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渣压力焊机触电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电渣压力焊机触电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物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高层建筑每增加一层需将大量钢筋用电渣压力焊机竖向焊接,由于建筑工地用电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多种作业程序交叉,加上一线作业人员大多为农民工,安全用电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在焊接中时有触电事故发生。
一、电渣压力焊机二次空载电压触电事故分析
1、电渣压力焊机二次空载电压一般在65V-80V左右,其工作时间20%左右,空载时间80%左右,空载时间越长,人身触电危险性越大。
2、电渣压力焊机二次线一根是搭铁线,另一根是焊把线,其搭铁线接在建筑物的钢筋上,与整个建筑物金属全部连通,焊接好的钢筋林立密集,作业场地狭小,地面钢筋堆放,作业人员长时间工作,一旦触及焊把线电源就有触电危险。
3、竖向焊接全部是崭新螺纹钢,质硬量重,作业用的劳保用品手套及鞋损坏快,没有及时更换劳防用品,手与脚可能直接接触钢筋,很容易触电危险。
4、潮湿和炎热的天气,汗湿程度严重,人体电阻明显下降,一旦触电,不容易摆脱,其危险性更大。
5、建筑业施工一般时间安排较紧,一层楼面一般需焊接钢筋成千上万根,钢筋焊接时需一次性完成,十多个小时连续作业是正常的,天气炎热的季节,长时间体力劳动和露天作业,人体极易疲劳,触电危险性同样较大。
二、安全意识淡薄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行业,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基本建设项目逐年增加,建筑职工队伍不断扩大。建筑业的一线施工人员以农民工为主体,其工作环境属高空、露天、地下及立体交叉作业,部分操作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操作技术生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
建筑业市场价格竞争激烈,一项工程层层分包转包,钢筋竖向焊接分包金额比例很小,安全手续不齐,价格从上世纪90年代每焊接点5元降到现在每焊接点不到2元,由于价格竞争,相应对劳防用品投入减少,劳动强度增大,造成触电事故隐患的增加。
建设部颁布的JGJ59-99检查标准要求电焊机需安装二次降压保护装置,这是为了保障建筑一线操作人员安全生产。然而该标准已颁布3年多了,各式各样的弧焊机防触电装置也已投入使用3年多了,但还是经常发生电渣压力焊机和电焊机二次空载电压伤人事故,究其原因: ① 将电源线从弧焊机防触电装置内穿过,直接接在电焊机的进线电源端,放弃装置的所有功能;
② 将电源的进线和出线接在装置内的同一端上,当作过桥箱用,根本没起到保护作用 ③ 目前市场生产焊机二次降压保护装置的厂家多,良莠不齐,有的产品质量很差,有的厂家没有测试设备,就投入生产、销售和使用,更谈不上3C认证,根本就没有保护功能;一些使用单位安装这种设备也仅仅是为了应付安全检查;
④ 用人工调节的弧焊机防触电装置,当其电压转换时,瞬间有3倍左右的冲击电流,为了避开冲击电流,只能将其调节过头,所以起弧电阻低,起弧较困难,使用者将其调到(红灯)工作状态,失去空载状况下的保护功能,当安全检查时再调回到待机(绿灯),这只是应付安全检查; ⑤ 电源线没有根据电流选配,500型电焊机进线有的用4mm2、6mm2,而6mm2电线安全载流量只能达到50A电流,不到30min接头就发热并将设备烧坏;
⑥ 电焊机容量和选用的防触电装置不相配套,存在安全事故隐患; ⑦ 有两档粗调节的交流弧焊机,两挡状态的空载性能参数差别很大,增加触电危险性。
三、预防措施
1、电渣压力焊机操作人员必须配备专用的劳动防护用品(手套和绝缘鞋),原因是所接触的都是崭新带有坚硬毛刺的螺纹钢,其损坏较快,很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2、电渣压力焊机加装弧焊机防触电装置(二次降压保护器),根据弧焊机防触电装置国家标准GB10235-2000的技术要求:
①空载安全电压小于24V,能在任何潮湿场合都没有人身触电危险,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②起动时间小于0.06s,对电渣压力焊作业根本没有起动响应时间;
③起动灵敏度小于500Ω,对人体在任何潮湿场合接触二相电时不会起动达到安全保护;
④待机延时时间小于1s,当二次空载电压80V时,在1s内降至小于24V,有效防止人身触电死亡危险。以上4条都是有效防止电渣压力焊机二次空载电压伤人的科学依据。用户在选购时一定要购买有国家强制性3C认证的弧焊机防触电装置。
