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和谐社会与公安执法改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试论和谐社会与公安执法改进 姓 名:
单位名称:吉林警察学院 准考证号: 论文字数: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地 址:长春市净月开发区博硕路 1399 号 指导老师:
目 录
摘要 ······························································································································· 1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及要求 ················································································ 2
二、和谐社会与公安执法的关系 ······································································· 3
(一)公安工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障 ································· 3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公安工作带来契机 ·····························
4三、公安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4
(一)公安业务计划的制定脱离一线公安工作 ··········································· 4
(二)执法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影响公安执法效率 ································· 5
(三)执法监督检查力度不强,影响公安执法公平································· 6
四、公安执法改进措施 ·························································································· 6
(一)加强对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 ·································································· 7
(二)建立健全后勤保障机制,为公安执法提高经济保障 ··················· 7
(三)完善执法监督体系,加强公安法制建设 ··········································· 7
(四)实施以信息情报为主导的警务战略 ···················································· 7
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公安执法的要求 ···················································· 8
(一)牢固树立党的绝对领导理念 ·································································· 8
(二)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 ······································································· 8
(三)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 ······································································· 9
(四)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 ······································································· 9 参考文献 ················································································································· 10
试论和谐社会与公安执法改进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程 度的不断深入,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如何更好地构 建和谐的社会是执政发展的重中之重。公安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 石。和谐社会与公安执法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社会的构建 赋予了公安执法新的历史使命,而公安执法却为和谐社会的发展保驾 护航。然而在当今的公安执法队伍无论是在内部环境还外部行为上都 存在着一些与时代不相契合的声音,面对执法过程中的一些突出问 题,公安执法应当树立“人性化,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加强并提 高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推进公安体制改革,建设规范的公安法规体 系等。【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公安执法; 改进措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 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 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 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安执法工作。公安机关作为执法者 要懂得尊重法律的权威,又要体现出人性的关怀,自觉做到严格执法 与热情服务的有机结合。要把人性化执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新 型平台,从而建立新时代的警民关系,通过提高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 和建设规范的公安法规体系,消除执法中的不和谐的因素,对打造一 个规范有序、严格公正、内外和谐的执法环境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构建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及要求
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四是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 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思想道德体 系和先进文化建设,这都与和谐分不开。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接和弘 扬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谐为美的和谐社会理想,建设各阶层 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共治的和谐社会,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 追求的目标,其核心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基本特征。
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 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 2 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 和实现。
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 爱、融洽相处。4.充满活力: 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 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 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二、和谐社会与公安执法的关系
(一)公安工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障
一个稳定的社会大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了社会的 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公安机关是一支武装性质 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力量,肩负着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维护人民群 众生命财产安全、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重要使命。这一特殊的性质决 定了公安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首要责任就是维护社会 的稳定。在当前,社会大局平稳安定,但是,仍有一些阻碍社会发展 的深层问题存在,对社会长治久安和稳定造成了潜在的威胁,公安机 关面临着人民内部矛盾凸显、犯罪高发以及经融危机引发的各种矛 盾,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因此公安机关要树立“稳定压 到一切”的大局观念,和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充分的做好本职 工作和充分的认识到维护好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公安工作带来契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巨大而又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社 会各阶层长时间的、共同的努力。不断地提高党执政能力及服务群众 能力,公安机关作为党和政府领导下的重要职能部门,在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肩负着极其重要的职责,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又 迫切要求公安队伍的时代性、创新性,以促进公安队伍执法能力和整 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公安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公安执法在正规化和人性化建设上不断提高,公安执法内容 也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然而在当前,公安机关在执法工作中仍然 面临或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公安业务计划的制定脱离一线公安工作,执法队伍素质、执法过程中程序颠倒和执法监督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 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着执法公正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具体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一)公安业务计划的制定脱离一线公安工作 在当前,公安机关并没有科学地、明确地界定内部的职责与权限,现行的公安机关体质结构中条块关系也未完全理顺,导致公安机关内 部及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不畅。具体表现为:
1.权责划分不清楚。权责划分不清楚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个警 种之间的权责不清楚,第二是中央权事与基层权事划分不清楚。上级 机关包办了下级机关的工作,基层的公安机关作为一线的实战单位,本应改依据自身辖区的特点及发展变化,自主安排工作制定计划,自 负其责。但实际上,来自上级各个部门的“统一部署、统一行动”让 基层公安机关疲于应付,其结果就是基层公安机关在放弃了自主权的 同时又丧失了日常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模糊了本应承担 的责任。而上级公安机关本应扮演的是制定政策、提供保障、实施监 督。
2.工作模式陈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以往的习惯于突 击式、运动式的工作理念明显的脱离现实工作。预防机制不健全习惯 于以往的发现后治理,不在健全机制和规范日常工作下功夫,而且搞 表面文章。机关严重超编,而基层却人手极缺,警力上的 “头重脚轻” 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二)执法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影响公安执法效率
当前,公安执法人员来自社会方方面面,少数执法人员缺乏专业 的法律知识,对法律程序、法律条文知之甚少,专业化程度不强,在 执法过程中出现披露也在所难免,具体变现在:
1.少数民警的政治敏感度不强,党性观念、职业观念不强,不能 从实际上真正的做到维护党和人民的切实利益,与党和人民的期望和 要求相差甚远。
2.极少数害群之马以权谋私、为一己私利贪赃枉法、徇私舞弊,有甚者与犯罪分子同流合污。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个别民警身上,但 是对公安队伍的纯洁性影响极坏,严重破坏了人民警察的整体形象。
3.少数民警职业观差。有个别民警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有个民 警在日常对自身的要求上不严格,纪律松散、警容不整:有的民警在工作方法上简单粗暴,对待犯罪嫌疑人滥用私刑、刑讯逼供,对待人 民群众冷嘲热讽,引起人们群众反感。
