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合规与信贷管理的重要环节
合规与信贷管理的重要环节
把握信贷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促进我行信贷业务依法合规经营,及时发现信贷业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主重大意义。
一、贷款发放环节
重点:贷款批复条件的落实质量,主要核实贷款风险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和资金支付使用约束条框履行情况,主要包括贷款担保、风险保证金缴存、项目贷款资本金到位情况;是否存在批复事项变化未报批发放贷款的情况。
1.贷款的抵(质)押担保或保证担保落实情况。需办理抵押登记的,是否同担保人一起到有权登记部门办理抵押担保登记,并取得他项权利证书;担保手续办理后,是否按规定填写《抵质押物清单》,办理他项权利证书、产权证明等交接手续,最后交会计部门入库保管。
2.风险保证金缴存情况。检查重点:风险保证金是否按照规定缴存,是否存在迟缴、少缴等弄虚作假的情况;是否存在提前使用风险保证金情况;专业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的,是否开设专户,担保金是否足额到位、专户管理。
3.配套自有资金(资本金)到位情况。按照贷款批复要求,检查自有资金是否按规定到位、项目贷款资本金是否按约定比例到位、是否存在虚假资本金到位及贷款到位后,抽逃资
本金问题、是否先使用资本金(自有资金)、后使用我行贷款。
4.贷款合同签订情况。主要检查贷款合同签订的规范操作,风险控制和法律效力等情况。贷款合同文本的使用是否正确,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填制内容是否完整,有关签章是否齐全;合同要素填写、修改、删减、注释及条款增减是否按规范要求操作;约定的贷款金额、用途、期限、利率、贷款方式和支付方式等是否与批复相符;担保合同与主合同内容是否衔接一致;借款借据填写是否完整、是否按合同约定的用款计划,一次或分次填制《借款借据》,《借款借据》内容是否与借款合同一致;是否按照规定在每笔贷款发放前进行了出账前法律审查。
二、贷款资金支付使用环节
重点:贷款企业账户开设、使用和管理等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1.企业账户开设情况。是否按规定在我行开设并使用相关存款账户,包括基本账户、一般账户、信贷资金结算账户、项目贷款资金存款账户和项目收入存款账户,各存款账户是否专户使用,账户之间资金是否混用或串用。
2.贷款资金支付审核把关情况。贷款支付程序是否按规定操作,各环节审核手续是否完善规范,审核把关监督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大额及关联企业资金汇划是否存在风险隐患;信贷资金支付依据是否充分,资金支付进度是否与借款人收
购进度或资本金到位及项目实施进度一致,资金支付,收购量、收购进度与贷款支付是否匹配。
3.支付方式使用情况。贷款资金支付管理是否符合银监会和我行制度办法规定,支付方式选择是否合规,是否存在化整为零规避受托支付的情况,实行受托支付的是否做到贷款发放与资金支付同步,有关支付条件和资料依据是否具备及真实完整。核查固定资产贷款和项目贷款支付,单笔金额超过项目总投资5%的或单笔金额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资金支付是否采取受托支付方式,是否在贷款发放当天或次日,支付给借款人交易对手;采取自主支付方式的项目贷款资金,是否根据项目实施进度放款,发放至借款人账户,并监督支付使用。
三、贷后管理环节
重点:是否严格执行总行对不同贷款品种差异化的贷后管理规定,密切关注借款人资信状况变化情况,持续监测,及时预警风险。
1.客户经理尽职记录记载情况。是否序时登记,记录内容是否实事求是并与企业的经营情况一致,尽职记录是否经主管领导签字认可;是否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贷后检查,是否按规定的时间、频率和要求对借款人进行现场检查,检查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完整;2.抵押担保贷后管理。用于抵押的资产是否有转让、转
移、减值或重复抵押;担保贷款涉及的抵(质)押品和保证人担保能力变化管理是否到位,是否存在风险隐患,出现担保能力下降的是否要求增加新的担保措施。
3.信贷监测是否及时、全面。是否全面准确掌握了贷款资金走向、企业现金流和销售货款归行以及客户生产经营、财务和非财务等信息;是否对库存物资进行定期核查,异地存储的是否符合总行规定的第三方监管要求;企业销售货款是否按比例回笼;是否被企业挤占挪用;企业应收应付款项是否与交易对方征询,是否真实、有效;客户经理是否对企业经营情况和偿债能力进行定期分析评价,有关信贷监测分析工作是否按要求开展,涉及CM2006系统数据录入工作是否按规定操作等。
4.对固定资产贷款和项目贷款的检查,要通过贷后检查记录、贷款批复、购销合同、银行台账、存款分户账、有关会计凭证、资金支付凭证、企业报表等资料,核查贷后10工作日内是否对项目贷款进行跟踪检查;企业项目资本金是否按规定比例到位,项目资金来源是否为债务资金;开户行是否实行项目经理制,组成人员是否符合贷款制度的要求;检查项目贷款资金使用情况,是否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是否填写《项目贷款跟踪检查记录》;是否按季、按规定内容对借款人进行定期检查,否填写《项目贷款建设期定期检查记录》。⑴对经营期的项目,是否按月对企业报送的财务报表