3、电渣压力焊机操作人员必须专业技能培训,除电焊工特种操作证外,还需建筑行业安全操作培训合格,持二证上岗,操作时做好监督记录,每台电渣压力焊机作业为一小组,每小组必须有一人具备监管救护知识,或者多台(组)有专人监护制度。
4、现场安全监理人员对进入建筑工地作业的电渣压力焊机和电焊机,必须安装弧焊机防触电装置才能进行作业,同时必须提供3C认证证书。根据国家质量认证中心和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规定,没有取得3C认证的产品不得进入现场使用。并不定期的对二次空载电压进行测试,要求安全电压低于24V。
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电渣压力焊机作业和电焊机作业,其二次空载电压触电事故时有发生。每发生一起触电事故,就会给一个家庭带来极大的不幸,给一个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根据弧焊机防触电装置国家GB10235-2000标准的技术条件,是有效地防止电渣压力焊机和电焊机二次空载电压触电事故,其给社会带来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一个建筑工程,如果不使用弧焊机防触电装置,一旦发生电渣压力焊机和电焊机二次空载电压触电事故,死者家属来人安排接待工作及安家费等不会低于30万元人民币,就算该工地2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停工整改十天左右,给企业带来多大人力物力和经济损失也是相当大的。电渣压力焊机是高漏抗变压器,功率因素一般只有0.3-0.4,空载时为0.1-0.2,空载损耗电能大,每台电渣压力焊机每年空载耗电在2000kwh左右,据上海电焊机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上海建筑单位大约有1.2万台,全市大约有12万台,全国大约有120万台交流电焊机,其耗电量相当可观。
第二篇:电渣压力焊接头质量缺陷分析及预防措施
电渣压力焊接头质量缺陷分析及预防措施
在多层和高层建筑中,框架柱或剪力墙的竖向钢筋连接多采用电渣压力焊接连接,施工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但是,在施工中受操作方法、电压、电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会造成焊接接头质量缺陷,例如轴线偏移,接头弯折,焊包有不匀,气孔夹渣,下淌等现象。而钢筋焊接规范规定:焊包应均匀,突出部分至少高出钢筋表面4mm;电极与钢筋接触处,无明显的烧伤缺陷;接头处的弯折角度不大于4°;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超过0.1d(d为钢筋直径),同时不大于2mm。为了避免上述缺陷,我们采取了相应的
预防措施,效果较大。具体做法如下。1.上下钢筋轴线偏移
产生原因:焊接钢筋端部有扭曲变形现象或夹具安装不正确,没有夹好钢筋;夹具挤压力过大,造成钢筋错位;焊前晃动已夹好的钢筋,使上下钢筋错位;夹具本身已变形或扭曲。
预防措施:焊前应仔细检查钢筋端头,不顺直的部分应切除或矫正;安装夹具要正确,待上下钢筋同心后,上下夹钳才能同时均匀夹紧钢筋;夹好钢筋后严禁晃动钢筋,以免上下钢筋错位或夹具变形,扭曲;操作前先检查夹具是否变形及夹钳是否紧固,不能用的夹具,夹钳应及时更新或修理。2.接头处弯折
产生原因:焊接后夹具卸的过早,接头处熔融金属没有完全固化,接头的强度和刚度还都很小,不能支撑上部钢筋。焊接时未注意扶持上部钢筋,在焊接或卸夹具时,上部钢筋晃动而造成接头处弯折。
预防措施:一套电渣压力焊机应配置5-6套夹具,目的是保证接头焊接完毕后停歇30s以上再拆卸焊接夹具时增加一定强度和刚度,避免上部钢筋向下歪斜。另外,焊接时或卸夹具时应用手扶持好上部钢筋,以免上部钢筋晃动,造成接头弯折。3.焊包薄而大
产生原因:挤压过程中,挤压速度过快且压力过大,把熔融的金属液体过快地挤向四周。焊接电流过大或挤压过程的时间过长,使钢筋熔融的金属液过多,从而造成挤压后焊包薄而大。
预防措施:挤压时应逐渐下送钢筋,使上部钢筋把熔融的金属液体均匀地挤到钢筋周围,形成厚薄均匀,大小适中的焊包。因电渣压力焊的热效率较高,其焊接电流比闪光对焊的电流小一半,宜按钢筋的截面面积确定焊接电流(一般取0.8-0.9A/mm2)。如果电流过大,会造成钢筋熔化过快,金属溶液过多,所以要选好焊接电流。另外,焊接过程中要控制好时间参数。一般焊接直径16mm的钢筋,焊接时间为18S;钢筋直径每增加2mm,焊接时间相应延长2S,如果焊接时间太长,也会导致钢筋融化过量,造成焊包过大。4.接头结合不良,焊包过小或无包
产生原因:焊接前没能调整好夹头的起始点,使上部钢筋不能完全下送到位,与接头处不能完全结合;下部钢筋伸出钳口的长度过短,使熔融金属液体不能受到焊剂的正常依托;焊剂盒下部堵塞不严,使焊剂部分泄漏,金属液体流失;焊接时间短,焊接电流过小,顶压前过早断电,都会造成钢筋熔融量过小,使钢筋不能完全结合,有效排渣,从而不能形成正常的焊包。
