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中的教学评价

时间:2019-05-14 21:43: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品德中的教学评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品德中的教学评价》。

第一篇:小学品德中的教学评价

小学品德中的教学评价

品德课的教学评价,是在德育活动过程中对教师教的创新和学生学的创新的一种品德价值判断的方法。因此,在品德教学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不断激活学生的创造活力,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的发展水平。

一、以激励评价为手段

兴趣是乐学的先导,是创新的动力。实践表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新的有效方法。一般说来,儿童对学习形成本身感到兴趣的学习动机是不稳定的,因为他们一旦对学习过程不感到新鲜有趣,或者在学习中遇到了挫折,就不想学。课堂学习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其目的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过程逐步成为一种自觉有效、主动持久的学习行为方式。使他们在志趣盎然中以理激情、以境激情、以情激情、以行激情。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创造力,也鞭策了学生,增强其自信心,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1、运用延迟性评价,激发创新活力。

运用延迟性评价是其中有效的方法之一。所谓延迟性评价,是指当一个问题提出后,学生便会说出许多答案和设想,当然它们的质量有所差异,此时,教师应认真倾听,不宜过早地对学生的答案作出评价。这是为了使参与讨论的学生尽可能提出自己的有个性的创新性的见解。这样要求教师掌握学生对品德认识发展的“螺旋式”上升,以评价为突破口,让学生在讨论中大胆地散发、求异,以达到唤发学生的创新的活力。但使用这种评价时,会使学生的行为方式得以抑制或停止。所以一定要慎重从事,掌握好分寸。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延迟性评价,给予学生充分的时空,让他们在各抒已见中激活创新活力,对道德事物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感受。

2、肯定与否定要恰当。

教学评价的肯定功能是能够发挥积极的影响,但是评价的否定功能可能对道德行为产生消极的方面。因此,教学评价的肯定功能与否定功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发挥肯定的评价功能,消除教学评价的否定功能,构成以评价促进创新的内在动力。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各种评价和反馈,是很经常且正常的师生交往。看起来并不难操作,学生对了则说对了,给予肯定;反之则予以纠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不一定如意,因此,在这种复杂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要提倡让学生自己去评价,去明辨是非,对一个问题的肯定和否定,还是多让学生自己去进行。有位学者说过:“从本质上说,每个学生都是人才,都有极大的潜能,就看你如何挖掘和培养。永远不要对学生说‘你不行’,永远不要挫伤他的自信心,永远不要让他产生失败感,即便在他遭遇挫折的时候。”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准确地处理好来自学生的各种学习信息,恰当、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望。

3、用发展眼光看待学生。

在现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是特有一种领导和被领导,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这样的评价,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等待的评价位置上,往往会造成积极性不高,甚至讨厌和惧怕教师的评价。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用发展眼光看待学生,尤其对于那些品德有缺陷的孩子,评价要“货真价实”,甚至可以自由找对子互评,使每个学生在评价活动中,都有一次或不止一次的机会。这样,学生们对自己和别人的意见进行比较、辨析,让他们在互动评价中,自我感知,领悟课文的观点,在求真求知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小学品德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知、情、意、行的整体发展。在教学中,强调以学习实践为重点,发挥出评价的导向作用。而运用多种的评价手段,使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反馈和总结,在总结中探索和创新。可以说,实践活动是素质的内化和外显的中介,在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科学地运用好评价,并着力于帮助学生发展评价能力,将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第二篇: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评价初探

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评价初探

摘要:认真研究思想品德课的新课程标准,准确理解新课标下品德课堂教学评价理念对优化课堂教学评价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课堂评价的现状入手,以新课标的评价理念为依据,按照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探讨如何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评价。

关键词:新课标;思想品德课;评价理念;优化策略

走进新课程,不仅要认识新课程,更重要的是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因此,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必须要有新的变化,新的突破,新的创造。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德育课程,该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来促进该门课程的实施,是该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研究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之一。因此,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新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当前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中非常迫切的任务。

一、评价问题 不容忽视

品德课堂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评价功能单一,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评价标准单一,评价的内容过于注重学生成绩,而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体差异;评价方法的单一,注重量化评价,忽视质性评价,注重相对评价,忽视绝对评价和个人内差异评价;评价主体单边,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呈现出明显的“他评”特征;评价的导向“失常”,把学生引向无休止的升学竞争中,使社会对教育的期待偏执,使教育陷入不良发展的怪圈。教育教学评价的滞后,已成为新课改向纵深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尤其是考试评价的滞后,严重阻碍了新课改理念的实施。

因此,在新一轮推进课改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必须把教育教学评价改革这一新课改的关键环节抓好,要通过积极地探索实践逐步完善较为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特别是建立适应新课改理念的考试评价机制。由此可见,改革思想品德教学评价,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二、评价理念 正确把握

新课标的实施促使我们要改变原有的课堂评价方式,以新的课堂评价理念去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对他们进行准确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为此,新课标在评价内容、方法和主体上体现了如下四个特点:

(一)多维评价

所谓多维评价,是指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应只看某一方面的表现,而忽视其他方面的进步提高,必须广泛深入地考察学生围绕思想品德课程学习所发生的多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提高,如思想品德状况、行为表现、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等,肯定学生每一方面的点滴成绩,从而彻底改变了对课程基本知识的“识记、理解、运用”的单一评价形式。

(二)过程评价

所谓过程评价,是指评价要真正进入学生的学习过程,考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行为、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只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认真积极,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在教学内容的引导下,积极朝着做一个好公民的方向发展,如对如何做人的道理有了较深刻的领悟,分辨是非的能力有所提高,为人处世的责任意识有所增强,以及在集体活动中表现积极、活跃等,都是进步提高的表现,都应给予积极肯定的激励性评价,而不应只看考试成绩这一学习结果的单一方面评价。

(三)多样评价

新课标强调“纸笔测试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要“避免用终结性的单一的知识性考试来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及思想品德状况做出评价。”为此,新课标大力倡导的评价方法有“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等。即使是考试,也是倡导以多种多样的方式灵活组织进行,如辩论、情景测试等。这种多种多样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为评价原则的实施提供了操作层面上的保障。

(四)多元评价

新课程下评价的主体是多方面的,传统考试评价方法的主体是学校教师,而学生则是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要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发展自我评价能力。如:采用小组合作教学形式或班队活动课,评价内容如集体观念、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诚实守信、道德修养、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时要求学生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三、实施策略 优化评价

