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17期】昆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工作方案

时间:2019-05-14 22:09: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年第17期】昆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工作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年第17期】昆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工作方案》。

第一篇:【2010年第17期】昆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工作方案

【2010年第17期】昆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10-11-19 来源: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为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的管理,改变我市建筑垃圾堆放、填埋的粗放处理方式,避免建筑垃圾无序处置对土地、空气、水源等生活环境造成污染,减少土地占用,根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39号)和《昆明市城市垃圾管理办法》(昆明市政府令第58号)、《昆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昆明市城中村改造和建筑垃圾处理工作。坚持以市场为主体,充分发挥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作用,构筑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水平,逐步实现建筑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昆明市政府严格禁止建筑垃圾乱堆乱填,大力提倡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模式。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特别是在垃圾特许经营、垃圾清运处置收费、垃圾资源化设施投资、资源化产品推广应用等方面,应及时制订和落实土地规划、资金补贴、税收减免、政府采购等配套政策。

(二)科学规划,示范先行,合理布局的原则。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投资较大,生产链长,涉及面广,影响力大,但可借鉴的经验却很少。所以,应尽快通过示范工程,对适用技术、标准规范、运营模式、配套政策等进行验证和调整后,再以集中处置为原则,统筹规划,形成合理的生产力布局。

三、主要目标

(一)逐步降低以回填和填埋方式处置建筑垃圾的比例,以新型的资源化处理基地替代传统的消纳场。

(二)尽快建成建筑垃圾清运调剂的市、区两级体系和建筑垃圾处置费收费标准及收费体系,今年要建成一至两个工艺水平、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先进的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理示范工程,主城四区各建成一个过渡性建筑垃圾处置场并投入运营,完成全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的生产力布局。

(三)2010年年底以前,实现全市建筑垃圾处置率达100%、资源化利用率达95%以上的目标。

四、组织领导

成立昆明市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以下简称建筑垃圾“三化”)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研究、推进、协调此项工作。人员组成如下:

长:陈

勇(副市长)

副组长:胡伟彤(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刘毓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周兴舜(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春(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李

彤(市规划局副局长)成员:李英杰(五华区政府副区长)蒋

波(盘龙区政府副区长)韩玉彪(官渡区政府副区长)杨建军(西山区政府副区长)

吴勇刚(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桂泽(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李

诚(滇池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翁培林(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邓卫东((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刘

毅(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常晋云(市工商局副局长)冯

磊(市地税局副局长)王

斌(市国税局总经济师)和

矛(市环保局副局长)焦振华(市财政局副局长)戴

勇(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月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靳树才(市防震减灾局副局长)徐

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调研员)杨

明(市交警支队勤务处处长)

五、职责职能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若干工作组,负责落实具体工作:

(一)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城管执法局,负责协调组织落实建筑垃圾“三化”相关工作的实施,负责组织领导小组会议会务工作,传达并督促落实领导小组会议决议等。

办公室主任由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陈春兼任,成员由市城管执法局、市综合执法支队、主城四区政府及三个开发(度假)区管委会工作人员组成。

(二)规划选址组:负责确定规范化处置场和过渡性处置场的选址。并确保选址在符合规划、国土、环保及防震减灾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项目落地成本。

组长由市规划局副局长李彤兼任,成员由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市城管执法局、市防震减灾局、市交运局、市交警支队、主城四区政府及三个开发(度假)区管委会工作人员组成。

(三)项目实施组:负责按时限要求建成规范化示范处置场及过渡处置场。协助企业办理立项、规划审批、国土审批、环评、消纳许可等手续。

组长由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邓卫东兼任,成员由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市城管执法局、主城四区政府及三个开发(度假)区管委会工作人员组成。

(四)资源运输组:负责建立市、区两级建筑垃圾规范化运输和调剂体系,建立清理运输联单制。保障项目建成后的资源提供。严格查处建筑垃圾违法运输、违法处置行为。组长由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翁培林兼任,成员由市城管执法局、市交运局、市交警支队、主城四区政府及三个开发(度假)区管委会工作人员组成。

(五)政策保障组:负责制定昆明市建筑垃圾收费标准及收费体系。负责协助企业获得国家、省、市、区相应扶持政策,保障扶持政策落实到位。

组长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胡伟彤兼任,成员由市城管执法局、市发改委、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工信委、主城四区政府及三个开发(度假)区管委会工作人员组成。

(六)产品推广组:负责对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进行技术鉴定,并出台昆明市具体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在建设工程中使用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由财政承担的建设项目、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优先采购和使用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

组长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刘毓新兼任,成员由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城管执法局、市财政局、主城四区政府及三个开发(度假)区管委会工作人员组成。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领导,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出台有力、有效的措施,全面推进建筑垃圾“三化”各项工作。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各级各部门要分解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实施结果倒逼,严格按照工作时间安排开展工作,确保建筑垃圾“三化”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要建立工作半月报告制度,区、各单位每月1日、15日将工作进展情况报市城管执法局,再由市城管执法局整理后报市委、市政府领导。

(三)积极探索,巩固长效。以示范工程为基础,不断丰富和完善管理手段、措施。学习借鉴国际国内先进处理、管理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切实有效的建筑垃圾清运处置管理办法,建立完善建筑垃圾处置“三化”长效机制。附件:1.主要政策依据

2.昆明市建筑垃圾处理规划与布点表 附件1 主要政策依据

1.《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39号)

2.国家计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印发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意见的通知》(计投资〔2002〕1591号)

3.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6号)

4.国家财政部《关于印发〈再生节能建筑材料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8〕677号)

5.《地震灾区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导则(试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科〔2008〕99号)

6.《昆明市新型墙体材料和建筑节能产品备案管理规定》(昆明市建设局昆建发〔2008〕580号)7.《昆明市城市垃圾管理办法》(昆明市人民政府令第58号)8.《昆明市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 附件2:昆明市建筑垃圾处理规划与布点表

第二篇:建筑垃圾资源化

建筑垃圾管理对策和管理体系建立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提出总结了建筑垃圾源头管理、建筑垃圾分类和建筑垃圾分类运输管理对策,并从多方面设计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管理体系。关键词: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对策;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建设大发展时期,目前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最突出的是资源与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随着人口增加和工业化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消费将进一步加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差距较大!建筑垃圾资源化程度远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大量的建筑垃圾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年排放量已超过4亿吨,其中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年排放量均在3000万吨以上。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潜力很大。

1国内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政策对比 1.1美国

美国作为西方发达的工业大国,在建筑垃圾资源化领域起步较早,在政策法规和实际应用方面均形成了一套符合自身情况的体系。1980年制定《超级基金法》规定:任何生产有工业废弃物的企业,必须自行妥善处理,不得擅自随意倾卸。1965 年制定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法)经过1976、1980、1984、1988、1996年5次修订,完善了包括信息公开、报告、资源再生、再生示范、科技发展、循环标准、经济刺激与使用优先、职业保护、公民诉讼等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法律制度 1.2德国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循环经济立法的国家,1978年“蓝色天使”计划后制定了废物处理法》等.1994年制定了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的《循环经济和废物清除法》),1994年制定了 《垃圾法》和 《联邦水土保持与旧废弃物法令》,1999年制定了《社区垃圾合乎环保放置及垃圾处理场令》,2002年制定了包括推进循环经济在内的《持续推动生态税改革法》等。此外欧洲的一些有关废物循环利用的指令,也对德国产生直接约束力。1.3日本

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末就着手建筑垃圾的管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以促进建筑垃圾的转化和利用,1970年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1977年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1991年制定了《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1991年制定1997年修订了《再循环法),1994年制定了《推进废弃物对政策行动计划》,1998年制定了 《建设再循环指导方针》和《推进建筑副产物正确处理纲要》,2000年制定了《建筑工程用资材再资源化》、《由国家来推进采购环保产品》和《促进再生资源利用法等有关法律,2001年制定了 《推进形成循环型社基本法》、《改进废弃物处理法》、《促进废弃物处理指定设施配备》和《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2002年制定了《建筑再利用法》、《建筑工程资材再资源化法》、《绿色采购法》、《废弃物处理法》等。1.4韩国