预防措施:焊前应调整好夹头的起始点,保证上部钢筋能完全下送到位;安装夹具时,下部钢筋伸出钳口的长度不小于70mm,保证伸出焊剂盒底部不小于60mm,使熔融金属液体有足够的焊剂托裹,使上下钢筋能够正常结合;填装焊剂前焊剂盒底要用布堵塞严实,以免焊剂从缝隙泄露;焊前选好焊接电流,并控制好焊接时间,应在挤压过程开始的同时截断电流,保证钢筋能够足够熔化。5.焊包不匀,偏包或无包
产生原因:钢筋端面不平整,在挤压时不能把熔融金属液体均匀向四周排挤,焊剂填装不均匀或焊剂内有杂质,不能形成均匀的渣池;电弧电压过高,产生偏弧现象,使钢筋的端面不均匀熔化,没有呈微凸形,钢筋熔液一侧偏少或偏多;焊接时间短,钢筋熔化完全,部分钢筋端面熔化量不够,焊剂盒堵塞不严,熔化金属流失,形成焊包不匀,偏包或无包现象。
预防措施:施焊前应注意检查钢筋端面是否平整,不平的应切除或矫正;安装焊剂盒时应保持钢筋居于焊剂盒中心,钢筋四周均匀填装焊剂,对回收的焊剂应除净杂质后再用;焊前选择好合适的的焊接参数,控制好焊机的电弧焊压,一般在进入电弧稳定燃烧过程时,电压为40-45V,当进入造渣过程时,电压为22-27V,掌握好焊接时间,使钢筋完全熔化;填装焊剂前,要把焊剂盒底部与钢筋之间的缝隙堵严,以免焊剂和金属熔液流失。6.焊包有气孔,夹渣
产生原因:焊剂受潮,焊接时从焊剂中排出的气体进入金属熔液形成气孔;挤压过程时间长,上部钢筋端面不能呈微凸形,端面上不能形成由液态向固态转化的薄层,挤压过程中不能顺利排渣;焊接过程结束时没有及时进行顶压,造成部分钢筋熔液固化,使焊渣不能排出;焊接部位埋入焊剂的深度不够,使焊渣不能通过焊剂顺利排出,并且金属液体与空气接触易形成气孔。
预防措施:焊接前应先把焊剂烘干,掌握好焊接断电和挤压时间,断电应与挤压同时开始,此时上部钢筋端面上形成一层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薄层,通过挤压排出焊渣和其他杂质,填装焊剂时应把焊剂盒装满,以使焊接部位埋入焊剂深度满足要求(60mm)。7.焊包下淌
产生原因:焊剂盒底部缝隙堵塞不严,致使钢筋熔液顺缝流下,焊后回收焊剂过早,熔液还未完全固化形成焊包。
预防措施:装焊前应把焊剂盒底部缝隙堵严;每个接头焊完后应停歇20-30s(寒冷地区可适当延长),待熔液稍冷后固化后再回收焊剂。8.钢筋(电极钳与钢筋接触处)烧伤
产生原因:电极钳没有夹紧钢筋,接触不良;电极钳与钢筋接触处已锈蚀或有泥污,导电不良。
预防措施:焊接前应检查电极前是否夹紧钢筋,发现没有夹紧的应夹紧;夹电极钳前应先把钢筋上的锈和泥污除净。
焊接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取得有效的焊工上岗合格证并能熟练操作;焊接夹具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在最大允许荷载下移动灵活,操作方便,所选焊剂要合格,一般应采用431型焊剂,因该焊剂含高锰,高古硅与低氟,除起隔绝,保温及稳定电弧作用外,还能起补充熔渣,脱氧及添加合金元素的作用,使焊缝金属合金化。
电渣压力焊接头取送样和拉伸试验情况记述
1、试件检验批划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5.5.1条规定每不超过二层中的300头同牌号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作为一个检验批,做一组(3根)抗拉试验。
2、填写见证送样单
送样前应填写见证送样单(1式5份),随试样一起送到试验室,加盖“有见证取样”菱形章,试验室留1份、监理单位取走1份、施工单位取回3份。见证送样单主要内容:工程名称、委托单位、取样部位、样品名称、取样数量、取样地点、取样日期、见证、材料名称、焊接日期、送样日期、钢筋生产单位、代表接头数量。见证人签名,证号,取样人签名,证号。常规试验可不填写见证送样单。委托单:委托单位、工程名称、品种栏填“电渣压力焊”、变筋填“25~20”,数量300头,焊工姓名、证号。见证人签名,证号。取样人签名,证号。以上这些是现阶段银川地区的通常做法。
3、试验液压拉力机平稳加载到钢筋母材颈缩,读取对应荷载值,量测颈缩长度。如右图所示,某工程项目一组试件系25~20,3根见证试件2005-3-30加载到开始颈缩的荷载分别为177 kN、178 kN和179kN,且颈缩区域距接头70~170mm。母材发生颈缩了,接头仍无恙,这说明接头强度高于母材强度,结论:合格。这3个接头母材的颈缩前强度分别为563、567和570N/mm。
不同直径合格荷载参见下表:
直径(mm)10 12 14 16 18 20 22 25 28 荷载(kN)43.19 62.20 84.67 110.58 139.96 172.79 209.07 269.98 338.66
4、不同直径钢筋焊接的直径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4.5.5条规定钢筋电渣压力焊“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上下两钢筋轴线应在同一直线上。”电渣压力焊对直径差无明确规定,可参照同一规程4.6.1条对于钢筋气压焊要求“当两钢筋直径不同时,其两直径之差不得大于7mm”。如果图纸上出席两根钢筋直径之差大于7mm的情况时,施工单位应及时通过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请设计单位予以考虑。
