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党校档案建设的思考

时间:2019-05-13 16:37: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级党校档案建设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级党校档案建设的思考》。

第一篇:县级党校档案建设的思考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县级党校档案建设的思考

县级党校档案建设的思考

摘要:本文从分析加强新时期党校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入手,剖析当前党校学籍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县级党校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若干对策。对县级党校从教学主导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过层中,如何管理学籍档案具有借鉴意义。关键词:党校;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图分类号:G270 文献标识码:A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重新思考档案管理的新情况、新原则与新理论,确立网络环境中档案管理与档案服务的基本框架与基本方法,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化服务。党校是一个特殊的教育部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产生越来越多的电子文件,使党校学籍档案的传统管理模式也受到极大的冲击。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党校学籍档案传统的管理模式,是当前党校学籍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一、加强党校学籍档案建设的重大意义学籍档案是学员从报名、录取、入学到修业期满毕业(结业)全过程的成绩考核、学籍变动、奖励处分、毕业(结业)鉴定、资格审核等环节的真实记录,是学员在校期间综合素质和具体表现的真实写照和重要依据。在信息化、网络化和高等教育多元化、干部培训规模化的新形势下,加强党校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党校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是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任务的客观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为此,报告同时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的党校系统深入领会,贯彻落实,继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向前发展。根据党的十八大的部署精神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县级所管领导干部每五年必须到党校等干部培训院校参加累计不少于三个月的脱产培训学习。因此,现阶段县级党校培训规模之大、培训班次之多,是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前所未有的,由此必将形成大量的学籍档案信息,仅凭传统手工操作的办法难以进行有序、高效的管理,只有不断提高学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才能保证大规模培训干部学籍档案整理科学、安全保管、检索准确、利用便捷。

(二)党校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推进党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党校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党校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教学科研质量的重要手段。各级党校应当大力加强和推进信息化建设。”学籍档案管理是党校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加强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推进党校信息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客观地说,县级党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计算机技术也已广泛运用于办公及教学等诸多领域,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学籍档案仍然滞后,迫切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党校信息化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二、当前县级党校学籍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县级党校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对照《党校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方面,具体表现如下:一是思想理念不适应。部分相关人员对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按照信息化的要求收集、整理、保存、传递、利用学籍档案的意识不强。有的认为学籍档案象“宅男”“、宅女”一样,躲在深闺大院,少有人问津,创新不创新关系不大,对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二是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能力素质不适应。党校档案管理普遍缺少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现有管理人员大多没有受过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专门培训,缺少档案信息化专业知识,计算机技能水平不高,有的甚至是“机盲”,面对日新月异发展的信息技术措手不及,力不从心。同时,管理人员结构也不尽合理,普遍存在年龄偏大、高级职称比例偏小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三、推进县级党校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针对上述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推进党校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更新管理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统一思想、更新理念,才能积极主动把数字化、网络化等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运用到学籍档案管理上。为此,要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深入学习贯彻《档案法》等档案管理政策法规,进一步提高对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依法管档意识、责任意识和现代化管理意识。要主动适应新形势要求,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善于用战略性、系统性和信息化思维来谋划和推动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要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把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促进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发展。

(二)健全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模式。制度规范是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要依据和保证。要根据党校特点,研究制定党校学籍档案电子文档管理办法,为学籍档案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提供依据。要建立健全学籍档案材料定期收集归档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沟通协调等工作机制,按照学籍档案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各相关部门和人员都要在规定时间、按规定要求保质保量办理或报送有关信息化档案材料。教务、教研、学员管理等涉及学籍档案管理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各自做好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职责和规范要求,在工作中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完整有序的信息化学籍档案链。推进党校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关键是要建立现代管理模式。要推进计算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籍档案管理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普遍应用,加快开发学籍档案管理软件,逐步摆脱传统、单一的手工操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学籍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1.建立学籍档案有关数据库。对涵盖招生报名、入学注册、学籍变动管理、成绩登录、毕业论文、奖励处罚等方面学籍档案的收集、积累、归档都要采取信息化的办法进行处理,实现学籍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等基础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数字化,逐步建立健全有效的电子学籍档案管理运行机制。2.建立学籍档案专门网站。对学籍数据的处理采用“分布处理与集中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学籍档案信息是学员在校学习期间逐步形成、完善的,是动态的。动态管理中的工作主要分布在教务、学员管理、教研等多个部门,班主任、课任教师、学籍管理员工作相对独立,自带数据库,平时离网工作,需要传送数据时经过上传、下载操作自动建立与前置服务器的连接并进行数据包的收发以及解包、归并。学籍档案管理中心端设置一个集中式的服务数据库,存放各种全局数据和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分布于各部门的学籍数据的副本。一旦数据更新并上传到前置服务器,归并程序就自动工作,可以确保两端数据的一致性。通过建立专门网站,使学籍管理由分散变为集中,实现学籍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化、集约化和共建共享。3.正确处理好档案公开与保密的关系。要通过信息加密、信息认证等技术措施,设置计算机控制修改、调阅等权限,保护学员个人隐私。同时,要加强档案信息安全规范管理,做好电子档案的异地备份,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体系,注意防毒、杀毒,确保学籍档案安全和保密。

