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印发《强化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十个一”措施》的通知
关于印发《强化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十个一”措
施》的通知
各县(市)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分局)、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为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推动“本质安全型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建设,从源头遏制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等法律法规,市局制定了《强化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十个一”措施》,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特种设备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且涉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特种设备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大局,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检验检测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特种设备安全形势保持了总体平稳的良好势头。但应该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种设备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关注程度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引发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安全监管的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从基础和源头上看,一些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没有落实,一些管理人员特种设备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教育培训不够到位,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隐患排查不够及时,设备超期未检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承担主体责任,并对未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的后果负责。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负责。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安全监察部门要进一步充分认识特种设备安全的特殊重要性和事故的极大危害性,不断增强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落实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明确任务目标,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各县(市)区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要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切实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职责。要通过宣传引导,帮扶以及安全监察、执法等措施,行政督促和帮助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全面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今后,在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中要把“十个一”要求的落实情况,作为重点检查内容,强化使用过程监管,严肃查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违法行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特种设备登记率、定期检验率、持证上岗率,推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格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并提出和落实整改措施。
二○一一年五月十七日
强化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十个一”措施
一、设臵一个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运营使用单位,应当设臵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其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情况设臵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的应当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支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履行职责,并保证其开展工作必要的条件。
二、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建立健全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分管专项工作负责人、职能机构和各岗位人员承担的安全责任,把安全责任逐级逐项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各岗位人员,形成完善的制度和责任体系。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依据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要涵盖特种设备使用的全过程和全体作业人员。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15项基本制度:特种设备安全会议制度;特种设备安全资金投入及特种设备安全费用提取、管理和使用制度;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制度和特种设备安全情况报告制度;特种设备安全考核和奖惩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危险作业审批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安全设施、安全附件、设备管理和检修、维护制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应急预案管理和演练制度;其他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的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内部责任追究制度。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将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规章制度逐一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员,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善,教育和要求作业人员熟练掌握和严格遵守。
三、建立一套完整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建立特种设备技术档案是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设备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各种因素产生缺陷,需要不断的修理、维护,定期进行检验,这些都要依据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原始文件资料作为依据。
完整的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6项内容: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臵、测量调控装臵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 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四、取得与作业岗位一致的作业人员证书
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与作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分析检验案例和事故案例发现,因人员无证上岗、不具备安全运行知识和技能而引起损坏和事故占总案例的20%。因此法律规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考核由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必须由考核单位颁发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印制的特种设备特种作业人员证书。各使用单位应确保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坚决消除因无证上岗而发生事故的现象。
五、特种设备要逐一进行使用登记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逐一登记。登记标志应当臵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臵。通过对特种设备逐一登记,可以防止非法设计、非法制造、非法安装的特种设备使用,可以使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了解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使用环境,建立联系,掌握情况,便于履行职责。
六、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特种设备安全检查
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内在原因和外界的因素,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经常性的维护保养,才能保持正常的运行状况。各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每月召开至少一次会议,召 集有关人员专题研究安全工作,并开展一次安全检查工作,可使一些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做好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工作,是使用单位的一项义务,也是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的一项重要手段。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组织开展下列项安全检查: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善和落实到位;设备、设施是否处于安全运行状态;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作业人员在工作中是否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使用现场管理、指挥人员对作业人员的违章违纪行为是否及时发现和制止;危险源是否处于可控状态;其他应当检查的安全生产事项。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七、到期特种设备要逐一进行定期检验
做好在用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工作,是确保设备安全使用的必要手段,各使用单位应在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为了保证定期检验质量,根据设备的特点,结合发生缺陷、事故的原因分析,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定期检验规程、规则,包括检验程序、检验方法、缺陷的处理、检验周期等,检验检测机构及检验检测人员、使用单位都必须遵守。
八、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知识。
(一)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安全操作技术知识及岗位操作技能;安全设备、设施、工具、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和保管知识;特种设备事故的防范和应急措施、自救互救知识,特种设备事故案例及启示;其他需要具备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每年年初制订本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经费依据有关规定列支。
(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每年对作业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包括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离岗和转岗员工上岗前的专项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安全再教育培训。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和结果要纳入作业人员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考核档案,培训情况要记入作业人员安全生产记录卡,并由作业人员和考核人员签名。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的作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应经专门机构培训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专项教育培训。
