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化方案】2012高中地理 第四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综合检测 中图版选修6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伦敦原有“雾都”之称,1952年该市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烟雾事件,导致4000人死亡。近年由于政府采取措施,帮助居民和工厂企业改用煤气、柴油等燃料,并限制私人小汽车在市区内使用,空气质量大大提高,雾日已不多见。据此分析伦敦“雾都”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位于山地迎风坡,有利于水汽的凝结 B.距离海洋近,空气中水汽含量高
C.近地面空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污染物不易扩散 D.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
解析:选B。雾形成的自然原因是大气中要有充足的水汽,海岛从海洋获得充足水汽。注意是自然原因,易误认为是人为因素。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2~5题。
材料1:像粮食和蔬菜一样,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已开始成为合法交易的商品。迄今为止已有25000吨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在我国四省三市(江苏,山东,河南、山西,上海、天津和柳州)进行了交易,交易额超过2000万元。排污权交易机制(指政府在对污染排放总量限定的情况下,允许污染排放量大的企业向污染排放量小的企业购买排放指标)已在我国初步形成。
材料2:全国酸雨分布图。
2.酸雨是指pH值小于________的降水()A.7
B.4.5 C.5.6 D.6.5 3.材料1中所列省市,处于重酸雨区的是()A.上海 B.河南 C.台湾 D.山东
4.从长远看,“排污权交易机制”的运行将会()A.造成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恶化 B.鼓励企业追求生产工艺的环保化 C.使排污量大的企业获得更大收益 D.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
5.我国南方多重酸雨区最主要的原因是()A.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 B.地形有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 C.雨水丰沛且降水强度大 D.纬度低太阳紫外线辐射强
解析: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我国酸雨比较严重的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其中,上海等地属于重酸雨区,由于这些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降水较多、土壤呈酸性,而多属酸雨区。
用心
爱心
专心
答案:2.C 3.A 4.B 5.A 6.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产品的推广,而加入城市垃圾行列的是()A.废旧家具、包装材料、家用电器、废旧汽车、电脑 B.破旧皮革品、碎玻璃、废金属制品、废旧管道 C.化学危险品、放射性废弃物、树叶
D.易燃易爆品、废橡胶、废旧电池、建筑垃圾
解析:选A。这里所说的城市垃圾“新成员”是相对的,应该是新技术革命后新产品的报废物品。
某国20世纪后期固体废弃物产生总量及处理构成变化如下图。完成7~8题。
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固体废弃物回收做混合肥料不会造成水源污染 B.回收利用是目前较理想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 C.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D.填埋处理可以实现废弃物资源化
解析:选B。填埋、焚烧和回收做混合饲料也都会再次产生污染,而不是废弃物的资源化。直接分类回收利用,是较为理想的。
8.上图显示该国()A.90年代中期焚烧处理的垃圾量大为减少 B.90年代的垃圾量增长速度明显高于80年代 C.90年代用于回收做混合肥料的垃圾量没有增长 D.90年代垃圾的回收利用量增长速度最快
解析:选D。仔细观察图像可以发现,焚烧处理的垃圾量在90年代后基本稳定;90年代的垃圾量增长速度明显低于80年代;90年代用于回收做混合肥料的垃圾量明显增长;90年代垃圾的回收利用量增长速度最快。
我国决定在部分城市倡导推广使用乙醇作为汽车燃料,替代汽油,降低汽油的消耗,从而减少石油进口量。据此回答9~10题。
9.用乙醇代替汽油的前景广阔,其主要原因是()A.乙醇可以从植物中提炼,具有可再生资源的特点 B.乙醇可以改变石油成分,提高能源利用率 C.汽油价格过于昂贵
D.我国的乙醇生产处于过剩状况
解析:选A。汽油是从石油中提炼的,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而乙醇可以从植物中提炼,具有可再生资源的特点。
10.使用乙醇替代汽油,可产生的影响是()A.推动了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 B.延长了汽车的使用寿命 C.减轻大气污染
D.提高汽车的行驶速度
用心
爱心
专心
解析:选C。乙醇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汽,而汽油的燃烧产物为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后者的燃烧产物能导致光化学烟雾的发生。
11.将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A.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B.防止电池中汞、镉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回收电池外壳金属材料
D.防止电池中的渗出液腐蚀其他物品
解析:选B。废旧电池含有有毒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物质,如得不到专门处理,会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并且严重污染土壤和水源,因此,必须集中处理。
