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大坝在运作管理中常见的危险因素与防治方案

时间:2019-05-14 08:2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水库大坝在运作管理中常见的危险因素与防治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水库大坝在运作管理中常见的危险因素与防治方案》。

第一篇:水库大坝在运作管理中常见的危险因素与防治方案

水库大坝在运作管理中常见的危险因素与防治方案

XX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 XXX

(指导教师:XX)

摘要:水库大坝在防洪、灌溉、发电、分洪、蓄水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效益,但水库的安全隐患时有存在,加强水库安全监督和管理,规范水库大坝安全工作,保障大坝的安全运行,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关键词: 水库病险 白蚁危害 预警系统 监测信息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水库大坝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现有各类水库84926座,其中大型水库415座,属水利部门管理的342座,中型水库2618座,小型水库81893座。水库大坝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水库大坝常见病害及危险因素的防治对于保护大坝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尊重、保护、合理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理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水库大坝的重要作用

水库大坝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农业发展、工业建设以及百姓的生产生活影响举足轻重影响。主要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防洪。中国是一个洪水危害严重的国家,从最早的大禹治水传说,到后来的九八大水,在中国的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一直和洪水做着斗争。著名的黄泛区,历史上黄河的几度泛滥,一度使这条母亲河成为灾害河,一段时间里海河、淮河都是有名的灾害河,九八长江洪水更是千年一遇,给中华民族带来沉痛的灾难。水库大坝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防洪,据统计我们主要的七条江河上共分布着245座大型的水库大坝,控制着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占七大河流域面积的三分之一。很起到很好的防洪作用,著名的葛洲坝水利工程、岳城、昭平台等大坝在当地的防洪工程中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

2、灌溉。据2003年统计全国因水库水灌溉的农田超过2.4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三十,造就了三江平原、河套平原等一个个鱼米之乡。旱时放水,汛时蓄水,调剂水源,环节旱情,使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一改过去的靠天吃饭的情况。

3、发电。水库大坝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蓄水发电,水力发电占全国发电总量的近四分之一,相比于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更环保,更符合生态保护环境,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4、供水和航运。水库大坝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保障的同时也是当地居民用水的主要来源,例如北京的十三陵水库,密云水库供给着北京一千多万居民的用水,除此之外水库的航运、养殖等功效也逐渐被人们所利用。

二、水库大坝常见的危险因素

正如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水库大坝作为一个庞大的工程建筑也随时面临着许多病害的威胁,一旦出现问题也会给当地居民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常见的危险大坝的因素有以下几个。简单说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是水库大坝在设计选址时对当地的自然情况缺少勘察,经验不足,缺乏科学的态度水库大坝设计不合理,施工时管理不善,建筑材料不合格等等。在这里我们主要说下自然方面的原因。

1、白蚁。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是中国人熟知的一句成语,可见白蚁对大坝的毁坏古来有之,白蚁危害江河堤坝,常常造成管涌、滑坡和牛皮胀等险情,白蚁对土坝的本质性威胁是在土坝内挖掘的四通八达的蚁道和主巢腔及众多的菌圃腔,严重者会酿成塌堤垮坝的重大事故。

2、地震。水库的建设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一个创举,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最常见的,在设计水库的时候最优先考虑的就是地震问题,由于水库的蓄水引发的地震我们称之为水库地震,其原因是当地的地质结构比较活跃,与断陷盆地及活动断层有关,直接原因是由于水库的蓄水引起岩体应力的集中和能量的释放,水体载荷产生的压应力剪应力破坏地壳应力平衡,引起断层的错动,引发地震。多发生在蓄水一段时间后,在水库下游或者坝区附近。

3、渗透。渗透是破坏平原区水库大坝发生破坏的主要形式,从渗透破坏发生机理的角度将渗透破坏形式分为流土、管涌、接触流土、接触冲刷四种类型:

⑴、流土是在渗透水流作用下,土体中的颗粒群同时起动而流失的现象。流土在粘性土和无粘性土中均可发生.当无粘性土发生流土时,土体中所有颗粒同时起动悬浮;当粘性土发生流土时,土体膨胀,隆起,浮动,断裂。流土常见于坝闸下游渗流出逸处。

⑵、管涌是在渗透水流作用下,土体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的孔隙通道中移动或被带走的现象。管涌主要发生在砂砾石土层中,常见于坝闸下游渗流出逸处,也可以发生在地基内部。

⑶、接触流土是当渗透水流垂直于土层面运动,水流由细粒土进入粗粒土时,细粒土被水流带进粗粒土中的现象。

⑷、接触冲刷是当渗透水流平行于土层面运动,细粒土沿两层接触面流动并被带走的现象。对粘性土,只有流土,接触冲刷和接触流土三种渗透破坏形式,不可能产生管涌破坏。对无粘性土,则四种渗透破坏形式均可发生。尤其是平原区的水库大坝,时刻受到这种危害,这与当地的土质有一定的关系,也有建设过程中施工不合理、偷工减料的原因,渗透的危害极大,尤其是在汛期,容易造成决口后果十分严重,而且不易察觉给人们防范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另外近十年的历史看,我国大坝发生垮坝事件中有将近十分之一是由于管理落后,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得当造成了,简单说就是大坝管理制度落后,管理者素质不高造成的。这属于人为因素,技术力量薄弱,安全管理水平低。虽然有些水库设有专人管理,但是严重缺乏懂管理、懂技术的专业人员,还有些水库甚至出现没有专人管理,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情况。更严重的是由于缺少专业维护,导致很多水库都是带病工作和限制运行状态,更有甚者一些小型水库自建立以来从未进行过专业维护,只是在汛期或者出现问题时才进行补救,根本没有办法防患于未然。

三、水库大坝的安全防治措施

1、白蚁。、对于白蚁的病害危险,水库大坝维护人员要严格执行大坝安全管理制度,做到经常巡视,定期大检,时刻警惕,对于白蚁的来源通常有以下两个:①、由于白蚁有趋光性,水库大坝的照明设备将白蚁引到大坝上。②、大坝周围植被茂盛,给白蚁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周围的土壤湿度和植被很适合白蚁繁殖。

可以从几个方面重点检查判断有没有白蚁危害:①、坝顶的照明设备和堆积物。②、有无渗漏位置及其变化。③、库容水位的升降幅度。④、细查白蚁活动迹象,主要是看泥被泥线的阔步范围,石块下,浪渣枯叶枯茎上有无迹象。⑤、坝型设计和建筑用料。⑥、观察坝头山坡的植物生长情况,和周围的山地情况。

