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铜仁学院考试试卷质量管理办法doc
铜仁学院考试试卷质量管理办法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加强考试试卷质量管理,使考试真正成为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成为教学质量评估和教与学双方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特制定本办法。
一、命题质量管理
(一)命题的基本要求
1、命题工作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重点考核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考题对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引导。
2、试卷语言的明确性与准确性。试卷中所有需用文字表述的内容必须用词恰当、文字简炼、表意明了,与试题无关的字词不留,与解题相关的字词不漏。所有试题中的作答要求和指导用语,要言简意赅,不致使学生费解或误解,避免出现错误或有争议的内容。
3、试卷知识的覆盖面。通过类型的变换使试卷有较大的覆盖面,既能很好地反映教学计划中对学生学习内容的要求,全面测验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又能测试学生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基本技能。试卷在反映覆盖面时注重对“三基”的掌握,应尽可能扩大测试的覆盖面。对试卷知识覆盖面要求以大于或等于 90%为宜,覆盖面可用下式计算:
C =试卷覆盖的章节数/教学大纲要求的章节总数
4、试卷中教学重点的突出程度。对教学重点知识的掌握应处理好重点与一般、主干与枝叶的关系。所谓重点应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关键性内容,诸如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与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
5、试题内容结构。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应具有恰当的比例,掌握内容约占65%,熟悉约占 25%,了解约占 10%。为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允许有少量教学大纲有要求而教师未讲内容的试题,在试卷中所占比例应小于 3%;允许有少量超纲内容,在试卷中所占比例应小于 2%。
6、试题难易程度。试题难易程度分为较易、中等、较难三个层次。其比例结构为:较易占10~20%,中等占 60~75%,较难占 10~15%。
7、试题的题型结构。
试题的题型有客观题与主观题两大类,其结构比例为:客观题 50~70%,主观题 30~50%。客观题包括选择题(A1、A2、X)、填空题、是非题,主观题包括名词解释、问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要求每套试卷任选四种(含四种)以上题型。
(1)客观题。其共同特点是:形态短小精干,考查目标集中;答案简短、明确、具体,不必书写解答过程;评分客观公正、准确等。选择题。选择题分为:A1 型(最佳选择题——肯定型)、A2 型(最佳选择题——否定型)X型(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都不得分)。这类题型适用于大范围考查学生对本课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填空题、是非题(判断题)等。这类客观题可以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阅读、观察和分析能 力,在能力要求上高于选择题。
(2)主观题。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这类题在考查功能上有很大的弹性,可在多个层次上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掌握的情况,特别能考查学生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8、试题量。试卷中的试题要量度适当,考虑到测试的时间限制。对其测评可分为三个层次:适当、偏大、偏小。
(二)命题程序
1、召开命题会,熟悉命题要求,分析历年试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解决的措施与本次出题办法;
2、依据教学大纲,制订铜仁学院课程考试命题计划(双向细目表)(见附件 1),根据命题计划编写试题。命题工作实行“教考分离”,命题可以采取从试题库抽题或交叉命题的方式,目前尚无试题库的课程,应由非当年该课程任课教师同时编写质量相当的A、B 卷,要求两套试题内容重复率小于 20%;
3、制订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除选择题、是非题以外的考题,应写明各步骤或知识点的计分标准)。
4、组织该课程专家讨论试题(当年该课程任课教师回避),控制试题难度和质量,最后由教研室主任审核试题,填写《铜仁学院试卷审批表》(见附件 2)一式二份,提交系(部)主任审查后,连同密封好的A、B卷及标准答案和电子文档提交教务处审核。
(三)试卷格式规范要求
试卷统一用A4纸打印,1.5倍行距,上下左右纸边距均为2.5cm,标题用宋体3号加粗,正文用宋体小4号;须插入页码“”;奇数页在左侧加装订线,偶数页不加。期末考试试卷模板见附件3,毕业考试试卷模板见附件4。
二、阅卷要求
(一)根据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集体阅卷,统一用红色水笔或钢笔。
(二)试卷分数标示统一用正分;对于除选择题、是非题以外的考题,要求标出各步骤或知识点的得分;试题正误应明确标示;每道大题前应统计该道大题总分,明确用正分标示,同时在总分下签字。
(三)阅卷工作完毕后,阅卷人、统分人及审核人须在规定位置签字,如有更正,须在更正位置旁签字。
三、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卷质量分析的目的1、考试质量优劣;
2、为建立试题库,筛选试题、改进命题提供依据;
3、了解教学质量反馈信息,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卷质量分析常用指标及统计学意义(见附件5)。
试卷质量分析常用指标主要包括平均数、标准差、成绩分布(是否正态分布)、难度、区分度、信度及综合评价等。难度和区分度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只有难度适中的试题才会有一定的区分度,过易或过难的试题都无法区分优生和差生的实际水平。试题的难度、区分度都与考试的信度直接相关,只有具有难度适中,有一定区分度的试卷,才会具有一定的信度。因此,对一份试卷的分析,难度应在 0.2~0.3 之间,区分度应在0.2以上,信度应在 0.7 以上。难度分为五级:P>0.4为难,0.3<P≤0.4 为较难,0.2≤P≤0.3为适中,0.1≤P<0.2为较易,P<0.1为易。试卷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数Z≥65为优秀,50≤Z<65 为良好,40≤Z<50 尚可,Z<40为较差。根据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平均数、标准差、成绩分布等指标评价考试质量,并填写《铜仁学院课程考核分析表》(按专业与课程分类)(见附件 6)。
四、试题库建设
学院试题库由教务处负责管理与维护。各教研室应根据教材的变化对试题库进行不断地更新和充实。试题以本院自编与外购相结合,同时,通过试题分析把不合理的试题剔除,不断完善试题库。
五、试卷归档要求
(一)考试试卷及考试相关材料的归档必须按规定装订,规范齐全,由教研室负责存档保存(本科试卷自考试结束起保存 4 年,专科试卷自考试结束起保存 3 年)。
(二)考试试卷及考试相关材料保存要求:
1、教学大纲;
2、铜仁学院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组成说明;(附件 7)
3、考试工作安排及记录;
4、命题会相关材料(含会议相关材料如会议记录、参会教师签字等);
5、铜仁学院课程考试命题计划(双向细目表)。认真填写表中各项内容,不得缺省;
6、铜仁学院试卷审批表(请教研室主任认真填写,各项内容不得缺省);
7、试卷的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8、学生成绩登记册(教研室负责人签字并加盖教研室印章。含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中及期末成绩、总评成绩等。注:各项成绩应有相应的原始材料,单独保存备查);
9、铜仁学院课程考核分析表(按课程和专业分类);
10、学生试卷;
(1)以班为单位,按成绩登记册顺序装订。
(2)若课程考试使用答题卡,需附空白试卷一份。
11、考场记录(即试卷袋封面记录及封底学生签名记录);
