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单项体育协会管理办法(试行)

时间:2019-05-14 22:06: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东莞市单项体育协会管理办法(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东莞市单项体育协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篇:东莞市单项体育协会管理办法(试行)

东莞市单项体育协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单项体育协会的管理,促进单项体育协会健康、协调的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市体育总会章程》和相关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东莞市行业体育协会和单项体育协会(以下简称“协会”)。

第三条 东莞市体育局是东莞市体育单项协会的业务主管部门,东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是协会的登记管理机关,协会依法接受业务主管部门和登记管理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四条 市体育局依法管理和审批各单项协会举办体育活动、换届和年审。

第五条 各行业体育协会和单项体育协会是东莞市体育总会的团体会员。

第六条 协会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立足我市实际,充分发挥自身行业和项目特点,积极引导和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促进我市体育事业和谐发展。

第二章 注册登记、变更和注销

第七条 申请成立市级单项体育协会应当明确发起人。发起人可以是企事业单位或其他非国家机关的组织,也可以是个人,或既有上述单位、组织,又有个人的混合性团体。

第八条 申请成立地(市)级单项体育协会应当经市体育局审查同意,由发起人向东莞市民政局申请筹备。

第九条 单项体育协会成立时,应当向市体育局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筹备申请书(一式两份);

(二)成立单项体育协会申请表(一式两份);

(三)发起人和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一式两份);

(四)办公和活动场所使用面积、期限和验资报告等证明材料(一式两份);

(五)单项体育协会章程草案(一式两份);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材料(一式两份)。

第十条 成立市单项体育协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成立时有50名以上个人会员或30个以上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会员总数不得少于50个;

(二)有规范的名称和相应的组织机构,名称可冠以“东莞市”等字样,应当与其业务范围、成员分布、活动地域相一致,准确反映其特征;

(三)有固定的住所和联系方式;

(四)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

(五)有合法的资金和经费来源,资金不得少于3万元;

(六)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

第十一条 单项体育协会的会长、副会长可以聘请体育界知名人士或热心体育事业的企业家或知名人士担任。秘书长应当由有较强活动能力的业内人士、热心人士担任,协会其他领导成员应由业内的高级教练员、裁判员,二级以上体育指导员及热心体育工作的人士担任,领导成员的构成既要有广泛性、代表性,又要适应协会工作的特点和需要。

第十三条 单项体育协会报经东莞市民政局核准登记后,方可召开成立大会和开展业务活动。市级单项体育协会因需要可设立镇(街)分支机构,为社团二级组织,其名称可用“东莞市XXXXX协会XX分会。设立分会应当经协会向市体育局申报、市民政局核准登记后,方可开展业务活动,分会无独立法人资格。

第十四条 单项体育协会变更、注销时,应办理如下手续

(一)变更。办理变更社团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办公地址等应向市体育局申请并报市民政局办理变更手续;

(二)注销。协会撤消或自行解散时应向市体育局申报同意后,向市民政局申请注销登记,注销前必须进行资产清理,并收缴单项体育协会登记证书和印章,由市民政局登记后注销。第三章 机构设臵、审批和换届

第十五条 协会机构设臵分为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和理事。除此之外,协会不得自行设臵其他职位。业务主管部门,有权对协会理事以上人员提出任免意见,协会无适当理由必须接纳。

第十六条 协会副秘书长以上领导人数的设臵,全市范围最低不少于5人,协会会长和秘书长各有一人担任,不得相互兼职。第十七条 协会副秘书长以上领导的任命,应按《章程》规定由协会选举产生,报市体育局审核批准。

第十八条 新成立的协会要先期在本市范围内进行公示并征求意见。

第十九条 协会要把在本项目中有管理能力、有专业技术的人员吸收到组织中来。协会领导机构成员应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第二十条 协会会长、秘书长任期最长不得超过2届,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任期的,须经协会常务理事会研究通过,报市体育局批准。

第二十一条 协会每四年进行一次换届选举。

第二十二条 换届后新班子成员必须严格执行协会《章程》,健全领导机构,切实做到协会班子团结,促进协会的持续发展。

第二十三条 协会不按期进行换届的,市体育局将责令其尽快换届或采取必要措施协助完成换届选举。因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或延期换届,须由协会常务理事会通过,报市体育局批准。

第二十四条 协会换届选举后,须将新产生的协会领导班子成员名单报市体育局备案。

第四章 组织建设和管理

第二十五条 协会应建立党组织,定期开展党组织活动。

第二十六条 东莞市体育局作为协会的主管部门,依法对协会党的建设、机构建设、人事变动、申请登记、财务情况、赛事活动、接受援助等重要事项进行管理。协会在办理上述事务前,事先上报市体育局,待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二十七条 协会开展的各项活动,年初应有总体计划。每年应举办或承办一次全市性赛事,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会员活动,每年(不定期)至少举办两期以上向社会免费推广培训活动。