⑦、还要注意“泥被”土质的色质、粗细、厚薄、鲜老等。

对白蚁的防治办法很多,在与白蚁的长期斗争中人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挖巢法、灌浆毒土法、熏烟法、施药法等,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最常用的。

⑴、投放诱饵。用白蚁喜欢的食物做主要成分,加入适量的化学药剂,引诱白蚁来吃,使其食用后中毒死亡。一般根据各地白蚁的特点自己配制诱饵,将诱饵放在白蚁经常活动的地方,又草木或者石头覆盖上,这个方法最为简单使用,效果也可以。

⑵、喷施灭蚁灵粉剂。当土坝上白蚁数量多时,可挑开泥被泥线,用喷粉球直接向白蚁身上喷洒灭蚁灵粉剂,因为白蚁在传递信息时互相接触,而且有交哺吮舔的特性,这样就可以使药物在白蚁群中迅速传播,达到消灭白蚁的目的。

⑶、灌浆毒土。为了加固水库有些地方往往都采用灌浆法来施工,在施工中我们可以在每立方米的泥浆中加入一定量的有机陵磷类药品,这样就使得大坝具有了预防和灭治的双重功效。其原理也很简单,一方面是杀灭蚁道、蚂蚁巢、菌圃内的白蚁,同时又可以毒化大坝土壤,防治白蚁繁殖早巢,在迎水坡和背水坡间形成隔离墙,可以有效组织白蚁向迎水坡修筑白蚁道,避免管漏现象的发生。

2、地震。对于地震的危害,首先要摸清坝区的地质结构,土质结构等,针对水库大坝的等级、可能地震引发的危害,通过事件树,FMECA等方法识别地震对水库大坝工程的危害,分析地震作用下的水库大坝破坏概率以及溃决模式。估算地震溃坝给下游带来的影响,提出水库大坝地震风险监测及应对原则,大坝地震风险实时分析及预警体系的思路与方法,进行预警并指导工程安全管理有效降低大坝地震风险。随时监控,防患于未然。

3、渗透。渗透的破坏对大坝的破坏同样是不容小视的,尤其是在平原地区,是破坏大坝的主要形式。防范渗透的首要问题就是监测,主要是对坝区降雨强度和雨量监测、大坝浸润线及坝基渗压监测、大坝上下游水位监测、大坝体移位监测。主要的仪器和方法是采用智能“数字翻转式雨量计”作为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可靠测量。通过埋设渗压计来观测大坝体的渗流压力分布情况以及坝基渗流压力分布情况。而对于大坝上下游水位的监测则需要分别设置振弧式通气水位计来测量,对于大坝位置的测量采用全站仪自动极坐标测量系统,这些系统在中国近年来有着广泛的使用,为广大坝区管理者所采用。除此之外,还有雷达、钢筋计、混凝土应变计、水位计等等,无论哪一种都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使用,需要一套严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付诸实施。监测工作要全面准确的反映大坝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对于监测的各个环节都有不同的要求。

⑴、首先对监测仪器的要求,仪器的布置要能全面反映大坝的工作情况,目的明确重点突出。

⑵、监测仪器设备要精确可靠,稳定耐用,对于自动化设备应该有自检,自校功能,可长期保持精度准确。

⑶、监测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精心进行,确保埋设、安装质量,做到竣工图、考证表及施工记录齐全。

⑷、切记做好施工期以及运行期观测数据的采集工作,严格遵守操作规范,记录真实,注记齐全,及时上报。

⑸、定期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对大坝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可分成三个状态“正常状态”“险情状态”“危险状态”,无论哪一种状态都要仔细分析,及时上报,根据结果制定出合理的措施。

在危害大坝的诸多因素中,人为因素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一批专业的、懂管理的大坝管理人员。对于现有的大坝管理者应该组织培训学习,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大坝防治,要以防为主兼而治之,防患于未然做到未雨绸缪。对于大坝管理还应该注意跟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有特色的开发大坝的水利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繁荣与发展,并且也可以为大坝管理维护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可谓一举多得,在很多地区都有成功的案例,需要我们的大坝管理者结合实际认真研究。

四、结论

水库大坝是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维护大坝的安全成为了一项长期的任务,多年来人们在与危害水库安全的诸多因素斗争中,总结出了许多成熟的方法,积攒了大量的经验,这都是宝贵的财富,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辛石.陕西省病险水库降等报废工作纪实.中国水利, 2003(19)

[2]何开胜.双树市水库地震后滑坡病害的探地雷达探测研究.大坝与安全, 2005(01)[3]许天金.大坝水库病害分析及除险加固.大坝与安全, 2005(02)

[4]雷晓平、曾智鸣.乐山市水库病害与治理.四川水利, 2002(04)

最后,在此感谢导师对论文的审阅和指导以及单位同事日常的技术指教和工作经验分享!

第二篇:水库大坝白蚁防治方案

玉林市苏烟水库大坝白蚁防治方案

一、水库概况

苏烟水库位于玉州区大塘填苏烟村,1957年动工兴建,1958年5月建成投入运行。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4.7平方公里,是一座以农业灌溉及城市供水并重,并发电、防洪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坝顶高程142米,坝长260米,现水库总库容1934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549万立方米。灌区是玉林市菜篮子基地、经济作物基地和粮食高产区。水库从2000年4月起向城区水厂供原水,目前日均供水达11.7万吨,已超过了原设计日供水量10万吨,供水人口40万人,对玉林城区生存和发展贡献很大。

二、苏烟水库白蚁综合防治的方案

(一)综合防治的范围

大坝及两侧山坡150米范围和水库管理处房屋建筑物的有害白蚁种类。

(二)防治措施

防治原则为先治后防、防治兼施。根据蚁害种类的实际分布危害情况,分别用粉剂、毒饵、水剂喷洒佐以挖巢并回填毒土相结合的措施消灭有生白蚁群体迅速控制白蚁危害;

