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2 17:24: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东莞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东莞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管理办法》。

第一篇:东莞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管理办法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东莞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

管理办法的通知

东府办„2012‟113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东莞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管理办法》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二年八月十日

—1—

东莞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管理,以土地供应引导需求,切实发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参与宏观调控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据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第37号令)和《广东省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粤国土资规划电„2011‟99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省下达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二)实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统筹制度,不分解到各镇街(园区),统筹规划和用地布局;

(三)优先保障全市“三重”建设项目、重点项目、园区建设和民生工程。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控制一般产业项目用地规模,禁止“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和消耗资源性项目)、产能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

(四)用地指标按控制比例依序使用,用完即止,项目跟指标走。

第三条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包括土地利用计划分配管理和土地利用计划实施管理。

第四条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分两类项目指标管理和三项指标总量控制:一是两类项目指标管理,将项目分为配置指标项目和机动指标项目。配置指标项目为市重点工程、园区建设和民生工程项目;机动指标项目为新增“三重”项目。二是三项指标总量控制:按新增建设用地、农地转用和未利用地三项指标总量控制,单项指标均不能突破省年度下达的指标数。

第五条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配实行集中预报、统筹使用、年末调整、单独项目申报制度。

(一)集中预报。每年11月至12月,各镇街(园区)以及市发

展和改革局(重点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外经贸局、市府金融工作局、市“三旧”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将下一年度需要解决用地计划的建设项目按轻重缓急排序建立台帐,报市国土资源局。有关单位职责分工如下:

市国土资源局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初步分解方案,具体负责审核拟用地项目的土地规划情况及用地控制指标情况(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

市发展和改革局(重点办)负责审核重点项目基本情况、立项级别,按轻重缓急原则提出项目用地安排次序。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审核新引进内资项目、技改项目和增资扩产项目的基本情况。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审核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基本情况。市外经贸局负责审核外资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外资企业技改项目和增资扩产项目的基本情况。

市府金融工作局负责审核上市后备企业的基本情况。

市“三旧”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审核市“三旧”改造项目的基本情况。

各镇街(园区)负责审核本镇街(园区)下年度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

(二)统筹安排。每年1月至2月,在省预下达年度计划后,市国土资源局根据市重点办汇总并经市重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审查同意的年度重点项目和相关镇街、部门上报的保障性住房和农村建设等用地情况,以上一年省下达用地计划为预估值,按配置计划指标比例,制定当年度计划指标配置方案报市政府(其中预下达指标部分优先保障市重点项目)。

(三)年末调整。每年10月,结合省下达指标数、计划指标使用效率、重点项目需求等因素,制定指标调整方案,由市国土资源局会

同市重点办等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制定指标调整方案报市政府。

(四)单独项目申报。单独项目申报用于解决市统筹安排计划外的项目,项目原则上使用未利用地,不涉及占用农用地。单独项目必须同时符合以下要求:一是市政府批复确定的项目,为市属优质项目、市重大项目或基础设施项目;二是项目选址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区和符合城市规划;三是项目选址所属镇街的历年存量建设用地总量少于500亩。单独项目申请由属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市政府。不符合条件的项目原则上不受理申请。

第六条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审批程序:

(一)统筹安排指标审批程序。市国土资源局根据镇街和相关部门上报的市重点项目、经营性用地、上市后备企业、增资扩产、民心工程、“三旧”改造、园区返还地、保障性住房等分类,会同有关部门按比例初步编制当年年度计划指标分配方案,报市政府(或土地审批委员会)审定,作为当年市统筹安排计划指标的依据。

(二)年末调整指标审批程序。每年10月,由市国土资源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指标调整方案报市政府(或土地审批委员会)审定。全市当年年度计划指标只能结转到次年1月31日前,若次年1月31日前未使用完毕的,则由省国土资源厅收回。

(三)单独项目指标审批程序。确认为单独项目的,由项目所属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市政府,由市政府审定。

第七条 土地利用计划实施管理包括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评估和考核、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台帐管理等内容。

