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夯实基础 创新机制 开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本站推荐]
夯实基础 创新机制 开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尊敬的自治区文明委各位领导,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全校教职工,对您们来我校检查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您们长期以来对我校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我校自2008年通过自治区文明单位复验后,在上级有关部门和县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秉承先进教学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方针、路线、政策,以及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全力以赴发掘教育资源,齐心协力提升办学质量,脚踏实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三心合一的教育合力,使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师生思想文化素质显著提升,学校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各项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社会影响逐步扩大,社会声誉日渐提高,受到上级组织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开创了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近三年来学校先后获得的荣誉有
2009年被评为县级:教学教研工作先进集体;综合治理工作“甲级单位”;教育工会管理工作先进集体;“两基”迎“国检”工作先进集体。
2010年被评为州级: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县级:师德师风先进集体;教学教研工作先进集体;信访工作先进集体;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综合目标考核先进集体。
2011年被评为县级:最佳文明单位;教学教研先进集体;党风廉政先进集体;综合目标考核先进集体;五五普法工作先进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红领巾示范学校。近四年来我校中考成绩均据全县前三名。
一、学校概况
托托乡中学是一所民汉合校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始建于1971年秋,学校占地面积64.8亩,校舍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中小学教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多媒体室、篮球场、学生食堂等建筑设施---托托中学自治区级精神文明单位复验工作汇报
布局合理,育人环境优美。
我校现有14个教学班(初中6个班,小学8个班);在校生总数430人(初中154人,小学276人)。专任教师17人(小学10人,初中7人)。
学校设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3个中层科室和工、青、妇3个群团组织。其中教务处下设中学文科、中学理科、中学英语、小学语文和小学数学5个教研组,有8名中层干部;学校有教职工56名,高级教师3人,中级职称20人,初级职称30人,本科学历20人,专科学历30人;281名教职工中,行政后勤人员占3人。
我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线,以提高教师素质为关键,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狠抓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形成了“文明、善学、和谐、高效”的校风,确立了“以人为本、注重发展,以德治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人本管理,科学发展,彰显特色,积淀文化,打造精品学校”的发展战略,积累了较为浓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学校保持和发扬文明创建的成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概况
(一)加强班子建设,完善分工协作机制,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全面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艰苦不懈的努力。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也是学校肩负的根本任务。因此,学校党政带班子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把这项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1、加强班子建设,发挥带头作用,提供领导保障。按照“团结、学习、勤政、廉洁”的要求,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模范执行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政治坚定,工作勤奋,作风正派、廉洁奉公、团结协作,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向心力和号召力,形成了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在精神文明建设和教学业务建设中发挥了旗帜的作用。领导干部带头参加政治学习,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并能联系教育教学实际,积极开展
调查研究,进一步提高了驾驭全局,强化学校管理的能力。
2、完善分工协作机制,学校坚持了校长、党支部书记负总责,支委成员、校中层领导对一把手负责,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按照分管和协作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分工不分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学校党政一班子人在教育局党工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个人分工负责、书记校长决策相结合制度,每周定期召开一次行政会,总结上周工作,提出下周工作目标任务。各项工作都有领导亲自抓,两名分管副校长分别主抓党建、教务、德育与总务工作,分工明确,凡属个人分管工作,各部门不得推诿,必须负责到底。
(二)发挥党建优势,加强党风、政风建设,奠定组织基础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政治思想教育,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对于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至关重要。
1、加强班子建设,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三年来,校党支部班子成员严于自律,加强学习,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班子成员之间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步做到分工不分家、党委成员之间互相支持、各负其责,很好地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学校的工作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扬和肯定。
2、理论学习得到强化。进一步规范理论学习,坚持支部学习制度。将理论培训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开展专题讲座和讨论。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以来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形势政策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完成了各项教育任务,创新办学、依法办事的意识有新的提高。
