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省小矿指导意见
关于印发《江西省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赣煤行管发[2007]3号
各设区市煤炭行业管理(监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监察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矿管)局、总工会,各煤矿安全监察分局: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等七部委下发的《关于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调[2007]95号)要求,为进一步强化我省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特制定《江西省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江西省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实施意见
为推动国家安监总局等七部委下发的《关于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调[2007]95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强化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状况逐步好转,现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抓好《指导意见》和本实施意见的宣传贯彻 《指导意见》是小煤矿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必须遵循的要求,各级煤炭行业管理(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充分认识贯彻实施《指导意见》的重要性,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指导意见》和本实施意见,吃透精神,掌握相关要求,按照各自职责,结合实际把《指导意见》和本实施意见的内容具体化,并予以贯彻落实。各小煤矿企业要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指导意见》和本实施意见,增强搞好安全基础管理的责任感,对照查找本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逐条落实《指导意见》和本实施意见的各项具体规定和要求。
二、完善制度,努力实现小煤矿安全生产的奋斗目标
1、坚持“一杜绝、三下降”的煤矿安全生产目标不放松。坚持“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做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努力杜绝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事故,力争事故起数、事故死亡人数、原煤百万吨死亡率逐年下降。到2010年,全省原煤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5以内。
2、进一步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安全生产工作要完善、落实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并加强对控制指标的考核,把安全生产责任层层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岗位。
3、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监督作用。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知识,全面提高小煤矿从业人员依法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充分发挥从业人员、群众监督员安全生产的现场监督作用,监督作业现场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情况,及时制止作业现场各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不安全行为。
4、发挥社会舆论和公众的监督作用,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大力宣传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对典型事故案例和严重违法、违纪行为要予以曝光,接受社会公众和媒体监督。鼓励和支持群众和媒体举报煤矿违法违规生产、重大安全隐患、瞒报伤亡事故等。对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取得成效的小煤矿要予以表彰奖励,对安全基础管理不到位的小煤矿要予以通报批评。
三、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1、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责任。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包括煤矿的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下同)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煤矿企业要建立制度,强化考核,把《指导意见》所明确的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责任逐项予以落实。
2、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煤矿企业必须以制度的形式,把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安全考核指标逐级逐项分解,明确和落实到企业法定代表人、分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企业各部门和各岗位人员,形成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
3、落实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和隐患排查整改制度。煤矿企业要建立和落实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和隐患排查整改制度,明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和隐患日常排查、定期排查、分级管理的任务、范围、责任。要确保每班都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在井下监督检查;确保矿井每月至少组织进行一次全面的、以隐患排查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大检查;确保对排查出的每一项隐患都能落实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按期整改到位,并按规定程序进行验收。煤矿企业对排查出的重大隐患及整改情况要逐项登记建档,并按规定向县级以上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监管的部门书面报告。
4、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和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度。企业法定代表人、矿长和生产、安全、机电副矿长、技术负责人每月下井次数不得少于《指导意见》所规定的次数。煤矿井下每班必须确保至少有1名矿级管理人员(指企业法定代表人、矿长和生产、安全、机电副矿长、技术负责人,下同)在现场带班。煤矿要制定下井带班登记制度,如实登记管理人员下井带班情况。带班人员必须做到与当班工人同上同下,坚持作业现场带班,严格现场检查和安全管理,严格按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组织生产。
5、落实煤矿安全办公会议制度。煤矿每周至少要召开1次由企业法定代表人主持召开的安全生产办公会议,通报安全检查情况和隐患排查整改情况,分析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防范措施,落实解决问题的时限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办公会议必须有规范的记录,重要事项应形成会议纪要。