和其他财务资料进行分析。⑵对非经营性固定资产贷款项目,是否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贷后检查,验证贷后检查资料与企业实际情况的是否一致,是否填写《非经营性项目贷后检查记录》。⑶对单项固定资产贷款,是否对信贷资金用途和资金流向进行跟踪监测,是否按季对贷款形成生产设备的安装、使用、运转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监测,是否对“影响贷款本息归还、有关部门对贷款风险预警提示、贷款到期前三个月”进行专项检查,是否实行交叉或回避检查,对检查结果是否形成专项检查报告,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或影响企业经营、信贷资金安全等重大事项是否及时预警和报告,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臵。
5.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检查重点:与贷款风险分类的相关分类资料录入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对分类标准的掌握是否合理,贷款质量是否真实。是否在每月22日前将客户的财务信息、贷款情况、担保合同等与分类相关的信息维护至最新状态;CM2006系统补录贷款债项信息录入是否正确;非正常情况下对系统初分结果进行人工修正;是否按月对贷款质量进行分析等。
第二篇:银行信贷管理部合规风险自查报告
银行信贷管理部合规风险自查报告
根据总行合规部门要求,现将风险管理部合规风险以及采取的措施报告如下:
一、信贷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以及采取的措施。
部分支行信贷发放未严格执行信贷发放操作程序,贷款发放把关不严。使相当一部分信贷管理人员淡薄了风险意识,甚至会出现第一手调查材料就存在虚假、谎报、瞒报等不真实反映的瑕疵行为。
我部门针对此项合规风险采取的措施:加大检查力度,严格执行贷款“三查”责任制,对“三查”出现的问题进行直接问责,定期开展风险培训工作。
二、贷款管理不严、内控制度乏力以及采取的措施。
一是贷前调查不够深入,对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分析不准,重视不够,只片面注重第二还款来源(即借款抵押物的变现处理)二是贷时审查与贷款审批有待加强,部分支行由于人员缺少客观原因,内勤人员参与贷审小组、而参与贷审小组人员对借款人的基本情况所知甚少,难免会造成决策失误,存在未严格执行审贷分离制度的现象。三是疏于贷后管理,重放轻收轻管理思想严重。
我部门针对此项合规风险采取的措施:将贷款管理纳入常态化管理当中去,协同审计稽核部门加大对贷款管理以及贷款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通过标准行创建,发现问题,积极督促进行整改。
三、追求个人利益,忽视潜在风险以及采取的措施。
个别信贷客户经理只顾眼前效益,单纯追求利息收入;对贷款的审查不严,对抵押品低值高估,导致抵押不实;对担保公司担保贷款、1
小企业抵押贷款的真实性、合规合法性、足值额审查不严,致使贷款在发放前就潜藏着风险。
我部门针对此项合规风险采取的措施:建立完善以人为本的教育机制、以控为主的防范机制、以查为主的监督机制、以罚为主的惩治机制和以防为主的宣传机制,严把员工素质关。其次,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社会风气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加强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第三,加强业务素质培训和法制教育,提高信贷员的两个素质。
四、各种违章违规贷款风险情况。
受历史环境影响,部分支行存在各种违规违章贷款,特别是“四种贷款”和“三名贷款”。
我部门针对此项合规风险采取的措施:进一步规范员工贷款和清理冒名贷款。为了全面贯彻省联社和监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我部即将开展了清理违章违规贷款的活动。准备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采取了个人自报、支行自查、总行复查,自上而下层层落实的办法,由各分机构负责人负责,各支行逐笔填报相关情况,把员工个人贷款和冒名贷款充分暴露,同时设立举报电话,充分发动群众进行监督。并决定于2010年下半年开展信贷专项检查活动,对辖区所有支行进行信贷专项检查,针对冒名、顶名贷款,我部门发现一笔查处一笔,绝不手软。
五、信贷资料合规风险以及采取的措施。
受传统信贷思想影响,各支行在办理信贷资料过程中,资料五花八门,未严格按照信贷合规的要求来收集办理信贷资料。
我部门针对此项合规风险采取的措施:规范贷款资料,统一标准。2
自年初以来我部严格按照总行[2009]109号文件要求,制定统一的标准,改变以往信贷报备档案资料要素不完备、手续不合规等缺点,先后对信贷档案资料、分类认定等多项资料进行了统一。
六、信贷统计合规风险以及采取的措施。
