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处理“树木”与“森林”关系—— 用好纪律审查“杀手锏”
如何处理“树木”与“森林”关系—— 用好纪律审查“杀手锏”
王岐山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加大纪律审查力度,处理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治‘病树’、拔‘烂树’,形成震慑。”这就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着眼于所属范围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的整体情况,用好纪律审查这个“杀手锏”,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沿,抓早抓小、动辄则咎。转变纪律审查观念
纪检监察工作不是违法犯罪案件的查办,其职责是依“纪”进行监督执纪问责。纪检监察干部要正确把握“树木”与“森林”的关系,始终着眼于党风廉政建设大局,以纪律之尺衡量“树木”和“森林”,既盯住少数“烂树”,更放眼整个“森林”,避免和纠正把全面从严治党简单理解为处理少数严重违纪违法党员干部、把纪律审查局限于查办重大案件的思想倾向。转变观念,紧紧抓好三方面问题。一是要重点查处“三类人”,即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二是要把握三个时间节点,重点查处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后的顶风违纪行为,越往后执纪越严。三是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是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问责的要害和关键。同时,还要掌握好后备干部、即将进入党政领导班子的干部情况,不能出现“带病提拔”、“边腐边升”。纠正一些错误倾向
当前一些地方的纪检监察机关和部分纪检监察干部,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与纪律审查工作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其一,在工作内容上。少数纪检监察干部只重拔“烂树”,轻治“病树”、正“歪树”,忽视“森林”健康。具体表现为,重视问题线索的前期调查,而忽视纪律审查的效果和治本作用,警示教育效果不明显,整改措施跟不上,未能充分发挥震慑腐败、纠正错误的治本功能。
其二,在工作方式上。一些纪检监察干部不能转变纪律审查观念,做到快查快结、快进快出;一些人只注重收集被调查人违纪事实及错误性质的证据,而对具有从轻、减轻或从重、加重处分情节的证据考虑较少,不能突出纪律审查的全面性、精准性;少数人在具体工作中不能严格执纪,“小错”不忍心处理,怕得罪人,甚至选择性执纪。
其三,在落实主体责任上。一些党组织不能正确按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方式表面化、形式化。一些党组织落实仍然不到位,认为本管辖范围只要不发生大的腐败案件就行了,缺乏责任担当。切实落实“两个责任”
没有“两个责任”的落实,没有党委的坚强领导和纪委的认真履职,纪律审查就是一句空话。
要健全机制,严肃倒查追责。要进一步明确各级党委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领导、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方面的主体责任,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制度。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各级党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的日常监督,不断健全监督机制,创新监督方式。强化倒查追究,建立制度化、程序化和常态化的责任追究体系,坚持“一案双查”制度,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对于纪委监督不力、监督缺位的责任主体,要追究相关人员监督失职的责任。不断强化纪律审查
要坚持纪在法前,用纪律的尺子去查找“病树”、“烂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学习领会新修订的“两项法规”精神。决不能用处理“少数”问题干部来代替对“多数”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教育管理。强化日常监督检查,根据自身情况成立检查组,分片划区、明确责任,针对“四风”变异、隐身问题进行检查,重点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行为。特别注意要在重要节点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提醒和明察暗访。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并依纪进行问责。执纪中,要着眼于查清主要违纪事实,尽快作出党纪处理,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要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咬耳扯袖”成为常态。通过警示教育专题会、主题宣讲团、下发违纪党员干部忏悔录等形式对党员开展经常性的廉政教育。在加大巡查检查的基础上根据主体、目的不同开展各类约谈,对党员干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早查处,防止由“破纪”向“破法”演变。更多地运用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方式进行问责处理,在做到对各类违纪问题“零容忍”的基础上,对一般涉案人员进行挽救帮助,体现组织关怀。
拔“烂树”应计成本,要严格遵守纪律审查的时限要求,坚持快查快结。集中精力把主要违纪问题查清后,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查处,做到用最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代价,最大限度地惩治腐败。
