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时间:2019-05-13 16:36: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级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级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第一篇:县级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县级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林其强

[摘 要] 信息化建设是党校发展的大事。本文阐述县级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探讨县级党校信息化的基本任务,对发挥远程教育作用这个重点工作提出了对策意见。

[关键词] 党校;信息化;基本任务;重点工作

人们才刚跨入新的世纪,信息时代的气息就扑面而来。人们都说:‚大有大的名胜,小有小的景致。‛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开播五年了,它强有力地推动地方党校的信息化进程,给县区党校融入信息高速公路提供了机会和经验。它对党校教育观念、教学手段提出变革要求的同时,叠现出党校信息化道路的光明前景。

一、指导思想

县级党校信息化,需要有厚实的土壤为它的实践提供伸展的平台,又要有科学的思想引领它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党校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三坚持‛: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邓小平同志带领拨乱反正,是从教育科技领域率先突破的。邓小平文章言简意赅,大多是他会见幕僚、外宾时的即席讲话、插话,一看就知道不是由秘书或其他人代笔的长篇大论,因此更真实地表现了邓小平本人的思想、气派与风格。我们今天重温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和信息思想,仍为他那深邃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所折服:一是邓小平难能可贵。他在1975年9月就开始引领我们走出 ‚姓‘社’姓‘资’‛这个传统意识形态的羁绊。他强调说:‚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提高自动化水平,减少体力劳动,世界上发达国家不管是什么社会制度都是走这个道路。‛二是邓小平眼界宽广。他在融入世界文明多样化方面讲了许多新话:比如在1978年3月听取有关计算机发展问题汇报时,他提出‚要建立国家计算机网,迅速建立大区的计算中心。‛1983年10月为景山学校题词中,他发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号召。1989年3月,他在会见乌干达共和国总统穆塞韦尼时的谈话中总结说:‚不要关起门来,我们最大的经验就是不要脱离世界,否则就会信息不灵,睡大觉,而世界技术革命却在蓬勃发展。‛ 三是邓小平雄才大略。他的教育观是同人才观、科技观和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和世界化思想互为前提、互动产生和发展的。他在1984年9月为《经济参考报》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在1988年10月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邓小平呼吁:‚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邓小平上述重要思想,为党校教育和信息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坚持以学员能力建设为核心。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这四个方面构成的总目标,同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统揽全国各行各业包括各级党校的大发展观。中共中央在1995年9月颁发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中,规范地提出党校‚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职能作用。曾庆红同志今年6月在福建省委党校考察期间,对党校这个职能作了具体阐述:各级党校要在教育培训党的中高级执政骨干、不断提高他们的执政能力方面发挥主渠道作用,要在建设学习型政党、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发挥重要阵地的作用,要在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笔者学习之后体会有三:其一,我们党历来重视执政能力建设。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认真探讨过历代王朝兴亡的‚周期率‛问题,他形象地把进城执政比作‚进京赶考‛,他提出了谦虚谨慎和艰苦奋斗这‚两个务必‛思想。我们党十三大以后,学界开展提高执政水平问题研究,中共十六大后侧重于执政能力建设。实际上,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等同于政党职能与政党作用的关系:职能是作用的实质内涵,作用是职能的外在表现,二者是同一东西的两种说法。其二,党校以人为本,就是以学员能力建设为核心。执政能力建设与提高干部素质二者辨证统一,党校职能是培养跨世纪领导人才,提高他们的执政能力,这是关系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战略课题。其三,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执政能力系统由各方面的骨干架构和运行,基础不牢大厦就不稳。因此,县级党校作用同样不可替代。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党校现代化。我们知道,教育信息化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条件。清华大学在1979年就开始筹建远程教学,现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已具备播出8套电视、8套语音、20套以上IP数据广播的能力,并实现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高速连接,形成了天地合一的具有交互功能的现代远程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的网络平台。相比之下,中央党校远程教学在1999年才开通,我们福州各县区党校今年刚接入使用,党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迫切需要迎头赶上。其一,深化党校教学、科研改革,有赖于教育设施、设备、手段的现代化。要用现代化的、信息化的、高科技的教学科研设施设备手段武装各级党校。信息时代的气息已经扑面而来,我们初级党校信息化起步晚、不配套,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势在必行。其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手段是一种新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新的生产力。所谓党校信息化建设,主要指党校教学、科研及其他党群、行政、后勤系统工作的计算机化、网络化、自动化和现代化,主要包括系统建设、远程教学工作、校园网络建设等。党校信息化的发展潜力巨大。其三,加快信息化建设关系到党校性质、职能的建设和发展大局,将改变多年来‚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份讲稿、一杯茶水‛的授课方式,促进党校教学工教育理念、办学模式、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的转换,使党校教学方式、科研方式、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党校信息化建设意义深远。

二、基本任务

中共中央2000年6月颁发的《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提出:‚加强党校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设,包括积极推进各级党校信息化建设,逐步在全国党校系统建成远程教学体系。‛县级党校是地方初级党校,实际是基层党校,主要特点是:教学设施简陋、手段单一,缺乏人才缺少钱,也缺乏信息化标准和规划。从发展趋势看,县级党校的信息化建设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第一步是接入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包括接收设备、多功能展示台、投影机的购臵、安装等,各校已基本实现。第二步是校园网建设,包括购臵安装微机、交换机,宽带接入,网络调试运行等,涉及教研、行政、后勤系统办公的硬件平台、安全平台和软件系统的开发与利用。这一步,我市各校正着手做,预期2-3年可初步建成。第三步是数字图书馆建设,包括图书资料数据库、特色专题数据库、学科课件库等。这一步工作预期要长些,在2010年前基本实现。到那时,县区党校可以构建在同一时间对县域不同空间的受众,进行点播式、交互式和现场直播教育的远程教学网,人们普遍分享信息化的成果。

