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质监局四项措施优化发展环境
县质监局四项措施优化发展环境
为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县经济发展环境,县质监局以县委县政府优化发展环境专项会议为契机,全面履行质监工作职能,多措并举,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法,着力促进发展环境的改善和优化。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组织召开优化发展环境专项整治活动动员会,针对存在的工作效率低、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主动从群众和企业的需求出发,想问题、出主意,找办法,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着力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
二、优化服务手段,打造服务平台。一是建立事前介入、事中服务、事后监督的工作机制,积极研究为企业“降压减负”的应对措施。二是打造技术平台,着力为企业提供检测服务。三是创新执法监管方式。更新执法理念,改进监管方式,在依法处理的同时,以帮扶为手段,以规范为目的,促使企业整改和规范。
三、实施品牌战略,助推企业发展。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名牌产品培育力度,用打造品牌来聚集和提升地方产业的规模和水平,促进招商引资,促进地方优势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引导企业按照相应标准组织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为创名牌奠定基础。
四、加强窗口建设,提高工作效能。选派精干人员到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办公,本着处处为企业着想的原则,细化服务,着力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最大限度为企业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做出及时、迅速、详细的答复,避免企业往返窗口,节省企业时间,真正做到“人到中心来、章在中心盖、证在中心发”。
第二篇:优化发展环境措施
新华区工商局注册科
优化发展环境措施
1、缩小经营范围的限制。坚持“非禁即准、非限即许” 的原则,除法律法规明确禁止或限制的行业外,全面放开经营。
2、扩大免于登记的范围。分公司已取得行政许可的,公司可以免于办理许可,仅需在执照上标明“限分支机构经营”。
3、对需变更名称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只要有正当理由,随即可办理名称变更登记,不受原规定1年的设立(开业)时间限制。对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规模扩大而重新组建有限公司或其他组织形式的,准予使用原字号申请注册登记。
4、企业改制、城中村改造过程中,需要设立公司的,其资产所有人可用净资产作为出资,不再受货币出资额必须达到30%的限制。
5、对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户实行零成本注册,免收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
6、鼓励个体工商户和各类企业下乡从事无需前置许可的经营活动,营业执照同时标注固定经营场所和流动经营区域。
7、对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未设定,一些地方部门自行设定的企业登记前置许可项目,我工商局一律停止执行。
8、加速科技转化,促进产业升级。支持投资人以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版权等知识产权作价投资入股,创办高科技企业。以知识产权作价出资的比例最高可占公司注册资本的70%。
9、简化登记程序。对部分简易注册登记事项和股东及发起人姓名或名称变更、有房产证明的企业住所变更、减少经营范围、营业期限变更、备案登记、补发营业执照等登记事项,实行“审核合一”制,即由登记窗口受理人员一人办理。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不论登记程序属“一审一核”还是“审核合一”,均实行当场登记,当天发照。
10、远程核准企业名称。冠以“河北”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人可自由选择到市、县(市、区)工商局直接提交申请材料,并通过网络上传名称信息,省局网上远程核准后,受理机关打印发放企业名称核准通知书。
11、推行开放式办公。申请人申领登记或年检材料,不受登记管辖限制,可就近到市局或任何一个县(市、区)工商局领取所需材料并咨询有关事宜。
12、实施个体验照当场办结措施。凡提交材料齐全、合法、有效的,验照办结时间由法定的5个工作日缩减为当日办结。
13、放宽年检申报期限。因经营需要,企业可以向登记机关申请延期年检。
14、放宽企业年检条件。企业设立后超过6个月未开业或者开业后连续停业6个月以上的,经企业申请,可通过年检,本不做吊销营业执照处理。
15、内资企业实行网上年检。为节省企业人力、物力、财力,减少企业往返次数,内资企业实行网上年检,企业可足不出户,利用微机将年检信息传输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年检。我们将全力以赴,力争网上年检率达到85%以上,为企业节省宝贵的时间。
16、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向企业广泛宣传股权出质、抵押、质押、融资政策;组织有贷款意向的民营企业,帮助他们拓宽发展思路,破解资金难题。
17、加强行政指导,畅通银企对接渠道。局属各单位要组织银行、企业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银企交流与合作活动,加强与金融部门联系。在广泛联系的基础上,摸清各金融部门间不同的融资条件、融资政策,要有重点的与相应的金融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找准银企合作的切合点。向银行推荐管理科学、产品销路好、诚信度高、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朝阳企业,为银行和企业搭建起融资的桥梁。
18、走访企业调查摸底,掌握第一手材料。充分了解当前形势下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面临的问题,深入企业现场办公,精心选派业务精通的工作人员走出去,深入企业现场办公,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服好务。一是组织人员进行上门巡回年检。年检期间,在保证注册大厅正常受理的情况下,抽调人员深入企业,认真讲解年检的相关政策,帮助企业整理年检材料,现场指导企业进行网上年检。二是发挥职能优势,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19、开展“一帮一”活动。每名工商行政管理人员都要确定一户经营范围小、经营形式单
