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思考

时间:2019-05-12 17:27: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思考》。

第一篇: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思考

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思考

【摘 要】教学信息化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各高校的高度重视。本文重点讨论了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分析了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对如何提高教学信息化建设成效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教学信息化 教学资源 信息化建设

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需求。为此,各高校已经把教学信息化作为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将针对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展开讨论和研究,分析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探讨提高教学信息化成效的对策。

一、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教学信息化是指以高校教学环境建设、资源建设和组织建设信息化为基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思想、方法和手段进行的教学活动。

教学信息化建设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在教学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广泛运用,促进教学现代化,实现教学资源合理、有效配置与利用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基础平台网络化、教学信息资源数字化、教学管理科学化,以达到日常教学活动现代化、教学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是一个转变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教学系统进行全新分析与整合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信息化教学。

教学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如图1所示:教学基础平台信息化、教学资源信息化和教学过程、教学管理信息化。同时,教学信息化的真正实施还必须有相应的政策支持。

(1)教学基础平台的信息化:主要包括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数字实验室、电子阅览室、教学监控室、学术报告厅等建设内容。若没有高速的校园网络环境、一定数量的教学专用机房、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等硬件基础设施,教学信息化只能是“无米之炊”,失去根基。

(2)教学资源的信息化:主要包括学科网站、专业数据库、多媒体课件、教材、电子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网络资源链接等)、视频课件、网络课件以及多媒体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建设内容。教学资源信息化是教学信息化的“基石”,而且必须先行。没有规范高质、完备齐全、丰富多彩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信息化只能是一句空话。

(3)教学过程、教学管理的信息化:主要是指教学信息化得以实施的信息化方法和手段,包括教员的信息化(教员是教学信息化实施的主体,没有具备较好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员队伍,教学信息化如同机械运转失去了动力)、学员的信息化、教学媒介的信息化(如教学材料、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如教学管理组织结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等建设内容。

二、高校教学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目前,教学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已成为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教学信息化的成功与否、成效显著与否,既受到教学过程中各方面信息化水平高低的影响,也受制于教学信息化的整体推进程度,更离不开教育理念的转变,同时又受到全体教员、学员运用信息与网络技术能力的影响。

(1)高校教员的信息化现状

从表面看,教学信息化带来的首先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媒体化,实际上,深层次的变革则是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据了解,大多数教员对教学信息化的理解仍然是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制作PPT课件、使用有关图片和音像资料、与学员进行邮件交流等。教育教学观念还没有发生深刻的变化,对教学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员对于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以及教育技术概论、学习理论、教学基本原理、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等了解、掌握较少;高校教员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参差不齐,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年龄的人有一定差异。

(2)高校学员信息化现状

与“教员信息化”相对应,还存在着“学员信息化”问题,它同样也包含着观念和技能两个层面。对学员来说,通过相关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信息化技能通常能够达到其基本要求。但是,在信息化观念方面,学员同样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大多数学员依然习惯于教员讲、学员听的传统教学方式,虽然学员对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单调的教学手段意见很多,但当教员采用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时,积极参与者较少,教学效果不理想。②学员的信息化技能虽然较高,但普遍缺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进行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分析其原因,一是功课重,没有足够的精力进行主动学习;二是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三是上机条件差,宿舍拥挤不堪,机房条件有限。

(3)教学资源信息化现状

不管是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各个高校,对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建设都非常的重视,并不断加大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但是教学资源信息化现状还存在一些问题:①教学资源质量不高,资源利用率低。许多教学资源库容量表面上很大,但是无法精确定位,教员在教学中利用资源库的次数很少,资源库的利用率很低。②缺乏教学资源管理的概念,仅仅把各类教学内容上传到网络服务器,没有进行很好的分类整理,很难有机地结合实现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并在资源建设的基础之上开发更为智能的应用。