(三)执法监督检查力度不强,影响公安执法公平
当下,我国在公安执法过程中仍存在重实体,轻程序、重口供,轻证据,公安执法人员在办理一些案件中随意执法、违规操作、知法 犯法等现象。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损害了法律 的尊严,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威严。具体现象在:
1.法制部门对个案的个审核把关制度严重滞后,流于形式,现行 的审核把关程序主要是对案卷的书面审核,对虚假证据、材料难以辨 别。
2.执法监督检查力度不够深入,针对性不强。往往是限于人员、经费、时间等问题,使监督检察浮于表面。
3.对监督检查查出的执法问题的整改、纠正监督不到位。整改、纠正力度不大,一些公安机关领导和普通民警对监督检查不够重视、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4.追查执法过错责任的措施手段效率不高,执法过错责任追查制 落实不完善。
四、公安执法改进措施
面对现实生活中公安执法出现的问题,公安机关应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利用马克思哲学原理分清楚主次矛盾。为更好的建设和谐社会,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本着与时俱进,开 拓进取,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各项相关配套制度,真正 6 地在公安执法队伍中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旗帜。
(一)加强对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
1.坚持以党的先进理念武装头脑,不断地提高民警的自觉、自发 性,强化全局意识,始终与党中央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
2.加强职业道德的修养。公安执法者执法环境复杂,需要同社会 各阶层打交道,经常能接触到社会的阴暗面,经常会碰到违法犯罪人 员使用金钱或者其他手段的腐蚀和拉拢,这就需要公安执法者自觉加 强职业操守,严格执法,忠于党、国家、法律和人民。
(二)建立健全后勤保障机制,为公安执法提高经济保障 公安机关在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维护公民生命财 产安全、自由,防范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以及正常的警务活动上都 离不开必要的经费、装备做支撑。公安机关的经费、装备保障是一项 源头性工作,公安机关在正规化建设中,必须依靠合法合理的后勤保 障机制。把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以高优质的保障 机制为公安工作日常警务活动的支持。
(三)完善执法监督体系,加强公安法制建设 公安机关在执法制度上出现的问题,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如 何健全监督执法体制,增强公安机关的战斗能力,必须采取积极有效 的对策,扎实推进公安执法监督工作的正规化建设。
(四)实施以信息情报为主导的警务战略 要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社会发展需要,要确立以信息情报为主的警 务战略,改变以往单一化警务平台,凭借高科技建立一个全新的多层 7 次的警务新平台。各地公安机关要结合公安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各领域、各部门、分层次地进行计算机模式的管理与应用,分析和使用情 报信息,制定出正确的警务战略及有效的打击、预防犯罪,最大限度的提高公安工作效率。
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公安执法的要求
(一)牢固树立党的绝对领导理念 党的绝对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公安 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党执政的重要 依靠力量,只有牢固树立党的绝对领导理念,才能全面履行维护国家 安全、化解社会矛盾、打击和预防犯罪、管理社会秩序、维护公平正 义、服务改革发展的职能,从而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国家政权 上发挥基石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公安机关党员队伍建设,提高 党员干警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党员民警的模范引领带头作用。同时,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运用典型案例,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增强民警 公正执法的自觉性。
(二)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 公平正义,既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重要特征。没有公正,就不是法治;没有公正,就谈不上和谐。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法机关在实现社会公平正 义、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职责。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要着 眼于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通过正确地执行法律来维护法律的公正,通过正确地调节利益关系来实现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公正,进而更好地 8 发挥司法公正,对实现社会公正、社会和谐起促进和保障作用。
(三)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执政理念在政法工作上的具体体现。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说到底,就是要求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真正成为人民利益的忠诚卫士。这就要求我们:要始终带着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立场去执法。
(四)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就是要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障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保障社会主 义文化建设,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只有这样,政法工作才能 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中找准定位,有所作为。相反,如果背离了党 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政法工作就会迷失方向,难以取得大的进展。终上所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公安机关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重大挑战,需要公安机关从理论到实践的 相结合。正确的把握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公安工作方向,增强工 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对社会面的可控性,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所服务。我们要及时发现公安工作中不和谐的因素,深化警务化改 革,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真正使公安业务水平跨 上一个新的台阶,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高文英: 《警察行政法探究》,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4 年版
[3] 威廉·韦德: 《行政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年 版
[4] 孙永波:《公安民警执法为民教育读本》,群众出版社,2003 年版
[5] 公安部法制局: 《 公安机关执法细则释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 年版
[6] 李景源,吴元梁: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江苏人民 出版社,2008 年版
[7] 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
[8] 李斌杰:《公安基层民警接处警情规范与技能 300 问》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年版
[9] 王军: 《公安队伍建设与治安管理理论实践》,时事出版 社,2008 年版 [10] 唐铁汉,袁曙宏: 《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国家行政 学院出版社,2006 年版
第二篇:试论和谐社会与公安执法改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试论和谐社会与公安执法改进
姓 名: 单位名称:吉林警察学院 准考证号: 论文字数: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地 址:长春市净月开发区博硕路1399号 指导老师:
目 录
摘要 ······························································································································· 1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及要求 ················································································ 2
二、和谐社会与公安执法的关系 ······································································· 3
(一)公安工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障 ································· 3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公安工作带来契机 ····························· 4
三、公安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4
(一)公安业务计划的制定脱离一线公安工作 ··········································· 4
(二)执法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影响公安执法效率 ································· 5
(三)执法监督检查力度不强,影响公安执法公平································· 6
四、公安执法改进措施 ·························································································· 6
(一)加强对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 ·································································· 7
(二)建立健全后勤保障机制,为公安执法提高经济保障 ··················· 7
(三)完善执法监督体系,加强公安法制建设 ··········································· 7
(四)实施以信息情报为主导的警务战略 ···················································· 7
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公安执法的要求 ···················································· 8
(一)牢固树立党的绝对领导理念 ·································································· 8
(二)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 ······································································· 8
(三)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 ······································································· 9
(四)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 ······································································· 9 参考文献 ················································································································· 10
