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时间:2019-05-14 22:51: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第一篇:论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论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摘 要: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一些与发展不适应的体制的改革也势不可挡,中国的事业单位也不可避免。本文从中国事业单位的现状入手,分析了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最后从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角度入手,从理念,要求和制度创新三个方面对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关键词:事业单位;改革;公共服务型政府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逐步步入市场经济轨道,我国各行业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管理体制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改革,从精简机构、裁减人员、转变职能到简政放权、政务公开、逐步开展民主治理。在这些改革中,中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也必须是这些改革中的一部分。而中国的事业单位,是中国基本国情所形成的独特的组织机构,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加入wto后,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应对入世的必然选择。尤其是在处理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问题上,它足一项系统工程, 不可能一簇而就, 需要各级政府及广大公务员进行多方面的努力。

一、事业单位的现状

据统计,我国共有事业单位130多万个,从业人员达3000万人,在国家财政供养人数中占了大头,每年耗费国家财政几千个亿,并且我国的事业单位涉及面非常大,它几乎涉及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有科研院校;有医疗卫生;有文化事业;有培训机构;有财政金融等等,涉及的门类太多,范围太广,专业太复杂,有的承

担行政执法职能,有的承担发展社会公益事业职能或开发经营的职能;还有的既承担社会公益事业职能又承担行政执法职能,在所有的事业单位中,有的是财政拨款单位,有的又是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单位。具体来说,各个不同的事业单位,情况千差万别。随着我国前几轮的改革,事业单位也进行了相应改革。但是,这种改革大多数只是进行了一些名称的变化,机构的整合以及职能上重新进行了划分,而并没有从根本上--体制上、人事上、财政上以及组织的法律定位角度上对事业单位进行根本的改革。事业单位的改革结果究其根源,一是因为现行政府体制无法遏制超编的恶疾;二是双轨制经济运行体制下,政府和企业的一部分人员为了规避市场风险而流入其中,而人员的大量流入,使其适应市场的能力更为减弱,更加谋求保护而不是去适应市场,这已成了摆在事业单位面前的一个大问题。因此,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二、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

1、从组织的法律定位角度来进行改革

首先,从法律地位上予以确定。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首先应该把现在的事业单位分成三个类型:执行政府职能的法定事业单位;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公益法人事业单位;可以企业化运作的营利法人事业单位;第二,在这三个类型的法人事业单位中,把只有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公益性法人事业单位保持事业法人的身份,把执行政府职能的法人事业单位转变成政府机构,把”营利法人事业单位”变成企业法人,除了执行政府职能的法人事业单位转变成政府机构具有

行政级别外,所有单位都取消行政级别。

2、从财务运作的角度来进行改革

转变政府机构的法人事业单位,在体制、人员管理、职能上完全纳入国家行政管理范围,完全由国家提供财政支持,它们可以根据所提供的服务收取适当的用户费用,如企业代码证书的成本费或者罚款收入,但所收取的费用全部收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企业化的营利法人事业单位,国家不再提供财政支持,但是国家如果有营利性的科研、教学、医疗法人事业单位,可以参予竞争招标;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公益法人事业单位,国家提供图书服务的图书馆、提供科技文献服务的标准、法规部门,对他们提出服务标准要求,以提高这些公益服务机构的竞争性。

3、从运作机制的角度来进行改革

转变成企业法人和保持公益性服务的法人事业单位的融资机制应该进一步向民间资本和民间人员开放,废除所有具有歧视性的法律规定。与此同时,应该陆续取消各种限制民间资本和不具有国家干部身份的民间人员举办事业单位的障碍,从管理机制的角度来看,转变成企业法人和保持公益性服务的法人事业单位的”法人代表”应该按照现代企业管理者的要求进行公开招考、选聘,并有一定的适用期,事业单位的”法人代表”一经选定,要有独立的经营、管理自主权,按照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建立奖罚制、考核制度以及监督制约机制,使改革后的事业单位真正能适应和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要途径

