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消毒供应中心规章制度
消毒供应室规章制度
供应室
2012年9月10日修订
目 录 一、一般工作制度
二、质量管理制度
三、查对制度
四、安全管理制度
五、消毒隔离制度
六、沟通协调制度
七、监测制度
八、质量追溯制度
九、包布管理制度
十、器械管理制度
十一、设备管理制度
十二、交接班制度
十三、库房管理制度
十四、工作人员手卫生制度
十五、工作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十六、科务会制度
十七、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十八、护理差错处理措施
十九、医疗器械日常管理制度
二十、感染管理制度 二
十一、灭菌物品召回制度一、一般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必须熟熟悉各类器械与物品的性能、用途、清洗、消毒、保养、包装和灭菌方法,严格执行各类物品的处理流程,保证各类器材、物品完整、性能良好。
2.严格遵守标准防护原则,做好个人防护,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有效防范工作失误和安全事故发生。
3.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做好相关统计工作。
4.爱护科室财物,严格按照器械、物品破坏报废制度进行处理.5.严格控制人员出入,非本中心人员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进入工作区域.各类人员不得随意相互跨区。
6.加强与服务对象的沟通,定期收集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
二、质量管理制度
1.在护士长领导下,成立由制度控制员、组长组成的质量管理小 组,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质量管理小组会议。
2.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各项管理控制标准及具体的质量管理制度措施。
3.加强质量管理.每周专人负责质量检查,同时对各环节、各流程 工作制度进行不定期专项或全面检查。
4.定期分析、通报和讲评质量检查结果,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 措施,以促进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三、查对制度
1.回收物品后,应清点检查其数量、规格及性能,如果有问题应及时预与相应科室联系。
2.包装物品时,应检查物品清洁、性能、包装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经两人核对包内物品数量后方可包装。
3.灭菌时,应检查灭菌器的运行状况是否正常。
4.发放无菌物品时,应查对对科室、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锅号、锅次、包外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包的完整性。
5.使用耗材时应检查耗材的有效性。6.定期查对物品基数,及时补充,保证供应。
四、安全管理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全体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读意识.各班下 班前必须关闭水、点、汽以及设备等开关。
2.凡接触污染的物品、尖锐的器械以及刺激性的气、液体、必 须做好职业防护: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等.锐利器械切记徒手处理,以防刺伤。
3.压力蒸汽灭菌必须持证上岗,每台灭菌器应有年检合格证。4.搬运重物时,合理借助各种工具和请求协助,注意保持正确适
当的姿势。
5.工作领域禁止吸烟,易燃物品应远离火源,保持消防通道的畅 通。
五、消毒隔离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布局应分为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辅助区域包括 工作人员更衣室、值班室、办公室、休息室、卫生间等.工作区域包括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含独立的敷料制作或包装间)和无菌物品存放间。
2.各区工作人员必须按工作要着装,不得随意在各区来回走动。3.非灭菌物品不得与灭菌物品混放.灭菌物品应存放于无菌物品 存放柜或架上。
4.下收车与下送车应分开放置、分开使用.每天下收下送完毕回 科室后应对车辆进行清洗消毒处理.清洗用具如拖把、盆、桶、抹布等严格按区域分开专用,并注明标示,不得交叉使用。
5.去污区、打包间及无菌物品存放区地板及表面应每日进行擦拭 消毒。
6.质量监测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各项监测工作
六、沟通协调制度
1.加强与临床各科室的沟通与协调,取得临床科室的信任和理 5 解。
2.科室制定下收下送各环节的服务流程规范,明确每个环节的 服务要求.3.加强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通过多种形式为临 床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4.满足各临床科室的供应物品数量、质量的需求,对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讨论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实实施情况.5.有计划的申报物资采购计划,急需物品与物资管理部门直接联 系,妥善解决.6.做好设备、器材的保养和维修记录,随时与设备部门保持联系.七、监测制度
1.专人负责质量检测工作。
2.应定期对清洁剂、消毒剂、洗涤用水、润滑剂、包装材料等 按要求进行质量检查。
3.定期进行检测材料的质量检查,包括抽查卫生部消毒产品许可 批件及有效期等,检查许可应符合要求.自制测试标准包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
4.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的使用说明或指导 手册对清洗消毒剂、灭菌器进行日常清洁和检查。
5.按照以下要求对设备检测与验证:(1)清洗消毒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验证;(2)压力蒸汽灭菌器应定期对压力表和安全阀进行检测校验,压力 6 表每半年校验一次,安全阀每一年校验一次;
(3)干热灭菌器应每年用多点温度检测仪对灭菌器各层内、中、外各点的温度进行物理监测;
(4)低温灭菌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验证。
6.各种检测结果,应认真登记,妥善保管.发现问题采取措施立 即改进,以保证质量。
八、质量追溯制度
1.建立质量控制过程记录与追踪制度,记录应易于识别和追溯。灭菌质量记录保留期限应≥3年。
2.每天记录灭菌的信息:灭菌日期、灭菌气锅号、锅次、装载的 主要物品、数量、灭菌员等。
3.记录灭菌质量检测结果,妥善存档。
4.灭菌包外的信息卡应包括灭菌包的名称、包装者与核对者的姓 名或编号、灭菌锅次、锅次、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
5.临床任何质量反馈均有全程(包括处理结果)的记录,并妥善留 存。
九、包布管理制度
1.在使用棉布类包装材料时,应选择纯棉且不会散落棉絮的材 料。
2.除四周有缝线外,其余部分不能有缝线,无破损.破损后不得 缝补使用。
3.初次使用前应高温洗涤,进行脱脂去浆处理,保持一定弹性便于蒸汽穿透.4.包布要求:一用一换一洗.应有使用次数的记录.5.接受清洗后的包布时,如发现有污渍、血渍应退回洗浆房重新 进行处理.十、器械管理制度
1.凡各种使用的医疗器械发生故障或丢失时,科室负责人必须查明或分析发生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2.申请报废的仪器或器械必须交设备科统一处理。3.外来手术器械(包括植入物)管理制度。
(1)外来器械医疗安全,消除医疗隐患,对植入物和外来器械应严格规范的管理.(2)外来器械进入医院之前,必须经过器械科或采购中心查看相关资料,证件齐全,必须具备生产许可证、产品注册证、卫生许可证等,不得使用未经注册、过期失效或淘汰的医疗器械.(3)严格交接手续,查对无误后进行器械登记,双方签字,记录妥善.对于生锈或缺损的器械不予清洗和消毒灭菌,严禁手术使用.(4)消毒供应中心接到器械后,按照清洗消毒的流程(10个步骤)进行处理,植入型器械每批次应进行生物监测,待监测结果合格后方可发放手术使用.(5)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和追溯机制,发现问题立即启 动追溯系统.(6)手术室使用前,使用者应检查并确认包内化学指示物是否合格、器械干燥、洁净等,合格方可使用.同时将包外标示留存或记录手术护理记录单上.(7)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PCD中加用5类化学指示物.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生物监测的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十一、设备管理制度
1.设备管理责任制,应指定专人管理.做好日常检查,按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并做好记录,保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做好仪器设备的申请购置工作。3.所有仪器必须登记入帐,定期清点做好帐、物相符。4.新进仪器设备在使用前要由科室负责验收。
5.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凡初次操作者,必须在熟悉该仪器的人员指导下进行.在未熟悉该仪器的操作前,不得连接电源,以免接错电路,造成损坏。
6.不能搬动的仪器,不得随意挪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发现仪器运转异常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及时排除故障,严禁带故障和超负荷使用和运转。
7.仪器损坏需修理者,轻便仪器送维修中心修理;不宜搬动者,及时打电话通知维修中心,不可擅自自行处理。
8.对反复维修不能正常的仪器设备应及时按有关规定做好报废工作。
十二、交接班制度
1.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使各项工作准确、及时、安全不间断地进行.2.值班人员要做好工作区域管理工作,加强安全管理,遇有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请示汇报.3.各班应按要求做好各种记录.记录要求真实、清晰、有连贯性.4.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和记录,整理好物品,特殊情况的应做详细交班.5.按时交接班,清点交班的物品.在接班者未接清楚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接班中发现工作围完成、物品数目不清楚、器械未按要求处理放置等问题,应当面提出,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因交接不清,而引起的问题应由接班者负责.十三、库房管理制度
1.有专人负责。
2.库房物品必须分类存放于地架上.定期核对,做到帐、物相符。3.定期检查.按批号依次发放,做到先人库先发,后人库后发,以免灭菌4.保持室内相应的温、湿度,防止物品潮湿霉变。
4.定期卫生保洁,配备灭火设备,以防意外。5.尽量避免人员流动,减少进、出人员。
十四、工作人员手卫生制度