新课程教学策略研究,主要解决学生学习的三方面问题:一是学生“爱学”,即学习的能动性;二是学生“会学”,即学习的主动性;三是学生“善学”,即学习的创造性。改革思想品德学科评价,关注体验过程,发展个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发展的新趋势,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就如何优化品德课的课堂教学评价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1、以激励促评价

适时、适当的激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自信,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捕捉称赞学生的时机,巧妙运用激励的语言。如对学生说出的好看法,教师由衷地称赞:“你真棒。老师很欣赏你这个见解!”、“大家为他独特的想法鼓掌!”、“说得太好了,真值得大家学习!”等等,这些语言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兴奋记忆,对评价留下深刻印象。此外,多样的标志、贺卡、有趣的图案或举行简短的仪式等方法也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老师激励与赞扬,使学生的努力得到认可,老师寄予的希望,更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并推动他们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区”。

2、以个性定评价

小学生心理、生理尚未成熟,解决问题能力差,有时在课上会出现紧张、焦虑等现象,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心理、知识结构,运用多样化的语言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实效。例如对思考问题很独特,但是个性较孤僻的同学可以这样评价:“你每次发言都能给我们惊喜,以后要和大家多多交流,让更多的同学分享你思考创造的快乐。”对性格开朗活泼并善于发言的学生,这样评价:“你有这样的想法太好了!”以爱钻牛角尖的学生,教师的评价可以这样切入:“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说明你很喜欢思考,但是想问题应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考虑,坐下来,再想一想好吗?”在充分肯定的同时,教师的评价要客观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他们指引新的思考、研究方向:“你想法很好,可是还不太全面,想一想,还可以补充什么?”

3、以目的准评价

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欠佳,不够准确的评价往往误导学生,偏离教学。曾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品德与生活》第一册《我为家人添欢乐》这一课时提问学生:“母亲节你为妈妈做了什么?”一学生回答:“我送了妈妈两朵花。”师又问:“你为什么送花给妈妈呢?”生回答:“因为我过生日妈妈也给我买了一大盒蛋糕。”师于是称赞学生送花给妈妈这种品质值得大家学习。不难看出教师的评价偏离了教学的目的要求,没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而另一位老师上这堂课的时候也碰到了类似的情况,他便反问学生:“如果你过生日妈妈没有送蛋糕给你,你也就不用送花给她,是吗?”生答:“不是的。”师追问:“为什么?”“因为妈妈很爱我。”师及时称赞:“说得真好。妈妈非常爱我们,所以在母亲节的时候我们可以送给妈妈两朵花,谢谢她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还有没有其他同学为妈妈做了更多的事呢?”这样的评价帮助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认识,实现了教学的目标。

4、以群体互评价

所谓评价要有群体性,是指在实施小组学习时,评价不是指向学生个体的,而是指向群体。

由于传统评价为了达到甄别的目的,往往把学生置于严格的个人环境中,弱化甚至忽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探讨,让学生面对问题孤军奋战,不利于养成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技巧,不符合当代社会对人的要求。新的教育理念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所以应促进群体评价在教学中的实施。

群体性评价要求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发挥小组成员集体的力量。只有当小组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时候,才能获得肯定性评价。就使得小组的成功,成为每一个成员共同努力的目标。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人人动脑、动手、动口,努力为小组赢得荣誉;促使他们通过分工协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

如教学《品德与生活》第一册《春天来了》这一课时,课前把学生分成三小组分别去大自然中寻找春天,说说自己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课堂上各小组交流汇报本小组寻找所得,比一比,哪一小组看到、听到、闻到的内容多,对表现好的小组予以奖励。群体评价关注的是全体学生,既能让个体学生乐于接受,又让全体学生都有所收获,另外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将逐步得到培养和强化。

5、以期待续评价

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以激励为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在教师的赞赏性评价中,得到心理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但也需要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不满足争上进。

例如,教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的《规则有什么用》这一课时提问:“课间活动时我们应该怎样遵守规则?”一学生回答:“我们不在教室里追跑,不打闹,做游戏时要讲文明。”教师适时评价:“你说得对,同学们都要像他这样做,而且不仅自己要做到还要主动劝阻不遵守规则的同学。”使学生不满足于自己遵守规则,而且主动做好遵守规则的宣传员。

此外,在课堂上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这些无声的评价也非常重要。课上老师的眼睛务必不断扫视,对专心听讲的学生教师要用温和的面容、平等的眼神去观望,让学生感到气氛融洽,心态轻松;对走神的同学,教师要用严肃的目光注视,给学生以警示,使之集中精力,对回答问题精彩的学生,教师要用喜爱的目光、微笑的面容、赞扬的手势给予表扬,对回答问题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用热情的眼神、暗示的手势,配合语言评价来激励学生,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四、评价原则 需要遵循 1.多元化原则。

多元化包括评价内容多元,包括对学生学的情况、教师教的情况以及课堂活动几方面进行多维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包括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评价手段多元,包括运用教师课后反思、学生座谈、家长调查、信息化平台等多种手段进行评价。

2.发展性原则。

评价关键要促进“发展”---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要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更要关注学习的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即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再次体现在教学的效果上,要真正体现“以学论教”的思想。

3.个性化原则。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学德育课程长期以来未找准自己的立足点。与此相应,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大多缺乏德育学科特色。实践证明,那种主次不分,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因此,教学评价必须凸现品德与社会学科个性,其评价标准必须指向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社会性发展。4.过程性原则。

要体现教师教学经验的发展过程,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经验发展的过程,它不是在某一事件评定某一结果,而要体现个体发展的连续性。为了真正发挥评价的教学作用,应注重评价对教与学的反馈与激励作用,建立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给予教师恰当的帮助和指导,鼓励教师与时俱进,教学相长,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总之,课堂教学评价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要实现评价标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评价手段的现代化,还需要一个很长时间的研究过程。我相信随着评价的实施和扩大,有价值的评价必将会给《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断增强。

第三篇:品德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评价有感

品德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评价有感

[摘要]教师可以在教学评价中总结得失,提升自我。思想品德课中的教学评价可以促使授课教师反思自身的教学内容、步骤和环节,从而改进教学。一堂优秀的思想品德课,要求是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突出,教材资源的合理化运用,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处理。只有评价者对课堂的这四个要素进行全面的综合评定,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评价参数,有助师生的共同提高。[关键词] 品德课堂

教师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就是评价者对授课教师教学的过程及课堂下的效果,根据授课者教学目的的达成度和教学原则的实施度的完成情况,利用多种可行的评价方法及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所引起的学生变化及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以及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多方面的评定,从而给授课教师提供信息,帮助其改进教学。教学评价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被评价对象做出了某种资格证明。

