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创建 推动社会管理与创新

时间:2019-05-14 22:29: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创建 推动社会管理与创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创建 推动社会管理与创新》。

第一篇: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创建 推动社会管理与创新

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创建 推动社会管理与创新 ——贵州省遵义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的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委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结合全市实际,积极创新实践,探索了服务型党组织创建这一新载体,市委的这一重要举措得到群众真心的欢迎和党员的普遍赞同,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从此翻开了遵义乃至贵州基层党建新的一页,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国诸多知名党建专家、各类新闻媒体的普遍关注。

第一: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的创建背景

(一)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警示

据2005年《社会蓝皮书》披露,全国范围内从1993年到2008年群体性事件数量由每年0.87万件增加到9万件,参与人数也由每年约73万人增加到约307万人。这些群体性事件无不引起各界关注,更是引起了遵义市委的深刻反思。因发生事件的云南孟连、甘肃陇南和我市同属西部地区,而瓮安县更是与我市的遵义县、湄潭县、余庆县毗邻。为此,市委深刻剖析“瓮安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充分吸取“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深刻教训,认真反省我们“加强基层党建,夯实基层基础”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情况,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主旋律,是当前和今后基层党组织加强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头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基层党组织面临新挑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党组织在工作开展中出现了“三难”:一是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越来越多,在家留守的多为妇女、儿童及老弱多病的老年人,导致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是难上加难。2008年,遵义外出农民工130万,留守儿童24万,空巢老人10万,农村基层党组织很难选择优秀合格的农村青壮年发展成为党员;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由于统筹引领发展的能力有限,只能做一些基本的协调管理的事情,而在群众亟需的致富发展上缺少门路和有效措施,导致农村经济发展难;三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由于自身能力有限,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不能有效的团结引领群众,在凝聚群众、吸引群众上难。加之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意识弱、服务方式单

一、服务能力不强,不能积极主动地为群众有效服务。而且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利益部门化的倾向越发严重,一些基层站所不断上挂,基层党组织的权利不断被上收,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颗针,有限政府,无限责任;一些上级党组织只问工作结果,不问工作过程,更不关心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一些地方基层党组织与党员群众也发生了利益纷争,使得群众对当地基层党组织不信任。总之,在许多地方的基层组织中,出现了党群、干群、上下级关系不和谐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三)自身实践的不断深化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结合世情、党情和国情面临的新情况,对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进行全面部署,将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提出要以“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拓宽党员服务群众渠道,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构建城乡党建一体化新格局”,等等基层党建新任务,对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做好服务群众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先后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

我市也同样进行了积极主动的探索,自2000年以来,全市先后总结了“示范带”、“四民社区”、“四进社区”等等工作载体,并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但无论是我市还是全国其他地方提出的各种载体和总结的经验,都显得单

一、零碎和孤立,形不成统一模式,造成各自为阵,出现了“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市委明确要提炼一个牵头抓总的基层党建工作总载体,统一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工作步调。为此,2008年,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遵义市委决定在余庆县开展“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党员综合服务站+组便民服务点=服务型基层组织”的试点。2008年底,市委在试点经验较为成熟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反复酝酿后,提炼了一个既能统揽基层党建全局,又能管长远的基层党建工作新载体——“服务型党组织”,并于2009年初制发了《中共遵义市委关于深入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的意见》和相关《实施方案》,迅速在全市推广。

第二: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的基本内涵

创建主题是围绕“三个服务”:重点是突出搞好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我们认为,这个主题紧紧围绕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群众基础和经济基础,对党组织的服务功能进行了明确定位。“三个服务”之间相辅相成、有机统一,既秉承了为人民服务的一贯宗旨和优良传统,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又符合新时期党建工作、特别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时代要求。

创建重点是构建“五大体系”:就是构建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群众、城乡党建一体化、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共同服务科学发展“五大体系”。我们认为,在创建工作中,构建党内服务体系是切入点,服务群众(党外)体系是立足点,服务科学发展体系的落脚点,五大体系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创建目标是实现“五个提升”:就是实现服务功能、服务能力、民主水平、工作水平和满意程度“五个提升”。我们认为,“五个提升”紧扣创建工作主要任务,各有侧重,提升服务功能、服务能力、民主水平、工作水平既是一种手段,又是一个具体目标,提升满意程度既是工作成效,又是创建工作落脚点。

总体讲:服务型党组织在服务内容上,涵盖了党务政务、社会事务、生产经营、公共服务、行政审批、法律咨询、社情民意等多类事务;在运行机制上,建立了融党务资源、政务资源和社会资源为一体的开放式平台。因此,服务型党组织的概念可以概括为:以服务基层广大党员和群众为根本目的,通过创新服务理念、完善服务网络、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来践行党的宗旨,从而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促进科学发展。

第三: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的主要做法

市委围绕全市工作实际,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拟用三年时间(2009年“扎实推进”,2010年“深化拓展”、2011年“巩固提高”)来推进这项品牌建设,明确提出每年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任务和实现途径等,形成了推进品牌建设的详细规划,统一设计了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品牌形象标识。

