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生产巡查调查问卷应知应会内容准备资料
安全生产巡查调查问卷应知应会内容准备资料
1.红线意识: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2.安全责任体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3.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4.双随机抽查机制:随机抽查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5.三个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
6.三个责任: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监管责任 7.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8.三个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9.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10.四个一律: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经济处罚;对存在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1.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12.五级五覆盖:省、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五级;“党政同责”全覆盖、“一岗双责”全覆盖、“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安委会主任”全覆盖、“向党委组织部门报送辖区内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全覆盖、“三个必须”,即:“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全覆盖
13.五落实五到位:落实“党政同责”要求,董事长、党组织书记、总经理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共同承担领导责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相应职责。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主任。落实安全管理力量,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配强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定期向董事会、业绩考核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并向社会公示。
“五到位”: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14.隐患排查治理五到位: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15.监管执法“五个一批”:曝光一批重大安全隐患,惩治一批典型违法行为,通报一批黑名单,取缔一批非法违法企业,关闭一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16.2016年8方面重点工作:编制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科学谋划安全生产工作;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重点,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制度、技术和管理措施;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安,加强安全监管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加强职业健康工作,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17.2016年安全生产工作重点: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18.新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共7章114条。19.新职业病防治法施行时间:2011年12月31日。
20.新安全生产法十大亮点:
一、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安全发展;
二、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方针和工作机制;
三、落实“三个必须”,明确安全监管部门执法地位;
四、明确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职责;
五、进一步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六、建立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的制度;
七、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
八、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
九、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
十、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
21.安全生产月主题: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22.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时间:每年6月16日。23.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电话:12350.24.科技强安专项行动: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
25.生产安全事故通知直报系统启用时间:2016年1月1日。26.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安全风险等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27.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健全安全风险评估分级和事故隐患排查分级标准体系,全面排查评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登记,建立实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实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
28.安全生产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库;如实记录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对生产经营单位实施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
29.事故等级划分: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0.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是、做人要实。
31.四种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32.四个全面: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发展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前进动力、以全面依法治国为制度保障、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组织基础。
33.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第二篇:安全生产巡查调查问卷准备资料
安全生产巡查调查问卷准备资料
1.总书记强调的红线意识: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2.安全责任体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3.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4.安全生产工作机制: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
5.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6.双随机抽查机制: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
7.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8.三个清单:权利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9.三个责任: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
10.三个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11.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12.四种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13.四个全面: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发展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前进动力、以“全面依法治国”为制度保障、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组织基础。
14.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15.四个一律: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经济处罚;对存在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6.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17.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18.五级五覆盖:省、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五级,“党政同责”全覆盖,“一岗双责”全覆盖,“三个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全覆盖,“政府(行政)主要负责人担任安委会主任”全覆盖,“安全生产部门定期向本级纪检、组织部门报送安全生产情况”全覆盖。19.五落实五到位:“五落实”即明确企业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同时担责;企业安委会主任 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做到一岗双责;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定期向董事会、业绩考核部门报告,向社会公示;企业内部配齐配强专门的安全生产机构和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人员。“五到位”即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20.隐患排查治理五到位: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