3、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近年来,学校以支部为单位认真开展了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党员队伍进一步壮大,通过表彰先进,激励上进,广大党员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总支和党支部等基层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得以发挥。
4、党风廉政建设富有成效。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作风建设。坚持经常性教育,通过认真组织学习《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适时开展党风廉政方面的警示教育。对收费等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有效的监督监察,对各类评奖评优、晋职、等师生关心的重点问题,实施校务公开;
(三)坚持育人为本,加强德育建设,夯实思想基础
1、落实全面发展,突出德育为首。学校教育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应该放在首位。为了加强德育教育工作,我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利用课堂主阵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的教育。通过校报、班会、团队课等,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的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二是对学生进行民主与法制教育。坚持对学生学法、守法、护法的教育,引导学生遵守中小学生行为规范,聘请法制副校长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专题讲座,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2、狠抓校风建设,树立良好学风。我校学风建设,以强化管理为突破口,以正面教育为主,以活动竞赛为载体,引导学生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规范走向习惯,从“要我学”走向“我要学”,变外在压力为内在动力。具体做法是:一是加强了思想教育,加强榜样示范作用。二是严格管理。加强出勤情况督查,尤其是对上下午第一节课的检查,落实任课老师课前点名制度;加强考试纪律的整顿;加强上课纪律、自习课纪律的巡查,各年级建立评比专栏,由专门的学生督察小组及时检查公布各班纪律情况。三是开展主题班会活动。以班为单位,开展系列主题班会活动,促使学生重视学习、刻苦学习,自觉调节自身行为,并让大多数学生爱学习、会学习。
3、狠抓养成教育,促进行为习惯养成。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养成性格,学校工作从狠抓常规教育入手,以“学会做人”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规范学生行为。学校组织学生广泛学习,结合实际,利用主题班会、心得交流会、演
讲比赛、辩论赛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规范行为,学会做人,把遵纪守法逐步内化为自觉行为。对突出的问题,如:不文明礼貌、骂脏话野话,乱扔乱丢,吃零食,进游戏厅,抽烟、打架,不假离校,夜不归宿等不良行为,进行正面教育和强制量化考评,在必要的时候,与家长、法制人员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将坏习惯和问题及时消灭与解决。为每一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和习惯养成,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和自我约束能力。
4、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阳光工作室”,开展心理咨询,培养良好心态,培育健康心理、历练健全人格。做好后进生、心理有障碍学生的转变工作。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我们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阳光工作室”,通过开设心理课,组织心理测试、个案调查,设置“知心姐姐”信箱等方法,与学生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知难而进、坚忍不拔的意志,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理、自制、自强的健康心理品质。同时,全体教师在平时工作中注意了教育的方式方法,充分地关心、爱护、尊重学生,通过“感谢师恩”“评选我心目中的好课、好老师”等活动,融洽师生关系,减轻学生压力,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5、坚持内外结合,形成育人合力。
学校是一个小课堂,社会才是大课堂,学校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的作用是有限的,应当鼓励学生在广阔的社会中吸取各方面的知识,养成健康的思想素质,为此我校开展了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一是课内与课外结合,把课堂所学用于实践活动,如“中华美文诵读活动”传承国学经典;文艺汇演让师生各显特长,百花齐放;“校田径运动会”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还有演讲比赛、献爱心活动、逃生避险演练等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我们力求让每一项活动都有实效,显特色,上档次,重品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为学生的文明素养奠基。二是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校内加强对学生的规范管理,校外重视发挥政法部门和家庭教育的功能,形成“三位一
体”的教育合力,坚持聘请派出所干警、交警出任法制副校长,定期为师生作法制教育报告,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召开家长会,充分调动家长力量配合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6、建立激励机制,规范量化考核。为了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推动学生文明礼貌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学校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激励机制:对班上的清洁卫生、班级管理等工作实行量化考核,每周评选一次文明班集体,评比结果在每周一升旗仪式上的《值周通报》中宣布,并将这些评选与班主任的考核挂钩。
(四)、围绕中心,强化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牢固树立“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思想,进一步强化学校管理。
1、依法管理学校,严格照章办事。学校根据本校实际,制定和完善了《教学常规》、《班主任日常管理》、《教职工考勤制度》、《班级常规量化考评细则》等一系列教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要求全体老师文明执教,依法执教,严格照章办事,并与奖金挂钩。学校与每个教师签定聘用合同书。学校还进一步完善了班主任工作考核和升学奖励等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执章必严,违章必究。
2、遵循教学规律,减轻课业负担。学校要求教师必须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实施民主教学,情感教学,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坚持“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提高课堂效率,不搞“疲劳战” 和“题海战”,学生作业布置、完成和教师作业批改都要接受学校和家长的监督,每学期都要以“教学成果展评”的形式,向社会公开,请家长代表评价。
