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共青团工作信息化建设及其途径的研究
高校共青团工作信息化建设及其途径的研究
内容摘要
信息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对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时效性和有效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信息学科优势和学校信息网络平台,我们开创性地完成了“网上双全会”和“网上团员注册”这两个共青团工作信息化建设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课题立足这些实践,进一步对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对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
共青团 信息化 电子团务 影响力 渗透力 网络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共青团工作的信息化,是信息时代对共青团工作提出的最新课题,也是共青团工作适应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共青团工作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科学管理和有效整合各种共青团工作的资源,高起点、大范围地提高共青团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新视点、多角度地塑造信息社会共青团工作的组织形象,适应性地定位和构建“信息社会氛围”内共青团组织面向广大青年团员的工作模式和服务方式,从而最终形成共青团组织适应信息时代的一整套运作机制和工作方式,实现战略性发展。
共青团信息化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将引发共青团工作格局、方式、观念的重大转变,将为共青团工作最终发展成为类似与“电子商务”的、与“电子政务”等新兴组织模式相适应的“电子团务”形式铺垫最扎实、最根本的基础。在此背景下,上海大学信息学科团委于2001年10月在上海大学“建设绿色信息化校园”方针的指引下,借助“网上双全会”刚刚闭幕的契机,紧紧围绕着实施“电子团务”的可行性、可操作性与必要性等一系列问题,在上海大学内开展了广泛的调研。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开展“电子团务”是创新共青团工作方式的必然选择
对本校27%的学生的调研结果显示,近九成的团员青年认为现行的团组织活动缺乏新意、缺乏内容,反映不出团工作的综合优势,与现有团员青年的实际需求有距离,急需进行深层次、高起点、适应时代特征的改革。同时,99.5%的调研对象认为高校必须优先开展信息化建设,使网络的运用与高校的正常运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最大的综合优势。
目前,共青团传统工作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青年发展的实际要求。如,团组织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者角色,与青年追求合理性平等的价值取向存在着矛盾;团组织活动方式的过于单一和活动信息量的匮乏,与青年认知客观世界的迫切需求以及对各种有效信息的重视程度存在着矛盾,与青年选择的多样性追求也存在着矛盾;团组织运作的工作状态与实施机制过于固化,与青年希望发挥能力优势得到社会认同并在组织内部获得价值的体现存在着矛盾。
开展“电子团务”,是我们迎接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共青团工作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必然趋势。共青团信息化建设的意义,绝不仅仅意味着现代化办公设备的充分利用,不是简单地添置几台上网的电脑,不是做几个网站一挂了事,也绝非是仅仅构建几个青年网站供青年人浏览,而是应当把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与共青团组织教育、引导和服务的功能以及共青团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有效地联系起来,提出适应时代、适应青年的共青团工作的新定位与新方法。
(二)共青团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初步探索
1、设计基本流程
2001年5月,信息学科团委率先提出“建设绿色信息化校园,让党团精神在网络中传播”系列活动的构想,并设计了共青团工作信息化建设具体的系列活动流程图(图一)。同时,团委又提出了要把加强信息化建设与团的自身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团的组织建设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工作的有序性,通过信息化手段规范团的各项工作,实现工作的连续性、开放性;团的活动建设要实现从重“量”到重“质”的转变,要把活动的重心放在寻求工作有效性上,要开展有丰富内涵、有时代特征、有同学需求的团活动,一厢情愿的活动不搞,场面上的文章不做。
共青团工作信息化建设流程图(图一)
2、开展网上“双全会”
2001年6月,信息学科团委召集部分同学完成了学科团委主页及学生会主页,首次把团学工作和网络联系起来。网页内容涉及党团工作、教育、学习、生活、求职、娱乐等各方面信息,在丰富同学课余生活的同时,也达到了对外宣传党团知识,占领网络思想阵地的目的。在此基础上,2001年7月,信息学科团委在学校校园网的网络平台上召开了全国高校系统中首次网上团、学大会——上海大学信息学科第一次(网上)团员大会和第一次(网上)学生大会。积极探索“以铸造网上学生的团、学生活空间为目标、让团学建设工作在网络中开花结果、让团学精神在网络上有效传播”。
3、试行网上团员注册
在学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下,信息学科团委新一轮信息化团学活动建设和共青团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又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成功举行网上双全会后,2002年7月,信息学科团委正式推出了网上团员注册活动,在全国高校系统中首次把团员年度团籍注册工作放到网络平台上完成。共青团工作信息化建设实现“电子团务”的目标任重而道远,“网上团组织生活” 将是我们下一个建设目标。
(三)高校共青团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体会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越来越依赖网络的同时,网络也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方便,在网上选课、网上教育、网上查分等都显示出无穷的魅力。传统的共青团工作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迟迟与网络擦肩而过,仍旧延续传统的运作方式,而且有些已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团员青年通过网络的途径开展共青团工作,轻松浏览团内学习资料,通过键盘发表感想,通过BBS观看留言,这比起千方百计将人员聚在一起,开会讨论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这种轻松、舒适、惬意、高效的网上方式决定了开展共青团工作信息化建设和实现“电子团务”的群众基础。
网上双全会的组织形式突破了以往传统概念上的会议模式,尝试在网络平台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来实现相应的功能,充分发挥出网络的便捷性与直观性,让广大的党员、团员、普通同学克服限制,跨时间、跨空间地行使他们的权利,履行他们的义务,通过网上身份验证,进行投票表决,议案讨论,浏览党团建设成果,参与社团活动,参加党团知识在线问答等,真正做到互动与全局参与性。
网上团员注册比之以往以手工完成有着明显的优势。首先,它免去了烦琐的团员证收缴、审核、登记、盖章、校对等步骤,既缩短了工作周期又减少了人力消耗,大大加强了共青团工作的有效性。其次,网上注册所留下的是电子数据,比起以往纸张的注册大表,在资料保管和资料再利用方面又方便了很多。再次,以往手工注册,仅仅是几个团干部的事情,现在网上团员注册把注册权交给每一个团员,他可以把自己一年来的功过都注册上来,把所谓的例行公事的团员年度团籍注册变成内容丰富的团组织活动!