(三)加大投入力度,注重队伍建设。要根据信息化建设需要,保证正常的经费投入,加强电脑等现代基础设施的配备,为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提供物质保障。推进党校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建设一支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具备档案业务知识和现代化管理技能的管理人员队伍。要加强在职教育培训,采取集中办班培训、交流研讨、实地参观考察等多种方式,有计划地组织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学习政治理论、档案管理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特别是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关知识,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计算机技能和学籍档案信息化处理能力。要拓宽用人渠道,吸纳既懂档案业务又具备电子计算机专业知识、年纪较轻的人员充实到档案工作队伍中来,进一步优化管理人员队伍结构。要组织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纳入继续教育范畴,并把通过等级考试作为学籍档案管理人员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必要条件,激发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只有持之以恒地抓、扎扎实实地抓,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才能取得成效,更好地为新时期党校教学科研服务,为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服务。

------------最新【精品】范文

第二篇:关于加强党校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党校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

有关教材建设问题我们已经讨论多年,尽管大家在很多方面达成了共识,但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带关键性的问题却迄今还未解决。随着党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材建设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教学需要,对此不仅学员意见大,而且教员中也颇有微词,看来这个问题是到了应该解决的时候了。本文将就此谈几点看法,并与大家讨论。

一、提高教材整体质量必须整合学科资源

各级党校近些年来都很重视教材建设,不仅编写出版了一大批教材,而且有的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自己的教材体系。对于取得的成绩应该充分肯定,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虽然目前党校系统编写的教材不少,但精品却并不多,甚至有些教材一编出来就束之高阁,教员不讲,学员不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表面看是教材质量不高,其实背后的原因复杂,一方面是党校教材有其特殊性,问题导向与学科支撑难以统一,尤其是有些编者缺乏学术积累;另一方面,就是党校系统的专家资源缺乏整合,未能发挥出全国党校的整体优势。

按理说,一部教材,不仅应该反映某学科最核心、最权威的理论成果,同时也要能代表该学科师资的最高水准。众所周知,目前高校系统是有统编教材的,可我们党校系统却为何一直没有统编教材?个中原因说来复杂,但最主要的一点,是党校系统没有整合学科资源的平台。虽然大家都说“天下党校是一家”,可实际上各级党校却相互独立,中央党校作为党的最高学府,对地方党校有业务指导职能,但却不能像教育部那样可以指定某教材为全国通用教材。

党校系统的学科资源不整合,党校的教材质量当然难以提高。道理简单,由于党校目前没有统一的教材编写标准,大家都各行其事,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思路,编出的教材自然五花八门。有一种现象很常见,各个党校都开设某门相同的课程,配套的教材也是家家有,可是每本教材的观点和内容却并不一样,有的甚至还大相径庭。这种状况不仅严重影响了党校教学的科学性,而且容易形成低水平重复,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不仅如此,现在各家党校编教材用的都是本校自己的教员,这倒也无可厚非,而问题是有的党校在某些学科的师资力量并不强,这样编起教材来往往力不从心,于是只好东拼西凑,编成啥样就啥样。当然,有的党校在某些学科也有专家,但即便如此,教材的整体质量也难以保证。因为专家通常只是在某个领域有专长,而编教材需要的却是团队力量,显然,由一家党校组织的团队与在党校系统挑选精兵强将所组成的团队相比,其实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令人不解的是,大家明明知道全国党校统编教材要比各自为战好,可为何教材一直统不起来呢?前面说是由于没有整合学科资源的平台,那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认为还与背后的利益驱动有关。摆明的一点,各家党校教师都要评职称,评职称就得出书,而编教材无疑是目前最便捷的出书途径,这样为了照顾本校教师的利益,哪家党校也不会放弃自编教材的机会。

不过再想深一层,纵然大家都乐于自编教材,但乐于编不等于就一定编得成,自编教材的做法所以能沿袭至今,在我们看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各党校在教材使用上画地为牢。设想一下,假如党校系统教材使用是开放的,同学科教材允许竞争,谁的教材编得好就用谁的,让平庸之作进不了课堂,如此优胜劣汰,人们怎敢轻易编教材呢?如果教材编出来没人使用,没有销量出版社肯定不出,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相信是没人会做的。的确,目前各家党校对自编教材乐此不疲,根子就在教材的使用上。多年以来,党校系统对如何选用教材并无一定之规,既然没具体要求,那么怎么用、用什么都是由各党校自行决定。也正是这种自编自用的体制,结果使得很多人误认为编教材要比写专著容易,认为编教材是“皇帝女儿不愁嫁”,只要编出来就能直接发给学员,销量有保证。由于没有后顾之忧,编者也就不去过多地顾及教材质量了。