2003年颁布了《建设废弃物再生促进法》,2005年、2006年经历了两次修订,其4—7条明确规定了国家、政府、订购者、排放者及建筑垃圾处理商的义务;第21条规定了建设垃圾处理企业的设施、设备、技术能力、资本及占地面积及规模等许可标准;第35条规定制定循环骨料的品质标准及设计施工指南;第36、37条规定了循环骨料的品质认证要求及取消规定;第38条规定了义务使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工程范围和使用量;第63—66条详细规定了违反该法不同事项下的罚则。2007年开始每5年建立再生计划,确定了提高再生骨料建设现场实际再生率、建设废弃物产生减量化、建设废弃物妥善处理三大推进政策,当年建筑垃圾再生率即达到90.7%。1.5我国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第一次将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制定21世纪议程,并将清洁生产作为21世纪议程优先发展的领域。中国政府积极响应大会号召,于1992年制定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明确提出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技术起点要高,尽量采用能耗物耗小、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1995年11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城市固体垃圾处理法》,要求产生垃圾的部门必须交纳垃圾处理费,但没有涉及到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问题。1995年颁布并于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把建筑垃圾处理纳入到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保障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原建设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发布了《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国家经贸委以国经贸资源[2001]624号颁布了《关于转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问题的通知”的通知》,鼓励资源综合利用。2007年9月原建设部印发的《绿色施工导则》中提到,发展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大力发展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产品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技术。我国内各主要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也针对建筑垃圾处理处置的相关环节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政策法规。2基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为核心的建筑垃圾源头管理对策制定

源头控制即实现建筑垃圾的减量化。减量第一要从工程设计、材料选用等源头上控制和减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放数量;第二要加强工程施工过程的组织和监管,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返工、维修、加固甚至重建工作;第三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废料尽可能直接在施工现场利用,减少转移的建筑垃圾量;第四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扩大使用标准化的预制构配件、全面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等;最后要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倡导整体浇筑、整体脱模,以减少施工期间建筑垃圾的产生。

对于建筑垃圾的管理,发达地区或国家采取的都是“建筑垃圾源头削减战略”。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不断改善施工工艺。要想从根本上堵住建筑垃圾的源头,建议有关部门首先对不同的建筑类型产生的建筑垃圾作一次普查,以确定建筑垃圾的产出量,从而制定建筑垃圾产出标准。以此为基准,对超出此基准数量的企业,政府应采取严厉的措施加以处罚,必要时采取法律措施。有关部门应抓紧开展以下2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国家和建筑施工企业应投入资金,立项开展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深入研究与开发;二是国家有关部门应在全国建筑施工企业中,对每万m2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的数量状况,进行一次大范围的定量定性综合调查统计,依此制订相应的建筑垃圾允许产生数量和排放数量标准,并将其作为衡量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这样建筑垃圾大量产生的源头才有可能得到有效地控制。

通过经济性手段进行建筑垃圾源头管理。(1)深入开展建筑垃圾处置“保证金”制度建筑垃圾处置保证金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建筑工程开工前向有关部门交纳建筑垃圾处置保证金,发放建筑工程许可证。工程结束后、合格证颁发之前,通过相应的建筑垃圾处理完结审核标准,决定最初交纳建筑垃圾处置保证金的返还问题,从而确保建筑垃圾生产者按规定进行建筑垃圾管理工作。这项制度在国外发达国家应用较多,(2)完善建筑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建筑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施行已有多年,虽在建筑垃圾处置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最重要的就是建筑垃圾处理的取费标准问题。若建筑垃圾处理取费标准过低,建筑垃圾生产者就会倾向于将建筑垃圾外运处置而不利于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利用。目前多个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取费标准不一,有的是按照新建面积和拆除面积标准进行一次性取费,如襄樊市新建建筑收费标准为 5 元/m2,拆除建筑收费标准为 6 元/m2;有的是按照建筑垃圾重量取费,如:宁波市北仑区建筑垃圾处置收费标准为 5 元/t(不含运输费)。由于,建筑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表现出很强的技术性、政策性和操作性,因此,需要具体分析收费依据,从而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目前的建筑垃圾处理收费所得基本上不能满足建筑垃圾回收、运输和资源化利用生产的运行费用、建筑垃圾处置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设备费用等。另外,在建筑垃圾处理收费中也应适当考虑因建筑垃圾排放而造成的环境损失收费。因此,各地建筑垃圾主管部门应适时召开关于建筑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的研讨会,共同探讨本地区合理的建筑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取费流程、取费使用等问题。除此之外,为了便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建筑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中体现对建筑垃圾源头分类收集的鼓励,如:混合建筑垃圾的收集价格要远高于分类的建筑垃圾,从而刺激建筑垃圾源头分类收集。(3)通过税收进行建筑垃圾资源化源头管理。不少发达国家己将征收垃圾税作为一种减少废物产生、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的经济激励手段之一。我国在建筑垃圾处理收费的基础上,也可以适当地考虑实行建筑垃圾填埋税及建筑垃圾再利用的税收减免或奖励。其中,建筑垃圾填埋税可有利于促进建筑垃圾从填埋场分流,例如:丹麦税法规定对焚烧或填埋的建筑垃圾实行逐年增税计划,迫使人们主动探索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1987–1993 年间,丹麦因征收建筑垃圾税使建筑垃圾产量减少64%。目前,丹麦的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率已提高到 90%左右!此外,可适当提高资源税率,促使建筑业生产偏向采用高强度、高性能的再生材料,从而降低对天然建材的需求量。对开展建筑垃圾再利用或采用再生建材施工的企业,可在税收上予以优惠或鼓励。例如:在2001 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部分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问题的通知》中对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实行按增值税应纳税额减半征税。基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建筑垃圾分类和建筑垃圾分类运输管理对策制定

推行源头分类收集和建筑垃圾集中处置制度源头分类就是要求产生建筑垃圾的施工单位在现场按垃圾成分的不同进行分类,对能现场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就地消化,对不可利用的垃圾运送到指定地点。从源头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在很大程度上能增加对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建议对未分类的建筑垃圾的回收费用远高于已分类的建筑垃圾的回收费用,从而促使施工单位从源头就重视对建筑垃圾的分类处理。

建筑垃圾是否被分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垃圾的利用价值和处理成本,建筑垃圾按源头分类处理,可以大大提高它的利用空间。拆除后可以分开堆放,施工过程中也可以在现场放置不同的垃圾桶以区分。渣土管理部门应该对混合排放建筑垃圾的企业采取高收费,对已分类处理的企业采取低收费,促使排放单位采取分类措施。

建立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制度。建筑垃圾处置的源头管理是搞好建筑垃圾资源化关键,所以应尽快建立一套严格的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制度来落实“谁产生谁负责”原则。其方法是产生建筑垃圾责任方,首先向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建筑垃圾排放书面申请,经核准取得建筑垃圾处置证,然后凭此再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施工许可证或拆迁许可证。没有取得建筑垃圾处置证的,有关部门不予办理工程开工手续。同时,还应将《建筑垃圾密闭运输方案》提交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备案,明确监管部门和责任,加强信息交流与反馈制度建设。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外运处理的监控工作。对建设、拆迁工地实行 24 小时监控,凡发生私拉乱倒的,查找源头,重点处罚;对审核批准外运的建筑垃圾监管可以实行专业运输与审核管制,即:由专业的运输公司承运,管理部门对运输车辆统一车体,统一标志,统一管理,统一收费。建设或者施工单位应当持渣土管理部门核发的处置证向运输单位办理建筑垃圾托运手续,运输单位和个人(含自有车辆的单位)不得承运未经渣土管理部门核准处置的建筑垃圾。运输建筑垃圾时,运输车辆应当随车船携带处置证,接受渣土管理部门的检查。运输车辆的运输路线应当按渣土管理部门会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的运输路线运输。目前,南京市出台的《南京市城市建筑垃圾运输企业管理规定》中就明确了建筑垃圾承运监管部门的职责,规定了建筑垃圾运输市场准入与退出的相应条件及流程,为建筑垃圾的运输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渣土管理部门应委托专门的垃圾清运公司运输建筑垃圾,以便统一管理,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不得私自安排车辆偷运偷倒,违者从重处罚。运输过程中应按规定线路和时间行驶,车辆采取覆盖措施,不得扬尘遗撒。我国目前的建筑垃圾处理费用偏低,很难起到抑制建筑垃圾的产生的作用,可提高建筑垃圾填埋处理的费用,鼓励排放单位尽量现场回收利用或者是运往回收处理企业处理。