每一门学科的教学评价都有其学科的独特性,思想品德课也不例外。它的特殊之处表现在评价的内容多侧重在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与环节的处理上,而真正对学生的思想品质达到了何种程度的教育,这方面的评价是比较困难立即观察到的。因为在思想品德课上的各种教育并不是立竿见影的。所以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是依据思品学科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而对具体的某一堂课上教师与学生的表现做出的评价。这种评价的内容也就把目光大多关注在执教者以及课堂的生成效果上。那么这种评价就对执教者带来了莫大的裨益。因为评价者运用客观、科学的评价能准确地反映一堂课的实际状况及执教老师的教学能力、水平。这样,执教老师能够通过教学评价,扬长避短,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提高今后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执教者能够从评价中获取诸多营养成分,不断内化为自身的教学能力与素质,从而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

要想汲取他人所长,从他人的教学评价中获益,那么自身对教学评价就应该有所认识。而这种先决条件是自身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评价内容有所了解。那么评价一堂思想品德课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或者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去接受评价者的诚恳意见与建议呢?思索良久,评价一堂品德课是否优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评价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从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规定中我们清晰地了解到一堂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可以划分为道德认知、道德行为、道德情感这三个层面。三者之间呈现的是一种梯度向上的态势。也就是说对学生的要求是层层上升,而不是平行无坡度的。假如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十分明确,那就像给执教者点亮了一盏明灯,使这堂课有了清晰的方向指引。所以我们在对一堂课进行评价时,首先关注的就应该是本课的教学目标。

比如《尊重是最好的礼物》是教科版《品德与社会》教材第九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的活动主题是情景表演,通过改编、续编故事、讨论等形式开展活动,让学生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体会相互尊重、真诚相竺的可贵,明白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学会尊重他人;2.学会多为他人着想,多给他人鼓励和帮助,不嘲笑、挖苦他人,不取笑他人的弱点。再来看《快乐其实很简单》这一课是《品德与社会》第九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的内容,这一课是承接《尊重是最好的礼物》而来的。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明白快乐常伴的人是心胸开阔的人,知道快乐其实很简单,快乐就是帮人一把,快乐就是分享。

2、能为他人着想,助人为乐,与他人分享快乐。

通过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初步了解在他人眼里,快乐是什么。《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是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五年级的学生对生活已经有较多的体验与感受,我们要尽量做到从日常的生活细节衔接教育目标,以他们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融为一体。只有做到这样,教育目标才能明确。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结合本课特点及大纲对五年级学生的教育要求,才能突出其教学目标的重点,上出具有学生年龄特色的课。

二、评价教学重点难点是否准确

教学重点是一堂课的灵魂,在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以说是一堂课的核心。它能带动全面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难点是指教学中学生由于受到现有知识基础,认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限制而不容易认知和理解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它在一堂课中往往扮演一根难啃的肉骨头角色。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尝到骨髓的精华。教学重点与难点把握得准确与否关系到一堂课的直接导向,也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能否达成。所以执教者在设计时,必须斟酌思量,抓住课堂的重点难点。如《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人人有本致富经》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了解农民多种多样的生产经营方式及致富途径,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现代农民职业观念的变化。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发现现代农民职业观念的变化,培养学生对现代农民的感情,学习他们的勤劳与智慧。本课的重点难点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学生,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不难掌握,同时,结合学生的日常观察与生活体验,对现代农民的职业观念的变化也不难发现。不管教学哪一课,教师都要把握住本课的重点难点,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化难为易,突破难点,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是上好一堂思品课的突破口之一。

三、评价教材资源利用是否合理

本着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的题材上的教学理念,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我们在利用好课本上的教育资源外,还应围绕教学目标积极挖掘新的教育资源。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思想品德课在教学设计上本着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通过创设不同方面的“情境感受”,来引导学生体会真正的学习快乐。所以就要求教师能够合理利用教材资源。现在的思想品德课堂要求教师在教材与儿童生活之间建立“情境感受”,创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儿童进入或重新进入自己真实的生活,进行有意的观察、感受、体验、分析与反思。借助活动,淡化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的界线,还原现实生活,创设“情境感受”,引导学生关注与创造自己的生活,让教学变得真实而有效。这些要求的实现无疑要求教师对教材资源的利用得下一番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提供的教材资源让学生初步感知,进而深入领会,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定的材料来印证、强化、深化该课堂的相关教育观点。只有教师在合理利用教材资源下,教材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力。

四、评价教学过程是否最优化

同样的教材资源如果组合不同,那么起到的效果可能会大相径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个促进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这种过程需要优化的教学过程来实现。那么如何优化教学过程呢?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学环节应该遵循小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所以教学过程应是激趣导入→学文明理→激情深化→拓展导行过程的有机统一。这样就能使教学思路明晰,一脉相承,就能使教学各环节之间的过渡连结顺畅,就能使教学结构完整,有明确的教学环节,形成教学高潮。教学过程强调学生的参与面和手段的相配合,追求最优的教学效果。比如《人人有本致富经》这一课,由于学生都是出生在农村,对农村的生活体验比较多,对“农民”这一概念在脑海也有初步的认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安排了教学过程如下:

(一)激趣导入,认识新农民

让学生观看教学光盘中反映新农民的生活方式的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对农民这一词的理解。然后让他们交流自己在课下的调查情况。从农民原来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中了解现代农民的各方面的变化。

(二)学习农民经理的故事,发现农民的致富经。

1、让学生自读“农民经理的故事”,2、谈一谈对表哥与李大伯的认识。他们是农民,他们还是仅仅依靠土地为生吗?他们是靠什么发家致富的。

3、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三张名片,从中发现他们的职业、工作特点、联系方式等,想象他们是怎样工作的。(注意在与过去的农民作对比中发现问题)

4、谈感受,说一说现代农民有什么变化,他们的致富经是怎样的。在你周围是否也有这样的农民。讨论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介绍他们的致富经。

5、集体讨论现代农民的变化表现在那些方面。(生活方式、经营方式、职业观念)

(三)活动

1、根据你对周围生活的认识,你想向农民们介绍一些怎样的致富信息,(农业信息咨询公司,农具维修中心,农村法律顾问)

2、教师与学生再看三张名片,了解名片上的内容,看看自已能不能给你所熟悉的农民制作一张名片。

3、明确名片上应具有的主要项目。(姓名、职业、联系方式)

4、自己设计名片的样式,争取形式新颖,设计好背景。(四)总结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谈一谈你现在对农民这一个词的理解。什么样的人才是新农民?这些新农民还是农民吗?你愿意做这样的新式农民吗?教师补充“大学生村官”的事迹。