教材自编自用还有一个后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由于各党校在教材使用上相互封锁,你用你编的教材,我用我编的教材。只要有自己编的教材,别人的再好也拒之不用。大家你行我效,一些优秀的教材得不到推广,质量差的却大行其道,久而久之谁也不愿在编写精品教材上下功夫,其结果优秀教材越来越少,导致教材质量整体滑坡。

二、整合学科资源关键在改进教材使用机制

从前面的分析可看到,党校教材之所以整体质量不高,主要与三个方面密不可分。一是没有机构来整合资源,教材编写缺乏“统”;二是各党校考虑到自身利益,不愿去“统”;三是教材使用画地为牢,没有压力“统”。看来,要提高教材质量,必须尽快打破这个僵局,否则,教材质量将是党校长期面临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不错,要改进教材的编写质量,立竿见影的办法是整合党校系统的专家资源,发挥党校的整体优势。毋庸置疑,如果能举全国党校之力,在党校系统集合一批各学科的领军人物和资深专家,实行强强联合,那么教材编写的质量一定会大为改观。然而“整合专家资源”的思路虽然好,但目前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首先一点,就是现在党校系统还找不到一个机构能出面对资源进行整合,没有抓手。

众所周知,目前高校教材所以能够统编,是因为有教育部在背后调控。教育部作为国民教育的主管部门,手里有人、财、物资源,大权在握当然可以呼风唤雨,说哪本教材要统编,那本教材就必须统编。不仅如此,教育部还有权将其指定为全国通用教材,并有相应的资金投入,这样统编教材不仅具有极高的权威,而且名利双收,各高校自然就要争先恐后地参与了。由此看,是教育部的推动对高校教材统编起了决定性作用。

我们党校系统是否也借鉴这种模式呢?如果说可以,那么就必须找到一个类似“教育部”的机构,这个机构不仅要有一定的权威,而且也要掌握一定的资源,有能力对全国党校的教材建设进行统筹。唯有如此,党校系统的专家资源才可能得到有效调配,教材才可能统得起来。否则,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强有力的调控机构,谁也不听谁的,还是八仙过海,党校教材建设势必仍是一盘散沙。

困难就在这里,目前党校系统并没有这样一个现存的机构,而且也找不出一个机构能担此大任。大家知道,各级党校都由各级党委直接领导;党校虽也有中央、省、市、县(区)等层级划分,但上级党校对下级党校只是业务指导,行政上却相互独立,谁也指挥不了谁。几年前中央党校就曾试图牵头统编教材,可为何最后不了了之?因为地方党校对教材统编的积极性不高。大家不响应,中央党校又搞不了强迫命令,结果此事只好搁置。

行政调控走不通,那么可否选用第二个办法,即切断教材编写的利益链条呢?这一点恐怕也很难。时下不少地方党校明文规定,编教材可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条件之一。平心而论,这种做法本身并无不妥。把编教材与评职称挂钩,既可为教师评职称提供方便,同时也可鼓励教师参编教材,对此我们没有理由反对。现在要研究的是,教材自编自用的体制不改变,编者无所顾忌而粗编滥造怎么办?

这个问题明摆着,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可看到归看到,对于这种内在的利益关联,似乎哪家党校也绕不开。教师要评职称理所当然,把编教材与评职称绑在一起也合情合理,何况事关教师个人的成长和待遇,校方怎能不为自己教师的利益考虑?再说,教师的职称上去了,本校的专家教授更多,对外的影响也更大,这正是校方求之不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认为这种利益驱动短期内很难消失。

由此看来,要提高教材质量,现在唯一能做的是改变教材使用机制——为教材设立准入门槛。就好比一件商品出厂前必须通过质检方可放行一样,教材使用也要经过质量认证。要不然鱼龙混杂,劣质教材很容易流进课堂。同时更重要的是,对教材设准入门槛可牵一发动全身,使用机制变了编写机制也会跟着变。不仅原来那些师资不强的学校不会再轻易编教材;而那些师资较强的也不会再关门排兵,相反会积极地去寻求校外专家的合作。

对教材质量进行认证,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要成立一个“全国党校系统教材审定委员会”;二是各家党校教材都得接受“审定委”的评审。党校系统人才济济,要成立“审定委”不难,去年夏天全国党校评过精品课,可借鉴评课的经验,专家也从全国党校选。至于第二点,大家是否同意将教材送交“审定委”评审要难一些,不过最近在厦门召开了全国党校系统第三次教务工作恳谈会,会议代表纷纷表示赞成。当然这还需听取更多方面的意见,但若能从党校事业的大局出发,相信是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的。