目前,许多城市周边地区垃圾堆积现象十分严重,已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十分严重的问题。据此回答12~13题。
12.目前,城市对垃圾的处理主要采用填埋的方法,该方式便捷省钱,但会产生以下哪些环境问题()①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②污染土壤 ③污染地下水 ④垃圾堆积方位需要研究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垃圾回收和再生是世界性的潮流和研究性课题。为此许多国家推广使用“分类垃圾箱”,其好处是()①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生 ②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③减少了垃圾占用的人类生活空间 ④便于垃圾的分类处理 ⑤美化城市街道环境
⑥便于宿舍楼区的合理布局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④
解析:填埋法是城市垃圾的处理方法之一,虽然该方式便捷省钱,但处理不当往往造成地下水、土壤污染,并占用大量土地。堆积方位研究不是环境问题。使用“分类垃圾箱”,可以对有害或有毒的垃圾进行专门处理,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可以对可循环利用物质进行回收利用,从而减少了垃圾总量。
答案:12.C 13.D
目前我国城市固体垃圾存量占世界的1/4,且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我国约有200多个大中城市被固体生活垃圾包围,并逐渐向农村蔓延。据此回答14~15题。
14.某建筑工地不分昼夜的打夯,散装水泥露天堆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乱扔,这样对周围居民区造成()A.有毒气体、有害废水、噪声污染 B.有害废水、噪声、大气粉尘污染 C.噪声、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污染 D.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辐射物污染
15.面对“垃圾围城”现象,可采取的措施是()A.将垃圾全部填埋 B.将垃圾全部焚烧
C.对可再生利用的垃圾进行回收利用
D.将城市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加工粉碎生产新型建筑材料
解析:第14题,由题意中“不分昼夜的打夯”“散装水泥露天堆放”“垃圾乱扔”,结合生活常识,可知有噪声污染、大气粉尘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第15题,将垃圾全部填埋、焚烧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应将可再生利用的垃圾进行回收利用。例如,将城市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加工生产成有机复合肥料。
答案:14.C 15.C 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生化需氧量BOD是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体时需要消耗氧的数量,它用于监测水体有机物的污染状况。下图为
用心
爱心
专心
某河由M河段至Q河段水中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浓度变化曲线。据此完成16~17题。
16.上图中有机污染源在()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选B。从图中可以看出,在②处水中生化需氧量(BOD)浓度开始出现,说明水体中排放的有机污染物开始出现,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氧的数量大增,由此说明该处为污染源所在地,故选项B正确。
17.最容易导致鱼类死亡的河段是()A.M B.N C.O D.P 解析:选C。从图中可以看出O段水中的溶解氧(DO)最少,鱼类因水中溶解氧含量低而缺氧,易窒息死亡,故选项C正确。
图瓦卢是南太平洋上一个岛国。科学家预言,由于海平面的上升,再过50年,这个拥有9个小岛的国家将在世界地图中消失。据此回答18~19题。
18.因被海水侵吞的土地不断增加,图瓦卢在2003年举国移民新西兰。图瓦卢土地被淹没的原因有()①岛屿沉降 ②海水膨胀 ③暴雨泛滥成灾 ④两极冰盖融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9.下列措施能减缓海平面上升的是()A.调整生产结构,减少对能源的使用量 B.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强国际合作
C.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减少对工业的依赖性 D.分散城市人口,减少城市中二氧化碳排放量
解析:第18题,主要考查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水膨胀和两极冰川融化。第19题,为减缓海平面上升,需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并且进行国际合作解决这一全球环境问题。
答案:18.B 19.B 20.读图,回答近百年来,图示区域冰川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温室气体增加 B.太阳辐射增强 C.臭氧空洞扩大 D.酸雨危害严重
解析:选A。图示区域为喜马拉雅山脉,其上分布有广大的山岳冰川,由于近几十年来地球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后退,面积迅速减少。
二、综合题(共5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2009年11月30日起,一场大雾袭击华北、江淮等地区,许多地方能见度不到50米。
用心
爱心
专心
大雾连续几天紧锁京城。据有关部门消息,因大雾天气影响,北京市空气污染已达重度,排在被监测的84座城市中的末尾。相关人士表示,已加大了对首钢等污染大户的检查,但是北京市20万吨以下的小型锅炉还有上千台,而且实施“煤改气”的步伐缓慢,同时气象条件出现了同期最差的现象,致使连续大雾天气。不过一场强冷空气将到来,大雾有望散去。
(1)简要分析京城大雾出现的原因。
(2)大雾天气可能会给人们带来哪些不良影响?(3)为何说“一场冷空气将到来,大雾有望散去”?