(一)手卫生应遵循的原则 基本要求: 1.手部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2.手部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
3.手部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指甲装饰物。(二)洗手、卫生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 1.手部有可见污染时,应洗手。
2.手部证实或怀疑被可能形成孢子的微生物污染时,应洗手。3.入厕之后,应洗手。
3.其他情况应首选卫生手消毒。4.无菌操作前和无菌操作后。
5.在离开去污区前和进入清洁区及灭菌物品存放区前。6.发放灭菌物品前和回收污染物品后。(三)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方法 1.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手心:(1)取适量消毒液于手心(2)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4)手心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
(5)弯曲各小指关节,双手相扣进行揉搓(6)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7)一手指尖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8)如有必要,揉搓手腕,交换进行。2.严格按照六部洗手步骤进行揉搓。3.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五)手消毒效果应达到以下要求
1.医院所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必须由设备管理部门统一集中 采购,使用科室不得自行采购。
2.医院必须从具有“三证”的企业采购合格的产品。
3.库房应专人负责并建立登记帐册,记录名称、规格、数量、生 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生产许可证、产家等信息。
4.如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 告设备科,不得自行进行退、换货处理。
5.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用后必须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进 行集中处理。
十五、工作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一)岗前培训制度
新进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由科室负责组织相关专业培训。
1.消毒供应中心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2.感染控制理论知识、临床教学、护理论文的书写等。3.护理边缘学科知识(心理学、社会学等。(二)培养途径
1.每月有计划的安排读书笔记,以自学方式完成。2.积极参加医院组织一次专科理论、专科技能培训。
3.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参加省内外国家级、省级技术医学教育项目的学习。
4.选送优秀人员到国内其他医院进修学习。(三)考核制度
1.护理师以下每季度参加一次理论考核.2.护理师以下每半年参加一次理论考核.3.主管护士每年需交一篇已发表的文章.4.组织继续护理教育,完成每年规定学分,考核登记归档.十六、科务会制度
1.召开科务会是促进科室发展、解决科室问题、促进科室管理的主要措施。
2.科务会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但科室若有急需解决的问题,应 根据具体情况按需要随时组织召开。
3.科务会参加人员由护士长、党支部书记、护士组长、质量控制 员组成,其他参加人员视情况需要而定。
4.科室需讨论重大问题时,除以上参会人员外,视情况请上级领 导参加会议。
5.参加科务会人员必须以身作则,光明磊落,实事求是反映问题,公平合理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6.参加科芜秽人员不得把科务会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外传,以免 影响科室管理及人员团结。
7.科务会应惯窃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科务会议要充分发扬民 主,科室重大决策必须通过科务会讨论(如:奖金分配方案、设备购置等),正确集中参加人员的意见,形成会议决议.科务会讨论问题有 13 意见不统一时,以投票方式的原则决策。
8.科务会议要有专人记录.会议记录要完整无误,包括各种意见 都要记录在案.会议要形成会议纪要,决策性问题应有参会人员签字。
9.科务会形成的决议必须在周会上进行及时传达通报。
十七、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1.健全完善的各项规章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学习,使科室人员人人知晓、熟悉掌握.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及查对制度.3.严格执行科室操作规程,具体为:(1)回收时,做好清点、分类和登记工作.(2)配包人员应认真检查器械清洗质量、性能,清洗质量不合格 器械返回重洗,配包时按照配包流程图进行.包装时再次核对器械数量、规格,按照要求包装,做到双核对.(3)物品发放时,仔细核对六项信息,并做好登记工作.(4)护士长不定期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出现差错或投 诉及时进行沟通,并将处理结果按时上报护理部.(5)护理差错以预防为主,要求事前防范.科内定期对工作隐患、差错、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不断持续改进.十八、护理差错处理措施
1.若科室反映器械包内有物品缺失,由消毒供应中心人员下科室 将问题包收回.并及时配送同品种无菌包到科室,问题包回收后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意见。
2.供应的无菌包出现批次质量问题,由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根据追溯系统将同批次物品召回。
3.由当事人写出问题的经过及认识,科室开科务会讨论,拿出处 理意见。
4.在周会上及时进行反馈,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5.做好全程相关记录,年底与个人考评挂钩。
十九、医疗器械使用日常管理制度
1.消毒间压力容器,设专人进行日常保养维护、检查记录,科室 负责人定期进检查。
2.科室贵重仪器、设备有使用、维修记录,设有资产管理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
3.特殊设备由专业人员持证上岗操作,无证者不得操作该设备.4.特殊设备操作人员按照上岗要求进行培训。5.医疗器械、耗材由专人进行出、汝库及报损管理。
6.新设备、医用耗材购置,必须经过科务会讨论,按照医院相关程序购入。
7.医疗器械出现故障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维修,维修后达不 到临床使安全标准的不得使用于临床。
8.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不得进行复消处理。
9.可复用医疗器械应严格按照卫生部门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处置。
二十、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2.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3.掌握各类器械的清洗、消毒处理原则,做到合理应用清洗、消毒剂.4.掌握医院感染处理标准.5.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损伤.6.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消毒灭菌时须取得本院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认可.二十一、灭菌物品召回制度
(一)目的
切实为临床及患者服务。
(二)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相关规定执行。
(三)使用范围 本科室发放的无菌物品
(四)职责
1.由忽视长负责指导组成灭菌物品召回小组,并负责灭菌物品召回的审批。2.由质控员负责临床投诉的受理及灭菌物品召回时对外事宜的联络工作。
3.各小组配合护士长对投诉问题的追查,并提供处理意见。
(五)程序
1.灭菌物品召回小组:由护士长指导成立灭菌物品召回小组,作为处理临床投诉和灭菌物品召回的负责组织.召回小组由护士长、质控员、各小组组长、消毒员组成。
2.投诉事件的处理:
(1)质控员收到灭菌物品不合格投诉事件,应对不合格物品的性质、发生状况,影响分析。
(2)根据临床投诉性质,由灭菌物品召回小组负责对灭菌物品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
3.投诉原因调查:
(1)质控员接到投诉后,由灭菌区组长对该锅次灭菌物品进行抽 查,并记录结果.(2)灭菌物品召回小组分析灭菌物品不合格原因时,还应考虑不合格物品造成的影响,必要时召回锅次物品.(4)召回工作的展开:
(1)一旦确定召回,由质控员负责安排组长立即通知相关涉及部门,并对其解释召开原因及协商应对办法。
(2)召回物品的储存:召回物品应与合格物品分开,并有清晰标识,标识包括召回原因,处理反案,数量等信息。
(3)召回物品记录:召回物品需记录在召回登记表中,并提出相映的预防和改进措施。
(六)记录
应有灭菌物品灭菌质量投诉记录表和灭菌物品召回登记表.对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并向相关管理部门书面汇报。
第二篇:消毒规章制度
消毒规章制度1
为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各学校积极筹备卫生清洁消毒物资,为开学和开学后日常防疫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一定要规范储存、使用和管理,做好相关安全工作。
1、清洁消毒物资包括消毒剂和消毒器材。消毒物资存放在学校专用存放地点,场所应选择在有监控覆盖的地方,并离开学生活动区域。
2、存放地点应当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爆、防火、防雷、报警、灭火、防晒、除湿、消除静电等安全设施。
3、存放场所封闭管理。存储仓库要悬挂警示标牌,设置警界线等隔离措施。
4、物资应当分类分项存放,堆垛之间的主要通道应当有安全距离,不得超量储存。
5、将安全管理制度、每种消毒剂安全使用说明在存放场所放大张贴。
6、安排专人出入库管理,建好物资管理台账,包括来源(接受捐赠、购买)、数量、购买(接收人)、入库时间等。
7、物资出库做好登记,对使用人、使用时间、使用量等详细记录。领取和归还均双方签字确认。
8、向使用人发放消毒用品时,应附送简练表述的安全注意事项。
9、使用人要做消杀情况记录,包括消杀时间,区域(面积),可在归还物品时记录备案,存在问题及时向主管人(保管人)反馈。
10、消毒剂(粉、片、液)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配比、使用,严格遵守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1、消毒剂和消杀用具应即用即还,或每日取还。不应在固定存储场所以外其他地方存放。
12、管理人员要定期查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明确负责人和检查人。