信贷部门报表较多,我行受条件限制,各支行未安排专职的信贷统计人员,基本上均为信贷会计进行兼职。因工作量较大,各种信贷统计报表错报、漏报、迟报时有发生,我部门针对此项合规风险采取的措施:为规范安徽肥东农村合作银行统计工作行为,强化统计管理,提高统计质量,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在我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全面、真实、准确地为各级监督部门和内部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根据省联社统计工作“基础工作抓规范、重点工作求突破、整体工作上台阶”的总体目标,结合《肥东农村合作银行统计管理办法》和《金融统计制度》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了安徽肥东农村合作银行统计工作考核办法。月月对统计质量不高的支行进行通报批评,有力的保证了信贷统计合规性。
七、信贷档案资料保管风险。
自规范档案管理工作以来,从上到下都强化了档案管理工作,达标的同时力求升级,较好的使档案发挥了作用。但由于部分支行对信贷档案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信贷档案资料不齐、手续不完善,给今后合规、有效的收回贷款带来了诸多隐患。(一)、信贷档案重视不够。大多数支行在意识上重文书、会计等档案,轻信贷档案,认为信贷档案无需规范化管理,无目标加以考核管理,管理得好坏一个样,一般上级不会检查信贷档案。
(二)、信贷档案形成不符合规定。有的支 3
行信贷档案在形成过程用圆珠笔书写;有的资料要素不齐,签字甚至缺少印章;有的证件名称与印章名称不相符;有的合同签订主体不相符,存在担保单位不具备担保资格;有的贷款延期不合规,如担保不通知担保人到场签字,致使无法追究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有的抵押物财产共有人未承诺,形成无效抵押,导致贷款到期无法处置抵押物,使贷款无法收回。
(三)、信贷档案资料收集不齐,混装严重。我部在标准行社验收中检查信贷档案时,发现部分支行的信贷档案资料收集不齐,且收集的信贷资料不按时、按续、不配套;有的大小额混装,有的贷款收回与未收回的混装,致使信贷档案难以查找。
(四)、信贷档案管理不当。部分支行信贷档案在保管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档案管理设施;二是信贷档案存放分散,形成谁承办的谁保管;三是不分信贷档案价值大小、时间长短一律订本或打捆收存;四是信贷档案乱放,不利于查找资料,影响工作效率。
我部门针对此方面的合规风险所采取的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信贷人员只有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全过程收集信贷资料,使信贷档案管理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才能有效化解风险,保全信贷资产。通过成立组织加强领导,解决信贷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存在的问题。同时各支行把信贷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全年目标考核,确保信贷档案管理工作日趋合规、完善。
(二)明确范围,认真收集。信贷档案是我行信贷部门在放款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又是信贷部门在工作时常要利用的,这就要求信贷客户经理办理贷款时,所有涉及该贷款信贷资料要收集齐全,并及时整理、组卷、编号归档管理。要按照类型分类按户列目录装订,以达到方便和有效利用的目的。信贷档 4
案管理范围除了会计部门形成的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由会计部门整理归档外,具有重要价值的贷款资料均属于信贷档案项目管理范围。
(三)加强培训,提高甄别能力。通过以会代训,以会代学,加强信贷人员的培训,从而提高他们及时识别重要的、有价值的信贷资料,防止因一时疏忽导致资料不齐,诉讼时处于被动的现象发生。同时通过培训,能使他们在办理业务过程根据所收集的信贷资料获取资金风险强弱的信息,以便及时抽回资金,减少损失。
(四)专职管理,提高水平。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信贷工作给予倾斜,实行“四专”管理,即建立专用档案室、配备专用档案柜、使用专用档案盒、配备一名具有专业水平专职档案人员,确保信贷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信贷档案利用的频率较高,为了方便工作,应分层保管,凡是借款户已终结事项的档案,信贷部门在一年内不利用的档案,按照档案管理规定和要求移交单位综合档案室管理,凡是信贷部门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利用的,对借款户需要作连续反映情况的档案,应留在信贷部门暂存备查,信贷部门人员要认真保管,确保信贷档案资料完整齐全。
(五)遵章守制,规范操作。建全有关档案登记薄,严把借阅手续关,保证档案按时、完整、安全入库,防止遗失。如果信贷员工作变动,应抄列移交清单,在单位负责人的监督下移交。
(六)奖惩并罚,逗硬考核。对信贷档案管理规范、完整和管理混乱的专职人员进行奖励和惩处,并纳入年终考核做为评先的条件。
八、不良资产的处置合规风险。
各支行对已经形成的不良资产由于平时预警信息掌握不及时不全面,待处理时比较棘手,收贷费用成本过高。由于对不良资产形成 5 的原因未进行责任划分和认定,致使对违规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未严格执行处罚处理,有的根本没有实行责任追究,致使责任不清,加之信贷管理人员调动频繁,接任者不理旧帐,责任追究形同虚设。
我部门针对此方面的合规风险所采取的措施:
(一)分清不良贷款责任人,进行责任认定。
