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事故案例分析及现场执法讲解

时间:2019-05-14 22:36: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4、事故案例分析及现场执法讲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4、事故案例分析及现场执法讲解》。

第一篇:4、事故案例分析及现场执法讲解

事故案例分析及现场执法讲解

前言

“依法治国、执政为民”,本届政府的基本执政理念,主要是顺应中国发展的国情和民生需要。建筑领域依法监管已提出多年,但实施效果不佳,主要问题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今后这一现象应彻底改变,违法的代价将是史无前例的。

基本内容

一、当前的安全形势

1、我区的总体情况

2013年全区建筑总产值达到2271亿元,为历史最高,增幅达到21.66%,比广西GDP增速快11个百分点。在建筑业增长速度快、项目数量多、分布地域广、安全基础不牢、监管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全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目标顺利完成,但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大幅上升。从绝对指标看,2013年全区受监督的房屋和市政工程共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31起,同比增长121%;死亡33人,同比增长136%;2013全年建筑施工死亡人数控制指标为50人,实际死亡占全年控制指标的66%;全年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的较大安全生产事故。从相对指标看,2013年全区建筑施工百亿元产值死亡率为1.45人/百亿元,比2012年上升93.3%。

2014年,全区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500多亿元,增幅达接近20%。从绝对指标看,2014年全区受监督的房屋和市政工程共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28起责任事故,死亡34人,2人人失踪(南宁市轨道交通事故这部分数据与2013年的数据基本持平;2014全年建筑施工死亡人数控制指标为50人,实际死亡占全年控制指标的56%;全年发生了一起一次死亡3人的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即为5.13临桂六塘镇公租房模板坍塌事故。

2、专项分析

2.1、事故总量分析。2014年事故死亡人数位列2004年以来事故死亡人数的第五位,事故死亡人数依然保持在高位。

2.2、百亿元死亡率指标分析。2013年全区建筑施工百亿元产值死亡率是1.45人/百亿元,相对于2012年和2011年有所反弹,与2010年的数据相当。

2015年,我区建设工程领域共发生死亡事故22起,死亡26人,位列全国第六位,其中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及以上事故两起,分别是“3.26江南区标准厂房项目外架坍塌事故”和“8.12玉林市玉容路道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改造工程窒息事故”,鉴于我区的生产规模在国内兄弟省份中也是较小的,以此推算我区的百亿元死亡率应该是全国最高的。因此,从事故的起数和级别来看,我区目前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安全生产形势是极其严峻的。

二、典型事故分析

当前安全生产的五大总量

1、管理不到位。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包括了施工企业的管理、监理的管理、项目的管理和分包、劳务的管理以及政府的监管等等。从这些发生事故的项目来看每一层的管理都是形同虚设的,或者说是各自为政的,企业就管几个发工资的项目管理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经常不在现场,最终是分包和劳务人员在工地野蛮施工、盲目赶工,安全生产无从谈起。

2、安全投入不足。

一是管理人员不足。企业追求跨越式发展,工程量接连创新高,但是事故也接连创新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明显滞后于企业的发展,项目增加了,管理人员没有增加,管理模式没有改变,安全风险必须升高。

二是安全教育投入不足,大部分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工人的违章操作,企业对工人不教育、不培训,工人的安全意识几乎不存在,该佩带的安全用品不佩带,现场防护不关心,到了工作面就盲目赶工。

三是防护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投入不到位。木支撑、龙门吊、竹外架和许多不达标的安全帽、安全网等防护产品和机械设备在一定范围内还是存在使用的现象,安全防护经常是就地取材,企业功利心切,克扣安全文明施工费。企业投入着力点不对,现场文明施工不错,但是作业面防护不足。

3、“一岗双责”未落实到位。“一岗双责”已提多年,也是解决施工现场众多隐患的有效手段,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还没有哪个企业真正落实到位的,许多项目现场有问题都是找安全员,有责任也是由安全员来负,很多施工员不认真交底,班组长不认真教育,材料员没采购合格的材料等问题还是普遍存在。因此,如今的安全员一直是在做安全,而非管安全,其他人员则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一岗双责”言而无实。

4、监理的履职不到位,安全监理失位。从本年度对各类事故的实地排查开看,现场监理的履职特别是安全方面的监管是不到位的,大部分是根本漠不关心,所谓的一些管理措施就是简单的文来文往,安全隐患不及时发现,不及时整改,对于施工企业屡教不改的,监理机构能不做到按规定告知建设单位和当地主管部门,对事故的发生确实难脱其责。

5、法律法规未能真正落实。在安全管理方面,其实我国已经有具备广泛指导性的《安全生产法》和具备可操作性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等,但是这些法律法规最终均难以落实。今年7月份我厅联合区安监局对区内建设工程领域发生事故的地区进行了复查,发现许多事故最终没有落实处罚,或者是处罚的力度明显不足,事故的责任企业和责任人追责不到位,总包企业的责任往往推给了分包企业或者相关人员,处罚不落实或力度不足直接导致一些企业事故接连发生。

三、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执法依据

1、法律层面

两个基本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所有建设领域安全生产执法的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是1997年施行的,至今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2002年施行的,但2014年进行了修订,因此当前施行的应该是2014年的修订版。

另外有一个规范执法的法律,199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范了所有行政处罚的基本程序。

2、行政法规

当前行政处罚执行的主要法规是2003年发布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这个条例也是根据《建筑法》和《安全生产法》而制定的,它总体上规范了建筑业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行为,也提供了处罚依据,是建筑业行政执法的主要依据。

3、其他法规和规定 3.1、地方性法规

通过自治区人大立法审查的地方性法律法规,部分有立法权的地区人大立法。目前最主要的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另外就是南宁市人大通过的一个施工现场的简易处罚条例。

3.2、部门规定

由法律、法规提出的管理领域的细化规定,一般法律法规已提出明确规定的领域,部门可指定相应的规定,主要目的是填补法律法规的遗漏区域,同时提高法律法规的实操性。

目前,建筑领域的主要规定多为住建部和广西住建厅制定的。

4、一些法律、法规的交织部分

法律、法规的制定往往经过多重的合法性审查和征求意见,极少出现内容交织和抵触条文。在法律方面:解释权在人大部门,其宗旨是法律制定的精神和原本。在法规方面:首先是下位法必须服从上位法,部门法和地方法存在交织的,应优先考虑法规的本意进行执行。法规的执行存在缓冲期。

四、我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执法形式

1、按照时段划分:事故执行和过程执法

事故执法即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进行的行政执法,包括事故调查、取证和处罚。过程执法即对在建项目施工现场的处罚,包括案件调查、立案、复核和处罚。

两种执法的类型最大的区别是执法前的调查工作,事故执法时根据相应规定成立的调查组进行调查的,进行的是事故反向调查;过程执法时根据职能成立的检查组进行调查的,进行的是事故预见性调查。

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其执法主要依照的是《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

第九条: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三条: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第十九条: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第二十条:上级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调查由下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事故。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由上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另行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2、按照层级划分:自治区的层级执法和市、县的监管执法

自治区的层级执法主要形式就是季度性的层级执法检查,这种执法形式是目前广西住建厅采取的对参建企业和执业人员最常用的一种形式,也是最有效的一种形式,市、县的监管执法主要也是参照自治区的层级执法形式。下面详细的和大家讲解:

2.1、层级执法的主要依据

自治区的层组执法检查自2006年以来,基本上保持了每个季度一次,主要源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暂行规定》(桂建质【2005】21号),首次对我区的建筑工程实行层级发生事故的安全监督,并由此制定季度性的层级执法检查,此类检查的年度频率和覆盖率均形成书面责任状,由厅长和自治区安委会签任。因此,其执行力是必须严格保障的。

2014年,住建部发出了两个规范性文件,即《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监督规定》(建质【2014】153号)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监督工作规程》(建质【2014】154号),对住建主管部门实行的安全监督进行了规定和行为规范。这两个文件也是当前实行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的主要依据。

3、安全层级执法的两各基本方面: 3.1、安全隐患识别 3.1.1重大危险源的识别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七章附则中第九十六条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从这一规定看,重大危险源的概念有三个层次的含义:

1、重大危险源是一类场所或者设施(合称单元);

2、重大危险源是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的场所或者设施;

3、重大危险源是生产、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场所或者设施。

广义上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建设工程的重大危险源

在日常施工过程中,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建设工程的重大危险源。根据多年的建筑事故来看,高支模、深基坑和起重机械为目前建设工程的三个重大危险源,因为此类事故最易引发群死群伤,产生的影响也最大,因此,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应主要来自于对行业事故特点的了解。

建筑业是粗放型发展的行业,也是劳务密集型产业,因此,重大危险源还应结合劳动力的密集程度进行判断,一些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分部、分项工程也应归类为重大危险源。

3.1.2隐患识别的方式

危险源和隐患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概念: 危险源被防范和控制住不等于隐患 危险源未被防范和规制住就是隐患

所以危险源不可怕,可怕的是隐患,重大危险源不防控好就会发展成为重大的安全隐患。隐患的识别十分重要!隐患识别的几个主要方式

(1)通过重大危险源识别重大隐患;

重大危险源往往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规定,主要依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的要求。根据文明施工标准和现行的可视化教育内容,重大危险源应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予以公示告知,特别是高支模、深基坑和起重设备等。

(2)通过项目的施工特点识别隐患;

项目的特点主要有项目的施工特点和设计的特点。

施工特点:分隔出来的后浇带,使用一些整体式的提升和吊装设备,或者一些需要压缩工期而采取的措施等等。

设计的特点:一些大型的悬挑和大跨度的造型设计,一些需要连续施工的重要部位等等。(3)日常的工作经验识别;

日常的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可以提高安全隐患的识别能力。特别是总结本地区的安全隐患特点可以提升识别能力,其次是着力关注大量劳动力作业的施工环境安全。