(五)课外拓展

回家向你周围的人宣传一下你所知道的一些新农民的致富经,让周围的人对这些新农民有一个新认识,并且能从他们的身上学到新东西,受到启发。

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这样的教学过程才能实现最优化的效果。

五、评价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但思想品德课以活动为主导,努力构建活力课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人的能力和个性是在活动中形成的,活动是维系外部生活世界和内部道德世界的纽带。“活动”,无论是自发的还是有指导的,都是最佳的学习。新课程指出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的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的选用讲授、游戏、讨论、分析等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让儿童在“感受——体验——表现”为主线的体悟式学习和以“观察——假设——分析——发现”为主线的探究式学习模式下感受生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并且能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其意是教学中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采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寓道德教育于各活动之中。如《美丽的校园》一课就是让学生通过看、想、记、说、做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尽快熟悉校园的新环境、新设施,为适应小学生活,热爱小学生活打好基础。在这一课中如何让学生对学校的设施学得扎实有效又不枯燥无味呢?这个环节我们设计了游戏竞猜,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猜一猜学校的设施,想想它的作用。如果某位同学猜对了,请其他同学竖起大拇指夸夸他(她),也让他(她)夸夸自己。这个游戏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认识新校园设施的愿望,同时也让学生学会赞美他人、欣赏他人,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达到潜移默化的鼓舞和激励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学方法使用的恰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要上好一堂思想品德课,让思想品德教学发挥它的最大作用,使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最大的提高,教师就一定要认真做好思想品德课的评价工作,不管是自我评价还是他人评价。通过教学评价不断促进自身的教学水平,进而使自身的教学水平一步一步踏上新的台阶。只有我们的教学水平提高了,思想品德的课堂才会焕发出生机,我们的学生才能接受一次次纯净的教育,思想品质得到不断地提高与升华。

[参考文献] 巴班斯基:苏联,《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6月

梅桃源、冯长运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元化评价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对学生进行多元化

评价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麒麟小学 吕奉苍

长期以来,受 “应试教育”影响,小学语文学习评价基本沿用期末考试进行终结性评价,它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忽略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使部分学生无法尝试学习的成功,无法发现自己的潜能,从而使他们失去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在动力。在这样的评价环境中,致使部分语文教师对所开设的写字课、口语交际课等课程设置的重视有所偏颇,几乎成了单一的课文教学课,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发展。然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此,我认为,小学语文学习应多元评价。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元化评价之一:小学生作文多元评价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是“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当学生完成作文交到老师手中及“大功告成”,而教师对收上来的作文后总是一篇篇精批细改,化了大量时间,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当批改好的作文回到学生手中时,许多学生只看了一下分数,便合上作文本。可见教师改作文是“徒劳无功”的“无效劳动”。徒劳无功,浪费语文教师的生命;恶性循环,更是害了学生。为了改变上述现状,提高作 1 文评价的效益,同时减轻教师批改的负担,我们在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要求,同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把评价作文的内容包括三方面:基础分、技能分、附加分。基础分包括:错别字少、正确使用标点、语句通顺、字迹清楚。技能分包括:内容具体、真情实感、语言生动、条理清楚、中心明确。附加分包括特色分和进步分。特色分指学生在某一方面有特好的地方,如想象力丰富,选材新颖,构思特别,开头结尾特好或某一个地方写的特好等。进步分指学生在在前后作文中出现的微小的进步,可以是字比以前端正了,错别字少了,会使用标点了等。以上评价作文的几个方面可以根据年级高低,班级的素质,适当的减少或增加。像我教六年级班,个别学生基础比较差,在技能分中去掉真情实感这个项目,因为他们连基本功都不是很扎实,要做到真情实感真的是很难。所以素质教育中的一切评价应是促学生以成功者的良好心态进入后续学习的动力,而绝不是找学生的漏洞。

既然在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中,教师是评价的主导者和权威,开放式的作文评价则应该是“交互式”的。在“交互式”的评价中,作文教学中的评改不是教师批阅后,学生被动修改,而是让学生成为评改的主人,这样,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

1、自我评价。

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因此,在作文评价中我们尝试了让学生自我评价。当然,让学生自改,决不是放任的,而是靠老师有计划的通过训练来培养。学生完全自改,要有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第一步,按照写作要求,教师示范批改,让学生掌握批改的方法,然后对作文评价的项目,一一评出分数,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学生在自读作文后,经过思考,肯定优点,找出不足,有的还提出了不懂的问题。自我评价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作文的评价中来,打破了教师一个人评价作文的传统作法,促进了主体性的发展。

2、开展群评。

教师将学生的作文用多媒体出示,让全班学生读后进行评议,写出评语。课堂气氛活跃,写文的学生可以谈自己的写作想法,其他同学可以向作者提出问题,也可以谈自己对习作的意见,作者也可以答疑,大家各抒己见。这种评价方法,激活了全体学生的思维,满足了学生共同参与作文评价的需要。

3、小组评。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组推荐一名组长。每组循环阅读其他组的四篇作文,四人先将拿到手的四篇作文细细阅读,个人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最后按每组组员的理解给作文按具体项目评出分数。

4、家长参评。教育是全方位的系统工程,要打破校内、校外的界限,这不仅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体现在作文的评价中。我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请他们对孩子作文进行评价。有的给孩子的作文指出优点和不足,有的给孩子提出了希望,还有的与老师共同探讨作文改革的问题。家长参与作文评价虽不能从写作技巧上给予学生多大的帮助,但是促进了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使校内外的教育得以延伸。但这只能适用在家长自身素质高的个别孩子上。

班级实施作文多元评价以来,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一、减轻教师批改作文的负担。只要是语文老师,一说到批改作文就头疼,因为批一次作文得化大量的时间,可能在上班时间完不了,还得带回家继续批改。可是,自从采用分数制从多方评价作文,批改的时间最少减少一半。你想,以往一篇特殊的作文,眉批、总批,教师就算用最快的行书写至少是十分钟,如果用楷书写那还得加五分钟。现在,学生帮你写好作文的每一个项目,你只要在旁边写上分数;有时学生自己评过,你只要再旁边进行适当的加减,或者不变。虽然有时在进步分和特殊分中要写出原因,“字进步了”、“开头新颖”、错别字比以前少了”等,但也是寥寥几个。