6、落实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煤矿要制定和完善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编制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制度,并报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要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并按规定存储安全风险抵押金;要落实兼职救援人员,并就近与有资质的煤矿专业救护队伍签订救护协议,并定期组织对应急救援的培训和演习,保证事故发生后能得到及时救援。煤矿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煤矿企业负责人应按规定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积极组织抢险,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严禁事故后逃匿。煤矿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要支持和配合事故调查工作,不得提供伪证和虚假情况。
7、落实安全投入制度。煤矿企业要按规定制定安全资金提取和使用计划,提足用好安全生产费、维简费、折旧费等费用,保证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和治理隐患的资金投入;对重大安全隐患的治理,要制定专门计划,落实资金,明确专人负责。必须全员参加工伤保险,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确保职工按国家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四、完善管理体系,强化煤矿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
1、严格矿井安全管理人员的配置。矿井必须设立矿长、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和技术负责人等安全管理岗位,并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上述人员不得在本矿井内和矿井之间相互兼职。到2008年底前,现已取得安全资格证并且担任矿井技术负责人的人员必须具有煤炭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含中专,下同)学历,并具备煤矿安全生产相关工作3年以上的经历。到2010年,现已取得安全资格证并且担任矿长、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的人员必须具有煤炭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并具备煤矿安全生产相关工作3年以上的经历,其中矿长还必须具备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岗位2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煤矿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数量按省政府令第141号执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高中以上学历和相应的资格。
2、完善技术管理体系。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建立以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包括技术管理机构设置、技术人员配备和技术管理的相关规定等。矿井要设立技术管理机构,配备采矿、通风、机电、地质测量等专业的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中专以上学历。2008年6月底前,各矿井技术管理机构至少应配备2名专业技术人员;2010年底前,各矿井技术管理机构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全部配备到位。矿井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在其他矿井兼职。
3、加强技术管理工作。一是要严格技术管理责任制。技术负责人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工作全面负责,要严格按照《指导意见》所明确的煤矿技术负责人的各项责任,切实抓好煤矿技术管理工作;专职技术人员负责采掘方案、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的具体制定和实施,确保各项技术管理工作真正得到落实。二是优化矿井设计,合理安排采掘接替工作。技术负责人要负责组织技术管理机构和人员,加强对矿井开拓部署、采区设计、巷道布置及采掘接替等方面的管理,合理布置采掘工作面,确保矿井和采区生产布局科学合理,系统完善,运行可靠。三是加强对技术基础工作的动态管理。技术负责人要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对矿井地质情况、开采情况、生产系统情况等进行分析,对安全技术措施、作业规程进行修改、补充,增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四是淘汰落后的采煤方法,简化矿井生产系统。回采工作面必须采用正规壁式采煤方法,严禁以掘代采;年产6万吨及以下的矿井和年产6万吨以上矿井的一个采区只准一个采煤工作面、两个煤巷掘进工作面同时生产。
4、加强现场管理工作。一是要严格落实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长要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检查,强化现场指挥,确保作业现场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规定组织生产,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有效制止现场“三违”行为。二是规范井下作业人员的行为。要逐步推行作业现场精细化管理,煤矿企业要制定详尽的、可操作的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岗位标准、操作细则和操作程序,把煤矿安全生产的各项标准和要求落实到每个具体岗位上,使员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三是加强矿井机电管理。严把设备的安全准入关,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机电设备,严格矿用设备安标管理;定期对在用设备进行检修、维护、保养和检测,保证设备完好;杜绝电气设备失爆。四是加强劳动组织管理。煤矿企业必须严格按核定的生产能力合理安排全年生产计划,严格按规定确定矿井劳动定员,坚持正规循环作业,做到均衡生产,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严禁两班交叉作业;除带班人员、要害岗位人员必须在现场交接班以外,其他人员不得在采掘作业现场交接班。
五、突出重点,带动提升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整体水平
1、深化瓦斯综合治理。一是严格控制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准入。年生产能力3万吨及以下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立即关闭到位;新建、改扩建煤矿项目,必须由项目单位提交项目申请报告,报省发改委核准后,方可建设。“十一五”时期,不再批准(核准)30万吨/年以下的煤矿新建项目。二是严守“不超产、不超标、不超人”三条高压线。严禁超能力生产;严格实行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0.9%报警断电制度;严格控制入井人数。三是要突出抓好通风系统管理。要不断优化通风网络,确保矿井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和通风设施完善、可靠;严格局部通风管理,坚决杜绝无风、微风作业,坚决杜绝违规串联通风。四是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要配齐专职瓦斯检查员,按规定要求定期检查矿井和采掘工作面瓦斯、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五是要强化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和远程联网系统的建设。2007年年底前,所有小煤矿都必须安装好矿井安全监控系统,2009年年底前,所有产煤设区市、县(市、区)要实现本区域安全监控系统的联网。加强对安全监控系统的日常维护检查,传感器要定期调试、校正,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六是稳步推进高瓦斯矿井的瓦斯抽采工作。