(4)各种技术规范、标准的技术识别。安全技术规范和相关的技术规程非常多。几本重要的:JGJ59-2011,脚手架、模板、临时用电和起重设备。重点是里面的强条。

3.2、安全隐患处置

3.2.1安全隐患处置的类别划分

安全隐患的处置首先要进行类别的划分,从几个大项来划分。常规的几大板块:模板支撑、施工外脚手架、临边防护、临时用电、起重设备和文明施工等其他方面。

(1)模板支撑 模板支撑:楼梯间顶层支模叠层搭设,木支撑不规范;楼梯间局部叠层搭设(应停工整改);用内排架作支撑,部分立杆未对接(应停工整改)。

模板支撑关键是立杆,间距不足、立杆不直、接长使用、叠层搭设、混搭和落地不实是通病,应严格把关,尤其叠层搭设和混搭是否决项。

横杆、剪刀撑,各种附靠杆件,是保障措施,应规范管理。(2)外脚手架

外脚手架:外架与建筑物间距大于150mm无防护;外加与主体超15CM未封闭,作业层无脚手板。外架的几点安全要点:

1)外架是防护体系,不应承受过多的荷载,也不应与受力体系连接,如发现应及时整改。2)悬挑架是重大危险源,应严把方案和实际搭设两道关。

3)外架的封闭是工地最常见的通病,也是引发高坠事故的主要因素,应时时紧控。4)外架隐患过多必与管理有关,应重点查施工、监理的履职情况。

5)应加强对防护用品的监管,尤其是安全网、可调托、钢管和扣件等等。(3)临边防护

临边防护的几点安全要点:

1)临边防护为一独立体系,牢固依靠在主体建筑中,不应与其他体系相连。

2)临边防护不严是工地最常见的通病,也是引发高坠事故的主要因素,应时时紧控。3)临边防护不到位是体现安全管理人员履职是否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4)应加强对临边防护用品的监管,推广应用定型化和工具式的防护用品。(4)施工临时用电

临时用电的几点安全要点:

1)最主要掌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尤其是其中开头的3点强制性条文。2)用电设备外壳接零是用电管理的难点,可着重排查。

3)电路的合理分配和设置是做好用电管理的前提工作,原理与河道分流差不多。4)应加强对临时用电标准化用品的推广。(5)起重设备

起重设备监管的几点安全要点: 1)主要的规范和标准: a、《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 b、《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66号令)c、《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建【2008】76号)d、《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05)e、《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使用管理规定》(桂建质【2015】6号)2)主要落实各方的职责,设备的维保情况和各方的安全协议。3)重点检查一些安全防护装置是否有效。4)产品是否在有效的年限中使用。5)严把设备的检测、标定和评估关。(6)文明施工

文明施工方面的几个要点: 1)几个重要文件:《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施工现场文明卫生基本要求》、《关于加强建筑工地临时活动板房消防安全管理的通知》(桂建管【2013】94号),规定临时板房必须达A级防火要求。

2)三个基本要素:工地的现场规划合理性,生产与办公分离,临时设施的安全性。3)各种警示、指示和安全宣传因合理设置。4)成平、危险品和加工区域应按各自规定划分。(7)广西二十五条

1)未办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登记手续,或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或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或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或必须实行监理而未实行监理,或施工单位无相应施工资质,擅自施工的;

2)对当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和监理项目部下达的停工整改指令拒不执行并继续施工的;

3)对当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和监理项目部下达的隐患整改指令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整改,且整改态度不积极不主动的;

4)在公司季检、分公司月检、项目部周检中,工程质量安全行为、工程实体质量和施工安全防护三个方面的检查内容在任何一类检查中连续缺少2次的(无法提供检查资料或检查资料造假均视为同等情形);

5)施工现场正在施工但无项目部质量或安全管理人员在场,或项目部组成人员中有50%及以上不在场又无法作出合理解释的;

6)未按规定进行地基验槽、桩基子分部工程、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且未进行结构隐蔽工程检查确认合格,又不能作出合理解释的;

7)地基处理工程或桩基工程未按规范要求进行检验检测,违规组织验收的;

8)主要建筑材料(如钢筋、砌块、防水材料等)未检验检测和验收合格擅自安装使用的;

9)抽检发现主要建筑材料不符合设计及标准要求、影响工程实体结构安全或重要使用功能的(如钢筋直径不合格、铝合金门窗主要受力构件厚度不合格);

10)抽检承重结构混凝土强度或砌体砌筑砂浆强度的推定值低于设计强度80%且可能危及工程实体结构安全的;

11)经查实,现场制作的结构混凝土或砌筑砂浆试块造假的;

12)结构构件施工与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不符,存在重大结构安全隐患的(如悬挑构件锚固,主要混凝土承重构件钢筋数量、规格、安装不正确,桩基混凝土强度不合格,桩基承载力、完整性检测结果不合格等);

13)框架梁、柱节点处,相关超过2个(含)强度等级的低标号梁板混凝土流入高标号混凝土墙柱内的; 14)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经过专家论证即已实施的; 15)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不按照施工图及经专家论证的专项方案施工的;

16)施工电梯未经检测及验收合格即投入使用,或超过安全技术标准或制造厂家规定的使用年限,或自由高度超出厂家使用说明要求,或附墙装置间距超出厂家使用说明要求,或防坠安全器出厂日期超过5年未实施报废,或防坠安全器超过有效标定期,或操作人员无证操作的;

17)塔式起重机未经检测及验收合格即投入使用,或超过安全技术标准或制造厂家规定的使用年限,或自由高度超出厂家使用说明要求,或附墙装置间距超出厂家使用说明要求,或未安装齐全有效的安全保护装置,或多塔作业未组织制定并实施防止塔式起重机相互碰撞的安全措施的;

18)临时宿舍、办公用房建筑构件未达到A级燃烧性能等级的;

19)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施工、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材料,又未采取有效绝缘隔离防护措施并悬挂醒目警告标志的;

20)采用梁板墙柱同时浇筑混凝土施工工艺未进行专家论证的; 21)模板支撑体系采用叠层搭设或者钢木混搭的;

22)输送混凝土的泵管与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等连接的; 23)外脚手架搭设与施工进度不同步,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

24)由于工程施工原因,造成周边道路、管线等设施或建(构筑)物等下沉开裂,达到预警值并严重威胁到其使用安全的;

25)其他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安全、严重影响使用功能、严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标准的情形,质量安全事故风险较大,经检查组讨论认为应当实施停工整改的。

3.2.2安全隐患处置的方式 3.2.3安全隐患处置的合理性

五、做好安全管理的几个要素

1、做好安全的指导工作;

安全的指导工作实为安全的交底和宣传工作,主要包括引导工作和帮助工作,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期。

2、监控安全资金的投入;

监控安全资金的投入主要是把该花的钱花出去,应做到因岗设人,而不是因人设岗。

3、做好标准化工作,带动企业安全发展;

做好标准化工作,减少劳动力的投入,形成企业良好的标杆和带动力。使用标准化的防护栏杆。

4、守住安全监管的底线;

守住安全监管的底线;建立安全生产的底线思维!哪些可以触碰,哪些不可以触碰,有不同的应对措施。

5、紧控目标,制定长远规划。

每个地方都应对本地的安全生产制定管理目标和长远规划,坚持安全发展。

六、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安全生产是一个统称,安全管理者和生产管理者因各自水平不同,所以合作参差不刘,重叠或者两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些企业、部门很乐于这类做法,是的安全和生产成天争斗不休,分歧严重。

第一种观点:抛硬币(安全和生产)第二种观点:踢皮球

最终的结果是安全给生产让路 救火队员:做安全而非管安全

改变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进步源于思考

充分发挥带领的作用,让每一个员工成为业内的安全专家

安全管理要在领域中不断更新知识,保持领先,经常参加行业的研讨会、培训课、从战略和长远规划中积极分析,研究如何在安全改进上更进一步,而非成天救火。作为指导一线的资源,让每一个从业者成为主动咨询安全、懂得安全、重视安全,建立一个持续改进作业现场安全、自我强化的良性链条。

第二篇:2015年事故案例讲解

事 故 案 例 汇 编

赛尔能源公司 二〇一六年二月十八日

序 言

为认真贯彻落实 徐矿司党办„2016‟3号 关于开展事故反思大讨论活动的通知要求,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消除事故隐患,促进安全生产,从现在起至3月底深入开展事故反思大讨论活动,现将集团公司2016年1月-2日重伤、死亡事故进行整理汇编,警示职工关爱生命、遵章作业,坚决刹住事故车。以便基层各单位进行事故案例教育,供广大职工学习。

案例1:关于百贯沟公司“1〃11”钢丝绳伤人事故 案例2:三河尖矿“1〃19”车辆伤人事故 案例3:张双楼煤矿“1〃21”运输事故

案例4:关于新安煤业“1〃28”移变歪倒伤人事故 案例5:关于郭家河煤业1306面掉水事故调查及处理的决定

案例6:关于百贯沟公司“1〃14”全矿停电事故 处理的决定

案例一:百贯沟公司“1〃11”钢丝绳伤人事故

2016年1月11日夜班,百贯沟公司在1503工作面回撤支架时,发生一起钢丝绳弹人事故,造成一名职工重伤。

一、事故经过

2016年1月11日夜班,综采工区在1503工作面回撤支架,1时17分左右拉44号支架时,支架在拉出约1.5米左右时停止,此时班长唐绪雷安排支护工蔡争取到掩护支架下拿侧护板销子,当蔡某进入绳道时,挂在靠煤帮掩护支架底座上用17t马镫连接的定向滑轮挂钩受力后劈开,定向滑轮上的钢丝绳弹出,弹在蔡某小腿上,造成其右胫腓股粉碎性骨折、左胫腓骨下段骨折、左肩关节脱位。

二、原因分析

1.伤者蔡某在钢丝绳牵引受力时进入绳道,定向滑轮劈开,钢丝绳弹出伤人,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班长唐某在拉架时未严格落实措施中“严禁人员进入绳道内”之规定,违章安排蔡某进入绳道拿侧护板销子,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3.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领导干部把关不严,职工互监互保、安全联保现场未得到落实,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4.集团公司文件贯彻落实不到位,机电运输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不细、不实,是造成事故又一个原因。

三、处理决定

该起事故发生在集团公司工作会议刚刚召开不久、机运专项整治活动期间,充分暴露了该公司对集团公司会议精神贯彻不力,工作落实不到位,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职工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问题。根据《集团公司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办法》(徐矿司„2015‟11号)第六条之规定,对相关人员处理如下:

1.百贯沟煤业副总经理杜昌要,分管矿井机电运输管理工作,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给予通报批评,并罚款5000 元。

2.驻百贯沟煤业安全监察副处长赵建华,分管矿井安全监察工作,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监察不到位责任,给予通报批评,并罚款5000 元。