试论和谐社会与公安执法改进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如何更好地构建和谐的社会是执政发展的重中之重。公安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谐社会与公安执法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社会的构建赋予了公安执法新的历史使命,而公安执法却为和谐社会的发展保驾护航。然而在当今的公安执法队伍无论是在内部环境还外部行为上都存在着一些与时代不相契合的声音,面对执法过程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公安执法应当树立“人性化,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加强并提高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推进公安体制改革,建设规范的公安法规体系等。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公安执法; 改进措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安执法工作。公安机关作为执法者要懂得尊重法律的权威,又要体现出人性的关怀,自觉做到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有机结合。要把人性化执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新型平台,从而建立新时代的警民关系,通过提高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建设规范的公安法规体系,消除执法中的不和谐的因素,对打造一个规范有序、严格公正、内外和谐的执法环境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及要求
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四是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思想道德体系和先进文化建设,这都与和谐分不开。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接和弘扬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谐为美的和谐社会理想,建设各阶层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共治的和谐社会,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其核心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基本特征。
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
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二、和谐社会与公安执法的关系
(一)公安工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障
一个稳定的社会大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了社会的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公安机关是一支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力量,肩负着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重要使命。这一特殊的性质决定了公安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首要责任就是维护社会的稳定。在当前,社会大局平稳安定,但是,仍有一些阻碍社会发展的深层问题存在,对社会长治久安和稳定造成了潜在的威胁,公安机关面临着人民内部矛盾凸显、犯罪高发以及经融危机引发的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因此公安机关要树立“稳定压到一切”的大局观念,和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充分的做好本职工作和充分的认识到维护好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公安工作带来契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巨大而又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阶层长时间的、共同的努力。不断地提高党执政能力及服务群众能力,公安机关作为党和政府领导下的重要职能部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肩负着极其重要的职责,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又迫切要求公安队伍的时代性、创新性,以促进公安队伍执法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公安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公安执法在正规化和人性化建设上不断提高,公安执法内容也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然而在当前,公安机关在执法工作中仍然面临或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公安业务计划的制定脱离一线公安工作,执法队伍素质、执法过程中程序颠倒和执法监督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着执法公正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安业务计划的制定脱离一线公安工作
在当前,公安机关并没有科学地、明确地界定内部的职责与权限,现行的公安机关体质结构中条块关系也未完全理顺,导致公安机关内部及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不畅。具体表现为:
1.权责划分不清楚。权责划分不清楚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个警种之间的权责不清楚,第二是中央权事与基层权事划分不清楚。上级机关包办了下级机关的工作,基层的公安机关作为一线的实战单位,本应改依据自身辖区的特点及发展变化,自主安排工作制定计划,自
负其责。但实际上,来自上级各个部门的“统一部署、统一行动”让基层公安机关疲于应付,其结果就是基层公安机关在放弃了自主权的同时又丧失了日常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模糊了本应承担的责任。而上级公安机关本应扮演的是制定政策、提供保障、实施监督。
2.工作模式陈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以往的习惯于突击式、运动式的工作理念明显的脱离现实工作。预防机制不健全习惯于以往的发现后治理,不在健全机制和规范日常工作下功夫,而且搞表面文章。机关严重超编,而基层却人手极缺,警力上的“头重脚轻”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二)执法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影响公安执法效率
当前,公安执法人员来自社会方方面面,少数执法人员缺乏专业的法律知识,对法律程序、法律条文知之甚少,专业化程度不强,在执法过程中出现披露也在所难免,具体变现在:
1.少数民警的政治敏感度不强,党性观念、职业观念不强,不能从实际上真正的做到维护党和人民的切实利益,与党和人民的期望和要求相差甚远。
2.极少数害群之马以权谋私、为一己私利贪赃枉法、徇私舞弊,有甚者与犯罪分子同流合污。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个别民警身上,但是对公安队伍的纯洁性影响极坏,严重破坏了人民警察的整体形象。
3.少数民警职业观差。有个别民警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有个民警在日常对自身的要求上不严格,纪律松散、警容不整:有的民警在
工作方法上简单粗暴,对待犯罪嫌疑人滥用私刑、刑讯逼供,对待人民群众冷嘲热讽,引起人们群众反感。
(三)执法监督检查力度不强,影响公安执法公平
当下,我国在公安执法过程中仍存在重实体,轻程序、重口供,轻证据,公安执法人员在办理一些案件中随意执法、违规操作、知法犯法等现象。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威严。具体现象在: 1.法制部门对个案的个审核把关制度严重滞后,流于形式,现行的审核把关程序主要是对案卷的书面审核,对虚假证据、材料难以辨别。
2.执法监督检查力度不够深入,针对性不强。往往是限于人员、经费、时间等问题,使监督检察浮于表面。
3.对监督检查查出的执法问题的整改、纠正监督不到位。整改、纠正力度不大,一些公安机关领导和普通民警对监督检查不够重视、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
4.追查执法过错责任的措施手段效率不高,执法过错责任追查制落实不完善。
四、公安执法改进措施
面对现实生活中公安执法出现的问题,公安机关应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利用马克思哲学原理分清楚主次矛盾。为更好的建设和谐社会,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本着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各项相关配套制度,真正
地在公安执法队伍中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旗帜。
(一)加强对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
1.坚持以党的先进理念武装头脑,不断地提高民警的自觉、自发性,强化全局意识,始终与党中央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
2.加强职业道德的修养。公安执法者执法环境复杂,需要同社会各阶层打交道,经常能接触到社会的阴暗面,经常会碰到违法犯罪人员使用金钱或者其他手段的腐蚀和拉拢,这就需要公安执法者自觉加强职业操守,严格执法,忠于党、国家、法律和人民。
(二)建立健全后勤保障机制,为公安执法提高经济保障 公安机关在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维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自由,防范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以及正常的警务活动上都离不开必要的经费、装备做支撑。公安机关的经费、装备保障是一项源头性工作,公安机关在正规化建设中,必须依靠合法合理的后勤保障机制。把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以高优质的保障机制为公安工作日常警务活动的支持。
(三)完善执法监督体系,加强公安法制建设
公安机关在执法制度上出现的问题,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如何健全监督执法体制,增强公安机关的战斗能力,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扎实推进公安执法监督工作的正规化建设。
(四)实施以信息情报为主导的警务战略
要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社会发展需要,要确立以信息情报为主的警务战略,改变以往单一化警务平台,凭借高科技建立一个全新的多层
次的警务新平台。各地公安机关要结合公安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各领域、各部门、分层次地进行计算机模式的管理与应用,分析和使用情报信息,制定出正确的警务战略及有效的打击、预防犯罪,最大限度的提高公安工作效率。
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公安执法的要求
(一)牢固树立党的绝对领导理念
党的绝对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党执政的重要依靠力量,只有牢固树立党的绝对领导理念,才能全面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化解社会矛盾、打击和预防犯罪、管理社会秩序、维护公平正义、服务改革发展的职能,从而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国家政权上发挥基石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公安机关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干警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党员民警的模范引领带头作用。同时,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运用典型案例,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增强民警公正执法的自觉性。
(二)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
公平正义,既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没有公正,就不是法治;没有公正,就谈不上和谐。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法机关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职责。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要着眼于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通过正确地执行法律来维护法律的公正,通过正确地调节利益关系来实现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公正,进而更好地
发挥司法公正,对实现社会公正、社会和谐起促进和保障作用。
(三)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执政理念在政法工作上的具体体现。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说到底,就是要求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真正成为人民利益的忠诚卫士。这就要求我们:要始终带着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立场去执法。