2、选用低毒高效残留时间相对长的药剂毒土处理挖巢部位,防治范围内用高效低毒药饵诱杀山坡、坝肩两侧、外坡草坪及与坝脚连接的山地

1附近林地、树木的白蚁,可以杀死大坝及周围环境的白蚁统幼龄群体,在两三年内又可以预防白蚁新群体的产生。

(三)防治方法

1、灭杀法:直接用低毒高效的灭白蚁粉剂对有白蚁活动地方采用见蚁施药;被害物施药;巢内施药。

2、挖巢毒回填法:一般不提倡这种方法,但在坝肩两侧,不影响大坝安全的地方挖出蚁巢,毒土回填是彻底消灭现有每群白蚁群体的方法。

3、诱杀法:用白蚁喜吃的食料制成的毒饵诱杀包,在白蚁活动区域内普遍投放,让其自行取食传染中毒死亡。

4、压力灌浆法:该法是在上述三种方法施工完成之后,定点定位对因白蚁造成破坏形成的空洞或松疏部位掺以药物调好的泥浆,从蚁路口或松疏部位灌进蚁路,副巢腔(菌圃)主蚁巢等空洞或疏部位。

5、喷洒法:在全面采用上述四法已有效消灭现有有生蚁群后,在大坝外坡可喷药的地段及附近150米范围内采用机动喷雾器,将药液普遍均匀喷洒在山坡、林地或建筑物周围的草丛空地的土壤里,让其自然渗透到30厘米深度。

6、开沟法:在大坝外坡两侧坝肩,开挖30×30厘米的浅沟,在沟中两侧和沟底喷洒药液,用药剂处理泥土后才回填,形成毒土沟,可以在两三年内阻止经处理过的环境部位入侵坝体。

(四)技术要求和施工防治期限

苏烟水库坝体土栖白蚁施工防治为三年才能确保达到综合防治的预期效果。防治技术要求如下:

1、根据前述防治方法,灭治处理施工应在白蚁活动季节进行。

2、苏烟水库中是我们玉林市城区生活用水的水源地,灭蚁首先确保水库水质安全和环境无污染,在水库大坝内坡和坝端两侧150m内集雨面积不施药,采用灯光诱捕和人工灭杀。

3、施药、毒饵投放和环境喷洒药液毒土不能在雨天进行,应选择晴天施工。喷洒药液必须均匀,渗入土壤深度达30厘米。内坡一侧绝对不宜喷洒药液。

4、无论喷洒的药液、毒土回填、开防蚁沟或拌药压力灌浆均采用高效低毒药物。(喷洒药液要严格依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注意人身安全和环境污染,井水、水库水安全须严加注意。距井水和水库水30米内不能施药),喷洒药后严禁放牧、割草等。

5、挖巢回填毒土必须及时开挖、及时回填,在开挖过程中必须边挖边放药粉,无论主巢能否及时挖出均能超到全歼全群活蚁之目的。

6、每日施工过程必须详细记录,并应注意有价值现场照片的拍摄。从开工之日至包期结束均应有完整的档案资料。

7、施工防治期为三年,从施工之日算起足够三个为止。

第一要求以基本消灭现有蚁群为主,灭蚁率达到80%以上。第二任务为消灭残存蚁群,灭蚁率达到90%以上。第三年以巩固灭蚁成果,继续消除大坝及周围150米范围内的残存或新发生的蚁群,要求大坝及附近周围100米范围内的山坡、树木基本无蚁害。

8、施工防治期内每复查两次,平时发现问题,接通知后三天内到现场处理。施工防治结束前两个月内再详细检查一次。

9、施工防治期内水库工程管理处应在每年白蚁繁殖分飞期(5~6月黄昏时候)在坝坡草坪处和两侧坝肩重点布置灯光诱杀附近分群来的有翅繁殖蚁,使它们不能落入坝体繁殖新蚁群。此办法如能长期坚持,将是有效预防有翅成虫飞来坝体落户繁殖的好措施。

10、灭治管理区房屋家白蚁,施药七天内必须达到杀灭效果。

第三篇:水电厂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管理

水电厂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管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员工在生产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根据中电投《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和《发电企业业绩评估指南》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主要针对工作条件、设备及工器具性能、人员精神状态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潜在的危险因素,制订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实施监控。

第三条 凌津滩水力发电厂(以下简称电厂)各部门、工区在布置工作时,应针对每个人、每件事开展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工作。第二章 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 安全生产部是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管理部门,各工区负责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的实施。第五条 安全生产部主要职责:

(一)根据电厂实际,组织编制并完善《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汇编》。

(二)监督各工区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执行情况,监督《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汇编》的实施。第六条 各工区主要职责:

(一)在工区主任的组织下,全面开展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工作。

(二)不断完善工区内部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第三章 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的一般要求

第七条 对不需要办理工作票的工作,利用班前会布置工作的机会,由工区主任(或指定的负责人)组织大家进行危险点分析,同时明确工作负责人;工区主任(或指定的负责人)将工作任务、工作负责人以及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的安全注意事项详细记入工区工作日志。工作负责人到现场交待有关安全注意事项。

第八条 对需要办理工作票才能进行的一般消缺与维护工作,按“一票一单”(即一张工作票附带一张危险点分析控制单)的方式进行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工作负责人组织工作班人员提出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填写工作票以及危险点分析控制单,交工区主任或专业组长签发。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后,工作负责人到现场向工作班成员详细交待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并要求工作班成员掌握相关内容。

第九条 设备大小修、更新改造、重大缺陷消除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的规定

设备大、小修;更新改造;重大缺陷消除等工作除按“一票一单”的方式进行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外,还应按业绩评估的要求遵守以下各项:

(一)检修前,编制“三措”(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方案;

(二)根据工作需要制定以下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卡。

1、发电机风洞内工作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卡;

2、机组流道工作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卡;

3、高空作业工作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卡;

4、起重作业工作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卡;

5、脚手架作业工作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卡;

6、电、火焊作业工作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卡;

7、发电机绝缘试验工作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卡;

8、发电机保护校验工作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卡;

9、发电机励磁系统检修工作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卡;

10、机组LCU检修工作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卡;

11、调速器系统(电气部分)检修工作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卡;

12、调速器系统(机械部分)检修工作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卡;

13、辅机系统检修工作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卡;

14、机组检修后整体试验工作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卡;

15、有关更新改造与重大缺陷消除单项工作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卡等。

(三)工作前由“三措”方案以及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卡编写人员对参加检修的有 关人员进行培训,并考试合格。

(四)办理检修工作许可手续后,工作负责人应随身携带工作票与危险点分析控制单,各专业组负责人将有关专业工作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卡悬挂现场工作地点。

(五)检修总负责人将特殊作业(高空、起重、焊接、脚手架、流道、风洞等)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卡悬挂相应工作地点。

第四章 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的方法 第十条 人身安全的控制

(一)运用安全性评价、危险因素分析等方法,对作业环境实施有效监控,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改进。并规范各种作业方法,保证员工在生产活动中的人身安全。(二)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对人员必须加强以下危险因素的分析。