13、消杀要适时、适度、适量,防止过度消毒引发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学校公布制度时,应同时公布责任人(尽量双人管理),以确保制度落实。
消毒规章制度2
一、环境卫生
1、要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期检查。要消灭蚊、蝇、鼠、蟑螂等害虫。
2、幼儿玩教具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清洗。
3、经常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室内要有防蚊、防蝇、防暑、防寒设施。
4、厕所要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儿童用的便盆,每次用后要立即倾倒,刷洗干净,每日用消毒液浸泡。三岁以上幼儿要提倡用蹲式厕所。
5、幼儿桌椅高度应符合要求。
6、对患传染病的幼儿所在班和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不混班,不串班。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
7、幼儿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应隔离治疗,所在班要彻底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方可来园。
8、幼儿离园一个月以上或外出(离本市)返回时,应向家长询问有无传染病接触史。
9、工作人员家中及幼儿家中发现传染病人时应及时报告园领导,采取必要措施。
二、个人卫生
1、幼儿每人二巾二杯,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做好消毒工作。
2、幼儿饭前便后洗手,早晚用流动水洗手和脸,经常保持清洁。
3、饭后要漱口,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4、定期洗头和洗澡,保持服装整洁,衣服被褥床单要勤洗勤晒。
5、保护幼儿视力,室内要注意采光。看电视一次时间不宜过长,看时不要离的太近。电视机安放高度要适中。
6、工作人员要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勤剪指甲,饭前便后和开饭前用肥皂洗手。
消毒规章制度3
一、供应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各种器械、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方法,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种操作规程。
二、负责全院各科室无菌器械、物品、敷料的供应工作。供应的医疗器械做到及时、准确、适用和绝对无菌。
三、备齐和储备一定数量的消毒器械和敷料,保证周转和处于备用状态。
四、每日上午下收下送,重点科室每日下收下送2次。根据各科工作需要,提供消毒物品。
五、科室自备包装的各种敷料桶、换药等治疗器材应注明科别及消毒日期,按规定时间送供应室消毒。消毒后消毒员负责关闭贮槽侧孔并放在固定位置。
六、所供敷料应符合临床要求,包布、治疗巾、洞巾保持清洁无损。
七、各种治疗巾应注明名称、消毒时间或有效日期。包内各种物品须认真核对,不得有误或遗漏。每日严格检查,凡消毒物品失效或接近失效期,须重新消毒保存。
八、所有一次性用品均应把好质量关,做好抽样检测,并定期下科了解使用情况,保证临床使用方便及确保安全。
九、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物品储存区。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不得交叉混放或迁回传递,防止交叉感染。
十、对所有的物品器材应建立账目登记、制度。专人负责、定期清点。
十一、定期深入临床各科检查常备无菌物品质量、数量、征求意见,及时改进工作。
十二、每日工作完毕整理室内卫生,清扫地面,用消毒液擦拭桌面及工作台面。每周五大扫除1次,保持工作间清洁整齐,物品放置有序。
十三、每日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1次,每月空气培养1次。
(一)消毒供应中心查对制度
1、回收物品时,认真查对用物的名称,数量,包装容器的完整性以及包内器材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准确无误并登记。
2、配置各种消毒液,清洗液时,认真查对原液品名,规格,有效浓度,应配置的方法,应配置的浓度和注意事项等。
3、包装重要和特殊抢救物品时,必须双人核查包内器材和敷料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清洁度,包装材料的清洁度,完整性,使用的合理性及包外的名称标签,化学指示胶带(标签),灭菌日期,有效期,双方签名等是否完善,正确,包的体积,重量,严密性是否符合要求。抢救包,手术器械包必须经过二人核对并签名后能封包。
4、消毒灭菌员与质量检测员共同查对,即装锅前:查数量,查规格,查装载方法,查灭菌方式。装锅后:查压力,查温度,查时间,查浓度。下锅时:检查有无湿包,破损包,查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监测包中化学指示剂变色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在灭菌记录本上双签名。
5、发放消毒或灭菌物品时,认真查对包名称,数量,灭菌,日期,有效期,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包装容器的清洁度,完整性,严密性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缺认无误后,方可发放并登记。
(二)消毒供应室安全管理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掌握防火,防暴知识,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各班下班前必须关闭水,电,气和设备等开关。
2、各种消毒锅等机电设备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日常保养维护,严防事故的发生。
4、压力蒸汽灭菌器必须专人负责,持证上岗,每台灭菌器应有年检合格证。
5、低温灭菌器应由专人负责,灭菌前检查物品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关严柜门,防止气体泄露。取放物品时应戴口罩和手套。
6、作区域禁止吸烟,易燃物品远离火源,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
(三)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布局应按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办公生活区,严格划分;路线采取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各区人员不得随意在各区来回穿梭。
2、工作人员必须着装整洁。换鞋入室,按要求洗手。
3、严格划分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区标志醒目,非灭菌物品不得与灭菌物品混放。灭菌物品应存放于灭菌物品存放间的货柜或架上。
4、分别设置污染。清洁。灭菌物品的发放窗口和通道,不得交叉。回收的污染物品均应经过标准清洗流程后再包装灭菌。
5、下送车和下收车应分开放置。分开使用。每天下送下收完毕回科室后应对车辆进行清洗消毒处理。清洗用具如拖把、盆、桶、抹布等严格按小区分开专用,不得交叉使用,不得污染环境和工作人员。
6、去污区所有回收人员必须遵循标准防护原则和操作流程。
7、去污区及手套室。敷料室。无菌物品存放区的传递窗每日用空气消毒器消毒一次。每日用空气消毒器照射或消毒溶液擦洗消毒一次。
供应室消毒隔离规章制度
(一)供应室工作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无菌观念。
(二)布局合理,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划分明确,不交叉、不逆行,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行通过,不得逆行。
(三)灭菌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过期后重新灭菌。
(四)特殊污染的物品、器械应有标志,并做特殊处理。
(五)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洁消毒,分区存放。
(六)室内每日湿式清扫,紫外线照射1小时,每月做空气培养。
(七)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保存在无菌橱内。
(八)工作人员手及物体表面每月做一次细菌培养。
(九)严格掌握消毒规程及监测制度。工艺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并做好纪录;生物监测每季度一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十)工作人员每年查体一次。
(十一)消毒员持证上岗。
消毒供应室管理制度
1、应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消毒隔离、质量管理、监测、设备管理、器械管理(包括外来医疗器械)及职业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2、应建立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完善质量控制过程的相关记录,保证供应的物品安全。
3、应建立与相关科室的联系制度,主动了解各科室专业特点、常见的医院感染及原因,掌握专用器械、用品的结果、材质特点和处理要点。对科室关于灭菌物品的意见有调查、有反馈,落实持续改进,并有记录。
4、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各类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及个人防护等医院个人预防和控制方面的知识。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操作规范。
5、周围环境无污染。内部布局合理,三区划分清楚,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逆行。
6、有物品回收、消毒、洗涤、敷料制作、组装、灭菌、存储、发送全过程所需要的设备和条件。
7、压力蒸汽灭菌操作程序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工艺监测每锅进行,化学监测每包进行,每天灭菌前进行B-D试验,生物监测每周进行。
8、严格区分灭菌与未灭菌物品,定点放置。对各类无菌物品应认真执行检查制度。灭菌合格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物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
9、包装间、无菌物品存放间安装空气消毒装置,每天对空气、物体表面等消毒2次,空气应达到Ⅱ类环境标准。
10、凡需要消毒、灭菌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先清洗再消毒灭菌。特殊感染性疾病污染的器械应先经高水平消毒后再清洗。朊毒体感染病人用后的'器械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有关要求处置。
11、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应有明确的质量管理和检测措施:
(1)日常监测在检查包装时进行,应目测和/或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2)定期抽查每月应至少随机抽查3个~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检查的内容同日常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
12、对购进的原材料、消毒洗涤剂、试剂、设备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等进行质量监督,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消毒供应室。对消毒剂的浓度、常水和精洗用水的质量进行检测;对自身工作环境的洁净程度和初洗、精洗、组装、灭菌等环节的工作质量有监控措施;对灭菌后成品的包装、外观及内在质量有检测措施。
消毒供应室安全管理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掌握防火防暴知识,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各班下班前必须关闭水,电,气和设备等开关。2、凡接触污染的物品,尖锐的器械及刺激性的气,液体,必须做好职业防护:隔离衣,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处理破损玻璃器皿,锐利器械切忌徒手处理,以防刺伤。
3、清洗机,水处理机等各型机电设备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日常保养维护,严防事故的发生。
4、压力蒸汽灭菌器必须专人负责,持证上岗,每台灭菌器应有年检合格证。
5、低温灭菌器应由专人负责,灭菌前检查物品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关严柜门,防止气体泄露。取放物品时应戴口罩和手套;满或空的气体罐均应专门放置,班班交接
6、搬运重物时,合理借助各种工具和请求协助,注意保持正确与适当的姿势。
7、工作区域禁止吸烟,易燃物品远离火源,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
供应室消毒管理制度
供应室消毒管理制度
1、供应室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着装、更鞋后方可入室。
2、严格区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进入三区时应按各区要求着装。
3、严格按供应室审核验收标准,执行各类物品的下收、包装、消毒、灭菌、发放流程,严格区分污染物品、无菌物品。
4、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所有器械物品要粘贴:灭菌日期、有效日期、三签名,包布一用一清洗。
5、每个器械物品包内必须放置化学指示卡,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原则,确保灭菌质量。
6、认真做好各项监测工作,所有监测结果应有记录并保留。
7、凡经传染病人使用过的器械,回收时装入密封盒内,并有特殊标志,先浸泡于1-50~100的84消毒液中消毒后再清洗,下送物品车必须保持清洁干燥,与污车严格区分。
8、认真执行清洁制度,各区清洁用具要严格区分,固定放置。
洗涤组工作流程
进入污染区缓解间,按污染区要求着装进入污染区,将物品分类、清点、检查清洁度,操作程序。
1、冲洗:将器械器具和物品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除去污染物,污染严重或有油污的器械可用洗涤剂洗后再冲净。
2、洗涤:冲洗后,将物品放入酶洗液中浸泡30分钟后刷洗、擦洗,酶洗液浓度,按污染程度配制(酶液:水):重度污染1:100,中度污染1:150,轻度污染:1:200。
3、漂洗:洗涤后,再用流动水冲洗或刷洗。
4、终未漂洗:漂洗后用软化水或蒸馏水冲洗,然后干燥。
器械除锈:有锈迹的器具放入除锈剂中浸泡30分钟(除锈剂可用原液或按说明书配制每周更换)→用毛刷刷洗→在常水、热水、纯净水或蒸馏水中冲洗→放入润滑剂(1:15-20)中浸泡1-2分钟,反复打开轴节充分润滑,然后干燥。
各类物品处理完毕,整理工作台,按要求处理防护用品,关闭水、电开关,进入缓冲间洗手。
要求:1、负责污染区及缓冲间整洁,做到每班工作后清洁,负责各类物品补充。
2、所有浸泡、清洗器械必须完全打开轴节、内外腔,按顺序排列码放。
3、严格区分污染、清洁冲洗池,物品、用具、手套等做到污洁明确。
4、多酶洗液浸泡液按比例配制,并根据使用情况更换。
5、分类接收台及时用1:10084消毒液擦拭等待下一批物品的接收。
6、清洗间每天紫外线消毒2小时,并登记。
器械处理流程
回收→分类→清洗→漂洗(初洗、洗涤、终末漂洗)
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储存→发放
包装组工作流程
准备包装物品→对物品器械质量检查、装配→选择合适包装→包内放指示卡→外贴标签(上注明包名称、灭菌期、失效期、打包者、检查者、灭菌者)及指示胶带→放入车内待灭菌。
质量要求:
1、仔细检查各类物品是否干净、干燥、润滑剂适中,注意齿缝和轴节处清洁。
2、根据器械的不同功能,检查其性能及完整性:
有轴节的器械(镊、钳等):检查关节的活动性和齿琐的松紧度
有齿的器械:检查器械尖端咬合功能和咬齿情况,齿两侧对合是否整齐
刀刃器械:检查其锐利性、若有钝或卷刃情况,立即更换
有螺丝器械:检查其完整性、固定性,防止螺丝松动、滑脱
针头:针栓内清洁无污、针尖锐利、无钩、斜面适中、针梗无弯、无锈、衔接牢固
玻璃类:清晰透明、无杂质、无血迹、无油质(不挂珠)、无裂痕破损
橡胶类:有弹性和韧性、无粘连与裂痕
3、包装完毕,清洁整理工作台、设备、用物。
4、每天对包装间紫外线消毒2小时,并登记。
消毒灭菌组工作流程
清洁检查设备→打开各水、电源开关→检查包装物品体积、重量、完整性、有效日期的粘贴→选择灭菌方式→装炉灭菌→灭菌完毕→关闭水、电开头→整理相关用物车辆定点放置。
要求:
1、每月定期对炉门密封圈涂油保养。
2、每天一次空炉的BD测试。
3、每周一次进行生物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不正常立即进行反馈追踪并进行补救。
4、检查所有的物品包合格后方可入炉灭菌(标签、名称、指示胶带、科室、有效期、签名),对科临床科室待灭菌物品,不符合要求一律返回科室,拒绝灭菌。
5、急诊加班灭菌完毕的手术器械,立即发回手术室保证使用。
6、与下收、下送人员接收清洁物品,发放无菌灭菌包时,必须双方清点。
无菌物品发放组工作流程
按无菌隔离要求着装(更衣、戴圆帽、换鞋)→入无菌室→检查无菌物品有效期、清点基数→无菌物品的出炉、检测、上架、发放→补充无菌基数→下班前打开消毒机开关。
要求:
1、发放无菌包时,必须与下送人员双方清点、记录签名、确保无误。
2、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发放,并严格查对。
3、不发放过期包、湿包、落地包。
4、无菌物品存放于离地20cm以上,离天花板50cm以上,离墙5cm以上的物架上。
5、无菌物品定点、定量放置、标签清晰。
6、一次性无菌物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入无菌区。
7、每月对无菌室进行物表、工作人员手、空气监测,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8、负责无菌区及缓冲间整洁,车辆、无菌架及物品定点顺序放置,补充准备各类物品。
人员分工
为了做好供应室的护理质量管理,防止医院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因人员的变更,现将质量控制小组成员进行调整,小组各成员必须严格按《消毒灭菌规范要求》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消毒灭菌物品的安全使用,现分工如下:
质量控制小组:组长:方平霞
成员:章丽珍(质控护士)
汪卫红(监控护士)
消毒规章制度4
一、室外环境:
1、活动场地:干净、清洁、安全,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随时做好保洁工作。
2、绿化带:随时清除杂草、纸屑、落叶、果皮等杂物,定时浇水、修枝、松土。
3、厕所:及时冲刷,做到清洁,无异味,每天上下午各消毒一次。
4、周边环境;无乱堆放现象,及时清除杂物,做好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二、幼儿活动室及办公室:
1、地面(空气):干净、清洁,每天用消毒药品(84消毒液或消洗灵)喷洒、拖洗。
2、门窗、桌椅、储柜等:窗明几净,每天清洁并用消毒药品(84消毒液或消洗灵)擦洗。
3、毛巾、口杯:每天清洁一次,并用消毒药品(84消毒液或消洗灵)浸泡消毒。口杯周二、周四用蒸汽各消毒一次。
4、玩具:每周用消毒药品(84消毒液或消洗灵)浸泡消毒一次。
5、幼儿用书:每周阳光下暴晒一次。
三、午睡室:
1、床围栏、门窗等儿童接触密切的物品,每日消毒药品(84消毒液或消洗灵)擦洗消毒。
2、地面:干净、清洁,每天用消毒药品(84消毒液或消洗灵)拖洗。
3、空气:每日上午开窗透气,每周紫外线消毒两次。
4、被褥、床单:每天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每两周换洗一次,每月阳光曝晒一次。
四、午餐室:
桌椅、地面、门窗、地面:每天用消毒药品(84消毒液或消洗灵)喷洒、擦洗消毒。
五、厨房:
1、干净、清洁,摆放有序,每日用消毒药品(84消毒液或消洗灵)清洗灶台、储存台、水池、地面等。
2、幼儿餐具每日用餐后洗净并消毒,消毒程序: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消毒方法:消毒柜消毒30分钟。
3、餐具和盛放直接入口的食品容器,使用前必须消毒,炊具用后清洗干净,保持清洁。
消毒规章制度5
1、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一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2、幼儿玩教具要坚持清洁,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3、经常坚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备有防蚊蝇、防暑、取暖设备,活动室每周用84消毒液消毒。
4、室内桌椅、楼梯、扶手、护栏、户外大型玩具定期清洗消毒。
5、清洁通风,每日打扫并消毒。
6、幼儿一巾一杯,定期清洗消毒。
7、幼儿饭前便后须用流水洗手,饭后漱口。
8、保护幼儿视力,室内注意采光。
9、教师及食堂工作人员要坚持仪表整洁,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洗手。
10、幼儿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级活动室、卧室必须彻底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方可回班。
11、对患传染病的幼儿所在班级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幼儿进行检疫,检疫期间受检疫班不收新幼儿,不参加团体活动。检疫期满无续发患儿方可解除隔离。
12、幼儿离园一个月以上回到时,需查肝功及乙肝系列,合格方可回班,工作人员及幼儿家中发现传染病人,应及时报告医务室,采取必要措施做好各项卫生消毒登记。
消毒规章制度6
室温宜保持在20℃~22℃为宜,湿度应保持在50~60为好,要有监测温湿度的装置。ICU房间应定期消毒处理,室内空气培养要求细菌总数在200个每立方米(200个/m3)以下。控制出入人员的数量,减少其流通量。开门窗换气,一般每日2~3次,每次20~30min。
紫外线照射、84消毒液,可配成1:500的溶液进行喷雾。
严格洗手制度任何正常人皮肤上都有细菌存在,其中有少数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等,在正常人皮肤上不致引起感染,若一旦转移到人体易感部位,如伤口、肺部或泌尿生殖器等部位,尤其是在重症患者极易引起感染。为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在接触两个患者和两邻床之间,为病人作查体前,各种技术操作及无菌操作前,处理尿壶、便盆后,进入或离开ICU时,均应认真进行手的清洗,必须要在清洗后用75的酒精溶液进行擦拭消毒。