第二十八条 协会举办大型体育活动或体育赛事,必须提前30天将大型体育活动或体育赛事情况(包括可行性报告)以书面形式报市体育局,经市体育局批准后实施。未经批准,不得以协会名义举办各类社会性体育活动或体育赛事。协会举办大型体育活动或体育赛事完成后,应有活动总结(协会应该设邮箱、畅通信息渠道)以书面形式(纸质或电子文档,必须有图片)于活动后15日内上报市体育局。

第二十九条 未经申请和市体育局的批准,任何个人或俱乐部不得以任何理由举办裁判员、教练员培训班、等级资格证书培训班及其他各类巧立名目的活动。

第三十条 各单项协会有责任、有义务向社会群众推广本项目、管理本项目的教练员和裁判员的培训和使用;负责他们的业务学习、考核和建立基本档案。

第三十一条 协会应积极吸纳协会会员和单位会员,协会成立两年内会员人数应达200人以上。

第五章 经费管理

第三十二条 协会必须严格执行财政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做到会计帐目合法、规范准确。

第三十三条 协会应按要求建立银行帐户,收入存入银行,不得坐支。严禁将各项收入存放私人手中或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

第三十四条 协会经费开支必须由会长和秘书长2人签字方可有效。协会收支情况必须每年向协会领导和全体理事报告,并上报市体育局。

第三十五条 协会在换届或更换协会法人前,由本协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财务审计。

第六章 年检

第三十六条 按照东莞市社团管理有关规定,协会必须进行年检。

第三十七条 协会进行年检前,必须由相关审计事务所(中介机构)出具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并按要求填写相关表格,报市体育局及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审批。

第三十八条 对于存在以下问题的协会,市体育局有权要求其落实整改后方给予年审:

(一)未按要求明确章程、完善机构、落实人员的;

(二)连续两年以上会员人数未达到本办法规定的;

(三)未能提供年度总结及相关活动资料证明其按要求开展全市单项体育活动推广(包括:完成举办或承办一次全市性比赛、至少开展两次本项目的义务培训推广活动)的;

(四)未按规定进行财务管理和财务公开的;

(五)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

第三十九条 对不符合年检条件或未在规定期限内按规定参加年检的协会由市体育局会同市民间组织管理局采取必要措施直至注销。

第四十条 对管理规范、开展活动正常的协会,市体育局每年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通报表扬、奖励或给予适当的资助和扶持。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由东莞市体育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东莞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试行)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试

行)》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东莞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八年七月十四日

东莞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建立和完善我市住房供应体系,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及其他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申请购买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套型面积和销售价格,按照合理标准建设,面向本市户籍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

第三条 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购买了经济适用住房的,不得再享受廉租住房保障政策。

第四条 市房产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房管局)负责本市经济适用住房的管理工作。

市监察、财政、国土、公安、民政、规划、物价、建设、劳动、计生、税务、社保、城管、统计、发展和改革、城建、住房公积金管理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助做好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工作。

各镇(街)、有关单位应负责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家庭资格的初审工作,负责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情况的信息调查工作,建立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信息档案,根据需求情况编制辖区经济适用住房发展规划和解困计划,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购买和管理等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第二章 建设及优惠政策

第六条 国土部门应根据住房建设规划,在土地供应中予以优先安排,并在申报用地指标时单独列出,加快办理用地手续。

第七条 经济适用住房可由政府投资建设或收购空置商品房,也可在房地产项目中配建。

市财政投资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市直属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原市属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中符合条件的家庭;各镇(街)投资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家庭,市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具体办法由市财政局另行制定,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 经济适用住房套型面积一般控制在60平方米,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适当调整。

通过收购等方式筹集的经济适用住房,应当坚持小型、适用、满足基本住房需求的原则。

第九条 由政府投资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应依法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任何中标单位不得转包。

开发建设单位应当向经济适用住房购买人出具《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并承担保修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

第十条 经济适用住房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由市物价局会同市房管局按照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的有关规定,拟定销售基准价格和浮动幅度,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经济适用住房的销售应当实行明码标价,单套售价应当计算楼层、朝向等差价,销售价格不得高于销售基准价格及上浮幅度,不得在标价之外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第十一条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外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由政府负担。

第十二条 申请人符合《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银发〔1998〕190号)规定的,可向银行申请贷款,并应当出具准购证。

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可提取个人住房公积金和优先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

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可采取一次性付款、商业贷款、住房公积金抵押贷款或组合贷款等方式付款。

第三章 申请条件及程序

第十三条 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以家庭为单位,申请家庭应当推举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作为申请人。申请人与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之间应当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抚养关系。