3.百贯沟煤业总经理朱玲方,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给予通报批评,并罚款3000 元。

4.百贯沟煤业董事长、党委书记贾敬新,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给予通报批评,并罚款3000 元。

对该起事故负有责任的其他人员,由百贯沟公司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处理结果报集团公司备案。

案例二:关于三河尖矿“1〃19”车辆伤人事故

2016年1月19日早班,三河尖矿西一轨道下山发生一起车辆掉道侧翻伤人事故,造成一名职工重伤。

一、自然情况

西一轨道下山斜巷长350m,巷道倾角24°,使用JY-5型绞车运输,绳径Φ24.5mm,上滑板变坡点至7128轨道巷甩道160m,规定每勾挂3车,特种车辆每钩1车,由准备二区负责管理使用。

二、事故经过

1月18日矿生产会安排,19日早班由负责该斜巷管理的准备二区为采煤一区松料。19日早班班前会,采煤一区区长王某安排4名职工将-835车场的材料车松至7128轨道巷。约12时30分,采煤一区挂钩工苏某将上车场分别装有35块金属网、35棵2.8m单体、35棵3.15m单体的3辆材料车连接后,发出运行信号,采煤一区司机黄某负责开绞车。车辆运行至7128轨联巷甩道口处掉道侧翻,挤伤甩道处把钩工董某,导致其右小腿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三、事故原因

1.伤者董某未在信号硐室内,快速下行的车辆掉道侧翻将董某挤伤,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上车场挂钩工苏某,违反该斜巷运输特种车辆只允许挂1车的规定超挂车,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3.矿领导对安排的工作落实不到位,明确该轨道斜巷及绞车由准备二区管理、使用,但采煤一区现场人员擅自违章作业,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四、处理决定 2015年8月20日,由于该矿对西一轨道下山斜巷运输管理不到位,因绞车钢丝绳断丝超限发生断绳放大滑事故,同类事故在同一地点再次发生,暴露了该矿未能从根本上吸取事故教训,相关矿领导工作不实、履职不到位的问题。根据《集团公司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办法》(徐矿司„2015‟11号)第六条之规定,对相关人员处理如下:

1.三河尖矿副矿长许正强,负责矿井安全生产工作,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给予通报批评,并罚款5000 元。

2.三河尖矿副矿长潘立敏,负责矿井机电运输管理工作,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管理不到位责任,给予通报批评,并罚款5000 元。

3.驻三河尖矿矿安监副处长王刚,负责矿井安全监察工作,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监察不到位责任,给予通报批评,并罚款5000 元。

4.三河尖矿副矿长(主持工作)孟建兵,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给予通报批评,并罚款3000 元。

5.三河尖矿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胡杰,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给予通报批评,并罚款3000 元。

对该起事故负有责任的其他人员,由三河尖矿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处理结果报集团公司备案

案例三:张双楼煤矿“1〃21”运输事故

2016年1月21日夜班,张双楼煤矿-1000m水平西三采区轨道上山发生一起运输事故,造成一名职工头部和胸部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一、事故概况

-1000m水平西三采区轨道上山设计长度342米,倾角21.5°,采用锚喷支护,巷道净宽4.2米、净高3.6米。轨道上口安装一台JYB-60/1.25(90KW)电绞,每钩挂车数量为3辆。斜巷上段安装一套简易架空行人装臵,长度150米。事故发生地点位于轨道上口向下257米,耙装机后第二道安全门处。轨道下口信号位于耙装机后躲避硐室处,距离第一道安全门9米。

2016年1月21日夜班,区长孙某主持召开班前会,安排-1000m水平西三采区轨道上山喷浆、出矸、锚喷支护。到达施工地点后,副班长韦某带领张某、辛某在上部车场准备喷浆料6车。05:00左右,韦某、辛某一同到耙装机后方喷浆机处,韦某安排辛某把勾,韦某到迎头喷浆。第一次3车喷浆料喷完后,由杜某开耙装机装矸,车辆到达上部车场后,运输第二钩喷浆料,喷完浆后继续装完3车矸石,此时已快到下班时间,现场只有4人,班长韦某与耙装机司机等3人至迎头收拾整理喷浆管路,辛某发送信号运输最后1钩矸石,发送完信号后,违章站在从上向下第2辆与第3辆矿车之间,随同矿车一同向上运行。7:35左右,当第3辆矿车运行至耙装机后第二道安全门处,辛某被安全门与矿车挤压,并摔倒在第二道安全门向下1.5米左右,靠近巷道右帮的底板上,造成头部、胸部严重受伤,经全力抢救无效,于10:50死亡。

二、事故原因及性质

经初步分析,事故原因及性质如下:

(一)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辛某违章攀爬运行的车辆,被安全门与矿车挤压,造成头部和胸部严重受伤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

1.班前隐患排查不仔细。第二道安全门由于长期运行,摩擦产生裂纹,安全门上升过程中卡住钢丝绳,造成安全门一端距轨面1.1米,加之发送信号前,未按规定确认安全门是否全部升起,导致矿车运行过程中辛某被安全门卡住。

2.岗组联保互保不到位。耙装机司机与信号工互保不力,耙装结束后未监护车辆运行。

3.现场监督管理不到位,交接班时段安全管控薄弱。现场安全员(瓦安员)提前1个小时离开岗位,未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

4、区队安全管理不力,安全教育不到位。职工安全意识不强,现场违章作业行为未得到有效制止和杜绝。

(二)事故性质

这是一起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职工严重违章造成的责任事故。

三、有关要求

(一)各煤矿企业要立即开展事故警示教育,将这起事故的经过、原因、教训传达到所属各矿井,贯彻到每个职工,举一反三吸取事故教训,对照查找自身问题,强化安全管理,杜绝违章蛮干,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二)要立即组织开展一次运输系统大检查,对运输系统不健全、设备不完好、安全设施不可靠的一律停止作业,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并严格追究有关部门或个人的相关责任。

(三)要认真贯彻落实各岗位、各工种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严格规程措施的现场兑现,严厉打击“三违”行为,加强劳动纪律管理,严格交接班制度,确保正规上岗,规范作业。

(四)春节将至,各煤矿企业要高度重视冬季的安全生产工作,加强现场管理,落实防寒防冻措施及年终检修措施,强化领导带班值班和关键岗位的值班值守,确保节日期间矿区的安全平稳。

案例四:关于新安煤业“1〃28”移变歪倒伤人事故

2016年1月28日早班,新安煤业掘进二区在1204材料道移变处卧底时,移变歪倒挤伤一名职工,经抢救无效死亡。

一、事故概况

1204综采工作面走向长度1070m,面长180m,2015年11月份开始回采,已推进200m。巷道设计宽4.5m、高3m(当前由于巷道受压变形宽3m、高1.8m)。移变开关列车位于材料道540m处。由于受巷道底鼓变形影响,矿计划于元月31日将移变开关列车挪至材料道外口位臵。1月25日早班,矿生产副总主持召开了移变开关列车卧底、材料道局部不够高地段卧底整道现场会,安排由掘进二区负责,对移变开关列车段卧底(便于移变开关列车起吊复轨),材料道开关列车向外局部不够高地段进行卧底、整理轨道、做挪移泵站前准备工作。于当日16时下发了会议纪要。1月26日夜班,掘进二区安排维护员用4分钢丝绳将移变进行了防倒稳固,并安排三班进行卧底整道。

二、事故经过

1月28日早班,掘进二区副区长(主持工作)欧阳某在现场安排副班长王某和胡某、贾某、孟某4人负责移变处卧底。孟某卧4#组合开关下长度约1.5米,王某卧5#移变下长度约5米,胡某卧6#移变下长度约5米,贾某卧7#移变下长度约5米,合计约16.5米,卧深0.6米。13时27分左右,吊挂5号移变的钢丝绳固定卡头突然滑脱,移变因底部悬空(0.5~0.6m)突然歪倒,挤压到正在从轨道一侧进行卧底的王某腹部及以下部位,经现场抢救无效死亡。

三、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吊挂移变的钢丝绳头固定卡子脱落,移变歪倒,挤压到在一侧卧底的王某,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

1.规程措施现场不落实。施工措施中要求每台移变使用两对双绳头固定,绳头使用不少于2道卡子固定,现场使用两对单绳头固定,绳头仅用单道卡子固定,且移变卧底悬空后没有按照措施规定及时垫实道板,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2.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起重吊拉等危险系数较高的工程无跟班干部现场把关,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3.安全管理人员对现场措施落实情况检查不仔细、不认真,没有及时发现和整改移变稳固不符合措施要求、未按措施规定及时垫实道板等问题,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相关要求

这是一起典型的、低级的集体违章事故,同类型事故重复发生,暴露了部分单位对集团公司最近一系列安全要求贯彻落实不到位,没有真正把别人的事故当作自己的事故来吸取教训,现场安全管理不认真,严重违章、集体违章行为屡禁不止等问题。为迅速扭转安全生产被动局面,刹住事故车,特提出如下要求:

1.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各单位要认真传达近期事故通报,组织开展事故大讨论活动,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层层签订安全保证书,真正做到一矿出事故、全局受教育。主要领导要专门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确保“一节两会”期间安全生产的保障措施,刹住事故车。

2.由单位主要领导牵头,立即组织全面安全大检查,检查重点向人的方面倾斜,突出各级管理干部和安全员履职、红线、黄线、“三违”指标完成情况及完成质量检查、不安全人员和不放心岗位排查。各类检查方式由静态向动态转变,加强作业过程中的行为管控,严查管理人员不履职和“三违”行为。

3.进一步强化起吊装卸重物作业施工。施工前制定好施工措施,对起吊生根点、起吊方式、作业人员位臵、起吊装卸注意事项等必须明确规定,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少重物起吊作业,消除现场安全管理风险。

4.加强节日期间安全管理。春节将至,职工思想活跃,各单位强化干部职工思想稳定工作,严格节日期间干部跟带班作业制度和请销假制度,确保安全生产。加强单项工程零活工程管理,严格执行单项工程“四不干”制度,对关键环节、重要施工项目要看紧盯牢,对于个别安全关键地点要进行具体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

