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劳动观念的培养

时间:2019-05-14 22:19: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中学生劳动观念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中学生劳动观念的培养》。

第一篇:浅谈中学生劳动观念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劳动观念的培养 张建强

摘要: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本文分析了学生缺乏劳动意识的原因以及阐述了笔者在实践中采取的具体措施。关键词:中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意识

作者简介:张建强,任教于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三中学。

“张老师,你们班学生可真是勤快啊!”“张老师,你们班卫生搞的不错啊。”“张老师,你们班怎么老得卫生红旗啊?”每当听到这样的话,笔者都为自己的学生们感到由衷的骄傲,都会自豪地说“咱班学生爱劳动”。

其实我们都知道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懒惰思想,何况这些在“小皇帝”、“小太阳”的光环下成长起来的初中学生呢!

如何让这些“小皇帝”和“小太阳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班级责任感是对我们教育者提出的一大课题。笔者认为学生缺乏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主要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

一、学生缺乏劳动意识的原因

1.家庭的溺爱和家长的包办,从而使学生四体不勤,缺乏良好的劳动习惯。

2.由于长期没有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从而养成懒惰思想,最终缺失了劳动意识的形成过程。

3.在错误的劳动观“教育”下产生了对劳动观念的错误理解和认识。当前我国家庭劳动启蒙教育存在五大误区:

误区一:鄙视普通劳动者。一些家长经常这样教训孩子:“你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没出息,就让你去扫马路、当工人!”于是在孩子心目中,普通的体力劳动就成了“下贱”的代名词。

误区二:“孩子太小,与劳动无关”。不少父母总觉得“劳动”离自己的孩子太远,无意之中挫伤了孩子的劳动兴趣。

误区三:把劳动当负担,怕影响孩子学习。孩子上学了,父母们总是有这样的教导:“只要你好好学习,家里什么事情也不用你做。”在一些家长看来,孩子的唯一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好是成才的唯一条件。

误区四:“现在生活富裕了,没有必要让孩子劳动”。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每周的值日成为他最头疼的事情。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用钱雇同学帮自己干,干一次给二元钱。教师发现并批评他时,他却振振有词:“我们家的活儿都是保姆干,我爸说了,咱家有钱,这些活儿用不着自己干。”花钱可以雇人干活,却剥夺了孩子的劳动体验,买不来孩子的劳动技能。

误区五:用劳动惩罚孩子。有的孩子平时根本没有做家务的习惯,偶尔考试没考好或者在外面淘气了,家长就用干家务活儿作为惩罚手段,这样使孩子从小就对劳动产生了不良的心理定势,即使家长有心培养孩子的劳动观点,也很难调动起孩子对劳动的热情。

因此,学生出现“我为什么要劳动?我在家就不劳动。”“我来学校是学习的,就不是来劳

动的?”“我成绩又不差,为什么劳动?”“我又没犯错误,为什么劳动?”等等错误的问题就不足为奇了!

二、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的措施

针对上述的问题和现象,已在班主任岗位上工作十年的笔者采取了积极的教育措施,现总结如下:

1.树立和培养正确的劳动观是学生热爱劳动的基石和前提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既是权利也是义务”,“积极参加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班级是我家,劳动靠大家”。用这些大到人类发展、国家宪法,小到《中学生守则》、班级舆论的道理,对学生开展正确的劳动观教育,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劳动的意义,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及自身存在的错误的理解和认识。思想决定行动,只有让学生形成了正确的思想才能指导和培养出正确的行动。

2.科学细致地的劳动卫生制度是学生热爱劳动的保证和依据

(1)分组值周制

根据本校“每周一评定,每月一总结”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班的分组值周制度。即每组值日一周,负责班内和清洁区卫生。值周结束后,根据学校检查的分数,位于年级前半部分认定为值周合格,取得卫生流动红旗(前两名)认定为值周优秀,位于年级后半部分认定为值周不合格。合格的值日组顺利交接卫生工作;优秀的值日组,不仅受到表扬,还要在班会上做总结发言,并在班级评价制度中给予加分奖励,作为评三好和各类先进的依据;不合格的值日组,组长要分析原因,找出不足,并带领本组成员重新值周。如仍不合格,本组交接卫生工作,组长和组内的班干部学习、观摩下个值日组劳动卫生工作。学习后,再一次带领本组成员值日,直至合格。

本制度要点:要提高学生对值日的重视,明确奖励机制,不合格必须弥补不足,重新做好。切记不要把劳动当作惩罚的手段。

(2)值日组长负责制

①值日组长按照轮换的原则安排组员的劳动工作,对组员的劳动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并对本周的班级卫生工作全面负责。

②值日组长每天检查班级的卫生保持,对保持不好的同学提出警告令其整改,对不配合的同学记录备案。

③值日组长设有值日记录本,负责记录全体组员的每次出勤和劳动情况,并以此为依据推选出本周优秀值日生两名。优秀值日生在班级评价制度中给予加分奖励。

④值日组长在本周值日结束后,要负责清点劳动工具的数量以及工具的损耗情况,并向下一组交接工作。

本制度要点:值日组长的人选尤为重要,要推选出热爱劳动、关心集体和责任心强的学生担此重任,同时也要善于积极发现和培养这样的学生干部。

(3)卫生责任区制

这个制度主要是针对日常的卫生保持而制定的。

① 每个学生自己的课桌、凳子为第一责任区,要时常保持清洁,不得涂鸦和故意损坏。② 每个学生自己的课桌、凳子下方及周边临界地,都是自己的卫生责任区,要负责日常

的卫生保持。如临界地出现问题要追究临界地两边或周边同学的卫生责任。

③ 本着“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原则,把门、窗、讲桌、台布、窗帘、投影仪、饮水机……甚至每一块玻璃,都定为卫生责任区。实行班干部带头和一般同学自愿认领的方式分配卫生责任区。管理时间为一个月,到期重新进行认领。认领期间被同学们评为优秀的,将在班级评价制度给予加分奖励并对该卫生责任区有优先认领权;认领期间被同学评为不合格者,将丧失对该卫生责任区的管理权,由其他同学代替。

本制度要点: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劳动既是自己的一份责任,又是自己对班级的一份义务

