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案例分析答题技巧+其他科目答题要点

时间:2019-05-14 22:55: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案例分析答题技巧+其他科目答题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案例分析答题技巧+其他科目答题要点》。

第一篇:2013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案例分析答题技巧+其他科目答题要点

案例分析题型及答题技巧

1、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对某场景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所在的工业单元进行分析。

要点: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标准》(GB6441-1986),从导致事故发生的角度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不包括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等事故,不包括停驶。

(3)机械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

(4)坍塌: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不包括冒顶片帮、车辆、起重机械和爆破引起的坍塌。

(5)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

(7)起重伤害:各种起重作业中发生的挤压、坠落等伤亡事故。

(8)高处坠落: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9)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烫伤、化学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烧伤。

(10)爆破(放炮):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11)火药爆炸: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2)瓦斯爆炸。

(13)锅炉爆炸。

(14)容器爆炸。

(15)其他爆炸。

(16)火灾。

(17)冒顶片帮。

(18)透水。

(19)中毒和窒息。

(20)其他伤害。

2、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16-1992),对某场景存在的物理性或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并指出预防和控制措施。

要点:

1、按国家标准《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分为6大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生理性、行为性、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原则:(1)科学性。(2)系统性:生产活动和生产系统的各个方面。(3)全面性:从厂址、自然条件、建筑物、工艺过程、设备装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等各方面分析识别,从正常生产操作时、开停机和检修时、装置被破坏及操作失误时进行分析识别。(4)预测性: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出现的条件及可能的事故模式。识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系统安全分析的过程。

2、从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从以下8个方面分析,并提出预控措施:

(1)厂址:从地址、水文、气象、周边及交通运输条件、自然灾害、消防支持等。

(2)总平面布置: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动力设施(氧气乙炔站、压缩空气站、油气站等)、道路、储运设施等方面。

(3)道路及运输:从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运输和竖向交叉运输等方面。

(4)建筑物:从厂房生产作业(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等方面。

(5)生产设备、装置:分别从工艺设备、机械设备、电气设备、高处作业设备、特殊单体设备的运行检修、误操作和故障、紧急异常、防静电雷电等方面进行识别。

(6)生产工艺及其过程:设计是否合理、是否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是否采取减少危险有害因素的措施、是否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离、是否能通过联锁装置来终止危险、是否设置安全标识和警示装置等。

(7)作业环境:注意识别存在毒物、噪声、振动、高低温、辐射、粉尘等有害因素的作业部位。

(8)安全管理措施。

3、找出某场所存在哪些职业病类别,并指出预防和控制措施。要点:导致职业病的危害因素主要是:

(1)生产性粉尘。尘肺(煤尘、硅石尘、棉麻尘等),粉尘爆炸(煤尘、铝/锌粉尘等)。(2)毒物。常见生产性毒物有铅、汞、苯、氯气、氨气、CO、CO2、H2O等。

(3)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其他危害因素等。

4、试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企业应申报的重大危险源并说明理由。

要点:1)贮罐区(贮罐);2)库区(库);3)生产场所;4)压力管道;5)锅炉;6)压力容器;7)煤矿(井工开采);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9)尾矿库。

5、试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对某单位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要点:各化学品的实际存量(t)÷各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t)≥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6、按照应急准备要素的要求,指出某单位在应急准备工作中的不足。

要点:应急准备包括:应急组织及其职责权限的明确、应急资源的准备、公众教育、应急人员培训、预案演练、互助协议的签署等。

7、指出某单位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和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要点:(1)预案编制由生产、安全、技术、人力、环保等部门共同编写,征求各部门和各级人员意见。

(2)预案经本单位各级管理人员、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响应人员讨论、修订和内部评审,涉及外单位还应进行外部评审,然后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发布。

(3)预案按规定报送属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4)发布后的预案要落实宣传、教育和培训、应急资源的定期检查维护、开展演练和训练、对预案实施动态管理和更新完善等。

8、指出某单位编制的事故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P35、P40 要点:(1)应急预案主要内容:总则(方针原则)、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预警和预防机制、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附则、附录。

(2)编制方法:组建预案编制队伍、开展危险与应急能力分析、预案编制、预案评审与发布和实施。

9、事故报告有哪些规定。

要点:(生产经营单位):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

(一)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二)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三)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应当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

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

(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五)已经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10、事故调查组由哪些部门和成员构成及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要点: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国务院安监总局,较大事故逐级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监局,一般事故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监局。

(1)事故调查组构成:**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工会,并应当邀请检察院派人参加,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组长有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指定。

(2)职责:①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直接经济损失。②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③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④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⑤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11、事故原因分析及责任划分。

要点:

1、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作业)、物的不安全状态(技术缺陷);间接原因:制度和管理问题。

2、责任划分: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领导责任者

12、事故调查报告内容有哪些。要点: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5)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

13、企业职工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哪些内容。

要点:体系文件内容包括: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关键岗位与职责,主要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其预防和控制措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内的管理方案、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其他内部文件。

△ 事故调查与处理 答题要点:(4+X)

1、生产经营单位

2、主要负责人(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给予撤职处分或者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依照前款规定受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3、事故直接责任人(第九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相关人员(第七十七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予以批准或者验收通过的;

(二)发现未依法取得批准、验收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予取缔或者不依法予以处理的;

(三)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不撤销原批准或者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 预防事故发生的建议和措施

答题要点:(5+X)

1、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2、建立完善并贯彻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技术措施;

3、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依法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

5、建立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通过培训和演练确保其可操作性;

△ 事故应急预案的建立程序

答题要点:(五步法)

成立预案编制小组→危险分析与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应急预案的实施

△ 熟悉安全标准化的一、二级要素。

安全生产管理重点 1、3E原则: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管理对策防止事故发生。

2、反馈原则认为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错误:监督原则认为为使安全生产法得到落实应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3、动态相关性原则告诉我们: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4、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5、要做到安全第一,就必须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

6、我国现行工伤事故统计中,按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工伤事故分20类。

7、安全和危险均是相对的概念

8、安全管理必须要有强大的动力,并正确应用动力,从而激发人们保障自身和集体安全的意识,自觉积极地搞好安全生产工作。这种管理原则是人本原则中的“激励原则” 9、1931年,美国的海因希里在《工业事故预防》一书中阐述了工业安全理论。海因希里法则事故后果为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无伤害的事故件数之比为1:29:300。海因希里因果连锁理论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防物的不安全状态。