县级党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是‚三个一‛:

㈠,通过多种渠道多样整合,组建一个开放、动态、丰富和适用的县级党校教学信息资源库

有些人把党校信息化建设看成只是提高信息技术装备水平,似乎接入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就够了。结果,由于课程设臵、作息时间不同步,实时收看效果不好;而采集数据后没有录相、没有刻录,远程教学的好处就得不到长期、充分体现。县级党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多样整合教学信息资源:一是通过协议有偿使用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的教学资源,采集、录相并刻录成教学光盘。二是订立协议与福建省委党校信息中心联网,有偿使用该网络的共享资源。三是从农村党员干部教育频道和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等,采集适用的内容,整合成教学光盘。四是要求本校教师把自己专题授课内容制成计算机课件,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听课、评课,在集体评课和充实讲稿后,整合成精品课件入库。五是参与所在县(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农业、广电、环保、科协等部门联合开发,制作适合的教学多媒体。六是向有关音像出版发行部门购买一部分适用的音象制品。七是从互联网、内域网等采集部分教学资源和素材资料。同时,要强调信息化技术积累和管理。这是党校信息化的保障和发展动力。一是把远程教学的机构、队伍建设好。要科学调配,合理分工,对远程教学网站、党校网站、校园网、电脑教室等设备使用维护落实到人,保障各网络正常运行。二是要以远程教学网、校园网建设为平台,积极开展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技术研究,特别是大量软件开发利用的技术研究,为应用和经营信息资源创设条件。三是制定相关职责制度。要强化岗位责任制,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建立设备添臵或故障维修申报制度,抓好年度检查工作。四是对教学资源库的制品进行分类建档、分类管理、协调使用,并保护知识产权。

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锻造一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的师资和管理队伍 首先要大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断深化,县级党校缺少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党校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一些教师和行政后勤人员应用信息设施的能力跟不上需要,这是制约县级党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把教师素质作为党校教育信息化的第一要件,按照“培训先行、分级负责、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基本思路,加强全员信息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总的包括远程教学网络管理使用培训、局域网管理和维护培训、软件开发、多媒体技术、网页制作培训等,不同岗位人员的培训项目不尽相同。培训目的是使全校职工基本掌握与岗位工作相适应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远程教学技术等。通过自学和接受其它信息技术再教育的渠道培训,不断提高职工信息技术等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其次要提高教学信息资源应用水平。目前市、区(县)高效率的内域网(INTRANET)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县级党校应用信息资源方面的着力点在三方面:一是更新校园建设观念,想方设法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要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设施引入党校、引进课堂,而不能搞了‚花园式‛长廊,忘了多媒体讲坛。这是深化教学、科研改革的基本途径和前提条件。二是增强共建共享理念,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水平。现有部分教师自建教学资源的通用性和共享性较低,一些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应用水平不高。要继续加快党校系统网和校园网的建设步伐,逐步完善网络和装备建设,按照课程改革和能力教育要求来完善机制,提高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层次。三是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关注软件应用,将普及应用放在教学信息化的重要位臵,扩大党校教学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的广度和深度。在条件成熟时,从现在远程教学网接受的C级站升级为B级站或A级站。其

三、全面尝试信息化教学手段。要把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络建好、管好、用好,让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的内容进课堂、进头脑,以此作为党校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提高课堂授课质量的同时,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党校教育观念。要从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着手,进入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整合,在“用”字上狠下功夫,逐步提高信息技术手段授课的学科覆盖率、教师覆盖率和课时覆盖率。现在,县级党校不要再建什么计算机教室了。要逐步建立覆盖全校基本信息的大型数据库,构建党校行政业务流程,职能科室业务管理流程,逐步实现各办公环节的网络化,开展教育管理一站式服务,提高党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㈢、明确教学改革方向,开展一项以教育信息化为基础的党校教学规律科研活动 要明确深化党校教学改革的方向。中央党校提出今年深化党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办学,从满足学员获得岗位培训学历要求为主,向满足学员能力提高需求为主转变;坚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学用结合为突破口,以学员为本,大力推进研究式教学和教师学员良性互动教学。党校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先行。因此,党校改革主要是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主要是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及与此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手段上的改革。上述这个指导思想,还可以细化为若干个专题加以研究,以发挥科研在党校的先导和基础作用。

要研究党校教学规律性的东西。坚持以教学科研带动党校教育信息化应用,这是推动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积极开展信息化网络资源、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作用和意义研究;积极开展目标教学课题研究,各学科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信息化背景下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积极开展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型学习”的研究,党校教育内容与学员实践所必须的基本知识相一致的研究,教学方法与学员生理、心理特点相适应的研究,科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相照应的研究,党校教育过程与学员党性锻炼要求相融合的研究等。通过加强教学科研课题立项和项目管理,加大应用研究的比重,及时转化科研成果,服务于一线教学和领导机关决策,不断提高学员的系统能力和综合素质。

要研究党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党校‚九五‛发展规划的检查和促进,这些年县级党校的管理方式逐步进入规范化轨道。要建成校园宽带网(或ADSL局域网),为全体教师和员工配备微机,把学校教学、科研、办公等部门的计算机,通过网、线联结组成校园局域网,实现校内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共享和Internet资源共享,为实现办公自动化创造条件。要继续探索县级党校办公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信息安全保障问题,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问题与对策,努力实现办公、管理工作的网络化、自动化和现代化。

三、重点工作

胡锦涛同志在1999年9月出席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暨校园信息网开通仪式上的谈话中指出:‚中央远程教学网暨校园网络是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将会有力地促进干部教育事业的发展。‛实践证明,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站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是地方党校实现与中央党校资源共享传输最便捷、投入最节约、规模最大化、成效最明显的方式,既是县级党校信息化的高起点,又是推进信息化、提高学员执政能力过程的工作重点。随着电脑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广泛运用,提高远程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和选择性。今后,县级党校信息化建设最经常、最大量的工作,还是用好、用足党校远程教学网,这是实现信息化的重点工作和首要途径。要突出‚五个抓‛:

㈠抓领导到位这个关键。县级党校难的不在于‚党校姓‘党’‛,而在于‚党校姓‘校’‛。所谓领导重视,首先是主持党校领导工作的副校长要重视,特别是担任党校校长的县(区)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对党校信息化建设能否做到思想认识、资金支持、协调关系‚三个到位‛:一是校长要‚常回家看看‛,过问过问‚校计大事‛,而县级层次的党校大事又往往只是些许琐事。二是校长要加紧学习一些信息化知识,学会用新的思维方式来看待、用新的观点来表述党校信息化工作。三是校长要善于理顺关系,集中全区域的力量办党校,有很多事情需要大校长出面调停梳理才能办好。由于县区领导工作很忙、精力有限,他们要付出很大努力才能做到这‚三个到位‛。无论如何,领导重视总是党校实现信息化目标的关键因素。

㈡抓资源库建设这个保障。县级党校可以减少订阅印刷版的书报和期刊杂志,充分利用党校远程教学网和英特网教学资源库,日积月累把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建好、管好、用好,实现跨时空的资源共享。根据今年以来播放资料分析: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大约每周六天时间播送12个课:即在周末双休日,分别在1频道播送‚在职研究生课程‛和‚函授本科班课程‛各2次课,其中部分‚函授本科班课程‛内容在周二、周三下午经2频道重播;在周一至周四上午,主要在1频道播送中央党校主体班‚基本理论课程‛、‚五当代‛课程(或‚当代世界‛报告)、专题讲座、选听讲座;在周一上午和周四上午,由2频道播送以县委书记班为对象的‚地县级党校课程‛各1课。每月第一周(或第二周)周五上午,在1频道播送‚形势与任务‛1课;在周三下午由1频道播送‚党委中心学习组讲座‛1-2课;另外,每月在1频道播送‚理论前沿与热点问题专题讲座‛1-2次,播送《党校信息》2次。每天上午11时和下午17时,分别重播当天上午8:30和下午14:30开播的课程,但‚形势与任务‛报告和现场直播课程除外。在剔除近期(如1 年内)重播的课程外,其它课程都可以及时采集、录相,并刻录成VCD碟盘入库。

㈢抓课程设臵这个前提。远程教学的成功,依赖于校方精心设计和编制课程。一是坚持以学员能力建设为核心,根据科级干部、后备干部、村(社区)支部书记等主体班次办班计划,根据不同学制、不同培训目标实际要求,围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加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这个重心,增加发展观、政绩观、人才观方面内容,精心搞好各个班次的课程设臵,并按设臵选用好优质的教材和资源。二是把远程教学网课程与本校教师课程结合安排,可根据课程安排播放远程网录相的课程,也可以参照课表少部分组织学员实时收看远程网课程;可尝试‚重点课程辅导制‛,以远程网播送的名师课程为轴心,由本校教师为学员作辅导、答疑,谈听课体会;也可以发挥远程网 ‚大报告‛的优势,邀请有关部门干部参加听课,以扩大远程网的影响。三是实施指令制与‚点课制‛相结合,基本理论课由校方指定设臵;‚五当代‛课程、专题讲座和选听讲座由学员选择;将远程教学网课程与本校教师课程列表公布,均按多数学员的选择设臵课程。四是及时了解和掌握的前沿及发展动态,把党校课程做新、做实、做深,提高课程设臵的实效性。凡国情战略、大政方针和基本理论课程,侧重由远程教学网进行授课,以提高权威性、准确性和说服力;本校教师主要讲授理论联系实际的专题,并试行‚两个不能教‛的做法:没有开展地方调研的课题不能上台教;没有把调研内容与大政方针联系对照起来的也不能上台教,以此巩固科研的先行和基础地位。

㈣抓学员管理这个基础。教学相长、学学相长是党校教育的一大特色。党校远程教学带给学员一片崭新的天地,但远程教学是一种间接的、缺少表情沟通和场景交流的教学方式,需要加强引导和管理学员,依靠学员良好的学习支援。要引导学员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认真读书。县级党校学制短,读书时间少,学员学习有无收获,读书是基础。不要太浮躁,要排除干扰、潜心读书。二是勤于思考。在读书、听课过程中,要认真做笔记,经常给自己提问题,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加强研究性学习,多思才能出智慧。三是互相学习。党校为学员相互学习提供了机会,学员之间要取长补短,教务、班部要认真组织小组讨论、班级交流、学员论坛、班级考察等活动,发掘和应用好学员的实践资源。学员管理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学员到课出勤。出勤率低是‚老大难‛问题。远程教学要通过课前周密组织、课间认真听课、课后辅导答疑,并辅以评教评学等反馈调查和追踪评价,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因此,对学员出勤、到课率低的问题,要做到拉下面子、公开监督、处理上一视同仁。二是学员党性锻炼。可开展学员入学闭卷测试,检查学员对党的理论、路线、纲领、经验‚四基本‛的掌握情况,并在党建课教学中解剖薄弱环节;要开展针对性党课教育,以案例式、对比式、实践式教学为主要形式,增强学员的党性修养;要发挥学员党支部在全过程的教育、管理职能,要结合学员学习总结开展党性锻炼方面的考评。三是学员学籍管理。要尽快实现学籍管理和办公的信息化,对学员试卷、论文、作业、文字表格等,都要分门别类管理、筛选,重要学籍资料应归入电子档案。