(四)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就是要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障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只有这样,政法工作才能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中找准定位,有所作为。相反,如果背离了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政法工作就会迷失方向,难以取得大的进展。终上所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公安机关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重大挑战,需要公安机关从理论到实践的相结合。正确的把握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公安工作方向,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对社会面的可控性,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服务。我们要及时发现公安工作中不和谐的因素,深化警务化改革,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真正使公安业务水平跨上一个新的台阶,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高文英: 《警察行政法探究》,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4年版 [3] 威廉·韦德: 《行政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
[4] 孙永波:《公安民警执法为民教育读本》,群众出版社,2003年版
[5] 公安部法制局: 《 公安机关执法细则释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6] 李景源,吴元梁:《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 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 李斌杰:《公安基层民警接处警情规范与技能300问》,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9] 王军:《公安队伍建设与治安管理理论实践》,时事出版社,2008年版
[10] 唐铁汉,袁曙宏:《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第三篇:论和谐社会与公安执法改进
论和谐社会与公安执法改进
[摘要]执法是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的重要职权,公安执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五十多年来第一个关于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国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特征无一不与公安工作密切相关。
执法是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的重要职权,公安执法的二元性(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特点决定了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不仅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安居乐业,而且也关系着社会秩序与公正、关系着民众的权利与自由,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因此,公安执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公安执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作用
公安机关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力量,也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力量,我们应深刻认识并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以卓有成效的执法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一)公安执法工作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防线
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一支武装性质的国家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肩负着其他任何部门都无法替代的特殊职责,发挥着其它任何部门都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公安机关作为国家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在维护社会和谐的最前沿,亦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防线。公安机关的执法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公安队伍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能力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公安工作是调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渠道 由于社会深刻变化,刑事犯罪、民事行政纠纷、群体性事件和各种治安事件持续高发。大量矛盾纠纷以案件的形式不断汇聚到公安机关,大多数社会矛盾和问题因涉及社会稳定最终进入公安工作领域,法律手段已成为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公安工作已成为调节社会矛盾的重要渠道。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在不断增强,所以人民群众对公安执法的公正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要求,公安机关的执法理念、执法能力、执法水平、执法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问题,所以,我们必须从中找出有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种种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公安执法工作,顺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
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进程中,公安执法工作存在的一些不适应问题 我们应清醒地看到,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式、新要求,公安机关的执法观念、执法能力、执法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问题,如调解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的本领不够强,执法监督力度不够,少数执法者的执法观念不正确,执法不公,部分民警法律素质不高等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执法的社会效果,影响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一)调处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的本领不够强,助长民愤,影响了社会和谐 以往,我公安民警在执法办案过程当中,往往因为执法方式方法不当或对群众不能合理有效的法律解释,不能妥善地将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导致了许多群体性治安事件、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
执法出现过错,或当事人对案件的处理结果不理解,本来属正常情况,但由于公安部门认识不到位,纠正错案和解决问题的力度不够大,或不能耐心细致地为群众释疑解惑,造成群体性治安事件、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执法监督力度不够
1.某些公安机关内部监督及不严格。在办案过程中,一些办案人员和审核审批人员缺乏严格把关意识,草率破案,许多证据和适用法律等得不到充分认定,由此产生执法漏洞,造成许多冤假错案;
2.以往我公安机关为了案件的侦破,不向社会和群众公开执法办案过程,搞“暗箱操作”,由此而产生的执法不公现象,也屡见不鲜。
(三)少数执法者存在特权观念
在我国,无论何地,总有少数执法者存在特权观念,以管人者自居。法律赋予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利,目的是为了维护群众的权利,促进社会的和谐,而少数执法者存在特权观念,目中无人,以管理民众自居,否定了权利的义务性,违背了执法权利的真正本性。
(四)存在只注重执法结果,不注重执法过程的执法观念
现在,有的公安执法者为了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结果,不择手段,不顾及人权的保护,产生了刑讯逼供、动不动就坐“老虎凳”,急于破案,片面追求政绩的错误执法观念,他们将自身利益与民众的人权对立起来,背离了民众,影响了社会和谐。
(五)执法不公增加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公安机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归根结底要靠公正执法。而在工作中,一些执法人员抵御不住权力、关系、人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管不住自己,自身不正、不硬,不能从实体上、程序上、时效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如:在反走私领域,缉私队伍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参与走私,甚至内外勾结,为走私分子保驾护航,缉私反成了护私;在公安民警执法中,一些公安民警变相地收受其管辖范围内一些人的好处,对发生其范围内的违法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执法主体与执法对象相互勾结、执法主体收受好处,沦为不法行为的“保护伞”等。由此,公安执法不能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就不能顺应民意,更谈不上促进社会和谐。
(六)民警法律素质不高
没有高素质执法主体的带动和引导,整个社会法律意识的觉醒将显得艰难而迟缓。而在现实中,无论是部队转业军人,还是从其他渠道进入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步入公安队伍之初,总有一些人法律知识严重缺乏。他们不仅没有执法办案效率,而且在执法过程中,往往因误用法律条文闹出许多笑话。而由某些执法人员法律知识的淡薄造成的冤案、错案、执法不公、侵犯人权等不和谐的现象也数不胜数。
三、为促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安执法工作急需改进的措施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公安执法工作,从改进执法观念着手,调整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方式,切实加强执法监督,加强执法主体建设,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提升公安执法效能,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公安执法者本身要形成吻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法观念
以公安机关执法者的角度来看,要促进社会和谐,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应有的作用,首先要使执法者本身形成合理的执法观念。
1.公安执法者应摒弃特权观念,树立义务观念。公安执法者拥有公民通过其代议机关制定的法律所授予的权力,法律赋予公安机关和警察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目的是为了维护民众的权利。公安执法者要在执法活动中切实做到保护人权,维护民众的根本权益,就必须树立民众的权利是出发点、是重心、是权力根本的方面和归宿这一基本意识。
2.公安执法者应该摒弃只注重结果的观念,树立注重过程中讲究和谐的观念。我们不能仅仅为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结果,不顾一切,不择手段,淡化人权,影响社会和谐,产生如刑讯逼供、急于破案、片面追求政绩等错误执法观念。而这些观念,正是刑讯逼供、超期羁押、滥用强制措施等侵犯人权、破坏社会和谐行为的始作俑者,其后果就是将自身利益与民众的人权对立起来,背离了民众,影响了社会和谐。因此,公安执法者应切实摒弃片面追求政绩的观念,牢固树立注重过程和谐的观念。
(二)调整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方式 我公安执法工作不仅要着眼于社会稳定,更要着眼于社会和谐,要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方式,把工作标准定位在促进社会和谐上。在打击犯罪活动、整治治安问题、调解矛盾冲突、处置突发事件等工作中,不能只是就事论事,还要善于把各种消极因素转化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不仅要让人民群众有安全感,还要从我们的工作中感受到社会和谐。例如,在办理刑事案件时,不能只注重用刑罚震慑犯罪分子,还要着力把他们改造成不对抗社会的新人;在调处民商事纠纷时,在严格依法及时作出裁决的同时,还应当通过行政的、经济的、教育的手段,探索实现罢访息诉的途径;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不能只满足暂时的平息,而是要着力做好群众工作,从根本上理顺群众的情绪;在维护治安秩序时,不能只依赖处罚使人服从,而要立足于使群众心悦诚服地遵守社会管理秩序,减少对立情绪。总之,实现和谐比实现稳定要求更高、工作更艰巨。