二、最大程度激发每个学生的动力,提高作文水平。现在,有很多学生怕作文,不喜欢写作文。特别是后进生,认为作文太难了,而且不管怎么认真地写,得到的还是批评。正是如此,许多学生学完了小学六年,写出的文章还是读也读不通。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 写好作文的前提。实施了“多元评价”,能激发每一个的兴趣。我们班的蔡南河识字量在一千左右,连读作文都不会,怎能写作文?第一次,自己虽然写了一些,单大部分都是别人帮助写的,但是我在进步分中加了20分,因为一个从未写作文到开始写作文,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就这样,他每次作文都有或大或小的进步,每次都能得到我的表扬,写作文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到现在六年级,能用简单的语言记叙生活中的事。其次,每个学生作文水平在不断地进步。现在,只有少数几个学生错别字比较多。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进步?因为作文有了具体的要求,学生会不知不觉严格要求,因为他们知道多错一个字,分数会少一分。

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元化评价之二:课堂评价语言的思考与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说明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教学语言。恰当运用课堂评价语言,能让课堂充满生机,焕发出人文气息。

一、注意评价主体及方法的多元性——激趣

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的发言,教师评价较多,主体较为单一,被评价者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的发言,注意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一)教师评价,以温情感染 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同一类型的评价语言不是很满意,于是我因人而异,对评价对象的不同需求,从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学生信心等各方面进行评价。对优秀学生,我多给予启迪。因为这部分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对他们的评价,不能停留在所学课本知识的层次上,要选择独特视角,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深入探究的欲望。如像××这样学,特别好,不但理解,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科学家小时候就是这样认真、努力、积极思考的。对班上中等生,我诚挚地欣赏。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佳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儿童尤其天生喜欢鼓励和赞美。评价时,我用丰富、生动的语言让这些孩子处于一种积极亢奋的状态,这时,他们会努力向优秀的学生靠拢。如这句话你读得太好了,请你再给大家读一遍吧!你的进步真神速!老师为你的出色表现而自豪。对于差生,我热切地激励。这部分学生通常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及主动学习意识等各方面存在问题,他们共同特点是缺少自信心,最需要的是鼓励。因此我细心地从他们身上发现他们自身的优点,进行评价;发现闪光点,打消他们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如很佩服你的勇气,让我们再听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好吗?今天你读课文没有错字、别字,一定是认真预习了。你可能因为紧张答错了,平静一下心绪,你一定会答对的,对吗?课堂上我关注每一个学生,把爱心、耐心、信心贯穿于每一个环节,用温情的评价语言,适时给一个尝试成功的学生以鼓舞,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喜悦,产生乐于求知,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生生互评,以补充延伸 在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教学中,一生站起来读了一段课文,我让其它的学生评价。

生1:他的朗读感动了我,我也想试试,我能比他读得更好。于是该生站起来很有感情地朗读了一遍。

生2:他们两个读得都很有感情,但是有两个地方要特别注意,一个是''卵''是卷舌音''luan'';另一个是多音字''参''在本课中读''shen''。

师:你用心聆听,真会发现,你有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

此外在课后拓展时:你们谁想对这些日夜守护在边疆的解放军,说些什么呢?有一学生说的很好,也很感人,可运用词句上不是很准确。生1:老师,××的回答基本正确,但我想补充一下„„ 生2:我有不同的意见,我来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3:老师,我觉得××进步很大,如果在„„地方改一改,就更好了。

从上述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本来很程序化的课堂在孩子们毫无芥蒂的回答讨论中,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同学们在平等、互助、融洽的氛围中学习。当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的时候,我没有直 7 接否定和指责,而是通过其他学生的评价来达到对知识的传授和总结的目的,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三)生评老师,以教学相长

传统教学中老师的地位高高在上,即使老师错了,学生也不敢出声。而新课改首先要求师生平等,在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和老师没有距离,没有居高临下。课堂上,我经常读一篇课文或阐述一个问题后,问学生:你觉得老师读(讲)得怎样?这时候孩子们会说出许多我想不到的话。

生1:老师,你读得太美了,让我有身临其境之感!师:谢谢你的夸奖,老师相信你会读得更美。

生2:老师,我觉得你还要大点声,我有几个地方没听清楚。师:对不起,老师以后一定注意,现在再听老师大声读一遍,好吗? 生3:(学生也不怕得罪我,尖锐地指出)老师,我觉得刚才这个问题,你讲得不是很全面,我想补充一下„„教学活动中,教师若能以生为锐,经常了解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有助于教与学的同步提高。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理论说得好,人只有在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被尊重,有了安全感后才会产生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 8 要。因此课堂上的评价语言要注重对学生三维目标的建构,不仅要关心智育方面的发展,问题的对错,学习技巧性等,还要帮助学生丰富评价信息,整合现象的评价和实质的评价,让学生更客观地认识问题,认识自我,接纳和认同正确的评价结果,促进其不断改进以及和谐的发展。

此外,评价还要关注情商的发掘,针对学生发言的创新精神、心理素质、态度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及素养,这就要求评价方法也要多元性,如适当运用肢体语言、眼神、点头、微笑、大拇指、掌声、各种丰富的表情等。在一次家长开放日中,我点了一个想读书又不敢举手的学生起来朗读课文。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我双眼微闭,轻轻摇晃着头,好像陶醉了。该生读完后,看到陶醉的我伸出了大拇指,瞬间,幸福溢满了这个学生的小脸,于是这个平时并不大胆的孩子在下次朗读中又高高举起了小手。

二、注意评价的全面性和及时性——启思

世界上最重要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抓住时机评价学生的发言能够起到很好的引领、导向、促进作用。在教学《花钟》一课时,我提问:读了课题,你想说点什么? 生1:花钟是说花的钟表吗? 师:想象力真丰富。

生2:我看到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就觉得很神奇,想好好观察。

师:你不仅很会表达,而且是个有心的孩子,希望你继续观察生活。生3:我还知道有种花,可以根据人的情绪随时开放和枯萎。(全班满是惊叹的眼神)

师:你不但在课外阅读中得到了乐趣,而且获得了那么丰富的知识,真是会学习的孩子,值得大家学习。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聆听,及时评价学生发言,使评价产生良好的诊断与调控功能。同时教师还应努力构建、评价内容多元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

三、注意评价的正确性和针对性——导学

新课程强调课堂上要多激励、赏识、少批评、指责,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一味地毫无原则地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马卡连柯曾说: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提出坚定明确和公开的要求。作为教师,当发现学生理解上有偏差时,要通过正确、有针对性的评价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情感走向正道,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因势利导,使他们在启发、引导下获得正确的价值 10 取向。在教学《孔子拜师》时,我提问:孔子为什么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要去洛阳?学生回答:因为他想见老子。于是我针对该生的回答进行了修正:孔子这样做就是体现了课文中的那句话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我们要向他学习。