㈤抓学业检查这个保证。考试是党校教育的重要手段。由于县级党校学制很短,尤其要加强学业检查,严格考试、考核。第一,把播放的远程教学网课程和本校教师授课的主要内容,一起列入学员课外作业和期末考试范围,引导学员读书、听课、做作业、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罗源县委党校这个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第二,学员党性锻炼(包括出勤)要同理论考试成绩和论文成绩一起考评,引导学员全面发展。马尾区委党校今年试行三者按4:3:3比例综合评定学员成绩,对单项成绩前三名的给予口头表扬,对综合评定成绩前三名的颁发‚优秀学员‛、‚优秀班干部‛奖励证书和奖金。第三,加强学员论文指导和评审工作。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课程开通后,县级党校学员开阔了眼界,加强了重大现实问题研讨。开学初学员自报课题,学校指定指导教师,期末对课题成果进行鉴定,有利于巩固教学科研成果,提高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层次和水平。

信息革命基本是和平的革命,中国在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和平的社会主义。郑必坚同志在去年底博鳌亚洲论坛的讲演中先声夺人:改革开放25年来,我们党已经开创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而又适合时代特征,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和平崛起的新道路。千禧年夜前他在全国党校信息网络建设现场会上同样精彩的话,至今仍时常萦绕在我们耳旁,仿佛是在那信息化胜利的彼岸亲切的召唤:‚党校信息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党校教育大思路的实现。我们要通过信息化促进干部适应时代潮流,保证我们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作者系马尾区委党校高讲)2004/08/02

第二篇:关于党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关于党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中共济宁市委党校 安鲁新

信息化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党校作为培训、轮训广大干部的基地,也在进行着本校信息化的建设。校园网是党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代表和体现。现仅仅从技术的角度上就我校校园网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发展方向,谈几点建议和思考。

一、我校校园网现状

党校校园网自1998年经过并网升级组建起来后,几年来经过多次整合、改造、升级,目前已初具规模。拥有含8个服务器、300余台微机,5个子网(办公、教学、电教、图书、家属院)的综合性、多功能、多媒体的校园网络。已基本满足我校教学、办公、科研、教务等工作的需要。

校园网的技术架构为复合星型拓扑结构、百兆主干的交换式以太网络。以光缆、超5类双绞线、细缆为传输媒体,覆盖学校综合办公楼、业教学院楼、学员公寓楼、家属院宿舍楼等校舍区。计算机设备采用工作组级服务器和PC客户微型机为组成,网络连接设备采用百兆或10兆以太交换机或集线器相关互连。软件系统采用微软Windows 2000 Server系统作为服务器操作系统,客户机采取微软win98/XP的操作系统,采取C/S(客户/服务器)模式结构,为目前局域网中相对成熟、较为通用的一种组网方式。

我校校园网目前提供的功能:

(一)校园网内间的信息的共享与交流;

(二)校园网内公告通知系统;

(三)校园网内办公软件的使用;

(四)网内电教视频点播的实现;

(五)登录国际互联网(代理上网);

(六)党校网站;

(七)电子邮件E-mail系统;

(八)FTP(文件传输系统)系统;(九)远程访问功能(RAS)。

上述九大功能,为教学、办公、科研、图书、生活等应用提供基本服务。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尽管我校校园网的建设日趋完善,已经步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网络资源并没有充分整合并加以利用,缺乏一个综合型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网上办公平台。我校校园网已经建立,信息化应用的硬件平台已经实现。但是现实中的应用是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体现出来,目前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校建网5年来

了,大家打开电脑要么就是上网浏览网站,要么就是玩游戏,要么就是打字、聊天,这虽然比起没有计算机的时候,有所进步。但是计算机的真正应用和广大功能还没有体现出来。日常的办公原来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老样子,没有什么变化。有人戏称我们的校园网就是个“大网吧”!

如何充分利用目前计算机、网络这些资源,实现办公的无纸化、教学的课件化、科研的数量化、考试的机器化等各种办公自动化的要求,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在适合的硬件基础之上关键在于软件的支撑。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就是以共享和通信为目的软件的集成使用。设计制作出符合党校实际情况综合性的软件应用平台,是目前党校信息化下一步发展的重要任务。我校虽曾组织相关人员,两次开发设计过《党校信息管理系统》,虽取得一些经验和成绩,但终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未能正式使用起来。笔者认为,在当前校园网相对成熟的基础上,采取比较先进的网络数据库技术再次开发《党校办公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十分必要。原因如下:

1、校园网络已有5年,各项情况运用已相对平稳成熟,是一个开发的有利时机。

2、当前办公自动化的客观需要。

3、我校目前已经拥有一批计算机人员教师队伍,拥有相对较好的人才资源开发条件,既熟悉业务又熟悉环境,而且多数老师拥有前两次开发设计软件的经验,再次开发一定会有新的完善和提高。另外,还可以借此机会,锻炼一支既可在教学上工作也可在实践中作战的队伍,对学校对自身都是非常有益的。

4、目前相对较为成熟的网络数据库开发技术已经出现,基于Intranet(内部网)构架,采用WEB方式下的ASP+数据库的网页技术,为设计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再次开发,来实现一种真正数据共享、集中式管理、分布式维护、综合性应用的网上信息管理系统。

如果学校决定开展这项工作,笔者认为学校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大力的支持,做强大的后盾。组织一支队伍,设计、规划出一个相对完整、明确的设计开发应用说明书。明确设计开发的流程、技术工具要求、人员任务分配、功能要求指标等各种要求,经研究讨论通过,才能进行正式的开发。