12、考试总结(概述本次考试的基本情况,课程考核质量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且采取的措施,在下一轮教学过程中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等内容)。
备注:除 10(学生试卷)、11(考场记录)外,其余装订成册,作为课程考试档案长期存档。
六、本办法适用于我院本专科学生考试,成教部可参照执行。
七、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二篇:铜仁学院考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铜仁学院考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考试工作是学校一项重要工作,特别中考、高考更是关系着国家培养选拔人才,关系着社会稳定与发展。为了确保校园考试安全,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置考试过程中各种突发事件,维护考试的公正、公平和严肃性,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考试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确保考试工作的平稳实施,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全面发展,根据上级教育部门关于考试工作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1、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组员:
主要职责:根据院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考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下达预案启动及终止指令。突发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指挥、协调各工作小组快速、科学、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控制事态发展,限制在最短时间,最小范围内,使负面影响和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确保师生人身安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考场秩序,全面保证考试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
2、应急工作小组(1)、通讯联络组
职责:专人负责在考试期间的电话值班工作,保证信息联络畅通,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2)、现场处置组
职责:突发事件发生时,针对情况,迅速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在最短时间,最小范围内迅速控制事态,防治蔓延,力保考试工作顺利进行。
(3)、安全保卫组
职责:负责考场及考场周围环境的安全保卫工作,负责突发事故现场的警戒,疏散人员、车辆,维护现场秩序,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配合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施救,防止事态扩大。(4)后勤保障组
职责:负责准备考试过程中所需的各项物资,事故发生时及时进行车辆调动,人员调集,工具、设备物资的供应。
二、安全预防措施
1、建立周密的考务组织机构(设立:领导小组、考务组、试卷押运组、试卷保管组、试卷检查与装订组、医务组、安全保卫组等),制定周详的考务手册。
2、试卷配送:配备运送试卷专用车辆,并对车辆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车况良好。选择有驾驶资格、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并实行两人以上的专程押运,做到人不离卷,卷不离车,确保试卷安全。
3、防火防盗:试卷保密室、机房等重点区域实施中心监控,落实值班制度,坚持两人以上的24小时值班制,并配备消防器材,确保安全。
4、防震防灾:定期检查校舍,对不符合标准的要及时加固修缮,考点考场房屋必须坚固,危漏房屋一律不得安排考试,考试期间遭遇非常天气,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并予以公告。做好考场及其周围场所的卫生、防疫检查,确保考试不发生大规模的群体感染、中毒、疫情事件。
5、网络监控:加强网络监控,设专人在考试期间进行专项负责,及时更新杀毒软件,使监控系统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确保监控数据安全,同时加强对考场及周边环境进行视频监控,及时向安全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情况。
6、业务培训:加强对全体考务人员的培训,务必做到定岗定人定责,组织其学习考务文件,使其熟悉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操作流程,提高考务人员的素质和应急应变能力。
7、考前检查:考前应对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情况进行认真排查,杜绝各种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学校明显位置处张贴考生须知、考场平面示意图,标明厕所、医务室、考务办公室的确切位置,为考试营造一个安全、祥和、温馨的考试氛围。
8、加强门卫:应特别加强门卫工作,严禁闲杂人员出入学校,在考场周围设立警戒线,同时加强考场周围的巡查。
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根据考试突发事件的发生时间、过程、性质、和特征,突发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责任事故、试卷失(泄)密事件等四大类。根据不同的事件类型,组织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如下:
(一)考试前期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预案1:试卷运送途中出现交通事故、车辆故障等。处置办法:
1、运送人员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试卷安全。
2、立即向学校应急领导小组和区考试管理中心报告。
3、学校应急领导小组应迅速调动车辆替换事故车辆,接管试卷送往考点。
预案2:试卷在运送途中被盗、丢失。处置办法:
1、运送人员要保护现场,立即向学校领导应急领导小组、区考试管理中心报告。
2、学校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奔赴现场,对事件进行分析判断并决策。若发现已经泄密的,应立即向区考试管理中心、区教育局报告,由区考试管理中心向公安机关报案。
3、公安机关立案侦察,教育、监察、保密等部门要参与配合调查,对泄密的原因、性质、范围等进行分析,并作好应急处置。事件调查期间要严格保密,密切监控网上有关信息,防止媒体对事件进行炒作。出现新的情况随时续报。
预案3:试卷在保密室、考点被盗、丢失。处置办法:
1、试卷管理人员要保护现场,立即向学校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2、学校应立即封锁校门,不允许任何人员出入校门,更换试卷保管人员,限制原试卷保管人员活动范围,责成其详细写出书面情况。
3、学校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对事件进行分析判断并决策。若发现已经泄密的,应立即向区考试管理中心、区教育局报告。由区考试管理中心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协助公安机关进行侦破。
4、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教育、监察、保密等部门要参与配合调查,对泄密的原因、性质、范围等进行分析,并作好应急处置。事件调查期间应严格保密,密切监控网上有关信息,防止媒体对事件进行炒作。出现新的情况随时续报。
(二)考试组织实施过程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预案4:考前和考试中,发生考生打架斗殴、故意损害考试设施、罢考或与监考人员发生冲突。
处置办法:
1、考前要加强对考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和诚信考试教育,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自觉维护考试秩序,营造和谐的考试环境。
2、对突发事件,考点要严加防范,及时处置,将事件控制在较小范围,情况严重的立即向学校应急领导小组、区教育局安全管理办公室报告。