一、经营状况困难的个体工商户为帮扶对象,积极为其出谋划策,帮助解决困难,促进改善经营状况,努力增加经营收入。
20、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促进我区私营企业迅速发展。凡申办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出资一元即可登记注册,无需审验注册资金,使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人可以在最低的条件下进入市场,最大限度鼓励支持企业发展。
21、设立从事文化经纪、动漫等文化创意民营企业和科技开发型民营企业及开发区(工业园区)民营企业,其住所(经营场所、营业场所)可注册在市、县(区)人民政府或开发区(工业园区)管委会指定的集中或合用的办公区,其房屋权属证明可由县(区)人民政府或管委会出具。可实行“格子间”办公。
22、对国家产业政策鼓励项目、省市确定发展的重点项目,由市局指定(工商局)注册,责任到人,全程跟踪服务。因土地、环保、安监及其它前置审批的尚未办理完毕的,企业可先行申请办理经营范围不含前置许可项目的营业执照,筹建期间允许经营范围与企业名称不相符。待企业具备生产经营条件时,办理变更手续,重新核定经营范围。
第三篇:青县质监局落实优化环境措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青县质监局落实优化环境措施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青县质监局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制定了我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有效措施,以推动全县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制定公开承诺制度,提速增效。一是缩短工作时限。所有涉及本局的工作项目,全部缩短审批和办理时限,能当场办结的当场办结,不能当场办结的承诺办结时间,加快办理,凡需要到市局以上业务部门办理的事项,跟踪帮办。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产品标准备案、食品标签审查认可,由法定的10个工作日缩短为2个工作日,代码证书年检随到随办;办理特种设备注册登记,材料齐全并符合规定的,能当时审核的当场受理,并及时到市局帮助办理登记证。二是缩短检定和检验时间。计量器具检定与修理。一般检定修理随到随修,对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上门服务,计量器具发生故障急需维修时,拨打4123219,及时上门维修;对委托检验的商品,严格遵守协议规定,超出协议检验时间的,免收全部检验费;三是到企业开展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减少进企业监督检查次数,实行联合检查,切实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
二、发挥职能优势,作好本职工作。一是着眼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抓好食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深入企业开展质量监督服务活动,发现问题及时督促企业进行整改,做到不留安全隐患,为全县营造安全健康的发展环境。二是及企业所需,为急需特种设备操作人员、食品检验人员的企业,及时和市局联系培训,争取考核合格后,尽快上岗。
三、深入企业,转变工作作风。为了转变干部职工的工
作作风,促进行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我局还深入开展了帮扶联系企业活动,中层以上干部每人确定1-2个企业进行调研,结合业务工作走访企业,经常性地与企业保持沟通,并做好走访记录,了解企业的需求,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把服务企业做到实处。
四、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增强工作透明度。一是进一步公开收费标准,办事流程,举报电话等。杜绝暗箱操作。二是让政务公开制度上墙上网,让来办事人员清楚明白;并于每季度将所办有关事项报送县行政权力公开透明办公室。三是进一步理顺收费项目,对国家没有明确规定收费的,坚决不收,对部分收费项目减少收费,减轻企业负担。今年以来,对社区使用的医疗器具血压计、集贸市场的台案秤免收检定费和检修费,共减免计量器具检定费、检修费2万余元。
五、严格工作纪律,积极为企业服务。根据部门工作职能,根据工作权限范围和执法程序,凡是到县政府列入的年纳税50万元以上和获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的等重点企业开展检查之前,将检查的内容、依据、时间、人员情况事先报告县纪委,严格按县委县政府要求开展工作,积极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和技术支撑及政策指导和技术服务,争取企业受到保护、合法经营,使企业发展健康有序。
六、严格落实省局制定的“首违不罚制度 ”。在加大力度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的同时,对行政相对人首次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并确定系非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不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行政违法行为,或者非主观故意,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等5个方面21类行政违法行为,免予罚款,为企业营造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
青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0-10-18
第四篇:自查报告及优化发展环境措施
自查报告及优化发展环境措施
录用调配处
根据我局《关于做好2005年优化发展环境民主评议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规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征求服务对象对优化人事人才工作发展环境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进行自查自纠,结合本处业务工作制定了我处优化发展环境的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查情况
1、依法行政方面。自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以来,严格执行国家公务员录用的有关规定,坚持凡进必考原则,各级党政群机关录用主任科员以下人员,在编制限额内,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在干部调配工作中,严格遵守干部调配工作纪律,按照规定的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履行职责,无滥用职权、以权代法、以权谋私现象,无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办班、乱评比和“吃、拿、卡、要、报”等问题。