案例五:关于郭家河煤业1306面掉水事故

调查及处理的决定

2016年1月12日,郭家河煤业1306面发生掉水事故,造成工作面前、后部溜子电机及2台乳化泵电机被淹,工作面被迫停产。

一、事故概况

1306工作面位于Ι盘区西翼,回采侏罗系3煤层。走向长1905m,面长235m,平均煤厚13.5m,倾角0~16度。该区域地质水文条件较复杂,运输顺槽受向、背斜构造影响,呈波状起伏,在向、背斜轴部构造应力集中区,工作面顶板压力显现明显,并受到顶板离层水威胁。至元月12日止,工作面已推进1010m。

按照工作面防治水设计方案,在X2向斜最低点处建有排水基地,水仓规格12×2.5×2m,总排水量500m3/h,安装BQS100-100/75N排沙泵6台(5开1备),两趟DN219管路至Ⅰ盘区西翼采区泵房,1趟DN108压风管路作为备用管路。工作面推过该排水基地水仓后,将在工作面向外第2个低洼处建立新的排水基地,并在转载机尾处设立临时排水点,排水能力不小于500m3/h,临时排水点随工作面回采逐步回撤。

二、事故经过

1月8日早班,1306工作面推进至运输顺槽排水基地水仓里口,综采工区跟班区长顾某在现场向生产指挥中心生产副部长王某请示,要求拆除水仓中的水泵,王某随即同意。1月8、9、10日三天,综采工区拆除水仓中的6台水泵及2趟DN219排水管,将水泵及部分管路外移至距工作面约150m的高岗处,转载机尾只留1台22kW水泵。1月12日早班7:40左右,面上90-100#支架处出现底鼓,底鼓量0.6~0.9m,经卧底处理,工作面继续生产。14:35,工作面125-126#架后尾梁出现淋水。至15:50,淋水面积向上扩大到128#支架,涌水量为7--8m3/h,综采工区启动转载机尾22kW水泵进行排水,同时开始恢复DN219排水管及75kW水泵。17:00,1趟DN219管路、2台75kw水泵开始排水。21:10,工作面顶板压力异常增大,78~123#支架前立柱安全阀全部打开,底板出现底鼓,最大底鼓量1.2m,老塘内瓦斯涌出明显增大,上隅角瓦斯抽放管内浓度从2.5%增大到12.5%,118#架至溜尾均有淋水,并从老塘内向外涌水,估算最大涌水量达400-450m3/h。22:30,运输顺槽内水泵及排水管路逐步恢复,但水位仍不断上涨。至1月13日夜班1:00,运输顺槽增加到5台水泵(4台75kW、1台45kW)排水,水位不再上升,且有下降趋势。本次掉水事故,造成运输顺槽近350m巷道积水,最大水深3.0m,工作面前、后部溜子电机及2台乳化泵电机被淹,工作面被迫停产。至1月15日14时,工作面恢复出炭系统。

三、事故原因

1.从工作面掉水前发生的大面积矿压显现现象(底鼓、顶板压力异常、老塘瓦斯涌出量增大等)分析,初步判断本次涌水为顶板离层水。之前在1306面采取了电法勘探、可疑顶板砂岩富水异常区施工探放水钻孔、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等一系列措施,仍未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是本次事故的客观原因。

2.工作面顺槽经打钻探测且推至最洼点没有出现任何突水征兆,管理人员思想麻痹松懈,对顶板离层水防治工作重视不够,相关技术人员虽在生产协调会、地测防治水专业例会上提出1306工作面推过老排水基地前必须完善新排水系统的意见,但没有引起各级管理人员的重视,水仓拆除恰逢工作面突水之前,导致排水工作延误,是导致本次水灾事故扩大、抢险时机延误的重要原因。

3.水仓拆除工作安排随意,措施落实不到位。措施规定:必须在新排水基地形成,且在转载机尾保留500m3/h临时排水点后方可拆除老水仓水泵。现场水泵及管路已拆移距原水仓150m以外,转载机尾仅保留有一台22kW水泵,也是导致本次水灾事故扩大、抢险时机延误的又一重要原因。

四、处理决定

经调查分析,认定这是一起因矿压显现、顶板离层水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防范措施未落实到位造成的责任事故。依据集团公司非伤亡事故定性标准,构成矿井水文地质专业重大事故。结合陕能化公司处理意见,依据《徐矿集团矿处级管理人员“安全黄线”管理办法》(徐矿司„2015‟3号)和《徐州矿务集团公司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办法》(徐矿司„2015‟11号)第11条之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处理建议如下:

1.郭家河煤业总工程师林来彬,分管矿压、顶板离层水防治工作,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直接领导责任,触及“安全黄线”第8条,给予“黄牌”警告。

2.郭家河煤业副总经理徐基文,代理矿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管理不到位责任,给予通报批评,并罚款3000元。

3.郭家河煤业总经理周平,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给予通报批评,并罚款3000元。

4.郭家河煤业董事长兼党委书记董正坤,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给予通报批评,并罚款3000元。

5.陕西能化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杨茂田,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监督管理不到位责任,给予罚款1000元。

对本次事故负有责任的科、区级管理人员由郭家河煤业公司按相关规定进行追查处理,处理结果报集团公司备案。

徐矿集团办公室

2016年2月3日

案例六:关于百贯沟公司“1〃14”全矿停电事故

处理的决定

2016年1月14日,百贯沟公司发生一起全矿停电事故,停电时间3小时38分。

一、事故经过

元月14日夜班5时12分,地面35kV变电所全所停电,变电所值班人员及机电工区主管区长张涛检查,发现35kV黄百线失电,随即决定倒用35kV赤百线。在送35kV赤百线进线开关时,将上级赤城变电所赤百线馈出开关顶掉。在检查本变电所的同时,联系上级变电所送电,至8时50分,35kV赤百线恢复供电,全矿井停电3小时38分。

二、事故原因

1.矿井35kV变电所35kV二段计量柜穿墙套管短路导致上级黄百线变电所馈出柜掉闸失电,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在处理故障抢送电过程中,未查明事故原因,未执行“先拉后合”送点程序,导致上级赤城变电所赤百线馈出开关掉闸,是造成事故扩大的主要原因;

3.值班干部和值班员业务素质低,供电事故判断和应急处臵不熟练,是造成事故扩大的重要原因;

4.上级赤城变电所无值班送电人员,是造成事故影响时间较长的又一原因。

三、处理决定

经事故调查分析,认为这是一起因日常检查检修不到位、事故应急处臵不当造成的责任事故。根据集团公司非伤亡事故定性标准,构成二级非伤亡事故。根据陕能化公司处理意见和《徐州矿务集团公司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办法》(徐矿司„2015‟11号)第11条之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处理建议如下: 1.百贯沟煤业副总经理杜昌要,分管矿井机电运输管理工作,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并罚款10000 元。

2.百贯沟煤业总经理朱玲方,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给予通报批评,并罚款3000 元。

3.百贯沟煤业董事长、党委书记贾敬新,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给予通报批评,并罚款3000 元。

对该起事故负有责任的其他人员,由百贯沟公司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处理结果报集团公司备案。

徐矿集团办公室 2016年2月3日

第三篇:国际公法案例讲解4

国际公法案例讲解(四)

十三、苏联间谍马尔琴柯等五人被中国驱逐出境案

苏联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一等秘书维·伊·马尔琴柯夫妇,三等秘书尤·阿·谢苗诺夫夫妇及其武官处翻译阿·阿·科洛索夫在中国进行间谍活动。1974年1月15日晚,他们在北京市郊区与苏联派遣特务李洪枢等秘密接头,交接情报、文件、电台、联络时间表、密写工具和伪造的边境通告证等间谍用品,以及活动经费等,被我国公安人员和民兵当场抓获。人赃俱在,罪证确凿。

对苏联驻华大使馆人员的间谍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各苏联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并于1月19日宣布维·伊·马尔琴柯夫妇,尤·阿·谢苗诺夫夫妇和阿·阿·科洛索夫为不受欢迎的人,立即驱逐出境。

本案涉及国际法的问题有:

(一)外交人员享有特权与豁免

根据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外交人员享有特权与豁免,这是为了保证外交代表的正常外交活动而给予的一种特殊的权利和待遇。由于外交人员职务上的需要,给予使馆人员以外交特权与豁免,才能使他们在履行职务时不受任何干扰和压力。正如该公约的序言指出的:“确认此等特权与豁免之目的不在于给个人以利益而在于确保代表国家之使馆能有效执行职务。

(二)外交人员的活动是在国际法允许范围内,并遵守驻在国的法律

外交人员虽然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受到驻在国的尊敬和享有优厚的礼遇,根据国际惯例,使馆及其外交人员在享受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同时,其行为和活动必须是在国际法允许的范围内,必须遵守驻在国的法律,对驻在国负有一系列的义务,如果外交人员的行为严重地危害当地的社会秩序或驻在国的安全,如行凶打人、酒后开车肇事、或进行政治阴谋和间谋活动等,驻在国可以在现场采取必要的措施。如监视现场,临时拘捕等予以制止。苏联驻我国使馆的马尔琴科等人进行的特务活动,已经超出了国际法所允许范围,违反了我国的法律,是对我主权的严重破坏,也是对国际法准则的粗暴残踏。因此,按照国际法的规定,这些违反我国法律的外交人员理应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立即驱逐出境。十四、六名古巴人进入秘鲁驻哈瓦那大使馆避难事件

1980年4月1日,6名古巴人驾驶一辆汽车闯进秘鲁驻哈瓦那大使馆,要求政治避难。古巴政府宣布撤退负责秘鲁使馆的门卫,以不再对该使馆的安全负责相威胁。可是,除乎意料之外,当这个决定宣布后,一批又一批的古巴人涌进秘鲁大使馆,竟达万余人之多。这时古巴当局见此情况后,又派人到秘鲁使馆周围加强警戒,才挡住了要求避难的人流。但是,秘重大使馆院内挤满了要求避难的人群,造成生活极度困难,连吃水都发生问题。4月6日,古巴开始向避难的人提供食品和饮水。4月7日,古巴宣布,一切想出国的人,如果经对方国家政府批准可以出去,并开始对“自愿”离开使馆的人发放护照和通行证,到4月15日共发给了5000多份。在此期间,美国、秘鲁、西班牙、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比利时等国均发表声明,原意接受在秘鲁使馆避难的难民。从这后,进入秘鲁使馆的人员都陆陆续续的离开了该使馆,从而使这场大使馆避难事件获得圆满解决。

本事件涉及国际法的问题有:

(一)古巴人进入秘鲁驻哈瓦那使馆要求政治避难是符合区域国际法的

区域国际法是指世界上某个地区内国家之间产生和形成的规则,仅适用于该区域内的国家,而不具有普遍性。如拉丁美洲国际法中,关于外交庇护的特殊规则就是典型的事例。古巴在拉丁美洲,同样适用于这些规则。因此,古巴人进入秘鲁驻哈瓦那使馆要求避难,古巴政府是同意的,这是因为拉丁美洲国家根据他们之间长期形成的惯例,彼此都承认使馆有庇护权,但是,这只是区域性的习惯,国际法上不承认常设使馆享有外交庇护权,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是不承认的。中国也不承认使馆有庇护权。例如,1980年6月20日,有十六名越南人开车闯入中国驻越南大使馆,要求避难,表示不堪忍受越南当局的残暴统治和迫害,要求我驻越南大使馆协助他们离开越南。我驻越南大使馆一方面对这些人给予人道主义的接待,另一方面通知越南外交部迅速来处理此事。但是,越南外交部却故意拖延时间,而且蛮不讲理,并出动大批警察封锁中国大使馆,然后,强行把这些越南人拉走。这是越南当局对我大使馆的侵犯,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因此,我驻越南大使馆向越南外交部提出了严正的抗议。

(二)大使馆无权在驻在国内拘捕本国侨民

按照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使馆内的外交使节是没有权利拘捕其本国侨民,把他们监禁在使馆内,然后将其送回本国。这在国际法上具典型的案例是孙中山事件。一八九六年,孙中山由中国去英国的伦敦要求政治避难。他在伦敦的街上,被清朝政府驻英国公使馆的人中透骗入中国公使馆,然后拘禁起来,等候押回国内。此事被英国政府知道后,向中国公使馆提出交涉。但中国公使馆认为,公使馆的房屋是中国领土,英国政府无权干涉。后来,英国政府还是进行干涉,在英国政府的严重抗议和干涉下,中国公使馆在几天之后就把孙中山放了。

十五、1856年荷兰驻美国使节杜布瓦拒绝出庭作证案

1856年在美国华盛顿发生一起杀人案,当该案发生时,荷兰驻美国的使节杜布瓦在场。美国为了审理这个案件,杜布瓦的作证对审理此案有绝对的必要。因此,美国国务卿就请杜布瓦出庭作证,虽然承认杜布瓦没有义务这样做。尽管各国驻美国华盛顿的使节对杜布瓦的劝告,杜布瓦仍拒绝照办,没有出庭作证。于是,美国政府就为这件事向荷兰政府提出,而荷兰政府了同意杜布瓦的拒绝,只准许他在美国国务卿面前宣誓作证。但是,依照当地的法律,不在司法机关作证的证词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最后,美国政府没有再要杜布瓦作证,而要求荷兰政府将他召回。

本案涉及国际法的问题是:

(一)外交使节在法律上没有义务作为证人提供证言

根据国际法,外交使节没有以证人身份作证的义务,因此,不能被迫、或者被请求在民事、刑事或行政法院出庭作证。杜布瓦拒绝美国政府的出庭作证的要求,这不违反国际法。

(二)同意出庭作证的外交使节必须放弃特权与豁免

外交使节有与驻在国合作的必要,当使馆人员目睹现场的情况,驻在国为使发生的案件能及时破获,要求提供证言时,可以提共证言,但不是到法庭,而是驻在国派人到使馆人员的办公地方去。如果必须要目睹现场的使馆人员到法庭作证时,该使馆人员必须放弃外交特权与豁免,这种权利的放弃,只有经他的本国同意后才行。

十六、哥伦比亚和秘鲁关于庇护权案

1948年10月3日,在秘鲁首都的港口利马——卡拉俄城爆发了海军暴动,但没有成功,当天即被政府镇压下去了。次日,即10月4日,秘鲁共和国总统宣布特别戒严令,并颁布法令宣布领导暴动的政党“美洲人民革命同盟”不受法律保护,同时,以军事罪,即以参加了军事暴动开始对该党首脑阿亚·德·勒·托雷进行起诉,侦察机关于10月25日下22令予以逮捕。

10月26日在阿累基巴(秘鲁)城,奥德利亚将军(后任秘鲁总统)领导了临时军政府。11月4日,新政府宣布设立特别军事法庭审判被控参加暴动的案件,并授权该法庭采用死刑。

秘鲁人民党首领托雷发动政变失败后,在这段时期里一直藏匿起来。托雷躲避了三个月之后,于1949年1月3日潜入驻利马的哥伦比亚大使馆,请求给予“外交庇护”。

哥伦比亚大使将托雷隐藏大使馆后,于1949年1月4日将此事通知秘鲁外部长,并要求发给出境“通行证”。

这项请求,在哥伦比亚大使与秘鲁外交部长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信件往来。秘鲁政府以已交付庭审判为理由,拒绝发给通行证,于是两国发生所谓庇护权的争端。哥伦比亚政府和秘鲁政府的代理人于1949年8月31日在利马签订了一项协定来解决“由于驻利马的哥伦比亚使馆要求发给通行证而发生的”争端,并决定将争端提交国际法院解决。但是争端双方没有就问题的措词达成协议,因此双方都认为自己有权向法院提出请求书。结果,哥伦比亚于1949年10月21日提出了辩诉状,然后又提出了相应的两个答辩状。双方还任命了临时法官:哥伦比亚的临时法官是凯雪多·卡斯吉里亚教授,秘鲁的临时法官是阿菜沙·巴斯·索当教授。

本案涉及国际法的问题有:

(一)国家只能根据属地优越权在本国领土内行使庇护的权利

根据国际法,驻外国使馆和在外国港口停泊的军舰和商船不得用来作为任何罪犯的庇护所。因此,现行的国际法规则是,除非有条约或已确立的惯例有相反的规定或显示,使馆不能庇护任何罪犯,即使是政治犯。如果外国使馆违反这一规则而给予庇护,必须在进行追诉的国家提出要求时将被庇护的人交出。如果拒绝交出,驻在国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但这只能在情势紧张而且又在向外交使节请求而遭到拒绝后,才有理由采取措施。所以,一般国际法是不承认有外交庇护权的,国际法院在判决本案的时候也是对外交庇护抱否定态度的。法院的判决中指出,哥伦比亚的论据没有把外交上的庇护(在外国使馆的房舍中)和领土上的庇护(当罪犯在本国领土上的时候)加以区分,而该协定所谈的是引渡罪犯的问题。在领土上的庇护的场合,应由领地的主权者作出关于引渡的决定。由领土的主权者赋予庇护,并不破坏罪行发生地国的主权。外交上的庇护是另一回事,这时罪犯是在罪行发生地国境内,给予庇护便会破坏领土的主权者的权利,使罪犯不受当地法院的管辖,从而也就干涉了在本质上属于该国国内管辖的事件。

至于谈到1928年哈瓦那公约,则其中也没有一种规范规定了给予庇护的国家所享有的最后审定的权利。1928年公约的目的在于限制外交上的庇护的实践,并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允许给予外交上的庇护,而这些条件是为了尽可能地保护领土所属国的利益。

根据上述理由,法院以十四票对二票(阿谢维多和哥伦比亚临时法官凯雪多·卡斯吉里亚)拒绝承认哥伦比亚的第一个论点,即对于藏匿在其使馆的人的犯罪性质,它有权作出秘鲁必须接受的断定。显然,国际法院正确地根据了外交法的一般规范,不容将外交豁免作扩大的解释,即将它适用于向外交使馆寻求庇护的人。如果给予这种庇护实际上是滥用了外交代表机关的特权。不仅如此,还可以认为给予外交上的庇护是干涉一个国家的内政。驻在国政府没有义务给予外交使节以庇护罪犯或庇护不属于该使节随从人员的人的权利。是否允许庇护,属于驻在国可以自由裁量的事项。

(二)外交庇护权属于区域性而不适宜用于其它国家

外交庇护权不同于领土庇护权,除非另有条约的规定:这种庇护权多被否定,一般优先考虑的则是领土国的属地优越权。但在拉丁美洲国家间,长期以来形成了外国使馆给予驻在国国民以政治庇护的习惯,并由1928年美洲国家间《关于庇护的公约》即(哈瓦那公约)加以确认。但是,国际法院在审理哥伦比亚与秘鲁之间的庇护权案时,对于1928年美洲国家间的哈瓦那公约作了有限制的解释,认为如果庇护是向外交代表机关驻在国的公民提供的,则这种庇护:(1)只能是短时间的,并且,(2)不使上述公民不受该领土所属国正常(不是特殊的)立法的管辖。秘鲁是南美洲国家唯一不承认外交庇护权的国家,同时,哥伦比亚大使馆对托雷的庇护也违反了1928年哈瓦那公约。该大使馆没有权利决定秘鲁公民犯罪的性质和庇护的权利。因为,该公约第一条规定,各国不得在使馆、军舰、军营或军用飞机中,对被控或被判处犯有普通罪行的人,或陆军或海军的逃兵,给予庇护。对于上述各种避难的被控或被判外有普通罪行的人,一经当地政府要求,应即将其交出。同时,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是有权给予在本国境内的外国人庇护;一个国家驻外使馆、军舰、军营等也常发生外国人要求给予庇护。但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庇护,前者称为“领土庇护权”,后者称为“域外庇护”,国际法是不承认大使馆有庇护权的,中国也不承认这种庇护权。拉丁美洲国家根据它们之间长期形成的惯例,相互承认使馆的庇护权,只属于区域性规则。所以,法院认为,给予庇护以便将一个人藏匿起来不受司法机关的逮捕,并使他不受当地司法机关的管辖,—— 哥伦比亚所作的正是这样——就意味着干涉属于一国国内管辖的事情,并且意味着违反哈瓦那公约第2条,而承认该人享有一种司法豁免权,不受当地司法机关的管辖,因而也就妨碍了当地法制的实现,而外交代表是应当遵守和尊重当地法制的。

同时法院也含蓄地排除了当地国以强力将藏匿在外国大使馆中的人带走的可能,认为这种强制行为会对两国之间的正常关系发生不良影响。

第四篇: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试题4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

(二)考试注意事项:

一、本考试由一部分组成,共10题(一、二、三题,每题18分,第四题16分,五、六题,每题15分),满分100分。

二、试卷全部为客观评分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三、本考试全部时间为150分钟,终了时间一到,应考人员一律停笔,等候监考人员收点试卷及答题,全部考试结束后,须待监考人员将全部试卷及答题纸收点无误,并宣布本考试结束,方可离开考场。