(五)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
九、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特种设备隐患排查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制度。各使用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并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消除;难以立即消除的,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和监控措施,并依照有关规定进行评估、报告和治理。
十、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结合实际编制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照特种设备使用的实际情况,制定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或发生事故时的应对措施、处理办法、程序以及部门和人员责任的计划和安排。同时,要按照所制定的措施,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使作业人员熟练掌握、有效运用预案,确保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有条不紊的及时采取措施,将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要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保障救援人员安全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二篇: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告知书
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告知书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为贯彻《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2010)89号)和《安徽省质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皖质函(2010)358号),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从源头上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工作,特此告知,请予遵守。
企业主体责任主要包括:
一、规范特种设备使用行为
1、严格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使用特种设备;
2、坚持生产经营单位法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原则,配备安全管理机构和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完善质量体系,将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以文件形式落实到生产各个环节和每名员工;
3、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节能责任制度;
4、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
二、加强设备使用管理
1、选择具有制造许可的、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
2、安装特种设备需要有资质的单位实施,并办理安装告知手续;
3、按规定需要安装监检的设备在必须经过监检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4、最迟在投入使用后30日内到市质监局办理使用登记手续,并将登记标志置于设备显著位置;
5、按时申请定期检验,不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设备;
6、定期对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校验;
7、重大维修需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并履行告知、检验手续;
8、特种设备达到报废年限的,应当按照程序强制报废,不得再使用;
9、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应将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易于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
10、电梯维护保养必须为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并且至少每15天进行一次;
三、确保人员持证上岗
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须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
2、特种设备操作人员须取得相应资质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严禁违章指挥、违规作业;
四、建立健全设备档案
1、每个企业必须建立特种设备总体台帐;
2、建立每台设备技术档案,一台一档,内容包括:①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②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③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④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⑤ 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⑥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五、制定应急专项预案
1、针对不同种类特种设备,制定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2、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救援演练;
六、落实安全检查制度
1、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主管负责人每月对特种设备检查不少于1次,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前例行检查一次,并形成文字记录;
2、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七、及时报告事故隐患
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发现隐患或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向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人员报告;
2、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并向当地政府、质监局、安监局报告。
接收单位:
接收单位负责人:联系电话:
(安全监察专用章)
年月日 注:本告知书一式两份,使用单位、监察机构各执一份。
第三篇:强化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强化企业落实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推动本质安全型企业
目的:
为了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之内。
一、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充分认识强化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性。
强化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安全生产法规赋予企业保障安全生产的法定义务,是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履行安全监管主体职责的客观要求。各企业要把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的工作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来抓紧抓好。
2.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3.工作目标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明显改善,初步建立起企业安全生产分类监管制度,重特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的遏制,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基本到位和达标,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基础
1、建立健全以“第一责任人”为中枢的安全责任体系,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要确保做到“五同时”。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五同时”: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2、严格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高危行业的各类企业从业人员超过三十人的,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照不低于从业人员百分之二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主任);其他行业的各类企业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照千分之五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主任);从业人员不超过三百人的,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主任)。
3、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2)安全教育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 3)安全检查制度;4)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5)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报告登记制度;6)防火和临时动火审批制度;7)“三同时”管理制度;8)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9)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10)劳动保护用品配备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1)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保护制度;12)对发包项目和出租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度;13)临时供电线路安全管理制度;1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15)生产安全
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16)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等基本制度。
及时修订、完善安全操作规程。
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帖放安全操作规程和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4、严格分解和落实岗位安全责任。
5、逐步推行企业领导人安全生产工作绩效量化考核。
6、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三、依法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完善安全生产经济保障制度
1、企业安全生产专项经费投入项目主要包括:
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建设经费;工业卫生、安全设施装备经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费用;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经费;工伤保险经费;其他保障安全生产事项经费等方面。
2、严格执行企业安全费用提取制度。
非煤矿山企业和烟花爆竹批发企业按不低于其销售总额的3%提取;危险化学品和民爆器材生产、储存、运输企业按不低于当年销售总额的2%提取;交通运输、电力、冶金企业按不低于当年销售总额的1%提取;建筑施工企业按不低于当年工程结算价的1%提取。
各企业对提取安全费用要做到:每年提取,专户储存,专项用于安全生产,不得挪为它用。
3、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
对矿山、道路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等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依法收取安全生产风险
抵押金。
四、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三同时”制度:
1、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矿山、危险物品建设项目及存在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安全评价和论证。
五、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严格高危行业市场准入标准