三、对教材使用要有基本的审定标准

要对教材进行评审,仅有审定机构还不够,同时还得有标准。古人讲“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只有建立起一套相应的衡量标准,审定机构才能对教材质量进行科学的评定。我们认为,既然针对的是党校教材,那么确立评审标准就应遵循这样两个原则:即既要反映教材编写的一般要求,又要结合党校教学的实际和特色,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教材主编应为该学科领域的权威专家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学要顺利进行,不能凭空着手,都得有所凭借。凭借什么?就是课本或选文。”这里的“课本”指的就是教材。教材作为教学的依据,既是传承学识的载体,又是育人之本,关乎千秋大业,所以对教材编写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主编要有学术权威。

在国外,教材通常都是那些学养深厚的权威学者担纲主编。比如,被国内外很多高校作为经济学专业教材的《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其作者萨缪尔森、克鲁格曼都是蜚声国际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而国内有影响力的好教材,其主编也多是学界泰斗,就像堪称经典的《中国现代语法》,就是由国内顶尖的语言学大师王力教授主持编写的。其实,很多老一辈学者对编教材总是心怀敬畏,对编教材都非常谨慎。

再从党校教材建设的实践看,经验证明,凡是获得学员普遍好评的教材,也都是由党校系统的权威专家主编的。以中央党校的“三基本”系列教材为例,主编全是当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党史、党建等学科领域的资深专家。专家编教材之所以质量过硬,不仅因为他们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底,理论驾驭能力强,还在于他们治学严谨,把关严格。当下有的教材所以遭受冷遇,要么是主编理论功底不深,对内容拿捏不准,要么是治学态度不端,没有认真对待。说到底,许多教材质量低下,滥竽充数,主要是因为对主编没有进行严格甄选。

当然,教材编写要依靠团队的合力,除了主编得是名师大家,其他编者也应是专家,应在某个学科领域有所专长。不仅如此,编者还应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材作为教学的工具,最终是要为教学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从这个角度而言,教材既是编出来的,也是教出来的。如果能充分吸纳教学一线的实践成果,更好地融入学员的所思、所想和所求,编写出来的教材才更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

(二)内容和体例应遵循教材编写的规范

编教材显然不同于个人写专著,教材作为权威的教学工具,所传授的内容必须准确规范,必须是学术界公认的经典理论、普遍原理和主流观点,而且所承载的知识不仅要正确而且不失前沿。总之,教材应保持相对稳定,虽然可以适时修订和增减,但不能颠覆性地被推翻。所以哪些内容能进教材哪些不能进,必须经过严格过滤与取舍。

有一种现象,现在不少教师把教材当专著来写,时不时地在教材中发表个人观点,应当说,这是教材编写之大忌,是编写者应力求避免的。个人著书立说可以不拘一格,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尽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教材不行,在教材中表达个人观点如果别人不同意,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秩序,而且可能别的教师根本就不会用你的教材。

还有人认为,教材内容既然要准确,那么最保守的观点就是最稳当的观点。其实这也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如果这样取材,编出来的教材一定是拘谨有余,缺乏创新。当然,教材应尽量选择有定论的东西,但有争论的学术观点也应介绍,以便鼓励学员去思考和探讨,所以编教材不仅要讲清最基本的理论,同时还要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吸纳最新的研究成果,做到基础与前沿并重。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教材编写还应合理地安排好框架结构,逻辑要严密。一般说来,一本教材都应有一条主线,各篇章的内容应按照主线的内在逻辑展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这样引导读者形成认识事物的清晰思路,渐进式地完成学习过程。在文字表述上,则要注意用语准确:既要简明扼要,又要能经得起推敲。

(三)应体现党校的教学特点和多学科优势

党校教学的最大特点,主要是针对领导干部进行素质和能力培训,帮助学员解答理论和实践中的难题,因此党校采用的是专题教学。由于学员进党校学习时间有限,而且每堂课又不得超过两小时,如果要求教员严格按教材讲,一本数十万字的教材无论如何是讲不完的。那么这是否是说党校不必重视教材呢?当然不是。恰恰相反,这一特点给党校教材编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党校教材的直接读者是学员,虽然学员在课堂上的听课时间有限,但他们都有较高的学历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自学能力强,这是说,学员读教材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只要教材编得好,学员愿意读,那么通过读教材就可以把教学过程延伸到课下,延伸到校外,延伸到工作实践中去,这实际上也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因此党校编教材要特别注意方便学员自学,和其他高校教材比要更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同时党校专题式教学的特点还要求教材编写要坚持“问题导向”。所谓“问题导向”,就是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取材,同时要结合领导干部的思想实际,找准他们关注的热点和难点,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编出来的教材才有针对性。事实上,因为这些问题都是来自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往往涉及到多个学科,如果只从某一个学科去分析,难免盲人摸象失之偏颇,既看不全面也看不透彻。而党校在社会科学领域素有相对完备的学科,对于这些问题的解读,应采用多学科的“专家会诊”。只有这样编写教材,才能发挥出教师的学科优势,而且还能为学员提供多学科的分析视角,引导他们对某些重大问题作更深入的研究。