(4)大扫除制度

此制度是根据本校每周五都要开展“周末卫生大扫除”,而制定的。

①将大扫除的卫生任务分为班内卫生、清洁区卫生、擦洗工作(门、窗、墙壁、名人画像等)和好人好事四部分。分别由四个组完成,每周一轮换。每组由组长负责,卫生任务不具体到人,要求团结协作完成。大扫除结束后,组长要在班上总结本组劳动情况,总结时要具体到人。

②好人好事组,要在学校的公共区域开展好人好事活动,活动结束后每人都要写出活动稿件,组长选出优秀稿件,上报学校广播室。如被学校广播室采用,稿件作者将在班内评价制度中给予加分奖励。

③在完成本组的劳动任务后,全体同学还要对自己的第一卫生责任区(自己的桌凳)进行清洁和整理。

本制度要点: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在劳动上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对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和鼓励。为最终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打下扎实的基础。

以上四种劳卫制度是相辅相承,要根据本学校和本班级的实际情况来施行,要能根据情况的变化与时俱进完善制度。切忌囫囵吞枣、生搬硬套。

3.营造“劳动光荣”的舆论氛围是学生热爱劳动的动力和源泉

班主任要善于及时总结劳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树立榜样,营造出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和班级文化。

让学生适当地参加劳动益处很多,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避免“好逸恶劳”、“好吃懒做”的坏习惯,可以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了学生,认真反省了自己的失误,或许可以从转变自己的认识、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开始,来教育孩子热爱劳动、学会劳动,从而改变孩子的懒惰行为,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小练就立足社会的本领。

第四,重视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磨练意志,逐步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中学生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都具备了适应一定的体力劳动、技能性劳动和认识社会的能力,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活动,会更激发他们发愤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每一所中学、每一个班级都应该与校外工厂、农村、机关、单位建立联系,定期参观学习、参加劳动或开展各种有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以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

第五,发挥党团组织的先进模范作用,积极培养和吸收中学生中德、智、体表现优良的分子入团、入党,壮大队伍,创造良好氛围;积极引导中学生参加社会上各种有益的公益活动和事业,如“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等,组织中学生到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培养他们爱党、爱国、互助友爱、助人为乐的思想风貌和精神情操。

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但是,这些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则反映了学校工作的积极主动程度。因此,摆在我们每一位中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劳动活动是施行德育的必要途径。世界众多国家普遍认为,开展劳动教育是造就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条件。联合国教科文第38届大会决议中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一体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这样做可造就熟练的劳动力,而且可使教育与日新月异的劳动条件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并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原苏联在教育实践中,早于六十年代就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不仅规定中小学每周安排一定时间劳动,而且在大学里学生劳动也普遍开展,其活动最主要特色是利用假期组织大学生劳动队。在西方许多国家里,学生的生活与职业指导是通过和借助劳动教育进行的。在大学里,它们认为让学生参加劳动,有利于培养学生今后具备为国家利益而努力工作的献身精神。美国大学经常参与社会活动,让学生到社会服务单位参加义务劳动,参加校园里一些服务工作,也常向学生提供“打工”机会,搞些“有酬”劳动。还有许多研究生院通过社会服务劳动,提高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水准,如哈佛大学50%以上的研究生到孤儿院义务担任教师,为中小学差生补课,访问老年之家和为区社机构义务帮忙。美国总统克林顿现正在全美推行为社会服务的“城市年”计划,其目的在于让青年和大学生更好地接触社会,培养其合作精神、种族团结和社会意识。他要求大学生要为社会做各种工作,包括为老人组织娱乐活动、修复操场和公园,为无家可归者修补并油漆栖身处,在学校里当教师助手。日本的众多学校,把“寮教育”即宿舍教育作为德育主体,他们寝室劳动教育搞得好。日本中学生劳动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和职业观。日本学校体力劳动内容的选择和劳动课的安排都有明确的界定,比如,它们根据学校所在地的生产情况,依据学生年龄和体力进行劳动,劳动课着重于美化环境、社会服务劳动以及在学校设立的劳动场所内进行生产劳动,教师必须与学生在一起劳动,等等。近些年来,日本在一些中小学推行一种“上山下乡”、“土留学”活动,让学生到生活条件差的岛屿、农村和边远山寨去,经过艰苦劳动和磨炼,接受劳动教育、集体主义和民情民俗与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在日本的国立和私立大学里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事半工半读,其内容有体力和脑力劳动,充当中小学生的家庭教师或企业服务员等。特别是私立大学,有的学生是通过半工半读来付高额学费。这些教育和活动方式,深受日本国民和社会的支持和赞许。

家庭劳动教育的任务

社会、学校和家庭在劳动观点教育方面是互相渗透,互相依存的,但又各有其侧重点。从实际效果看,劳动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培养主要由家庭教育来完成;劳动技能的培养主要由学校和社会来完成;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则是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完成的,其中家庭的教育作用仍然是主要的。

基于这种分析,家庭中的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1.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和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和珍惜劳动成果是一种极其宝贵的品质,它同朴素、诚实、正直等品德一样是一个人品质结构中的基础部分。缺乏这些基础品质,爱国主义、责任感、义务感等高层次的品质就无以形成。因此劳动品质的培养是家庭中的劳动教育的核心部分,在形成整体品质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对于劳动品质的培养,应该从孩子的学前阶段开始,然后随着年龄段的变化确定在各年龄段实施的内容和方法。系统的家庭劳动教育在不同的年龄段呈现以下不同的特点。

(1)学前阶段:由简单模仿和学习家长的劳动动作发展为主动从事自我服务的劳动;劳动还带有游戏性;只满足于劳动的过程,而不太注意劳动的成果。家庭指导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生产物质财富,而是使儿童掌握简单劳动技能和技巧,使儿童理解劳动的社会意义。

(2)学龄初期:狭义的劳动——生产性劳动开始逐步占有一定地位,为他人和集体服务性质的劳动开始成为主要形式,因此开始向公益性和生产性劳动发展,但并未形成劳动习惯;开始体验为别人为集体劳动的光荣和愉快。家长应注意把学习和劳动正确地结合起来而不是对立起来,培养其为别人为集体而劳动,应以不计得失为主要目的,要注意支持和帮助他们进行集体性的劳动,并对他们的劳动及时作出评价,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有助于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二是为其尊重劳动者品质的形成提供实现的条件。

(3)少年期开始形成劳动习惯,比较注意劳动成果,能够预见劳动的全过程;可以进行从事生产性劳动,但劳动缺乏创造性。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劳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他们认识到不但要珍惜自己的传动成果,更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鼓励他们大胆动手制作,积极开展创造性劳动。