(三)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2007年3月22日,在公安部召开的全国公安机关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公安部提出了以实现“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为总目标的公安执法工作服务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1.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各级公安机关要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大力提高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以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来实现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形势下,公安执法工作的总目标是实现“两个最大限度”;总要求是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加强和改进执法工作的主要措施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2.全面加强和改进执法工作。各级公安机关和各部门、各警种要全面加强和改进执法工作,把和谐理念、和谐目标、和谐要求真正贯彻落实到执法工作的每个方面、每个环节,做到“两个坚持”和“四个统一”:即坚持对法律负责与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一致性;把打击犯罪与尊重保障人权统一起来、追求效率与实现公正统一起来、执法形式与执法目的统一起来、维护稳定与促进和谐统一起来。
3.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要把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效率与依法管理、严管与严控有机统一起来,把服务质量的好坏和服务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公安行政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在行政处罚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预防教育为主,以处罚惩戒为辅,将宣传法律法规,引导、劝诫当事人自觉守法贯穿于执法行为的始终,最大限度地教育当事人遵守法律,最大限度地平息纷争、消除对抗、促进和谐。在刑事执法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最大限度地遏制、预防和减少犯罪,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对那些恶习深、罪行严重的犯罪分子,必须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及时、准确、有力地予以打击,及时消除不和谐因素;对那些主观恶性不重、罪行较轻、社会危害不大的犯罪人员,必须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不用或少用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创造使之重新融入社会的条件。
4.执法管理与服务群众双重并进。公安机关在具体执法活动中,既要注意防止因强调热情服务就放弃严格管理,甚至失职不作为,也要注意防止因强调加强管理就忽视热情服务,甚至漠视管理对象的合法权益,越权乱作为;既要注意防止因强调保护人权,就削弱严厉打击甚至缩手缩脚、不敢执法,又要注意防止因强调严厉打击就忽视保护人权甚至随意执法、侵犯人权。在每一项工作中,必须统筹考虑矛盾的两个方面,努力使公安执法工作均衡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
(四)加强执法主体建设,提高公安民警的法律素养,提高执法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只有切实执行和落实了法律,才能促进社会和谐,法律的价值也才能真正得以实现。而对于公安机关来讲,法律能否得到公正执行关键是提高执法主体的法律素质。针对提升公安民警的法律素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公安机关政治部应多多组织法律知识培训和考核,加大并严格培训及考核力度,提高民警的法律素质;
2.推行公安机关法定代表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制度,推行公安民警旁听法院审理自己承办案件制度,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促进公安民警法制意识的增强和执法水平的提高;
3.积累执法经验,只当工作岗位就是练兵场,只当执法值勤、调解纠纷、服务群众就是练习过程,认真剖析个案,找寻不和谐因素,总结经验,促进警民和谐、社会和谐;
4.推进不同执法部门和不同执法岗位的执法资格认证制度,确保执法人员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和执法能力。
(五)切实加强执法监督
和谐社会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而要防止公安执法过程中侵犯人权等不和谐的问题发生,最关键的是建立和完善内外结合多层的执法监督机制。
1.切实加强内部监督。办案人、办案部门负责人、审核人、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批人都应当具有强烈的依法监督、把关意识,从程序到实体,从违法犯罪事实到定性,证据、适用法律都应当严格审查,该补查的补查,该纠正的纠正,不能轻易过关,轻易按章签字。要赋予公安法制部门履行监督职责所应有的权力,并全面提供实施执法监督的条件和途径,明确监督责任制和责任奖惩制,保证其充分发挥监督职能。要加强上级和下级公安机关的执法监督,及时发现、督促整改执法问题,狠抓执法过错责任追究。
2.不断拓宽外部监督渠道。加强外部监督,首要的是增强公安机关执法的透明度,以透明促公开,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促质量。在不涉及泄密的情况下,公开执法办案的程序和制度,公开案件受理、调查取证、处理的情况及相关法律依据等,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广泛监督。例如:在一线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向当事人送达执法文书、发放统一制作的“违法违纪举报明白卡”,并且告知群众如果对民警的执法行为有异议或发现执法机关及民警有违法行为嫌疑,或执法人员执法不文明、不规范,当事群众有权举报或申请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举报明白卡”注明申请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的途径,注明执法行为属地管理的详细地址、电话、传真,告知统一举报服务电话的拨打方法等等。在向群众发放“举报明白卡”的同时,可以统一部署,规定各基层执法单位参照“举报明白卡”内容,制作牌匾式“举报明白栏”,悬挂在辖区内各主要路口及违法处理室窗口,将举报方法和途径向群众广而告之。通过发放“举报明白卡”和设置“举报明白栏”,让公安民警尽一份义务,让人民群众有一份权利,让警民关系多一份和谐。
3.采取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实行执法问题举报制度等措施。应用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实行执法问题举报制度,可以畅通外部监督的渠道,确保人民群众能够对公安执法实现有效监督。特别是实行特邀监督员制度,把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更广泛地置于社会群众的直接监督之下,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研究和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使各项执法活动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最终使公安工作的成效更多、更直接地体现在便民、利民和惠民上。4.大力推行监督信息化建设。围绕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行使职权、遵守纪律情况,以及针对民警执法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建立警务督察监督系统,成立监督信息中心,并在各执法场所一一安装监视设备,以此推进公安监督信息化建设,拓宽监督领域,提高监督效率,强化广大民警执法为民的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执法水平,规范执法方式,切实以警民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综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拓展了公安执法工作范围,要求我公安执法不仅要做好传统意义上的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等工作,更重要的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提高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我公安执法赋予了很重的工作任务,我们只有更好地处理专政与民主、打击与保护、管理与服务、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关系,才能以更好的执法质量、更低的执法成本、更便捷的执法形式,为社会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营造更多的和谐因素。
第四篇:论和谐社会与公安执法的改进
论和谐社会与公安执法改进
内容提要:构建和谐社会与公安行政执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赋予了公安机关执法的重要机遇,公安行政执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重要保障,当前无论从内部环境还是外部行为都存在一些与和谐社会不相符的因素,针对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执法监督力度不够等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全面提高公安队伍整体执法素质和执法水平,进一步转变执法观念,树立正确执法指导思想,进一步改进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大公安执法保障力度。
关键词:和谐社会 公安执法 改进措施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鲜明的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其中明确指出和谐社会即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五十多年来第一个关于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 治久安。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不仅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安居乐业,而且也关系着社会秩序与公正、关系着民众的权利与自由,关系着社会的和谐。但是,目前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公安机关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作用的实现,本文重点阐明了公安机关在执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公安机关承担着重要职责 构建和谐社会既是治国理想,又是治国实践,既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又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公安机关在新的历史时期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其特殊的职能决定了公安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承担着重要职责。
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一支武装性质的国家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肩负着其他任何部门都无法替代的特殊职责,发挥着其他任何部门都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公安执法的优 劣, 体现党执政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公安机关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的发挥。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公安执法的关系,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进一步做好公安执法工作。
公安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同时构建和谐社会也为公安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只有将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提高公安执法素质。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当前在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公安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作用的实现。
