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机构编制12310举报受理规定(模版)
机构编制“12310”举报受理工作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建立便捷、安全、高效的举报受理机制,根据《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机构编制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12310”举报包括电话、传真、网络邮件等方式。第三条“12310”受理以下问题的举报:(一)超编进人的;(二)擅自设立机构或提高机构级别的;(三)超领导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干部的;(四)擅自变更机构职责、权限的;(五)上级业务部门以发文件、开会议、批资金、上项目、搞评比等方式干预下级部门机构编制事项的;(六)违反机构编制管理权限或审核、审批程序的;(七)违反“三定”规定和改革方案中涉及机构编制事项的;(八)伪造、篡改、虚报、瞒报机构编制统计资料的;(九)挤占、挪用编制,及以虚报人员等方式占用编制并冒用财政资金的;(十)其他违反机构编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
第四条县级以上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受理“12310”举报,具体工作由监
督检查机构承担,其他有关机构应当密切配合。
第二章受理
第五条举报电话工作时间须由人工接听,非工作时间转入自动状态;传真、网络邮件须由专人接收。第六条对属于受理范围的举报事项,应当了解举报问题的具体内容,并询问举报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属匿名举报,应当注明。
第七条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应当及时予以受理;对事实不够清楚、证据不充分的,应当与举报人沟通,请其补充证据或线索,经分析判断后决定是否受理。第八条不属于受理范围的举报事项,有联系方式的,应当向举报人做好解释和疏导工作;也可视情况转有关部门。
第三章办理
第九条对已经受理的举报件,根据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和举报的内容、性质等情况,分级负责办理。举报事项属于本级管理的,由本级机构编制部门办理;属于上级管理的,应当将举报材料及时向上级机构编制部门报送;属于下级管理的,一般转、交下级机构编制部门办理,必要时也可直接办理。
第十条接到举报后,一般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提出拟办意见。情况重大、紧急的举报事项应当立即报告。办理方式分为自办、转办和交办三种。
第十一条自办是指对本级机构编制部门管理权限内的举报事项和下级管理权限内事实清楚、情节严重、影响重大的举报事项,由受理举报事项的机构编制部门自行办理。
第十二条转办是指对属于下级机构编制部门管理权限内的举报事项,由受理举报事项的机构编制部门转下级机构编制部门办理。下级机构编制部门接到上级机构编制部门转办的举报件,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结,并向举报人反馈办理结果。办理结果和反馈情况须报最初受理的机构编制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交办是指对属于下级机构编制部门管理权限内的重要举报事项,由受理举报事项的机构编制部门交下级机构编制部门办理,下级机构编制部门不得再转办或交办。下级机构编制部门接到上级机构编制部门交办的举报件,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上级机构编制部门报送办结报告,经审核;同意后向举报人反馈办理结果。
第十四条涉及机构编制审核、审批业务,需要机构编制部门其他机构协助办理的举报件,监督检查机构按程序活报批后,会同有关机构办理。监督检查机构负责跟踪了解进展情况并向举报人反馈办理结果。第十五条承办单位对举报人的陈述事实和理由要认真分析,必要时可要求举报人补充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对需要进一步核实有关情况的,按程序报批后,可以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调查核实须二人以上共同进行。
第十六条对需要其他部门协助办理的举报件,按程序报批后,可会同有关部门联合进行核查。
第十七条在办理举报件过程中,发现责任人涉嫌违纪违规的,按有关规定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章办结
第十八条举报事项应当自确定承办单位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办结;因故需要延长的,由承办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可以适当延长,一般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并及时向举报人说明;因情况特别重大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办结的,承办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按程序报海批后,可再行延长。
第十九条承办单位报送的办结报告和备案材料应当事实清楚、处理适当、手续齐备。不符合要求的,应当补办或者重新办理。
第二十条对于转办、交办的举报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督办:(一)规定期限内没有报送办结报告或者未将办理结果和反馈情况报送备案的;(二)应当查清的问题没有调查清楚的;(三)应当纠正的问题没有纠正的p(四)没有按照规定对责任人作出处理或者处理不当的;(五)有其他需要督办情形的。
第二十一条督办可根据情况,分别采取电话通知、发督办函、现场督办、通报等方式进行,必要时可责成相关人员到机构编制部门说明情况。