(4)教学基础平台信息化现状

各个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都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基础平台建设方面,各个高校都已建成性能较先进、功能较齐全的校园局域网。各个高校的校园网已连接到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教员住宅和学员宿舍,建立了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成立了信息中心或网络中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校园网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和质量仍有较大差距,如教员和学员宿舍的联网比例、网络传输的速度和质量等存在一些差距;多媒体教室和设备的维护任务也十分繁重。

三、提高教学信息化建设成效的对策

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加大教员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保障教学过程、教学管理的信息化。

(1)教员信息化的对策

① 学习现代教育方法。加强对教员的现代教育方法的培训,能够灵活运用启发式、案例式、研讨式、自主学习式、协同学习式和情境模拟式等教学方法。

②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加强对教员进行现代教育手段运用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员的计算机水平和信息技术素质,使广大教员学会使用数字化教学设备、计算机网络等,提高教员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能力。

(2)教学资源信息化的对策

①规范信息化内容。教学资源信息化应重点建设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二是多媒体网络课程建设;三是教学资源的质量管理;四是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其中素材类教学资源和多媒体网络课程建设是基础,是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核心;对教学资源的质量管理主要是使教学资源与高校人才培养标准定位相适应,同时规范其筛选标准;多媒体网络课程和素材类资源的内容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必须适应这种形式的变化,充分利用它们的特色。

②明确信息化标准。主要侧重点在于统一、规范教学资源开发者的开发行为和制作要求、统一、规范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一是从教学资源开发者角度提出一些资源制作的技术要求;二是教学资源使用者角度,为方便使用这些教学资源,需要对其进行描述,标注属性,其属性可以作为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数据结构的直接依据;三是从教学资源评审者角度提出教学资源的质量管理标准,作为使用者筛选资源的直接依据;四是从教学资源管理者角度提出管理这些教学资源的管理系统体系结构以及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功能。

(3)教学过程、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在教学过程、教学管理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资源、信息技术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信息化。如针对多媒体网络课程,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手段,采取学员自主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另外,要真正实现高校教学过程的信息化,高校在硬件设备条件、管理政策和制度方面必须为教学信息化活动提供支持。当前首要的是要制定鼓励教员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政策,包括教学工作量评价、职称评定等;其次,对教员所开发的教学资源给予经费支持及知识产权保护。

四、结束语

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需要各个部门全力配合才能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对当前高校教学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对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提出了几点对策,希望对推进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04.[2]李晓锋,赵国富.加强教学资源标准化建设,推动教学信息化进程[J].教育信息化,2004,(2).[3]熊才平.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问题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02,(9):9-13.[4]赵国栋.信息时代的大学: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3,(5):11-17.(作者单位:北京装备指挥技术学院)

第二篇:高校信息化建设

高校信息化建设

高校信息化是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信息化校园,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强化教学质量、促进科研教研、提升服务水平。以高性能校园网为基础,实现教务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科研管理、后勤与服务管理的全面整合,实现信息化增值服务,是信息经济条件下高等院校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高校 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必由之路。1 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所有高校都接入了Internet,绝大部分高校建成了自己的校园网,主干网络达到100M甚至1000M或万兆,高校信息化体系初现规模;主管部门和高校自身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人、财、物各方面的投入很大;制定了中长期规划,信息化的内容建设逐渐丰富。但经过十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后,下一步的投入方向、整体目标不明,暴露出不少隐患,阻碍了高校信息化向深层次发 展。

1.1 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缺乏统一接口和标准

全校的信息化建设得不到统一的规划,各院、系、职能机构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各自为战。教务、办公、财务、图书、后勤、保卫、科研都建立了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由于所采用的软件系统不一致、数据标准不统一,在全校范围内人为地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不但导致了校内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还给教学、科研带来了极大的麻烦。1.2 服务粗糙,缺乏深层次的增值服务

毫无疑问,高校信息化建设是基于高质量的校园网络,但仅依靠传统的WWW、FTP、E-mail、BBS、电子教室等服务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短信平台、消息中心、招生就业数据仓库、知识库、评估系统等增值服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却没有充分实现。