第三篇:加强高校学生党校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高校学生党校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要:从实践角度思考高校学生党校教育在新形势、新要求下的开展,通过对党校原则的把握,加强党校建设的方法,提出一些改进与创新的建议,以促进高校学生党校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校 制度建设 观念创新

随着十七大以来,随着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贯彻实施,高校党校作为培训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课堂,学习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阵地,要适应新的政治形势与社会挑战,创新教育方式和内容,都必须有所突破,才能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中有所作为。坚持规律,把握原则

1.1体现政治性。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党的知识教育和实践锤炼。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也必然是党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属性。党校课程的内容必须充分体现政治性,通过党校课程教学,不断培养和锤炼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素养,从而为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奠定思想基础。

1.2富于科学性。高校学生党校课程体系必须仅仅围绕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工作,通过对党校课程的科学设计,力求从党的基本理论、端正入党动机、大学生成长成才等不同维度,使党员和积极分子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而努力奋斗。

1.3力求实效性。实效性是高校学生党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现实目标。在党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实际工作中,要力求取得实效。切实使党校课程体系成为对党员和积极分子进行有效教育和管理的工作途径,使其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奉献意识。加强投入,推动党校的阵地作用。

2.1高校党校要保证学员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因此,高校党校要加强自身建设,在建立和完善党校教学新布局、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这几个方面下工夫。围绕这些方面,要着力解决好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建设等必要建设,力争不断提升党校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增强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和先进性,使之真正成为学校党建的坚强阵地。高校党校还可以通过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党校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党员想进党校、爱听党课,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党员的人格境界同时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技术拓宽党校教育的时间、空间和教育层面,使广大学生党员在形象生动、富有时代气息的教育教学中接受熏陶、提高素养。

2.2全方位、多层面建设高校党校

从根本上说,高校党校建设应该是全方位、多层面的,既要在党校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物质保障等方面下工夫,又要在培训内容和教材建设、教育方式方面进行富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改革;既要重视教学和科研的开展,也要注重优良教风和学风的培育;既要在教学场地、教材设备等硬件方面增加投入,紧跟教学需要,又要在充实师资力量、提高学员选拔标准等方面做出相关调整,以提升党校的形象和实力;既要在内涵建设上有所作为,又要在凝练特色方面开拓进取。此外,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要求,我们应该努力将党校建设置于历史和现实的宏大背景和校园文化环境中,着力推动和谐校园文化与党校建设的交融,充分认识到这两者的良性互动关系。2.3注重培育和谐的高校党校文化 高校党校作为“校中之校”,也是知识的殿堂、文化的集中地和辐射源。要大力倡导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和精神,努力创建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并能充分体现自身特色的党校文化。健康高尚的党校文化,可以成为一种促动因素和激发动力,推动人们积极进取,激发师生的荣誉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2.4.加强对高校党校的经费投入和物质保障

经费的投入和基本设施的建设,是党校开展工作的基本保障。在经费投入和教学保障方面,党校教育应享有与其他教育同等的待遇,在许多方面甚至应该更优。学校财务要把党校的正常经费列入财务预算,并拨相应的专项经费来解决教学设备、教材建设、科研项目、图书资料的问题,为党校开展各项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2.5.加强高校党校的制度建设

结构合理、内容完善的制度体系能够积极有效地推进党校的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是高校党校实现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建立、健全、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用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同时要努力体现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性化,体现出校园文化的特色和风格,争取实现党校建设的规范、有序、顺达、和谐。要充分发挥党校教育的透明化和规范化特点,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来凝聚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使党校内部的组织结构有序畅达,最终确保对学员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全面教育。加强创新,不断提高党校教育水平3.1在教学观念上创新

高校党校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对学员倾注关爱和支持,倾注理解与尊重。要一切从学员的实际出发,尊重学员的想法,了解青年的特点和心理,倾听他们的需要和疑惑;关注学员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开发他们的价值和能力,激发学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2在强化功能上创新

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可以拓展培训领域、增强培训力度。在巩固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其实还可以继续拓展培训领域。如开办“青年干部培训班”及“大学生走向领导人才培训班”等。另外还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与周围党群机构联合组织培训,更好地服务于党建工作。比如与企业、社区合办团干部培训班等。这不但拓宽了培训领域,也大大提高了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3在培训内容上创新

创新高校党校教育教学内容,应该突出“有用”和“管用”。即应该使学员感受到参加党校培训不但思想上有收获,而且能够将理论知识有效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要想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是否能够从学员认为最感兴趣、最受关注、最易困惑且最为重要的问题入手,然后针对学员的不同培训层次和深度,结合现在的形势教育需要,为学员“量体裁衣”,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