10、提出事故频发倾向理论的作者是:查姆勃。

11、危险源的构成要素有: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触发条件。

12、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仪器检查法、常规检查法、安全检查表法。

13、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董事会保证。

14、普通行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32小时,每年再教育12小时,新职工24小时;农民工每年8小时安全教育。

危险行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48小时,每年再教育16小时,新职工72小时。

15、安全检查五查“思想、管理、隐患、整改、事故处理”。

16、国家规定对非矿山企业强制性检查的项目:特种设备、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

17、征收工伤保险费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相结合是事故预防的主要机制。

18、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有直观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19、特种作业的批准机构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

20、卡方检验是一种用途很广的假设检验方法。

21、安全标志分四类:禁止、警告、命令、提示。

22、从长远观点来看,低成本高收益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23、安全教育培训的方法:讲授法、实际操作演练法、案例研讨法、读书指导法、宣传娱乐法。

24、劳动防护用品三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一标志(安全标志)。

25、编制安措计划原则:必要性和可行性、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26、安措计划应与同年度的生产技术财务供销计划同时编制。总工审批、厂长下达。

27、主要负责人培训内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规程规范标准、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方法与安全生产技术行业安全生产专业知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救援措施调查处理方法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国内外先进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典型事故安全分析。

28、特种作业人员离开岗位6个月,需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试合格后上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每两年复审一次,连续工作10年经用人单位进行知识更新教育后每4年复审一次。

29、安全检查的程序:策划-实施-分析-纠正。

30、劳动保护用品选用原则:符合性、防护性、适用性、舒适性;用人单位责任:按法规选用、三证一书定点购买、教育、报废、制度档案

31、使用劳保用品的一般要求:检查;不超限使用、合格产品、不能代替;按说明书使用

32、安全评价包括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

33、安全预评价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危险及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度评价和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34、安全验收评价在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正式投产前进行。设备设施装置实际运行状况检测考察找出项目投产后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运用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

35、安全现状综合评价:针对某一单位总体或局部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评价。

36、专项安全评价是针对某一活动或场所,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的安全评价。剧毒化学品获得营业执照必须。

37、安全评价的程序:准备、危险辨识、定性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结论及建议、编制报告。

38、危险有害因素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共分6大类37项: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生理性、行为性、其他。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共20类。

39、危险有害因素常用的辨识方法:直观经验分析法(如对照、经验法和类比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如事件树、事故树等)。

40、危险控制顺序:消除-预防-减少-隔离-联锁-警示

41、重大危险源:长期或临时地生产、使用、搬运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其临界量的单元(包括设施和场所)

42、评价单元一般以生产工艺、工艺装置、物料的特点和特征与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分布有机结合进行划分。

43、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有:定性(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观察问法、因素图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定量(分为概率风险、伤害范围、危险指数评价法).

44、安全预评价报告格式:封面、预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著录基、目录、编制说明、前方、正文、附件、附录。

45、安全验收评价(为企业服务,为政府服务),报告格式同上。

46、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格式:前言、目录、项目概述、程序和评价方法、危险性预先分析、危险度与危险指数分析、事故分析与重大事故的模拟职业卫生现状评价、对策与建议、评价结论共8章

47、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0适用:危险物質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企业或组织,不适用: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军事设施、采掘业、危险物质的运输。

48、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49、单元是指一个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眀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50、分类: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分为四类(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有毒物质)142种。

51、风险评价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的重要内容。

52、燃烧爆炸性危险物质可为7类:爆炸性物质、气体燃烧性物质、液体、固体、自燃、遇水易燃、氧化性物质.

53、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由以下组成: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管理、报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4、我国重大危险源监控为4级。

55、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信息网络,实施重大危险源的宏观监控与管理。

56、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工作主要由区县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

57、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抢救受害人员、迅速控制事态、消除危害后果恢复现场、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58、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不确定性、突发性、复杂性、后果影响易猝变激化放大。

59、事故应急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

60、准备阶段:应急体系建立、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的落实、预案编制、应急队伍建设、应急设备与物资准备维护、预案的演练、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

61、响应阶段:报警与通报、人员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外部求援。

62、恢复阶段:事故发生后进行。首先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63、应急体系由组织体制、动作机制、法制基础和应急保障系统4部分组成。

64、组织体制:管理机构、功能部门、应急指挥、救援队伍。

65、动作机制:统一指挥、分组响应、属地为主、公众动员。

66、法制基础:法律(紧急状态法)、规章(应急管理条例)、政府令、标准

67、保障系统:信息通讯、物资装备、人力资源、经费财务

68、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应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事态发展趋势和控制能力实行分级响应机制。响应级别通常分3级:一级紧急情况:利用所有部门一切资源;二级:两或更多部门响应;三组:一个部门

69、应急响应程序:接警、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

70、现场指挥系统模块化结构由指挥、行动、策划、后勤、资金/行政5个核心应急响应职能组成。

71、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明确应急救援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及时响应、成为各类突发重大事故应急基础、超过应急能力便于与上级应急部门协调、利于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72、应急预案可为3个层次: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含单项预案——大型公众聚集活动)。

73、预案基本结构1+4:一个基本预案+应急功能设置、特殊风险管理、标准操作程序、支持附件。

74、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可包括预案、程序、指导书、记录等,是一个4级文件体系。

75、编制过程:成立编制小组-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编制预案--评审与发布--实施。

76、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还应确保预案的批准、实施和维护。

77、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核心要素共6个一级要素:方针与原则、应急策划、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现场恢复、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78、应急策划包括危险分析、资源分析、法律法规要求。

79、应急准备包括:机构与职责、应急、教育训练与演习、互助协议。

80、应急响应的核心功能和任务: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与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

81、预案演练的类型: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

82、桌面演练:按预案及标准工作程序,讨论紧急情况时采取行动。仅限于有限的应急响应和内部协调。事后口头评论形式收集参演人员建议,并提交简短的书面报告。

83、功能演练: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事后除口头评论外,还应向地方提交有关演练活动的书面汇报,提出改进建议。

84、全面演练: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事后除口头评论、书面汇报外,还应提交正式的书面报告。

85、应急演练的参与人员共5类:参演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观摩人员。

86、建立应急演练策划小组是成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工作的关键。参演人员不得参加策划小组,更不能参与演练方案的设计。

