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讲之一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王维部分)课堂笔记
第三讲 盛唐诗坛之
(一)——山水田园诗人
引言:盛唐诗形成标志及兴盛原因
1、标志:开元十五年“声律风骨始备”
“夫文有神来、气来、情来。……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 殷璠《河岳英灵集序》
风骨:情辞劲健
兴象:情与景相融且时带比兴意味
形象与感兴结合;言近旨远
2、盛唐诗艺术特点
严羽《沧浪诗话》: “盛唐诸公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意境)
《答吴景仙书》:“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气象) 笔力雄壮:指语言劲健有力;
气象浑厚:指感情浓郁、内容充实。
盛唐气象
袁行霈:所谓“盛唐气象”,着眼于盛唐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诗歌的时代风格、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创造的愉悦、崭新的体验,以及通过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呈现、性情和声色的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美感“(《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
指一种美学风貌(以“雄壮浑厚”为主),与诗歌内容不能简单等同
分两类:一类是感动激发,希望趁时而起,建立功业;一类针对自身所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和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发出怨怼之词。(余恕诚)
盛唐诗兴盛原因
“以诗赋取士”之进士科的兴起
长安成为乡贡文士集散地,各种松散的才子型诗人群体争奇斗妍,诗坛活跃
百官兴建“休沐”之郊馆山池,地主多有”别业” 池园文会的集体吟咏与山程水驿间的个人放歌
每逢节假日,“所游地推曲江最胜……朝士词人有赋,日即流传京师”(《唐音癸签》) 流连光景而寄意玄远的六朝精神被唐人看好
一、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维摩诘经》)祖籍太原祁,其母崔氏,笃信佛教。 多才多艺,精通诗、书、画、音乐等,有《山水论》(南派) 今存诗400余首。较好版本(清)赵殿成的《王右丞集笺注》,附生平及诗画评论资料。(上海古籍,1984)
生平及创作概况
(1)“少年欲亢飞”(《偶然作》其三)
薛用弱《集异记》 :维未冠而有文名,又精音律,妙能琵琶,为岐王所重。维方将应举,求王庇借。王遂引至公主第,使为伶人。维奏新曲号《郁轮袍》,为公主所激赏,乃为之说项,维遂得高中。
努力仕途
曾向宰相张九龄献诗求汲引
开元二十四年 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任中书令,沮丧但未退出仕途
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 半官半隐的生活
对功名热情向往,人生态度积极进取;明朗刚健、雄浑的诗风 代表作:《少年行》、《观猎》、《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等 (政治诗、边塞诗)
(2)“中岁颇好道”(《终南别业》)
天宝中: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
日益厌倦当时官场,却又恋栈怀禄;随俗浮沉,长期半官半隐生活
营建辋川别业,写作大量山水诗
代表作:《辋川集二十首》、《终南别业》等,诗境日益空灵、寂静。
(3)“晚年惟好静”(《酬张少府》)
陷贼,以药下痢,装喑,迫为伪给事中
《凝碧池》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 乾元中,迁……中书舍人,转尚书右丞
《旧唐书》:“在京师,长斋,不衣文采,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南宗禅)
三十丧妻死,独居三十余年,茕独无偶,暮年无子
隐遁事佛,山水田园诗为主
游侠边塞诗
大都具有慷慨激昂的情调,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思和气势,表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前期积极进取的精神。
王维的游侠诗可以《少年行》四首为代表,边塞诗主要有《老将行》、《观猎》、《使至塞上》、《陇西行》等。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单车”:轻车,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此处诗人自称。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孤” :景物的单调
“直” :劲拔、坚毅之美
“圆” :落日而有亲切温暖、又苍茫的感觉
构图美:空间阔大,层次丰富
线条美:寥寥几笔,线条极简约、有力,概括性极强;如在目前
王国维 :“千古壮观”之名句
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先声夺人)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流水对)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瞬息千里,轻快)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射雕手”典)
中两联一气流走,承转自如,有格律束缚不住的气势
章法之妙:首尾回环映带,体合五律 用典浑化无迹 :诗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觉
山水田园诗
田园诗,如《渭川田家》、《新晴野望》等,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的纯朴美好,抒发自己的归隐之情。
山水诗,如《山居秋暝》、《终南山》、《汉江临眺》等,主要是描写山水景物,借景抒情。
《辋川集》中的一些小诗,如《鸟鸣涧》、《鹿柴》、《竹里馆》、《辛夷坞》等,主要是描写一种幽冷、寂静的境界,是禅宗思想的艺术体现,情调比较低沉。
田园诗
.《渭川田家》(核心:归)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 《诗经·邶风》“式微式微,胡不归”。
• 式:语气助词。微:(日光)衰微,黄昏或天黑。
这首诗是描写田家闲逸的。诗人面对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恬然自得的田家晚归景致,顿生羡慕之情。
山水诗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以物芳明志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以人和而望政通)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王维《献始兴公》:“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
《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反用其意)
宁静、秀美、富禅趣之绝句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人闲:外界无烦扰,内心的宁静
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以动衬静,富有生机而不枯寂;盛唐社会的安定,诗人内心的平和。
讨论:
1、“人闲”或“人间”(桂花落)?
2、“桂花”还是“月光”?