年满35周岁的未婚人员、离异或丧偶不带子女的人员也可视作一户申请家庭。

第十四条 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人及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应具有本市户籍,且至少有一人取得本市户籍时间满3年;

(二)家庭人均收入连续三年在本市当年最低生活保障线2.5倍数之下;

(三)家庭人均资产在本市当年最低生活保障线年标准20倍数之下;

(四)无自有住房,或者现住房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低于18平方米;

(五)申请人及其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在申请之日前5年内没有购买或出售过房产。

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超生人员,在有关单位依法作出处理决定之日起满14周年,并落实结扎措施后方可申请。

对本条第一款第(二)、(三)、(四)项规定条件实行动态管理,由市房管局会同市财政局、民政局根据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住房价格水平进行测算和调整,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第十五条 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丧偶或离异的提供相关证明)和户籍所在地镇(街)计生办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

(二)现住房情况证明,包括房屋产权证、土地使用证、村(居)委会或工作单位出具的住房情况证明;

(三)申请人及其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的近三年收入情况表及相关证明材料;

(四)家庭资产情况登记表及相关证明材料;

(五)因就学、服兵役迁出本市户籍的,提供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证明;

(六)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前款规定的各类证明材料,应当提交经申请人签字确认的复印件,并提供原件核对。

第十六条 符合申请条件的家庭只能购买一套经济适用住房。已购买房改房、集资房、落实侨房政策安置房或已享受其他购房优惠政策,原则上不能再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

租住公房或廉租住房的申请家庭,购买并入住经济适用住房后,应当在3个月内退回原租住的公房或廉租住房;逾期不退的,按原价退回所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

第十七条 申请家庭在家庭收入、住房或资产情况等方面发生变化的,应如实向房管部门报告,房管部门会同公安、民政、税务等部门和有关企事业单位、村(居)委会对其申报情况进行复核;房管、公安、民政、税务等部门也可对申请家庭的收入、住房和资产等情况进行检查,对经检查核实,不符合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条件的家庭,取消购房资格。

第十八条 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申请:申请人凭户口簿、身份证向户籍所在地房管所领取并如实填写《东莞市经济适用住房购买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并提交申请表和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材料。

(二)受理:房管所收到申请材料后,对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并出具收件回执;对申请材料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齐的全部材料。

(三)初审和公示:房管所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户口、收入、资产、住房和计划生育等情况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进行调查核实。调查核实后,由村(居)委会将申请家庭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申请人户籍所在地和实际居住地不一致的,实际居住地村(居)委会应配合调查、核实,实际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应当同时组织公示。任何组织或个人对公示的情况有异议的,应当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向房管所提出,房管所应当自接到异议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重新调查核实。异议成立的,不予批准,并向申请人说明原因;异议不成立或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房管所将申请材料和审核意见报送市房管局。

(四)复核、批准和公示:市房管局自收到初审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复核,并将已复核符合申购资格的名单在东莞公众网和《东莞日报》上公示10个工作日。任何组织或个人对公示的情况有异议的,应当在公示期内书面向房管局提出,房管局应当自接到异议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重新调查核实。异议成立的,退回申请材料并向申请人说明原因,异议不成立或公示无异议的,市房管局应当批准申请家庭取得购房资格并统一在《东莞日报》上公告,同时向申请家庭发放有效期为3年的准购证。

(五)公开摇号:公告完毕,通过公开摇号的方式确定选房顺序。公开摇号必须在市监察部门、公证部门及入围申请人代表监督下进行。

(六)轮候与配售:申请人按照选房顺序轮候,市房管局根据房源情况,按照选房顺序向申请人发出配售通知。

(七)选房:申请人凭配售通知选择购房或继续轮候。选择购房的,申请人可挑选住房2次。申请人选定住房后,应当即时签署《选房确认书》,并在规定时间内签订购房合同。申请人拒绝选房的,或经两次选择不能选定住房的,或已签署《选房确认书》但未在规定时间内签订购房合同的,视同放弃本次购买资格;放弃购买资格的,两年后方可重新申请购房。第四章 产权管理、回购及退出

第十九条 经济适用住房实行属地管理。已购买和入住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可根据户籍管理相关规定办理入户当地手续。

第二十条 经济适用住房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房地权证中应当注明划拨土地,经济适用住房只能自住,不得出租、出借以及从事居住以外的任何活动。

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不满5年,不得直接上市交易,购房人因特殊情况确需转让经济适用住房的,由政府按照原价格并参考使用年限和成新折旧进行回购或安排取得经济适用住房购房资格的家庭购买。回购后的经济适用住房性质不变,仍用于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第二十一条 购得经济适用住房不满5年的,因继承或离婚析产等原因需要转移房屋产权的,拟接受住房的家庭或个人应当符合经济适用住房申请购买条件,经市房管局核准后,允许办理继承、离婚析产变更登记手续;变更登记后,原经济适用住房性质不变。