(4)请你就如何减少北京市的大雾天气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解析:根据试题时间信息和污染源的材料分析出现大雾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大雾天气大气透明度低,对交通运输大为不利;难以扩散的污染物对人体有害等负面影响。强冷空气一是大气水平运动利于大雾的水平扩散;二是可能出现冷锋降水,从而净化空气。根治因污染而形成的大雾天气,要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在外界环境上利用绿色植物通过生物净化也是有效的措施。
答案:(1)①自然原因:空气湿度大,气温日较差大,且扩散条件差;②人为原因:城市生活和生产排放的吸湿性颗粒多。
(2)影响人体健康状况;能见度低,影响道路交通;空气湿度大极易破坏高压输电线路,造成大面积停电,进而影响社会经济正常发展等。
(3)强冷空气到来,容易形成冷锋降水;使浓雾中的水汽凝结成雨,降落地表,使大雾消去。
(4)①采取措施减少煤烟、粉尘的排放;②改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③采取冬季集中供暖;④加强城市绿化工作。(答对三点即可)2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1:据报道,2010年9月下旬由于农作物秸秆焚烧和逆温天气影响,济南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下降,空气污染指数曾连续3天在全国47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2010年秋收期间,全省范围内实施了“禁烧”措施,空气质量较往年同期有显著改善。
材料2: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农作物秸秆可进行综合开发。具体的做法是:(1)用机械将秸秆加工成颗粒状,运用活性酶酵化分解技术生产饲料,替代粮食饲料,发展畜牧业;(2)在畜牧业发展的同时,发展饲料加工、有机肥料加工、畜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3)减少直接用作饲料的数量,通过动物消化成优质肥料。
(1)我国部分地区农村秸秆燃烧率曾高达80%以上,燃烧秸秆将会产生哪些负面效应?(2)请将下列内容的各字母代号填入下图的空格内。
A.过腹还田 B.发展畜牧业 C.优质饲料 D.消灭害虫卵
解析:秸秆燃烧会污染大气,使大气质量下降,影响交通和居民健康、使高级饲料的经济价值降低,导致土壤中有机肥减少、肥力下降。不利于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
答案:(1)使大气质量状况下降,影响交通和居民健康;使畜牧饲料等潜在的经济价值无法得到利用,造成农业资源的巨大浪费;秸秆不能还田,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于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
(2)①C ②B ③D ④A
23.读我国近海主要海域污染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5
(1)图中油类污染最严重的海湾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含溶解氧最少的海湾是________,解释其原因。
(3)2009年在长江口发生了大规模的“赤潮”,其后向南不断扩展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各海湾的污染来看,我国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排入河流。其中以________工业区最为严重。
(5)无机氮、无机磷的化合物随江河大量排入我国近海,带来的后果是()A.水体富营养化 B.水循环速度改变 C.抵制海水海面蒸发 D.藻类植物大量死亡
(6)我国南方各项污染指数高于北方地区的原因是()A.纬度低、气温高、海水蒸发强 B.多河流、多降水、稀释作用强
C.多岛屿、多海湾、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D.人口多、污水多、生活废水排放量大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海洋油类污染与赤潮等知识。海口湾由于石油开采造成了严重的油类污染。杭州湾生产、生活废水排放量大,导致溶解氧量减少,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洋流的流向会对赤潮的扩散带来影响。南方各项污染指数高于北方主要从人为因素方面分析。
答案:(1)海口湾 “海底石油”开发(2)杭州湾 无机氮和无机磷污染严重,有机质过多,消耗大量氧气,容易发生“赤潮”或鱼类缺氧死亡。
(3)洋流南下流动
(4)工业生产的废水 沪宁杭(5)A(6)D 24.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1:电子垃圾是困扰全球的大问题。特别是发达国家,由于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电子垃圾的产生速度也更快。据统计,德国每年要产生电子垃圾180万吨,法国是150万吨,整个欧洲约600万吨。而美国更惊人,仅淘汰的电脑很快将达到3亿~6亿台。
材料2:广东省某县的农村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农民感冒发烧,打针吃药很长时间不能好,体质也不如从前,当兵体检很多都不合格。记者前去调查,原因是:废旧电脑大量从国外进入我国,当地农民自己拆卸,从中提取大量的重金属,如镉、汞、金、铜等物质,废弃的电路板堆放河边,而水冲刷后直接流入村边的河流,使得河水中鱼类大量死亡,人们饮用的井水中出现悬浮的油状物。
(1)处理废电脑成本很高,一般采用深埋的方法,这样会对环境产生怎样的污染?(2)对废弃的电脑拆卸后随意堆放,会对环境产生什么样的污染,结果会怎样?(3)废弃物堆放河边,村民饮用的地下水为什么会出现油状的悬浮物? 解析:对于电子垃圾一般实行回收处理。如果深埋则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若随意堆放,放在河边则占用耕地,大量的金属在雨水冲刷下流入河中,污染河流、使鱼类死亡。若人们饮用则会引起重金属富集、引发疾病。
用心
爱心
专心
答案:(1)深埋的方法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2)拆卸的废弃物堆放河边,占用大量耕地,大量的重金属在雨水冲刷下流入河中,使水中的鱼类大量死亡。
(3)河水和地下水是互补关系,人们饮用水是潜水,潜水特点是埋藏浅,容易受污染,人们长期饮用含有重金属的水,对人体危害较大。
用心
爱心
专心7
第二篇: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五)
一、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1.概念: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
2.作用: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
3.世界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
①已经形成了遍布世界各地、相互交织的灾害监测和预警网络。
②我国已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遥感(RS)技术的特点: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等。从空间尺度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从时间尺度看,在遥感平台上能够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
2.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重点用于水灾、火灾及台风灾害等监测。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信息集成与分析: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
2.灾害评估与预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3.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RS是数据获取手段(搜集、获取原材料——海量信息),GIS是数据分析手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出结论,指导防灾减灾工作),这两个工具有机结合,可实施动态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强大功能,从而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四)自然灾害的防御