《作品选》p45 社科院《唐诗选》(1978)
参考论文:
《<鸟鸣涧>的桂花》(郭锡良《文史知识》2002年第4期)
《就“人闲桂花落”训释说治学《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4期(复旦教授汪少华) 《“桂花”不是“月光”兼评对“桂花”的两种训释(刘璞《文学评论》1983年第1期)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正写、反衬;声) 返景入深林,复照菁苔上。(反衬)
前两句:以听觉写空寂;自然界声音与人声对比 后两句:以视觉写幽静。
返景:微弱、短暂;小片光影与无边幽暗的对比,冷暖色调的对比
诗、画乐的结合:听觉、视觉、诗意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诗中有画” ⑴构图美。
《送綦qí毋潜落第还乡》:“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前人曾评曰:“带字、当字极佳,非得画中三昧者,不能下此二字。”
《渭川田家》、《山居秋暝》,将个别的景象,统一在一种意境之下,以传达某种思虑和意念
(2)色彩美
《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辋川别业》:“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色彩相衬)
《送邢桂州》: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色彩相生)(参考教材第198页) 《鹿柴》:反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光色作用)
善于将各种色彩、光线和谐地配合,使之彼此对照映衬,逼真生动地表现自然界的形形色色,组成完整和谐的画面。
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
以一片空濛的山岚翠色为背景,突出的点染了清溪、白石、红叶,他们互相映衬,构成一幅远近有致、色彩鲜丽、富于实感的水彩画。
(3)层次美。 《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新晴野望》:“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终南山》、《汉江临眺》 《田园乐》:“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善于表现景物之间的层次感
(4)线条美
《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直的孤烟,圆的落日,横贯大漠边缘的地平线,蜿蜒曲折的长河。四种不同的线条,勾画出雄浑壮阔的塞上风光。
(2)声响与画面结合,形成有声有色的胜境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3)以动衬静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
3、空明宁静的意境美
空明宁静中,充满生之乐趣、生活的爱意
以眼前景所构成的静谧世界,充满了自由、和谐、友爱和潇闲
《鸟鸣涧》、《山居秋暝》等
日照松间,泉流石上,虎兽心善,鸟禽天真,在深层次上象征了没有纷争竞斗的社会理想。
4、以禅入诗,富于禅意与禅趣
《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流露出一种恬淡随缘的心境。
《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⑵描写幽静的环境,追求寂静的境界。
王维喜欢写静,静的境界,静的氛围,以传达自心的澄净无染,身世两忘。 通过禅定,使心澄静,使心处于寂灭(无生无灭)的虚空状态,以达到物我冥合的“无我”之境。作者就把这样的境界以诗境来表达,使诗具有禅趣
以《辋川集》二十首为代表
绝句传唱
王维许多诗可以入乐以歌,著名的如《送元二使安西》(《阳关三叠》)
2、注重音响处理,使诗歌具有音乐美。
(1)善于捕捉一般人难以察觉的大自然的音响、声音。“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秋夜独坐》)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三叠之说:每句再叠;每句三唱,应三叠之说;句首不叠,而每句再唱。东坡论三叠调法,以三说为是。证曰:乐天《对酒歌》“相逢且莫推辞,听唱阳关第四声。注云:“第四声,劝君更进一杯酒。”
唐朝末年,梨园弟子仍相沿唱王维绝句
地位与影响
唐代宗《批答王缙进集表手敕 》:
“卿之伯氏,天下文宗,经历先朝,名高希代,时论归美,诵于人口。”(地位)
中唐:大历诗人钱起等
晚唐:司空图:“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南宋:严羽“学诗如参禅”的诗学观
清代:清王士祯的“神韵说”、“神韵诗”
(二)李白的乐府、歌行
乐府:多为拟古之作(149/122) 借古题写时事;以古题抒己怀
均能曲尽拟古之妙;且富于创新意识“复中有变”
赏析
《将进酒》(《蜀道难》、《行路难》、《梁甫吟》……) 《远别离》(《上之回》、《丁都护歌》、《侠客行》……)
参考:葛晓音《论李白乐府的复与变》(《文学评论》1995,2期)
将
进
酒
开篇:两组排比长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 ;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
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舒卷往复君不见
对比:“黄河落天走东海”(短促的单句) 空间范畴的夸张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 时间范畴的夸张。
巨人式的感伤:悲感已极,不堕纤弱 夸张:时间、空间。
正向、反向。
比喻: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
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情绪由“悲”——转作“欢”、“乐”。
未直写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出之,不特生动,更将饮酒诗意化。 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 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大写的“我” ——人的价值宣言。
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豪情万丈,深蕴骨中。
“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
描绘了一场盛筵 :痛快的筵宴,豪壮的诗句。
非“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旨句
化用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
内在情感线索:由狂放转而为愤激
“钟鼓馔玉”意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钟鸣鼎食”之家) 富贵“不足贵”,乃出于愤慨;“古来圣贤皆寂寞”二句亦属愤语。
“陈王”曹植于丕、叡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备受诗人同情。
此诗开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政治色彩,其实全篇饱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诗情所以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即根源于此。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诗情再入狂放,且愈来愈狂。
“主人何为言少钱”,既照应“千金散尽”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壮语。 将宾作主的任诞情态 :诗人不过是被友招饮的客人,却气使颐指,提议典裘当马 ;浪漫色彩极浓。 快人快语,非不拘形迹的豪迈知交断不能出此。
与尔同销万古愁。
诗情至此狂放至极,令人嗟叹咏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这“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结尾,显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
通观全篇,开端为大开,此为大合;大起大落。
诗歌章法
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
《唐诗别裁》:“太白七言古,想落天外,局变自生,大江无风,波浪自涌,白云从空,随风变灭” “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总结
《将进酒》五音繁会、气象万千。
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
蜀道难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兀豕,冰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常咨嗟!