1.搭建服务平台。我市围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三项服务”,构筑县(区、市)党务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村(社区)党员群众综合服务站、村民组(片区)党员便民服务点四级服务网络,搭建了点线结合、上下互动、横向联动的立体综合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服务。截止2010年底,全市14个县(区、市)均建立了党务服务中心,所有乡镇(街道)建起了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全部村(社区)都搭建了党员群众综合服务站,6990个村民(居民)组建立了党员群众服务点。

2.强化队伍建设。全市上下层层开展动员培训,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组建、分类培训的原则,系统解读了创建工作的目标意义、内容内涵、总体部署和推进创建的工作理念、方法措施等,组织一批“素质高、业务熟、能力强、服务优”的党员干部成立便民服务队伍,及时抓好服务队伍的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能力,确保四级服务网络有序运行。开展创建工作以来,市委对各县(区、市)委组织部长、分管副部长、组织科长、所有乡镇(街道)的党(工)委书记、副书记以及村支部书记等进行了专题培训;各县(区、市)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了农业实用技术、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等专题培训,培训人数累计超过18万人次,使党员队伍能力素质得到进一步加强,作风明显转变,培养了一支创建工作骨干力量,有力地推动了创建工作的开展。

3.整合各类资源。全市按照“转变职能、精简审批、加强基层、便民利民”的要求,认真梳理各部门的审批和服务事项,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和服务事项尽可能下放给乡镇(街道)基层站所,并统一到乡镇(街道)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在整合党务资源方面:采取组建远教室、图书室、红色网吧、流动党员服务中心、非公党建指导站、爱心救助站、党代表联络室、文体活动场所等阵地,积极开展党组织和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建立党内帮扶资金、设置党务(党员)咨询服务热线等形式提供服务。在整合政务资源方面:各县区市均建立了“一站式”县乡两级党务政务服务大厅,服务内容涵盖了党务、民政、农林、国土、财政、计生、卫生、社会保障、综治、司法、经贸、文体、农技等各类审批、服务和代办事项。依托乡镇司法部门、法律工作者队伍及党员队伍,层层下设综治服务室,开展综治维稳、信访接待和法律宣传咨询等服务。层层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组织。组织党员干部、大学生“村官”、村(居)民小组长等担任工作人员和代办员,发动党员志愿者、无职党员、“五老”人员、农村能人、青年团员等到服务站(点)帮助工作。在整合社会资源方面:我市各级基层党组织以创建工作为契机,紧扣发展主题,营造干事创业大环境,积极组建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大力推行“支部+协会+农民”、“涉农部门党组织+村党组织+协会+农民”等发展模式,着力解决对接市场问题;广泛开展“双信工程”(“信用工程”和“阳光信贷工程”)建设,着力解决融资难问题;同时,全力支持农村能人创业,积极发动党员牵头建立生产互助服务组、红白理事会、公益事业理事会、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三关工程”服务队等党员群众互帮互助组织,较好地促进和实现了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突出区域特色。全市规划并扎实推进了5个特色党建区域。以服务发展为切入点的西部片区特色党建已扎实推进。以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突破口的东部片区特色党建全面实施,如,湄潭县坚持和完善村民集中诉求会议制度,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在“一事一议”中的作用;凤冈县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成立了村民代表会议(民主决策)、村监事会(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民主管理)、群众会(民主选举)、村议事会(民主议事),变替民做主为人民群众自己做主。以扶贫攻坚、服务民生为立足点的北部片区特色党建有序进行,如务川县以“三中心一协会”为平台,加大服务民生的力度,推行精细化管理。以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的中部片区特色党建已奠定基础,如遵义县、桐梓县强化党建信息化建设,网上服务平台均实现了网上“学习、办公、管理、监督、服务”,形成了“党建工作一键通、党员管理一网通、学习培训一站通、服务信息一信通、群众办事一点通”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以“推动社区网格化和信息化服务,促进城乡党建一体化发展”为结合点的城区特色党建已全面展开,如汇川区整合各类资源,将全区细化为若干个网格,通过社区网格化来实施精细化管理。

5.建立长效机制。创建工作的长期性和生命力必须靠制度保障。因此,我市围绕“五大体系”创建内容,建立健全了党务干部教育培养选拔使用以及城乡党员一体化管理、党内争先创优和党建创新工作扶持激励、基层党建工作经费和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党内关怀等系列机制和制度,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激发了他们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如遵义县、赤水市、红花岗区等扎实推行了党员患病受伤时必访、党员亡故时必访、党员家庭遭灾时必访、党员生产发展有困难时必访的“四必访”工作机制,让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湄潭县黄家坝镇合同村完善了“有人提议众人商,过半参加方可议;发动群众是关键,三分之二是底线”的一事一议制度,有效促进了全村重大事项决策的民主化。

第四: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的初步成效

1.创新了工作模式。一是基层党建工作有了新的抓手;二是有效整合了资源,产生了“1+1>2”的效应;三是便于基层操作,使抽象的党建工作具体化、有形化。中央党校党建研究部主任王长江考察后认为:“遵义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不再是就事论事,而是想方设法把党的建设、国家的建设、社会的建设、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联系在一起,设计一套方案融入整个生活和整个发展中。特点是把党务政务和社会事务资源有机整合起来,细致入微地落实到每一个点上,让老百姓切身的感受到党的存在,感受到党的凝聚力量。”