第二十二条对有联系方式的举报,应当以适当方式将调查处理结果反馈给举报人,并听取其意见。举报人对办理结果不满意的,要认真做好解释;又提供新的证据、需要进一步核实的,可进行复查并反馈。举报人对复查结果仍不满意,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复举报的,不再受理。
第五章情况分析和报告
第二十三条加强对举报情况的综合分析和举报件的案例研究,及时发现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深
入研究发生的原因和规律,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四条建立举报受理情况统计报告制度。下级机构编制部门应当定期向上级机构编制部门监督检查机构报告举报受理的情况和举报受理情况的统计,每半年报告一次。重要情况随时报告。
第六章纪律和责任
第二十五条举报受理人员必须遵守以下纪律:(一)不准向被举报人或无关人员泄露举报件相关情况;(二)不准私自摘抄、复制举报件或者擅自将举报件带出工作场所以及在无保密措施的载体上存储、传递、处理;(三)不准歪曲、隐瞒和捏造举报内容及查核的事实真相;(四)不准推谤、拖延、压制不办或者损毁举报件;(五)不准利用举报件和调查核实举报问题之机谋取私利。
第二十六条转、交下级机构编制部门办理的举报件,需要提供举报人基本情况的,应当要求承办单位做好相关保密工作。严肃查处打击报复举报人和利用举报侮辱、诽谤和诬陷他人的行为,切实保护举报人和被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七条举报受理人员与举报事项、举报人、被举报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举报人有正当理由要求有关人员回避的,承办单位应当作出回避决定。第二十八条举报受理人员违反纪律的,按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本规定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中央编办“12310”举报电话受理工.作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第二篇:价格举报受理规定
价格举报受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举报价格违法行为的权利,规范价格主管部门对价格违法行为举报的受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简称举报人)对违反价格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规定的行为向价格主管部门检举、揭发(以下简称价格举报),价格主管部门受理价格举报,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是价格举报工作的主管机关,具体工作由其价格监督检查机构(价格举报中心)承担。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配备必要的人员、设备,并向社会公布12358举报电话、网上举报平台、通讯地址、接待的时间和地点等相关事项。
第四条
举报人可以通过12358举报电话、信件、互联网、传真、走访等形式向价格主管部门提出价格举报。
对采用口头方式提出价格举报的,价格主管部门应当记录。
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举报事项的,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超过五人。
第五条
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对价格举报实行统一编码管理,及时将价格举报录入全国统一的价格举报管理信息系统。
举报人可以凭价格举报编码及密码查询举报办理进展情况。
第六条
举报人提出价格举报,应当提供下列内容:
(一)被举报人的姓名(名称)、地址;
(二)被举报人涉嫌价格违法行为的事实。
价格举报采用书面形式并提供相关证据的,价格主管部门应当进行优先调查。
第七条
价格主管部门接收价格举报后,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符合本规定第六条第一款要求,并属于本机关管辖范围的,予以受理,但属于本规定第八条所列情形的除外。
对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价格举报,由本机关转至有管辖权的价格主管部门处理。接受转办的价格主管部门对收到的价格举报,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
第八条
价格举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价格主管部门不予受理:
(一)不属于价格主管部门职权范围的;
(二)没有提供明确的被举报人或者被举报人具体违法事实的;
(三)对同一个价格违法行为的举报,其他机关已经受理或者未告知不予受理的;
(四)对被举报的价格违法行为已经作出处理决定,举报人再次举报,但没有提供新的违法事实及有关证据的;
(五)举报的价格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对不予受理的价格举报,价格主管部门应当采用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包括数据电文形式,下同)告知举报人,但举报人姓名(名称)、地址不清或者未提供联系方式的除外。口头告知的,应当做好相关记录。
第九条
价格主管部门对被举报的价格违法行为的管辖,按照《价格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二章和各省价格行政处罚级别管辖分工规定执行。
第十条 价格主管部门依法对被举报的价格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后,依据《价格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三十九条规定作出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移送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等决定或者不予立案的,为举报办结。