《蜀道难》主旨蠡测 罪严武 讽章仇兼琼 讽玄宗幸蜀
言险著戒,非专指一人一事 送友人入蜀
即事名篇,别无寓意
寄托作者功业难成,仕途坎坷的感慨 反映诗人忧国之思,揭露时弊
歌颂山川的奇险和壮丽
(此篇主旨古今争论不休——研究热点如何作文章?)
对《蜀道难》的写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主要有四种说法:甲、此诗系为房琯、杜甫二人担忧,希望他们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乙、此诗是为 9 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喻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四川地方军阀挟制,丙、此诗旨在讽刺当时蜀地长官章仇兼琼想凭险割据,不听朝廷节制。
这首诗最早见录于唐人殷璠所编的《河岳英灵集》,该书编成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由此可知李白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最迟也应该在《河岳英灵集》编成之前。而那时,安史之乱尚未发生,唐玄宗安居长安,房琯、杜甫也都还未入川,所以,甲、乙两说明显错误。至于讽刺章仇兼琼的说法,从一些史书的有关记载来看,也缺乏依据。章仇兼琼镇蜀时,虽然盘剥欺压百姓,却不敢反叛朝廷,相反一味巴结朝中权贵,以求到长安去做京官。相对而言,还是最后一种说法比较客观,接近于作品实际。
一般认为,这首诗很可能是李白于公元742年至744年(天宝元载至天宝三载)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
本诗可大致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蚕丛及鱼凫”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主要写开辟道路之艰难。诗人从蚕丛、鱼凫开国的古老传说落篓,追溯了蜀秦隔绝、不相交通的漫长历史,指出由于五位壮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在不见人迹的崇山峻岭中开辟出一条崎岖险峻的栈道。强调了蜀道的来之不易。
第二部分,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到“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主要写跋涉攀登之艰难。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前八句为一层,强调山势的高峻与道路之崎岖。先例举了六龙、黄鹤、猿猱这些善于飞腾攀登的鸟兽面对蜀道尚且无可奈何的情况,以映衬人要攀越蜀道谈何容易;又特地选择了秦地突出的高山青泥岭加以夸张描绘,显示蜀道之高耸入云,无法通行。“问君西游何时还”以下为第二层,描绘了悲鸟、古树、夜月、空山、枯松、绝壁、飞湍、瀑流等一系列景象,动静相衬,声形兼备,以渲染山中空旷可怖的环境和惨淡悲凉的气氛,慨叹友人何苦要冒此风险入蜀。
第三部分,从“剑阁峥嵘而崔嵬”到“不如早还家”,由剑阁地理形势之险要联想到当时社会形势之险恶,规劝友人不可久留蜀地,及早回归长安。这部分亦可分为两层。前五句为一层,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一夫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突出剑阁关隘险要,后六句为一层,以毒蛇猛兽杀人如麻暗喻当地军阀如凭险叛乱则将危害百姓,规劝友人早日离开险地。
全诗主要由以上三部分组成,至于在诗中三次出现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两句诗,则是绾连各部分的线索。它使全诗首尾呼应,回旋往复,绵连一体,难解难分。
《蜀道难》是汉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辞”中的“瑟调曲”。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引《乐府解题》说:“《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都是四川山名)之阻”。自梁简文帝至初唐张文琮,曾有不少人用此题目写过诗。李白此诗,虽然也沿用了乐府旧题描写蜀道艰难,但内容较前有所丰富,思想意义也比较积极。
无论从哪个艺术角度衡量,《蜀道难》都堪称是李白的代表作。它集中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和作者的创作个性。
首先是感情强烈。开篇伊始,作者就以“噫吁贼!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强烈咏叹,奔腾直泻,抒发出他对蜀道高峻艰险所感到的惊愕、感慨,而后,在诗的中间和结尾,他又两次重复了这一咏叹,将自己的强烈感情笼罩全诗,给人以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感觉,读来令人心潮激荡。
其次是夸张极度。夸张是诗人常用的艺术手法,然而,李白的夸张与众不多,他往往把笔下的事物夸张到极度,而且动辄用“千”;“万”等巨额数词来形容修饰。如“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轻舟已过万重山”等脍炙人口的诗句,都是典型的例子。就《蜀道难》而言,他的夸张也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人说登天最难;而他却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成语有云,谈虎色变,他却道“蜀道之难”,“使人听此凋朱颜!”民谣相传,“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到他笔下竟成了“连峰去天不盈尺”。为了强调秦蜀交通阻隔时间之久远,他说是“四万八千岁”,为了突出青泥岭山路之盘曲,他说是“百步九折”;而为了显示蜀道之高耸,他甚至夸张说连为太阳驾车的六龙至此 10 也要掉头东返„„这些极度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物实际,但却有力地突出了蜀道之艰险雄奇,突出了它不可攀越的凛然气势。
再次,想象丰富奇特。李白在这首诗中的想象力是惊人的,超越时空限制,不受任何约束。从蚕丛开国、五丁开山的古老传说到“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可怕现实,从六龙回日之九重云霄到冲波逆折之百丈深渊;既有“百步九折”、“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各种图景展现,又有“悲鸟号’、“子规啼”、“砯崖转石万壑雷”诸般音响激荡;甚而至于还有“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切身经历、实地感受。凭借神奇的想象,作者具体描绘出了蜀道峥嵘崔嵬的面貌,生动渲染出了它阴森幽邃的氛围,使人如身临其境,耳闻目睹。欧阳修曾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太白落笔生云烟”(《太白戏圣俞》),形象地说出了人们读《蜀道难》后所得到的艺术感受。
应该注意的是,作者还将神话、传说与他的奇特想象和恣意夸张结合在一起,使三者相辅相成,交融为一体。这是李白诗浪漫主义风格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本诗艺术上的又一特色。在这首诗里,作者采撅了蚕丛开国、五丁开山、子规啼恨的古老传说及六龙回日的瑰丽神话,把它们编织在他对蜀道艰难的奇特想象和夸张描绘之中,为笔下的山岭石栈涂抹上一层古朴悲凉而又神奇迷离的色彩,使整首作品散发出浓郁的浪漫气息。需要指出,这些神话、传说,既是作者想象的内容,也是他恣意夸张的体现,三者是互为表里,难以拆分的。