2.激发了党员活力。主要是既转变了基层干部工作作风;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更激发了基层党员的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等机制,激发了党员的活力,党员干部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工作作风更加扎实,工作热情更加高涨,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3.夯实了基层基础。通过搭建四级服务网络,把广大党员干部置身基层和一线,使服务工作不断适应人民群众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多元需求等发生的新变化;通过简化审批程序、限定服务时限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及时有效地解决涉及广大群众生产发展、民生保障、矛盾纠纷等一系列问题。让老百姓办事既省力又省心、既省时又省钱,真切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各级组织的关怀,增强了党建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夯实了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根基。而今,服务型党组织遍布全市乡镇村居,基层广大党员干部一心为民、求真务实、重信守诺,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使大家看到共产党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党,许多群众由衷地说:“党员说话我愿听,组织办事我放心。”

4.促进了科学发展。目前,全市四级服务网络已为党员群众代办事项60万多件,解决纠纷2.3万多件,办实事好事5.5万余件,帮扶困难党员群众6.3万余人次,开展各类政策、法律和实用技术咨询185万余人次,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仁怀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帮助干部群众理清发展思路,协调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困难和问题1260个,培养“双带”科技示范户2500户,带动3万农户走上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道路。也正因为创建工作让广大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湄潭县田家沟的老百姓从心底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服务,自编自演了《十谢共产党》的花灯戏,得到了李长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受到了中央和省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我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创建工作与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机结合起来,自觉服务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和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在刚刚结束的“十一五”时期,全市各行各业、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拼搏,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任务,实现了西部大开发“十年打基础”目标。中部崛起、西部突破、东部开发、北部攻坚区域发展战略深入人心,比学赶超态势形成,强县建设和脱贫工作同步推进。

第五: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的下步打算

一是强力推进服务平台信息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方式,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并要求“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而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的重点就是要构建纵向连通、横向联动、全面覆盖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各县(区、市)将严格按照市委的要求,构建基层党组织服务网络体系,重点在平台“一网联”上有所突破,按照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的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搭建多功能、广覆盖的惠民直达工程动态信息管理平台,不断改革传统党建工作方式方法,逐步形成立体化、交互式的网络管理工作平台,全面提升全市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强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可以使我们的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在整个信息化进程中掌握主动,实现工作内涵的极大丰富,工作效率的本质飞跃。

二是强力推进党内生活民主化。各县(区、市)将由党内生活民主化带动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实现依法治国、依法治党和依法治官,紧紧围绕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积极拓宽党员表达意见的渠道,切实完善党内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不断提高党内民主建设的质量,真正以党内民主促进和带动人民民主。各地要及时发现基层党组织在扩大党内民主方面的工作亮点,给予积极的指导和帮助,把亮点培育成示范点,做好总结、提炼、推广工作,使创新成果转化成面上工作。要探索党代会代表在闭会期间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探索建立党代表双向联系制度、党代表监督评议制度、党代表视察调研制度、党代表提交提案制度、重大事项意见征询制度等,发挥党代表在党代会闭会期间的作用。要加强对村党组织的领导,深化基层组织在扩大党内民主及民主治村中的好做法,提高党组织发扬民主与依法办事的能力。

三是要强力推进城乡党建一体化。各地将从“理念、组织、载体、方法、机制”上切入,结合“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和创先争优活动,探索实践城乡党建一体化新模式,努力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积极探索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路子,统筹组织资源,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党建工作体系;统筹人力资源,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干部选任体系;统筹社会资源,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教育管理体系,努力实现城市和农村这两个领域的基层党建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坚持均衡发展的理念,着力解决城乡党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力争做到思想上一视同仁,权利上同等对待,保障上协调一致,努力使城乡党员拥有平等的权利、义务和发展机会。实现城乡党的基层组织统一建设、城乡党员统一动态管理、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统一建立、城乡党内关怀激励统一开展、城乡互动的党建工作统一进行,使之互相衔接、互促共建。要坚持和谐发展理念,切实解决城乡党建分离、资源配置失衡等问题和“就党建抓党建”的现象,把基层党建融入城乡统筹发展的全过程,围绕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城乡各类资金、项目的整合力度,对基层和农村的各类投资通盘考虑,综合利用,促进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是强力推进基层党建区域化。各地将坚持统筹、整合、服务、开放、民主五个理念,以区域大党建的思路来推进创建工作,着力构建基层党建区域化格局,形成“多级联动、资源统筹,条块结合、凝聚合力,党员示范、全民参与”的良好创建局面,努力在全市形成条块联动、区域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目前全市已规划并推进了5个特色党建区域和5条特色示范带建设。这5个特色党建区域和5条特色示范带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各县(区、市)在全市的统筹安排下,以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增强党建工作有效性为主线,遵循区域统筹的理念,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信息科技手段,扎实推进全市基层党建区域化工作,统筹设置基层党组织,统一管理党员队伍,统盘使用党建阵地,以实现组织效能发挥最大化、教育管理效果最优化、组织工作成本最低化,促进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资源实现有机整合和优化重组。