1、工作人员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有无防碍工作的病症、残疾等不良因素。

2、工作人员自身素质是否胜任本工作,人数安排是否合理。

3、天气及工作、生活环境是否良好。

4、工作条件是否良好,是否存在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可能性。

5、作业中使用的工器具是否合格。

(三)针对以上危险因素,生产活动中对人身安全管理方面必须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1、按照企业AJH(安全、健康、环境)管理标准,定期对作业环境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作业开工前,各级管理者必须对本项工作的工作条件、施工用的工器具、工作的难易度进行综合分析,安排合格胜任的人员和适当的工期,找出潜在的危险因素,制订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实施监控。

3、认真落实好三大措施,即安全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

4、认真落实《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中防止人身伤害的有关内容。

5、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监督,严厉打击违章行为,积极开展“反违章”活动。

6、严禁使用不合格的安全工器具进行作业。

7、严格执行规范化作业。

8、新项目必须做到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运,对其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预先评估。

9、认真落实《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

10、危险品统一管理、存放,严格执行危险品及危险源监督管理制度。

11、加强食堂卫生安全管理,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

12、加强生活基地的保卫工作,做好防火、防盗、防破坏工作,确保职工生活环境安全。

13、经开公司成立交通安全管理机构,严格落实“行车预测预防”、“控制车速”、“强化车辆保养”和“防止疲劳驾驶”等控制措施,确保行车安全。第十一条 设备安全的控制

(一)运用安全性评价、危险因素分析等方法,对生产设备所有运行工况和非运行阶段实施有效监控,发现潜在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和控制,使之更加安全可靠。(二)企业生产活动中必须对设备加强以下危险因素分析。

1、设备技术状况是否落后,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需要。

2、设备的安全性能是否稳定,是否存在故障。

3、设备管理是否到位或存在漏洞。

4、外部环境是否存在不利于设备安全运行的危险因素。(三)针对以上危险因素,生产活动中对设备安全管理方面必须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1、定期对生产设备技术状况、安全性能和管理水平进行全面评价,对发现的问题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认真落实。

2、认真组织季节性检查,达到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

3、认真开展设备损坏危险因素分析和控制工作。

4、认真落实《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的有关措施。

5、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攻关活动,鼓励员工积极进行科技攻关,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同时学好用好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专业技能

6、结合实际从生产管理、检修技术、运行技术、定期试验等方面落实各项反事故措施。

7、编制并实施《反事故措施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防范电力生产恶性事故和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8、加强新技术应用(包括改造工程、新购设备、设施和技术改造项目)管理,抓住项目调研、方案制定、项目施工、质量验收等重点环节,加强全过程管理,有效防止新技术应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9、加强运行管理,保证设备运行参数及状态在规程规定范围。

10、保证各种自动、保护、连锁装置及数据采集系统完好率、合格率、投入率符合要求。

11、保证各种监测报警装置及主要仪表齐全可靠。

12、按规定进行设备有关试验。

13、准确、及时测报库区水情,抓好防汛工作,制定好防汛应急预案。

14、汛期加强厂区周边山体监测,防止山体滑坡带来的损害。第十二条 其他安全控制措施

(一)严格外包工程、临时工及外来人员安全管理,加强风险评估,实施有效监控。(二)外包工程严格执行厂部外包工程管理规定,把好承包方的资质审查关。(三)临时工的聘用按厂部临时工管理制度进行。

(四)外来人员入厂参观、学习必须有本厂人员带领、监护,并交待好安全注意事项。(五)厂家人员入厂配合工作,必须有本厂相关技术人员监护方可工作。第五章 其他规定

第十三条 安全生产部应按照电厂《安全规范化管理标准》定期组织检查,并下达整改通知书,各部门应定期进行自查整改,消除因设备场地、工作条件等原因造成的危险因素。

第十四条 各部门应对照电厂《工器具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定期对工器具进行检查与试验,并正确使用,杜绝因工器具使用不当造成的不安全事件。

第十五条 生产现场人员应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检修工艺规程和运行规程的有关规定,杜绝违章事件的发生,确保工作质量,消除设备隐患。第六章 考核与处罚

第十六条 由于不遵守《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规定》造成的不安全事件,按照《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和《电厂二类障碍与异常》界定的标准进行考核处罚。对违反规定的行为按电厂《安全生产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处罚。第七章 反 馈

第十七条 本规定应根据执行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一般一年审查一次,三年全面修订一次。

第八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规定适用于电厂各部门以及各外包施工队伍。第十九条 本规定由电厂安全生产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其他相关规定同时废止。

百龙滩水电厂历年统计事故分析

百龙滩水电厂位于广西红水河中游,是红水河第7个梯级电站。电站装有32 MW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6台,自1996年2月至1999年5月相继投产。

事故分类统计事故统计分析

2.1 机械事故

自第一台机组投产至今,累计机械统计事故5次,其中1997年1号机在低温启动时,发电机因电磁噪音异常(目前尚未查到原因)而非计划停运2次,3号机因发电机转子故障非计划停运2次;2002年4号机在运行过程中8号导叶弯曲连杆脱落、9号导叶弯曲变形引起非计划停运。

3号机试运行2个多月后,发现发电机转子4颗T型键止动压板的M12定位螺钉脱落,制造商富士电机公司判断可以继续运行。一个半月后机组无法启动运行,检查发现16个转子引线连接片全部断损,转子中心体在6,8号T型键处多处裂纹,最长180 mm。事故修理时间达5个月之久,买卖双方损失严重。事故直接原因是由于发电机转子磁轭热套紧固量未达到设计要求。

2.2 保护事故

保护设备累计统计事故23次,其中机组保护误动8次,主变保护误动8次,两者占总数的69.9%,220 kV断路器事故跳闸5次,机组动力盘柜BZT拒动2次。

2.2.1 机组保护误动

8次误动中4次是机组数字保护,均发生在2号机,当机组保护装置电源消失,软件看门狗故障,机组电气量异常但尚未达到保护动作整定值时,机组数字保护均出口跳闸造成非计划停运(日本富士电机公司理解为正常停运,而不是事故停运,这主要是由于日本保护设计思想与我国不同)。另有4次负序过流Ⅱ段保护误动均发生在3号机。1999年5月经日本方技术人员对其软件进行修改完善后,机组保护误动现象到发稿日再未发生。