综上所述,劳动品质的培养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连续不断的过程,缺少任何一个 5

环节都会明显地影响教育效果。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后,除仍然要严格要求其履行在家庭和集体中的劳动义务外,还须有目的地把他们的劳动生活集体化、社会化,有计划地将其服务性的劳动(为个人、为家庭、为同学邻里)转变为公益性的,甚至是生产性(如义务生产劳动或勤工俭学)。要鼓励他们在劳动中表现出来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要求他们勤俭节约并勇于同损坏公物的现象做坚决的斗争,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劳动品质才能真正确立起来。

2.培养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

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只能从长时间的劳动生活中培养。因此,家庭日常生活是培养劳动习惯的主要途径。

目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父母出于对子女的爱,“望子成龙”心切,不让孩子涉足家务劳动,只要求孩子读好书,其他一切由父母包办代替。这种现象十分突出,使许多中学生不会烧饭,洗衣服,有的初二学生没叠过一次被,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居然不会剥鸡蛋。家长对孩子过分的爱,过多地包办代替,造成不少孩子劳动观点薄弱,不会劳动,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独立生活能力极差。不懂劳动的意义,在思想品德上出现了一些不爱惜劳动成果,不尊重别人的劳动,生活不节俭的缺点,在超前消费的诱惑影响下,不少中学生“吃要营养”、“穿要高档”、“玩要时尚”,成了理所当然,抽好烟,喝好洒.进舞厅„„成了相互攀比之举。

为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还要养成独立生活能力,家庭教育应该突出以下几个内容:

(1)吸收他们参与家庭生活计划的制订和安排。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以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责任感和主动从事家庭劳动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生活自己料理,因为这些精神、情感和积极性是他们形成劳动习惯,提高生活能力的首要条件。

(2)在技能技巧上给予具体的指导并要求他们主动担负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少家长担心学生从事家务劳动会影响其学习成绩,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适量的家务劳动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还能起到调节其学习生活、恢复脑力的作用。比如,从生理学角度看,青少年学生每天下午四~七点钟时,大脑处于疲劳和松弛状态,继续学习不但效果不好,还会损害大脑健康。因此适当的活动和家务劳动对学生的身心都是有益的。

(3)支持孩子参加外出劳动或夏令营等集体活动。教育实践证明,外出集体食宿是锻炼学生生活能力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集体生活中他们乐于互相学习并进行评比,乐于在生活上相互体贴和帮助。

(4)支持孩子参加义务劳动,要求他们先公后私,宁可中止家务劳动也要令其参加义务劳动。这样做有助于把学生的家庭责任感转化为社会责任感.也有助于其自我牺牲精神的培养。

应该强调指出,不少家长事事包办代替(如学生外出参加活动时为其准备食物、饮料。甚至请假为孩子送行李)对孩子生活能力的提高及劳动习惯的培养是有害的。其结果使不少中学生在进入高校后不能安排自己的生活,严重影响了健康和学习。从而证明了家庭在培养孩子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方向则重要性。

3.支持和配合学校所进行的劳动教育

学校通过劳技课或同校办厂、农场实验室、实验田或与工厂挂钩等形式培养中学生某种劳动技能(工艺、农艺、园艺)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一些家长,尤其是重点中学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中学毕业后并非立即就业,而是考取高等学校,继续深造,出此没有必要学习某种劳动技巧,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学校开设的技能课,除培养一两种劳动技能这一目的外,更重要的是为了从广义的角度上推动劳动能力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在认识上的联系性、严密性和整体性以及组织纪律性和创造性,这里除了技能的因素外还有着教育的因素,不能不给予重视。

家庭的支持主要表现在端正学生的思想认识。一些学生经常对安排劳动技能培训不满,并在劳动中出现怠惰现象,这时候家长应给予积极的引导和劝戒,帮助他们端正认识。

劳动并不等于劳动教育。马卡连柯说:“劳动如果没有与其并行的教育——有与其并行的政治和社会的教育,就不会有教育的好处,会成为不起作用的过程。”因此家庭为孩子安排的所有的劳动教育都应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这确是煞费苦心的事情,但也确实是有着重大意义的事情。

帮助孩子学会生存与发展技能

21世纪已经向我们走来,凡是关心祖国前途的人,都应想到孩子的将来如何生存和竞争。全社会在竞争,全地球在竞争,竞争的关键是人才,而人才的关键在教育。

激励孩子去竞争,也要教他们学会向人学习、与人合作,这三者是现代人缺一不

可的处世本领。只有自强而又虚心学习的人才会赢得别人的敬重,才谈得上合作,而学习与合作意识会给人带来更广阔的前途。

要教育孩子不仅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并且要培养他们具有高尚的品质。坚强的体魄和迎接各种挑战的能力。

1.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

生存与发展是当代教育的—个重要主题;实行开放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加强实践锻炼,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环节,提高青少年整体素质,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其宗旨和目标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会生存、自理自律,学会服务,助人为乐;学会创造,追求真知,提高素质,为成为 2l世纪我国建设的生力军打下良好的基础。

2.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

(1)培养健康向上的人格意识:

——振兴中华的爱国意识,即具有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自豪感,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感,祖国辉煌未来的信心感,树立为建设家乡,富强祖国,振兴中华而奋发成材的志向。

——自强自律的生存意识,即具有独立思考的习惯,自信进取的心理,勇敢顽强的意志,遵守社会规范的自觉意识。

——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即具有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心,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相处,富于友爱和同情心,乐于助人。

一一追求真知的创造意识,即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热爱科学,勤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勇于探索与实践。

(2)帮助学习初步的生存与发展技能:

——生活技能。生活技能是指青少年学生在自理、自护等方面所应知应会的知识能力。

——劳动技能。劳动技能是指青少年学生应学会的劳动知识和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能力,包括公益劳动、家务劳动、生产劳动。

——服务技能。服务技能是指青少年学生从事自愿服务所具有的能力,其能力以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服务集体的要求进行培养。

——创造技能,创造技能是指青少年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追求真知,学习创造的能力。包括科技制作、小发明创造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技能。

3.实施措施和要求

(1)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家长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正确想法和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尊重。最佳的途径是:看孩子的学习、生活,看孩子的精神风貌与能力。家长要从身边事做起,培养孩子刚毅的性格和负责的精神。如教导孩子怎样对待艰苦的学习训练,怎样经受工作的压力和同伴的误解,怎样在不遂意时自觉地激励自己坚持下去。用孩子的自身经历,用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经年累月,潜移默化地培养做人的信念;百折不挠、自强不息。