3、狠抓教育科研,推行教学改革。学校推行科研强校的办学思想,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改”计划,深入教学第一线,狠抓课堂教学,努力打造合格课、示范课、优质课。学校不断优化课程教学结构,改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形成了求真、务实的教学风格。学校注重培养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十分重视校本科研。近三年来教师积极参与开展课题研究,有近160篇论文在区县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奖,已经结题的教研课题有苏万忠老师 的《让初中思品课走向生活的探索与研究》,罗雪梅老师的《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探究》,吕红李老师的《对初中数学易错点的及时干预的教育研究》,郭春花老师的《小学数学学困生家庭作业的设计与探究》,程晓丽老师的《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其中苏万忠老师的《让初中思品课走向生活的探索与研究》获2009年精河县教研课题评比二等奖
(五)、坚持以人为本,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1、重道尚德,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学校为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一是树立竞争意识,激发教师的内在驱动力。我校加强评比激励,做到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二是加强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制定教师行为规范。教师依法执教是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也是最根本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校一方面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加强师德建设的各种文件等,另一方面把对教师的日常行为管理、思想管理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建立一整套规章制度。三是与全体教职工签订师德师风建设责任书,学年之初,学校就与全体教职工签订《师德师风目标责任书》。以责任书的形式,严格要求教师重道尚德,恪守师德规范。四是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评教,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每学期末,学校考核组以打分表的形式在学生中对教师进行评教,凡学生满意率低于90%的教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取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并对其进行师德教育。通过自我要求和制度约束,我校教师都能严格师德师风规范,认真履行教师职责,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尊重学生性格,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没有出现过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侮辱学生的现象。
2、加大校本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搞好任课教师的新课程理论的学习教育工作,以便使他们尽快理解新课标、领会新教材,掌握新教法,适应新课程改革新形势的需要,并按照上级的要求对这些教师进行了“合格课”的验收工作,使教师们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积极组织、精心选拔中青年教师参
加国家、区、州、县各类业务培训、经验交流、教学教研活动,培养自已的骨干教师。加强对新教师的培训和帮带。在教师中开展“一帮一”的活动,让新老教师结对,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举行各种形式的听评课活动,如公开课、推门课、优质课等,成立专门的听评课小组,每周听课、总结、汇报、反馈、提高,通过几年的坚持,我校教师的整体业务水平显著提高,更有个别学科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特色教学。现在学校已建立起一支热爱教育事业、勤于钻研业务、勇于开拓进取、乐于拼搏奉献的教师群体,成为学校发展的中坚。
(六)狠抓综合治理,维护学校稳定,校园文化丰富活跃
1、全面开展建章立制工作。我校建立完善了 “精神文明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科室主任、班主任工作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等制度,确保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同步,从领导到师生,从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到家庭社会全方位、多渠道规范,使我校的精神文明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2、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校充分利用校内丰富的文体活动资源,如蓝球场、多功能教师、操场和教职工之家等,组织广大教职工开展寓教于乐的丰富的文体活动,形成了长效性的文体活动机制,开展教工排球赛、教工橡棋赛、摄影比赛、文艺联欢等各类活动,教职工参与面达90%以上。同时,学校大张旗鼓地开展“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使教职工的面貌得到了明显变化,夫妻之间互敬互爱,孝敬公婆,关心子女教育和成长,教职工之间互帮互助,邻里之间和睦相处,迎来了学校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3、完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并定期对有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认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同时,认真落实上级安全工作要求,与各科室、班级签订了内部综合治理责任书,建立了食品安全制度、消防安全制度和值周值班制度,做到了安保工作层层落实,有备无患。学院对消防安全、食品卫生、社会治安、交通安全,由于做到了严格细致的防患工作,落实了各项措施,全年无任何事故,2008年、2009年、2010年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并被命名为“平安校园”荣誉称号;
4、坚定不移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学校重视在全体师生中进行民主法制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教育。我校坚持每学期一次在全校师生中进行法制教育,聘请乡司法所所长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并先后聘请了派出所所长、交警队队长来校为全校师生进行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定期给学生上法律课,利用大量生动的事实和事例,使法制教育深入人心,深受师生欢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每学期放假后利用一周时间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中学习教育的“两法一纲”(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提高全体教职工依法执教的意识,集中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维护社会稳定的教育,使全体教职工认识到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要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5、推进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师生关系。学校每年投入固定经费保障教职工的学习、生活和健康需要,不定期组织全体教职工赴本地或外地教育培训,每逢重要节日都给予一定福利;学校切实关心教职工生活疾苦,建立了困难补助慰问制度。学校科室之间、师生之间、干群之间团结一致,始终建立着一种和谐发展的人际关系,学校已成为一所人际关系和谐的精神家园。