3.4在教学管理制度上创新

为了坚持“从严治校”的方针,体现出党校的纪律性和严肃性,我们要结合高校实际,在党校的具体规章制度上进行创新。要建立健全一系列管理治校制度,切实细化有关党校工作的制度要求,规范党校日常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不同培训层次的培训班的教学大纲,以及相配套的严格而又完备的教学管理规定。尤其对学员报名选课制度、考勤制度、奖惩制度、考试制度等作了严格规定。通过严格执行,增强了学员学习的外在约束力,可以有效地保证党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行。

总之,高校党校工作在坚持党的政治导向性的原则基础上,只要不断创新,积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就一定会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黄进.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6,(3).[2]周光迅等.哲学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3]徐霞.充分发挥高校党校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作用[J].高教论坛,2005,(1).天津财经大学 学工部 石宏卫 ***

第四篇:建设学习型党校的几点思考

建设学习型党校的几点思考

中共滁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傅厚华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紧迫任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党校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中的重要作用。”这不仅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也进一步表明党校在建设学习型政党方面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如何发挥党校的优势,营造浓厚的理论学习氛围,使党校走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前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充分认识建设学习型党校的重要性

1、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题中之义

党校作为一个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任务、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学校,是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它与我们党提出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着天然的联系。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将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先进理念、方法与机制应用与党的建设,它要求所有党的成员、所有党的组织都要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终身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党校作为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其本身就应是一个开放的学习型组织,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组织,党校课堂没有固定的课本,教学内容总是紧跟中央部署,围绕现阶段党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设臵,建设学习型党校能真正促进学习型政党建设。因此,建设学习型政党,党校首当其冲,责无旁贷,必须在学习型组织建设中率先垂范,走在前列。

2、是党校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首先从地位看,经过长期的发展,党校职能定位日渐明晰,特别是2008年《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通过以后,党校的定位已完全成型,党校是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党委的重要部门、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列主义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阵地、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党委政府决策咨询的重要智库。这些定位都直接或间接的与党员干部的学习有关。

其次从作用看,中国共产党建设学习型政党,党校自然是其主要的载体。《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党校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中的重要作用。”党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我 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作指导,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改革发展实际,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所做出的新的理论概括进行学习研究宣传。

3、是党校自身建设的客观要求

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对于一个人来说,学习是贯穿一生的事情,也是实现人生理想和抱负的必然之路。一个人想要进步发展,必须不断通过学习各类社会知识来充实和完善自己。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学习则是关系一个组织命运前途的大事。一个只顾眼前利益、固步自封、盲目自大的组织必然是一个腐朽的组织,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而一个善于学习、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有良好的学风的组织则能及时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从而更好的发展下去。因此加强学习对于党校的发展来讲,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重要机构的党校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能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能够适应现实要求的德才兼备、有着现代领导意识的优秀领导干部。要达到这一目标,党校就需要科学发展,不断学习,特别是注重直接传道授业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党校教师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吐故纳新,不断吸 收新知识,提升自己的造诣,用党的最新的理论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自己钻的深、研究得透了,才能教育学员、影响学员,使学员在党校学的深、学的精。

二、目前影响学习型党校建设的制约因素

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方面,党校虽然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从现状来看仍不容乐观,影响学习型党校建设的制约因素仍然存在,与建设学习型党校的目标和要求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主要表现在:

1、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自觉学习、善于学习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基本要求。但一些党员干部认识上出现偏颇,存在误区。一是“忙”的思想。有不少同志终身学习的观念和意识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工作、生活三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平时总抱怨工作忙,没时间学习,错误地把学习与工作割裂开来。二是“虚”的思想。一些党员干部总觉得学习尤其是理论学习是“空对空”,有意无意地把“务虚”与“务实”对立起来,缺乏学习的紧迫感,有些党员干部甚至借故不参加学习。三是“满”的思想。有些同志参加工作的时间较长,他们误认为凭以往的老经验,完全可以解决新问题,存在着凭老经验老套套办事的情况。

2、队伍素质上有待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是党校工作的生命线,加强教学工作是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重要途径,切实提高党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关键。可是,当前 党校队伍建设上却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当前社会上思想解放和思想混乱并存,市场经济意识与利益驱动影响巨大,急功近利、实用主义横行,党校教师队伍中潜心治学、扎实学习和安心于理论研究的人少了。二是干部教育培训对象出现了新变化。随着公务员招考规范化和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党校教育培训对象一般都受过高等教育,又经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和提高,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理论水平,加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突飞猛进,这就要求党校教师对所教学科或专业不仅要熟炼掌握其基本理论体系、基本原理、基础知识,而且还应当有广博的知识面,掌握相关学科或专业的最新知识,力求做到文理相通。三是教学内容更新快。党校的教学具有专题跨度大、变化快的特点,同时还有着严格的纪律,与社会上其他师资力量相比,尤其是与某些高校和某些专门的培训机构相比,有许多教师的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积累速度难以适应干部教育培训的需求。这些影响集中起来,主要表现为一些教师缺乏扎实的理论功底,容易“空对空”、“就事论事”、“人云亦云”,教学内容陈旧、空洞、乏味;讲课的方法方式有待提高、艺术性差等。