1.3 重设备购置,轻软件投入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这种趋势表现得非常明显,硬件投资大,软件投资小,网络利用率低,教师、学生、管理方面的许多资源没有及时整合,信息服务粒度大。

1.4 缺少有力的组织机构,信息化建设方向不明确虽然各高校均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 小组,但往往对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和规模估计不足,当把1000M校园网建立起来后,接下来如何充分利用校园网,实现虚拟大学、无纸化办公、管理决策智能化等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成熟的方案,致使信息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无所适从,甚至停滞不前。2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结构

校园综合信息平台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硬件环境(包括设备、教室、办公室)、教学资源(如图书杂志库、教案讲义库、软件课件库、试题成绩信息等)、到教学活动(包括上课、学习、辅导、答疑、作业)、最后到管理(检查、督促、考核、评比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了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了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校园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是分阶段、分层次的,它经历的是由硬到软、由下而上、螺旋上升的建设过程。

2.1 校园网络架构

校园网络是高校信息化平台最底层的基础的设施,由校园网各种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通信线路、防火墙、专用服务器等组成,具备连入Internet的环境,没有相应的网络基础设施,信息不能流动,就不可能形成信息空间。2. 2 共享数据库

整个信息化平台的数据基础,由学生信息库、教师信息库、文件档案库、教学资源库、管理资源库组合而成,不同的数据库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在数据仓库的基础之上,可以进行更高级的应用扩展。2.3 基础信息服务

基础信息服务是信息流动的软件基础,包括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E-mail、FTP、WWW、BBS站、DNS、图书馆管理系统、身份认证、目录服务、安全服务、计费管理等信息化应用系统。2.4 增值与拓展服务

是在基础信息服务基础之上对数据仓库的应用挖掘,生成的各个应用系统直接管理各种信息资源,并提供接口方便用户使用和继续开发。高级应用服务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即对校园内部综合管理部分,如无纸化办公系统、数字图书馆、学籍管理系统、教务信息系统、后勤服务系统、信息查询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统计分析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与课件制作系统、教学管理系统、专家评估系统等;

第二部分,即学校对社会以及校园外部的服务管理部分,如招生管理系统、就业服务管理系统、网上社区管理系统、毕业生跟踪反馈系统。2.5 数字化虚拟校园

是校园信息化系统建立后,大学功能的自然扩展,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突破传统的概念,延伸其内涵,成为一个可以覆盖网络可达范围的无围墙的电子化校园。3 校园信息化规划

通过校园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用层次化、整体的观点来实施校园的信息化建设,将校园网上信息进行更好的组织和分类,让用户在网上快速发现自己需求的信息,为师生提供网上信息交流的环境,让管理人员科学地、规范地管理自己的数据,并将这些信息很方便地发布出去,能够对学校所有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的、科学的组织与管理,并以最有效的方式提供给更多的用户,达到数字化目的。3.1 信息化校园的内涵

信息化校园不只是信息技术在校园中的应用,更加重要的是要全面建立起信息时代的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在互联网空间中,建立起虚拟校园,实现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展与延伸,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办学效益。“数字校园”建设就是以现实的校园为依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处理、整合、存储各种资源,重组、构建、提升各类活动的过程,它是一项涉及学校各方面工作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需要长期建设、不断完善的过程。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高性能校园网络及软件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教学、科研和管理资源建设;以提高管理效率为目的的各类应用系统的开发与集成。3.2 信息化校园建设的基本原则 原则一:校园资源的数字化 在各个层次系统的建设中,始终贯穿着资源的数字化。资源数字化的程度反映了各个系统的应用水平,也代表了校园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程度。在校园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中,已有的非数字化资源需要数字化,新的资源经过数字化加入数据仓库中,因此需要建立起长期的数字资源集成的体制和机制。原则二:数字信息的标准化

在校园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中应遵循一定的标准,特别是公共信息的标准。各部门在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时,只有遵循统一的信息标准,才能使不同部门建设的应用系统之间数据相互流通共享。

