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院前急救管理办法试行
安徽省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提高院前医疗救治能力,促进院前医疗急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卫生部《急救中心建设标准》、国家卫生部、信息产业部《关于加强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及“120”特服号码管理的通知》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安徽省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院前医疗急救是指医院以外,由院前医疗急救机构所承担的对伤病员进行现场和转送途中的医疗处置工作。
第三条
院前医疗急救是社会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前医疗急救机构是指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承担院前医疗急救职能的医疗机构。
第四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将院前医疗急救的建设与发展纳入本地区卫生发展建设规划,适应本地区社会发展需求,保证院前医疗急救事业与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同步协调发展。
第五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辖区内服务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和院前医疗急救机构的性质与任务,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开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六条
省卫生厅负责全省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的规划与指导和全省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建设与发展的宏观管理。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效能”的原则负责制定本地区院前医疗急救系统的发展规划和实施行业监督管理。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应坚持基本建设与完善运行管理机制相结合,加强院前急救队伍建设,规范、高效地开展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第二章
机构设置
第七条
市级城市应按照卫生部《急救中心建设标准》组建由政府主办的独立建制的专业从事院前医疗急救机构。
县(市)可依托当地公立医疗机构,承担本县(市)的院前医疗急救职能。
第八条
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一个城市设置一个独立建制的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并且有独立法人地位,其级别与当地公共卫生机构相一致。
第九条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的审批、登记、注册和校验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行统一的执业管理。
第十条
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批,任何机构、组织、团体和个人不得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第三章
功能与职责
第十一条
基本功能 受理公共呼救,对伤病员实施现场医疗救治、转运(送)和途中监护。
第十二条
主要职责
(一)按照区域划分的原则,负责本区域内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二)为国际、国内重要会议,重大社会活动及上级部门指派的其他相关任务提供院前医疗急救保障服务。
(三)承担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现场紧急医疗指挥和救援任务。
(四)制定本地区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规范、质量监督控制标准及相关管理制度。
(五)建立并完善本区域内的急救网络,缩短急救服务半径,加快急救反应时间。
(六)执行卫生行政部门的统计报告制度,收集、处理和贮存与急救相关的急救信息,按规定做好急救信息与资料的记录、统计和报告工作。
(七)定期组织急救人员进行急救业务培训和考核,开展急救医学科研和地区间的学术交流活动。
(八)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对下级院前医疗急救机构(部门)实行业务指导和行业管理。
(九)承担对社会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宣传和急救技能培训义务,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第四章
机构与网络建设
第十三条
城市每5万人配1辆救护车;每10万-15万人配1辆值班车。每辆值班车配有4名急救人员。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人员编制按每辆救护车5-6人的标准配备。
第十四条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应建立统一的120指挥调度通信系统和网络平台,由市120统一指挥调度,逐步完善市、县、乡三级急救网络。
第十五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院前医疗急救机构要根据所在地人口数量、分布密度、地理特点、交通状况等实际,建立指挥统一、反应迅速、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
(一)城市中心城区平均急救服务半径3-5公里,平均急救反应间期(接听呼救电话到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10-15分钟。
(二)城市郊区、农村等地区平均急救服务半径8-10公里,平均急救反应间期15-20分钟;边远、欠发达地区可结合当地实际,适当调整急救服务半径和急救反应间期。
第十六条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及下设急救分站的基础建设按照卫生部《急救中心建设标准》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规的要求,配备用于传染病救治的专用救护车及人员车辆防护和洗消的装备与设施。
第十八条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救护车》执行救护车辆的配置和装备标准。
第十九条
随车急救器械和药品应根据卫生部《急救中心建设标准》及其他相关要求配备,单元药品应充足。
第五章
执业管理
第二十条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应依据本《办法》建立和健全各项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加强职业道德与行风建设,确保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第二十一条
“120”为院前医疗急救唯一的特服电话号码。
第二十二条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实行24小时医疗急救值班制度。
第二十三条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应及时、规范、高效受理和处置“120”呼救,呼救相关信息至少保存2年。
第二十四条
