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毕业论文

时间:2019-05-14 22:05: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等教育毕业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等教育毕业论文》。

第一篇:高等教育毕业论文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本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浅议

摘 要:着重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卓越计划”的核心内涵之一。本科“卓越计划”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包含四个维度,分别是创新性知识的积累、创新性思维的养成、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性实践活动的锻炼。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尚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缺乏;二是大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不够强烈、创新动力及能力不足,并且水平参差不齐;三是创新环境有待完善。在“卓越计划”模式下,应该从三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构建卓越教师队伍;其次是打造卓越学生团队;最后是营造创新环境氛围。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发表服务,详情伍老师扣扣:三零零四零九八三

关键词:卓越计划;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7-0136-05

2010年,为具体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和行业推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在此之前,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卓越计划”的实施也是为贯彻落实这一系列战略部署在高等教育领域内采取的重大改革举措。“卓越计划”在实施层面有三个特点,其中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是其培养模式方面的特色,按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培养人才是其培养标准方面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其培养目标方面的特色。其中,创新能力培养在“卓越计划”实施中又特别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本科阶段,“卓越计划”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应该有其特定的内涵。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成为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历史任务的背景下,研究培养和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卓越计划”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

纵贯“卓越计划”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面的整体设计不难看出,本科阶段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有其特定的内涵。基于本科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基础性教育层次,本科“卓越计划”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包含四个维度,分别是创新性知识的积累、创新性思维的养成、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性实践活动的锻炼。

(一)创新知识的积累

创新知识没有明确的权威定义,也没有专门的概念解释,不妨将其理解为“为实现创新所必须储备的相关知识”。显然,创新知识与专业有关。“卓越计划”模式下的创新知识应该是实现工程设计、工程创意所必需的基础性知识。

大学生的培养方案中包括很多类别的课程,作为一名大学生无疑要把这些课程都要学好。“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是在原有培养目标基础上的提升,其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和按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培养人才都是为了服务于培养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个核心。因此,“卓越计划”模式下的培养方案,无论是学校培养方案还是企业培养方案,都是紧紧围绕这个核心来设计的,其主干课程和课程主要内容都是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来精心构建的。因此可以说,“卓越计划”培养方案中的主干课程和每门课程里面的主要内容都是“卓越计划”范畴内的创新知识。作为“卓越计划”参与学生,既要在大学这座象牙塔内博览群书、提升思想,更要在专业领域内重点学好这些创新知识,为成为一名卓越工程师奠定坚实基础。

(二)创新思维的养成

思维能力,包括思维的横向性、纵向性和系统性。思维的横向性即思维的广度,跟掌握知识的广度有关,塑造“通才”。思维的纵向性即思维的深度,跟掌握知识的精度有关,打造“专才”。现代社会行业分工很是清晰,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入职门槛,有相关要求和标准,因此要求卓越工程师人才必须“既精又专”。思维的系统性即思维的网面化,将所有知识积累融会贯通,搭架子呈网状,随身携带。现实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要求我们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学习的各种知识哪些最关键,哪些在这件事上最有用,需要排列组合出最佳方案。创新思维只不过在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创新的元素,关键在于想象力。想象是创造的催化剂,是创新能力的激发点,真正好的教育不应该扼杀学生的想象能力。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马克斯韦尔・莫尔兹也说过:“人具有动物所没有的东西――创造性、想象力。”这两句话清楚地说明了知识、想象与创造的关系。

(三)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创新性学习能力是指为了满足未来工作的需要和迎接市场竞争的挑战,工程师以创新为目的,运用创新思维方法,批判性地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予以应用的能力。”[1]古语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此推之,大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恰如古语中的“渔”,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创新知识也好,创新思维也罢,最终只有转换成创新能力才可以实现最终的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而有了创新性学习能力,又会反过来促进创新知识的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养成。

大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远难于对其他学习能力,比如意志力、专注力等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专门的教学方法和特定的教学内容,即要结合实际工程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基于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同时强化实践教学活动,特别是严格实施企业培养方案,从具体的工程实践锻炼中来提升创新性学习的能力。

(四)创新实践活动的锻炼

创新实践既是对创新知识及创新思维的检验,更是“卓越计划”模式下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卓越计划”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可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校园实践主要指在校内进行的创新实践活动,包括课内的实践教学和课外的创新实践活动,比如参加全国、各省市以及学校自己的创新性活动竞赛等。校外实践主要指“卓越计划”培养方案中企业培养方案的落实,要在不低于一年的时间内,到企业真实的工程环境中去顶岗实习。 需要说明的是,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只是地点、形式和内容侧重不同,在实践内容总体安排上要具有统一性。校内实践一般在实验室进行,因此具有实验的特点,具有高度的仿真性和模拟性;校外实践在企业进行,在企业的实际工程现场进行,从事的是企业真实的工程实践活动,因此具有绝对的真实性。校内实践由教师指导,理论的因素稍多;校外实践则由工程师指导,几乎完全是实际内容。从某种意义上看,校内实践是校外实践的前奏和演练,是为校外实践做准备,校外实践则是最终的目的。

在“卓越计划”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上述四个内涵中,创新性知识的积累是基础,创新性思维的养成是先导,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创新性实践活动的锻炼是途径。

二、“卓越计划”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问题与不足

(一)现状

在“卓越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总体要求是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通过“3I”(Initiative,Industrial,Integrative)模式,即从知识、能力、品质三方面培养未来卓越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其中第一“I”即Initiative指的是卓越工程师应有的人生态度、道德品质、职业操守等,是对大学生将来胜任工程师工作的品质要求;第二“I”即Industrial指的是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通识知识,是对大学生将来胜任工程师工作的知识要求;第三“I”即Integrative指卓越工程师具备的综合能力,如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等,是对大学生将来胜任工程师工作的能力要求。但在此基础上,“卓越计划”又着重强调要把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作重中之重来培养。具体到操作层面,“卓越计划”要求参与高校要与有一定资质的企业深度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在组织管理上,校企要联合成立“卓越计划”领导小组和具体管理部门,校企要签署合作协议并研究制定相应管理制度,要明确双方职责及协同工作联系机制。在具体业务上,校企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学校培养方案和企业培养方案,要紧紧围绕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和每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新建构,其中特别要强化实践性教学,除了在时间上要充分保障外,更要在实践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校内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校企合作培养方式的创新以及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创新等多方面进行着手。在教学方法上,要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开展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式。

实践表明,在“卓越计划”实施一个周期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参与高校都按照教育部的具体要求,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施效果。