原则三:应用系统的统一化 为了便于在校园综合信息平台内进行应用系统的集成和建立应用系统合理的分布和构架,需要制定应用系统的标准,采用统一的数据库平台、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建立全局的数据字典,统一归口信息化校园管理办公室(校园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协调管理。原则四:数字资源的集成化

信息化校园包括硬件环境(信息化校园的基础平台、应用系统、信息化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和软件环境(信息化校园建设项目的组织结构、项目投资、综合管理、师生对信息化校园的态度等),更注重信息化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行为。因此,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上的数字资源应该是集成并经过整合的信息,通过数据仓库 存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为学校领导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原则五:以应用推动网络基础服务的发展 校园网建设一般都是从网络基础设施开始,随着服务要求的提高,特别是增值和拓展服务的发展,软件系统反过来向硬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底层的软件开发平台、支撑系统提出了新的需求,这些都要求软硬件基础设施有新的发展。例如建立校园内的数据仓库,必须统一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器软硬件资源,以满足校园网中多层次立体化服务对系统管理、系统安全、数据共享、降低成本的要求。通过应用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更高性能的数字化服务。结束语

校园信息化建设是推进高校教学和科研,实现高校向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型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是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其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

校园信息化和信息化校园的建设实施将深入地影响到校园内各类用户、各个管理机构和部门,它的建设要适应、更要推动学校的发展。在校园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中,现有的一些管理模式、管理机构将发生变革,向着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一些新的管理理念也会产生,如电子签名和电子认证。

信息化建设不单纯是一个技术问题,搞教育信息化一定会触及管理机构的重组、人员的优化等敏感问题,仅依靠一个技术部门是难以胜任的。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一个部门能够超越各职能管理部门的权威,对学校信息化有决策能力,起到协调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的作用。

第三篇: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史敏

(作者工作单位:天津商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天津300134)

摘 要: 高校信息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深化教学改革、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因此高校信息化建设首先要重视信息化系统建设;其次要重视信息资源建设,避免重硬轻软;第三要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 高校;信息化建设;问题;建议

一、高校亟需信息化建设

高校信息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将引发高等教育的巨大变革,高等学校要真正步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舞台,发挥“新世界经济发展火车头”的作用,就必须加快构筑与现代化教育相适应的信息化体系,确保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有效发挥,这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就提到要“推进教育领域的信息化进程”和“提高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实现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不可能实现高等教育的现代化。高等教育信息化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向,必将极大地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高校信息化是深化教学改革、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与市场经济的互动发展,迫切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出的人才,首先必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同时又必须具备多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通过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借鉴和吸收,开发自身智能,培养创新意识,完善和发展自己。创新能力的形成,依赖于知识、信息的积累和运用,信息化建设作为一种战略性决策和技术手段,可以确保学校知识、信息的流通,以使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发明创新能力得到有机结合,从而不断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技术创新能力。另外,信息化将信息论与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引入教育研究和教学过程,使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更加有效,并为教学过程提供了一个良

好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如多媒体教学),增强了学习过程的互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空间,极大地发挥了学习者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由此可见,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支持,没有信息化的教育教学环境,教育教学的改革将只能是局部的、有限的、表面的,无法从根本上实现素质教育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校信息化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学者曾提出了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他们认为,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就是从科学管理到信息资源管理的思想演变过程,是管理重心从产品管理到人本管理再到信息资源管理的变化过程。如今的管理已从工业时代的旧范式发展为信息时代的新范式,在人类社会活动过程中,信息流调节着人流与物流的数量与方向,行使着组织、计划、指令、协调和控制等职能。有效的信息流通已成为把组织中的成员联系起来,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可见,信息在管理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作为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主体的高等学校,应该把信息管理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战略环节,将信息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对学校中各类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科学、规范地管理,创新性地整合和集成,以达到管理业务流程的合理重组和管理职能的转变,进一步综合集成各种互相联系的管理功能,提高信息交流效率,促进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较快。另一方面,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很不平衡,有许多理论性、政策性、技术性的问题需要解决,与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比,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水平有待提高。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教育系统进行分析认识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指导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化。近年来,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推进,政务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建设已呈现出良好的发