要加强反腐败组织协调,整合资源,更好保护“森林生态”。改革和完善反腐败协调小组职能,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高突破案件和调查取证的效率。健全与公检法机关日常协作机制、相互移送问题线索工作机制,完善检举、控告制度,加强对问题线索的梳理、分类和归口管理,健全线索集体排查制度,规范线索的梳理分析研判,突出线索核查重点,提升问题线索综合处置能力。
(作者李其超系山东省阳谷县纪委书记)
第二篇:纪检监察干部如何处理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
“树木与森林”看似抽象,其实内容非常具体。把发现的问题线索放到全局范围中,作出综合分析、判断,从个别中发现一般,从一般中找出重点,这样才能处理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纪律审查工作服务于遏制腐败蔓延势头这个目标,就要深入了解所联系的地区、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整体状况,结合反映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用从严治党的尺子来衡量“树木”和“森林”,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把查办腐败案件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大局结合起来,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坚决把隐藏其中的“烂树”连根拔掉,防止病毒蔓延。对于问题严重的腐败分子,一打就要起到警示效果。要站在政治的高度认识“树木与森林”的关系,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向。
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重点不能泛化。纪律审查不能大水漫灌、水过地皮湿,不能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是哪儿;
不能根据自己掌握的问题线索,哪个容易就先查哪个;
也不能跟着感觉走,满脑子都是线索和案件,失去了对全局的判断和把握。必须突出重点,形成足够震慑。要重点查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三种情况同时具备的是重中之重,必须马上严肃处理;
有两种情况的要重点关注,抓紧处理;
有一种情况也要认真对待,不能放过。这就是中央根据形势任务确定的政策和尺子。纠正“四风”也要把握三个时间节点,重点查处十八大以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后的顶风违纪行为,越往后执纪越严。要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列入审查重点,作为纪律处分的重要内容,拿着放大镜去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含糊,不能等其他问题搞清了再一并处理。现在“四风”问题多已转入地下,但这种“星星之火”不可小视。一定要把“四风”问题死死看住,防止不正之风成为腐败的温床。
要抓住监督执纪问责的要害和关键。班子问题最重要,不管是哪个地区还是部门,都要先分析掌握班子情况。而在一个班子中,一把手尤为重要,决定着一个地方或部门的政治生态,必须作为重点关注的对象,这样才能以点带面,促进“两个责任”的具体化和深化。对问题严重的一把手,哪怕是难办也要先办。只有把一把手看住了,把领导班子建设好了,才能以上率下,一个地方和部门的风气才能正起来。同时还要掌握好后备干部、即将进入党政领导班子的干部情况,不能出现“带病提拔、边腐边升”。要保证党的事业一茬一茬、永续发展。只有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督,震慑作用才会更大。
在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的重要阶段,纪律检查机关要透彻分析“树木与森林”的关系,治“病树”、拔“烂树”、护“森林”,逐步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第三篇:如何处理与后进生的关系
如何处理与后进生的关系
羊角中心柴俊杰
在一个班级里,我们往往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和学习成绩把学生划分为三类:即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所谓的后进生是指那些令部分老师比较头疼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不但不好学,而且还要惹是生非,影响别的同学和班级体的学生。怎样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想学、爱学、乐学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探讨的主要问题。
任何学校、班级都有后进生。只是落后的程度、数量多少不同而已。身为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我们必须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处处关心、爱护学生,立足现在,展望未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情感、性格、意志、兴趣等各方面的特点来培养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愿学、乐学。然而,在课堂教学中,“笨蛋”、“朽木不可雕也”、“老顽固”、“干笋子炒肉”„„却成了一些教师的口头禅,这样往往造成后进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从而抛弃学业。为此,根据十几年的班主任和教学经验,我简单地谈几点我自己的做法:
一、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得象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的欲坠的露珠。所以我认为尊重、关心、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是转化他们的前提。由于一些老师的教育观念陈旧,与外界缺乏交流,经常采用一些陈旧的教育模式。自然后进生也就成了这部分老师的苦恼。“某某学生怎么怎么的差„„”也成为了嘴边话、口头禅,甚至有的老师还以“黄金棍下出人才”的思想来教育成长的一代,这不但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还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抑制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背上了“怕打”的思想包袱。
后进生往往比别人有更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非常敏感别人对他们的尊重程度。老师要紧紧抓住后进生的心理特点,不要触伤他们的自尊心。要以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的“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为诫。设身处地的为后进生着想,想想他们所处的环境、内心的期望、落后的滋味;想想他们毕竟是求知的学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这样,我们教师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随便对后进生“开炮”,要用微笑、表扬、呵护来关心他们的成长,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想学”。
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副校长、全国优秀教师王金战成功的秘诀是两个字:“激励”。在他眼中,没有一个差生,不论什么样的学生,他都要激发他们最大 1 的潜能。为此,我在教每一届学生时,都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学科兴趣小组,并定时搞一些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在活动中我充分发掘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为他们鼓掌、加油,并不时为他们提出新的目标,使他们找到前进的方向,变厌学为“爱学”。
三、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对待学生我们不能一刀切,整齐划一,而要根据他们各自的现状因材施教,分槽喂养。后进生由于受到一些环境因素的影响,有的由于贪玩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经常迟到影响正常上课,有的由于某种原因上课开小差,有的由于家庭负担过重成绩不佳„„作为教师对此我们不要轻易指责、泼冷水,而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及时和后进生接触、交流,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从温暖中来找原因,从关心中求发展。后进生由于基础薄弱,听不懂、完不成作业。对此,我们不要横加指责,而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认真备教材、备学生,采用“一帮一”、“手把手”等多种模式,细心分析学生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对后进生的作业应尽量采用面批面改的方式,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指出、纠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我能行”的成功喜悦心情。对经常迟到的后进生,要弄清事由,是路程远,还是家里太忙„„,教师要与家长多渠道、多途径的联系,对思想开小差的后进生,教师要多观察,分析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以授课内容为基础,拓宽话题,积极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在乐中旁敲侧击,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根据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提出相对降低难度的问题,使他们能够回答,从而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心情,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同学们鼓掌祝贺,老师送去的一缕赞许微笑和表扬,都能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乐学”。
四、锻炼他们的恒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后进生,他们的成绩总是不理想的原因,不是智力因素,也不是家中的事情影响了他们,而是他们缺乏恒心和毅力。对此,我们不能总是批评教育,而是要千方百计地锻炼他们的毅力。比如:让他们每天坚持认真作对一道题,每天坚持写一篇自认为非常满意的字,每天背会3-5个英语单词„„这样,久而久之,他们就逐渐养成了细心、认真的习惯,使他们远愿学。
总之,尊重、理解、信任是真情的雨露,是学生成长进步的阶梯。在教学中,只要我们多给后进生一丝微笑,充分发掘他们的“闪光点”,他们一定回成为祖国的栋梁。
第四篇:如何处理与上级的关系
如何处理与上级的关系
当今世界,无论你在哪个职位,无论你是学习还是工作,几乎都有自己的上级领导,与上级处理好关系成为人际交流的重中之重。领导与部属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的统一。二者的关系处理得好,可以形成强大的合力,推进事业长足发展。否则,会带来许多消极因素,就会影响自己的前途,影响工作的成绩。