总之,办公自动化平台系统势在必行,也是当前工作提高的需要,随着现在电子政务的普及,这项工作应该是越来越得到重视。

(二)信息化应用服务不明确,缺乏一个组织或部门来管理协调,需建立一个科学的、明确的、规范的运作流程。学校组建了校园网、随着时间的推移,应用的加大,相关设备的更新、升级,软硬件应用的维护工作是现实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过去这个工作,一直是由微机中心独立承担这方面的职能。由于现实中的一些客观原因,这个问题一直不能很好的解决。而纵观别的单位部门,往往是由机器提供方的售后服务来提供应用服务。笔者认为这两种方案都有所长,也都有不足之处。前者虽能及时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对于大的,牵扯到设备更换的问题,就无能为力了。另外,长期有本单位人员来管理维护,不仅需要额外一批开支,也是对学校购买设备的一种浪费,因为学校在购买设备时,实际上已经提前支付了售后服务费,如果不用,反再组织人员进行维护,实际上是一种浪费和双备支出。不仅维护效果不好,还多投了不少资金。后者的好处,是全由供机方提供服务,节省了人力。但是缺点也是明显的,就是服务很难及时,容易受到蒙骗、数据容易泄密。如何让这个问题,得到比较好的解决,既能让设备正常的运转,又能保证教学、办公的正常使用,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笔者结合自己实际工作的经验,想谈些建议和想法。

1.学校现在成立信息工作处,目的就是来协调和管理这些工作。笔者认为机构的成员应该定期的听取学校各个方面的意见,包括学校领导、行政人员、教学人员、教务人员、科研人员的要求,真正弄清楚学校各部门的工作所需和实际要求。面对设备更新升级,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和相关要求,提出一个切合实际、科学合理的方案,为设备购置部门提供一个积极的技术参考。

2.新设备购进后,应统一交付信息工作处进行检查、验收、处理,保留相关单据、数据光盘、书面材料和联系方式。不符合要求的,信息工作处有权拒绝接收。然后根据设备使用部门的情况,提出计算机相关配置要求,协同设备提供方公司安装相应系统,进行相关配置和设置(如网络参数、IP地址等),安装完成后,制作计算机系统数据备份,存入到计算机中,并同时制作机器相应系统数据备份光盘,放入备用库,以备后期维护恢复之用。最后将机器设备运送到相关处室和部门。

3.应制订设备应用的使用说明、设备处理流程图和规章制度,发放各部门处室,设定设备负责人,责权利分明,让各部门明确设备处理情况和维护说明。

4.当某部门设备出现问题,应统一提交信息工作处,根据问题情况,建立日志记录,根据情况采取相关措施:或采取数据备份系统进行系统恢复、修复,或通知设备提供方进行设备更新维修和相关售后服务。

5.各部门如发现机器不能满足当前需要,提出设备进行更换、升级,应提交信息

工作处进行验收确认,然后为设备购置部门提供一个技术说明,为设备购置部门提供技术参考。

设备的合理应用和及时维护,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规范的使用流程,完善的规章制度是该项工作的保障。

(三)党校网站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信息更新不畅通,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运作。党校网站是党校在国际互联网上的一块马克思主义阵地。借助因特网的优势,使全球各地、不同领域的人了解党和党校的基本情况和相关信息。我校网站最初建立是1999年,起初比较简陋,也不正规。2000年4月正式建立启用“中共济宁市委党校、济宁行政学院、济宁市社会主义学院(一校两院)”网站,并申请了政府级域名(www.xiexiebang.com)。党校网站的建设笔者在校刊2003年第2期《浅谈党校系统校园网的建设》一文中曾做过详细论述,从内容结构上详细谈了党校网站的建设情况。

我校网站虽然已经建立,目前访问量已超过10万人次,但仍存在许多问题。1.缺少一个专一的部门进行维护和更新。

2、党校信息资源获取不够畅通,缺乏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

3、党校网站的数据内容和相关数据库急待更新和补充。

笔者认为,可建立一个3人为构成的网站维护小组,1人负责网站平面设计;1人负责网站网页代码书写;1人负责数据库完善更新。同时开设各相关处室的数据接口平台,建立学校办公室新闻公告平台系统,通过与党校校园网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结合,提供同步的党校自身信息的实时更新与对外发布。

(四)信息资源合理建设和使用,缺乏一个党校系统综合型的数据信息库。(例如:学员库、教学库、考题库、科研库等电子数据仓储。)党校数据库系统的建设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数字化党校的问题。通过党校数据库的建设,将党校各种资源信息,如人事、学员、办学、课件、试题等各种信息通过整理、归纳、整合建立在一个数据库中,通过计算机这个工具,将党校数字化,把党校的各种信息纳入数据库,通过《党校校园网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党校网站这两个内外接口的调用,来实现各种数据的检索、调用、汇总。这实际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制作和维护。学校可以制订一个目标,着手这项工作的准备。

(五)硬件日趋老化,逐步面临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校园网原来购置的硬件设备又会面临着淘汰和更新,尤其是IT界中设备更新速度更是18月就要更新一次的定律。如此之快的更新速度,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也很关键。不然学校总是不断投资,而却难见效果。笔者认为,在一定时期内配备什么配置的设备,就根据当前学校教学、科研的水平和要求,不定期的做一个评估。合理界定机器的相关标准。只要设备机器能够满足实际需要,设备更新不必盲目跟奔潮流,毕竟实用才是最为重要。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应用要求的进一步加大,机器自然就会随着新增的功能和需求,完成自己的更新换代。

以上是笔者单纯从技术角度谈了党校目前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几点建议,其实完备的管理制度,科学的机构设置都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加大党校信息化的建设,为党校教学、办公、科研提供更好的服务,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三、发展方向

党校信息化的发展是不断进行,不断摸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实现一个能够充分满足教学、办公、科研、生活等各项工作要求的信息化环境,是党校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如同社会发展的趋势一样,信息化的社会必然会带来一个信息化的党校。

第三篇:信息化建设思考

人口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思考

全面加强人口信息化建设,是适应人口管理工作的需要,是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实现信息引导管理与服务的基础,是探索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数据支撑体系。