2.2.2 主变保护误动

(1)设计原因:因各种原因,在主变保护设计中未将厂用电分支系统CT接入主变差动保护回路,致使主变差动保护不能躲过近距离厂用电系统短路故障电流,而扩大事故2次;因主变测温装置设计选型不当、工作票安全措施又不到位导致主变事故失压1次。

(2)管理问题:由于保护接线错误、主变零序保护定值由5.3 s变为0 s导致越级跳闸,端子受潮释压保护误动等原因,1号主变事故失压各1次;主变差动保护计算中,CT变比计算有误,3号主变事故失压1次。

(3)设备缺陷:因220 kV断路器拒动启动失灵保护出口,1号主变事故失压1次。

2.2.3 220 kV断路器事故跳闸

5次220 kV断路器事故跳闸中有2次是对侧线路保护原因,1次是农网改造引起线路对地放电,2次因保护接线错误引起。

2.3 监控励磁事故

监控和励磁系统累计统计事故5次,其中监控系统3次,励磁系统2次。监控系统3次事故分别是:监控系统通讯中断引起1号机非计划停运,5号机因监控系统中央处理模块故障非计划停运,监控系统用于检测机组机端电压的采集模块故障,1号机非计划停运;励磁系统事故一起为1号机误强励非计划停运,另一起事故是2号机因励磁功率柜风机电压监视继电器失灵,风机停风后,B相可控硅元件热击穿,保险烧断,发电机差动保护动作。

2.4 调速器事故

调速器累计统计事故15次,其中由于调速器浆叶、导叶主配抽动导致调速器突然溜负荷、关机、过负荷等共12次,占总数的80.0%,2次为调速器导叶反馈钢丝绳脱落、1次为轮叶反馈钢丝绳脱落。调速器自投运以来,运行就不稳定,经常发生引导阀发卡,主配抽动,影响调速器的稳定性。

2.5 自动化事故

自动化元件累计统计事故22次,其中推力轴承润滑油油流中断7次,轴承高位油箱油位异常5次,压力油罐油压过低3次,机组温度测温装置误动4次,机组冷却风机电源故障2次,厂房渗漏排水泵不能自动启动而水淹排水泵房1次。因机组润滑油系统异常导致机组非计划停运15次,占总数的68.2%。1996-1999年自动化元件累计统计事故19次,从这4年的统计事故内容及原因分析,造成机组非计划停运主要原因是管理和维护方面存在问题,且68.2%是重复性事故。2000年后有所改善。

2.6 人为责任事故

人为责任累计统计事故18次,占事故总数的20.2%,人为责任事故原因有三:

(1)运行、维护人员操作失误11次,占总数的61.1%。

(2)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工作失误3次。

(3)项目监管不力,外来人员盲目施工、误动设备4次。事故趋势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1996-1999年设备统计事故是逐年增加的趋势,1999年事故达到高峰,反映出前4年机组各设备还处于边施工、边暴露问题、边处理问题、边适应设备运行的过渡期。1999,2000年经过设备和环境综合整治,重要辅助设备电源改造,机组部分保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修改,设备运行进行优化等工作,设备运行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特别是重复性的机组油系统油位、油压异常导致机组非计划停运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自2000年设备统计事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在设备改造过程中,职工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工作疏忽,导致多起事故,今后在抓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的同时,更应注意提高人员素质。经验教训

(1)设备安装过渡期太长。6台机组全部投产历经3年多,期间,投产机组运行环境条件恶劣,设备上经常积有大量灰尘。为此,发生过计算机通信中断,设备模块、元件烧坏,特别是监控和调速器电源模块运行不稳定或烧坏。

(2)设备基础管理工作差,技术措施不完善,组织措施不到位。如因管理不到位、力度不够,发生重复性和人为责任事故数十次。

(3)初期对职工技术培训重视不够、效果差,职工综合素质相对较差,又是进口机组,运行、维护人员对新设备性能不够熟,数次出现操作失误引发设备事故。

(4)激励机制欠缺,职工学技术钻业务风气不浓,主动技术攻关热情不高,有很多设备异常现象只要组织得当,完全有可能在出现第一次事故后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多次重复性的机组非计划停运。

从葛洲坝水电厂检修实践谈未来的状态检修

摘要:以葛洲坝水力发电厂近20年来设备检修实践为基础,从状态检修管理体制、人员素质和技术检测手段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葛洲坝水力发电在向以诊断性检修为基础,故障检修与预防性相结合,以实现最低成本消耗为目标的状态检修模式迈进的历程中所采取的措施、设想和面临的困难,解决的思路。

关键词:葛洲坝水电厂 状态检修 检测手段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系统的发供电设备均采用定期预防性试验和定期计划检修。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并借鉴电力发达国家诊断性检修的经验,推进发电设备检修体制的改革根据,提高全国发电设备科学管理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益,我国开始提出并试行状态检修的设想。根据葛洲坝水力发电厂近20年来设备检修实践,从状态检修管理体制、人员素质和技术手段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我们的设想和建议。

发电设备实施状态检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电力设备各专业、多学科的技术问题,而且还涉及到一系列的管理科学上的问题。目前我国推行的状态检修是指在试点厂探索融故障检修、计划性检修、状态检修、主动检修为一体的,使设备具有最大可靠性和最低成本消耗的混合检修方式。实施状态检修从整体上理解,就是围绕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检修的预见性、预控性,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从方方面面去做好设备管理工作。纯计划检修已不能适应现代化水电厂的需求

葛洲坝电厂是华中电网的主力电厂,是正在兴建的三峡电厂的反调节水电厂。电站设计水头18.6m,全厂共装机21台,装机容量2175MW。近年来,该厂经过对水轮发电机油、水、风系统的自动化元件、发电机励磁、调速、保护系统,水轮机推力瓦和220kV、500kV开关站等设备的优化改造,其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安全运行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以往采用的纯计划检修已不能适应现代化设备运行和各种突发事故的要求,因此实行状态检修已成为该厂各项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1.1 纯计划检修的弊病

纯计划性的预防检修,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它包括了设备的大修、小修、定期维护等,如《发电厂检修规程》明确规定,机组大修每3~5年1次,小修每年2次,检修安排的重要依据是检修周期。这种检修模式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比较保守,且存在许多弊病:

(1)纯计划检修的不科学性 纯计划检修是依据设备的制造质量、安装工艺、现场投运调试情况而预定一个检修周期,将其写入设备的检修规程并固定下来,由生产计划部门参照执行。纯计划检修虽然对设备状态不佳的设备进行了必要的维修,但对设备运行情况良好的设备按部就班修理,这样势必造成有些发电机组越修越坏或良好设备一修便故障率增加的现象,因此缺乏科学性。