第二十二条 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购房人可转让经济适用住房,但应按照届时同地段同类型普通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差价的70%向市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政府可优先回购;购房人也可以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价款后取得完全产权。

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因继承或离婚析产等原因需要转移房屋产权的,拟接受住房的家庭或个人符合经济适用住房申请购买条件的,经市房管局核准后,允许办理继承、离婚析产变更登记手续,变更登记后,原经济适用住房性质不变;不符合申请购买条件的,应按前款规定补交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取得完全产权后再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二十三条 购得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又购买其他住房的,所购经济适用住房由政府回购,回购价格按原购房价格每年扣减1%计算,回购后原经济适用住房性质不变。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 市房管局应当定期或不定期会同有关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经济适用住房购买人及其家庭的住房情况和经济适用住房的使用情况进行随机抽查。

第二十五条 对购房人弄虚作假骗购经济适用住房的;购房后将经济适用住房出租、出借、无正当理由连续空置6个月以上的,或隐瞒发生不符合经济适用住房继续享受条件情形的,按照以下规定处理:

(一)收回所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依法注销其房屋产权登记;如该经济适用住房是购房家庭成员唯一的自有产权住房的,由购房人按同一地段同一类型商品房市场价补足购房款;

(二)依购房合同约定,要求其退回利用经济适用住房所取得收益及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三)不再接受其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申请;

(四)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对出具虚假证明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六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8年8月1日起试行,有效期至2011年7月31日。

第三篇:文化体育协会管理办法

浙江浙能绍兴滨海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文化体育协会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增进企业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活跃和丰富职工的文化体育生活,增强职工的身心健康,促进对外交流,营造健康和谐的浙能滨海热电文化氛围,引导和规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实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浙江浙能绍兴滨海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文化体育协会(以下简称文体协会)是在浙江浙能绍兴滨海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工会委员会领导下,以丰富企业文化生活,活跃职工业余生活,增强职工素质为目的,以服务职工为宗旨,由公司具有共同业余爱好的在职职工自愿组织结合的群众性团体。

第三条:文体协会在党纪国法范畴内,始终坚持以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导向,以“健康向上和喜闻乐见”为原则,组织公司文体爱好者参加各项业余文体活动,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第二章:机构

第四条:协会设理事会,理事会由会长、秘书长和常务理事组成。会长由公司工会主席兼任,秘书长由公司工会委员会文体委员兼任,协会秘书长负责处理协会日常事务,常务理事可由爱好文体活动的各党支部书记、分工会(委员)主席、团委(支部)书记、各分会会长等相关专职担任。文体协会下可设各专业兴趣活动分会:

1、文学类(国学、小说、诗歌、散文、格言、对联、演讲、辩论、朗诵);

2、棋牌类(围棋、象棋、桥牌);

3、艺术类(歌曲、舞蹈、器乐、相声、小品、戏曲、魔术、灯谜);

3、健身类(登山、步行、骑车、武术、太极、瑜伽);

4、书画类(书法、绘画);

5、体育类(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台球、网球)

6、休闲类(钓鱼、摄影、收藏、手工、养花、宠物、电影、电视、游戏)

7、家庭类(美食、着装、房产、旅游、购物、理财、家电、车友、交友)第五条:协会办事机构(理事会)设在公司工会。协会下属的分会可由分会会长、秘书长及会员组成,第一届分会会长人选由理事会推荐或由筹备组负责(牵头)人组成,至第二届起由各自的分会会员选举产生,并报协会批准,每届任期二年,连选连任。凡是职工自发成立的各类分会都要向滨电文体协会申请备案。第三章:职责

第六条:理事会职责及任务

1、受理及审批各专业兴趣分会的成立及注销申请,审定和批准各专业兴趣分会的活动计划和临时活动,指导各专业兴趣分会开展活动。以及协会的其他日常工作;

2、对于违反国家法律及公司制度的;对在一年内未开展任何活动且在新的一年没有活动计划和方案的,将予以撤销分会;

第七条:分会的职责及任务

1、制定专业兴趣分会章程、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向公司文体协会呈报备案;负责分会的日常工作,及时做好文体活动宣传报道;

2、向理事会报告当活动总结及下具体活动实施计划和费用预算,遇特殊情况,提交理事会负责协商解决。

3、培养文体骨干,举办文体讲座,组织各种形式的业余比赛和文体交流。并确保每次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4、配合公司工会举办全公司性质的职工文体竞技,受命推荐参加系统和社会的各项文体活动名单,以促进全民健身蓬勃开展活动。第四章:会员