只有建立完善的建筑垃圾收集、运输监管制度才能保证建筑垃圾能够进入到资源化回收利用系统中,进行有效处理和再生利用。4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管理体系设计

把全过程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视为对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有着重要影响的若干个主要阶段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体系。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管理体系中法制保障体系的原则。(1)全过程控制原则。完善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法制应当在建筑垃圾的产生、回收、资源化利用及最终处置的各个生命周期环节上,体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管理控制标准和要求。(2)受益者补偿原则在建筑垃圾资源化法制完善过程中,不仅要有针对性的行政强制干预力度,制订统一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规则和标准。更重要的是,考虑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为会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因此,法律制度的制定者要对建筑垃圾资源利用行为主体方面的“利益外溢”问题,予以重视和解决。否则,就会使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为主体失去继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3)利益平衡原则。预计在短期内,新建筑垃圾资源化法制的实施可能会增加建筑垃圾生产企业的经济负担,损害他们当前利益,但是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应该重视长远利益,兼顾当前利益;重视公共利益,兼顾个体利益。

4.1建筑设计阶段的建筑垃圾减量化管理

面向绿色建材的建筑材料选择设计。目前,我国建筑业生产大量采用混凝土、砖、瓦、砂浆等传统的、性能低下的建筑材料,其产生的建筑垃圾重量比高达 70%。与这些传统建材相比,使用绿色建材不仅可以节约其材料生产中所用的天然原料,减少建材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能耗,同时在工程使用中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不损害人体健康,建筑拆除时绿色建材也可以再循环、再利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4.2发展建筑结构的装配设计

多年来,现浇式钢筋混凝土的结构类型一直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占据较大比重并以此成为较为传统的建筑施工模式。从结构力学方面,建筑现浇式结构具有整体稳定性好、抗震性好等优点,但其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也是相当可观的。

现场制备结构所需混凝土或砂浆混凝土、砂浆等建材资源浪费严重,建材在使用或存放中往往造成不必要的消耗,增加建筑施工垃圾量采用工厂生产的预制标准、通用的建筑构配件或预制组件,如预制板、梁、柱等节省建材资源,建材损耗小,消除建材现场二次切割产生的废料,减少建筑施工垃圾量现场浇筑混凝土构件的手工化、湿作业较多建筑施工现场比较零乱,不符合清洁施工的要求,建筑垃圾现场收集率不高施工设计中机械化作业、干作业较多 4.3考虑建筑未来拆除的设计

目前,各种建筑结构体系设计均偏重结构安全性方面考虑,极少考虑到建筑未来拆除状况,而当建筑面临拆除时,则多采用破坏性拆除,以致于形成大量难以现场再利用的旧建筑拆除垃圾。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有必要考虑引入利于建筑未来拆除的设计理念。设想一种像毛衣那样,当拔出一根线就一下子破坏了的整体结构,在有效使用期届满之后能够迅速解体,进行再生循环。因此,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盛行的今天,有必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延长混凝土构件寿命与建筑构件再生循环二者相互兼容的总体寿命设计及其相关技术。例如混合结构形式就可以较好的体现这一技术要求,该结构一般采用现场整体灌筑方式,工厂预制结构构件,如柱体是钢筋混凝土构件,梁体是新型增强混凝土构件,现场构件配装的结合部在现场施工,如结合部由钢制接头做成,这样建筑拆除解体时就比较容易,利于建筑材料的再生利用。可以看到,提出建筑结构设计阶段考虑未来拆除状况,实际上是要促进建材的闭合环路循环,并在这个循环中减少建筑垃圾产量。

4.4建筑施工阶段的建筑垃圾减量化管理

实际上,建筑施工垃圾的原始状态就是各种建筑材料,由于各类原因造成的建材浪费、损耗便形成大量的建筑施工垃圾,这些原因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材的现场系列管理方法不当。建材采购、运储以及剩余建材的后期处理等系列管理不当,都会不同程度地导致建筑施工垃圾的产生,材料采购 订购错误(错订、多订等),发货、运货错误,材料运输与储存 运输损坏(工地内外),储存方法不当造成材料损坏建筑材料剩余,使用过程产生材料加工剩余物,由于要求不明确造成的材料过剩。另一方面是现场施工的协调与沟通不足,施工技术水平低下。目前,我国现场施工管理比较粗放,责任边界不明,各专业承包商之间缺乏必要沟通与协调,各自为政、频繁返工现象颇为多见。在此情况下,建材浪费、损耗现象在所难免。据资料显示,因此种原因产生的废砖石约占 80~85%,大块废木料约占 85~90%,废石膏灰胶纸夹板约占 90%。另外,由于施工人员素质低下、技能欠缺、施工机械化程度不高等低级的施工水平盛行,也会导致严重的建材浪费。例如:由于施工人员技术不高,现浇结构在粉刷之前常要对局部构件作凿除和修补处理,同时在人工粉刷过程中形成落地灰,也约占到混凝土和砂浆废料量的 60~70%。4.5建筑拆除阶段的建筑垃圾减量化管理

在整个建筑业生产过程中,建筑拆除阶段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建筑拆除意味着新建建筑经过一定使用寿命期限之后面临的一种处理方式,同时旧建筑的拆除也是未来新建建筑的开始。因此,从这一点来看,要实现旧建筑拆除垃圾的减量化大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尽量避免旧建筑拆除,积极进行旧建筑的“资源化”再利用;二是改进传统的建筑拆除技术,使原有的旧建筑拆除方式由“拆毁”向“解构”转变。4.6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体系的其他措施--适当提高建筑垃圾处置费用

建筑垃圾从产生源头到最终消纳场所,不但要缴纳一定的消纳费,还涉及到建筑垃圾运输费用的问题。由于消纳场所大多设在郊区,离市区较远,而目前运输费用不高导致很多从事垃圾运输的单位获利少,乱扔乱倒现象不可避免地时有发生;另外消纳场收取的消纳费也远远不能满足其日常运行及维护的要求。5 结束语

但迄今为止,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相关工作相对滞后,由此给社会、环境和资源带来种种不利的影响。虽然从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也制定了一些些政策法规,但这些都相对零散,缺乏整体性,未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无法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提供必要的政策法规的支持和保障。因此应尽快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政策法规体系。

参考资料:

[1]李颖.北京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政策研究[J].学术论坛,2011,249(10):131-133.[2] 吴胜利.城市化进程中建筑垃圾处理法律制度的完善[J].建筑科学,2008,24(10):4-7.[3] 李小卉.城市建筑垃圾分类及治理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8):120-124.[4] 李南.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经验及借鉴[J].环境卫生工程,2011,19(4):61-62.[5] 周文娟.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现状及对策 [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2(6):41-44.[6] 冷发光.国内外建筑垃圾资源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建筑技术,2009,40(08):741-744.[7] 杜婷.国外建筑垃圾的处理对我国的借鉴 [J].环境卫生工程,2009,17(1):33-35.[8] 刘国才.论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J].中国城市经济,2010,(09):284-285.[9] 蒲云辉.日本建筑垃圾资源化对我国的启示[J].施工技术,2012,41(376):43-45.

