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梁家河读书笔记——要做行动上的巨人
要做行动上的巨人
——读《梁家河》有感
在《梁家河》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这么一句话:“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这句话完美地概括了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知青岁月。
当年,年仅15岁的北京知青习近平怀着一腔热情来到了梁家河,在度过了“五关”——即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后,习近平很快成为了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习近平带给村里人最大的印象是:这个后生肯做实事儿。
在梁家河,习近平干得最多的活是打坝。农历二三月,陕北冰雪刚融化,习近平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活,有一段时间甚至留下了腿疼的病根。在赵家河神车沟的治理中,习近平积极召集社员开会,每天早晨六七点亲自带领乡亲们上山劳动,坝打好后为赵家河增加了近百亩高产田。在梁家河沟口打水坠坝时,习近平挨家挨户为村里人做思想工作,亲自找来水利部门的技术人员来现场勘察,搜集当地水文资料进行精确的计算,制定了科学的施工标准;在施工过程中,习近平又抢着干脏活累活,主动去水沟旁铲土、打夯、搬石头,终于成功建起了梁家河第一座水坠坝。在习近平给梁家河留下的众多财富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努力,打破了“沼气过不了秦岭”的谣言。当时的习近平亲自去大办沼气的四川学习,回来后自编了一些节目像群众宣传沼气的好处;其后,习近平又通过不断的测量与实验接连克服了实验池位置选取、没有合适的石料沙子、沼气池不出气等众多问题,没有石灰,习近平就自己办石灰厂自己烧制;为克服沼气池漏水问题,习近平再次来到四川细细考察,并把记录编成小册子,这成为了延川县大办沼气的培训教材;回去后,习近平还担任了沼气修建学习班的主讲,给群众们传授技术。在这些努力下,延川县建成沼气池3200多口,梁家河建成沼气池34口,基本实现了沼气化。
除了治理神车沟、修坝、建沼气池之外,习近平在梁家河还办了许多实事,成立铁业社、开办代销店、办缝纫社、磨坊、菜园等,还身先士卒带领社员打了一口甜水井。直到清华开学前夕,习近平还一直在忙大队里的事。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为梁家河带来巨大生产影响的事,条条件件都是习近平首创性的提出,并亲自带领大家克服思想问题、技术问题、实施问题。小到铲土修坝,大到安排建沼气池,习近平都亲自用智慧和踏实证明了实干兴邦这四个字。
“要为人民做实事”,总书记在陕北梁家河插队的7年,深刻的诠释了青年人的担当。这种精神不仅深深影响了梁家河的人民,也影响了当代青年的人生选择与道路。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时代需要能做实事、敢作实事的青年。于当代青年,要保持这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面对任务不推诿,面对困难不退却,面对矛盾不回避,面对挫折不放弃,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第二篇:《梁家河》读后感
《梁家河》读后感
“梁家河,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初闻这句话,心里有些疑惑,有些不解,它有怎样的魅力能让总书记给出如此高的评价,梁家河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读完《梁家河》这本书,我才终于明白。梁家河,一个载着习总书记启航的地方,七年的青春岁月让他在这里学会良多,不仅仅是他学习到的书本上的知识,还有更重要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更是让他真的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地方。他受百姓馈赠,却又回馈百姓良多,建沼气,挖水井……不论去哪,他总是心头记挂着他身后的群众们。终于,在这里他从一个少年变成了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
果然,梁家河是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啊!
本书开始“树高千尺,忘不了根”,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的那样,陕北高原是他的根,那里培养出了他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不管自己飞的多高,梁家河始终是他的根,他不曾忘记也不会忘记这里的人以及这个地方所带给他的“学问”。
从一开始村民不接纳他和他有距离,到后边村民想着他推举他当党支部书记,一步步走来是他对自己信念的坚守,他用实际行动让村民信服!从1975年离开梁家河到2015年回到梁家河整整40年的时间,总书记依旧记着当年同伴们的小名,正是因为总书记始终把梁家河放在心里!
我们XX人要学习青年时期习总书记敢为人先、吃苦耐劳、攻坚克难、甘于奉献、坚守信念的高尚品质。作为单位中坚力量的我们更要知行合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要坚信:只有自己踏实努力的付出了,肯定能取得相应的收获;只有自己不断的成长,才能实现单位的跨越,才能为行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斗!