3、做好考生思想教育和安抚工作,尽快平息事端,经劝阻无效的考生可劝离考场。若因监考人员行为不当或工作失误引发的矛盾,要更换监考人员,被更换的监考人员或劝离考场的考生若接触试卷的,在该科考试结束前进行封闭。
4、密切关注事件发展,若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或可能引起群体事件的,要立即报告公安、保密等部门,并逐级上报。必要时可对该考场(考点)进行封闭管理,保证考试顺利实施。
预案5:考试期间,考点附近有人在考生家长中散布谣言,故意制造事端引起混乱,危害考试秩序。
处置办法:
1、立即报告公安机关、区教育局安全管理办公室等部门,并做好正面宣传,避免同考生家长及围观群众发生冲突,确保考试平安。
2、协助公安部门加强考点安全保卫工作,对制造混乱人员进行监控,及时疏散围观人群,防止事态扩大。
3、加强网络监控,防止媒体对事件进行炒作,出现新的情况随时续报。
预案6:考前发生洪汛、冰雹、雷电、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处置办法:
1、考前一周内,要主动与气象、交通等部门联系,及时掌握当地天气和公路畅通情况,特别是考试期间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应早作准备,制定方案,强化防范措施,确保考试安全。
2、考试期间如有灾害预警,在试卷领运过程中,要做好防灾的准备,及时将试卷运达考点,加强试卷安全保卫工作
3、考试结束后若发生自然灾害,要妥善安排好考生,加强与公安、卫生防疫部门联系,防止意外发生。
预案7: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考生无法准时到达考点。处置办法:
1、准确统计因灾害无法准时到达考点的考生人数,立即报告区考试管理中心、区教育局安全稳定管理办公室。
2、对因自然灾害无法按时参加考试的考生,要做好安抚工作,并及时书面上报区考试管理中心,请示处置办法。
预案8:考前出现疫情等因素对考试造成影响。处置办法:
1、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区考试管理中心报告,并逐级上报。准确统计被感染考生人数,协助卫生防疫部门做好处置工作。
2、若疫情属于一般性病毒或非传播疾病,可组织考生参加考试,若一时难以查清感染原因的,要做好防疫和隔离工作,对能参加考试的考生要采取隔离措施进行考试,做好相应的防疫工作。出现新的情况随时续报。
预案9:考试期间各考点、考场发现易燃、易爆物品、火灾等情况。
处置办法:
1、考前和考试期间,组织有关人员开展安全检查,协助公安部门加强考点的安全保卫工作。对考点应实行封闭式管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考点或将可疑物品带入考点。
2、考点发现危险物品、火灾等异常情况,要立即报告公安、消防等部门,及时排除险情。险情一时无法排除或危及考生安全的,经区考试管理中心或区教育局同意,可组织考生有序撤离考点,实行封闭管理并安排考试。出现新的情况随时续报。
3、考点监控中心,要加强网络监控,防止媒体对事件进行炒作。预案10:考试前,发现有集体舞弊情况征兆。处置办法:
1、立即向区教育局安全管理办公室、公安机关报告。
2、加强对考生的纪律教育和诚信考试教育,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和防范措施。
3、协助公安部门加强对考点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安全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解决,确保考试顺利实施。出现新的情况随时续报。
预案11:考试中,发现大规模集体舞弊。处置办法:
1、立即向区教育局安全应急领导小组报告,由区教育局酌情向公安机关和上级报告,出现新的情况随时续报。
2、加强对考生的纪律教育和诚信考试教育,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和防范措施。
3、准确记录作弊考生人数、违纪事实及处理结果,作好考生的教育和安抚工作,避免发生冲突。
4、协助公安部门加强对考点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安全检查,防止考点内外相互串通,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作弊。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解决,确保考试顺利实施。出现新的情况随时续报。
5、协助公安和上级有关部门进行调查,严厉打击有预谋、有计划、有组织的团伙作弊行为,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6、事件调查处理期间,要做好安全保密工作,防止媒体对事件进行炒作。
预案12:因断电、雷击等原因,造成信息网络系统崩溃、设备受损、信息丢失。
处置办法:
1、考点要规范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加强与电力、气象、通信等部门联系,发生意外事故或突发事件要及时报告学校应急领导小组、区考试管理中心,封闭机房或监控中心,保证考生信息安全。
2、将考生信息备份,认真做好稳定和善后工作;若信息未考盘备份,应立即报告区考试管理中心,请示处置方案。
3、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及时解决工作中薄弱管理环节。要加强网络监控,防止媒体对事件进行炒作。
预案13:考试前期,接到地震部门发布的临震预报。处置办法:
1、加强和地震部门的联系,密切注意地震部门发出的地震信息。
2、根据震情发展和建筑物抗震能力及周围工程设施情况,及时上报区教育局和考试管理中心,由上级部门决定是否更换考点、延迟考期或发出避震通知,组织避震疏散。
3、积极做好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稳定考生情绪,防止地震谣言。
预案14:考试过程中发生破坏性地震。处置办法:
1、立即停止考试,对考生立即进行疏散,如发生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和压埋的情况,立即上报并采取自救互救措施,及时向区考试管理中心及教育局安全稳定管理办公室报告。
2、地震期间,要做好试卷安全保密工作,由上级部门决定考试是否更换考点,或延期推迟考试。
预案15:考试过程中突发校园暴力事件。
1、立即启动防止校园暴力应急预案,迅速制暴,保证考试工作顺利进行。如发生人员伤亡,拨打120请求救助,并及时向区教育局安全稳定管理办公室报告
2、配合有关部门调查事件情况。
3、事件调查处理期间,要做好安全保密工作,防止媒体对事件进行炒作。
四、注意事项
1、考试前期考点校园应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对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进行培训,提高考务人员的快速应急处置能力。
2、考试安全类突发事件的对外新闻发布工作由考点学校经区教育局批准后统一对外发布消息,以免报道失实,考试期间不接待新闻媒体采访,以保证考试工作顺利进行。
3、发生其他不可预测的重大事件时,应由校安全应急领导小组,针对情况,采取必要应急措施,将不利因素和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并及时向区教育局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请示报告。
4、实施责任追究。在整个考试过程中,对未依法履行安全职责,违反安全规定酿成严重后果的,由学校依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或着其他处罚。因渎职、失职或者管理失控发生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的,由有关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依照法律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篇:铜仁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铜仁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就业工作要求,学校围绕《铜仁学院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和跻身贵州省首批应用型高校省级改革试点单位,朝着全面建成武陵大学和进入教育部转型改革试点单位的目标,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根据2015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结合跟踪调研,编制本就业质量报告。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规模与生源结构
今年我校有本科毕业生1613人。其中男生763人,女生850人,少数民族学生878人,贫困学生1080人;师范类毕业生1304人(师范毕业生中免费师范生199人),非师范毕业生309;铜仁市各区县生源610人,省内市外生源769人,省外生源234人;中东部生源147人。如图1示:
图1:毕业生结构分布图