第十一条 举报人要求告知对被举报的价格违法行为处理结果,并提供本人的姓名(名称)、联系方式的,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在举报办结后15个工作日内,按照举报人的要求将处理结果口头或者书面告知举报人,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十二条
未实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举报人与对被举报的价格违法行为处理决定没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其对处理决定不服,提出行政复议,价格主管部门不予受理。
第十三条
举报人是因生活消费需要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其进行价格举报时,可以一并提出请求保护未超过一年的涉及自身价格权益的申诉(以下简称价格申诉)。提出价格申诉的,举报人还应当在七个工作日内,提供本人的身份证明、民事请求事项及相关证据;举报人逾期未提供的,视为未提出价格申诉。
第十四条
价格主管部门对价格申诉实行调解制度。调解应当在举报人提出价格申诉之日起60日内终结;调解不成的应当终止调解。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申诉办结:
(一)达成调解协议的;
(二)双方协商和解的;
(三)举报人撤回申诉的;
(四)被举报人拒绝调解的;
(五)双方未能达成调解协议的。
被举报人拒绝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调解协议不执行的,举报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仲裁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第十六条
消费者是因生活消费需要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而发生价格权益争议,单独提出申诉的,依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执行。
价格主管部门在办理价格申诉中,发现经营者有涉嫌价格违法行为的,应当依照《价格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处理。
第十七条
被举报人因价格违法行为致使举报人多付价款的,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在对被举报的价格违法行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前,责令被举报人将多收价款退还举报人,但应当扣除被举报人在价格申诉中已经退还的多收价款部分。
第十八条
咨询价格法律、法规、规章、政策,不属于价格举报、信访事项。
通过12358举报电话咨询的,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当场解答,不能当场解答的,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答复咨询人;咨询问题复杂的,经价格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答复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
第十九条
对国家行政机关及民用水、电、气和公立学校、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等提供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性行业涉嫌价格违法行为的举报,按照《信访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对涉嫌价格垄断行为的举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和《反价格垄断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的规定执行。第二十一条
价格主管部门对社会影响大的价格举报典型案例,可以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自
****年**月**日起施行。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年8月10日发布的《价格违法行为举报规定》同时废止。
第三篇:举报投诉受理和处理制度
举报投诉受理和处理制度
(讨论稿)
一、在乡镇(街道)党委和政府、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公布举报电话,畅通维权渠道,接待群众来访来电,及时处理投诉举报案件。
二、接受投诉时,认真填写“投诉登记表”,载明被举报投诉人(单位)的名称、地址;被举报投诉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事实;投诉人姓名、单位、联系地址、电话,耐心解答群众提出问题。
三、重大节日和春种、夏收、秋收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员负责接待来访及受理举报工作,同时做好群众来访来电记录和电话记录。
四、劳动保障监察立案程序,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五、积极处理上级劳动保障部门转办的案件,并按时限上报处理结果。
六、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工作纪律,为举报人严格保密,不得将举报投诉人或举报材料等情况转送或以其他方式透露给被举报投诉人。
第四篇:信访举报受理范围
信访举报受理范围
对党员、党组织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违反党的路线、政策和决议,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和其他败坏党行为的检举、控告;党员、党组织对所受党纪处分或纪律检查机关所做的其他处理不服的申诉;对教育局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教育局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违反政纪行为的检举、控告;教育局机关工作人员和教育局任命的其他人员不履行行政处分的申诉,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由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其他涉及党纪党风的问题。信访人的权利