第三篇: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
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
事故案例
某矿井 + 620m 水平33#采面一协议队正在打眼作业,突然出现停风,带班班长即令停止作业,退出作业点,并通知该班备料员(兼职电工)排除设备故障。由于该工作面距 + 620m 水平配电点约有800m(见图1),该电工为图省事,在 + 620m水平配电点馈电开关 未停电的情况下,便开启磁力起动器,带电排除故障,不慎触及交流 660V带电体,触电身亡。事后现场勘查发现:
(1)该采区变电所内检漏继电器 未投入使用;
(2)+ 620m 水平配电点内馈电开关处于合闸状态,且未悬挂任何警示牌;
(3)该工作面磁力起动器 鼓形防爆外壳打开,内芯体抽出;
(4)该工作面磁力起动器、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④外壳均未安装保护接地;
(5)该工作面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④至煤电钻约 40m 橡套电缆未悬挂,中间有 3 处明接头、多处破皮露出芯线,且煤电钻未采用防爆插销连接。
从这起事故案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教训:
(1)作业者不遵章守纪,违章冒险作业是导致这起触电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漏电保护装置未投入使用,作业者触及带电体时,未能使馈电开关跳闸、切断电源,加大了作业者触电的危险性;
(3)作业者未培训上岗或受培训教育程度不够,安全意识淡薄,以致违章冒险作业;
(4)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未及时整改等。据资料统计,在以往煤矿发生的机电事故中,机电触电事故约占发生总事故的8%,所以加强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及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迫在眉捷。井下触电事故的发生规律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的前提主要是人体触及裸露的带电导体或触及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由电流对人体造成伤害事故。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与漏电设备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不同,触电事故可分为单相触电事故、两相触电事故或两线触电事故、跨步触电事故 种类型。但从发生触电事故的情况分析,往往带有以下规律:
(1)低压设备触电事故率高。在煤矿安全生
产过程中,井下使用的机电设备及供电设备多数为低压设备,其分布广、与作业者接触机会多、时间长,作业者往往由于管理不严,思想麻痹,同时又缺乏一定的安全用电知识,触电事故率较高。
(2)移动式设备与手持设备触电事故率高。在井下生产和作业中这些设备数量多、移动性大,且又不是专人使用,故不便管理,安全隐患较多,同时这些设备在使用时是紧握在作业者手中工作,一旦漏电,往往难以摆脱。
(3)违章作业或误操作的触电事故率高。主要是作业人员因未培训上岗或受培训教育程度不够,安全操作意识淡薄,出现误操作或违章作业,或是采取安全预防措施不得力、电工用具缺乏的情况下心存侥幸心理,冒险作业,导致事故发生。
(4)触电事故的季节性明显。每年的二、三季度,煤矿发生的触电事故较多,也最集中,主要是这个季节雨水多、作业场所潮湿,机电设备绝缘性能降低,同时因人体多汗,皮肤电阻降低等更容易导电。
(5)不规范的送电线路和使用达不到安全要求的配(用)电设备触电率高。大部分小煤矿没有使用矿用电缆而使用黑皮线、胶质线、护套线等进行送电,或没有使用矿用防爆开关、防爆灯等配(用)电设备而是用明刀闸开关、普通照明灯头等替代,缆线悬挂不合格或不悬挂、绝缘破坏严重、线路乱拉、乱接以及普遍存在的裸接头等,加上小煤矿为减少投入,巷道断面小,空间狭窄,井巷淋水潮湿,这些不安全设施极易在生产、操作或维护过程中造成触电事故。
3.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
煤矿发生机电设备或供电线路触电事故,不是偶然的,有很多主、客观原因。但根据以往部分统计资料和发生触电事故的整个过程分析,造成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机电设备使用的安全知识。如用手直接触摸带电体或漏电设备外壳;带电操作高压开关或设备;带电拉接线路或安装设备;有人触电后不首先停电而直接去拉触电者等。