(二)问题与不足

“卓越计划”实施一个周期以来,尽管各参与高校都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与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比较缺乏。由于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原因,现在的高校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走向学校,既在职前缺乏实际工作经历,又在职后缺乏实践锻炼,因此大部分工科教师缺乏基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他们也许可以进行论文写作,也许可以进行科学研究,但却缺乏实施“卓越计划”所要求的那种立足于工程实践基础之上的能够带领学生进行工程创新实践的精神和能力。而缺乏了这种能力和精神,便不足以在课堂上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开展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不足以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带领学生进行创新设计与创新研究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校内创新实践活动有名无实,或者创新实践活动的水平难以提高;企业培养方案也因校内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缺乏工程实践基础上的有效沟通而无法达成共识,造成培养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一些大学生自身创新意识不够强烈、创新动力及能力不足,水平参差不齐。“卓越计划”参与学生由多种方式组成。有的高校是在高考招生时单列计划,有的高校是在入学后考试遴选,有的高校是结合两种形式组合而成。由于“卓越计划”是新生事物,很多学生和家长并不真正了解“卓越计划”的实质含义,只是凭着“卓越”二字便踊跃参加。因此,有的大学生自我创新意识并不强,对新事物缺乏浓厚的兴趣,没有坚韧的意志力将思维的瓶颈进行突破,缺乏一种沉下去的劲头和精神。有的没有认清自己及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目标不清晰,积极主动性不足,总是被家长、老师及体制推着走,渐渐地成了“体制化的人”,缺少了自身的主体性、思考力及总结力,观察发现能力也渐渐被经常习惯性的漠视及无动于衷所取代,缺乏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精神。有的同学则缺乏应有的创新潜质,因此,即便是同班同学,创新知识获取、创新思维养成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水平也常常出现较大的差异性。

三是创新环境还不够理想。尽管“创新”一词已是当前最热的词汇之一,整个社会都在提倡创新、践行创新,但与“卓越计划”对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相对照,一些高校能够给学生提供的创新环境还是不够理想。首先,由于各种客观或主观原因,“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能够真正提供给学生的到企业实习的机会和实习条件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求,有的企业实习环境不符合学生的期待,硬件设施不完善,人文环境不理想,学生自我成长难以如期实现。无形中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自我创造意识淡薄。其次,学校校内的创新实践活动场所和活动条件往往很不足,要么场地不足,要么实验设备不够,一定程度地制约了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再次,就是学校在营造创新的校园氛围方面的力度还不够,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得不到应有的激发。

三、“卓越计划”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针对上述“卓越计划”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问题与不足,“卓越计划”参与高校应该从构建卓越教师队伍、打造卓越学生团队和营造创新环境氛围等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

(一)构建卓越教师队伍

在任何工作中,人的因素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在“卓越计划”实施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一支适任的教师队伍,再好的计划也无法落到实处。为此,要使“卓越计划”得到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首先要构建一支卓越教师队伍。

1.全面提升现有教师各种素质。首先,要强化教师师德素质。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首要的责任是育人,而育人最首要的素质就是要师德高尚。“卓越计划”表面上是培养未来卓越的工程技术人才,对教师的师德似乎没有更高要求,但实际上则不然。其一,“卓越计划”需要教师有更高的职业责任感和更丰富、更全面的工程实践知识,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辛苦、更复杂的劳动,如果没有更高的师德,就难以达到这些要求。其二,现代工程教育更加重视工程师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怀,这是保证现代工程质量的前提。实施“卓越计划”的教师要把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怀教育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没有这样的师德素质,就谈不上去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其次,要强化教师创新素质。实施“卓越计划”的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照本宣科地教学。“卓越计划”要求任课教师一方面要围绕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重建和课程内容重构,这需要创新;另一方面,要能够以工程实际为背景开展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这更需要创新。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创新素质,根本完不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再次,要强化教师教学素质和工程实践素质。很多工科教师学历很高,也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教学素质却不高。由于没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没学过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在教学内容处理、课堂内容讲授、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等很多方面表现不尽人意。所以,各“卓越计划”参与高校要通过听课、专家指导、传帮带、进修等多种途径来强化教师的这些教学素质。另外,“卓越计划”要求教师要结合工程实践进行教学,而现有很多工程类教师自己从没有过工程实践经历。所以,必须强化教师的工程实践素质以适应“卓越计划”的实施要求,最好的做法是通过委派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轮岗的方式来进行。

2.积极引进优秀教师。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卓越计划”参与高校在努力提升现有教师各方面素质的同时,还要积极从企业引进既有较高学历又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这些工程师既有较深的理论知识,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还了解企业工程发展实际情况,这对实施“卓越计划”非常有益。从企业引进高水平工程师可能面临经费、住房等相关问题,如果条件不足,可以引进企业工程师做兼职教师,这样做可以做到两全其美。

3.推进研讨式教学,建设创新型教风。教学方法直接决定教学效果。“卓越计划”对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要就是要围绕工程实际开展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卓越计划”参与教师除了提高自己的师德素质、工程实践能力之外,更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针对性的改革,推进研讨式教学,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由以往的知识传授者角色,转变成“导演”、设计师、组织者、指导者和评判者,让学生去做“演员”,去当主角。在具体的课堂组织上,充分发挥多样性、灵活性特点,大力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逐步建设创新型教风。只有逐步形成创新型教风,才能逐步形成创新型学风,从而有效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打造卓越学生团队

按照“卓越计划”的实施部署,参与高校只有部分专业中的部分学生参与“卓越计划”的培养。为了培养这些学生的创新能力,固然培养方案的制定很重要、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很重要、教师的教学方法很重要,但这些都是外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关键,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自己必须努力这个内因必不可少。所以,“卓越计划”参与高校在努力构建一支卓越教师队伍的同时,一定还要同时打造一支卓越学生团队。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积累创新知识、锻炼创新思维、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积累创新知识、锻炼创新思维、参加创新实践活动是本文归纳出来的“卓越计划”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三个内涵。要打造一支卓越的学生团队,最基本也是最核心、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卓越计划”参与学生在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努力去积累创新知识,充分锻炼创新思维,有效地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创新知识首先包含在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课程教学内容中,包含在学生在企业、在实验室所从事的创新实践活动里,其次也包含在学生课余时间围绕专业所做的广泛涉猎里。积累创新知识的过程、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的过程,也是锻炼创新思维的过程。

2.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团队的特点在于彼此团结协作,共创“1+1>2”的效果。而彼此团结协作必须要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在打造卓越学生团队的过程中,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

交流沟通能力有三种,第一种是日常生活的自然表达,大多是小范围小群体的熟人之间的沟通,基本上属于一对一的亲密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较小。第二种是一对多的交流,例如演讲就是一种最有力的沟通形式。要求表达者出口成章,不仅合乎日常交流的逻辑,而且将其话语录音整理即可成文。第三种是最高层次的交流形式,可以穿越时空,可以超越人与人之间的任何距离,此种交流模式可以名之为“一对所有”。

俗语说:“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思想不是平白无故会产生的,不仅需要足够的知识积累,而且需要与他人交流沟通。有人说:“文明只是一种副产品。”如此可以推出,“思想是知识基础上交流沟通合作的副产品。”通过交流和沟通,彼此进行启发和得到启发,创新的火花便可以从中点燃。所以,“卓越计划”参与专业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交流、沟通的机会与平台,使学生在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中积累创新知识、锻炼创新思维,逐步形成创新能力。