1.非工程性防御:
(1)概念:是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以及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2)“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
(3)我国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发展及成就
2.工程性防御措施
(1)概念:工程性防御措施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
区别:“硬件”和“软件”的差别
联系:二者在防灾减灾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只有相辅相成,才能起到最好的防灾效果。
二、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
(一)灾前准备
1.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储备救灾物资
2.灾前准备涉及的两个方面:一是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
二是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
(1)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救灾的物质基础,由各地的主要灾种及灾情大小决定。
(2)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由灾区的主要集中地区及储备地的交通状况决定,关系到灾害发生过程中救援物资的到达时间。
我国10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天津、哈尔滨、沈阳、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和西安。
3.承担救灾任务的主要人员:各地政府领导下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近年出现专业救援队。
(二)灾中应急
1.概念:灾中应急是指在灾害发生和灾情形成过程中立即采取的行动和对策,2.主要目的:尽可能地挽救生命,保护财产安全,并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3.灾害应急的范围: 非常广泛,一般应包括对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输油等生命线工程采取紧急防护措施;对可能因灾害引发水灾、火灾、爆炸等的易燃易爆物品、有 毒物质储存设施、水坝、堤岸等次生灾害源进行检查加固等,以此来维护交通、通信系统的安全,确保救灾通信的疏畅,确保抢险救灾人员、物资输送和灾民疏散的 畅通等。
4.“灾中应急行动”中最关键的环节:应急交通线是否畅通
5.救灾应急预案——政府应对灾害的纲领性紧急行动方案,关系到各个部门能否快速高效地投入救灾工作,使灾情减到最少。
目的:①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高速高效。
②对于不可准确预测的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灾后恢复
1.灾后恢复的目的:减轻灾害损失和增强抵抗能力
2.救济灾民的形式: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等
3.我国的防灾抗灾、救灾工作方针及我国的救灾管理体系
防灾抗灾工作方针:“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救灾工作方针:“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
我国的救灾管理体系:我国减灾以民政部为主要管理部门,形成了政府无偿救济、军队与民众合作救灾,以及全国与地区救灾调配的管理体系。
三、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一)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1.震前——防震准备——通常以家庭为单元
2.震中——避震
(1)黄金12秒预警时间:是跑还是躲,瞬间抉择
(2)室内避震——“伏而待定”:就地躲避,利用三角空间,蹲或趴下,护住头部。
(3)室外避震——尽量到开阔的空地,降低重心,护好头部。
3.震后自救与互救
(1)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
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
(2)保护好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3)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识——最重要的一点。
(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1.防洪准备
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关注汛期天气预报;二是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三是准备逃生物资。
2.洪水应急
措施:
①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②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③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杆上电线的电击。
3.洪水中的救助
洪水中救助的重点在于互救,因为洪水的发生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转移过程中的互救显得尤为重要。
(三)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①风灾自救的重点是不要外出,尽快回家,隐蔽在室内或地下,或野外的低洼处。② 滑坡、泥石流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山区、半山区的村庄,在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 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 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③大雾和沙暴均属于大气能见度低的灾害性天气。如果遇到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如果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
第三篇: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
鸡西市第二中学地理教研组
高中地理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
1.定义: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者一系列事件
2.形成条件:有自然异变还要有损失。
3.自然灾害的特点:广泛性和区域性、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周期性和不重复性、联系性、危害的严重性、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4.自然灾害的分类:
A、气象灾害热带气旋、洪涝、干旱、寒潮大风、冰雹、雪灾、干热风、龙卷风、沙尘暴等
B、地质地貌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C、海洋灾害:风暴潮、赤潮、海啸等
D、生物灾害:病害、虫害、鼠害等
5.主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
旱灾:分布地区:干旱、半干旱以及季风区
危害:粮食减产、工业缺水、林木干枯死亡,河流、水塘、湖泊干涸,人畜饮水缺乏,引发火灾及虫灾、社会动荡
分析旱灾的成因:厄尔尼诺、拉尼娜、太阳活动、雨带延迟、伏旱、春旱 防灾、减灾:节约用水(工农业、生产生活)、法律法规、宣传。洪涝灾害:(我国典型地区:东部季风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黄河还有凌汛——低纬度向高纬度流向的河段发生在解冻和封冻季节)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
a.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b.夏季风的强弱变化