(2)违反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作业规程、违章作业。如设备外壳不接地;带电检修或搬迁电气设备;不使用绝缘工(用)具或使用没绝缘或绝缘程度不够的工(用)具;线路或设备检修时人员还未全部撤离现场就送电;在带电场所不设警戒或未悬挂标示牌,使人员误入带电场所,误触带电线路或设备,误送电等情况。
(3)对电气设备或供电线路的安装、维护不当。如缆线乱搭、乱接或接线不规范,不悬挂或悬挂间距、高度不够,甚至放置地上;设备无支架、淋水受潮;设备零件缺少或破损未及时补足、更换,敷衍了事,而使设备带病运行等。
(4)设备质量差,安全防护性能不合格。如设备绝缘性能差或不合格;缆线绝缘破损严重;设备缺少足够的安全保护装置;设备摆放的安全间距、安全通道及检修间距不足等。
(5)偶然因素。主要表现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生的触电事故。
从以上各种原因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触电事故的发生多数不是单一因素构成,往往是由2个或2个以上的因素引发的,触电事故的规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会由于种种因素及新技术的推广而发生变化。因此,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应不断地分析和总结煤矿触电事故的发生规律,寻找预防和安全保护措施,减少机电事故发生率,为煤矿安全生产和减少触电事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4.预防触电事故的措施
为防止煤矿生产中发生触电事故,降低事故率,一方面要加强设备的技术管理和作业者的组织管理,另一方面要抓好预防措施的落实,预防为主,切实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主要措施如下:
(1)加强对作业人员的供(用)电及机电设备的专业知识、安全用电、自主保安等培训工作。培训工作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实效,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作业人员的整体操作水平。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因作业人员缺乏必要的电气安全使用、操作知识而造成的触电事故。
(2)防止人身接触或接近带电导体,加强对带电设备的隔离、屏护工作,并悬挂标示牌,以警示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控制不安全因素。
(3)井下和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中性点不得直接接地,其主要目的是防止触电事故,降低触电的危险性。大部分小煤矿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仍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接线方式。据计算,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系统中,人站在地上又触及一相带电导体时,通过人身的触电电流为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系统的2.47倍,这无形中增大了触电事故的危险性。
(4)井下电网必须装设运行可靠的漏电保护装置并切实投入使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有符合要求的保护接地。这两项保护是在触电事故发生时,从根本上降低人体触电危险性的有效措施,不能降低其完好要求,更不能形同虚设。
(5)提高机电设备的绝缘性能,严禁非煤矿专用、绝缘低劣的农用机具或机电设备在煤矿井下使用。良好的绝缘是保证设备和供电线路正常安全运行和有效防止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
(6)对人身频繁接触的电气设备应按要求采用127V及以下的低电压供电,降低触电时的危险性。如手持电钻、照明设备、提升信号装置和控制电路、按钮等。
(7)严格执行供用电审批制度,同时加强电气设备的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停机维护,确保设备无病运行,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扼制事故苗头,防范于未然。
5.结语
发生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触电事故,虽有客观原因(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和主观原因(作业者不遵章守纪,违章冒险作业或对设备安装、维护不当等)因素影响,但若对设备的运行规律详加分析,对存在不安全隐患认真、及时整改,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严加防范,煤矿机电触电事故发生率定能明显减少。