87、综合性应急演练过程可划分为:准备、实施、总结3阶段。

88、演练结果评价:不足项、整改项、改进项。

89、不足项:应急准备缺陷、可能导致事件发生时不能确保组织体系有能力采取合理应对措施保证公众安全健康。应在规定时间内予以纠正。

90、整改项:应急准备缺陷、单独不可能造成影响。在下次演练前予以纠正。

91、改进项:应急准备过程上应予改善的问题。不会对人员安全与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视情况予以改进,不必一定要求纠正。

92、职业危害因素分类:按来源分为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按性质分为环境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与职业有关的其他因素、其他因素。

93、职业性危害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从业人员健康的因素。

94、法定职业病共10类115种。10类: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化学因素所致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

95、生产过程中生产或使用的有毒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

96、非电离辐射:射频辐射、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电离辐射:X线

97、白内障:红外线;电光性眼炎:紫外线;白血病:电离辐射。

98、异常气象条件:高温作业、高温强热辐射、高温高湿;其他异常气象条件指低温作业、低气压作业等。

99、成年妇女禁忌参加连续负重,禁忌每次负重超过20kg,间断负重超过25kg.100、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IV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101、安全生产事故划分。

①普通生产安全事故。特别重大:≥30死、100伤、1亿元。重大:10~29死,50~99伤,5千万~1亿元。较大:3~9死,10~49伤,1~5千万。一般:1~2死,1~9伤,100~1000万。

②道路交通事故。特大:≥3死。重大:1~2死。一般: 1~2重伤。轻微:1~2轻伤。③火灾事故。特大:≥10死或≥20重伤。重大:≥3死或≥10重伤。一般:不含前两种的其他。

④水上交通事故:重大、大、一般、小。⑤民航飞行事故:特别重大、重大、一般。

⑥铁路交通事故:同①,并加上列车脱轨和中断行车等情况。

102、事故报告的内容:①事故发生单位概况;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③事故的简要经过;④事故已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⑤已经采取的措施;⑥事故的补报。

103、直接经济损失。

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医疗及护理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

2、善后处理费用: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

3、财产损失价值: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安全法律法规中涉及罚款的条款

一、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资金投入、管理职责)

1、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照本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二、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危险作业、生死合同)

1、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未建立专门安全管理制度、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或者不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的;

2、对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或者未进行评估、监控,或者未制定应急预案的;

3、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未安排专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的。

4、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三、5万元以下:(三同时、标志、安全设备、劳动防护用品、特种设备和容器和运输工具、淘汰工艺设备)

1、(三同时)矿山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没有安全设施设计或者安全设施设计未按照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的;

2、(三同时)矿山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未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的;

3、(三同时)矿山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安全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

4、(标志)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

5,(安全设备)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 6,(安全设备)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的;

7,(劳动防护用品)未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 8,(特种设备及容器、运输工具)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未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投入使用的;

9,(淘汰工艺设备)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的。

四、2万元以下:(培训、机构人员设置)

(1)(机构、人员)未按照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2)(培训)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

(3)(培训)未按照本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未按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如实告知从业人员有关的安全生产事项的;

(4)(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的。没收违法所得、五、违法所得10万元为界(未经批准,生产。。危险物品)1-5倍,不足2-10万元。

未经依法批准,擅自生产、经营、储存危险物品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或者予以关闭,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六、违法所得5万元为界:(出租、发包)1-5倍,不足 1-5万

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承包方、承租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七、5000元为界:(中介机构)2-5倍,不足5000-2万元,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

第七十九条 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单处或者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对有前款违法行为的机构,撤销其相应资格。

八、特种设备发生事故:

单位:一般事故10~20万,较大事故20~50万,重大事故50~200万。

个人:一般事故上年收入30%,较大事故上年收入40%,重大事故上年收入60%。

第二篇:2012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案例分析答题技巧+其他科目答题要点

案例分析题型及答题技巧

1、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对某场景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所在的工业单元进行分析。

要点: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标准》(GB6441-1986),从导致事故发生的角度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不包括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等事故,不包括停驶。

(3)机械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

(4)坍塌: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不包括冒顶片帮、车辆、起重机械和爆破引起的坍塌。

(5)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

(7)起重伤害:各种起重作业中发生的挤压、坠落等伤亡事故。

(8)高处坠落: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9)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烫伤、化学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烧伤。

(10)爆破(放炮):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11)火药爆炸: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2)瓦斯爆炸。

(13)锅炉爆炸。

(14)容器爆炸。

(15)其他爆炸。

(16)火灾。

(17)冒顶片帮。

(18)透水。

(19)中毒和窒息。

(20)其他伤害。

2、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16-1992),对某场景存在的物理性或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并指出预防和控制措施。

要点:

1、按国家标准《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分为6大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生理性、行为性、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原则:(1)科学性。(2)系统性:生产活动和生产系统的各个方面。(3)全面性:从厂址、自然条件、建筑物、工艺过程、设备装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等各方面分析识别,从正常生产操作时、开停机和检修时、装置被破坏及操作失误时进行分析识别。(4)预测性: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出现的条件及可能的事故模式。识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系统安全分析的过程。

2、从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从以下8个方面分析,并提出预控措施:

(1)厂址:从地址、水文、气象、周边及交通运输条件、自然灾害、消防支持等。

(2)总平面布置: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动力设施(氧气乙炔站、压缩空气站、油气站等)、道路、储运设施等方面。

(3)道路及运输:从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运输和竖向交叉运输等方面。

(4)建筑物:从厂房生产作业(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等方面。

(5)生产设备、装置:分别从工艺设备、机械设备、电气设备、高处作业设备、特殊单体设备的运行检修、误操作和故障、紧急异常、防静电雷电等方面进行识别。

(6)生产工艺及其过程:设计是否合理、是否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是否采取减少危险有害因素的措施、是否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离、是否能通过联锁装置来终止危险、是否设置安全标识和警示装置等。

(7)作业环境:注意识别存在毒物、噪声、振动、高低温、辐射、粉尘等有害因素的作业部位。

(8)安全管理措施。

3、找出某场所存在哪些职业病类别,并指出预防和控制措施。要点:导致职业病的危害因素主要是:

(1)生产性粉尘。尘肺(煤尘、硅石尘、棉麻尘等),粉尘爆炸(煤尘、铝/锌粉尘等)。(2)毒物。常见生产性毒物有铅、汞、苯、氯气、氨气、CO、CO2、H2O等。

(3)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其他危害因素等。

4、试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企业应申报的重大危险源并说明理由。

要点:1)贮罐区(贮罐);2)库区(库);3)生产场所;4)压力管道;5)锅炉;6)压力容器;7)煤矿(井工开采);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9)尾矿库。