3、学习内容上需要拓宽。从党校自身干部队伍来看,大部分人比较注重本专业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深造,追求业务知识的精和深,而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深入系统地 学习政治理论、经济、科技、法律等多方面知识上有所欠缺,影响了党校自身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些人认为自己是搞理论教学的,不需要再集中起来进行理论学习,钻研理论积极性不高,学习风气不浓,以致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不强,从而直接影响到党校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作用的发挥。

三、积极探索建设学习型党校的有效途径

建设学习型党校必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形势的变化,努力做到科学化办学、制度化管理、规范化发展,真正使党校成为党员干部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的熔炉,党员干部相互学习、交流思想的精神家园。

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信念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把理想信念作为全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党校全体教师要做真懂真学真用的表率,同时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2、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领导,增强创新能力,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班子。党校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作用,在引导和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党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的提高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党校更要认清自己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紧迫感,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3、营造充分探讨问题的良好氛围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校,营造良好的氛围来深入研究和思考问题。学习型组织强调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形成团队的学习。团队学习的方法之一是深度汇谈,其精髓是信息在团队内充分流通,通过信息的充分流通使团队在探讨中对问题认识达到新的层面碰撞形成新的思想观点,从而为解决组织面对的问题打开新的思路。建设学习型党校,就需要在党校内部形成宽松、平和的思想交流探讨问题的良好氛围。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充分尊重党校干部、教员思考问题的权利,充分尊重党校教员在校内自由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使党校干部和教员能够在校内敞开思想,深入探讨。当然,探讨研究问题不是简单地以学术概念出发,而需要充分正视我 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现实,正视尊重、遵循历史发展客观规律,正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4、坚持理念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要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校,需要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大话空话套话。我们要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一方面努力吸收,掌握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一方面结合党校和本地区的实际,在观摩把握世界大势的宽广眼界下,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开展创造性的工作,从而不断克服原有认识的局限性,不断摆脱惯性思维的影响,在不断自我超越中将知识、信息转化为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将宽广胸怀、卓越品格和高尚境界,体现为教育教学和增强党校的水平。

5、注重通过培训提高干部素质能力的效果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习型党校建设的效果,最终要通过党校的培训工作效果体现出来,通过干部培训的质量高低来检验。建设学习型党校的目的不仅仅是通过学习使自身获得知识、提高素质,而是通过加强自身的学习来不断提高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和反映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宣传摆在突出位臵,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作 为主要任务,把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重要内容。要体现素质和能力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目标,把能力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不断创新的本领、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其次,在教学的形式上。要坚持以课堂教育为主,理论学习和主题教育相结合、专题培训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传统教学和现代电教相结合、固定场所和流动课堂相结合、集中辅导与分散培训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拓展培训时空,创新培训平台。

建设学习型党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它以组织学习为起点,构建学习系统,改善思维方式,不断自我超越,实现共同愿景为目的。通过学习型党校的创建,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作为党校人,就是要充分发挥党校的优势,经过全体党校人的努力,使党校走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前列,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支开放性的、先进性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政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关于国有企业党校建设的思考

关于国有企业党校建设的思考_李佳青

求知 / 月刊 2016/11 党校教育是当前我国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如何做好党校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指明了根本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党校素有“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美誉,国有企业党校是党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有企业党校阵地作用的发挥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发挥其阵地作用,值得思考。国有企业党校是国有特大型、大型企业在计划经济年代创办的干部学校,承担着党性宣传、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等职能,是全国党校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党校不仅要传播党的声音,推进理论创新,还要服务于经济大局,注重实践应用。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把党校的功能与企业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找到“党性”和“企性”的结合点,是国有企业党校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1.干部教育培训目标的新变化对党校教师责任意识提出了新目标。

《 2013 — 2017 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指出:“ 2013 — 2017 年要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为首要任务,全面推进理论武装、党性教育、能力培训和知识更新,使广大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理论素养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切实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德才素质和履职能力显著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新变化为党校教育指明了目标和方向,要求党校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意识,把新的培训目标要求作为工作的前进动力。

2.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素质的普遍提高对党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在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国有企业的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知识结构方面,他们普遍接受过正规高等学历教育,不仅在自身专业领域上有所造诣,甚至有的党员干部在国外接受过深造,有着更为先进的理念和开阔的视野。在管理能力方面,他们普遍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的经验与认知,在领导上更加注重求真务实。在年龄体系方面,80 后的大学生普遍被充实到各个领导岗位当中,党员干部队伍呈现年轻化的趋势。面对这样一批高学历、新思想、有活力的年轻队伍,党校教师如何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党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新挑战。3.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对国有企业党校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纵深阶段。国有企业党校不仅是党员干部思想的熔炉,同时也是企业领导干部的智库。国有企业党校如何结合行情、企情,在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市场开拓、成本管理等方面加强研究、推动创新,拓展新的培训思路,是国有企业党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国有企业的发展需要国有企业党校也要跟上改革的步伐,党校教师要强化创新意识,如何打破灌输式教学独占课堂的理念,加强学习和培训,积极创新,灵活运用,加强互动研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提高培训的效果,这是其必须直面的问题。面对干部队伍培训的新要求和当下国有企业深学习贯彻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改革的新形势,国有企业党校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夯实理论基础,勇于实践创新,真正成为国有企业发展的基石和助力。