ICU内墙壁、天花板,应保持无尘和清洗,每日应清洁处理,可用含氯消毒液500mg/L彻底擦洗一次。门窗、床柜、病床及各种装备仪器表面每日需用500mg/L84消毒液擦拭。各种各式的抹布分开使用,分类放置,每人每桌一块,定期消毒。地面可用500mg/L的84消毒液清洁处理,每日应不少于4次。
严格隔离制度转送进入ICU与进手术室一样,应当使用清洁车或活动床。严格掌握患者进入ICU的分房标准,为了预防交叉感染和防止其散布,进入ICU的患者一定要分房治疗,如患者本人无感染但需要肾透析者,宜住单房间。有潜在感染病例如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须住单房间。有传染病患者、器官移植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以及有明显感染者如开放性化脓或引流的脓胸病人等均需住隔离房间。隔离房间应在位于通气道的末端或ICU之外。
ICU内的机械通气应定时按说明更换通气机的细菌滤过器,以及每24h换一次通气的管道和连接器,为预防院内感染的主要措施。雾化吸入器在使用前后应适当消毒处理。ICU内使用雾化吸入器管道一般都是用1000mg/L的84消毒液浸泡消毒或清洗后熏蒸消毒。ICU内使用的外科器械必须彻底灭菌。
进入ICU要求更换衣鞋,戴帽子和口罩,外出时必须加隔离衣,更换外出鞋。所用衣、帽、口罩应每天换洗,以保持清洁。
消毒规章制度7
根据《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制订本制度:
一、成立消毒管理组织,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
二、按照批准的诊疗范围购置必须的消毒、灭菌设施,并保证正常使用。
三、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消毒技术培训,掌握消毒知识,并按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四、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一人一用一灭菌。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到达消毒要求。
五、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采购消毒产品时,应当索取加盖鲜章的《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产品备案表》或者《卫生许可证》复印件。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六、治疗换药处置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
七、发现感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时,及时报告当地卫生局,并采取有效消毒措施。
消毒规章制度8
一、一般隔离消毒要求
1、传染病与一般病房(或其他建筑物)应当保持一定或有严密的隔离措施,以防止交叉感染。传染利、结核科和小儿科,均应设有单独的出入口,小儿科门诊,应设有专人进行预检,遇到传染病可疑有立即隔离。
2、医院的手术室、分娩室(产房)、婴儿室、传染病房、隔离观察室、血库、注射室、药剂制剂室、检验室、供应室以及可以成为传染源的处所等,均应有严格的消毒制度。医院的门诊和一般病房也应有定期的消毒制度。
3、传染病房应备有单人房间,以便收容需要观察的病员。
4、传染病员所住的病房,应按时进行消毒;用过的家具、器皿、被褥、碗筷等用具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后再用。
5、传染病员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必须经过消毒或净化后再排入下水道。
6、工作人员进病房和诊前,必须穿工作服,在传染病房应穿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口罩(条件许可时应穿特备胶鞋),但不得穿出传染病房。接触病员后应及时洗手。
二、门诊防止交叉感染
l、门诊发现传染病员时,必须按规定上报疫情。
2、在门诊或急诊室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应立即就地隔离,进行消毒,并根据情况将患者送入传染病院,传染病或隔离病室。
3、传染病员离开或死亡后,室内床单等应一律更换,并进行终末消毒(方法视病种而定)。
4、传染病流行期间,设立临时检疫岗,对每一个就病员,必须经过初步检查后才能挂号,可疑者进行隔离处理。
5、放射线科及理疗科应将门诊及病房病员的治疗和检查时间严格分开。
6、病员应在指定地区候诊、检查和治疗,不得在门珍各处走动,以防止交叉感染。
7、门诊应设肠道传染病员的专用厕所。
三、住院防止交叉感染
1、住院防止交叉感染。
(1)病员进入病房前应根据情况沐浴或擦澡(危急病员须先进抢救,以后在病房内进行)、理发、剪指甲。
(2)病员进入病房前应测体温,如遇发热的病员应判明发热原因。决定是否进入病房或入隔离待查。
(3)病中的服装应进行清洁处理,如条件许可,病员更换的鞋、袜、衣、裤不得与医院准备之干净服装接触。
(4)无接诊室或住院处者司以进病房后当日进行卫生清洁工作。
2、病房
(1)病员在住院期间,如发现传染病,应按隔离消毒原则处理。
(2)病房经常保持整洁,住院病员应按期沐浴或擦澡、理发、洗头或剪指甲等。
(3)患者用过的便盆、便壶应进行消毒,有传染病的患者(如滴虫阴道炎、肠道寄生虫病、肠道传染病等)应固定使用。脸盆、澡盆,每次用后应及时擦洗与消毒。
(4)患者餐具用后消毒,茶具固定使用并按期消毒。
(5)被脓、血、排泄物所污染的敷料和布类等应采用可靠的力一法进行浸泡消毒后洗涤。必要时再进行煮沸消毒,小件敷料可焚烧处理。
(6)患者的衣服、被单、枕套等应定期更换,必要时随时更换。
(7)有传染病可疑的衣物或污脏之大衣、毛毯、。被褥、枕套及报纸、书刊等应用日光曝晒或用其他方法消毒。
(8)打扫厕所的清洁工具,与打扫其他场所的工具,应严格分开。
3、传染病房(或隔离病室)
除严格执行病房的各项有关规定外。
(1)传染病房的设立应尽量集中,不得与居民住宅或职工宿舍设在同一院内。
(2)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大便化验、大便常规检查、咽喉培养。工作人员患有传染病,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须隔离观察,直到检疫期满为止。
(3)每病房只能收治同病种的传染病员,如确有困难,可安排在病房一角,。用屏风隔开,同时实行床边隔离。
(4)患者小能随意离开病房。得到医师许可者,可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5)传染病患者一般禁止探视,特殊情况须经医师或护士长决定。
(6)进入传染病房须穿隔离衣,遇不同病种应更换隔}离衣。
(7)胃肠道传染病员的便盆,遇不同病种应更换隔离衣。
(8)传染病房的地面和墙壁应注意消毒,病员出院或死亡后,病房和用具须作终末消毒(处理方法视病种而异)。
四、病员衣物用品污物清洗消毒
1、污物应放置于指定地点,污物箱、痰杯等应带盖,并经常消毒。处理人员应注意安全,避免感染。
2、各种污物应经指定路线送出。传染病房的痰及大便纸、一律焚毁。脓、血污物的敷料应用可靠的方法进行消毒,必要时可焚毁。一般病房可倒入带盖垃圾箱内。
3、化验室、病理解剖室等检验物、标木、尸体及接种动物的处理,均应严格遵守隔离消毒制度。
4、传染病房污衣、被服等必须包好,再送洗衣房,先经过浸泡消毒冲洗后,再进行煮沸消毒。
5、传染病房污衣物、被服等附上明显标志,与一般衣服分开放置和处理。
6、芽胞细菌(破伤风、炭疽、气性坏疽等)感染患者的衣物应用间歇灭菌法消毒。
7、供应室必须将清洁无菌与污染物品绝对分工,凡经传染病员或可疑者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应包好并有鲜明标记,及时进行单独消毒处理。对高压消毒器应每次进行指示剂消毒效果检查,定期进行细菌培养测定。
8、对洗净消毒过的衣物、被褥,定期作采样细菌化验,并登记备查。
9、医院的洗衣房应建立安全制度。
消毒规章制度9
一、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二、严禁卫生室内设置生活区。
三、医务人员在工作区内,要衣帽整洁,严禁穿工作服到非工作场所。诊疗前后应及时洗手、必要时使用消毒液浸泡消毒。
四、敷料缸、持物钳等医疗器械用品要定期消毒。体温计、压脉带、压舌板要一人一用一消毒。
五、治疗室门窗应密闭良好,定时通风换气,每日使用紫外线消毒,定期监测,并记录完整。治疗室紫外线消毒时,应具备避光条件,以免对治疗室外的人员造成伤害。
六、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及时消毒后备用。被褥、床垫要定期洗晒、消毒、更换。
七、应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降低感染率。对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应当按照规定处理。严禁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
企业规章制度也可以成为企业用工管理的证据,是公司内部的法律,但是并非制定的任何规章制度都具有法律效力,只有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才具有法律效力。
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工资支付凭证、社保记录、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考勤记录、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以及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都由企业举证,所以企业制定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的时候,应该注意收集和保留履行民主程序和公示程序的证据,以免在仲裁和诉讼时候出现举证不能的后果。
消毒规章制度10
1.成立消毒隔离质量监控领导小组,定期检查和制定有效预防感染的措施。
2.专人负责感染监控、评价、资料储存和信息上报工作。
3.专人负责无菌物品的包扎、消毒,做到包包监测,确保灭菌合格率100%。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防止切口感染及交叉感染的发生。
5.严格区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手术人员按要求着装。
6.严格控制进出手术室的人员,认真落实参观规则。
7.无菌物品分类放置、标签醒目,每天检查、定期消毒,无发霉、过期现象。
8.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做好污物管理,落实环境保护。
9.认真落实卫生清洁制度,保持手术室清洁、整齐、有序。
10.实施特殊感染手术时,严格按特殊感染手术后处理要求执行。
消毒规章制度11
为规范餐饮服务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工作,保障学生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设置专用的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区域(或专间)及设备,清洗消毒设备设施的大小和数量应能满足需要。
二、餐饮具清洗消毒水池应专用,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应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三、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餐饮具使用前应洗净并消毒,不得使用未经清洗、消毒的餐饮具。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四、餐饮具做到当餐回收,当餐清洗消毒,不得隔顿、隔夜。