(二)毕业生就业率情况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6.67%(截止2015年8月31日),年终就业率96.03%(截止2015年12月20日),待就业64人。
(三)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
1613名毕业生中,1468人考取各类企事业、部队、机关单位; 51人考取硕士研究生; 23人自主创业; 7人应征入伍; 64人待就业。本报告各项就业分布情况以考取各类企事业、部队、机关单位的1468名毕业生数据为分析对象。
1.单位性质分布
中初等及学前教育单位801人,其它事业单位101人;国有企业39人,三资企业2人,其它企业445人;政府机关47人;高等教育单位10人;医疗卫生单位9人;城镇社区7人;农村建制村4人,部队2人,科研设计单位1人。如图2示:
图2:单位性质分布图
2.就业行业分布
教育行业913人;商业及其它服务业308人;文体娱乐83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67人;金融业37人;制造业24人;农林牧渔23人;卫生11人;部队2人。如图3示:
图3:单位行业分布图
3.就业区域及生源地就业分布
市内生源570人,省内本市外生源705人,省外生源193人;本市区县内就业807人,省内本市区县外就业508人,省外就业153人;东部地区就业46人,中部地区就业43人,西部地区就业1379人。
二、毕业生基本数据分析
(一)就业区域流向
1.从就业区域分布看,西部地区就业比例为96.86%,中东部地区就业的比例为3.14%,基本符合我校以中西部招生为主的实际情况。
2.从生源地就业来看,本市区县就业毕业生807人,超出本地生源人数41.57%;贵州省内本市区县外就业毕业生508人,比当地生源人数减少27.94%;省外就业毕业生153人,比当地生源人数少20.72%。铜仁各区县就业人数大大超过铜仁市生源人数,这一方面说明了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广阔空间和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说明我校人才培养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契合地方市场转型发展目标。
(二)就业行业流向
毕业生选择的行业中,教育占62.19%,商业及其它服务业占20.98%,文体娱乐占5.65%,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占4.56%,金融业占2.52%,其它占4.08%。
(三)就业质量
1.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中初等及学前教育单位就业801人,机关事业单位就业148人,国有企业就业39人,高等教育单位就业10人,共计998人。
2.从就业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就业46人,本地区生源人数为26人,东部地区就业人数超过生源人数76.92%。
3.从考研来看,今年上线人数达66人,其中材化院上线12人,生农学院、经管学院各上线10人,最终51人被录取到省内外各高校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习。
三、就业指导措施及服务
围绕“建设办学水平突出办学特色鲜明的应用性教学服务型”高校办学定位,坚持人才培养基本目标,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服务兴校,大力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毕业生就业工作稳步推进。
(一)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就业增长
为适应就业新形势,学校充分结合地方特点,紧扣地方市场需求,主动适应地方产业优化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围绕铜仁市大健康产业、茶叶加工、中药材加工、特色加工、装备制造业、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等产业发展,以及西部精细化工基地建设、西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基地建设、大健康医药产业基地建设、西部石材产业基地建设,精准设置四大学科专业集群,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增加专业人才的适用性、市场性,从源头上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积极主动参加“大型人才交流会”、“校企见面会”等政府部门组织的大型毕业生推介活动,宣传推介毕业生。积极引导毕业生参加“全国大中型企业面向高校毕业生网上双选月活动”“全国重点行业面向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活动”“全国地级城市面向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活动”“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面向全国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会”。利用多种场合,与招聘单位和校友座谈,了解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情况,听取社会和毕业生对学校在教育、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
主动收集招聘信息,在就业网设置招聘信息专栏,安排专人搜集、整理和发布各企事业单位、招聘网站的就业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选择。2015学年,共发布招聘信息50余条,招聘岗位超过5000个。
(二)突出体现实践性和应用性
1、突出实践性教学
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不断创新。完成2015年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组织17支实践团队,400余名志愿者分赴铜仁周边区县、乡镇开展理论政策宣讲、“四个全面”观察、科技支农、文化艺术服务、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活动。
举办学生自制食品展,将食品科学理论教学融入生产实践,增强学生实践运用能力;举办第七届大学生“十佳教学能手”竞赛,策划“心灵互动”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品牌活动,丰富学生实践内容。
改进教学方式,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与铜仁市旅发委、市民政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食监局、振华电子科技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我校旅游管理、社会工作、水利水电、食品工程、软件工程、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实践教学水平。
邀请与我校有长期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举办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见面会,与近百家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实习基地合作协议》,打造 毕业生就业直通车,推动实习与就业无缝对接。
2、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人才质量归根到底要通过应用能力、适用性、创造性来体现。为提高毕业生应用知识、理论的能力,提高毕业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加大毕业生应用能力培养力度,举办铜仁市乡村旅游培训班,承办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举办铜仁市社会科学宣传普及周活动及第五届全国商务秘书职业技能大赛。
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产教合作单位200余个。部分二级院系积极引导毕业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要求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与教师科研项目紧密结合,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全国各级各类大学生学术、科技、艺术、教学大赛中屡获佳绩,学生应用能力和创造素质整体提高。在第五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获特等奖5人,一等奖、二等奖15人;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二等奖1项;在第14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三等奖1项;在第五届全国(商务)秘书技能大赛中,获个人一等奖5人,个人二等奖3人,并有两支队伍分获团体一、二等奖;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或三等奖1项;在第八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技能大赛中,获三等奖1项。