2、加强防治水管理。一是要做好小煤矿的水文地质工作。小煤矿企业要查清矿区范围内含水层、老窑积水、采空区积水、断层、裂隙(带)、陷落柱等水文地质情况,并根据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编制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水害隐患严重的矿井必须设立专门防治水机构,配备至少2套完好的、符合规定要求的探放水设备。二是要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水害防治十六字原则。煤矿企业必须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标出各种积水区的探水线位置,采掘到探水线位置时,必须坚持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探水前进,探水前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并采取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危害等措施。鉴于小煤矿防治水能力较弱,全省小煤矿不得以任何方式在受强含水层承压水威胁的煤层和区域进行采掘作业。三是严格矿井防水煤(岩)柱的管理。相邻矿井的分界处、与含水区有水力联系的导水断层、裂隙(带)、陷落柱,必须按规定留设防水煤(岩)柱,严禁在防隔水煤(岩)柱中进行采掘活动。四是要严格矿井采掘方案的编制、审批和兑现。煤矿技术负责人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合理编制矿井年度采掘方案,并按规定程序报批,采掘方案审批后,煤矿要严格按照审批的采掘方案布置采掘作业,不得擅自修改采掘方案,严禁超层越界开采。五是要建立完善的矿井排水系统。矿井的排水系统应配备与矿井涌水量相匹配的水仓、水泵、排水管、输电线路等设施,确保矿井正常排水,并满足特殊情况下排水需要;新开拓水平排水系统未建立、完善之前,不得进行生产,不得布置受老空水、承压水威胁的掘进工作面作业。
3、加强顶板管理。一是要大力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建立完善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考核制度,制定年度达标计划和考核标准,建立完善采掘工程质量班组验收标准和办法,严格当班的质量验收,并建立工程质量与经济利益挂钩制度。二是狠抓采掘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每个采掘工作面开工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经煤矿技术负责人批准、组织现场作业人员学习并考试合格后,采掘工作面方可开工,现场作业人员方可下井作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作业,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隐患和安全问题。三是全面提高我省小煤矿的顶板支护水平。要在小煤矿推广井巷金属支架、锚喷支护,回采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绞接顶梁支护,限期淘汰木支护。
4、认真做好停产整顿、重要敏感时期停产检修矿井的安全管理和复产验收工作。停产整顿的小煤矿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内容、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限期完成整改。重要敏感时期放假或检修的矿井必须制定和采取保障安全的措施;恢复生产前,煤矿企业要制定具体的复产方案,落实安全保障措施,集中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教育。煤矿整顿、整改完毕后要按规定向相关部门申请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煤矿不得恢复生产。
六、加强监管监察,扎实推进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
1、完善工作机制,落实监管监察责任。各级煤炭行业管理(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加强协调配合,理顺对小煤矿的安全监管监察机制,依法界定执法职责,强化监管、监察人员的责任意识;坚持和完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考核体系,坚决落实领导干部问责制,加强安全生产绩效的考核,关口前置,重心下移,把监管责任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乡镇。
2、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联合执法工作。煤炭行业管理(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发展改革、国土资源、劳动保障、工会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联系、相互配合、统一行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煤矿生产中的违法、违规和非法生产行为。
3、严肃事故查处。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追究事故责任,真正做到事故的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事故的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群众受不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对发生事故的小煤矿主要负责人要予以资质处罚:对发生一次死亡3至9人责任事故或一年内连续发生两起一次死亡1至2人责任事故矿井的主要负责人,暂扣其《安全资格证书》和《矿长资格证书》,责令参加复训,合格的退还其两个资格证书,不合格的吊销其《安全资格证书》和《矿长资格证书》;对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或一年内发生两起一次死亡3至9人责任事故矿井的主要负责人,吊销其《安全资格证书》和《矿长资格证书》,5年内不得颁发。
七、强化培训,全面提升小煤矿从业人员素质
1、加大煤矿人才培养力度。采取委托培养、设立定向奖学金、偿还助学贷款、提高就业待遇等措施,培养采矿、矿建、通风、机电、地质、测量等煤矿主体专业的学生。同时要大力培养技术工人,选送有基层工作经验、热爱矿山事业、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采掘一线工人到大专院校、技工学校学习,解决采掘一线技术人才短缺问题。
2、保证安全培训条件。煤矿要明确培训管理责任,制定教育培训计划,落实培训场地、经费、教材、教员及必要的实验仪器设备,确保按规定落实对职工的培训。自身不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小煤矿,必须与具备资质的培训基地签订教育培训协议委托培训。
3、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要注重提高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做到理论灌输与现场实践相结合,采取多种方式提高现场作业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从事井下工作的新工人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上岗后要与老工人签订至少一年一对一的师徒合同,充分发挥老工人的“传、帮、带”作用。
二○○七年六月二十五日
第二篇:某矿关于关于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
某矿关于关于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
为深化企业“三基”建设,进一步提高班组长队伍管理水平,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奠定安全生产和改革发展的坚实基础,根据国家七部委《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现就加强各单位区队班组长队伍建设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班组