最后,谈谈《蜀道难》句式的灵活多变与语言的奔放恣肆。李白生性豪放不羁,写诗也喜欢用句式自由、叶韵宽松的歌行体,以便任意驰骋才气,表达胸中起伏多变的强烈感情。这首诗是七言歌行,句式以七言为主,又掺杂以四言、五言、六言、八言等,短者仅三字,长者达十一宇,长短不等,错落交接,时而散漫,时而整齐,随心所欲,又舒卷自如。再从语言来看,既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匀称整饬,也有“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的散漫舒展;既有“枯松倒挂倚绝壁”之精炼凝重,也有“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之流畅轻快,“危乎高哉”一句同义反复,是故作。重笔以提起气势:“噫吁喊”三字选用虚词,乃无心弄巧却别具风致,且又以由川方言入诗„„奔放恣肆,毫无规范可循,冲口而出,却又无施不宜,对内容的衷达与情感的抒发起了富有成效的辅助作用。
第二篇:中国古代文学——盛唐山水田园诗人
唐开元、天宝年间,经济空前繁荣,国力也极度强大,但政治、经济的危机已开始显露。唐诗也在这个时期发展到了繁荣的顶峰,这就是后人所说的盛唐时期。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第一节 孟浩然
这个时期,除出现了李白、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还有很多成就很高的诗人,他们可以按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是较多地写山水田园闲适生活的山水田园诗人;一派是较多地写边塞征戍生活的边塞诗人。当然,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
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是孟浩然和王维,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山水田园诗的盛行,有它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给这些诗人提供了优闲生活的物质条件。统治阶级提倡佛老,也造成一种特殊的政治生活局面:对那些求仕困难的文人,由隐而仕,往往是一条“终南捷径”;对那些有高官厚禄的文人,由仕而隐,既不影响生计,甚至还可以边仕边隐,名利双收。此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发展,也促成隐逸思想的流行。因此,继承陶渊明、谢灵运传统的山水田园诗便大量地产生了。
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前半生主要是在家闭门苦学,灌蔬艺竹,为乡里救患释纷,曾一度隐居鹿门山。四十岁才到长安,求仕失望。在江淮吴越各地漫游了几年,重回故乡。张九龄作荆州长史,曾引他作过短期的幕僚,最后还是归隐,死在家里。
孟浩然一生经历比较简单,没有入过仕途,而且完全生活在开元承平时代,没有经历很多生活**,这就决定他的诗歌思想内容不够丰富,但他的思想也没有发展到幽冷孤独的程度。
他一生虽然基本上过着隐居生活,但他内心却相当矛盾。他的《书怀贻京邑同好》诗说:“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这里清楚地说明了他对于仕途的热望以及期待朋友们援引的心情。但是,他四十岁北上长安,除了赢得诗坛盛名而外,求仕的希望完全落空了,他的心情开始转为愤激: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留别王侍御维》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归故园作》
由于求仕失望,转而对当朝的权贵深表不满。《新唐书》本传说他曾经对玄宗朗诵后一首诗而遭到斥责,事情也许不可靠,但在说明这首诗的愤激心情上,却很合乎真实。大概到了晚年,他这种仕与隐的矛盾才渐渐冲淡下来。
孟浩然的代表作品是山水田园诗。这些诗,有一部分是漫游秦中、吴越等地所写的。例如: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江上思归》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云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
在前诗中,旅途思归的心情和初冬江上凄寒的景色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怅惘迷茫之中,隐含着一种身世落拓之感。后一首诗,写惊涛如雷如雪,也颇具壮观。其他如《宿建德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晚泊浔阳望庐山》等篇,也都是漫游中的名作。
他多数的山水诗,都是写故乡襄阳的鹿门山、万山、岘山、鱼梁州、高阳池等名胜景物。例如: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平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其醉重阳节。
——《秋登兰山寄张五》
山寺鸣钟昼已昏,鱼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夜归鹿门歌》
诗中流露的怀慕隐逸的思古幽情,和我们已经很隔膜疏远了。但是,襄阳一带的景物:点缀着归村人影的平沙远渡,象一弯新月的江畔小舟,鹿门山的烟树,庞公松径下的月光,经他这个熟悉故乡的诗人不经意地叙述出来,却历历如画,使我们感到平凡而又亲切。
他虽然写过“我年强以仕,无禄尚忧农”这样的诗句,他未必就亲身参加过劳动,但他究竟是半生住在农村的,他的田园诗数量虽不多,生活气息却相当浓厚: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
出谷未停午,到家日已曛。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衡门犹未掩,伫立待夫君。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
这些诗虽然缺乏陶诗的那种理想境界,也缺乏劳动生活的体验,但前一首写农家生活,简朴而亲切;写故人情谊,淳淡而深厚。能给人历久难忘的印象。后一首,更是“淡到看不见诗”的家常话,但是,乡村黄昏的景色气氛,却写得非常真实。又如他的小诗《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意境也很新鲜,得到了人们广泛的传诵。
苏轼曾经说过,孟浩然的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后山诗话》引)。他所说的“才”和“材料”,主要是指才学,指在诗中博采成语典故。这严格说,并不能成为孟浩然的缺点。如果按我们的理解,把“无材料”解释为生活经历的简单,思想内容不丰富,那么苏轼这几句评语就更切中孟浩然的弱点。孟浩然的好诗不仅数量不多,而且篇幅也多半很简短,他所擅长的诗体,主要是五古和五律。但是,从艺术的完整、精美来说,他却完全可以和王维并驾齐驱,各标风韵。杜甫说他:“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皮日休说他:“遇思入咏,不钩奇抉异,龊龊束人口,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郢州孟亭记》)。都完全合乎事实。他在盛唐诗人中,年辈较高,比李白、王维大十二岁。他诗集里,还残留着从初唐到盛唐过渡的痕迹。如《美人分香》、《同张明府碧溪赠答》等诗,还有宫体影响。他的某些诗句,也有化用鲍照、谢挑、阴铿、薛道衡的地方,但是,他化用前人诗句,往往能青出于蓝,不着痕迹。在创造盛唐诗歌浑融完整的共同风格上,他是有不小贡献的。因此,李白、杜甫、王维等盛唐诗人对他都深怀敬意,并给他的诗以相当高的评价。