要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建立起公共服务型政府,增强其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使事业单位的改革与时俱进,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要求,当前,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和探讨:

1、树立服务理念

服务, 是现代政府管理的本质要求。政府作为凌驾于其他社会组织之上的更高的组织, 是因社会需要而存在的, 是为社会利益而存在的。现在我们既然明确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首先就需要在政府及其公务员中树立服务的理念。政府及其公务员必须转变观念, 认识到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非严格的控制。政府及政府官员要摆正位子、扑下身子为公众办实事, 办好事, 真正做到无私奉献, 克己奉公, 承担起社会服务者的角色。

2、明确服务要求

服务型政府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明确的问题。服务型政府必须是:⑴ 提供公平的服务。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也是的一项基本原则, 更是民主政治所追求的目标。政府作为凌驾于公民个人和社会其他组织之上的更高组织,一项重要的职能就是维护社会的公平。我们的政府过去在为社会为企业和事业单位提供服务方面存在许多有违公平的现象。但是, 不管是为谁服务, 无论是提供哪一方面的服务, 政府都必须遵循公平的原则,提供公平的服务, 不能重此轻彼, 有悖公平。(2)提供高效的服务。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和表现。尤其现在已经进人了信息化时代, 经济领域更是分秒必争, 效率对于个人、企业或整个社会来说, 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政府为企业、社会提供服务更要讲求高效, 效率是行政服务的核心, 贯穿于行政服务的各个环节, 是全部行政活动追求的目标, 也是检验政府服务质量的客观标准。因此,各级政府必须采取各种措施, 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

3、进行制度创新

要提供公平高效多样化的服务,政府必须不断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变革原有的以管理为中心的行政制度, 建立以服务为中心的行政管理制度。关键在于重新界定政府的职能, 把政府职能限定在处理公共事务的范畴之内。机制创新。提高政府运行机制的公开性、透明度、法制性, 实行统一规范的政策, 使政府的政策和工作信息化、公开化, 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建立政府服务中心, 强化服务意识, 简化办事程序, 实行便捷服务, 提高服务效率。加快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 通过合同出租、公私合作、用者付费等方式, 将原先由政府垄断的公共产品的生产提供权向私营公司、非盈利性组织等机构转让, 这不仅有利于政府的开源节流, 更有助于纳税人得到更加多样性的服务。

四、结语

只有遵循服务政府的理念逐步建设好服务型政府,才能对事业单位的改革提供便利的条件和环境,从方方面面保障事业单位的改革

顺利实施。世界经济主流的发展已是不可改变的,因此,事业单位的变革、发展,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日趋完美,将会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因此,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完善和发展是我们应该一直关注并研究下去的课题。参考文献:

[1]康仲如.浅谈中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j].发展,2004,(11).[2]曲真儒,刘淑琴.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几点思考[j].大连干部学刊,2002,(3).[3]张勤行政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公共性和服务性[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2).

第二篇:政府改革.服务型政府

政府改革

服务型政府的含义:

服务型政府,是一个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包括四个层面: 一是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理念。二是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三是形成有效制度安排。四是改进政府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

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二、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

三、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四、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政府机构改革(大部制改革)的内容:

所谓大部门体制,或者大部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雷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标。大部门制,是国外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政府管理模式,比如“大运输”、“大农业”等,并在公共管理变革中有了新的发展,如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等。

一、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

二、加强能源管理机构。

三、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

四、组建交通运输部。

五、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六、组建环境保护部。

七、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不再保留建设部。

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

第三篇: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法治建设

摘 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服务型政府必须依法服务、依法治理,必须以法治作为其基石和保障。只有树立依法服务的行政理念;不断推进党政关系的法制化建设;依法明确政府的职责范围;促进中央与地方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机制,才能提高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法治治理水平,真正建成法治、透明、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法治;职责;监督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8-0066-02