(二)与总行其他相关部门联手进行不良贷款的处置。
(三)、严格按照各项处罚处理文件进行处理。
九、信贷操作合规风险
近年来,由于客户经理操作不当而产生的信贷风险时有发生,其长期性、隐蔽性的特点给我行经营带来极大的风险隐患。一是贷款“三查”制度流于形式。部分客户经理贷款调查不深入、不细致,对借款人、担保人的资信状况、担保能力等情况缺乏实质性的调查评估,不能及时关注借款人经营变化、资金流向情况,形成农村信用社与贷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二是法律意识淡薄,借款手续容易存在瑕疵。在涉及的诉讼案件中,存在因信贷资料不齐全、借款人及保证人签字不真实而失去法律效力的现象。三是对已产生风险的信贷资产保全不及时,催收手段单一,催收主动性差,不能根据情况及时采取不同的清收措施,错过最佳清收时机。我行现有客户经理100多名,平均年龄较大,学历较低,同时兼顾存款、中间业务、支农宣传、信用评定、贷款清收等一系列工作。但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人均业务量巨大,工作效率低下,接受新文本、新制度、新法律手段的能力较差,不能完全把握规章制度、宏观政策的内涵,合规经营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对信贷操作风险的防范意识不强。同时,随着社会的开放,泥沙俱下,部分客户经理道德意识削弱,存在一些有悖于金融业职业道德的不轨 6
行为。
我部门针对此方面的合规风险所采取的措施:突出人本管理,提升信贷人员素质。明确对客户经理管理的部门,细化客户经理的准入、管理、退出流程,防止部门之间的管理职责重叠或空缺。加强客户经理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操守教育,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行为准则观。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高客户经理辨别和认识业务操作中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增强客户经理操作风险控制的针对性和约束力。强化内部控制建设和落实。一是准备实施客户经理强制交流制度,有计划、有措施的对在服务区域满一定年限的客户经理予以强制跨区域、跨单位交流,并通过离岗审计发现其是否存在违规放贷现象。二是严格执行贷审会制度。对于客户经理提交的贷款进行严格的资料审查和必要的实地考察。严格岗位分工,明确各岗位在信贷业务操作中的责权划分以及应承担责任,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三是加大稽核监督力度,重视贷款外核和实地走访,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序时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对重点社、重点人员存在的问题重点检查,做到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四是认真执行客户经理服务区域公告制度,并对贷款受理、审查、放贷等各环节进行不定期电话抽查回访,及时与客户进行信息沟通,减少客户与客户经理发生业务的中间环节,避免出现客户经理“吃拿卡要”现象。
完善信贷管理系统功能。提高信贷管理系统使用效率,通过提高技术手段,防范客户经理操作风险,对各类不良行为及时发出预警,对不良客户予以拦截,真正发挥现代科技在信贷管理中的作用。
风险管理部
第三篇:提高农发行信贷管理执行农发行合规精神
提高农发行信贷管理执行农发行合规精神
新形势下作为联系农业金融纽带的农发行,如何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切实解决信贷业务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进一步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确保信贷资产质量不断改善,进而进一步全面推动农村合作银行信贷管理水平的提升,是当前乃至今后应重视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体会与实际,就如何构建信贷新文化,健全内控新机制,加强和完善信贷管理工作谈几点浅见。
一、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信贷人员整体素质。
一是大力构建学习的平台,将健康的信贷文化思想、行为及职业道德,通过人这一特殊载体进行有效传导和贯彻;二是建立长效的信贷培训机制,根据新时期信贷工作要求制定培训计划,让信贷人员针对性的不断“充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信贷工作需求;三是通过整合现有人力资源、公开招聘、选拔信贷人员和加大培训力度等措施,把优秀的人才放在信贷岗位上;四是建立信贷人员等级管理制度。通过科学设置评定信贷人员等级、建立科学的信贷考核目标体系和信贷考核的激励机制,让信贷人员的工作实绩得到高额回报和实现个人价值,充分调动信贷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严格执行各项信贷管理规章制度。