(一)日本某修造船厂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该厂修船船坞几天前有一艘外国船籍的油船(约9万吨)人坞,更换侧罐的外板和中央罐的船底外板。

事故发生当天,准备更换其中的左弦3号侧罐(长约40米、宽约10米、高约20米)的外板。上午在罐内装配脚手架,然后由10个人开始对罐内施工部分进行清扫,把堆积在外板更换部分的休息室上的残泥用锹、钩刮蒋装在容器里,吊到船底。

下午在清扫的同时,又有6人开始外板打眼和切割,用气焊在外板上开大致等间隔的换气孔,同时进行休息室和外板接头的切割,气体(乙炔和氧气)是从甲板上的气体转撒器通过软管输人的。作业时已预先在罐底灌上水,并且是在除完泥渣的地方进行的。但是开始打眼和切割约1小时后,油罐内发生火灾,从事该项作业的6人和清除泥渣的1人向油罐外躲避,其中6人行动较慢,在升降梯等处被烧死或吸人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1、试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根据《安全生产法》提出初步处理建议;

3、提出防止同类事故措施建议。

(二)××年甲省某市“×·×”烟花爆竹爆炸事故后,乙省某市公安局根据省政府、公安厅部署,组织开展了危爆物品的专项清理整顿行动,并会同某县公安局于当年7月19日查封了黄某开办的非法生产烟花爆竹的厂点。

黄某在丙省接到乙省阴某、穆某(乙省人,黄、阴雇用的会计)电话通知后,于7月28日赶回乙省。7月31日上午,黄某通过乙省某市货运信息中心雇用该市水利局的平头解放牌货车,以2500元的价格将货物运到丙省(该车主要是为运送宝马牌轿车去广州修理,替黄某运货是顺道搭货)。7月31日15时装货,所装货物中有烟花爆竹药料硝酸钾、氯酸钾约300㎏,硫磺1袋约50㎏,亮珠和混合药等约300㎏。另外还有2袋已装药的10~13㎝的高空礼花弹,以及装擦炮的纸盒、烟花空纸筒、包装纸、8令油蜡纸等物,共约1.5t。宝马牌轿车装在货车车厢后部,烟花爆竹药料装在车厢前部;为防雨防震和伪装,在车厢前部垫了两层纸箱板后,摆放了袋装的烟花爆竹药料和成品,然后放烟花空纸筒、包装纸等并盖了篷布。对于黄某在7月31日将查封的烟花爆竹药料装车,以及在8月1日起运时,阴曾两次到现场,对此既没有制止,事后也没有报告,并且与穆在黄运费不足,司机不予承运时、分别以口头和书面形式向承运车主作了担保。8月1日下午6时,黄某乘雇用的解放牌货车(同车共4人)启程后,车经110国道到北京后,上107国道,途经河北、河南等多省到达丙省。8月3日,车经河南确山、湖北武汉、湖南岳阳等地时均遇到降雨,遇雨累计达20余小时。8月4日上午09:00到达丙省某县,停在该县黄某家门口。中午11:30分开始卸货,黄某将约300kg的亮珠、混合药、硫磺和部分包装材料直接卸到自用的北京凯特牌小货车上,并加盖了篷布,将该车开到黄某家门前6.8m处,另将硝酸钾、铝酸钾、2袋礼花弹和其他几袋原材料卸到黄家的1层通道里。12:40,解放牌货车离开黄某家。14:45,凯特牌小货车上发生爆炸,又引发了堆放在通道里的药料爆炸。在小货车爆炸点东向约 130 m、南向约 100 m。西向约 80m、北向约 70 m的范围内,房屋和玻璃窗均不同程度地被损坏。

1、试分析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试分析事故责任及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

3、通过该事故,应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应提出什么样的整改措施。

(三)、××年×月×日凌晨3:30左右,某部某局的××号钻井船,在某海湾迁往新井位的拖航中翻沉,船上74人中,7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700万元。

事故经过

××号钻井船自原井位迁至新井位,航距117海里。为安排××号钻井船迁移的拖航任务,该局于×月×日上午由总调度室副总调度长张某主持召开了拖航会议。会上读了××号钻井船队长于20、21日自海上发来的3份告知3号潜水泵落水,要求派潜水员打捞和卸载,并派3条船前来托运的电报。经讨论,决定不在原井位卸载和捞潜水泵(为避免潜水泵将平台顶破,确定浮力舱与平台之间留一米间隙)。为了能够就位,在距新井位4海里处设过渡点升船一次,捞泵卸载。如新井位水深可以直接就位,就不再设过渡点,不再捞泵卸载;采用一条拖船(84马力拖航,航行43h,航速2.5~2.7节)由钻井处副处长、总调技师、拖轮船长、××号钻井船队长和副队长等5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拖航作业现场指挥。

事故前一日上午,在拖轮启航以后,在局长马某主持,副局长王某、副总工程师谢某等参加的局领导干部碰头会上,副总调度长李某简要地汇报了拖航会议决定的事项,会议未经讨论予以认定。

按照拖航会议的规定,11月23日晨,282拖轮离港,当晚驶抵××号钻井船处,抛锚待托。

当日早晨07:30,局副总调度长李某向值班员了解各气象台气象预报的情况,被告知“天津、河北、山东三台均发布大风警报”。随即向局领导干部碰头会上作了汇报,并提出估计(××号钻井船)不会降船。

当日早晨08:30,拖轮靠近××号钻井船准备带缆,但因海浪大,失败;08:59,第二次带缆成功,随即降船。10:44开拖。20:00以后,风力逐步增强,由于干舷低,甲板没在水里。25日晨2:10,通风筒被打坏,海水涌进泵舱,03:10~03:20,××号钻井船用明码报局电台“我船开始下沉”,几分钟后,又用内部频率发出“SOS”(呼救信号)3次,同时告拖轮就人,03:35后,拖轮已看不到××号钻井船灯光。××号钻井船已翻没海中。

1、试分析事故原因

2、试分析事故性质

3、试提出事故处理意见

(四)、某市在一次安全生产联合大检查中发现,一企业为了突击完成一批出口任务,职工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0-12小时,而且每星期只有一天的休息日,平时每周工作时间超过了60小时,有时甚至达到70小时。该企业延长工作时间从未与工会和职工协商,带有强制性,并且不按规定支付任何加班工资。厂长认为,厂里的生产任务紧,如果不延长工作时间,根本完不成合同任务;若多支付工资,企业就赚不到钱,无法生存。

请问这种以生产任务紧,随意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的做法合法吗?并说明原因以及提出合理建议。

(五)、某造纸厂要购买锅炉,经向有关部门报批,已被批准购买。为了保证所购买锅炉的质量与安全,为此,厂领导专门指派小吴拟订锅炉选购审查要求,但小吴感到很棘手,请你帮小吴拟订锅炉选购审查的要求。锅炉选购审查:

(六)、某单位1991年开始试生产,1993年5月正式投产,生产过程接触粉尘工人259人,1998年8月,该单位21名工人因患肺结核相继自行到当地卫生防疫站结核科就诊,查出11人疑似职业病。

请分析粉尘对人体的主要危害及矽肺病的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

(一)1.事故原因分析

油罐上部气割或切割的火星引着下部休息室残留的泥渣,又引起其他处残留的泥渣燃烧。罐底的水量少,刮落的泥渣没有完全被水盖住,从而引燃船底泥渣,这也是使火灾扩大的原因.该造船厂每天定时测定作业场所可燃气体浓度及氧气浓度,根据测定结果的规定场所标明是否可以进行烟火作业,对该船3号侧罐内的作业,清扫组和焊接组之间预先也商议了计划。明火作业时,对有无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充分注意到了,但对泥渣这一可燃性物质,对它的易燃程度、应除去的量、残存泥渣的分布状态和使用明火场所的相互位置关系等则没有从安全角度出发给予足够的考虑。油罐维修作业中,泥渣的存在不论在安全方面还是在劳动卫生方面,都是应经常充分考虑的事项。象这种气割火花引起泥渣着火,初期灭火失败导致火灾的事例时有发生。这类事故有时是发生在油罐内,因此不易躲避,换气也困难,往往造成重大人身事故,为了作业安全,必须事前进行慎重的研究。

2. 本次事故存在的问题是:(1)底部盛水不足。

(2)消防水管虽然拉迸罐内,但负责使用的人着火时不在场,未能有效地利用(3)带进罐内的灭火器不够用。

3、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

(1)明确清除泥渣的判断标准和确立按该标准建立的现场检查体制。(2)规定相应的烟火作业限制(包括禁止)。(3)调整作业间的联系。

(4)推行以作业指挥人员为中心的安全作业。

(5)确保避难通路、避难口和按需要设置、装备报警器。(6)配备一定数量合适的消防设备和掌握使用方法。

(二)、1.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黄某从乙省某市非法运回的亮珠等烟花爆竹药料长时间在雨中吸湿、受潮,产生化学反应,不断积累产生的热量,加之中午太阳直晒的温度较高,达到亮珠着火点,从而引发爆炸。

(2)、间接原因

有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从调查情况看,黄某之所以能够长期在乙省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充分反映了有关部门监督管理不严、执法不到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该县政府批复同意县供销社申请建厂的立项报告比较草率,虽然批文要求按国家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许可手续,但黄却在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即组织非法生产活动。2)供销社以引进技术、人才、资金的名义申请建厂,而实际上是与既无技术又无资金的黄某个人联营办厂。3)县政府及公安、技术监督、劳动安全等部门对屡次检查、整顿和查封工作,落实不到位。

4)工商部门放弃管理,税务部门只收税、不管理。对黄某、阴某长期 违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虽多次检查,但检查都流于 形式。

2、事故责任划分和处理

(l)黄某,违反国家及有关部门规定,从事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活动。其生产窝点被查封后,未经公安部门许可擅自将被查封的烟花爆竹原材料及部分成品非法运回丙省家中,并在人口稠密区卸装转运,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情节特别严重,损失巨大。鉴于黄某在事故中死亡,免于追究责任。