二、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公安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公安机关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同时公安机关通过连续几年深入开展大讨论、大练兵等活动切实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执法为民的思想进一步确立,整体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也逐年提高。但是,由于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的水平还不是很高,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尤其我们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类矛盾的凸显期,案件的高发期,所以当前公安队伍的执法活动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执法人员法律素质偏低,存在侵犯群众利益问题,严重影响了和谐警民关系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要求公安机关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民警作为执法者, 其对法律的态度、理解和执行能力对于良好的社会守法风气形成至关重要,执法者如果守法、严法, 人民群众则心服口服, 社会才会和谐公正。相反,执法者如果知法、犯法,为民意识不强,就会与群众形成对立,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由于公安机关执法人员来自方方面面,总有一些人法律知识缺乏,对于法律程序、法律条文了解甚少,缺乏基本的执法素质,侵犯了群众的利益。比如:在打架斗殴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如果民警与当事人发生了争议,有的民警就会变本加厉的加重对当事人的惩罚,要么滥用强制措施拘留当事人,要么想方设法刁难当事人拖延处理时间,把严肃的执法活动当成调节个人情绪的杠杆。其行为有失警察的执法形象,其结果有失公正。进而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使群众与执法部门形成对立。严重影响了和谐警民关系。
(二)、执法监督力度不够强,影响公安执法公平竞争 公安机关执法监督是国家民主与法制建设,约束警察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以及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当前公安机关执法监督工作还存在着不正确的执法监督观念,4 这些观念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损害了法律权威,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形象。具体表现在:
1、某些公安机关内部监督不严格。在办案过程中,一些办案人员和审核审批人员缺乏严格把关意识,草率破案,许多证据和适用法律等得不到充分认定,由此产生执法漏洞,造成许多冤假错案。
2、执法监督重形式,轻实效。执法监督缺乏针对性,不按照规定内容监督检查,大胆监督的勇气不够,往往是走马观花,搞花架子,缺乏实效。
3、执法监督过程中整改监督不彻底。在执法考评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整改纠正督促力度不大,没有对一些普遍存在的执法突出问题从制度上抓好,从而造成了,一些执法问题在多次考评中反复存在。
(三)、执法不公增加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而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和根本途径则是严格执法。公安机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归根结底要靠公正执法。然而在工作中,一些执法人员抵御不住权力、关系、人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管不住自 己,不能从实体上、程序上、时效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如:在缉毒领域,缉毒队伍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参与贩毒,甚至内外勾结,为贩毒分子保驾护航,缉毒反成了护毒;在民警执法过程中,一些民警变相地收受其管辖范围内一些人的好处,对在其管辖范围内的违法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执法主体与执法对象相互勾结、执法主体收受好处,变为不法行为人的“保护伞”等。因此,公安执法不能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也就不能顺应民意,更谈不上促进社会和谐。
(四)过分强调执法效能而忽视应尽义务,影响警民关系的和谐
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神圣的执法权,在实际的生活与工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绝大多数民警都能够通过公正文明执法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赞誉,但是也有少数民警由于执法理念的错位,只是一味的强调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职能而忽视公安机关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的职能。这些民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权力思想,即为了维护法律尊严,实现社会公正,打击违法犯罪偶尔牺牲人民的合法权益也不为过,这样就忽视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也没能充分贯彻公平正义的思想观念。更有甚者将执法权力市场化、商品化,以是否有经济利益作为履行职责的条件,回报越大积极性就越高,反之就消极推诿,甚至不作为。其实这些都严重背离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重影响了公安队伍的形象,不利于公安队伍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在新形势下,做好公安执法工作,构建和谐社会,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面临的任务是艰巨的,正所谓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自我加压,切实提高我们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积极改进我们自身的素质,加强执法监督工作,规范我们的执法行为,积极探索和研究执法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新举措,在工作中践行“执法为民”的思想。创造和谐的警民关系,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公安机关的一份力量。
三、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公安执法的改进措施
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公安执法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当前在公安执法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性质较严重,社会负面影响较大。面对公安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公安机关应当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实加强执法监督,加强执法主体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提升公安执法效能,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我认为公安执法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加强执法主体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在新时期公安工作中,明确提出了“向素质要警力,向素质要战斗力”的要求,这充分强调了增强民警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具体应做到:
1、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首先,执法人员应不断学习,加强自我修养坚持不懈地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执政党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强化全局意识,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执法人员应培养核心价值观,树立革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最后,执法人员应正确把握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明确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为了集体利益放弃个人利益,甚至为了捍卫集体利益而献身。
2、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首先,应加强执法人员的岗位培训、教育,掌握岗位专业能力,鼓励自学、钻研业务新知识、研究执法新情况、新问题,开拓创新。其次,执法人员应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实际运用和实践锻炼,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规范和指导工作的实际能力。最后,执法人员应主动提高分析综合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等本职工作所涉及的专业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3、提高执法人员的身体素质。首先,执法人员应加强体能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素质,确保有足够的体能从事艰苦、繁重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其次,执法部门要经常开展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购置健身器材,丰富队伍生活。最后,执 法部门应定期组织执法人员进行身体检查,确保执法人员的身体健康,保障执法工作正常进行。
4、提高执法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首先,执法人员应根据行政执法工作的需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其次,执法人员要提高自身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最后,执法人员应不断地学习,使自身的思想与党的思想保持一致。
5、提高执法人员的道德素质。首先,执法人员应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当好人民的公仆。其次,执法人员应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最后,执法人员要向有经验者,英雄模范学习,善于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提高,以推进自身的道德建设
(二)、完善执法监督体系,实现执法公平公正
公安执法监督工作出现的种种问题,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如何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强化监督力量,提高整体合力,真正做到监督不辱使命,就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推进公安执法监督工作的正规化建设。具体应做到:
1、切实加强内部监督。办案人、办案部门负责人、审核人、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批人都应当具有强烈的依法监督、把关意识,从程序到实体,从违法犯罪事实到定性,证据、适用法律都应当严格审查,该补查的补查,该纠正的纠正,不能轻易过关,轻易按章签字。同时要加强内部监督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树立一盘棋 9 思想,切实履行监督职责,确保执法活动中,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2、实行警务公开制度,强化外部监督。各级公安机关要把警务公开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开执法的依据、执法的程序和执法的结果,不断增强执法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检察院、法院、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同时要加强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司法机关的联系,对其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及时改正。认真对待人民群众的批评、切实解决问题,取信于民。
3、切实加强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的执法监督工作。上级公安机关要从执法工作的各个环节加强对下级公安机关执法活动的监督。下级公安机关对上级公安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必须执行,并上报执行结果。上级公安机关切实在政策,法律,程序上把好关,形成一级对一级的监督体系。
(三)、切实做到公正文明执法,减少不和谐因素