第八条:凡爱好文体活动,在文学、艺术或体育方面有一定的基础,承认本章程的公司职工均可申请入会。

第九条:申请入会者,由本人填写并提交入会申请表,经各分协会秘书长以上成员审查同意后,经理事会批准,即可成为本会会员。会员调离本公司,不再保留会籍。

第十条:权利

1、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有对本会活动的开展提出建议、监督批评的权力;

3、有权参加本会组织的参观学习、培训交流等活动;

4、优先参加本会组织的活动及服务,接受分会的推荐;

5、优先享用本会为活动提供的必要场地、器械和费用等;

6、有申请退会的权利。第十一条:义务

1、遵守国家法律、公司制度和协会章程,按时缴纳会费;

2、服从协会领导,执行协会决议,自觉履行协会规定的各项义务,3、正常参加协会组织的各种活动,认真完成协会交办的任务;

4、活动中互助互让,团结和谐,爱护文体用品和设施;

5、经常进行有关文体方面的宣传报道工作,积极向协会建言献策。

第十二条:对触犯国家法律、违反公司制度以及本协会章程和纪律,严重损害协会声誉和利益的会员,经理事会讨论,可开除会籍。第四章:分会机构成立流程、换届交接、委员变动的办法

第十三条:文体协会申请成立的条件:

1、具有明确的协会章程;

2、具备完善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财务有专人管理;

3、有一定职工参与面并有一支较为稳定的基本骨干队伍;

4、各协会按照各自特点制定会员入会条件,入会条件应兼顾专业和普及不同层次的要求;

5、会员在10人以上,且具有稳定的活动经费来源。第十四条:成立流程

1、新分会成立须由3名以上职工联合发起,发起人成立筹备组并指定负责人,同时向协会办公室(设在公司工会)递交《浙能滨海热电公司文体协会分会成立申请表》,其成立之后的会员总数一般不得少于10名。

2、申报经协会理事会批准,并在协会帮助下,由筹备组负责人撰写分会章程(草案)、计划及会员报名,通过民主推荐及会员选举产生分会机构人选(会长、秘书长等),后报协会理事会批准备案(附会员签名报名表)。

第十五条:分会章程的内容

1、分会全称;

2、分会的性质宗旨;

3、分会的组织机构;

4、会员权利和义务;

5、分会活动形式;

6、分会纪律;

7、经费来源及管理办法。

第十六条:分会委员因故不能继续履行职责时,可由常委会提名、经分会委员会协商通过予以增补,报协会理事会批准。

第十七条:分会代表大会每四年举行一次换届改选,由会长召集,必要时可提前或延期召开。

第十八条:协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协会办公室将通过协会理事会根据情况对其进行整改或注销:

1、违反国家法律政策,严重触犯企业规章制度;

2、背离协会活动宗旨,影响恶劣;

3、利用协会名义从事非法活动;

4、考核不合格。

第五章:分会的经费来源及管理

第十九条:经费的来源

由于文体协会是由公司具有共同业余爱好的在职职工自愿组织结合的群

众性团体,因此协会活动费用的主要来源为协会成员的会费缴纳和个人捐助,其次是公司工会及其他组织的赞助。

公司工会对协会的补助不实行现金补助,是按其所需基础活动费用额度实施报销。以体育类为主且需要活动场地租赁的活动,公司工会对其分会的基础活动费补助按照1:1比例实施,即每个会员缴纳100元/年补助100元/年,每个会员补助最多不超过300元/年(不含委托),对其分会总体基础活动费补助不超过9000元/年。会费由各分会负责人在规定时限内统一征缴并上交至协会办公室(公司工会),下步由公司工会将会员缴纳以及工会补助二项费用合并实施报销,总额报完即止即当不再额外实施补助。不缴纳或不在规定期限内缴纳会费则公司工会不予补助。

不需要活动场地租赁的活动,公司工会对其分会的活动费补助也按照1:1比例实施,即每个会员缴纳50元/年补助50元/年,每个会员补助最多不超过100元/年(不含委托),对其分会总体活动费补助不超过3000元/年。会费由各分会负责人在规定时限内统一征缴并上交至协会办公室(公司工会),下步由公司工会将会员缴纳以及工会补助二项费用合并实施报销,总额报完即止即当不再额外实施补助。不缴纳或不在规定期限内缴纳会费则公司工会不予补助。

协会活动费用的缴纳和报销需附分会所有缴纳及参加活动的协会成员的亲笔签名。

一、会员会费缴纳

二、公司工会费用赞助

1、工会委托分会组织的公司范围的交流、展示、演出、比赛项目;

代表公司参加行业系统、集团公司、地方级工会等组织的交流、展示、演出、比赛项目;将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由公司工会批给项目经费。