5、试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对某单位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要点:各化学品的实际存量(t)÷各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t)≥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6、按照应急准备要素的要求,指出某单位在应急准备工作中的不足。

要点:应急准备包括:应急组织及其职责权限的明确、应急资源的准备、公众教育、应急人员培训、预案演练、互助协议的签署等。

7、指出某单位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和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要点:(1)预案编制由生产、安全、技术、人力、环保等部门共同编写,征求各部门和各级人员意见。

(2)预案经本单位各级管理人员、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响应人员讨论、修订和内部评审,涉及外单位还应进行外部评审,然后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发布。

(3)预案按规定报送属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4)发布后的预案要落实宣传、教育和培训、应急资源的定期检查维护、开展演练和训练、对预案实施动态管理和更新完善等。

8、指出某单位编制的事故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P35、P40 要点:(1)应急预案主要内容:总则(方针原则)、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预警和预防机制、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附则、附录。

(2)编制方法:组建预案编制队伍、开展危险与应急能力分析、预案编制、预案评审与发布和实施。

9、事故报告有哪些规定。

要点:(生产经营单位):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

(一)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二)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三)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应当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

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

(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五)已经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10、事故调查组由哪些部门和成员构成及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要点: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国务院安监总局,较大事故逐级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监局,一般事故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监局。

(1)事故调查组构成:**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工会,并应当邀请检察院派人参加,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组长有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指定。

(2)职责:①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直接经济损失。②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③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④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⑤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11、事故原因分析及责任划分。

要点:

1、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作业)、物的不安全状态(技术缺陷);间接原因:制度和管理问题。

2、责任划分: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领导责任者

12、事故调查报告内容有哪些。要点: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5)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

13、企业职工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哪些内容。

要点:体系文件内容包括: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关键岗位与职责,主要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其预防和控制措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内的管理方案、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其他内部文件。

△ 事故调查与处理 答题要点:(4+X)

1、生产经营单位

2、主要负责人(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给予撤职处分或者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依照前款规定受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3、事故直接责任人(第九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相关人员(第七十七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予以批准或者验收通过的;

(二)发现未依法取得批准、验收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予取缔或者不依法予以处理的;

(三)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不撤销原批准或者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 预防事故发生的建议和措施

答题要点:(5+X)

1、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2、建立完善并贯彻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技术措施;

3、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依法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

5、建立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通过培训和演练确保其可操作性;

△ 事故应急预案的建立程序

答题要点:(五步法)

成立预案编制小组→危险分析与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应急预案的实施

△ 熟悉安全标准化的一、二级要素。

安全生产管理重点 1、3E原则: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管理对策防止事故发生。

2、反馈原则认为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错误:监督原则认为为使安全生产法得到落实应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3、动态相关性原则告诉我们: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4、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5、要做到安全第一,就必须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

6、我国现行工伤事故统计中,按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工伤事故分20类。

7、安全和危险均是相对的概念

8、安全管理必须要有强大的动力,并正确应用动力,从而激发人们保障自身和集体安全的意识,自觉积极地搞好安全生产工作。这种管理原则是人本原则中的“激励原则” 9、1931年,美国的海因希里在《工业事故预防》一书中阐述了工业安全理论。海因希里法则事故后果为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无伤害的事故件数之比为1:29:300。海因希里因果连锁理论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防物的不安全状态。

10、提出事故频发倾向理论的作者是:查姆勃。

11、危险源的构成要素有: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触发条件。

12、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仪器检查法、常规检查法、安全检查表法。

13、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董事会保证。

14、普通行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32小时,每年再教育12小时,新职工24小时;农民工每年8小时安全教育。

危险行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48小时,每年再教育16小时,新职工72小时。

15、安全检查五查“思想、管理、隐患、整改、事故处理”。

16、国家规定对非矿山企业强制性检查的项目:特种设备、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

17、征收工伤保险费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相结合是事故预防的主要机制。

18、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有直观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19、特种作业的批准机构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

20、卡方检验是一种用途很广的假设检验方法。

21、安全标志分四类:禁止、警告、命令、提示。

22、从长远观点来看,低成本高收益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23、安全教育培训的方法:讲授法、实际操作演练法、案例研讨法、读书指导法、宣传娱乐法。

24、劳动防护用品三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一标志(安全标志)。

25、编制安措计划原则:必要性和可行性、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26、安措计划应与同的生产技术财务供销计划同时编制。总工审批、厂长下达。

27、主要负责人培训内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规程规范标准、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方法与安全生产技术行业安全生产专业知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救援措施调查处理方法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国内外先进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典型事故安全分析。

28、特种作业人员离开岗位6个月,需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试合格后上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每两年复审一次,连续工作10年经用人单位进行知识更新教育后每4年复审一次。

29、安全检查的程序:策划-实施-分析-纠正。

30、劳动保护用品选用原则:符合性、防护性、适用性、舒适性;用人单位责任:按法规选用、三证一书定点购买、教育、报废、制度档案

31、使用劳保用品的一般要求:检查;不超限使用、合格产品、不能代替;按说明书使用

32、安全评价包括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

33、安全预评价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危险及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度评价和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34、安全验收评价在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正式投产前进行。设备设施装置实际运行状况检测考察找出项目投产后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运用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

35、安全现状综合评价:针对某一单位总体或局部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评价。

36、专项安全评价是针对某一活动或场所,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的安全评价。剧毒化学品获得营业执照必须。

37、安全评价的程序:准备、危险辨识、定性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结论及建议、编制报告。

38、危险有害因素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共分6大类37项: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生理性、行为性、其他。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共20类。

39、危险有害因素常用的辨识方法:直观经验分析法(如对照、经验法和类比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如事件树、事故树等)。

40、危险控制顺序:消除-预防-减少-隔离-联锁-警示

41、重大危险源:长期或临时地生产、使用、搬运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其临界量的单元(包括设施和场所)

42、评价单元一般以生产工艺、工艺装置、物料的特点和特征与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分布有机结合进行划分。

43、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有:定性(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观察问法、因素图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定量(分为概率风险、伤害范围、危险指数评价法).