第二节 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出身官僚地主家庭。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不仅能诗,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二十一岁举进士,作大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的事,贬为济州司库参军。后来回长安,得张九龄的提拔,任右拾遗,累迁监察御史,吏部郎中、给事中等官职。由于张九龄罢相等原因,他大约在四十岁以后就开始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最初隐居终南别业,后来在蓝田辋川得到宋之问的别墅,生活更为优闲,“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并吃斋奉佛,“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并见《旧唐书》本传)。安史之乱,他追随玄宗不及,为安禄山所获,强迫他作给事中伪官。肃宗回京后,他一度被贬官,最后又升至尚书右丞,卒于官。
王维的思想,可以四十岁左右为界限,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具有一定的向往开明政治的热情,对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不合理现象,曾经表现了一些不满。对张九龄的“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献始兴公》)的开明政治,则积极表示支持。但是,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他早年就信奉佛教,贬官济州时已有了隐居思想的萌芽。再加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的政局变化,他渐渐觉得仕途生活“既寡遂性欢,恐遭负时累”(《赠从弟司库员外球》),就开始了他“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的亦官亦隐的生活。甚至对他个人生活有很大影响的安史之乱,在他诗里也几乎没有什么积极的反映。他后期对现实基本是抱着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漠不关心的态度。他说:“君子以布仁施义、活国济人为适意,纵其道不行,亦无意为不适意也。苟身心相离,理事自如,则何往而不适?”他甚至嘲笑陶渊明弃官以后又乞食,是“一惭之不忍”,以至弄得“屡乞而多惭”(以上均见《与魏居士书》)。到了晚年,他更是抱着“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叹白发》)的心情,完全变成一个“以禅诵为事”的佛教徒了。
王维的诗,保留下来的有四百多首。虽然他的诗多半无法编年,但我们还大致可以看出他前后期诗风的不同。象盛唐许多诗人一样,王维前期也写了一些关于游侠、边塞的诗篇。这些诗或写少年的豪迈,或写大将的英武,或叙征戍之苦,或写凯旋之乐,都表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例如《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写少年游侠的昂扬意气,很有浪漫主义的气息。《从军行》、《燕支行》等诗也是有浪漫豪情的边塞诗。
他的名作《老将行》,写一个自幼英勇、身经百战、终于被统治者弃置不用的老将,当外族侵略的时候,又雄心勃勃地奉诏出征:“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诗中既表现了老将的令人感动的爱国精神,又指责了封建统治者对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的冷漠无情,抒发了他仕途失意的不满。
在《济上四贤咏》里,他赞扬了“少年曾任侠,晚节更为儒”的崔录事,“使气公卿座,论心游侠扬”的成文学,和“著书盈万言”、“饮水必清源”的郑、霍二山人。他们都是“解印归田里”或“中年不得意”的有志之士,诗里有意识地把他们正直高尚的形象和那些“幸有先人业,早蒙明主恩”的“翩翩繁华子”作对比,指谪了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的一面。《寓言》二首也是这一类的诗。
王维善于描写自然景物的艺术才能,在前期的诗里已经有了出色的表现。例如:“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宿郑州》)。“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齐州送祖三》)等诗句,或以素描见长,或以刻画见工。特别是他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全篇气势流畅,“大漠”两句写景尤为壮丽。《出塞作》的“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气象也很开阔。
王维后期的诗,主要是写隐居终南、辋川的闲情逸致的生活。例如: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雏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父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渭川田家》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终南别业》
前诗所描绘的薄暮农村的景色气氛,以及那种游离于现实之外的优闲情调,都使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王绩的《野望》。后一首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句,曾经被人认为是最得理趣的名句,但这不过是他观赏流水行云时所流露出来的“万事不关心”的生活情趣罢了。
他后期诗中最为人们称道的《辋川集》绝句,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来者复为难?空悲昔人有。
——《孟城坳》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漆园》
象《鹿柴》这样的诗,如果单独地来看,所写的空山中偶然听到的人声,深林里偶然照到青苔上的一缕斜阳,的确能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竹里馆》、《辛夷坞》也同样写得很幽美。但是,我们如果把“空山不见人”、“深林人不知”、“涧户寂无人”等句联系起来,就不能不惊讶诗人感情的幽冷和孤独了。无怪胡应麟要说《辛夷坞》是“入禅”之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诗薮》)了。至于《孟城坳》一首,从为辋川别墅过去的主人宋之问感叹,联想到自己也不能和辋川山水同在,更表现了他这个庄园主人空虚没落的心情。《漆园》一首中,他以自己亦官亦隐、“无可无不可”的萧散优游的自画像来代替古人心目中的漆园傲吏的形象,思想也同样是消极的。这些诗在艺术上的成功,并不能掩饰他思想上的严重缺点。
王维后期的诗,在他诗集里占有大半数的篇幅,他的山水田园的名篇如《田园东七首》、《过香积寺》、《鸟鸣涧》、《积雨辋川庄》等,都是归隐以后的作品,都在闲静孤寂的景物中流露了对现实非常冷漠的心情。至于《夏日青龙寺谒操禅师》、《谒睿上人》等充满佛家空无寂灭的唯心哲理的诗篇,就更不必说了。但是,他后期这些几乎和现实生活绝缘的、“萎弱少骨气”的山水田园诗,却因为和后代文人们的消极思想发生共鸣,受到许多文人无保留的赞美。有人甚至推尊他为“诗佛”,把他捧到和李白、杜甫同样高的地位,这显然是极端错误的。
当然,他后期的山水田园诗里,也有少数诗篇,佛老消极思想流露得比较少,并且具有一定的活泼自然的生活气息。例如《春中田园作》: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写农民们心情愉快地迎接春天的欣欣向荣的气象,是很动人的。其他如《山居秋暝》、《送梓州李使君》等,也是较有生气的好诗。