(三)做好就业工作的三个保障
1、办学定位保障
一所高校,寻找到自己的办学定位至为重要。围绕精准的办学定位,毕业生就业将面向更为广阔的空间。一年来,学校以校长侯长林同志在《教育研究》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重要文章——《应用型大学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选择》《对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理性探索》为牵引,经过对国内外应用型大学办学实践与理论探讨进行深入研究和审视,结合学校办学传统、特色积淀、学科优势、区域资源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出“建设办学水平突出办学特色鲜明的应用性教学服务型”大学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把学校置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宏大背景下,增强学校的应用能力和服务水平,释放学校的资源和优势,也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搭建坚实的社会舞台。
2、组织机制保障 学校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其纳入学校工作要点,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制定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各项意见措施。严格实施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建立二级学院院长(主任)具体负责、职能部门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和就业队伍,层层抓落实,确保就业工作稳步推进。
制定《铜仁学院关于切实做好2015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铜仁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方案》《铜仁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日程》《铜仁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任务》等指导各院系就业创业工作开展的文件。进一步实施《协议书管理办法》、《报到证管理办法》、《违约管理规定》、《改派管理规定》、《档案保留与转递办法》、《毕业生离校须知》等就业工作制度。制定《2015届毕业生派遣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完善工作机制,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实施。
3、教学质量保障
毕业生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的高低,除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和就业工作人员主观努力以外,还取决于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教学质量,将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与产业需求、职业标准、生产过程进行对接,突出教学中心地位。社会发展学院推出基于项目化管理的教学模式;生农学院推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美术学院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为突破口,探索与企业合作教学;信息工程学院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调整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外语系、体育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别探索实施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根据课程特点和要求,积极寻找适用的教学方法,有效利用电子视听设备、多媒体网络技术,灵活运用参与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手段,提倡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开设《尔雅通识课》MOOCS(慕课)教学,鼓励教师尝试基于“互联网+”的课程开发模式。
重视课堂教学,打造“灵性”课堂;实施自主学习学分制;建立课堂教学听课制度;坚守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底线,强化教师分类管理和教学成果意识;建立由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学督导,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构建教育教学荣誉体系,倡导“苦心励志,追求卓越”精神文化。出台《铜仁学院关于卓越教育奖的实施意见》《铜仁学院卓越教学奖评选办法》,设立“卓越教育管理奖”“卫理最高教学奖”“教学名师奖”“青年教学奖”“卓越学生教育奖”。从2015年开始,学校每年拿出50万元资金,奖励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营造乐于教学、勤奋好学的教风学风。设立科技进步奖、人文社会科学奖、教学成果奖等奖项,引导教师和学生追求卓越。
(四)就业指导始终贯彻“四个融合”
1、融合地方优势资源 按照“依托武陵,突出应用,服务发展”的办学要求,围绕梵净山野生动植物资源、乌江水产资源、武陵源山区旅游资源、各区县锰、钒、钾等矿产资源,以及苗、侗、土家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针对性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邀请相关行业、企业专家、特色文化、传统技艺传承人来校做就业指导报告,鼓励毕业生面向地方优势资源企业就业择业,将人生梦想融入地方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去。
组织春、冬季大型招聘会和校园专场招聘会,邀请本市区县及周边数百家企业进校招聘毕业生,发挥我校毕业生人才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年均接待用人单位200余家,累计提供各类需求岗位2000余个,参加各类校园招聘会的毕业生2000余人次,近四成毕业生在校内招聘会上找到满意的岗位,签订就业协议。
2、融合学科专业特色
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载体,是高校联接社会的纽带和桥梁,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之一。学校制定《专业集群建设提升行动计划》,按照“夯实基础、突出应用、培育特色、提高质量”原则,依据“专业群对接产业链服务地方经济,特色学科对接资源优势推动地方产业发展”思路,深入分析武陵山区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及相关产业发展状况,确立生物与农林工程类、新材料与化学工程类、创意服务与文化旅游类、现代教师教育类作为学校特色专业群进行重点建设,逐步培育电子与信息技术类、区域经济与现代物流类、建筑工程与技术类、护理与营养健康类专业集群方向。在就业指导中,着重强调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产业、生物医药与营养保健、节能环保、新能源、现代服务、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现代物流商贸、老年服务等产业的行业特征、入职要求、发展前景,增强毕业生市场意识,培育职业观念。