44、安全预评价报告格式:封面、预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著录基、目录、编制说明、前方、正文、附件、附录。

45、安全验收评价(为企业服务,为政府服务),报告格式同上。

46、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格式:前言、目录、项目概述、程序和评价方法、危险性预先分析、危险度与危险指数分析、事故分析与重大事故的模拟职业卫生现状评价、对策与建议、评价结论共8章

47、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0适用:危险物質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企业或组织,不适用: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军事设施、采掘业、危险物质的运输。

48、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第三篇: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答题技巧》

案例分析答题技巧

™案例分析,即给出一个案例并就案例提出问题,要求考生作出开放式的分析。这种考法给考生较大的发挥空间,虽然不会得不到分,但要得高分也较困难。要能很好地解答这种题,考生既要认真阅读案例,又要有清晰的分析思路;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一定的实际经验。同时案例分析一定要熟练掌握技术、法规、管理三门课的重点内容,并能够综合运用。关于分析题的解答技巧,需要补充的还有以下几点:

™1.严格掌控答题时间。前面两道选择题尽量控制在半小时内,最多不能超过1小时。以免后面笔答题时间太少。

™2.先看问题再看案例。因为分析题的问题一般比较短,考生可以先看问题,这样在阅读时就能有较强的针对性,对关键词划线,容易抓住重点,提高效率。

™3.要认真审题。问题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认真地看,要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弄清问题要求分析的到底是什么。

™4.不要急于动笔。看完题目后,考生不要马上动笔,想到什么写什么,而应先花几分钟时间对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思考,确定答题思路和要点,框架建立起来后再动笔回答。这样才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并且不容易遗漏要点。

™5.不求深,但求全。案例分析涉及到问答题,评分是按照采分点规则,每一点有固定分数,在回答时答出一点即可得到相应分数。所以案例分析核心的部分是不追求深而追求全。

™6.找根源,抓本质。案例分析题往往会问“怎么办”、“应采取什么对策”,对这种问题,考生不可一上来就摆措施、列办法,而应首先分析事故的问题是什么,造成事故的原因又是什么,然后再针对分析结果设计对策。分析的过程是这样,考生在回答问题时也可按同样的思路设计自己的答题框架。

™7.语言简练,突出重点。对分析题,首先要象简述题那样做到要点完整;而跟简述题不同的是,对每一“点”,考生都要稍展开一些论述,阐述该“点”包含的内容。但应避免经验之谈,对不同的“点”又不可平均用力,重要之“点”,应详细论述;一般之“点”,讲清即可。论述过程中应遵循“从重点到一般”的顺序,重要的内容放在前面,层次分明,循序渐进。

™8.行文流畅,结构清楚。写文章干干净净、清清楚楚是一种好习惯,这既能给评阅教师一个好心情,也有利于保持自己思路的清晰。考生回答分析题切忌从头到尾一大段,结构混乱,乱涂乱画。

™下面的几个小技巧可以帮助考生写出 一份漂亮的答卷:

(1)分段合理,在此前提下,段落宁多勿少;(2)用不同层次的数字,如

一、1、(1)、①表示结构层次;

(3)每一要点最好先用一两句话、一两个词概括,然后再简单论述几句。事故案例分析报告的一般格式

一、事故经过(概述)

二、事故性质认定和原因分析 1.性质认定 2.直接原因 3.间接原因

三、事故责任划分与处理 1.直接责任 2.主要责任(重要责任、间接责任)3.领导责任

四、事故教训

五、预防措施与对策 1.技术措施与对策 2.组织管理措施与对策

事故案例中事故直接原因分析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

(GB6442—1986)中规定,属于下列情况为

直接原因:

1、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2、人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在《企业职工

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中有

规定

注:答题时最好引用文中原句 事故间接原因的分析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一 1986)中规定,属于下列情况者为间接原因:

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

2、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3、劳动组织不合理。

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7、其他。

事故责任分析(3类)

™直接责任者——其行为与事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的人员。™主要责任者——对事故的发生起主要作用的人员。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由肇事者或有关人员负直接责任或主要责任: 1)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或冒险作业造成事故的;2)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的;3)违反劳动纪律、擅自开动机械设备或擅自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备,造成事故的。

™领导责任者——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有关领导应负领导责任: 1)由于安全生产规章、责任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职工无章可循,造成事故的;2)未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或职工末经考试合格上岗操作造成事故的;3)机械设备超过检修期限或超负荷运行,设备有缺陷又不采取措施,造成事故的;4)作业环境不安全,又未采取措施,造成事故的;5)新、改、扩工程项目的安全卫生设施不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造成事故的。

一、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 任者,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其职责为:(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指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即使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5)组织指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事故责任追究

™责任分为三类

™行政责任:行政处分、行政处罚 ™刑事责任:《刑法》相关规定和罪名 ™民事责任:违约民事责任、侵权民事责任(安全生产领域:财产损失赔偿责任和人身 伤害民事责任)

事故教训

™找出事故原因

™分析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原因后所得出结果即为教训 ™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事故教训、对策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方面

(1)是否贯彻落实了有关的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2)是否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3)是否制定了合理的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4)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执行是否到位。(责任制、操作规程)

(5)安全培训教育和宣传贯彻是否到位,职工的安全意识是否到位。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6)是否按规定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7)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执法力度是否到位。

(8)企业负责人是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是否安全投入不足。(9)是否存在官僚和腐败现象,因而造成了事故的发生。

(10)是否落实了有关“三同时”的要求(11)是否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2)组织保障:机构、人员配备

(13)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是否执行(14)是否执行了安全标准化

™《案例分析》题型预测

一、11年《案例分析》试卷题型预测及分析(1)题量:预计会出大概五、六道大题;(2)题型:肯定全部是现场或场景题;

(3)变化:11年与过去的几年相比,预计在各个题目下的问题,会略有变化,其主要变化应是: ※每个题目下的问题,可能会包括以下三种类型: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简答题,不排除出不定项选择题 的可能性。

※更注重考核实际能力和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实际工作经验要求更高

(4)重点:2010年之前《案例分析》的场景题 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危险有害因素辩识和控制案例”分析 ※“应急预案案例”分析 2011年大纲要求增加了:

※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规章制度制定和修订、相关方安全管理的案例分析 ※“三同时”、标准化建设的案例分析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与控制方面的问题

(1)按事故类别(GB6441),指出某类作业场所/生产过程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2)按导致事故的原因(GB/T13861),指出某类作业场所 /生产过程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3)针对现场某事故/某一危险有害因素,制定防范的安全对策措施(安全技术措施);(4)指出某装置/设备运行/生产过程/作业活动中的常见事故类型;