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评估和考核,指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年度评估和考核。各镇街(园区)国土资源部门应切实维护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严肃性。

市国土资源局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台账管理,及时指导、督促各部门、各镇街、各项目用地合理有效使用年度计划指标,切实提高

计划指标使用效率。

第八条 属于由国家发改委、省政府和省发改委等部门审批、核准和备案的交通运输、能源、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五类建设项目,向省申请解决用地指标,不纳入市年度计划指标范围。

第九条 市有关部门根据职能审批项目时,要与国土资源部门加强沟通衔接,落实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第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办法(定稿)

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办法

国土资源部令第26号2004年11月1日发布

(1999年2月24日国土资源部第4次部务会议通过,2004年10月29日国土资源部第9次部务会议修订,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加强土地管理,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引导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报批、执行和监督,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土地利用计划,是指国家对计划农用地转用量、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量和耕地保有量的具体安排。

第三条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保护耕地;(二)以土地供应引导需求,合理、有效利用土地;(三)优先保证国家重点建没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四)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相平衡;(五)城镇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第四条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包括:(一)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分为城镇村建设占用农用地指标和能源、交通、水利等独立选址的重点建设项目占用农用地指标。(二)土地开发整理计划指标。分为土地开发补充耕地指标和土地整理复垦补充耕地指标。(三)耕地保有量计划指标。各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增设控制指标。

第五条土地利用计划中,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供地政策和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确定。土地开发整理计划指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建设占用耕地等耕地减少情况确定。耕地保有量计划指标依据国务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达的耕地保护责任考核目标确定。

第六条需国务院及国家发展和改革等部门审批、核准的重点建设项目拟在计划内使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用的,由行业主管部门于上年九月二十五日前,按项目向国土资源部提出计划建议,同时抄送项目拟使用土地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发展和改革部门。

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提出本地的土地利用计划建议,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查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地利用计划建议,应当于每年十月十日前报国土资源部,同时抄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计划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土地利用计划建议在相关省、自治区的计划建议中单列。

第八条国土资源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各地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的土地利用计划建议的基础上,编制全国土地利用计划草案,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第九条国土资源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土地利用计划草案上报国务院,经国务院审定后,下达各地参照执行。待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后,按全国人大批准的计划正式执行。

第十条全国土地利用计划下达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只下达城镇村(包括独立工矿区)建设占用和由省审批农用地转用的建设项目占用农用地的计划指标。国务院及国家发展和改革等部门批准、核准,并由国务院审批农用地转用的重点建设项目占用农用地计划指标不下达地方,在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时使用。

第十一条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将上级下达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解,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下达。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分解下达计划时,应当将国务院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城市的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单独列出,并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第十二条能源、交通、水利等独立选址的重点建设项目占用农用地可以预留少量的机动指标,用于不可预见的重点急需项目。

第十三条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实行指令性管理,不得突破。没有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的,不得批准农用地转用。农用地转用计划中城镇村建设占用农用地指标和能源、交通、水利等独立选址的重点建没项日占用农用地指标不得混用。没有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擅自批准农用地转用的,按非法批准用地追究责任。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应当符合土地开发整理计划确定的指标。耕地保有量计划指标用于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的检查和考核。考核年的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耕地保有量计划指标。

第十四条土地利用计划一经批准下达,必须严格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实施土地利用计划时,因不可预见的重点建设项目确需追加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的,可以向国土资源部提出申请。因特殊情况需增加全国土地利用计划中农用地转用计划的,按规定程序报国务院审定。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实行土地利用计划台账管理,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登记、统计。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纳入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定期上报。

第十六条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下级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合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建设用地审批备案、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等情况进行。土地利用计划以每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为考核。

第十七条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考核结果作为编制下一计划的依据。未经批准超计划批地的,已实施征地满两年未供地的和没有完成耕地占补平衡任务的,相应减少下一的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

第十八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建设兵团节余的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经国土资源核准后,允许在规划期内结转使用。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东莞市校车管理办法