6、积极开展志愿者公益服务活动。学校每年都组织全校师生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开展卫生保洁、植树造林等公益性活动,教职工志愿者覆盖率达80%以上。学校教师放弃休息时间不定期为学生义务帮差补缺、书法绘画指导等。各类社会志愿活动,不仅加快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步伐,还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7、高标准、严要求狠抓学生管理。针对我校的实际,学校狠抓学生管理,加强值班值周制度,保证教育教学正常进行。同时,合理规划、积极引导学生广泛开展有益于身心的各类课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文明、善学、和谐、高效”的校风、“德高、业精、绩优、创新”的教风以及“乐学、勤思、拼搏、奋进”的学风寓“科学发展、和谐育才”的“平安文化”的文化底蕴之中,在校外环境多变、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学生构成复杂的情况下,取得了我校多年来无犯罪记录、无安全事故发生的喜人成绩。
(七)形成创建合力,促进民族团结,校园环境优美和谐
1、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百花齐放。我校是民汉合校,历来十分重视民汉教职工、民汉学生之间的团结教育工作,表现出六大特色:一是民族团结的思想已经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二是少数民族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民族教育快速发展;三是各族师生员工之间团结、友爱、互助的关系更加紧密;四是民族团结教育成为我校校园文化活动的永恒主题;五是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成为各族师生共识;六是民族团结促进了我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2、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得到强化。学校对民汉教师的教学、民汉学生的教育,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为提高民族学生学习成绩,许多教师牺牲休息时间为学生补课辅导,不计报酬;学校也把上级分配的平困资助名额尽量给民族同学受益。辛勤的耕耘带来了丰硕成果,我校被评为民族团结模范单位,几年的教学工作实践也使民族青年教师逐渐成熟并走向成功。三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我校民汉教职工和民汉学生之间没有发生过一例纠纷。每年5月我们都要组织民汉师生联谊活动、民汉师生体育比赛等活动,增强民汉师生的友谊,强化三个离不开的思想。
3、育人环境优美和谐。校园环境建设达到三化: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卫生达到净化。定期组织各班清理垃圾,消灭卫生死角,彻底清理脏乱差。食堂通过加强管理,严格制度,采取措施,预防食物中毒,不断提高卫生质量和服务水平。2009年我校进行了重建,因此,校园的绿化和美化任务艰巨,为此我校制定了校园绿化规划和每年绿化美化工作计划,把建设花园式学校纳入学校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分步骤、分阶段全面推进我校花园绿化美化建设。按照总量适宜、分布合理、特色鲜明的要求开展了花园式校园建设,目前已初具成效。学校逐步加大美化环境投资,营造高雅文明的校园环境,展示了我校办学水平和时代气息。
三年来,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及县乡精神文明委员会的热情指导下,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肯定和好评。但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艰巨的长期性工作,我们有信心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导下,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积极探索新形势、新机遇下加强和改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好的
经验和方法,不断开拓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局面,为构建和谐托托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托托乡中学 2012年8月20日
第二篇:夯实基础创新机制努力开创开发区民政工作新局面
夯实基础 创新机制 努力开创开发区民政工作新局面
——2010年上半年开发区民政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区民政工作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民政局的指导帮助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服务宗旨,以服务创新,提高绩效为工作标准,破解难题,化解矛盾,夯实基础,整体工作全面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城乡低保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严格审批程序。首先是增强依法保障意识,提高依法保障水平,夯实保障工作基础。今年4月份,我局邀请市局低保处领导对我区所有镇(街)、村(居)低保工作人员进行为期一天的城乡低保政策、业务培训,之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已经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945户2299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107户232人保障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其家庭成员生活来源情况,建立规范的文书档案和电子档案,低保对象台帐资料完备无缺,资金发放、人员变动等事事有记载,件件可核查。对低保资金的运行、发放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督查,杜绝违规情况出现。其次是着重做好城乡低保边缘户的摸底调查工作,对申报符合条件的人员,一律纳入低保范围。在操作中,做到政策公开、补助对象公开、补助金额公开。程序上坚持本人申
请,村(居)、镇(街)、区三级把关,保障对象全部打卡发款。实现阳光操作,有进有出,动态管理。
二是保证低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今年上半年,我区共审批新增城镇低保户42户、103人,调整城镇低保户补差标准10户、20人,停发27户、76人;新增农村低保户4户、8人,停发2户、2人。上半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89.8万元,城镇低保户1至6月份人均补差每人每月达到128.4元,低保面达4.63%;农村低保户1至6月份人均补差每人每月达到96元,低保面2.11%,做到了应保尽保。
二、社会救助工作取得新成效
初步形成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主线,以生活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济、城乡医疗救助、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救助、五保供养等为辅助的社会救助体系。
一是春节前困难群众生活安排到位。春节前,对1043户城乡低保户、五保户发放过节生活补助25.04万元;走访慰问低保以外困难户、城乡低保户中困难户、重点优抚对象和敬老院,发放慰问金6.65万元,保证了每一户困难群众过了一个愉快春节。
二是医疗救助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市、区有关城镇居民及农村医疗救助的有关文件规定,对全区1004名城乡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个人承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0120元费用,由区财政予以补助。
三是弱势群体工作扎实有效。对全区的弱势群体进行了摸底调查,全区残疾人1077人(其中重度残疾人351人);“三无”对象45户49人;重大病患者105人;城乡低保边缘户118户279人,建立了弱势群体台帐(不含已纳入城乡低保户、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生活救助),为实施救助提供了依据。对3户城乡生活困难群众发放临时生活救助6000元。核准了五保户供养人员8人,其中集中供养5人,集中供养率达62.5%,按标准拨付相关费用。