3.营造和谐师生关系。从师生关系来讲,教师和学生保持三种关系最为合适,教师担负起三种角色最为美好。第一种是严格意义上的师父,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用思想影响学生,用人格魅力浸润学生,使得学生不仅在校期间可以收获满满的知识,而且走向社会之后依然会散发教师带给自己无形的改造力。第二种是家长的角色,在学生犯糊涂、不听话的时候给予督促和警醒、批评和指正,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如家人般的温暖、亲切与真诚。第三种是朋友的角色,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相识是缘分,相知是人为,加起来就是友谊。学生完全可以和教师成为朋友,平等地交流对话与沟通,谈天说地,畅所欲言,淋漓尽致,使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更加升华与深化,让师生之情更加浓厚、长远与稳固。 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处于激活状态,从而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想法。所以,“卓越计划”参与教师一定要在努力钻研教学业务的同时,注意与学生建立亲密友好的师生关系,将所有学生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用友谊将他们凝聚成一支卓越的学习团队。

(三)营造创新环境氛围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相应的创新环境。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卓越计划”参与高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氛围。

1.营造创新的校园环境。创新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中,局限在专业内,局限在高校教师身上,创新的视角可以更广阔一些,可以在校园的方方面面处处彰显创新元素。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以新奇感,更可以给人以启迪和启示,使学生在创新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营造创新的校园环境,可以在校园里建筑物的设计上进行创新,可以在校园园艺景观的创意上进行创新,也可以在教室、实验室、走廊、食堂等的装潢布置上进行创新,更可以在校园文化活动包括专业的创新活动等组织上进行创新。总之,让校园内充满创新气息,以此感染和激励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

2.营造创新的教学环境。教室是大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环境。如何让教室这个教学环境更加具有创新色彩,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从课桌的的摆放、讲台的高度、黑板的材质、粉笔的选择、灯具的选择、窗户的设置、墙壁的布置等角度着手。课桌的摆放是不是可以不规规矩矩、行列分明,是不是可以摆放成环型圈、一条龙、随意散点状等或许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讲台可不可以不要太高,或者不设置讲台,让学生和教师从空间分布上更加融为一体。粉笔的选择除了亮白色,可不可以选择亮黑色或彩色,这样在恰当的时候会让学生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灯具的选择,除了满足普通的照明、防辐射、护眼等功能,可不可以从灯具的造型入手,尝试每盏灯各具特色。窗户的设置同样很关键,房间的窗户就好比人心灵的窗户,尤其当窗外的风景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时,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会更加活跃。墙壁的布置除了简单的名人名言及名人肖像摆放,可不可以更多考虑一些学生自己设计作品及制作的墙贴。总之,可以通过各个教室各个方面独具匠心的创新设计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辅助且十分有益的影响。

3.加强校际合作,共营创新氛围。不同的高校自然有不同的底蕴和不同的校园文化风格,在专业上也有不同的特色和长项,加强校际间的广泛交流,可以极大地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学生见识、启发创新灵感,最终提升创新能力。校际间的合作交流,在形式上可以多种多样,在内容上可以丰富多彩。既可以由校方组织一些专业方面的创新大赛、学术交流等业务活动,也可以由学生社团联合开展一些校园文化方面的活动。校际间的合作交流参与的高校越多,形式越多样,形成的创新氛围就越浓郁,对学生创新意识形成和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就越明显。

四、结语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卓越计划”最核心的培养目标之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需要“卓越计划”参与高校与合作企业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严格进行落实,也需要参与高校从构建卓越教师队伍、打造卓越学生团队和营造创新环境氛围等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随着“卓越计划”的不断推进及相关措施的不断补充、完善,一大批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未来卓越工程师的后备人才一定会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诠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 林健.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3] 曾永卫,刘国荣.“卓越计划”背景下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7).[4] 宋佩维.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1,(7).[5] 汪弘.打造卓越工程师摇篮,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高教论坛,2010,(1).[6] 林崇德.创造性人才特征与教育模式再构[J].中国教育学,2010,(6).[7] 王家,曹颖颐.大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8).[8] 梁菊花.基于培养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及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9] 许志山.第二课堂建设与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0] 潘建广,何慧星.试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责任编辑 安世友]

第二篇:成人高等教育 工商行政管理 毕业论文

成人高等教育了

2011 届成教毕业生

毕业论文

业:工商行政管理

学 生 姓 名:

次:专科 学 校 名 称:湖南工学院 指 导 教 师:

题目:浅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市场监管

2011年 4月

摘要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型而来,一方面,市场秩序失序现象非常严重;另一方面,政府监管也受着许多指令式市场监管制度安排的影响,对市场监管不力,从而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政府监管市场的主要力量,国务院赋予的“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的职能,决定了其监管范围涉及市场的方方面面。研究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就不可能不谈及工商行政管理对市场的监管。在对政府监管市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制度的主要问题并加以解决,对于进一步明确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并认真履行好这一职能,从而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市场监管

市场秩序

浅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市场监管

一、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市场秩序

关于市场秩序的含义,由于作者论述的角度不同,也出于作者的理解差异,目前市场秩序的定义五花八门,内涵外延不一。目前主要有这么几种有代表性的提法:一是把“市场经济秩序”等于“市场秩序”,内容包括产品的生产秩序、流通秩序、收入分配秩序和金融秩序。二是把市场秩序等于商品市场秩序。第三种情况是把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等同。

(二)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梦寐以求的一个美好理想社会,也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不懈追求的一个理想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工商行政管理的任务是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为企业等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并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经济性规制职能的主要执行主体和载体,而工商行政管理在本质上是政府微观经济规制的具体化,以维护市场秩序、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为目标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市场秩序混乱的表现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当前市场秩序混乱的表现

1、市场主体秩序混乱的主要表现

目前我国市场主体秩序混乱主要表现为市场主体身份资格的混乱,市场进入行为不规范。一是党政机关和权力机关(如政府、公检法机关)等经商办企业,直接或间接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既从事市场监管活动又参与市场经营活动,成为政企不分的非正规市场主体。二是部分个体私营企业挂靠集体、国有企业甚至个人挂靠(个体私营企业或个人以国有企业的名义承揽业务,上缴所谓“管理费”给挂靠企业)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市场经营主体身份模糊不清,名不符实。三是

缺乏公司成立基本要件的企业,通过抽逃注册资本、虚假出资等手段骗取登记的企业大量存在,“无资本、无固定场所、无固定工作人员、无健全组织机构”的“四无”企业大量存在,骗买骗卖现象屡禁不止。四是假借外商名义签订协议,实际上资金全部由国内企业投入,外商并不实际出资,这类明显的假合资企业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其主体经营资格极不规范。五是不按照企业登记管理法律法规进行年检却仍然从事经营活动的经营者众多。

2、市场客体秩序混乱的主要表现

市场客体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交易的对象。我国市场客体秩序的混乱,目前主要表现为一些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非法市场客体的进入。一是国家限制进入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二是国家禁止进入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为了谋取暴利,一些不法经营者将毒品、武器弹药、文凭、有毒有害的化学药品、非法出版物、走私物品等作为商品进入商场交易。这些违禁商品和服务的进入,冲击了合法的市场客体,损害了合法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利,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其中最具代表性是大量充斥市场的各类假冒伪劣产品。假冒伪劣已成为破坏我国市场秩序的“头号杀手”