东莞市校车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校车及其驾驶人员的管理,切实保障搭乘学童的人身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校车,是指学校或其他单位自购、自备或者租借的专门用于接送不少于5名中小学生、幼儿园儿童(以下统称学童)及其跟车安全员的客车和乘用车。

本办法所称学校,是指各类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等。

本办法所称其他单位,是指事业单位、企业、村(社区)或其他组织等。

以上所称学校及其他单位,统称为校车使用单位。第三条 校车安全管理实行属地原则。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统筹本辖区内的校车安全管理,并指定一名镇(街)领导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完成以下工作:

(一)每学期开学前,组织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对辖区内校车进行安全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二)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组织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开展校车整治工作。

第四条 各镇(街)宣教办、公安交警大队应当与各校车使用单位签订校车交通安全管理责任书,校车使用单位应当与校车驾驶人员签订安全行车责任书,使用租借车辆的单位应当与出租、出借单位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交通安全责任。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制定专门用于校车安全事故或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

第五条 公安交警、教育及交通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全市的校车安全管理工作。

公安交警部门应当不定期到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督促学校按标准统一校车外观;建立校车交通违法行为抄告制度,严查校车超载、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

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对学校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督促学校建立、健全和落实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并将校车安全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学校安全管理年终考核;对学校使用无牌无证和未按要求检验的车辆接送学童的情况及时督促改正;查处学校违反属地就近招生的原则随意远距离跨镇(街)招揽生源的行为。

交通部门应当调整和优化公交线路,完善公交网络,确保公交服务覆盖到各学校;清理、查处各类从事非法营运的校车。第六条 公安交警、教育及交通部门应建立校车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校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相应措施。

第七条 每年三月的第四周为交通安全教育周。在交通安全教育周期间,校车使用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对乘车学童进行安全教育,公安交警、教育等部门应当给予支持、协助。

第二章 校车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

第八条 无自有车辆的单位需长期租用车辆作为校车,或者学校组织学童活动需临时租用车辆的,应当租用具有合法资质的专业客运单位的汽车,并与承运单位订立运送协议。严禁租借个人车辆作为校车。

校车使用单位间相互借用校车的,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进行管理。

使用公交车辆接送学童的,应严格执行有关公交车辆管理的规定。

第九条 校车使用单位应当建立车辆管理制度,定期对校车进行维护保养和安全技术检测;建立和落实校车驾驶人员的交通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建立跟车安全员的责任制度,确保每辆校车配备跟车安全员,负责维持乘车秩序,监督和纠正校车驾驶人员的交通违法行为,防止校车出现超速、超载、乱停靠上下学童等违法情形。第十条 校车使用单位应当制定有关学童搭乘校车的安全指引,并教导学童在搭乘校车时必须遵守安全守则,确保学童安全抵达学校。

学校应在校车出入校门时派专人进行指挥,有条件的学校应当设立校车专用出入口。

学校应阻止校园内其他单位校车的违法行为,对于不听劝阻的,应及时通报所在镇(街)宣教办、公安交警部门和校车所属单位。

第三章 车辆管理

第十一条 校车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车辆安全技术状况经检验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二)莞籍车辆;

(三)门窗玻璃、座椅座垫配备齐全,并配备有效的消防器材;

(四)加装扶手等安全装置,前排座位设有三角式安全带;

(五)购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第三者责任险及乘坐险。

第十二条 使用校车接送学童的单位,应当向所在镇(街)宣教办备案,镇(街)宣教办自收到备案材料起15个工作日内,对车辆进行初步登记并报所在镇(街)公安交警大队,镇(街)公安交警大队在15个工作日内对车辆及报送材料进行查验,并将意见反馈回镇(街)宣教办和备案申请单位。

教育和公安交警部门应当对校车进行登记造册。

第十三条 校车应严格按照核定载客人数承载,严禁超载。除学童、校车安全员外,不得承载其他人。

第四章 校车驾驶人员管理

第十四条 校车驾驶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相应准驾车型3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