c.台风的影响;
d.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
e.地势低洼(海河、珠江);
f.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
g.河道弯曲(荆江河段);
h.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
a.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并导致汛期水量增大,更易
发生洪涝灾害。b.围湖造田;
治理措施:a.修建水利工程; b.裁弯取直,加固大堤,清理河道; c.开挖
入海河道(淮河);d.修建分洪区;e.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 f.退耕
还湖;g.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 h.实行防洪保险等。
淮河多水灾原因:支流众多、扇形、源短流急河水汇聚快,中下游地势平
缓落差小洪水下泄缓慢,河道弯曲、狭窄、淤积造成行洪不畅,湖泊淤积
蓄洪能力减弱,暴雨频繁,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沙尘暴现象
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发生于冬春季节,春季最明显)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
a.快行冷锋天气影响;b.气候干旱,降水少;c.春季大风日数多;d.蒸发强e.地表植被稀少等;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等导致地表植被破坏;水
资源利用不合理。
危害:引发呼吸道疾病、能见度低等
地震:(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
形成原因: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或虽然在板块内部,但地处板块内部
小板块交界处。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
a.震级大,破坏性大;b.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c.浅源地震;
d.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e.诱发了其他灾害滑坡泥石流形成堰塞湖鼠疫传
染性疾病等
滑坡、泥石流(西南、华北、东南)
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
a.山区面积广大,地形崎岖,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b.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c.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工程建设、植被的破坏
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台风(摧毁建筑物、引发洪灾等)
(1)时空分布特点:
①5-10月均可发生,夏秋最多;②影响范围是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③影响程度南部沿海(广东、海南、台湾)重,依次闽、浙、苏、鲁、辽;
(2)原因:①低纬度广阔的湿热洋面;②强烈的上升气流;③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寒潮(影响农业生产)
(1)时空分布特点:
①9月-次年5月均可发生,集中3-4月。
②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影响,北方影响较大,西藏、云贵、琼、台影响较小。
(2)原因:
①距西伯利亚寒冷中心近,位于亚洲高压的东南部,冬季风强烈。②青藏高原地势高,冬季风爬升受阻,东西向高大山脉的层层阻挡。
赤潮(富营养化)、咸潮(海水倒灌引发)
(1)时空分布特点及变化:
①赤潮主要发生在海湾地区,尤其南方海湾地区更易发生。②主要发生在热量充足的夏秋季节。③变化:目前我国赤潮的发展趋势是赤潮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增长,赤潮种类增多,赤潮发生从明显的季节性转向全年化。
(2)成因及形成条件:①纬度较低,水温高;②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③静水环境。
咸潮成因:过度开采地下水、净流量减少等引发
危害:改变动植物生长环境、引发生态问题
6.部分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
(一)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
①加强地震的科学研究,建立地震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
②加强地震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③加强地震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④开展地震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
⑤建立健全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⑥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
⑦建立健全全社会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
a.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
b.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c.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d.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
(二)台风、寒潮、沙尘暴、风暴潮等的气象灾害防御:
①加强台风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
②加强台风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③加强气象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④开展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
⑤建立健全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⑥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
⑦建立健全全社会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
沙尘暴: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三)蝗灾.鼠灾等的生物灾害防御:
①加强蝗灾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
②加强蝗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③加强蝗灾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④开展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
⑤建立健全抢险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蝗灾应急预案
⑥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
⑦建立健全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
(四)洪灾:
①植树种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修建水库,拦蓄洪水③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④退耕还湖,提高蓄洪能力⑤疏浚河道,裁弯取直,提高泄洪能力。⑥加固堤坝
⑦开挖入海新河,提高泄洪能力(针对海河、淮河)
(五)旱灾:
①植树种草,涵养水源,改善气候②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调节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