五是强力推进创建工作常态化。两年多的创建工作,给我们的最深体会是:创建工作只能高度重视,不能有任何忽视;只能大力加强,不能有丝毫削弱;只能强势推进,不能止步不前。全市各级党组织将深刻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持之以恒推进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切实找准新形势下创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结合点、着力点和关键点,不断在创建工作中开辟新领域、创造新业绩、开创新局面。要探索引入社会化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服务实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相应的考核奖励和惩诫制度;建立相对稳定的基层党建工作运转经费和民选村(居)干部报酬及正常增长经费保障机制,并按财政增收比例动态增长。通过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切实保障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第二篇:“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研讨会

我市召开“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研讨会

蔡奇出席并讲话 王金财致辞

2011-08-29

27日上午,我市召开“片组户民情联系、区域化统筹服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研讨会。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出席并讲话。市委副书记王金财致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于跃敏主持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由市委组织部与江干区委联合举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省、市委全委会精神,进一步总结提升杭州市在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创新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社会管理机制中的好做法、好经验。

近年来,市委组织部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进一步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初步形成了“片组户民情联系、区域化统筹服务”的工作模式,实现了管理与服务的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取得了“暖民心、聚民心、稳民心”的工作效果。

蔡奇指出,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是我省创先争优活动的突出特色,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执政为民最为重要的组织基础,是基层社会管理中最直接、最基本、最有效的力量。根

据中央的部署要求,杭州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基础上,创新开展了“片组户民情联系、区域化统筹服务”工作,呈现出服务到家、联系无缝、区域统筹的新特点,以党建创新带动社会管理创新,走在了全省前列。他指出,要充分运用研讨会成果,进一步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推进管理服务规范化、管理服务信息化、管理服务一体化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社会管理水平。

在简要介绍杭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后,王金财说,我市历届党委都十分重视基层党建在社会管理中的独特作用。近年来,我市逐步探索建立了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新体制,探索形成了党组织领导、上下联动、区域协同、党群参与的“片组户民情联系、区域化统筹服务”工作模式。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进一步推动杭州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和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再上新台阶。

研讨会围绕杭州市探索建立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社会管理机制工作、党组织领导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机制研究、探索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带动社会管理创新三个专题展开讨论。杭州市在研讨会上作了工作介绍。来自全国党建研究会、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浙江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的10多位专家作了精彩发言。全国党建研究会顾问、中央政策研究室

原副主任郑科扬,中组部组织一局局长、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兼综合组组长张国隆,全国党建研究会副秘书长、中组部党建所副巡视员陈东平,中央党校报刊社社长兼总编辑肖勤福,中国组织人事报总编辑徐荷等,对杭州“片组户民情联系、区域化统筹服务”的经验做法给予了肯定,认为杭州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探索,充分证明了实践出真知、基层有创造、群众是英雄。特别是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带动了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的创新,体现出体系化、精细化、高效化、科学化、最优化的特点,真正把为民、保民、惠民落到了实处,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供了经验。专家们希望杭州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创新,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工作水平,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研讨会期间,与会人员还实地考察了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下城区王马社区、江干区东方电子商务园和西湖区翠苑一区社区,切身感受杭州在新形势下,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生动实践。

第三篇:杭州“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杭州“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杭州“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研讨会专家发言撷英

编者按:近日,市委组织部和江干区委共同举办了“片组户民情联系、区域化统筹服务”研讨会。来自全国党建研究会、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求是杂志、党建研究、中国组织人事报、浙江大学、省委党校等10余位专家学者,在实地考察了市民服务中心、下城区王马社区、江干区东方电子商务园、西湖区翠苑一区社区等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情况之后,围绕杭州市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本报今刊登部分专家学者发言,以飨读者。

郑科扬(全国党建研究会顾问、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杭州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杭州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充分体现了党组织在加强社会管理服务中的核心领导作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推动作用,整合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会管理服务,形成了一个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协作、群众参与的良好格局。第二,充分体现了联系服务群众是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片组户”民情联系制度,紧紧抓住保障和服务民生这个重点,围绕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来强化服务,做到联系服务无盲点、无遗漏、无缝隙,全覆盖、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加强基层党建、检验基层党建、提升基层党建。第三,充分体现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片组户民情联系、区域化统筹服务”的实践,进一步证明了“实践出真知、基层有创造、群众是英雄”这一真理。在杭州我看到了用党的建设带动社会建设、用党内民主带动基层民主、用服务凝聚民智民心的很多实实在在的举措,让我很感动。第四,充分体现了把服务送到群众心里去。“片组户”民情联系让党员进家门,进民心,我很赞成,这是解决民生问题,做好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的前提。第五,充分体现了基层党组织设置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杭州根据城乡经济一体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大力推进服务强、党建强“双品牌”示范点建设,适时打破行政区域界限、行业界限、地区界限,优化基层组织设置,为党组织发挥作用、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是一条很管用的经验。这些创新,值得推广。

杭州经验也给我很多的启示,归纳起来就是要把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看成是社会管理的一次深刻变革,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执政目标的一种变革。社会管理要以民生为重点,把共建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和共建共享社会建设的成果统一起来,走创新之路;要注意群众思想引导,既要服务群众、依靠群众,又要根据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阶层状况的变化、人们心理状态的变化,从思想上引导群众;要在不断完善自己经验的同时,注意吸收借鉴别人的经验,博采众长,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张国隆(中央组织部组织一局局长、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兼综合组组长): “片组户民情联系、区域化统筹服务”的经验很丰富、很全面、很系统。概括起来说有三点。一是服务群众是宗旨、是目的。基层党组织的职能是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归根结底是服务群众,终极目的是凝聚人心。服务群众、凝心聚力可以实现我们党的执政使命,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巩固我们