(二)最近3年内任一记分周期内没有累计记满12分记录;

(三)未发生过致人重伤以上且负有责任的交通事故;

(四)经公安交警部门审验合格。

第十五条 校车使用单位聘用校车驾驶人员,应当向所在镇(街)宣教办申报,镇(街)宣教办自收到申报材料起15个工作日内进行初步登记并报所在镇(街)公安交警大队,镇(街)公安交警大队在15个工作日内查验驾驶人员的相关资料,并将意见反馈回镇(街)宣教办和申报单位。

教育和公安交警部门对所有校车驾驶人员进行登记造册。第十六条 公安交警部门应当定期将校车驾驶人员的交通违法情况抄告当地镇(街)宣教办和所属校车使用单位,并对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驾驶人员进行备案。第十七条 校车发生交通事故后,校车驾驶人员或跟车安全员应当立即报警,根据实际情况把学童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并做好有关安全防范工作,防止发生二次交通事故。

第五章责任追究

第十八条 各有关行政管理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本办法的规定,不履行校车安全监督管理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按照安全管理责任制追究相应责任。

第十九条 校车使用单位强迫校车驾驶人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校车,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关规定给予罚款、行政拘留等处罚。

第二十条 校车使用单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的规定,疏于履行校车安全教育、管理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一条 市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未按照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的规定履行校车安全教育管理责任,应当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对因学校交通安全工作措施未落实而导致乘车学童发生交通事故的,应当追究校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的责任。第二十二条 校车驾驶人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造成交通安全责任事故的,依法追究其责任。

第二十三条 公安交警、教育及交通部门应当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并向社会公布,鼓励群众积极举报校车交通违法行为。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公安局和市教育局共同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2年9月30日。

第四篇:广东省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办法

广东省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以土地供应引导需求,切实发挥土地利用计划参与宏观调控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据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办法》(第37号令)和《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考核办法》(国土资发[2008]55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家下达的土地利用计划;

(二)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区域协调发展;

(三)优先保障交通运输、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以及现代产业体系、民生工程、抢险救灾工程、保障性住房、农村宅基地和产业转移等建设项目用地;

(四)禁止“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和消耗资源性外资项目)、产能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

(五)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

第三条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包括土地利用计划分配管理和土地利用计划实施管理。

第四条土地利用计划分配管理实行预下达、年初下达、年中奖励、年终追加以及次年结转指标的使用和收回等制度。

(一)预下达。每年1 2月份,省国土资源厅以当年年初下达给各地级以上市的土地利用计划为基数,按照一定比例(一般不超过50%)预下达给各地级以上市下一的土地利用计划,用以解决土地利

用计划年初下达前各地级以上市的用地需求。

各地级以上市应参照省的做法,将省预下达给各地级以上市的计划指标分解下达给所辖各县(市、区)。

(二)年初下达。每年3至4月份,在国家下达我省当年土地利用计划后,由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编制土地利用计划,报经省政府批准后下达执行。编制土地利用计划时,应根据当年我省省级项目用地需求和其他实际情况,安排一定比例的计划指标,专项用于省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的项目,其余指标根据以下因素,全部分配到各地级以上市:

1、各地级以上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内(2006-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等规划因素;

2、各地级以上市近三年年均GDP和年均GDP增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人口密度等经济社会因素;

3、各地级以上市近三年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等效率因素;

4、各地级以上市近三年建设用地占总面积的比例等可持续性因素;

5、各地级以上市近二年违法违规用地、闲置土地、批而未用以及已批而未缴费的土地面积等惩戒因素。

分配因素将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供地政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适时调整。各地级以上市应参照省的做法,采用合理的分配因素,会市发展改革局(委)等部门后,将土地利用计划分配至所辖各县(市、区)。

(三)年中奖励。每年第三季度,根据国土资源部对我省年中奖励计划指标的情况,综合考虑当年重大项目用地需求、集约节约用地情况、产业转移情况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以及上半年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使用效率情况,将国土资源部年中奖励我省的计划指标分配下达。