院前医疗急救标识以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急救标识为基准,外圈是橄榄枝,中间为圆环,圆环中心采用国际急救标志“生命之星”,圆环上方为各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名称,下方为英文。
第二十五条
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应穿着行业统一的急救服装。急救服装要有明显的“120”字样和院前医疗急救标识。院前医疗急救机构除配备日常工作服之外,还应配备传染病防护隔离服。事故现场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应戴头盔,上道路和高速公路救护还应穿反光背心或工作服上装订反光条。
第二十六条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的救护车要有明显的行业统一规定的医疗急救标志。车身主色为白色,两侧有单位全称,前后有120字样和院前医疗急救标识,车身有反光彩带。
第二十七条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严格执行执业资格、岗位准入以及培训、考核制度。院前医疗急救机构执业,应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行业技术规范。救护车驾驶员和辅助急救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相关技能培训。
第二十八条
伤病员转送按照“就近、就急,就医院能力,尊重伤病员或亲属的意愿”的原则;对患有传染病、精神病、中毒等专科病患者,转送相关的专业医疗机构。突发灾害性事故时,服从现场指挥部门统一指挥调度。
第二十九条
伤病员送达医疗机构后,急救医师应及时与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办理伤病员书面交接手续。
第三十条
急救医师应当按病历书写有关规定书写医疗文书,每一位患者都有急救病历,记录急救诊疗的全过程和患者去向。
第三十一条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应建立急救通讯设备管理制度,保持急救通讯畅通。
第三十二条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应制定院前医疗急救诊疗常规、工作规范、质量监督控制标准及相关管理制度。
第三十三条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使用的医疗设备、药品、体外诊断试剂和一次性卫生器材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卫生器材使用后应按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进行处理。
第三十四条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应建立车辆维修保养制度,保证救护车运行状态和车容车貌良好。
第三十五条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加强救护车和设备的消毒、隔离工作,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
第三十六条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要求,制定常见各种类别大型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预案并组织进行系统、规范的经常性演练。
第三十七条
发生造成人员伤亡的大型突发公共事件时,应立即启动相应的医疗救援预案,迅速、有效地开展医疗救援工作。
第六章
指挥型急救分站
第三十八条
指挥型急救分站(以下简称“指挥型分站”)是指各级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在自身资源不能满足本地区院前医疗急救需求状况下,联合本地区具有较高急救能力、能投入所需医疗资源的医疗机构,共同建设的接受统一调度指挥、承担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急救分站。
第三十九条
各级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可根据本地区院前医疗急救需求和自身资源状况设立指挥型分站。
第四十条
指挥型分站必须服从所属院前医疗急救机构统一调度指挥,并按分流病人原则转送伤员。
第四十一条
各指挥型分站的运行和管理及人员着装、急救器材、救护车、通信设备等配置标准应按照所属院前医疗急救机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二条
指挥型分站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各类人员,必须具备各自专业的执业资格。
第四十三条
各级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对所属指挥型分站的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具有管理检查、监督考核和业务指导的责任和义务。
第四十四条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定期按照本《办法》等相关规定对指挥型分站进行考核。对不执行规定的指挥型分站,进行处罚、限期整改、直至取消资格。
第七章
收费管理
第四十五条
院前医疗急救为有偿服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与物价管理部门依据当地实情,共同制定院前医疗急救出诊收费标准。
第四十六条
院前医疗急救出诊收费按照各地物价部门下发的有关标准执行。使用由各级财政部门监制的正式收费发票,发票的管理按照有关财务制度执行。
第四十七条
院前医疗急救出诊收费,可根据实际由出诊人员在现场收取并向缴费者开具发票,所收现金缴纳按照财务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八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负责所辖地区内院前医疗急救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十九条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实行机构考核和评审制度,其评审标准和办法由省卫生厅另行颁布。
第五十条
受卫生厅委托,安徽省医院管理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安徽省急救中心依据本《办法》协同卫生行政部门对院前医疗急救机构进行业务指导、行业自律管理和考核评审。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一条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和院前医疗急救机构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十二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救护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
以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限制,其他车辆行人应当让行。
第五十三条
有下列情况发生时,急救人员可请求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干扰伤病员医疗救治;影响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正常开展的;
(二)侮辱殴打急救工作人员,影响急救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
(三)扣押、毁坏救护车、医疗设备,通讯装备的;
(四)恶意干扰“120“呼救电话,影响呼救受理与指挥调度工作正常开展的。
第十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