展势头,而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相对要明显滞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高校的竞争意识淡薄,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2.信息资源建设比较匮乏,缺乏统一规划、协调与合作。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学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的基础是信息资源建设。但目前高校的信息资源建设严重滞后,各个大学的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实验室、图书馆等,储藏着大量、宝贵的信息资源,然而这些信息资源目前大都停留在实物和纸介质形式上,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严重影响了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教育行政部门缺乏有力的指导和协调,推动的力度不够;其次是信息资源建设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并为以后的兼容留下隐患;第三是各个高校各自为政,在信息资源建设上缺乏协调和合作,分散了信息资源建设的人力和物力。

3.人员素质跟不上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手段和实现的契机,信息化技术设备更新速度快,要充分发挥效益必须要有先进、科学的管理相配套,需要有高素质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参与其中。但从目前来看,有很多管理人员仍不愿意从传统的管理方式中走出来,信息技术知识缺乏,知识更新速度太慢,跟不上信息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减缓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4.信息管理没有形成系统。信息化建设是关系到高校跨世纪发展方向的战略性和全局性问题,负责和组织落实这项工作事关重大,一般由信息中心或网络中心负责。他们主要进行的是网络的设计开发、布线、基础设备的配置、系统运行的测试以及解决随时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由于技术人员对于系统的管理和规划组织缺乏认识和经验,所以对于网络建设的系统化、整体化很难有效地把握。虽然有的学校专门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几个校领导及校办、信息中心和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组成以提高其组织的权威性,但由于只是临时性的辅助机构,容易受日常工作的冲击,领导人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不能完全投入时间和精力,因而导致了工程建设的延缓。

三、关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重视信息化系统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创新性工程,是有组织的技术、管理互相结合的项目,它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系统的形成牵涉到方方面面,投入大,没有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没有统一协调检查落实,没有领导的重视与参与就无法落实。因此,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自上而下、统筹规划,必须要有一个全面的系统规划,并建立信息发展的顺序。具体来说,则是要调整现有的管理体制,使之适应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决定信息系统建设的规模,以及保证资金来源;组织和稳定信息队伍与技术队伍;制定有利于建设的政策,以确保该项工作支持力度等。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学校各部门都应根据自己部门的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计划,然后由信息中心人员参与,共同进行学校信息化建设。对信息资源必须实行统一管理,信息才能成为资源,才能为学校各部门所共享,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才能做到效益最大化、投资最小化和利用充分化。信息中心作为综合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除了具体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外,还必须具有管理与协调职能。信息中心人员不仅要熟悉业务流程、组织模式,还要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扮演学校与信息技术的“接口”,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实施者之一。

2.重视信息资源建设,避免重硬轻软。硬件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则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长期任务。信息资源建设,要走引进与自主建设相结合的道路,联合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建设。一般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链接,将学校的服务器与因特网上大量免费的教育教学资源网站进行链接,直接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有关此类链接,可通过专家介绍或者搜索引擎搜索,再由校园网的维护人员负责定期更新。二是镜像,通过与因特网上一些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库建立全部或部分的镜像,以获取更新、更专业化的资源。三是自主制作和二次开发,这是由全体教师共同完成,通常学科教师是这类资源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经过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培训,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再结合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可以制作出教学所需的各类课件或素材;市场收集,学校设立资源建设小组,根据教学需求,专门负责收集市场上优秀的CAI课件和教学素材。

3.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大信息化人才队伍培养的力度。第一,加强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技能培训。