(5)分析某作业场所/生产活动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6)防止职业中毒/粉尘/噪声的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7)分析某装置/设备运行中某类事故的发生原因,及如何防止该类事故发生。这一方面的问题极有可能涉及以下专业/行业领域:

★机械加工——金属切削机械、铸造、锻造、热处理等; ★特种设备——起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电梯;

★危险化学品——油库、有毒有害物质、常见的危险物质

★防火、防爆——建筑物(构筑物)防火、厂房防爆,以及火灾爆炸基本知识; ★电气安全技术。

(二)应急预案方面的问题

™指出某应急预案的制定存在的错误和不足; ™指出某应急演习计划中存在的不正确做法; ™指出某应急预案的缺陷及应补充的内容; ™指出某应急预案响应、恢复的步骤和内容

™指出某单位在应急演习/演练过程的不足、错误、不恰当之处等。这种题主要考查大家对应急预案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方面的问题

™确定事故的类别、起因物、致害物、存在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 ™调查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应搜集的情况和材料; ™事故原因分析: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确定事故的性质:责任事故

™事故责任者分析: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领导责任者 ™事故教训、对策措施分析

™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的计算;直接、间接经济损失的计算 ™事故调查的程序/如何进行事故调查; ™写个简单的事故调查报告

纯知识型方面的问题

一般这种题与给出的现场或场景没有直接关联的关系,题目给出的资料/信息,答题一般也用不上,属于纯知识型问题。如:

(1)简述火灾爆炸的发生条件/三要素;(2)影响可燃性混合气爆炸极限的因素;

(3)简述制定预防可燃性混合气发生火灾爆炸措施的原则并按每项原则举出三个实例;(4)简述某装置/设备运行/生产过程/作业活动中应有的安全附件/安全设备/应急装备;

(5)简述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安全要求;

(6)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7)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安全要求;(8)危化品储存单位应具备的条件;(9)主要负责人的法定安全职责;

(10)用人单位应采取哪些职业病防治措施。这种问题,大多从以下三个方面出: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 ★安全技术通用基本知识。

★可能出简答题的重要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 《安全生产法》; 《职业病防治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493号令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第四篇:注册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笔记及答题技巧

一、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根据导致事故的原因、致伤物和伤 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 20 类:(典型)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触电、火灾、其他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灼烫物体打击、(可能)坍塌、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淹溺、锅炉爆炸、(较少)瓦斯爆炸、火药爆炸、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爆破)2.生产过程中危险和有害因素(13861-09)

人的因素(指挥失误、违章作业、误操作、监护失误); 物的因素(物的缺陷、噪声、高温、防护缺陷、漏电); 管理因素(组织结构不健全、责任制未落实、规章制度不完善、培训不完善、安全投入不足、其他管理缺陷)

四、事故预防优先原则: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

二、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

1、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2、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3、处置危险和危害物并降低到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内; 4、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5、发生意外事故时,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施救条件。

五、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

1、改进工艺过程、机械化、自动化;2、设置安全装置;

3、预防性的机械强度试验;4、电气安全对策;5、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 6、工作地点的布置与整治;7、个人防护用品。

六、事故报告的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 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七、事故调查的程序:

1、成立事故调查组;2、事故现场抢救、处理;3、事故有关物证的搜集; 4、事故事实材料搜集;5、事故人证材料的搜集;6、事故现场摄影、录像; 7、事故现场图的绘制;8、事故原因分析;9、编写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10、事故调查处理结案归档。

事故调查组成: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工会;邀请检察机关;聘请有关专家。

事故调查组的职责:查明事情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直接经济损失;认定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提出对该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总结该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提交事故调查报告。在报告上签字。事故调查报告内容(概要):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经过和救援情况;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和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事故责任的认定和该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附具有关证据材料

八、事故分析;

直接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缺陷;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人的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5、物体存放不当;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7、攀、坐不安全位置;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 10、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11、未使用个人防护用品;12、不安全装束;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间接原因:

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2、教育培训不够;3、劳动组织不合理;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和指导错误;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7、其它。

九、事故教训:

1、是否贯彻落实了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2、是否制定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3、是否制定了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4、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执行是否到位;

5、安全培训教育是滞到位,职工安全意识是否到位;

6、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是否到位;

7、企业负责人是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8、是否存在官僚和腐败现象;

9、是否落实了有关三同时的要求;

10、是否有合理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措施。经典答案

问题一 事故原因(事故性质的原因)

1、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落实整改措施,不重视安全工作,忽视安全管理; 2、违章指挥、违章操作;3、人员未经专业培训;4、作业现场混乱; 5、有关部门未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6、设备未经检验。问题二 事故责任

1、主管生产负责人、违章指挥;

2、操作人员无证上岗(或未经专业培训或违章作业);

3、安全负责人未制止违章行为(发现违章行为者未制止违章行为); 4、法定代表人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对事故隐患没有认真整改。问题三 整改防范措施(教训)

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2、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3、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4、有关部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5、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加大投入; 6、制定并落实应急预案。

问题五 为杜绝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安全对策措施 : 1、应选用本质安全性能好的相关装备;2、在设备上安装安全防护装置;

3、工人应严格执行 XX 操作规程;4、配备防止 XX 事故伤害的必要的防护用品; 5、加强对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发现设备有问题及时进行维修;

6、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7、制定针对 XX 事故的应急预案。问题六 应配备的救援设备

1、通讯设备 2、报警设备 3、个体防护设备

4、相关数据及所需技术资料 5、各种急救和救援设备

问题七 应急程序分类(体系构成)内容以及主要内容: 1分类: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2内容:应急预案概况、事故预防、准备程序、应急程序、现场恢复、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3.编制程序:成立编制工作组、资料收集、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应急能力评估、应急预案编制、预案评审与发布

4.应急预案基本任务:营救受害人员、控制事态、消除危害后果、查清事故原因。

问题八 应急准备的不足

1、员工应急教育不够或培训不足;2、预案应急演练不足; 3、应急救援器材不足或防毒面具不够或防护面具不足;

4、未确保应急救援器材有效或应急救援器材不好使、陈旧不好用; 5、应急组织权限不明确或没有统一指挥或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问题九 事故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的内容

1、撤离的方式、方法;2、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3、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或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或非事故现 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

问题十 事故调查取证中主要资料和证据 1、发生事故单位名称和发生时间;