“网上双全会”和“网上注册”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把传统意义上的会场和工作场所搬上了INTERNET。在这里,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的参与各类团、学活动并可发表意见、建议或言论,省却了烦琐的召集、联络、会务筹备等各项工作,减轻了场地、时间、精力上的浪费等,提高了组织工作的时效性、学生工作的自主性,并且通过创建普通团员群众与学生干部和团委教师的bbs,让团的领导与团的基层群众真正互动起来,让上级领导更准地了解广大基层团员的需求。
三、相关对策与建议
(一)高度重视“电子团务”建设
近两年来,“电子政务”随着“电子商务”的流行被政府部门摆到一个迫在眉睫的位置上,各行各界都对“电子政务”的实施投入了极大的关注。相比之下,人们对于“电子团务”的关注就实在太少了。虽然,陆续有各级团委或团组织提出了“电子团务”的概念,但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缺乏有力的指导,真正实施的更是凤毛麟角。
(二)加强“电子团务”理论研究
初步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共青团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团务”的建设尚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还需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研究和探索。尽管已经有关于“电子团务”等方面的理论出台,但这大多数是参照“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相关理论而产生的。其实,团务和商务之间、团务和政务之间还是有很多差别,在实施过程中并不适用。这就使共青团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团务”在操作和实施时,明显感觉缺乏理论的指引。
(三)完善技术维护和配套管理
由于共青团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团务”在保密性和安全性的环节上无须象“电子政务”那样高要求,因此以高校学生的专业实力,完成网络平台的构建之类软件问题是比较简单和迅捷的。但在相关硬件配套和维护配套等问题上,明显感觉到对共青团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团务”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在基层。
第二篇: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研究
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研究
摘 要 :就业工作是大学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利用信息化建设来服务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是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就业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首先,本文从发展的角度给出了高校就业信息化的定义以及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就如何利用大数据创新性地实现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关 键 词 : 大学生就业;信息化建设;大数据;
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量,对推动整个服务体系和创新体系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有重要的意义。今年,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恶化,国内经济的内在驱动力不足,这些因素造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就业难、就业者素质低等结构性矛盾现象严重。当前经济形势下,高校如何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积极主动构建管理型、服务型和实时型高校就业平台,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提高高校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有重要的意义。
1.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定义。
信息化的概念首先是由日本学者梅棹忠夫在60年代提出来的[1],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1976年,日本科学技术和经济研究团体对信息化进行了定义,指信息产业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获得长足发展并逐步取得支配地位的一种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的内涵和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信息化实践不断取得长足的发展。
高校就业信息化就是围绕大学生就业、创业和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工作的各个领域,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并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在就业信息的产生、传递、利用和管理诸环节实现全方位地为大学生、用人单位、社会各界和高校提供科学化、规范化、及时性、个性化的管理和服务的过程[2]。
2.高校信息化的发展与现状。
相对国外发达国家,我国经济和教育水平落后,另外我国计算机技术起步较晚,导致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教育部关于做好200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首次提出,“要根据新形势下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特点和要求,不断加大投入,调整、充实机构,强化服务意识,健全服务体系,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快无形市场建设,用信息化带动就业指导的专业化,实现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 [3]信息化才在高校就业工作中推广开来。归纳起来,就时间节点和服务特点来看,我国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主要经历了一下三个阶段:
2.1 信息发布阶段(19982010)