“法治是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核心特征和基本要素,一个有效运转起来的法治体系是现代国家的重要支柱。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深入,整个社会对规则、程序、法律至上、司法公正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要求日益迫切,这实际上体现出对法治强烈的现实需求和积极呼唤。”[1]对于处在转型期与变革期的中国来说,对法治的选择是不可替代的选择。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持续发展要求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而服务型政府除了是有竞争力、负责任、提供公共服务、合理分权的政府以外,更是法治的政府。只有利用法治来建设服务型政府,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才能促进我国服务型政府更加积极、健康、高效地运转。从法治的角度来分析当前中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其实质就是探寻服务型政府法治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树立依法服务的行政理念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需要现代法治精神的引领,必须树立依法服务的行政理念,而政府行政的根本目的在于提供公共服务,因此,公共服务主体资格必须合法;公共服务程序必须合法;公共服务内容及其价值不能脱离法治的精神;公共服务主体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和道德责任。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必须把公民本位作为其依法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社会意识会对人的行为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因此,建设服务型政府,离不开对政府人员的法治教育,必须提高各级公务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首先,政府及政府人员要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将法律作为其开展行政活动的最高准则;一切行政行为都要在法律授权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任何违反法律和超越法律的行为都要受到追究,严格遵守法未授权不可为,政府法外无权力的原则。其次,要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不仅要在行政服务过程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来办理事务的人员,更要在执法过程中一视同仁,摒弃分亲疏、贵贱的不良思想。再次,要树立权责统一的理念。有权力便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权力是有制约的,并不是无限大的,必须将权力制约在制度的笼子里,防止部分领导个人权力及私欲的无限膨胀。最后,要树立依法服务的行政理念。提供公共服务仍是政府的主要职能,要将法治理念贯穿到政府的具体服务中去,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各级政府人员的法治理念与思维方式。

二、推进党政关系的法制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社会的一切重大变革,都是以党的政策变化为开端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做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因此,我国政府的法治建设,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推进党政关系的法制化建设,有利于加快服务型政府的法治进程。

正确处理执政党与宪法的关系以及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与政府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执政相统一,也是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成败的关键。但在现阶段,党的领导和依法执政还是个尚未解决好的问题。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如事关国家和政府的大事,往往以党委的决策取代人大的决定权,使人大的最高决定权虚置。因此,必须从党和政府两方面出发,推进党政关系的法制化建设。首先,作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生活中的领导和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而不应当有超出这一范围的特权。其次,推进党政关系的法制化建设,关键是要法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的职权范围。中国共产党主要通过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来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法律应明确规定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范围和界限,使党的各项工作都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再次,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政府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履行自己的职权;另一方面,当党有越权的事情发生时,政府应该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最终实现党政职权分开,党政关系的法制化建设。

三、依法明确政府的职权范围

服务型政府法治化建设不仅要更新政府的服务理念,更要在制度层面上进行变革。只有理念与制度相互促进,服务型政府的依法治理才有可能实现。制度的变革可从政府的职能、权力和责任的规范等层面上去进行。一定程度上讲,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以依法规范政府职权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为基本前提。因为法治政府是“有限政府”,如果政府的职权不受限制,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权力滥用,导致政府功能的异化。因此,依法规范政府职权对于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依法规范政府职权,一是需要合理定位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在法治的基础上对政府及市场职责和权力范围进行重新配置。目前,我国政府在履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政府职能的错位、缺位、越位现象普遍,公共服务配置的公平性缺失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我国政府的职能也不断变革和完善,但也应该看到,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完全放开市场机制应有的范围和作用,政府对市场机制的过度干预不仅制约了市场机制在社会服务中应发挥的作用,而且使得政府职能未能得到全面发挥。因此,建立法治政府,必须不断地放开政府对市场的管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厘清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权力边界,使政府更加积极地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二是需要合理定位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的独立性和自组织能力十分虚弱,形成了“大政府、小社会”的局面。近年来,虽然我国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社会组织的规模、能力及独立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社会组织的力量仍然十分薄弱,其对于地方政府的依赖性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因此,必须合理配置政府的职权,积极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强化其独立性和自主性,发挥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独特作用和优势,加强社会组织对政府公共事务的参与、监督和制约作用。