五、餐饮具应首选热力方法进行消毒,严格按照“除残渣、碱水(或洗涤剂)刷、清水冲、热力消、保洁”的顺序操作。使用化学药物消毒的严格按照除残渣、碱水(或洗涤剂)刷、清水冲、药物泡、清水冲、保洁的顺序操作,并注意要彻底清洗干净,防止药物残留。
六、消毒后的餐饮具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物,贴合GB1493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七、消毒后的餐饮具及时放入保洁柜密闭保存备用。盛放消毒餐饮具的保洁柜要有明显标记,保洁柜应当定期清洗,坚持洁净。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要分开存放,保洁柜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消毒规章制度12
必须分清非无菌区、相对无菌区、无菌区。
手术间分清无菌间、有菌间。如手术间有限,应先做无菌手术。再做污染手术。
对感染和特异性感染等手术,所用的器械、敷料等用物要有严格消毒处理措施。不得与其他敷料混合,并有标记。手术后手术间地面和空气严密消毒。
手术室洗手、护士铺台、刷手、穿隔离衣、戴手套和手术配合均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巡回护士进行各种治疗注射、拿放无菌物品。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各种无菌包及无菌容器中的消毒液,由专人负责定期消毒或更换,尽量减少用浸泡消毒的器械,丝线、刀片、剪等应高压蒸汽消毒。
工作人员熟悉各种消毒液的浓度及使用方法,可根据其效能定期检测。
经常启盖的无菌盒,每周重复消毒灭菌,固定的敷料包、器械包,过期应重新灭菌。九、每月对各项灭菌项目进行细菌监测,每月对工作人员作细菌培养,并做好记录。
用紫外线杀菌灯消毒时,应有时数登记和紫外线强度监测并登记。
手术室应有定期清洁卫生制度,每日、每周、每月定人、定点、定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定期做空气培养,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个/立方米。
消毒规章制度13
1、手术室一般不接待参观,确需参观的须提前申请,征得同意后方可进入。
2、手术严格限制参观人数,一般情况下每个工作日参观总人数≤10人次,其中每个手术间最多≤3人次。
3、参观人员进入手术室必须穿参观服、戴口罩帽子、换隔离鞋及挂参观胸卡,待手术一切准备就绪后方可进入指定手术间,离开时将衣帽放回指定地点。
4、本科医生或进修医生参观手术时,须所在科主任或总负责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参观者姓名、参观手术的名称,由手术时法参观卡,凭卡参观。
5、外院医生参观手术时,须提前与医务部联系,并填写“参观手术申请单”,由医务部与手术室护士长、术者联系,凭申请单换参观卡方可进入。
6、电视教学、学员见习,须提前一日向医务部申请,由医务部与手术室护士长联系,原则上安排在电教室观摩,不得擅自进入手术间。
7、外来参观手术室建设或管理者,应提前一日向医务部申请,由医务部与手术室护士长联系,征得同意后方可参观。一般情况下,只允许参观手术室半限制区及经污物通道参观限制区;特殊情况确需进入手术限制区时,不得超过4人。正在进行手术的手术间禁止参观。
8、参观者应服从手术室工作人员的管理,严格遵守无菌制度,不得在手术间内来回走动或进入非参观手术间;不得离手术台过近(应>30cm)或站得太高,以免影响无菌操作及手术进行。
9、患者亲友、无关手术人员、特殊感染手术谢绝参观。
第三篇: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水平的飞速发展,对医疗护理质量和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医院“心脏”科室的消毒供应中心已从以往的铺助科室转变为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其工作复杂繁琐,既要参与临床科室 服务工作,又要控制各种诊疗的感染传播,长期以来,医院领导大多重视临床护士的专业素质,以致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平均年龄偏大,缺乏整体竞争力和危机意识,与迅速发展的消毒供应专业格格不入,严重的制约了专业的发展,在服务与技术并重的今天,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素质的高低,工作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全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积极培养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团队精神,才能为临床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满足新形势下医疗护理的要求,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消毒供应中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工作人员虽然不直接接触患者,但间接地与患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每一项工作的好坏,都涉及到患者的安危,因此,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职业素质,工作中心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按照临床科室的要求提供所需的无菌物品,使大家认识到消毒供应工作是整个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对象也是患者,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与患者有关,时刻牢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主动服务于临床。
2.具备良好的 独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 独是指在单独工作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乃能遵守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由于消毒供应中心的许多操作都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独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者就要求我们时刻想着供应的物品直接用于患者,如物品不合格将会对患者造成不应有的 害和痛苦,因此具备良好的 独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才能为临床起到真正的支持保障作用。
3.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协调能力:在与临床科室人员的交往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形象,讲究文明礼貌,相互信任,相互尊重,通过良好的沟通技巧,体贴温和的语言,适当的语音和语度,与对方达成有效的沟通和理解,这样,既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又能给对方带来身心的愉悦,有利于不断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4.具有健康的身心状态:消毒供应中心劳动强度大,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坏境差,音大及高温,潮湿,清洗,包装,细菌,下收下送等,各项工作都是脑力和体力相结合,要求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要有健康的体魄,平时要注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合理营养,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二.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1.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及熟练的操作技能:消毒供应中心具有独特的工作坏境和操作技术,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科室,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和技术性,需要良好的专业素质,而护士大部分是由临床科室调入,她们往往具有丰富的临床知识,而 对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知识掌握却不够全面,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各类新的医疗仪器使用增加,熟练掌握各类污染
物品的处理流程,熟练掌握常用消毒液的性能,配置方法,有效浓度,规范操作,消除隐患,确保消毒灭菌物品合格率100%,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2.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消毒供应中心的各种仪器设备经常会出现故障,在发生故障之前,常常会有一些前兆危象,作为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必须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在故障未发生前排除原因或提早通知维修人员采取应对措施,以免耽误临床应用,做到常检查,常维护,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
3.具备自我防护意识:消毒供应中心一方面它是向全院各临床科室提供无
菌物品的部门,另一方面也肩负着回收和处理各科室可重复使用的污染器械及物品的责任,是一个病菌比较集中,污染比较严重的部门,稍有疏忽就会被刺伤,造成自身隐性感染,因此,要求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制度,加强自身防护意识的教育,掌握相关的防护措施,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严格执行标准防护,不仅可以避免其自身受各种因素的危害,更是防止医院内感染,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环节。
三.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
消毒供应工作区域划分严格且没人一岗,每岗都有不同的技术操作要求,各项操作规程要求每一个人都认真执行,并能熟练掌握,这些看似独立的岗位,其实是一个流水线,所以,一个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必会影响到下一个环节,做到监督上一工序并做到指导下一工序,这就要求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在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上树立整体观念。发扬集体协作精神,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从而形成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为科室建言献策的局面,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凝聚力,在工作中形成共识和合力起到积极作用。