(2)阴某,中共党员,乙省某市公安局禁毒缉私大队负责人。他身为公安民警,长期违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在任该县治安股股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多次索要并窃取大量爆炸物品运输证,阴为黄某提供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的场所,执法犯法。在黄某将被查封的烟花爆竹及产品非法装车外运时,在现场的阴某不但不制止、不报告,反而为黄口头担保,使非法运输得以成行。建议给阴某开除公职、开除党籍,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3)穆某,中共党员,该县医药公司离岗人员。穆某为阴某、黄某所雇用,从XX年开始参与阴、黄的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活动。在黄某将被查封的烟花爆竹及产品非法装车外运时,穆不但不制止、不报告,反而借给黄运费,同时为黄提供担保,使非法运输得以成行。事故发生后,穆受阴指使,通知其他涉案人员躲避公安机关的追查,伙同阴某司机转移非法经营的票据。建议给予穆某开除党籍,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6)李某,中共党员,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危爆物品专管民警。李多次给阴某开具空白爆炸物品准运证,为阴非法生产经营提供方便,所负责的危爆物品管理工作混乱。黄的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点被市公安局查封后,李某在监督倒库工作中失职。建议给李某行政降级、留党察看1年处分,并调离公安机关。

此外,建议责成当地县政府、县技术监督局、县劳动局和税务部门向乙省人民政府和市行政公署就此事故做出深刻检查,市行政公署对与事故有关的其他责任人员做出进一步处理。

3、事故教训和整改措施

“X·X”事故触目惊心,暴露了烟花爆竹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的漏洞,教训惨重而深刻。

整改措施:

(1)、要全方位、全过程地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以烟花爆竹为例,从建厂办证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条件、药料配方是否符合国家安全规定、药料交易市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产品质量检验、原材料和产品的储存、药物和产品的运输、产品的销售,以及消费者如何安全使用,都应由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责严加管理,做到职责分明、互相配合,严防互相推诿。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谁办证谁管理、谁负责安全,实行重大事故追究制度。只有管理到位,隐患才会逐步减少到最低限度。

(2)、提高安全意识

要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力度,宣传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知识和法规知识,在社会上形成人人关心安全的浓厚氛围,特别是在烟花爆竹的主产区,要深入宣传并普及有关安全知识,用事故案例教育群众,发动群众举报各类事故隐患。增强全民安全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3、加强技术培训

黄某并未经过专门技术培训,不掌握烟花爆竹的技术知识,但又未聘用科技人员,生产烟花爆竹仅靠传抄的不正规配方,凭经验进行生产。从事故发生的情况看,他对亮珠、混合药吸湿发热引爆的科学原理不甚了解,存在着盲目性或侥幸心理。因此,要加强危险物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各环节的技术培训,扫除科盲。凡开办危险物品生产企业的法人和管理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培训及考核发证,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三)、1、原因分析

⑴ 没有排出压载水。按规定,拖航作业应排出4个压载舱(亦称沉淀舱)的压载水,总重约2400多t.加上其它应卸而未卸的载荷,使总载荷从应为7700t而增至11047t,从而大大加深了吃水,从应为7.08m而实达10.86m,加深了3m多,使应为3m以上的干舷,实际上才达1m左右,这样低的干舷有风浪便经不起袭击。

(2)平台与沉垫舱没有贴紧。因没有打捞怀疑落在沉垫舱上的潜水泵,就无法做到平台与沉垫舱紧靠,确定平台与沉垫舱保留lm间距的违章错误做法,从根本上丧失了排出压载水的条件。

(3)没有卸载。根据该局事后测算,X X号钻井船负有可变载荷 751t,按已知规定超载将近1倍。虽XX号钻井船队长刘某几次电报要求卸载,但未被接受,没有卸载,违反拖船安全要求。还有拖航降船也是违章进行的,且航速又不符合规定,这些条件尤其是第一条是造成XX号钻井船翻没的致命原因。

2、事故性质

从性质上讲,这次翻船属一起严重违章造成的重大责任事故。至于造成72人死亡,则不仅因为船的翻没,还同抢救不得力有关:

3(l)XX号钻井船临危和翻船后,拖轮未按航海规章发出国际求救信号(XX号钻井船已发出,但用的是内部频率,港监、海上行船等收不到,局收到后未指示拖轮发)。如按规章发出,距XX号钻井船只3海里左右的某油轮只需要二三十分钟就能赶到现场抢救,必将会减少死亡。

(2)拖轮备有救生艇和救生筏,但均未投放救人,使现场的救生设备没起到救生作用。

(3)该局收到呼救信号,约 40 min第一条抢救船才离开码头前往事故地到达现场已过7、8h,指挥船在事故后3h左右才离岸,故到达现场就更晚,实际上只能去打捞尸体,根本起不到救生作用。

3、事故处理

(四)、这是一起严重违反国家工时制度规定,侵犯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益的案例。

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这是我国自1997年5月1日开始执行的工时制度。除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特殊企业外,都应严格遵守这一工时制度。企业确实需要延长工作时间,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由于生产经营需要。主要指紧急生产任务,如不按时完成,势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职工的收入。

二是必须与工会协商。企业决定延长工作时间时,应当把延长工作时间的理由、人数、时间长短等向工会说明,征得工会的同意。如果工会认为延长工作时间的理由充分,就可以同意延长工作时间;如果工会认为延长工作时间的理由不充分,也可以不同意延长工作时间。

三是必须与劳动者协商。企业决定延长工作时间时,还应该与劳动者协商。因为延长工作时间,就要占用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必须与劳动者协商才行。也就是说,延长工作时间必须是劳动者自愿,不得强迫。

四是延长工作时间的长度必须符合《劳动法》的规定,即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五是必须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即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本案例中,该企业既未与工会协商,又未与劳动者协商,强制性地随意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且延长工作时间的长度不符合《劳动法》的规定,并不支付任何加班工资,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并加发加班工资报酬的25%的经济补偿金。

(五)、选购锅炉必须审查制造厂家是否是国家定点锅炉制造厂;设计图纸是否经有关部门审查备案;产品出厂是否有符合要求的安全检验合格证书。

设计锅炉应遵守锅炉有关的安全规程和技术文件要求,材质应合格,结构应合理,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耐久性好。

锅炉制造仅限于具有锅炉制造许可证的制造厂,未经批准不得自制。要按许可的级别和设计图施工。锅炉制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制造缺陷有:焊接质量不良,如未焊透、气孔、夹渣、焊缝裂纹等,可引起缺陷周边产生较大的局部应力,使受压元件产生裂纹;焊接时存在残余应力,使局部地方产生裂纹,加剧腐蚀破坏和疲劳破坏;几何形状不连续等。因此,制造中要严格执行原材料、工艺管理制度和产品质量检验制度,确保质量。

(六)、粉尘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对人体危害方面:粉尘对眼、皮肤的刺激作用,可引起皮肤和五官炎症;有毒粉尘(铅、砷、汞等)引起中毒;放射性粉尘对健康的危害;引起尘肺病。

矽(硅)肺病是最为普遍的尘肺病,它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发病工龄短者3~5年,长者在20~30年以上。发病率因条件不同,相差很大。矽肺的分期与进级随着矽肺病变的发生和进展,依据矽结节在肺部的分布和融合的程度,一般把矽肺病的病理变化分为三期,即I期较轻,II期较重,III期最重。确诊后的矽肺,经过一定的时期难免不发生进级,即由I期进展到II期或III期。这种进级的年限长短,与其医疗和患者的体质、营养、休息以及劳动强度等因素有关。

矽肺并发症单纯矽肺的病情发展是比较缓慢的;但由于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常易并发肺结核,还可并发肺气肿、自发性气胸、肺心病、肺及支气管感染等,最后可导致呼吸功能衰竭及心脏发生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一旦发生上述并发症往往促使矽肺病变恶化,病情加重,常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

第五篇:事故案例分析

第一大题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1根据以下场景,回答1-7问题(共14分,每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某储运公司仓储区占地面积为300m×300m,共有8个库房,原用于存放一般货物。3年前,该储运公司未经任何技术改造和审批,擅自将1号、4号和6号库房改存危险化学品。2008年3月14日12时18分,仓储区4号库房内首先发生爆炸,12min后,6号库房也发生了爆炸,爆炸引发了火灾,火势越来越大,之后相继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爆炸。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发现消火栓不出水,消防蓄水池没有水,随后在1km外找到取水点,并立即展开灭火抢险救援行动。事故发生前,1号库房存放双氧水5t;4号库房存放硫化钠10t、过硫酸铵40t、高锰酸钾1t、硝酸铵130t、洗衣粉50t;6号库房存放硫黄15t、甲苯4t、甲酸乙酯10t。事故导致15人死亡、36人重伤、近万人疏散,烧损、炸毁建筑物39000m2和大量化学物品等,直接经济损失 1.2亿元。

1.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的规定,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剂的是()。

A.硫化钠

B.高锰酸钾

C.甲酸乙酯

D.硫黄

E.甲苯

2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l8218--2009)的规定,关于该仓储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

B.4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 C.6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

D.仓储区构成重大危险源 E.仓储区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3本案中,第一次爆炸最可能的直接原因是()。

A.氧化剂与还原剂混存发生反应

B.库房之间安全距离不够 C.硝酸铵存储量达130t D.高锰酸钾存储量达10t E.库房管理混乱

4甲苯挥发蒸气爆炸的基本要素包括()。

A.甲苯蒸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B.环境相对湿度超过50%

C.开放空间

D.点火源

E.受限空间

5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下列物质中,目前在我国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

A.高锰酸钾 B.硝酸铵

C.甲苯

D.洗衣粉

E.甲酸乙酯

6该仓储区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

A.安装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B.仓库内使用防爆电器

C.安全巡检措施 D.防爆、隔爆、泄爆措施E.违章处理措施

7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下列应计入该起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包括()。

A.火灾爆炸中毁损的财产

B.消防抢险费用 C.伤员救治费用

D.周边河流因事故污染治理费用 E.库房员工因工伤歇工工资

第二大题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8根据以上场景,回答8-15问题(共16分,每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

某商厦2003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商厦共6层,其中地下2层、地上4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占地面积3200m2,建筑面积7900m2,高 20.4m。商厦地下2层是家具商场和货物仓库。家具商场主要经营红木家具、沙发、席梦思床垫、办公桌椅等。地下1层主要经营副食品、百货等。地上1层主要经营小五金、小家电、文体用品、服装、日用品等;2层主要经营服装;3层仅有一些货架摊位;4层东侧和南侧为办公区,北侧有一间会议室,西侧为某歌舞厅 KTV包间,中部为某歌舞厅大厅。火灾当晚歌舞厅内有400余人。