公安执法活动涉及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权益,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最大受益者是人民群众,否则最大受害者也是人民群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我们没有切实做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那么我们的国家会动荡不安,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在我们的执法活动中应努力做到公正文明执法,减少不和谐因素。具体应做到:
1、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2010年公安部提出了开展“三项建设”的目标任务,执法规范化建设三居其一。这就表明当前执法工作存在诸多不足的问题。这就要求公安民警认清法律的重要性,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素质。要落实执法责任,加强对民警执法工作的监督,从而提高民警的执法意识,确保民警自觉严格执法。同时各级公安机关要大力提高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以公正、文明执法来实现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2、加强法制教育,树立公正文明的执法意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质就是公安执法工作的指导思想。只有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才能帮助民警端正执法思想,牢记服务宗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做到乐于奉献,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自觉捍卫法律的神圣与尊严,真正做到执法为民,为民执法。
3、加强民警的素质教育,增强公正、文明执法的执行力。由于公安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加以研究和探索。只有不断的通过业务知识的学习以及实际工作经验积累,才能发现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才能够有所创新,有助于我们执法水平的提高,达到公正、文明执法的良好效果。加强素质教育,除了必要的学习、培训之外,要 以三基工程建设为契机,继续深入开展大练兵,走素质强警之路,苦练基本功,切实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为公正、文明执法缔造一支高素质的公安队伍。
(四)切实疏通警民沟通渠道,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现阶段警民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不适应甚至是冲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需要警民同心,共同打造和谐社会。公安部孟部长在全国公安机关领导干部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各级公安机关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的新期待,把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理念贯穿到公安执法全过程。要进一步改进执法方式,善于用和谐的思维来化解矛盾,用和谐的态度来对待群众,使群众既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尊严,又感受到公安机关的关爱、温暖。”福建省石狮公安局近年来开展“进万家、送平安、创满意、促和谐”的爱民实践活动,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提高了群众的满意率,同时鸿山派出所立足工作实际,深入开展案件回访制度,不断满足辖区群众对社会安全、公平正义、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新需求,实现了执法活动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疏通了警民沟通的渠道,促进了警民关系的和谐。因此,公安执法部门要摆正位置,把自己定位在“公仆”和“勤务员”的角色上,做到一切为了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让群众既感受到人民警 察的威严,又感受到警察的和蔼可亲。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公安听证、复议、诉讼等各项制度,利用此制度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倾听当事人和群众的意见,化解纠纷,解决矛盾。实行警务公开制度,让群众了解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取得彼此信任,避免误会和摩擦。
(五)、切实保障执法经费,为公安执法提供保证。确保公安执法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的落实,是做好公安基础工作的前提,关系到公安“三基”工程建设成效,对于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进一步维护我国社会治安,保障人民群众利益,进一步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不断加大对公安经费的投入,保障各项公安工作正常开展。在不断加大对公安经费投入的同时各级公安执法部门要科学安排各项经费预算,做到预算安排标准化、预算执行规范化。
综上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新的伟大事业,拓展了公安执法工作的范围,同时使公安执法工作面临许多重大课题,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相结合,不断研究新问题、开拓新思路、提出新办法。公安执法工作不仅要做好传统意义上打击违法犯罪等工作,更重要的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提高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因此,公安机关必须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公信力,以更好的执法质量,更低的执法成本,更便捷的执法形式,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现象的发生,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努力发挥公安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有的作用,真正使公安工作跨上一个新台阶,开创一个新局面,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
第五篇:散谈公安交警与构建和谐社会
文章标题:散谈公安交警与构建和谐社会
散谈公安交警与构建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今年以来,通过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精神,结合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和公安交警工作实际,笔者借此机会散谈一下公安交警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一、公安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人民警察必须要做维护和捍卫和谐社会的模范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随后,在2004年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2005年的主要经济工作重点之一,再次表明“和谐社会”已成为中国政府社会建设的新理念。在2006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就构建和谐社会再次作了精辟的论述。这一任务的确定,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战略性推进,也为包括社会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和发挥作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只有和谐,社会才能进步,经济才能发展,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进程中,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新情况。例如土地分配、企业重组、下岗再就业、贫富差距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给公安工作带来了很多压力,同时也赋予我们新的更大的使命。***部长上任后,提出了公安机关要肩负起“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三大政治使命,明确了新时期公安工作的重要性。而且中央对公安工作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公安的地位不断提高,位置不断前移,公安的性质越来越重要。这个性质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做维护和谐社会的先锋和模范,共产党员则更要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人民警察必须不断武装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因此,人民警察必须要做维护和谐社会的模范,做推动时代进步的先锋。在去年XX公安机关开展“万人评警”活动期间,一位人大代表在XX日报上署文,对公安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言语致情致理。他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就是对人民警察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认可。人民群众与警察的关系拉近了,对公安工作满意了,安全感提高了,那就说明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又前进了一步。
今年2月18日,XX县公安局长XXX在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专题报告中从“做和谐社会的忠实守护者、服务经济的探索创新者和固本强基的奋发有为者”三个方面阐明了XX公安机关保持和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作用的具体要求。联系我们交巡警部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归根到底就是要使各项工作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转化为深入推进“平安XX”建设的实际行动,为“两个率先”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道路交通治安环境。那么结合道路交通治安管理工作来讲,就是要处理好交巡警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因果关系。
二、构建和谐社会与道路交通治安管理工作的关系
(一)分子与分母的关系。社会和谐与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就交通警察工作而言,将不可避免地经历一个视野调整、理论重建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中国的道路交通治安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在理论研究和具体运用上不断地开拓新的空间、探索新的服务途径和科学的管理办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人们离不开衣食住行。而“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又占有相当重要的比例。因此,做好道路交通治安管理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分支,如果说和谐社会是分母的话,道路交通治安管理工作就是分子,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在这个关系中交通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特大或恶性交通事故控制不住,频频发生,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人民群众对“出行”这个最基本的行为都没有安全感,那么,构建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我们交通警察的职责就是维护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提高安全通行效益,为人民群众出行、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我们再从和谐社会的定义上来理解道路交通治安管理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从理论上说,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从这一角度看,道路交通治安管理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这里涉及到一个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交通安全工作搞好了,人们的出行环境改善了,交通事故减少了,外商就愿意来投资发展,一个地区的道路交通治安工作搞好了,那个地区的经济也会很快发