三、优抚工作稳步实施
开发区现有优抚对象103人,其中伤残军人27人(1—6级6人),“三属”1人,在乡老复员军人34人,带病回乡4人,参战人员28人,参核人员9人。今年上半年,我区优抚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服务理念,严格执行市相关政策、文件精神,抓重点、解难点、创特色的思路,保民生、保发展、保稳定,科学发展,推动了优抚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和政务公开力度。开发区各镇(街)、村(居)都建立了便民公示栏,公开优抚对象的相关政策和抚恤补助标准、两参、评调残及申请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待遇等优抚政策,让群众一看就明白,少走弯路。将抚恤补助优待对象、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及两参、调评残、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申报等涉及优抚对象切身利益的优抚对象和有关办理程序实行全公开、真公 3
开,有力推动依法优抚,阳光服务的进程。
二是严把调评残上报材料审核关。上半年我区调评残材料3份、换证2人,严把本人申请,核查原件,公示等程序,严把材料上报审核关,无一份因审核不严而退回。
三是切实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的看病难问题。严格执行《连云港市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和《连云港市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医疗保障暂行办法》等上级文件,按照全面推进、重点保障的原则,将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范围,其它所有享受定补、定抚的优抚对象由区筹集资金近代缴农村参合基金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建立建全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为依托,以城乡医疗救助和医疗优惠减免为补充的医疗保障制度。我区优抚对象参保率为100%。
四是健全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坚持国家保障和社会优待相结合的原则,对生活费标准未达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部分优抚对象纳入城乡低保,实行双重保障,力解部分优抚对象生活难问题,使优抚对象生活水平略高于当地人均平均生活水平。
五是优抚数据及时更新,保障经费,及时下拨。和市数据保持高度一至,优抚资金坚持社会化发放。我区一直实行优抚经费银行直发,优抚对象按季凭折到银行领取的办法,按时按标准兑现全年优抚定补定抚资金。优抚资金纳入区财政预算,由区财政 4
划拨到各镇(街)一次性存入个人帐户,由本人凭折到银行领取。
四、退役安置工作扎实有效
一是耐心细致做好退役士兵的接收报到工作。退役军人接收报到工作既是一项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又是一项主要的服务性工作,这项工作做得如何,对于稳定退伍军人的思想情绪和妥善安置都起着十分主要的作用。我局在认真做好退伍军人的报到、档案接收、党、团组织、户口关系等手续办理的同时,还主动地向退伍军人宣讲国家的安置政策,并做好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及时上报有关数据,按时按质完成市局下达的任务。今年上半年我区共接收退役士兵53人(其中城镇退役士兵45人,农村退役义务兵8人)。报名参训40名,应训率达89%。
二是争取政府重视,做好安置工作。今年市下达我区安置复员士官任务2人。面对本年安置难度大的局面,我局多次主动与市、区相关部门沟通交流,协商安置的渠道和方法,争取了领导的高度重视,顺利完成安置任务。
五、居家养老工作有序推进
我区2009年共有6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市验收,今年我区申报16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各村(居)正有条不紊地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确保在下半年可以挂牌成立,并对外开放。
六、扎实有效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
我局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及时召开我区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动员会,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明确了工作任务目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民政专项经费管理使用规范,无挤、占、挪用等现象发生。在低保审批中,坚持政务公开,公开范围,公开内容,主动接受纪检部门监督,杜绝“吃、拿、卡、要”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区将积极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抢抓以连云港为龙头的江苏沿海开发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一历史机遇,发扬“沿海人”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有效地做好民政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超前谋划,精心准备,扶贫济困。切实做好村委会换届选举、相关节日“拥军”优抚、社会救助等工作。继续对全区城乡低保情况通过“三查”(自查、互查、抽查)、召开座谈会、设立举报电话等方式,对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予以清退,确保“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建立健全民政专项经费管理使用规范制度,确保无挤占、挪用等现象发生。确保各项资金发放及时、足额、到位,解民忧、安民心,为开发区的发展创设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010年7月19日
第三篇:夯实基础 扎实创建 全面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夯实基础 扎实创建 全面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夯实基础 扎实创建 全面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几年来,在市、区文明办的指导下,齐齐哈尔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牵动,各项管理工作实现了新突破,文明窗口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近三年,业务总量连续攀高,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已达79亿元,平均年递增10%以上,去年递增21%;发放公积金贷款50亿元,为职工购房、还贷等原因提取公积金31亿元,连年超额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在创建文明单位工作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实现了新跨越,先后荣获“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满意单位”、“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文明单位”、“全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先进单位”和“齐齐哈尔市‘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满意单位”等30多项殊荣。
近年来,按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有关文件要求,“中心”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会议精神,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服务作风,全面动员、人人参与、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强领导,依法创建,为文明单位创建夯实基础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完善。成立以党组书记、主任为组长,“中心”副主任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文明单位创建领导小组。设立了创建办公室,确定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做到了“五到位”即:制订方案到位、宣传发动到位、组织实施到位、监督检查到位、总结评比到位。