2012年12月25日20时许,员工王某在地下1层中部进行焊接操作时,电焊火花顺着钢板上的孔洞掉落到地下2层中部,引起楼梯上的沙发塑料泡沫等物品起火。王某等人发现起火后,用室内消火栓通过孔洞向1层浇水扑救,但火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越来越大,他就同其他职工一起逃离现场。

21时35分公安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后,相继调集31辆消防车、200多名消防人员赶赴火场,随后又请调公安、武警等单位协同作战。由于这次火灾起火部位在该商厦的最底层,东北和西北两个楼梯间上下贯通,着火后形成烟囱效应,在风压的作用下,大量有毒烟雾很快扩散到整个大楼。火灾发生后,该商厦有关人员盲目采取了全楼断电措施,楼内又未设置消防急照明灯,致使全楼漆黑一片,给扑救火灾和人员营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公安消防部队在火灾扑救中,共营救遇险人员106人。22时50分将火控制,26日0时37分将火彻底扑灭。这起火灾事故造成309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75.3万元。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属于()。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一般事故

E.轻微事故

9该起事故应由()负责组织调查。

A.公安部门 B.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

D.省级人民政府

E.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

10商厦员工王某在进行焊接操作时,按规定应办理()。

A.高处作业证

B.危险作业许可证 C.临时用电作业证

D.动火安全作业证 E.受限空间作业证

11利用建筑物内已有的设施进行逃生的正确做法是()。

A.利用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逃生

B.利用室内的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进行逃生

C.利用建筑物的阳台、通廊、避难层和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

D.利用普通电梯或观光电梯避难逃生 E.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

12火灾逃生时的正确做法是()。

A.进入高层建筑后应注意通道、警铃、灭火器位置,一旦火灾发生,要立即按警铃或打电话

B.低楼层发生火灾后,上层的人应往下跑,以便及时得到救援

C.起火后,如果发现通道被阻,则应关好房门,打开窗户,设法逃生

D.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

E.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逃生失败

13下列对疏散指示标志设置要求,描述正确的有()。

A.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在其外面加设玻璃或其他不燃烧透明材料制成的保护罩

B.疏散通道出口处的疏散指示标志应设在门框边缘或门的上部

C.疏散通道中,疏散指示标志(包括灯光式)宜设在通道两侧及拐弯处的墙面上。标志牌的上边缘距地面应不大于2.00m

D.如天花板的高度较小,疏散指示标志也可在疏散门的两侧墙上设置,标志的中心点距地面高度应在1.30~1.50m之间

E.悬挂在室内大厅或走道处的疏散指示标志的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00m

14针对该起事故,在火灾初期阶段,可以减少人员伤亡的措施有()。

A.有组织的疏散人员 B.先通知不利于疏散区域的人员

C.为人们指明各种疏散通道

D.首先通知出口附近的人员先疏散出去

E.打开所有门窗

15针对该起事故,调查组的人员应包括()人员。

A.劳动保障部门 B.人民检察院 C.社区人民政府

D.有关专家 E.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三大题为主观题

16D煤矿采用井工开采方式,设计生产能力450万t/年,服务年限35年,基建施工年限5年,2009年1月1日开始建设。该煤矿基建工程分别由两家施工企业承担,井下有5个基建工作面。矿井开采的煤层上部岩层中有2个含水层,开采煤层周边有采空区和废弃井巷,并已探明采空区充水。

2010年4月25日13时,当班工人在井下第3基建工作面作业时,发现巷道局部有“冒汗”、渗水等透水现象,班长甲立即向调度室报告,但当班调度员接报后未采取任何处置措施。15时10分,第3基建工作面发生重大透水事故。事发时,井下有作业人员185人,紧急升井101人。经3d奋力救援,59人获救。事故导致21人死亡,4人失踪。

事故发生后,D煤矿深感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D煤矿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编制了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内容包括: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处置、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逃生路线、标识和图样以及相关文件附在预案之后。专项应急预案经企业内部评审后印发,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之后,D煤矿组织开展了透水事故专项应急救援演练。

1.说明D煤矿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应补充的内容。

2.指出D煤矿专项应急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说明调度员乙在接到甲报告后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4.针对透水事故的一级救援演练,编制全面演练方案。

第五大题为主观题

18E招标项目为20km管道铺设施工项目。项目作业内容主要有:挖沟、布管和焊接;主要作业程序是:挖沟、地面管道焊接、吊管入沟、沟内对管焊接、填埋。施工期为6月1日至8月31日,属于雨季。施工地点位于江淮丘陵地带,施工现场地表最大坡度达22o管沟开挖尺寸为:深2.6m、上部宽 2.5m、底部宽2.1m。管道规格为:直径1016mm、壁厚17.5mm,长12.3m,重量为5.3t。

F公司计划参与该项目的投标。该公司主要设备有:挖掘机10台,焊接工程车20台,40t吊管机20台;该公司有员工140人,其中:挖掘机驾驶员15人、焊接工程车驾驶员25人、吊管机驾驶员25人、焊工60人、管理和技术人员15人。该公司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曾经完成过300km类似管道工程的施工,没有发生伤亡事故,有良好的安全、质量业绩。

在制作项目投标书时,需要分析该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进行风险评估,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制订安全防范措施,计算安全生产投入。

1.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分析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类型及起因物。

2.指出F公司主要工程设备中的特种设备,并说明该类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内容。

3.指出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4.说明该项目安全生产投入应包括哪几方面费用。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A,D

参考答案:A,B,C,E

参考答案:A,B,D

参考答案:A,B,C,E

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E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A,B,C,E

考答案:A,C,D,E

参考答案:A,B,D,E

参考答案:A,B,C,D 参考答案:B,D,E

解析1.D煤矿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应补充的内容: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预防措施、应急策划、现场恢复、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等内容。

2.D煤矿专项应急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D煤矿的专项应急预案没有制订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措施;

(2)D煤矿的专项预案应在综合预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透水事故的特点,对应急的形势、组织机构、应急活动等进行更具体的阐述;

(3)专项应急预案不能经企业内部评审后印发,应当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评审应当形成书面纪要并附有专家名单。应急预案经评审后,由煤矿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

(4)专项应急预案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不妥,应当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3.调度员乙在接到甲报告后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下达立即停止生产,撤离作业人员的调度指令,让职工在第一时间得知信息。然后再根据规定向值班矿领导和矿长以及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

4.针对透水事故的一级救援演练,编制全面演练方案:

(1)报警。工作面发生发生透水后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调度员立即向主要领导汇报。

(2)应急响应。矿领导接到报警后,根据透水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成立救援指挥部。

(3)应急处置。救援指挥部指挥下井人员撤离透水工作面升井,同时通过侦测人员掌握透水情况,制订救援方案,调集救援人员和救援设备实施救援。

(4)应急恢复。

(5)应急结束。第五题答案

解析1.该项目施工工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类型及起因物如下:

(1)坍塌:起因物是挖沟作业。

(2)起重伤害:起因物是吊管机。

(3)车辆伤害:起因物是挖掘机和工程车。

(4)高处坠落:起因物是大地。

2.F公司主要工程设备中的特种设备是吊管机。该类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吊管机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吊管机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3)吊管机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吊管机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吊管机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6)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3.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有:

(1)为防止管沟塌方,应严格按要求坡度放边坡,雨期施工应有边坡加固措施、排水措施。

(2)为防止起重伤害,应按要求对吊管机定期检验,吊管机司机必须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3)为防止高处坠落,施工时管沟边上应有护栏,施工人员应戴安全帽。

4.该项目安全生产投入应包括的费用:

(1)安全活动、安全培训教育费用。

(2)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费用。

(3)安全设施费用。

(4)保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费用。

(5)安全检查、安全评价和职业卫生评价所需费用。

(6)保证安全生产科技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推广费用。

(7)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救援演练费用。

(8)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和职业病预防健康体检费用。

(9)消防器材设施购置、维护费用。

(10)现场安全警示标志设置、维护更换费用。

(11)治安保卫费用。

(12)应急救援物资费用。

(13)其他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费用。

下载4、事故案例分析及现场执法讲解word格式文档
下载4、事故案例分析及现场执法讲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事故案例分析(推荐)

    1 王家口采石场起重机倒塌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1年4月3日10时,威海乳山市王家口采石场的起重机倒塌,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 当时,采石场使用桅杆式起重机吊约2ma重6t左......

    事故案例分析

    1.青岛港务局搬运工氰酸气中毒 1954年6月29日16时39分,青岛港务局第二码头第七堆栈熏蒸粮食发生搬运工51人集体氰酸气中毒事故。 1.1 事故经过 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青岛分公司......

    事故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 违法行为综合判断与案例分析 教学项目: 典型事故案例 教学阶段 :第三阶段 教学目标: 使驾驶员认知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增强驾驶员遵纪守法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

    煤矿事故案例及心得体会讲解

    煤矿事故案例学习心得体会近年来六盘水市煤矿事故频发,给我们煤矿工作者敲起了一次次警钟。记得有一句写的很简单却很深刻的话:人一生的财富=1(生命)0(金钱)0(知识)0(权位)0(容貌)…..,......

    典型案例分析讲解范文

    典型案例分析讲解 一、河南赵作海案 1998年2月15日,河南省柘城县老王集乡赵楼村村民赵振晌的侄子赵作亮到公安机关报案,称其叔父赵振晌于1997年10月30日离家后已失踪4个多月,......

    煤矿顶板事故案例分析讲述讲解(写写帮整理)

    诧城矿“3.19”重大冒顶事故案例 时间:2006-11-9 0:00:00 编辑:煤炭网 2004年3月19日中班21时28分,城矿采煤一区3904工作面刷面初放第一次回双档料时,发生一起推垮型抽顶垮面事故,死......

    幼儿园事故案例分析

    幼儿园事故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真实的发生在我们河曲县楼子营幼儿园的故事。时间退回到2014年5月18日的一天下午的放学时间。到了离园时间,家长纷纷到班上接孩子,父母还没有......

    事故案例及分析3专题

    河北省冀中能源张矿集团怀来艾家沟矿业有限公司“2·28”重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一、事故简介2013年2月28日19时43分,河北省冀中能源张矿集团怀来艾家沟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