(四)年终追加。每年12月份,根据国土资源部追加我省土地利用计划情况,结合当年1-11月份计划指标使用效率、重点项目需求等因素,将相应的追加指标合理分配下达。

(五)结转指标的使用和收回。结转指标指各地级以上市当年未使用完毕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该指标可以直接结转使用至次年1月31日。如果到次年1月31日仍未使用完毕的,则由省国土资源厅收回,会省发展改革委并报经省政府同意后调整安排全省使用。

第五条土地利用计划实施管理包括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评估和考核、土地利用计划台帐管理等内容。

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评估和考核是指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土地利用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评估和考核,以土地变更调查和监测数据为依据,防止超计划批地用地,切实维护土地利用计划的严肃性。

土地利用计划台帐管理是指建立全省统一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在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时上报一宗及时核销一宗计划指标,根据计划台帐对各地计划执行情况进行适时监控和研究分析,及时指导、督促各地合理使用计划指标,切实提高计划指标使用效率。

第六条省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指标和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项目计划指标按以下要求安排使用:

(一)省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指标主要用于省政府及省发展改

革委等部门审批、核准和备案的交通运输、能源、水利、矿山、军事设施五类独立选址建设项目。具体按照先急后缓、重点高效优先、逐年解决的原则统筹安排。

(二)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项目计划指标属于奖励性指标,主要用于规模大、成效好的产业转移工业园。该部分指标通过奖励或竞争方式取得,具体办法由省相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七条省下达给各地级以上市的计划指标,安排以下项目:

1、第六条第(一)项、第(二)项之外的项目;

2、属第六条第(一)项项目,按规定应以城镇批次方式报批用地的项目。

各地级以上市的计划指标优先保障交通运输、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传统产业、产业转移、抢险救灾、城镇保障性住房、农村宅基地等项目用地,并注意与城乡规划实施计划、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总量相衔接。

第八条国家立项的建设项目,以及省政府及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审批、核准和备案的交通运输、能源、水利、矿山、军事设施五类独立选址建设项目,因征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需要安排留用地的,用地指标在省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指标中安排。

第九条项目审批部门在项目审批、核准时,加强与国土部门的沟通衔接,落实土地利用计划。

第十条各地级以上市应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要求,将省年初下达各

地级以上市的计划指标单列一定比例,专项用于农村建设,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一条严格把关,防止超土地利用计划批地用地。各地级以上市应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建立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台帐,每季度定期上报计划指标使用情况。省、市国土资源部门应将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台帐的汇总和分析情况报告分别抄送省、市发展改革部门。各地级以上市根据法律授权批准农转用的,所需计划指标在省下达该市的计划指标中安排,同时应每季度向省国土资源厅上报批准情况。第十二条本办法印发之日起施行。

二O一一年四月十四日

第五篇:《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办法》(最终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

第 37 号

《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办法》,已经2006年11月20日国土资源部第5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修订后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办法》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部 长孙文盛

二○○六年十二月十九日

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办法

(1999年2月24日国土资源部第4次部务会议通过 2004年10月29日国土资源部第9次部务会议修订 2006年11月20日国土资源部第5次部务会议第二次修订)

第一条 为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切实保护耕地,合理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下达、执行、监督和考核,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土地利用计划,是指国家对计划内新增建设用地量、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量和耕地保有量的具体安排。

前款规定的新增建设用地量,包括建设占用农用地和未利用地。

第三条 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二)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以土地供应引导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三)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相平衡;

(四)优先保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用地;

(五)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

(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第四条 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包括:

(一)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包括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和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及耕地指标。

(二)土地开发整理计划指标。包括土地开发补充耕地指标和土地整理复垦补充耕地指标。

(三)耕地保有量计划指标。

前款第(一)项规定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分为城镇村建设用地指标和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独立选址的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各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增设控制指标。

第五条 土地利用计划中,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供地政策和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等因素确定。