(2)设备检修的不经济性 纯计划检修一方面致使有些状况较好的设备到期必须修理,增加设备检修费用,同时又加速了设备的磨损,甚至缩短了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利用率;另一方面,少数状况不好的设备因检修周期未到而得不到及时检修,降低了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甚至到发生事故后才抢修,扩大了经济损失。

(2)检修过程的不持续性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有许多电厂相继推出了检修运行分离的管理体制的改革措施,纷纷成立和组建了各自的检修,但由于发电厂和检修公司之间设备责任的不明确和分工的交叉,在检修特别是大修及扩大性大修方面,尽管检修质量能够得到保障,仍普遍存在着检修与维护过程的不持续性,常常使一些技改项目特别是一些小的技改项目,在检修完成后进行日常维护或事故处理时一些资料图纸、技术参数的混乱,从而延长了检修时间,降低了设备利用率,给发电厂造成不必要的运行时间损失和经济损失。状态检修的关键是对状态检修全过程管理

真正意义上的状态检修其成本消耗最低,设备运行具有最大可靠性。因此在实施状态检修时,一方面对一些非主要运行设备可实行状态检修,而对主要发电设备,由于其影响性和经济性,应大力依靠监测手段,预测其运行的最后程度,实行计划检修,并在设备有可能造成较严重后果或经济损失较大时,对其进行预防性检修;另一方面,由于设备运行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控性,状态检修应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定期发现问题,定期淘汰设备,加速设备折旧,以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2.1 实行状态检修必须从改变观念入手

纯计划检修是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下针对我国的国情而实施的一种设备检修管理模式。固定的检修周期并不随现场设备的运行条件、环境和设备的换型、运行可靠性的提高而变化。因此形成了设备到期就必修,不论其健康状况如何均来一个大拆、大卸、大组装。因此开展状态检修与预防性检修、故障检修相结合的混合式检修势在必行,且必须从思想观念上彻底突破相关的条条框框,打破纯计划检修模式下的固有检修周期的约束。

2.2 葛洲坝电厂检修模式

1993年10月,葛洲坝水力发电厂打破了传统的检修模式,代之以计划检修为主,诊断检修为辅的检修模式,遵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修必修好”的原则,把集检修、运行管理为一体的发电综合体分离为两个独立的单位:发电厂与独立核算的具有法人资格的检修公司,从而向状态检修迈出了第一步。1995年针对发电厂与检修公司之间存在的责任混淆等问题对两单位的设备分工进行了重新分配:发电厂负责对设备的运行管理、二次电气设备的大、小修和日常维护;检修公司负责机械、一次电气设备的大、小修。新的检修模式的建立,不仅在建立新的检修观念的同时精简了机构,促进了职工队伍向技术业务素质的提高,而且使发电厂的职能进一步明确和单纯化,逐步从纯计划检修向以状态检修为基础,故障检修与预防性检修相结合,以最低经济消耗为目标,同时兼顾设备运行可靠性的混合检修方式发展。

2.3 葛洲坝电厂在推行状态检修的前期实践

在进行检修体制改革的同时,葛洲坝电厂在部分设备的运行管理方面相继开展了一些“初级阶段”的状态检修工作:如1990年进行的3F机组扩大性检修,按惯例机组运行10年左右扩修一次,而3F仅运行了8年时间因水转机转轮漏油严重而提前进行扩修。按计划5F机组应该在1995年进行扩修,由于5F机组的运行状况良好,至今尚未进行扩修。

1998年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全流域性大洪水,其洪峰水位之高,来水量之大,持续时间之久是历史罕见的。葛洲坝电厂做为我国最大的水力发电厂,在其发电机组2F、4F、5F、6F相继出现上导、水导摆度增大的不良运行工况,振动摆度监测装置实时在线监测并报警,在确认了这一不良运行工况之后,葛洲坝电厂及时同调度联系申请停机低谷消缺,施行状态检修。从而在确保大坝安全及发电的同时,发挥大型水力枢纽拦洪、错峰、削峰作用,最大限度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为整个长江流域尤其是确保荆江大堤、共同抵御洪水的侵蚀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推行状态检修的首要任务是提高人员素质

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随着现代科技在发电厂的应用,计算机监控已能代替人来完成大部分设备的运行监视,但这些技术都需要人去控制、去操作。而状态检修作为未来我国电力系统检修方式的发展方向更需要一专多能型技术人才,因此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们急待解决的首要任务。

状态检修与纯计划性检修对人员素质要求的最大不同点在于纯计划性检修要求技术人员熟练掌握一个专业面的知识就可,而状态检修则要求各单位、各级技术部门都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独立的判断能力、很强的事故处理能力,即需要一专多能型技术人才,在设备运行、设备故障处理和设备检修过程中均能够把经济损失降低到最低点,以确保设备利用率和整体效益的高起点。

为此,葛洲坝电厂在全厂实施了“三全”培训制度。所谓“三全”,即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地参与新设备的开发、研制、设计及安装、调试,有效利用葛洲坝电厂大中专以上学历占职工总数50%以上的优势,掌握设计原理和思路,使葛洲坝电厂厂在由纯计划检修向状态检修体制转变的进程中受益非浅。

在检修和技改过程中,葛洲坝电厂建立起与(合同)协作单位良好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友好合作关系,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从设计开始,参与全过程。共同参与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各方面意见和建议能得到充分酝酿,及时总结,归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做,不仅培训出一批能胜任生产现场运行操作、检修维护、改造(改进)、完善提高的骨干力量,而且大大地缩短开发、研制、试用的周期,加快了新设备推广应用,提高新设备的实用性和适应性,达到了培训的目的。

要真正有效地开展状态检修,仅有以上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开展全方位的运行维护交叉更深层次的业务技术培训,造就一大批既懂运行管理又懂设备维护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健康状况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先进检测手段和装备是实施状态检修必要手段

从葛洲坝电厂目前的设备先进水平及在线检测手段来看,要想真正实现状态检修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但该厂根据自身实际,在向状态检修迈进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进行了大量艰苦的实践和探索、提高了在线检测水平。

4.1 计算机监控系统高度自动化

葛洲坝电厂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已全部实现了设备监控、报表自动打印、事件顺序记录、历史数据查询、事件追忆及存贮等功能,还开发了智能语音报警和电话报警功能,并有事故处理和操作票专家系统。特别是其计算机历史数据库,实现了各设备的累计运行时间、不间断连续运行时间等数据的统计存档,可供查询和打印分析,为设备检修和维护提供可靠依据。