展起来。许多贫困地区经济之所以发展不起来,除了其他原因外,道路交通治安环境的滞后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相反,例如国内诸如大连、青岛、无锡等城市发展的这么快,应该得益于其良好的道路交通治安环境,近些年来,我们很多干部民警去过大连、青岛,除了夸其风景美丽外,还对他们的交通赞不绝口。XX近几年城市变化很大,一个重要的因素也体现在交通上,体现在路面上。从实践上说,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从人际关系、资源配置、社会结构,即个人、群体、社会等方面来研究具体的条件和机制。就人际关系方面看,要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就必须加速和谐社会的主体培育。主要是通过人的社会化机制,把社会成员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就要求我们交巡警在执法过程中,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认真学习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配套法、《省条例》等,熟记法规的条款,正确运用法律。同时要注意处理好罚款与服务的关系,要明确罚款是手段,服务才是目的。通过我们的工作,使人民群众理解、支持交通治安管理工作,最终达到人人自觉遵守法规,养成良好、规范、和谐的交通行为的目标,处理好这个关系也就是处理好了道路交通治安管理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我们自身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培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时时想到要构建和谐社会这个目标,做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楷模。
三、公安交巡警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应该怎么办
今年以来,全市交巡警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局党组的统一部署,把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作为推动党员队伍建设和整体工作跨越式发展的极好机遇。在精心组织好学习培训、分析评议、整改提高等阶段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推出一套《XX市交巡警路面执勤规范》、为路面民警配备一支录音笔、设立一本民警随身携带的“群众表扬记载本”、建立一个共产党员先锋岗(窗、车)、树立一个“万起纠违无投诉”的先进典型郭晓红等富有特色的“五个一”举措,努力在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上求实效。通过开展“三走进,三服务”、“大接访”等主题实践活动,抓整改、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使群众得利益,让党员受教育。通过开展调研,重点围绕简化程序、提高效能、方便群众等方面出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新举措,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这些工作,都是为了让道路交通治安管理工作不断跟上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所有取得的成绩,是交巡警党组织在业务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的结果,是全体党员民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荣誉感和使命感,不断激发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具体体现。那么,新形势下交巡警在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怎么办呢,我想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去思考这个问题。
首先,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民警头脑,坚定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理想信念。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党,是党的建设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历史经验。支队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广大党员民警,系统全面深入地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性和自觉性,要把对党忠诚作为警魂,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进一步增强履行公安机关执法责任、巩固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维护公安机关的执政形象的自觉性、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时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切实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在各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次,要牢固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予以切实保证。”交巡警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民警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树立正确政绩观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紧紧围绕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改进政绩评价和考核方法,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在全面考核干部德、能、勤、绩、廉情况的基础上,注重考核工作实绩。要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继续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将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发展上有成效的同志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建立和完善干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民警的积极性、创造性,真正使民警才有所展、劳有所得、功有所奖,为广大民警搭起一个成材成干的“平台”。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围绕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加强以胜任本职工作为目标的能力培养,为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百姓,加快推进“平安XX”建设提供保障。要深刻领会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及省、市委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开展好向焦裕禄、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李荣法、常德胜、张云泉等同志的学习活动,对照他们找差距、查不足,学在先,做在前,全面推进公安交巡警工作和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第三,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之所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从根本上说,就在于她的先进性。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民警要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政治品格,在各自岗位上展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风采。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和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省委提出的“四个一”、“五个坚持”以及市委提出的“五个求实效,五个进一步”的要求,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求真务实的自觉性,把求真务实落实到各项公安交通治安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在公安交通治安管理工作每一个环节都体现求真务实精神。要按照两个《条例》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党的组织、纪律建设,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报告工作制度、述职述廉制度、谈话制度等,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主动向上级党组织汇报思想,党的组织生活、民主生活不能流于形式,要提高质量,形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风气。要加强群众监督,走群众路线,把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地听取群众对公安交通治安管理工作和公安交巡警队伍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将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中。
第四、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深入扎实地开展好大练兵活动,为创建“平安XX”、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保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到公安交通治安管理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按照创建“平安XX”的总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加强公安交通治安管理工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加稳定的政治环境、良好的交通环境和规范的法制环境。各级党员干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组织带领广大民警积极投身到“平安XX”建设和大练兵活动的大潮中。广大民警要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积极投入到大练兵活动中,勤于学习,刻苦求知,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紧紧围绕支队的中心任务,精心组织实施好各项大练兵活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质量,确保练出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钢铁队伍。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训练,要善于到那些工作问题多、措施难落实、条件最艰苦、成效不明显的地方去开展工作,带领广大民警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敢于胜利,以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优质的服务水平、高效的执法能力在“平安XX”建设中建功立业。
第五,要以深化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为中心,在着手抓好公安交巡警服务上下功夫。交巡警执法主要是管理,管理就是服务,我们交巡警管理就是要以服务确立工作导向,研究具体措施,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决问题,办实事、办好事。实现由管理到服务的转变,要由过去重处罚向“以人为本,关爱生命”转变,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在管理的方法、手段上,要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执法水平。交巡警是重要的政府“窗口”,也是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热点”部门,同时也是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要坚持公正、公开、公平、文明的原则,严格依法办事,坚决杜绝滥用权力、执法犯法、徇情枉法等违法行为,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特别是窗口单位要坚持坚决把亲民、利民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个民警,简化办事程序,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加强监督制约机制。把提高执法质量作为首要之策,狠抓源头管理,实行内部执法办案倒查与外部社会监督相结合,加大对违纪违法人员的处理力度,以达到防微杜渐、正本清源的治理效果。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严格日常考核监督,将执勤执法、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全部纳入考核,定期考评,奖惩兑现,与民警的政治待遇、经济利益相挂钩,奖优罚劣,激发队伍内部活力,对违法违纪问题,要坚持从严治警的原则,严肃处理,不护短,不手软。
《散谈公安交警与构建和谐社会》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散谈公安交警与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