土地开发整理计划指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建设占用耕地、实现耕地保有量目标等情况确定。

耕地保有量计划指标依据国务院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下达的耕地保护责任考核目标确定。

第六条 需国务院及国家发展和改革等部门审批、核准和备案的重点建设项目拟在计划内使用土地,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由行业主管部门于上一年九月二十五日前,按项目向国土资源部提出计划建议,同时抄送项目拟使用土地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以及发展和改革部门。

第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提出本地的土地利用计划建议,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查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地利用计划建议,应当于每年十月三十一日前报国土资源部,同时抄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土地利用计划建议在相关省、自治区的计划建议中单列。

第八条 国土资源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依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的土地利用计划建议的基础上,提出全国土地利用计划总量控制指标建议。

第九条 国土资源部根据全国土地利用计划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提出的计划指标建议,编制全国土地利用计划草案,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上报国务院。经国务院审定后,下达各地参照执行。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后,正式执行。

第十条 全国土地利用计划下达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只下达城镇村(包括独立工矿区)和由省及省以下审批、核准和备案的独立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国务院及国家发展和改革等部门审批、核准和备案的独立选址重点建设项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不下达地方,在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时直接核销。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将上级下达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解,经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后下达。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将分解下达的土地利用计划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分解下达计划指标时,对国务院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城市,应将中心城市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单独列出。

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分解下达城镇村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时,应当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原则,统筹城乡建设,合理安排城镇和农村建设用地,实现建设用地的总量控制。

第十二条 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实行指令性管理,不得突破。

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城镇村建设用地指标和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独立选址的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不得混用。没有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擅自批准用地的,或者没有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计划指标擅自批准农用地转用的,按非法批准用地追究法律责任。

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应当不低于土地开发整理计划确定的指标。第十三条 土地利用计划一经批准下达,必须严格执行。

因特殊情况需增加全国土地利用计划中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的,按规定程序报国务院审定。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土地利用计划台账管理,在建设用地审批的规划审查过程中确认并根据批准情况及时核销计划,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登记和统计,并按月上报,作为计划执行跟踪和监督的依据。

第十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检查,于每年九月份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检查,并形成报告报国土资源部。

第十六条 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对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土地利用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

评估和考核,以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和监测数据为依据。

土地利用计划以每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为考核。

第十七条 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评估和考核结果,作为下一计划编制和管理的依据。

对实际新增建设用地面积超过当年下达计划指标的,扣减下一相应的计划指标。

第十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节余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经国土资源部审核同意后,允许在规划期内按要求结转下一使用。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东莞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东莞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东莞市人民防空管理办法

    关于颁发《东莞市人民防空管理办法》的通知 2011-10-3 12:45:29 阅读数:43 东莞市人民政府文件 东府[2004]29号 各镇人民政府(区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东莞市人民防空管理......

    东莞市校车安全管理办法

    东莞市校车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本市校车安全管理,保障乘坐校车学生的人身安全,根据《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

    东莞市代理记账管理办法[大全]

    东莞国会有限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80号 ——代理记账管理办法 《代理记账管理办法》已经财政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 部长 楼继伟 2......

    东莞市校车安全管理办法

    东莞市校车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制定目的和依据)为进一步加强本市校车安全管理,保障乘坐校车学生的人身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校车安全管理条......

    《东莞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精选五篇)

    东莞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提高城市绿化的质量和管理水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优美、清洁、文明的现代化城市,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广东省......

    东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精选合集)

    东莞市人民政府文件 东府〔2007〕115号关于印发《东莞市住房公积金缴存 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东莞市住房公积金缴存管理办法》印......

    东莞市“青年文明号”管理办法

    东莞市“青年文明号”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推动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在我市的实施,促进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更加健康、持久开展,为我市的三个文明建设服务,特制......

    计划指标的调整

    海量管理资源免费下载:管理资源吧(http://) 计划指标的调整 为维护计划的严肃性,企业计划一级上级主管机关及厂领导批准下达后,必严格执行,各归口部门和执行单位均不得随意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