21.安全监管执法五个一批:曝光一批重大安全隐患,惩治一批典型违法行为,通报一批黑名单、取缔一批非法违法企业,关闭一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22.2016年八方面重点工作:编制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科学谋划安全生产工作;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重点,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制度、技术和管理措施;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安,加强安全监管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加强职业健康工作,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23.2016年安全生产工作重点: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24.新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十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14年8月31日通过并公布,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共七章114条。新职业病防治法施行时间:2011年12月31日。25.新安全生产法的十大亮点:
一、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安全发展;
二、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方针和工作机制;
三、落实“三个必须”,明确安全监管部门执法地位;
四、明确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职责;
五、进一步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六、建立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的制度;
七、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
八、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
九、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
十、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
26.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6〃16”全国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27.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电话:12350。
28.科技强安专项行动: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29.生产安全事故统计联网直报系统启用时间:2016年1月1日。
30.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安全风险等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
31.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 健全安全风险评估分级和事故隐患排查分级标准体系,全面排查评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等级,建立实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实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32.安全生产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库;如实记录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对生产经营单位实施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
33.事故等级划分: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附:
1.企业安全生产违法信息库建成时间:2016年底前。2.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到位:责任到位、培训到位、投入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3.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需要审查批准(包括批准、核准、许可、注册、认证、颁发证照等,下同)或者验收的,必须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和程序进行审查。
第三篇:安全生产应知应会内容
安全生产应知应会内容
1、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 习近平指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2、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3、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安全生产三个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
4、“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一岗双责:就是一个岗位两种责任,原来的责任+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党政同责:安全生产党政同责是指各级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共同负有领导责任,其班子成员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分别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5、“大快严”
安全生产大检查快整治严执法
6、双重预防机制或者两个体系建设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
7、安全生产工作制度 目标管理考核制、隐患排查治理督办制、述职制、情况督办制、工作约谈制、问责制、一票否决制。
8、安全生产五级全覆盖 省、市、县、乡、村五级实现“党政同责”全覆盖;“一岗双责”全覆盖;“三个必须”全覆盖;政府(行政)主要负责人担任安委会主任全覆盖;各级安委办定期向本级纪检、组织部门报送安全生产情况全覆盖。
9、五落实五到位 五落实
(一)必须落实“党政同责”要求,董事长、党组织书记、总经理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共同承担领导责任。
(二)必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相应职责。
(三)必须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主任。
(四)必须落实安全管理力量,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配强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安全管理人员。
(五)必须落实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定期向董事会、业绩考核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并向社会公示。五到位
必须做到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三同时”是指凡是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及引进的建设项目,其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管理。
8、“四不放过”
是指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9、“挂牌督办”
指的是上级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通过社会公示等办法,督促限期完成对重点案件的查处和整改任务。挂牌督办的案件如果到时间不能够办理好督办案件是要问责的。挂牌督办的目的是想方设法提高对案件的重视程度,其根本目的还是要解决问题、办成事情。挂牌督办的案件一般都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10、“四不两直”
国家安监总局2014年9月建立安全生产暗查暗访制度,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11、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这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的组织措施。
12、什么是安全生产标准化?
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强化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注重绩效管理和持续改进,符合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律,代表了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先进安全管理思想与我国传统安全管理方法、企业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从而推动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
13、标准化企业的分级
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分为一级企业、二级企业和三级企业。一级企业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审核公告;二级企业由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审核公告;三级企业由所在地设区的市(州、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市级安全监管部门)审核公告。
14、习近平:安全生产要强化党政同责(2016.1)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扎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堵塞各类安全漏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
15、李克强强调要严惩失职渎职行为