长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多年来,各单位强化班组长队伍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在企业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保证了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但个别单位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为班组长待遇落实不力,部分班组长自身创新能力不强、管理理念滞后、职责权限不清等。在加快推进企业创业发展新的形势下,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是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需要。煤炭生产属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十分重大。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是全矿一项长期性、根本性的工作任务。加强基层班组长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组长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作用,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其次,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是提高基层战斗力的需要。班组长既是班组安全生产、质量管理、班组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又是区队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的执行者,其素质和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的效果。通过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基础保障作用。第三,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是推进企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当前,正值企业稳步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创业发展战略的有序实施,企业出现了产能规模扩张、经营区域扩大、投资主体多元、组织体制调整等新的发展变化,迫切需要一大批专业化、技能化的复合型技术职工队伍,班组长队伍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提高班组长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和创新发展能力,有利于保证总体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基层、基础、基本功”工作,突出工作重点,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制,落实工作职责,全面提升班组长队伍整体素质,为企业实现持续安全生产、提高管理绩效、推进战略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
(二)总体目标
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形成上下共同关注和支持班组长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确保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企业管理水平和整体绩效全面提升,基层执行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班组长管理能力明显提高,打造一支懂安全、善管理、能力强、素质高、业务精、作风正的优秀班组长队伍。
三、进一步明确班组长的职责和权力
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按照权责对等原则,明确规定班组长职责,赋予其相应的权力。
(一)班组长的职责
1、安全管理职责。班组长是本班组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领导本班组贯彻落实党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本质安全、珍爱生命”的安全理念,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创建本质安全型班组;落实各项安全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法律法规和技术措施,抓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当班人员持证上岗,负责排查并及时处理安全隐患和问题,做到不安全不生产,严把安全生产第一道关口。
2、生产管理职责。负责领导本班组切实增强“精细、高效、文明”的生产意识,分解落实生产经营任务,科学安排劳动组织,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搞好现场精细化管理,狠抓节支降耗,提高生产效率,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质量管理职责。负责领导本班组牢固树立“质量就是安全、质量就是品牌、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效益”的质量理念,加强质量标准化建设,抓好全面质量管理,全面提高产品、工程、服务和工作质量水平。
4、其他职责。负责领导本班组的团队建设,争创学习型班组,打造优强品牌团队;做好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和民主管理工作,关心并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组织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提高班组整体业务素质;落实区队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加强自身建设,注重业务学习,提高技术水平,做到自身技能过硬,带头完成生产任务,为班组树立榜样。
(二)班组长的权力
1、安全管理权。有权检查职工安全作业情况,制止和处理职工违章作业,抵制违章指挥,在遇到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且自身无力解决时拒绝开工或停止生产,以保证职工生命安全和安全生产。
2、生产组织权。有权根据区队生产目标要求,制定计划,分配任务;有权进行现场指挥协调,合理配置生产资料,科学调配劳动力。
3、考核分配权。有权
按照“按劳分配”原则和上级规定,对班组成员工作绩效设定考核指标,有权按照班委会研究意见提出本班组职工分配和奖励的主导建议,对违反工区或本班规定的职工提出处罚建议。
4、其他工作权力。有权制定本班组工作的具体办法和实施细则等管理制度,向区队提出合理化建议;有权推荐或选拔副职管理人员、推荐本班组优秀职工参加上级组织的评先、疗
(休)
养、学习培训等。
四、进一步明确班组长的任职条件、产生办法及聘任
(一)任职条件
班组长必须是思想道德好、工作作风正、管理能力强、技术业务精、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威信高、文化基础和身体素质好的管理或技术骨干。
(二)产生办法
1、公开招聘。各单位要根据实际,制定班组长选拔的程序和标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择优选拔德才兼备的管理或技术骨干到班组长岗位上来。班组长既可在本班组内产生,也可在外班组招聘。
2、民主选举。由各单位区队组织,组织、劳资部门参与,经拟竞聘班组民意测评后,确定拟聘人选。
(三)聘任
对经公开招聘和民主选举确定的拟聘人员,由各单位进行聘任,并颁发聘书。
五、进一步提高井下班组长待遇,健全绩效考核机制
(一)提高待遇标准
按照责任风险与享受待遇对等的原则,对各矿井井下生产及井下辅助单位的成建制班长、行使班长权力的工作组组长、工作性质等同于班组长的井下辅助单位车间主任,建井采掘及从事井下安装单位的成建制班(组)长适当提高待遇,具体待遇规定如下:
1、班组长岗位津贴每班不低于10元。
2、推行班组长月度安全质量绩效工资制度,标准不低于每人400元/月。
3、实行班组长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根据各单位自行的标准和办法执行。
4、担任班长一年以上或连续担任副班长两年以上的在职劳务派遣工可优先转为全民合同制。
5、班组长可优先参加组织的学历教育,优先从优秀班组长中选拔科(区)级干部。
6、班组长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不低于一周时间)由集团公司组织的脱产学习培训。
7、班组长每两年至少享受一次外出疗(休)养。
在以上基础上,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班组长相关待遇,矿井采掘、准备、巷修等区队班组长可适当提高标准。
(二)健全考核机制
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合理设置安全、质量、生产任务、班组文化建设等项目的考评权重,建立健全井下班组长工作业绩考评标准,加大安全奖惩力度,实行考评结果与收入、待遇紧密挂钩。
1、对生产指标的考核。当月本班未完成生产任务的,不享受当月岗位津贴。
2、对安全质量的考核。月度内每查出1人次一般“三违”,扣除当班班组长安全质量绩效工资的20;每查出1人次严重“三违”或发生轻伤事故扣减当班班组长风险抵押金和安全质量绩效工资的50%;发生重伤事故不享受当月岗位津贴及安全质量绩效工资;发生死亡事故除不享受岗位津贴、安全质量绩效工资外,按安全事故处理文件执行。季度安全评估低于a级或质量标准化检查工程质量达不到一级且不能认定责任的,每降低一等级减发当班班组长月度绩效工资的50;属直接责任的,扣除当月全部安全质量绩效工资。
