9.12月14日在北学楼202室举办了刑事模拟开庭审理。

八、指导学生会、研究生会特色工作 1.研究生会组织建设与制度优化

首先对研究生会章程进行了修订——对总则、机构、会员、会议四章的内容以及各部门职责进行修改完善,并增加了印章、经费、工作考核三章;其次创立并完善了法学院研究生会经费管理办法、印章管理办法、工作考核制度等。

2.研究生读书会

研究生会发起组织了“每天读书三十页”活动。凡按要求读完图书者,均可获得相应奖励——法学著作小书一本。读书会在学术部的主导下每两周六举行一次,通过完成每两周指定的读书任务后,每隔一周齐聚于法学院北学楼604研究生会办公室,对相关内容与学术问题进行自由交流和探讨。

3.研究生会与学生会于呈贡校区进行团学工作交流

2010年12月2日,研究生会主席团与呈贡校区学生会主席团发起了一次介于校本部与呈贡校区之间研究生会与学生会的学习交流活动。

4.研究生会和本科生学生会两支礼仪队的组建

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两个月的准备和筹划,2010年6月,组建了我院研究生和本科生两支礼仪队,各由一名队长、十名成员组成。两支礼仪队分别隶属于法学院研究生会和学生会,并订制了专门服装——青花瓷白底蓝花奥运礼仪服。

2010,我院团委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学院党委和校团委的亲切指导和关怀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学院特色活动方面,组织制度和文体方面也一直保持我院优势。在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努力,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冕的原则争取把法学院的团委工作做到最好。

下载大学高校共青团2007—2010年建设规划(修改压缩后)[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高校共青团2007—2010年建设规划(修改压缩后)[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学风建设-大学学风建设 浅谈如何加强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

    大学学风建设-大学学风建设 浅谈如何加强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 三,如各种声像设备,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等学校只有实行严格的管理,又能促进学生更扎实地学习好专业......

    (高校大学)课程建设情况总结

    (高校大学)课程建设情况总结2篇篇一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XX中医药大学教学工作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在课程建设组教师们的......

    共青团五年规划

    第一,全团要掀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带领广大青年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精神实质和重大举措,鼓励和引导青年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参与......

    共青团工作总结(修改1)

    共青团宜宾学院委员会2011年工作总结 在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共青团宜宾学院委员会紧密围绕“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的办学宗旨和学校“十个......

    2021年共青团xx大学委员会工作要点(高校)

    共青团xx大学委员会2021年度工作要点(高校)2021年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

    大学班级学风建设规划[本站推荐]

    大学机电3班学风建设计划学风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学习精神与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学生成长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学风建设是高校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优良的学风是提高教学质......

    共青团建设

    共青团建设---建立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 一、 什么是“枢纽型”社会组织—学组织学科上的释义 “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学科背景是法团主义,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社会管理创新等是......

    2015考研规划—修改

    2015年考研计划一、考研专业:100701药物化学二、考研科目:初试:201英语一;101政治理论;701药学类综合(仪器分析、基础药理学,各占50%)复试:天然药物化学 (备注:一定要找清楚自己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