要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首先要有足够的自信心。做什么事,有信心就成功了一半。在与上级交流时,如果没有足够的信心,畏畏缩缩,那么领导会认为你没有能力,不能担当重任,这样是自己失去了很多机会。相反,如果在领导面前落落大方,康康而谈,又不是礼节,自然会得到上级领导的好感。
另外,要理解上级。最好的方式就是开始理解你的上级也是个人,人总有弱点和优点,也会不时地被我们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困扰着。同时,也要认识到你仅仅是团队里的一员。上级并不拥有你的一切,反而你拥有老板的一部分工作。因此,你的任务就是适应上级的工作习惯,日程安排,未来计划与目标。
其次,只要采取适当的建议方式,且提出的建议有一定的道理,领导人受挫时往往会回过头来寻求你的支持,这体现的是个“时机”问题:当你的建议不被采纳时,你影响领导人的能力就小;当你的建议有采纳的价值时,你影响领导人的能力就大。一名智慧的管理者,即要善于进谏,又要懂得等待时机,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赞美是最悦耳的音符,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场合道几句赞美或恭维领导人的话,就能够增强领导人的自信,调和沉闷的气氛,使彼此找到共鸣的感应。同时,定期向领导人汇报工作,及时同领导人交流心得,逢节日热情问候、祝福,并注重提高自身素质等,这些都是增进情感,获得领导人赏识,争取最大发展空间的有效方式。
敢讲真话,不瞒上欺下。不能上级喜欢什么就讲什么。隐瞒了实情,可能会博得领导一时的欢心,但如因此而导致决策失误,领导会更理怨你。说了实话,可能会使领导一时下不了台,但他过后仔细一琢磨,便会从内心里感激你。能有几个敢于直谏的部属在身边工作,那是领导者的福气。对下,不能乱打上级旗号。靠打旗号办事情,十个有九个要露马脚。打旗号的做法必然会损害上级的威信。而经常给上级脸上抹黑的部属,迟早会被“拒之门外”的。
综上所述,处理与上级关系的艺术为:采用共鸣的交往方式、适度建议、适当赞美和恭维、保持适当距离、善于表现自己、注重情感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第五篇:处理与领导的关系)
(一)解题技巧
1.意识认知
从性质上说,个人与领导是工作关系、同事关系、主辅关系;从组织上说,个人与领导是上下级关系,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从政治上说,个人与领导一律平等,是一种同志关系。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风格,个人如何与领导做好沟通协调,关系到工作是否能顺利开展。2.角色定位
角色定位为:被领导者、下属员工、追随者、同事、同志、伙伴、战友。
3.处理原则
原则一:尊敬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要尊敬领导,维护领导的权威,对领导的尊敬不仅是对领导个人的尊重,也是对组织纪律、原则的尊重。
原则二:服从
“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是我国公务员必须恪守的一条政治纪律和组织原则。作为公务员,要服从组织的安排、听从领导的调遣。但是在服从的同时务必要做到不盲从,是非原则要分清,当直接领导的决定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时,应主动向其陈述利害关系,不可听之任之,一味坐视纵容。
原则三:学习
“勤奋好学,学以致用。”领导的很多知识、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只有虚心学习,才能赢得领导对我们的认可,才能胜任本职工作。
原则四:沟通、汇报
公务员与领导通过沟通与协调来处理问题、解决矛盾,在沟通时,要从整体利益出发,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或“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或自我反思,主动检讨。
原则五:正确对待批评
批评是一种财富,一种动力,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领导的批评是对我们的鞭策和激励,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
(二)真题精解
【例题】 你和同学一同考入新单位,你工作勤奋,成绩突出,但领导对你印象不佳,同学受到领导信任,并且经常为难你,你怎么做?(2011年2月19日重庆国税面试真题)
【中公点拨】 新人成绩突出印象不佳为难
【参考答案】
工作勤奋、成绩突出却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和信任,对于一个刚刚进入单位的新人【1】而言,压力是不可避免的【2】。但是,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面对挑战,我会及时调整心态,把领导对我的印象不佳当做一种鞭策和警示,时刻提醒自己要谦虚做人,勤奋做事,努力做到不张扬,不自矜。【3】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领导对我了解的加深,我一定会成为领导信任的好助手【4】。
同学受到领导的信任,是让人羡慕的事情,但是,我绝对不会因此而心生嫉妒。竞争无处不在,与同学同处一个单位,竞争同样也不可避免。【5】尤其是参加工作之后,我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不像往昔那样亲密了,这很有可能让我和同学之间产生了误解。对此,我应该自我反省,认真查找不足,而不应该苛责同学。等到机会成熟,我会向他道歉,请求他的谅解。我也相信,只要我态度真诚,我们一定会重归于好的。【6】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不但要做一个工作勤奋、成绩突出的人,同时也要做一个与领导、同事和谐相处的人。【7】因此,在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不断加强与领导、同事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我们之间的关系一定会变得更融洽,团队更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