王维还写过一些著名的赠别朋友的抒情绝句。例如以下两首: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曲》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送沈子福归江东》
前一首被谱成《阳关三叠》的送行乐曲,早就成为众所周知的名作。后一首把对朋友惜别的心情,比作遮拦不住的江南江北的春色,想象也非常新鲜。两诗的思想感情也是健康自然的。《云溪友议》记载盛唐音乐家李龟年在安史乱后流落江南所唱的“红豆生南国”、“清风明月苦相思”两首诗,也是王维写爱情的名作。
王维的诗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从前面所举的那些山水田园诗,我们可以看到他既能概括地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正因为他观察自然的艺术本领很高,所以他能够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他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以《山居秋暝》这首名作为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里,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纱归来的女孩子们在竹林里的笑声,小渔船缓缓地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好象一只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又象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东坡志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确说出了王维山水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象“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淇上即事田园》),“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等,取景上深具画家构图的匠心。而“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春园即事》),“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等,更表现了画面色彩映衬的优美。他的诗既有陶诗浑融完整的意境,又有谢诗精工刻画的描写。语言也高度清新洗炼,朴素之中有润泽华采。的确深得陶诗“清腴”的特色(沈德潜《说诗啐语》)。
正因为他的山水诗在艺术上有这样高的成就,所以在当时和后代取得了很高的声誉,同时也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
其他的山水田园诗人,成就都不够高。
储光羲(707—760?)的田园诗,曾被人认为得陶诗之质朴,但这只是看到他诗的表面。例如《田家即事》:
蒲叶日已长,杏花日已滋。老农要看此,贵不违天时。迎晨起饭牛,双驾耕东甾。蚯蚓土中出,田乌随我飞。群合乱啄噪,嗷嗷如道饥。我心多恻隐,顾此两伤悲。拨食与田乌,日暮空筐归。亲戚更相诮,我心终不移。
诗的前半,的确写得朴素真切,具有一定特色。但后段写“拨食与田乌”的“恻隐”之心,却很无聊。《田家杂兴》八首,其中也有一些朴实可喜的片段,但是象“既念生子孙,方思广田圃”等诗句,却流露了相当庸俗的地主意识。倒是《钓鱼湾》小诗还清新可喜。
常建(708—765?)的山水诗艺术上比较完整,但意境非常孤僻。《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他的名作: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其他诗如“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宿王昌龄隐处》),“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泊舟盱眙》),都是他的名句。
祖咏(生卒年不详)的山水田园诗,只有《终南积雪》那首应试诗传诵较广。但从他的《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诗“田家复近臣,行乐不违亲”等句,可以看出他们诗中所说的“田家”,往往是住在农村的地方官僚。裴迪(生卒年不详)和王维在辋川唱和的诗颇为人们所注意,但是除了“好闲早成性”(《漆园》)的思想和王维合拍而外,在艺术上就相形见绌了。
第三篇: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课堂笔记
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课堂笔记
1.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朝,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步强盛,文教昌盛。他的统治时期史称“贞观之治”。
施政措施
①政治上: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选贤任能,虚心纳谏(有敢于直言的魏征、善于谋略的房玄龄,敢于决断的杜如晦(房谋杜断);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轻刑罚;整顿吏治,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②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③文教上: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④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时期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开元盛世
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成为“开元盛世”。
唐朝兴盛的原因:①吸取隋亡教训,统治者戒奢从简、轻徭薄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②制度创新(科举制度完善、三省六部制)、工具创新(曲辕犁和筒车);③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交往密切,互
通有无;④开放兼容的外交政策,使中外交往频繁;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3.唐朝的对外交往
①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
②玄奘西行天竺(今印度),著有
《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4.盛唐气象(1)经济的繁荣
①农业发展:农耕技术进步、农业工具改进(曲辕犁、筒车),重视兴修水利。
②手工业水平高:纺织业以蜀锦冠于全国;陶瓷业以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③商业繁荣:都城长安规模宏伟,规划合理,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坊是居民区,市是商业区)。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2)开放的社会风气
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3)唐诗的盛兴
①“诗仙”李白:盛唐时期,浪漫主义诗人;②“诗圣”杜甫:唐由盛转衰时期,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有“诗史”之称;③白居易:诗歌