人口信息化工作已开展多年,信息系统经过了单机版向网络版的转变、单一信息库向综合信息数据库的转变。这两个转变,推进了人口信息化工作进展。但目前的人口信息化工作仍与工作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

信息化工作现状:

一、硬件和计算机操作系统运转顺畅,管理服务信息系统软件运行升级、维护工作力度不够。目前,从硬件的角度看,区光纤网络早已通到村级,为全区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很好的硬件网络基础。计算机、服务器、打印机等相关硬件设备齐全。计算机硬件及操作系统若有问题,各单位自己找电脑公司即可解决。从系统的软件角度看,数据系统升级、维护比较困难,在不影响报表情况下的其他问题先暂时无法为使用者解决。这样给使用者带来很大不便,因系统数据库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生成几张报表,他还要能够及时为领导提供所需数据,还要发挥引导管理和服务的作用。现在的系统运行维护很困难,更谈不上系统升级。

二、软件的开发管理力度重于软件使用的管理力度。系统软件从开发到运行历经几年的时间,在开发期间市级曾多次征求区县级基层 1

意见。此系统开发涉及的内容广泛,从个案息管理,到人口计生系统各个部门的工作,还有公安、卫生、民政等其他部门的数据。系统若能很好的运转,打开系统就应可以看到本单位各个部门的工作状况、系统的个案数据、公安、卫生、民政的数据,但在系统数据库的实际运转中,录入系统数据库内的信息只有个案信息。从现实的系统数据库的运转情况看,打开系统数据库,我们并不能看到单位的整体情况和其他相关单位的数据。系统数据库运行五年了,只有统计管理的个案在不断变更、补充信息,系统数据库其他的信息录入功能没有被使用,这不是某一个区县的现象,绝大多数区县都处于这种状况。这样的使用结果,是因为没有部门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三、重软件初期启用,轻后期的培训。系统数据库在初期启用全市推广时期,区县和乡镇街曾接受过信息录入和简单查询、自定义查询的培训,近几年,区县及乡镇未接受过市级相关部门专业系统的培训。作为基层,信息录入、固定查询的应用没有问题,但当所需要查询的数据,固定查询中没有时,基层的操作人员便不知如何查询所需数据。作为区级,由于单位没有网络计算机培训教室,所以搞一次培训比困难,但我们根据工作需要,还是对系统运转工作中的某些问题进行了多次简单的培训。尽管如此,这些培训并不能满足基层使用者的需要,他们仍然需要加强系统的应用培训,提高其系统数据库的使用能力。

四、横向部门间协调力度不够、获取相关信息难度大。由于人口分析工作的需要,人口部门需要相关单位提供有关数据信息总量和个

案信息,由于部门间在相互提供数据方面没有明确的职责规定,按照本单位的要求,有些数据不变提供,因此在获取相关部门数据时比较被动。

对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意见:

一、软件开发注重专业性、实用性、前瞻性。近几年随着人口计生工作重点的调整,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工作的需求,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进与软件更新工作势在必行。建议新开发的软件要注重专业性与实用性。专业性即能为研究人口管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供数据支撑而设计的专业人口信息软件,软件除具有信息的存储、汇总功能外,还应具有一定专业性的数据分析提示功能。另外软件要具有前瞻性。软件从开始投入使用,到应用、维护正常有序化,是需要一段时间磨合的。在以后的正常使用过程中如需增加或减少某些功能最好用升级的形式来解决问题。一套专业应用软件,不论因为什么原因,随意改版,都是对人、才、力的极大浪费。这就要求开发软件要有前瞻性。

二、加强软件使用后的运行维护、升级和应用培训管理。一套好的专业系统软件,不一定有好的使用结果。软件投入使用后需要有专业服务人员来对软件进行及时有效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和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软件升级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软件正常有序的运行。另外,应用软件的培训工作是软件使用的基础。针对一套好的应用软件要有一套长期的培训计划,可分为近期培训计划、中期培训计划、远期培训计划。近期培训是最初启用软件时进行的基础性软件使用培

训,主要是信息的录入、存储、修改及报表功能的使用。中期培训是在经过早期培训,软件可以基本正常运转后开始实施的培训计划,主要针对数据查询,软件使用者能够灵活应用软件进行数据查询。远期培训是在中期培训的基础上,对使用者的数据信息分析能力的培训。一套好的应用软件,加上启用后好的运行维护、升级管理,再有长期有效的培训,才能使好的应用软件发挥出最好的使用效果。

三、政府牵头、整合部门信息、打造共享信息平台。要获得全面的人口信息,需要多个部门协调配合。改变目前部门间信息相对封闭的状态,需要政府牵头,协调各部门,制定信息提供制度,从而达到各部门间能够定期按制度规定,按时提供所需数据。另外,由政府牵头,开发共享信息平台,信息平台中含有各相关部门的信息模块,各相关部门按要求及时登陆此信息平台,将本部门的有关信息存入或转入共享信息平台中,从而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

四、成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人口研究小组,推进探索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进程。打造专业的人口信息平台的最终目的是为领导决策,寻求探索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方法提供数据支撑。因此,在具有全面的人口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必须成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人口研究小组,由专业人员来对人口数据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人口数据信息的最终作用,实现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真实意义。

第四篇:全国党校系统信息化建设,nov.04

全国党校系统信息化建设 暨远程教学经验交流会

会议手册

中国·重庆

2004.11

目 录

重庆市委与市委党校

工作人员联系方式

第五篇:关于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信息化技术正日新月异地改变着整个社会,也对税收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税收改革面临着新一轮的探索和深化。因此,税收事业要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加管理”,把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和现代化科技手段引入到税收工作中,依托计算机网络的先进手段强化税收管理,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实现税收现代化。