2、公司工会支持分会组织职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将根据不同分会的上的活动开展情况、下活动计划、活动内容、人员规模、基础费用及预期的活动效果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3、分会组织活动产生的费用,公司工会支持范围内的,由分会负责人签字,公司工会审核,按公司财务制度并凭单据报销。

4、经公司工会认可,分文体协会委派成员参加集团级及以上比赛并取得名次的,将视情况给予一定奖励。

5、公司工会委托分会开展指定项目活动或分会自主开展有益于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节能环保、素质提升、职工关爱等特色活动事前经公司工会认可,也将视情况给予一定经费奖励 第二十条:经费的使用及管理

1、经费使用应完全用于该协会开展的活动,公司工会有权检查分协会帐目及经费收支情况(含额外收支)。

2、分会的活动经费至少应由两人管理,每年必须定期与公司工会对账并向分协会会员公布经费使用情况,接受协会理事会和会员的监督。各分会可适当收取一定金额会费,用于自身活动,但一定做到专人负责,做到有账可查。

第六章 :检查与评价

第二十一条:经注册成立的分会需在每年12月15日前向公司工会递交一份上分会活动总结, 总结内容包括组织活动次数、活动实际效果,经费结算等等。1月15日前递交本活动计划,计划内容包括各项活动的目的、内容、形式、时间、地点、人数、安全、费用等初步设想方案。

第二十二条:公司工会每年将根据协会活动计划做不定期的检查,12月底前对各文体协会进行评估和考核,文体协会评估需提交的有关材料:

1、文体协会的总结;

2、经费(自筹资金、公司工会拨款)使用情况报表;

3、本重新登记的老会员名单及新发展会员的名单。

第二十三条:公司工会对文体协会报送的评估资料进行审核和考核后,对达到“合格”要求的予以合格登记;对“不合格”的文体协会依据实际情况,“限期整改”或取消注册资格。

第二十四条:公司工会对各文体协会的考核内容:

1、协会的活动内容、次数、参加人数;

2、配合公司工会组织的活动内容、次数;

3、受公司工会委托参加各种比赛、表演活动的次数、效果;

4、协会向公司提出的新闻稿件数量;

5、协会各种活动照片。

第二十五条:每年对分会活动的考核评定,对活动开展得好的予以奖励;对机构不健全的,予以督促完善;活动不能正常开展的将削减其活动经费。第二十六条:本办法经浙江浙能绍兴滨海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工会委员及协会理事会成员共同讨论通过,于下发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由协会理事会负责解释。

2014年1月15日

第四篇:芜湖市体育协会管理办法

宣城市体育协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全市体育协会的管理,促进体育协会健康有序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体育协会(下指协会)是指由单位、系统或个人自愿组织起来的,经宣城市体育总会核准并经宣城市民政局批准注册登记或备案的,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从事体育活动的全市性非营利性群众组织。

第三条协会以实现体育社会化为宗旨,以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和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为目的。

第四条受宣城市教体局委托,宣城市体育总会是各协会的业务主管部门,配合民政部门对各协会进行监管和业务指导工作。

第五条各协会必须在本协会章程所规定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

第六条未经宣城市体育总会批准和宣城市民政局注册登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成立市级协会。

第二章协会的成立、变更和注销

第七条成立市级协会须向宣城市体育总会提出正式的书面申请,由宣城市体育总会审查批准后,法人协会还需报宣城市民政局办理核准登记或备案手续。协会的负责人经协会全体会员大会民主选举产生,在宣城市体育总会备案。

第八条成立市级协会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50名个人会员或1至2个以上单位团体会员;

(二)有规范的名称和相应健全的组织机构;

(三)有相对固定的办公和活动场所;

(四)有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

(五)法人要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六)有3万元以上的注册资金;

第九条申请成立市级协会时应向宣城市体育总会提交以下材料(一式两份):

(一)筹备申请书;

(二)成立协会申请表 ;

(三)发起人和拟任主席、副主席、秘书长人员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 ;

(四)办公和活动场所使用面积、期限和所在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等证明材料 ;

(五)协会章程草案 ;

(六)协会相关制度草案;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材料。

第十条办理变更协会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办公地址等,应向宣城市体育总会递交书面变更手续。

第十一条协会撤销或自行解散时应报宣城市体育总会同意后办理注销手续,法人协会还需向宣城市民政局申请撤消注销登记;同时必须进行文件清理、资产清理、财务审计、收缴协会登记证书和印章。

第三章协会的管理

第十二条宣城市体育总会、宣城市民政局对全市协会实施监督、检查和管理。

(一)检查协会在工作中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按章程开展业务活动的情况;

(二)审核协会领导成员的配备、人员变更等情况;

(三)审核并协助协会申报、办理有关体育交流等涉外事宜;