(二)当前市场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

1、市场监管法律法规所存在的问题

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就实体法而言主要表现:(1)相关法律缺乏兜底性,对一些新出现的违规行为无法认定和查处。(2)现行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对违规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设定偏低,其中对侵权行为民事赔偿的设定过低,导致经营者违规成本偏低。(3)消费者与合法经营者的法律救济途径和程序设定不科学,没有关照到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导致消费者与合法经营者维权成本过高,进而放弃维权。

2、落实机制所存在的问题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包括外部体制和内部体制。外部体制主要有两方面的缺陷:

一、国家没有从立法上对各市场监管机关之间的职能权限进行明确规定,管理机构之间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协调不够。

二、条块的双重领导,影响监管的独立性。工商行政管理体制虽实行了省以下垂直领导,但是省级机关仍然处于既受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又受省委和省政府的领导的位置,基层机关也就仍然难免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影响,在市场监管中,当全局利益和地方利益放生冲突时,特别是基层机关就无法严格执行法律规定,甚至向地方利益妥协。

内部体制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资源配置不科学。就横向而言,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性质同一的职能分由不同的机构承担,职能分散、重复,导致机构之间不必要的职责交叉和脱节、信息沟通不畅、尺度把握不一致,整体效能下降。二是强调机关综合机构的力量加强,忽视对业务机构的投入。这样一来机构机关综合部门对行政资源的消耗过大,而业务机构捉襟见肘,对市场秩序的监管心有余而力不足。就纵向而言,也存在机构设置不合理、资源配置不科学的问题。一方面,纵向机构设置脱离实际情况过于强调上下对口,很少考虑不同层次机关所承担的职能以及工作量的差异,往往是一级套一级。另一方面对基层派出机构的设置标准模糊不清。

三、建立和完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谐市场监管的管理体制

(一)和谐市场监管体制的确立与完善

1、适度和谐市场监管原则

在转型时期,所谓适度和谐市场监管既指和谐市场监管不得过度,也指政府干预不能软弱与缺位。适度和谐市场监管原则是判断和谐市场监管正当性的基础。市场机制的运行边界构成了和谐市场监管的最大限度和范围,即和谐市场监管应当以不违背市场内部规则为前提,以不损害市场机制运行基础为极限。

2、适时和谐市场监管原则

工商管理体制的特点之一是对现实具有极强的回应性。工商管理体制作为现代法,能自觉承担起对现代社会中涌现出的诸多新型社会关系的调整任务,能在日益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中迅捷的回应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现实问题,针对繁复多变的经济生活做出适时适度的调整。工商管理体制的这种回应性很大程度上是经由发挥政府职能而实现的。工商管理体制对和谐市场监管的规制是基于政府角色的定位,针对政府在不同时期定位的差异,工商管理体制在厘定和谐市场监管规则时也应当体现出适时和谐市场监管的原则与理念。

(二)建立和完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谐市场监管的管理体制策略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通过的两个《决定》和《学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文件问答》,不仅包含着肯定工商行政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的思想,对以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为主要职能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监管、转变职能提出了如下方向和要求:

1、切实转变政府及其工商行政管理职能

当前市场竞争秩序较乱的重要症结在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行为不规范而表现出来的政企难分、地区分割、部门垄断、官商勾结等,这既是市场机制不完善同时也是工商行政监管职能无法有效发挥作用的根本点。为此应“继续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

制”,使得各级政府各个政府部门摆脱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乃至个人利益,“按照权力与责任挂钩、权力与利益脱钩的要求,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这就指出了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又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了要求。

2、进一步破除体制障碍,规范市场准入体制

所谓体制性障碍,就是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平等竞争市场秩序不相适应的环节。应当明确“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要对非公有制经济给予大力发展并积极引导。具体来看,要规范市场主体资格,改进年检验照和登记管理工作,积极进行市场外指导、服务,帮助基本符合条件的主体达到进入市场的条件。对个体私营经济实行“四不限”,即不限发展比例、发展速度、经营方式、经营规模,以有效培育市场。

3、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监管体系和监管方式方面的体制改革

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对行政执法也有明确要求,“要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因此要完善多元化监管体系,并从过去主要依靠行政执法向行政机关执法、企业自律、社会监督制约相互协调运作转变。在行政执法中以依法行政为重点并接受外部监督,如通过进一步完善目前的群众申报投诉通道等,增强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的法治性。在监管方式上,以企业进入的监管为例,要求“国家主要通过规划和政策指导、信息发布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抑制无序竞争和盲目重复建设”。因此对工商在规范市场准入的管理方式上有所转变,在市场准入监管规则上从局限于国内习惯的监管方式转变到符合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国际通用的监管方式上来。

4、完善工商法制体系,理顺部门关系,严格依法行政

目前就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完善发挥而言,急需加快《反垄断法》立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改完善进程,同时正对新兴市场和新兴交易方式出台或修改相关法规。在当前部门监管职能分立尚难以统一的情况下,更应通过立法及法规调整来同一协调,进一步明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物价、质检、卫生、技术监督等部门的执法职能范围。

此外,具体到工商行政管理而言,其基本职能是执法,通过行政执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逐步实现市场经济的法制化。首先要求学法和懂法,工商行政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现有150多部,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有800多件,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其次要改变计划体制中形成的靠个人主观意志执法的随意性,完善执法程序建设和增大透明度,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

5、顺应新的形势要求,发展新的管理服务

对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而言,重要的是增强监管职能之外的服务职能。尤其是要顺应新的市场发展要求发展新的服务内容。例如三中全会《决定》把诚信经营提到很高高度并提出“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这就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在监管中发展并加强这项新的服务:在掌握企业注册登记的基本情况资质等级等身份信息基础上建立并完善包括处分信息、提示信息、表彰信息等在内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并积极完善信息收集、发布网络,方便公众查询,增强其社会影响力。

6、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市场化改革中的一部分,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新的挑战。在信息化和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方面要靠体制改革来提高队伍素质,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地开展人才培训;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快电子版的营业执照管理、健全网站备案登记制度、建立网上工作平台及网络投诉调解系统,推动网络经济行政法规的充实等方面建设,将日常对经营主体的信用监管与网络监管相结合,从而维护网络经济时代下的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1、王利明、崔建远,《合同法新论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许安标等著,《<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释义及适用指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

3、《2002最新企业登记管理法规汇编》,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年版。

4、《企业信用监管理论与实务》,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年版。

5、盛小伟,《工商行政管理服务职能的异化及其还原》,《工商行政管理》,2007年第4期。

6、陈光,《谈现代工商行政管理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实践引发的思考》,《工商行政管理》,2002年第1期。

7、礼群,《入世将全面提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市场监管执法的地位》,《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2年第4期。

8、段艳华,《论我国综合市场监管机制的重构》,《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第三篇:成人高等教育教育学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小学阶段”差生问题”研究

专业代码:

作者姓名:

学 号:

单 位:

指导教师: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摘要

差生问题是基础教育中一个严重而又棘手的问题,它包含许多方面的相关问题如差生的概念、差生的成因及转化、差生的预防等方面。而对差生的转化和预防是我们教育的重点问题,这些方面做的不足就严重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尤其是整个小学教育的基础阶段。用待优生代替差生一词,从研究待优生的概念类型,待优生的表现和心理特征,待优生形成的原因,待优生的转化及待优生的预防等方面作了进一步阐述并对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

待优生 ;待优生成因 ; 待优生转化 ; 待优生预防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目 录

前言„„„„„„„„„„„„„„„„„„„„„„„„„3 1.待优生概念及类型„„„„„„„„„„„„„„„„„„„„„4 2.待优生的表现及心理特征„„„„„„„„„„„„„„„„„5

2.1待优生平时表现„„„„„„„„„„„„„„„„„„ 5 2.2待优生心理征„„„„„„„„„„„„„„„„„„„„„„5 3.待优生的形成原因„„„„„„„„„„„„„„„„„„„„„ 6

3.1家庭原因 „„„„„„„„„„„„„„„„„„„„„„„„6 3.2学校原因„„„„„„„„„„„„„„„„„„„„„„„„8 3.3社会原因„„„„„„„„„„„„„„„„„„„„„„„„8 3.4自身原因„„„„„„„„„„„„„„„„„„„„„„„„9

4.待优生的转化„„„„„„„„„„„„„„„„„„„„„„„„„„ 9 4.1家庭方面„„„„„„„„„„„„„„„„„„„„„„„10 4.2社会方面„„„„„„„„„„„„„„„„„„„„„„„„10 4.3学校方面„„„„„„„„„„„„„„„„„„„„„„„11 5.待优生的预防措施„„„„„„„„„„„„„„„„„„„„„„„ 12

5.1家庭预防 „„„„„„„„„„„„„„„„„„„„„„„12 5.2社会预防„„„„„„„„„„„„„„„„„„„„„„„12 5.3学校预防„„„„„„„„„„„„„„„„„„„„„„„13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4 注 释„„„„„„„„„„„„„„„„„„„„„„„„„„14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前言:

通常我们把与差生现象有关的问题称差生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改革,尤其是教育改革的深入,有关差生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差生问题是学校产生以来, 特别是班级授课制诞生以来教育教学工作中随之产生的现象。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所公认的差生是指在学习上不用功,不努力,学习成绩差,不遵守纪律,不尊敬教师和家长的学生,属于“小错不断,大错不犯”一类学生。虽然他们是学生群体中的少数人,但他们的影响却波及到我们的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差生能否转变,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学校是否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能否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随着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 学习差生问题已成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突出地表现出来。

据统计,全国约有3亿学生被学校和家长划入“差生”之列的有5000万之多,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因而,如何让这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健康地步入社会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有关人士都应该而且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小学阶段差生问题研究

1.待优生的概念及类型

差生, 从广义上理解是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大部分学生平均水平的学生;从狭义上理解, 由各种因素造成的差生, 有智力水平低下所导致的, 有身体健康状况不良所致的, 也有身心健康、智力正常, 但其它方面有缺陷, 如非智力因素、认知因素、动力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史与学习方法、教师的文化素质与教学水平、学校的办学宗旨与指导思想等方方面面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成绩落后。国内外学者从不同方面界定了差生概念。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说:“教育不能‘只弹一根弦’,而要奏响嘹亮鲜明的旋律。”如果只着眼于思想品德和学习,那么学生的一些“差”就得不到转化,我们的转差工作就会畸形发展,而造成不应有的失误。因此,我们对“差生”的认识要深入,视角要大,力争使每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健康地发展。

由于差生这一概念较为笼统, 其包容范围广、涉及领域多, 所以很难界定出一个确切的概念。在这里我们定义差生是指智力发展正常的学生,由于环境中各种消极因素的长期影响,而导致个体学习、品德、行为等诸方面长期落后低于其能力范围所及的基本标准的学生,且这些落后面又相互作用,需特殊教育的一类学生。也称“待优生”顾名思义就是等待成为优秀的学生来。由于国内外学者对差生研究的角度不同, 因而对差生的称谓也是多种多样。在这里可将差生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思想品德差(2)学习差(3)双差生(思想品德与学习都差)(4)准差生(学习与思想品德时好时差的学生)。当然, 以上这种划分并不是固定的、绝对的、永久不变的个人属性和特征。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绝不能将差生视为天生的智力低下而置之度外、漠不关心。

2.待优生的表现及心理特征

2.1待优生平时表现:

2.1.1、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作业不完成,学习成绩差;不遵守纪律和规则,学习生活懒散,不听话、任性、不服从管教;胡闹、恶作剧,故意经常给教师添乱;害怕学习,害怕上学,羞怯胆小,沉默寡言,神经过敏,过度焦虑,自卑,孤僻等;虚度光阴、挥霍浪费、满不在乎、装模作样、故作丑态, 成为“捣蛋鬼”;受不良影响,破坏公共财物,欺骗或偷盗等违法犯罪;

2.1.2、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是注意力不稳定,认识兴趣低下,上课总是分心,搞小动作,即使非常新异和有趣的内容,他们也坚持不了多久;对学习没有社会义务感,他们不知道为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什么呀来上课;他们较任性、执拗、自我控制能力差,他们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部队,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但是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有时害怕困难,就抄作业等;还有由于缺乏坚持性就会导致功课完不成言行不

一、撒谎等。

2.2待优生的心理特征表现如下:

2.2.1、恐惧型 思想包袱重,顾虑重重,惶惶不安,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在同学和老师面前不敢抬头,担心在公开场合下受到老师的批评,时时警惕老师和学校。

2.2.2、自卑型 他们总感到老师对自己关心少、批评多,没有“出头之日”,表扬、鼓励与自己无缘,自己处处低人一等,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在老师面前说不上话。他们一方面害怕自己再次遭受失败和挫折,被他人嘲笑、挖苦;另一方面在心理上对自己失去信心。自卑心理往往使人自暴自弃,无所追求,一事无成。

2.2.3、应付型 常常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按时完成,迟到、早退、旷课习以为常,纪律比较散漫,无所事事,临时抱佛脚,应付学习和考试,他认为上学是在给父母和老师上的。

2.2.4、逆学型 有这种心理的学生表现为对老师的批评和学校的教育处分不服,认为自己在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心目中没有好印象,怕老师不信任,故破罐子破摔,经常与班干部、老师顶撞、吵嘴,发牢骚,有时对优生讽刺、挖苦、打击,对集体漠不关心,情绪消极,行为对立。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是学习的奴隶,整天昏头昏脑,看到书本就头疼,继而产生厌学心理。

2.2.5、矛盾型 这种差生一般表现在学习成绩不稳定,情绪反复无常。心境好时雄心勃勃,遇到困难,便打退堂鼓,左右摇摆,意志薄弱,感情脆弱。

由于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 除了这些共同的特征外, 还有特殊性。可见, 重要的是针对学生的具体表现与心理缺陷进行教育, 才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3.待优生的形成原因