针对性的评价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目的,能够自我教育,坚定学习信心并获得进一步探究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学《一次成功的实验》时,学生把不假思索读成了不假(jia)思索,我请学生评价,学生说:应该是''不假(jia)思索,不假(jia)思索''。这个评价我认为有两点好处,一是学生的主体意识比较强,二是评价针对性很强,是对错、是非的评价,被评价者明白自己该怎样做。在一次听课活动中,我发现有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比较随意,盲目地评价学生,你读得好,下一个!真好!你真棒!„„是如何好,好在哪里,学生也弄不明白。再如有个学生读课文,师评价读得没感情,但又没有具体指导,只是结论式语言,学生不得方法,不知道怎样读才会读得有感情。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评价的正确性和针对性,因为这样的评价往往能够起到点拨作用,让学生豁然开朗,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四、注意评价的激励性和趣味性——促发展

激励使学生自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人格,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思去发掘学生的优点,并以此激励 他,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滋味。如在认识标点符号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句号像什么,你在哪里看到过? 生1:像一颗圆圆的小糖果。师:你非常善于观察。

生2:我觉得句号在课文中表示一句话说完了。师:真了不起,你已经能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了。此时,生3高高举起手要求发言,于是我请了他。

阿姆斯特朗曾说:如果一个孩子某学科表现较差,我们应该从他的强势智能项目入手去补救有缺失的项目,而不是一直针对他不行的智能拼命的补习,用他较弱的智能去改进他已经落后的技能。只会增加学生的无助感,最后让学生学习兴趣完全消失。因此评价中,尽量多一点赏识,少一点苛求;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多一点信任,少一点怀疑„„用激励去点燃学生心灵的智慧之火。此外,评价还需宽容。宽容是一种信任和激励,信任和激励是一种力量,激励人自省、自律、自强。

机智、诙谐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一次看录像课时,有一个环节,我很受启发有位老师在教学《听听,秋的声音》时,教师让学生朗读一段写秋天景物时的那种窃窃私语的文字,一个学生 用非常平直、响亮的声音大声朗读,于是那位老师微笑着悄悄地对该生说:噢,你这样读,会把秋姑娘吓跑的。我觉得这种善意的评价很幽默,同时学生也知道自己该怎么读了。课堂上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不注意听讲,或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喜欢重复别人的答案,于是我会说你认为这很重要,要强调一下,对吗?孩子们会开心一笑,继而集中了注意力。在小组讨论中,对表现好的小组,我常借用电视上的广告词你们真是黄金搭档„„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个理念能否得以实施和落实的关键就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关注学生发展的今天,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课堂语言仍然是课堂上师生交流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工具。对于具有不同智能组合,不同个性的学生,我们应该改变传统单一的甄别与选拔的评价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和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两年来的思考与探索,我体会到了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它就像一面镜子,让学生客观地认识问题,更像一双温暖的手,扶持学生进步。

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元化评价之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多元评价的探究

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应体现多元化,即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

1、评价语言多元化。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一个教师说话水平的高低、口语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优劣,同时也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评价要恰如其分,准确把握好分寸感。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准确而又得体,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最好方法。对出精彩的发言当然要大加褒扬,但对于回答错了的呢?要允许学生出错,因为“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嘛”,“正确在错误中诞生”。当学生回答错时,教师要恰当评价,树立信心。教师课堂评价语言不能单一,不能老套,左一个“你真棒”,右一个“你真棒”,学生听后肯定感到腻烦。评价语言灵活多样、注重创新,学生就想听、爱听。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教学《新型玻璃》一文,指名读第一段课文时,有位学生把“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罪犯被抓住了”这句话读错了。于老师耐心地说:“这句话比较长,难读,请你再读一遍。”谁知这位学生第二遍又读错了。接着读第三遍、第四遍„„一连读了七遍,学生还没读对。读第八遍前,于老师抚摸着她的肩,鼓励说:“你深吸一口气,放松放松,然后一字一字地把这句 话默读一遍,第八次准能把漏掉的字读出来。”果然,她成功了,于老师又和同学们一起鼓掌祝贺,并送上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记住,爱心献给别人,信心留给自己。”正是于老师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不断激励这位学生,才点燃了她的希望之火,扶植了她的自信之树,让她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2、评价标准多元化。

以往的评价比较多地以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要求学生达到统一的标准。然而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由于文化环境、家庭背景、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基础、性格、智力等存在着差异。同样的评价,对于这个学生是合适的,而对于另一个学生可能是不合适的。所以,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共性,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实行统一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以分层评价为主的方法。以往教学评价经常采用二值判断,即只在“对”与“错”上评价。开放的语文教学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思维实际情况作出多元评价。即不仅指出“对”与“错”,还要指出“好”与“坏”、“繁”与“简”、“难”与“易”、是否有改进的可能等等。在评价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从评价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综合评价。

就拿阅读教学来说,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发展取向各不相同,各人阅读存在个性差异,对文本的敏感、判断程度也存在差异。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不同心态下对同一文本的阅读感悟也不尽相同如 《惊弓之鸟》一课中,在课的结尾,执教者问:你觉得是什么导致了大雁的死亡?原想以此引出惊弓之鸟的寓意。可学生由于生活经验、感悟的不同,找到许多答案。有的说是原先射伤大雁的猎人害死的;有的说是魏王害死了它;有的说是更羸拉弓的声响害死它了;有的说是大雁自己害死了自己;更有人认为大雁的朋友在危难之中弃它不顾而导致了大雁的死亡。答案中有人关注友情,有人关注权力,有人关注心理,在这个时候,成语的寓意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懂得了思考,懂得了文章所蕴涵的人文精神。这时候教师就不能轻易下定论,不能轻易否认其他的观点,因为正是这丰富多彩的见解才使课堂多了一些生气。

3、评价主体多元化。

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多元评价将代替传统的单一的评价和被评价的关系的评价方式,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生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教学中要从多个角度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对待学生的学习不应只看他有没有掌握,更要看他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学习的态度,所用的方法,持之以恒的耐心,甚至是永不言败的勇气。这样使学生能从多方面来把握自己的现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全和潜能的激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评价内容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上的评价,比较忽略学生在学习整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情感、习惯、能力、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优秀的即时评价不仅对知识技能进行评价,也关注于学生学习的兴趣、习惯、能力、情感、价值观等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所以,适当的肯定加否定式评价,一方面不打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启发了他的学习,也激励了其他同学,课堂教学效果很好。