四、促进中央与地方事权规范化、法律化

建设服务型政府与法治政府,还必须促进中央与地方、上下级行政关系的法治化。当前,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存在着一些问题,中央掌握的资源和行政权力过于集中,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其有限的资源、财政及政治权力,其发展往往受到很大的限制,双方之间的关系不协调,存在着一些利益博弈和利益冲突的问题。

促进中央与地方事权的规范化和法律化,必须通过法治的途径,用法律明晰中央与地方各自的事权范围。“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在事权划分和行使上的关系,关键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新界定中央与地方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职权范围,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在保证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赋予地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管理公共事务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权限,并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2]界定中央与地方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职权范围,首先,必须合理配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各自职能。凡涉及国家整体利益的相关职能应有中央政府来承担,如维护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稳定,调节全社会的收入分配,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地方政府除了要坚持中央政府的总体方针政策外,更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及一些优势资源,制定本地区的发展战略,加强本地区公共服务的建设,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其次,建立地方政府的利益表达与平衡机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地方利益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必须建立地方利益的表达和平衡机制,这不仅有利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提高中央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而且有利于地方政府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加强均权化的推进,维护地区的稳定。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机制

孟德斯鸠曾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3]在现实政治生态中,由于行政权力具有管理领域广、自由裁量度大、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等特点,极易造成权力的违法和滥用,因此,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是建设服务型法治政府的有力保障。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行政监督体系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行政监督机制还不完备,存在着一些弊端,这直接影响了行政监督的力度和效果,从而致使公共利益的实现受阻。

第四篇: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途径

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途径

陶学荣黄元龙

党的十六大指出,必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这就要求政府在市场化背景下必须实现治理模式的根本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

服务型政府,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它强调以社会公众为服务对象,以多元参与为服务形式,以合作协调为服务基础,以满足公共需求为服务导向。

1、全球化竞争的加剧迫使我国政府必须转型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到来,国际竞争加剧,西方各国为了摆脱财政困境和提高本国政府效率,掀起了政府再造的热潮。原来以官僚为基础的传统行政管理理论正逐渐被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所取代。“公共管理归根到底是服务的性质,政府或公务员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公民明确表达并实现其公共利益,而不是试图去控制或驾驭社会”。哪个国家政府服务意识强、服务成本低、服务方式好、服务效率高,就能够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2、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政府正面临着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重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必然要求有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相配套。我国过去实行的是管制型政府模式,它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表现为政府无所不能,无所不包。政府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扮演了生产者、监督者和控制者的角色,致使政企不分、政社不分、政事不分,严重扭曲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范围是有限的,其管理目的是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为社会提供市场不能够有效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制定公平的市场“游戏规则”并加以监管,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必须从过去全能型政府向有限政府、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确实把政府职能集中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3、中国加入WTO,也呼吁政府必须尽快转变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WTO的一整套规则主要是用来约束政府的,或者是通过政府来约束企业的。因此,入世后最大的挑战是对政府的挑战,政府必须尽快从原来的生产者角色中退出来,还权于市场、社会和企业。按照WTO规则并恪守我国政府所作的承诺,全面清理现行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其他政府措施,努力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行政环境。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行政决策、行政执法的科学化、民主化、透明化和法制化。