3、对班组建设的考核。班组文明创建氛围不浓,缺乏团队精神,班组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的,视影响程度给予班组长相应处罚。
4、对工作能力的考核。工作能力不强,履职不到位,出现严重违章指挥及发生重大生产责任事故的,解除班组长职务,并按规定追究责任。
在以上考核基础上,各单位可视实际情况对考核办法作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六、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
班组长队伍建设是全矿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战略任务,各级组织要健全组织体系,明确工作职责,统一规划、分层负责、共同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一)健全组织领导
矿成立班组长队伍建设领导小组,某某担任组长,某某、某某任副组长,组织部、生产部、安监部、经管部、工资部、工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对班组长队伍建设进行统一领导,负责研究确定相关总体规划、目标及重要制度等。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做好班组长队伍建设的日常组织、管理、协调和考核,领导推进本单位班组长队伍建设工作。同时,要注重加强班组长编制管理,合理设置配备班组长,做到既要满足安全生产和劳动组织需要,又要保持队伍精干高效。
(二)落实工作职责
各单位要组织班组长认真贯彻落实精细化、规范化、准军事化管理的要求,充分调动班组长积极性,促进发挥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基层主体的作用,创造性地完成各项任务;各单位区队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和指导所属班组长搞好班组建设。
(三)抓好班组长培养
各单位要采取灵活有效的形式,在抓好安全生产和技术业务培训的基础上,强化班组长管理知识、管理方法培训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促进班组长逐步由经验管理型向科学管理型、由单一业务型向全面管理型转变。要善于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及时培养和发现班组长后备人才,促使其快速健康成长。要通过工作会、总结会、现场会等形式,定期总结分析班组长工作情况,表彰先进,交流经验,推进提高班组长队伍整体水平。矿将每年组织召开一次班组长队伍建设工作交流会,命名表彰一批优秀班组长,促进班组长队伍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第三篇:某矿关于关于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荐]
某矿关于关于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
某矿关于关于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2007-12-16 23:31:34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某矿关于关于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某矿关于关于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2)某矿关于关于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
为深化企业“三基”建设,进一步提高班组长队伍管理水平,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奠定安全生产和改革发展的坚实基础,根据国家七部委《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现就加强各单位区队班组长队伍建设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多年来,各单位强化班组长队伍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在企业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保证了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但个别单位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为班组长待遇落实不力,部分班组长自身创新能力不强、管理理念滞后、职责权限不清等。在加快推进企业创业发展新的形势下,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是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需要。煤炭生产属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十分重大。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是全矿一项长期性、根本性的工作任务。加强基层班组长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组长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作用,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其次,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是提高基层战斗力的需
要。班组长既是班组安全生产、质量管理、班组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又是区队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的执行者,其素质和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的效果。通过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基础保障作用。第三,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是推进企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当前,正值企业稳步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创业发展战略的有序实施,企业出现了产能规模扩张、经营区域扩大、投资主体多元、组织体制调整等新的发展变化,迫切需要一大批专业化、技能化的复合型技术职工队伍,班组长队伍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提高班组长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和创新发展能力,有利于保证总体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基层、基础、基本功”工作,突出工作重点,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制,落实工作职责,全面提升班组长队伍整体素质,为企业实现持续安全生产、提高管理绩效、推进战略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
(二)总体目标
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形成上下共同关注和支持班组长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确保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企业管理水平和整体绩效全面提升,基层执行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班组长管理能力明显提高,打造一支懂安全、善管理、能力强、素质高、业务精、作风正的优秀班组长队伍。
三、进一步明确班组长的职责和权力
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按照权责对等原则,明确规定班组长职责,赋予其相应的权力。
(一)班组长的职责
1、安全管理职责。班组长是本班组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领导本班组贯彻落实党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本质安全、珍爱生命”的安全理念,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创建本质安全型班组;落实各项安全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法律法规和技术措施,抓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当班人员持证上岗,负责排查并及时处理安全隐患和问题,做到不安全不生产,严把安全生产第一道关口。