教师是实践教育技术和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力量,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因此必须重视教师的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培训。教师培训内容包括:思想观念的培训,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具有科学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思想和新教育观念;基本技能的培训,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获取、交流、处理与应用教学信息的能力,并具有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的能力。其中应把建立新的教育观念放在教师培训的突出位置。第二,通过有效途径,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帮助他们迅速掌握现代信息理论和信息技术,建立一支责任心强、技术过硬、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的精干的信息技术维护人员队伍,确保信息系统的合理设计、科学运作,及时排解问题、处理问题。第三,进行全员培训,包括领导和管理人员,帮助他们掌握信息系统开发步骤、过程及一般原则,树立信息化思想,增强信息化意识,提高信息化素养。强化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使他们能够并且善于利用计算机等信息工具和设备来处理日常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第四篇:信息化建设思考

人口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思考

全面加强人口信息化建设,是适应人口管理工作的需要,是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实现信息引导管理与服务的基础,是探索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数据支撑体系。

人口信息化工作已开展多年,信息系统经过了单机版向网络版的转变、单一信息库向综合信息数据库的转变。这两个转变,推进了人口信息化工作进展。但目前的人口信息化工作仍与工作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

信息化工作现状:

一、硬件和计算机操作系统运转顺畅,管理服务信息系统软件运行升级、维护工作力度不够。目前,从硬件的角度看,区光纤网络早已通到村级,为全区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很好的硬件网络基础。计算机、服务器、打印机等相关硬件设备齐全。计算机硬件及操作系统若有问题,各单位自己找电脑公司即可解决。从系统的软件角度看,数据系统升级、维护比较困难,在不影响报表情况下的其他问题先暂时无法为使用者解决。这样给使用者带来很大不便,因系统数据库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生成几张报表,他还要能够及时为领导提供所需数据,还要发挥引导管理和服务的作用。现在的系统运行维护很困难,更谈不上系统升级。

二、软件的开发管理力度重于软件使用的管理力度。系统软件从开发到运行历经几年的时间,在开发期间市级曾多次征求区县级基层 1

意见。此系统开发涉及的内容广泛,从个案息管理,到人口计生系统各个部门的工作,还有公安、卫生、民政等其他部门的数据。系统若能很好的运转,打开系统就应可以看到本单位各个部门的工作状况、系统的个案数据、公安、卫生、民政的数据,但在系统数据库的实际运转中,录入系统数据库内的信息只有个案信息。从现实的系统数据库的运转情况看,打开系统数据库,我们并不能看到单位的整体情况和其他相关单位的数据。系统数据库运行五年了,只有统计管理的个案在不断变更、补充信息,系统数据库其他的信息录入功能没有被使用,这不是某一个区县的现象,绝大多数区县都处于这种状况。这样的使用结果,是因为没有部门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三、重软件初期启用,轻后期的培训。系统数据库在初期启用全市推广时期,区县和乡镇街曾接受过信息录入和简单查询、自定义查询的培训,近几年,区县及乡镇未接受过市级相关部门专业系统的培训。作为基层,信息录入、固定查询的应用没有问题,但当所需要查询的数据,固定查询中没有时,基层的操作人员便不知如何查询所需数据。作为区级,由于单位没有网络计算机培训教室,所以搞一次培训比困难,但我们根据工作需要,还是对系统运转工作中的某些问题进行了多次简单的培训。尽管如此,这些培训并不能满足基层使用者的需要,他们仍然需要加强系统的应用培训,提高其系统数据库的使用能力。

四、横向部门间协调力度不够、获取相关信息难度大。由于人口分析工作的需要,人口部门需要相关单位提供有关数据信息总量和个

案信息,由于部门间在相互提供数据方面没有明确的职责规定,按照本单位的要求,有些数据不变提供,因此在获取相关部门数据时比较被动。

对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意见:

一、软件开发注重专业性、实用性、前瞻性。近几年随着人口计生工作重点的调整,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工作的需求,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进与软件更新工作势在必行。建议新开发的软件要注重专业性与实用性。专业性即能为研究人口管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供数据支撑而设计的专业人口信息软件,软件除具有信息的存储、汇总功能外,还应具有一定专业性的数据分析提示功能。另外软件要具有前瞻性。软件从开始投入使用,到应用、维护正常有序化,是需要一段时间磨合的。在以后的正常使用过程中如需增加或减少某些功能最好用升级的形式来解决问题。一套专业应用软件,不论因为什么原因,随意改版,都是对人、才、力的极大浪费。这就要求开发软件要有前瞻性。