差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极其复杂的,关于这一点国内外的学者分别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大的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分析,其中又包括许多小的方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3.1家庭原因

常言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的修养、文化水平等对儿童的成长显得极为重要,个别父母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3.1.1、家长教育不得法及错误的教养态度。

一些封建专制式的家长,粗暴无知,他们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条“真理”,对子女报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动不动就对孩子拳脚相加。与此相反,个别父母则过分地娇惯孩子,捧他(她)门为掌上明珠,把他(她)们当作“小皇帝”、“小公主”,娇生惯养,包庇纵容。个别家长甚至连作业也替孩子写。3.1.2、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

在一些物质生活条件优越的家庭里,子女往往有一种优越感,如果不注意进行科学的消费观引导,往往导致孩子形成在生活上奢侈、浪费的不良习惯,从而成为贪图享受的差生;家庭经济差的家庭,往往使孩子受到歧视,产生自卑心理,思想负担过重而成为待优生。3.1.3、家庭生活方式的影响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家庭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一个家庭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在闲暇时间进行什么活动,对子女身心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家庭闲暇生活多样化,家庭成员有多种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诸如文娱、体育、鉴赏、旅游等,可以培养子女多种兴趣,发展多种特长;而家庭闲暇生活单调,不利于发展子女的兴趣和特长,使子女在学校成为兴趣单

一、性格呆板的学生,不利于和教师、同学的交流,从而可能成为受冷落的待优生。3.1.4、家长自身存在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 有的家长自身知识水平低, 甚至连小学三年级的数学也辅导不上去, 也不会从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 结果只是干着急, 学习成绩还是上不去;另一方面又只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手段来教育子女。久而久之, 学生自己也丧失了信心。有的父母个人生活不检点,对子女生活形成误导,使他们不想学习,甚至自暴自弃。有些家长整日忙碌,放松了对孩子的管理,原来稳定的生活节奏、生活习惯受到冲击和改变, 自觉性差的学生乐得自由自在, 我行我素,不思进取, 沦为待优生。3.1.5、家庭结构的影响

首先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往往有较强的动机,而过强的动机容易导致焦虑。中国的独生子女家长往往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导致子女背负过大的心理压力,让学业压得透不过气来,导致学习效果反而不佳。还有的独生子女家庭中缺乏传统上的兄弟姐妹的环境因素,缺乏社会性意识,性格孤僻、胆小、退缩或更具攻击性等;而且,自我中心的思想导致他们与教师也不能顺畅合作,从而有可能成为待优生。

其次是残缺家庭。尤其是单亲家庭,其中父母离异给学生带来的心灵伤害最大。离异的父母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一方面为了弥补子女失去的父爱或母爱,而对孩子过于娇惯溺爱、恐其受到委屈,放任迁就,以弥补心灵的内疚,出现不管不教的现象,孩子也可能因为无人管教而成为待优生。另一方面他们种种不健康情绪,也会直接影响、感染子女,扭曲了孩子的心灵, 发展了孩子自私、乖戾的不良性格, 使孩子对双方都厌恶。这种情况下的学生极易流向社会,泡游戏厅,电子游艺室等娱乐场所,寻求刺激,再加上社会的影响,更加深了差的程度。

3.2学校原因

小学阶段是学生度过的最基础、最重要的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所获得的一切都将影响他们以后的各方面,如果教育不当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但现行的初级教育却存在着明显的失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2.1、学校错误的教学观

传统教育势力强大,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品德的培养,无休止的上课、补课、考试,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应付考试上,冲击了学生的文体活动和其他兴趣的培养与发展,学校生活因枯燥而变得更加沉闷, 学不进去, 导致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正确, 没有学习兴趣。

3.3.2、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不当

有些教师不以学生为主体,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简单重复,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教学方法死板, 强行填灌, 课本、资料、作业、试卷堆积如山,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学习较差的学生,变成了尖子生的“陪读”,这也必然会引起一些学生的厌学情绪;有些教师不能公平、公正、民主地对待学生,对儿童教育方法不当,偏爱某些学生,对儿童缺乏爱心,缺乏了解,经常有意无意地的侵犯学生的个人权利,尤其是对待差的学生,肆意践踏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不关心、不重视、甚至厌恶歧视,冷嘲热讽,体罚或变相体罚时而有之,使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关怀和学校的温暖,就会使师生关系紧张及他们厌烦学习。

3.3社会原因

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特别是儿童童年时期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对他们进入学校生活有不可磨灭的烙印。①苏霍姆林斯基使用“狼孩”的遭遇事例作为事实依据,说明了环境对儿童的早期教育是多么重要。因此,对社会原因进行了归类:

3.4.1、社会舆论的错误导向形成待优生 当前的广播、电视、报刊对一所学校的评价仍以升学率的高低为主要指标,导致学校、家长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使部分学生心理上产生很大的压力,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厌倦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3.4.2、不健康的影视文化“培育”待优生 庸俗黄色的影视作品对少年儿童的毒害不浅,儿童过早地涉及成人世界的内容,武打、暴力、抢劫等。许多学生由此丧失志气,缺乏进取精神,荒废学业。个别学生甚至利用上网进行行骗和违法犯罪活动,可见电子“毒品”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干扰很大,是制造待优生的又一大“毒源”。

3.4.3、社会不正风气制造差生 社会上流行“知识贬值”,“金钱万能”等错误观念,对家庭、学生本人都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以权谋私、行贿受贿、拉关系走后门等这些不良风气对是非不清、缺乏判断力的学生来说,影响极大;社会上, 吃、喝、嫖、赌等丑陋现象潜移默化地侵蚀着学生的心灵, 这些都是造成待优生最根本的原因。于是就有了“学校教育十年功,毁于社会上十分钟”。

3.5自身原因

3.5.1、小学适应能力差 刚入学的小学生,要从游戏中脱离出来,投入到学习中,不能很好适应,主要表现为课堂上心不在焉,或交头接耳,或弄小玩意,或睡大觉等。加之偶尔的学业失败,挫伤了学习积极性,从而产生情绪波动,大大降低了学习效果。

3.5.2、自我意识消极,意志力差 待优生自我评价偏低,自信心不足、自我监控意识淡漠,再加上缺乏意志力,不肯刻苦学习,在学习负担太重的情况下,对学习失去兴趣,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甘愿服输,失去前进的动力,进而发展到厌恶、恐惧的地步。另外,在成就归因上,他们倾向更多是外部因素或不可控因素。如把成功归因于运气或作业难挫折;而把失败归因于智力差,能力弱等内部不可控因素,由于多次体验失败,更进一步削弱了自信心和自尊心。

3.5.3、学生自我观念错误 “读书不赚钱”,“没有文化照样发财”,这些糊涂观念在校园里流行着,使一些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对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循循善诱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立情绪,不愿意接受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而沉醉于低级趣味的东西,甚至接受完全错误的东西,胡作非为,破罐子破摔,自甘堕落,成了名副其实的待优生。

3.5.4、缺乏自信心,自我评价低 大多数待优生是缺乏学习自信心,自我评价过低,认为自己是比不上别人的,因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困难面前不去思考、不去努力,而是逃避困难,造成学习成绩差。