(二)创建目标明确,依法规范创建。按照“深化、完善、巩固、提高”的创建方针,将各项工作纳入文明单位创建之中,制定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三年规划》,确立了创建目标、工作措施、具体要求等内容,每年初都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年底进行全面总结,使创建工作扎实规范推进。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三)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创建氛围。通过职工大会、新闻媒体等形式和途径,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通过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省文明单位建设条例》及实施细则,开展创建知识竞赛,并将相关内容纳入职工培训内容,不定期进行考试,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参与创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强化教育,培育风尚,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一)抓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以道德教育为基础,努力增强职工的理想信念,培养职工高尚的思想情操。通过道德讲堂的形式,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教育,使职工们的思想有了升华,境界有了提高,对世界观的改造、人生观的定位、价值观的思考有了新的理解。认真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教育,把学习《纲要》作为加强干部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抓廉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严禁党员干部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决定》等多项规定。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反腐倡廉故事片《真水无香》《陈玉霄》等,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在职职工学习《刑事诉讼法》等法规,筑牢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拒腐防变的城墙。使得广大职工加深了对“公升明、廉升威”深刻内涵的理解,树立起了依法行政、甘为公仆、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
(三)抓学习,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通过辅导讲座、专题报告和观看录像等形式,强化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全面提升了全体党员干部的政策水准和业务能力。先后组织20多次、40多人到外埠学习考察先进的公积金管理好经验、好做法,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培训,让广大职工开阔视野,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鼓励调动干部职工学文化、学专业、强本领的积极性,派送职工参加职业技术继续教育。
三、活化载体,扎实创建,文明单位创建内容丰富
(一)做“讲文明、树新风”的倡导者。在职工中大力提倡文明新风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从日常的具体行为抓起。在职工中广泛宣传文明礼仪知识,普及职业礼仪常识,杜绝职工不文明行为的出现。把“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与文明窗口服务紧密结合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起来,深入开展服务规范、岗位技能等方面的教育,评选表彰“文明科室”、“文明窗口”和“文明职工标兵”,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志愿服务人才库管理系统运行工作的统一要求和全市总体部署。“中心”扎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去年冬天第一场大雪过后,开展了“清雪保畅通、雪中见文明”活动,在自扫门前雪的基础上,积极参加社区和市里统一组织的自愿清雪活动。十八大召开后,开展了志愿服务暖心行动,到企业义务咨询5次、到中汇城现场宣传公积金贷款政策10多次、到社区义务劳动3次、组织志愿者为贫困生及受洪灾的百姓等捐款3次、慰问特困户2次。
(三)积极开展共建共育活动。军民、社区共建共育活动中,“中心”把活动体现在解决实际困难上,体现在让干部职工受教育上。组织职工深入部队开展参观活动,让职工在参观中感受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严明的军容风纪。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新农村建设帮扶、抗震救灾。、抗洪救灾、贫困家庭、贫困学生等捐款、捐物累计达10多万元,帮助新农村及社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20余件。
总之,通过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中心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效。在业务能力上,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在作风建设上,干部职工责任意识和办事效率普遍提高,进一步打造了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政风行风环境:在思想道德建设上,营造了爱国守法、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氛围,提高了全体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准;在文化建设上,培养了高雅情趣,营造了文明和谐的内部环境,增强了“中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编辑/李舶
------------最新【精品】范文
第四篇:夯实基础,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精选)
七、夯实基础,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建设发展新南关,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坚定不移地抓好党的建设,把干部队伍的活力激发起来,把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发挥出来,把全区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这是建设发展新南关的基础和保证。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从区级领导班子做起,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具有较高执政能力、团结坚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一要勤学习。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区情变化,进行观念、思维、工作方式的大转变、大变革,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建设与时俱进的班子。二要重团结。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以事业为重,摆正各自位置,找准为全局服务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打破壁垒,共谋发展,建设团结奋进的班子。