3、融合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要任务,也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和使命,学校要求就业指导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规律开展就业工作。通过党团活动、社会实践、道德讲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网络微信、专家讲座、创业咖啡、学术沙龙等教育平台,对毕业生进行理想信念、法治观念、革命传统、时代精神、爱国主义、价值追求、服务奉献、劳动就业、创新精神教育,加强毕业生思想观念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校长侯长林同志撰写《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研究》获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成果一等奖;副校长周金勇教授主编高校德育理论集《明德树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思考》,由文史出版社出版并入编教育部2015年高校德育成果文库;学校教师申报《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卓越学生培养视域下地方高校入学教育体系的优化与构建》课题获贵州省教育厅2015人文社科项目立项。
加快国际化办学步伐,坚持开放办学思路,与美国南方大学密西西比学院、泰国斯巴顿大学、台湾玄奘大学、韩国大邱科技大学等30余所国内外重点高校实施多元化合作交流,选派近200名优秀学子赴海外高校交流学习,招收近百名东盟留学生合作培养。启动“思政工作与文化价值体系建设机制专项改革”“大学生管理、服务与指导机制专项改革”“大学生自主学习学分制专项改革”计划和“教学服务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委托课题研究。
落实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建设”进入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学校关工委工作案例“铜仁学院学习奋进奖教育实践活动纪实”被评为2015年全国高校关工委工作十大品牌优秀案例。
4、融合校企共育
学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制定《转型发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提升行动计划》,与各级地方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共育,联合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科研攻关、课题研究、项目推进。学校先后与103地质大队、中国移动铜仁公司、市水务局、市统计局、梵净山管理局、市园林局、中国银行铜仁分行、市城乡规划局等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协议,与德江县政府共建乌江农林经济学院,与金丰锰业公司合建锰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与中国移动铜仁公司共建通信工程实验室,与贵州傩文化博物馆共建教学平台,与贵州省社科联共建佛教文化研究院,与贵州省科技厅、市科技局联合设立产学研项目,与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共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与中国振华集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共建锰、钒、钾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平台,与大龙经济开发区、大兴高新技术园区、灯塔工业园区、贵州蛮王酒业、碧江蔬菜种植中心、梵净山经济植物基地等40余家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围绕合作协议、合作项目,学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大力向毕业生介绍优秀企业精神和先进企业文化,灌输企业经营哲学和企业价值观,宣传正面企业形象,梳理企业制度和文化结构,点评企业经营模式和经营案例,形成系统的企业教学方案,丰富毕业生对企业的认知,激发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创业,选择到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达32.7%。
(五)就业服务落实“五个抓手”
1、抓就业观念转变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目标,加强职业道德,掌握职业技巧,转换人生角色,调适职业心理,完成职业构想,带着职业选择、职业判断、职业理想明确学习成长的目标和任务。
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毕业生就业择业观念实质上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反映,只有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业择业观才可能建立在正确的基点上。通过培育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使毕业生在就业择业时,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选择既切合自身实际又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岗位。
合理降低就业期望值。通过专题讲座、校友报告会、师生座谈,帮助毕业生抛弃眼高手低、求职期望值偏高的不实心态,破除不切实际的想法,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可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理念,勇于到基层去、勇于到企业去、勇于到艰苦地方去。
落实“西部计划志愿者”、“到村任职”、“应征入伍”、“特岗教师”、“免费师范生”等基层就业项目,积极开展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就业观念,逐步树立职业流动的择业观、市场竞争的就业观。
2、抓就业能力培养
将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设置学分(2学分),把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进行结合,实现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借用。运用模块化教学,通过励志模块、就业制度模块、求职准备模块、求职技巧模块和职业适应与发展模块教学,对毕业生进行全方位就业指导,提升就业能力。
对全体毕业生进行“产生你的想法”(GYB)就业创业培训,举行“大学生求职能力提升”专题讲座,邀请政府职能部门领导、优秀企业家、中学校长、专家、教授,对全体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就业市场、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职业素质、求职艺术宣讲。
积极开展项目立项。今年,共有8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通过教育部审核立项;两项教师课题——《转型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究与政策建议》《地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与对策研究》,成功申报贵州省2015年人文社科项目;启动创新创业教育专项改革计划。
邀请大连民族大学专家来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讨;选派3名教师外出参加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研讨会,9名就业工作人员外出参加教育部、人社部举办的创业咨询师、创业指导师、智慧创业指导培训。定期召开校内就业工作培训会、交流会,对国家、学校的就业政策、制度和办事程序进行专项培训和相互交流。
3、抓政策措施落地 学校结合相关政策措施,重点加强了对“双困生”的帮扶政策落地,以减、免、奖、助、补等形式,补助资金150余万元。对近50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就业困难和身体残疾毕业生实行重点指导、重点培训、重点服务、重点推荐,争取人社部门专项资金,为每人发放 500 元作为求职交通费、通讯费补贴,免费为他们提供自荐材料打印、复印等服务。
结合毕业生就业愿景,联合市人社局等相关机构,免费为毕业生提供招考培训和政策咨询,开展现场解疑指导。对国家及学校就业政策进行梳理,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类汇总,汇编《毕业生就业指南》,向全体毕业生免费发放。