总之,家庭、学校、社会各种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的综合作用, 损害了学生的个性品质, 导致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兴趣、意志等方面的缺陷,导致待优生的形成。

4.待优生的教育转化

②马卡连柯说:“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地损失。”不重视,甚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至放弃对“差生”地教育,则会形成大量地教育废品,那不仅是教育的失败,而且会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另外,轻视对“差生”的教育,还违背了“培养合格劳动者的教育方针”,违背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四个面向”教育指示,使学校培养的合格人才不能成为合格的劳动者,给社会带来不可估量地损失。

提倡素质教育,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使全体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发展,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而消除传统意义上的差生就成为这一改革的关键。

差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在实践中找出差生的形成原因,对症下药,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标本兼治。下面探讨一下转化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4.1社会方面

4.1.1、形成正确的舆论 整个社会要形成尊重知识、爱惜人才的新风尚;要向学生讲清楚所有的不良风气只是暂时的、局部的现象, 使学生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而不被社会消极面所蒙蔽, 并使之树立为实现美好社会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4.1.2、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对于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坚决予以取缔,教育学生要坚持知识是万能的,没有知识是不行的,要把金钱万能的错误观念摒弃,天上没有白吃的午餐,只有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全社会形成劳动才有收获的良好风气。

4.1.3、严厉查处网吧 要禁止中小学生进入游戏厅和网吧,一经发现,要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政府要制订相关网吧、游戏厅管理条例,加大监控力度,控制数量,且尽量远离学校,以净化学校周边环境,铲除这一“电子毒源”。

4.2家庭方面

4.2.1、充分理解孩子,给予恰当关爱 单亲孩子有其不同的特点和心理上的正确需求,教育他们必须针对特点,“对症下药”,尤其是要理解他们,给予恰当的关爱,这样,十分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利用家长会或个别联系形式, 向家长介绍一些有关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变化、教育等资料, 提醒这些家长应特别注意爱护孩子, 正面教育孩子认识父母离异的事实。家长和老师密切配合培养教育孩子,共同从学习上、生活上关爱他,让集体之爱,温暖单亲孩子的心。

4.2.2、举办家长学校,引导父母正确教育子女 让家长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孩子的心理需要,创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正常健康成长。家长要亲自陪同子女一起学习文化课, 补上欠缺的知识;另一方面要学习教育子女的好经验以及指导子女学习的一些方法, 从而全面地给子女的学习以帮助。灌输给家长科学的教育思想,介绍一些家庭教育方法, 形成一个社会、家庭、学校共同教育, 目标一致的教育网络。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4.2.3、树立孩子学习的榜样 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尤其是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家长更要注意自己的行为, 注意平时好好学习与个人专业有关的知识, 尽量多地表示出对知识的兴趣, 通过模范榜样作用来影响子女, 使子女改变对知识的消极观念从而好好地学习。在教育教养方式上保持家庭成员的协调一致性,使他们生活在愉快、温暖、轻松、和谐的环境中,从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4.3学校方面

4.3.1、改变教育教学环境 4.3.1.1改变传统观念

人的十个手指还有长有短。待优生是学校的弱势群体,也是一群完整的社会人。他们有极大的潜力可挖,可塑性很强,教师要摘掉有色眼镜,随时寻找和捕捉他们身上那些闪光的东西,要肯下一番功夫,要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他们的闪光点是微弱的,是多方面的,也常常是“一闪念”的,很快就会被消极情绪所代替。因此,教师一发现就要及时表扬,以此使他成为向好的方面转化的转折点。

4.3.1.2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俗语讲“亲其师, 信其道”。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已证明, 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和适当的期待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 使之在教师期望的方向上发展,从而在学习上表现出更好的学习成绩。老师真诚地关心学生, 学生就会热爱老师, 尊敬老师, 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 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4.3.1.3纠正教师的不良教学行为 教师首先应改变自身的形象定位,变传统型的“师道尊严”为现代性的“良师益友”,去靠近学生,一道纯真的目光,一句赞许的话语,一颗诚挚的心去开启学生的心扉,清除他们不良的心理因素,使他们重塑自信心。教学中决不能使用“笨”“差”“傻”等歧视性的语言,老师应处处严于律已,时刻通过自己的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最好的教育就是用真实来教育。上课时通过与待优生进行目光接触, 来传递教师的爱护与期望,给学生锻炼的机会, 避免产生教学与我无关的感觉;公正地处理问题, 特别是在优差生之间出现问题时, 教师不能袒护优等生、错怪待优生。忌一有缺点便通知家长、向家长告状。要从实际出发,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按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上课,不开快车,及时照顾待优生;布置作业要执行国家要求,要分层次安排,待优生的作业最好因人而异。

4.3.1.4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

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互动中进行学习,这是转化差生的一个良好条件。学校要利用班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团会、课外活动、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和训练活动。在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培养其自信心、自强心和自律习惯。

4.3.2、学生学习素质的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一切教育活动的效果都反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及结果上。因此, 不论是社会、学校, 还是家长的影响、期望、要求, 最终必须由学生自己来接受, 转化为自己的学习动机才能实现。为此,对学生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

4.3.2.1 提高学生的认识 掌握学习的方法

要让学生懂得“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掌握了知识就具备了成就事业的坚实基础。俗语讲“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学习活动也是如此, 他们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突飞猛进。

4.3.2.2让学生体验成功 作为小学生的引路人的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态,充分信任他们,尽量设法减轻待优生的思想负担,不给他们背上“不及格”、“差生”的包袱,让他们有发展和表现自己特长的场所,也要让其有发表见解和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去体验成功的喜悦,信心百倍地努力学习,使孩子放飞希望的风筝。必要时可以降低知识的起点, 大可不必事无巨细统统要求掌握。

总之,差生在各个学校都是客观存在的,转化差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 完成它必须由社会、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及学生自身各个方面通力合作, 共同努力, 才能给差生带来一个明媚的春天,实现差生全面、完整、和谐的转化。

5.待优生的预防

未来的社会要有一个将康而稳定的发展,就必须防止一批又一批的低文化水平,低素质的待优生流入社会。要做到由“转化”到“预防”,就要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和条件,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制定有效的措施和目标,从多方面开展对差生问题的预防。这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

5.1社会环境是防治基础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 帮助他们找准人生坐标努力奋斗, 不能人为地划分等级, 不轻视和歧视差生, 吸取传统教育的精华为素质教育服务, 彻底清除分数第一、升学第一、智育第一的旧观念,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温暖、民主、平等的大家庭中自由愉快的生活学习发展自己, 很多心理障碍自然就会消除。真正树立男女平等、待优生与其他学生平等, 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学生, 公正地评价待优生的优缺点, 发现并及时表扬他们的闪光点。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5.2合理的家庭教育是必要条件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差生的预防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 良好的习惯, 优秀品质和高尚道德, 离不开和睦的家庭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正确的教育。家长应多学点教育学心理学常识, 考虑子女的个体特点,“量体裁衣”,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态度去对待孩子的方方面面,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 不能随意打骂, 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不能认为自己对孩子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力, 要关心孩子但不能溺爱和娇宠, 在教育教养方式上保持家庭成员的协调一致性,家长们应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消除有些学生的封闭孤独, 狭隘自卑等不良心理障碍,使他们生活在愉快、温暖、轻松、和谐的环境中,从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尤其是独生子女的教育管理, 更需要家长、老师应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和帮助他们成才。