三要有本领。适应形势任务要求,肩负起发展重任,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当平庸无能、无所作为的“白帽子”,建设敢干、会干、能干的班子。四要干实事。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既要想事,又要干事;既要有激情,又要有理性,认认真真抓落实,实实在在干事业,建设求真务实的班子。要特别重视“一把手”建设,按照“靠得住、有本事”的要求,选准配强“一把手”,切实发挥“一把手”作用。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以实绩论英雄,对敢于负责、善打硬仗、政绩突出的干部要提拔重用;对无所事事、碰硬就回、不负责任的干部,坚决从领导岗位上调下来,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要实行竞争上岗、岗位交流和轮岗制,破除安于现状,懒散、沉闷的工作状态,激活干部队伍。要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进行全员培训,解决“知识恐慌”和“本领恐慌”问题,切实提高干部综合素质。要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继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先进地区挂职锻炼。坚持重心下移,选派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到一线,特别是到社区进行培养锻炼,今后原则上没有在社区锻炼过的干部,不能提拔到街道、机关任职。继续做好老干部工作。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城市中心区特点,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融合互动的区域性党建工作新格局。重点抓好社区和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建设。要以社区党组织换届为契机,配齐配强社区领导班子,增强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和群众的满意程度。要突出抓好专业街路、商务楼宇和改制企业等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建设,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要加强农村党的建设,把村级领导班子建设摆在首位,认真做好村党支部改选换届工作。要切实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完善机制,增强活力。要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要抓好典型示范,在全区形成弘扬正气,创先争优,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
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廉洁自律。各级领导干部要珍惜岗位,慎用权力,筑牢思想防线,经得住市场经济的各种考验。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哪个部门出了问题,就追究区级分管领导和部门主要领导的责任,决不留情。要从源头上防止腐败,重点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整合监督力量,充分发挥监督体系的整体效应。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第五篇:创新机制夯实基础
创新机制夯实基础 着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竹溪县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开创群众工作新局面
乡镇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最基层的群众工作,农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通过乡镇信访渠道直接反映上来;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的问题,通过乡镇信访渠道协调化解,消除在萌芽状态。因此做好乡镇群众工作,是践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维护农村群众的合法权益,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0年以来,竹溪县以乡镇为中心建立起群众综合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构建起“四级服务网络”,为群众办事筑起了“温馨巢”。为竹溪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高位推动,创新载体,构建起强势群众工作网络“蝼蚁之穴能毁掉千里长堤’,群众有怨气,如果一时不能解决,积压多了就会出大事!”县委书记余春存告诫全县干部。为构建起“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信访工作秩序,竹溪县以乡镇综合服务中心为载体,构建起强势群众工作网络。一是创新工作理念。县委县政府突破就“信访抓信访”的惯性思维,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全局,真正把信访工作融于群众工作之中;充分相信群众、争取群众、调动群众化解矛盾的积极性,依靠群众力量,发挥群众智慧,解决群众的矛盾和问题,通过做好群众工作维护群众利益,理顺群众情绪,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实现社会稳定。二是突出重点,“点线面”结合,构建群众之家。强化乡镇一级。各乡镇都成立了群众综合服务中心,中心主任由分管信访工作的副书记兼任,成员由信访员、司法员、民调员等相关人员组成,主要负责调处本乡镇范围内的信访事项;拓展村一级。各行政村都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以民调委员为骨干的信访工作小组,负责调处本村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延伸组一级。明确每个村民组的组长为本组矛盾纠纷信息员
1和调解员,负责对本村民组内的矛盾纠纷进行调解。与此同时,还在县直单位和重点企业都成立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信访接待室,确定了分管领导和专职信访员。目前,全县各级信访机构达到612个,工作人员达到3200多名,基本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信访工作网络。
二、畅通渠道,完善功能,拓展便民服务新平台
--群众诉求表达平台。当前,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不畅已成为矛盾激化的原因之一。乡镇综合服务中心本着便民、利民、服务于民的原则,以司法所为主,联合公安派出所、土地、财政、经管、林业、民政、安全生产等站所和相关人员,实行多位一体,联合办公,提供矛盾纠纷调解、法律服务、上访接待处理等服务,直接回答群众有疑问的的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机具补贴、旧村改造和计生、民政等相关问题。
--矛盾纠纷调解平台。对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由司法所牵头,召集相关当事人和业务人员在便民服务中心现场调解,对于双方接受的,按双方意愿签订调解协议,并督促落实。对双方矛盾较大,无法调解的,也提出调解意见,向群众说明情况,引导群众按司法程序处理,避免无序上访,效果较好。今年6月份,中峰镇长岭村谷竹高速施工时,施工方砍伐了村民袁宗慧16株油松,他本人要求施工方按经济林标准补偿,施工方以为集体公益事业,只愿象征性的赔偿,双方僵持不下。最后在便民服务中心,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最终达成协议,施工方赔偿袁宗慧800元损失,避免了矛盾的激化。
--预警防范平台。将民生第一取向体现在制定决策、推进工作全过程,把发展第一要务与稳定第一责任统一起来,解决好影响社会和谐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竹溪县建立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拟开工工程、项目可能存在的社会矛盾提前预防、提前化解,实现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社会矛盾化解有机联动。目前已实施风险评估项目27个,其中整改6项,暂缓实施2项。