第三篇:建筑垃圾资源化

目录

建筑垃圾资源的循环利用..............................................................................................2

1研究背景:..........................................................................................................2 2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的意义:................................................................................2 3中国建筑垃圾的利用状况....................................................................................3 4国外建筑资垃圾的利用状况................................................................................4

美国................................................................................................................4 日本................................................................................................................4 德国................................................................................................................5

建筑垃圾资源的循环利用

1建筑垃圾资源循环利用背景: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改革、城镇化持续推进的关键时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住需求提升,房屋改进和建设活动增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14 年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 124.98 亿m2,房屋竣工面积 42.34亿 m2。国家住建部张坦贤博士以及众多专家学者对建筑施工材料耗损的粗略统计发现,在建成 1 万m2建筑施工中,产生的废砖块和水泥块等垃圾为 500-600t。

另外,有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 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产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旧建筑拆除过程中建筑垃圾产出系数为 906.7-1335.5kg/ m2,保守取值 1.0t/ m2。因此,工程新建量、改建量、扩建量以及拆除量的不停增加,将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1],i对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构成极大威胁。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2]ii。堆放、填埋及焚烧是主要建筑垃圾处理方式,土地占用量大,污染大气、土壤、地下水等严重。同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主,资源浪费严重。有数据显示,城市垃圾约 1.5 亿 t/年,“可再生资源”代价高达 250 亿元。目前我国的建筑能耗占国家总能耗的 47%,建筑垃圾占社会垃圾总量的 45%。建筑资源的有限性、环境污染性与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相矛盾。寻求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模式的研究是形势所需。

2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的意义:

我国建筑垃圾存量大,年产生量近20 亿 t,再生利用率不足 5%。有学者研究发现,我国各大城市的建筑垃圾年产量基本在 1000 万t以上,中、小型城市的年产量也在 100 万

t 左右。建筑垃圾资源化模式研究是建设宜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建筑垃圾产生量、资源环境影响分析,提高人们资源化处置意识,实现源头的减量化;通过构建湖北省建筑动态物质流模型,基于湖北省数据对不同的建筑垃圾循环模式比较,提出湖北省最佳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模式,也为其它地区垃圾处置提供借鉴;通过建筑垃圾最大化循环利用,有利于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绿色发展。

3中国建筑垃圾的利用状况

我国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在部分大城市进行废混凝土和废砖再生利用技术的研究,建筑垃圾的管理和研究开始较晚。近年来,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建筑规模和建筑垃圾的增长与土地资源的减少呈正相关,促使地方政府、相关科学研究院、高等院校和企业等对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相关内容与技术进行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1]。1992 年以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秦皇岛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同济大学等对再生混凝土、再生骨料以及建筑垃圾再利用途径、技术进行研究。1997 年“建筑废渣综合利用”成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同时,国家出台了与建筑垃圾管理相关的政策和技术规范,如 1996年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2003 年的《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规定》(修订稿)、2006 年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2008 年的《再生节能建筑材料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及近年来颁布了《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 134-2009)、《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T 25176-2010)、《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 25177-2010)和《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JGJ/T240-2011)等。

国内对建筑垃圾资源化生产技术、标准规范、处理设备、产品质量、使用示范等环节的相关研究日趋成熟。“十五”时期对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及其配制新混凝土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国内外再生骨料的强化技术,提出了再生骨料颗粒整形强化技术。“十一五”时期研发了地震

灾区建筑垃圾的再生混凝土制品生产技术和示范生产线,并建成一座节能抗震示范办公楼。其次,开展地震灾区建筑垃圾资源化研究,建成了汇集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产业链生产工艺的 2 个建筑垃圾资源化示范生产基地,制定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品质、配制混凝土标准以及应用技术指南。另外,对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进行研究开发。“十二五”时期,开展研究固体废弃物本地化再生建材利用成套技术,研发了可将建筑垃圾完全分离的固定式建筑废弃物整体处理系统。

我国目前建筑垃圾的主要处理和利用方式是生产环保型砖;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通过添加水泥、粉煤灰等辅料,生产多种建筑产品和道路建设产品;利用建筑垃圾堆山造景等。

4国外建筑资垃圾的利用状况 美国

美国 1915 年率先开展废旧沥青再利用研究。同时规定工业废弃物的处理由生产企业负责(《超级基金法》),并创立了建筑垃圾运输准入制度、建筑垃圾处理行政许可制度等促进建筑垃圾充分资源化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5]。确iii定了综合利用、分级处理、法律规范以及“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产业化”的管理方式,实现了建筑垃圾的高利用率。据有关资料,美国建筑垃圾产生量约 3.25 亿 t/年,分拣、加工后再生利用的约占 70%,剩余 30%进行有效填埋,综合利用率达 100%。

日本

由于国土面积小、资源相对匮乏,日本的构造原料价格比欧洲都要高。因此日本人将建筑垃圾视为“建筑副产品”,十分重视将其作为可再生资源而重新开发利用。比如港埠设施,以及其他改造工程的基础设施配件,都可以利用再循环的石料,代替相当数量的自然采石场砾石材料。

1977 年,日本政府就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并相继在各地建立了以处理混凝土废弃物为主的再生加工厂,生产再生水泥和再生骨料。1991 年,日本政府又制定了《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规定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木材、金属等建筑垃圾,必须送往“再资源化设施”进行处理。日本对于建筑垃圾的主导方针是:尽可能不从施工现场排出建筑垃圾;建筑垃圾要尽可能重新利用;对于重新利用有困难的则应适当予以处理。iv

德国

德国政府也制定了详细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与处理方面的法规、标准与规范。1998 年,提出《在混凝土中采用再生骨料的应用指南》,使再生混凝土大量应用于公路路面工程,混凝土的再利用率达到 80%以上[6]v。政府的积极参与是德国建筑垃圾高处理率的重要原因,制定较高的建筑垃圾收费标准以及较低的再生建材价格,维护了垃圾处理企业的经济利益,保证了再生建材的市场竞争力[7]。vi其次,大规模建筑垃圾综合加工厂遍及德国各地区。总之,德国主要是依靠其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先进的垃圾处理设施实现较高的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率。

5结论

我国关于建筑垃圾管理的法律和规范不健全,缺少针对建筑垃圾处置全过程的规范,缺少配套的建筑垃圾管理利用责任制度,关于建筑垃圾及其循环利用方面的规范较少。仍以建

筑垃圾对环境影响的评估、管理现状、利用状况、大城市建筑垃圾的产生特征、垃圾处理场选址和建筑垃圾产业化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为主;未能。。。

再生混凝土技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废弃混凝土的出路问题,既能减轻废弃混凝土对环境的污染,又能节省天然骨料资源,缓解骨料供求矛盾,减少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发展绿色混凝土的主要途径之一。再生混凝土在我国推广应用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也十分需要政府的产业政策扶持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保障。政府可通过设立专项资金资助再生混凝土结构进行更深入和更系统的研究。通过加强立法,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制定再生混凝土推广应用的强制性措施。国内外对再生混凝土材料性能和结构行为的研究成果已初步表明,合理设计的再生混凝土结构能够达到普通混凝土结构的性能要求,其应用于土木工程中是可行和安全的。

参考文献:

i张小娟.国内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研究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ii黄万千.城市建筑弃土消纳场布局规划研究——以南宁市为例[J].大众科技,2011,07:103-105.iiiPollet V, Loutz S, Fontaine R.Blocsde Maconnerie a Base de Granulats Recycles [J].Braxelles, CSTC-magazine, 1997(2):12-19.iv蒲云辉,唐嘉陵.日本建筑垃圾资源化对我国的启示[J].施工技术,2012,41(376):43-45.vGuntran Zanker.Recycled materials in concrete construction fields of application,development tendencies and quality assurance[J].Betonwerk.Fertigteil Fechnik,1999,(4):50-55.vi隋玉武.德国建筑垃圾高回收率原因简析[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0,3(12):38-41.