习近平强调,重特大突发事件,不论是自然灾害还是责任事故,其中都不同程度存在主体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法规标准不健全、安全监管执法不严格、监管体制机制不完善、安全基础薄弱、应急救援能力不强等问题。李克强指出,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务必高度重视,警钟长鸣。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更大的努力、更有效的举措、更完善的制度,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治理,加快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风险预防控制体系和社会共治体系,依法严惩安全生产领域失职渎职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6、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
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7、两个主体、两个负责制: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政府行政首长和企业法定代表人两个负责制,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责任制度。
安全生产术语
1、四大行动
1、大宣教、2、大排查、3、大整治、4、大执法。
2、四项行动:
1、宣传教育行动;
2、安全创建行动;
3、专项治理行动;
4、综合执法行动。
3、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1、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2、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3、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4、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4、三源:重大危险源、伤害源、隐患源。
5、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规、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6、三非即非法建设、非法生产、非法经营;
7、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
8、三超即工矿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交通运输单位超载、超限、超负荷运行。
9、三定:定整改措施、定完成时间、定整改负责人。
10、“四不防过”原则:对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11、“四全”安全管理:全员、全面、全过程、全方位。
12、“五项落实”:落实整改的项目、措施、部门和负责人、时间、督察验收负责人。
13、三项建设: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安全生产法制和执法队伍“三项建设”。
14、四种意识:服务意识、依法行政意识、协调意识、创新意识。
15、六大体系:企业安全保障、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安全科技支撑、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应急救援、宣教培训。
16、六个能力: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技术装备安全保障、依法依规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社会公众自救互救。
17、安全管理“三点”控制: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
18、四个环节: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应急救援、事故查处。
19、“三同时”制度是指:要求一切企业、事业单位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对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20、“五同时”是指:企业的生产组织及领导者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21、隐患治理“五落实”是指:按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
22、三不生产: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消除不生产,安全措施不落实不生产。
23、四个一切:安全高于一切、安全重于一切、安全先于一切、安全影响一切。24、3+6安全文化管理模式:“三为+六预”。三为:以人为本、安全为天、预防为主;六预:预知、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防。
第四篇:安全生产应知应会内容
应知应会、安全生产常识
一、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二、红线意识: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三、“五到位”: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四、三个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五、五同规定: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六、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七:隐患整改五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时限到位、预案到位
八:有限空间: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九、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1)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2)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3)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4)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5)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十、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广大员工没有受到深刻教育不放过;事故制定的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十一、事故上报的时限和部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十二、安全生产宣传工作 1、2017年安全生产月主题: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时间:每年6月16日。
3、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电话:12350 十三、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十四: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十五、消防安全“三懂三会”内容
1、三懂是指 懂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懂防火措施,懂灭火器使用方法
2、三会是指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逃生。
十六、劳动防护用品三会内容
三会是指:会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会检查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状况,会正确保养劳动防护用品
十七、线务员五项禁令内容
1、严禁不穿戴或不正确穿戴安全和绝缘防护用品作业
2、严禁在未检查并落实现场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冒险作业
3、严禁使用不安全,不合标准的工具,器材进行作业
4、严禁酒后作业
5、严禁违规和不按流程操作
十八、安全生产施工作业十不准的内容
1、没有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组织措施,有措施但没有经过相应级别的会议审核或者没有经过审批签字,不准作业
2、没有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措施培训和交底,不准作业
3、施工作业人员对作业程序和危险点防范措施不掌握,不准作业
4、按规定施工作业需要的各类人员不到位,不准作业
5、施工作业未取得相应上岗资格证,不准作业
6、施工作业人员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不适宜现场作业,不准作业
7、危险点安全预控措施没有落实到位,不准作业
8、没有召开施工作业现场班前会,不准作业
9、使用工器具,机械设备不符合措施要求,未经检验或不在检验有效期内,不准作业
10、施工现场环境不符合规程和措施要求不准作业
十九、涉电割接六项禁令内容
1、禁止在规定的时间外进行违章操作
2、禁止不具备操作资格能力人员操作
3、禁止在未办批准手续的情况下操作
4、禁止随工监理不在的情况下操作
5、禁止在未做绝缘保护的情况下操作
6、禁止在没有应急预案的情况下操作
二十、驾驶员安全行车十项禁令内容
1、严禁无证驾驶;
2、严禁酒后开车;
3、严禁病车出行;
4、严禁疲劳驾车;
5、严禁私开公车;
6、严禁超速行驶;
7、严禁强行超车;
8、严禁人货混装;
9、严禁超载超高;
10、严禁使用手机。
二十一、外部应急专业部门联络电话
民事案件报警:110 公安消防救护中心:电抢修:95598 环境保护:12369 二
十二、事故处理四不放过
1、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
2、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3、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4、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二
十三、火场逃生九决 熟悉环境,临危不乱
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简易防护,掩鼻匍匐 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传递信号,寻救援助 火以及身,切勿惊跑 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医院救护中心:供119 120
第五篇:安全生产应知应会
安全生产应知应会
一、安全生产是指通过人——机——环境三者的和谐运作,是社会生产活动
中危及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
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的状态。
安全生产由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应急救援和事故查处四个部分构成。
二、“四懂四会”(安全):
1、懂单位火灾危险性,会报火警119;
2、懂火灾预防措施,会使用消防器材;
3、懂灭火战术,会扑灭初起火灾;
4、东疏散方法,会疏散人员和物资。
三、常用灭火剂:
1、水
2、泡沫
3、干粉
4、二氧化碳
5、卤代烷、12116、清水
7、七氟丙烷
四、灭火战术:
1、先控制,后消灭;
2、先救人,后救物;
3、先断电,后救火;
4、先重点,后一般。
五、怎样报火警?