针对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心理指导中心联合开展就业心理测评,对存在就业心理问题的毕业生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就业指导教师、毕业班辅导员坚持深入班级、走进宿舍,与毕业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全方位、多场合解答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困惑。
出台《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登记制度》,要求各院系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定期回访,进行求职指导和重点推荐,努力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做到“离校不离心,服务不断线”。
4、抓生源地就业
加强校企合作,搭建实习与就业联通平台,引导毕业生就地就近就业。积极做好毕业生报考本地企事业单位就业推荐。积极开展生源地基层就业项目,扩大生源地就业比例。
5、抓就业质量
聘请优秀企业家兼职做毕业生导师,指导毕业生认识企业、熟悉经营、了解市场、掌握管理,提高毕业生就业胜任能力。
通过网上咨询、QQ 在线平台为众多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咨询。在校园就业网中设置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就业政策、就业信息、专题教育等栏目,搭建便捷的网络服务平台,年点击量达2万余人次。积极引导优秀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提升入职层次。
2015年12月30日
第四篇:同学聚会邀请(铜仁学院)
同学聚会邀请
亲爱的同学:
弹指一挥间,一晃毕业多年。
曾记否,毕业前,泪眼挥手相送;
现如今,毕业后,记忆俨然朦胧。
感慨万千,物是人非。环肥燕瘦者,如今,为人妻为人母;英俊倜傥者,如今为人夫为人父。想目睹一下当初她(她)么?想必,风采不现,神韵依旧。轻候一声:你好么? 不恨郎娶妾嫁,不怨造物弄人,只盼来生再遇。我愿,忍受五百年的风吹、五百年的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愿你从身旁走过。喝口孟婆汤,穿过奈河桥,三生石已满,写不下许多情缘。
毕业前,单纯、幼稚、迷茫、困惑、梦想,而后羽化。笑过,哭过;快乐过、痛苦过;爱过,迷惘过:唯独缺少了你的分享和倾诉。
毕业后,曾经的毛头小伙,历练为淡定从容的成熟男,散发着温雅、稳健、睿智、内涵的气质;毕业后,清纯靓丽的女大学生,修炼成优雅纯粹的知性女,闪烁着智慧、温和、包容、自信的光芒。
眼前的你,还是那个他(她)么?挑灯夜战打牌,烛光微弱画图。废纸与水瓶齐飞,墨水共草坪一色:停电后的义愤还记得否?篮球场、足球场、电脑房、小花园、还有曾几次梦回的寝室。哥(姐)已不在学校,学校还有哥(姐)的传说!煽情少表,牛叉少吹,言归正传:
兹定于今年年底举行同学聚会,万望还在乎三年同窗情义的你,积极参加。
地点:待定——
为了保证将此次聚会搞成安定团结和谐的盛会,特要求如下:
第一: 为方便交流同学感情,避免晒幸福秀恩爱,原则上,单人参加,不欢迎家属列席。友情提醒:小
三、小白、前妻、前夫、情人、小蜜及其他中国法律不予认可的亲密关系人(例,同志哥),不在家属范畴。
第二: 只叙同窗情,取缔攀比炫富之风。
①严禁驾驶豪车,倘若驾驶劳斯莱斯、兰博基尼、奔驰、宝马及同等车型来会者,有承担本次聚会所有费用的义务,并为他人提供往返路途之费用。
②严禁佩戴名表,单价低于30K的不在名表之列。③严禁配用Gucci、LV、Chanel等名包。
④严禁当着同学面对属下、秘书、乙方及家属大声电话呵斥,太有炫权之意。
⑤严禁显耀房产、珠宝及干爹、干娘。
第三:以一颗平常心参加同学会,若是怀有“没事开开同学会,拆散一对是一对”之恶俗念头者,谨慎参会。本组织者有保障家庭和谐稳定之义务,倘若发现,及时纠偏,不留情面。若是,a.保密工作到位,不被其他同学察觉;b.其他同学视而不见;c.聚会结束后,单独交流者,均不在此列。第四:费用:两天,暂定300/人。最终核算,多退少补。(以大家商量的为准)。
第五:各自做好安全工作。包括人身安全、财物安全。小心驾驶,安全第一。严禁酒后驾驶。住宿注意防火防灾防盗。第六:同学聚会,自愿原则,风险自担。本组织者不承担因突发事件或是意外事件的后果(例如旧情复燃、家庭矛盾等)。参加聚会者,视为同意以上各条款。
铜仁学院2004级计科班
第五篇:铜仁学院体育系
铜仁学院体育系
本科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铜仁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学科(专业):体育教育
姓名 :何光海
学号 :2005071012
指 导 教 师 :刘礼勉
填 表 日 期 :
1.选题依据(目的与意义)
1.1.选题的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铜仁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中所面临的体育场地、器材紧缺,体育课程缺乏,不具备专业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学历低、工作量大、待遇低等这一切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创新农村学校的体育课程内容,促进体育课程标准在农村体育教学中的实施,为推动铜仁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改革提供依据。
1.2.选题的意义
农村学校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主体,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战场之一,然而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使面,同时它又是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石,是国民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对农村中小学体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我国经济,教育两极分化的今天,我国的农村体育教育与城市体育存在着极大的差距,虽然在2002年国家教育部下发了体育教学指导《纲要》,体育的健身健心功能能得到了重视和发展,但是由于农村中小学地理位置偏僻,政治、经济、教育发展落后,还不能与飞速发展的教育和城市学校接轨。我们必须改变现状,加快农村中小学体育发展的步伐,改善农村体育教师严重不足,场地器材匮乏、体育教学不规范的现状,逐渐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
国家教育体育卫生艺术公司杨贵仁司长说:“我国的中小学生75%在农村,而农村大部分属偏穷地区,偏穷地区学习体育工作搞不好,中国学习体育工作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学生。在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过程中,偏穷地区学校体育工作也应作为重要部分来对待。”我们应该加快建设农村教育的步伐,及时了解国内外的体育动态,具有战略性地吸收,引进并创造合适我国现时代国情的体育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对教学科研成果的分析与总结能力,是缩短农村体育与城市教育的重要途径。3.研究方法
3.1.文献资料法
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有关文献资料,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研究成果和信息,通过引进和吸取,来促进铜仁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3.2.调查法
通过实践走访,了解和掌握铜仁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研究内容
4.1.体育场地器材紧缺。
铜仁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本来就少,投入到体育中的经费更少。“普九”验收,部分学校添置了一些体育器材,但往往是应付检查,能用于教学的少之又少。村办小学体育经费投入不足百元,人均不足一元;中学的投入要多一些,远远不够体育教育的实际需求,购置的器材本身低质低价,加上自然损耗和人为破坏更是雪上加霜。体育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物质保证和进行意图教学的基本条件。通过对铜仁地区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方面调查发现:有70%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不能满足学生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有43%的学校没有田径场和体育所用器材,即使学校有体育器材也不标准