第四篇:昆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实施办法

《昆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实施办法》实施

细则

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维护市容市貌,加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以下简称“三化”)进程,根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昆明市城市垃圾管理办法》和《昆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昆明市主城四区、呈贡县和三个国家级开发(度假)区。

其他县(市)、区和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倘甸产业园区和轿子山旅游开发区参照本实施细则开展管理工作。

第三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或拆迁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包括建筑废弃物和工程弃土。

第四条

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负责本市建筑垃圾的管理,其职责是:

(一)监督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认真实施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实施细则的执行,对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度假)区管委会建筑垃圾“三化”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统筹协调和考核;

(二)督促落实“两证、一书、一卡”管理制度。“两证”是指《昆明市建筑垃圾运输核准证》、《昆明市建筑垃圾消纳处置核准证》,“一书”是指《昆明市市容保洁责任书》,“一卡”是指《昆明市运载建筑垃圾车辆排放、处置备案卡》;

(三)对建筑垃圾运输处置行业协会进行业务指导;

(四)负责主城四区、呈贡县,三个国家级开发(度假)区和建筑垃圾的临时调配,对上级督办的重点工程、跨县区的建筑垃圾运输、消纳处置工作进行协调,并负责上述区域《昆明市运载建筑垃圾车辆排放、处置备案卡》的办理;

(五)协助市发改委按照本市建筑垃圾运输路程、消纳处置成本等,确定本市建筑垃圾运输、消纳处置等指导价格并向社会公布;

(六)负责城市建筑垃圾运输核准和城市建筑垃圾消纳处置核准。第五条 昆明市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度假)区管委会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负责本行政辖区内的建筑垃圾日常管理,其具体职责是:

(一)贯彻实施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建筑垃圾管理的制度、规定;

(二)负责本辖区城市建筑垃圾运输核准和城市建筑垃圾消纳处置核准的初审工作,并报市级终审核准;

(三)负责建筑垃圾产出工地的监管工作,负责与建设业主单位签订《昆明市市容保洁责任书》,督促签订“代保洁合同”,初审《建筑垃圾处置计划书》;

(四)负责本辖区工程弃土消纳场地和调拨工程弃土的监管,提出辖区内工程弃土的调剂、调拨初审意见,并报市级核准。

第六条 规划、住建、国土、环保、林业、交运、交警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并协助做好建筑垃圾管理工作。

(一)规划、国土、环保、林业等部门应当配合做好建筑垃圾处置场地选址建设工作;

(二)规划、国土、环保、林业、交运、交警等部门应当协助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对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擅自设置消纳场地、破坏环境、损毁林木、乱拉乱倒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三)市发改委负责确定本市建筑垃圾运输、消纳处置等指导价格;

(四)住建部门负责监督建筑垃圾产生者在建设工程造价中列明建筑垃圾处理的经费预算编制,负责推广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的新型建材。

第二章 建设施工工地管理

第一节 建设施工工地开工管理

第七条 建设施工工地是指建筑施工、道路与管线施工、园林绿化施工、房屋拆除施工、市政工程施工、修缮、装饰(公装)施工等施工现场。建设业主单位为施工工地管理的责任主体。建设施工工地开工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取得规划、施工手续或相关批准文件;

(二)施工工地周边按文明施工和城市管理有关标准设置围墙或围挡;

(三)施工工地进出口处地面进行硬化处理,必须设置车辆过水池、沉淀池、过滤池及车辆清洗设备(即“三池一设备”)。因施工场地条件限制,不能留有足够硬化路面,设置“三池一设备”的,应制定相应的保洁方案,报辖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审核同意并监督执行;

(四)粉尘逸散性的工程材料、砂石、土方或废弃物,应当集中堆置于工地区域,并采取下列扬尘防范措施:

1.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 2.定期洒水降尘; 3.袋装;

4.建设工地半年内不施工作业的,需植绿固沙或喷洒防尘化学剂固沙覆盖。

(五)拆迁工程进行拆除期间,应实行下列扬尘防范措施: 1.设置加压喷洒水设施,定期洒水降尘;

2.按文明施工和城市管理有关标准设置围墙或围挡。

(六)建设业主单位与辖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签订《昆明市市容保洁责任书》。为保障建设业主单位确实按《昆明市市容保洁责任书》规定履行保洁责任,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应制定相应措施强化管理。

(七)建设业主单位将《昆明市市容保洁责任书》放大样置于工地出入口处,并注明建设业主、施工单位、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

(八)建设业主单位应当向辖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提出建筑垃圾处置申报《建筑垃圾处置计划书》并经审查核准。《建筑垃圾处置计划书》内容包括:

1.建设业主单位名称、施工单位、建筑垃圾运输单位、消纳处置场地; 2.建筑垃圾种类、数量及工程预定开挖作业时间; 3.建筑垃圾运送时间及污染防治说明。

以上条款所产生费用纳入工程造价,由建设业主单位承担。第二节 建设施工工地建筑垃圾处置外运管理

第八条 建筑垃圾处置按照“谁产生、谁负责、谁付费”的原则,建设业主单位应当承担建设工程中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费用和建筑垃圾的运输费用。建设业主单位应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具备资质的建筑垃圾承运企业,并与承运企业签订《承运协议》后付费运输至建筑垃圾消纳处置场,建筑垃圾运输费用由建设业主单位向承运企业直接支付。

第九条 居民装饰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由物业管理单位指定地点堆放;物业管理单位应选择具备资质的建筑垃圾承运企业,并与承运企业签订《承运协议》后付费运输至建筑垃圾消纳处置场,建筑垃圾运输费用由物业管理单位向承运企业直接支付。无物业管理单位的,装饰施工业主选择具备资质的建筑垃圾承运企业,由承运企业负责收集并清运。

第十条 工程建设期间,辖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要指派2-3名工地监督员进驻工地现场。派驻的工地监督员专项负责工地保洁、降尘措施落实情况,并在建筑垃圾运输期间,负责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进出场监督工作。对未携带《昆明市运载建筑垃圾车辆排放、处置备案卡》的车辆一律不得进入工地承运建筑垃圾;未经冲洗、车容不整、专用号牌不清、密闭不严、未使用尾门保险钩的车辆一律不得驶离工地。工地监督员派驻期间的费用由建设业主单位承担,费用标准参照《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协勤人员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由业主方按派驻人员驻勤期,一次性交由工地监督员派驻单位管理发放。

第十一条 主城四区、呈贡县,三个国家级开发(度假)区范围内的建筑垃圾处置行政审批,实行辖区初审,市级审批办证的管理制度。辖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建筑垃圾处置的初审、核定建筑垃圾产出量及建筑垃圾产出工地的监管工作。建设业主单位处置外运建筑垃圾前必须到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为运输车辆办理《昆明市运载建筑垃圾车辆排放、处置备案卡》后方可处置外运建筑垃圾。

第十二条 《昆明市运载建筑垃圾车辆排放、处置备案卡》所载内容为:建筑垃圾运输期限、建筑垃圾产地、建筑垃圾类别、建筑垃圾运输线路、建筑垃圾消纳处置场地、运输车辆牌号、承运单位等。

第十三条 主城四区、呈贡县,三个国家级开发(度假)区按下列流程办理《昆明市运载建筑垃圾车辆排放、处置备案卡》:

(一)建设业主单位外运建筑垃圾前到建筑垃圾产出工地所在辖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申报建筑垃圾产生量,辖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初审并核验建筑垃圾产生量和外运量。以上初审在两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

(二)建设业主单位持辖区初审材料、运输企业的《昆明市建筑垃圾运输核准证》(附《承运协议》)、《昆明市市容保洁责任书》(附《保洁合同》)和用车计划、运输线路计划、建筑垃圾消纳处置场经营单位的收纳承诺书及处理合同(注明收纳方量),交到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在接到申办材料后一个工作日内办理《昆明市运载建筑垃圾车辆排放、处置备案卡》;

(三)《昆明市运载建筑垃圾车辆排放、处置备案卡》所载明的运输时限为7天,到期后可延期换证。

第十四条 受交通管制的路段,需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按规定办理通行手续。

第十五条

因道路条件限制等原因,经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同意,可使用小型车辆采取包裹或袋装方式运输建筑垃圾,并按程序办理《昆明市运载建筑垃圾车辆排放、处置备案卡》。