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5.安史之乱
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后期,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历史步入“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
第四篇:福师09春学期《教育学》第三讲及第四讲课堂笔记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xiexiebang.com
福师09春学期《教育学》课堂笔记
第三讲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上)
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
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并通过教育活动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
2.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设立什么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如何确定,都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
3.决定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则由国家的政治和经济要求所决定。
一个国家的政治理念、意识形态、社会伦理道德感,直接受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学校教育所培养人才的政治、道德面貌同样反映了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国家的这种要求通过制定教育目的、规定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以及相应的评价手段来实现。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能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种政治人才。政治人才是指社会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领导者与管理者。各级政治人才都需要通过教育培养。
其二,教育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素质的社会公民。这是教育维系社会政治稳定功能的另一突出表现。社会统治阶级总是要通过教育造就公民,使受教育者具备国家,政府或执政党所希求的政治理想与政治信念。
Page 1 of 6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xiexiebang.com
2.教育具有促进政治民主的功能
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政治民主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依赖于教育的推动。民主意识、民主观念的养成,非教育不能达。民主意识又与科学意识紧密相关,缺乏科学知识素养也就无法提高民主的素养.所以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全体国民科学丈化水平的下断提高是实现社会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与保证。
3.教育是一种舆论力量
学校可以宣传某种思想形成某种舆论,影响群众,服务于一定政治经济的现实力量。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宏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在现代社会,教育通过传播科学真理,宏扬优良道德,形成正确的舆论,同时产生进步的政治观念,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革新。教育能动的主导作用在于它能张扬社会政治、思想、道德领域中的正面因素,抑制与抵制腐朽,落后的消极因素,从而为推动社会政治的先进化服务。
Page 2 of 6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xiexiebang.com
二、教育与生产力水平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人力资本理论
第四讲 教育与社会发展(下)
一、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又是探索真理的认识活动,还是一种社会建制即某种共同的规范和独特的精神气质。
技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物化在生产工具、设备中,体现在对生产程序的策划、规定上。
科学转化为技术的周期有越来越短的趋势。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可能影响
(1)对教育的动力作用:教育具有自我保存的属性。“教育的基木功能之一就是重复”,即重复地把上一代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知识传给下一代。
(2)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引领教育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
Page 3 of 6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xiexiebang.com
(3)改变教育者的观念:科学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影响到他们对教育内容、方法的选择和方法的运用。
(4)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科学发展日益揭示出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使教育活动遵循这种规律,科学发展及其他在教育上的广泛运用,使教育对象得以扩大,促进了教育数量的发展。
(5)科学渗透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
2.可能的影响转化为现实的影响
(1)科学技术以理论形态进入教育领域,影响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教育能力,影响教育的内容
(2)科学技术以物质实体和操作程序的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引起教育的物质资料的更新,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
(3)科学技术以方法、手段的形式进入教育,引起教育方法、手段的更新。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高等教育与科学的体制化有密切联系。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也从事着直接的研究工作,这在高校尤为突出。
4.教育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1.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第一,使新时代的因材施教的理想得以成为现实。