第三篇:梁家河心得体会
读《梁家河》学习体会
《梁家河》,朴素的叙述,质朴的人物语言,体现出梁家河就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是延安革命精神、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就是时刻为人民谋福利的报恩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精神。我结合实际,谈谈对学习《梁家河》一书的感受。
梁家河,学习是立身之基。在村民的记忆中,习近平“带一箱子书下乡”、在黄土高坡上揣着书放羊、经常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有时候吃饭也拿着书、书痴的他为了《浮士德》更是跑了30里路。正如他所言:“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文学金典,能找到的我都看了,到现在脱口而出的都是那时读到的东西。”很多人把“惟有读书高挂在嘴上,”却把“偏无闲暇时”作为借口,走进梁家河我们会意识到读书不需要理由、不需要借口。
聪明人都是用笨办法读书,愚蠢的人都偷偷找“小路”,学习是获取知识的便捷途径,善于学习更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立身之基。我们应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创新路。
梁家河,筑牢了为民初心。初心就是民心,习仲勋同志曾讲过“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家训的传承,在习近平心中种下了初心的种子。正如***所言:下乡插队,选择了延安,就是探寻父亲革命足迹,见证革命家的初心。在梁家河的7年里,与最底层的人民朝夕相处,乡亲们的信任和养育让他的初心萌发、成长,形成了习近平同志坚定的群众立场、牢固的群众观点、深厚的群众感情。他曾说过在梁家河插队的经历让自己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会,这个是最根本的。初心就如扣衣扣,第一粒扣错了,人生就不会对。作为共产党人,一定要放在心上,真正地办实事。有句话说的好,“如果一直按着这个方向走,你真有可能到了那个地方,”***正是从这里出发,沿初心而行,至如今的“地方”。
梁家河,汲取了榜样力量。他干活从不“撒奸儿”,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就是一部以上率下的奋斗史。在夯实土地、打坝淤地、水沟旁铲土是谁都不愿干的苦差事,每次习近平同志总是主动去水沟旁铲土。修筑梯田过程中,乡亲们都怕冷不想下水,每次习近平同志都是带头赤脚站在冰中凿冰清理坝基,正是他的模范带头,梁家河村先后建成了14座淤地坝,成为了乡亲们收入的聚宝盆。
干部,就是干字当先,我们要从中汲取向我看齐的表率力量,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动作用,坚持领导干部当“头雁”,走在前、干在先、作表率,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凝聚起爬坡过坎、追赶超越的强大合力。
梁家河,坚定了永恒信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一位“京城后生”正是靠心中的信仰,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习近平同志曾经说过“我1969年1月去,1975年10月离开陕西,这一段时间就成为我人生的一个转折,可以说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很多事都历历在目,现在有很多思维行动都和那时候有关联。
对共产党人来说,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就是信仰,这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习近平同志能够淡定从容地面对人生起伏,就是源于信仰的坚定。各级党员干部都要强化初心意识,坚守对党的绝对忠诚,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实践中锤炼党性、坚定信仰。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在当时的境遇下,习近平能坚守仁义至善的初衷,足以证明永恒信仰。
知青精神告诉我们:本领强、素质硬都哪都行,不学无术,还想滥竽充数到哪都难。知青精神正是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这一矛盾的良药,我们应该常带着问题回头看。不断强化个人能力、不断提高务民意识。
第四篇:梁家河心得体会
近日,一口气看完《梁家河》,再细细回想《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让我对习总书记那段艰苦而辉煌的青春岁月有了深刻了解,给我思想带来了巨大震撼,从中吸取了丰富的精神给养,指引着我要努力培养“敢吃苦、勇创新、善学习、心为民”的精神品格。
首先要敢吃苦,将苦难当成磨刀之石。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大学,正是这所大学锤炼了习总书记自青年时代树立起的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为其执政兴国、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就要具备不怕吃苦,敢于吃苦的精神,要有过“跳蚤关”、“劳动关”的思想准备,沉下心来到组织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锻炼本领,磨砺意志。
其次要勇创新,将创新当成实干之要。
青年习近平来到梁家河后,从发展村子经济、改善村民生产生活入手,以创新的眼光埋头实干,办沼气,打井,创办铁业社等等一桩桩一件件的实事体现出总书记勇于创新的实干品质。青年干部既要会干,更要干好,既要继承经验,又要勇于创新,面对发展中的新问题要着力培养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去看待解决,在解决问题中增长实干本领,努力做一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再次要善学习,将学习当成立身之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便捷途径,善于学习更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立身之基。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工作生活的那段岁月中,即使条件再艰苦、劳动再繁忙、书籍再有限,都废寝忘食的不忘读书,先后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资本论》等马列经典著作、《中世纪史》《史记选》《中国古代思想是》等史学著作、《李白诗选》《鲁迅全集》《战争与和平》等文学著作和军事与国际政治等其他类型的著作,做了大量学习笔记,常常带着疑问进行比较阅读。正是爱读书、善学习的好习惯使习总书记存储了大量的各类知识,为其成为国家领导人后出口成章、妙语连珠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浅阅读流行的当下,作为青年干部既要学习党的理论方针坚定理想信念,又要学习业务知识增长工作本领,还要学习其他各类知识开阔眼界,博采众长,切实将学习作为安身立命的基础,才能更好地为党工作。