(2)性格和品德比知识更重要,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说:对于青少年教育,学校有责任,家长有责任,社会也有责任,要全面地总结经验教训。由于教育思想的影响,人才观的影响,以及三大差距和社会的一些制度的影响;再加上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使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出现了种种问题,一些学校办成了应试教育,专门应付考试、升学,而轻视德、体、美、劳的教育,甚至连中小学生体质状况目前也不尽人意。

(3)最有效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影响,长辈应当成为后辈的榜样。

决定家教质量的关键是提高家长的素质,完善自身的形象,高素质的家长。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氛围,能够采取符合儿童心理和个人特点的教育方法,而在家长的各种素质中,家长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子动机等,是决定家教质量的核心问题。

当今社会处处充满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给未来的社会成员在生存和竞争能力上提出更高要求。要使子女将来能立足于社会,必须切实培养他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经受挫折失败的心里承受能力。应该注意把子女摆在家庭适当的位置上,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不要对子女娇惯溺爱,放任自流。家长不应只期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智力上的巨人,而忽略他们有可能变成能力、毅力、意志上的矮子。我们的家长要知道孩子的性格和品德比知识更重要,应当记住当代教育家斯霞老师的“三品”学说中的名句,即“智育不好是次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家长要教育孩子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并且要培养他们具有高尚的品德,坚强的体魄和迎接各种挑战的能力。家庭教育也必须从“应试型”向“素质型”转变,从教育观念上来一个根本的转变。

第二篇:劳动观念调查心得

工作实践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高中生劳动观念的形成和劳动习惯的培养,这不是一件可做可不做的工作,而是关系到学生成人,成才的,非做不可,且非做好不可的工作;同时这又不是一件轻而易举就能做好的工作,而是必须动脑筋、花气力才能做好的工作。希望能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得到专家、同行们的帮助与指导。

不仅在观念上澄清部分同学对劳动的不正确认识,我们还在制度上给以保证。班级的值日工作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包括奖惩制度),甚至有部分同学的家务劳动,笔者都和他们的家长一起研究制定了一些具体的规定。实践证明:观念上统一认识,可以使同学们心情愉悦地投入劳动;制度上合理可行,又可以保证劳动在有条不紊中进行。二者对于劳动观念的形成和劳动习惯的培养都是不可缺少的。

班主任要善于及时总结劳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树立榜样,营造出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和班级文化。

让学生适当地参加劳动益处很多,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避免“好逸恶劳”、“好吃懒做”的坏习惯,可以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了学生,认真反省了自己的失误,或许可以从转变自己的认识、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开始,来教育孩子热爱劳动、学会劳动,从而改变孩子的懒惰行为,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小练就立足社会的本领。

学生的心理劳动观念往往与生活是互相转化,相互影响的。特别是当有些学生身体素质差,体弱多病时,一听说劳动,心理就有压抑感,而学生荣誉感、自尊心均很强。此时,教师应多关心这类同学,尤其是当他们劳动时体力不支,完不成任务时,他们表现得很难堪,教师应客观对待,分析原因,给学生以安慰、鼓励、指导,帮助他们认识到今后要采取参加劳动锻炼和强身健体等措施。这样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增强了体质,同时也真正改善了生理及心理劳动素质,劳动观念也得到了质的飞跃。

第三篇:培养严格的纪律观念

培养严的格的法纪观念

教育目的:了解军人法纪的基本内容,认清遵纪守法、依法治

军的重要意义,明确新时期革命军人必须加强法律学习,自觉

遵守纪律。教育时间:90分钟

教育方法:集体授课,分组讨论

遵纪守法教育,是我军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新形势下,加强我军思想政治建设必须大力开展遵纪守法教育,从法纪上保障思想政治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就每一个革命军人来说,认真学习国家的法律法令、军队的纪律和各种规章,自觉地培养遵纪守法、令行禁止的优良作风,对于我军始终保持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良好形象,胜利地履行自己的神圣使命,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纪律是军人的生命

严明纪律,依法治军,是新时期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无条件地维护法纪的严肃性,把遵纪守法转化为高度自觉的行动,是我军区别于其他军队的一个显著标志,是人民军队、革命军人的生命之所在。我军纪律条令强调:“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纪律,是建立在政治自觉基础上的严格纪律,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是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和完成一切任务的保证。”全体军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严格遵守纪律,不允许有任何违反纪律的现象存在。

(一)严守纪律是我军的优良传统

人民军队历来重视纪律建设。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把严明的纪律视为生命。正如江泽民所说:“我军历来是讲纪律的,视纪律为生命。讲纪律是讲政治的基本要求,是保持军队集中统一的重要保证。”(转引自1997年3月5日《解放军报》)回顾我军的历史,人民军队之所以能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严守纪律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战争年代,我军广大官兵为了战斗的胜利,识大体顾大局,为了严守纪律,保证战斗的胜利,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借。邱少云就是一个杰出的代表,他的“纪律重于生命”的信念,给我们树立了一个严守纪律的模范。在这里,严守纪律的核心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无论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产生于我军这所大学校的众多英雄模范人物从实质上说也是严守纪律的典型,因为他们都以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为天职,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安宁甘愿流血牺牲。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用身体堵枪眼、老山战士以血肉之躯趟雷场、抗洪将士抢险救灾奋勇当先……自诞生之日起,我军广大官兵都视纪律为生命,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他们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作出了重大贡献。