随着信息技术和就业指导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各高校纷纷加大对就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信息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一方面,网站版本更新速度大大提高,往往1-2年就会更新一次;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可以在就业网站上发表自己的信息,并可以相互查阅对方的信息。同时,高校可以及时管理就业信息,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就业信息交流平台。这一阶段的代表是中国高校毕业生就 业服务信息网、华南理工大学就业信息网,其典型特点为信息双向流动,信息更新较快。
图2 双向就业信息流向图 2.3 信息服务阶段(2011-至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就业市场理论的不断发展成熟,高校信息化建设有了飞速的发展。就业信息网站功能更全面,服务更人性化,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及时的、个性化的就业信息,并能实现信息的互动。同时,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手机客户端的普及,大学生就业信息的获取更加及时、灵活,通过制作各种就业app实现更多个性化定制。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个性化就业信息服务。
图2 个性化就业信息流向图 当前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国内各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已取得实质性进步,各高校纷纷建立并完了自己的信息化平台,为完善就业管理体系、促进高校就业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有些很多因素的制约,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也涌现出一些问题:
3.1重视度不够,信息化建设滞后于新形势下就业工作发展速度
当前,虽然大部分高校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设置了就业指导课程,加大了对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和理论化的提高,但是缺乏专业化信息工作人员。许多信息化建设人员由网络管理中心的老师兼任,无法培养一支适应新形势的高素质的就业管理人员。同时,国家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视,对高校的就业体系和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对高校就业工作提出了一些要求,使得传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3.2 重应用轻理论,缺乏系统性和个性化的研究
目前,各高校的信息化平台大多停留在对就业信息发布和管理的应用层面上,忽略了对就业工作深层次的挖掘,从而缺乏对创业、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信息反馈和信息咨询的研究开发。
3.3信息资源管理和有效利用不足
随着各高校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各个部门纷纷成立了自己的信息平台。高校信息平台缺乏统一的规划,无法形成有效共享。各个信息平台各自为政,导致信息资源管理混论,有效信息相互之间不能共享,导致信息资源利用率低,数据不能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对就业管理和就业指导提供有效地支持。.4系统的管理困难,不便于二次开发
随着各高校对就业信息化的重视,各高校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就业信息平台。建造信息平台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各高校自主研发。有些有研发能力的学校,研发人员根据就业信息系统的需求,自主开发学校的就业信息平台,很多985以及部分211大学实现了就业系统的联合或者自主开发。2.购买软件开发工作的软件。购买开发公司的软件,随着系统功能需求的不断增加会使维护系统管理的复杂度不断增加。同时,对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使管理人员忙于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很难讲精力投入当核心业务中去。另外,由于软件公司对软件进行封装处理,高校无法对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和维护。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4.1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加大对就业信息化应用的研究
面对国家提出的工业4.0的机遇和挑战,各高校应该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就业工作的作用,首先,要加大对信息化人力、物力的投入[4],培养一支专业化、有水平的就业管理队伍。其次,要加大对就业信息化应用的研究,在加大研究招聘系统、职业生涯、就业管理、创业管理、规划系统应用的同时,不断深入开发就业信息系统中的个性化和可定制业务,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全方位和可定制的就业信息服务。
4.2 创新高校就业数据信息应用
就业信息庞杂冗长,其中蕴含了许多丰富有用的信息。随着当前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研究就业工作从而更好地为就业工作服务,越来越显得有价值。而要充分就业信息我们就业对就业信息进行预处理。首先,我们必须要保证就业信息的准确性,因此就业人员你在统计、录入成绩时,要认真负责做到录入准确无误,不能偷工减料,不能虚报瞒报。对招聘信息要有所甄别,不盲目发表不加甄别的就业信息,保证就业信息的准确性。其次,为了方便数据的管理和利用,需要对就业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如可以根据毕业生就业信息(就业区域、就业领域、工作类别)进行分类,或根据校内校外数据、历史数据与实时数据等的分类。除了纸质版的就业信息,要及时将电子版就业信息存储到存储设备上,方便利用计算机算法等分析有价值的就业信息。做好历年大学生的就业信息分析,了解大学生的就业需求,从而方便以后开展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另外,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概念,设计相应的计算机算法来分析就业信息,进而挖掘潜在的有利用价值的数据。如毕业大学生对工作地点、工资薪酬的要求,大学生在各公司的分布等等,这些利用大数据分析出的数据往往更真实,更有说服力、4.3 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专业队伍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软硬件基础设施和资源的完美结合,也要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保障,更需要专业化的就业信息管理人员。对于高校就业工作者,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自己的专业化水平。首先,要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熟悉业务流程。如毕业生就业相关手续的办理、各种就业知识和就业政策的熟练掌握。其次,要提高就业工作者信息化水平,能做到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处理就业相关问题,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为开展就业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高校就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不仅是新形势下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保证高效信息化建设得以实施的重要手段。