党执政地位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杭州坚持把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探索建立了“片组户”民情联系服务制度,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把服务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实实在在地把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体制机制创新是动力、是活力。坚持以体制机制的创新带动服务管理创新、方法创新和理念创新,这是杭州最有特色的亮点。比如,创新窗口单位的服务机制,把“市民之家”、行政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服务资源整合在一起,充分拓展服务功能,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多见的;创新党组设置,机关设置党组,党组下面又设党委、总支和支部,这样就便于在服务中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示范、引领和表率作用,为发挥监管、协调和服务的职能提供了组织保证。特别是服务大厅中电子即时评价系统,我在其他地方看到“不满意”只有一个键,但在杭州看到“不满意”键就不止一个,把“不满意”细分为是对服务态度不满意?还是对服务时间不满意,或者是对其他问题不满意?等等,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持续不断地改进。正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就看出杭州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是在真抓实干,是在不断地创新,是在把全国领先、全省示范的追求,落实到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岗位,体现到每一个细节当中。三是领导重视是基础、是保证。杭州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每年都开展区、县(市)委书记和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向上级党委会述职和评议活动,坚持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建立选优配强带头人制度,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建立关爱激励制度,把社区(村)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阵地,建立学习培训制度,不断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建立“三位一体”评价制度,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为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坚强支撑和创造了有利条件。

陈东平(全国党建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央组织部党建所副巡视员):

杭州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可以概括为“五化”:一是体系化。整个工作呈现了一个体系化的特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包括服务的机构、服务的设施、服务的人员、服务的方法、服务的项目等等;民情联系是一个完整的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体系;工作机制体系,包括了工作的考核机制、工作保障机制,具体的一些工作环节的机制等等。二是精细化。如翠苑一区的老年食堂,还有助老的黄手绢、小红灯这样一些细致的做法,体现了服务群众的精细化;实行支部小班化,体现了组织管理的精细化;像服务群众的错时工作制,实现了服务时间全天候,是一种管理方式的精细化。所以,精细化是杭州服务群众一个很明显的特点。三是高效化。比如说,服务群众的高效化,市行政服务中心将各职能部门集中到一起,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再比如,行政管理的高效化,市行政服务中心有专门人员帮助企业代办手续,高效率地完成办理项目。另外,党建工作的高效化也很明显,如江干经济科技园、高新区的党建网格化管理、区域化党建,都大大地提高了党建工作的效率。追求高效率也是杭州党建工作的一个特点。四是科学化。比如说坚持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理论性研究,注重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社会管理的理论和经验,用科学理论来指导工作。比如以科学的方法来推进党的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建立了专门的网站、互动平台、微博等等,网格化管理也是运用了现代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这些都是用科学的方法来推进工作。五是最优化。杭州在整个工作当中都体现了最优的标准,在创先争优中,以党内的创先争优来带动全社会的创先争优,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来参与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等等,特别是在服务群众上最优化的特点更加明显。

肖勤福(中央党校报刊社社长兼总编辑、教授):

杭州的创新是在致力于解决我们党在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一个根本性的挑战,就是如何真正解决好党的代表性问题。党的社会代表性就是党的先进性,也就是说党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去做事去服务。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对于解决好党跟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天天跟群众在一起的可能并不了解群众,并不一定是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我认为,解决问题根本的途径还在于党员干部要真心实意地为了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片组户民情联系、区域化统筹服务”

推出的各种为民、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举措,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通过“片组户”民情联系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了解民需、知晓民想、洞察民意,构建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联系群众的网络;再通过区域化的统筹服务,把区域内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更加充分地整合起来,并通过精细化的服务工作,比如开办“老年食堂”、推行“五星级服务”、“66810”工作法等,把服务送到每一个有需要的群众手中。把服务落到实处,群众才能幸福。让群众感受到党员是为他们做事情的,是他们的同路人,是他们可以依赖的力量,群众才能够真正认同党组织,才能同党一条心,才能跟党走。所以,“片组户民情联系、区域化统筹服务”深层次意义就在于致力于解决党在新时期的社会代表性问题,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跟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问题,这是关系到共产党未来的兴衰成败的两个根本问题,杭州的探索实践能够始终立足于此,可以传之很远,可以传之很久。

徐荷(中国组织人事报总编辑):

我从媒体和媒体人的角度谈几点体会和感受。第一,杭州在基层党建方面做了一篇大文章、新文章、好文章。所谓的大文章,就是“片组户民情联系、区域化统筹服务”的主题大、很重要,杭州通过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系列探索,是对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的实践回应。所谓的新文章,就是杭州的做法正好呼应了基层党组织在新形势下面临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课题。所谓的好文章,就是从实际效果看,广大党员走进社区、村镇、楼宇、老百姓的家庭,听民情、解民忧、送服务,老百姓得了实惠,老百姓很欢迎。第二,杭州探索实践的最大亮点是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带动社会管理创新,通过服务群众既实现了基层党组织自身的创新,增添了党组织自身的活力,又带动了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杭州探索实践的重要启示是,老法宝注入新元素就能解决新问题激发新活力。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老法宝,服务型党组织是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形式,杭州的“片组户民情联系、区域化统筹服务”,基础在“联系”,关键在“服务”,核心在“民情”,通过服务的过程中架起了党群之间联系的桥梁,密切了党群之间的联系。第三,杭州探索实践为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了一条很好的路子,如在新形势下党组织的设置方式,杭州突破了传统框架,立足于新形势、新情况、新需求来创新组织设置;立足于服务群众来建立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完善服务体系等等,这些做法都具有普遍的学习借鉴价值。