2、严格执行“行政效能监察六项制度”的规定,认真贯彻落实A、B角制度,积极推定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等各项制度和便民措施,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有了显著提高。
3、采取多种形式推行政务公开。在国家公务员录用工作中,实行“四公开三张榜”,即:笔试成绩、面试成绩、体检结果、录用结果四公开;笔试成绩、拟录用人员和正式录用人员名单张榜公布。同时,邀请纪检(监察)部门的同志全程监督、新闻媒体跟踪报道考试录用工作,确保考录过程公开、公正、公平。干部调配工作政策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办公地点、服务电话等通过上墙、上网等形式均予以公开。
4、存在的不足:一是招考工作中存在的两个矛盾,即考录进公务员的能力与用人单位对公务员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扩大用人单位在招考中的选人用人自主权与维护考生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之间的矛盾还没解决好。同时,现有公务员队伍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相对所占比重较小。
二是干部调配方面,传统的计划调配方式与现在市场经济对人才资源市场配置、合理流动以及经济发展对人才大量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没有解决好。特别是近几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调配工作提出了新问题、新任务、新要求,这些都急待我们去研究解决。
三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我市事业单位改革的政策明显落后于实践。工作中调研不够,给领导没有当好参谋。
二、优化发展环境的措施
(一)坚持和完善考录制度,严把国家公务员队伍入口关,努力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
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具体措施:
继续坚持“凡进必考”原则,贯彻“以人为本”方针,积极推行网上报名方法;加强面试考官队伍建设;完善新的体检标准;加大考核在考录工作中的作用和分量;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高层次人才的考录办法。做到提供两个服务,实现两个满意,即为用人单位服好务,最大限度的给用人单位自主权,使招到满意的公务员;为广大考生服好务,最大限度的为考生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使考生满意。
(二)改革和更新调配方法,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流服务。在干部调配工作中,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努力破除一切阻碍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和限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做到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方便群众办事。主要措施:
1、进一步完善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大力推行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和一次性告知制度。
2、坚持特殊人才特殊汇报。对于来济南工作,具有硕士以上学历、高级职称或特殊专业的人才,将进行特殊汇报,为其来济南创业提供便利。
3、放宽审批权限,减少调配环节,缩短办理时限。一是把企业和区属单位人员调配权限下放给各级政府所属人才交流中心或区人事局;二是减少调配环节,国有企业调配人员直接报市人事局审批,民营、合资、独资企业经各级政府所属人才交流中心审批后,直接报市人事局办理调配手续;三是企业单位和区属
单位调配人员,符合人员调配规定且材料齐全的由过去的7天办结改为随到随办。
4、制定机关事业单位调配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切实加强领导,严格控制机关事业单位新增人员,优化人员结构,减少财政负担。
(三)以推行聘用制为主导,积极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1、继续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全面推行聘用制。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立起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制度。
2、制定我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工作人员暂行办法,积极推行公开招聘制、合同管理制和人事代理制。
(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增强为经济建设、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
1、结合A、B角制度的实施,强化学习,建立学习型处室,不断深化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各种技能的学习,争取使每个同志工作中都能充当一个多面手。
2、共同努力,营造团结型处室。强化大局意识,树立全局观念,全处同志工作分工不分家,齐心协力,做好每一项工作。
3、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建设阳光型处室。通过便民卡、明白纸、网上公示等形式,将与基层和群众利益相关的办事事项,办事程序、依据、标准、时限、结果、管理权限和责任面向社会公开,通过网上咨询建立和疏通征求基层和群众意见的有效方式和渠道。
4、开拓进取,创建创新型、规范型处室。集思广益,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大力推行规范化、人性化、优质化服务,努力做到服务态度端正,服务规章健全,服务程序规范,服务用语文明,服务技能过硬,服务纪律严明。
第五篇:优化发展环境二十项措施
优化发展环境二十项措施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大讨论动员会精神,主动适应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新形势,进一步改进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市公安局决定推出优化发展环境二十项措施。