二、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我国各级政府对创建服务型政府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各地方相应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实行一战式办公,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完善行政问责制等,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1、现代公共服务理念尚未真正形成我国行政管理思想深深植根于两千多年封建统治意识之中,传统的管制型政府拥有无限权力,“重人治、轻法治”的现象极其普遍,官本位思想严重,把公共行政当作是直接维护政治统治的工具,忽视了其服务性作用和导向性作用。政府和公务员行为缺乏制约与监督,从而导致政府办事效率低下、公共权力寻租、行政决策缺乏科学化和民主化等现象的产生,甚至成为腐败的根源,与现代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2、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政府服务意识淡薄,“管”字当头,认为管理就是控制,控制就是审批,一些政府部门仍习惯于审批盖章、决策处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时有发生。政府没有成为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者,为社会提供真正服务。在管理方式上,仍习惯使用直线手段、行政手段,不擅长使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管理中的越位、缺位、错位现象还没有根除,“该管的无人管,不该管的多头管”,对部门利益有利的大家争着管,不利的大家互相推诿扯皮。

3、支撑服务型政府的制度构件不够完善 支撑服务型政府的第一个制度构件是法治政府。宪政就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它要求政府的活动必须限定在法定的范围内,必须遵循特定的程序,强调依法行政。第二个制度构件是民主政府。民说不是政府慷慨的恩赐,而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所固有的权力。第三个制度构件是责任政府。它意味着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对自己决策和行为的后果要承担应有的责任。第四个制度构件是阳光政府。政府的职能、权力、政府以及办事程序如同鱼缸里的鱼,是透明的、公开的,公民拥有足够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4、公务员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服务型政府的最终建成,需要一支观念新、本领硬、作风实的公务员队伍。目前,公务员队伍的现有素质与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有的公务员作风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有的专走“上层路线”,“不怕群众意见大,就怕领导印象差”;有的把国家、人民给予的权力当成特权,以权谋私,独断专行,吃、拿、卡、要,对自己或小集团有利的事大开绿灯,对自己没利的就推诿或置若罔闻,推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行为上腐化堕落等。这些行为都给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很大的损失。

三、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途径

服务型政府突出“以民为本”、“以社会为本”,它彻底摈弃了“官本位”、“政府本位”、“以政府权力为本位”的观念,确立了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主动满足公众的需求。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政府职能模式。建设服务型政府对于解决我国社会严重失衡,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树立良好公信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树立“以民为本,依法行政”的服务理念

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就必须从理念上破除“官本位”意识,树立“民本位”思想,强化以民为本、以客为尊的服务理念。要下大力加强对公务员的行政伦理教育、服务伦理教育,培养公务员自律能力、主动服务意识和公仆意识,从根本上实现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意识和公仆意识,从根本上实现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意识转变,力求作到“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请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其次是强调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保障公民权利,防止政府滥用权力,保障社会稳定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要加强和完善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相关立法,加快行政程序立法,规范行政权力,增加政府行为过程的透明度,使行政过程发生在法律和人民的密切监督之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进服务

型政府建设,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2、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管理就是服务”,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和权责一致的原则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建立“小政府、大服务”、廉洁高效、运作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放松政府对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规制,扩大公民和社会的参与程度,向地方实行更多地分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的优势,增强各级政府的回应性、自主性和灵活性,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

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审批项目和程序过多过杂,甚至乱收费、乱罚款、同市场经济要求以及WTO规则是背道而驰的,而且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次《行政许可法》的出台,要求政府必须规范审批行为,将不符合《行政许可法》、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行政审批坚决废止或取消,对于非政府审批不可的要规范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这将大大推动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进程。

3、推进政务公开,实行阳光行政

我国政府过去把公共事务的处理和信息的公开往往看作是内部秘密。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结果造成政府部门和行政人员滥用职权,行政执行随意性强且缺乏监督。公民知情权与政府信息公开化,是公民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离开了知情权,公民参与国家事务就是一句空话。政务公开是实现决策民主和依法行的必然要求,它包括办事内容公开、办事程序公开、适用法规公开以及办事结果公开等。目前,要抓紧建立政府决策项目的预告制度和重大事项的社会公示制度,凡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事项,除涉及国家机密、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以外,都应向社会公开;建立和完善在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基础上的政策听证制度,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衽开放式管理,接受社会监督,为建立“阳光政府”、廉洁透明政府提供制度保证。