(四)审计监督协会财务制度执行、经费使用和接受资助等情况;

(五)实施对协会的年检和清理整顿工作;

(六)检查协会各项管理制度、执行计划和开展活动等情况;

(七)组织指导实施全市协会参加的综合性活动;

(八)组织指导协会工作人员的培训、咨询及其服务活动;

(九)组织指导协会工作经验交流、表彰和奖励。第十三条各协会每年年底须将本协会的工作总结和下工作计划报送宣城市体育总会。工作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如有变动,应及时报宣城市体育总会。

第十四条各协会要定期向宣城市体育总会汇报工作。随时沟通情况或提出建议,使宣城市体育总会能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各协会工作的进展情况,以便科学决策。

第十五条宣城市体育总会组织的重大活动,各协会要积极支持,按要求完成各自承担的任务。

第十六条协会的财务管理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财务制度执行。

第四章体育竞赛及对外交流

第十七条协会举办的全市性以上或重大赛事活动,须向宣城市体育总会申报并经体育总会同意。

第十八条协会申请举办涉外竞赛活动必须报体育主管部门和外事部门批准,在活动中应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遵守外事纪律,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加强外事活动的管理,且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二)有与竞赛规模相当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人员;

(三)有相适应的设施和经费;

(四)有具体的竞赛规程和竞赛组织实施方案。第十九条协会出访、接待境外团队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各协会组织、承办体育竞赛活动应及时向宣城市体育总会提交竞赛通知、规程、秩序册、成绩册、赛会总结和相关图片资料。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一条凡按照此办法开展活动做出贡献的协会和个人经推荐和评选,宣城市教体局研究后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二条凡违反本办法的,业务主管部门、登记管理机关根据职责及有关条例作以下处罚:

(一)批评、警告;

(二)清理整顿或停止活动:

(三)封存《社会团体法人登记书》、印章和财务凭证;

(四)撤销或取缔;

(五)触犯国家法律、法规或违纪违法行为的按照国家相关法律移交相关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宣城市体育总会直属各单项协会、宣城市民政局核准注册登记或备案的体育类俱乐部、培训机构等和已申请成为体育总会会员的单位。

第二十四条

改。

第二十五条

2013

本办法由宣城市体育总会负责解释修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年8月1日

第五篇:东莞市校车管理办法

东莞市校车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校车及其驾驶人员的管理,切实保障搭乘学童的人身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校车,是指学校或其他单位自购、自备或者租借的专门用于接送不少于5名中小学生、幼儿园儿童(以下统称学童)及其跟车安全员的客车和乘用车。

本办法所称学校,是指各类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等。

本办法所称其他单位,是指事业单位、企业、村(社区)或其他组织等。

以上所称学校及其他单位,统称为校车使用单位。第三条 校车安全管理实行属地原则。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统筹本辖区内的校车安全管理,并指定一名镇(街)领导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完成以下工作:

(一)每学期开学前,组织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对辖区内校车进行安全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二)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组织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开展校车整治工作。

第四条 各镇(街)宣教办、公安交警大队应当与各校车使用单位签订校车交通安全管理责任书,校车使用单位应当与校车驾驶人员签订安全行车责任书,使用租借车辆的单位应当与出租、出借单位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交通安全责任。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制定专门用于校车安全事故或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

第五条 公安交警、教育及交通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全市的校车安全管理工作。

公安交警部门应当不定期到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督促学校按标准统一校车外观;建立校车交通违法行为抄告制度,严查校车超载、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

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对学校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督促学校建立、健全和落实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并将校车安全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学校安全管理年终考核;对学校使用无牌无证和未按要求检验的车辆接送学童的情况及时督促改正;查处学校违反属地就近招生的原则随意远距离跨镇(街)招揽生源的行为。

交通部门应当调整和优化公交线路,完善公交网络,确保公交服务覆盖到各学校;清理、查处各类从事非法营运的校车。第六条 公安交警、教育及交通部门应建立校车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校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相应措施。

第七条 每年三月的第四周为交通安全教育周。在交通安全教育周期间,校车使用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对乘车学童进行安全教育,公安交警、教育等部门应当给予支持、协助。

第二章 校车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

第八条 无自有车辆的单位需长期租用车辆作为校车,或者学校组织学童活动需临时租用车辆的,应当租用具有合法资质的专业客运单位的汽车,并与承运单位订立运送协议。严禁租借个人车辆作为校车。

校车使用单位间相互借用校车的,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进行管理。

使用公交车辆接送学童的,应严格执行有关公交车辆管理的规定。

第九条 校车使用单位应当建立车辆管理制度,定期对校车进行维护保养和安全技术检测;建立和落实校车驾驶人员的交通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建立跟车安全员的责任制度,确保每辆校车配备跟车安全员,负责维持乘车秩序,监督和纠正校车驾驶人员的交通违法行为,防止校车出现超速、超载、乱停靠上下学童等违法情形。第十条 校车使用单位应当制定有关学童搭乘校车的安全指引,并教导学童在搭乘校车时必须遵守安全守则,确保学童安全抵达学校。