二、加强软件使用后的运行维护、升级和应用培训管理。一套好的专业系统软件,不一定有好的使用结果。软件投入使用后需要有专业服务人员来对软件进行及时有效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和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软件升级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软件正常有序的运行。另外,应用软件的培训工作是软件使用的基础。针对一套好的应用软件要有一套长期的培训计划,可分为近期培训计划、中期培训计划、远期培训计划。近期培训是最初启用软件时进行的基础性软件使用培

训,主要是信息的录入、存储、修改及报表功能的使用。中期培训是在经过早期培训,软件可以基本正常运转后开始实施的培训计划,主要针对数据查询,软件使用者能够灵活应用软件进行数据查询。远期培训是在中期培训的基础上,对使用者的数据信息分析能力的培训。一套好的应用软件,加上启用后好的运行维护、升级管理,再有长期有效的培训,才能使好的应用软件发挥出最好的使用效果。

三、政府牵头、整合部门信息、打造共享信息平台。要获得全面的人口信息,需要多个部门协调配合。改变目前部门间信息相对封闭的状态,需要政府牵头,协调各部门,制定信息提供制度,从而达到各部门间能够定期按制度规定,按时提供所需数据。另外,由政府牵头,开发共享信息平台,信息平台中含有各相关部门的信息模块,各相关部门按要求及时登陆此信息平台,将本部门的有关信息存入或转入共享信息平台中,从而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

四、成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人口研究小组,推进探索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进程。打造专业的人口信息平台的最终目的是为领导决策,寻求探索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方法提供数据支撑。因此,在具有全面的人口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必须成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人口研究小组,由专业人员来对人口数据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人口数据信息的最终作用,实现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真实意义。

第五篇:高校信息化建设之教学设备管理

高校信息化建设之教学设备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教学发展规模的扩大,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能力逐渐显示出了不足。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开展教学设备管理,实现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建设与发展,对未来高校信息化建设和高校教学工作的科学开展具有借鉴意义。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实现建设的合理性,完善教学规划与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设备管理的规范性,是我国高校教育发展中正在努力的方向。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加强教学设备管理的意义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是近10年来教育产业改革的重点与核心内容,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效率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是积极发展高校信息化教学建设,合理规划教学内容的有效方法,加强信息化技术发展的优势,为现代化教学提供支持,积极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的对接,提高实践教学的发展可行性,开展网络化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合理发展,实施职业化教育实训l建设。通过网络化、信息化实践教育,提高高校信息化建设和加强教学设备管理能力是未来高校教学发展的主要任务,帮助高校实现教育可持续化发展,提高资源共享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教学功能,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设备与教学资源的价值,对于未来的教学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信息化建设管理思路与途径分析

高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途径要从实践教学工作与设备管理的具体实行途径中得到开展,要深入调查与分析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思路的贯彻执行,保证实践教学资源得到有效的合理规划与应用,并且以实践教学设备管理作为研究对象,完成实践教学设备的查询与管理功能,建立实践教学资源数据库,保障设备管理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运用,其主要发展途径与思路分别为:

第一,建立教学设备管理制度,帮助高校内部各个部门和级别的管理者可以随时掌握当前的教学管理内容与运行状况,及时判断教学实践发展方向,便于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第二,要在设备现场做好指挥管理工作,保障每一位人员对设备仪器的了解和掌握,对设备耗材的情况掌握与了解,节约耗材,提高效率,做好服务工作,提高现场服务人员的工作动力,节省劳动强度与成本,最优化路线的保障设备仪器的科学管理;第三,高校各教师要随时查询相关的设备使用情况,对设备功能与使用作用做出分析,一方面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掌握好设备的各项功能,另一方面在实践能力上做出科学管理,控制设备资源;第四,提高学生自我的业余时间对设备信息及教学信息的学习能力,方便教师带领学生更好的开展设备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第五,科学化的设备管理思路,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设备管理思路,不断创新思路,实现设备购置、规划、利用率的有效提高,不断检查其维护情况和设备管理的透明度,提高实践教学资源最大化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设备管理的功能模块