本《办法》由安徽省卫生厅负责解释。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2010年3月25日印发
第二篇: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
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为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规范院前医疗急救行为,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水平,促进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发展,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医疗机构和人员。
本办法所称院前医疗急救,是指由急救中心(站)和承担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网络医院(以下简称急救网络医院)按照统一指挥调度,在患者送达医疗机构救治前,在医疗机构外开展的以现场抢救、转运途中紧急救治以及监护为主的医疗活动。
第三条 院前医疗急救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效能”的原则,统一组织、管理、实
第四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规划和指导全国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监督管理全国院前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规划和实施本辖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监督管理本辖区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第二章
第五条 院前医疗急救以急救中心(站)为主体,与急救网络医院组成院前医疗急救网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将院前医疗急救网络纳入当地医疗机构设
第七条急救中心(站)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设置、审批和登
第八条设区的市设立一个急救中心。因地域或者交通原因,设区的市院前医疗急救网络
第九条急救中心(站)应当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布局、医院专科情况等指定急救网络医院,并将急救网络医院名单向社
未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及其内设机构、个人不得使用急救中心(站)的 第十条急救中心(站)负责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指挥和调度,按照院前医疗急救需求配备通讯系统、救护车和医务人员,开展现场抢救和转运途中救治、监护。急救网络医院按照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区域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地理环境、交
救护车应当符合救护车卫生行业标准,标志图案、标志灯具和警报器应当符合国家、行
第十二条急救中心(站)、急救网络医院救护车以及院前医疗急救人员的着装应当统一
第十三条 全国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号码为“120
急救中心(站)设置“120”呼叫受理系统和指挥中心,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置“120”
第十四条急救中心(站)通讯系统应当具备系统集成、救护车定位追踪、呼叫号码和位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院前医疗急救专业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开展演练,推广新知识和先进技术,提高院前医疗急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根据行政区域内人口数量、第三章
第十七条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应当遵守医疗卫生管理
第十八条急救中心(站)应当制定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规章制度及人员岗位职责,保证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
第十九条 从事院前医疗急救的专业人员包括医师、护士和医疗救护员
医疗救护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前,应
第二十条
第二十一条 急救中心(站)应当配备专人每天24小时受理“120”院前医疗急救呼叫。“120
第二十二条 急救中心(站)应当在接到“120”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后,根据院前医疗急救需要迅速派出或者从急救网络医院派出救护车和院前医疗急救专业人员。不得因指挥调
第二十三条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应当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救治。
第二十四条 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应当做好“120”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受理、指挥调度等记录及保管工作,并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相关规定,做好现场抢救、监护运送、第二十五条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费
第二十六条急救中心(站)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好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的现场救援和
第二十七条 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不得将救护车用于非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除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救护车开展院前医疗急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九条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应当向公众提供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科普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急救意识和能力。
第四章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监督与管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的 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发现本辖区任何单位及其内设机构、个人未经批准使用急救中心(站)的名称或救护车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应当依法依规严肃处
第三十三条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发现
第三十四条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应当对本机构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等情况进行管理、培训和考核,并依法依规给予相应的表彰、奖励、处理等。