4.4 建立务实高效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李文吉认为,“就业信息化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信息机器引入就业工作的过程,更是一种就业思想、就业观念变革的过程,是一种基于创新思想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过程”。实现管理模式与服务理念的创新,从
[5]“管理为主”变为 “服务为主”如何利用当今经济形势下的科技手段实现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是目前高校就业工作者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借助当前逐步发展起来的大数据挖掘技术,深入分析高校就业信息,可以增强高校和政府的管理服务水平,帮助高校和政府了解企业和高校大学生的需求。通过对高校就业信息的挖掘,高校能建立有效的反馈体系,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政策,建立动态、实时、个性化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祝治国.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J].北方经济,2010,(4):27-28.[2]范重庆.大学生就业信息化平台系统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14): 45-46.[3]邹红.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状况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 育,2008,(10).[4]陈 璞.单宝珍.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09,(22):266-267.[5]闫树.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1,(2).作者;赵洪吉 指导员 助教 ***
第三篇:高校共青团能力建设的研究
高校共青团能力建设的研究
内容摘要
能力建设是共青团的一项根本建设,也是高校共青团组织长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华东理工大学共青团组织一年来的工作实践,总结出了当前加强高校共青团能力建设的“五项修炼”,即以“倡导团队学习、建设品牌项目”为基础,以对工作“进行系统思考”为动力,以“自我持续超越、推进成果显现”为推动,有效提升共青团的各项能力。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 能力建设 五项修炼 实践创新
共青团的能力,就是共青团组织按照党的要求,紧密结合青年和青年工作特点,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促进青年一代健康成长,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祖国和人民作贡献的本领。近年来,华东理工大学团组织在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基础上,结合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实际,对加强高校共青团的能力建设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思考和实践创新的尝试,这就是以“进行系统思考、自我持续超越、倡导团队学习、建设品牌项目、推进成果显现”等五项修炼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工作内容,探索“满足青年学生需求最大化基础上的广泛认同”的多种实现路径,努力增强我校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持续推进我校共青团组织的能力建设。
第一项修炼:进行系统思考
进行系统思考就是要整体、动态、本质地思考问题,改善思维方式,这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加强能力建设的核心,是“发动机”。
(一)整体思考,合理规划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
2004年11月,我们启动了三年行动计划,并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实施“奋进工程”。“奋进工程”的目标就是通过三年的努力,把我校共青团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研究型的共青团组织,持续注入发展动力,不断提升战斗力、吸引力、凝聚力和服务力。“奋进工程”对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思想教育引导、素质深化拓展、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成才服务和团的组织建设”等五个工作领域进行了合理规划,确定了“以思想教育引导为核心,以素质深化拓展为重点,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以学生成才服务为平台,以团的组织建设为保障”的整体工作思路。
思想教育引导方面实施“明德项目计划”,重点建设“正心诚意”、“润德修身”和“诚信校园”三个子项目,分别用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诚信修身教育等三个方面工作。素质深化拓展方面实施“格致项目计划”,重点建设“博学笃志”、“慎思笃行”、“四位一体”和“腾飞基地”四个子项目,分别用来加强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科技学术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和素质深化拓展等四个方面的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实施“冶性项目计划”,重点建设“开卷有益”、“悦目爽心”、“引经据典”、“商业精英”、“精品社团”和“青春驿站”六个子项目,分别用来加强校园读书文化、校园娱乐文化、校园高雅文化、校园商业文化、校园社团文化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学生成才服务方面实施“导航项目计划”,重点建设包括“创业导航”、“职业导航”、“心理导航”和“满园芬芳”四个子项目,分别用来加强学生创业辅导、学生就业辅导、学生心理素质优化和学生育优评优推优等四个方面的工作。团的组织建设方面实施“务本项目计划”,重点建设“根深本固”、“解疑释惑”、“爱岗有为”、“秀外慧中”、“一体两翼”、“百花齐放”和“研深覃精”七个子项目,分别用来加强班级团日活动、学生团校建设、团干部队伍建设、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社团社区团工委建设、基层共青团工作促进和青年工作研究与促进等七个方面的工作。