2、生产管理职责。负责领导本班组切实增强“精细、高效、文明”的生产意识,分解落实生产经营任务,科学安排劳动组织,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搞好现场精细化管理,狠抓节支降耗,提高生产效率,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质量管理职责。负责领导本班组牢固树立“质量就是安全、质量就是品牌、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效益”的质量理念,加强质量标准化建设,抓好全
面质量管理,全面提高产品、工程、服务和工作质量水平。
4、其他职责。负责领导本班组的团队建设,争创学习型班组,打造优强品牌团队;做好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和民主管理工作,关心并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组织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提高班组整体业务素质;落实区队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加强自身建设,注重业务学习,提高技术水平,做到自身技能过硬,带头完成生产任务,为班组树立榜样。
(二)班组长的权力
1、安全管理权。有权检查职工安全作业情况,制止和处理职工违章作业,抵制违章指挥,在遇到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且自身无力解决时拒绝开工或停止生产,以保证职工生命安全和安全生产。
2、生产组织权。有权根据区队生产目标要求,制定计划,分配任务;有权进行现场指挥协调,合理配置生产资
料,科学调配劳动力。
3、考核分配权。有
某矿关于关于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
第四篇:2014小课题研究指导意见
莱阳市2014小课题研究指导意见
为积极响应市教体局“机关服务优质年”号召,切实加强小课题管理制度执行力和落实力,根据莱教[2011]69号《关于加强小课题研究的指导意见》和近两年小课题研究情况,教科室特修订和完善2014小课题研究指导意见如下:
一、课题申报与立项
(一)小课题申报方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现成真理的人。”因此,14小课题申报鼓励 “以知识为核心”转变为“以创新为核心”、“以教师为本位”到“以学生为本位”、“以模式教学”到“开放教学”观念转变的课题,以学生获得发展的需要为本小课题研究的主方向。小课题要本着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原则,从学科教学、教育管理、学校德育、班主任工作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入手申报。
(二)小课题申报细则
1、研究起止时间统一制定为2014.3-2015.3,结题时间为2015年3月至6月。
2、研究人员为3-5人(包括主持人)。注意各单位市级骨干教师具有优先申报权,未结题的各级规划课题主持人及参加过近两个小课题研究的主持人不得申报14小课题,每项课题仅限一名负责人,课题负责人只能申报一个课题,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其他项目的申请。课题组成员均不得同时参加3个及以上课题的申请。
3、各单位将近两个本校的小课题汇总,以便甄别和推荐14小课题申报,避免重复研究的现象,真正做到小课题选题坚持“小”、“实”、“真”、“新”的基本原则。
4、各单位务于3月26日前将申请表和汇总表按照要求送交教科室,逾期视为自动放弃。
(三)小课题申报原则及数量分配
小课题研究采取自愿申报原则。市教科室将根据往年各单位小课题的工作情况分配名额(附1)。各单位在此基础上,从确保课题研究走进每个教学点的角度,加大培训指导力度,推荐本单位优秀小课题参评市级立项。申报成功的小课题予以立项,不合格淘汰,名额不再续补。课题立项情况计入单位科研工作考核(考核细则见163邮箱)。
二、课题组织管理制度
校级教科室根据市教科室的安排,做好管理指导工作,切实为一线研究人员提供优质服务,真正提高研究质量。
(一)各单位成立小课题研究管理指导团队,提高科研骨干素养,加强校级科研力量。为此,市教科室要求各单位要充分发挥11、12小课题主持人的协助和带头作用,全程参与14小课题的管理和指导,在服务他人的同时深度提高自身科研素养。
(二)根据小课题申报立项要求,校教科室做好14小课题申报培训(培训材料结合本修订方案和12小课题申报培训基础上创新)和初评工作(初评中要严格把握好课题题目的准确、研究范围的大小及研究内容的精准等)。经初评公示、学校主管领导签字并学校盖印后,教育科研负责人于3月26日前将小课题申报材料纸质稿上交市教科室:申报表一式三份(附2,正反面打印)及汇总表一份(附3);电子稿发lyjks7269082@126.com。
(三)校级教科室在市级小课题立项批准文下发后的一周内上报14年小课题研究管理和指导计划电子稿(发教科室126邮箱);
(四)校级教科室在市级小课题立项批准文下发后的两个周内组织14小课题主持人学习莱教[2011]69号文件《关于加强小课题研究的指导意见》和《莱阳市2014小课题研究指导意见》(均见163邮箱)。
(五)2014小课题结题时,校级教科室要做总结汇报,呈现小课题研究初期培训情况、中期督导检查情况及结题指导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的相关材料。总结电子稿在申报结题时同结题材料一起发送至教科室126邮箱。
三、课题研究工作制度
各课题主持人要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培训,明确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带好自己的课题研究团队,做好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
(一)研究前期课题组在问题调查集中分析、筛选和提炼的前提下,确立研究课题;
(二)研究初期,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组织开题论证会议,展开培训学习;
(三)研究中期,针对研究方案开展实施活动,做好活动记录,并抓住研究中典型的人和物写课题研究论文,在《烟台教育》等市级以上刊物积极投稿发表,为课题研究积累丰富的一手资料;
(四)研究后期,课题组分任务做好成果鉴定准备工作,对于文字稿的修改、档案资料的整理等要分工明确,加强合作交流。
特别提醒2014小课题主持人规范调查问卷及报告、切实搞好课题研究课或活
动以及研究论文发表的工作。
四、课题成果鉴定制度
(一)结题采取会议鉴定方式。成果鉴定会议中改变课题主持人一人汇报答疑现象,让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随机质疑问答,提高课题组成员研究参与度,真正发挥合力,避免以往一人研究,其余人员结题签名的不良现象,真正使每一位课题研究人员增强科研意识,提升科研素质。
(二)成果鉴定会现场须在提供以往结题材料的基础上呈现课题组所有成员的学习笔记。以往结题材料包括课题立项通知书原件或复印件(或课题批准文件复印件)、课题开题报告、研究方案;重要的过程性资料;课题研究报告(3-5份);课题研究成果鉴定表(1份);自我鉴定意见(1份)和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系列成果(包括课题研究中发表的论文和获奖证书等)7项内容。课题组成员的学习笔记要求:内容上,一涉及课题研究规范操作的学习(如市级或校级课题研究文件的学习),学习方式为集中学习,二涉及课题研究相关内容的学习(如课题研究报告参考文献的学习),学习方式为集中和个别相结合;数量上,要求主持人的学习字数在5000字左右,参与人员在3000字左右。
(三)符合以下条件的小课题可申请免鉴:
1、研究成果荣获得烟台市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社会科学成果将、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免鉴成果的具体界定:(1)属于完整的课题研究成果报告,或者与所研究课题的主题高度一致、与所研究课题的内容密切相关、能充分体现最高研究水平的主体性核心性研究成果;(2)成果形式包括:专题论文、经验总结、研究报告、典型课例、学术专著;(3)成果以课题主持人为署名作者;(4)成果应在课题立项之后取得。不属于上述四种成果不列入免鉴范围。】
2、研究课获得烟台市级及以上优质课;
3、研究论文有出版社或在《烟台教育》及烟台市级以上教育报刊发表;
4、在莱阳市级及以上专题会议上口头交流或现场展示。
免鉴小课题须填写免鉴审批表(见163邮箱),一式两份,由课题主持人填写项目一至
二、经学校审核通过后加盖公章,与相关免鉴证明材料(原件和A4纸规格的复印件1份。课例类除获奖证书外,还需提供完整详细的文字版课堂设计,课例可参照烟台教科院2011年4月下发的10号文件《关于征集评选“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典型经验与精品课例的通知》中提出的精品课例的基本内容与撰写要求),一起由学校集中上报市教科室。
(四)小课题结题要求
1、研究时间不足或超时(时间以立项通知为准);课题研究无实际效果、从网上下载或在报刊上抄袭的;研究水平过低、无可资借鉴之处;档案管理不规范,保存不完整;