学校应在校车出入校门时派专人进行指挥,有条件的学校应当设立校车专用出入口。

学校应阻止校园内其他单位校车的违法行为,对于不听劝阻的,应及时通报所在镇(街)宣教办、公安交警部门和校车所属单位。

第三章 车辆管理

第十一条 校车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车辆安全技术状况经检验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二)莞籍车辆;

(三)门窗玻璃、座椅座垫配备齐全,并配备有效的消防器材;

(四)加装扶手等安全装置,前排座位设有三角式安全带;

(五)购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第三者责任险及乘坐险。

第十二条 使用校车接送学童的单位,应当向所在镇(街)宣教办备案,镇(街)宣教办自收到备案材料起15个工作日内,对车辆进行初步登记并报所在镇(街)公安交警大队,镇(街)公安交警大队在15个工作日内对车辆及报送材料进行查验,并将意见反馈回镇(街)宣教办和备案申请单位。

教育和公安交警部门应当对校车进行登记造册。

第十三条 校车应严格按照核定载客人数承载,严禁超载。除学童、校车安全员外,不得承载其他人。

第四章 校车驾驶人员管理

第十四条 校车驾驶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相应准驾车型3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

(二)最近3年内任一记分周期内没有累计记满12分记录;

(三)未发生过致人重伤以上且负有责任的交通事故;

(四)经公安交警部门审验合格。

第十五条 校车使用单位聘用校车驾驶人员,应当向所在镇(街)宣教办申报,镇(街)宣教办自收到申报材料起15个工作日内进行初步登记并报所在镇(街)公安交警大队,镇(街)公安交警大队在15个工作日内查验驾驶人员的相关资料,并将意见反馈回镇(街)宣教办和申报单位。

教育和公安交警部门对所有校车驾驶人员进行登记造册。第十六条 公安交警部门应当定期将校车驾驶人员的交通违法情况抄告当地镇(街)宣教办和所属校车使用单位,并对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驾驶人员进行备案。第十七条 校车发生交通事故后,校车驾驶人员或跟车安全员应当立即报警,根据实际情况把学童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并做好有关安全防范工作,防止发生二次交通事故。

第五章责任追究

第十八条 各有关行政管理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本办法的规定,不履行校车安全监督管理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按照安全管理责任制追究相应责任。

第十九条 校车使用单位强迫校车驾驶人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校车,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关规定给予罚款、行政拘留等处罚。

第二十条 校车使用单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的规定,疏于履行校车安全教育、管理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一条 市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未按照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的规定履行校车安全教育管理责任,应当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对因学校交通安全工作措施未落实而导致乘车学童发生交通事故的,应当追究校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的责任。第二十二条 校车驾驶人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造成交通安全责任事故的,依法追究其责任。

第二十三条 公安交警、教育及交通部门应当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并向社会公布,鼓励群众积极举报校车交通违法行为。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公安局和市教育局共同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2年9月30日。

下载东莞市单项体育协会管理办法(试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东莞市单项体育协会管理办法(试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东莞市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优秀范文五篇)

    东莞市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重大项目的认定管理......

    东莞市工程技术协会财务制度

    东莞市工程技术协会 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规范协会的财务行为,加强协会财务管理,保障协会健康发展,根据协会《章程》,特制定协会财务管理制度。 第二条 本协会财务管理制度......

    浙江省足球协会注册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浙江省足球协会注册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浙江省足球协会受浙江省体育局、浙江省大球运动管理中心委托,负责管理其辖区范围内的足球注册工作; 第二条注册是......

    体育单项奖学金申请书

    体育单项奖学金申请书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 我叫xx,是xx学院xx专业xx班的一名学生。转眼间我已是大三了。在这过去两学年里,我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培养自己的......

    东莞市人民防空管理办法

    关于颁发《东莞市人民防空管理办法》的通知 2011-10-3 12:45:29 阅读数:43 东莞市人民政府文件 东府[2004]29号 各镇人民政府(区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东莞市人民防空管理......

    东莞市校车安全管理办法

    东莞市校车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本市校车安全管理,保障乘坐校车学生的人身安全,根据《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

    东莞市代理记账管理办法[大全]

    东莞国会有限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80号 ——代理记账管理办法 《代理记账管理办法》已经财政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 部长 楼继伟 2......

    东莞市校车安全管理办法

    东莞市校车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制定目的和依据)为进一步加强本市校车安全管理,保障乘坐校车学生的人身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校车安全管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