第四篇: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
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
事故案例
教训:
(1)作业者不遵章守纪,违章冒险作业是导致这起触电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漏电保护装置未投入使用,作业者触及带电体时,未能使馈电开关跳闸、切断电源,加大了作业者触电的危险性;
(3)作业者未培训上岗或受培训教育程度不够,安全意识淡薄,以致违章冒险作业;
(4)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未及时整改等。据资料统计,在以往煤矿发生的机电事故中,机电触电事故约占发生总事故的8%,所以加强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及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迫在眉捷。井下触电事故的发生规律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的前提主要是人体触及裸露的带电导体或触及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由电流对人体造成伤害事故。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与漏电设备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不同,触电事故可分为单相触电事故、两相触电事故或两线触电事故、跨步触电事故 种类型。但从发生触电事故的情况分析,往往带有以下规律:
(1)低压设备触电事故率高。在煤矿安全生
产过程中,井下使用的机电设备及供电设备多数为低压设备,其分布广、与作业者接触机会多、时间长,作业者往往由于管理不严,思想麻痹,同时又缺乏一定的安全用电知识,触电事故率较高。
(2)移动式设备与手持设备触电事故率高。在井下生产和作业中这些设备数量多、移动性大,且又不是专人使用,故不便管理,安全隐患较多,同时这些设备在使用时是紧握在作业者手中工作,一旦漏电,往往难以摆脱。
(3)违章作业或误操作的触电事故率高。主要是作业人员因未培训上岗或受培训教育程度不够,安全操作意识淡薄,出现误操作或违章作业,或是采取安全预防措施不得力、电工用具缺乏的情况下心存侥幸心理,冒险作业,导致事故发生。
(4)触电事故的季节性明显。每年的二、三季度,煤矿发生的触电事故较多,也最集中,主要是这个季节雨水多、作业场所潮湿,机电设备绝缘性能降低,同时因人体多汗,皮肤电阻降低等更容易导电。
(5)不规范的送电线路和使用达不到安全要求的配(用)电设备触电率高。大部分小煤矿没有使用矿用电缆而使用黑皮线、胶质线、护套线等进行送电,或没有使用矿用防爆开关、防爆灯等配(用)电设备而是用明刀闸开关、普通照明灯头等替代,缆线悬挂不合格或不悬挂、绝缘破坏严重、线路乱拉、乱接以及普遍存在的裸接头等,加上小煤矿为减少投入,巷道断面小,空间狭窄,井巷淋水潮湿,这些不安全设施极易在生产、操作或维护过程中造成触电事故。
3.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
煤矿发生机电设备或供电线路触电事故,不是偶然的,有很多主、客观原因。但根据以往部分统计资料和发生触电事故的整个过程分析,造成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机电设备使用的安全知识。如用手直接触摸带电体或漏电设备外壳;带电操作高压开关或设备;带电拉接线路或安装设备;有人触电后不首先停电而直接去拉触电者等。
(2)违反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作业规程、违章作业。如设备外壳不接地;带电检修或搬迁电气设备;不使用绝缘工(用)具或使用没绝缘或绝缘程度不够的工(用)具;线路或设备检修时人员还未全部撤离现场就送电;在带电场所不设警戒或未悬挂标示牌,使人员误入带电场所,误触带电线路或设备,误送电等情况。
(3)对电气设备或供电线路的安装、维护不当。如缆线乱搭、乱接或接线不规范,不悬挂或悬挂间距、高度不够,甚至放置地上;设备无支架、淋水受潮;设备零件缺少或破损未及时补足、更换,敷衍了事,而使设备带病运行等。
(4)设备质量差,安全防护性能不合格。如设备绝缘性能差或不合格;缆线绝缘破损严重;设备缺少足够的安全保护装置;设备摆放的安全间距、安全通道及检修间距不足等。
(5)偶然因素。主要表现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生的触电事故。