一是严格执行贷款“三查”制度,对每笔贷款都必须认真做好贷前调查、贷时严格审查、贷后尤其需要跟踪检查。同时要本着安全性、效益性原则,对借款人、保证人的主体资格、资信状况和合法性、手续完整性进行审查,并要重视客户各种佐证材料的搜集,做到尽职调查,全面掌握客户的资产和生产经营及盈利能力,确保贷款对象准确、贷款金额适度。二是严格贷款操作规程,特别是对每笔贷款每个环节的相关操作流程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细化各个环节的责任,全程监控每笔贷款的风险点。三是强化制度制约,严格责任追究。从多年来信贷管理不规范和违规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分析,除信贷管理制度本身不完善的原因外,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原因,那就是有章不循,违章不究或追究不严,使信贷人员存有侥幸心理和依赖思想,养成了一边纠正一边违章或只查违章不认真纠正的不良习惯,可以说已经给我们带来了沉痛的教训。为了确保信贷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尽快改变信贷人员的惰性思维,必须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调查、审查、审批各决策环节有关人员的责任,规范责任人的行为。加强内部稽核监督检查,强化对客户的贷后监管,及时发现信贷运行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掌握客户的风险状况。做到定期检查与
随机抽查相结合,序时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
三、建立内部评价体系。
1、在明确责任,实时监控的前提下,应完善现有授权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信贷管理部门工作程序内容及应承担的责任,逐步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减少干预行为,提高服务效率。应针对公司类项目大额贷款、小企业贷款和农户贷款分别建立不同的授权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大额贷款的发放,有效防范大额贷款集中度风险。
2、建立内部评级体系。可以在银行风险管理中引入内部评级法。农发行建立客户信用等级评定体系,对科学识别、评价客户信用状况,优化客户结构,对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公司类项目贷款、大额贷款、微小企业贷款和农户贷款客户不同特点的信用评级制度,并将信用评级标准按区域经济状况予以区分。建立大额授信客户、大额贷款风险集中度、关联交易和关系人贷款管理制度,科学评定客户授信额度,坚持发展与风险防范并重的原则,完善授信管理制度。
3、规范信贷档案管理。作为序时性真实反映信贷业务和信贷运行,明确信贷责任的信贷档案,是信贷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按照完整、实用、规范、安全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信贷档案管理的标准、内容、范围,将审贷小组审议、贷审会运作资料和客户资料分别归档保管,序时、分类装订保管。
四、推进信贷管理电子化和信息化建设。
农发行要加强信贷管理,当务之急是加快信贷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重点是加快电子化建设进程,做好人员培训,提升管理水平。
1、稳步推进信贷管理电子化建设。要研究建立全行统一的信贷业务电子化处理系统,实现信贷业务数据的集中管理与维护,强化对业务处理流程的刚性控制。上级主管部门应牵头组织开发和推广,或研究论证现有已开发的信贷管理系统,或考察评估引进国内外银行同业先进的信贷管理系统。
2、探索建立信贷管理信息系统。要建立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对称性和充分性。建立信贷管理工作重点联系制度,加强与联系行之间的对话,将联系行作为试验的基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信贷管理网页,并及时把有关文件和学习资料在网上公布,使之成为全行信贷管理人员学习交流的平台。
五、积极推进信贷文化建设。
一是更新理念,构建信贷管理的长效机制。二是建立建全信贷风险防范、控制机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信贷管理办法和制度,建立信贷结果评价体系,建立信
贷风险预警、控制、保全体系,实施客户评价办法,纠正信贷业务管理过程中的偏差,建立良性互动的沟通渠道,确保信贷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第四篇:合规与内控
合规与内控,为风险管理解困
来源:CIO时代网
从美国安然、世通事件、9.11事件,到2008年发生的南方冻雨、汶川地震、次债危机,众多的风险和危机在警示我们:“风险如影随形,无处不在”。如何通过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防范、降低风险,是企业领导迫切需要解决的管理难题。
古希腊政治家伯利克利在提出“风险”概念时,并不是为了能够预见未来的风险,而是为了为不可预知的风险做好准备,这与中国的谚语“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乃至很多全球性企业都在风险防范意识方面重视程度不足,在风险管控措施方面执行不到位,这使得众多企业在面对重大突发灾难时,很容易陷入生存危机,比如,“9.11”事件迫使超过半数的受影响企业倒闭;汶川地震致使大批中小企业遭受史无前例的打击。