第三节 建筑垃圾临时调拨管理

第十六条 建筑垃圾由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按建筑废弃物和工程弃土两类实行统一调配管理。

第十七条 建筑废弃物原则上一律调配运至建筑废弃物处理场。如基础回填或铺垫等用途,由使用方提出申请,报辖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初审并经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实地勘察同意后进行调拨。

第十八条 工程弃土原则上调配运至经核准的工程弃土消纳场。如基础回填或铺垫等用途,由使用方提出申请,报辖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初审并经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实地勘察同意后进行调拨。

第十九条 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同意调拨后,按程序办理《昆明市运载建筑垃圾车辆排放、处置备案卡》。

第三章 建筑垃圾运输管理

第一节 建筑垃圾运输企业管理

第二十条 凡在昆明市范围内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必须取得由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核发的《昆明市建筑垃圾运输核准证》。

《昆明市建筑垃圾运输核准证》按发展计划实行总量控制,有限制地适度核发。

(一)对主城四区、呈贡县,三个国家级开发(度假)区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核发《昆明市建筑垃圾运输核准证》,其取得的《昆明市建筑垃圾运输核准证》在昆明市全市范围内有效。

(二)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根据其他县(市)、区和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倘甸产业园区和轿子山旅游开发区建筑垃圾管理实际,对其行政区域内的建筑垃圾运输单位核发《昆明市建筑垃圾运输核准证》,其取得的《昆明市建筑垃圾运输核准证》在其行政区域范围内有效。

第二十一条 申请获得《昆明市建筑垃圾运输核准证》资质的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依法注册;

(二)企业具有合法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有20辆以上符合密闭标准的企业自有运输机动车辆,运输机动车辆具有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车辆行驶证,车辆必须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部门登记落户,按要求统一涂装、喷涂标识、安装顶灯、安装专用号牌、尾门保险钩和GPS监控设备;

(三)具备与经营规模相匹配的车辆停放场地、办公地点、办公设备及管理人员,有完善的公司管理制度并建立营运台账;

(四)志愿加入并服从行业协会管理。

第二十二条 核发《昆明市建筑垃圾运输核准证》的程序:

(一)向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提出申请并经批准同意;

(二)其车辆经辖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审验通过;

(三)向昆明市政务管理局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递交报批材料;

(四)审核报批材料,核发《昆明市建筑垃圾运输核准证》。

第二十三条 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实行等级管理,根据运输企业实行违规行为记分情况评定,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每进行一次等级评定。

对本评定为甲级的建筑垃圾运输企业,下一对其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增加数量不予限制;

对本评定为乙级的建筑垃圾运输企业,下一对其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数量实行计划性控制,即车辆增加数量控制在15辆;

对本评定为丙级的建筑垃圾运输企业,下一对其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数量实行计划性控制,限制其车辆增加。

《昆明市建筑垃圾运输核准证》不得买卖、转让。

第二十四条 对运输企业实行违规行为记分管理制度,以一为一个记分周期,分值100分。违规计分标准:

(一)持《昆明市运载建筑垃圾车辆排放、处置备案卡》运输建筑垃圾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被查处后每车每次记车辆所属运输企业1分:

1.专用号牌不能保持清晰、完整的; 2.未使用尾门保险钩的;

3.折迭拆开液压全自动式车辆,盖板闭合后高出车厢板20厘米以上或盖板破损的;

4.顶盖手摇式车辆,盖板未完全闭合或盖板破损的。

(二)持《昆明市运载建筑垃圾车辆排放、处置备案卡》运输建筑垃圾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被查处后每车每次记车辆所属运输企业2分:

1.不按规定路线、时间行驶的; 2.未按规定地点处置建筑垃圾的; 3.不按建筑垃圾分类,装载运输的。

(三)车辆因标识、顶灯、专用号牌、尾门保险钩、GPS监控设备人为损坏后,主管部门提出整改,7天内不自行整改的,每车记车辆所属运输企业1分;

(四)运输企业管理台账不健全扣1分;企业每年必须召开公司培训会不少于两次并有相关记录,每少开一次扣1分;公司内部管理制度须上墙公示,未上墙公示的扣1分。

第二十五条 对累计违规行为记分达到10分的,给予警告;对累计违规行为记分达到20分的,降低一级等级;对违规记分达到80分及以上的,注销其《昆明市建筑垃圾运输核准证》。

第二十六条 《昆明市建筑垃圾运输核准证》实行年审制度。年审实行区级初审和市级终审。《昆明市建筑垃圾运输核准证》有效期满后一个月内不进行年审的,不予通过年审,并予注销。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昆明市建筑垃圾运输核准证》给予注销: 1.运输企业提出申请注销的; 2.违反本实施细则规定需要注销的; 3.法律法规规定需要注销的;

4.达不到《昆明市建筑垃圾运输核准证》核准条件的,运输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倒闭、破产的;

5.运输企业的单位名称、法人发生改变的。

第二十八条 《昆明市建筑垃圾运输核准证》的变更限于单位地址和联系方式的变更,发生变更应报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审核并登报公示。单位名称、法人发生改变的,应到发证部门注销《昆明市建筑垃圾运输核准证》。

第二节 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和运输、处置从业人员管理

第二十九条 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车辆必须经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核准,且必须为建筑垃圾运输企业自有车辆。

第三十条 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按发展计划实行总量控制,有限制地适度发展。运输企业通过转入、购买等方式增加车辆,增车前,运输企业应报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预审通过后,方可增加车辆。车辆到位后按规定报审核准。

第三十一条 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发生买卖或转入其他运输企业的,原所属企业需向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提出注销申请,并收回车辆原顶灯和GPS监控设备。车辆转入其他运输企业的,应经原所属企业和接收企业双方同意并出具书面意见后,由接收企业按本实施细则第三十条之规定增加车辆。

第三十二条 为便于监督,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必须在货箱尾部加装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专用号牌并保持号牌清晰、完整,不得故意遮挡、污损。

第三十三条 为保护城市道路设施,原则上对昆明市二环路内运输建筑垃圾的工地不予办理核定载质量为5600KG以上车辆(按车辆行车证核定载质量为准)的《昆明市运载建筑垃圾车辆排放、处置备案卡》。第三十四条 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拉运建筑垃圾时密闭盖板闭合后超出车厢板20厘米的,视为未密闭。一经发现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未密闭运输的,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应当立即收回原已发放的《昆明市运载建筑垃圾车辆排放、处置备案卡》,并自收回之日起7天内对该用车工地停止办理《昆明市运载建筑垃圾车辆排放、处置备案卡》。

第三十五条 对从事建筑垃圾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工作的从业人员,实行行业协会岗前培训制度。

第三十六条 由行业协会组织对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培训考试合格后,对从业人员出具岗前培训合格文件。

第三十七条 从业人员在建筑垃圾的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过程中应随身携带岗前培训合格文件备查。

第三十八条 经核准的每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可指定3名从业人员参加岗前培训。

第三十九条 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指定的从业人员发生变动的,应提前向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申报,并重新指定专人参加岗前培训。

第四十条 建筑垃圾运输、处置从业人员和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实行违规记分管理制度。以一为一个记分周期,分值12分。

违规计分标准:

(一)运输建筑垃圾或散体物料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被查处后每车每次记车辆驾驶人员0.5分:

1.专用号牌不能保持清晰、完整的; 2.未使用尾门保险钩的;

3.折迭拆开液压全自动式车辆,盖板闭合后高出车厢板20厘米以上或盖板破损的;

4.顶盖手摇式车辆,盖板未完全闭合或盖板破损的。

(二)持《昆明市运载建筑垃圾车辆排放、处置备案卡》运输建筑垃圾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被查处后每车每次记车辆驾驶人员1分:

1.不按规定路线、时间行驶的; 2.未按规定地点处置建筑垃圾的; 3.不按建筑垃圾分类,装载运输的。

(三)未办理《昆明市运载建筑垃圾车辆排放、处置备案卡》运输建筑垃圾,被查处后,记驾驶人员1分,同时记所驾建筑垃圾运输车辆1分;