而违反了纪律,无论干部还是战士,同样都要受到军纪处罚,决不姑息迁就。1937年,延安发生了轰动一时的“黄克功事件”,陕甘宁边区政府高等法院依法逮捕了黄克功,并请示中央对其进行审判,毛泽东同志在给审判长雷经天的批示信中这样写道:“黄克功过去斗争历史是光荣的,今天处以极刑,我及党中央的同志都为之惋惜。但他犯了不可赦免的大罪,以一个共产党员红军干部而有如此卑鄙的,残忍的,失控党的立场的,失掉革命立场的,失掉人的立场的行为,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做一个普通的人。”(《毛泽东书信集》第110页)黄克功何许人也?抗日军政大学六队队长,十几岁就参加了红军,经历过井冈山斗争和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他已是红军旅长,1937年10月因逼婚不成开枪打死陕北公学女学生刘茜。法院审判时,黄克功非常懊恼和悔恨,表示要戴罪立功。也有的人认为黄从小就参加革命,英勇善战,战功卓著,请求予以宽大处理。毛泽东同志知道后,亲自批准对黄克功处以极刑。他在给雷经天的信中明确指出:“正因为黄克功不同于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同前书)近80年以来我军不管遇到多么险恶的环境,多么艰苦的条件,多么复杂的形势,都能始终保持高度的集中统一,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与我军具有严守纪律的优良传统是密不可分的。(二)严格纪律、从严治军是我军夺取胜利的重要保障 朱德元帅曾经说过:“纪律是军人的生命。我们纪律好,秋毫无犯,人民到处欢迎,胜利就快。”纪律是调整军队内部关系和军事各项工作的规范,它是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特别是作 战胜利的重要条件。不管是战时还是平时,一切军事活动最基本的因素是人,决定战争胜负的也是人,无论遂行作战任务还是执行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都不仅仅是拥有强健体魄、聪颖头脑、丰富知识、高超武艺的单独自在的个体,还必须是组织严密、分工合理、行动有序、步调一致的整体。拿破仑在比较能骑善剑的马木克留兵与骑术不精的法国骑兵的战斗力时指出,2个马木克留兵绝对能打赢3个法国兵,100个法国兵与100个马木克留兵势均力敌,1000个法国兵总能打败1000个马木克留兵。原因何在?拿破仑进一步指出,法国兵以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和密切的协作弥补了技术较弱的差距,所以能够以少胜多。由此可见,严明的纪律可以出协同、出战斗力,而这些恰是军队的生命所在。正是因为如此,古今中外,历代军事名家都把严格的纪律作为治军统兵的第一要义,作为提高战斗力的重要手段,因而非常注重对军队的纪律教育与管理,并使“服从命令、令行禁止”,逐渐演变为中外军人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孙武演阵斩吴姬,司马骧直整军诛庄贾,曹操割发代首,诸葛亮挥泪斩马稷,这些都是严肃军纪、从严治军的千古佳话。纪律之所以对军队如此重要,是因为它贯穿于军事实践的方方面面,决定和影响着军队的建设和发展。军事斗争是有目的、有组织、大规模的实践活动,是你死我活的激烈对抗,它要求任何一方都必须以集团、整体的力量去抗击敌人。而只有严明的纪律才能使军队以高度集中的统一指挥,准确无误的协同动作,步调一致地完成任务。治军从严,这是从古今中外兵林战阵中用无数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治军真话。

我军在建军实践中紧紧抓住纪律这根准绳,以严明的纪律著称于世。早在土地革命战争年代,党就在红军中建立了一整套铁 的纪律,有效地克服了旧军队遗留下来的军阀主义作风以及纪律观念淡漠、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流寇主义、绝对平均主义等小农意识,从而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改善了官兵关系和军民关系,使红军队伍不断扩大,战斗力不断提高,为夺取土地革命战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后,在党的

正确领导下,我军又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和我军的具体情况进行“整风”、“整军”、“诉苦三查”等运动,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我军纪律,为我军不断夺取战争的胜利,不断地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条件。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军自觉严守军事、政治、群众、外交等方面的纪律,在支援友好国家进行民族独立的反侵略作战、维护祖国边疆地区和平安宁、粉碎霸权主义地区霸权主义的侵略挑衅、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和祖国统一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更加关注军队建设特别是纪律建设,多次修订了共同条令,颁布了一系列军事法规、条令条例,对纪律严明的标准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有利地推动了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在1998年的抗洪抢险斗争中,我军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抗洪部队坚决服从国家防总和当地防指的统一指挥,坚决执行上级命令,坚决完成任务,在特殊环境中,仍然努力保持严整的军容和良好的秩序。广大官兵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模范遵守群众纪律。为了不给当地政府和群众增加负担,许多部队不住民房住帐篷;为了保证学校按时开课,先期住在学校的部队主动提前撤出。在胜利完成任务后,许多部队谢绝地方的欢送会、庆功酒,并清理打扫驻地和大堤,回撤静悄悄,凯旋在子夜。透过这些,人民群众看到了老红军的本色、老八路的作风,看到了我军仍然是人民的子弟兵。而随着我军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人民军队与外军的交流和来往日益频繁,在重大外事活动中,我军广大官兵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外事纪律,向世界展现了当代中国军队、中国军人的良好形象。1992年至1993年,我国应联合国请求,先后派出两批共800名官兵赴柬埔寨参加维和行动,出色地完成了维和任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联合国和世界人民的好评。联柬机构主席石明康称赞中国维和部队纪律严明,完成任务出色,堪称“文明之师”。而我人民海军在近几年的出国访问中,严守纪律,显示了新中国的国威、人民解放军的军威,令海外华人无不骄傲自豪,让世界真正感受到了东方文明古国的精神风范。总之,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纪律建设。严明的纪律培养和铸造了英雄的军队,英雄的军队靠严明的纪律把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形象塑立在中华大地上,把中华国威、我军军威带到了世界各个地方,再次为世人所瞩目。让世界赞叹。(三)对待纪律的正确态度

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里,就要遵守一定的纪律。雷锋同志曾经说过:“军队,它是战斗的集体,要有严格的组织纪律,一切要适应于战斗的需要,很难设想一支锣鼓不齐、行动不一致的军队,能在战场上打败敌人,取得胜利。”纪律带有很强的约束力,如何正确对待纪律,是每一个革命军人自觉遵守纪律的前提。对待纪律的科学态度主要是两个方面。

1.欢迎他律。他律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外在的、强制性的约束和规范,是外界对自己的约束。守纪品德的养成首先就是从 外界约束做起的。没有外界的约束,便没有纪律的内化,良好的纪律品质就无法形成。作为一名革命军人,其受约束的程度自然要比普通老百姓更多一些,更严一些,否则,也就无所谓军人了。因此,我们应该消除对纪律的抵触情绪,自觉按照我军纪律的有关内容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按规章制度办事。当自己违反了纪律,受到同志们的批评时,应该虚心接受,努力克服缺点;当自己受到纪律处分时,应该吸取教训,认真改正错误。