1.坚定不移地贯彻党校姓党原则,进一步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必须始终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姓党是党校与生俱来的基因,是贯穿党校发展史的一条红线,是党校永远的标识。党校姓党,总的要求就是坚定党校办学的政治方向,为立党、兴党、强党服务。坚持党校姓党,必然要求党校教师具备深厚的政治理论水平。党校教师要认真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校教师在学习中要坚持读原著,从原著中领悟理论的真谛,在理论中探索与实践的结合。扎实的政治理论水平是党校培养人才的基础,国有企业党校教师只有具备坚实的政治理论素养,才能培养出有着钢铁一般理想信仰的党员干部,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大局。

2.提升科研水平,为国有企业科学发展开拓思路。国有企业党校不仅是党建宣传的主阵地,同时还承担着助推国有企业经济发展的使命。科研能力的高低是评价企业实力的决定性因素。提升国有企业党校的科研水平需要党校和企业双方的通力合作、共同发展。国有企业党校要切实做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履职尽责和健康成长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党校科研人员要深入企业一线工作,了解企业在管理、生产、经营方面的运作,潜心通过调研分析数据,发现企业关心的问题和企业遇到的难题,重点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此同时,企业应当为党校科研人员提供平台。企业要经常结合企业发展决策中遇到的难题和热点问题向党校反馈,让党校的科研人员参与到企业的重大课题、研发项目中来。只有党校和企业之间紧密联系、加强协作,才能走出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之路,形成改革合力,提高改革效率。3.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师资队伍的知识更新。当代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社会在不断前进,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在不断被创新和丰富。对党校师资队伍的知识更新,是时代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完成好党校教育任务的迫切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员干部的思想更加活跃,观念不断更新。党校能否在坚守自身党性主阵地的同时,满足学员个性化、时代化的需求,在多元思潮中维护培训内容的主导地位,是其必须直面的巨大挑战。党校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地方,教师对新事物的反应和接受也较灵敏一些,这是党校教师的一大优势。党校要积极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并建立起教师知识更新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去学习提高,通过学习,着力改善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

4.扩大对外交往,广泛加强联系,促使教师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和社会实践活动。国有企业党校要破除“隔行如隔山”“老死不相往来”的陈旧观念,要加强同上级党校、兄弟同级党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交流办学经验,学习良好的教学方法。通过组织教师进行有目的的课题调研和参加学术会议、参与政府机构改革、企业改制解困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让教师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增加理论教学的素材,提高理论政策水平,便于更好地完成党校教育任务。国有企业党校是培养国有企业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主阵地,肩负着国有企业党性培养和带动国有企业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党员干部培训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党校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在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目标的新变化对党校建设提出了新目标,只有建设一支政治理论扎实、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党校教师肩负着艰巨的任务,党校在不断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要不断贴近党的战略任务和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重点,贴近改革开放的实际,更好地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结构优化、精干高效、富有活力”的党校师资队伍,不仅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圆满完成国有企业党校教育培训任务的根本保障,同时对于破解经济发展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更好地发挥党校智库作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今天,国有企业党校作为培训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和国有企业发展人才以及学习、研究和宣传党的理论与国有企业发展理论的大本营,它的地位只能被高度重视,对于这一点,不能有任何让步。

作者单位:中共天津市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干)

下载县级党校档案建设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级党校档案建设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层党校建设的思考

    基层党校建设的思考 温县县委党校申卫东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崭新的中国正在高举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观伟大旗帜,昂首阔步、迅猛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正......

    县级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县级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林其强 [摘 要] 信息化建设是党校发展的大事。本文阐述县级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探讨县级党校信息化的基本任务,对发挥远程教育作用这个重点......

    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总结了目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

    县委党校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校的档案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一、党校档案的归档范围为:任职文件、调资增资文件、规划、年度计划、总结、培训班调学文件、活动安排、参加......

    党校档案工作制度

    党校档案工作制度一、在工作中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责任感、奉献精神,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二、严格要求自己,上班时间不得无故迟到、早退、......

    对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思考

    对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思考 摘要: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IT技术的发展,医院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医院档案管理的方式、方法未能全面跟上时代的步伐,处于比较滞后的状态。开展医院......

    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与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档......

    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精选]

    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2009年06月08日 星期一 17:15——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资源,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将成为世界经济 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