四.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大多从临床转科过来,人员素质高低不一,加服务面广,工作繁忙,为了科学管理,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工作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保证,因此,要求科室人员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严谨工作,通过严格的制度约束,来提高自身素质。
五.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应具备的法律意识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健全和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要求医务人员用法律观念规范自己的医疗护理行为,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应熟知《消毒技术规范》《护士条例》《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条文,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管理从“人治”走向“法治”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步入到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轨道,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认真细致地做好本职工作,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掌握消毒供应专业发展的新方向,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发展的需要,并使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才能有效发挥消毒供应中心在全院医疗中的职能,为诊疗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为医院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四篇:消毒供应中心(推荐)
医院中心(消毒)供应室的建筑设计
杭州市萧山区开发区医院是杭州117医院在萧山的分院,由于历史原因,医院所有医疗活动都在一幢规模有限的门诊楼里完成,原有中心(消毒)供应室挤在门诊楼一楼内,因内部布置不合理,造成流程交叉,影响消毒质量。随着经济发展,原有建筑条件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2001年院方决定将医技及病房功能分离出来另造一新病房大楼,供应室也在楼内解决。如何解决新建中心(消毒)供应室选址和内部工艺流程达到卫生部颁发的《标准》,达到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路线不逆行,不交叉的要求是建筑设计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位置的选择
医院中心(消毒)供应室的位置选择,在参考许多大院消毒供应室布置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已建门诊楼的实际情况,为了保证中心(消毒)供应室符合卫生部颁发的《标准》,满足其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有一相对独立的区域的要求。我们决定将中心(消毒)供应室设在新楼一层东端。这样既满足中心(消毒)供应室设在医疗区最方便的位置,又通过污物电梯与新楼五楼的手术室和二到四层的各病区相联。消毒供应室在楼的一端,可自成一区,使之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通过对中心(消毒)供应室位置的选择,我的体会是:
(一)中心(消毒)供应室应设在医院医疗区的适中位置,应尽量靠近手术室、外科病房、内科病房和妇产科。
(二)所在环境应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以便组织其内部工作流水线,避免行人干扰,便于医院管理。
(三)应尽量靠近锅炉房,缩短蒸汽供应管道,蒸汽气压应保证在0.2~0.4MPa。
(四)应设在给水主干道附近,保证生产水源充足,一般供水压力应在0.13~0.3 MPa。
(五)所在位置要有较好地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干燥,且能避免烟尘污染。
二、室内建筑设计
医院中心(消毒)供应室的功能,通过调查分析、汇总、整理得出其网络关系。一所完备、达标的医院中心(消毒)供应室一般包括污物回收间、空针、输液筒、器材械洗涤间、器械精西包装间、敷料制作间、手套上粉间、贮藏室、,消毒间、工作人员更衣间、检测室、无菌物品贮存发放间、值班室和卫生间及蒸馏水制作间、机房和配电房等内容。有条件的可增设净化取内工作人员洗澡、二次更衣、风淋间。
(一)污物回收间。污物回收间,一般面积较洗涤间大一些,因为这里是对医院各医疗科室使用过的污秽器具回收处理的场所,属污染区。污物回收间宜设在消毒供应室的一端,单独设立污物器具的回收入口。室内沿墙设医疗器具分类工作台和器具浸泡池。
(二)污染走廊。全封闭,用天井玻璃屋盖采光,高窗通风。这是一条由污物回收间通向各类洗涤间进行强制分流而设置的一条通道,走廊宽度能容双向通过送物小车即可,一般内空尺寸1500mm为宜。为了节约污物回收间的空间,可在走廊拐弯处设一部分浸泡池拖把池。
(三)空针清洗间。空针清洗间主要是清洗注射器与针头的地方,房间大小应视医院的规模来确定,一般在20~50平方米。随着一次性注射器的推广,其面积还可适当缩小一些。室内的洗涤池以邻窗呈条形布置较好,这样光线明亮。
(四)空针精洗包装间。一般精洗包装间内部都设蒸馏水管。空针精洗间需配备专用的针头清洗池和包装用的木制操作台。室内采用空气净化装置。气流组织形式采用孔板顶棚送风,墙下回风的乱流式。
(五)输液筒清洗间。输液筒清洗间室内应配备稀酸浸泡池和冲洗池及输液筒冲刷池,室内地面采用防酸地面。
(六)输液筒精洗包装间。输液筒精洗包装间,室内应配备蒸馏水冲洗橡皮管用的专用槽。槽的尺寸及型式根据医院设立的床位数量而定,一般池上蒸馏水冲洗水嘴按20支/1000床的比例设置。蒸馏水管道用材采用不锈钢管。冲洗水嘴为锥行,大小为8~6mm,间距为80mm。冲洗槽则根据所设冲洗水嘴的多少,确定槽长的具体尺寸,冲洗槽的宽度一般为650mm。输液筒精洗包装间还需配备输液筒和输液用橡皮管组装后的二次冲洗槽架,槽架顶及挂筒用的钩子采用不锈钢材料。槽内在挂输液筒的位置的前方墙面应设灯光,并要求防水,以利观察输液筒冲洗是否干净。
(七)器械清洗间。一般不需太大,8~10平方米即可。因为器械通过污物回收处理后,冲洗的量相对来说要小一些,也容易一些,所以需要的房间面积就少一点,除在邻窗墙面布置一条形洗涤池,还需配备冷热水。房间设单独的出入口,地面按防酸要求设置并设加盖地漏。
(八)器械包装间。器械包装间一般都不需要设洗涤池和冷热水管,只需配备一定数量的工作台,室内空气采用孔板顶棚送风,墙下端布置回风口的气流组织形式的净化空气。
(九)敷料制作间。在这里主要制作纱布垫、棉垫(如胸腔垫子、烫伤垫子)。室内设四面临空的木制工作台,最好在邻间设一敷料存放间,存放制作好的纱布垫和棉垫。
(十)手套间。随着医疗手套的换代,现在基本上采用一次性医疗手套,但使用前手套要进行扑粉。在手套间主要是检查手套质量和上粉工作。室内一般无特殊要求,设一小型洗手池就可以了。
(十一)清洁走廊。要求全封闭,照明采光。清洁走廊主要是各精洗包装间通往消毒间的通道,属清洁区。
(十二)消毒间应根据医院床位数确定灭菌柜的选择,再确定消毒间的面积。我们医院为一千张病床,选用江苏省连云港医疗设备厂生产的MG—1.2脉动真空蒸汽灭菌柜三台。这种灭菌柜容量适中。除考虑灭菌柜外,还要考虑工作人员在灭菌柜前的操作空间,送物推车的回旋余地。
灭菌柜散热量大,室内净高宜尽量提高,最好设气楼,以利排除热空气。其门窗要能方便地随时开关。与该室毗邻宜有通风良好的休息场所,例如开敞的廊子。内设医院有关科室,自行经过清洗、制作和包装的料包、器械包送来消毒后,存入能双面启开的存放柜,并将其嵌入消毒间的一面墙中,以利节约消毒室的空间。消毒间室内应设洗涤池,供操作工人盥洗,并配备高压水龙头,以便冲洗地面。地面下设暗沟和地漏。
(十三)无菌物品贮存发放间。无菌物品贮存发放间是已消毒灭菌后器械包、敷料包等无菌物品暂时存放的地方。室内无菌要求高,墙面、地面、顶棚等均要求光洁,不易积灰的建筑材料。室内空气采用孔板顶棚送风,墙下端布置回风口的气流组织形式净化空气。一般无菌物品贮存发放间应紧连消毒间,以缩短灭菌物品的递送距离。
综上所述,我院中心(消毒)供应室总建筑面积280平方米。通过医院中心(消
毒)供应室建筑设计实践工作的参与,我认识到,任何建筑外部形象是通过其内部空间的合乎逻辑的反映。它首先应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决不能全然不顾这一规律,先定立面和体型,后凑平面布局。而应利用环境、创造和改造环境。“建筑学是为人类建立生活环境的综合艺术和科学”,建筑不能超脱其所处的周围环境,医院建筑更不能例外。考虑到我院门诊楼的建筑形式系近代建筑,所以在其外部装饰上采用了米色的涂料,只在一层外墙上用了暖色釉面砖贴面,重点丰富其立面造型。并用连廊使其与门诊楼相沟通,使它与周围环境相互呼应并与原建筑相融通。
第五篇:消毒供应室规章制度
消毒供应室规章制度
1。消毒供应室规章制度
一、供应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各种器械、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方法,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种操作规程。
二、负责全院各科室无菌器械、物品、敷料的供应工作。供应的医疗器械做到及时、准确、适用和绝对无菌。
三、备齐和储备一定数量的消毒器械和敷料,保证周转和处于备用状态。
四、每日上午下收下送,重点科室每日下收下送2次。根据各科工作需要,提供消毒物品。
五、科室自备包装的各种敷料桶、换药等治疗器材应注明科别及消毒日期,按规定时间送供应室消毒。消毒后
消毒员负责关闭贮槽侧孔并放在固定位置。
六、所供敷料应符合临床要求,包布、治疗巾、洞巾保持清洁无损。
七、各种治疗巾应注明名称、消毒时间或有效日期。包内各种物品须认真核对,不得有误或遗漏。每日严格检查,凡消毒物品失效或接近失效期,须重新消毒保存。
八、所有一次性用品均应把好质量关,做好抽样检测,并定期下科了解使用情况,保证临床使用方便及确保安全。
九、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物品储存区。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不得交叉混放或迁回传递,防止交叉感染。
十、对所有的物品器材应建立账目登记、制度。专人负责、定期清点。
十一、定期深入临床各科检查常备无菌物品质量、数量、征求意见,及时改进工作。
十二、每日工作完毕整理室内卫生,清扫地面,用消毒液擦拭桌面及工
作台面。每周五大扫除1次,保持工作间清洁整齐,物品放置有序。
十三、每日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1次,每月空气培养1次。
(一)消毒供应中心查对制度
1、回收物品时,认真查对用物的名称,数量,包装容器的完整性以及包内器材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准确无误并登记。
2、配置各种消毒液,清洗液时,认真查对原液品名,规格,有效浓度,应配置的方法,应配置的浓度和注意事项等。
3、包装重要和特殊抢救物品时,必须双人核查包内器材和敷料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清洁度,包装材料的清洁度,完整性,使用的合理性及包外的名称标签,化学指示胶带(标签),灭菌日期,有效期,双方签名等是否完善,正确,包的体积,重量,严密性是否符合要求。抢救包,手术器械包必须经过
二人核对并签名后能封包。