2.严格自律。自律是指个人的自我约束、自我规范。外界的约束并不是时刻都在起作用的,建立自觉纪律才是我军纪律建设的目的。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外界的约束是建立不了自觉纪律的。而严格自律,正是提高我军战斗力和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我军的纪律是建立在高度自觉的基础上的,这一本质规定,要求革命军人在执行纪律的过程中必须自觉地把他律转化为自律。朱德元帅说道,我军的纪律,“绝不依靠打骂来维持,而是建筑在无产阶级的团结上面,用自我批评的精神、教育的精神,互相督促和勉励,达到自觉遵守纪律。”(《朱德选集》第5页)可见,我军纪律的他律性是建立在自觉基础上的,这种他律本身就包含着自律的内涵和要求,包含着转化为自律的可能性。因此,革命军人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纪律的他律性,逐渐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律。邱少云就是严守纪律的楷模。1952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邱少云所在部队受命担任潜伏任务,邱少云的身体被敌人投下的燃烧弹点燃,火苗一点点吞噬着他,很快就连成一团烈火,整个把他裹了起来。当时,他身后就有一条水沟,在泥水里打几个滚,就可以把火扑灭。可是,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为了500多个战友的生命安全,他以超人的意志卧在那里纹丝不动,直至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邱少云所表现出来的对革命纪律的高度自制和自律性深刻说明,当革命军人心甘情愿地严守纪律时,被动的服从就会变为自觉的行动,他律就会成为革命军人随时准备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的高度自觉的自律。因此,作为一名军人,应当自觉遵守军队的纪律,在部队严守岗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随时准备为祖国为人民建立功勋。实践证明,那些既不喜欢他律,又不愿意自律的人难免要犯错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某军械修理所战士袁某,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很想与自己的同乡搞些生意赚点钱,因此,他不仅无视“军人不准参与经商”的规定,而且擅自离队去做生意,由于对市场行情了解不够,盲目贷款投资用于做大米生意,非但没有赚钱,反而亏了本。如果这时吸取教训,悬崖勒马,还来得及。但是,袁某在畸形心理的驱使下,盗走所里司务室现金5700余元,结果触犯法律,走上犯罪道路。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果不能严格自律,又不愿听他人劝戒,不但会时常违纪,而且极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对此,我们每一个革命军人都必须提高警惕,严格自律,遵纪守法。

二、依法治军是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客观要求

依法治军,就是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令和军队的军事法规管理军队,协调和处理军事活动中的各种关系,使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走向规范化、制度化。1999年7月,全军政工会议更是将依法治军正式写入《决定》,明确指出要重视法规建设在军队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力推进依法治军。因此,依法从严治军体现了新时期社会生活对军队纪律建设提 出的新的要求,是加强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保证我军“打得赢”、“不变质”的重要条件。它要求每一个革命军人必须适应新的形势,把自身的遵纪守法素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依法治军是新时期加强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客观需要 进入新时期以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军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保证我军“不变质”,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持政治上的坚定不移和道德品质上的纯洁无理,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力加强纪律建设,并将纪律建设纳入依法治军的轨道。《关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用严格的组织纪律约束官兵”是强化精神支柱的一个重要方法,并要求纪律建设必须为依法从严治军服务。所以,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军队肩负着艰巨而繁重的任务,我们要在复杂的环境中经受住考验,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履行好军队的职责,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更离不开严格的组织,严明的纪律。”“要使部队具有严格的纪律和良好的作风,必须加强思想教育,严格各项制度。我们军队有一整套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这是从严治军的依据。”(转引自1993年7月22日《解放军报》)而所有这一切,既是加强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客观需要,又是思想政治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讲思想教育,不讲纪律法制,治军就缺少制度的保证。思想政治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为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而坚持依 法从严治军,不断增强广大官兵的法律意识、纪律观念,增强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侵蚀的能力,正是一条重要途径和一个基本方法。只有加大依法治军的力度,才能确保军队的高度集中统一,为军队全面建设提供坚强保障。(二)依法治军是实现我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现代化的军队是融知识、技术、人才于一体的武装集团,其先进性、精确性和整体协调性都是以往军队所无法比拟的。实践证明,军队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就越需要加强法制,严明纪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欧洲战场上对德军作战的美国陆军第二军,由于纪律松弛,作风稀拉,土气低落,犹如一群乌合之众,因而屡战屡败,损失惨重。素有“血胆将军”之称的巴顿将军出任该军司令后,从多方面严肃军纪,严格制度,严格管理,凡违反战场纪律的人员一律严肃处理,从而提高了士气,振奋了军威,连战皆胜,成为当时一支颇具战斗力的部队。随着战争的发展,高技术广泛运用于战争之中,军队的纪律性就显得越发重要。如果说,在古代战争中,单个土兵的行动,对整个战局影响不大的话,那么,在现代战争特

别是高技术战争中,任何一个士兵的失误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有资料统计,两伊战争初期,伊朗损失的50余架飞机竞有30架是因土兵纪律松懈而被自己击落下来的。近年来,各国军队发生的致使武器装备损坏的事故中,因土兵违反操作规程擅自行事而造成损失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此可见,现代战争已经不是简单的体力的竞争,它要检验的是千百万人的配合与协同。只有铁的纪律才能夺取战争的胜利,才能保证军队现代化的顺利实现。因此,我军要加强质量建军,实现现代 化,必然要求依法从严治军,要求每一个革命军人必须服从命令,令行禁止,严守纪律,忠于职守,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许许多多的实践说明,一支拥有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军队,必须通过依法从严治军才能很好地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形成和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1999年南联盟军队面对多国部队的轰炸而能够坚持斗争到最后,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因为南斯拉夫人民军在平时非常注重部队的纪律教育与管理,因而在作战中,士兵能够团结合作,严格遵守战场纪律,听从统一指挥,使现有武器装备发挥了最好的作战效能。可以说,如果没有完备的法律手段,没有严格正规的管理,没有具有良好遵纪守法素养的官兵,无论多么先进的武器装备都不可能形成整体效应,发挥不出应有的威力。