4、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电子政务(即电子化政府)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透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在其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他服务,从而建构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电子政务的推行有利于促进政府组织结构扁平化,减少政府层级,简化办事流程,实现“大社会,小政府”的格局,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率。此外它还可以促进信息流通利用和平等共享,提高政府的反映能力和社会回应力,扩大公民参与,实现开放政府。中央提出,我们的政府要由传统的政府向电子政府转变,真正建立一个以为人民服务为理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全新的人民政府体系。

5、改进绩效考核机制,完善行政问责制度

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尽快废止以GDP为取向的业绩评价体系,纠正那种见物不见人的片面发展观,整合现行考核办法,建立社会性评价机制,确立多重必社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目标管理(MBO)、全面质量管理(TQM)等手段进行绩效管理,吸纳专家学者,社会公众参与评议和考核,对公共服务型政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奖优罚劣,促进政府绩效的提高,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建立科学的行政问责制。阿克顿勋爵曾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必须使政府权力始终处于公民的监督与控制之下。责任政府是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之一,它强调政府对其履行的义务承担责任并不得拥有其义务范围之外的权力,对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方面失职的必须追究相关政府行政机关和公职人员的责任。建设一个负责的、讲诚信的、有公信力的政府,以公民需求为导向,为民负责,多办实事,才能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6、探索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

公共财政是保证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有效进行公共服务,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减少社会风险危机、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安排。当前国有资产市场化已是大势所趋,各国籍此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我国财政资金过多投资国有企业、基础领域和竞争必行业,而在解决就业、社会保障、义务教育等公共事业方面投入过少。因此要下决心改革这种投资型财政体制,并通过逐渐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建立公共服务型财政体制和现代金融制度。政府要逐步从竞争性行业抽身出来,把公共资源的力量转到提供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上来。要改变对现存国有企业的投资软约束,避免国家直接向竞争性领域进行增量投资,消除金融业的行政垄断,增强金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进入各类基础领域。

7、加快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公共管理改革的一大趋势是公共部门向市场化发展,即将公共活动转入私人部门的趋势,它通过各种民营化包括合同外包的形式发生。随着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市场经济的主体应当是企业,政府不应再充当市场经济的主体力量,而应积极发展各类社会中介组织,来解决政府从市场的退出通道。社会中介组织主要是指市场经济中沟通政府与经济主体,在二者中起联接作用的社会组织,如行业协会、商会、同业工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发育程度是市场经济成熟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社会中介组织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官办色彩浓厚,发展不平衡,过滥与过少现象并存,行为不规范等。因此政府必须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为社会中介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对社会中介的综合管理和社会监督,完善其法制化建设,保证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协调发展。———以建设有限有效政府为目标,界定和调整政府职能。政府的目标应从主要追求经济增长转变为追求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政府职能从以经济管理为主转向经济社会的全面管理,政府为市场经济运行提供制度保障,要组织和保障公共物品的生产。政府的职能应主要限定在制定规则和监督规则的执行、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公共利益、优化公共秩序等公共领域。———实现政府职能、机构和人员编制的法定化。深圳市提出的“九个法定化”是通向有限与有效政府的有效措施,特别是职能、机构和编制法定化、行政程序法定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应当下大力气加以推进和落实。政府职能必须通过法律程序予以确定,政府机构的设立、撤销或合并以及人员编制的增减,须由人大经法定程序审批。政府职能的行使须接受立法机关和社会监督,政府权力和规模超出法定界限时立法机关应及时予以纠正。———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基础。市委三届八次会议提出,要“在重视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把财力更多地用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和提供优良的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公共产品。”同时,要建立严格、高效的财政支出管理体系,建立政府统一预算,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和约束力;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政府资助体制,提高政府资助的公开性、公正性和经济与社会效益;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机制。———加快培育社会组织。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打破传统体制下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垄断,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建立“大社会”管理体制。应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有条件的事业单位改组成社会组织;消除社会组织发育的体制障碍,实现现有社会组织从行政化、权力化向市场化、民间化、社会化转变。研究制定关于社会组织的法律规范,建立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督和评估制度,形成社会各界参与和监督、高度透明的社会组织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严密规范的监督体系。以决策和执行等环节作为权力监督的重点,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按照效率和权力制约原则,科学配置党政部门的权力,调整部门职能分工,合理划分职责权限,完善权力之间的监督制约关系,建立有效制衡的权力结构。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加强绩效审计,切实把党内监督、人大政协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社会各界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形成监督的合力。