2、肇事者和受伤害者的自然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状态、身份证),技术背景资料、安全教育及考核记录;3、事故发生当天肇事者和受伤害者工作情况; 4、事故发生地点内设备、物料位置图;5、设备损坏情况,现场残留物,破损部件描述; 6、肇事者和受伤害者受伤情况描述,现场采取的救护(或应急)措施;

7、肇事者和受伤害者所在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或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相关 安全管理制度。

十一、事故性质分析 :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

3、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人、物、环)

2)间接原因(技术、教育、管理、人的身体、精神)

3)主要原因(对事故发生起主要作用的原因,可能是直接原因也可能是间接原因)

4、事故责任分析 :1)直接责任者(一般来讲“三违”者,都属于直接责任者)

2)领导责任者(一般来讲违反 《安全生产法》 第 17 条的内容者属于领导责任者)3)主要责任者(一般来讲,谁离事故越近,谁就是主要责任者)

十二、应制定的制度类:综合

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管理定期例行工作制度、承包与发包工程管理制度 安全措施和费用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危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隐患排查和治理管理制度、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 应急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 人员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和特殊作业管理制度、岗位安全规范、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设备设施

“三同时”管理制度、定期巡视检查制度、定期维护检修制度 定期检测检验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特种作业种类 :电工、焊接与热切割、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特种设备分类:1.承压类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

间接经济损失统计范围:停产、减产损失价值、工作损失价值、资源损失价值、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新职工培训费、其他损失。

隐患治理方案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质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七)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第五篇: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考点及答题技巧一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考试答题技巧

一、认真审题,找对出处。有很多人因为错误的理解题义而失分,十分可惜。如2004 年考试的第二

题:要求按照《XXXX 事故分类》(即20 种事故)找出工厂里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存在的地方,而有的人认为

是按照事故性质分类(即六种如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等等)。

二、分数决定字数。根据该题的分数和所问问题数来推断应答要点及内容的多少。如一个10 分的

题和2 分的题,其答案内容的多少是不会一样的。

三、浏览试题,由易到难。答题过程中,对考题要先浏览一遍,看看分值分配和自己能准确得分 的情况,合理分配时间,把自己有把握拿到的分数先稳当当地拿到手,再有序地把其他问题进行认真细致 地解答。

四、卷面整洁、字迹工整。答卷时,卷面安排要整洁、协调,字迹一定要工整,让人爽心悦目的

卷面至少可以为你额外获得5 分以上。

五、突出闪光点,获取印象分。如果你能够清楚的记起(或有意识的记住)法律法规的某些条款,不妨写在适合的地方。引经据典,更能使评委对你的能力充满信心,打分时自然会发生倾斜,即使那不属 于踏分点。

五、阅卷是踩点给分,答题就要多条少量。现在考试都是踩点给分,你只要踩到那个点,再稍微

扩展一下就行了。所以答题时要尽可能的写出所能想到的要点,以增加得分的可能性。建议答题要点控制

在5-7 条,每条用一两句话简要描述。

六、心态宁静,言辞平和。答题时用词要平和,避免出现以偏概全,言辞激烈的话语,如“企业员 工水平差,素质低”等话语,可用“安全素质有待提高”、“员工培训不足”等替代。

七、把握时间,合理分配。合理的分配时间会让考生有条不紊、不慌不忙地答题。既不会在难题上过

多地耗费时间,也不会因题目容易而出现轻视心理;既不会过分紧张,也不会拖拖拉拉。有的考生一味埋头

答题,不进行时间分配,就可能出现前紧后松、前松后紧、过分紧张等

事故案例分析笔记

一、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根据导致事故的原因、致伤物和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物体打击

坍塌

车辆伤害

容器爆炸

机械伤害

瓦斯爆炸 其他爆炸

触电

火药爆炸 中毒和窒息

火灾

冒顶片帮 淹溺

其他伤害

透水 锅炉爆炸

起重伤害

放炮(爆破)

高处坠落

灼烫

(蓝字)

(红字)

(黑字)(先写红字,在写蓝字,黑字不写)

危险危害因素控制

二、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

1、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 2、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3、处臵危险和危害物并降低到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内; 4、预防生产装臵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5、发生意外事故时,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施救条件。

三、选择预防对策原则: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四、事故预防优先原则: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

五、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 1、改进工艺过程、机械化、自动化; 2、设臵安全装臵; 3、预防性的机械强度试验; 4、电气安全对策;

5、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 6、工作地点的布臵与整治; 7、个人防护用品。

六、报告事故的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七、事故调查的程序: 1、成立事故调查组; 2、事故现场抢救、处理; 3、事故有关物证的搜集; 4、事故事实材料搜集; 5、事故人证材料的搜集; 6、事故现场摄影、录像; 7、事故现场图的绘制; 8、事故原因分析; 9、编写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10、事故调查处理结案归档。

八、事故分析;

直接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臵缺乏或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人的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臵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臵;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10、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11、未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12、不安全装束;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间接原因:

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2、教育培训不够; 3、劳动组织不合理;

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和指导错误; 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7、其它。

九、事故教训:

1、是否贯彻落实了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2、是否制定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3、是否制定了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4、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执行是否到位;

5、安全培训教育是滞到位,职工安全意识是否到位;

6、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是否到位;

7、企业负责人是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8、是否存在官僚和腐败现象;

9、是否落实了有关三同时的要求;

10、是否有合理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措施。

经典答案

问题一 事故原因(事故性质的原因)

1、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落实整改措施,不重视安全工作,忽视安全管理; 2、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3、人员未经专业培训; 4、作业现场混乱;

5、有关部门未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 6、设备未经检验。问题二 事故责任

1、主管生产负责人、违章指挥;

2、操作人员无证上岗(或未经专业培训或违章作业);

3、安全负责人未制止违章行为(发现违章行为者未制止违章行为); 4、法定代表人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对事故隐患没有认真整改。问题三 整改防范措施(教训)

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3、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 4、有关部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5、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加大投入(换成经典答案五); 6、制定并落实应急预案。

问题四 参照GB16441-1986分析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存在于哪个作业中? 九大类(红字+蓝字)

其他伤害:滑倒、摔伤、摔伤等。

问题五

为杜绝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安全对策措施:? 1、应选用本质安全性能好的相关装备; 2、在设备上安装安全防护装臵; 3、工人应严格执行XX操作规程;

4、配备防止XX事故伤害的必要的防护用品;