最后要心有民,将为民当成做事之本。
2015年2月13日,离开梁家河40年的习近平回到了这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地方,看着一张张熟悉亲切的面孔,总书记随口叫出了“随娃”“迎儿”“向前”“根民”等一众昔日“小伙伴”们的小名,与乡亲们闲话拉家常。
在梁家河村民的眼中,不管习近平走到哪里都是他们的最牵挂的好后生,这一份浓浓的乡情体现了总书记始终把人民装在心中,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公仆情怀,更深刻影响了总书记执政为民治国理念的形成。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在广阔的工作天地中践行为民服务的观念,向群众学习,切实将为民办好事作为做事之本,不忘建党初心。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知青精神就像灯塔一样指引我前进的方向,就像火把一般照亮我前行的脚步,让我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加油干,让青春无悔,使党性发光。心在哪里安放,人就会在哪里绽放!
第五篇:梁家河学习体会
实事求是
真心实干
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心里都有一座“梁家河村”,要能经常走进去思考使命初心,走出来干为民实事。
进入梁家河村村委会,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总书记的一句话,“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乡”。1969年,年仅15岁的习近平作为一名下乡插队的知识青年被安排到了这里,开始了他的七年知青岁月。在这里,他看到了世世代代囿于黄土山林、深陷贫苦的陕北人民,也是在这里,总书记立下了为民“初心”。
那时候,总书记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里、睡在土炕上,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但是总书记主动适应艰苦的生活环境,积极投身于生产建设中去,与群众同甘共苦,实实在在为群众谋福利,总书记经受住了磨难、锻造出了意志、锤炼出了品格,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
总书记不满21岁就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团结带领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努力改变梁家河的落后面貌,为村里修了四座大坝,挖了水井、修了道路、种了蔬菜,开办了缝纫社、铁业社、磨面坊,还创新发展模式建成了全省第一口沼气池和全省第一个沼气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切地感受到了总书记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好学上进的精神追求,干事创业的责任担当,为民谋利的群众情怀。
总书记选择了人民,人民也选择了习近平。农民群众是淳朴的、重情的,习近平从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一直到成为我们党的总书记,时刻保持着那份爱憎分明、爱民为民的情怀,是令人钦佩、令人折服的。同时,农民群众是最朴实的群体,农村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通过与村民交谈,可以从梁家河人的眼里看出,当年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时的习近平为人耿直、一身正气。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怕得罪人”。
作为一名企业管理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向总书记学习,将“梁家河精神”落到实处。在此我对自己提几点要求:
一、谋事要实心实意、不忘初心使命。想当初梁家河缺柴少油,燃料、照明、用水是生产生活最大的问题,总书记就是站在群众的角度,群众想什么,他就带头做什么,群众盼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从梁家河走出来之后,40多年来,习近平的足迹遍布中国绝大部分最贫困的地区,虽然职务在变,但他用脚步丈量民情,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心却始终如一。
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好、认真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和服务宗旨,真正深入到基层一线,了解一线员工的所思所想,着力解决基层员工面临的实际困难,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让员工有更高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创业要真心实干、崇尚实实在在。只有求真务实,才能真正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梁家河村在建大坝时,在水沟旁铲土是个苦差,总书记总是会主动去水沟旁铲土。除此之外,他还带领村民打井,建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等,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照明等一系列问题,以“能吃苦,干实事”的党员干部良好形象,赢得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和真诚拥戴。这些都体现出总书记真心实干,事实实在在的朴实品质。
我时常在思考,党员干部的形象怎么树?威信从哪里来?去了梁家河,看了总书记的事迹后,我觉得就是靠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实实在在、点点滴滴的工作累积起来的。
三、做人要脚踏实地,追求真功实绩。看到当年习总书记打坝淤地的地方,能够感觉到当时条件的恶劣、困难的巨大。总书记当年在解决这个困难的时候,就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通过因地制宜,从梁家河的实际出发,带领群众通过打坝淤地,来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