(四)车辆因标识、顶灯、专用号牌、尾门保险钩、GPS监控设备人为损坏后,主管部门提出整改,7天内不自行整改的,记车辆1分;

(五)违反行业协会制定的行业行规的,由行业协会提出记分分值。第四十一条 对累计违规行为记分达到5分的从业人员和车辆,给予警告;对累计违规行为记分达到8分的从业人员和车辆,停业整改;对违规记分达到12分的从业人员,收回其培训合格文件,半年内不得报名参加岗前培训;对违规记分达到12分的车辆,予以注销。

第四章 建筑垃圾消纳处置管理

第四十二条 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对建筑垃圾消纳处置的单位核发《昆明市建筑垃圾消纳处置核准证》,《昆明市建筑垃圾消纳处置核准证》是接纳和处置建筑垃圾的资质证明。

第四十三条 建筑垃圾消纳处置的管理。

建筑垃圾消纳处置分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消纳处置和工程弃土消纳处置。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消纳处置的场地及其经营单位专项接纳和处置建筑废弃物,并将建筑废弃物经无害化处理后,加工形成再生建材或产品投入市场。

工程弃土消纳处置的场地及其经营单位专项接纳和处置工程弃土,并利用工程弃土合理填埋、堆放,再覆以培植土进行植树造林。工程弃土消纳场地选址限于关停的“五采区”、石漠化地带、无树木地域。规划、环保部门应对占地堆填弃土出具书面意见。

第四十四条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消纳处置的经营单位申请《昆明市建筑垃圾消纳处置核准证》资质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申请人是依法注册的企业法人;

(二)应具有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消纳处置的相应场地,取得相关用地许可,取得规划、国土、环保部门对建设该项目的书面意见;

(三)有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消纳处置场的场地平面图、进场路线图,具有相应的摊铺、碾压、除尘、照明等机械设备,有排水、消防及污染防治等设施,有健全的环境卫生和安全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

(四)配备固定式、半移动式或移动式处理设备和手段;

(五)处理设备概要、场地配置及作业方式;

(六)交通运输路线说明。

第四十五条 对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消纳处置经营单位的管理:

(一)按照特许经营权协议履约;

(二)明确合理的收费标准并在入场处公布,并按收费标准收费;

(三)保持场内卫生,防止尘土飞扬、污水流溢;

(四)保持进场道路整洁、畅通,进出口处进行硬化并设置车辆清洗设备,并签订《昆明市市容保洁责任书》,车辆未经冲洗严禁出场;

(五)不得受纳生活、化工及有毒有害垃圾;

(六)不得无故拒纳建筑废弃物;

(七)依核定的容量与日处理量营运,堆置容量不得超过核定量;

(八)不得出卖收纳证明而未按实际收受建筑垃圾;

(九)不得随意将场内建筑垃圾堆置于场址范围外;

(十)《昆明市建筑垃圾消纳处置核准证》核准期限为1年,期满前30日持下列文件到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申请延期(延期期限为1年):

1.申请书; 2.核准证复印件; 3.现状照片。

(十一)《昆明市建筑垃圾消纳处置核准证》核准使用期限已满或经营管理人放弃经营权的,应提交下列文件申请终止营运(或注销)登记:

1.申请书; 2.核准证复印件;

3.当月营运月报表或处理凭证月报表;

4.现状地形图(比例尺不得小于一千二百分之一); 5.现状照片。

对违反上述管理规定的经营单位,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责令关停整改或注销《昆明市建筑垃圾消纳处置核准证》。

第四十六条 工程弃土消纳处置的经营单位申请《昆明市建筑垃圾消纳处置核准证》资质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申请人是依法注册的企业法人;

(二)应具有工程弃土消纳处置的相应场地,场地选址符合本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之规定,经营单位应取得该场地的使用权,并明确占地范围,取得规划、环保部门对占地堆填弃土出具的书面意见;

(三)工程弃土消纳场地经营企业应聘请具有测绘和建筑设计资质的单位对消纳场地进行测绘和设计土方的安全堆填量(即工程弃土接纳容量),测绘设计后出具消纳场平面图、设计图纸、设计书;

(四)工程弃土消纳场地经营企业应提出工程弃土堆放后覆以培植土进行植树造林的植被修复方案和效果图,修复方案和效果图应经林业部门认可;

(五)有消纳处置场的场地平面图、进场路线图,具有相应的摊铺、碾压、除尘、照明等机械设备,有排水、消防、污染防治等设施,有健全的环境卫生和安全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

(六)交通运输路线说明;

(七)辖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初审意见。第四十七条 对工程弃土消纳场地经营单位的管理:

(一)明确合理的收费标准并在入场处公布,并按收费标准收费;

(二)依据设计单位出具的消纳场平面图对消纳场设置围挡,明确用地范围;

(三)按照设计单位的设计进行弃土堆填;

(四)保持场内卫生,防止尘土飞扬、污水流溢;

(五)保持进场道路整洁、畅通,进出口处进行硬化并设置车辆清洗设备,并签订《昆明市市容保洁责任书》,车辆未经冲洗严禁出场;

(六)不得受纳生活、化工及有毒、有害垃圾;

(七)未经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调拨同意,不得接纳建筑废弃物;

(八)不得无故拒纳工程弃土;

(九)依核定的容量与日处理量营运,堆置容量不得超过核定量;

(十)不得出卖收纳证明而未按实际收受建筑垃圾;

(十一)不得随意将场内建筑垃圾堆置于场址范围外;

(十二)核准期限为1年,期满前30日出具下列文件到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申请延期:

1.申请书; 2.核准证复印件; 3.营运月报表; 4.现状照片。

(十三)核准使用期限已届满或经营管理人放弃经营权的,应提交下列文件申请终止营运或注销登记:

1.申请书; 2.核准证复印件;

3.当月营运月报表或处理凭证月报表;

4.现状地形图(比例尺不得小于一千二百分之一); 5.现状照片。

对违反上述管理规定的经营单位,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责令关停整改或注销《昆明市建筑垃圾消纳处置核准证》。

第四十八条 工程弃土消纳场堆填弃土后进行植树造林的管理:

(一)工程弃土消纳场堆填工程弃土后进行植树造林,由辖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负责监督;

(二)为保障工程弃土消纳场经营单位按照林业部门认可的植被修复方案和效果图进行植被修复,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督促经营单位进行植树造林;

(三)辖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应当按照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制定的管理措施,对工程弃土消纳场地经营单位的植被修复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四)工程弃土消纳场关停后,经营单位按照林业部门认可的植被修复方案和效果图一次性修复植被,由林业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开具相关证明,报辖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

第四十九条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消纳处置经营单位和工程弃土消纳处置经营单位除依规划审批设置办公场所外,并应设置下列各项设施:

(一)于入口处竖立标示牌,标示《昆明市建筑垃圾消纳处置核准证》编号(于核发核准证后填写)、接受建筑垃圾种类、使用期限、范围及管理人;

(二)场区周围应当设有堆填范围标识;

(三)出入口应当设有洗车设施与污水处理设施;

(四)应有废水、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如场区内排水、沉砂池、截砂处理设施、废水回收再利用等设施;装卸区洒水喷雾设备、防砂土飞散设施;

(五)堆置计划及防灾工程设施,场区内应拟定分区堆置计划与防灾计划、设置临时排水系统。

第五十条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消纳处置经营单位和工程弃土消纳处置经营单位经核准运营后,应出具下列证明或凭证:

(一)根据处理与消纳能力,出具接纳承诺书;

(二)接纳建筑垃圾后,签发接纳证明;

(三)经营管理人应将接纳承诺书、接纳证明等原始记录建立台账以供查验,并须将各项文书逐项登录到接纳证明月报表中,接纳证明月报表由管理人签署后备查。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实施抽查或检查,如有记录不实、未按规定建档、违反相关规定者,应限期整改,并暂停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处置场地、工程弃土消纳场地的使用。