4、消毒灭菌员与质量检测员共同查对,即装锅前:查数量,查规格,查装载方法,查灭菌方式。装锅后:查压力,查温度,查时间,查浓度。下锅时:检查有无湿包,破损包,查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监测包中化学指示剂变色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在灭菌记录本上双签名。
5、发放消毒或灭菌物品时,认真查对包名称,数量,灭菌,日期,有效期,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包装容器的清洁度,完整性,严密性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缺认无误后,方可发放并登记。
(二)消毒供应室安全管理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掌握防火,防暴知识,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各班下班前必须关闭水,电,气和设备等开关。
2、各种消毒锅等机电设备均应严
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日常保养维护,严防事故的发生。
4、压力蒸汽灭菌器必须专人负责,持证上岗,每台灭菌器应有年检合格证。
5、低温灭菌器应由专人负责,灭菌前检查物品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关严柜门,防止气体泄露。取放物品时应戴口罩和手套。
6、作区域禁止吸烟,易燃物品远离火源,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
(三)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布局应按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办公生活区,严格划分;路线采取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各区人员不得随意在各区来回穿梭。
2、工作人员必须着装整洁。换鞋入室,按要求洗手。
3、严格划分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区标志醒目,非灭菌物品不得与灭菌物品混放。灭菌物品应存放于灭菌物品存放间的货
柜或架上。
4、分别设置污染。清洁。灭菌物品的发放窗口和通道,不得交叉。回收的污染物品均应经过标准清洗流程后再包装灭菌。
5、下送车和下收车应分开放置。分开使用。每天下送下收完毕回科室后应对车辆进行清洗消毒处理。清洗用具如拖把、盆、桶、抹布等严格按小区分开专用,不得交叉使用,不得污染环境和工作人员。
6、去污区所有回收人员必须遵循标准防护原则和操作流程。
7、去污区及手套室。敷料室。无菌物品存放区的传递窗每日用空气消毒器消毒一次。每日用空气消毒器照射或消毒溶液擦洗消毒一次。
2。供应室消毒隔离规章制度
(一)供应室工作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无菌观念。
(二)布局合理,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划分明确,不交叉、不逆
行,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行通过,不得逆行。
(三)灭菌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过期后重新灭菌。
(四)特殊污染的物品、器械应有标志,并做特殊处理。
(五)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洁消毒,分区存放。
(六)室内每日湿式清扫,紫外线照射1小时,每月做空气培养。
(七)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保存在无菌橱内。
(八)工作人员手及物体表面每月做一次细菌培养。
(九)严格掌握消毒规程及监测制度。工艺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并做好纪录;生物监测每季度一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十)工作人员每年查体一次。
(十一)消毒员持证上岗。
3。消毒供应室管理制度
1、应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消毒隔离、质量管理、监测、设备管理、器械管理日常监测在检查包装时进行,应目测和/或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定期抽查每月应至少随机抽查3个~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检查的内容同日常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
12、对购进的原材料、消毒洗涤剂、试剂、设备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等进行质量监督,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消毒供应室。对消毒剂的浓度、常水和精洗用水的质量进行检测;对自身工作环境的洁净程度和初洗、精洗、组装、灭菌等环节的工作质量有监控措施;对灭菌后成品的包装、外观及内在质量有检测措施。
4。消毒供应室安全管理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掌握防火防暴知识,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各班下班前必须关闭水,电,气和设备等开关。
2、凡接触污染的物品,尖锐的器械及刺激性的气,液体,必须做好职业防护:隔离衣,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处理破损玻璃器皿,锐利器械切忌徒手处理,以防刺伤。
3、清洗机,水处理机等各型机电设备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日常保养维护,严防事故的发生。
4、压力蒸汽灭菌器必须专人负责,持证上岗,每台灭菌器应有年检合格证。
5、低温灭菌器应由专人负责,灭菌前检查物品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关严柜门,防止气体泄露。取放物品时应戴口罩和手套;满或空的气体罐均应专门放置,班班交接
6、搬运重物时,合理借助各种工具和请求协助,注意保持正确与适当的姿势。
7、工作区域禁止吸烟,易燃物品远离火源,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5。供应室消毒管理制度
供应室消毒管理制度
1、供应室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着装、更鞋后方可入室。
2、严格区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进入三区时应按各区要求着装。
3、严格按供应室审核验收标准,执行各类物品的下收、包装、消毒、灭菌、发放流程,严格区分污染物品、无菌物品。
4、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所有器械物品要粘贴:灭菌日期、有效日期、三签名,包布一用一清洗。
5、每个器械物品包内必须放置化学指示卡,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原则,确保灭菌质量。
6、认真做好各项监测工作,所有监测结果应有记录并保留。
7、凡经传染病人使用过的器械,回收时装入密封盒内,并有特殊标志,先浸泡于1-50~100的84消毒液中消毒后再清洗,下送物品车必须保持清洁干燥,与污车严格区分。
8、认真执行清洁制度,各区清洁用具要严格区分,固定放置。
洗涤组工作流程
进入污染区缓解间,按污染区要求着装进入污染区,将物品分类、清点、检查清洁度,操作程序。
1、冲洗:将器械器具和物品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除去污染物,污染严重或有油污的器械可用洗涤剂洗后再冲净。
2、洗涤:冲洗后,将物品放入酶洗液中浸泡30分钟后刷洗、擦洗,酶洗液浓度,按污染程度配制:重度污染1:100,中度污染1:150,轻度污染:1:200。
3、漂洗:洗涤后,再用流动水冲
洗或刷洗。
4、终未漂洗:漂洗后用软化水或蒸馏水冲洗,然后干燥。
器械除锈:有锈迹的器具放入除锈剂中浸泡30分钟→用毛刷刷洗→在常水、热水、纯净水或蒸馏水中冲洗→放入润滑剂中浸泡1-2分钟,反复打开轴节充分润滑,然后干燥。
各类物品处理完毕,整理工作台,按要求处理防护用品,关闭水、电开关,进入缓冲间洗手。
要求:
1、负责污染区及缓冲间整洁,做到每班工作后清洁,负责各类物品补充。
2、所有浸泡、清洗器械必须完全打开轴节、内外腔,按顺序排列码放。
3、严格区分污染、清洁冲洗池,物品、用具、手套等做到污洁明确。
4、多酶洗液浸泡液按比例配制,并根据使用情况更换。
5、分类接收台及时用1:10084消毒液擦拭等待下一批物品的接收。
6、清洗间每天紫外线消毒2小时,并登记。
器械处理流程
回收→分类→清洗→漂洗
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储存→发放
包装组工作流程
准备包装物品→对物品器械质量检查、装配→选择合适包装→包内放指示卡→外贴标签及指示胶带→放入车内待灭菌。
质量要求:
1、仔细检查各类物品是否干净、干燥、润滑剂适中,注意齿缝和轴节处清洁。
2、根据器械的不同功能,检查其性能及完整性:
有轴节的器械:检查关节的活动性和齿琐的松紧度
有齿的器械:检查器械尖端咬合功能和咬齿情况,齿两侧对合是否整齐
刀刃器械:检查其锐利性、若有钝或卷刃情况,立即更换
有螺丝器械:检查其完整性、固定性,防止螺丝松动、滑脱
针头:针栓内清洁无污、针尖锐利、无钩、斜面适中、针梗无弯、无锈、衔接牢固
玻璃类:清晰透明、无杂质、无血迹、无油质、无裂痕破损
橡胶类:有弹性和韧性、无粘连与裂痕
3、包装完毕,清洁整理工作台、设备、用物。
4、每天对包装间紫外线消毒2小时,并登记。
消毒灭菌组工作流程
清洁检查设备→打开各水、电源开关→检查包装物品体积、重量、完整性、有效日期的粘贴→选择灭菌方式→装炉灭菌→灭菌完毕→关闭水、电开头→整理相关用物车辆定点放置。
要求:
1、每月定期对炉门密封圈涂油保养。
2、每天一次空炉的BD测试。
3、每周一次进行生物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不正常立即进行反馈追踪并进行补救。
4、检查所有的物品包合格后方可入炉灭菌,对科临床科室待灭菌物品,不符合要求一律返回科室,拒绝灭菌。
5、急诊加班灭菌完毕的手术器械,立即发回手术室保证使用。
6、与下收、下送人员接收清洁物品,发放无菌灭菌包时,必须双方清点。
无菌物品发放组工作流程
按无菌隔离要求着装→入无菌室→检查无菌物品有效期、清点基数→无菌物品的出炉、检测、上架、发放→补充无菌基数→下班前打开消毒机开关。
要求:
1、发放无菌包时,必须与下送人员双方清点、记录签名、确保无误。
2、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发放,并严格查对。
3、不发放过期包、湿包、落地包。
4、无菌物品存放于离地20cm以上,离天花板50cm以上,离墙5cm以上的物架上。
5、无菌物品定点、定量放置、标签清晰。
6、一次性无菌物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入无菌区。
7、每月对无菌室进行物表、工作人员手、空气监测,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8、负责无菌区及缓冲间整洁,车辆、无菌架及物品定点顺序放置,补充准备各类物品。
人员分工
为了做好供应室的护理质量管理,防止医院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因人员的变更,现将质量控制小组成员进行调整,小组各成员必须严格按《消毒灭菌规范要求》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消毒灭菌物品的安全使用,现分工如下:
质量控制小组:组长:方平霞
成员:章丽珍
汪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