(二)改善思维方式,坚持活动、建设、研究、服务四位一体综合推进
当前,高校共青团“五强五弱”的工作局面仍然没有改变,影响和制约着高校共青团组织进一步提高自身能力的建设。这“五强五弱”分别是:在服务的对象上群众性强、先进性弱;在工作性质上教育性强,服务性弱;在工作内容上活动性强、研究性弱;在开展工作的形式上封闭性强、开放性弱;在工作实效上个体效应强、整体组合弱。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活动、建设、研究、服务四位一体综合推进,贴近、互动、凝聚、引领四点一线递进深化。既重视大型活动的开展,又重视共青团制度建设(如专职团干部的360度考评制度等);既重视活动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又重视研究和把握工作的前瞻性和规律性(如开展团员和团支部现状的调查分析等),既重视活动的教育性,又重视各项工作对学生成才的服务性(如各类成才报告会等)。在工作路径上,既重视贴近党政中心任务、贴近学生团员需求、贴近青年工作实际,又重视供求互动、社会互动和网络互动;既重视对对青年的思想凝聚、组织凝聚、服务凝聚和情感凝聚,又重视对学生团员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的引领。
第二项修炼:倡导团队学习
重视青年学习、组织青年学习、自觉坚持学习、积极引领学习,构成了共青团的学习特质,是共青团的一项重要政治使命和鲜明特征,决定了共青团具有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内在动力和独特优势。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团的十五大也向全团明确提出了按照建设学习型组织和服务型组织的要求,加强团组织的学习能力和服务能力建设的任务。倡导团队学习是高校共青团能力建设的基础环节之一。
(一)团队学习机制:个人学习是基础、深度会谈是关键
个人学习是团队学习的基础,深度会谈是实现团队学习的关键。个人学习要出自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需要,深度会谈是在无拘无束的探索中自由交流自己心中的想法,交流经验教训,反思、探询、相互支持与启发,从中得到超过各自个人认识的认识。一年来,我们将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建立了“四个一”的学习机制,即:每周一次深度会谈,校团委每周组织专职团干部进行座谈和讨论;每月一次的学习交流,团委每月组织团干部以各种形式进行学习交流;每学期一篇工作论文,团委将团干部的工作论文进行交流和评比;每学年一次工作研讨,结合本学年的工作实际和工作经验,开展工作研讨。
(二)团队学习方法:六步学习法
为了使学习机制更进一步完善,我们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六部学习法”,即:学、听、议、做、写、评。“学”即是要进行自学,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广泛学习;“听”即是要向他人学习,听取专业的报告,学习先进性理论知识和经验;“议”即是将自己的学习与研讨结合起来,每周的工作交流,每学期的工作研讨都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的良好机会;“做”就是要在学习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实践,将学习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写”即是将自己的学习体会用工作论文的形式落实到书面上,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借鉴基础,为广泛的交流提供条件;“评”即是建立评价机制,将学习的效果和实践的经验总结归纳,得出更进一步的改进措施。在每步教育中,要结合青年特点,创新教育形式,引导团员青年和团干部在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
第三项修炼:建设品牌项目
建设品牌项目就是重点建设若干活动项目,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活动品牌,这是高校共青团加强能力建设的第二个基础环节。
(一)建设品牌项目的目的是强化精品意识
活动项目是共青团工作的主体,实现项目化推进已经成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共识。但是高校共青团项目面大量广,就我校而言,全年面向全体学生团员正常开展的活动项目就达到52项。在这些项目中,如果每一项都追求卓越,显然对资源极其稀缺的共青团组织来说,必然力不从心,而如果每一项都平均分配资源,则往往又会导致工作的平淡无奇,影响战斗力和吸引力。因此,对高校共青团组织来说,必须对所有的项目进行常规项目、重点项目和品牌项目的区分。建设品牌项目也就是要强化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这也是形成各高校比较优势(或者说学校特色)的关键所在。2005年,我校在梳理共青团所有活动项目的基础上,确定了要重点建设的十大品牌项目,一是“校园文化社区行——社团进社区”;二是“名家走近青年”;三是“生存模拟实践大赛”;四是“华理制造校园文化之星”;五是“经典华理”;六是“新生导航——新生展示季”;七是“杰出青年校友论坛”;八是“大型团日观摩”;九是“思想学术节”;十是“团队行为训练”。
(二)建设品牌项目关键是构建三个体系
建设品牌项目的关键是要构建三个体系,即组织领导体系、物质支撑体系和技术保障体系。构建组织领导体系是投入组织资源,构建物质支撑体系是投入物质资源,而构建技术保障体系则是投入技术资源。三项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是建设品牌项目的三个重要支点。我们在建设品牌项目活动时,既有学校主管领导担任组长的校级领导小组,又有分项目的项目组织协调小组,并实现校院合理分工、充分互动。在物质投入上,对于品牌项目活动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充分的倾斜,确保品牌项目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另外,对于学术性较强的品牌项目,努力争取学校专业老师的学术支持,聘请了一批工、理、商、文、法等领域的专家担任工作顾问和学术指导。
第四项修炼:自我持续超越
组织行为学理论告诉我们,个人和组织在发展中始终面临两个重要的极限,即自我极限和常规极限。自我极限即自我认为个人和组织的能力是有限的,一项工作别人不能解决,自己也不能解决;常规极限即过去是怎样做的,现在就应怎样做,别人怎样做的,自己就应怎样做。加强共青团能力建设就是要鼓励团干部和团组织向自我挑战,向极限挑战,实现自我持续超越。它是高校共青团能力建设的重要张力之一。
(一)自我持续超越的核心就是要把工具型工作观转变为创造型工作观
由于种种原因,一部分共青团干部的工作观是工具型的,他们的工作只满足于上传下达,应付各种任务,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够,缺乏思考和总结,造成了工作的僵硬化、程式化,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先进性。近年来,我们为建设一支“党放心、青年满意”的共青团干部队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的新机制,激发团干部成为始终“自我持续超越”的创造型干部。一年来,学校团委开展多次专题研讨会,加强对各级团干部的思想教育,强化转变工具型工作观为创造型工作观的意识。2005年,学校团委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专职团干部360度考核制度》,对校院两级团干部的工作职责、工作要求、选拔程序、绩效考核和业绩激励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考核制度中的各项指标在确定指数时加大了各项工作创新性的权重;同年建立的《红旗分团委360度考核制度》、《红旗团支部考核制度》也遵循了以上的原则。另外,在每期团日活动主题确定上,注重给予团支部更灵活的组织空间,在每月“十佳团日活动”中,更加突出创新性指数。2005年校部对学校各部门进行业绩考核时,我校团委在所有部门中,创新指数排名第一。