一、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1、坚持“严打”方针和“零容忍”理念,坚持严打的民生导向,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深入开展“打黑恶、反盗抢”安民行动,严厉打击各类黑恶势力犯罪以及入室盗窃、盗窃机动车、街头“两抢”、盗抢行驶货运车辆物资、盗窃大牲畜和农机具、盗窃破坏“三电设施”、电信诈骗等侵财犯罪,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治安环境。
2、严厉打击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欺行霸市、强迫交易、侵犯知识产权、制假售假、环境污染、破坏土地资源,以及针对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故意伤害、非法拘禁、敲诈勒索、诬告陷害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受害单位和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企事业单位正常的工作、生产、经营秩序。
3、加大打击、防范经济犯罪工作力度,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金融、财税类犯罪,以及非法集资、合同诈骗、非法经营、传销等经济犯罪活动,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追回经济损失。建立健全防范经济犯罪的预警机制,提高企 1 业抵御不法侵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重大经济犯罪的发生。
二、着力提升治安防控效能
4、大力加强街面防控、社区防控、单位内部防控、视频监控、卡点堵截、区域警务协作、虚拟社会防控等“七网”建设,形成全时空、全覆盖的治安防控网络,提高社会整体防控能力。
5、加强企业、批发市场、大型工程建设工地及周边治安秩序整治,集中解决影响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突出治安问题,努力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施工秩序。
6、充分履行对企事业单位内部保卫工作的监督指导职能,督促建立健全内部保卫组织,完善治安防控机制,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及时消除案件、事故隐患,提高自防自卫能力,确保单位内部治安安全。
7、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工作,建立健全滚动排查、滚动整治工作机制,着力改善重点地区治安落后面貌。对于经过整治治安状况仍未明显好转或整治后出现反复的地方,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
三、全力服务工程项目建设
8、对全市在建及新开工的工程项目,涉及公安行政审批与许可的事项,开通“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营造积极服务、主动服务的良好氛围。
9、对正在建设或新开工建设的工程项目,所在地公安机关 2 主动做好治安保卫工作,严查严打影响项目建设的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治安、交警、消防等部门要跟进服务,主动指导,帮助排查安全隐患,督促落实安全管理措施,保障项目施工安全。
四、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10、不断完善“临沂公安服务在线”、“网上派出所”、“网上警务室”、“QQ户籍员”等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拓宽服务企业、服务民生渠道,提升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能。
11、放宽户口准入条件,实行以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条件的户口迁移落户制度,进一步放宽农民工、近亲属投靠、租赁房屋等人员的户口迁入条件,放宽私营企业的立户条件,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服务。积极推行网上户口审批工作,进一步方便服务群众。
12、优化出入境管理服务,将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和往来台湾通行证申请时限,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对符合条件的护照和往来港澳、台湾通行证的加急申请,优先审批办理。
13、改进完善机动车管理工作,简化工作流程,实行车管业务“一窗式”办理,缩短群众办事时间。开通“零号窗口”,集中受理群众在办理机动车、驾驶证及处理交通违法等方面的疑难 3 事项。推行金融POS代收公安非税收入工作,在交警服务大厅设置自动收款机,解决群众缴款难问题。
14、实行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对城区道路发生的轻微交通事故,由交警中队快速勘查、快速处理、快速恢复交通。建立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心,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事故处理、保险理赔服务。
15、市、县两级公安消防部门建立365消防服务中心,在政务大厅设置消防服务窗口,24小时受理消防监督业务申报、来访和投诉等业务。开通消防热线服务电话,为群众查询、咨询、举报提供便捷服务。
16、缩短消防行政审批时限,对使用功能单
一、建筑或内装修面积小、火灾危险性小的新建、扩建、改建及室内装修工程,实行快速审批,即到即办。
五、健全完善效能监督体系
17、在全市派出所等窗口单位全部设立“现场评警系统”,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实行首接负责制,按照规定权限、时限和程序办理。对报警、求助、扭送犯罪嫌疑人等紧急情况,一律先受理,再移交。
18、深化“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建立走访联系企业制度,通过警民恳谈、警民议事会、警营开放日等方式,拓宽沟通渠道,征求意见建议,把握实际需求,切实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
19、全面清理针对企事业单位的各类收费、罚款、检查评比考核项目,省以上文件中没有明确规定的,一律取消;有明确规定的,公开收费项目,细化收费标准,减少自由裁量权。严禁下达罚款收费指标,严禁对企事业和服务单位吃、拿、卡、要。严格控制各类检查活动,确需检查的必须履行行政许可和批准手续。
20、建立投诉举报制度,对于落实以上措施不到位的,企业和群众可向本级公安机关
110、督察、监察部门投诉。公安机关有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受理群众投诉,督导相关部门及时调查处理,并在3日内向投诉人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