第五章
第三十五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擅自开展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第三十六条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使用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从事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
第三十七条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
(一)未经批准擅自使用“120”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号码或者其他带有院前医疗急救呼
(二)未经批准擅自使用救护车开展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
(三)急救中心(站)因指挥调度或者费用等因素拒绝、推诿或者延误院前医疗急救服
第六章 附
第三十八条本办法所称医疗救护员,是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第四批新职业情况说明所定义,运用救护知识和技能,对各种急症、意外事故、创伤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施行现场初
第三十九条本办法所称救护车,是指符合救护车卫生行业标准、用于院前医疗急救的特
第四十条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某县120院前急救工作管理办法
某县120院前急救工作管理办法
(试行)
为规范和加强院前急救医疗工作,提高对急、危、重伤病员的应急救治能力,保障人民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某省院前急救救护车管理办法》(某政办发„2011‟47号)、《某省院前急救医疗工作管理暂行办法》(某卫发„2002‟128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条本规定所称院前急救指对急、危、重伤病员在事发现场及转运(送)医疗机构过程中的紧急医疗救护。
第二条院前急救遵循集中受理,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分散设站为目标,按“就近、就急、尊重患者意愿和医院救治能力相适应”的原则分流。
第三条某某县急救中心隶属县卫生局,依托县人民医院建设,统一调度指挥县内各院前急救网络医院,中心配置指挥调度系统(通讯系统、数字录音系统、电子地图、GPS卫星定位、大屏幕监控系统等),按规定承担下列任务:
㈠设立“120”急救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㈡收集、处理和储存、上报社会急救信息,按月向县卫生局报告院前急救工作情况,重大抢救信息第一时间报告县卫生局和通报相关医疗卫生单位;
㈢建立院前急救网络,划分安排院前急救网络医院区域、— 1 —
班次,制定急救预案和规章制度;
㈣组织、协调院前急救网络医院开展对急、危、重伤员的紧急医疗救治;
㈤开展医护人员及社会人员院前急救知识宣传、技术培训和急救医疗科研工作;
㈥负责和公安“110”、消防“119”、交通事故“122”应急部门相关信息通报、协调。
㈦承担卫生行政部门指令的其他医疗急救、保障任务,接受上级院前急救中心业务指导。
第四条县卫生局、通信管理部门确立“120”急救电话为某某县唯一院前急救电话,其他短号及医疗机构电话一律不得冠以“急救”、“急诊”名义作院前急救电话宣传和使用。
第五条根据医疗急救服务半径和医疗机构布局现状,院前急救网络医院由以下医疗机构组成:
某某县人民医院、某某县中医院、某某县妇幼保健院、某某某某某医院、某某骨科医院、职工医院、某某地区医院、某某某地区医院、某某某某地区医院,该9家医院院前急救由县急救中心统一指挥调度,救护车统一标识,统一编号,统一装备。
第六条院前急救网络医院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㈠服从统一调度、指挥,按标准配备专用院前急救救护车、人员及专用通讯设备,实行24小时值班,承担轮值时段、区域内的院前急救任务;
㈡接受转送的急、危、重伤病员诊治,支持相邻地区的急—2 —
救;
㈢开展急救知识的宣传、急救技能的培训;
㈣按规定及时准确向120院前急救中心报告急救信息,做好急救医疗资料的登记、汇总等台帐保管工作。
第七条院前急救指挥调度程序:
㈠县急救中心接到紧急医疗呼救后,应当立即发出指令到轮值救护车,值班救护车和随车医生应在2—5分钟内出车,并和急救中心保持联系,接受动态指令,反馈现场急救情况。院前急救网络医院接到非急救中心急救呼救信息应当立即派出救护人员和救护车并同时报告县急救中心备案。其他部门或单位接到紧急医疗呼救应转接或指令县急救中心统一调度派车。
㈡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应当就近、就急、就专科对急、危、重伤病员进行救治,病员及近亲属已明确救治医院的,如病情许可,急救医护人员应将病员送到指定医院;
㈢接受院前急救救护车转送来的急、危、重伤病员的医院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并及时向县急救中心反馈病人基本情况。
第八条院前急救指挥调度原则:城区、近郊救护根据“就近、就急、尊重患者意愿和医院救治能力相适应”原则优先调度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某某某某某医院、某某骨科医院救护车;孕产妇、新生儿院前急救或转运优先调用妇保院救护车;远郊、外围区域按就近优先调度所在地区网络医院的救护车,特殊情况同时指派网络内其他医院救护车。遇特殊情况、重大抢救活动由卫生局统一调配,不受轮值秩序区域限制。
第九条县急救中心及网络医院建设、管理、运行、车辆装备、人员经费由政府资金、社会资金和医院自筹予以保障。因院前急救发生医疗纠纷由车辆所在单位负责解决,如发生赔付事后根据责任分摊。
第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卫生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责令有关医疗机构或责任人改正,情节严重予以行政处罚,或给予相关的行政处分,并取消网络医院资格;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㈠不执行首诊负责制和24小时值班制度的;
㈡未按规定配置、保养、维修和更新院前急救医疗器械、通讯设备;
㈢拒绝县急救中心调度或拒绝抢救和推诿急、危、重伤病员的;
㈣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派出救护车或拒绝出车出诊的;
㈤未及时准确向县急救中心报告急救信息,延误调度指挥的;
㈥调度指挥人员擅离职守延误接听急救电话或违规调度指挥造成不良后果的;
㈦其他延误急、危、重伤病员的抢救治疗,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第十一条本管理办法由某某县卫生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管理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行。
—4 —
第四篇:院前急救医疗管理办法
《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12-19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 第3号
《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已于2013年10月22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
主任 李斌2013年11月29日
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规范院前医疗急救行为,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水平,促进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发展,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医疗机构和人员。