(二)自我持续超越的动力是共青团干部的使命感
如果目标一直能在组织中鼓舞人心,那就是拥有一种能够凝聚并坚持实现的能力。共同愿景的整合,便是组织的全体成员的使命。只有当全体成员致力于实现共同的理想、愿望和共同关注的愿景时,才会产生自觉的创造和超越的意识。近年来,我们逐步明确了我校共青团组织的大愿景是“满足学生需求最大化基础上的广泛认同”,各学院团组织的小愿景是“特色+精品的比较优势”,各级团干部的个人愿景是“学习型、创造型、研究型,有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党政后备干部”。三个愿景的结合促进了使命感的形成和强化,也促进了共青团的“自我持续超越”。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各级团干部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从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实现的方式方法上都能够大胆探索,如理学院在2005年就首次组织公推直选学生会主席;每年的思想学术节、文化艺术节、社团节的组织都能够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自我持续超越的关键是坚持激励相容的原则
自我持续超越关键是要实现共青团组织和共青团干部的“双赢”,也就是要始终坚持激励相容的原则。激励相容就是要做到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的统一。一年来,我们在组织各项活动时坚持激励相容的原则,制定和实施各项激励政策。如为活跃班团组织实施主题团日竞标制度(竞标成功给予全额资助),学院承办校级活动实施答辩制度,此外还有学生干部岗位动态转换制度、红旗分团委流动红旗制度等。
第五项修炼:推进成果显现
工作成果显性化是共青团工作的一个鲜明的特征。成果显现往往被狭窄的理解为共青团的活动场面。我们认为,共青团工作成果显现的方式是多维的,是活动场面、总结宣传、经验提炼、学术探讨和服务对象素质的提升等多种方式的统一和结合。推进成果显现是高校共青团加强能力建设的第二项重要的张力。
我们在推进成果显现工作中,借鉴海尔集团的企业管理“OEC”模式,强化薄弱环节建设。
O(overall),全面规划,即对成果显现要做全面的计划和要求,对于一项活动的开展要重点关注能够给予服务对象什么样的体会和感受,达到怎样的实效,通过何种途径显性成果。我们基于“以往很多工作只完成了三分之二”的判断,提出“完善三分之一”的要求,这三分之一就是总结、宣传、提炼部分。
E(everyone,everyday,everything),即人人有要求、天天有记录、事事有总结。人人有要求,就是校院两级团组织和从事共青团工作的团干部都要有推进成果显现的意识,在工作中建立成果显现的方法体系,如确立了四大发展报告系列(社团发展报告、校园文化发展报告、青年学生发展报告、社会实践发展报告)。天天有记录,就是要求每一天的工作要有大事记。事事有总结,就是每一项活动开始时有计划、结束时有总结,并努力通过媒体加以宣传报导。
C(control),过程控制,也就是活动结束后的两周内检查活动总结,每学期检查一次学期总结,每学年整理出版学校共青团工作年鉴。
在推进成果显性化建设的一年中,我们开展的各类活动被校外媒体报道了近120次,其中包括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著名新闻媒体。同时,还编辑了《2005年华东理工大学社团发展报告》、《2004年华东理工大学团日活动精品集》等出版物,有力展示了共青团在服务学生团员方面的风采和成果,得到学校党政和广大学生团员的积极评价。
能力建设是共青团的一项根本建设。以“进行系统思考、自我持续超越、倡导团队学习、建设品牌项目、推进成果显现”为内容的能力建设“五项修炼”,是一种工作思路的创新,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它以“倡导团队学习、建设品牌项目”为基础,以对工作“进行系统思考”为动力,以“自我持续超越、推进成果显现”为推动,对有效提升共青团的各项能力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四篇:陕西高校共青团工作研究参考题目
附件1:
陕西高校共青团工作研究参考题目
1、高校共青团工作形势、任务与创新路径研究;
2、高校共青团组织实现社会功能的路径和载体;
3、高校共青团工作实现普遍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4、高校共青团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发挥作用的路径研究;
5、高校与地方共青团合作机制的探索与体会;
6、当前大学生思想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7、增强共青团思想教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考;
8、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对青年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9、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10、弘扬延安精神教育引导青年的思考;
11、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调查分析;
12、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差异性的调查研究;
13、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建设研究;
14、运用新媒体教育引导青年的实践与思考;
15、大学生骨干思想状况调查研究;
16、深化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17、大学生骨干培养评价机制研究;
18、网络建团的经验探索;
19、大学生“网恋”问题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20、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与研究;
21、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启示;
22、高校团学组织运用微博的经验探索;
23、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24、深化“挑战杯”竞赛的实践与思考;
25、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经验探索;
26、高校共青团工作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27、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28、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9、高校共青团组织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工作路径研究;