③开挖机井,抽取地下水④防治水污染,充分利用水资源 ⑤培育、种植旱生作物(针对旱作农业区)
⑥修建梯田,平整土地,增加水分入渗(针对旱作农业区)
(六)沙尘暴:
①退耕还林、还草 ②合理载畜量,推广轮牧 ③植树种草,建立防护林 ④工程固沙
(七)风暴潮:
①修建、加固沿海塘坝②建设、恢复海防林 ③保护沿海堡礁
(八)滑坡:
①植树种草,做好滑坡区的绿化工程②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环境 ③设置滑坡体外截水沟④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
(九)泥石流:
①植树种草,做好泥石流区的绿化工程②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环境 ③修筑排导槽,疏导泥石流物质到特定位置等
c.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d.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等。
(十)蝗灾:
1.农业防治:
①兴修水利,做到旱涝无灾②在荒滩坑荒种植,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减少蝗灾发生环境的面积 ③植树造林,改变蝗灾区的小气候,减少蝗虫产卵繁殖的场所
2.生物措施:④保护或者饲养蝗虫的天敌(青蛙.白翅浮鸥等)⑤大面积施用蝗虫微孢子虫
3.药剂防治:⑥人工或者飞机大面积喷洒药剂灭蝗
(十一)赤潮:
①建设污水处理设备,达标排放,治理水污染②解决水产养殖的自身污染,减缓水体的富营养化
③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的使用④使用无磷洗涤剂
7.部分自然灾害的有利影响:
1.沙尘暴的有利影响:
①促进了黄土高原的形成;②提供凝结核,利于成云致雨;③送入大海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④凝结核呈碱性,缓解酸雨现象;⑤形成“阳伞效应”,抑制全球变暖。
2.台风:
①带来大量降雨,缓解东部地区旱情;②缓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
3.寒潮
①低温天气有效杀灭害虫和病菌;②带来大量降雪,利于农作物越冬、生长;③提供风能。
4.火山:
①形成矿产资源;②火山灰利于形成肥沃的土壤;③火山粉尘形成阳伞效应,抑制全球变暖。
我国重要的建在项目:长江三峡防洪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长江上游防护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在中国地图找到位置)
考查重点:
分析自然灾害的类型、自然灾害的成因、自然灾害的分布地区、易发时间、自然灾害的危害、自然灾害的预防
对所有自然灾害,采取的对策共同之处:
1.加强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预警系统。
2.实施一些预防措施,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RS、GIS等。
3.建立健全各种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4.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以及减灾意识。
对于人为造成的自然灾害,应针对人类不合理活动加以治理。如:洪涝灾害——恢复植被 ;沙尘暴——恢复植被,(控制载畜量,退耕还林,还牧);赤潮——控制污染等。
第四篇: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总结
中学地理教学资料
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总结
一、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地理背景:
(一)自然背景:(1)气候背景:
①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区(西北太平洋台风区)。②位于最大的季风气候区,受强大的季风环流控制,降水时空分布极为不均。③气候复杂多变,气候不稳定性强。(2)地形地质背景: ①地形复杂多样,西高东低,起伏较大,以山地丘陵为主。②太平洋板块俯冲,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壳运动活跃。③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3)生物背景:
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滋生和繁殖了多种多种的有害生物。
(二)人文背景:
(1)过度利用,生态环境脆弱: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长期积累的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形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效应往往以各种灾害的形式表现出来。(2)承受能力和抵御能力差:
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3)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和灾害多发区重合:
人口和经济密度高度集中在灾害多发、易损的东部地区,这种地理分布的不平衡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二、我国主要灾害的地域特点和形成原因: 1地震:
(1)时空分布特点: ① 多震国家,时间上周期性,有活跃期平静期。② 集中四大地区,台湾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2)原因: ①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俯冲带、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带,地壳运动活跃。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之间。②我国板块内部多断裂破碎构造。2 滑坡、泥石流
(1)时空分布特点:
①具有突发性,雨季更易发生。
②主要分布在西南山区,及地势的二三级阶梯交界处以西至北京-兰州-昌都一线之间。(2)成因:
①地形复杂,山地多,坡度大; ②降水集中,多暴雨; ③植被的破坏;
④不合理的工程建设。
3.旱灾(我国气象灾害之首):(1)时空分布特点:
①各地均可发生,频率不同,黄淮海最重、华南西南次之、再次是长江中下游地区。②全年均发生,南北差异大,北方春旱、长中下夏秋旱,华南秋冬旱。(2)原因:
自然原因——季风气候显著,降水集中,且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开垦③过度砍伐④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4 洪涝
(1)地域分布特点:
①地区性明显,季风区多,西部几率小。最重是珠江流域、二是淮河流域、三是长江流域。②季节性明显,集中于夏季。(2)成因: 自然原因:
①气象因素:季风气候显著,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且季节、年际变化较大 ②水文因素:江河泛滥、堤坝溃决、凌汛、风暴潮。③地形因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④河流因素:河道曲折,地上河。
人为原因:①植被破坏②过度开垦③围湖造田④占用河道 5 沙尘暴
(1)时空分布特点:
①多发生在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 ②多发生于冬春季节,春季最盛(2)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降水少;②地面干燥;③碎屑物质丰富;④多大风天气; 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开垦③过度砍伐④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 6台风
(1)时空分布特点:
①5-10月均可发生,夏秋最多; ②影响范围是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③影响程度南部沿海(广东、海南、台湾)最重,依次闽、浙、苏、鲁、辽;(2)原因:
①低纬度广阔的湿热洋面;②强烈的上升气流;③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7寒潮
(1)时空分布特点:
①9月-次年5月均可发生,集中3-4月。
②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影响,北方影响较大,西藏、云贵、琼、台影响较小。(2)原因:
①距西伯利亚寒冷中心近,位于亚洲高压的东南部,冬季风强烈。②青藏高原地势高,冬季风爬升受阻,东西向高大山脉的层层阻挡。8 水华和赤潮
(1)时空分布特点及变化:
①水华主要分布在内陆湖泊区,部分河段也有发生;赤潮主要发生在海湾地区,尤其南方海湾地区更易发生。
②主要发生在热量充足的夏秋季节。
③变化:目前我国赤潮的发展趋势是赤潮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增长,赤潮种类增多,赤潮发生从明显的季节性转向全年化。
(2)成因及形成条件:①纬度较低,水温高;②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③静水环境。
三、部分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我国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减灾防灾模式是:对付灾害应当采取“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防-抗-救”的含义即“预防”、“抗灾”、“救灾和重建”。下列防御措施对自然灾害应该是通用的: 1.防灾:
①加强灾害的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②加强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2.抗灾:
③加强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④开展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3.救灾和重建:
⑤建立健全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⑥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
⑦建立健全全社会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
(一)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
①加强地震的科学研究,建立地震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 ②加强地震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③加强地震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④开展地震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
⑤建立健全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⑥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
⑦建立健全全社会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
(二)台风、寒潮、沙尘暴、风暴潮等的气象灾害防御: ①加强台风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 ②加强台风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③加强气象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④开展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
⑤建立健全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⑥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
⑦建立健全全社会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
(三)蝗灾.鼠灾等的生物灾害防御:
①加强蝗灾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 ②加强蝗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③加强蝗灾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④开展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
⑤建立健全抢险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蝗灾应急预案 ⑥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
⑦建立健全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
四、部分灾害的工程措施 洪灾:
①植树种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修建水库,拦蓄洪水 ③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④退耕还湖,提高蓄洪能力
⑤疏浚河道,裁弯取直,提高泄洪能力。⑥加固堤坝
⑦开挖入海新河,提高泄洪能力(针对海河、淮河)旱灾:
①植树种草,涵养水源,改善气候
②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调节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 ③开挖机井,抽取地下水
④防治水污染,充分利用水资源
⑤培育、种植旱生作物(针对旱作农业区)
⑥修建梯田,平整土地,增加水分入渗(针对旱作农业区)沙尘暴:
①退耕还林、还草②合理载畜量,推广轮牧③植树种草,建立防护林④工程固沙 风暴潮:
①修建、加固沿海塘坝②建设、恢复海防林③保护沿海堡礁 滑坡:
①植树种草,做好滑坡区的绿化工程 ②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环境 ③设置滑坡体外截水沟
④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 泥石流:
①植树种草,做好泥石流区的绿化工程 ②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环境
③修筑排导槽,疏导泥石流物质到特定位置等 蝗灾:
1.农业防治:
①兴修水利,做到旱涝无灾
②在荒滩坑荒种植,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减少蝗灾发生环境的面积 ③植树造林,改变蝗灾区的小气候,减少蝗虫产卵繁殖的场所 2.生物措施:
④保护或者饲养蝗虫的天敌(青蛙.白翅浮鸥等)⑤大面积施用蝗虫微孢子虫 3.药剂防治:
⑥人工或者飞机大面积喷洒药剂灭蝗 水华和赤潮:
①建设污水处理设备,达标排放,治理水污染 ②解决水产养殖的自身污染,减缓水体的富营养化 ③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的使用 ④使用无磷洗涤剂
五.部分自然灾害的有利影响: 1.沙尘暴的有利影响:
①促进了黄土高原的形成;②提供凝结核,利于成云致雨;③送入大海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④凝结核呈碱性,缓解酸雨现象;⑤形成“阳伞效应”,抑制全球变暖。2.台风:
①带来大量降雨,缓解东部地区旱情;②缓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3.寒潮
①低温天气有效杀灭害虫和病菌;②带来大量降雪,利于农作物越冬、生长;③提供风能。4.火山:
①形成矿产资源;②火山灰利于形成肥沃的土壤;③火山粉尘形成阳伞效应,抑制全球变暖。
第五篇:【课堂新坐标】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检测 中图版选修6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过高
C.当前市场上粮食过剩,粮食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和改善三江平原的生态环境
2.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A.用水量增多,地表水减少 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
D.大片湿地被改建为鱼塘,破坏了这里的生态环境
【解析】 第1题,三江平原属黑土,土壤肥沃;开发成本低;当前市场上粮食并不过剩。第2题,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源丰富,不会因用水增多导致湿地减少。城市化多发生在自然条件良好,适合人类活动的平原地区。鱼塘本身即为湿地。
【答案】 1.D 2.B 读我国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A、C、D、E四个生态脆弱区共同存在的生态问题为()A.森林破坏