1、拨号119;
2、报清失火单位地址、名称、燃烧物和火势大小;
3、派人到路口接车;
4、主动向消防人员介绍火场情况,并协助灭火和调查。
六、怎样使用灭火器?
一手提手柄,一手握喷头,站在离火源2—3米的地方,打开保险销,对准火焰根部,用力向下压手柄,扇面扫射,向前推进,逐片
消灭。
七、配置灭火器的基准:
1、一个配置场所不应少于两具;
2、一个配置场所不应多于五具。
八、不同种类火灾的灭火器选择:
1、A类应选用水型;
2、B类应选用干粉、泡沫、卤代烷;
3、C类应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
4、扑救电气火灾应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
5、D类应根据可燃物特性决定。
九、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形式:
1、上岗三级教育培训;
2、特殊工种培训;
3、四新教育培训;
4、职工再培训;
5、消防技能和灭火应急预案演习培训。
培训和演习每年不少于两次。
十、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处理
事故往往具有突发性,因此在事故发生后要保持头脑清醒,切勿惊慌失措,要处理得当。一般按如下顺序处理:
1、首先切断有关动力来源,如气源、电源、火源、水源等;
2、救出受伤、死亡人员,对重伤员进行急救包扎;
3、大致估计事故的原因及影响范围;
4、及时报告和呼唤援助,同时抢移易燃易爆、有毒等物品,防止事故扩大和
减少损失;
5、采取灭火、堵水、导流、防爆、降温等措施,使事故尽快终止;
6、事故被终止后,要保护好现场。
十一、《安全生产法》的五项基本原则
1、人身安全第一原则;
2、预防为主的原则
3、权责一致原则;
4、社会监督、综合治理的原则 ;
5、依法从重处罚原则。
十二、防止泄漏的措施:
1、防止腐蚀;
2、防止误操作
3、对设备定期维修和检测。
十三、预防反应失控类爆炸的措施:
1、查清物质放热反应的特征;
2、控制反应速度;
3、确保冷却
和搅拌的操作;
4、反应失控开始即采取处置措施(停止进料、停止投加催化剂等);
5、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
十四、检修危险作业的防火防爆安全措施:
1、抽堵盲板;
2、置换和中和;
3、清扫和清洗。
十五、“三不动火”
1、没有手续不动火;
2、监火人不到场不动火;
3、没有防范措施不动火。
十六、防火防爆基础理论:
1、控制可燃物;
2、控制和消除一切点火源;
3、控制火势蔓延途径;
4、控制爆炸波的冲击与扩散。
十七、罐内动火作业措施:
1、可靠隔离;
2、空气置换;
3、切断电源;
4、罐外监护;
5、安全用电;
6、做好防护;
十八、防静电的基本措施:
1、减少摩擦起电;2、接地泄露;3、降低电阻率;
4增加空气湿度;
5、空气电离法。
十九、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分类:
三类:(1)、气体爆炸危险场所;(2)、粉尘爆炸危险场所;
(3)、火灾危险场所
八区: 0区;1区; 2区; 10区; 11区;21区22区;23区
二十、易燃液体火灾扑救程序及方法:
1、故障;
2、发现;
3、报警;
4、实施应急预案:(1)、对储罐实施长期不间断冷却;(2)、使用泡
沫扑灭地面淌流明火;(3)、工艺处理:停机或停车,关闭,堵漏,疏
导物料;(4)泡沫覆盖储罐液面窒息明火;(5)、如果泄露失控应冷却
控制稳定燃烧,只准着,不准灭,灭了再点着,直至熄灭。
5、保护现场;
6、调查分析;
7、采取防范措施。
二十一、“四不放过”:
1、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
2、责任人没有处理不放过;
3、员工没有
受教育不放过;
4、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二十二、“三E原则”:
1、利用安全工程技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2、利用宣传和培训教育机制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3、利用法律,法规和有效规章制度约束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办公室
2010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