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税收信息化建设历经了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但与国家税务总局确立的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思想差距还很远。结合我市地税系统税收信息化的发展以及笔者长期从事税收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实践,谈一些看法。

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最根本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过程的信息化程度,充分发挥信息和技术在税收征管各业务环节的作用,以提高税收征管运行速度和税收管理效率。因此,税收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克服和解决税收征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上,进一步明确“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具体内涵,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信息处理的集中性、及时性、准确性为基本目标,实现信息技术的广域联网,实现税务系统内各职能部门征收、管理与稽查以及与各相关部门的广泛联网,以达到信息共享,并实现税收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丰富和完善税收征管模式的合理内核,从而构建信息化支持下的征管新格局。

一、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信息技术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它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经济决定税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高效的税收管理体制和征管机制与之相适应。因此,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税收管理信息化步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是税务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信息化以其高度的驱动性、关联性和渗透性,集中体现了现代化的管理要求。在税收信息化的支撑下,逐步完善税收征管体系,合理组织税收征管过程,实行专业化管理,实现税收征管的程序化,从而进一步规范税务人员的服务行为和执法行为,提高税务管理的成效,推进税务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三)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主要途径。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加强信息技术在税收征管中的广泛应用,提高税务机关的信息分析利用能力,强化税收监控水平,从而适应纳税人日益增加、经济活动日趋复杂、纳税收入逐渐多样化的新形势。同时,实现税收征管从传统手工方式向自动化、信息化、规范化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有利于降低税收成本,优化税收征管,实现依法治税。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将卓有成效地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四)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是税收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当前,税收管理仍处于粗放型状态,税源底数不清,基础资料失真,监督控管无序;税收行政执法权的监督制约不够,执法的随意性仍旧存在。因此,当务之急是要以信息化建设为先导,在信息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征管改革,以科技创新促进征管体制创新。信息化建设使税务部门能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纳税人信息,最大限度地遏制涉税违法行为的产生;同时,上级税务机关能及时全面地监控下级的征管信息,在内部形成有效的监控体系,制约了执法行为的随意性。再一方面,通过信息化建设,调整、规范基层征管机构和岗责体系,以相对独立、相互制约的征、管、查机构取代全职能的征管机构,提高信息处理的集中度,实行集中征收,真正建立起与信息化要求相适应的税收管理运行机制。

二、税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传统的思维观念,制约影响税收信息化建设进程。多年来,我国税收信息化建设始终没有跳出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对税收信息化期望过高,孤立单纯地强调应用电子技术手段,重设备配置,轻推广应用,忽视了改革和创新税收管理体制,没有把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作为加速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随着计算机手段的应用,税收工作的思维方式、工作机制、业务重组和职责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手段的更换要求管理方式的配套改革,但长期以往形成的思维方式很难转变,传统的价值观念、工作管理方式仍在支配着税务干部的行为,尽管有了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但大多还沿用以往的工作套路。由此出现了对新事物、新科技淡漠或有一定抵触情绪,不愿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只凭老办法老经验处理业务或解决问题,相关配套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使得许多本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影响了税收信息化建设。解决这些观念上的问题,是顺利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首要环节,因为信息化建设只有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才能产生巨大的效益。所以各级税务机关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要树立征管体制与信息化建设并重的全新观念,特别是对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要有一个重新的定位和认识。

(二)干部队伍的素质严重制约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纵观经济发达或信息化程度高的国家或地区,税收管理是以强大的信息化为依托的,而信息化归根到底又是以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依托的,科技兴税,人才先行。国税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无验证了这一实事,但就目前人才队伍建设而言离国家税务总局和新时期税收工作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人才队伍的严重匮乏将是长期影响和制约税收信息化发展的瓶径,既懂税收业务又既懂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因此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学习、知识更新培训机制,建立一支稳定的人才队伍,成为当务之急。

(三)税收业务与信息化发展的不一致。目前税务系统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业务水平低于信息化水平,与税收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一些税务干部对信息技术存在过分的依赖性,认为高科技无所不能,花巨资购建的计算机系统,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各种税收业务问题,因而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按信息技术要求重新优化组合税收业务流程的现代化管理意识,只是把传统手工作业移植到计算机平台后,不愿在业务基础建设方面多下功夫。如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领购等税收业务,不仅需要的资料多,而且办税程序也十分繁琐,使新的税收征管模式的信息化、专业化要求得不到实现;另一方面,基层业务运作工作量成倍增长,缺乏与信息系统相匹配的管理制度,数据质量不高,数据管理混乱,利用率极低,信息资源缺乏开发利用,在庞大的计算机基础设施上,缺乏可靠、可用的数据信息和以涉税经济信息管理为基础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及决策支持,为纳税人服务等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四)系统林立、标准不一,数据共享程度不高。就全国税务系统运行的软件而言,重复开发现象严重,几乎每一省市都在开发应用基于税收征管业务的征管软件和基于行政管理的OA系统,系统各部们也有自己的软件系统包括稽查、计统、财务、人事等。多头开发,不仅浪费了宝贵的人力、物力,而且由于标准不一,版本不同,给以后的统一规范和兼容造成很大难度,不仅增加了运营、维护和服务成本,而且给税务机关、税务人员等带来了很大不便。

(五)信息收集和数据采集准确性欠佳,缺乏对数据的分析和深加工。无论是操作层的应用还是管理层的应用,应用质量是最重要的。当前,由于数据质量差而带来的应用质量不高仍然是很突出的问题。税收信息化建设必须确保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的准确性。就目前而言,基层信息数据的采集随意修改性仍然很大,同时还须报送相当数量的纸质报表、凭证,信息伴随传递的过程逐步衰减、失真,征纳双方、管理层级之间信息不一致,信息封锁比较严重,导致上级税务机关无法对下级税务机关实施有效监管,大量可用信息游离于信息化监控之外。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往往注意了操作系统中的数据和信息,而忽视其他方面各种有用信息的采集、利用、分析和深加工,缺乏对决策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制约了征管体制的发展和改革创新。