本办法所称院前医疗急救,是指由急救中心(站)和承担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网络医院(以下简称急救网络医院)按照统一指挥调度,在患者送达医疗机构救治前,在医疗机构外开展的以现场抢救、转运途中紧急救治以及监护为主的医疗活动。
第三条 院前医疗急救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效能”的原则,统一组织、管理、实施。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保证院前医疗急救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服务需求相适应。
第四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规划和指导全国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监督管理全国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规划和实施本辖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监督管理本辖区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第二章 机构设置
第五条 院前医疗急救以急救中心(站)为主体,与急救网络医院组成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共同实施。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将院前医疗急救网络纳入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按照就近、安全、迅速、有效的原则设立,统一规划、统一设置、统一管理。
第七条 急救中心(站)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设置、审批和登记。
第八条 设区的市设立一个急救中心。因地域或者交通原因,设区的市院前医疗急救网络未覆盖的县(县级市),可以依托县级医院或者独立设置一个县级急救中心(站)。
设区的市级急救中心统一指挥调度县级急救中心(站)并提供业务指导。
第九条 急救中心(站)应当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布局、医院专科情况等指定急救网络医院,并将急救网络医院名单向社会公告。急救网络医院按照其承担任务达到急救中心(站)基本要求。
未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及其内设机构、个人不得使用急救中心(站)的名称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第十条 急救中心(站)负责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指挥和调度,按照院前医疗急救需求配备通讯系统、救护车和医务人员,开展现场抢救和转运途中救治、监护。急救网络医院按照急救中心(站)指挥和调度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区域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等因素,合理配置救护车。
救护车应当符合救护车卫生行业标准,标志图案、标志灯具和警报器应当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有关规定。
第十二条 急救中心(站)、急救网络医院救护车以及院前医疗急救人员的着装应当统一标识,统一标注急救中心(站)名称和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号码。
第十三条 全国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号码为“120”。
急救中心(站)设置“120”呼叫受理系统和指挥中心,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置“120”呼叫号码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院前医疗急救呼叫电话。
第十四条 急救中心(站)通讯系统应当具备系统集成、救护车定位追踪、呼叫号码和位置显示、计算机辅助指挥、移动数据传输、无线集群语音通讯等功能。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院前医疗急救专业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开展演练,推广新知识和先进技术,提高院前医疗急救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能力与水平。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根据行政区域内人口数量、地域范围、经济条件等因素,加强急救中心(站)的应急储备工作。
第三章 执业管理
第十七条 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应当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操作规范、诊疗指南。
第十八条 急救中心(站)应当制定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规章制度及人员岗位职责,保证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规范服务和迅速处置。
第十九条 从事院前医疗急救的专业人员包括医师、护士和医疗救护员。
医师和护士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取得相应执业资格证书。
医疗救护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前,应当经设区的市级急救中心培训考核合格。
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考核、聘任等方面应当对上述人员给予倾斜。
第二十条 医疗救护员可以从事的相关辅助医疗救护工作包括:
(一)对常见急症进行现场初步处理;
(二)对患者进行通气、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初步救治;
(三)搬运、护送患者;
(四)现场心肺复苏;
(五)在现场指导群众自救、互救。
第二十一条 急救中心(站)应当配备专人每天24小时受理“120”院前医疗急救呼叫。“120”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受理人员应当经设区的市级急救中心培训合格。
第二十二条 急救中心(站)应当在接到“120”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后,根据院前医疗急救需要迅速派出或者从急救网络医院派出救护车和院前医疗急救专业人员。不得因指挥调度原因拒绝、推诿或者延误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第二十三条 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应当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救治。
第二十四条 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应当做好“120”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受理、指挥调度等记录及保管工作,并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相关规定,做好现场抢救、监护运送、途中救治和医院接收等记录及保管工作。