刘剑辉(党建研究杂志社二编室主任):

杭州广大基层党组织以先进的服务理念、信息化的服务平台、有效的服务方式、科学的制度保障,积极回应基层群众的所期所盼,把服务送进千家万户,送到群众中,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受到了广大群众和社会的好评,有五点启示。一是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杭州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践之所以有魅力,就在于充分尊重群众、服务群众、满足了群众的合理需求,让基层党员干部、人才真真切切地感到了党组织的关怀和信任,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标准,所以才赢得了民心。二是加强党组织建设要夯实组织基础。杭州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之所以坚强有力,就在于创新了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社会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创新了组织设置形式,扩大了党的组织和党的作用的覆盖面。三是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创新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杭州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之所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就在于使干部真正转变了作风,使党的各项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到了群众当中,真正与群众打成了一片。四是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是根本。杭州的实践之所以有成效,就在于建立了一套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制度体系,通过制度保障取得很好的实效,受到群众的欢迎。五是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杭州充分应用网络、手机等搭建服务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及时满足人民群众的不同需求,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创造了一条新路,值得学习借鉴。张西立(求是杂志内参部主任兼《红旗文摘》常务副总编辑):

看了杭州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带动社会管理创新,实践,我既感觉亲切,又感觉到心灵上、思想上受到震撼。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一是创新有活力。“片组户民情联系、区域化统筹服务”充分继承和弘扬了“千家万户、千言万语、千难万险、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杭州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带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让我们比较直观、深刻地感受到杭州的党员干部是用“四千精神”来探索和做好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二是创新有传承。杭州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带动社会管理创新之所以做得很成功,最基本的一点,它是在继承杭州改革开放以来基层党建创新的诸多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发展起来的。比方说比较早的时候,萧山的非公党建做得是有声有色,全省率先、全国领先。还有近年来推行的以民主促民生这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我认为都是在综合和继承了杭州近年来一些基层党建创新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往前又迈出了一步,又深化了一步,是这些好经验的新发展。三是创新很管用。杭州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带动社会管理创新,应该说是把中央的有关精神和杭州的实际有机结合,大胆创造、大胆探索、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用的路子,为在更宏观层面上探索中国特色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提供了新鲜的经验,具有很强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祝灵君(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政党教研室主任、教授):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指出:在社会建设与管理中,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杭州在这方面的探索实践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值得总结和推广。一是积极构建服务型党组织机制,普遍推行党代表联系基层党员群众、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等制度,鼓励党员参与志愿服务,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广大社工、义工人员共同服务群众。二是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与活动方式,把党组织建在社会网络的网格上,通过党组织和党员的辐射作用,有效带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三是协调个体、私营等非公企业劳动关系,维护企业劳资双方合法权益。杭州创新的“党员民主听证会”等制度,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四是大力实施“流动党员安家工程”,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以流动党员管理带动流动人口管理。五是以党建共建联合会等形式,整合基层党建资源,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构建以党建资源统筹为特点的基层社会管理新格局。六是以扁平化的社会沟通渠道,“和事佬”服务队等形式,引导和鼓励党员带头参与社会矛盾的调节,争当社会矛盾调解员、社会信息采集员、群众事务代办员等,自觉维护社会稳定。七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积极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激发基层党员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八是注重引导社会舆论,引导社会规范,构建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社会价值观。九是杭州在数字化背景下,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知网、学网、用网能力,加强和完善基层党组织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

孙晓莉(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部教授):

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有意义。服务型强调得是在社会的自主性、自主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政府乃至党组织履行好自己在社会分工当中的角色,即作为公共服务的供给者,提供足够有效的公共服务。杭州以服务群众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社会管理的切入点、连接点,在服务人民群众的过程中体现出党的凝聚力、领导力,让群众切实地感受到党组织的存在、党员的存在,感受到党的力量,这个探索非常有意义。“片组户”民情联系制度是新形势下改进党的执政方式的创新。联系群众到“户”,上门给群众排忧解难等工作弘扬了党的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建立“党员工作站”、“党员会客厅”、“15分钟党员服务圈”等做法,有效解决了群众的难点问题,从整体上强化了党的凝聚力,强化了组织系统的权威性和组织效率。“片组户民情联系、区域化统筹服务”模式具有较大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的同时,一方面要注重更好地发挥多元社会主体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注意处理好党组织和政府部门的关系,以及基层社会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的关系。