5、评价形式多元化。

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多元评价方式将代替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生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教学中要从多个角度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对待学生的学习不应只看他有没有掌握,更要看他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学习的态度,所用的方法,持之以恒的耐心,甚至是永不言败的勇气。这样使学生能从多方面来把握自己的现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全和潜能的激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多元化的评价,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空间。不同评价方式之间的整合和渗透,有助于评价更为客观公正、更加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进步,从而为教学提供正确的导向,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地得到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元化评价之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课堂评价初探

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对教师的教学起到导向、反思、激励、改进作用,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新课程理念为识字教学的课堂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其评价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以学生“学”的状态来论教师的“教”

传统的识字教学,没有有效的课堂评价加为导向,教师对生字是逐个的教读字音,分析笔画、笔顺、偏旁、结构;教师讲得细,学生学得少。教学活动始终陷入一种呆板的状态。新课程要求,教师“应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这一理念使得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评价的关注点也随之改变,由过去关注强化训练转变为关注学生浓厚兴趣的培养,关注学生识字的强烈愿望;关注教学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探究状态。这就要求教师重视课堂教学的设计,能运用声音、实物、录象、色彩等直观手段组织教学。特别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识字教学中的作用,把识字内容制成音、形、义的为一体的动画效果,创设教学的直观情境。如在教学“拨”与“拔”的区别时。把这两个字制成拟人化的动画课件:一对汉字孪生兄弟,推车上一段崎岖的山路,哥哥在后面拨方向,弟弟在前面拔车套。哥哥 18 用力大,头上冒出一滴汗,就是“拨”字。他不仅与弟弟“拔”做的工作表示的意义不一样,而且他多一滴汗与弟弟的象貌看似相同实际也不同。这生动的情境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的识字潜力。

教学中教师能否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师生的交往互动状态达到最佳效果。是对教师进行教学思想、教学水平、技巧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教师进行自我教学策略调整,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依据。

二、以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来评教师的“导”

识字教学是对汉字符号的认知过程。低年级识字教学内容单一,识字量大,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的多元智能。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存在个体差异,应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因此,不能把识字教学看成是单一的接受过程,而是促进学生个体优势智能的发展,并向识字学习发生有效迁移的过程。这就要求在识字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丰富、生动、灵活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表演法、联想法、形声字识别法,编儿歌法、猜字迷法、折字换形法、音形义对比法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开发学生潜能。如区别:“请、情、晴、清”几个形近字,就可编成“‘言’出对人尊重,‘心’到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一片透明”的儿歌进行区别;教学“朋”字,以“一对明月肩并 肩”来引到学生竞猜。象这样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思维被处于激活的状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发挥,就是一堂有效的识字教学课。

三、关注基础知识的掌握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并重

由于电脑技术的运用,汉字的美育价值淡化,教师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汉字美育的陶冶;更有教师认为,识字教学不象阅读课文有精彩的故事情节,不能对学生激趣,枯燥学习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在教学中只是重复抄写,把会认、会写作为学习的终结点,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是种一种畸形的教育,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基础知识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并重。在教学评价时从过去重会认、会写转变为重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学过程做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既要学生有端正、整洁、行款整齐的书写习能力,了解汉字的笔画、间架结构,又要使学生受到祖国文字美的熏陶,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如教学汉字笔画的变化规律时,既使学生掌握常见独体字做偏旁时,如“禾、又、火、木、米、矢”等字的最后一笔要由“捺”变“点”:“王、牛、车、土、子、正、马、工、里”等字的最后一笔要由“横”变成“提”。又要使学生认识到方块字,笔画有着不同的造形美。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常喻为公的做人传统美德。新的教学评价,以促进三维目标的共同实现为价值取向。

四、关注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这一理念为识字教学形义不能同步,抽象符号难以理解,拓展出了广阔的空间。在教学评价中,学生生活化识字材料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受到特别的关注。这就要求教师把教材当成例子,把学生熟悉的语言材料整合到课堂中来。利用直观、生动的材料,激发学生已有的经验学习新的知识。这要突出抓好两方面的教学。

一是以熟悉的语言材料为基础,正确认识汉字的音、形、义。二是重视学习实践,培养学生热爱语言文字,正确运用文字的能力。这就要求要为学生建构实践的平台,如开设“识字乐园”、开展“小组合作编故事”,集存物品“标签识字”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文字的社会性发展能力;教育学生有自我识别能力,不能彷、不能学一些标志牌上使用的不规范的简画字、谐音字、别字、错字、艺术字等。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要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元化评价之五:教师评语激励学生作业进步

评语历来是老师评定学生作业的一种最常见的方法。在以往的批改作业中,由于教师教学负担过重,所谓全批全改,也只是“蜻蜓点水”一般,简单地划上“对、错号”,有的老师甚至批一个“阅”,表示老师已经看过了。在采用了等级制的评价方法后,老师一般给答题正确、作业书写认真的批上“优秀”、“良好”等批语。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长期采用这样一种批改方法,不但枯燥乏味,而且缺乏新鲜感,、缺乏激励性,更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往往作业本发到身边,学生权当任务看一下就过去了,起不到矫正、反馈的作用,也谈不上学生有内在的需求,更达不到提醒和激励学生的作用。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小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此外,单纯的用和“×”来评价学习思维、学习成绩影响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新的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新课程反映的核心理念是人文主义精神下的以文为本。评语的定位也应由老师与作业之间,转变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学生与自己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作业反馈要及时、全面、具体,在反馈方式上,应提倡多元反馈,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反馈的内容更应丰富多彩,将由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关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点滴成功,小心呵护他们的学习欲望,保护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对自己的作业也更重视、更珍惜,从而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尊重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尊重他们的学习成果,尽量捕捉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如:学生的作业写得既正确又漂亮的,我们给他们写 22 上“你的作业,老师真爱看;批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你永远是老师心中的骄傲”等等。对于那些富有创新,与众不同的作业,我们可以写上“你的想法很有创意,想象力很丰富。”还可送他们一张“笑脸”(简笔画),表示老师的赞赏。对于进步快的作业,我们可以写上“你进步真快啊,相信你能超过更多的同学”、“老师相信你通过努力定会取得好成绩的,果真不错”等等。对于出现错误的作业,我们也可以写上“真可惜,如果你再仔细一点,那五星就属于你的了”等等。对于字迹了草,但正确率较高的作业,我们可以给他们写上“你的作业很正确,如果书写再工整的话,就能拿到优秀作业奖了。”„„我想:任何一个学生,在他的内心深处都有渴望成功的欲望。这“一张张笑脸”,这一句句真诚的肯定,富有期待、鼓励的话语,没有一个学生不会不为之心动的。

第五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评价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评价