第五章 附 则

第五十一条 建设业主单位、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建筑垃圾消纳、处置企业及个人违反本实施细则规定,由市、区两级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五十二条

本实施细则由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解释。第五十三条

本实施细则自2011年8月1日起施行。

附件:(略)

第五篇:建筑垃圾治理工作方案,

(XXXXXXXXXXXXXXXXXXXXX 工程)

修建垃圾治理事情方案

XXXXXXXXXXXX 公司 2018 年 6 月 22 日

目录

一、体例依据

.......................................................2 二、工程表面

.......................................................2 三、施工现场的主要修建垃圾

.........................................2 四、修建垃圾减量的治理步伐

.........................................2 五、修建垃圾清运:...................................................3 六、施工现场的收尾事情..............................................5

一、体例依据

《关于进一步增强修建垃圾治理事情的通知》(京建法〔2018〕5 号)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立委员会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增强修建垃圾治理事情的通知》(京建发〔2018〕209 号)

《都市修建垃圾治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情况治理法》

《都市市容和情况卫生治理条例》 二、工程表面

本项目为 XXXXXXXXXXXXXXXXXXX 工程项目,涉及拆除工程项目,修建面积为5000平米,施工现场进度为已完成拆除清运事情 85%,施工现场主干道已经进行门路硬化,其他门路进行笼罩,其他非门路地方用防尘网进行苫盖,施工现场门口设洗车池对过往车辆进行冲洗。

三、施工现场的主要修建垃圾

在施工现场中, 差别结构类型修建物所产生的修建施工垃圾种种身分的含量有所差别 ,但其主要身分一致,主要有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废金属料、竹木材、种种包装质料,约占修建垃圾总量的 80%,其它垃圾身分约占 20%。

四、修建垃圾减量的治理步伐

1、增强修建施工的组织和治理事情,提高修建施工治理水平,淘汰因施工质量原 因造成返工而使修建质料浪费及垃圾大量产生。增强现场治理,做好施工中的每一个环 节,提高施工质量,有效地淘汰垃圾的产生。

2、增强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在施工现场上的许多拆除垃圾,如果施

工人员注意就可以大大淘汰它的产生量,例如拆除散落、地灰、多余的砂浆、混凝土、三分头砖等, 在施工中做到工完场清,多余质料实时采取再利用,不但利于情况掩护,还可以淘汰质料浪费,节约用度。

3、推广新的施工技能,制止修建质料在运输、储存、安装时的损伤和破坏所导致的修建垃圾;提高结构的施工精度,制止凿除或修补而产生的垃圾。制止不须要的修建产物包装。

五、修建垃圾清运: 1、事先将垃圾进行分类,修建工地垃圾:分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没有使用掉的混凝土)、修建碎料(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等矿物质料)以及木材、纸、金属和其他废物等类型。将废物统一进行堆放,配备专人进行清运处理惩罚。且分类堆放应切合下列要求:(1)修建垃圾可采取露天或室内堆放方法,露天堆放的修建垃圾应实时苫盖,制止雨淋和淘汰扬尘。

(2)修建垃圾堆放区应至少包管 3 天以上的修建垃圾临时贮存能力,修建垃圾堆放高度不宜凌驾 3 m。

(3)修建垃圾堆放区地坪标高应高于周围园地不小于 15 cm, 堆放区四周应设置排水沟,满足园地雨水导排要求。

(4)放区应设置明显的分类堆放标记。

2、修建垃圾运输单位必须经本地修建垃圾治理部分批准,并应满足如下要求: (1)运输车辆应有正当的行驶证,并通过年审;(2)运输单位应具有本田主管部分颁发的准运证或营运证;(3)具有修建垃圾经营性运输办事资质。

3、修建垃圾运输车辆应按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行驶,并到批准的所在处理惩罚处理修建垃圾。具体要求如下:(1)修建垃圾运输车运行时间摆设应避开交通岑岭时段,以淘汰对交通的影响;(2)修建垃圾运输车辆的运输路线,应由本地修建垃圾主管部分会同交通治理部分规定;(3)运输单位将修建垃圾倾倒在批准的处理惩罚所在后,应取得受纳园地治理单位签发的回执,交送本地修建垃圾主管部分查验。

4、修建垃圾运输车辆宜采取载重量大于 8t 的密封式货车。

5、创建运输车辆“进门查证、出门查车”治理制度。

6、施工现场门口设置查抄点及专人对车辆的外观、准运证进行逐一查察,查抄合格后放行并做好登记;清运车辆出门口时对车辆的密封步伐及汽车轮胎是否沾染泥土、牌照是否遮挡等行为,登记后切合规定后放行。登记应实事求是,对登记内容卖力,不得弄虚作假。登记事项凭据《进出施工现场运输车辆查抄登记表》(附件1)认真填写,加盖施工总承包单位工程项目部印章或由项目卖力人签字(或加盖手签章)。创建了进出施工现场运输车辆查抄台账,并填写完整;门口设置摄像头为查抄行为留痕,并生存证明运输车辆切合进出施工现场要求的相关证据。生存查抄全历程的影像资料。

7、查抄卖力人: XXXXXX

联系方法:

查抄人员: XXXXXX

联系方法: 查抄人员: XXXXX

联系方法:

查抄人员: XXXXX

联系方法:

8、举报投诉途径:1、网络曝光 2、拨打投诉电话 9、突发事件处理惩罚流程:由查抄人员→查抄责任人→项目卖力人→建立单位项目卖力人→城管执法部分;凭据这个流程逐级上报,情况特别严重是可以越级上报。

六、施工现场的收尾事情 1、工程结束后应实时进行清理,平整地面尽量恢复兴有地貌,以到达与周边自然情况相协调,淘汰或消除对周边景观的视觉污染。

2、清运园地设备。施工结束应实时撤离施工机器,对拆除的固体废物应会合收集处理惩罚;3、清理园地表层。施工园地的废弃物,特别是垃圾、废弃土等,不得就地倾倒或堆放,应实时清运弃于本地允许的所在。

4、将修建垃圾清运后,对施工现场应进行一次清理,尽量恢复兴有地貌。

5、施工现场清理完成后,应有项目卖力人审核批准,方可。

下载【2010年第17期】昆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工作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年第17期】昆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工作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循环利用 1 前言 1.1 定义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进行建设、拆迁、修缮或装饰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余泥、余渣、泥浆及其他废弃物......

    建筑垃圾

    摘自于【我国建筑垃圾处理现状与分析】 王雷,许碧君,秦峰 (上海环境翌生工程设计院,上海2∞232) 一、建筑垃圾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垃圾产 生量逐年增长......

    垃圾袋装化处置办法(市政府110号)

    宜昌市人民政府令 第110号 现发布《宜昌市城区生活垃圾袋装化处置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市 长 李佑才 二〇〇三年四月十日 宜昌市城区生活垃圾袋装化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

    建筑垃圾运输资格管理工作方案[精选5篇]

    建筑垃圾运输资格管理工作方案为从源头上有效解决建筑垃圾运输过程中污染路面问题,严格控制扬尘污染,净化城市环境,根据《xx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xx市市容和环境......

    装饰装修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装饰装修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城区临街门店、居民小区装饰装修建筑垃圾运输处置行为,坚决打击乱堆乱倒建筑垃圾行为,特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对象: 1、城区内所......

    淮安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情况汇报

    淮安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情况汇报 淮安市城市管理局 2018年7月 根据省委省政府“263”专项行动明确的“到2020年,设区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全面建成”等目标要求,我......

    建筑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建筑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应用与说明 目前我国资源化利用存在两方面的困境:①我国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率偏低,建筑垃圾的处置处于简单化、无序化的状态。一方面一些城市缺......

    建筑垃圾减排及资源化处置方案

    建 筑 垃 圾 减 排 及 资 源 化 处 置 方 案 重庆西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八里庄路50号项目部 目 录 一、建筑概况 ............................................. 3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