4.2 机组振动、摆度监测

目前国内不少水电厂都安装了计算机监控系统,但对于表征水轮发电机组稳定运行的机组非电量主要参数等都没有考虑或很少考虑。葛洲坝电厂与华中理工大学联合研制开发的“机组振动、摆度监测专家系统”有效地弥补了机组非电量在线监测的不足。

该专家系统一方面可实时观察机组运行数据情况:可实时记录200s以内的机组甩负荷后的运行参数,另一方面又可根据需要进行现场信号分析和处理,帮助现场操作人员了解机组运行情况。

4.3 辅助设备的全方位监控

在监视方面:对机组的重要辅助设备如技术供水系统、漏油泵控制系统、顶盖排水、清洁水系统、自动补气装置等,除常规压力开关或浮子式液位信号器外还安装了非电量传感器来监视模拟量信号,这种采用开关量定位监视和模拟量连续监视相结合的方法既给运行人员一个设备运行工况的量化概念,又有利于辅助设备的安全运行。辅助设备的全方位监控使机组主辅设备的安全水平大幅度提高。

4.4 先进的报警手段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语音报警分几级,最基本的显示在简报窗,监控系统的所有信息以滚动方式在简报窗陆续显示。对事故信号、保护信号以及重要的辅助设备等都设置了语音报警,并对一些比较严重的事故按其重要程度分类,同时启动不同部门负责人的电话语音报警,并统治现场设备事故的性质。实现电话语音报警可以便运行人员同检修人员共同快速处理、恢复设备,减少经济损失。先进报警手段提高了综合管理水平。状态检修在葛洲坝电厂的发展前景

改革传统的计划检修体制,实施诊断性的状态检修制度,有利于保证安全生产、降低检修费用、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企业经济效益,是设备检修的发展方向。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正确把握设备健康状况是状态检修成功与否的关键。过去通过计划检修,可以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并及时处理,设备安全才得以保证。如果现在普遍实行状态检修,以现有技术条件和管理体制,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努力。为此,在改革检修管理体制方面建议如下:

(1)取消指令性的计划检修,改为指导性的计划检修,将预防检修、状态检修和事故后检修有机结合,逐步过渡到以状态检修为主的主动检修模式。

(2)成立专业化的检修公司,实现集中检修进而实施终生检修承包制,改变现在以设备检修规模的次数定效益的弊端,创造设备运行和检修的最佳经济效益。

(3)不断实施、完善和推广各种状态监测手段,在全面监测各设备的同时,对异动设备实行重点跟踪监测和分析,为状态检修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4)充分发挥葛洲坝电厂分厂、车间、班组三级质量验收体系,对每台机建立一套完整的健康履历,了解分析设备现状、跟踪分析设备现状、跟踪细小缺陷的发展方向,对设备状况做到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把握设备健康的命脉。

状态检修作为我国电力系统实现体制转变,提高电力设备的科学管理水平的有力措施,是葛洲坝电厂今后在电力生产中急需努力和发展的方向,尽管该厂要全面实施状态检修还需做大量的工作,但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葛洲坝电厂有能力在状态检修方面走出自己的特色,走出中国的模式。

第四篇:浅谈双因素理论在管理中激励

浅谈双因素理论在管理中激励

摘要:人的一切有目的的行为都是出于对某种需要的追求,当人的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将形成寻求满足需要的动机,这正是产生激励的起点。双因素理论是激励的一种理论,管理者可以从人的需要出发,通过对员工个性的把握,根据双因素理论来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以解决需求问题。本文以海底捞企业成功的管理制度为例,分析其管理制度中所运用到的双因素理论,从而启发如何在管理中运用双因素理论达到成功的激励作用。

一、双因素理论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双因素理论是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即保健因素-激励因素理论是赫兹伯格最主要的成就。

20世纪5O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美国匹兹堡地区对二百名工程师、会计师进行了调查访问。访问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在工作中,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满意的,并估计这种积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又有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不满意的,并估计这种消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赫茨伯格以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为材料,着手去研究哪些事情使人们在工作中快乐和满足,哪些事情造成不愉快和不满足。结果他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他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

其中,保健因素的满足对职工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保健从人的环境中消除有害于健康的事物,它不能直接提高健康水平,但有预防疾病的效果;它不是治疗性的,而是预防性的。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当这些因素恶化到人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时,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意。但是,当人们认为这些因素很好时,它只是消除了不满意,并不会导致积极的态度,这就形成了某种既不是满意、又不是不满意的中性状态。而激励因素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这是那些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提高了工作职责,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如果这些因素具备了,就能对人们产生更大的激励。从这个意义出发,赫茨伯格认为传统的激励假设,如工资刺激、人际关系的改善、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等,都不会产生更大的激励;它们能消除不满意,防止产生问题,但这些传统的“激励因素”即使达到最佳程度,也不会产生积极的激励。按照赫茨伯格的意见,管理当局应该认识到保健因素是必需的,不过它一旦使不满意中和以后,就不能产生更积极的效果。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使人们有更好的工作成绩。

赫茨伯格及其同事以后又对各种专业性和非专业性的工业组织进行了多次调查,他们发现,由于调查对象和条件的不同,各种因素的归属有些差别,但总的来看,激励因素基本上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的,保健因素基本都是属于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的。但是,赫茨伯格注意到,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都有若干重叠现象,如赏识属于激励因素,基本上起积极作用;但当没有受到赏识时,又可能起消极作用,这时又表现为保健因素。工资是保健因素,但有时也能产生使职工满意的结果。

二、双因素理论在管理中的激励作用-以海底捞管理模式为例

海底捞火锅店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开设了分店,并且规模越来越大。海底捞在食客中以良好的服务素质而著名。曾经有一位火锅业同行在夜里10点慕名前往,服务员的一句话让他终身难忘,服务员真诚地说:“哥,您别等了,今天吃不上了。改天给我们打个电话我们提前给您留个位。”此时距离打佯的时间还有近3个小时。等待区人声鼎沸但其乐融融,并非通常所见的抱怨和焦急。人们喝着免费豆浆、柠檬水,亲朋好友间或是在惬意地聊天,或是已经摆开了牌局。除此之外,等位的顾客还可以享受到免费擦鞋、免费上网或免费美甲的服务。等待尽管漫长到两三个小时,但一点都不煎熬。