(六)安全问题有待解决。税收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整合过程也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提出了更多的挑战。例如,在大力推广税务信息网络化过程中,网上CA认证的问题就亟待解决:在远程电子报税系统中,网上认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种认证怎么能合法,怎么去解决,需要从全局上考虑。另外,在推行信息化过程中,许多人对于网络安全建设也非常困惑:安全建设要包括漏洞扫描、入侵检测、防火墙等等措施,安全厂商也提出很多方案,但对业务怎么评估,对网络安全等级怎么确定还不明确,物理隔离与信息实时交互的矛盾依然存在。这些问题有些能通过技术手段得到解决,但是更多的还有待于总局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出台一些相应的法规和标准给予支持。

(七)信息化建设进度不均衡。从地区看,经济发达地区快于欠发达地区;从系统来看,国税系统快于地税系统。税务总局应全盘考虑,统一要求标准,分步统一实施。

三、税收信息化需要结合税务行业的特殊性以及信息化的运行规律,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以改进、完善。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搭建高质量的数据平台,强化对数据的管理和利用。突破局域网的限制,完善“总局—省局—地市局—区、县局—科、所”的纵向网络,建立税务、银行、工商等部门的信息互联网络。一方面应研究制定严格的数据管理制度,加强对数据的维护、管理、分析与利用;另一方面,在区市的税务机关设立数据管理中心,具体负责信息系统的数据规划,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监督数据采集、加工的全过程,数据采集应遵循原始、真实、准确的原则,以电子方式在业务发生的源头进行。在此基础上,吸纳外部有价值的数据信息,运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和多维分析等先进技术,提高数据的利用程度,逐步实现涉税信息的一次采集、共享使用。

(二)、整合信息资源。对制度、业务、硬件资源等进行整合和优化,以代码标准、数据标准、接口标准为基础,融合现有的应用系统,将各类信息资源合理配置起来为税收管理服务,实现部门、应用系统和设备之间的有效协调,进而形成现代化的税收信息化应用格局。此外,通过实现主体应用系统的总局和省级两级数据集中处理,整合和统一应用软件和操作平台。搭建一个立足于“一个网络、一个平台、一套数据标准”的全新应用框架。

1、建立健全税收征管信息系统,通过税收征收、税务管理、税务稽查三个子系统实现全系统税收业务的集中式征、管、查业务,这三个子系统相对独立运行,同时依靠系统流程控制来达到征、管、查各业务的协调配合和相互制约,实现税收业务的整体运作。

2、建立健全税务行政管理应用系统,实现各级税务机关的日常办公和规范化管理;财务、资产的统筹管理;目标考核监督的量化、细化以及过程化管理。

3、建立以外部信息交换和为纳税人服务为目的的外部信息应用系统。一是以内部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建立地税互联网站,推行各种形式的电子报税,开通“网上税务”,进行全方位的涉税服务。同时采用安全认证系统,保证网上税务的安全性、保密性和确定性。二是加快建立财税库联网信息系统,实现税务与财政、银行等部门的相关信息共享,充分利用社会网络资源,形成社会化完整的税收监控体系。各联网银行发挥营业网点多的优势,积极开展税款划缴业务,既减轻了税务部门的征收压力,又最大限度地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4、建立以税收分析和决策支持为对象的决策支持管理系统。

在信息数据处理系统基础上,建立税收预警、分析、决策等应用系统。在对全局税收数据的广泛收集和存储的基础上,建立数据仓库,通过数理统计模型,对税收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为管理层和决策层提供准确、高效的决策支持服务。

5、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强化信息系统管理。一是制定目标评价考核体系,加强对税务信息流程的监控,包括对流转时间、状态的监控及工作完成情况的考核统计等,使目标考核和征管质量考核贯穿于基于信息化的税收工作中。二是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技术手段,防范非法侵入,保护税收信息和公文信息的安全;加强操作权限管理,严禁越权操作,保证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规范的运行。

(三)、加大信息人才的培养、设立专职机构。应完善培训制度,尤其是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能,改善现有税务人员的知识结构,促进税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普遍提高,培养大批既懂税收业务又既懂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鉴于目前税收信息化应用水平,可设立专职机构,负责信息化的建设、管理、内部、外部各类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为领导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在培养和造就自有专业人才的基础上,引入专家机制,借助于外部力量来推动税收信息化的发展。

下载县级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级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总结了目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

    关于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近年来,在我国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候,作为基础产业的大多数中国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却显得异常缓慢。如何以信息化为手段改造我国传统的煤炭工业企......

    县公安局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思考

    县公安局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思考2010年以来,全国公安系统开展以构建“大情报”体系为龙头的信息化建设,各地、各级公安机关均在警务运行机制变革这一新的平台上,呈你追我赶态势,这......

    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思考

    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思考 【摘 要】教学信息化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各高校的高度重视。本文重点讨论了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分析了高校教学信......

    关于消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消防信息化建设是消防工作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公安消防部队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健康、快速的发展,各地相继实现了消防三级网联网,建立......

    关于监狱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监狱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现如今,随着全球信息化与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研发覆盖社会的每个角落,在这场技术革命的信息语境中,监狱也无法置身其外,面临着......

    关于人防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人防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高技术条件下城市人民防空袭斗争对战争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要求越来越高,指挥和协调需要信息作保障,只有信息及时、准确,才能有效地组织城市......

    关于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各种信息技术在林业管理中的应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客观促进了我国的林业信息化建设。在我国的林业科技大会中,提出了加快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任务与目标,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