对党员、党组织或行政监察对象违反党章、党纪或政纪的行为,有权提出检举和控告;党员或行政监察对象对所受党、政纪处分或纪检察机关所作的其他处理不服,有权提出申诉,要求复议、复查、提出检举、控告、申诉后,在一定期限内得不到答复时,有权向受理机关提出询问,要求给予负责的答复;有权要求与检举、控告、申诉案情有关或有牵连的承办人员回避;对受理机关及承办人员的失职行为或其他违纪行为,有权提出检举、控告;检举、控告、申诉人因进行检举、控告、申诉,其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要求受理机关给予保护。信访人的义务
对所检举、控告、申诉的事实的真实性负责,接受调查询问时,应及时提供情况和证据。如有诬陷、制造假证行为,必须承担法律和纪律责任;检举、控告、申诉人必须遵守申诉控告工作的有关规定,维护社会秩序,如有违反,必须接受教育、劝告、直至承担法律和纪律责任;检举、控告、申诉人必须接受党组织和国家机关正确处理意见,不得提出与党纪、政纪和有关规章制度及政策规定相抵触的要求。
信访举报双向承诺
信访举报人承诺,依照党章、条例、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范围、途径、方式依法信访,遵守信访工作秩序;对所检举、控告、申诉事项的真实性负责,积极配合调查核实,如实提供情况,递交证据,自受理之日起不在重复超级多头信访,接受组织的正确处理意见,不提出党章、法律、法规、政策以外的不合理要求。
教育局承诺:认真接待,细心倾听举报人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原则依法办理、近期办结、及时反馈;举报人对办理和处理结果提出异议的,给予答复,必要时进行复查、严格执行保密规定。
第五篇:呈贡县文化市场案件举报受理制度
呈贡县文化市场案件举报受理制度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文化市场案件举报受理工作的管理,我局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12318、12345“一号通”非应急服务电话和电子邮箱,并进一步完善健全举报网络,以便及时、有效受理举报案件信息,确保文化市场行政管理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根据《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办法》(文化部第36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文化市场案件举报工作应遵循合法、便民、准确、高效的原则。
第三条 举报受理的范围:文化市场、新闻出版市场经营场所或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
(一)营业性演出活动;
(二)音像制品的进口、批发、零售、出租和放映;
(三)娱乐场所的经营活动;
(四)艺术品经营活动;
(五)电影发行、放映经营活动;
(六)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互联网文化经营活动;
(七)书报刊出版物经营活动;
(八)文物经营活动;
(九)文化行政部门管理的其他文化经营活动。第四条 呈贡县文化稽查队设立专门的举报电话,并在全县范围内向社会公开,并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受举报的受理和反馈工作。
第五条 举报人可采用书信、电话、来访或者其他形式举报文化市场的违法行为。
第六条 举报受理应填写举报受理单,详细记录举报时间、举报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匿名除外)、被举报人的姓名(名城)、地址和违法行为等信息。举报受理单需按时间先后顺序编号。受理举报时应鼓励举报人表明自己的身份,尽量提供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备核查和回复意见。对不愿意提供个人信息的举报人,应充分尊重其意愿。
第七条 举报受理人手里来人、来电举报时,应主动热情、耐心周到、不说大话、不推卸责任,不说忌语。
第八条 举报接到人应在接到举报后一个工作日内对举报进行核查,对举报属实的,应及时立案调查。对案件证据易灭失的举报,应当及时报局分管领导批准后赴现场核查。对留有联系方式的举报,在核查结束后,应及时向举报人反馈案件核查情况。
第九条 对于上级文化部门或执法机构交办的举报案件,应按照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调查处理,并报送查处结果。对于其他部门移送的举报案件,应将调查处理结果及时抄告该部门。第十条 对不属于文化行政执法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举报,举报受理人应告知举报人向相关部门举报或者将举报材料及时移送给相关部门。对其他部门移送的举报案件应办理相应的签收手续。
第十一条 群众举报的违法案件处理完毕后,应将核查结果填写在举报受理单内,并将相关材料归档保存2年。
第十二条 举报受理人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禁止扣押、销毁举报材料;其他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查阅、摘抄、复制举报材料;任何人不得将举报内容透露给被举报人或者与被举报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第十三条 对举报案件不查处或推诿的,严重影响当地文化市场管理秩序和管理效率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四条 本规定由呈贡县文化市场稽查队解释。举报电话:12318 “一号通”非应急服务电话:12345 呈贡县文化市场稽查队:7477758
呈贡县文化市场稽查队 二○一一年三月十日