在我看来,海底捞能有如此忠诚的员工,服务如此的周到,得益于海底捞独特的员工管理体系,这一成功的员工管理体系使其发展出现了快速增长的情况,并使分店得到了不断发展。

如以下的管理模式: ● 海底捞中的服务员大多是通过熟人介绍过来的,比如老乡、同学、亲戚或者家人等。虽然这种方式被一些人看来简直有些不可思议,但海底捞却这样认为,餐饮业一直以来就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而且员工的流动性非常高,要想管理好员工,首先要让他们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让他们把企业当成家一样对待,而这就需要企业对待他们要像家人一样,这样才能激发出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也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在海底捞工作的每一名员工都会享受到企业为他们提供的住房福利。比如,海底捞为员工租的房子全部是两、三居室,且每个房间都安有空调和电视机。为了节省员工的上下班时间,管理者还会考虑将房子租在距离店面步行不到20分钟路程的小区,并且每个房子中还有专门为员工提供保洁、洗衣等人性化服务的家政公司。此外,如果员工是夫妻,还会考虑分给他们一个单独的房间,以体现出人性化的特征。据不完全统计,海底捞每年为北京的员工租房的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 给优秀员工的父母寄“养老保险”海底捞在留人制度方面还有这样一个规定:为了激励优秀员工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公司建立了一个名为“员工家属养老金”的账户,规定每个月给大堂经理、店长以及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员工的父母发放几百元的养老费用。因为这些员工大多来自于农村,他们的父母基本都没有养老保险,而海底捞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给他们发保险金,以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无疑,当员工的父母拿到养老金后,出于人情方面考虑,他们也自然会叮嘱自己的孩子要在海底捞好好干,不要辜负了企业对他们的厚望。

● 将员工的安全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在海底捞对员工的管理中,还有一项人情味十足的管理制度:将员工的安全放到日常培训最重要的位置。也就是说,在日常管理中,企业管理者会不厌其烦地向员工传递安全的重要性。比如,让厨师长对其他厨师培训如何预防被油滴溅伤皮肤的安全技能;告诉服务员在传菜过程中如何避免被热菜烫伤。通过这样的安全培训,使员工有效地保护了自己,并能让员工感受到企业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从而自发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 海底捞为员工设计好在本企业的职业发展路径,并清晰地向他们表明该发展途径及待遇,以及良好的晋升通道,层层提拔。每个在这里工作的员工都觉得工作有奔头、未来充满着希望。海底捞的管理人员几乎都是从底层提拔上来的,而且不论年龄、不论资历,能者居之。

从以上的管理制度来看,海底捞的员工管理模式中在激励理论方面,综合运用了内容型、过程型、结果反馈型激励理论。

其中,海底捞的服务员都是通过熟人介绍来工作的,使员工形成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海底捞为员工提供的住房福利,给予员工父母的“养老保险”,以及将员工的安全放到日常培训最重要的位置。这充分地满足了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

而海底捞的晋升机制公开、透明、有着清晰的递进关系,让每个人都能看到希望,找到自己的目标,给予了每位员工一个公平的发展空间。这满足了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海底捞的员工管理中,同时具备了保健因素以及激励因素,即满足了双因素理论的条件,表示给该企业的员工带来了极大的满足,产生了激励,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三、两种因素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结合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来看双因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在我们的组织中的许多领域,而不仅仅是工资和奖金这些保健因素,如果使用得当,也可以成为激励因素。海底捞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例如为员工提供良好的住房条件,一方面满足了员工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人性化的住房福利对员工的满足感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从而产生了激励。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内在激励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许多发达国家的组织管理者积极需找内在激励的方法,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如:工作丰富化、工作扩大化、弹性的工作时间等。要注意的是,单纯的物质鼓励是有限的,在管理中应该处理好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的关系,注意区别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前者的满足可以消除不满,后者的满足可以产生满意。

【参考文献】

1.双因素理论的概念,《管理心理学》,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殷智虹、叶敏 编著 2.海底捞的管理模式,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第五篇: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管理与监测计划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管理与监测计划

为控制并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应高度重视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强化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明确并落实各部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职责,并加强监管。

针对医院感染的易感特点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个环节,制定并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切实从管理及技术操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具体如下:

1、对重症医学科(ICU)、手术室、新生儿室、、内镜室、消毒供应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管理。

贯彻落实《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健全规章制度、细化工作规范、落实各项措施,如对ICU和手术部位开展综合性目标性监测,重点关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使用呼吸机和特殊手术的患者(如:出血量多、污染伤口等)的患者,对开展目标性监测的科室,院感专职人员定期下临床科室督查,进行现场指导,定期对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加强监督,要求重点部门的质控医生和质控护士明确各自职责,加强对本科室易感因素的监控,每月对全院所有科室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下一月复查,每半年对感染较高风险的科室进行风险因素评估,制定针对性的控制因素并实施。

2、加强手术器械等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工作。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要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切实做好手术器械、注射器具及其他侵入性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工作。对耐高温、耐高湿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应当首选压力蒸汽灭菌,尽量避免使用液体化学消毒剂进行浸泡灭菌。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不得重复使用。进入人体组织和无菌器官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用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皮肤、粘膜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用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从而切断传播途径,达到防止交叉感染的目的,定期抽查物品进行清洗效果和细菌学监测。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实施手术、注射、插管及其他侵入性诊疗操作技术时,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手卫生规范,避免因医务人员行为不规范导致患者发生感染,降低因医疗用水、医疗器械和器具使用及环境和物体表面污染导致的医院感染,院感专职人员不定时到手术科室查看换药、侵袭性穿刺过程中无菌技术执行情况。

4、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要加强重点部门(重症医学科(ICU)、手术室、新生儿室、内镜室、消毒供应等),重点部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医院内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以及关键环节(各种手术、注射、插管、内镜诊疗操作等)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感染病例。

5、重点关注留置各种管道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老年人、婴幼儿、免疫力低下、严重营养不良患者、频繁使用抗菌药物的、手术后患者等易感的重点人群。院感专职人员定期到科室进行翻阅病历或查看电子病历,了解科室的重点院感人群,督促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过程中,加强观察,合理治疗,避免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6、加强对全体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特别要加大重点部门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培训力度,强化防控意识,加大对消毒灭菌、无菌技术操作、手卫生及隔离等措施的落实力度,提高医务人员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工作能力和处置能力,切实保障医疗安全。

医院感染办公室

下载水库大坝在运作管理中常见的危险因素与防治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水库大坝在运作管理中常见的危险因素与防治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