第五篇:建设服务型政府与“大部制”改革65分(定稿)

建设服务型政府与“大部制”改革课程的考试65分

一、单选(共 8 小题,总分: 40 分)1.﹍胡锦涛总书记第一次提出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A.37865 B.37834 C.37803 D.38231 2.过去20年,我国改革一直以﹍改革为重点。

A.教育体制 B.管理体制 C.经济体制 D.行政体制

3.﹍让全国自上而下的构建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体系。

A.甲流 B.艾滋病 C.禽流感 D.非典

4.政府的所作所为都与﹍两个字相联系。

A.公共 B.公正 C.公平D.合理

5.我们政府正在由一个﹍的政府转向靠电子网络主导型的政府。A.脑工作 B.机械工作 C.手工作 D.电子工作

6.服务型政府的﹍是为老百姓办事,为人民服务的。

A.标志 B.关键 C.本质 D.重点

7.﹍之后政府明显的把职能的侧重点转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A.2002年 B.2004年 C.2005年 D.2003年

8.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制”需要通过﹍﹍改革。

A.公共管理体制 B.行政管理体制 C.社会管理体制 D.资源管理体制

二、多选(共 4 小题,总分: 20 分)1.中国在过去改革30年集聚了一些社会矛盾,包括

A.资源不足 B.贫富差距 C.民生问题 D.环境破坏 2.政府职能包括

A.经济调解 B.市场监管 C.公共服务 D.社会管理

3.这些年来政府大力推进﹍,把信息网络技术充分的应用到政府管理活动中来。

A.信息透明化 B.电子政务化 C.政务信息化 D.网络主导化 4.政府自身的转型包括

A.管理型、专制型转向服务型 B.单一的经济建设型转到公共治理型 C.单一型到复合型 D.专业型转向信息网络型

三、判断(共 8 小题,总分: 40 分)1.执行机构的主要使命和责任即执行内阁决策。

正确 错误 2.澳大利亚渔业管理局是承担监管职能的执行机构。

正确 错误

3.中国改革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人们对改革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分歧。

正确 错误

4.社会矛盾是由于改革本身造成的。

正确 错误

5.政府与社会组织已经充分的分化了。

正确 错误

6.大部制改革是简单的机构合并。

正确 错误

7.大部制改革不会涉及到党政架构改革。

正确 错误

8.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与现实政府管理中存在的差距。

正确 错误

下载论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设服务型政府

    法律类论文:贯彻十七大精神: 建设服务型政府法律类论文: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全面推进改革、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

    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什么是服务型政府 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建设服务型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 ———基于科举制度残余“官本位”思想消极影响的视角 摘要: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而在科举制度基础上生成的“官本位”思想,则对中国现行的社会制......

    建设服务型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摘要:服务型政府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把为社会、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的、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是在社会本位和公民......

    建设服务型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在网络上,许多网民在议论学雷锋时提到,领导干部和政府机关首先要带头学雷锋。这种呼声一点都不过分,完全在情理之中。学雷锋并不仅是人民群众的事情,领导干部和政......

    建设服务型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 6月22日,中央国家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与会代表并讲话,他......

    服务型政府建设

    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声音】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温家宝指出:一年来,政府自身改革......

    建设服务型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07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传统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加快政府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