即使不受突发灾难影响,由于盲目扩张、多元化经营、造假和管理失控等风险造成的“突然死亡事件”也不胜枚举,比如,美国安然公司、世通公司由于爆发财务丑闻,难逃破产命运;三鹿集团由于造假、应急不当最终破产;波及全球的次债危机更是引发多家金融机构破产,并波及全球其它经济实体。
从德隆系、三鹿到香港合俊的陨落,从美国安然、世通到雷曼兄弟的破产,每场危机的背后都隐藏着风险管理的缺口。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全球化经济形势下,中国企业应尽快加强内部控制,构建合规管理体系,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加强内控,箭已在弦
内部控制有助于企业实现业绩和利润目标,提高工作效率,防止资源损失,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督促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企业名誉受到损害以及受到其它不良影响。
为了防范和及早发现各种风险,避免或减少可能遭受的损失,在保证企业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该认真制定和切实执行内控管理:首先,企业应建立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严格控制经营风险,保证业务收益的稳定;其次,企业应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对风险进行科学预测,对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第三,完善风险监控机制,建立科学的风险监测反馈系统;第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管机构、管业务、管经营,并接受监管部门的指导和检查。
2008年6月,我国财政部、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及审计署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中国版萨班斯法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将于2009年7月起首先在上市企业中实施。其中,该规范第37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明确风险预警标准,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置程序,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在“美国版萨班斯法案”中,也有类似条款,比如第404条款规定:企业必须了解那些可能影响财务报告流程的风险,并要求他们实施恰当的控制以阻止财务违法行为;此外,404条款还要求,企业需建立一个基础设施,以确保所有的记录和数据不会被毁灭、丢失、未经授权的变更和错误的使用——这是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够成为满足萨班斯法案合规性手段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概念描述和服务内容上看,中国的应急预案机制与国际上所倡导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有很多共融、共通之处。相对而言,包括三鹿集团、香港合俊等,中国很多企业都缺乏完善的应急机制、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和风险防范意识,这正是压倒他们的最后稻草。
合规价值,不可小觊
近年来,各种法律、法规、行业指导性文件越来越多:《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新巴塞尔资本协定》、《萨班斯法案》、《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上交所内部控制指引》、《深交所内部控制指引》、《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指引》以及即将在2009年7月起实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等,一个又一个法律、法规的出台,使企业管理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个合规时代。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合规能够帮助企业管理各种风险,避免罚款、法律制裁、商业损失或者因为员工失误造成的数据泄漏等风险。
合规不仅是企业为了满足外部监管机构的要求,更是完善企业治理,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和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需要强调的是,合规是可以创造价值的,也是可以度量和考核的。其中,银监会所颁发的《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中指出:合规可以降低因遭受监管处罚和法律诉讼而导致财务损失的可能性;坚持合规经营的宗旨和原则,能够提升品牌价值和社会地位,增强银行持续竞争力,带来财富收入和声誉价值。
可以说,这些价值和衡量标准对于银行以外的企业同样适用,合规管理完全可以超越“成本中心”,成为价值源泉。