(三)依法治军是正规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加强正规化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军队建设的必然趋势,也是军队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早在1952年,毛泽东在给南京军事学院的训词中就明确指出:“与现代化装备相适应的,就是要求部队建设的正规化,就是要求实行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统一的训练,就是要求实现诸兵种密切的协同动作。为此,就需要克服在过去时期曾是正确的,而现在则是不正确的那种不集中、不统一、纪律不严、简单现象和游击习气等等,而必须加强整个工作上、指挥上,而首先又应该是从教育训练上来培养的那种组织性、计划性、准确性和纪律性。”(《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314页)从我军近80年的建设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正规化建设的核心是加强法制建设,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首先需要建立起结构完整、门类齐 全、层次分明、内容协调、规范严密的军事法规和条令条例体系,加大法规教育的力度,提高官兵贯彻条令条例的自觉性。其次,对每一个革命军人来说,必须认真学习军事法规和条令条例,如共同条令、我国《刑法》关于“军人违反职责罪”的若干规定等,要理解、掌握其基本内容,并坚决与违反规定、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不断增强法规条令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部队的一切活动切实依据条令条例运转,才能真正提高我军正规化水平,走出有中国

特色的精兵之路。为此,江泽民一再强调,新的形势下,“一定要坚持从严治军,强化官兵纪律观念,坚决做到令行禁止,一切行动听指挥。要把条令条例贯彻落实到部队各项工作中去,建立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生活秩序,不断提高正规化管理水平。”

三、遵纪守法的主要内容

恩格斯曾经指出,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化为他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同样,革命军人要做到遵纪守法,首先必须学习、掌握法律法令和军队的纪律及各种规章制度,而且只有对法纪知之深切、识之全面,认清其重要意义,才能转化为遵纪守法的自觉行动。(一)熟知国家的法律法令

国家的法律法令,充分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是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也是维护公民个人正当权益的强大武器,是每一个公民都必须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革命军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普通公民,必须参与社会生活,遵守国家 的法律法令,而绝不能认为自己是军人,遵守军纪法规就足够了,至于国家的法律法令大可以臵于一旁。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依法治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法治国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法律体系也正日趋完备,有中国特色的法制建设也进入了新的时期。作为一名革命军人,更应该学法、知法、懂法,自觉维护国家法律法令的神圣地位,以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指导社会实践。学习的重点应该是宪法、刑法、民法、经济法、婚姻法、军事法等,既要了解基本内容,更要理解、掌握其精神实质,学会运用其基本观点、法则正确处理现实生活问题,特别是在个人及亲朋好友遇到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等涉法问题时,要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与坏人坏事作斗争,并紧密依靠组织,共同维护正当权益和社会的安宁稳定。(二)要牢记我军纪律和规章制度

我军是无产阶级的军队,历来非常重视纪律的制订和贯彻执行。朱德元帅曾经说过:“我们规定了的一切事项一定要执行,这就是我们的纪律。”而且,我军纪律是保证军事活动正常进行和维护军队整体利益及军人个人权益的行为准则,是我军性质、宗旨的体现,是我军战胜重重困难、克敌制胜的法宝。作为人民军队的一员,必须熟记我军的纪律和各种规章制度,掌握与自己工作和生活直接有关的一切军事行为规范。我军纪律具体分为政治纪律、军事纪律、经济纪律、群众纪律、保密纪律等。《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明确规定: 1.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 3.执行军队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 4.执行上级的命令和指示;

5.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同时,我军纪律还要求每个革命军人必须做到:

1.听从指挥,今行禁止;2.严守岗位,履行职责; 3.尊干爱兵,团结友爱;4.军容严整,举止端庄; 5.提高警惕,保守秘密;6.爱护武器装备和公物; 7.廉洁奉公,不谋私利;8.拥政爱民,保护群众利益; 9.遵守社会公德,讲究文明礼貌; 10.缴获归公,不虐待俘虏。

我军保密守则规定:不该说的秘密不说;不该问的秘密不问;不该看的秘密不看;不该带的秘密不带;不在私人书信中涉及秘密;不在非保密本上记录秘密;不用普通邮电传递秘密;不在非保密场所阅办、谈论秘密;不私自复制、保存和销毁秘密;不带秘密载体游览或探亲访友。

以上就是我军纪律的主要内容,它要求无论军官还是士兵都同样要严格遵守。革命军人只有对军队的纪律了如指掌,熟记在心,遵纪守法才有依据。才能自觉。而这一切既是革命军人健康成长的可靠保证,也是我军纪律建设的客观需要,是确保我军“打得赢”、“不变质”和实现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

总之,高度的法纪观念体现的是我们对于集体利益的服从,以及我们对自己社会责任的认识和履行。而且,它是与我们整个的事业、理想、目标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们应该自觉地培养这种高度的法纪观念,自觉遵守和维护国法军纪,接受法纪的约束,以使我们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地成长进步,更好地履行职责和义务。

讨论题:如何做一名知法守纪的革命军人?

第四篇:大学生如何树立和培养法治观念

大学生如何树立和培养法治观念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还应具备相应的法律素养,树立和培养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为国家法治建设作贡献。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法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仅包含丰富的内容,而且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我们大学生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知道,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性质和特征,树立起符合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

为什么要树立和培养法治观念?

首先,树立和培养法治观念是由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状决定的。不仅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而且也应当成为实行法治的国家,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及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目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是党的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其次,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法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等重大问题的系统化认识和反应,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遵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对法治实践起着指导和推动作用,在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法治理念是法治发展的内在功力,没有法治理念,法制建设就缺乏理论基础的主导价值观,难以把握正确的方向。遵循科学的道路,难以向广度、深度推进,法治的终极目的也就无法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反应和指引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再次是摒弃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糟粕的需要,虽然早在春秋时期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子就提出了法治的思想观点,但拥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的中国,人治的思想严重,对待传统法律思想,我们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对于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要予以保留,对于不符合时代发展的甚至是阻碍社会发展的要坚决剔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立足中国实践,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既继承中国优秀的法律传统,又吸收外来有益的法律文化。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呢?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邓小平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江泽民指出,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胡锦涛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我们应该紧紧记住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重要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我们应该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培养法律思维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是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等途径,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从法律的角度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思维习惯。一是要学习法律知识。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前提。一个对法律知识一无所知的人,不可能形成法律思维方式。法律知识通常包括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和法律原理方面的知识,这两部分法律知识对于培养法律思维方式都很重要。只有既了解法律、法规在某个问题上的具体规定,又了解法律的原理、原则,才能更好地领会法律精神,养成法律思维,并运用法律思维思考和处理各种法律问题。二是要掌握法律方法。法律方法是人们从法律角度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法律方法构成法律思维的基本要素,法律思维的过程就是运用法律方法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过程。我们要培养法律思维方式,必须掌握法律方法。应当指出,大学生有必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方法。三是要参与法律实践。法律思维方式是一种在法律实践中训练、培养和应用的思维方式。脱离具体的法律生活和法律实践,不可能养成法律思维方式。只有通过参与各种法律活动,在法律实践中运用法律知识和方法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才能养成一种自觉的法律思维习惯。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调整范围将越来越广泛,人们面临的法律事务必然会越来越多。这既对培养法律思维方式提出了迫切要求,也为培养法律思维方式提供了良好条件。