1、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实行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器材企业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2、依法关闭不符合安全条件的高危行业企业。
六、加强现场管理和协调,加大整治“三违”行为的力度
1、加大企业安全生产现场检查力度
2、作业(施工)现场监护管理要规范化
3、做好共同区域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协调
七、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搞好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
1、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
要继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工作,在机械制造企业、水泥、钢铁、冶金、非煤矿山、危化品、建筑、旅游、船舶修造业等行业中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2、积极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什么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总的管
理体系的一个部分,便于组织对与其业务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管理。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八、加强项目承包的安全协调,严格审查承租承包方的资质条件
1、全面检查清理发包出租项目。
2、加强对外来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坚决纠正“以包代管、以租代管”的行为。
九、落实安全教育主体责任,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
1、认真落实企业安全教育主体责任。
安排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期间,应当支付工资和必要的费用。
2、加大对从业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
对从业人员(含临时工)的安全培训率要达到100%。
3、切实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
十、加强安全隐患和危险源监管,建立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1、认真排查整改安全事故隐患。
2、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管。
3、加强对危险物品和重要场所的安全管理。
4、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习。
十一、加强伤亡事故管理,严格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1、加强企业伤亡事故管理。
2、严格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
第四篇: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确保企业安全发展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推进企业安全发展
——参加全省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培训纪实
2010年11月1-2日,省安监局组织全省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行业安全生产培训会议,各地市州、县市级安监部门及全省行业内重点企业相关负责人参训。
培训会上,省安监局局长、党组书记别必雄与会并做了重要讲话,主要内容三点:一是客观分析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行业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二是进一步强化措施,切实推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是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行业的安全监管工作。
培训会上,省安监局王升玉处长进一步解读了国务院23号令(即《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指出:企业发展要做到以人为本,尊重人权,安全发展;安全工作要做到“三铁(即铁的标准、铁的面孔、铁的手腕)”,“四严(即严责任、严措施、严纪律、严问责)”。
培训的中心内容是:全面详细剖析省政府第339号令(即《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规定指出: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指企业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条件,执行国家、行业标准确保安全生产,以及事故报告、救援和善后赔偿的责任。主要内容如下:
1、具备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2、依法履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的规定;
3、依法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并指导、监督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4、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确保资金投入满足安全生产条件需要;按规定存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依法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积极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
5、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6、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7、保证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资金,依法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取得相关上岗资格证书,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8、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依法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监控;
9、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行政许可;
10、统一协调管理承包、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11、依法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及时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妥善处理事故善后工作;
12、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预防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1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责任。
培训会上,省安监局其他领导还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工作,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第五篇:质监局落实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工作方案
落实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是企业经营的必然要求,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最重要、最关键和最核心的环节,也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龙政
办[2009]49号)的要求。为切实履行好市政府在此项活动中赋予质监部门关于“协助相关部门检查、指导、督促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级别评定及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的工作职责,做好相关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的级别评定及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市关于开展落实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活动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领导强化特种设备安全安全生产意识,强化“一岗双责”和行政问责;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有效防范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构建和谐社会。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活动。使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赋予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得到有效落实。促使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照《特种设备评分标准》的要求做好主动申报、主动建章、主动培训、主动消缺等工作。建立适应我市实际的推进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的监管机制。
三、工作步骤
按照市政府的总方案步骤,第一轮分三步对全市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级别评定,针对不同级别的企业实施分类指导、治理隐患,2011年底前完成第一轮考评验收。2012年起,组织对企业新一轮级别评定和考评验收,推动全市不间断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一)第一步:宣传发动和级别评定(2009年1月----2009年底)
为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量化考评,省政府安委会依据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制定了《福建省企业安全生产级别评定标准》(以下简称《级别评定标准》)。《级别评定标准》采用“千分制”,由共性部分“九个方面”700分和“行业特殊要求”300分组成(《级别评定标准》可在省安监局网站下载)。
我局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在《级别评定标准》的基础上,就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方面制定了《**市使用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检查评分标准》(附后,以下简称《特种设备评分标准》)。《特种设备评分标准》也采用“千分制”,共分7个大项32个小项,其中将特种设备安全未经注册登记、未定期检验合格、使用土制设备、重大安全隐患未限期整改和当年发生特种设备事故五项作为否决项,评定为c、d级,实行一票否决。对在各类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工作中,特别是在今年的冶金起重机专项整治工作中存在严重问题没有按规定期限落实整改到位的单位,此次级别评定应按《特种设备评分标准》6.3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评为d级。(《特种设备评分标准》可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站下载)。
《特种设备评分标准》不单独作为企事业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级别评定标准,只作为企事业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其中一项评定内容。若相关行业《级别评定标准》没有制定此项评定内容,但有些企事业单位又确实涉及到,则评定为“b级”以上级别的企事业单位,其使用特种设备安全综合评定得分也要相应达到700分以上,也可将此项内容单独评分后与该企事业单位其它项目综合得分相加,取平均值作为级别评定分值。
根据《**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关级别评定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岩市安委[2009]17号)第四条“相关部门配合问题。各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提出具体要求,供行业主管部门级别评定时作业评定依据。原则上,行业主管部门评定的级别不能高于监管部门所认定的级别。”的规定,如有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按《特种设备评分标准》被评为c级或d级的,则行业主管部门评定的级别不能高于c级或d级。
各县级质监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活动的宣传发动,在6月底前对乡镇和开发区特种设备安全协管员组织一次培训,讲解如何应用《特种设备评分标准》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评级。重点解决因协管员对特种设备业务不熟(尤其是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梳理分清等)而导致对《特种设备评分标准》漏评的问题。
级别评定工作按省政府安委会的要求,原则上由各县(市、区)政府具体组织实施,采取“企业自查自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初审分类,县级主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