合规与内控,以IT为突破口
随着IT应用的逐步深入,企业的日常运营越来越依赖于IT系统的支撑。IT系统已经成为整个企业业务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对企业活动进行控制的重要手段。以具体运营流程为基础展开的IT控制,直接关系到运营活动的实施。因此,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应该从以IT为主的内部控制为突破口。需要强调的是,IT内部控制并不是孤立的,它是企业以业务目标为主导的整体内部控制项目的一部分。
IT内部控制必须遵循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和策略,确保IT控制符合企业内部控制的基调。此外,IT内部控制还担当支持企业高层管理活动的责任。在企业内设定业务目标,确立企业政策,在组织资源配置及管理决策时,IT负责辅助企业制定政策方针并在组织内部传达交流。
面对即将于2009年7月实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上市公司急需一套普遍适用的IT内部控制方法论以满足《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协助IT部门建立合适的内部控制机制。
第五篇:内控与合规[范文]
内控与合规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合规文化教育活动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具有金融特点的教育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组织形式,是信奉和借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管理经验方式并付诸实践的价值观念,集中体现了农业发展。
信合员工的价值准则、经营观念、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及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推动信合改革与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可以说,这次活动的开展,让我进一步认清了岗位职责、净化了了思想、提高了领导务能力。下面,就这次学习的收获,我谈点我的见解。
一、加强合规文化教育,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开展合规文化教育活动对规范操作行为,遏制违法违纪和防范案件发生具有积极的深远的意义。一方面,要统一各级领导对加强合规文化教育的认识,使之成为企业合规文化建设的倡导者,策划者、推动者。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社会,各种新事物不断涌现,新业务、新知识更是层出不穷。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学习,全面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金融业务、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全行业务提速发展的需要。
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特别是要注重加强对政治理论、经济金融、法律法规等方方面面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明辩事非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同时,要进一步端正经营指导思想,增强依法合规审慎经营意识,把我行各项经营活动引向正确轨道,推进各项业务健康有效发展。
要在我行业内部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形成讲实话,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的经营作风,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提升管理水平,严明纪律,严格责任,狠抓落实,严格控制各类道德风险、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维护和提升农行形象。一方面,要提高全体员工对加强企业合规文化教育的认识,全辖干部职工是企业合规文化建设的主体,又是企业合规文化的实践者和创造者,没有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建设好优良的合规文化企业,更谈不上让员工遵纪守法。从现实看,许多员工对企业合规文化教育建设的内涵缺乏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把企业合规文化建设与企业的一般文化娱乐活动混淆起来,以为提几句口号,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唱唱跳跳就是企业合规文化建设。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做好财会人员的培训、考核,业务培训力求达到综合性、系统性、专业性、实用性、提升性,要使所有会计出纳人员人人熟知制度规定,个个争当合格柜员,要强化财会人员政