30、大学生社团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31、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32、共青团组织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和管理研究;
33、高校贫困生问题探究;
34、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35、建立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实践和思考;
36、开展“四进社区”活动的经验探索;
37、高校校园文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8、大学生利益诉求分析与共青团工作的针对性研究;
39、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经验探索;
40、多校区办学格局对共青团工作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41、学分制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
42、发挥高校班级团支部职能的经验探索;
43、学生公寓建团或学生社团建团的组织模式、运行机制、评价制度研究;
44、利用网络技术加强高校团员教育和管理的经验探索;
45、建立和完善高校共青团组织考核评价体系的实践和思考;
46、共青团组织推优入党工作的模式设计和运行机制研究;
47、民办(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8、大学生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49、高校学生会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
50、高校共青团指导学生会的工作模式设计和机制创新;
51、新时期加强团的专职干部队伍建设的措施及对策;
52、加强团学干部作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53、建设学习型团组织的经验探索。
(以上题目仅供参考,作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自选题目)
第五篇:高校信息化建设
高校信息化建设
高校信息化是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信息化校园,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强化教学质量、促进科研教研、提升服务水平。以高性能校园网为基础,实现教务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科研管理、后勤与服务管理的全面整合,实现信息化增值服务,是信息经济条件下高等院校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高校 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必由之路。1 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所有高校都接入了Internet,绝大部分高校建成了自己的校园网,主干网络达到100M甚至1000M或万兆,高校信息化体系初现规模;主管部门和高校自身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人、财、物各方面的投入很大;制定了中长期规划,信息化的内容建设逐渐丰富。但经过十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后,下一步的投入方向、整体目标不明,暴露出不少隐患,阻碍了高校信息化向深层次发 展。
1.1 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缺乏统一接口和标准
全校的信息化建设得不到统一的规划,各院、系、职能机构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各自为战。教务、办公、财务、图书、后勤、保卫、科研都建立了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由于所采用的软件系统不一致、数据标准不统一,在全校范围内人为地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不但导致了校内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还给教学、科研带来了极大的麻烦。1.2 服务粗糙,缺乏深层次的增值服务
毫无疑问,高校信息化建设是基于高质量的校园网络,但仅依靠传统的WWW、FTP、E-mail、BBS、电子教室等服务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短信平台、消息中心、招生就业数据仓库、知识库、评估系统等增值服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却没有充分实现。
1.3 重设备购置,轻软件投入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这种趋势表现得非常明显,硬件投资大,软件投资小,网络利用率低,教师、学生、管理方面的许多资源没有及时整合,信息服务粒度大。
1.4 缺少有力的组织机构,信息化建设方向不明确虽然各高校均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 小组,但往往对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和规模估计不足,当把1000M校园网建立起来后,接下来如何充分利用校园网,实现虚拟大学、无纸化办公、管理决策智能化等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成熟的方案,致使信息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无所适从,甚至停滞不前。2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结构
校园综合信息平台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硬件环境(包括设备、教室、办公室)、教学资源(如图书杂志库、教案讲义库、软件课件库、试题成绩信息等)、到教学活动(包括上课、学习、辅导、答疑、作业)、最后到管理(检查、督促、考核、评比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了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了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校园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是分阶段、分层次的,它经历的是由硬到软、由下而上、螺旋上升的建设过程。
2.1 校园网络架构
校园网络是高校信息化平台最底层的基础的设施,由校园网各种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通信线路、防火墙、专用服务器等组成,具备连入Internet的环境,没有相应的网络基础设施,信息不能流动,就不可能形成信息空间。2. 2 共享数据库