内容摘要:评价是新课程标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应重视评价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在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的同时,多方面的对学生进行恰当、有效的评价。评价时还应注意评价主体和方式的多样化,根据实际加以合理运用,根本目标是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改进学习,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评价目标;评价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在实施新课程标准过程中,课堂教学的评价出现了“你真棒!”、“你聪明极了,真是个数学家!”诸如此类过度的评价语言,甚至还有发小红花等简单粗暴的评价方式。表扬和鼓励只是评价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只有在教学中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才能全面、科学、有效的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一、评价目标多元化

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围绕“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

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进行。评价要力求做到准确、全面,既重视对基本知识技能的评价,更重视学生知识形成过程的评价;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

1、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

考察和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应以各学段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标准,教师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作出恰当的评价。

在教学中经常会碰到有些学生在短时间内不能达到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后,随着数学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就能逐步达到,那么我们教师应允许这类学生有这样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为此,教师可以选择推迟作出评价的方法。如果学生对某次测验的答案觉得不满意,教师可鼓励学生再次独立的将错题重新解答,当学生经历了对错误过程的反思后,改正了原答卷中的错误,教师可以就学生第二次答卷给以评价,给出鼓励性的评语。这种“推迟评价”能让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

2、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是否主动地与同学合作、是否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是否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是否能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等等,对这些学习过程的评价已成为新型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学生有以下几种表现:(1)不参与公式推导的活动,死记公式;(2)自己独立看书,按照书中的推导步骤进行活动;(3)通过小组合作,整理分析各成员测量的数据,讨论有关公式推导的三个问题并得到面积公式;(4)自己想其它的推导方法。在学生观察、操作、测量、填表、讨论、分析和归纳等这一系列活动中,我首先考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再了解学生能否独立的发现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即能否掌握“转化”这一方法);能否与小组成员合作共同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和转化后的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能否将自己所理解的推导过程与他人进行交流;同时我还要了解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旧知发现新识和数学思考的情况。

象这样教师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但能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注意对个别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还能及时了解到学生学习情感与态度的变化,努力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评价主体和方法多样化

教学中的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方式。我在数学教学中常常将学生的自我评价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小组内的成员或其他学生的互评,最后由教师评价,当然学生回家后家长也可进行相应的评价。比如在做一些开放题时,由于个体差异,学生会对不同的方法持不同的态度。这时,我会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再让其他学生发表看法,对其方法进行评价,教师在这一交流活动中充当小组中的一员加入到讨论评价中去,将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这一评价过程中不断反思,获得正确、深刻的认识。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更多的有效的评价手段,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有效的发展。其中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袋的评价方式和作业分析是我在教学中主要的评价手段。成长记录袋中的材料是由学生自主选择后,与教师一同确定,学生可利用记录袋收集以下的资料:(1)你发现了哪些有关数学的问题,你最想解决哪个?(2)收集有关此类问题的相关资料;(3)怎么在小组中解决此问题的?(4)解决问题后的反思和收获。最后我会在记录袋的后面写上鼓励性的评价语言,赞赏学生的探索过程,祝贺他们取得的进步。由于建立记录袋的过程比较的烦琐,还可以用一种简单的评价方式代替,我让每个学习小组自己画一棵即将结果的葡萄树,而葡萄就是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发言、勇于探究、善于评价的成果。将青葡萄定为“个人奖”,将紫葡萄定为“小组合作奖”。学生根据课堂上各方面的综合表现,以小组评定为主,教师评定为辅,评出“个人奖”、“小组合作奖”,并将葡萄贴在树上,期末各个小组的树上都长满了果实。

利用作业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也是相当好的一种评价方式。首先我试着培养学生在每次作业后养成自我反思评价的习惯,允许学生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除了说出对问题的看法和感受,还可以说自己在研究问题过程中发现的新知识。作业分析时,我再针对学生的自我评价作出教师的评价,学生可在两者评价中看到自己的进步过程。与作业分析这一评价方式相配套的,我还特地组织学生编写了一本《数学小册》,上面记载了大量学生从课堂知识中发现的新知识,这些新知都经过小组、全班的评价,教师审核才可以记录在册。例如我在教学“公倍数和公因数”时,学生的发现层出不穷,一个比一个精彩,有发现“相邻两个自然数(0除外)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这两个数也是一对互质数”、还有“两个自然数的乘积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得到它们的最大公倍数”等等的发现,并用“☆”来评价该发现的价值,颗数越多越有价值。当然也出现了一些考虑不全面不成熟的发现,那么通过其他同学的讨论评价后就被否认了。通过这一系列的评价活动,让学生经历了在学习中评价,在评价再学习的过程,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此外,书面考试、口试、观察访谈、活动报告等也是评价的有效手段。教师应结合评价内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学生的进步历程。

当然,评价时教师一定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促进学生的发展出发,因人而异,因人施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在作评价结果时,应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表现作定性评价,可以采用评语形式;对学生各方面能力作定量评价,可采用等级制,主要以定性评价为主。学生阅读教师的评价结果后,实际上也是与教师一次情感的交流,也就知道了哪些方面应该继续努力。

下载小学品德中的教学评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品德中的教学评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品德与生活评价方案

    小学品德与生活 发 展 性 评 价 方 案 一、评价目的 品德与生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通过对品德与生活的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水平、行为转变的情况做出确认,以......

    学生品德评价[合集]

    大营镇中学 学生品德考评方案 一.中学生品德考评的意义 对学生进行品德考评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考评,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不断进步;又能够检......

    学生品德评价

    我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我不会比别人差,只要我努力,就会超越别人。我喜欢看书,对一些新奇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只求会意不求甚解也是我读书的方法。这......

    学生品德评价

    我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我不会比别人差,只要我努力,就会超越别人。我喜欢看书,对一些新奇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只求会意不求甚解也是我读书的方法。这......

    品德评价表

    淮阴区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个人备课评价表(100分)项目 评 价 细 则分值 超前备课 能超前备课1-2课时。5 教学准备 学习活动所需要的相关材料及教学资源准备充分。10......

    品德评价法

    品德评价法 这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给予的激励或抑制,从而控制其品德发展的方向,提高道德的形成、发展的方法。品德评价法有四种主要方式:(1)表扬与奖励(2)批评与......

    浅谈在小学品德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浅谈在小学品德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咸丰县丁寨乡万家坝小学 吴明亮 由于中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特殊的人口政策,现在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很受长辈们的宠爱,他们有个性鲜......

    谈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

    谈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前些日子在网上学习时看到了对课堂教学目标的一个阐述,觉得对我们实际的课堂教学有着很很需要的意义,现摘录如下: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对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