本文通过对铜仁地区德江县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调查中发现,在县城的所有中学中
没有一个400米的田径场,大多都是200米、300米的。而在县城以外相对较偏僻的地方根本就没有田径场,这就导致体育教学不能够顺利的开展,就不能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方针,导致这些问题主要的因为经济不够发达、资金短缺,特别是现在有些地方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采取“一费制”,这样使得应有的设置、器材得不到保证,也严重阻碍了偏穷地区中小学体育的发展。
4.2.家庭和社会对体育的偏见
学生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心一意希望子女考上大学有个好前程,多对子女参加体育活动有过激的偏见。干扰子女参加体育活动,普遍认为体育教学谁都可以胜任,体育教师没前途。在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学校领导对体育教育不够重视,这严重阻碍了学校体育在农村中小学的开展。
4.3.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不够
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一般只有少许来自大中专的毕业生,没有专
职的体育教师;在村办小学,根本就没有体育教师,不得不由其他教师兼职或退伍兵来上。随着体育教育的改革,教师自身没有及时“充电”,体育教学程式化、单一化、刻板化,根本无法实施素质教育。
造成体育教师缺乏及偏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底,待遇也底。国家财政部、卫生部、体委和教师补贴、奖金和服装等条文往往得不到贯彻执行。更为严重的是在不少学校存在着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体育课时津帖往往低于文化课,这样一来,体育师资的流失就势难避免;其次,应试教育对体育教学的冲击十分严重,绝大多数人不愿意从事体育教育,不愿在中考或高考时报考体育类专业,使体育的后备人才严重不足,从而造成体育教师短缺;最后,由于待遇低等原因,本科生几乎没有人愿意到农村中、小学执教,各校由于资金短缺等问题,对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抓的不够,不能及时的对教师进行培训进修,造成学历偏低。
4.4.体育课程的开展情况
由于受到场地器材的影响,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于篮球、田
径、乒乓球和跳绳上,其中田径主要以跑类项目为主。中学体育教学的内容也主要集中于篮球、田径、和游戏等传统运动项目上。而一些目前在大众健身中受欢迎的项目:羽毛球、足球、健美操基本上在农村中小学无法开展。据调查发现只有4所学校开展了健美操,而且没有专业的健美操老师,甚至有大部分的中小学体育课只能做一些游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两课时,但是我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的开课现实情况与国家的要求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从所调查的学校来看,小学只有3所学校每周开3节体育课,只占到
被调查学校的4.9%,中学没有一所学校每周开3节体育课;大多数学校每周还只安排2节体育课;有17.1%的小学和6.8%的中学不开体育课或每周只开一节体育课.4.5.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心理状态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心理状态对体育教学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和了解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因素形成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加强注意和研究,避免紧张、焦虑、恐惧、无聊等心理状态对教学的消极影响。教学任务的 安排是否符号学生的年龄特征、性别、体质情况和接受能力,是否符号趣味性,多要性等也会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当一个人在教学过程中遭到失败时,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讽刺、挖苦、嘲笑等,容易加
强他的心理负担,产生沮丧、羞愧甚至暴怒等消极情绪,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和
积极性。如果教学任务要求过高,虽然历经努力,但成绩仍然不理想甚至不及格。那么他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的心态,甚至会产生放弃努力的念头。如果教学任务要求过低,学生能轻松获得良好的成绩,那么对学习就不会产生紧迫感,久而久之,也就丧失了学习兴趣、积极性、自觉性。
1.结论与建议
5.1思想观念和意识的转变
铜仁市贫困地区相关领导以及体育教师应该改变思想观念,树立积极的创新意识,多吸纳一些发达地区的新观念和思想,即可根据自身条件进行改革。加强对贫穷地区体育师资建设的管理,多开一些思想交流会逐渐引导偏穷地区的相关领导以及体育教师的思想认识,从而改变其教学态度。
5.2.增加体育设施
偏穷地区学校场地器材和体育师资不足,严重阻碍了偏穷地区中小学
体育的发展。由于许多人对体育的功能以及消耗认识不够,学校体育的场地与器材的建设始终投入不足,我们应当多种途径和方法改善偏穷地区的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以及教学条件。建议各县级主管部门在财政预算和教育附加费中,划拨一定比例的经费作为偏穷地区体育工作的专项奖金,还要定期派人抽查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情况,同时还应该注意对场地器材的维护、使用和管理,提高场地器材的使用率和利用率。
5.3.提高师资队伍的建设
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主要方法是要通过各种培训来提高在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以提高综合素质,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师质量,推行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5.4.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自信心
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自信心、创新能力、观察能力等,如体育游戏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育兴趣,合理按排场地器材有利于克服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恐惧和紧张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2.完成期限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2008.1~2008.5整理收集资料,确定研究方向
2008.5~2008.9开题报告:进一步设计研究方案
2008.9~2008.10调查与收集整理
2008.10~2008.11撰写论文:完成初稿
7.参考文献
[1] 何平.辽宁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研究及发展对象。[J]辽宁师范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 郭伦志.川东贫困地区中学体育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
报,2002,28(2):35-36
[3] 张德胜.试论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体育师资培养方式[J].体育科
学,1998,18(3):35-36
[4] 张卫平.陕西省中小学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科
学,2002,22(3):32-33
[5] 学校体育学[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3.[6]体育器材为学生量身打造[N].中国体育报200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