5.3正确的学校教育是重要因素

学校教育应该是预防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因为他们大部分时间毕竟是在学校接受正规科学的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仅要确立一种“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的教育观,树立每个学生都能成才的意识,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会的老师。

③新课程明确指出,要关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善待每一位学生。教育者应该尊重他们的人格, 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 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 个性特征, 与学生建立起正常的师生关系, 在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沟通时,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对学生严格要求是正确的, 但绝不能“关卡压”, 更不能随意训斥惩罚, 应大力提倡学校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正确疏导, 忌用堵塞”, 特别是对有心理障碍的待优生进行堵塞更会适得其反。只有通过感情交流, 意见沟通, 热情帮助, 积极引导, 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符合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要求, 使学生康发展, 成为有用之才。

总之, 在找出差生心理障碍, 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后, 进行综合治理, 使社会家庭学校与学生本身的自我修养等外部和内部因素结合起来, 形成有机整体, 只有这样才能预防消除差生的心理障碍, 促使差生进步转化, 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结束语

差生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需要专门而细致、深入的研究。与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学生本人的利益均密切相关,这一问题应当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教育理论及实践工作者,更应该积极主动地研究探讨这一问题,以便全面贯彻当的教育方针、政策,提高全民族的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素质。

差生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更加重视的问题。素质教育的今天已不提倡使用差生一词,所以大都使用待优生代替差生。

参考文献:

满都拉.对差生概念的探讨[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8月第4期第29卷 邹瑞迁 .试论”差生”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连云港教育学报,2000年第2期(总第50期)马秀梅.差生形成的原因[J].呼兰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杨乐生.学科差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4月第4期第16卷 番仕福.对差生心理障碍的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8月增刊第17卷

唐诗胜,胡家英. 把给特别的孩子---浅谈单亲孩子的教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8期第18卷 王荣琴.后进生学习困难的心理障碍及其转化策略[J]2001年第3期

李克信,王敏.论差生的概念、成因及其教育措施[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

杨玉芝.“学困生”的产生及其转化.黑河教育,2005年2月

林勇强.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2004年增刊)杨远方.浅谈"差生"的含义及其形成原因 天津教育,1998年第7-8期

崔玉中.论家庭环境与差生原因[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曾琦,陈向明.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上)》,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注释:①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上)》,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②马卡连柯著.丽娃译:《家庭和儿童教育》,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 ③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第四篇: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

论文

浅析幼儿园美术教育教学活动创设的重要性

专 业:学前教育 作 者:李苗苗 准考证号:088110101035 指导教师:温夫成 是否拟申请学位:否 联系电话:***

完成日期:2012

年 2 月 3 日 通信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冯营子高校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

邮政编码:067000

第五篇: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

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

一、论文格式要求

论文必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论文题目、作者单位(年级)、作者名字、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七个部分。

1、正文标题居中(三号,黑体加粗),有副标题者, 副标题另起,前面加破折号。

2、年级署于标题下方,居中(四号,仿宋_GB2312)。

3、姓名 署于年级下方,居中(四号,仿宋_GB2312)。

4、摘要论文摘要以150-200字左右为宜(五号,黑体)

5、关键词 关键词3-5个(五号,黑体)

6、正文 篇幅以3000字左右,最多不超过6000字(五号,仿宋_GB2312)

6、1小标题正文章节标题或小标题单独占一行,且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表示,形式必须为:1.、1.1、1.2;2.、2.1、2.2……的格式。

6、2注释分尾注、脚注和夹注三种。6、2、1尾注

正文注解释一律采用尾注的形式,即在正文需注释处的右方按

顺序加注数码„1‟.„2‟.„3‟……,且用上标加注方式,参考文献目录中,写明依次写出对应数码„1‟.„2‟.„3‟……对应的文献内容。6、2、2脚注

对标题的注释或对全篇文章的说明以脚注的形式处理,列在当页正文下,正文和脚注之间加一横线,长度约为页宽的三分之一。其他同于一般注释。6、2、3夹注

对论文中的引文和所依据的文献无需特别说明者,以夹注的形式在引文末括弧内注名作者姓名,出版年份和原文页数,即(作者姓名,出版年份:原文页码),例如:

“….”(作者姓名, 1933:203)

或者在引文前用以下格式注明,即作者姓名(出版年份:原文页码),例如:

作者姓名(1995:67)说“……”

7、参考文献(五号,仿宋_GB2312)

参考文献附在正文后,不得在文献目录中罗列同正文没有直接关系的文献。

(1)文献类型以单字母标识(外加方括号),如专著为[M],论文集为[C],报纸文章为[N],期刊文章为[J],学位文章为[D],研究报告为[R]。若引用文章为电子文献,要注明网址及日期。

(2)参考文献应注名文中所有引文的出处和所依据文献的版式情况,按以下顺序表述:作者的姓名、文献名称、出版刊名、刊物的卷号或期号、年份、文章的起止页码或作者的姓名、书名、出版地(社)、版次、年份、文章的起止页码。例如:

[1] 作者姓名.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16

[2] 作者姓名.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回顾与前瞻[J].教育与职业,2004,(1)46-48.[3] 必须大力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繁荣[N].人民日报,200-4-29。

打印格式要求

论文打印格式应符合以下要求:

 中文五号字体,每页30行,每行40--42个中文字, 左右边距至2.5厘米,上下边距至3厘米

 单面打印

 段落第一行行首缩进2个中文字。___

下载高等教育毕业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等教育毕业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南林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基本格式

    西南林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基本格式包括:封面、诚信承诺、写作背景、目录(独立页)、题目、作者及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本科)、(致谢)。论......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论《家》中觉新形象论文作者:郑巧雅准考证号: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电信公司指导教师:孙志刚主考单位:哈尔......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 写作的基本要求 在我校主考的自学考试专业中,部分本科专业要求考生撰写毕业论文。现就毕业论文写作提出以下要求,请考生认真执行。 一、资格 凡......

    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毕业论文规范[5篇]

    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毕业论文规范毕业论文的撰写是综合检验自考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保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撰写要求[本站推荐]

    高教自学考试毕业论文撰写要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文的撰写,是本科专业课程设计中考核的重要环节,是考生必须完成的总结性作业。撰写毕业论文,既是对考生学习本专业基础知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安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安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公安管理学》论文题目1.运用系统原理,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市场经济条件下,警察队伍管理的有效方法3.公安指挥中心的职责与......

    高等教育

    1.高等教育作为第三级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高级教育,在三级教育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 2.高等教育是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宗旨的专业教育,有别于以普通教育为目的的基......

    高等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现状 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考试,主要有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五种形式。在除远程教育、研究生教育之外的高等教育考试形式中,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