经过现场考察但结题材料过期不报、滞后评审的课题不予以结题。
2、由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由课题主持人提出书面申请,有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盖章,上报市教科室:变更课题主持人、课题名称、成果形式、课题管理单位、研究内容做重大调整。课题研究的前3个月及课题研究的最后3个月内不得更改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
3、课题结题申请时间为2015年3月,4月开始结题。结题程序是课题组负责人先向校教科室提出结题申请,学校认真审核后,将各课题的研究报告、成果鉴定表、自我鉴定及结题汇总表电子稿一并发lyjks7269082@126.com教科室将根据上报的拟结题时间做合理调整集中时间到各单位,在审查材料、听取汇报、质询提问和交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初步鉴定意见。通过初审的课题,其主持人要根据专家组意见修改结题材料,并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电子稿和纸质稿一式两份。教科室对结题材料再次进行集中评审,评审合格下发结题证书(2014小课题结题实施方案及结题汇总表见163邮箱)。
总之,各单位科研负责人要根据市教科室关于小课题研究指导意见的要求做好本单位小课题研究,制度上创新,工作中抓落实,带好本单位小课题研究队伍,提升课题研究质量,实现日常教学常规管理中注入课题管理模式,把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教师常态工作,让老师们养成关注教学行为、研究教学行为、改善教学行为的习惯,工作研究化、研究工作化、工作研究相辅相成,使教师在完成一个个日常教学任务的同时,水到渠成地实现研究任务进展的目标。
附件:
1、2014小课题申报名额表
2、莱阳市2014小课题研究申请表及参考样本
3、莱阳市2014小课题研究汇总表
莱阳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2014年2月24日
第五篇:江西省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指导意见
江西省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指导意见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遵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认真解决群众当前最关心的若干问题大力促进社会和谐的意见》(赣发[2006]11号),探索建立医疗保险多层次、保障功能多样化、资金来源多渠道的城镇医疗保障体系。现就我省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覆盖范围
(一)凡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镇居民和学生、少年儿童(以下简称未成年人),都可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二、总体目标和工作进度
(二)总体目标。按照统筹规划、规范引导、完善制度、稳步推进的工作方针,从2007年起,用二年的时间,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
(三)工作进度。2007年,全省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数不低于200万人,覆盖率不低于33%,其中:城镇低保对象实现基本覆盖;2008年,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
三、基本原则
(四)坚持筹资水平、保障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坚持自愿参加,以个人和家庭缴费为主,政府适当补助的原则;坚持重点保障城镇居民大病医疗需求,门诊费用适当补偿的原则;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坚持属地管理,以设区市、县(市)为统筹层次的原则;坚持各类医疗保障政策相衔接的原则。
四、筹资标准和办法
(五)筹资标准。各设区市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承受能力,合理确定统筹层次、筹资标准。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标准,成年人不低于每人每年150元,未成年人不低于每人每年50元。各统筹地区具体筹资标准由同级人民政府确定,报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备案。各设区市、县(区)确定的筹资标准超出上述成年人150元,未成年人50元所需的补助资金由地方政府筹集。财政补助的比例全省暂统一按40%执行,超过40%比例的,报省劳动保障厅和省财政厅研究后再定。
(六)筹资办法。城镇居民以家庭为单元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家庭(个人)缴费为主、财政适当补助和其他筹资渠道相结合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城镇居民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原则上于当年2月28日之前一次性收缴。
1.补助标准及方法。
按未成年人每人每年50元、成年人每人每年150元的筹资标准的40%由财政补助,具体标准为:未成年人每人每年20元,成年人每人每年的元。其中:低保对象以及其他特殊困难人员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上述筹资标准由财政全额负担。
按上述标准所需的财政补助资金,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按7:1:2(其中:国定贫困县按8:0:2)的比例负担。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资金具体拨付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劳动保障厅另行制定。
2.个人缴费。筹资标准除补助资金之外的其余部分由个人缴纳。
五、基金构成与待遇补偿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门诊家庭补偿金、统筹基金和风险基金共同构成。
(七)基金构成
1.门诊家庭补偿金。门诊家庭补偿金按筹资标准的15%划入。门诊家庭补偿金的本金和利息归家庭成员共同所有,可以跨结转使用。门诊家庭补偿金积存资金不得充抵下一参保缴费,也不得返还现金。
2.统筹基金。由各级财政对参保城镇居民的全部补助资金和城镇居民个人缴纳资金划入门诊家庭补偿金后的其余部分构成。
3.风险基金。风险基金由各统筹地区每年从筹集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额中按3%的比例逐年提取,规模保持在基金总额的10%,达到规定的规模后,不再继续提取。
(八)待遇补偿
1.门诊补偿。门诊家庭补偿金由家庭成员共同使用,对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偿,但不得超过家庭补偿金总额。
2.住院补偿。参保人员住院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由统筹基金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偿。
(1)起付标准:按不同级别的定点医疗机构设定不同的起付标准。原则上成年人在一级(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二级、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起付标准分别不超过150元、350元和550元;未成年人起付标准为300元。
(2)内最高累计支付限额:原则上成年人不低于20000元,未成年人不低于30000元。
(3)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按一定比例补偿。
3.特殊病种补偿。参保人员患规定病种的特殊慢性病门诊治疗的医疗费用由统筹基金给予适当补偿,城镇居民特殊慢性病种的范围和补偿标准由各统筹地区人民政府确定。
4.风险补偿。
(1)未成年人因疾病或没有第三方责任的意外事故死亡者,原则上由统筹基金一次性支付死亡补偿金10000元,死亡补偿金由法定受益人领取。
(2)未成年人在校内发生的意外伤害,原则上由自己承担的门诊、住院医疗费,按规定住院医疗费用补偿比例给予补偿,内最高累计补偿限额为3000元。
上述各项具体补偿标准和比例由各统筹地区人民政府确定。
(九)补偿方式
补偿方式按照方便群众、便于结算的原则,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自行确定。
(十)不予补偿的医疗费用。超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设施服务以外的医疗费用不予补偿。
六、管理与监督