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的培训,针对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采取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等不同形式,力求使财会队伍的综合素质在原有基础上再上一个等级。通过系列活动,使全体员工准确把握企业合规文化建设的真正科学内涵,自觉地融入到企业的合规文化建设中去,增强内控管理意识,狠抓基础管理,促进依法合规经营。
二、加强合规文化教育,是建立长效发展机制的需要。企业合规文化教育建设是一项工程浩大的系统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要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在一个时期内要有一定的规划目标,最终建立适应企业长远发展的机制。从我行来看,他应该包括企业精神、价值观念、企业目标、企业制度、企业环境、企业形象、企业礼仪、企业标识等内容,形成有自已特色的文化经营理念。首先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通过学习、交流、研讨使全体员工认识到信合应如何发展,员工在自已的岗位上应如何做好自已的工作,与别的员工相比差别有多大,应如何改进;在信合这个大家庭中自已是什么角色,自已出了多少力,对行业的改革与发展有何建设性意见。要通过谈认识,谈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此建立我行的合规文化,进而提高农行的凝聚力、战斗力。其次要与案件专项治理和正在开展的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结合起来,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加强对易发不正当交易行为和商业贿赂的业务环节的分析研
究,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经营活动中违反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影响公平竞争的不正当行为,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要通过开展教育活动,鼓励员工检举违纪违法的人和事,提供案件线索,推动案件专项工作深入开展,提高企业合规文化。最后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规范化服务,按照总行各项规章规定中的条款,对一些细节问题、难点问题要进行专项学习。对当前的业务经营和柜台服务形势,认真总结和细分客户群体和业务需要,整合有限资源,对存在较大矛盾和服务困难的服务焦点要集思广益,打开思路,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以最大的限度满足客户需要,提升企业合规文化精华。
三、加强合规文化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加强合规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降低金融风险,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工作中,应该做到“三要”。一要树立正确指导思想。要在追求盈利的同时重视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防止出现为了片面追求高速业务增长而忽视风险防范和内控机制建设的倾向。特别要防止企业炒银行的思想。一个项目必然会引起多家银行竞争,在竞争中企业肯定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条件让银行增加贷款风险,要很好权衡利弊,切忌为了
为此,要结合工作实际,制订并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来规范业务经营过程,确保有章可循,切实堵住
各种漏洞,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现问题。要认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健全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评估和预警系统,要重视贷款风险集中度及关联企业授信监控和风险提示,重视早期预警,认真执行重大违约情况登记和风险提示制度。要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保证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建立自我调整,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制衡机制,要在追求自我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建立健全不断自我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操作风险防范。要紧紧抓住思想教育这一重要环节,经常开展有关规章制度的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党风廉政教育,不断增强依法合规经营的意识,利用金融系统身边发生的案例进行现身说法,使全体职工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