徐力(浙江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杭州通过区域化党建,实现了基层社会资源的整合,推动了基层社会多元发展,社会变得更加有序和充满活力。首先,理顺了党在基层社会的领导管理体制,强化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在纵向机制上,杭州构建了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三位一体”、交叉任职、合署办公的社区管理新体制和“杭州市党委—区党委—街道党工委”三级社区党建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在横向机制上,建立了党建共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区域内各组织的资源作用,进一步强化党委对社区的领导。其次,推进党组织全覆盖与网络化,整合基层社会的执政资源。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除了传统领域,杭州十分注重两新领域中的党组织覆盖与网络化,通过行业组建、市场组建、协会组建、楼宇组建等一系列方式,不断推进党组织全覆盖与网络化,拓展了党的执政的组织资源,获取了社会管理的有组织的力量。第三,强化了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巩固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杭州通过推进“片组户”民情联系、搭建多方服务平台、创新服务载体等多种机制创新,全力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格局,形成了一个“联系无缝漏、管理无盲点、服务无缝隙”的全方位服务网络。第四,构建合作互动机制,实现由单一治理向多元治理模式转变。杭州创新党组织领导的社会协同机制,以“共建、共创、共享、共赢”区域大党建为目标,整合行政、居民区、驻区各类组织等各种资源,吸收区域内各社区、群团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以平等协商、互动交流的方式共同参与辖区管理,实现社会的合作共治。第五,通过创新公众参与管理机制,发展基层社会主义协商式民主。杭州主动搭建利益表达平台,构建不同形式的群众参与机制,以“诉求聆听室”、“社区恳谈会”、“温情港湾”、“热线电话”、“政民互动网站”、“社区网站”、“社区微博”等为载体,引导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此外,还创新了如“湖滨晴雨”、“草根质监站”、“议事厅”等许多群众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新平台新机制,最大程度调动了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了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

胡承槐(浙江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

杭州探索创新的“片组户民情联系、区域化统筹服务”工作模式,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为各级党组织了解民心、民意和民情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障。杭州“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组织体系,排除了党面临的脱离群众的危险,并在制度上为减缓这种危险性提供了可能性。其次,为基层党组织、基层政权实践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服务型基层政权”建立了优秀的样板。以“片组户”民情联系制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无缝隙、无盲点、无遗漏的服务网络和上下贯通、多元互动、资源共享的服务格局,充分体现了杭州基层党组织、相关管理部门和各类社会组织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以服务为先的现代理念,从各区、街道、社区的实践来看,服务的理念、服务的意识已普遍树立起来,服务的形式和方法也很丰富多彩。再次,杭州市在探索和实践“片组户民情联系、区域化统筹服务”制度和工作模式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融进“民主、民生”互相促进的工作机制,构筑了“民生、民意、民主”互动转换的社会运转机理,较好地实现了将基层党建融于社会管理创新之中、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管理的有机统一。“四问于民”的决策理念和以“民主恳谈会”、“政民互动网络”、“多类听证会”等方式搭建起来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以及“民情热线”等矛盾协调机制,体现了民生在全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核心地位。而以“民主”的方式来推进民生问题的解决,不仅各项民生工程推进得更为扎实和顺利,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公民的民主能力。在上下沟通的过程中、在居民利益表达和诉求的过程中、在协调解决多类社会矛盾过程中,民主的运用不仅为解决各类基层社会矛盾找到了好的方法和路径,亦有利于社会自我管理、自我协调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每一个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从整个社会来讲,这将极大地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和行政机关的行政成本。

胡序杭(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

创新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活力之源。杭州通过构建适应形势发展的基层党建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机制,进一

步明确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党的基层组织要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要求落到了实处。杭州探索实践的内涵意义是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主要体现在,这种创新坚持以党中央的要求为指导,坚持根据地方的实际,包括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以及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形势,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杭州的实践跳出了“就党建论党建”的传统套路,针对我国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的现实,在基层党建的创新中,进一步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功能,以基层党建创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统筹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并形成了基层党建和基层社会治理良性互动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杭州的实践,体现了加强基层党建的一个重要方向,即基层党建创新要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相结合。要从加强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视野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对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功能定位以及作用发挥、领导方式和活动方式、党内基层民主、党员教育管理等,进行通盘考虑、统筹谋划。杭州的实践,体现了对基层党建的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和探索:基层党组织的设置,要有利于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要有利于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有机结合,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促进经济发展;要有利于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强化寓管理于服务的理念,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发展、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作用;要有利于基层社会治理,发挥基层党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第四篇: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情况

**村2013年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情况

1、领导机构:组长:

成员:

2、创建计划:1)建立村民服务中心,达到六有标准。活动场所能正常使用,“两室”建设标准达到90平米。(负责人:)

2)村容村貌较好,有条幅或标语。村干部和党员服务承诺上墙,村民服务中心落实村干部值班制度,并记好值班记录,值班人员要详细填写代办台账。对维稳工作要实行网格化管理,并明确党员和村干部分包。对困难群众要建立台账并明确帮扶措施。(负责人:)

3)协助驻村工作组做好基层建设年活动。(负责人:)

4)落实“一定三有”情况。每名干部要制订任期目标和目标,职责目标要具体;并经“两委”联席会审定,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审议。落实双评制度。(负责人:)

5)村级班子建设情况。共配备支书1名,副支书2名,委员名,村主任1名,副主任名。适时召开两委联席会,村委会定期向村党支部汇报工作。重大事项村委会提前向党支部请示报告。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负责人:)

6)治理整顿后进村情况。后进村制定转化方案,年内按期转化。(负责人:)