(十一)各统筹地区应按方便群众的原则,确定参保登记工作机构。参保缴费时,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开具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专用收据,并及时发放《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证(卡)》。
(十二)加强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列账、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
城镇居民医疗经办机构要定期向社会公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具体收支、使用情况,保证城镇居民的参与、知情和监督的权利。各统筹地区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实际,成立由政府部门和参加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代表共同组成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监督委员会,定期检查,监督基金使用和管理情况。审计部门要定期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和管理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并公开审计结果。
(十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社区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度。各统筹地区要本着就近就医、方便就医和减少就医成本的原则,要合理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参保居民就医时应首先在所在街道(社区)的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治(突发疾病抢救除外),需要转诊时,可由下级医疗机构向上级医疗机构逐级转诊转院,病情相对稳定后,也可转到下级医疗机构继续治疗。
(十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项目标准管理。由省劳动保障部门会同卫生、财政、食品药品监督等有关部门,制定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项目标准及相应的管理办法。
(十五)各地要切实加强医疗费用支出管理,建立适合城镇居民特点、符合当地实际的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医疗费用结算办法,促进定点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保险基金使用效率。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包括服务范围、服务内容、费用审核与控制等内容的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并报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卫生部门备案。
(十六)加强经办机构能力建设。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和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以适应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需要,要按照与工作成效挂钩的原则,解决必需的工作经费和专项经费,并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七、考核奖惩
(十七)江西省医疗保险专项工作督查小组负责对全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考核。对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贪污、挪用统筹基金和弄虚作假的有关责任人员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十八)各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卫生部门要按照《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督考核。《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由省劳动保障厅会同省卫生厅另行制定。
(十九)各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制定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考核管理办法,并加强对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考核监督管理。
八、组织领导
(二十)省政府已成立“江西省医疗保险专项工作督查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劳动保障厅。各设区市及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切实加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保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稳步推进。
(二十一)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各级政府要按照本《指导意见》提出的要求,做好本辖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各项工作。要在充分调查、测算的基础上,制定本辖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划和实施办法,分解目标任务,建立目标责任制和考评办法。由省劳动保障厅会同省财政厅、省卫生厅、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根据本《指导意见》制定《实施细则》。
各统筹地区可逐步建立城镇居民大额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对城镇居民超过封顶线以上的医药费用按规定比例给予补偿。建立连续缴费参保激励机制,对连续缴费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参保居民,可适当提高封顶线标准或适当降低起付线标准。对符合城市医疗救助对象的参保居民因病发生特殊困难的要纳入城市医疗救助体系给予补助。
(二十二)明确各部门职责。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要加强调研,抓紧研究制定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政策,做好制度实施及相关管理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做好财政补助资金的安排、拨付和基金的监管工作;审计部门要定期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卫生部门要合理布局城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强对医疗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为城镇居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民政部门协助做好城镇低保对象参保工作和资金补助工作;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要加强对社区医疗机构及定点医疗机构的药品医疗器械质量监管;教育部门要做好在校学生参保宣传,协助做好参保登记、缴费工作;公安部门要配合开展城镇居民调查工作。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同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
(二十三)加大宣传力度。各统筹地区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和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的作用,加大医疗保险政策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促进参保的良好氛围,确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顺利实施。
发布部门:江西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7年05月10日 实施日期:2007年05月10日(地方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