C.草场退化
B.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锐减
4.B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的形成原因包括()①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②地处第二、三级阶梯之间 ③土地贫瘠、植被稀少 ④河流稀少,多为季节性河流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第3题,四个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较多且集中于夏季,且都有山地或丘陵的分布,具备水土流失的条件。第4题,B地区地处西北内陆地区,位于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河流多为内流河。
【答案】 3.B 4.D 读“我国生态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5~7题。
5.关于图中生态问题描述可信的是()①A区域的生态问题主要是土壤侵蚀,主要由风力作用引起 ②B、C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B区域的危害更为严重 ③A区域的生态问题可能引发石漠化 ④B、C两区域生态问题不同,C区域的危害更为严重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6.D、E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不同,其中()①D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②E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③D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吸烟除尘、减少酸雨 ④E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A.①②
C.③④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生态环境脆弱区北多南少 ②生物多样性锐减,南方地区相对严重 ③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④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人口活动较活跃的地区
A.①②
C.②④
B.③④
D.①③ B.②③
D.①④
【解析】 本组题全面考查了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后果以及生态建设等知识,图中B、C区域都表示的是土壤侵蚀,其中B为山地、丘陵地带,要更严重一些;A所在的云贵高原由于土层薄,水土流失易造成石漠化现象。D位于西北干旱区与东部耕作区之间,而E位于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区,环境问题不同,两者生态建设的意义自然不同。结合图例可判断南方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较大,同时生态环境问题多发区也是人类活动强烈区,说明人为原因是生态破坏的重要因素。
【答案】 5.B 6.D 7.C 8.不够合理的治理土地退化的措施是()A.东北平原开荒、焚烧秸秆,加速有机质分解 B.黄土高原保塬、护坡、固沟,防治水土流失 C.黄淮海平原实施排灌,调控土壤盐分 D.江南丘陵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不够合理”,东北平原应停止开荒、焚烧秸秆,加速有机质合成。
【答案】 A(2013·江苏高考)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涸”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读图回答9~10题。
9.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A.大湖萎缩而成 C.人工挖掘而成
10.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 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
B.古河道残遗而成 D.风力侵蚀而成 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
【解析】 第9题,根据图中的图例分析:月牙泉位于图中古河道上,根据题意,该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主要为古河道残遗而成。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第10题,根据题目叙述:月牙泉的形成是泉水在洼地汇聚,其主要补给水源是地下水,所以导致泉水干涸的主要原因为地下水的补给量不断减少。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地垦荒造田抽水灌溉及近年来周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敦煌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从而月牙泉水位急剧下降。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答案】 9.B 10.D
二、综合题(满分40分)11.读我国部分轮廓图,据图中标注的位置和范围,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以甲为代表的斜线阴影所示的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造成这一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乙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3)丙地区已建成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的设立有何重大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分析能力。以甲为代表的阴影分布在我国西北内陆,由此可知生态环境问题为荒漠化,其形成的自然原因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烈,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植被破坏。乙地处江南丘陵地区,丘陵地形,降水量大以及不合理耕作,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意义可从保护湿地、防止荒漠化、保护河流水源地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分析。
【答案】(1)荒漠化(沙漠化)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烈 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造成植被破坏
(2)自然原因:丘陵地形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耕作,过度砍伐森林,植被覆盖率降低。
(3)保护该地区的湿地、高原植被,改善当地气候,防止荒漠化;防止河流的水源减少;保护当地的珍稀物种,减缓物种的灭绝速度等。12.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代号)。
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各区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及我国各区域建设防护林的条件及目的。(1)图中显示水土流失严重区主要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处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这里植被覆盖率低。(2)界线以西为气候干旱区,外力作用以风力为主。(3)图中唯有③⑤位于长江、黄河的中上游地区,此区域的生态建设可以缓解中下游的旱涝灾害。①位于西北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4)①位于西北地区、④位于东南丘陵地区,两地地势起伏大小与干湿状况差异很大。
【答案】(1)c d(2)风力作用(3)③ ⑤ 土地荒漠化(4)①地形起伏小,气候干旱;④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