5、加强对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发现设备有问题及时进行维修; 6、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7、制定针对XX事故的应急预案。问题六

应配备的救援设备

1、通讯设备

2、报警设备

3、个体防护设备

4、相关数据及所需技术资料

5、各种急救和救援设备 问题七

应急程序应用包括哪些内容 1、可能出现的灾害各类;

2、明确可能发生灾害的装臵;、设备或场所及灾害的后果; 3、重点预防部位的防灾器材配备相关数据及所需技术资料; 4、灾害应急机构及有关人员的职责; 5、灾害初起时立即采取的措施; 6、对内警报、对外通报和联络; 7、疏散组织不同风向时的疏散路线; 8、重要记录和设备的保护及危险物品的处理; 9、救灾过程中应急人员应佩戴的防护用品; 10、应急期间的必要信息、装臵布臵图、危险物质数据、作业指导书、联络电话号码等。问题八

应急准备的不足

1、员工应急教育不够或培训不足; 2、预案应急演练不足;

3、应急救援器材不足或防毒面具不够或防护面具不足;

4、未确保应急救援器材有效或应急救援器材不好使、陈旧不好用; 5、应急组织权限不明确或没有统一指挥或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问题九

事故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的内容 1、撤离的方式、方法;

2、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3、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或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或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 问题十

事故调查取证中主要资料和证据 1、发生事故单位名称和发生时间;

2、肇事者和受伤害者的自然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状态、身份证),技术背景资料、安全教育及考核记录; 3、事故发生当天肇事者和受伤害者工作情况; 4、事故发生地点内设备、物料位臵图; 5、设备损坏情况,现场残留物,破损部件描述;

6、肇事者和受伤害者受伤情况描述,现场采取的救护(或应急)措施; 7、肇事者和受伤害者所在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或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相关安全管理制度。

问题十一

技术上的问题和措施

1、摘录题干,去掉杂物,罗列条目;

2、将上述罗列条目取反。问题十二

事故报告内容

问题十三

该厂应针对哪些重大事故风险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答案:九+六

(红字+蓝字)

问题十四

指出该厂在编制和预案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个答题技巧 1、审清题目,明确考点;明确问的是什么,关键词:并、性质、与

注意隐蔽的含义:有关责任人的错误事实。

2、涵盖要点,有的放失

关键词:故意、责任、之内。3、避重就轻,合理用时;

先看问题,再看题干。4、宁滥勿缺,查遗补漏;

5、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单项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本技巧只适用于不会答或不明确的情况:

1、如果四个条案中有三个与安全无关,只有一个有关,那么答案就是这个有关的;

2、数字题:一般不是最大什和最小值;

3、四个答案中三个长,一个短取短的;三个短,一个长,取长的; 4、选项中有三个很熟悉,一个不熟悉,又无法确定熟悉的是不是答案,取不熟悉的;

5、选项中有三个不很熟悉,一个很熟悉,又无法断定不熟悉的不是答案,取不熟悉的;

6、选项中有三个是通用术语,一个是安全术语,取安全术语; 7、四个答案都很长,通常在前两个里;

8、大多数题目都完成以后,个别实在不会,可以考虑观察项的大致分布,曲线分布;

最后的办法:猜

切记:不要空着不答。

案例分析》的新思维 案例题

熟记以下内容,没有东西可写时,可先把下列内容合适的部分写在试卷上。

1、事故类型分析 :记住 GB6441-86 的20类。以下口诀是为了帮助记忆,并非严格的分类!一个打击(物体打击)

三个伤害(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四个煤矿(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

五个爆炸(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五个常见(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一个中毒和窒息 一个其他伤害

2、事故性质分析 :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

3、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人、物、环)2)间接原因(技术、教育、管理、人的身体、精神)

3)主要原因(对事故发生起主要作用的原因,可能是直接原因,也可能是间接原因)

4、事故责任分析 :1)直接责任者(一般来讲“三违”者,都属于直接责任者)2)领导责任者(一般来讲违反《安全生产法》第17条的内容者属于领导责任者)

3)主要责任者(一般来讲,谁离事故越近,谁就是主要责任者)

在实际案例分析中,往往还会用到以下描述责任者的词语(因为以上分类并不能概括所有责任者):

重要责任者、次要责任者、一般责任者,可将这几个词语用在以上三类责任者的前面,例如:重要领导责任。

5、事故教训分析 :从3E的角度分析。即:

1)安全工程技术 2)安全教育 3)安全法治(或安全管理)

下载2013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案例分析答题技巧+其他科目答题要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案例分析答题技巧+其他科目答题要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注册安全工程师2013事故案例答题重点技巧

    事故案例分析笔记及答题技巧 一、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根据导致事故的原因、致伤物和伤 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 20 类: 物体打击 坍塌......

    2011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题型及答题技巧

    题型一、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答题要点: 1、按国家标准《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分为6大类: 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设备防护缺陷)化学性危险、有......

    案例分析答题技巧及相关案例解析

    答题技巧 (一)一种模式为:点题,析题,解题(总结)。 例如2012年真题 通过调查,有70%的教师不承认学生有隐私权,认为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提高教学效果,可以拆看学生的信件。 教师可以拆看......

    科目一答题技巧

    科目一答题技巧 一,全国题: 1,在判断题中,带有“迅速”“紧急制动”“急转”“行政诉讼”的都错。 2,在选择题中,带有“减速让行”“停车让行”“承担民事责任”“减速避让”“停......

    案例分析、谈话谈心答题技巧

    案例分析、谈话谈心答题技巧 一、 案例分析答题技巧(时长5分钟) 案例1: 9月12日下午,突然接到保卫处电话,说有人从教学楼三楼跳下来受伤严重,昏迷不醒,好像是你上半年以辅导员身份......

    消防安全案例答题技巧[范文大全]

    消防安全案例 火灾事故原因 1、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落实整改措施,不重视消防工作,忽视消防管理。 2、 违章指挥,违规作业。 3、 消防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或教育培训不够。 4、......

    中考数学科目答题技巧

    中考数学科目答题技巧 一、 提前进入“角色” 考前一个晚上睡足八个小时,早晨吃好清淡早餐,按清单带齐一切用具,提前半小时到达考区,稳定情绪,从容进场。让大脑开始简单的数学活......

    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笔记

    事故案例分析笔记 一、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根据导致事故的原因、致伤物和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物体打击 坍塌车辆伤害容器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