整个信息化平台的数据基础,由学生信息库、教师信息库、文件档案库、教学资源库、管理资源库组合而成,不同的数据库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在数据仓库的基础之上,可以进行更高级的应用扩展。2.3 基础信息服务
基础信息服务是信息流动的软件基础,包括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E-mail、FTP、WWW、BBS站、DNS、图书馆管理系统、身份认证、目录服务、安全服务、计费管理等信息化应用系统。2.4 增值与拓展服务
是在基础信息服务基础之上对数据仓库的应用挖掘,生成的各个应用系统直接管理各种信息资源,并提供接口方便用户使用和继续开发。高级应用服务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即对校园内部综合管理部分,如无纸化办公系统、数字图书馆、学籍管理系统、教务信息系统、后勤服务系统、信息查询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统计分析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与课件制作系统、教学管理系统、专家评估系统等;
第二部分,即学校对社会以及校园外部的服务管理部分,如招生管理系统、就业服务管理系统、网上社区管理系统、毕业生跟踪反馈系统。2.5 数字化虚拟校园
是校园信息化系统建立后,大学功能的自然扩展,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突破传统的概念,延伸其内涵,成为一个可以覆盖网络可达范围的无围墙的电子化校园。3 校园信息化规划
通过校园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用层次化、整体的观点来实施校园的信息化建设,将校园网上信息进行更好的组织和分类,让用户在网上快速发现自己需求的信息,为师生提供网上信息交流的环境,让管理人员科学地、规范地管理自己的数据,并将这些信息很方便地发布出去,能够对学校所有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的、科学的组织与管理,并以最有效的方式提供给更多的用户,达到数字化目的。3.1 信息化校园的内涵
信息化校园不只是信息技术在校园中的应用,更加重要的是要全面建立起信息时代的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在互联网空间中,建立起虚拟校园,实现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展与延伸,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办学效益。“数字校园”建设就是以现实的校园为依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处理、整合、存储各种资源,重组、构建、提升各类活动的过程,它是一项涉及学校各方面工作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需要长期建设、不断完善的过程。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高性能校园网络及软件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教学、科研和管理资源建设;以提高管理效率为目的的各类应用系统的开发与集成。3.2 信息化校园建设的基本原则 原则一:校园资源的数字化 在各个层次系统的建设中,始终贯穿着资源的数字化。资源数字化的程度反映了各个系统的应用水平,也代表了校园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程度。在校园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中,已有的非数字化资源需要数字化,新的资源经过数字化加入数据仓库中,因此需要建立起长期的数字资源集成的体制和机制。原则二:数字信息的标准化
在校园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中应遵循一定的标准,特别是公共信息的标准。各部门在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时,只有遵循统一的信息标准,才能使不同部门建设的应用系统之间数据相互流通共享。
原则三:应用系统的统一化 为了便于在校园综合信息平台内进行应用系统的集成和建立应用系统合理的分布和构架,需要制定应用系统的标准,采用统一的数据库平台、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建立全局的数据字典,统一归口信息化校园管理办公室(校园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协调管理。原则四:数字资源的集成化
信息化校园包括硬件环境(信息化校园的基础平台、应用系统、信息化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和软件环境(信息化校园建设项目的组织结构、项目投资、综合管理、师生对信息化校园的态度等),更注重信息化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行为。因此,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上的数字资源应该是集成并经过整合的信息,通过数据仓库 存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为学校领导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原则五:以应用推动网络基础服务的发展 校园网建设一般都是从网络基础设施开始,随着服务要求的提高,特别是增值和拓展服务的发展,软件系统反过来向硬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底层的软件开发平台、支撑系统提出了新的需求,这些都要求软硬件基础设施有新的发展。例如建立校园内的数据仓库,必须统一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器软硬件资源,以满足校园网中多层次立体化服务对系统管理、系统安全、数据共享、降低成本的要求。通过应用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更高性能的数字化服务。结束语
校园信息化建设是推进高校教学和科研,实现高校向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型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是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其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
校园信息化和信息化校园的建设实施将深入地影响到校园内各类用户、各个管理机构和部门,它的建设要适应、更要推动学校的发展。在校园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中,现有的一些管理模式、管理机构将发生变革,向着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一些新的管理理念也会产生,如电子签名和电子认证。
信息化建设不单纯是一个技术问题,搞教育信息化一定会触及管理机构的重组、人员的优化等敏感问题,仅依靠一个技术部门是难以胜任的。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一个部门能够超越各职能管理部门的权威,对学校信息化有决策能力,起到协调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