最后,大学生应该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树立,既有赖于国家的努力,也有赖于公民个人的努力。从国家角度来说,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消除损害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因素。例如,要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保证法律的科学性、合理性;改善法律实施的状况,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从个人角度来说,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少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努力树立法律信仰。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大学生应当通过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深入理解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从而树立起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信仰。

二、积极宣传法律知识。大学生在自己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同时,还要向其他人宣传法律知识。特别是要宣传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帮助人们彻底根除“权大于法”、“要人治不要法治”等封建残余思想,宣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优越性,使人们了解、熟悉和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从而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良好风尚。

三、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违法犯罪行为既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也是对法律权威的蔑视。大学生不仅要有守法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事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也包括事中和事后制止、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我们要在保护好自己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比如,西安市大学生到政府部门去带薪实习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机会。我们可以得到多方面的收获。我们可以了解到政府工作人员他们具体在做什么,他们的义务和责任是什么,他们的职权是什么。我们在收获实习经验的同时也同样的树立和培养了我们的法治观念。

像此类我们大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其中的机会还有很多,像各个学院、社团的法治相关活动。我们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就在不断的培养我们的法治观念。当然我们应该积极参加普法教育的相关讲座,或者不要拒绝别人在搞活动时候的宣传。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应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根本上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打心底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然,我们作为时代先锋,需要我们身先士卒地主动去普及法治教育,促进法治建设,是我们最高的境界,也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不仅树立和培养了我们自身的法治观念,同时也培养了他人的法治观念,促进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其良好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大学生树立和培养法治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五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

良好的空间观念,不仅对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就非常的有必要。因此,教师在几何知识教学中要注意促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结合生活经验,建立空间观念

学生很早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如玩各种积木或玩具,已经积累了较多关于形状感知方面的生活经验,只不过他们还没有足够的机会、能力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发现。这些表象和经验正是学生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心中明白了这一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就能更好地把握教学起点。

二、引导有序观察,培养空间观念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对空间与图形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直觉观察。在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和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参与实际观察,从而让他们积累感性的认识,逐步获得有关表象,从视觉上去感知空间观念。例如,在《长方体的认识》教学中,我们可以展示学生带回来的长方体物品,并让小组学生在观察、交流中逐步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等,建立起“长方体”的概念。

我们在教学中应多引导学生参与实际观察,从而让他们积累感性的认识,逐步获得有关于几何形体的表象。在培养儿童观察力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仅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要透过现象,找出事物的本质。这样的日积月累,使空间形式在学生头脑中具体化、形象化,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学生即使离开了实物、模型,也能进行空间形式的思考。

三、加强操作感知,深化空间观念

实践操作活动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具有直观形象,易于激发学生兴趣,便于构建概念表象,有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不要错过每一次可以让学生动手的机会,以采用学生喜爱的“剪一剪、画一画、量一量”等实际操作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使他们的空间观念得到培养。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熟悉的图形,让学生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加深理解。例如在《画垂线与平行线》这一课时,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学生往往依据感觉,但是对如何确保它的四个角都为90度并不清楚,但有了这次画的经验,学生掌握了正确的画法,进一步认识了垂线、平行线、长方形的特征,形成清晰的表象。此外,还有“折一折、摆一摆、比一比、摸一摸”等操作方法,也能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发展。当然在教学中这些操作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具体地教学活动中,它们相互依存,有机地整合。只不过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学生学习数学是让学生做数学的过程,在教学中不要错过每一次可以让学生动手的机会。但是要注意一定要有明确的操作要求,教师要及时引导,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动手操作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使它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识的教学活动中来。在操作中对数学知识的感知最强烈,形成的表象也最深刻,这样他们的空间观念会更易于形成和巩固。

四、放飞丰富想象,升华空间观念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观察和操作的能力之外,还要让学生培养学生丰富的空间想象力。空间想象力是在丰富的空间感知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升华。例如在《直线、射线和角》一课时,可以采取用手电筒的光线射向墙面这一情景引入,提问学生这是射线吗?进而把手电筒射向外面,追问这是射线吗?引发学生思考。如果在外面也被挡住了,那就不是,如果一直在外面延伸,那就是。

由于射线的概念是很抽象的,学生比较难以理解。老师在教学中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突破,得到了升华。想象能力需要长期训练,让学生养成一种能够自觉地将实物抽象出图形,并在头脑中清晰地显示图形的框架,能将这些图形进行拼摆、组合、加工的能力。例如:在用切拼法推导圆面积公式时,需要想象“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小,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与长方形”,从而借助长方形与圆的关系得出圆面积公式。因此,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进行这样的练习,必然能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协调活动,使具体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以促使学生对几何形体有深刻的认识,让他们的空间观念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下载浅谈中学生劳动观念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中学生劳动观念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观念关乎培养什么人(★)

    教育观念关乎培养什么人 教育观念如何,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现代教育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其重要使命是陶冶情操,培养健康人格;其重要任务是让学生懂得人生......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崀小学 黄三培养小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之一,而空间观念的形成同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对几何形的再现,对......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对空间观念做了较为明确的表述,“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

    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一个好的习惯往往能令人终身受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好的时间观念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

    中学生行为习惯培养

    中学生行为习惯培养 古印度有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现在的学生因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行为取向趋向选择实惠和以自我为中心,欠缺公......

    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中学生素质培养计划简介 我国正式开展素质教育已有20多年历史,各大中小学校也有自己的一套科学的素质教育体系,并取到了不错的成绩,但不能否认,我们的素质教育还是有很多值得考......

    浅析如何培养中学生写作能力

    浅议如何培养中学生写作能力云南省镇雄县五德镇第二中学 周显【内容提要】学生作文难写确实是当前中学生写作的一大障碍,如何让学生作文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是本文要解决的重要......

    如何培养中学生心理素质(合集)

    在"D:ITEXAMWordST"文件夹中有一个Word文档"WORDST.DOC",请用WORD应用软件将它打开,按以下要求完成文字处理操作(没有要求设置的文字应保持原来的文档格式,考生不要做本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