系统按实训种类设计:机械实习、电气实习、汽车实习等。对于不同种类的实习(如机械实习、电子实习或汽车实习等),根据对实践教学及设备管理的具体要求,结合信息化管理的特点,系统功能分为如下五大模块:1.数据管理;2.基础信息;3.设备管理;4.设备实时查询预约管理;5.系统管理。

下面详细介绍各项功能:

第一,数据管理,设备管理中的数据管理主要是负责数据的导入和数据的导出,在这些过程中关键是要掌握好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设备刮泥教学中要按照设备管理教学计划和设备管理消耗实际情况做出明确的分析,按照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书,教学完成情况分析表和相关表格,并且还要制定其相关的备份文件。

第二,基础信息:基本信息管理,如实习的开出情况,功能和基本情况介绍。这一项是按专业功能的类型划分,例如机械实习中的专业基础信息分以下各模块:

第三,设备管理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建立设备运行状况的记录,对增加和删除的设备进行记录,对设备维护情况和信息进行记录,对设备的名称与价格进行备案和记录,对设备的类型、功能、专业学习的发展情况、设备的大小与尺寸、检修情况、配备的附件、用途及使用说明书、设备管理的合理性和改进建议都做出明确的记录。

第四,查询预约管理:专业类型划分、各实训室的功能查训,指导教师情况查询、学期实习计划(根据教学计划预先录入的实践教学安排)、任一时间设备的占用情况、通过查询以便于教学管理或实习训练网上预约等。

第五,系统管理:系统设置,权限设置,系统初始化,系统维护等。以上功能模块是在以提高效率,充分利用教学设备为中心的原则下确定的四、设备管理的模拟系统设计

以信息化管理方式对设备进行管理,必须要尽可能完整的收集设备信息,通过设计和制作系统原型内容和系统的基础数据,建立一个设备管理的模拟数据库,实现设备的优化与管理,提高管理系统整体的功能性与价值,加快系统的细致构造和物理设计的人性化需求,帮助信息化设备管理系统建立科学的后台数据库,通过ASP和VB为主要开发程序,嵌入开发方法为主,实现校园的系统无缝一体化管理系统的建设。

五、结语

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教学设备的管理要通过信息化方式提高管理效率,改善高校教学设备的新标准与要求,退出教学设备规划的实际发展方案,通过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模型提高对教学设备的管理科学性,描述系统的整体数据收集功能,更加人性化的实现整体系统的应用性,不断提高现代化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与价值,以现代化设备管理为发展目标。

下载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初探(5篇范文)

    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初探 摘 要:教学档案是综合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可以真实地反映高校的教学活动。本文从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应用信息化......

    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

    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研究 王自强 (邢台学院体育系 河北 邢台 054001) 摘 要: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其高效性、精确性和良好的交互性,在实践中又得到了很好......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 摘要: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基于此,高校应建立基于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平台,实现管理过程中的资源共享。当然,我国高校教学管......

    高校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高校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高校档案是高校教学、科研、党政管理等职能活动的历史记录,是高校发展历史轨迹的真实记载,客观地反映和记录着高校各方面的改革发展历程。高......

    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研究

    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研究 摘 要 :就业工作是大学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利用信息化建设来服务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是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就业工作......

    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方案

    校园信息化建设方案 摘要:作为学校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校园网络已成为学校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在“211工程”的支持下,东北大学校园网络基础设施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变,与之......

    关于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思考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信息化技术正日新月异地改变着整个社会,也对税收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税收改革面临着新一轮的探索和深化。 因此,税收事业要......

    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总结了目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