从以上各种原因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触电事故的发生多数不是单一因素构成,往往是由2个或2个以上的因素引发的,触电事故的规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会由于种种因素及新技术的推广而发生变化。因此,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应不断地分析和总结煤矿触电事故的发生规律,寻找预防和安全保护措施,减少机电事故发生率,为煤矿安全生产和减少触电事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4.预防触电事故的措施
为防止煤矿生产中发生触电事故,降低事故率,一方面要加强设备的技术管理和作业者的组织管理,另一方面要抓好预防措施的落实,预防为主,切实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主要措施如下:
(1)加强对作业人员的供(用)电及机电设备的专业知识、安全用电、自主保安等培训工作。培训工作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实效,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作业人员的整体操作水平。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因作业人员缺乏必要的电气安全使用、操作知识而造成的触电事故。
(2)防止人身接触或接近带电导体,加强对带电设备的隔离、屏护工作,并悬挂标示牌,以警示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控制不安全因素。
(3)井下和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中性点不得直接接地,其主要目的是防止触电事故,降低触电的危险性。大部分小煤矿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仍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接线方式。据计算,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系统中,人站在地上又触及一相带电导体时,通过人身的触电电流为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系统的2.47倍,这无形中增大了触电事故的危险性。
(4)井下电网必须装设运行可靠的漏电保护装置并切实投入使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有符合要求的保护接地。这两项保护是在触电事故发生时,从根本上降低人体触电危险性的有效措施,不能降低其完好要求,更不能形同虚设。
(5)提高机电设备的绝缘性能,严禁非煤矿专用、绝缘低劣的农用机具或机电设备在煤矿井下使用。良好的绝缘是保证设备和供电线路正常安全运行和有效防止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
(6)对人身频繁接触的电气设备应按要求采用127V及以下的低电压供电,降低触电时的危险性。如手持电钻、照明设备、提升信号装置和控制电路、按钮等。
(7)严格执行供用电审批制度,同时加强电气设备的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停机维护,确保设备无病运行,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扼制事故苗头,防范于未然。
5.结语
发生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触电事故,虽有客观原因(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和主观原因(作业者不遵章守纪,违章冒险作业或对设备安装、维护不当等)因素影响,但若对设备的运行规律详加分析,对存在不安全隐患认真、及时整改,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严加防范,煤矿机电触电事故发生率定能明显减少。
第五篇:电渣压力焊承诺书
承 诺 书
受承诺人:大连金广建设集团八分公司(以下简称甲方)承 诺 人:杨和平(以下简称乙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关规定和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条款的原则,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为明确责任,保证施工,经双方协商一致,乙方承诺。
一、工程名称:公交公司香周路客运站及周边地块改造项目
二、工程地点:大连市西岗区香周路120号
三、工程施工内容和范围:
施工内容:
地下室主体柱、墙钢筋电渣压力焊工程
施工范围:
楼地下室主体柱、墙钢筋电渣压力焊施工。
四、施工形式:
除钢筋外包工包料
五、人工费单价:
1、按电渣压力焊接头完成工程量/个计算
六、付款方式:
甲方按工程进度分次付款,每次拨付工程款必须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安全员和施工员签字否则公司拒绝付款。
-0-
1、基础至四层主体框架完成后付所完成工程量的70%的工程款。
2、五层至顶层主体框架每十层付一次款,付款金额为完成工程量的70%。
3、主体竣工验收合格后一个月内付至总工程量的95%,剩余5%为保证金,工程竣工结算一年以后付清。
七、质量标准:
电渣压力焊接头质量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及技术交底
要求要求。
八、工程工期:
本工程乙方应按甲方制定的工期完工。
工程工期自乙方进场之日算起,至甲方要求完成之日止。因甲方原因耽误工期,工期可以顺延,因乙方自身原因造成工期延误的,项目部按规定罚款。延迟交工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工期每延误一日扣工程总造价千分之一,且承担由此所遭受的相应损失。
九甲方责任:
1、向乙方提供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2、向乙方提供焊接所用的钢筋、马凳;
3、向乙方提供满足施工所需垂直运输机械等
4、检查乙方的焊接质量、进度、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十、乙方责任:
1、遵守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施工场地交通和施工噪音等
管理规定,遵守项目部的管理制度,服从项目部领导,按项目部的质量、进度要求组织施工。
2、焊接所用钢筋由甲方负责安排运至施工楼层,乙方负责运至施工位置。
4、对焊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质量问题项目部施工员和安全员有权要求乙方进行整改,乙方必须积极配合抓紧时间处理。
5、乙方需自备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电焊机、焊剂、电缆、焊具等工器具。
6、按照项目部相关管理制度对工人宿舍进行管理。
十一、对乙方违规操作的惩罚制度:
1、钢筋焊接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技术规程及技术交底进行,发现焊接错误或接头不合格,应立即进行整改。如果整改不及时或拒不整改,每根罚款200元。
2、钢筋焊接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安全技术交底。如果发现违规操作,每次罚款500元。如果造成安全事故,由乙方自行负责,并处罚款5000元。
3、工人住宿应按项目部宿舍管理规定要求执行,若发现有私设
单间、私拉乱接电线、在宿舍内做饭等现象,视情节轻重对当事人处以200—1000元罚款处理。
4、工人宿舍应保持整洁,并设值日人原每日进行清扫,若在项目部的例行检查中发现有未达标情况,按项目部相关管理规定处以100—500元罚款处理。
十二、乙方对项目部提出的整改要求整改不及时或不按规定执
行,屡教不改的,项目部有权责令乙方退场。
十三、保证施工现场清洁符合有关规定。交工前清理现场达到合同文件要求,承担因违反有关规定造成的损失和惩罚。
十四、对建筑成品做相应保护措施,并报项目部备案。
十五、非因以下原因,工程不能按保证的工期竣工,保证人按约定承担赔偿责任。
1、非因保证人责任不能按条款约定提供开工条件。
2、非因保证人责任工程量增加和设计变更
3、一周内,非保证人原因停水、停电造成停工累计超过8小时。
十六、认真按照标准、规范、设计的要求以及施工责任随时接受检查检验,为检查检验提供便利条件。
十七、承担因自身原因导致返工、修改的费用。
十八、以上检查合格后,又发现由保证人原因引起的质量问题,仍由保证人承担责任和发生的费用,赔偿有关损失,工期不予顺延。
十九、进行检查不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如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检查检验不合格,影响施工的费用由保证人承担。
二十、在规定 时间按甲方要求提交工程量报告。
二十一、保证人承诺:所供材料施工数量、质量是经验收合格的材料,对于必须经过验收才能使用的材料,可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检测,保证人承担应负担的费用。
另:本人承诺用于该工程的所有人员的工资、保险福利、有关法定待遇、终止、解除劳务合同经济补偿以及工伤事故和劳动争议处理等所发生的全部费用,与相应责任均由我与劳务公司承担,与贵公司无关。若因上
述问题给贵公司造成的损失,本人同意以我在贵司承包的工程款的尾款及保证金中由贵司直接扣除。
本承诺书一式份,甲方执 二 份,乙方执一 份,承诺书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承诺人:签章年 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