3、计划实施情况:年底前全部完成。村民服务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村容村貌整洁,有醒目的条幅标语,村民服务中心各项制度已上墙,执行认真扎实,基层建设年活动扎实有效,完成全部帮扶内容,工作组已退出,“一定三有”全部制定,并严格执行,配齐了村支部和村委会班子,后进村转化,制定了方案,已转化到位。

第五篇: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创建服务型党组织 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07日 09:27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喻红秋

黔北遵义,物阜民丰,在这块被称作是“红色圣地、转折之城”的土地上,曾经演绎了中共党史上力挽狂澜、惊天动地的大转折。而今,遵义市委顺应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形势、新变化,积极创新实践,以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为核心和统领,构建了四级服务网络平台,整合了各类管理和服务资源,拓展了服务功能,健全了服务机制,使之成为加强基层社会管理的核心组织平台,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提高基层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有效地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提速赶超、转型跨越”。

一、服务基层,夯实发展基础

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是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三项服务”为创建主题,搭建市、县、乡、村、片区(组或小区)五级服务网络,构建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群众、城乡党建一体化、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共同服务科学发展“五大体系”,实现服务功能、服务能力、民主水平、工作水平和满意程度“五个提升”。目前全市已经构建了覆盖县、乡镇、村、片区的四级服务网络,充分整合各类资源,把服务窗口和服务阵地设在最前沿,把广大党员干部推向第一线。深入开展党务政务服务进园区、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制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以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创新推动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强化党组织服务功能,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建设为民服务信息平台,整合现有公共服务、生活服务、志愿服务等各类资源,采取电话、网络、短信等服务方式,对群众诉求进行集中解答、转办、督办、回访,为群众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程跟踪式服务。

创建过程中,各县(区、市)注重服务民生、服务发展,通过加强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实绩考评机制,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与党内管理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的考评机制,使党员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党员和基层党组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更强。

二、服务群众,构建和谐社会

遵义市把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统揽,以党的群众路线为根本,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以解决影响我市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坚持依法管理,完善公共服务,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工作体系,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加快建设平安遵义、和谐遵义、幸福遵义。各县(区、市)纷纷推出了不同形式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使便民利民更加快捷,行政监督,公平效率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有效促进了党建基础的全面夯实,提高了基层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实现了行政效能提升和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打造,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学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11年以来,全市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累计共接待群众来访10306人次、深入走访群众69763人次、处理重点信访件1491件、参与分析维稳形势791次、指导建立597个维稳机制、排查了解矛盾纠纷3110起、化解矛盾纠纷2862起。

在创建工作中,市委以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为统揽,形成了有效融合“五大工作”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即“社会管理基础、维护群众权益、社会公共安全、社会公共服务、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总要求,形成了“全面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管理组织平台;全面推进„四民社区‟建设,夯实城镇社会管理基础;全面推进„四在农家‟建设,夯实农村社会管理基础;发挥各方协同作用,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的社会管理格局。目前,全市四级服务网络已为党员群众代办事项71万多件,解决纠纷3.3万多件,办实事好事6.5万余件,帮扶困难党员群众9.3万余人次,开展各类政策、法律和实用技术咨询190万余人次。

三、服务发展,促进转型跨越

积极营造宽松、良好、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是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的题中之义。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在推进诚信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在关心关爱特殊群体,化解社会矛盾、理顺各种关系、助推产业发展中,服务型党组织创建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创建工作的引领下,市委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健康发展,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创新型城市,打造文化旅游强市”的“三新一强”战略。创建工作的开展,高度统一了全市各级的发展理念,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在坚持“两加一推”主基调的同时,根据遵义市的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变观念、调整思路、优化布局、协调推进,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融合、互为依托、同步发展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21亿元,5年年均增长14%;财政总收入202.2亿元,年均增长2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26元,年均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5216元,年均增长16.6%;城镇化率达37%。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调整为13.5∶44.0∶42.5,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

4.1个百分点。“中部崛起、西部突破、东部开发、北部攻坚”取得成效,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总体来说,“服务型党组织”的创建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根源,是党的宗旨在新形势下的强势回归,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成果,是社会管理创新和党建工作创新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交叉融合的产物,具有历史必然性。

(作者:中共贵州省遵义市委书记)

下载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创建 推动社会管理与创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创建 推动社会管理与创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活动方式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大全]

    创新活动方式创建服务型党组织 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强化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法、完善服务机制,主动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广......

    实施“2356”创建工程 推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实施“2356”创建工程 推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镇**村党支部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 好!**村现有人口 人,其中党员 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户, 人,2017年实现了整体脱贫。......

    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实施方案

    祁连县民族中学党支部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实施方案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省直机关党的建设工作......

    2015创建服务型党组织计划

    **分局机场**大队2014年创建服务 型党组织情况及2015年计划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

    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方案

    余价通[2009]15号 中共余庆县物价局支部委员会 关于开展服务型党支部创建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党支部的自身......

    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实施方案

    普乐堡镇关于开展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增强全镇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带动力,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水平,经镇党......

    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县直机关2013年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织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根据县直属工委关于开展创建......

    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实施方案

    共享资料 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实施方案 根据文件精神,按照xx的部署,为切实开展好我局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