第二,信息技术实现了人际互动模式。
第三,信息技术促使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Page 4 of 6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xiexiebang.com
4.网络教育与传统学校教育的对比
网络学校的特点:
从教育环境上看,是真正意义上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的教育,计算机网络可以扩展至社会的每一个叫罗甚全世界。从教育体制上看,工作与学习完全融为一体,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从教学模式看,可以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
二、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与教育的相互依赖关系
1.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文化分类: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教育在文化的三个层面中,是精神文化迈向物质文化的一个桥梁,是联结两者的纽带。当然,它也受着文化特别是文化的精神层面的制约。
2.文化与教育的依存、制约关系
第一,文化的形成依赖于教育,文化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第二,教育选择文化,并改造文化
(二)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的特性
第一,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第二,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第三,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第四,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三)学生文化
1.学生文化的成因
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
Page 5 of 6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xiexiebang.com
2.学生文化的特征
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
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
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
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Page 6 of 6
第五篇:PS基础第2天课堂笔记
Photoshop基础
一、复习
PS用途
公司:美国Adobe PS界面
界面主要区域:属性栏(选项栏)、工具箱、菜单栏、浮动面板、绘图区 首选项常规:ctrl+k,编辑菜单 访问菜单栏的快捷键:alt 工具箱:
1、鼠标直接点击。
2、快捷键,字母。
3、按住alt键点击工具。浮动面板:复位基本功能 PS基础操作 打开:ctrl+O 新建:ctrl+N 导入图片:直接拖拽、置入 存储:ctrl+S 存储为:shift+ctrl+S
文件格式:psd格式、jpg、png、bmp、gif。
移动工具 快捷键:v 功能:移动图层、形状、参考线、选区内的像素等。移动复制:alt 水平垂直对齐:shift 跨文件复制:直接拖拽到另一个文件。自由变换:ctrl+T 对齐:必须在移动工具下,选中所有需要对齐的图层
撤销
还原最近的操作:ctrl+Z 后退一步:alt+ctrl+Z 前进一步:shift+ctrl+Z
颜色、拾色器
前景色和背景色:前黑背白
恢复默认:D 互换前景色和背景色:X
调出拾色器调色:点击前景色或者背景色
色彩三原色:rgb
填充前景色:alt+delete 填充背景色:ctrl+delete 选区
功能:填充颜色、改变位置、改变大小、删除、复制、抠图等提供的条件。矩形选区:M 正方形:shift 起点为中心:alt 椭圆选区:M 单行、单列选区:1像素的选区 取消选区:ctrl+D
变换选区:选择→变换选区
选区修改:边界、平滑、扩展、收缩、羽化
选区运算:新选区、添加到选区shift、从选区中减去alt、交叉shift+alt 图层 新建图层:
以当前层为基准,向当前层上建立图层
直接点击新建图层按钮 会出现命名对话框ctrl+shift+N 不会出现命名对话框c+s+a+N
以当前层为基准,向当前层下建立图层
按住ctrl点击新建按钮
删除图层:
直接点击垃圾箱 delete 拖拽图层到垃圾箱
按住alt键点垃圾箱 复制图层:
复制当前图层:ctrl+J 剪切为新图层:shift+ctrl+ J 当前层:蓝色显示区域 图层合并组:ctrl+G
二、不规则选区
套索工具组
快捷键:L 套索工具:
功能:形成不规则的选区。
操作方式:鼠标点击不放,直接画所需要的选区。多边形套索工具:
功能:形成不规则的选区。一般适用边缘比较平滑。
操作方式:用鼠标连续点击。沿着我们图形边缘。如果做错,用delete删除点。
反向:让选区反选。快捷键:ctrl+shift+I 磁性套索工具:
功能:可以自动区分我们的前景和背景的图案。应用于背景部分比较单一。操作方式:鼠标先点击一下,鼠标拖动,会有点自动吸附到边缘。
快速选择工具组:
快捷键:W 魔棒工具:
功能:可以选择颜色比较单一的区域。操作的时候:只要在区域内点击就可以。
容差:0-255,数值越小允许的相似颜色越少。
快速选择工具:
功能:不需要背景单一,你可以自由选择想要的区域。
操作方式:鼠标按下拖动,可以连续加选,想要哪个区域就拖动到哪里。笔触大小控制:快捷键【、】左右中括号。
图层样式
打开方法:双击图层面板里面的对应图层后面即可打开。
投影制作,需要进入图层样式进行设置。
智能对象
将文件转为只能对象,自由变换时扩大缩小,文件不失真。方法:右键点击图层,选择转换为智能对象。
从智能对象转换成普通图层方法:右键点击图层,选择,删格化图层。
三、裁剪工具
裁剪工具:
快捷键:C 裁剪工具:
功能:可以帮助我们裁剪掉不需要的部分。矩形的裁剪区域,得到新图片。拉直:可以帮我们调整整个文件的方向。透视剪裁工具:
功能:将一些透视效果的图,给我们裁切成平面的矩形的图。方法:
1、先画一个矩形,把四个顶点对应移动到你要裁切区域的四个顶点。
2、直接在需要裁切的顶点,四个角打点画出一个矩形的透视区域。
四、画笔、文字、橡皮擦
1.画笔
铅笔工具:B 边缘比较锋利,不柔和,不太常用。直接按住左键拖动。画笔工具:B 选项属性
笔刷:
2.橡皮擦 快捷键:E 跟画笔用法相同。
3.文字
快捷键:T 横排文字工具、直排文字工具:
在属性栏控制文字的字体、颜色、大小、类型等等属性。或者在字符面板(窗口→字符)。输入单行文字:直接鼠标点击。
输入一段文字:用鼠标左键拖出一个文本框。横排文字蒙版工具、直排文字蒙版工具:
最终得到是文字类型的选区,后面参照选区的操作。
文字输入完之后,确定:ctrl+enter。或者选择任意其他工具。
五、图层合并
1、合并图层:ctrl+E。
合并选中的图层。向上合并,合并的选中的最上面的图层。
有分组的,把组里面的所有图层合并。
2、合并可见图层:shift+ctrl+E 向下合并。合并到可见的最下面的图层。
3、盖印可见图层:shift+ctrl+alt+E 将可见的图层合并成一个新的图层,原来图层不受影响。
六、自由变换
快捷键:ctrl+T 扭曲:按住ctrl 斜切:ctrl+alt鼠标移动 透视:shift+ctrl+alt 对角斜切:shift+ctrl 对图层直接进行下面的操作,可以既复制图层又进行变换。
复制变换:ctrl+alt+T。按快键之后,并没有复制,只要移动就复制一层。重复上一步的复制变换:shift+ctrl+al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