第二十五条 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费用,不得因费用问题拒绝或者延误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第二十六条 急救中心(站)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好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的现场救援和信息报告工作。
第二十七条 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不得将救护车用于非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除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救护车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第二十八条 急救中心(站)应当按照相关规定作好应急储备物资管理等相关工作。
第二十九条 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应当向公众提供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科普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急救意识和能力。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监督与管理。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的设置管理工作,对其执业活动进行检查指导。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发现本辖区任何单位及其内设机构、个人未经批准使用急救中心(站)的名称或救护车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应当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向同级公安机关通报情况。
第三十三条 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发现下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未履行职责的,应当责令其纠正或者直接予以纠正。
第三十四条 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应当对本机构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等情况进行管理、培训和考核,并依法依规给予相应的表彰、奖励、处理等。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擅自开展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三十六条 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使用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从事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第三十七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撤职、开除等处分:
(一)未经批准擅自使用“120”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号码或者其他带有院前医疗急救呼叫性质号码的;
(二)未经批准擅自使用救护车开展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
(三)急救中心(站)因指挥调度或者费用等因素拒绝、推诿或者延误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
(四)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所称医疗救护员,是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第四批新职业情况说明所定义,运用救护知识和技能,对各种急症、意外事故、创伤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施行现场初步紧急救护的人员。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所称救护车,是指符合救护车卫生行业标准、用于院前医疗急救的特种车辆。
第四十条 在突发事件中,公民、法人和其他单位开展的卫生救护不适用于本办法。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安徽理工大学财务管理办法(试行)
安徽理工大学财务管理办法(试行)
校政[2004]64号
为了规范学校财务行为,明确管理权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事业发展,根据《会计法》、《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和上级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条 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基本原则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正确处理事业发展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二)主要任务
坚持“积极稳健、依法理财、优化配置和综合平衡”的财务工作方针,依法多渠道筹集事业资金;合理编制综合财务预算,并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科学配置学校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价值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规范校内经济秩序;对学校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督;如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充分利用会计和社会、经济等信息进行经济活动分析,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财务依据。
第二条 财务管理体制
(一)校长全面负责学校财经工作,签发经校长办公会议审定的学校财务预算和调整预算、学校重大投资与财务运作项目、重要预算外项目和学校重大财经管理条例等。
(二)学校实行由校长全面负责,分管校长、财务处长、各部门负责人和基层财会人员层层负责的经济责任制。
(三)学校财务开支依据责权划分,实行“一支笔”审批管理制度。
(四)学校财务处在分管校长的领导下,统一管理学校的各项财会工作。经学校批准设置的二级财务,其业务接受财务处统一领导。
(五)学校各项收支项目、标准和范围,以及收费票据等一律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校内其他部门主办的涉及财务收支事项的文件,应征求财务部门意见。凡涉及资产变动和学校权益的经济事项,财务部门应参与研究,对外经济类有关协议、合同等文件在正式签订前,应听取财务部门意见,签订后须将副本或复印件报财务部门备案。
第三条 预算管理
(一)各单位在编制财务执行预算的基础上,学校编制综合财务预算。1
(二)学校财务预算的编制,实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预算管理总原则。
(三)学校编制预算按照上级和学校有关文件规定,依据预算事业发展计划、任务和财力,参考以前预算执行情况和收支增减等因素进行。学校预算在每年年初完成。
(四)为保证及时安排学校发展项目和处理应急事件,学校在预算内设置 “不可预见费”项目,由校长负责安排。
(五)学校一般不安排预算外项目。确有必要时,须由项目部门提出申请,充分说明立项及其预算理由,经分管校领导同意,报分管财务的校领导审定,签发后实施。20万元以上(含20万元)计划外项目还须提交学校相应的会议审议通过。