--便民服务平台。乡镇综合服务中心把群众工作的网络、资源、优势运用于信访工作,将重心向基层转移,将触角向基层延伸,更好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深入开展了“四进四建”活动,组织在职党员进社区、进支部、进楼院、进责任区,建立双向联动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服务机制,零距离倾听民声,实打实排解民忧,强化了广大党员服务群众的主体作用。
--信息交流平台。缺乏足够的信息交流沟通,也是造成矛盾激化的原因之一。乡镇以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将各项惠农政策、重点项目及各站所的业务范围、工作流程、受理需提供的证件、材料予以公示,群众一看,一目了然,避免了不少由于缺少交流沟通引起的上访事件。
--教育帮扶平台。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积极引导群众树立依法、逐级、有序反映诉求的意识,特别是把接访过程作为思想教育的过程,探索了依靠群众做群众工作的方式。针对那些法律之外、情理之中的信访事项,构建了工会、民政、劳动等部门参与的帮扶救助体系,通过帮扶救助息访598人,息访率达91%。
三、转变作风,务求实效,推进信访工作上水平。
--“三个转变”。一是变“孤军作战”为“整体联动”。我们以“包案领导、信访部门、基层单位”为节点,注重发挥包案领导的牵头组织作用,信访部门的综合协调职能,以及基层单位的信息反馈职责,建立了快速反应、衔接紧密、协调互动的三级工作网络。一旦发生信访问题,包案领导“第一时间”介入,信访部门立即协调有关单位联动,基层单位就地稳控和调处,保证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变“被动等访”为“主动接访”。县、乡、村、组四级群众工作网络工作人员和群众工作协理员通过面对面、零距离地接触群众,当好“社情民意调研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富民强县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等角色,听取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掌握群众信息,排查矛盾纠纷,将存在于基层群众之中的各种矛盾纠纷和思想疙瘩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使基层群众“琐事不出组、烦事不出村、难事不出乡、大事不出县”。三是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坚持“关口前移、主动出击”,由主管领导带队,经常性深入基层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在一线研究,在一线调处,在一线化解;高度关注重点领域信访稳定动向,主动走访对接重点对象,协助村组一同做好信访稳定工作。
--综合施策。一是对乡镇信访事件中存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认真进行梳理,分类排队,分清主次的轻重缓急,认真加以解决。特别是对那些事关经济发展、事关一方平安、事关大局的重大信访案件,譬如农村土地征用,水利建设。二是分类指导。掌握政策,分类指导,是处理信访案件的关键。在实践中,有的要把话讲“死”,要让那些政策不允许的或无理纠缠的上访者死心;有的要把话讲“圆”,对那些可能是因决策不当、决策失误或干部工作粗暴、违法乱纪引发的矛盾,要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双方着想,理解上访群众的苦衷,热情接待,耐心细心地倾听他们的陈述,通过过细的思想工作,想方设法,该解决的、能解决的、必须解决;有的要把话讲“活”,对那些邻里之间、村与村之间,因水、电、路、地、山场等引发的纠纷,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辩证地、两点论地向双方做好解释,把话讲活,指出他们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反之,会有什么好处,等等,使双方心平气和,愿意坐下来解决问题。三是注重调解。信访案件,大量反映的是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坚持调解为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事最好。
四、健全机制,强化督办,将矛盾化解在最基层
建立完善四项制度。一是建立信访工作法律服务制度。由司法所人员参加信访值班,为涉法信访案件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引导上访人员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减少和避免重复访、越级访。二是建立联系会议制度。综合服务中心建立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汇总分析上访案件中的涉法问题,对重大疑难上访案件,提出法律意见和建议,为依法开展信访工作提供法律服务。三是建立信访苗头和矛盾纠纷排查和零报告制度。加强各村人民调解组织与信访办的沟通联系,对在排查出来上访苗头,及时通报给乡信访办,对能够调解的及时组织调解;对群体事件和重信访问题及时向乡镇党委汇报,提出法律建议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宣传。四建立信访调解听证制度。乡村调委会在调解纠纷时,让邀请当地群众参与,由群众来评说是非,接受群众监督。建立人民调解责任追究制度。对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工作中不履行职责,造成纠纷恶化升级或转为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引发群体事件等将追究其相应责任。2009年至2010年,全县共包案处理重点疑难信访问题304个,化解信访“老案”、“钉子案”、“骨头案”52个。强化督办抓落实。督查通报到位。县委、县政府班子成员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信访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督查,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对各乡镇、各单位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县信访部门对全县信访工作情况和重点疑难信访案件办结情况进行经常性督查。同时利用《信访信息》平台,及时推广经验,及时通报问题,激励了先进,鞭策了后进,推动了工作落实。奖惩兑现到位。每年年初,都要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率、初信初访办结率、重信重访率等作为信访工作目标管理的主要内容,由县委书记与各乡镇、各单位一把手签定责任状。年底,根据县里出台的《信访工作考核办法》以及《信访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进行考核兑现。每年劳模会,县委、县政府都要对信访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劳模会上进行表彰奖励。与此同时,近年来共取消了8个单位评优资格,对12个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对4名领导进行了诫勉谈话。
事要解决,人民满意是终极目标。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建立以来,收到明显成效。群众反映问题绝大部分在乡镇就得到了解决,闹访和集体访明显减少。上访群众与乡镇干部面对面地反映问题,探讨解决办法,达到相互理解,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截至目前,全县共建立县群众服务中心1个,乡镇群众综合服务中心15个,村(居)群众综合服务站98个,村民组(片区)便民服务点196个。共服务基层群众30000多人次,为群众解决困难3000多件。兵营乡明家梁村一位来访群众说:“过去有事到乡里反映,没人理,气上加气;现在一进政府大院就能看见群众综合服务中心,就能得到热情接待,就凭他们那认真负责的精神,就能消除俺一半的火!”
信访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3年来,该县财政共投入1.6亿元用于民生保障,新建改造中小学校舍25360平方米,新建、改建乡镇卫生院3210平方米,建设经济适用房5100平方米、廉租房19023平方米,受益困难家庭967户,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4.6亿元,财政收入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8%和20.6%;农民人均纯收入5316元,增长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