(六)各单位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和审批,严格执行《安徽理工大学综合财务预算管理办法》。
第四条 收入管理
(一)学校鼓励各教学、科研等单位在保证完成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允许范围内,充分利用学校人才、技术、设备等优势,合理、合法地组织收入。
(二)各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依法组织收入;各项收费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学校规定的收费范围和标准。开展对外服务取得的收入必须进行成本核算。凡利用学校资源、技术成果、设备、房屋、场地等取得的收入,均应合理计价、向学校上缴费用。
(三)各单位组织收入须使用国家或学校规定的合法票据。行政事业性收费使用省财政厅统一监制的收费票据。内部各种票据由财务处统一印刷、监制、管理、登记领用,其他单位不得自制、自购。收费票据的管理按《安徽理工大学票据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四)学校取得的各项收入,必须纳入学校预算,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各单位取得的各项收入应及时交财务部门核算,不得截留、私分、坐支及公款私存,不得放入校内外其他单位或财务机构,严禁设置“小金库”。
(五)收入结余的分配:办学收入、科研收入、产业收入和其它收入等,在扣除成本、交纳税费后,按学校有关规定分配。
第五条 支出管理
学校安排各项支出,必须贯彻勤俭办学、厉行节约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遵守各项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按照学校各项支出的规定,严格审批手续,按审定的预算和规定的开支范围、标准办理各项支出,保证各项资金的合理使用。经费审批
严格执行《安徽理工大学经费使用和审批规定》。
(一)人员经费管理
1、工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和各种福利待遇,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其中:职工的工资、奖金、各种政策性津贴、补贴及离退休人员工资及其变动,按国家的政策和学校的规定由人事处管理,财务处负责发放。学校统一安排的临时工的工资由人事处负责管理,各单位安排的临时工的工资在用工单位的费用或专项费用中支付。
2、校内岗位津贴、酬金及其变动,由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按学校有关文件规定共同管理。
3、职工福利费:其中:①工会经费由校工会按工会财务管理办法执行,工会经费单独建帐核算。②丧葬费、遗属补助费、职工困难补助和探亲费等,由人事处归口管理。③独生子女费由计划生育办公室负责管理。
4、学生奖贷学金由学生处负责计划并与院系共同管理;勤工助学基金由校团委负责计划并与院系共同管理。严格执行《安徽理工大学学生奖学金、贷学金和资助金实施办法》。
(二)公用经费管理
1、定额公用经费严格按照“超支不补、节余留用”原则由各单位负责管理。
2、专项公用经费(维持性投入)遵照上级和学校有关文件规定归口到各职能部门管理。
(三)项目经费(重点投入)管理
1、项目经费严格按照项目批准的支出范围、标准和完成时间,由项目负责单位和相关部门共同管理;
2、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师资培训等项目经费,专项设备购置经费,学校基础设施改造和修缮经费等,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计划并与相关院系共同管理;
3、其他专项经费管理按上级和学校有关文件执行。
(四)科研经费管理
由国家部委、省厅、局和相关部门下拨学校的纵向科研经费和横向科研经费的使用、审批、结算,严格按照《安徽理工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五)基本建设经费管理
基本建设经费由基建处根据学校的发展要求,提出具体基建计划和预算建议数,经校长办公会议审核批准后执行。基本建设经费管理严格按照《安徽理工大学基建财务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六)院系经费管理
院系教学和办公等公用经费按《安徽理工大学经费院系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 专用基金管理
专用基金是指学校按照规定提取和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包括校长基金、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学生奖贷基金、勤工助学基金、医疗基金、住房基金、其他基金等。
(一)专用基金的提取比例和管理办法按国家有关政策和学校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二)各类专用基金按“先提后用、专设账户、专款专用、计划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不得擅自改变提取比例和用途。
第七条 资产、负债管理
(一)资产管理
学校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等的管理按照《安徽理工大学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二)负债管理
学校负债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对不同性质的负债分别管理,及时清理结算,不断完善经济责任制,切实防范财务风险。
第八条 财务清算及财务监督
(一)财务清算
二级独立核算部门发生划转撤并时,要进行审计和财务清算。校组织有关部门对其财产、债权、债务等进行全面清查,登记造册,并对有关问题提出具体处理办法,报请学校批准后做帐。
(二)财务监督
1、学校财务工作要自觉接受上级部门(审计、财政、教育、物价、税务等)按国家规定进行的监督;自觉接受学校教代会的监督;并建立严密的内部监督制度。
2、学校财务监督包括事前监督(对预算编制的监督),事中监督(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事后监督(对预算执行结果即决算的监督)。
第九条 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
(一)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收支情况表、专用基金变动情况表、基本数字表和有关附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财务情况说明书包括学校的基本概况、收入支出变动及结余分配情况、专项资金使用、计划执行计划外安排情况,存在的问题、改进建议、下的财务管理工作计划,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二)每月10日前将上月的财务报告报分管财务的校领导。
(三)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定期编制财务分析报告。财务分析包括学校事业发展和预算执行、收支情况和财务管理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的措施,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第十条 其他
(一)本办法适用于学校各单位,按照企业运作独立核算单位执行《企业财务通则》和同行业财务制度。
(二)校内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本办法。对违反本办法的单位和个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直至给予行政纪律处分。
(三)本办法从公布之日起实施。凡与本办法相抵触的已有条例条款以本办法为准。
(四)本办法由校财务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